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体育发展论文精选(九篇)

体育发展论文

第1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摘要题】体育研究

【英文摘要】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

大众体育(sportforall),也称为群众体育或社会体育,是构成整个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大众体育,自1995年以后的几年时间,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令人惊叹。究其原因,这与整个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正如《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一句话:“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就着重对这些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1目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概况

我国的大众体育自1995年6月20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其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标志着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调查资料统计,现今我国有3亿多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全国总人数的30%以上。10亿人次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民的体质有了较大的改善。人均寿命已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至69岁,中华民族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目前,大众体育已广泛深入到我国社会各阶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占全国职工总人数的40%,数以千万的城市居民长期参加社区体育锻炼,有60%的城市街道成立了社区体育组织,而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的建立,使得城市大众体育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化。争创体育先进县的活动也有效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也得到了积极的扶持,其内容形式已挖掘整理出1000多项。大众体育在我国已经全面发展起来。

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自1984年以来,全国用于体育基本建设的投资以每年56.7%的速度递增,场地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国有55万个体育场馆,是解放前的103.3倍。平均2217人拥有一个体育场,1580人拥有一个体育馆。人均拥有的体育场地已从1949年的0.05m[2]增至0.65m[2]。

当然,就我国大众体育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仍然没有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其发展程度和物质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大众体育今后仍将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考验,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大众体育迅速发展的社会因素

2.1国际环境因素

首先,国际上有关大众体育发展的理念和历程是开展我国大众体育的背景,它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范本。

最先提出大众体育理念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但在1919年1月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AllSportsforAll)的口号。顾拜旦提出的口号奠定了国际大众体育的理论基础。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中提出“健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权,而不论其种族、性别、宗教与政治信仰、经济或社会地位如何”。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庄严承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推动人类身体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全面的健康”。至此国际大众体育运动成为国际大众健康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国际健康,是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之后,作出的明智的选择,它也进一步奠定了国际大众体育运动的理论基础。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其伟大的变革,它在短短的100多年间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局面,大大加快了世界历史的进程。20世纪初,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重视对本国大众体育的开展,并加大了对大众体育的投入力度。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拓展体育活动设施,尤其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例如,1935~1941年,美国经济在处于西方经济大萧条时,美国政府却在这一期间投资15亿美元用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世界各发达国家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除旨在满足国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外,同时也是各国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投资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许多产业的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各国政府把大众体育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

20世纪中叶,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新技术直接导致高技术产品进入消费家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发生改变。人们从繁忙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余暇时间多了,消费意识得到极大的改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作为休闲娱乐的大众体育蓬勃兴起。

2.2政治因素

政治是开展大众体育的社会保证。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赖以指导和组织整个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的枢纽,对人类社会及其社会现象,包括体育现象,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人民服务。而党和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人民的体育活动。建国初,就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邓小平同志在70年代也曾说过“中国的体育就是群众体育”。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颁布两个月后,紧接着全国人大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它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这为推进全民健身和维护人们参与体育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保证。

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全方位的深入,社会组织系统开始转型,使以行政隶属为主的纵向系统社会向以中介联盟为主的横向结构社会转型。这使得基层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也使区域性组织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同时,社会管理体制也在转型,以政府包办为主的管理方式向民间主办的形式转化。这样使得权利下放到地区,从而推动了社区组织的产生。现今,大量的城市职工进入社区,企事业的单位功能减弱,社区服务功能也随之加强。1986年,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工作正式启动。1987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社区工作会议把社区服务推向了整个社会。社区服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以丰富人们余暇生活为目的的社区体育的产生。社区体育的产生,标志着大众体育翻开了新的篇章。

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大众体育已初具规模。而我国政府也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体育的推广。在1997年11月底的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伍绍祖同志提出,到2010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是:“人人享有体育权利,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提高国际体坛竞争能力,全面推进体育进步,为逐步实现体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个目标提出了两个新思想,一是“人人享有体育权利”,二是“逐步实现体育现代化”。这两个新思想的出台,奠定了大众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也加大了政府对大众体育的扶持力度,必将推动我国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2.3经济因素

经济是大众体育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包括大众体育)的出现,都要在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开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作为精神文化的大众体育,它的发展是以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的。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一直重视国民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在国际经济环境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如表1)

表11996~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

年份国民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民收入(美元)

199666850.5670.66

199773142.7730.30

199876967.2761.81

199980579.4790.81

200088189.6855.00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逐年上涨。人们在满足了最低生活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们的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表2)

表2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平均每人全年)元

年份消费总支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所占总支出比例(%)

19963919.47374.959.57

19974185.64448.3810.71

19984331.61499.3911.53

19994615.91567.0512.28

20004998.00627.8212.56

从表2中可以看出,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持续上升,这也意味着人们增加了对体育消费的投入。大众体育不能只靠国家的资金投入,人们一定比例的体育消费,有利于大众体育向高质量,高品位方向发展。

2.4文化因素

文化对开展大众体育起着促进和指导作用。所谓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而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身体运动文化,它包含在文化的范畴之内。作为体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体育,文化对其影响也极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4.1传统文化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它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向往着健康长寿。而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养生理论就已经初步形成。著名的养生学专著《黄帝内经》就产生于战国后期。这本书全面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病理原因、疾病预防等有关生死寿夭的基本问题。而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强调“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正是现今大多数中老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内经》中还提出“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原则,要求机体必须保持一定的运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理论上提出了以“中和”为动静平衡的“适度”,指出这种运动应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就知晓了“生命在于运动”以及“运动适度”等重要的锻炼原则。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一直以来形成了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生活节奏,许多民俗活动都受到这种生活节奏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全国性的节令活动。象“人日”(正月初七)郊外踏青;立春的拔河;端午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等,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一直影响着一些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例如深受人们喜欢的气功、太极等。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仍在潜移默化地指导和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

2.4.2现代文明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着一场社会主义现代化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且是现代文明的进步,是社会文化的巨大更新。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划、价值标准等,都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心理、性格、行为和身体也受其影响。在这场变革中,现代文明推进了大众体育的发展。

首先,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由于生产劳动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使得人们的体力活动日趋减少,而余暇时间相应增多,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达成了一致,推动着以健身、娱乐和自我完善为主的大众体育的发展。其次,人们的体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参加体育活动人口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其中追求生理健康的价值取向为38.99%,追求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取向为36%。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是将体育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这更有利于大众体育的推广。

综上所述,大众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以及国际大环境的推动。在这几个因素中,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本国大众体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大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上,而其发展水平也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大众体育之所以近几年发展迅猛,在一定原因上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次,大众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个硬环境。这个硬环境包括了两方面:一是适宜大众体育开展的场馆设施,二是适宜大众体育开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个硬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大众体育的重视程度。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极其重视人民健身活动,大力推广大众体育。再次,大众体育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软环境,这个软环境是指适宜大众体育发展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则、价值标准以及思维方式等。而传统文化观念和现代文明方式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软环境。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也正是大众健身的首选。而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也加速了我国现代文明的进程。上述因素都促进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并开辟出我国大众体育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建国.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规律[A].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2~50

[2]戴文忠,等.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2~50

[3]周西宽,等.体育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44~68,208~244

[4]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2~34,56~72

[5]孙葆丽,等.我国群众体育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1):13~18

[6]邓玉.论大众体育及其文化导向[J].体育科技,2001;(3):1~3,7

第2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新南非坚持不懈的在国内举办各种公关活动来争取重大体育赛事举办权。这些公关活动充分调动了社会民间力量,以及体育对民众所产生的情感思潮,从而来支撑国家的发展战略,各个政党之间对国家政体政治虽然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和分歧,但对国家举办重大赛事及所能带来的利益关注度却非常高,甚至不约而同的形成“统一战线”。国家在申办和承办重大体育活动时亦适时调整外交策略,以赢得外部世界的关注与支持。这对政局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在外交方面的影响力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2、南非体育发展研究:政治经济的变化

体育事件在过去的20年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表现在重大体育事件上,无论是短期的、一次性的或者是不同国家轮流举办的循环赛事,在规模上、媒体的宣传度上以及观众参与度上都算得上是全球性的事件。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就最能体现上述观点。此外影响力上稍逊一筹的体育竞技,比如说世界杯橄榄球赛、世界杯板球赛以及英联邦运动会,尽管其参赛人数以及观众人数不如奥运会或世界杯足球赛,但是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仍然能带来收益以及资金产出。主要的体育竞技赛事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学中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它们成为国家吸引外来投资和潜在旅游者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展示国家实力的途径,通过这些赛事向世界的其他国家展示本国举办世界大赛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体育方面的实力以及国家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在国家外交战略与政策实施过程中,体育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重大体育赛事是国家外交活动与实现政治目标的恰当手段。体育外交政策研究包括分析政府、企业及利益相关者采取什么公关手段来策划实施他们的体育赛事活动,应该权衡考虑哪些因素,国家层面的外交行为将带来什么国际影响。

第3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首先,从科学发展观的定义来看,体育事业正是一项以人为本的事业,体育从最初人的本能衍伸至如今“内涵丰富的体育文化、根基浑厚的群众体育、赏心悦目的竞技体育、琳琅满目的体育产业”,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必然需求。因此,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之同步是必然要求。曾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体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更是由衷!地体现了体育的人本性。

其次,从目前全市体育事业的结构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全面,即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协调,即推进区域、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则是要促进体育人口、体育后备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体育管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全市体育事业距“基本现代化”,距“科学发展”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如:市民体育意识还不强、群众体育组织程度还不高、竞技体育缺乏奥运选手、体育产业尚处起步阶段等。当前,我国正处于后奥运时代,国民的体育热情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因奥运会而空前高涨和凝聚,这就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机遇。如何在目前大好形势下抢抓机遇,实现全市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向“体育基本现代化”这一目标扎实迈进,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

强基固本,不断夯实群众体育基础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市群众体育处于高位发展阶段,但应当看到,群众体育的组织程度还不高。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其参与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提升群众体育工作水平,必须致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要不断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体育设施网络建设,在当前全市已形成5分钟健身圈的前提下,要迅速完成设施建设“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举,强化管理”模式的转型,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健身功效,真正形成“有设施、有管理、有运用”的“三有”局面;要强化整合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成立相应的实体机构,明确职责和义务,充分调动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全市健身人群能真正享受到科学、合理的体育导向;要加快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进程,将体育社团从民间组织的游离状态纳入规范化管理渠道,强化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并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类活动。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竞技体育是极富竞争,极具观赏的体育表现形式,它是群众体育的升华。当前我市竞技体育虽然涌现出了“刘海华”等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但总体来说,还存在着亮点不足、缺乏奥运选手等问题。竞技体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要不断拓展后备人才培养渠道,走自身培养与引进人才结合之路;要根据人文、地域特点,优化竞技训练项目设置,选择1~2个符合我市传统特征的竞技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加大培养和扶持力度,以此作为提升我市竞技水平的突破点;要不断完善业余训练部门体制机制,在健全机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全面打造“医、科、训、管”一体化的科学训练模式;要强化运动员保障体系建设,拟订并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措施,对运动员就学、就业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从而扩大优秀运动苗子的选材范围,提升运动员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第4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被称为第一个现代体育教师,他于1423年在曼图亚郊外开办宫廷学校对现代教育和体育进行实践。经历了漫长的四个世纪,现代学校体育终于传入我国。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biateer)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这是所见材料中最早开设体育课程的学校。至今,学校体育在我国已发展百年有余,其教学内容等虽经不断发展、充实,但仍未能够达到完全符合我国现状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文章通过对现、当代中国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提出浅薄意见,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部分有关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文献资料,并做分析归纳。

(二)逻辑分析法

运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对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三)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比较,总结其特点与规律。

三、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育在我国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酝酿萌芽阶段(1840—1903年)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绝大多数朝代都存在“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偏重德育和智育,轻视甚至无视体育。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军事侵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经历了种种屈辱的清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强国”、“强兵”的重要性,我国学校体育也因此开始进入酝酿、萌芽阶段。

鸦片战争之前,虽有极少数教会学校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影响较小并未能引起国人重视。李林认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起点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的体育也逐渐被引进学校(主要是军事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陆续创办学堂。据统计,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5年),先后有23所洋务学堂开办。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的体操课教材以兵式体操为主,普通体操和田径为辅,还包括击剑、刺棍、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足球、游泳、木马、单杠及双杠等,属综合性教材。教会学校中虽然开设体育课的比较少,但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却相当普遍。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就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还有就是通过1881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的课程汇表,我们知道该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打球、体操和身体学。很多教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开办的女子学校、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全国的书院改为学堂,并进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国近代普通学校的雏形。在当时兴办的新式普通学堂中,也大都把体育课列为学校课程之一,如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三个学年均设有体操课程,其体操教学内容是:第一学年柔软体操、第二学年柔软操、第三学年兵式体操。又如上海三等公学、上海澄衷学堂、上海育才书塾、广州教忠学堂、广州时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均设有体操课。

在向西方列强学习和教会学校的启发下,洋务派创办学堂,将西方体育教学内容移植到我国学校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中没有体育课程的模式,其体育课程发展和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出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状态。至此,可以说我国近代体育课程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确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及一些运动性游戏,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形成发展阶段(1904—1949年)

1902年,清政府曾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必须设置体操课程,但却未能实行。直到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贯彻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至中学堂第五年都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但由于当时师资力量的极度匮乏,只能由退役军人担当体育教师,导致多数情况以兵操代替体操,体操课只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最终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队形练习。

民国成立伊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但其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也有很大提高,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一渐加普通体操一时令游戏一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了学校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1922年9月,北洋军阀的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学制”。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学校体育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充分体现了这套学制的实用主义思想。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增加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内容,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卫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育走向科学化。此时,体育师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场地、设施等原因,致使“壬戌学制”中所提出的改革内容无法实践,于是在小学首先出现了“放羊式教学”。

1929年,南京政府的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三个体育课程标准,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明确规定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且详细规定了教学时间分课内和课外。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50分钟,高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80分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2—3小时以上。课内教学内容有游戏、体操、球类、田径以及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包括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后来体育教学内容又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

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初、北洋军阀政府和******统治四个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体育课程稳步发展,趋于定型,其教学内容也是越来越充实、完善,课程安排越发具有科学性。

(三)高速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学校体育课程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但其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要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发展

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以前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与游戏两大类。其中基本体操包括三部分:队列练习和体操队形练习的基本动作;一般发展和准备的练习;走和跑、跳跃、投掷、攀登和爬越、平衡等练习。游戏根据大、中、小的活动量进行分类编排,五六年级以基本体操为主,随着年级的降低游戏的份额逐渐加大。中学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游戏三大项。但由于教材内容偏多、偏繁,使部分教学内容难以实施,还有的教材内容存在着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

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布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虽然名为体育教材,但其内容和结构实为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小学教材内容的五大项分别是: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并且要求游戏教学占低年级总学时的50%,中、高年级则以游戏、田径和体操为主。中学教材由分别占总授课时数80%的基本教材和20%的选用教材组成。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武术、游戏(球类)、体育基础知识五大项。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78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都安排有体育基本知识内容,除“体育基础知识”外,还增加有“卫生保健知识”,并指出了应将基本教材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用教材不集中于某一项。这套教材内容试图“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但仍具有较强的竞技意识。

2第二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这一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六个中小学大纲,其中,1992年颁布的第一个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最具代表性。这套大纲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强调以基本动作为主,小学三至六年级,身体锻炼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按运动项目排列,但球类教材以小球类为主。田径具体内容都经过再创造,体操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身体锻炼为目标,编选比较简单的动作,并且把身体素质练习单独作为一类。初中各年级加大选用教材的比重,拓宽选用教材的范围,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教材中,加大了理论教材的比重。把原来的武术教材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编选了传统养生和健身等特色内容。与1987年的大纲相比,这套大纲的基本部分教材的比重增加了。而选用部分有所降低。

3第三代体育课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代体育课程是一次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改革,其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五个领域目标”。力图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内容中,小学以基本运动、游戏、田径、体操、韵律活动和舞蹈为主,还有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及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中学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活动和舞蹈为辅,还有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选修部分包括游泳、滑冰等地区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特殊国情,使我国体育教学内容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2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的发展和经费投入不足等也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顺利发展。

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进步较大、成果较多的时期。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

4现在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达到体育课程“五个领域目标”的较高水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促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二)建议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要摆脱高度集权、具有浓重技术主义色彩的“前苏联模式”的束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体育教育事业,这才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

第5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体适能根据个人需求的不同分为运动体适能(反应竞技能力的高低)和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相关),前者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平衡、灵敏性、协调性和反应时间等为满足竞技运动所需的要素;后者包括心肺机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度及身体成分等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主要5个方面。其并非只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具有明确的身体活动内容,并且从健康角度界定身体能力,明确地将普通人所需要的身体能力与运动员所需的体能区分开来。健康体适能的整体理念是“HELP”,是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即健康(Health)、整体(Everyone)、终身(Lifetime)和个体化(Personal),其首先使每个学生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体育活动的作用和价值,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而且因人而异,强调循序渐进。而我们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求教师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某项甚至多项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知识和技能(部分学生难以掌握),并且未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什么要参与体育活动,只是被动地来上课,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体育课是拿学位的必修课、过关课,师生双方都忽略了获得健康这一体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也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结果。所以体适能的目标和宗旨促使我们必须对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进行重新认识。

2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层次化和多样化,并促进理论课的教学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各类运动专项构成,以运动技术为中心,所教授的也是各个项目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全班学生被给予同样的练习内容、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标准。体适能则不同,它根据身体所需将竞技运动与健身做了划分,而这正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目的,要根据学生不同身体条件、不同运动水平、不同兴趣,满足其个体需求,对其所需要和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分层。就运动体适能来说,其参数是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等,这些素质的获得需要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但拥有这些技能的学生会较容易地完成和掌握高水准的技术动作,如果他们或那些对某项运动有天赋的学生,同一般水平的学生同时去接受体育课程内容基础部分的学习,那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健康体适能而言,教学内容的划分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好,对运动量的承受能力就大,反之则小)、健康状况(肥胖、有残疾、有某种身体或心理疾病)及其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开设心肺适能类、肌肉适能类、柔韧适能类和身体成分类课程,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目标和作用一目了然,也使教学内容的设置更加科学和多样化。目前高校体育理论虽然增设了以健康为主旨的健康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能力、运动保健与营养、个人卫生及健康行为习惯等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健康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体育实践内容并不契合,在体育教学中也得不到运用,而且高校体育理论课的安排非常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这些内容基本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有相当部分学生并未进行认真阅读,理论内容形同虚设。体适能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适应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营养与体育活动的健康知识。理论与运动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得以体验,并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是获得健康、学会利用健康资源、掌握一定的现代体育知识和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渠道,从而提高主动健身意识,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发展体适能教育能促进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使高校体育理论内容不成为虚设。

3体适能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意义

体适能教学模式着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把教、写(结合学习的理论内容和体育实践活动,写出切合自身实际的书面作业)、练有机地结合,以实现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的教学过程与锻炼、养护的健身过程有机结合,突出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而这正是高校体育教学所忽略的一点,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在体适能理念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教学目标强调健康性。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某运动项目技术、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强调与健康有关的素质的提高,如有氧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性及身体成分结构等,这些都与健康相关。第二,注重理论教学。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是有负荷的,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和效果积累,需要有健康的行为习惯,需要学生有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必须让学生接受体育活动本身的含义,接受只有通过体育活动才能使健康得到最有效的促进和提升这种价值理念,才能达到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并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作用的削弱,是减少学生对教师教(语言和示范)的依赖,教师在体育活动的学习过程中转变为学习媒介之一,甚至是学生的运动伙伴,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自觉积极的参与者,并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教学内容为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行选择,并在学生的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教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给予帮助。第五,科学的成绩评定。学生的最终体育成绩不是以同一标准和尺度对所学的运动技术水平的测试和评定,而是根据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后自身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进步比较来评定的,评定内容具有综合性,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4为科学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注入新的思想和内容

第6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积极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大型体育活动

在节目资源和覆盖面上,地方体育频道不及央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干强枝弱”现状,相信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与其抱残守缺,哀怨不公,还不如转变观念,调整心态,积极寻求其他的生存之道,尝试着走差异化路线。积极组织和开展“接地气”的体育节目就是个不错的尝试。地方体育频道应该借助于自身的“群众性”和“本土性”的节目优势,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与政府和企业展开全方位的合作,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相关的大型活动,以大型体育活动来提升品牌价值;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型体育活动,以活动来提高频道的影响力。一般来讲群众性活动能使观众在一个“非常规性”状态中得到情绪释放,很容易就能吸引观众注意,而且“接地气”的活动能使观众在文化价值上产生认同,观众很容易就身心愉悦,进入认同频道的品牌价值,成为其忠实观众。地方体育频道不妨做这方面尝试,这对媒体人气提升和品牌增值是相当有好处的。“有数据显示,在电视台品牌推广方面,举办大型活动的认同度为46.2%,是仅次于包装栏目和包装电视台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2]。福州每年都主办龙舟比赛,福建体育频道可以积极和文化部门寻求合作,把龙舟比赛作为正规赛事进行全方位的报道,通过专题甚至直播来吸引观众眼球,扩大龙舟比赛的影响力。龙舟比赛在福建有悠久的历史,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深受福建人民的喜爱,如果福建体育频道能够进行持续的强势报道,必然能很快吸引福建人的关注,看的人多了,影响力就大了,收视率自然也就上去了。地方体育频道与其和财大势大的央视争市场,还不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走自己的特色,多组织一些“接地气”的本土节目来“取悦”观众,只要观众喜欢了,自然就不愁发展,如此“花小钱,办实事”,何乐而不为。

注重主持人队伍的素质提高

对于绝大多数体育节目来说,主持人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无论是作为电视体育节目还是广播体育节目主持人(或体育评论员)都应该具备体育专业素质,这是成为一名优秀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基础,也是体育节目专业性与权威性的标志,主持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优秀主持人(或体育评论员)应该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水准、专业思维和专业意识”[3]。一个好的主持人往往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例如,重大赛事直播,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能使比赛变得更加的生动和激烈。如大家所熟知的黄健翔算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不仅体育专业知识丰富,而且见多识广,被认为是“新时代的体育解说”风格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他主持足球节目时能准确地抓住足球运动精髓,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深受广大球迷的喜爱。ESPN卫视体育台的詹俊评论体育赛事观点独到幽默,被很多球迷定为看英超赛事的首选解说员。体育节目主持人要有自己的风格,不代表就可以任意发挥,作为体育节目主持人既要有“球迷”热情,又要保持客观公正的姿态,主持或解说时应该不偏不倚,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更不能任意指责。同样是黄健翔,在作为央视解说员在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上在意大利与澳大利亚队的八分之一决赛上,表现异乎寻常的激情,曾一度失控,激动地敲桌子,并声嘶力竭地喊道:“点球!伟大的意大利!意大利万岁”,此番行为和言论一出,立刻就使黄健翔陷入前所未有的争议声当中,为此黄健翔最终不得不离开央视。黄健翔的同行张斌在事后评论说:“黄健翔的这段解说,失声、失态、失礼、失常”。黄健翔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球迷,此番行为自然无伤大雅,但是他作为央视主持人宣扬的应该是体育精神,个人情绪会让观众产生误导,不利于体育精神的弘扬。当然体育精神可以有激情和热血,但是作为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职责应该是把赛事信息准确而生动地传达给受众,鼓励更多的人关注体育,热爱体育,这也是体育节目的价值所在。

重视节目的创新与定位调整

第7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描述功能,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全面地搜集、整理和记录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事实、事件和有关的资料,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予以完整地、客观地呈现,如实反映情况,说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该说,“是什么”和“怎么样”,是判明一个社会高等教育性质和特征的关键,是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其他功能的基础。

2.解释功能,即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不但要发现问题,而且还要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评价功能,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测量尺度,能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横向比较以及与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

4.监测功能,即通过高等教育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可监测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转情况。同时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或修订有关高等教育的决策和政策。

5.预测功能,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根据已经占有的基本数据和资料,在对过去和现在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所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未来时期高等教育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二、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时,应认真考虑此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它所反映的某一特定现象的性质和特征,确定该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应指出,由于高等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时,可能会有许多指标可供选择,但究竟应确定哪些指标才能科学地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加以反映和分析,就要充分考虑选取该指标的目的和对它的要求。

2.科学性。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且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式。同时,在确定每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时(如对指标涵义质的规定等),在理论上必须有科学的根据,在实践上必须可行且有实效。这样,才能真正用来搜集资料并予以数量表现,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果,从而使人们可以据此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3.联系性。一方面是指所要选取的同类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同类指标中某一指标所反映的有关情况也应在该类其他指标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各个指标之间,无论是在其涵义、口径范围方面,还是在其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方面,都必须是连贯的。

4.统一性。统一性是指,一方面,就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内部关系来说,同一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都必须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就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与外部的关系来说,还必须与其他有关的指标体系,如,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等,具有统一性。

5.可比性。在目的一定的前提下,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具有科学性、联系性和统一性,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具有可比性,因为只有可比性的指标,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可比性有两层涵义:一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可比性;二是在具体使用方面也具有可比性,不仅包括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而且也要求所使用的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也要一致。

6.可行性。指标必须简单明了,易操作。

三、选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具体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内在联系的单项指标组合而成,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时,既要从整体上全面考虑该指标体系所应包括的内容、范围、框架和体系,又要考虑各个单项指标的名称、涵义、口径范围及计算方法等。

1.总体框架和内容。根据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确定该指标体系的框架、内容和范围;考虑如何分类、编排,推敲和设计其结构和层次;确定哪些指标是中心指标或核心指标,哪些是普通指标或一般指标。

2.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名称和涵义时,主要应依据相应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的要求,便于实际操作。因为指标的名称和涵义往往制约着其口径范围,如“学生数”这个指标,有本科学生数、硕士研究生数、博士研究生数、成人教育学生数,以及流动学生数等,所以,不同的指标名称有其不同的涵义和统计的口径范围。

3.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一类是无须特殊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因为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表现为计数和简单的汇总,计量单位表现为通常人们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另一类是有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根据指标的不同性质和要求,来分别设计和规定其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

4.指标的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计算时间有两种:一种是以一段时间(年、月、日等)为计算的时间界限;另一种是以某一时点为计算的时间界限,如学生数通常是以学期开始时(或学期结束时)为计算的时间界限的。应用哪一种计算时间是由具体指标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来决定的。空间范围一般包括地域范围,也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有关的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他机构等。

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口、社会与经济背景

要了解高等教育结构、过程和高等教育成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首先需要考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运作所凭借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人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况等,因为这些条件制约和影响着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拟定与实施,影响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设施以及其他高等教育资源等的供应与需求。该类指标主要有:①青年人口的相对规模;②成年人口的教育成就;③按教育成就水平分的19—60岁人群在就业、失业与离开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年限,等等。

(二)投入高等教育的财力与人力资源

本类指标主要考察高等教育机构所占国家资源的比重、资金的来源及其用于哪些高等教育层次,以及所有受雇于高等教育部门的人员数量和比例。同时也考察高等教育的财政资金是如何通过教师转化为学生这一人力资源的。包括:①高等教育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③师均教育支出;④生均教育支出;⑤按资金来源分的高等教育支出;⑥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比例;⑦高等教育生师比,等等。

(三)受高等教育机会、参与和深造

该类指标主要有:①高级中等教育参与率;②高等教育的参与率(包括公办、民办高校);③成人教育的参与率;④外国学生到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和我国学生到外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出、入境的差额);⑤成年劳动者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类型与比例;⑥民办高校学生的辍学率,等等。之所以加入指标,是因为国际间的学生流动涉及到派遣国和接受国的经济支出和收益问题以及相应的人才外流问题。

(四)高等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组织管理

前几类指标的重点在于投入高等教育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及高等教育的参与和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未考察高等学校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问题。比如,高等学校是否得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将其精力用于学习,等。本类指标和下一类指标将考察这些问题:①不同类型的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定各种待遇;②民办高校教师收入的各种差异;③公立与民办高校教学设施的差异;④高校教师的教育成就及教学经验的报告;⑤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的报告;⑥高校教师在正常工作日之外参加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活动的情况;⑦同类高校同一课程课堂组织形式的差异;⑧高等教育中学生在学校是如何度过的报告,等等。

(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秩序

本指标有:①高校师生受到各种法律保护的比率;②校园刑事案件发案率;③上访、请愿等的师生次数;④师生流动情况的报告;⑤公、民办高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辍学率的差异,等等。

(六)高等学校学生的成绩

该类指标有:①同类高校学生某一科目的平均学习成绩;②同类高校同年级学生该科目成绩的差异;③同类高校同年级学生该科目成绩上的性别差异;④同类高校不同年级间学生该科目成绩的差异;⑤不同地域同类高校学生的社会背景与该科目成绩的关系;⑥同类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对该科目态度的报告;⑦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次数和比例,等等。上述指标将显示出学生某一科目的平均成绩和相对成绩,同时也将显示出课程设置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性别差异以及理解力这一背景。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受到学校的资源、教育过程和课堂环境的影响,包括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所能使用的资源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学生成绩是有关课堂、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但平均成绩会掩盖巨大的差异,所以,最好还要根据国际标准进行国际比较,同时还比较国内同类高校中学生成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差异。

(七)高等教育社会产出和劳动力市场产出

本类指标主要考察高等教育对整个适龄就业人口的劳动力市场产出,以及高等教育对不同人口子群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主要有:①按教育成就水平分的劳动力参与;②各级高等教育学生就业的收益率;③高等学校的内部收益率;④高等教育学生的失业率;⑤成人教育数量与劳动力规模之比,等等。

当然,上述几个方面的指标,可能并不完整、深入和全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比如,有些指标还应该再细化成几个子指标;有些指标还比较模糊,不太精确等。但上述几个方面的指标既有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方面的,也有具体高等教育发展各个层面的。如果将上述指标进一步研究并修改、完善,对上述几个方面内容的增减趋势进行动态的定量分析,就能比较准确地描述、衡量、监测、评价和预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供有关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的研究者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庆芳,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要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M].ISCED1997.BPE—98/WS/1.

[4]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2—135.

第8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发展

一、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旅游业开始与19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世界旅游业加快了发展速度,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从旅游的方式来讲,人们将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和放松,要求更多地发展着眼于调节精神的积极性的旅游,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将逐渐为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所代替。日益增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运动的内容乃至冒险的刺激,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所以,那些单调、机械、使人置身起外的旅游方式已经使游客失去了兴趣,代之而起的是那些富有活力、兴趣、参与性强、特色鲜明的活动类型。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渴望能亲身体验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直接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希望通过参与和交流得到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旅游者喜欢那些轻松活泼、丰富多彩、娱游于乐、游乐结合的旅游方式。云南的西双版纳、楚雄等地州每逢傣族的“泼水节”、黎族的“火把节”游客数量大增,就是这种情况的良好反映。

二、民族体育旅游业现状

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参与或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民族体育集音乐、舞蹈、娱乐于一体,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性,能使旅游者娱乐休息、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因此,民族体育旅游的价值受到有关国家旅游部门的重视,民族体育旅游以其独特的风采进入旅游市场。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边陲地区,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引人入胜的体育文化极大地顺应了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这也为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体育旅游迅猛发展的同时,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成为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为了满足和吸引旅游者,纷纷推出一些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专项旅游产品。例如东北地区的一些旅行社把鄂温克族的滑雪、狩猎等体育活动纳入自己的旅游项目中。或是让游客参加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射箭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体育活动项目繁多的优势,开展民族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旅游方式。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一方面,注意保护、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活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例如,在云南的迪庆、怒江、西双版纳和楚雄等地,各族人民经常利用节庆活动来开展民族体育旅游并以此来吸引旅客,从而使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无数游客感受浓郁民族风情、体验新异神奇,健身娱乐的一些旅游活动。同时,也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成效,体育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我国民族体育旅游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民族体育旅游时,只把它作为民族风情旅游的补充或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产业来抓,以至使民族体育旅游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在整个旅游业中还处于从属地位。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我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突出地表现在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等三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景观也具有这三个方面的优势,与汉族相比,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就更为绚丽多彩。少数民族风情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55个少数民族的风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民族建筑五花八门,令人咋舌称奇;数以千计的民族节日,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民族饮食千姿百态,反映出悠久的农业特色;民族艺术百花齐放,呈现出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民族宗教历史悠久,许多民族文化中都反映出宗教文化的深刻印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各种民族风情相融,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展现民族风情的重要方式。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重要资源。它们内容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这些体育项目,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出了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特征、审美、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祭祀、节庆娱乐、婚葬习俗等一系列民族文化特征,使其具有浓郁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节庆性的民族体育竞赛活动是我国各民族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每逢节庆日,各族群众都要进行物质交易,开展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文体活动。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文化特征都会在节庆期间最为真实、强烈、鲜明地表现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民族的节庆活动都是了解这个民族的最好时机。每逢过节,各地区、各民族都要举行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纵观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它们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健身价值;愉悦身心的娱乐价值;惊心动魄、耳目一新的观赏价值;融入其中的参与价值;体现民族风情的文化价值;体现社会、经济、文化的科考价值;民族品质的教育价值;反映历史的史学价值;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四、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旅游包含着浓郁的民风民俗,有着很强的观赏性,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民族体育文化的欣赏和参与,增强了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吸引了游客延滞了游客的逗留时间,促进了游客的消费,满足了游客,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民族体育旅游消费市场。

体育旅游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健身性。通过体育旅游,能更好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疲劳、增强体质、防范“文明病”。同时,通过观摩和参与,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通过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旅游产业体系的完善;可以带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增进文化信息的交流,提高他们的收入,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自豪感;可以进一步落实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的扶贫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可以促进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使民族体育研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模化,有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扬。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现民族风情的重要方式,只有将风光旅游和风情旅游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沉醉于山光水色的同时,领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丰富的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使用赚取的资金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整理、研究等工作提供资金及支持。

2.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可行性

我国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为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心理等,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种独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会对现有的民族旅游资源、内容、形式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更新、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喜爱寻奇猎胜,求同存异。地区、民族间强烈差异是激发旅游者动机的重要因子,差异性越大,其吸引力越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集竞技、健身、艺术、科考、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广泛的民俗性、良好的健身性、强烈的娱乐性和观赏性等。可通过让旅游者参与其中,达到健身、享受、了解民族风情风俗的目的。同时,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游客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需要,起到增长知识、延年益寿的功效。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客源是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根本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民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风光旅游,贪图那里的湖光山色,民俗风情,极富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而作为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体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民族体育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激情。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产业部门要得到生存和发展,它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必须有市场,必须能够销售出去。对旅游业来说,其市场就是客源,游客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没有游客就没有旅游业。现在“求新”、“求变”、“求乐”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则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种获取新感受、新体验、愉悦身心的需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同时又多与娱乐相结合,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喜爱。广阔的客源市场,旺盛的需求,将会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不断扩大、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

参考文献:

[1]云南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论[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韦晓康等:民族传统体育教材[M].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3]徐玉良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论[M].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4]饶远: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第9篇: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规划机制是整个发展机制的核心,是城市群众体育环境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机制.通过对规划机的探讨,为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为实现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本研究基于对规划的编制程序及分析方法的研究,构建了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主要包含5个阶段.

1.1前期准备阶段该阶段包含规划提出的背景,前期准备以及组织分工.城市群众体育环境规划是涉及社会、区域、经济、群众体育等各个方面的重大规划,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必然需要缜密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分工.由于该规划涉及范围广泛,规划设计队伍需要具备包含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体育学等在内的多学科、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该阶段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和文献整理法.

1.2调查研究阶段该阶段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地收集与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编制有关的信息资料和数据,经过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了解其历史、现状,明确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环境体系、群众体育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其他相关规划成果资料.该阶段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1.3分析诊断阶段通过对城市的政策法规、经济条件和群众体育基础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诊断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而对未来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并通过多种渠道对《纲要》进行广泛的意见征集,最终确定形成《纲要》文本,为规划报告的起草奠定方向.

1.4报告设计阶段依据《纲要》的基本思路,起草《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报告,拟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措施步骤等多种方案,并通过有关信息平台将报告草案予以公布,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形成规划报告,提交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1.5报告评审阶段对规划报告进行审核,并将修改后的报告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公开,接受社会公众以及有关体育社团组织的监督,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划内容.

2城市群众体育环境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整个发展机制的主体,涉及要素最多,机理最为复杂.要营造良好的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必须完善各种运行系统,各环节协调发展,确保整个体系健康运行.

2.1理顺和完善筹资模式资金是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资金,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城市群众体育的资金筹集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城市群众体育的发展.因此,城市群众体育筹资管理必须寻求新的模式,推进资金筹集市场化.

2.2完善政府调控形式过去,政府的调控形式主要是直接管理、包办代替、具体操作,导致管得太多,管得太死,没有起到真正的调控作用.因此,今后政府的调控必须处于核心位置,重在营造凝聚力.政府调控要注意高度、把握方向、统领全局,确保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目标的实现.

2.3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机制至关重要.监管机构实施分层次管理:(1)政府监督.在政府中建立专门机构,对体育社团或民间体育活动进行全面监督;(2)专业监督.组建各类具有咨询功能的协会,协会由专业人员构成,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及专业指导;(3)民主监督.在民间发展一支民主监督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收集公众对群众体育发展的意见.

2.4建立评估管理模式政府通过评估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业绩、工作效果等,形成政府间接评估管理模式,对各级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行为和工作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长远发展.在科学性与适用性基础上建立可量化的评估标准,使民间体育社团、组织能够明确发展目标,从而更好地为群众体育服务.

3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主要是指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认知,包含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为之后的系统运行调控和优化奠定基础.由于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运行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同时,政府是政策指令的主要发出者,所以,本研究将政府界定为信息反馈的接收方.对于体育社团和群众,它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反馈信息的发出方,又是反馈信息的接收方.因此,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中的信息反馈方式主要有:“社团-政府”、“公众-政府”、“社团-社团”、“社团-公众”以及“公众-公众”等五种方式.在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过程中,处理和利用反馈对象之间信息流的水平体现了整个反馈机制的运作水平.城市群众体育环境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该平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对象间直接交流”为目标,构建的一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评价、和管理等,从而实现反馈对象之间信息流的高效利用.基于反馈对象的视角,将城市群众体育环境交流平台划分为共用信息交流平台、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体育社团信息交流平台、公众信息交流平台等四个信息交流平台.其中,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公众-政府”、“社团-政府”而构建,体育社团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社团-社团”、“社团-公众”而构建,公众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公众-公众”而构建.下面以共用信息交流平台和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为例进行阐述.

3.1共用信息交流平台共用信息交流平台是城市群众体育环境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主要提供公用信息查询和后台支持服务.Web网站和数据库是共用信息交流平台的主要载体,其中Web网站主要包含BBS讨论系统、与其他信息交流平台的网络链接以及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基础数据查询等模块;数据库主要包含群众体育活动信息、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信息及主要图件资料等模块.

3.2政府信息交流平台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社团-政府”、“公众-政府”而构建,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存储系统,Web网站和专家系统是它的主要载体.信息系统以Web网站为载体,主要功能是即时信息,提供历史数据查询等.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存储系统主要服务于管理系统,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对体育社团和公众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诊断、存储与公布.

4城市群众体育环境调控机制

调控机制是指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整理、筛选和诊断,发出明确的指令促使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生综合改变,从而实现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系统的调整和控制.调控是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无论是驱动、规划、运行还是反馈,都离不开调控.调控也是体现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控的具体形态及其作用时段,调控可以划分为事前调控、即时调控、事后调控、全程调控四种类型[2].事前调控主要是针对规划机制而言,它是指通过规划,实现城市群众体育今后发展的预调控;即时调控主要是针对运行机制而言,它是指针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即时指令,以保障系统的健康运行;事后调控主要针对驱动机制而言,即在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改变驱动力的形式与作用过程,实现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目标的部分调整或改变;全程调控主要是针对反馈机制而言,即依据反馈信息,将调控贯穿于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全过程,对其进行全时段的调整和控制.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