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教育研究实践精选(九篇)

教育研究实践

第1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技术实践

一、引言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技术革命与教育发展的统一,是在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认证。只有理智的看待教育技术实践,才能使教育技术实践在教育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使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基于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等多维的哲学视角,对于教育技术实践中的现象开始反思和批判。停留在反思与批判阶段,是无法改变教育技术的世界的。教育技术实践到底是什么?教育技术实践中的实践是什么?教育技术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指导下是否彰显着实践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无论是技术实践还是教育实践,及其在二者研究基础上的教育技术实践如何使之在合理的轨道上发生?

二、教育技术实践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时代转变思想。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期间确立了自己的实践哲学思想,而这样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从批判地改造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实践思想入手,先后,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分困》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得以明确的阐释。随着1877年,恩斯特•卡普发表的《技术哲学纲要》,标志着技术哲学诞生。马克思的“以实践为中心的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分析,成为技术哲学某方面的一个根本来源。”以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使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可以深入到技术哲学问题领域中,而对马克思技术哲学的讨论和思考可以向上提升到实践哲学层面上。2.李艺教授及其博士团队的研究思想。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在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关照下,已经逐渐成熟。李艺教授及其博士团队的研究思想,是以哲学的视角去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提升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空间,研究成果中,针对于教育技术界定,没有正面论说而是选择教育中的技术的称谓,使其哲学研究更具有空间性和研究的普遍性。其哲学角度的研究思想以技术作用于教育系统,使教育发生本质的变化,进而转化为教育系统中的本质力量的思路,确立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视角。

三、教育技术实践概念及其分类

1.教育技术实践。对实践、教育实践和技术实践概念与内涵理解、归纳和总结是为教育技术实践概念的提出做必要的铺垫。对李艺教授及其博士团队的研究思想分析,可以将教育技术实践作为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实践的一切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的。要通过简洁的语言将教育技术实践的内涵界定清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只能给教育技术实践下一个空泛的形式定义并加以哲学定位。教育技术实践:人在教育和技术观念的影响下,生产教育技术产品、改造教育活动和重塑或创造适合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环境的有组织的活动。2.教育技术实践分类。只有对教育技术实践具有科学的分类,才能够有效地组织具体实践,并明确研究领域特点,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发展。明确了教育技术实践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始终是人的现实存在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解,加之在马克思主义技术实践观中把人的全部活动理解为人的生产的过程和结果,即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的认识,把教育技术实践加以分类:(1)作为人的认知方式的教育技术实践,即人的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中的精神层面;(2)作为人的活动方式的教育技术实践,即人的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中的物质层面;(3)作为人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技术实践,即人的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中的中介层面;(4)作为人的本质存在方面的教育技术实践,即人的全部生产的过程和结果的整体论层面。从整体论的意义上把认知方式、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统一到人的本质存在上,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3.教育技术实践的主客体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时代转变思想,强调技术实践是主体借助具体技术认识客体、改造客体的具体实践活动,即表现为“主体——中介——客体”的过程。主体是自然存在的人,其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环境中,参与着对社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活动的承担者”;“中介”指的是具体的技术,即主体、客体相互作用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或总和;客体是进入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可以是马克思所说的“技术工具产品”。

四、结束语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时代转变思想和李艺教授及其博士团队的研究思想为理论依据,在分析、归纳和总结了“实践”、“教育实践”和“技术实践”的基础上,给出教育技术实践的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加以哲学论证,并给教育技术实践分类。由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时代转变思想博大精深,而教育技术实践中的问题杂乱而具有时代性,增大了论文研究难度,加之本人能力、精力有限,论文中的分析、提出的某些观点难免流于肤浅、失于深刻,存有不当之处。随着以哲学的上位理论关怀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应该明确人本导向,把对“人”的关照融合到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中。

参考文献:

第2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它是学生体能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也能够使他们的兴趣得到激发。但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方法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系统性不强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以当前的实践重点为具体方向,对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充分的激发学生兴趣。因此,从小学体育现状出发,对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探索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如何能够打好学习的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方向。而体育课程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科目,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力量与稳定性,也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持之以恒,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体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是其中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在许多学校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够高、对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这种情况使得他们无法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并用自身的活动方式去感染他们。通常情况下,一节体育课的模式都是基本固定的,除了及时列队行外,教师还会带领学生做一些短跑运动。当学生熟悉后,就完全没有新鲜感可言。他们甚至能够猜测到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因此,一些学生对体育的投入性并不高。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更加看重数语外等“主科”,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不浓厚。甚至少数学生为了能够逃避体育课程,会选择在室内上自习。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的,大部分人对体育课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根据调查表明,低年级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女生都害怕会在体育训练中受伤,从而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另外,在体育课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是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3.体育场地和器材问题。一些小学校园中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为学生去购买运动器材,使教学实践只能够限制在长跑、短跑、篮球等活动中。教师在上课时没有齐全的辅助工具,无法发挥课程的有效性。另外,在场地方面。少数的学校仍然采用的是水泥地板,如果学生在跑步中发生了磕碰现象,很可能会使伤势加重。一般情况下,学校应该打造完善化的体育锻炼场地,用塑料绿地来取代水泥地。这样就算学生摔倒也不会感到太过疼痛。

二、小学体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1.教材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兴趣。首先,若想使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就要将教材与实践内容充分的结合起来,促进课程的完善。由于小学生十分好动,对一些集体游戏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配的方式将“教”与“玩”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以男女搭配的形式进行运动比拼,开展短跑竞猜。教师令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以列队的方式将他们分成两排。组内成员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征定好前后顺序,将冲刺性较强的人员放在首位和末尾的位置。其次,教师发号示令,并为两组学生分别计时,用时最短的一方为获胜者。这样能够在紧张的氛围中为学生营造比赛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并感受到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捕鱼”游戏,令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作为捕捉者开展体能锻炼活动。每位学生都是一条小鱼,牵手连成一张渔网。如果渔网被冲开了,教师捉到了某位同学,这名学生就要为其他人表演一个节目,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进行诗朗诵,在体育课程中锻炼综合能力,塑造舞台效果。开展游戏活动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同时,也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令课堂的融入性更高,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培养学生特长,使学生热爱体育。体育课也是特长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观察每位学生的运动特点,挖掘活动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参与性和融合性。例如:教师可以增加象棋活动,看哪位学生的沉着性更强、稳定性更加;可以组织足球运动,令跑步速度较快的学生充当先锋,集中力高、思维敏捷的学生充当后卫,使他们的长处能够得到扩展。第二,教师也可以在每节课中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或者游戏,使课程受到更多人的热爱。例如:以场地转换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新鲜感,锻炼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野外活动”,带领学生们登山、外部聚餐、搭建帐篷等等,并将每五个人分为一组,选出一名组长进行活动组织和任务安排,以此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也令其懂得生活之不易。另外,教师在每次活动完成后都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课堂的参与性、游戏组织能力、特征特长等方面进行一一点评,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使每个人都更愿意加入进来。

3.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以及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可以对教学场景进行规划,将学生带入到特有的意境当中,给予他们不一样的课程感受。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与队形队列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跳跃练习来使身心得到放松。具体措施如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并队和列队。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同学负责跟着音乐的节奏打节拍,每通过一个音符,一位同学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站好。两组以互换的方式进行比拼。而教师可以在一旁计时,看哪一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列出最整齐的队伍,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激发起学生的奋进心。第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首先,以“蛙跳”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准备好青蛙的服装和相关道具,给学生们一个惊喜。其次,规划好起点和终点,以交接棒传递的形式来完成一段距离内的比拼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有的放矢的作用

1.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的优化,教师的教学目的能够以更加明确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令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使得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完全消化,而不再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同时,教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从每位学生的特点出发,使活动方式更加完善,课程结构更加紧密。

2.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活动中,更加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辅助者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增加,而不是传统的“指令发挥、学生执行”的方法。同时,游戏的增添也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将其当做是自己的朋友。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活动的开展,体现课程的完善化与多样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三方面入手,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从而得出:为了能够造就综合性人才,学校应该增添体育课程中的器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教师则要改进教学方式,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在一起,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兴趣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秦雷宝.上海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褚敏明.上海郊区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明瑞祥.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5.

[4]魏帼贤.平板电脑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学生参与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第3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技术 实验 理论与实践

一、概述

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同样为教育带来了革新与变化,教育技术也让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一项极为特殊而重要的工作,也是时展与教育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保证。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技术实验的研究则检验教育技术创新与教育新理念的标准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不但是为了让传统教育适应现代的教育技术,也同时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与条件。

二、教育技术实验研究

(一)教育技术实验的定义

教育技术实验隶属于教育实验,而教育实验则是通过改变师生的思想观念而改变其原有的价值观与教学观。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机遇,这二者之间的发展双重交叉形成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通过变革创新满足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而所谓的教育技术实验则是将教育思想的变革与技术变革相结合,体现出了学科交叉性,思想与技术在变革创新上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用技术实现教育的改革,用创造性思想指引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达到教育思想与技术的双重变革。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技术”具有动态、开放、发展等特点,不仅包括教育技术中用到的信息技术、物化技术及智能技术教学设计,也包括实验中会采用的,如:如何提高、控制与因果性等的技术。

(二)教育技术实验的内涵与价值

研究教育技术实验的价值是在对教育技术实验科学化内涵进行解读,因而须了解掌握教育技术的本质,用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对实践中的实验进行指导,促进其在实际教育实验中的应用。弄清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去研究、实践教育技术实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技术的支持是教育技术实验最重要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物化技术为代表,如: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交流机制与教学设计上贡献巨大,它们作为教育实验中支撑性的技术,在现代本身具有技术实验特点的教育实验中的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实验资源还是在对实验人员的素质提升上都有巨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传统教育实验中因各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所处的困难境地。

(三)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作用

教育及教育技术的信息化能够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可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技术中的将“技术”定位为将教育过程各种抽象或具体的东西加以物化并形成 智能形态,其中的智能转换与实现技术是教育技术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也是其灵魂。另外,无论何种技术都是用来服务于有意义的实体事物的,体现出其服务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教育技术则是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改革教育思想理念的,是服务于人而具有促进人类创造性的意义与追求,因而是教育思想实现的载体,同时也负载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四)教育技术实验方法的实践研究

教育技术实验是人类对教育学的一种研究活动,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在实践过程应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处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既要注重科学主义强调的“客观性”,也不能忽视人文主义要求的“主体性”。实现主体价值而不失对事物认识的客观性,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从设计到结果评价的整体性,也须强调各个环节的还原性;而且对于教育技术实验中的各个教育活动作为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整理划分清楚,深入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求经过教育技术实验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与促进发展,做到科学真实且具有人性化。很多自然科学实验是允许“证伪”的,但教育实验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证伪”则应当做出即时合理的处理措施策略加以更正向具有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证实方向前行。

教育技术实验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是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最微观、最底层也是其最终要落实到才可实现证实的领域,只有在实践领域实现科学化与信息智能化才能使得实验价值与功能的实现得到保障,而科学客观的测评则能保证对实验结果的公正评价为以后教育技术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指引与参考。因而教育技术实验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既应当整体性把握,又应当注意还原论层次下的个体作为单元的精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实验的整体性灵魂得以体现,又保证了实验过程中单元以定量化作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性,使实验在求真与求善中得以完成。

新技术如网络技术、多媒体和卫星系统等大大地加快了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因而在对教育技术实验进行研究时须紧随现代信息、智能技术发展的潮流对教育观念与模式进行创新,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做好保障工作。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技术实验的研究方法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着逐渐直向成熟,但这项研究仍需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育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意义重大,不但需要现代前沿适应教育实行的技术作为支撑,也需要科学人性化的理念充实其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周周.庄子教育技术哲学诠释[J].电化教育研究,2010,(9) .

[2]胡来林,安玉洁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2)

[3]朱书强,刘明祥 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第4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育技术学;大一新生;本科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27-04

引言

从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计算机教育专业、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创建第一批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正规高速发展。领域内培养的专门人才在我国历年的教育改革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教育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以及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教育技术专门人才被推到了教育改革的最前线。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发展进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用人单位评价“电教系毕业的学生,技术不如计算机系,理论不如教育系”[1],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样样学,样样不精通”[2][3];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内容重复严重,一些章节内容浅显不够深入,造成学生厌学,学习缺乏动力,导致部分大一新生从入学就开始思考转专业等[4];对于这些评价,虽然从事专业研究与实践的教育技术人感觉难以接受,但是,却反映了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从专业诞生之日起,教育技术人就从未停止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改革,仔细分析专业发展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它们有些是专业内的问题,有些却是时代对本科人才培养提出的共性问题。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纲要》在第七章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五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纲要》用更多篇幅突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两方面内容,揭示了高等教育应该将主要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表了著名的《重振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简称博耶报告,提出了改革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十大建议,进而引发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运动。博耶报告中就新生研讨课程所提出的相关建议成为各高校实践新生研讨课的一股强大推动力[5]。

一年级,是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关键期。提高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探索,是从基础入手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6]。在博耶报告中,有两条涉及到了一年级的教学,这进一步说明了一年级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很多专家与学者,曾经在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一年级新生进行相关研究呢?为了更好地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结合博耶报告的相关及后续研究,以及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经验,针对大一学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为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改革指出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新生研讨课的发展与特点

(一)新生研讨课的发展

新生研讨课的前身是19世纪后期的新生教育课程(freshman orientation course)。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帮助新生选课及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和学习方法,如课内外学习时间管理、做课堂笔记以及结交同伴和朋友,完成由中学向大学阶段的过渡[7]。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哈佛大学结合“小组研讨课”首创了“新生研讨课”,以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阶段的学术性特点,初步体验探知未知世界的乐趣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意识。在2011-2012秋季学期,哈佛学院共开设了85门新生研讨课,班级人数平均为14人。课程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的是跨学科领域。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教师进行交流,进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智力体验,养成大学生的批判和理性思维[8]。2003年以来,南卡莱罗纳大学的新生第一年经历与转换国家资源中心发起第六次(2003年10月)、第七次(2006年10月)、第八次(2009年10月)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的调查。调查表明,目前,美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主要有:拓展性、适应性研讨课,内容统一的学术研讨课,不同主题的学术研讨课,专业前或与学科相关的研讨课,学术技能研讨课以及混合型研讨课[9]。新生研讨课的涵盖内容与培养目标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发展初期的设计意图,在国内外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目前,超过80%的美国高校都开设了新生研讨课[10]。

在我国,清华大学于2003年首先开设新生研讨课,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新生创设一个与名师对话的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探索一种以探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清华大学为新生研讨课的开设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课程定位、课程专题、任课教师、选课学生、教学形式、考核方式、课程容量等方面都有明文规定,课程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此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也为一年级新生开设了研讨型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探索研究型本科生教学体系,重点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术能力。也有不少其他高校在部分专业开展了类似课程,但是,大多为专业内部自发组织形成的,缺乏高校内部的整体性控制[11][12]。

(二)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依据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和我国的发展及实践,新生研讨课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1.名师负责

新生研讨课的负责教师一般都是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教授。如:清华大学新生研讨课的负责教师就包括“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院长、系主任等代表学校高水准教师队伍的学者教授。这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资历深的学者们,在一年级新生面前展露了自己的才华,为新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拉近了学生与教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2.课程内容新颖

新生研讨课的设置,尽量考虑到了人的因素,每门研讨课的设置都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兴趣。教师依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学生也不需要什么特定的预备知识和准备,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选修。课程内容既可以是学科前沿,也可以是没有定论的理论知识探讨。

3.班容量小,教学方式灵活

国内外的新生研讨课,都采用小班形式,并且对课程参与人数的上限做出限制,课程人数一般都维持在20人以下甚至更少。如:哈佛大学就严格限制参与新生研讨课的人数在12人以下。采用小班化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亲密的学习环境,有利于生生、师生的充分交流与合作,进而提升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方式也非常灵活,新生研讨课是在一定主题指引下进行的学习,是主题型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型、研究型学习。在新生研讨课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引导学生按照特定主题进行讨论,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讨论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质疑、责难、反思、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个人观点,理解他人观点[13]。

4.考核方式重过程

通常情况下,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方式没有正规的纸笔考试。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报告、课程学习论文的质量等来进行。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

通过对国内外新生研讨课开设、实施的文献研究,以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的实践尝试,我们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年级的学生尝试进行了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探索,以此作为本专业改革的具体举措之一。

(一)新生研讨课的开设目的

新生研讨课开课目的的确定,离不开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随着时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国内的专家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如:南京大学桑新明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培养学习化社会中德、智、体、技、美和谐发展的ICT人才(运用数字媒体进行高绩效学习、交流、培训和知识管理的人才)[14]。徐州师范大学陈琳教授提出,初步信息化时期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围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研究的专门人才和信息技术教师[15]。

依据新生研讨课的国际经验,结合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存在的理论不深、技术不精、就业不畅、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阶段开设新生研讨课,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研修时间,使学生尽早渡过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为学生实现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创造条件,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尽早接触教育资源开发流程,领会教育软件开发的设计思想,产生进一步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内部动机[16][17]。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新生进行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如图1所示。

[理论引导][研究生][技术支持][网络答疑][协助学生管理][协助实验室管理][个人研究][理论引导][负责教师][课程实施][课程设计][课程管理][理论引导][实验室][课程学习][个人学习

规划及实验][大一新生][基本技术

学习][实验室管理][技术支持][技术支持][素材制作][项目观摩][工作室][项目设计开发][竞赛][协助实验室管理][本科高年级导生][实验师]

图1 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层次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模式是克服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诸多困难,经过不断尝试而形成的,它立足于专业的现有资源、发展实际,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经验,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本土化新生研讨课实践模式。

1.合作教学团队

对于新生研讨课的教师选拔,国际国内的常规做法是由一位教学名师负责开设新生研讨课。对于还略显年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言,师资队伍与传统专业相比有很大差距。此外,也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如要完成一个教学软件的开发,需要用到理论、技术、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教授指导该内容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践指导能力强,这对教育技术学专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一位教师难以完成或者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尝试以“有能力者皆为我师”为原则,构建立体化的教授牵头,教授、实验师、研究生、高年级导生、同伴等组成的合作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岗位及不同研究取向教师的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新生研讨课中,有少部分课源是由有丰富实践经验及科研经验的高级实验师负责完成的,所以,个别高级实验师同时也是课程的负责教师。高年级导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研究生、高年级导生的参与,为新生创设了一个进行充分生生交流与沟通的环境。同时,同伴之间不同的学习体验交流也促进了对专业的认知。通过这种专业内的学生学习社区的建设,可以集合多种外部资源,促进新生的专业认知,顺利实现适应性转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18]。

2.T型横向拓展的大一新生研讨课内容体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应为T型,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横向纵向均有拓展。作为一个跨专业的新兴学科,若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构建不合理、相关理论与技术学习不够深入,就容易出现类似“样样学,样样不精通”的诟病。因此,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大一新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广度,了解相关知识学习的深度,以形成正确的后续学习心向。这就需要我们以促进适应、加深专业认知、提升动手实践意识及能力为目标,构建T型横向拓展的大一新生研讨课内容体系。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为例,其学习内容包括:了解大学生活,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本课程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参观项目开发组工作过程,项目开发中所用理论及技术的初步认识,个人学习规划,参与项目开发中简单资源的搜集及制作,旁听项目开发进程汇报、领会项目开发需具备的知识背景,总结等[19]。

3.独具专业特色的新生研讨课实验室学习模式

《纲要》在第七章十九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是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必备能力,但是,也是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不满意的最主要方面之一,因此,大一新生必须全部进入实验室,所有新生研讨课必须全部依托实验室开展,是我们对新生研讨课的创新发展。新生研讨课的实验室学习采用弹性时间制,即只要实验室无教学任务,学生均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自主学习,这是新生研讨课开课目的的体现,也是满足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的具体举措。在新生研讨课的实验室课堂中,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及时总结、汲取经验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汇报成为新生研讨课的重要学习方式。教授授课、研究生导学、本科高年级导生导学、项目观摩、项目参与、学生的总结与汇报与自主学习等共同构建了新生研讨课的实验室学习模式。

4.过程性新生研讨课评价体系

新生研讨课一改传统课程考核一张卷子定成绩的习惯,采用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进行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既包含定量评价,如学生实验室签到次数、学生汇报总结的数量等,也包含定性评价,如:学生作品质量,参与的项目是否获得省级、部级奖项等。新生研讨课的评价体系为学生未来教学软件开发时的评价模块设计提供了范例。

新生研讨课成绩不计入学生毕业成绩单中,暂时无学分,学生学习评价与课程教学评价仅作为新生研讨课项目实施情况汇总,并以此作为教师工作量统计的依据。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反思

新生研讨课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经历了反复实践和修改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层次新生研讨课的实践经验总结

(1)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项目设计及开发技能与能力为主旨,迎合了学生、专业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与积极参与。

(2)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汲取了国内外新生研讨课的横向连接、跨学科内容设计的视角,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纵向延伸、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两个维度设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新生研讨课,这为专业内部新生研讨课的开设与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新生研讨课充分利用了本专业优质的教师、实验师、学生,实验室等资源,大大提高了普通师范院校有限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以本科生教育作为科研与实践的阵地,对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统合发展做了初步尝试,为构建专业内的“学习社区”积累了经验。

(4)新生研讨课充分利用现有学生兴趣小组、工作室等非正式组织,肯定原有改革成果,实现改革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改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新生研讨课利用了导生制、竞赛等历史与现时资源,将现行的改革成果与新生研讨课及教育研究的历史经验相结合,创新性地发展了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既发挥了新生研讨课的传统优势,又结合现行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果,实现了理论、实践、研究的相互融合。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新生研讨课遇到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进行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尝试中,依然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生研讨课依然属于二级学院内的特色改革项目之一,没有成为学校级课程,这制约了新生研讨课的优势发挥,不利于资源共享。课程开设的资金只是专业特色改革项目资金,未来课程的资金、学分认定、课程评价等支持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规划。

(2)与国际国内新生研讨课的开设单位相比,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依然需要进一步发展,设备还需跟随时代步伐更新换代。

(3)鉴于项目实施团队的能力、精力和时间限制,对新生研讨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后续工作。

四 结束语

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美国本科生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新生研讨课依然是一个新事物,仅有部分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尝试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在普通大学、师范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中还少有尝试。实践证明,新生研讨课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改革是有作用的,要最大地发挥课程优势,还需要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的从业者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6][14] 桑新明,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

[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16.

[2] 李龙.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五论教育技术学科的

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5,(7):3~8.

[3] 张丹露,王颖,潘玉霞.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6):29~31.

[4] 许之民.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

[J].软件导刊,2010,(5):3~8.

[5] 郭雷振.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

学,2012,(8):81~86.

[7] 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09,(11):93~96.

[8] 庄丽君,刘少雪.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2008,(6):70~76.

[9] 徐波.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

育,2012,(2):69~74.

[10] 曾晓红等.基于行动研究的财经类院校新生研讨课初探[J].高

等理科教育,2012,(1):110~114.

[11] 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

育研究,2005,(11):139~143.

[12] 孙志凤等.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

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110~124.

[13] 黄丹艳.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措施研究[D].中

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9~74.

[15] 陈琳.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10,(10):21~27.

[16] 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07,(6):146~148.

[17] 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

育,2005,(8):58~59.

[18] 胡莉芳.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新生研讨课角度

[J].复旦教育论坛,2012,(5):23~27.

[19] 张红霞.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高等理

科教育,2010,(5):67~72.

第5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策略;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和谐发展的理念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概述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涛教授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要解决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

这个问题涉及到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务。【1】吴志宏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根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建立起来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它包括各级教

育机构的设置、功能作用的规定、相互间隶属关系的界定以及权限的分配与划定等诸多元素和要件。【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员配属、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与承担的角色不清晰

参与的角色过多,使用权利过于集中,对高校的管理往往带有行政强制性。

(二)高校办学自落实不到位

高等教育依然对国家、政府的依赖性,附属性很强,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高等学校是政府机构的附属部分,而不是独立的运行实体。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

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进一步进行改革。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首先,要加快政校分开的改革,进一步让学校成为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其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形成中央与地方两级管

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三,国家教委与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教委主管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四,社会与高校的

关系;扩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办学的活力与气氛,这样可以扩大教育投资渠道,筹集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2、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大学管理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必须树立德

育为先,育人为本,师生为本的理念。这种机制强调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

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8】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要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相适应,要有利于管理者职责分明,职能规范,管理有序,要有利于充分调动

政府、社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办好学校,要有利于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通盘考虑,以严谨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采取分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同时借鉴外国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抓好试点改革,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以上是笔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浅见

,希望能给体制的改革带来一些参考。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任重而道远,还要继

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论文摘要:在“十一五”大连市教师教育中,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开发适切研修专题、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提供内炼外修平台等措施,规范、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研训一体、校本研修为契人,以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以项目专家、科研点校为牵引,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务实工作,前沿指导,规范屯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开发适切研修专题,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方向

为引领区域校本研修向内涵发展,研训教师深人教学现场,开展行动研究,在应对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同时,开发适切的研修专题,形成区域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并以此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方向。

我们把研修专题开发的目标聚焦到课堂,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各校各学科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上,把工作切人点定位在帮助各校准确分析教育教学质量上。进修学校研训教师联合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联合视导。研训教师深人每位教师的课堂、每个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听取学校干部的听评课和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学科教师积极进行评课和点评。联合视导之后,组织研训教师多次座谈,深人分析现状,挖掘出制约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确立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听评课”“学校教研组建设暨教研组长实施校本研修活动能力培养”“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技术”等系列研修专题,统领各校的校本研修方向。

二、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实践

在将研修专题的理论转化为干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研训教师以身示范,针对上述三个研修专题,进行了全区各层面、各学科“下水式”研训引领。

1.集体听评课,研磨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区中小学“教学质量月”总结会,以初三作文课为课例,研训教师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副校长集体评课;召开“西岗区中小学加强课程管理,提升教学有效性研讨会”,打破部门界限,由小教部主任、科研室主任进行现场评课示范,真正贯彻“深人研究课标,牢牢抓住有效,服务教师成长”的评课理念;进行听评课研修专题的培训,引领干部教师以新课改理念、课程标准、教与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标准,评价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

2.形成研、训、科一体化,打造“形神兼具”的校本研修

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的教师教育工作将我区教研组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研组建设培训由培训部牵头,中小教、科研部门共同参与,并开展教研组长的专项培训。中教部指导学科教研组开展不同专题的研修活动,并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向全区中层以上干部开放,研训教师进行点评。组织研训教师对本学科教师开放研修活动,组织全员参与研修活动观摩研讨,研究如何提高研修活动的实效性;开展校际联动研修活动,引导各教研组继续深人开展研究。中教部集体下校调研,研训教师为教研组长示范组织学科教研组评课。培训部对教研组长实施“关于教研组校本研修文化建设”的培训,进一步形成校本研修研究、质疑的学术氛围和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自主意识。面向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实施“校本研修管理实践”专题培训,以校为单位的学员团队,以本学期所听本校教师的课例为资源,合作提炼学校下学期必须解决的课堂教学核心性问题,形成分析报告,聘请校、区两级专家组进行论证,其结果将作为制定学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的有效依据。

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示范培训、引领和把关,明确组织教研活动基本环节,即活动前确立研究专题、组织教师围绕专题进行相应的学习与准备—活动中进行质疑、研究、讨论、设计解决方案—活动后实施方案—再次活动时,反思、继续研究等,校本研修的“形”已初具。

校本研修的形式建设最终目标要为教师教育服务,只有能切实提高教师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真正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赋予教师教育“神”采。为此,我们以区域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为牵引,以科研点校、区级项目组、校级专家组、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力量,扎实实施“形神兼具”的教师教育统领工作。

进人“十一五”教师教育,我区开展的“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已深人到各校、各学科。为使研究更贴近学校,更服务于教师的成长,我们确立点校,聘请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专家组,每月深人点校听课,参与校本研修活动。通过调研、诊断、总结、交流,以点带面,资源共享,为各校培养科研型骨干教师。

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语文作文教学研究项目组和数学习题功能研究项目组,选定了项目组成员,分别制定了中小学实施方案和中小学一体化项目实施的研究和论证方案。在中学数学区教研活动中,确立数学习题研究主题,各校校本研修工作围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与此同时,进修学校指导各校成立学校教学专家组,专家组成员通过参与听评课、指导教研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做示范课等途径发挥初步的引领作用。

为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师教育中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修学校组织区学科带头人学科学术报告会、市区骨干教师开放课等活动,为校本研修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3.推广质量分析技术,提高自我教学诊断的准确度

为引导学校和学科教研组科学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并分析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研训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教学质量分析理论与统计学原理、SPSS软件、双向细目表的原理和制作技术,并应用于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中。富有准确、科学、合理、直观的数据和结论的质量分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提供内炼外修平台,提高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水准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为引领校长有效履行职责,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通过沙龙、座谈、讲座等形式,组织校长学习研讨“校本研修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校本研修走向内涵发展,校长该做些什么”“课堂教学观察与关键事件诊断”等问题;我们多次聘请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及其他区的名校长与我区校长围绕教育教学管理座谈、对话;我们特聘学院专家对名校长班学员进行“学校管理问题诊断”的跟踪递进式培养,这些工作有效地帮助校长理清了工作思路。

我们选派干部和教师分别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学习,观摩新课改下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专家解读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等。我区干部教师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与专家交流,返校后,及时将获取的前沿性信息和学习体会与同伴交流,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

第7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关键词:高等体育专业;项目教学;项目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01-04

长期以来,国内体育赛场黑哨、假球、兴奋剂屡禁不止,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欠佳等问题,都与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术科的教学与训练普遍存在着重视运动项目工具理性的传习,忽略其育人的价值理性传承有关。因此,作为引领国内体育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体育院校,必须肩负起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重任,以求将体育运动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系统育人。这是国际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促进国内运动教学与训练人性化的需要,是后奥运国家体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课题。

1 理论依据

1.1 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20世纪末,国际高等教育针对科技异化问题,以及大学重视“谋职培训”,忽略“求生培养”的“重物轻人”的倾向,提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改革思想。因此,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提出要将各学科的科技的工具理性与其育人的价值理性统一起来,整体地传授给学生,以求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抵制因科技异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为此,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国内著名数学家史宁中教授率先研究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数学教育”。近年来,国内“语文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音乐教育”的话语及其研究课题也相继出现。这些都说明,高等教育研究具体的“学科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这为我们深入研究国内体育专业术科的“项目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1.2 符合国际体育运动发展态势

罗格作为国际奥委会在21世纪的第一位主席,针对国际体育运动“重物轻人”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出要让未来的奥运“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在此背景下,国际体育运动的研究开始向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例如,2002年足球世界杯结束后,据中外重要报刊和杂志报道,韩国和日本的“足球教育”发展已有一段历史。欧洲足球强国也在实施“足球教育”。1995年,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宋继新教授在审视国际高等教育和体育运动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对竞技教育学进行研究,在国内首次以“育人夺标”为宗旨,研究了人性与竞技、生命与竞技和竞技文化建设等问题。竞技教育学的研究将竞技的重心从“物”转向了“人”,改变了以往人们偏重于研究竞技的“物性”(工具理性),即运动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忽略将其“物性”与“人性”(运动项目育人的规律与特点――价值理性)整合的研究。因此,竞技教育学为“人”在竞技中寻求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国内体育专业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研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据考证,千年古奥运会与百年现代奥运会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要求通过运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社会服务。运动若失去教育属性,其后果不堪设想,运动场将变为“商场”,人将变为“产品”或“商品”,赛场就将变为“”。历史证明,“育人”是运动胎生的教育属性,它是运动的生命线。运动若失去教育属性,“夺标”也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因此说,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是高等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所在,也是提高运动员和体育大学 生人文素质的最佳途径。

1.3 符合国内高等体育专业改革要求

当前国内高等体育专业面对学生人文素质欠佳和就业难的问题,主动研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术科“项目教育”,培养会做人、懂运动、能谋生的体育人才,是时展的需要。确切地说,从运动的“项目教学”到“项目教育”的转变,不只是文字表述的变化,教育与教学是一个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二者是一种包容关系,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以传授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教学本身达不到或不能完整地实现教育目的。把教学扩展为教育,是为了整合高等体育专业教育资源以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是“授技”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学校的基本职责与神圣使命。那么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呢?毋庸置疑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懂得“为何而生”的生活哲理,而且还掌握了系统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具备“何以为生”的技能,他们既学会了做事,又学会了做人。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不但要使人“成人”,更要使其“成才”和“成功”,“成人”是根本,“成才”是关键,“成功”是目标。

2 项目教育的内涵

目前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术科教学的现状是“重技能轻人文”,没有摆脱竞技训练的模式,忽视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即注重人的工具理性的培养,忽视人的价值理性的探索。要摆脱这种现状的束缚,扭转被动的局面,就要求高等体育专业术科教学的指导思想由传统的“技能培训”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转变,即高等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谋生”做准备。而培训谋生能力,就需要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教育思想作支撑,在各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传承项目自身特有的文化,从“项目教学”向“项目教育”转变,从“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项目教育是将运动项目科技、现实的工具理性与项目人文、终极关怀的价值理性统一的教育过程。它是体育专业术科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根本变革,它不仅教会学生“谋职”,更要教会学生“谋生”,即使学生“学会生存”,也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从2004年开始,吉林体育学院提出专业技术教学由过去的“项目教学”转为“项目教育”,这是“授技”与“育人”的结合,是具体的培养方式的变革;教学内容由“技能传习”变为“文化传承”,这是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延伸,其改革既向学生传承项目的人文思想和科学思想,又传授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即注重“理论与技能+人文与科学+教法和锻炼法”,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将“教书育人”合而为一,从而提升课程育人的水准。这种“崇尚科学,追求人文”的素质教育思想,有助于培养会做人、能竞技、能教学的,富于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体育人才。

“项目教学”与“项目教育”的本质区别是:“项目教学”以运动技能为终结,导致在其过程中出现“人”迷失,以致体育运动中异化现象屡禁不止;“项目教育”不仅传授项目的技能,而且传承项目的人文与科学相

融合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将其过程迷失的主体找回来,以复归的人性,升华“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

“项目教学”将教学和训练视为“技能培训”的过程,即不怎么关注“身、心、群”全面增值的人。该过程培训出来的“产品”具有谋职的技能成分多,而对“人”全面发展考虑得少。“项目教育”将整个教学和训练过程视为“人的培养”过程,该过程通过项目的文化传承和熏陶,使学生既掌握谋职的技能,又具备谋生的能力。

实施项目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传承“项目文化”,而文化又包含3个层面,即文化的思想层、方式层和器物层。项目文化也同样包涵3个层面的内容,即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思想层、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方式层、作为载体的运动项目的器物层。归根结底,实施项目教育就是以项目自身为载体传承项目文化的过程。

宋继新教授在《竞技教育学》一书中曾精辟论述:当今,尽管国内项目文化建设存在“软实力”欠佳的表现,但国家乒乓球队、体操队等优秀运动队的文化建设给我们提供了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路。以乒乓球队为例,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这支队伍不仅有不断创新的“快、转、准、狠、变”等领导世界潮流的器物层文化(工具理性),而且还有国家乒乓球队几代人积累的人生和项目的思想文化(价值理性),具体表现如下:起点定位――“一切从零开始!”、“人生能有几次搏!”;终点定位――“不到21分不服输”;危机定位――“狼来了!”、“世界打中国!”;责任定位――“你不要这一局,祖国人民要这一局”。以上中国乒乓球队的4个定位,是他们长期总结的育人规律,是其超凡脱俗,抵制国内竞技“重物轻人”异化倾向的精神财富。中国乒乓球队,正是有了上述长期积淀的富有情感和责任感的先进文化,才改变了“人”,从而使“物”持续辉煌,进而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所有项目的金牌。同样,中国体操运动在国际上保持优势,也在于文化思想层有祖国至上、甘于寂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文化器物层有“力、美、难、新、稳”的制胜规律。中国乒乓球队和体操队都有文化深层次的博弈。运动“项目教育”的文化传承,要加强它的竞技性、健身性、育人性、产业性的传承,培养学生做人、运动、创业的技能,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其学会生存做准备。

3 项目教育的实践探索

3.1 承前启后,育人为本

20世纪末,针对大学生重“谋职培训”轻“求生培养”的重物轻人倾向,吉林体育学院提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改革思想,1995年8月,成立了“面向21世纪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简称“21958”计划)科研攻关课题组,以这一课题研究为核心,全面启动教学改革工作,构建了以“突出育人,强化基础,重视能力,发展个性”为指导思想的,由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基础教育、技术教育、就业教育、军事教育和劳动教育8大主干“模块”构成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见图1)。

“面向21世纪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成果,1997年荣获一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后续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研究成果,曾分别在2004、2005、2008年3次被国家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广(长春:吉林体育学院;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大连:大连大学)。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重点突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素质教育思想,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机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大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作为提高学生“身、心、群”素质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以提升体育专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育人水准,实现育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进而落实“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体育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促进省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服务。

3.2 科学发展,成绩显著

多年来,吉林体育学院在“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改思想指导下,变“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在基础学科建设方面,建设了国内比较领先的、省级重点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在体育术科建设方面,建设了国内相对领先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它是以竞技教育学、体操和冰雪为“三大支柱”的吉林省体育专业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前两个学科已分别获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后一个学科培养出了百余名世界冠军。

在课程建设方面,宋继新教授国内首创的竞技教育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目前,这门课程既是教育部选定的新课程,又是部级“精品课程”,并且多次作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讲座的重要内容。竞技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是:首先,揭示了运动训练与修炼相结合过程的规律,即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竞技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这实质是将竞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竞技教育思想;其次,竞技教育学不仅改变了国内竞技理论侧重单一研究训练过程的不足,而且填补了我国“教竞结合”理论研究的空白。《竞技教育学》被国内外专家评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专著,还被日、韩等国大学作为体育研究生教材。此书现被存放于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历史博物馆内。在该课程的促进下,吉林体育学院积极践行项目教育的健美操教育、速滑教育等2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竞技教育学、运动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运动术科的教育与教学改革积极地开展“项目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编写出版了《足球教育》《篮球教育》《健美操教育》《乒乓球教育》《竞技越野滑雪教育》《体操教育》《田径教育》《人文排球理论与方法》《武德教育》等教材;“瑜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论跆拳道教育”等论文入选“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大会”。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项目教育的实践及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年,吉林体育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体育运动软实力建设》的成果,被摘发在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的成果要报中,呈送中央政治局阅示,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在接受教育部“评估”中,“项目教育”作为教改特色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评估组组长黄汉升教授给的评价为“小院校做大文章,起步就已领先一步,起步就让人仰慕!”总之,“项目教育”是将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教育过程,是将传统的运动教学与训练的重心,由“物”转向“人”的改革,它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的趋势。当前,在国内高等体育专业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是推进后奥运国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从思想到内容全方位“文化自觉”的重要举措。高等体育专业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实质,就是改变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思想、方式和内容,即高等体育专业的文化自觉。这是国家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提升国家体育软实力的关键,是造就新一代体育人才、建设体育强国的使命。因为体育强国,首先是“强人”,否则“强国”不“强人”,国是难强的。

4 结论

1)思想创新。在国内体育专业首次提出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改思想指导下,把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让学生不仅学会“谋职”,更要“学会生存”。

第8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及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一般项目“数学实践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目前,许多高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非常重要。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

 

教学最基础的阶段即为小学教育,它是教学的启蒙阶段,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基础,对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学生起到一个奠基作用。这也对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教师拥有广阔的文科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数学理论素养,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教育专业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程的设置上以主修教育学理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的基本理论,还辅以有语言课程、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等选修的文化类学科。数学是基础文化的课程,也是数学教育整个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一直以来我们沿用的教材都以传统教育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材的不断改革,旧有传统的教育模式、信息系统和封闭的教育空间不仅不利用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更是束缚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我们要摆脱传统的“以智取向”的教育背景,目前,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实际效果与发展目标存在差距,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够。因此,创新与发展数学教育任务艰巨。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是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

 

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人才为目的。旧有的传统教育模式,以理论和经验教学为主,缺乏以实践和创设情境课堂为主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堂课摆脱不了刻板、单一。本身小学数学教育面对的是年龄段在6~12岁之间的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若以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加以创新变革,则将导致国家在小学数学教育上与国外,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数学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从高校培养具有数学实践能力的教师尤为重要,也是创新课堂的手段之一。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方法

 

小学的数学教育现实情况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小学教育的大学生,对教育理论很娴熟地认知,各项技能考试也能够顺利通过。然而针对实践能力,一直是高校培养小学教育老师的一个薄弱环节。高校教师要抓好关键点,充分利用院校资源,积极提高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数学实践,譬如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学建模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三、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现状

 

(一)数学实践教学形同虚设,仍以理论教学为主

 

由于受到部分院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影响,许多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都缺乏教学实践课程,存在部分院校为完成教学学分,随意添加理论课程和辅助课程。在缺乏科学依据和参考的情况下,设置了更多的理论文化课程,忽略了数学实践课程。

 

(二)数学实践教学存在形式主义,教学质量明显偏低

 

从一个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关注下,部分院校不是没有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恰恰是在表层工作上做得非常到位,而实际付诸的工作收效甚微。这就导致了由于部分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真正深入开展。形式主义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大阻力,破除阻力才能在根本上形成。

 

四、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策略

 

(一)对教学观念加以创新,体现教学的价值

 

现如今,虽然教学改革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小学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学变为了一种符号教育形式,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据调查,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操作中,都规定了教学的课程和课时要求,但在现实情况下,许多高校根本就没有按照课时安排去保障实践教学的量,甚至根本就没有实施实践教学。从另一方面说,存在高校的老师不负责任,不精细设计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再者有些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不感兴趣,认识模糊,不支持和关注实践教学,影响了学校实践教学的效果。一些教育工作者还把实践教学当作补充教学的策略,没有意识到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活动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水平具有很大的限制。当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实践教学必须以教学资源的完善和资金的充足为基础,然而一些学校资金较为欠缺,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有限,甚至还会刻意地删减实践教学的数量,用理论课代替实践课。其二,实践教学的开展要以教师的科学化教学为基础,一些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专业水平欠缺,使得他们只关注一些理论和公式的授课,没有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变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三,小学生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太过单一,完全的理论化课程,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导致课堂教育过于死板,完全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出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存在差异,不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制约着他们思维的扩散,更阻碍了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不相一致。

 

实践教学被誉为是对学生进行锻炼的教学方式,也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调动他们思维的主要办法。实践性知识是在一定教育场域下,个体的一种教育性感受和体悟。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性知识仅仅存在于实践中,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生成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育经验与体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它最终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促进教师成长。实践教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智慧的关键。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感知教学场景,发现问题,企图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已成为时展的迫切需要。让教学实践智慧回归教育,让教学实践智慧唤醒沉睡的课堂,让教学实践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教学实践智慧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能力。教学实践是一种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教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不能预测特殊的教育情境,教师难以直接用教育理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实践智慧需要在实践中生成和创造。

 

(二)培养学生理智的实践创新精神

 

现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较为落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足的培养,阻碍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对他们创新能力的调动起到了制约作用。据调查,我国很多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教学中都发现了数学教育的问题,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教学工作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不适应,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大问题,一方面与师范教育不重视实践教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方式有关。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改变原来的示范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让师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改变原来的空洞教学模式。在实习阶段就去开展专业化训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安排富有乐趣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在专业实践教学阶段,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们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从进入校门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小学生必须建立与教师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情感上找到依托。数学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将解决一道题目当作乐趣和挑战,树立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新思想。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引入实践内容,丰富教学的手段,运用科学设备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从多个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锻炼他们的能力。

 

(三)从教育方式上变革,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的方式是教师采取的主要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起到的作用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兴趣无法被激发,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厌烦情绪,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还会阻碍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做题的时候反而无从下手。《纲要》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改变原来的教学办法,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育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实践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方式和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方式。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模拟训练、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教育观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担任校外辅导员、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刚进入校园,还没参与过实践教学,难免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引出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提问都是需要考量的内容。对此,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参与的平台,让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成功范例,通过呈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事件和情境之中,了解和体验教学行为或教学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了解小学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从而认识到教学的真正意义,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

 

结语

 

高校的教学理论研究是高校开展教学的理论参考。我们开展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是为了实现教学的革新与改变的目的。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综合论证可知,实现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的策略是:创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理智的实践创新精神;从教育方式上变革,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三大策略不一定是实现数学实践教学的唯一途径,然而却能成为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个重要支撑,为促进国家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做出应用贡献。

第9篇:教育研究实践范文

关键词:动画专业;实践教学;创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国家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创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并无前人经验可循。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如今,我们倡导的现代教育改革侧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就是其中很好的一种方式。因此,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通过创业教育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业的热情,从而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较为单一的模式,正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创业教育始于美国,美国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大力提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尤其以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较快。如今,美国的创业教育体系已经较为完备,从中学、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都有创业教育的课程安排。在我国,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起步较晚,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尚不充分。因此,创业教育的各方面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创业教育以实践为主要教学模式,这一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教育理念对于动画这种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来说,优势是十分显著的。在动画专业中,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是以课内外结合的状态为特征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设计课题或项目,说明规则和要求,学生则参与实际创作的整个流程,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其作业,让学生在创作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其创意能力与动手能力。这不仅有利于突破以往教学中简单的单向授受关系,使之转化为动态的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还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在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进行创业教育,将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一、建立创新创业团队

在动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可以尝试建立相关的创业团队,开展团队教学活动,如二维动画创作团队、三维动画创作团队、多媒体创作团队、漫画创作团队、衍生产品创作团队等。团队的教学活动实行导师负责制,每个团队由一至两名导师进行指导,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二、开展课程改革实践

动画专业的设计类课程,可以尝试采用与团队结合的模式开设。如,将二维、三维等各种动画类型的短片设计课程放到创业团队中开展。此外,有相互关联性的课程,如动画编剧、动画导演、后期编辑等课程,也可以放到团队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系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合毕业设计论文

在大四学年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创作阶段,可以将教学进行分流,即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设想,将他们分入相应的创业团队。这样学生进行毕业创作就更有针对性,可为走上今后的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四、结合学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