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

课外阅读措施全文(5篇)

课外阅读措施

第1篇:课外阅读措施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中职生;文学素养;阅读兴趣

1.背景

中职教育就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专业课与技能课在中职教育中显得尤其重要,语文作为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不堪了,语文作为基础,也在给专业课和技能课让位,但是最近几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使大家认识到语文并非“鸡肋”。“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学好语文是必须的,在国考来临之时,课外阅读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2.课外阅读的现状

2.1学生对课外阅读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中职生很少有看书的现象,更没有阅读的习惯。她们虽然喜欢看一些言情小说,或者通过电脑、手机阅读小说,这些小说情节比较吸引人,但是这些小说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文学价值,只能当作平常的消遣娱乐,她们自身很少有看名著,或者中外文学作家作品。究其原因,就是在于她们不重视阅读名著的好处,中职生的基础较差,教师忙于日常教学管理,虽然提倡鼓励中职生多读书,读好书,但是他们很少有时间再去有时间检查学生的了课外阅读。此外,学校也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虽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落到实处。

2.2设施上不完善

学校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在很多地方的图书馆不成规模以及没有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学校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对阅读提不起来来兴趣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很多中职生从来不上学习图书馆借阅图书,对学校的图书馆没有任何感性认识。

3.课外阅读的意义

3.1增加文学知识

素质教育的提倡,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很重要,在教师资格证来临之际,能够增加中职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课外阅读不仅仅会对中职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升,课外阅读至对每一个学科都有贡献。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3.2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对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的,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开扩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语文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教学和课外教学应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阅读中让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本领。课文是精品,课内阅读教学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但是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对于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收集写作材料,长时间日积月累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大量的课外阅读,无疑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如果学生真的对课外阅读产生热爱,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3.3提高中职生的文学素养

首先,课外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课外阅读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科成绩,而且更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的是学生的一生。在书中,学生见识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体会生活中没有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此外,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和思想意识都是有作用的。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总会有喜欢的英雄人物,自己潜意识的也会去模仿这些英雄人物,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所谓“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大概就是如此。

4.促进有效课外阅读的措施

4.1课外阅读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爱上阅读。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学生才能对课外知产生更多热爱。在教学当中开展学生读书交流会,通过朗读比赛,经典诵读等等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推荐本学期阅读书目,推荐学生感兴趣的书,通过推荐阅读书目让中职生接触到“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保证正确的阅读方向,使阅读内容更加合理有效。最后在读书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热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教师会教出爱读书的学生。

4.2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乐园

学校应该有效发挥学校的图书馆在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学校图书馆是教育教学资源的宝库,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各种资源,开展阅读指导课,让每个学生都兴趣浓厚地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学生如果能够最大优化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将会受益良多。创造学校优良的读书环境,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展各种活动,保证阅读进行的扎实有效。举办各种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比赛等等,或者开展活动鼓励学多读书,读好书.

总结

第2篇:课外阅读措施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实践英语

课外阅读在小学阶段经常被运用,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期间,应当依据学生学龄、学生特点及其语文基础等综合情况,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内容提升语文学习效果、积累语文知识,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一、结合教材课文,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在课外阅读教学工作中,小学生不善于自主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资料,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外阅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教材内容,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体裁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同体裁的课外读物,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裁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依据其寓言故事的文章体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期间以寓言故事为核心进行学习。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较强,延伸课外寓言故事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使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寓言故事阅读拓展学习范围,提升阅读效果。其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外阅读,可以通过教材中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拓展。语文教材中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探究方向,为了提升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探究与课文相关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因此,利用教材课文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其运用方式是多样化的,语文教师要加强探究更多具体的引导方式,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中,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在阅读学习期间虽然阅读数量较多,但是质量却未能达到既定标准,其根本原因便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要通过多个方向进行分析和探究。首先,要培养学生坚持阅读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持之以恒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模式运用至课外阅读学习中。在不断地坚持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更全面的语文知识,不断坚实语文基础,进而达到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书写阅读笔记的良好习惯,在语文课外阅读学习中,阅读笔记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根本元素。课外阅读学习中,学生会遇到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子,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期间遇到的难以理解的词汇记录下来,同时结合词典、互联网等途径分析并理解其根本含义,结合阅读内容上下文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使其将积累的知识运用至语文写作等多项学习环节中。另外,要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单纯的阅读是无法达到较强的阅读效果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通过阅读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促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掌握语文知识,达到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更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通过多元化阅读途径,提升阅读学习效率

课外阅读教学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深入,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途径总提升阅读学习兴趣,强化阅读学习效果。在传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途径十分单一,多以图书馆等为主要阅读途径。传统课外阅读途径单一化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同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较大的辅助作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途径逐渐多元化,可以拓展延伸至多种方式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较强的阅读学习兴趣。例如,依据互联网形式进行课外阅读,便是效率较高的学习方式。互联网灵活性与共享性较强,是学生十分喜爱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将教材拓展阅读的教学方式与互联网阅读途径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从而改善传统课外阅读形式中效率低的弊端。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昆虫备忘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期间,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外阅读学习。课文中主要描述了多种昆虫的形态,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可通过互联网途径搜集更多与描写昆虫或动物的文章进行阅读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课外阅读效果。因此,适当拓展多样化的语文课外阅读学习途径,是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四、利用家校联合方式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课外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主要责任,家庭教育中的课外阅读同样也十分重要。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家校联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家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引导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与孩子形成一致性,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与孩子共同进行阅读学习,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例如,在与家长进行家校联合教育模式期间,教师可以为家长推荐与语文教材中诗歌、寓言故事、记叙文等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使家长带领孩子在家庭学习时间中进行课外阅读学习,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组织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通过课外阅读内容组织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是效果较强的教学方案,其形式比较灵活,可以包含更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可以依据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组织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火烧云》《海底世界》等课文,其中描述了世界上奇妙的自然现象,教师可以以此开展“奇妙的自然世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分享与自然相关的阅读资料,同时结合合作探究等活动流程,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更多知识,阅读更多课外书籍。总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要想提升课外阅读质量,教师就要从多个角度,结合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和多样化的课外阅读途径中掌握更多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金影.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9(23).

第3篇:课外阅读措施范文

一、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指导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比如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布置和课外阅读联系紧密的作业,规定学生每天或每周定时阅读课外书籍,要把阅读过程中记忆深刻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长期坚持,学生自然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灵活应用。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促进了其作文水平的提升。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主要由“故事梗概”与“精彩片段”构成,教师可提出和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了解文章的故事大纲,然后浏览文中的精彩片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阅读批注,摘录喜欢的句子,以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实现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时,要在导入过程中提供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素材,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基本了解课文的相关背景和人物关联,进而产生阅读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如教学《草船借箭》,在阅读课文前可提供《空城计》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外材料,知道诸葛亮是充满智慧的谋士,随后顺势引出本课,并告诉学生《草船借箭》的故事和《空城计》一样精彩,有效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学生也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最后,还可以推荐《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告诉他们其中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灵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其创新能力,确保小学生能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借助于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理性看待事物,还要推荐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提高思维能力。比如,学生阅读完《三毛流浪记》,教师要指导他们学习三毛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学生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要指导学生学习鲁滨逊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阅读需求,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像《昆虫记》《丁丁历险记》等。要求学生阅读时能迅速找出重点内容,还要总结思考文本的中心思想和抒发的情感,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而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如,在《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交流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有的学生从鲁滨逊这一人物的特点出发,有的学生则喜欢鲁滨逊发明的工具,还有的学生偏向于小说的表达技巧。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能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读量,还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三、积极开展仿写训练

第4篇:课外阅读措施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人文素养

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虽然积极探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但由于教师过度重视语文技巧的教导,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缺乏实际课外阅读背景的学习现状,导致语文教学始终呈现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的应用现状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利用阅读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是重视阅读的形式,忽视了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在课外学习过程中,由于家长精力的有限,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细节,使小学生课外阅读往往只是了解了阅读的内容和知识,忽视了对于整个文本的深入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虽然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但没有得到个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其次,当前课外阅读任务的布置往往是以学校的教学任务为基础,教师在运用课外阅读资源时通常会以教学大纲为主,限定学生的阅读范围。在此课外阅读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活动往往局限在对于文本的标准理解,忽视了由阅读而开展对于学生个体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通过课外阅读获得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影响了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质量。

二、利用课外阅读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个体知识运用能力、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提升课外阅读应用效率的角度来说,当前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具体的措施来保证阅读的质量。

(一)构建人文环境

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兴趣以及身心发展特征,通过选择与学生兴趣相匹配的课外书籍内容,保证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军事、历史、科技、互联网、人文、游记、地理等各个类别的信息都有较为典型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故事分享、学生的读书会交流使学生感知到不同领域的知识魅力,促使学生主动开展课外的阅读活动。构建人文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能力是提高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是持续化的过程。语文教师在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时可以通过对其阅读兴趣进行分类的模式,以不同类别文本阅读的选择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营造课堂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去主动阅读,可以通过班级范围内小组划分的形式,通过同学之间的课外阅读与积极交流来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最后,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明确该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构建出便于理解的学习环境,使其在生动的情境下更好地开展阅读,进行阅读思考与探究。

(二)丰富人文内容

在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教育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重视程度的影响,学生对于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有着不同的重视程度。大多数学生更加重视教材内的阅读内容,同时对其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深入。而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重视课文内容的心理活动,通过教材内容的拓展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小学阅读所选择的内容大多都来自经典的文学名著,而文本中的节选有着丰富的背景以及故事的延续,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于教材中的人物事件加以探究与学习,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针对性地补充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背景信息。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源时可以提供名著涉及的其他章节以及故事产生的相关背景,以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之间的联系构建促使学生理解课外阅读文本时更加系统化与科学化。

(三)掌握阅读方法

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过程中要重视通过课堂的阅读教学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可以有所感悟,也能丰富知识面。根据文本的不同,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有着默读、泛读、精读三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期刊报纸等阅读资源,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以向其传递默读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掌握快速浏览文章、掌握主题信息的阅读方式,锻炼学生提取信息、思考主题、把握脉络的阅读方式。其次,中长篇的文学名著是小学生课外阅读较为常见的阅读资料,而对于该类型的文本开展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采用泛读的方法,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地对文学名著中的内容加以选择。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通过写作阅读以及其他知识理解过程中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对于文中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名句成语,都可以使学生通过针对性的篇章查找、背景知识理解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学生在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也能获得个体综合能力的提高。最后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精读法是有效把握文章主旨的阅读方式。在主旨把握的背景下通过对于主题内容的深入了解,可以使学生对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而对于学生而言,其人文素养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运用中,因此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向学生教授精读这一重要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理解作者思想内涵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而在精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批注的阅读习惯,通过自身想法的输出以及文章的理解,在思维的过程中既获得语文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在批注随笔的过程中完成写作能力的训练,最终达到综合的提升人文素养的目标。

三、结语

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小学生也要通过课外阅读来促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外阅读时,既要通过兴趣的激发来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课外阅读,也要通过大纲内容的拓展来促进学生理解,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正确课外阅读方法的讲解使学生通过不同阅读方法高效理解文章,提升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汪敦德.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浅谈[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01).

第5篇:课外阅读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课外阅读;路径研究

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常规的课程教学内容之外,也要求教师注意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教学理念,包含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个性品质、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非常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基于此,教师应该顺应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将课外阅读与多个素养维度相整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教学。下面我们就针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有效课外阅读展开路径探究。

一、精心选择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都还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在面对教师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的时候,他们参与的最主要动力就是兴趣。兴趣不仅是学生阅读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这对教师的课外读本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在进行读本选择时都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实际的阅读水平,不仅无法实现对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的调动,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还会对课外阅读产生抵触心理。虽然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还不牢靠,但是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基于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时,应该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注重课外读物的知识性、趣味性和适宜性,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例如,《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就是非常优质的课外读本,书籍的阅读难度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很多学生都看过与书籍同名的动画片,这对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有利学情,文字版故事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也能深化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故事阅读锻炼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友谊、笑对人生的优良美德。

二、结合语文教材课文,拓展同题材课外阅读文本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段,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基础都还相对较弱,教师在初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阶段遇到较多难题,即便如此,只要教师科学规划课外阅读课程,这些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众所周知,语文课外阅读是以教材阅读教学为基础开展的,教师通过教材阅读教学构建学生的词汇体系,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再通过课外阅读实现知识技能的拓展和延伸。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开展课外阅读时,应该结合语文教材课文,拓展同题材课外阅读文本,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陌生课外读物的距离,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也能让教材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形成合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结束了《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的课堂阅读教学后,就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365夜知识童话》,这本书中的故事同属童话题材,可以唤醒学生在课文阅读中获取的知识经验,学生阅读起来难度不大。除此之外,这本书的故事情节非常生动,涵盖的知识领域也极为广泛,学生阅读这本书,既可以得到科学的启迪,也能感受艺术的美感,还能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创作特点的认知,不仅符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也能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三、指导学生摘录词句,扩充学生的课外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是语文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古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如果缺乏充沛的语言积累,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就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生字,进而影响学生对文篇内涵的理解,降低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同样,如果没有充足的语言支撑,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也会出现词穷和词不达意等不良现象。基于此,教师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实施课外阅读策略时,应该明确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摘录文本中的生词和精美词句,一方面可以扩充学生的课外语言积累,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课外文本的品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成语故事365》这本课外书籍时,会遇到很多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生字的字音和字义,并将生字读音、含义以及每个成语故事背后蕴含的人生道理摘录下来,不但可以完善学生的语言体系,培养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和良好的摘录习惯,也能使学生在成语故事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鼓励个性化解读,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纵观我国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不够科学。在过往的语文课外阅读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一直占据着课外阅读的主导地位,对于文篇内涵的剖析,教师通常用一己之言概括,学生鲜少拥有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不仅会影响课外阅读质量,也容易抹杀学生的天性,熄灭学生的阅读热情。个性品质是一项关键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是教师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培育重点。基于此,教师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实施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时,必须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天性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在实际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能够在文本解读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一方面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比如,学生读完一本课外书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读后感,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解读机会,也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这些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五、组织阅读交流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想要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相应的交流活动不可或缺。基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路径探索时,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阅读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验到与伙伴交流阅读感想的快乐,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知识互通,全面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语文核心素养。比如,在结束一阶段的课外阅读后,教师就可以策划开展一次阅读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谈谈阅读的收获和感想,也可以与伙伴互相推荐优质书籍,既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实现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全面提升。综上所述,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概念,不仅重塑了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也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出了明确的开展方向。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背景,考虑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需求,为学生精心选择课外读本,结合教材课文开发同题材课外阅读资源,指导学生摘录词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同时策划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从多个角度出发,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