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生物技术总论精选(九篇)

生物技术总论

第1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关键词 物联网导论 课程改革 过程化考核 实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28

Introduction to Networking Technology Process

and Practice-oriented Reform

WANG Juan, ZHANG Luqiao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225)

Abstract Things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course as the first basic course of things engineering students contact with, and it i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build things technic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it i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courses undertaken. But found in the actual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an not meet Things interdisciplinary technical point complex feature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omestic counterparts reform experience, we propose a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Things technology introductory courses reform program, the practice of data to prove that the method operability achieved the desired results.

Key words Introduction of Things; course reform; process assessment; practice teaching

1 问题与研究现状

1.1 研究对象

作为“智慧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物联网工程人才,教育部在2010年将“物联网工程”设置为独立的一个专业。

物联网技术导论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物联网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物联网从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到应用层的整体技术流程,以及每层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概念,整体的专业技术框架有重要意义。

1.2 实践教学中的现有问题

目前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授为主,平时留有课后作业,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以下问题:(1)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物联网多学科交叉、密切联系行业的特点。学生反映物联网涉及学科非常多,仅每个学科简单理论概念的讲解,就已经非常庞杂,学生很难把握其脉络。且现有技术的应用与行业背景密切联系,单纯的理论讲授效果不佳。反映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往往答非所问,或者完全无法理解题目意思。(2)一考定论,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现象突出。但是由于知识点繁杂,突击背诵效率不高,且不及格率较高。(3)死记硬背现象突出,对技术理解不深。对于物联网产业环境和应用流程的理解和技术在应用中的创新上,有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均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在平时的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死记硬背的技术点掌握得尚可,但是碰到综合应用题,大部分同学就不知所措。

面对以上主要问题,现有的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方法和思想必须改变。否则,不光是导论课应有的目的不能达到,还直接影响后续物联网专业课程的教学。

1.3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改革成果总体来说并不多,公开文献较少,这与物联网工程本身是新专业,物联网导论课程本身涉及技术较多,知识体系复杂都有关系。已有的一些改革方案如下:

文献[1]提出物联网导论的课堂要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即将课程内容归纳提炼,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其次,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把生活中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案例渗透到整个教学内容中。还强调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辅助教学,例如播放物联网相关理论与技术相关视频和短片,加强互动,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

文献[2]提出适当增删教学内容,讲授内容忌深、忌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献[3]提出改进课程大纲设计、提升教师能力、改进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以提升物联网导论课的教学质量。

文献[2]与文献[3]所提措施,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课和其他课程都适用。实际上,在已进行的几届学生的教学中,我们已经使用过上述方法,事实证明,此类广泛适用于一般课程的方法并不能解决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中的具体问题。而文献[2]所提改进课程大纲、教学资源等,其实是涉及到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的问题,已经有教育部牵头的教学指导组在负责梳理,本文暂不讨论。

文献[1]提出了一些比较具有操作性的课程教学方法,总结起来就是提问启发,案例讲解,多媒体互动教学。实际上我们在授课的时候已经使用了这些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例如:提问启发,如果问题简单,学生还基本能够回答,如果问题真的是启发式问题,而且是书上和网上都查不到现成答案的问题,则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完全没有思路,更不要说回答问题。案例和多媒体互动在本校理工类课程中的使用也已十分广泛,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也不例外。上课过程中也给同学们播放了相关视频短片,行业应用短片,对比没有播放这些案例的情况,学生的理解程度确实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也比较有限。如果是跟播放视频直接相关的设计类问题,学生根据视频还能回答部分内容,但是要求学生从该视频的技术方案做延伸,更换应用场景,则大部分学生又非常茫然。例如:课程中有播放精细化农业的相关技术解决方案,从感知、传输到最后数据处理与反馈服务都做了说明。学生观看后,如果问该应用领域问题,比如前端要用什么传感器,部署在哪里,学生还能回答。但是,要学生变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技术应用在另一森林防火场景中时,部分学生还能把类似要用的传感器列举出来,但是不知如何部署。这说明要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知识体系的理解程度,仅靠观看案例、提问启发是不够的,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2 过程与实践化的课程改革方法

2.1 原因分析

根据课下座谈,统计课程出勤率,考试通过率等方式获取的信息,我们认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虽然已经用案例视频,多媒体互动等教学方式,但明显还不足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其二,虽然有课程作业,平时提问和抽查,但是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仍然只占少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提出过程与实践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2 方法的具体内容

对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提供多种课外实践参观机会,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融合;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同学,采用过程化考试方法,督促其平时努力学习。

(1)实践化教学:物联网是多交叉学科,知识点非常多,光靠课堂教学肯定不能尽善尽美,所以要加入实践教学环节。

①在课外布置思考与设计题目,指导学生自学,并自主解答问题、动手设计简单的物联网应用。如果有较为优秀的学生,让其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

②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增加实践能力考核环节。将作业、演讲、课外参加的比赛情况等都当作考核方式,按合理比例计入总评成绩。改变以往期末卷面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物联网实训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器材等。我们与四川省成都市物联网产业联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借他们的物联网技术展示厅让学生实地了解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2)过程化考核:以上考核方式加上学院的过程化考试系统,分阶段进行上机考试,最大程度避免一考定论、突击应付等不合理现象。目前的具体操作是:当讲完一阶段(感知,传输,处理)即上机考试本阶段技术要点,成绩以比例计入总分,最后课程完结还有一次总体性考试,4次考试成绩的加权总和才是本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并算上平时作业、提问等平时成绩作为最后总评成绩。这样一来,12周课程,每隔三周就有一次阶段考试,加上平时的抽查与作业,有效督促了学生的平时学习。

2.3 方法实施的效果

2011年本学院设定物联网专业,2012年开始开设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2013年进入实践化教学,14年引入过程化考核,图1显示了历年课程的考试情况,以60分以下为不及格,80分以上为良好。图1很清楚的显示,刚开始时物联网技术课程的不及格率高达约30%,后来引入实践化教学后下降至12%,到最后引入过程化考核后直接下降到7%左右,而良好率逐年上升,连续2年保持在70%左右,达到了改革的目的。

3 总结与展望

经过四年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的过程与实践化改革方案,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单个技术在物联网应用流程中的作用与在技术框架内的位置。并用作业、抽查、过程化考核,督促了学生的平时学习。实际的考试成绩反映该方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最后,在和后继课程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导论课对技术框架的讲解和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的设计要强加,否则学生在学习后继课程中会陷入具体技术问题,而忽略整体应用,导致技术路线不清,不知道自己应该深入学习哪些知识。

参考文献

[1] 周璀.《物联网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科技教育,2013:35,198.

第2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09-0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是通过一定的技术,运用特定的材料所进行的造物艺术活动,即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纵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整个的造物历史进程来看,其发生与发展跟同时代的科技水平是并列前行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物活动所用的材料、功能、造型、装饰和采用的工艺技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和进步,这是人类对自然物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以及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变化的结果。工艺美术作为艺术质的生产活动,它始终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它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飞跃性发展的特征,体现出古代先民对造物科技水平掌握的提高与应用。

首先,科技进步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促进作用,不仅在具体的工艺美术领域随处可见,而且对于工艺美术理论也起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在中国古代,科技进步不仅开拓了人们所“知”的世界,而且以技术手段不断创造新的工艺美术形式。一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几乎伴随着重大的技术进步和发明:没有冶铜技术,就没有青铜工艺美术;没有纺织技术,就没有服饰工艺美术;没有制陶制瓷技术,就没有陶瓷工艺美术;至于以各种材质命名的雕刻工艺美术,诸如骨雕、木雕、牙雕、石雕、竹雕等等,更是与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技巧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也改变和影响着古代中国工匠艺人们的劳动方式。如陶瓷工艺美术,陶车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纯人力劳作的局面,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机械工具。

在古代中国,技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成为工艺美术发展的“量尺”,技术的进步会促进工艺美术发展,乃至取得质的飞跃。

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丰富了工艺美术理论。技术的进步不仅促使工艺美术领域在内涵上日益丰富,而且外延也不断扩大。中国古代的技术及其重视经验积累和总结,往往与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为上述学科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们也反过来促进工艺美术理论的初创和成熟完善。比如作为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的《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又如成书于明代的《髹饰录》作为我国古代惟一传世的漆器工艺专著,是我国制漆技术发展的理论总结。再如,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作为一部系统地论述园林建筑的专著,当然离不开建筑造园科技的长期积累。

其次,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一方面,工艺美术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价值评判标准。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工艺造物的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针对造物、科技等话题,诸子百家竞相发表言论,表现出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展现出了对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社会价值的冷静思考力量。如孔子主张“文质兼备”,以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强调内容与形式并重;道家提出了“虚无观”,对工艺美术造物利用“空间”起到积极作用;而墨家重工艺美术的功利性,重视造物实践。而此时期正是人们对于科技的作用、对于科技的目的等方面价值体系建立的时期,他们所形成的工艺美术价值观对科技的的价值评判标准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与民生农业有关的科技,获得了突出的发展。

另一方面,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有效形式。科学是对隐藏在诸多自然与社会现象背后规律的的概括和总结,因其抽象性,往往难于理解,而工艺美术凭借具体的形象,帮助人们理解,这为科学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比如,张衡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台用来测量地震的地动仪,便是一件工艺美术品,它借助工艺美术造型,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具体化了:它由精铜铸成,外形如一大酒壶,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而工艺美术中的书籍装帧,各种科技笺谱的设计,更是对古代科技的传播起到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科技是工艺美术造型的手段,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形态的丰富化,使工艺美术品的实用功能更加合理化。而工艺美术的发展,也通过工艺匠人的技艺经验积累以及对于技术经验归纳的分析、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价值评判标准的影响、通过科技传播工艺品的设计,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一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②列宁也指出:“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始终要求研究概念的运行、它们的联系、它们的相互转化。”③就是说,观点和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样,技术概念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现代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凡是人类的活动都伴有技术。于是,我们将技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思维技术和人本技术。④正如吴国盛教授指出的,“技术就是现代性的象征和标志”,“一切问题都是技术问题,而一切技术问题都不是(狭义的)‘技术’问题。”⑤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狭义的“技术”即自然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  

1.自然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  

观点和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得用历史的方法(按着客体的时间顺序,按着历史表明的具体形态,阐明客体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来考察。我们认为:自然技术概念的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的自然技术概念—“技巧、技能”说。  

技术的历史同人类一样,源远流长。人类社会是从采集狩猎时期开始的。整个农业文明时代,都是简单(初级)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即以采掘、直接利用或简单加工和消费原始资源的活动方式为主的时代。生产的初始产品保持了其直接的自然属性。于是,在手工劳动中,主要依赖于如何获取和简单加工自然物质的技巧、经验和技能,并不断地充实而承传给后代。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猿揖别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⑥马克思也认为,古代自然技术是人们劳动的“经验”、“手艺”、“技巧”、“技能”和“秘诀”⑦。还说:在大工业“以前的生产阶段上,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整个说来从未超出制作方法的积累和范围,这种积累是一代代加以充实的,并且是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扩大的。(凭经验掌握每一种手艺的秘密。)手和脑还没有相互分离。”⑧于是,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把技术的起源表述为由个人所获得而由社会保持下来的操作方法、技巧。  

近代的自然技术概念——“物质手段”说或“劳动资料”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或扬弃)而实现的。随着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以开发、加工、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为主的复杂(高级)的物质性活动方式,这是对农业文明的技术范畴、技术基础的根本变革。正如列宁指出的,“从手工场向工厂过渡,标志着技术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工匠手艺。”⑨这样,“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大工业第一次把巨大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即机器生产的整个过程不是屈从于劳动者的直接技巧,而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于是,机器就成为科学技术物化的综合体。正是这种机器的特征、机器生产的功能和原则,引起了技术观念的变化。然而,受机械自然观影响的人们,只看到了机器“代替劳动者而自己具有技巧和力量”、“直接的劳动则被贬低为这个过程里面一个单纯的环节”⑩这个表面现象,而没有追究其现象的本质——“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转移到死的生产力上面的技术”(马克思语)。因此,“物质手段”说或“劳动资料”说是机器时代的产物,也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由来和反映。  

现代的自然技术概念——实践性的知识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从古代的主观形态转化为近代的客观形态,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然而,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业社会及其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业文明是以信息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方式,信息、知识不仅成为物质性活动方式得以进行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信息业将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犹如工业社会的制造业一样)。显然,信息活动的内容主要不是从事物质性活动即经济活动,而是以发现、发明、创新一体化为基本特征的知识创新活动,即“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的动态过程,按照OECD的定义,这就是“知识经济”。[11]于是,信息活动方式就从工业社会后期的服务于物质性活动的附属地位转变为信息业社会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因此,信息业文明时代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彻底改变“技术即劳动资料”这个传统的落后的观念。于是,我们提出“技术是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社会或思维的方式方法体系,即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体系或实践性的知识体系”。[12]  

其实,“技术的本质特征就是知识性,属于精神范畴,不是什么物质实体。”[13]首先,现实存在的技术,如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工具、机器或其他设备只是技术的一种物化形态,是形于外的现象,而藏于内的本质—技术原理,制造、使用和维修的方式方法,则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靠理论思维才能把握。因此,科学技术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把可以看见的,仅仅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14]。其次,现实的技术是知识内容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同一种内容的技术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形态或不同的物质载体(人、物、电磁波等),同一种形式的技术会在不同条件下体现为不同的内容。因此,不能因为技术具有实物性的表现形式,就认为“技术是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甚至把技术与机器设备完全等同起来。同样,也不能因为技术具有观念性和实物性的两重表现形式,就把技术定义为“观念形态和物质手段的总和”。第三,技术,按照K·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既不是世界1—“物理世界的实体”或客观物质世界,也不是世界2—“精神状态世界”或主观精神世界,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类产物、“世界3”—“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精神世界,即技术的内容是精神的,其载体或外壳是物质的(因为科学技术同属于世界3,我们将科学定义为“理论性的知识体系”[15],就揭示了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第四,将技术等同于物质手段,就抹煞了技术成果与物质生产产品之间的本质区别。这样,它既否定了技术本身,也取消了技术成果的物化过程,既否定了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成果,又贬低了技术在现代生产力构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岂不是把物质手段、劳动资料视为“第一生产力”了吗?!第五,持“技术即劳动资料”论者中的某些学者又提出“马克思主义技术决定论”主张,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就不成了“劳动资料决定论”、“武器决定论”了吗?!显然,技术不能等同于物质手段或劳动资料。第六,把技术等同于它的运用甚至是它的物质产品,或者视为“物质手段与方法的总和”,并将其作为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就会忽视技术及其发展过程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问题研究。于是,技术哲学就变成了设备哲学或人造物哲学。正如M.邦格指出的:“技术哲学把它的研究重点放在探讨技术本身所蕴含的哲学问题以及技术过程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上”,“显然不是从技术的产物——汽车、药品、被治愈的病人或技术战争的牺牲者当中去探索”。“由于有些人把技术与它的运用甚至与它的物质产品等同起来,技术的概念方面就被轻视甚至被抹煞。(奇怪的是,不仅唯心主义哲学家而且实用主义者都忽视技术概念的丰富性,因此,不能指望他们对技术本身所蕴含的科学作出正确的阐明。)”[16]因此,技术与其物质载体是有联系的,但绝非同一,犹如科学知识与其物质载体——纸张的关系一样。如果是同一的话,科学不就成了研究纸张或其他物质载体的学问了吗?!  

所以,“技术即劳动资料”的观念,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2.“实践性的知识体系”:自然技术概念上的否定之否定。  

马克思指出:“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17]自然技术概念、观念上的“技巧”说—“劳动资料”说—“实践性知识体系”说就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形式。初始形式的“技巧”说和对它的否定(“劳动资料”说)构成—对对立面,它们都包含着抽象的片面性,只有克服了这种片面性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即对这两种片面性的对立形式的综合。  

“技巧”、“劳动资料”和“实践性知识”是技术的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或形态,即主观形式、客观形式和主客化形式(属于K·波普尔的“世界3”)。这三种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认为是并存的。但是,从本质或生成上说,劳动资料与其他两种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因果关系。正如马克思说的,机器、机车等等劳动资料,“都是物化的智力”;从载体来说,劳动资料只是自然技术的物质载体中的一种(样品、机样、模型、纸张等等也是技术的物质载体),而古代的技巧、技能的载体是人(主要是工匠),现代技术的载体主要是现实的人,其中人的知识和一些技巧、技能既可以通过文字、语言、通讯网络等进行传播和扩散,又可以转移到机器、软盘等物质手段上;从作用和地位来说,“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因此,“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了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18]  

普列汉诺夫指出:“任何现象,发展到底,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但是因为新的,与第一个现象对立的现象,反过来,同样也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所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有形式上的类同。”[19]“实践性知识体系”说所肯定的是曾经被否定过的初始形式的东西,又维持和保存了第二阶段的全部积极内容,并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综合。因此,技术概念上的演变如其他事物一样,也表现为前进性与回复性的统一——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循环,而是螺旋式的上升与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总之,自然技术概念的发展所表现的是从一种质(或质态)向另一种质(或质态)的变化。这种由旧到新的变化是一个消灭和生成的过程,即新陈代谢的过程。当今社会,人类正在迈向信息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还坚持“技术即劳动资料”或“各种活动手段的总和”说,显然是落后于时代之举。  

二  

1.马克思的技术范畴。  

马克思于1873年指出:“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从而揭示出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起源。”[20](这里的“工艺学”,按照德语、英语和法语的词义,特别是其上下文的意思,学界都视为“技术”)按照马克思的意思,技术是指人对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首先表现在“人对自然”的关系和“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从而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起源”及其产生的过程中。于是就把技术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即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方式方法。  

关于技术是人对世界的“活动方式”的思想,马克思还有一系列的论述。如他指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是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21]这里讲的“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除了工艺流程(自然技术)之外,显然还包括组织管理在内的社会技术。马克思在谈到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分标志时还指出:“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或“从工艺上比较各个不同的生产时代”[22]。马克思强调技术是人对世界的“活动方式”,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是“怎样生产”或生产“工艺”,而说什么“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或“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显然是一种误解或歪曲。  

马克思明确指出:技术属于知识范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已经是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的控制并根据此种知识而进行改造,不但在知识的形态上,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23]这就明确地指出了社会生产力中既有“知识形态”,又有实物形态的物质手段,而且后者是由前者转变的“直接的生产力”。还指出:“直接的生产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24]因此,在工厂里劳动的工人可以“获得某些操作方法的知识”。[25]马克思还强调指出:技术知识是“精神生产领域”的产品。他说:“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26]恩格斯也将技术发明作为“生产要素”中的一种“精神要素”,即除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第三要素”。[27]显然,作为“精神要素”和“精神生产”产品的技术,不是指工具、机器等物质设备。  

有人说什么“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或“是各种活动手段的总和”,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不但没有类似的提法,而且他们对工具、机器、技术手段、技术装备、劳动资料等概念,分别给出了明确的不同于技术的定义。马克思多次指出:“机械就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的结合而成的物”,“机器和发达的机器体系”是“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28]“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29]“机器、机车、铁路、电报、自动纺棉机等都是人类工业的产物,……都是物化的智力。”[30]还说:“利用机器的方法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31]因为“机器是劳动工具的组合,但决不是工人本身的各种操作方法的组合。”[32]这就非常明确地提示了机器等劳动资料与技术的本质区别。显然,所谓“技术即劳动资料”或“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的观念是强加给马克思的。  

2.马克思的技术范畴是我们开展技术哲学研究的指南。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囿于“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的偏见,硬说“马克思强调经济时代是以劳动资料(技术)来划分的。”(库津语)我们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曲解。马克思指出:“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显然,这里所强调的是生产技术。他在“怎样生产”后面特意做了一个注释:“从工艺上比较各个不同的生产时代”,只在“史前时期是按照制造武器和工具的材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33]他又指出: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34]马克思讲的使生产力诸要素“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显然不是指劳动资料,而是指生产技术。列宁也指出:“由于有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不同的阶段。”[35]马克思还认为:工具、机器等劳动资料是劳动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而本身又不能完全体现出一个经济时代的特征。“很多这样的工具,在很早以前,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已经发展为机器,但并没有引起生产方式的革命。”[36]而大工业是“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才得以自立。”[37]  

国内有些学者不仅也是这样误解的,而且还认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决定论的思想”,甚至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决定论”[38]。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把“技术即劳动资料”或“技术装备”强加在马克思头上。他们说:“因为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是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面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其实,这句话是恩格斯在《致符·博尔吉鸟斯》一封信中讲的。这里的“技术装备”,应该是指劳动资料。而引用者把技术装备等同于技术,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即技术“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那么,谁有技术或者谁的技术多,谁就会成为统治者或统治集团(阶级)。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鼓吹的“技术决定论”、“技术统治论”没有任何区别了!正如恩格斯在该信末尾特别声明过的“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个字句,而要始终注意到总的联系”那样,我们认为,对“这种技术装备”理解为“这种技术装备(劳动资料)的占有关系”才符合该信的原意和恩格斯的一贯思想。  

按照马克思的意思,技术是人对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方式”。这样,就把技术的本质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之间的中介和桥梁[39],也就将技术视为由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构成的“内在的整体”,即“一门技术”。[40]  

第4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2、EI(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3、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4、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toScientificReviews简称ISR。创刊于1974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收录世界各国2700余种科技期刊及300余种专著丛刊中有价值的评述论文。高质量的评述文章能够提供本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研究热点、主攻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

5、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俗称“南大版核心期刊”。

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2000版,2008年又推出了最新的版本。《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俗称“北大版核心期刊”。

7、C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资助的项目,建设目标是建立中文科技期刊的基于web的科技文献文摘、引文、联合目录馆藏的科技知识服务体系,面向广大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中文科技期刊文献资源的有效发现和评价服务。结合对全文数据库的开放链接,建立基于核心科技期刊的知识发现、评价和推介服务体系。

8、ASPT(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S)、北京大学图书馆(P),中国学术(光盘版)电子杂志社(T)共同建设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

9、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JournalFull—textDatabase)的英文缩写.属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创办的我国第一个学术期刊全文检索与评价数据库,是我国知识信息生产、传播、应用和期刊评价、管理的现代化运作平台,以光盘和网络等形式向国内外读者提供动态知识服务,并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进行期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期刊管理部门提供期刊管理数据。如刊物被这些数据库收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期刊的权威性。

10、C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是按照美国JCR的模式,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选择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电子与通信、计算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1000多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十余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

11、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是医学图书馆创建的近期中文医学期刊文献的数据库,是面向医院、院校、科研、图书情报、医药卫生和医药出版等单位的文献摘要数据库。它收录文献量大,专业性强,信息新,查询途径广,更新及时,系统功能比较完备,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是检索最新医学文献的重要工具,几乎收录了国内生物医学领域的全部核心期刊、重要刊物以及与生物医学相关的一些自然科学期刊,内容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及其边缘学科的相关领域。CMCC是目前我国同类产品中提供信息量最多、传递速度最快的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

12、CASS(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该书评出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重要学科领域中的344种核心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2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CASS也有人称之为“社科院版核心期刊”。

1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4、CSTP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15、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378种.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等特点,被誉为“中国的SCI”。

16、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是部级火炬计划项目,是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评价数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大型数据库。是《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源统计的分析工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的重要依据。该数据库为各期刊管理部门进行期刊管理、评比及期刊的其它定量分析研究提供依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及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专家遴选900多种社科类优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17、中国期刊方阵“双高”“双奖”“双百”“双效”期刊“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近万种期刊为基数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入选期刊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期刊。

18、部级期刊“部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部级刊物。

第5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本文首先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技术进步的总体作用。然后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新经济增长理论 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方程

一、经济计量模型的构建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可以用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为了更好地分析人力资本对云南省技术进步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不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计量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把度量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的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而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人力资本对云南省技术进步的影响。

鉴于任何一个经济计量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为此本文首先给出构建模型的假设条件:

(1)资本和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是能够相互替代的,并且能够以可变的比例相组合。

(2)生产函数的形式采取考柏――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

(3)技术进步是希克斯所定义的中性技术进步。这意味着把生产要素的质量变化全部归入技术进步的范围内。

(4)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变化的,并按固定的指数增长率增长。

(5)规模收益可以不是不变的。由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会把规模收益变动的影响全部划入技术进步的范围内,所以规模收益可以不是不变的假设有利于把规模收益变动的影响从技术进步的范围内分离出来。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总量分析框架,可以得到包含技术进步但不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计量模型①:

Yt=A0ertK■■L■■■e■

式中,Yt是t时期的产出,用该期的GDP来代表。Kt是时期的物质资本投入,用该期末的总资本存量来代表。Lt是t时期的劳动投入,用该期的劳动人数来代表。A0是基期的技术水平。r是技术进步率。t是时期,用年来代表。a是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b是劳动的产出弹性。u是误差项,并且满足经典假设。

对上式取对数,有回归模型①

lnYt=lnA0+rt+alnKt+blnLt+u

进而还可得增长速度方程①:

y=r+ak+bl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k为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l为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总量分析框架,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把知识或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可得到包含知识的经济计量模型(2):

Yt=A0ertK■■L■■■e■

其中,Ht是t时期的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在此用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e是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其他符号的含义同上。

在上式两边同时取对数,有回归模型②:

lnYt=lnA0+rt+alnKt+blnLt+elnHt+u

进而还可得增长速度方程②:

y=r+ak+bl+eh

其中,h为国民受教育程度或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速度。其他符号的含义同上。

二、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

根据云南省在1978-2010年期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物质资本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劳动力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相关的软件,对回归模型①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回归方程①

lnYt=-1.948+0.03913t+0.599lnKt+0.427lnLt

标准差 (7.173) (0.033) (0.323) (0.424)

R2=0.997 F=1864.346

经检验,该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由回归方程可看出,云南省在1978年至2010年期间的年均技术进步率为3.913%。同时,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427,而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599。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与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略大于1,说明云南省经济略显规模收益递增。

根据云南省1978年-2010年期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物质资本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劳动力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相关的软件,对回归模型②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回归方程②:

lnYt=-4.094+0.0222t+0.727lnKt+0.467lnLt+0.303lnHt

标准差 (8.456) (0.48) (0.421) (0.442) (0.618)

R2=0.997 F=1864.346

经检验,该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由回归方程可看出,国民受教育程度或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产出弹性为0.303,它表示国民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1%,产出就增加0.303%。同时还可看出,技术进步率为2.22%,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727,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467。

对比回归方程①和②可看出,在没有知识或人力资本的回归方程中,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599,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427,但是在把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由0.599提高到0.727,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也由0.427提高到0.467。这说明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力,而且也提高了物质资本的生产力,这一实证结论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一致。

对比回归方程①和②还可看出,在没有知识或人力资本的回归方程中,技术进步率为3.913%,但是在把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由3.913%下降到2.222%。这说明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体现了1.691%的技术进步,其中1.691%=3.913%-2.222%。这一实证结论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同样是一致的,因为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被认为是体现在人力资本或知识的生产过程之中。

在把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从3.913%下降到2.222%,技术进步率下降的部分为1.691%。既然这部分1.691%的技术进步率是被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体现,那么这部分1.691%的技术进步究竟是被体现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这部分1.691%的技术进步被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的提高部分0.128,其中0.128=0.727-0.599,二是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提高,部分0.04,其中0.04=0.467-0.427,三是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值即0.303。

此外,由回归方程②发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说明云南省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性质,这一实证结论同样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一致。

三、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构成的影响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总量分析框架中,第t年的产出是由第t年的技术水平、第t年的物质资本投入、以及第t年的劳动力投入共同决定的。此外,技术进步被假定为是希克斯中性的,生产函数也被假定为是考柏――道格拉斯形式的。这样可得到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经济模型:

Yt=AtK■■L■■

在假设劳动的产出弹性为1,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时,上式可变为:

Yt=AtLt

进而有:

Yt/Lt=At

此式表示:第t年的劳动生产率就是第t年的技术水平。

同理,在假设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为1时,上式可变为:

Yt=AtKt

进而有:

Yt/Kt=At

此式表示:第t年的资金产出率就是第t年的技术水平。

同理,在假设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和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b的值都大于是0且小于1时,上式又可变为:

Yt/(K■■L■■)=At

此式表示:第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第t年的技术水平。

以上罗列了三种代表技术水平的指标: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出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不难发现,三种指标中,只有全要素生产率能合理地度量技术水平,因为全要素生产率综合地考虑了物质资本投入的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投入的生产效率。所以,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云南省经济增长中的技术水平,并把技术进步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如果把技术进步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技术进步通过以下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因为劳动力投入的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因为物质资本投入的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如果把前者定义为人化的技术进步,同时把后者定义为物化的技术进步,那么可把云南省的技术进步率分解成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化的技术进步率,另一方面是物化的技术进步率,即有:r=r1+r2。

本文采用度量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的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来代表劳动力投入质量的变化,因此可以把人化的技术进步看作是因为知识或人力资本这个变量而引起的。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经济模型:

Yt=A0ertK■■L■■■

设Yt/(K■■L■■)=Wt

这样上式可变为:

Wt=A0ert

在上式两边对t求全导数,有

■=A0ert·r

在上式两边同除以Wt,有

■/Wt=■=γ

取■/Wt=w,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则有:

w=γ

该式表示技术进步率等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模型:

Yt=A0ertK■■L■■H■■

进而有

Yt/(K■■L■■)=A0ertH■■

令Qt=Yt/(K■■L■■),则Qt表示受知识或人力资本影响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样有:

Qt=A0ertH■■

在上式两边对t求导,有

■=A0ertH■■·r+A0ertH■■■■

在上式两边同除以Qt,有:

■/Q■=r+e■/H■

取■/Q■=q,表示受人力资本影响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取■/H■=h,表示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速度。

这样有:q=r+eh。

该式表示受知识或人力资本影响的全要素生产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知识或人力资本影响下的技术进步率。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所引起的,它等于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速度与其产出弹性之积。

根据回归方程①,结合等式w=r,有(A)

w=r=3.913%

该式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都等于3.913%。

根 据 回 归 方 程 ② ,结 合 等 式 q=r+eh,有(B)

q = 2 . 2 2 2 % + 0 . 3 0 3 h = 2 . 2 2 2 % + 0 . 6 7 8 % = 2 . 9 %。

该 式 表 示 受 知识或人 力 资 本 影 响 的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增 长速度等于2.9%,并且表示这部分2.9% 的增长速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知识或人力资本影响下的技术进步率2.222%;另一部分是由于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所引起的,它等于0.678%。

对比(A)式和(B)式可知,在把知识或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由3.913%下降为2.9%。这是因为知识或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力和物质资本的生产力,进而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

对比(A)式和(B)式还可知,在把知识或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由3.913%下降到2.222%。这是因为知识或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体现了1.691%的技术进步。但是这部分1.691%的技术进步被知识或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体现到哪儿去了呢?答案在于二方面:第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提高了物质资本的生产力和劳动力的生产力而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部分,它等于1.013%;第二方面是由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所引起的部分,它等于0.678%。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云南省人化的技术进步率为1.691%。其中,人化的技术进步率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因为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提高了物质资本的生产力和劳动力的生产力而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部分,它等于1.013%;另一部分是由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所引起的部分,它等于0.678%。同时易知我省物化的技术进步率为2.222%。

四、政策建议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把知识或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说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一国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的最好方法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是劳动力获得知识的最优途径。技术进步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所以比西方发达国家低,究其原因是云南省的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低。据统计,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云南省在1983年是0.87%,而美国在1981年为32.2%,日本在1980年为14.3%,分别是云南省的37倍和16.4倍;到1990年云南省这一比重上升到1.87%,而美国在19994年上升为56.5%,日本到1990年上升为20.7%,云南省用了7年的时间这一比重才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在相当于7年的时间里,美国这一比重上升了7.7个百分点,日本上升了4.5个百分点。造成云南省的人力资本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低的原因在于云南省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不够和我国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在1991年~1995年期间,云南省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2%,然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资料,1985年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7%,其中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均高于云南省目前的水平。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因而为了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云南省应该加强教育投入的力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期尽快提升我国或云南省的知识或人力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依据》,《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2、李京文、张国初:《现代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理论·模型·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沈利生、朱运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12期。

4、郑玉歆、许波:《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资本度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5、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78-2010年版。

第6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体系;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实践教学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植物的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的生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园林园艺植物生产的技术水平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植物组织培养》这一现代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都很高,该课程的研究开发,无论对于农林高职园林园艺专业的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是实行产学研结合以及为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指导思想

《植物组织培养》是园林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针对农林高职人才培养强调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应当充分体现出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应将其定位于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服务生产一线;目标定位是使学生熟悉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相应的技能,培养从事园林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苗木销售与技术服务的技能型人才。为此,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定位,针对学生文化课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特点,明确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基础,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农林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应以应用为主旨,根据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构造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练地掌握一般技术和实用型技术,具备应用相应技术进行花卉、蔬菜、果树等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生产的能力。

(一)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将课程内容分为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器官培养及个体植物组织培养等三大模块。

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模块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正确掌握常用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方法、外植体的选择、灭菌和无菌接种等一般技术。

器官培养模块要求利用植物的茎尖、茎段、叶、根、花粉、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器官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茎尖培养既能快繁,又能脱毒,是各类植物种苗生产的有效技术;花药培养是植物育种和种子生产的重要手段。以上三项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的重点技术。

个体植物组织培养模块园林类的不同专业侧重于不同个体作物的组织培养,对此,可灵活地进行取舍剪接。该模块的主要内容有花卉、蔬菜、果树、树木、经济作物等个体植物的组织培养。

(二)课程内容力求图文并茂,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图表形象地说明问题,引用有实际应用的实例,以案例教学内容来强化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尽量以问题为中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充分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现代性。

(三)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三大模块对应的教学内容与时数(1)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模块:总论内容;教学时数15学时。(2)器官培养模块:总论内容;教学时数25学时。(3)个体植物组培模块:各论内容;教学时数20学时。

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课程重点:培养方案设计、培养基制备、外植体处理、无菌操作等的理论根据和操作技术以及污染、褐化、玻璃化等组织培养易发问题的原因及控制措施。(2)课程难点:培养方案设计、污染、褐化、玻璃化等易发问题的原因及控制措施。(3)解决的办法:第一,理论授课加强教学互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法、案例式、直观教学、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针对性;第二,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并增加实践的反复次数;第三,加强课外辅导和答疑,实行个体化指导,因材施教;第四,实行考核形式多样化,加强实践考核,以考促训;支持学生开展课余的组织培养实践操作活动,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展教学空间;第五,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培养方案,实施独立操作,具体可在实验实践课活动或课余时间中实施完成;第六,加强产学研结合,学生积极参与一项实验实训基地生产、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第七,开展丰富多样的各项组织培养技能比赛,以赛促练。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讲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然后过渡到器官培养,最后讲个体植物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即先基本、后综合,先易后难,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课程内容体系由总论开始,对组织培养的普遍问题分别讲述:实训室规划布局、组织培养设备和器材、配制培养基、无菌接种、驯化及组织培养应用原理,然后转入器官、无毒苗、花药花粉培养,最后转入花卉、蔬菜、果树、树木、经济作物等具体植物的培养。各论主要讲个体植物的培养方法,这部分内容以总论内容为基础,是理论内容的实际应用。(2)将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直接融合渗透到实践教学内容中讲授。(3)对于重点或难点教学内容,教师在充分讲解之后要让学生课下完成作业或写课程论文,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内容。(4)通过课内外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拓展教学空间,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的设计

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原则和目的,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组织培养岗位能力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建议确定教学内容。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队精神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可按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模块编排实践内容。单项技能与部分综合技能项目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兴趣自选外植体,自主设计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开展学、研结合的实训活动。

实践教学采取动态教学管理的模式按照“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的实训形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的反复强化训练,而且要做到全程跟踪,实行动态的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要做到“五结合”(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实践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融合式,即把理论课中可操作的内容融合到实践教学中,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学做结合;把专业技能训练融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践中掌握技能的同时,对做法产生疑问和探究心理,以提高《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二,反复式,即让学生接触实践,带着问题学教材,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然后再通过实践去找书本学习和总结,学生在反复多次的实践中使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自学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加强。(2)教学、生产及科研相结合是学习组织培养知识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参与生产科研活动,反过来又会促进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学有所用,使学习实践更加主动和更有目的性。(3)课内外相结合是充分发掘教学空间、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课堂内的正常实践教学远远不能实现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有知识可学,有事可做。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个性化培养,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培养,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4)校内外相结合是确保实践能力培养到位的重要举措。校内培养主要侧重基本功和单项技能的培养,校外顶岗实习则侧重综合技能的培养,两者有机结合能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技能,使实践水平有质的飞跃,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5)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同步提高。企业岗位不但要求有相应的岗位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求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教学中,素质教育寓于其中,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比单纯说教的效果好得多。

建立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大,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与考核办法,采取口试、操作技能比赛、辩论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达到以考促训的效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该课程的主要技术。

坚持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的原则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在教学计划中要明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重,压缩、删减、整合理论内容,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反复训练,从而促使学生的技能由生到熟,熟能生巧。

形成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特色《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既可以用于教学,又可以服务于生产和开展科研活动,可以结合地方特点开展相关植物的快繁与脱毒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或积极争取省、市(厅)级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课题进行立项研究,走出一条教学带动科研、教学服务生产、科研促进教学、生产充实教学之路,形成教学、生产、科研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特色。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尽量减少重复性、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多增加生产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实践教学内容的项目确定为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基本模块。另外,实践教学内容吸收采纳最新科研进展和先进实用技术作为实训内容项目融入实践教学中去。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如下:(1)基本技能:培养基的制备;教学时数6学时。(2)单项技能:器官培养技能;教学时数14学时。(3)综合技能:果树、蔬菜、经济类组织培养;教学学时20学时。

实践教学方法(1)按照认知规律和技能掌握的难易程度,按照先基本技能,再单项技能,最后综合技能的先后顺序分层次、分阶段地逐级训练,做到循序渐进。(2)实行“小班制”实践教学模式,对全班学生分组实训单人操作,实施个体化训练和分层次训练。确保每位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实践动手操作,以便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和提高。(3)学生可自主确定试验方案,自行设计,自己动手操作,直至成功。实践训练期间发现问题要先让学生自我分析与讨论,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解决不了再请教师提供指导性意见,直到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4)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以考促训,以赛促练”,使课程考核成为提高技能的催化剂,成为促进技能培养的有效过程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庆昌,等.植物细胞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清连.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第7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一、“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列宁也指出:“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始终要求研究概念的运行、它们的联系、它们的相互转化。”就是说,观点和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样,技术概念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现代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凡是人类的活动都伴有技术。于是,我们将技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思维技术和人本技术。正如吴国盛教授指出的,“技术就是现代性的象征和标志”,“一切问题都是技术问题,而一切技术问题都不是(狭义的)‘技术’问题。”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狭义的“技术”即自然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

1.自然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

观点和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得用历史的方法(按着客体的时间顺序,按着历史表明的具体形态,阐明客体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来考察。我们认为:自然技术概念的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的自然技术概念—“技巧、技能”说。

技术的历史同人类一样,源远流长。人类社会是从采集狩猎时期开始的。整个农业文明时代,都是简单(初级)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即以采掘、直接利用或简单加工和消费原始资源的活动方式为主的时代。生产的初始产品保持了其直接的自然属性。于是,在手工劳动中,主要依赖于如何获取和简单加工自然物质的技巧、经验和技能,并不断地充实而承传给后代。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猿揖别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马克思也认为,古代自然技术是人们劳动的“经验”、“手艺”、“技巧”、“技能”和“秘诀”。还说:在大工业“以前的生产阶段上,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整个说来从未超出制作方法的积累和范围,这种积累是一代代加以充实的,并且是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扩大的。(凭经验掌握每一种手艺的秘密。)手和脑还没有相互分离。”于是,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把技术的起源表述为由个人所获得而由社会保持下来的操作方法、技巧。

近代的自然技术概念——“物质手段”说或“劳动资料”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或扬弃)而实现的。随着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以开发、加工、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为主的复杂(高级)的物质性活动方式,这是对农业文明的技术范畴、技术基础的根本变革。正如列宁指出的,“从手工场向工厂过渡,标志着技术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了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工匠手艺。”这样,“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大工业第一次把巨大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即机器生产的整个过程不是屈从于劳动者的直接技巧,而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于是,机器就成为科学技术物化的综合体。正是这种机器的特征、机器生产的功能和原则,引起了技术观念的变化。然而,受机械自然观影响的人们,只看到了机器“代替劳动者而自己具有技巧和力量”、“直接的劳动则被贬低为这个过程里面一个单纯的环节”这个表面现象,而没有追究其现象的本质——“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转移到死的生产力上面的技术”(马克思语)。因此,“物质手段”说或“劳动资料”说是机器时代的产物,也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由来和反映。

现代的自然技术概念——实践性的知识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从古代的主观形态转化为近代的客观形态,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然而,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业社会及其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业文明是以信息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方式,信息、知识不仅成为物质性活动方式得以进行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信息业将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犹如工业社会的制造业一样)。显然,信息活动的内容主要不是从事物质性活动即经济活动,而是以发现、发明、创新一体化为基本特征的知识创新活动,即“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的动态过程,按照OECD的定义,这就是“知识经济”。于是,信息活动方式就从工业社会后期的服务于物质性活动的附属地位转变为信息业社会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因此,信息业文明时代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彻底改变“技术即劳动资料”这个传统的落后的观念。于是,我们提出“技术是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社会或思维的方式方法体系,即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体系或实践性的知识体系”。

其实,“技术的本质特征就是知识性,属于精神范畴,不是什么物质实体。”首先,现实存在的技术,如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工具、机器或其他设备只是技术的一种物化形态,是形于外的现象,而藏于内的本质—技术原理,制造、使用和维修的方式方法,则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靠理论思维才能把握。因此,科学技术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把可以看见的,仅仅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其次,现实的技术是知识内容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同一种内容的技术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形态或不同的物质载体(人、物、电磁波等),同一种形式的技术会在不同条件下体现为不同的内容。因此,不能因为技术具有实物性的表现形式,就认为“技术是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甚至把技术与机器设备完全等同起来。同样,也不能因为技术具有观念性和实物性的两重表现形式,就把技术定义为“观念形态和物质手段的总和”。第三,技术,按照K·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既不是世界1—“物理世界的实体”或客观物质世界,也不是世界2—“精神状态世界”或主观精神世界,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类产物、“世界3”—“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精神世界,即技术的内容是精神的,其载体或外壳是物质的(因为科学技术同属于世界3,我们将科学定义为“理论性的知识体系”,就揭示了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第四,将技术等同于物质手段,就抹煞了技术成果与物质生产产品之间的本质区别。这样,它既否定了技术本身,也取消了技术成果的物化过程,既否定了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成果,又贬低了技术在现代生产力构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岂不是把物质手段、劳动资料视为“第一生产力”了吗?!第五,持“技术即劳动资料”论者中的某些学者又提出“马克思主义技术决定论”主张,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就不成了“劳动资料决定论”、“武器决定论”了吗?!显然,技术不能等同于物质手段或劳动资料。第六,把技术等同于它的运用甚至是它的物质产品,或者视为“物质手段与方法的总和”,并将其作为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就会忽视技术及其发展过程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问题研究。于是,技术哲学就变成了设备哲学或人造物哲学。正如M.邦格指出的:“技术哲学把它的研究重点放在探讨技术本身所蕴含的哲学问题以及技术过程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上”,“显然不是从技术的产物——汽车、药品、被治愈的病人或技术战争的牺牲者当中去探索”。“由于有些人把技术与它的运用甚至与它的物质产品等同起来,技术的概念方面就被轻视甚至被抹煞。(奇怪的是,不仅唯心主义哲学家而且实用主义者都忽视技术概念的丰富性,因此,不能指望他们对技术本身所蕴含的科学作出正确的阐明。)”因此,技术与其物质载体是有联系的,但绝非同一,犹如科学知识与其物质载体——纸张的关系一样。如果是同一的话,科学不就成了研究纸张或其他物质载体的学问了吗?

所以,“技术即劳动资料”的观念,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2.“实践性的知识体系”:自然技术概念上的否定之否定。

马克思指出:“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自然技术概念、观念上的“技巧”说—“劳动资料”说—“实践性知识体系”说就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形式。初始形式的“技巧”说和对它的否定(“劳动资料”说)构成—对对立面,它们都包含着抽象的片面性,只有克服了这种片面性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即对这两种片面性的对立形式的综合。

“技巧”、“劳动资料”和“实践性知识”是技术的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或形态,即主观形式、客观形式和主客化形式(属于K·波普尔的“世界3”)。这三种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认为是并存的。但是,从本质或生成上说,劳动资料与其他两种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因果关系。正如马克思说的,机器、机车等等劳动资料,“都是物化的智力”;从载体来说,劳动资料只是自然技术的物质载体中的一种(样品、机样、模型、纸张等等也是技术的物质载体),而古代的技巧、技能的载体是人(主要是工匠),现代技术的载体主要是现实的人,其中人的知识和一些技巧、技能既可以通过文字、语言、通讯网络等进行传播和扩散,又可以转移到机器、软盘等物质手段上;从作用和地位来说,“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因此,“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了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

普列汉诺夫指出:“任何现象,发展到底,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但是因为新的,与第一个现象对立的现象,反过来,同样也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所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有形式上的类同。”“实践性知识体系”说所肯定的是曾经被否定过的初始形式的东西,又维持和保存了第二阶段的全部积极内容,并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综合。因此,技术概念上的演变如其他事物一样,也表现为前进性与回复性的统一——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循环,而是螺旋式的上升与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总之,自然技术概念的发展所表现的是从一种质(或质态)向另一种质(或质态)的变化。这种由旧到新的变化是一个消灭和生成的过程,即新陈代谢的过程。当今社会,人类正在迈向信息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还坚持“技术即劳动资料”或“各种活动手段的总和”说,显然是落后于时代之举。

二、马克思的技术范畴

马克思于1873年指出:“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从而揭示出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起源。”(这里的“工艺学”,按照德语、英语和法语的词义,特别是其上下文的意思,学界都视为“技术”)按照马克思的意思,技术是指人对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首先表现在“人对自然”的关系和“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从而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起源”及其产生的过程中。于是就把技术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即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方式方法。

关于技术是人对世界的“活动方式”的思想,马克思还有一系列的论述。如他指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是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这里讲的“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除了工艺流程(自然技术)之外,显然还包括组织管理在内的社会技术。马克思在谈到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分标志时还指出:“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或“从工艺上比较各个不同的生产时代”。马克思强调技术是人对世界的“活动方式”,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是“怎样生产”或生产“工艺”,而说什么“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或“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显然是一种误解或歪曲。

马克思明确指出:技术属于知识范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已经是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的控制并根据此种知识而进行改造,不但在知识的形态上,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这就明确地指出了社会生产力中既有“知识形态”,又有实物形态的物质手段,而且后者是由前者转变的“直接的生产力”。还指出:“直接的生产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因此,在工厂里劳动的工人可以“获得某些操作方法的知识”。马克思还强调指出:技术知识是“精神生产领域”的产品。他说:“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恩格斯也将技术发明作为“生产要素”中的一种“精神要素”,即除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第三要素”。显然,作为“精神要素”和“精神生产”产品的技术,不是指工具、机器等物质设备。

有人说什么“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或“是各种活动手段的总和”,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不但没有类似的提法,而且他们对工具、机器、技术手段、技术装备、劳动资料等概念,分别给出了明确的不同于技术的定义。马克思多次指出:“机械就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的结合而成的物”,“机器和发达的机器体系”是“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机器、机车、铁路、电报、自动纺棉机等都是人类工业的产物,都是物化的智力。”还说:“利用机器的方法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机器是劳动工具的组合,但决不是工人本身的各种操作方法的组合。”这就非常明确地提示了机器等劳动资料与技术的本质区别。显然,所谓“技术即劳动资料”或“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的观念是强加给马克思的。

三、马克思的技术范畴是我们开展技术哲学研究的指南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囿于“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的偏见,硬说“马克思强调经济时代是以劳动资料(技术)来划分的。”(库津语)我们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曲解。马克思指出:“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显然,这里所强调的是生产技术。他在“怎样生产”后面特意做了一个注释:“从工艺上比较各个不同的生产时代”,只在“史前时期是按照制造武器和工具的材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他又指出: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马克思讲的使生产力诸要素“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显然不是指劳动资料,而是指生产技术。列宁也指出:“由于有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不同的阶段。”马克思还认为:工具、机器等劳动资料是劳动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而本身又不能完全体现出一个经济时代的特征。“很多这样的工具,在很早以前,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已经发展为机器,但并没有引起生产方式的革命。”而大工业是“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才得以自立。”

国内有些学者不仅也是这样误解的,而且还认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决定论的思想”,甚至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决定论”。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把“技术即劳动资料”或“技术装备”强加在马克思头上。他们说:“因为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是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面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其实,这句话是恩格斯在《致符·博尔吉鸟斯》一封信中讲的。这里的“技术装备”,应该是指劳动资料。而引用者把技术装备等同于技术,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即技术“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那么,谁有技术或者谁的技术多,谁就会成为统治者或统治集团(阶级)。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鼓吹的“技术决定论”、“技术统治论”没有任何区别了!正如恩格斯在该信末尾特别声明过的“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个字句,而要始终注意到总的联系”那样,我们认为,对“这种技术装备”理解为“这种技术装备(劳动资料)的占有关系”才符合该信的原意和恩格斯的一贯思想。

按照马克思的意思,技术是人对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方式”。这样,就把技术的本质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也就将技术视为由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构成的“内在的整体”,即“一门技术”。

我们认为,社会技术是处理、协调或改造(善)人际社会关系的方式方法的集合。调整好人际社会关系的社会技术,也是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联系着,“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又说:“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认为自然技术才是生产力,也就只注重自然技术,而忽略了社会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在提高“生产力的总和”上下功夫不够。因此,如何处理、协调、改造或改善人际社会关系,就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人、集体、乃至于国家事业成败及其大小的重要关键。

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既双向制约,又相互促进和塑造。而社会技术是自然技术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和“决定性因素”之一。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马克思还把社会技术作为现实生产力中“决定性因素”之一。他说:“如果把不同的人的天然特性和他们的生产技能上的区别撇开不谈,那么劳动生产力主要应当取决于:(1)劳动的自然条件……;(2)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是由以下各种因素引起的,即大规模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生产方法的改良……以及其他各种发明……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起来的。”还说:“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与协作和生产力的发展,显然只靠自然技术是绝对不行的,而且“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是由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我们认为,思维技术是开展和改进思维活动的方式方法集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科学技术“离开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也指出: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技术是人(类)的专利,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必然地伴随着思维技术。

总之,现实活动中的技术都是自然技术、社会技术、思维技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整体”,而一些学者囿于“马克思认为技术即劳动资料”之偏见,一直把技术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狭义范围。于是,将技术哲学定义为“研究关于人的造物和用物的哲学问题的哲学分支”或“自然改造论”,并据此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显然,这些观点和主张,不符合马克思关于技术是人对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能动关系”或“活动方式”的思想。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也是第一次把实践作为技术范畴的基础。按照马克思的意思,技术揭示出人对自然的活动,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和社会关系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产生过程,即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双向作用的活动过程。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人一方面改造了外部世界,使其变成了人的活动客体;同时也改造了人,由此人才成为自身活动的主体。因此,人虽然最初来自于自然界,而人更是自己活动创造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这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而以往的技术概念,无论是“劳动资料”说,还是“各种活动手段的总和”说都忽视甚至抹煞了人及其实践。

因此,传统的技术概念是抽象的、与人分离的、纯自然的。而那种“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也是无”。同时,他们又把“实践”看成为单纯物质性的活动,于是他们的技术仅仅指“自然技术”或“物质性技术”。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其实,人对世界的关系都是通过统一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具体来说,以物质生产实践为中介实现人对自然的关系,以社会交往实践为中介实现人对社会的关系,以精神生产实践为中介实现人对思维的关系,以自身发展活动(一种特殊的实践)为中介实现自我对他人的关系。而且,在统一的“共同活动”中,它们又是互为前提,互为中介,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技术范畴不仅是提高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找到了返回现实世界,把人加以具体化的现实基础和道路;不仅是摒弃传统技术概念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且是确立了能够彻底否定这种传统观念的实践思维方式。坚持这两点,就会实现技术哲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也为新时代的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①A·A·库津,马克思与技术问题,科学史译丛,1980,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169页、607页、34页、39页、37页、362页、54页。

③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7页。

④陈文化,关于21世纪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第12页。

⑤吴国盛,哲学中的“技术转向”,哲学研究,2000,1。

第8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成绩评定 综合素质

根据我校培养方案,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质检方向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选修课之一。计划课时为37(约三分之一的实验课时),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国家标准方法及内容体系,各种食品、饮料等的采样原则及前处理方法等;了解国内外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理解各种快速检测新技术的原理、使用范围和方法等。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及生工专业质检方向的专业选修课,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方法、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教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应对实战的能力。

考核成绩评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教学的效果、课堂的效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课程以微生物检验基础理论知识、快速检测技术和检验实验三部分构成课程结构框架,分别在三部分中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下表1,以其在课程学时数较少的有限时间内为学生传授完善的知识体系,确保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掌握,并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对教学进行不断改革的追求。

一、以“考勤和提问”方式督促学生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出勤和课堂提问的表现能够间接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态度。如有的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或借故缺勤,甚至旷课;有的学生虽然每次出勤,但在上课时,不专心听老师讲课,而是看与本课程无关的书,或者做其他专业课的作业,可谓“出工不出力”。持这样学习态度的学生,上课心不在焉,往往不能正确回答或回答不出老师的课堂提问,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从考勤和提问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包括迟到、缺课(病假和事假)、旷课三种行为,迟到1次扣0.5分,旷课1次扣1分,缺课需要病假或事假证明,病假不扣分,事假扣0.5分。“提问”以随机提名方式进行,一个学期每个学生1~2次,答不出扣1分,答的不好酌情扣分,出勤和提问占课程总成绩的10%。全勤、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听讲学生得10分。

二、以“随堂作业”形式考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占总评权重的10%,即10分。在教学进行到某一章节或某一部分的结束时,适时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定时随堂测试,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目以知识测试为主,能力测试为辅,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测试题目事先拟好标准答案,而能力测试题目可是开放性的,可事先制定答题给分的档次标准随堂测试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检测学生的习效果,促进学生平时的学习;二是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可据测试的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方法和深度。一般以3~4次为宜,各次得分相加换算成10分,再计入总评成绩。

三、以“PPT准备与汇报”形式掌握学科前沿技术

占总评权重的20%,即20分。本课程的教材为自编教材,其中大部分内容介绍了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新技术,学生分两人一组准备PPT汇报,学生介绍内容涵盖了“微量多项实验鉴定系统”、“快速自动化微生物检测仪器和设备”、“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采用(包括DNA探针、PCR、DNA芯片、ELESA、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和全自动免疫诊断系统)”、“生物传感器”等。通过对不同新技术的精心准备和交流,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些新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以“PPT准备与汇报”开展教学,不尽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以及交流(汇报结束,台下老师、同学提问)应变能力。

四、以“课程论文撰写”形式培养科研思维

课程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融合贯通微生物检测技术中理论知识和快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如何查阅和有效利用资料,并将其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以外,关注学科前沿技术,开创教学内容新领域教学过程中,在保证现有国标主要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使学生了解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学科领域(目前虽没有放入GB中)的其他知识及技术和前沿知识及新技术,并了解获得它们的途径和方法。学生论文有以某种病原菌为例,介绍对此致病菌的各种检测方法,也有以某种检测方法为手段,介绍此方法在不同病原菌中的检测及特点等各种方式展开的综述,不但锻炼了学生检索文献、利用文献的能力,开阔了学生视眼,学习了科研论文的撰写,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五、注重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研究思维能力

综合考虑微生物检验的教学特点及实验条件,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为目标,引导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如有些同学选择放置不同天数的牛奶,也有选择不同货架期的各种食品等),对实验内容、步骤等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并自己计算所需要的耗材和玻璃器皿,树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全权负责的信念。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展学生的实验设计形成研究论文,因条件不允许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申请校开放实验室项目、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及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等。建立培养学生学习的长效机制,学生学完课程后仍然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平台,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意识。

另外,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各项注意事项,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的使用,甚至包括衣帽、操作姿势、言行、手法、材料处理、善后清洁等都严格按要求进行。通过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细腻、严谨的科学作风。

第9篇: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关键词:临床检验;见习;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32-02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重组DNA技术、杂交瘤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及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的相继问世都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PCR技术的发明,更使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渗入,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以生物技术应用学科为主,结合理、工、医、生物等其他相关基础学科,培养具有生物学、医学及工程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医学院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条件赋予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特色,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渠道。

临床检验见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走向临床一线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目前在各级医院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观察。而各项临床检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等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的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以上专业基础课程时,除要求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外,还应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检验的常用方法原理及检验结果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最终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临床,解决临床检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经过几轮的临床检验见习的教学实践和跟踪调查证明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的必要性,同时也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见习计划、目的明确,实行规范化管理

教研室设有专职教师负责学生临床检验见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见习计划,落实专业带教教师,联系见习医院,确认临床带教教师,沟通见习内容等。开课前首先让学生明确见习目的,了解见习内容、安排及临床科室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见习计划进行见习,严格遵守医院及临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见习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带教老师全程参与,帮助学生从提高临床兴趣逐步过渡到真正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第一阶段,了解检验工作性质、临床检验工作流程等;第二阶段,根据理论课程的讲授进度,当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学生参与实践,增加其临床思维能力及接触社会的能力。

二、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职业道德

见习是高等学校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成为专业从业人员的角色转换的开始尝试阶段,也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最佳时期。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技术上过硬,思想作风上更要过硬。要有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意识。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没有出校门、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作风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在见习的过程中带教注重强调组织纪律、遵守规章制度,着重培养学生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通过见习过程的耳濡目染,同学们深刻领会到临床检验是一项又脏又累又苦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还要求检验人员谨慎细心,注重每个细节,检验结果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今后的学习道路任重而路远,必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为将来胜任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专业教师和临床检验师共同带教,提高学习效率

见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活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专业教师对见习内容及学生最为了解,在参与带教时,可结合课堂教学,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式或设问式讲解,而临床带教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可以通过临床实例,生动讲述各种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弥补了专业教师无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的检验技术仪器不熟悉,难以生动深入传授知识的不足。学生通过临床检验见习,在教师辅导下获得感性认识,验证深化了理论知识,获取课堂上难以体现的临床知识。同时临床全新的氛围和应用性极强的实践,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还可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作用,见习生与实习生具有相似的背景,无代沟,交流容易,既能使受教育者得到进步,也能使同伴教育者自身受益,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有效沟通能力。

四、注重反馈总结,提高见习效果

通过见习结束后学生撰写的总结报告,对已开展了临床检验见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比较欢迎这种教学方式,认同率高达98%以上,35%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大学生科研课题对见习学到的知识加以扩展,提出新思路。同时,部分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见习时间是否可以适当延长,安排更灵活,增加实际动手训练;带教老师是否能够更详细地介绍更多检验新技术、进展等。可见临床检验见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安排见习时间,采用先集中后分散,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见习等方式不断优化临床检验见习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切实提高医学院校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莫小卫.中等卫校生物化学科开设临床检验实验及见习教学分析[J].医学文选,2005,24(1):100-101.

[2]吴晓宁,林发全,李山,秦雪,莫武宁.临床医学检验课间见习的初步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164-166.

[3]张艳玲.加强临床教学,培养合格医生[J].医学文选,2005,(241):102.

[4]林发全,罗群.以同伴教育形式进行医学沟通学教学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7):78-79.

[5]邓卫,唐伟,于淑梅,等.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64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