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课外作业辅导书精选(九篇)

课外作业辅导书

第1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化学;课后工作

化学课外作业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消化知识、理解知识、掌握和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化学基本技能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智能的发展和训练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作业的习惯有积极作用。还是化学教师取得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改进教学的可靠依据。

化学课外作业的形式包括书面作业、阅读化学教科书、实验作业,书面作业是化学教师采用最多的作业形式。这种作业可分为回答问题、系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单元练习……这种作业对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文字描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化学教科书也是常用的课外作业形式。其中一种是上课前的预习功课,目的是使学生对新教材有一定的认识,以便顺利地在课堂上获取新知识;另一种是课后巩固教材,目的是为了学生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实验作业也是一种课外作业形式,需要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它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发挥学习上的创造性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它需要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化学课外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能反映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的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化学课外作业问题的形式又灵活多样,便于学生从多方面、多侧面思考和解答。作业的数量要适当,不要使学生的负担过重。作业的难度使一般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对于少数学习有困难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可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另外留适量的作业。留化学作业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作必要的启发性说明,以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检查、认真修改。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仔细地全面的批改,有的教师只对产生错误的学生进行重点批改,也有的教师按小组进行轮流批改。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批改,化学计算等作业教师可以当面批改和师生共同批改,这种批改方式可以使师生双方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一般效果较好。考试作业成绩的批改一定要公正,评语一定要鼓励学生,对于优秀的作业一定要参与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较长的作业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教师要注意从学生作业中取得反馈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性质、程度、产生的原因。发现带有共同性的问题,一定要找适当时机在全班学生中汲取,对于少数学生产生的错误要进行个别辅导。

化学课外辅导是化学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化学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组织良好的化学课外辅导,对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文件,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课外辅导。化学课外辅导一般采用个别的和小组的辅导方式。除了需要加强对少数学习成绩较差和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的辅导外,也要注意对大多数一般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辅导使学生能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和进步。化学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给学生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做好课外作业。给学习有困难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给缺课的学生进行补课,使他们能跟上全班的学习。对于化学学习成绩突出成绩优秀的和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或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补充作业,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掌握后续的学习方法。

化学课外辅导必须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辅导对象及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认真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了解哪些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困难,哪些学生对化学有特殊的兴趣,学习成绩优秀。这样才能确定课外辅导的重点对象,以便对他们加强课外辅导。确定辅导内容和辅导措施。确定了辅导对象之后还要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做到具体化,深入分析。这样才能明确应该对哪些知识进行辅导,这些知识是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找到学生学习产生困难的一些原因,是因为化学知识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还是由于学生本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不科学,或者是因为教师教学不得法。针对产生困难的原因对个别学生和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一定措施对他们进行辅导。如果是由于教师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就要从教师自身方面去设法解决。教师还要处理好课外辅导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化学教师通常较重视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问。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课内又一时不便安排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辅导。集体辅导是在确属急需的情况下偶尔采用的一种课外辅导方式,切不可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的关系,否则就会增加学时,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第2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与总结了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职业咨询与辅导训练存在的困难,并基于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要求,提出通过完善职业咨询与辅导专业组织建设、保证专业人员素质、完善课程建设、深化专业研究、加强实训环节等工作,来完善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模式的对策。

一、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现状

1990年代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就业指导工作开始受到高校的重视,各高校相继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一段时间里,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所接触的现实刺激与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究其原因,当然与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关系,但学校在初级预防方面的咨询与辅导工作不理想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在辅导师资的培训方面,除初中及高中阶段心理辅导师资的培训定位较为明确之外,高校的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我国高校至今没有开设“职业指导和咨询专业”,因此目前从事职业咨询与辅导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这部分人员虽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专业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对职业咨询与辅导专业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与现实从业人员的低素质状况的矛盾,已成为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一大桎梏。为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以上海为例,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培训辅导师资的课程外,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着力于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推出了职业咨询师的培训,对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培训。在1998年和2000年专门组织了两期由加拿大高校职业教育专家、教授主讲的培训班,并安排学员赴加拿大高校进行考察,从而提升了上海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水平。2002年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部属高校就业指导培训班,邀请美国高校的专家、教授讲课,推动了上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的发展。

2003~2004年期间,通过职业发展、教育、咨询理论、测量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专家多次研讨之后,形成了职业咨询师的初、中级水平认证考试标准。然后,依据考试标准,完成了理论、实习和实训的培训课程设计。2004年9月,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与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联合《上海市职业咨询专业技术水平认证暂行办法》(沪人考[2004]30号),正式启动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2005年6月,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了《关于加强上海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德[2005]22号),以推进上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生涯发展的转变,明确了大学生学业阶段和求职阶段的全程化、全员化的服务理念、内容与体系。随着职业咨询师培训工作的深入,2005年12月又公布了《上海市职业发展教育研究会工作条例》,正式建立高校职业咨询师和就业工作人员的行业组织,为行业发展和业务交流提供了平台。

从2004年10月开始举办中级职业咨询师培训班起,截至2006年6月底,共培训初、中级学员近400人。经过理论教学、专家带教实习、企业实习、香港实训及考试认证的操作模式,已有136人获中级证书,20人获初级证书。培训学员覆盖全市47所高校、中科院部分研究所以及部分人才咨询公司与企业。

二、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面对的困难

虽然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已经起步,但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各类教育人员在辅导观念上的差异、培训机构本身条件不够完备、职业咨询师的训练课程内涵不够明确以及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实习与督导制度尚未建立等,还困扰着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职业咨询专业人员以外,人们并设有充分意识到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性。虽然教育部主管部门了推进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文件,高校也在校内开展各类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大学生职业发展选修课新课程标准也将出台,但是学校从上到下,从行政管理人员到一般教师对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认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提高。同样的问题在国外的研究中也有反映。如McDowell (1995)在比较行政人员、咨询员及一般教师对咨询师的看法时发现,这些人士对辅导工作者担任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学业、职业生涯辅导等辅导角色的看法都比较一致,但是教师更认为咨询与辅导工作者发挥的比较多的功能是排课以及教学。[1]Huffman (1993)以263 位学生、111位家长、43位教师以及8位行政人员(总数425位)为调查对象,填答The Role of Counselor Survey (ROCS)后发现,教师与行政人员比学生和家长对咨询与辅导工作者有更好的认同;但教师还是倾向于将职业咨询与辅导工作者视为行政人员,认为辅导人员常常把许多与行政有关的业务交给他们做。[2]另外,Schalesky (1993)的研究则比较了更多层面的人士,包括教师、学生、家长、行政人员、咨询员培训工作者、学校董事会以及企业界人士等,对辅导人员应发挥的功能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仅咨询员培训工作者与咨询员本身对咨询与咨询的功能比较肯定。[3]

在职业咨询与辅导师资的培训机构方面,目前师范院校的心理系中有一部分相关课程,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于2004年启动了职业咨询师初、中级的培训,然而各培训单位在师资队伍建设及设备资源方面均不够完备,急需在政府或研究单位的帮助下,以足够的师资及设备资源提升辅导人员的训练效果。

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的培训,然而“如何培训”和“培训什么能力”这两大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虽然我们所开设的课程参考了美国的课程体系,但就课程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比较,还是可以发现两者较大的差异。而与美国“咨询及相关教育课程认证委员会”(CACREP) 所规定的几个核心领域相比较,国内在社会文化方面的课程训练还不完整,也不够扎实,因而导致所学理论或技术无法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再者,以目前的状况而言,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后留校的学士,仅有少数是心理或教育专业毕业的,这样的学科及学历背景对于培训一支专业的职业咨询与辅导工作者队伍是非常不够的。

除了专业科目的训练不足之外,目前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专业教育中最大的缺失在于缺乏有系统、有制度的实习督导,咨询实习课程所接受的督导方式与内容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另外,咨询实习课程所要求的实习活动内容与实习时数也明显不足,使得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之前无法取得必要的实务工作经验。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尚无职业咨询员培训课程的标准,缺乏客观准则作为制定咨询实习教学目标的参考。随着国内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教育训练活动日益普遍,社会对于职业咨询与辅导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建立职业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实习与督导制度已刻不容缓。

三、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巧两方面。在知识方面,主要是回答“一个咨询师应当知道些什么”的问题;而技巧方面,则是回答“一个咨询师应当能做些什么”的问题。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Piaget、 Kohlberg、Gilligan、 Selman、Loevinger、 Hunt、 Super、Havighurst 等人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理论中Parsons的特质因素论和Holland的职业类型论、Roe的需要论和Bordin的心理动力论;职业决策理论中Gelatt、Harren、Krumboltz、Kelly等人的理论。在技巧方面,则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至于如何训练,即将发展理论应用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并接受持续的有效督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有学者认为,就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综合而言,包括职业咨询理论基础、咨询与辅导实务及专业特质三方面。职业咨询理论基础涵盖咨询理论、人格发展、社会心理及个别差异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基本的计算机使用及统计研究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在咨询与辅导实务能力方面,应包括个别咨询、个案研究、团体辅导、班级辅导、心理测验的使用、行政协调、社会资源的了解、与教师的沟通及咨询、咨询辅导方案的设计与评估等。有些学者还针对各项能力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例如个别咨询能力别强调倾听的能力,心理测验的使用特别强调测验的挑选及结果的解释。除了应具备的能力之外,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应具有的特质、态度与个人的咨询能力也同样重要。在这方面,除了专业伦理守则之外,还涉及投入工作的意愿、能面对挑战、能照顾自己的情绪、能适当的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等。而在辅导理论、实务技术与专业特质以外,一般的教育能力也相当重要,包括组织、营销、教学及熟悉法律、争取经费等方面的能力。

有学者曾提出学校辅导人员培训的课程结构,其核心领域包括心理学、人类成长与发展、咨询与辅导、生涯发展、测验与评估、专业定向;次核心领域包括社会文化基础、统计与研究法、咨询以及学校情境的相关课程等;在专业实习的部份,又分为实习前阶段、初期阶段实习、中期阶段实习、学校的实地实习,对各阶段的实习时数及实习内容也应有明确规定。训练课程中的实习与督导则是准咨询师成长为专业咨询师的重要环节,实习可以让准咨询师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习场所进行验证,而督导的功能则除了确保个案的利益并协助准咨询师个人及专业上的成长之外,主要是为咨询进行专业把关,确保专业质量。

四、进一步做好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的对策

1.完善专业组织建设

在美国有45个州要求职业咨询师拥有开业资格证书,各州的资格证书培训项目都须经过“咨询及相关教育课程认证委员会”的认证。澳大利亚职业生涯咨询业联盟(CICA)将各个行业和地区性的咨询专业组织联合在一起,制定通行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德国职业生涯咨询协会(DVB)设立了生涯咨询师注册制度,2003年有420位成员。荷兰设有职业咨询师和咨询官注册基金,并建立了职业咨询指导师协会(AVGC)。加拿大职业咨询师协会规定硕士为最低专业要求,魁北克及许多省都有自己的协会或组织。[4]我们要在学习国外专业自律组织的经验中完善已经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以及职业发展教育研究会的工作职责、范围等专业内容,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

2.保证人员素质

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对于从事咨询与辅导工作的人员有不同的学历与专业要求。如澳大利亚要求本科后专业教育+在职培训;加拿大要求本科+硕士(指导咨询);丹麦要求本科+240~360小时培训;芬兰要求咨询或心理学硕士;德国要求第一级咨询学位或学位+6周培训;爱尔兰要求学士+一年本科后咨询课程;英国要求学士+本科后培训或硕士;美国要求硕士(咨询/心理学)及以上。[5]而目前国内咨询员的培养教育主要集中于培养学士层面的咨询师,其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在中小学担任辅导教师。综合国际的通行做法,我们认为辅导人员的专业教育应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要求。辅导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完整的训练课程计划是相当重要的。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的培养,在逐渐提升其专业性之后,终将走向专业证书制度的方向。目前,心理咨询的证书制度已经建立,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在拥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之后,也完全有必要建立专业证书制度,从而使他们能为高校学生、家长及社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咨询服务。

3.完善课程建设

在职业指导与咨询人员训练课程的架构与内涵方面,美国“咨询及相关教育课程认证委员会”(1993)规定训练课程包含八个核心领域,并规定了一定的实习时数。核心领域包括人类成长与发展、社会文化基础、助人关系、团体工作技巧、生活型态与生涯发展、评估、研究以及专业取向。而在实习经验之中,又规定至少40%以上的时间是直接与个案接触的。此外,还设置了特定的研究领域,有较多的选择弹性,包括药物滥用、婚姻咨询或跨文化的咨询工作等。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比较成熟的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开设并完善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课程。

4.深化专业研究

美国的职业咨询研究和学科建设实力强、参与者相当广泛。许多一流大学设有相关专业和硕士、博士课程。英国有一些大学有本领域的研究传统,设有心理学和咨询硕士、博士课程,德比大学是英国职业咨询方面的重要研究中心。同时,英国还设有全国性组织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reer Education and Councelling,专门研究职业指导理论、需求、技术、方法和政策。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都有研究者专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提供这方面的课程。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UBC大学等也积极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6]鉴于国内目前此方面的专家比较少,一方面我们可以集聚从事心理学、人类成长与发展、咨询与辅导、生涯发展、测验与评估、专业定向、社会文化基础、统计与研究法、咨询以及教育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教研室,对课程及培训模式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在专家之间进行小型研讨活动,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开拓对相关学科领域的认识,从而为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的培训提供新气象,让高校的职业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更具备专业能力。但从长远而言,除了继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之外,增加对大学生的咨询与辅导经验以及与社会环境的接触也十分重要,毕竟咨询与现实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而重要的关系。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我们已有的职业发展教育研究会成员的力量。他们绝大部分是在高校一线从事学生就业或辅导工作的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经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后,基本上已经有了职业发展教育的观念和理念,这将对已有课程的完善和改进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

5.加强实训环节

在美国,多数的咨询人员培训机构均设置咨询实习训练实验室(Counselor Training Laboratories),以提供适当的咨询实习训练课程,并向附近居民提供接受咨询服务的机会。就一般情况而言,这类机构成立的宗旨,无外乎教学训练、咨询服务及咨询研究等三方面。我们的职业咨询师培训也可视实际情况设置此类咨询训练实验室,以此三项工作为主要任务,来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及服务的能力。同时接受训练的准咨询师也可以享有足够的资源,以利学习及研究工作。

注释:

[1]McDowell, D. K. (1995). Role Perception Study of School Counselors . 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2]Huffman, J. L. (1993).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of Middle School Counselo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9th, Atlanta, GA, March 24-27, 1993).

第3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高校;中国画;书法课程;教学

在书法进入高校教学体制不过五十年的短暂时间里,最有效的抓手,即是“教学法”。目前高校国画专业的书法课程教学,一般是由固定的教学地点、相对稳定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等几个方面组成,就国画人才的书法培养而言,如何开展教学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内容

高校国画的书法课程教学,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课程绝大多数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而书法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要合理的分配到每一节课中。并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每一节课都要有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这是一堂课的核心内容。

从目前的高校国画专业的书法教学来看,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也很少有统一使用的书法教材,因此,不同的高校在国画专业开设的书法课程时,教学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灵活的掌握教学内容,设计出每一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例如《书法临摹》这门课,由于书法碑帖非常多,根据国画专业的人才定位,在教学内容中也要有所侧重。如国画专业的学生学习书法更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书法临摹的教学内容中,应当注意不同时期书体的演变、书法技法的运用,例如隶书的书体演变而形成笔法、结构上的变化,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个书体,对将来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二、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在教学中,虽是班级授课制,但是对于国画专业学生学习书法,主要是技能课程的学习,这样的教学就应该将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技能课程而言,虽存在普遍的规律和临习方法,但是国画专业的学生技能基础相对还是薄弱,且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在课堂中表现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将需要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例如,我们如果开设《隶书》技法课程,需要老师集中讲授隶书的演变状况,讲解隶书的笔法、结构、章法等艺术特点,还要向大家讲授历代隶书碑帖的艺术风格特征,并对碑帖作详细的技法解说,这些共性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集中讲授来完成。但是,对于《隶书》这门课程而言,这些共性的内容不是课堂的全部,它只是这门课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而学生真正要掌握的还是书写技能,对于书写技能的内容,虽然不少书写规律和笔法可以集中讲授,但学生在临习碑帖时所出现的问题不一,如有的学生可能是笔法的理解不对、有的是碑帖的结构理解不对等等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对于这样复杂的情形,书写技能课程教学必须在集中讲授的同时结合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个加以辅导,以便学生尽快解决出现的各种技能问题,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个别辅导的时候,老师不仅要查看学生的作业,更需要观察学生的书写状态,包括其书写的字势、运笔发力的状态、点画的处理方式等状况,都需要老师作仔细观察,这样才能找出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因而,技能课程的教学中,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三、将教学互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教”与“学”充分互动。无论是书法的技能课程还是理论课程,教学互动应贯穿整个课堂。

采用教学互动的方法是多样的,一般包括提问式、讨论式、角色互换式等多种方法。可以说教学互动是整个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充分互动起来,学生就能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学效果也会相当理想。更为重要的一点,在教学互动中,能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于国画专业的学生,多采取提问式、讨论式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眼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诸方面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他们的书写技能,为将来的艺术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及时掌握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究竟掌握了多少,任课教师需要及时做信息反馈,而得到这些信息反馈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作业检查、课堂提问、问卷调查、考试考核等,都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要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就上一节的授课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就能较快得到相关的信息反馈,还可以及时检查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通过查看作业的方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而如果想知道任课教师的教学整体状况,比如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多方面的信息,就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多方面的问题,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调查问卷,以此来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五、布置合适的课外学习内容

高校的书法课程,要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外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课外学习期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提高自己。以书法技能学习为例,无论是篆、隶、草、行、楷等任何字体,还是学习篆刻专业技能,要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除课堂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外,还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外练习作业,因为专业技能的提高,即便掌握了正确的书写方法,也需要一定量的训练,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当然,由于学生的差异,书写技能作业量的多少,甚至书写作业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区分对待,这样的作业要求或许就能真正解决学生书写技能的实践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以上几个方面其实是不可分割的。而且课堂教学虽然是国画专业书法人才培养最为主要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它是没法独立实现国画专业书法人才培养整个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裴琳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第4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r,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

二、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三、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第5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 学风建设 高校辅导员 作用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其办学思想、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亦是大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大学生的学风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形象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乃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当务之急。

当前高校辅导员兼具育人和管理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学习及生活等工作。他们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工作者,与学生的接触最直接、最频繁。因此,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1.目前大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

1.1学习目标不明确,内动力不足。

现在有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精神。许多学生在中学时读书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考取大学,而进入大学后自认为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便存在“喘口气”的想法,对未来的人生没有系统的规划。加之中学时期家长和少数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烈的考大学愿望,将大学描绘成自由、娱乐的天堂,使得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再把学习当成生活的重点,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迷恋网络游戏、谈情说爱、逛街购物、吃喝玩乐等方面。有的人认为,学习只要60分就万岁,得过且过,读书只是为了混日子,混一张文凭“装门面”。更有甚者,受社会复杂因素的影响,认为大学更应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并把个人能力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同起来,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为什么学,为谁学,学习什么,为谁服务”等问题认识模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持久的学习动力。

1.2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性不强。

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较为严重。旷课者在正常教学时间内玩游戏、进网吧、逛街、玩、谈情说爱。即使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也是例行公事,左耳进右耳出,或是睡觉,或是看小说、杂志,或发短信、听音乐。课后作业不能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抄袭现象较为严重,更不用说课后温习功课。虽然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明文规定,考试不许作弊,作弊将受到严厉处罚,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费尽心思,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作弊。因此高校每年都有因考试作弊而被开除者。

1.3对专业认识不到位,学习兴趣不高。

不少大学生在跨入大学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了解,对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专业前景与就业状况知之甚少,而内心的期望值却非常高。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受社会的职业选择、价值观及高年级或已毕业学生的消极影响,产生失落情绪,认为所学专业无用,是“冷门”专业或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缺乏学习热情;亦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可有可无,对其随便学学即可,将来未必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更有甚者,在学习过程中带着狭隘的功利主义色彩,专业素质不高,对待专业知识,浮于表面,不去刻苦钻研和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而是热衷于拿各种专业等级证书,并简单、片面地认为,获得证书的多少是就业岗位优劣、报酬多寡的关键。

2.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2.1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认定。

2.1.1大学生树立明确目标的引导者

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辅导员的首要工作是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针对大学生迷茫、不知所措、浮躁、自信心缺失等问题,辅导员要积极开导,指明方向,同时积极宣扬毕业生的优秀事迹,帮助大学生鼓起奋斗的勇气。

2.1.2良好环境的创造者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关键。辅导员在优良环境的营造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辅导员应该学会“抓两头,带中间”。“两头”即指班级优秀学生和表现较差的学生。一方面,积极地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另一方面,主动检查和督促那部分学习自觉性和热情不够高的学生,发现其有违纪行为,要及时沟通,指出不足,耐心劝导,帮助其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为中间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气氛。

2.1.3言行的示范者

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其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因此,辅导员平时应注意自身的形象,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2辅导员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及措施。

2.2.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学习的内动力来源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和热情,更来源于对远大理想的坚持和追求。欲获得优良的学风,辅导员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状态进行再认识教育,尤其强调理想信念的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获取动力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找准人生方向,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要向他们反复强调,学习是人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一种人生享受,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升学或就业上,更应该体现在丰富内心,提高自我修养,提升自己未来竞争力上。同时,通过单独思想沟通、网络联系、短信、调查问卷等形式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2.2.2加强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专业认识不到位,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辅导员应对他们进行持续、全面、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大一新生一入学,辅导员就应该让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组织一些专家、学者、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给学生系统地介绍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以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正确的认识,激发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详细地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一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一些学生认为那些与本专业无关的基础课程可有可无,学习时不予重视。此时,辅导员应该明确说明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专业课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告诫学生要重视专业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且辅导员还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辅修、考证方面困惑,学生初涉本专业,不了解本专业有哪些专业证书及这些专业证书的重要性,辅导员自身必须全面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座谈会、师生座谈会、邀请专业、知名人士作报告,探讨专业学习存在的困惑及解决的措施,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3建立三项机制:激励机制、诚信教育机制、预警机制。

2.2.3.1建立激励机制,倡导学风良性循环。高校每年均有“优良学风班”、“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集体荣誉的评比,且获得此荣誉的班级可以增加奖学金、助学金与“三好学生”的名额。辅导员应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荣誉的评比,从而促进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造良性竞争的外部环境;辅导员在班级设立各种单项奖和进步奖,对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增加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把班级的各种荣誉(如先进个人、优秀学干、优秀团员、入党等)与学生个人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挂钩,只要有挂科或违纪的学生,此类荣誉均不予授予,以此来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辅导员从、学习标兵、优秀校友中选出贴近学生实际的典型,通过报告会、网站、报纸、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促进优良学风的良性循环。

2.2.3.2建立诚信教育机制。考风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离不开考风的建设。针对考试作弊现象,各高校虽然都制定了各种严厉的处罚制度,但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此看来,仅从制度层面来解决学生的考试作弊问题是不行的,还必须从道德和伦理的层面对学生进行约束,教育他们成为诚实、守信的人。每次考试前,辅导员要做好考试动员工作,开班会强调考试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签订考前承诺书,承诺认真复习,遵守考场纪律,坚决不作弊,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并宣读对以往考试作弊同学的处分,以此来告诫、警示和教育学生。最终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风气。

2.2.3.3建立学风建设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即辅导员对那些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不及格科目较多,考试有违规动机的学生进行预先警告,并建立档案,记录好相关材料。一旦学生进入预警档案中,将对其学习、生活等进行全面追踪,为其制定学习目标,最终使其改掉缺点,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成绩。对那些无动于衷的学生,必要时辅导员可与其家长联系,与家长共同努力使其进步。

2.2.4加大管理力度,严肃课堂、课外纪律。

辅导员在大力宣传并严格贯彻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制定现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加大落实的力度。设计课堂纪律考勤表,注重课堂良好学风的养成。课堂纪律考勤表包括每节课学生出勤、缺勤情况,迟到、早退情况,上课学习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其别针对学生上课学习情况进行细分,其好坏可通过认真听讲、上课玩游戏、发短信、睡觉、看小说等方面来反映。具体做法是:班干部提前10分钟进行点名考勤,并记录情况,任课老师签名生效;同时任课老师对课堂学习情况和上课纪律情况以好、中、差进行评价。此表每周上交一次,辅导员对其进行检查、公示和保存,并使寝室长及时反馈给学生,对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严肃课堂纪律。另外,实行班级管理进宿舍,以宿舍为单位,充分发挥寝室长的作用,制定寝室长负责制,及时向辅导员反映学生的违纪情况、不良现象,尤其是一些“热”现象,如集体打游戏,集体外出包夜,集体抄作业等,抓好宿舍风气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辅导员应认清自身的角色,树立学风建设的重要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学风建设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但是仅仅发挥辅导员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有关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努力,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需要高校任课教师的努力,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班主任;优势;工作要点

在当今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各项日常管理和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职责,工作琐碎且责任重大。因此各高校在辅导员职位之外还普遍另设有班主任一职来协助辅导员进行学生和班级管理,班主任常由专任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可大大减轻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提升效率。在笔者工作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通常聘请专任教师尤其是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来担任所任课班级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数不超过两个。笔者长期担任自己任课班级的班主任,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和工作要点有一定认识,故以本学院为例撰文试述之。

一、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具有督促和指导学生学习的优势

高校要担负教书育人的重要社会责任,教书的责任主要由专任教师所担负,育人则主要由辅导员完成。但教书和育人并非割裂,每个老师同时都在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专任教师包括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相对而言专业课教师与各专业学生所接触的时间和机会要多,故高职院校常聘用专业课教师担任所任课班级班主任,以强化课堂管理。专业教师通常是本专业出身,而学生们也都知道学习专业知识是自己大学生涯的重头戏,故对于专业课教师多言听计从,因此专业课教师担任所任课班级的班主任,具有强化课堂管理、督促和指导学习的优势。相对而言,辅导员不一定是本专业出身,难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和效率作有效管理和掌控。

作为专任教师,笔者教授多门课程、涉及多个班级,有自己所任班主任的一个包装艺术设计班级和一个装潢艺术设计班级,也包括其他专业班级和同一专业的其他班级。不管任教哪个班级,笔者都在该班主要班干部的协助下有效掌控课堂,随时与该班辅导员联系、交流日常状况,取得了较好效果。因为教务工作和其他各项事物的繁重,笔者很少有课堂以外的时间去管理学生,也不能离开课堂去宿舍巡查逃课学生,故重视掌控授课时间,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去了解和管理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上课前认真考勤,将迟到、逃n的学生名单及时通知辅导员进行管理,除了认真授课、指导实训外,笔者尽量接触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学习习惯等,并开导少数爱玩、爱逃课的学生。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是学院所新开设的专业,笔者所担任班主任的该专业班级人数不多、但学情较为复杂;包装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数学、几何基础,在学习中需要付出很多耐心和细心,而有一部分学生明显缺乏上述能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笔者授课适时把握进度以照顾全班的整体水平,更需要花时间辅导少数基础较差、不爱学习的同学;笔者对班级学生十分熟悉,在及时鼓励优秀学生继续进取的同时也多与常逃课的学生谈心,有位男生说自己对包装实在没兴趣,我则耐心告诉他学习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任何专业的学习都有苦有乐,并手把手教他完成一些小的练习、感受到一点点成就,后来他的学习态度有所改观。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管理本专业学生和课堂,是对症下药,具有督促和指导学生的明显优势。

二、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工作要点

高校学生是成年人,但只是生理成人、大多心理尚未成人,其人生观价值观虽已具备一定基础和观念,但辨别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尚不足,易受外界的不良诱惑的影响。尤其高职院校学生的状况原本就较本科院校要差一些,因此担任班主任工作,专业课教师首先班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富有正能量的外在形象、切忌给人以轻浮之感,同时要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能在专业学习中予学生以指导并能在关乎职业生涯和为人处世的交流中让学生获得启发、感悟。另外,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仅负次要责任,当发现学生有不良状况时应当及时通知辅导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管理和干预,不可越俎代庖、不可影响课堂教学,这是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要点。

三、结语

以专业课教师来担任所任课班级的班主任,以专业课程授课为主线来履行教学和管理的双重职责,是抓住了教师和学生的最大交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方式,落实各项工作要点,能有效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笔者对此谨进行简要概括,并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第7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专业化;管理体制;突围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高教六十条》首次把“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专职学生工作者的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学生工作在建国后的十几年里没有独立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逐渐改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德育”);高校学生工作除了“教育、管理学生”之外又增加了“组织、管理学生事务”,心理咨询、学生资助、打工与勤工助学的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也加入到辅导员工作内容中来。

从管理体制来看,校党委设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校党委下设学生工作部(处);院(系、所)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或学生工作组组长),副书记下设辅导员。对辅导员的管理可以说是“条块”结合的:各院、系是横向的“块”,党总支副书记管理;学校各职能部门是纵向的“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学生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在校学生工作部(处)也设立了大学生资助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教育管理科等。“大学辅导员”在“条”上的工作越来越多,大学辅导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境,如下图1所示。

一、大学辅导员职业定位的追问

首先,“辅导员”有时间“辅导”吗?辅导员基本的工作有学籍档案和毕业生档案管理、困难生评定、贷款、保险、国家奖助学金、学校每学期的奖学金、不断增多的各种企业奖助学金、学生处团委的评奖评优、社会实践的组织、宿舍卫生、课堂纪律等等,还不包括班会、班级活动、给学生开各种证明、各种突发状况等。另外财务处、保卫处、校医院甚至物业、食堂等部门也把工作转交给辅导员,有时教学秘书也转移工作。所有相关部门对每项的工作要求都很高,时间稍微一分配,辅导员就别“思想辅导”了。

其次,辅导员有条件实现“辅导”的“专业化”吗?目前辅导员“专业化”的提法就是要求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突出发展,成为专家。可是所有方向都具备“专家”资格怎么可能,充其量只能是杂家。就像看病,什么病都看的是“全科门诊”,通常是基层卫生所的要求;虽然大医院的“专家”也到“全科门诊”坐诊,但是他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专科门诊”的。辅导员有自己的“专科门诊”部吗?

再次,辅导员有意愿实现“职业化”吗?职业化的提法仅是针对原来的“干部”身份而提的,仅是为了说明辅导员“不仅是在做一个基层干部,而且是在干一项事业”,辅导员从事的“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辅导员的学历越来越高,可是打算终身化的寥寥无几:面临那么多杂活,面临可望不可及的“专业化”、“专家化”,目前的辅导员除了个别的升为党总支副书记之外,大部分仍然沿着转教学、转行政两条路分化。干到一把年纪了还在做“辅导员”听由“各个部门”下任务而奔波,任何人都是无法忍受的,即使是给他“副处级”或者“正处级”待遇。

最后,当前大形势有利于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吗?校级领导对辅导员的地位囿于某些观念定势之中,一直认为大学辅导员都是毕业留校的学长,政治过硬就行,无专业可谈;认为辅导员就是班主任,就是管好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所有部门的杂活碎活交给辅导员,为教师们集中精力搞科研做好后盾。大部分学校领导,至少目前一直认为,好辅导员的标准是能干好所有的杂活,辅导员就是为学校分忧的基层干部,即使允许其参评职称,也只承认是个特殊的教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大学辅导员面临很大的困境,其根本原因是体制的问题,是对辅导员身份界定的不清的问题。为实现我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真正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需要对辅导员进行全新的界定,必须在体制上实现新的突围。

二、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的构建

大学学生工作必须首先在体制上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明确,如上图2所示。

第一步,把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分开。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班主任三个层次是一条线。学工办是学生处在二级学院(或系)的分支机构,学工办主任只能是按行政级别管理,不是辅导员,也不是教师,准入学历条件可以低一点,优秀的可以往辅导员转。学工办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完成学生处规定的各项工作。班主任通常是兼职的,由本院系教师或者学校在职、离职优秀党政干部或优秀研究生担任。

特别说明的是,宿舍管理的社会化问题一直未解决。一度提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却因为中国特色的不成熟的中国大学生,似乎把高校推向了不负责任的境地,于是大学通常还是设宿舍管理科甚至管理处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宿舍物业管理,只要宿舍物业指定严格的准入、清退与检查制度,应该能管理好学生的生活的。院系辅导员也必须与物业公司建立联系,高屋建瓴地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灵活生动的教育。应该正视学生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简单地一股脑交给“辅导员”。

第二步,辅导员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流现有思政教师来实现。很多马列教师、思政教师做了教师以后就当“甩手掌柜”,只给学生上课讲理论,下课走人,学生考试合格就可以了,不对学生思想实际水平负责,不通过实践教育承担其他培养责任,这实际上是在制度上把思政教师看做理论研究专家,是做学问的,不是教育学生的。而且,这种现状也堵住了辅导员专业化的道路——辅导员专业化就是转为思政教师,无法终身化、职业化;或者在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化,那就不能再叫“思想政治辅导员”了。

第三步,辅导员职业是一个专业群,应该成立“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壮大队伍。“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至少下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创新实践、思政教育四个分中心。

心理健康和职业指导挂靠到学生处,创新实践挂靠到团委,思政教育挂靠到马列主义学院(基础课部)。各中心以教研室的形式组织对全校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开展课题或者单项研究,同时接待学生的咨询。

各中心要保证足够的人数,保证每个二级学院(或系)都能分配到固定的四类指导教师。以目前教育部要求标准计算,假如一个学校有15个学院20000学生,需要100个辅导员;现有100个辅导员和20个思政教师共120人,其中20人做学工办主任(副主任),每个学院可分到1-2人,剩下100人分成四个研究中心,每个中心25人,每个中心在每个学院都有1-2人,完全可以。而且每项教育活动是针对不同年级的,看似辅导的学生数量很多,其实分成四部分后只给一部分上课,其他年级的只进行咨询辅导,工作量不是很大。

第四步,加强管理,保证思政教育方向。在这个体制里,辅导员是双重身份,在团总支里是团干部,在研究中心里是教师。辅导员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政教育结果负责。

横向角度来看,各院系党总支对团总支辅导员的教育方向、方法和过程进行把关,可以针对学院特点开展有效地教育活动,保证学院学生不出问题,或者出了问题尽快有效解决;纵向来看,党委把学生处、团委和马列主义教研室列入直管范围,或者直接通过“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控制教育的有效开展,保证教育方向不出问题,教育计划科学、合理,并落实责任。

第五步,采取措施,做好辅导员专业化的保障工作。首先,学校设“辅导员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处级单位,职称评聘以“辅导员教研中心”为单位,按照与一般学院教学单位相同的比例分配名额。辅导员参评讲师、教授不用单列,名额分配到各“研究中心”。标准与其他专业的学院或者教研室相同。其次,辅导员的工资津贴待遇方案,各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充分考虑体现辅导员在上课、开展活动、答疑解惑、科研四个方面所做的工作(比如上课或报告类的系统教育占50%,开展活动带动优秀占20%,出现问题答疑解惑占10%,总结经验和科学研究占10%)。

第六步,“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带领辅导员朝着职业化、专业化突围。各“分中心”制定工作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个学年内,辅导员的分工尽量确定,鼓励长期对该方向进行研究,便于专业化。“研究中心”负责人负责召集该方向的老师,交流本方向的热点问题,指导辅导员提高辅导、研究水平,帮助辅导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学术作品。学校还应在四个研究中心开设校级课题,或者由中心负责人带领优秀辅导员完成研究,并争取申请更高级别的课题。学校也可根据各中心教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横向评比,予以集体奖励。

通过以上六步的分离与整合,一个清晰的中国特色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已经呼之欲出了。就国外发达国家来看,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起源于替代父母管教,莫里尔法案把学生事务管理真正从学术事务中分离出来。美国的学生事务包括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除了学术事务之外的所有事务,比如招生、注册、选课、食宿、离校等。我国则是配合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因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历经改革,主体框架仍然依附或者围绕政治工作的需要而展开,而非围绕学生工作事务而展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辅导员的政治教育任务依然存在,但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庞大,仅仅作为政治职能的“附属”的地位显然不能适应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就无从谈起。

当前形势下,“政治思想辅导员”、“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学生事务辅导员”、“宿舍生活辅导员”、“团总支辅导员”、“学工办辅导员”等概念已经不准确了。“大学辅导员”的称谓不适合再叫“员”了,这个称谓明显带着“政治任务底层执行者”、“办事员”的烙印。大学辅导员的称谓可以广泛征求意见,称作大学生成长“思想导师”,或者“思想政治导师”更确切一些。

参考文献:

[1]年永琪.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杨伦琪.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范润宽.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3).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07.

第8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一年级小学生没养成习惯,比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态度不认真,不及时,上课爱说话、爱做小动作等等。因此我先在思想方面进行教育,通过平时讲故事、比一比谁做的好等方式培养、强化训练学生的学习常规,狠抓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及时完成。在每个星期的教学过程中,一但发现学生有问题出现,就及时教育,并组织学生说说同学中谁做得好,并鼓励他们学习。有事还让班级中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在语文方面主要以识字为主,在学习中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积累词汇、学生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激活学生以有知识经验,牵连出一系列与该生字字形相似、相象的熟字,加以比较、区分。或给该生字换部首。课外重视背诵,尽量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课文流利地背诵下来。并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或学习了拼音后,鼓励学生多读课外(本工作总结来源于)书,来补充语文课堂上存在的缺陷。虽然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看书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但通过学生看课外书,再开展一些讲故事等活动,我明显发现,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在写话方面进步明显。

当然,老师最主要的是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9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 辅导员学生专业素质培养途径

大学生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和相关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辅导员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辅导员在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优势

1.辅导员是学生与专业教师联系沟通的纽带

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主要限于课堂,课外相互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生有疑问不能得到专业老师及时指点,专业教师也很少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更不可能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交流、沟通和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双方顺畅的联系沟通,有利于专业教师较好地掌握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真实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向任课教师提出来,而辅导员正是他们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2.大多数辅导员有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知识背景

在高校,大多数辅导员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知识背景,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班出身,在工作中也必须加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因为辅导员对学生所学专业知之甚少,就会与学生缺少共同语言,不能很好地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所学或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学业。

3.将专业素质培养寓于辅导员常规工作中

大学生走进大学这座“象牙塔”,得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谆谆教诲,更多的是对大学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辅导员除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专业学术活动、专业技能比赛外,在班内一般都组织开展了大量的随常规课堂而产生的第二补充课堂,如学术讲座、专业竞赛、科研成果展览等,使专业教育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辅导员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1.重视专业思想教育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以此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生做专业讲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热爱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可邀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生做与专业相关的专题讲座,介绍本专业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情况、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式、专业的发展前景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开展专业基本技能竞赛。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基本技能竞赛。例如,针对师范类学生可开展书法、诗词朗诵、课件制作、演讲、写作比赛等。

(3)让高低年级学生加强交流。

创造条件和机会让高低年级的学生加强交流,辅导员可有计划地安排低年级学生协助毕业班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让他们对所学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也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科研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专业的一些科研活动,对在科研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提升专业素质。

2.实施专业素质拓展

目前,各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局限于提高人文素质方面,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活动甚少。因此,辅导员要围绕学生专业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学术讲座、组织专业技能竞赛等,寓专业素质教育于文化活动中。我针对所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为强化其师范技能,在班内开展了很多这类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读一百本专业书籍”、“撰写一百篇读书笔记”、“背诵一百首古诗词”,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讲课说课比赛、诗词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除班级组织的活动外,还积极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学院各种活动,如征文、诗歌朗诵、演讲辩论、话剧、“三笔字”比赛等,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积极向学校《嘉陵潮》文学社和国内外公开刊物投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考试,如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笔字”、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

3.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

辅导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如学生可利用假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兼职或实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针对所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我就要求他们在寒暑假期间,组成团队到中小学去听课或兼职上课。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拓展[J].求实,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