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精选(九篇)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

第1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护理;预见性问题;控制对策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部门,是医院用来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危及患者的重要地方,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各手术的专业化程度均不断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也有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1]。手术室内存在了大量的隐患,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对手术室安全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预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控制对策,旨在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满意度,现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笔者所在的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患者按照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2),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4.6±2.8岁之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没有进行手术室护理预见性问题分析,也没有采取任何护理防范及安全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和安全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理预见性问题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手术室护理预见性问题具体如下:①医护人员不能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但是医护人员不能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体会到患者的感受,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少,当患者提出问题时,医护人员不能耐心的为其解答,只是简单的回答几句或者应付了事,有些医护人员甚至不能意识到患者的心理问题,不能和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缺乏信任感,不能有效的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降低了手术的治疗效果。②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由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量多,护理强度大,因此当护理人员面临生老病死时已经习惯,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随之减弱,对于医院的各项护理流程和规则制度等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患者的照顾不够,从而引发医疗事故,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③医护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素质低:一般情况下,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核对,防止出现接错患者的现象,影响手术的进行,一旦出现错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重要的威胁,其次影响手术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患者的手术,不同的病情,采取的手术不同,如果患者的摆放不当,会影响手术医生的手术视野,不利于麻醉,在手术后因不当容易产生褥疮、呼吸障碍等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也直接影响的手术的安全,在手术中,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但是很多护理人员经验不足,面对突发事件不能沉着、冷静的处理,更不能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容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④术后护理问题:很多护理人员认为患者手术成功了就没有问题了,因此,对患者术后的护理会掉以轻心,实际上在手术过程中,术后的护理对整个手术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要严格观察患者的术后、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⑤医院的交叉感染:由于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手术室的消毒效果不好,或者手术的器械和物品等选择不当等均可导致医院的交叉感染。⑥器械或者物品遗留患者体内: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在手术前未对使用的器械和纱布等物品和器械进行清点,导致在手术中因疏忽使器械和医用物品遗留患者体内,导致手术失败。⑦患者病理标本的丢失或者混放:病理标本对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对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良好的管理,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理标本时通过专人送往病理室进行检查,病理标本上有该患者的性别、姓名、标本部位等,但是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尤其是多个标本时,可能存在弄混或丢失的现象,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差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分析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预见性问题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

1.4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经过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中差错的发生率为22%(7/3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8/32),观察组中差错的发生率为5%(2/4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42),对照组的差错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控制对策

3.1.1在手术前对器械和物品进行严格的核对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要求医护人员要对本次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器械和物品等进行详细的核查并做好记录,防止手术用品遗留患者体内。

3.1.2手术中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测

在手术中对患者的体温、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3摆正患者的手术

由于不同患者手术不同,要求患者的也不同,为了充分显示手术视野,保证医生的顺利操作,要根据不同的手术指导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避免对患者的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的损伤,例如采取膀胱截石位的患者要将患者的膝关节摆正,两腿摆放正常宽度,防止因过度扩张儿造成肌肉损伤,在手术结束后,定时改变患者的,防止出现褥疮[2]。

3.1.4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对于进行手术室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定期对无菌用品进行检测,无菌用品要放置在干燥、清洁的位置,不合格的物品要重新进行消毒。

3.1.5加强患者的病理标本管理

在患者体内采取的病理标本,要标明患者的性别、姓名、标本的采集时间和部位, 当病理标本较多时,可以按照采集的顺序进行分离整理,有专门的负责人统一送往病理室进行检测。

3.2研究结果

本次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手术室安全护理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对照组未对手术室安全护理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的差错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根据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控制对策,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预见性问题;防范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97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23-02

医疗水平及技术提高的当今社会,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而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也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调整,人们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呈递增趋势。作为医院特殊职能部门的手术室,具有手术量大、病种多、病情危重、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1]。既承担了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任,同时也是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阵地。因此掌握好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采取防范措施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深刻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加大了防范力度,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分为防范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1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防范组为加强防范措施后的患者资料,对照组是未形成系统性防范措施的患者资料。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各方面管理情况、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等。

1.2方法:

1.2.1自制分析统计表,对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药物管理、护理服务水平、护理人员技能及专业知识、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做统计。

1.2.2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预见性问题:

1.2.2.1护理人员意识低。由于护理工作量大,强度高,导致护理人员无法保持长久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经过长时间面对生老病死后,容易麻木,因此对患者不够尽责,无法严格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流程,导致患者及家属怨声不断,甚者引发医疗事故,严重影响了医院形象。

1.2.2.2缺乏沟通和梳理心理问题能力。对于多数患者来说,面对手术难免会有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但是对于面对太多手术的护理人员,无法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在与患者沟通时缺乏耐心和爱心,回答患者的提问生硬、简单,不仅无法消除他们的心理担忧,降低手术的依从性,而且让患者在模糊中更担心。有些护士虽然能够意识到患者的心理问题,但因缺乏沟通技巧,仍无法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比如患者习惯用询问来表达自己的担忧,而护士却阻止提问。

1.2.2.3专业技能有待提高。首先是进入手术前未认真核对患者资料,由于患者经常会出现换床位的情况,但护士未及时了解,加上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一般使用了镇静剂,无法正确回答提问,导致接错病人,未针对性进行手术,严重的将威胁到患者生命。其次是设置不当。对于不同的病症,采用的各不相同,决定了手术入路,同时也是手术质量的关键,若摆放不正确,容易影响术野,降低麻醉效果,术后引发发生压疮、褥疮、疼痛、呼吸受限、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再次是处理突发事件经验不足。在手术过程中,因患者的体质不一,经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发事件,但因经验的不足,面对突发事件无法果断、正确的采取措施,甚者手忙脚乱,导致技术差错。

1.2.2.4术后护理不到位。术后的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最为关键,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由于护理人员单纯的认为进行完手术后患者就无大碍,忽视了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常常导致患者感染、疼痛、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极大的影响了手术的质量。

1.2.2.5缺乏健康教育。手术进行完至患者完全康复前,饮食、运动、日常生活多少会有所限制,但对于缺乏对疾病了解的患者却知之甚少,主要依靠护士进行健康指导。但是在实际中,不少护士认为日常护理是家属的事情,自己只要负责按时给药就行,导致患者饮食错误、运动过量或不足而延误康复期。

1.2.3防范措施:

1.2.3.1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第一,是组织培训、学习,进行安全知识、法律宣讲及技能培训,让护理人员明确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操作技能,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不定时对其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考核,不断巩固和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使其在工作中做到自觉、自省、自立。第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手术的各项要求制度,比如明确区分无菌区、有菌区,并且利用明显的标识指出,严格控制无菌区的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2]。经常在电视法制节目中会看到手术中将器具遗留在患者体内的案件,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因此严格执行清点及核查制度,对手术中使用的器具要仔细清点,并认真详细做好记录,若物品不全,及时查找。对于接错病人的情况,要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在术前对患者的病区、病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类型、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进行核对,以准备手术用物。第三,落实责任。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可以制定责任制,细分医疗事故中的责任归属,以免出现医疗纠纷后各自推诿。

1.2.3.2提高沟通能力。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会不断提出各类问题,若沟通得到,定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面对患者的一系列疑问时,护士要细心、细致、细微的解答,特别是对于术前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要关心和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指导家属对其进行不间断的鼓励,用爱融化患者的心理“坚冰”。

1.2.3.3自我感受,提供最佳。临床对的要求是安全、舒适、术野暴露充分、不发生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摆放的标准,而且要自我感受不同的感觉,可以通过“自我体验”[3]培训,让护士自己体验各种,从而在实际中提高最佳的。

2.结果

防范前后,两组对比内容有明显差异(p

两组各项内容对比表

注:p

3.讨论

3.1安全的重要性。手术室是医院的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的科室,手术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手术室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重者延误手术时间,延误患者康复,加重经济负担,更严重的可能导致致残致死。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同时也是减少医疗纠纷,树立医院形象的重要途径。

3.2掌握安全隐患,是制定防范措施的基础。虽然大家都知道手术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存于何处,威胁有多大却无法明确,因此防范也无针对性,因此在制定防范措施前,首先必须客观分析护理安全风险因素,从各细节中总结,才能够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本组研究资料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制度方面。

3.3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查找到问题之后,关键就在于解决问题。在综合考虑医院实际的情况下,制定符合实际的对策。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防范前后康复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心理疏导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所改善,说明防范措施起到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79.

[2]陈永凤.手术室存在安全的隐患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7,24(11):64.

第3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医疗互联网;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

手术室是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等手术科室的手术场所,也是急、危重患者抢救的场所。永康医院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手术量不断的增加,大型设备与护理人员也不断增加,这给传统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永康医院从2015年开始,手术室把医疗互联网运用到护理管理中,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更大成效。

1手术室的业务学习

1.1方法

由护士长在年初工作计划中拟定课题,每月1个课题,每个课题指定专人负责,课题包括手术室院感的管理,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新开展的手术步骤的配合等,负责课题的护士根据临床经验及教材将课题深入研究,并在互联网上搜索最新的研究动态,将其制作成幻灯片。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发现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差错事故,保证护理安全。所以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科室要求科内每位护士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前先复习相关理论知识。每个月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讨论,由负责课题的护士主持讲解,时间掌握在半小时之内,课后10~15min由全科护士结合讲课内容,提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最后由护士长总结,主动采纳护士提出的可行性建议,学习结束后把学习资料及建议整理成册。作为科室业务学习的依据,也方便低年资的护士随时取阅。并将讲课的内容备份为电子版,便于以后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并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要重新学习,反复记忆,直到考试合格为止。

1.2结果

科室从2015年开始把医疗互联网运用到手术室业务学习管理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全体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明显提高,护理差错事故明显降低。

2手术室的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医学及法律知识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士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手术室工作具有复杂性、连续性、综合性等特点,手术室便成为了护理事故的常发之地。把医疗互联网运用到手术室的风险管理中,主要是通过利用移动互联工具微信、微信群、QQ及QQ群,对科室护理人员经常进行风险意识的灌输和学习,强调风险存在,并经常性的对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并进行讨论总结,进而减少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

2.1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因素

(1)制度不健全:自从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新制度需要及时的添加。制度不健全,会使护士在工作中没有依据,无所适从,大大增加了护理差错的发生。(2)技术及操作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手术、大手术及复杂手术的不断开展,新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低年资护士不断的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在技术及操作方面的风险不断加大。(3)风险意识淡漠: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服从护士长安排,配合好手术,把日常工作干好就行,缺乏识别风险的意识,使很多容易导致风险的问题,丧失了事前控制的机会。因此也加大了风险控制的成本。(4)手术室工作的疲溃感: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手术室工作节奏快,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连续性,饮食的不规律,加上女性生理周期的影响,使工作产生严重的疲溃感。(5)患者及手术部位错误:特别是患者应用镇静剂后或术前紧张,不能正确回答问话,容易把手术患者记错。对于眼、肺、肾、上下肢及疝等对称性器官的手术,易发生手术部位错误。(6)标本保管不当:手术中取下的标本未妥善保管,导致标本的遗失,术后标本未及时粘贴标签,导致标本出现遗失或错误的风险。

2.2防范措施

(1)完善及更新各项规章制度:正确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通过医疗互联网可以知道国内外最新的护理动态,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学习,能够让全体护士对制度理解的更深刻。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操作规范,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2)加强继续教育: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科室护士积极参加互联网上的远程教育。通过每天早会提问,每周小讲课,每月操作考试,每季理论考试,并定期邀请各专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邀请各仪器厂家技术指导员介绍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这样提高了全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减少了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差错。(3)提高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疑难手术前进行安全教育,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护理风险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增强风险意识是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1]。及时识别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可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利益,同时也能保护自己。(4)加强人文关怀,实行弹性排班。实行人性化管理,适当满足部分护理人员的特殊需求,善于使用激励艺术,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手术数量,实行弹性排班,排班时新老搭配,强弱结合,根据不同时间段及手术数量的变化,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避免护士疲劳工作,保证护士工作时精力充沛,也是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5)认真核对患者及手术部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利用互联网的扫描功能,通过扫描患者手腕带上的信息,来识别患者的身份,并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等信息,确定无误后将患者接到手术间,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师、巡回护士、手术医师三方一起再次仔细核对患者的各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及手术。(6)防止标本遗失: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大小均应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术后应将标本及时放入有固定液的容器内,贴上电脑打印的标签,逐项填写清楚后按时送病理科检验,避免标本的错误。

2.3结果

2015年科室把医疗互联网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以来,无一例护理差错事故发生。通过对手术患者、手术医师调查问卷显示,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8%上升到95%以上。可见,把互联网运用到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大大降低了手术室的差错事故,减少了手术室的护理纠纷。

3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护理管理的创新,给护理管理者及护士带来更多的便利。科室从2015年把医疗互联网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以来,全体护士的理论及业务水平明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增强,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明显降低。可见把医疗互联网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巡回护士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18-01

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手术室也逐步开展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手术室实施健康教育,探讨一种合适的手术室健康教育方法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自2004年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指导下,我院手术室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疾病、不同健康问题及心理状态按照护理程序进行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从而得到了患者及专科医生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门诊手术咨询服务

对于前来预约时间的门诊手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咨询的护士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能向患者正确解释手术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说明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手术费用等情况,使患者获得知情权。遇有疑难问题护士及时与医生联系。

2 术前访视手术患者

手术患者非常需要有一位了解、参与手术全过程、熟悉并值得信任的护士守候在身旁,并获得关心和照顾,因此术前访视由巡回护士负责。同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特殊问题,为配合手术作准备,其目的如下: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加强了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作好心理准备,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担忧和恐惧感。发放“手术须知”等宣传册子,让患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3 制定访视内容

针对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种类、手术大小及手术患者存在或提出的问题,如心理问题、手术环境、何种麻醉、手术过程等而制定相应的访视内容。手术前1日接到手术通知单后,于晚上由巡回护士持通知单到病房访视患者,巡回护士首先仔细阅读手术病人的病历,了解病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手术种类,并将手术室的平面示意图与致“手术患者书”交于患者及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注意事项:①如禁食水、无化妆、取掉饰物、假牙。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所使用的特殊器械,以及进入手术室的时间。②麻醉体位的配合,如特殊体位时,指导患者术前练习,如甲状腺手术的头低位等,告诉患者术后身体可能有何管道及作用,术后的镇痛方法如止痛泵等。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难问题,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大致了解,减少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安心休息,迎接次日手术。

4 术中继续心理支持

从患者入手室后到手术开始前,有一个等待过程,巡回护士最好不要离开手术室,尽量陪伴患者身旁并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查对工作态度要和蔼,操作时动作要轻,注意为病人保暖,对于清醒的患者说明术中使用的仪器(如电刀)发出的声音不必紧张,如出现心慌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

术后回访:手术患者回病房后3~5 d内进行回访,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伤口有无疼痛,皮肤有无破损、灼伤,重点是术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留置管道对局部的刺激,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询问患者对术中配合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评估术中护理效果,以便制定措施不断改进。

第5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1.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的原因分析

1.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①接患者时粗心大意,未查对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接入手术间时摆错手术;②术中用药不认真核对药物名称,执行口头医嘱时没有认真倾听并复述一遍再执行;③术中输血时对患者姓名及血型核对不认真;④器械纱布缝针清点不清,导致纱布器械纱条等遗留在患者体内。

1.2器械物品的准备问题 术前物品的准备充分与否,是决定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中物品准备不齐全或者因仪器性能不良将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延误手术时间。

1.3 “手术护理记录”的问题[2] 手术护理记录内容描述含糊或与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有出入,少记、漏记、错记、涂改,甚至缺少某些记录,都是引发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隐患。

1.4 手术安置不当的问题 由于患者手术时间长、肢体局部受压过久,血液循环受阻,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压疮。肢体过度伸展、旋转导致神经损伤或因翻身架位安置不当引起患者呼吸困难等。

1.5 术中医嘱的问题 在手术室有大量的临时医嘱需要护士执行,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的使用等等。从提高自身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缺陷的角度出发,术中临时医嘱的执行也应当留下客观详细的记录。

1.6 送检标本的遗失问题 标本是进一步确诊手术患者病情的依据,如果标本遗失,将会延误诊断失去抢救的最好时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报告以电话方式通知,会传达不准确,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1.7 大手术时患者的压疮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因为制动或者全麻等原因,手术室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压疮的措施,但还是会有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低蛋白血症、恶液质以及手术时间长等原因,还是会有发生压疮的可能。

1.8 语言行为问题 语言行为不规范,工作人员在手术间里讨论与手术无关的问题,如果发生意外,或者患者对服务不满意,都会引发护理缺陷。

1.9 消毒隔离问题 破伤风、气性坏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不明原因新病毒感染者,术后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如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后患者感染情况类似现象,手术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院也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2.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及医院的相关工作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从患者被接进手术间那一刻起,护理工作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个环节都要有两人以上进行认真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环节。

2.2 加强物品管理 保证手术物品齐全,各种仪器性能良好,术前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特殊物品和特殊器械,巡回护士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仪器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2.3 明确手术记录的内容,建立术中医嘱本 由巡回护士书写,及时记录术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的清点情况,并查对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可先执行口头医嘱,术毕,由医生补开,护士填写执行情况。

2.4 手术中患者的 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要求,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的生理功能为原则,不要只为了术野暴露,而忽视了患者的体会,可能引起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的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2.5 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对于术中压疮发生高危人群,可建立医患双方签字认可的术前评估记录单,由手术室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定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方可进入手术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缺陷。

2.6 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后认真登记并把标本放入固定溶液的容器内,贴好标签,填好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人送病理科。送检人和接收标本人要登记签名。

2.7 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负极板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不要让患者皮肤接触到金属,随时检查,并观察皮肤情况,防止灼伤。

2.8 提高服务质量 质量是医院生存之本,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先决条件,只有提高质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缺陷的发生。

2.9 做好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得力措施,包括:①患者既往史、现病史、家族史、各化验检查结果;②患者的一般情况;③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④麻醉方式,找出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术后访视有利于护理问题的改进,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3.体会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缺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不可有半点马虎。提供尽可能的整体护理,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人员的精力和体力,这些都是减少护理缺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缺陷,从而确保医疗安全。

参 考 文 献

第6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普外科;临床问题

普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主要分为血管外科、肝胆外科和胃肠外科,常见疾病类型为血管、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甲状腺以及部分外伤。收治的病人病情不一,发病机制复杂,且部分病人情况危急、合并症多,多接受外科手术,在临床治疗期间难免出现问题。

1 临床护理问题

术前病人常存在不安、紧张、排斥、惧怕甚至绝望等心理,该问题多因病人对手术排斥、对所患疾病认识不足等。同时部分护士对心理护理不够重视,常忽略病人的心理需求,甚至有护士对部分疾病病理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其答疑解惑,缓解不良情绪,甚至可能因护理人员生疏回答导致病人盲目地猜测病情,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等,从而病人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受到影响。另外,环境对病人也有影响,温度和湿度不适当会降低病人的体征平稳度。

以CPN即临床护理路径为主要依据,使病人自入院到出院全程接受由专业医护人员对特定的诊断与手术制定相应有序、合理的护理计划,能有效护理质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程度。(1)术前准备:医护工作者在手术前应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使其了解自身病情与手术的可行性,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其对治疗的信任度;对病人说明注意事项,耐心解答其疑问,最大限度地消除病人对自身病情的疑虑,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生存意识,提高病人手术配合度;术前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2)术中工作:手术室内温度25度,湿度65% 为宜,保证环境的舒适性。手术时,护士积极配合术者,动作尽量轻柔,麻醉时设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言语艺术,注意稳定的情绪。同时严密观察手术操作与病人症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处理。

2 手术操作问题

普外科常见手术问题有手术方法或切口方式选择错误,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等;主治医生常因个人疏忽或经验不足等造成此类错误,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疗效。临床诊断是治疗的导向,探查或诊断失误也将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后果。另外,在术中操作失误或操作时间过长都能导致术中大出血、术后感染等不良并发症。因此,主治医生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熟练的手术技巧,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步骤、合理用药、仔细检查。

传统手术创伤性较大,微创手术越发为患者所接受。腹腔镜在普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可部分替代开腹手术治疗肠梗阻、慢性疼痛,操作简便,创伤小,且术后再粘连可能性小,效果理想。可根据医院条件以及病人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3 术后感染问题

3.1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普外科临床中常见感染,原因主要包括手术种类、切口类型、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切口越大,手术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创伤性越大,细菌与伤口接触的机会越多,且术后病人身体虚弱,体抗力下降,从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也越大。预防切口感染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无菌操作,包括术前消菌准备、术中无菌操作、术后消毒换药等。根据医院本身条件,制定无菌操作流程与计划,定期进行规范操作;(2)加强特殊病人的切口护理。如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病人,在手术前应给予合理的内科治疗,引流痰液以控制感染;术后应进行防肺不张的相关护理如咳嗽、深呼吸等。(3)合理选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抗生素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内源性感染。而内源性感染是切口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切口感染率作用明显,但术前或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都不是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应根据病人切口位置与切口类型选择最合适的窄谱抗生素,切忌乱用滥用,并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3.2 切口脂肪化 切口脂肪化也是普外手术后常见问题。主要症状:(1) 术后一周左右切

口皮下组织游离,许多淡黄色液体渗出,可观察到漂浮的脂肪滴;(2)切口周围组织无红肿、无化脓;(3)游出液涂片镜检发现许多脂肪粒、小量炎细胞;(4)行二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现象。

4 多种临床应用

4.1 导尿管的应用 在普外科临床中,多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给病人留置导尿。它具有操作简便、稳固性强的优点,不仅能避免患者术后尿管脱出,解决需长期卧床病人排尿难的问题,而且能防止急危重病人尿失禁刺激皮肤,引发感染。注意事项:操作前要保证无菌环境,导尿管要足够,在置入时动作要轻缓,严格规范操作,避免刺激或损伤尿道。定期对留置尿管病人进行尿管护理(2次/天),及时更换引流袋(1次/天)。同时积极宣教,叮嘱病人亲属护理事项,保持会洁净,尽力减小细菌繁殖及污染的可能,减少尿管留置时间。若情况允许,嘱咐病人多喝水,定时排尿,促其排尿功能尽快恢复。

4.2 头孢他啶的应用 头孢他啶是注射用第蔓代头孢菌索类抗生索,有普遍高效、毒性低、耐酶性高等优点,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日渐广泛。它多用于敏感细菌引发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胆道系统以及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在普外科多用于术后,没有明显过敏或肾毒性不良反应。卫生部(卫办医发[2008]48 号)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头颈外科手术、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等的防感染药剂只能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中,第一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用。

5 小结

普外科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在手术前后或术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临床问题,如临床护理、手术操作和术后切口感染等,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执行规范化无菌操作,确保手术顺利,尽量避免问题的出现,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永福. 普外科临床常见问题浅析.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 6) : 172-173.

第7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本文作者:彭玉娜工作单位: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手术中心

(1)临床实践,即腹腔镜手术配合。腹腔镜专科护士利用其在手术配合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为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护理研究,腹腔镜专科护士着重解决和研究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3)护理教学,腹腔镜专科护士对新人科即进修实习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一对一的专科带教。(4)护理会诊,腹腔镜专科护士协助工作伙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不同专科之间的相互交流。(5)护理管理及变革,腹腔镜专科护士在推动护理新模式、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计划和标准、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长任总指导,高年资的护师或副高职称以上人员任组长,负责制定本组专科护士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同时进行考核效果评价。工作五年的护师是手术的中坚力量,采取分阶段专科培训。低年资的护士是新生力量,在抓好基础培训的前提下再进行专科培训。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专科组的护士能做到(l)掌握腔镜的理论和专科手术的配合技能。(2)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消毒方法,能排除故障。(3.)掌握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4)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6)具有基础科研能力的论文撰写能力。培训内容由专科护士组长讲授腔镜护士的基本要求、职责,介绍各种腔镜器械的名称,构造、性能、原理、操作步骤、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方法,常见腔镜手术所需的器械,工作流程及手术配合,术后仪器设备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个人防护措施,电外科技术的注意事项。另外聘请有关专家讲解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护患沟通知识。采取理论讲课和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多媒体演示、情景教学、一对一带教、小讲座,护理查房等方法。多媒体教学:将一些常规操作如腔镜的手术:配合步骤、器械清洗流程,术中仪器器械之间连接等以规范化操作技能制作成配音录像,让学员反复模仿。情景教学:采用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相结合,上课时让护士扮演角色,如让专科护士扮演巡回护士和患者,演示从术前访视、术中查对、麻醉配合、安置,物品清点及供应,仪器的连接、启动、病情观察。术后整理,通过模拟手术情景中手术者的站立方法,各护士相互模仿操作,以正确而快捷方式传递给不同方位的医生。一对一教学:由专科组长根据已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带教,以手术配合为中心围绕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进进行解。在专科组长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临床手术配合,指导老师担任副手角色由专科护士具体操作,老师给予协助指导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先从简单手术开始,将流程概念引进教学和培训,按要求配合流程图完成各项操作,在短时间内重复多次配合同类专科手术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熟练程度。小讲座:每月一次大型专题讲座,请相关科室医生对专业手术的最新发展和动态进行授课,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对新引进腔镜器械及仪器讲授有关配合保养知识。护理查房:护士长交班前进行晨间提问,主要是应急预案,由专科护士回答,专科组长补充。也可结合个案进行讨论,组织护理查房,激发护士参与的积极性。科外培训:有计划选派优秀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使她们能了解本专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理论。考核培训结束由护长和专科组长负责考核。理论用笔试口试形式进行,操作实践能力考核采取(1)选取一病例抽查手术的配合情况。包括术前准备、环境准备、麻醉配合、手术摆放、手术步骤及配合、术后整理等。(2)实物操作演示,仪器的连接、清洗、保养、维护、故障排除以考核实际工作能力。(3)情景模拟术中发生意外情况时的配合,以考核应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病历分析,小讲课显示沟通能力、教学指导能力。(5)通过问卷调查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评价工作能力,根据考核成绩决定是否胜任专科护士的资格。

导航装置介人、机器人辅助,手术更精细,更普及,培养一支不但具有熟练的手术配合技能,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从术前准备到术中配合及术后处理对下级护士进行指导帮助,而且能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预防措施,能熟练操作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保养、维护的腔镜专科护士已成为共识。专科护士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培训,及时接受新专科知识,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不断提高腹腔镜专科护士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更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外科医生的满意度,更好的培养出高度专业和一专多能的腹腔镜专科护士,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8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

第9篇: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心血管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在当今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1]。心血管介入治疗也因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继而对于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大多数心血管介入的患者在术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于安抚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是手术的关键,现将心血管介入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介入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48-88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此组患者均能良好的语言沟通,并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1.2方法此组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问题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以及患者心理最为担心的问题,调查内容有医护人员认真填写。并在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术前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比较。

1.3结果由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创伤性的手术方法,手术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风险以及术后会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由于患者及家属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缺乏了解,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特点,对于不同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现将术前为心理护理干预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作为比较,见表1。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手术的成功与术后治愈。

2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

2.1入院评估对于入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入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等方面,通过语言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变化,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认知程度。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交流,从中了解心理问题制定一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

2.2疾病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相关基本知识,使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要注意些什么。讲解患者患有此类疾病采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愈后的效果等,讲解介入手术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疗效好、恢复快的手术特点,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手术成功率高。减少患者对手术的风险以及愈后问题的担心。护理人员还要讲解手术的费用以及对于国家医保的患者采取部分费用由医保承担,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心理问题。告知患者愈后可以正常工作,不影响日常当中的各项基本生活[3]。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任以减轻心理负担。

2.3心理护理技巧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只要采取:倾听、安抚、解释以及建议的方式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语言得体,态度和蔼真诚耐心的关心患者,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细心准确的给予解答[4]。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增加患者的个人修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对于过于紧张和恐惧的患者可以给予各种松弛疗法如音乐疗法、谈心式方法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向家属讲明患者现在的心理变化特点,教会家属安慰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2.4特殊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手术费用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的心理,加之对疾病的认知不全面,从而有放弃治疗的想法。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与安慰与支持,鼓励与疏通患者,为患者最大下限度的减轻经济费用,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住院期间感受到医院及社会的温暖,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保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迎接手术。

参考文献

[1]何宇.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杂志,2011,32(8):753.

[2]孙小霞.冠心病系统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