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精选(九篇)

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

第1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一、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发展

劳动实践场所是教学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最佳结合体。如何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实践内容

在实践课中,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内容。针对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课程主要是以认识和理解为主,带领学生到实验场所参观实验场地,认识各种动植物,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期及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护理和喂养,从而使学生对劳动场地和动植物生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再运用和再实践,经过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由初浅的认识上升到深入的理解,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动物喂养和护理的方法,从而达到实践课的目的。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劳动实践教学是以实践为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挖掘出蕴含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二、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

劳动实践课程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将实践内容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课程切入点。把各个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数学的应用融入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中,不但能提高课本教学应用力,同时也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例如,在玉米基地劳作时,教师指导学生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是语文课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延伸。将劳动与课本相结合,不仅开拓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拓展科学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在此期间,指导教师不只是分配工作,而是将与作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穿插其中,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这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科学知识,对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亲近自然、体验劳动、体验丰收也是学生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和再利用,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四、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校劳动实践教育教师和学生到试验田和养殖场参观,听技术人员讲解养殖栽培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比如,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对科学的探讨,教师帮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是从观察自家的植物中引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才会有他伟大的环球航行,最终有了生物进化论的伟大成就,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些引导、教育和启发,很多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对将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五、劳动实践基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动植物都需要精心的护理和照顾,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了完善自我的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其他的实践活动无法比拟的。

劳动实践教育是在劳动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不仅积累了知识,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此外,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第2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第3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劳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在新课改下,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力度,注重在教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初中劳动技术课程通过利用其蕴含的大量劳动实践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扎实的基本劳动技能等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初中积极开展劳技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如何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在此背景之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简要谈谈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措施。

一、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现阶段许多初中学校的劳动基技术课程已经开始向研究型学习实践活动方向进行转变,虽然看似增加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但实施上无论是学校开辟出的劳动实践活动基地,还是教师设计的学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足[1]。譬如说目前大多数教师设计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摄影、绘画等内容,而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很难学习到有效的劳动技术知识与技能,因此使得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迟迟不见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1.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初中劳技课程虽然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课程,但其与其他学科之间譬如说物理、化学、生物等之间同样具有紧密的关系,而教师在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时,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有意识地将劳技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比方说在《花木栽培》一课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其与生物课中有关植物根茎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过度为花木施肥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内容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将花木栽培同物理和化学中有关分子运动以及溶液浓度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了解氮磷钾等元素过量会使得植物细胞失水,进而出现烧苗现象影响植物生长[2]。

2.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劳动技术课程中蕴含着大量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积极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劳动观念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譬如说教师在《陶艺》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幅我国古代精美陶艺作品的相关图片或其他影音资料,并告知学生陶艺最早出现在一万年前,几乎人类在开始学会制造工具之后便有了陶艺,经过后期的不断发展,又从原始陶器发展成彩陶乃至瓷器等等,通过利用直观形象的影音视频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准确了解我国发达的陶艺发展史,进而感受到我国深厚悠久的文化积淀,激发出学生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情。

3.重视教师操作示范 初中劳技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课程,尤其侧重实践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操作示范,并配合穿插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以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譬如说在《印章与雕刻》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一步一步展示印章的雕刻步骤,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缩放、拖拽、批注等功能向学生讲解每一种刀具的名称、用途等,并模拟出具体的雕刻过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雕刻内容向学生穿插讲解字体演变以及其他书法知识等,使得学生能够一边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一边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理解。

4.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多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使其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当中有效提升劳技学习成效。譬如说在《航模与车模》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完成航模或是车模的制作,从模型设计、材料准备到最后的动手操作、上色修饰等均交由学生独立完成,而教师只负责为其提供必要的指点和引导,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通过最后对学生制作的车模或航模进行统一点评,并鼓励其参与航模或车模制作大赛,也能够帮助其提高学习劳技课的积极性[3]。

Y束语: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落实,教师在重视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边进行操作示范一边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思想价值观,进而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下),2016,01:48-49.

第4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第5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 科创;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6-01

1 课题研究,指导发展

1.1 “科创”教育构建的理念

把握现代劳技教育的目标,强化劳科创教育的整合,发挥课程的共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劳技学习空间,提高劳技课的科技含量,就是提高劳技课本身的质量,现代劳技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 “ 劳技、科技、创造” 一体化教育新体系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推广性价值。我们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技教育充分融合于实践活动中。综合实践课是人文精神与劳科创教育结合的典型课程,它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劳创教育整合的道路已经开通。这是现代劳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完全符合当今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

1.2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模式

以劳技动手实践为基础为原动力(称为“帆” ),以现代科技教育,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重点(称为“船”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称为“航向” )。

1.3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体化”教育已经从认知领域拓展到情意领域,改变了科技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着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实现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学力教育充分整合,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格完美同步,走出了一条“科劳”育人的五彩路。

2 课程改革,适应发展

进一步深化“生活与劳动”课改革,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知识编排重复等“浪费”现象。加强劳技课与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以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技能。我们的做法是适当调整“生活与劳动”课内容,开设校本课程(创造教育课、现代科技课)。

2.1 优化“创造教育劳技课”

在劳技教育中强化科技教育。我校生活类多数内容归于常识课,手工类部分内容与工艺美术合并。强化了课内课外创造教育劳技课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

①借题发挥,引导联想。

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启发联想,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师生的互相启发,培养了联想的品质(方向性、准确性和深刻性)。小发明作品也由此应运而生。

②改变原有,发展求异。

在劳动技能传授课中,我们始终以学生的“动”为劳技课的主要形式。让智慧在手指尖上闪光。学生浓郁的创作兴趣,敲开了了五彩的智慧门帘。

③展示形态,启发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火花。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原作品引导学生变式想象。如在拼盘比赛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由此及彼发散式的想象力,每人给拼盘取一名,并进行广告语比赛,学生在联想中驰骋万里,想象创造。

2.2 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我们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三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教师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发散式思维能力,使学生见景生情,揽物感怀,思绪万千,在联想中学习创造。

在上课中我们应强调“四个主导” 。发挥教师组织驾驭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发挥教师动手演示的主导作用。

3 科劳活动,主体发展

3.1 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提升科学素养。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落实了“ 四个突出” :突出“ 玩” 中学:激发兴趣。突出“ 创” 中学: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突出“做”中学: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突出“用”中学: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有所发现。在劳科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 五个学会” :学会关心环境,学会实践研究,学会创造创新,学会科技服务,学会科学评价。

3.2 小科学院的日常活动是以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主体研究中落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开课、结题、科学小论坛、小课题经验交流会、小科学院的年会及科学讨论会) ,指导主题活动的普及。

3.3 增学力――铸造科技金钥匙

①面向全体分层推进:在活动方式上我们采用参与意识的单项研究性学习的普及层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提高层相结合开展活动。在智能学习上,我们努力建立合理的科劳知识与科学方法学习相吻合的层次结构。如低段通过小种植、小养殖着重训练用感官观察;中段通过劳技制作着重训练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后,找出异同点。科学方法学习的层次由“低级科学方法加工”向“初级科学方法” 递进,科学知识学习的层次由对事物的感知发展向理性思考递进。

②模块主题课程优化

第6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二、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有机的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劳动内容和项目,进行知识联系与渗透,做到手脑并用,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劳动态度,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较快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   

      2.综合性原则。根据劳动课的综合性特点,劳动课必须按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三个要素对学生进行素质的综合训练。  

      3.迁移性原则。劳动教育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育人过程,因而要把学生劳动转化为劳动态度,把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并内化为稳定的心里品质和劳动技能,形成能力和迁移。   

      4.量力性原则。劳动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所制约,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和成长经历,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劳动内容和项目,并严格控制劳动量和劳动时间,还要根据各系部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组织劳动项目,不影响教学与教育计划。      

      5.时代性原则。劳动教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但要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本地区培养人才的需求出发,更好地体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创造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三、实施要求1.劳动教育要从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这个角度去实施。

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2.劳动教育要从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这个角度来实施。

如果孩子从小就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他将来必定会非常自私,那样是不会真正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人生将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导孩子过有创造性的、充实的人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离开劳动教育的。

3.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去。

现在有好多社会病态其实是因为人们看待劳动的观念出了问题。要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作为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教育又变成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

4.劳动教育要充分考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这就要求各系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制拿出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方案,以系部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劳动教育要循序渐进,由弱变强,逐渐规范,成熟,发展,壮大。

从先搞好个人卫生入手,做好宿舍劳动卫生,完成班级劳动卫生任务,协助家长熟悉家务劳动,服从校内劳动教育要求,积极参加校外劳动实践,主动投身志愿者服务,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五、劳动教育的途径 

1.开好劳动课。

2.开好主题班会。

3.各系部开好家委会。

4.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措施:

    1.由教务处统一制定劳动课教学计划,列好课程表,选派好劳动课教师,规定好时间,可以一月安排一次,也可以一学期安排一次,逐步完善学生劳动教育过程。

    2.由班主任组织开好主题班会,给学生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形成积极的劳动教育氛围。(明确标准和劳动方法和技巧)

个人卫生:洗脸,漱口水,洗头,洗脚,洗澡,洗衣服,洗床上用品,自己动手洗净叠被,压出线来。

公共卫生:宿舍、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场所扫地、拖地、物品摆放和清洁整理等。

3.各系学生科召开家委会,充分利用家长、家庭劳动教育的资源,对学生适时进行劳动教育。(明确要求和劳动方法和技巧)

    家务劳动:房间、庭院的清扫,卧室、厨房、卫生间的清洁和维护,帮助家长洗衣做饭等,在家长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4.学校将把整个校园按条块状分配到系部,作为定点学生劳动教育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校园内劳动教育区绿地养护,保洁。锄地、拔草、施肥、剪枝等。让学生放手去做,即便刚开始有点破坏,也在所不惜。也要完善对学生的劳动素养教育,让学生体会劳动过程,培养学生对母校一草一木的感情。我们将把操场、学术报告厅整理及卫生保洁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意识,教会学生为人处世思维。

5.参加学校组织的、没有商业渗透的校外劳动实践。

6.主动投入志愿服务,为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城市创建争光添彩。  

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做到 “四结合”:  

(1)课内外结合;

(2)校内外结合;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  

(4)日常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  

第7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劳技课教学 动手能力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劳动技术教学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中学教学中,劳动技术课却往往不被人重视,应有的课时被一再削减,甚至被其它学科全部占去。从目前中学生表现的弱点来看,多数缺乏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品质;乱花钱、厌恶劳动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开设劳动技术课程,组织中学生上好劳技课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抓好劳技课教学,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以育人为目标,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认识

在农村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学生,充分发挥劳技课的多重功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当地经济建设中的有觉悟、懂技术的劳动者。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爱农意识。农村中学劳技课教学要紧密联系中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向学生传授农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培养中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思想感情。

(二)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科技兴农意识。“学而优则仕”,人们往往把读书作为升学谋职的阶梯。在农村,农民群众希望子女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脱离黄土地”的愿望更加强烈。部分中学生虽身在农村,却轻视劳动,瞧不起农业。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感到升学无望,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状态。去年,在我们学校曾经做过关于职业选择的一项问卷调查:在报考志愿的栏目上,97%的应届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仅有2%的毕业生愿意报考技校,而报考农业学校的毕业生还不到0.5%;在职业选择的栏目上,“想当农民”的中学生根本没有;在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问卷上,对劳技课感兴趣的占3.3%。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专门教育,提高中学生对劳技课的认识,组织学生到食用菌生产基地、无核葡萄种植示范基地、鹌鹑养殖区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使中学生看到科技知识的功效,劳动创造了价值,从而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思想情感逐步建立起来。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的兴趣

升学不考劳技课,学校不重视,教师教着没劲,学生听着更没劲。在农村中学,劳技课教学常常处于这样一种不良循环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必须充分调动起中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我把学到的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若干方法,用于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

(一)故事激发兴趣法。烹饪技术是初一劳技课第一章的内容。在本节劳技课教学中,我邀请曾经在上海某知名酒店当厨师的本校毕业学生来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鼓励同学们上好劳技课,拥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物激发兴趣法。在上编织课内容时,我将自己业余时间织的手套、毛衣制品拿到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鼓励同学们学会编织技术,将来为自己和他人编织成品,使同学们编织成品的练习成为愉快操作、展示才艺的练习。

(三)简笔画激发兴趣法。对于书本上的画,大部分学生不感兴趣。如果把书上的画挪到黑板上,学生们则会兴趣大增。在“动物性原料——猪肉”时,我提前把书本上的插图画在黑板上。上课时,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猪的颜色和猪身体各部分的名称,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拓宽教学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农村中学劳技课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置身于农业实践的基础之上,才能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在劳技课教学中,我采取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家庭为补充,用教学带试验,以试验促教学的多方位、多渠道的运行机制。

(一)立足课堂教学,力争人人学会技术知识。针对中学生对农业技术了解参差不齐、兴趣不同的实际,我们适当穿插养殖、种植等技术,力求形式多样,保证教学效果。我们聘请乡农技服务中心的农艺师、畜牧师定期到劳技课堂为同学们讲授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疫病防治等知识,增强了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利用各类示范基地,达到实践目的。利用各类生产示范基地,增加社会实践课时,把在课堂上讲授的农业技术迅速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以此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期,我们组织学生们到20+40小麦高产示范基地实践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到食用菌生产基地学习平菇生产管理技术,到高酸苹果种植基地实践果树修剪技术,使同学们在实践劳动技术的同时,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认识。

(三)组建课外活动小组,开辟家庭实践基地。为培养同学们的科技意识,我们组建了鹌鹑饲养、大棚蔬菜管理、果树嫁接等课外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充分利用自家庭院或蔬菜大棚搞蔬菜新、奇、特、优品种试验。这样一来,就把学校的劳动实践延伸到学生家中,提高了全校学生从事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合生产实际,传授实用生产技术

第8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基本经验 探析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①(以下简称共大)是根据关于“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经邵式平、汪东兴、刘俊秀的积极提议[1]P88,在江西省委的直接关怀和组织下发展起来的,是一所极具时代影响力的农业院校。虽然共大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服务对象,把学校办在了广大山区农村,办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办到了工农劳动群众的家门口,密切了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2]P9。

一、心怀壮志,树立大实践观,科学指导具体实践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是根据认识的本质与规律,结合实践的情境性、体验性特点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它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共大建校之初,就心怀壮志,致力于实现的伟大设想,即“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生自己劳动创造……从教育入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3]P4。也就是说,共大将向一部分没有条件接受教育,但政治素养较高的农民闯开大门[4]P70-77,通过边学习边劳动,培养一大批社会急需的农民大学生。建校之初,共大便确立自力更生、半工半读的大实践观,即共大师生需要一边教学理论知识,一边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将理论寓于劳动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共大不同于一般的全日制院校,不能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验证或拓展理论认知的手段,而必须将实践教学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1958年10月,共大总校1200余名师生在副校长黎超的率领下,奔赴奉新、宜丰两县交界的大港山砍伐毛竹,践行大实践观。在毛竹采伐过程中,广大师生将劳动生产与理论教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一边劳动,一边教学,使广大师生收获颇丰。一方面,学生们学到了毛竹植物学,毛竹采伐作业,集材运竹、架桥、炸滩等方面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广大师生修建并改进了多种形式的竹滑道,创造了竹轨平车,修订了垂度和安全系数公式,设计并架设了各种架空索道。在该次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大总校师生不仅为学校筹集了38万余元资金,缓解了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更为重要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广大师生培养起一种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的精神。[5]P145

二、因地制宜,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凸显实践教学内容

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而且每个实践教学环节既具有相对独立特性,又紧密结合,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联系到一起,形成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实践教学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社会性等特点,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6]P136-138这些特点,首先必须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得到明确体现。共大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学生在校时间有将近一半用于参加生产劳动。因而尽管学校采取了缩短寒暑假的做法,学生上课时间仍比一般全日制学校少近1/3,照搬一般全日制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不现实的。因此,共大积极探索适应自身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经过精心编排,共大按照“少而精、学以致用、一专多能”的要求编制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强调“三个面向”,即面向生产、面向实际、面向基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此外,共大还根据山区生产的特点,适当增加或精简了某些课程内容,因而更加便于集中精力,重点突出,将各专业课的内容学深学透,达到或基本达到一般全日制大学同专业的水平。同时,由于教学计划贯彻执行中,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政治与业务相统一,课程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统一,学与用相统一,因而广大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相当强,服务于社会的效果自然更好。[5]P148-149而这是一般全日制学校学生在短时期内难以达到的。

三、扬长避短,强调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三结合

为了克服理论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影响培养质量的问题,共大师生结合自身的特色扬长避短。在设立专业时,共大是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和生产需要来确定。“由于系科设置与资源条件适当的结合起来,生产内容和教学内容可以大体统一,这就为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5]p149因而,共大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师生身处广泛的生产基地之中,把它当作最好的课堂和最完备的天然实验室,摆脱了一般院校以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为学习圆周的限制,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现场教学的有关结合,从而可以生动有效地学习并把握新鲜的科学知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共大总校及各分校的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生产自给为主的结合;一种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结合。前一种结合中,教学和科研本着结合专业直接服务生产的原则,强调“做什么,就学什么,就研究什么”,即以生产的环节和过程作为活教材开展教学,并根据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提供解答。所以,在这种结合中,师生合作,直接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实践。同时,建造大面积的试验田和试验林,开展技术革新、试制新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既解决了群众生产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又从中学到了很多生动的实际知识。如金坪分校在改良高寒山区三类土壤的试验中创造了粮食亩产800斤的高产纪录。[5]p145再如余于分校师生(水产系)根据生产需要,试验成功了鲤鱼秋季孵化和鲫鱼杂交项目,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5]p157后一种结合中,有一段集中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但也按照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的要求,结合科研规划安排一定的劳动生产内容,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结合,强调“包教、包学、包管、包产”,使得课堂理论知识既能在生产劳动中得到巩固,又能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际,从事科研。因而,当时有同学撰文说:“半工半教就是好。”[7]p257-261

四、争取支持,不断扩大实践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开展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平台。缺少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只能是空想。因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共大也不例外。就实践基地问题而言,共大的情况应一分为二,即分为分校与总校分别进行分析。就分校来说,它们多依托国营综合垦殖场建立起来,属场办学校。本着不与民争地的基本思路,分校多设立在深山老林、荒坡草滩之上。在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的山区,划出部分国营森林归学校经营;在田多人少的地区,征购当地群众无力经营的土地归学校种植。因此,各分校建立实践基地比较方便。它们根据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就近陆续办起了自己的农场、林场、加工场,使其成为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基地,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就共大总校来说,它是利用原南昌中等林业学校的校址创办起来的。附近的土地不少已被开垦出来了。为了解决生存与实践教学的需要,建校之初,共大总校师生便盯准尚未开垦的荒地,征得当地政府的同意后,建起了南湖农场、大港林场、枫景园艺场、瓜州农场劳动实践基地。但是,这些基地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因此,1961年4月,共大领导又争取了省里的支持,将省农林垦殖厅所属的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并入共大总校,更将原隶属于林科所的青岚生产队、芭茅岭生产队、蛟桥生产队的果园、茶园、旱地、荒山、水田共计334公顷土地全部划归共大总校直接管理,后又争取到燕子山苗圃和老飞机场苗圃约40余公顷土地划拨林学系。这些新增资源,为共大总校解决各科系的教学、生产、科研基地,实现系、场合一,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962年冬,为缓解瓜州农场被撤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共大师生苦战鄱阳湖,围湖造田,创建了面积达454公顷的将军洲垦殖场,既满足了共大师生的自给自足需要,又成为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基地。[8]p64-66至1964年,共大总校的实践基地基本稳定,包括五金机械厂、农业机械厂、将军洲垦殖场、南湖农场、枫景园艺场、大港林场[8]p80,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共大因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五、多管齐下,通过改造培养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9]p108然而,共大创办时,没有预先调配好师资队伍。鉴于当时全国师资力量较为紧张的现实,共大确定了依靠专业队伍和依靠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来解决师资队伍问题。一是从下放垦殖场劳动锻炼的干部和转业军人中选拔一批劳动好,又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师;二是聘请一些科研单位的技术干部到学校兼任教师;三是聘请当地的党政领导、技术人员、生产能手、劳动模范到学校讲学、上课;四是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从高等农林院校分配毕业生到共大任教;五是从全国、全省其他一些兄弟高等院校支援了部分教师到共大工作;六是自力更生就地培养,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养相结合,在职培养与脱产培养相结合,总校培养与分校培养相结合,教师轮训与选拔优秀学生任教相结合等措施,培养一批教师。[8]p60-61

然而,教师人数的增加只是师资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不等于教师都能很好地完成共大半工半读特色的教学需要,这就要求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比如,对于那些没有接受过正规全日制高等院校教育的教师,学校安排他们到兄弟院校脱产进修,以便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对于从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出来、对半工半读教学的实践教学很不熟悉的那部分教师,鉴于他们过去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不多,实践知识比较贫乏的现状,学校做了大量工作。最为重要的,是把对教师实践知识与能力改造、培养、提高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组织教师带着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认真学习的《实践论》等著作,提高教师对共大半工半读办校方针的认识,激发教师向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引导教师走出图书室、资料室、实验室,深入生产,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生产发展状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为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掌握可靠的依据;三是要求教师做到半工半教,规定每个教师每年要同学生、工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3个月,并强调教师不是为劳动而劳动,而是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群众的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便在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8]p62

注释:

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建于1958年8月1日,至1980年调整为江西农业大学,存在时间为22年。

参考文献:

[1]石庆华,黄路生.江西农业大学校史(二)[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2]汪东兴.教育为兴国之本——回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J].江西教育科研,1995(1).

[3]陈家鹦,舒庭毅.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J].党史纵览,2006(4).

[4]上海教育出版社编.红日照征程——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7.

[5]江西教育出版社编.共产主义劳动大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0.

[6]张继东.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24).

第9篇: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211-02

同志在全国科技会议上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和面向2l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迫切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然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创造新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课程设计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目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缺乏实用性,专业设置划分过细,造成课程体系明显出现“专才教育”模式。由于过细的专业设置,导致很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专业特色不突出。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目标,造成对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际能力,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性比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以案例教学为例,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时,学生思维活跃且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但最后却变成了应付式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只是用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没有分析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没有深入分析案例教学与学生渴望提高专业技能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特别强调实用性。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从国外引入,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不少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体系,难以使学生在4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并且我国高校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统一的教材,对公共课、学科共同课和专业主干课的重视大大超过专业选修课,必修课比重较大,一般占到总学分的70%以上,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较小。约占20%,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而且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课程内容简单和结构不合理、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等问题,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容易造成把本来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特点和特长的人才用单一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锻造成了同一规格的所谓合格人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而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实施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看先进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频率较低,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内容陈旧的教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另一些贴近学科发展前沿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又不能较快增设,其结果是课程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时展的要求。程式化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得不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的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动态。总之,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仍然局限于“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四)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差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教育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我国高校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重点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基于这一前提,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样就导致课程之间很多的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膨胀,而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依据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性质及对人才的要求,从以下四方面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一些探讨。

(一)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按照新时期创新型劳动社会保障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贴近学科前沿,贴近市场需求,重新构建符合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自身特点的科学课程体系。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祛除一些陈旧的、不合适宜的课程,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以社会需求为设置导向,将现行的课程划分为如下:

整个课程体系由两大模块组成:基础能力培养模块和创新能力进阶模块,每一模块又由诸多小模块组成,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两大模块之中,每一环节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应该体现适应学生个性的不同。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顾及劳动与社会保障教学的能级累进特点。在这一体系中,人才培养在知识、素质、能力诸方面应有新的提升,能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基础能力培养部分中课程突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创新能力进阶模块中选修课的比例要增大,必修课的比例要减少。设置较多的选修课的原因是这样做易于调整专业组合。变换专业方向,拓宽就业门路。同时,专业必修基础课少而精,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质量上都要保证高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在自

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发展与创新。应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并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也有利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找准创新的切入点,并加以创新研究。

(二)提倡参与式教学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应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热点性社会问题。采用案例教学,运用专业理论对复杂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采用模拟教学。所谓模拟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针对客体的特点,设定管理情境,给学生分派角色,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模拟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应构造完整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交叉进行的,要加强校内外实验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其次,实践教学应贯穿全部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管理实践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状和市场竞争现象,分析社会活动所面临的环境与问题,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技能。再次,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实验实践活动、毕业设计教学和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