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第1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2017年国家“两会”,以及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部署,以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夜校”为重要阵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推进,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打赢脱贫奔小康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知识支持。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激活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自觉投身于脱贫攻坚战的大潮中。

三、机构设置

1.夜校校长:由支部书记任校长、第一书记为副组长。

2.夜校教师:党委成员和各村包村组长(兼)、乡镇学校校长和农技岗位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土专家等有关人员。

3.后勤保障:支部村委。

4.夜校学员: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全村村民。

四、教学形式

充分尊重贫困户和全村村民的意愿,根据农时农事活动科学安排,利用夜间或劳作之余、冬季农闲时间,采取集中授课、分社授课、开院坝会等方式,集中或分组学习,做好笔记,相互讨论,保证人人弄懂授课内容。对贫困户可按“六个一批”分组教学,分类因人施教,力争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的科学致富基础。

五、教学内容

1.方针政策:以夜校为阵地,以广播村村响、电视、宽带为平台,以简单、直接、及时、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特别是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要做到入心入脑,家喻户晓。

2.法律法规:适时聘请乡司法所法律工作者,有计划地开展法制讲解宣传,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让村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农技畜牧知识:根据村民创业致富的需求,本着“想干啥就学啥,学好啥就干好啥”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和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培育技能,提高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致富技能,具体由驻村农技员和乡畜牧站负责技术指导和知识的培训讲解。

4.脱贫信息:组织村民收看中央2台、7台的农业致富信息,阅读相关科技书报、播放农业种养殖技术光盘,浏览网络农业脱贫经验,切实利用好村办公阵地,教会产业发展业主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多渠道收集整理并及时向村民政策、市场、价格、劳动用工需求等信息,让夜校成为村民致富的“预报站”和“信息台”。

5.日常知识: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常识、森林防火常识、防汛抗旱常识、卫生保健常识、用水用电常识、环保常识、生活小常识、信息网络知识、日常安全常识等,力树文明新风,让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成为常态,把脱贫攻坚“四个好”落到实处。

6.文体娱乐:组织村民群众结合道德讲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传播活动,经常性地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让村民活跃起来、高兴起来、团结起来,用实际致富行动感恩回报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辛勤帮扶。通过各种文体活动集聚村民、沟通思想、交流经验,达到邻里互相关心帮助,共同发展致富的目的。

7.民主议事:增强党务、村务、财务工作透明度及村民参与度,组织村民学习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对村级需要民主决策的事项,组织村民代表进行讨论和表决,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六、运行机制

1.农民夜校的组织管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驻村工作组为基础,培训工作要与本乡学校、卫生院、农技站、畜牧站、司法所、扶贫工作站等部门对接,并要积极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帮助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2.农民夜校的活动计划:内容和时间要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年度活动计划,课程表和教学内容做到一月一计划、一月一公布、一月一开展,让村民心中有数、提早准备、积极参与。

3.农民夜校的活动方式:坚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原则。在培训方式上,把集中办班与民主议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授课方式上,要把专业人员讲课与当地致富能手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方式上,要把教育培训与文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凝聚人气,寓教于乐,既可以社为单位召开群众会的形式召开,也可以集中培训,把学习教育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相结合,至少保证每月分社培训1次以上,保证人人受教育。

4.农民夜校的过程管理:由驻村第一书记牵头,要明确专人负责日常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要把“农民夜校”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每次教学活动的过程资料(含教案、教学资料、签到册、现场照片等)规范存档。将夜校开展情况按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主讲教员、教学内容、参加人员规模、取得效果、活动组织的方法经验、现场照片等。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村“两委”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抓紧实施,制作“农民夜校”挂牌,准备好村文化阵地硬件设施设备,为“农民夜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后勤保障。

第2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服务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教育消费市场监管力度;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勤工俭学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我区勤工俭学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1、提升我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品位。完成岗埠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示范场所创建工作。

2、继续办好其它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使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3、开展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推动我区素质教育的发展。

4、完成全区勤工俭学安全检查专项工作,落实勤工俭学工作的规范、安全的管理。

5、做好区局勤工办的办公>!

6、做好市局勤工办布置的各项工作。

7、做好常规性工作

三、重点工作

(一)以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一是开展好岗埠劳动实践场所的实践活动。以岗埠场所为试点,开展农村劳动场所的,课程开发、教学研讨、教师培训、成果展示等方面的探索,不继总结,为我区其它农村实践场所提供工作经验。

(二)以加强后勤保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办好区局教育用品供应站的工作,加强学校后勤保障规范化建设,保障教育教学、服务师生需要、维护教育公平,尽快提高教育的普惠性

(三)在全区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一次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竞技比赛。

四、具体措施

1、打造好岗埠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岗埠劳动实践场所基础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完成,2014年有主要任务是发挥场所功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主要做的工作:一是请教研室帮助做好岗埠场所的课程开发,编写教材,争取完成一套有本场所特色的实践教材;二是做好教师配备与培训,教师配备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选择爱岗敬业,有创新思想和一定技能的教师任教。同时将当地的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聘请作为客座教师。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产的办法,通过学习观摩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三是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办学新路,改进实践活动方式和内容,使场所的活动更能体现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示范性的特点。计划用一年的时间表总结出一定的经验,为建设浦南农村被动实践场所提供作借鉴经验。

2、继续开展好浦南、云台农场、和岗埠其它完小教学点的学生实践活动。打造好农场小学的劳动场所的 “农娃乐园”教材开发、使用和活动。做好做足“农”字文章,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优势,加快校内做好校内生态园、蔬菜种植园建设。努力建设特色劳动实践场所。利用东、西两个校区的校内空地,筹建120平方米植物园、300平方米蔬菜种植园。同时继续做好二小实践场所的种植区、大棚区、垂钓区、花卉区、育秧区、养殖区、教学区和柿子园几个板块的开发建设,将其建成一个规范的“生态农庄”,成为农村学校学生劳动、探究园地。

3、继续做好浦南小学的劳动场所建设。浦南小学是一个中心校下辖四个完小和三个教学点,布局分散,但学校没有闲置用地。劳动场所主要是和学校周边的农户建立协议共建,借助周边农户的生产农地、大棚做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场所。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建立相对稳定的共建关系,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与探究,是2013年的主要工作。区勤工办将积极帮助学校做好共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

4、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场所建设与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在进行场所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对三个农村学校领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主要是对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劳动技能、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学校领导的办学意识,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重视课程开发,促进场所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地域不同、学校不同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优势,组织学校、教师挖掘具有本地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建立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劳动实践场所课程。因地制宜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层学习、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6、在全区积极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在2014年十月在全区开展一次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促学,让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区办的更具特色。

7、继续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围绕服务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结合各校实际,着力办好教学用品供应站的服务性工作,保障教育教学、服务师生需要、师生安全健康活动、维护教育公平。加强中小学校后勤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逐步完善中小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进入教育市场消费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三无”产品进行学校。

第3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成为中组部选聘的首批大学生村干部,我感到光荣和自豪。到今天为止工作整整一年了,在市领导、组织部、村建办的重视关怀,悉心教导下;在镇、村领导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思想认识;在接触工作,熟悉工作,干工作的过程中,熟悉了本村村情;在磨合中适应了工作,在接触中融入了沙洲坝村委会这个集体。这是我一年来最大的收获,这不仅有助于顺利开展工作,也为日后新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 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勤于学习,长才干,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虽然在学校学到一些文化知识,但是到农村工作岗位后,那些知识就显得不够用了,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法律、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多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参加工作一年以来,我从没放松过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为了搞好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我学习了许多农村工作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刚参加工作,很多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主动向他们请教。三是向实践学习。向实践学习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农村工作实绩赢得组织的信任,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正如同志对大学生村干部提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做过‘村官’,就知道什么是群众,懂得怎样尊重群众,如何走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念;知道什么是实事求是,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轻而易举”。

二、勤于工作,不断锤炼自己

基层一个大舞台,是我们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大学毕业就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是很庆幸的。一年以来我参加或承担了包组联户、计划生育工作、农民网校、农民培训学校、网络党建信息系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引种葡萄示范园……农村工作任务重,千头万绪,事情繁琐。工作一年我深深的体会到农村工作非常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农村工作很重要,都是民生工程。不做好协调纠纷,农民就不能安心生产,社会就不和谐;不做好政策宣传,农民就难以在党中央领导下勤劳致富;不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不仅农民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只有踏实做好每项工作,认真总结,珍惜现在的机会,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工作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第4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农民工公平待遇

高校农民工是具有农村户口,而离开土地进城在高校务工的劳动者。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用人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后勤服务一线岗位的员工大多数是农民工。近年来,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农民工已经融入高校后勤服务这个团队。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户籍模式下,他们仍然摆脱不了“临时工”的尴尬境地 ,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各方面与正式职工有巨大区别。

1、高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1)农民工生活在高校的最底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后勤正式工人逐年退休,空缺和新增的基层岗位主要是农民工。以重庆邮电大学后勤为例,现有在岗职工718人,农民工547人,占总人数的72%。农民工是后勤保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普通劳动者。(2)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所得严重失衡:在高校工作的农民工与同工种的正式工相比较其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工作中无论正式工的技术高低,能力强弱,正式工都是农民工的管理者,农民工是被管理者。(3)高校农民工供养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困难:高校农民工大多数为短期临时聘用型工,各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与农民工签订短期用工合同,故此造成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变更频繁,失业率高,不能稳定保证供养人口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养老开支。

2、高校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成因

(1)中国社会的“二元制”是形成城乡身份差别的主要原因:1)户籍制度,人为的将城市人口和农村户口划分为两个等级:农村户口在社会基本保险和社会救助上与城市人口有大的区别。最典型的案例是二十世纪末,将农村户口变更为城市户口须用金钱购买,才能实现身份的转变。2)普遍认为农民工是提供劳动力服务非正规就业,不是《劳动法》所规范的范畴。3)至今尚无系统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自1999年至今广东、北京、南京、成都等城市出台了相关农民工保障的地方性法规,在其贯彻执行中,因各地、各单位的经济实力,对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上偏差极大,效果不佳。

(2)高校受诸多因素的困扰执行难:高校扩招后,其校舍基本设施投入多数是举债为之,在人力资源投入上主要是引进教学科研人才,不会增加后勤人员,利用农民工搞后勤服务经济实惠。兑现农民工保障,使高校处于两难之地。1)是扩招财政投入未按高校扩容而相应增加,财政拨入经费仅用于维持高校的教学正常运转都较困难,大多数高校举债数亿。2)为还贷,力争开源节流,这个开源是在招生计划允许的前提下扩大招生人数;节流是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展开;3)贷款利息是刚性支出;剩下的就只有农民工工资可适当减少,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发放标准。

(3)自身素质原因:农村生存条件差,造就了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加之生活习惯与城市的差别。工作中繁重的体力劳动,超长的工作时间与在农村的强体力劳动相比较是轻松得多。工资收入与农村收入相比较,虽然是低工资也能接受,总比社会上拖欠农民工工资好。参保反而担心所交保费会因故不能兑现,种种悲观情绪严重影响了本应力争的合法权益未能兑现。

3、建立系统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法规监督执行机构

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任重而道远。

(1)要改变现有户籍制度。统一身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来到城市,具不完全统计已达两亿人,他们已经融入了城市,为城市建设、高校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同工同酬、社会福利等方面、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多数农民工节衣缩食,力争在城市买房的目的是让其后代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2)各级立法部门要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专门别类法律、法规,让用人单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劳动法》的贯彻执行高校要好于社会企业,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2008年度学校为全体农民工购买了养老保险,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2009年度为长期从事后勤服务的农民工补交了历年欠缴养老保险金四百余万元。(3)各级政府部门监督用人单位执行法律、法规的方法手段要强有力。新《劳动法》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用强制性手段强迫各用人单位购买农民工养老保险,重庆高校从2007年起给愿意参保的农民工缴纳了养老保险。但是政府未强制执行的其它险种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险种,用人单位未自觉缴纳。

4、用科学发展观公平对待农民工

(1)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公平涉及到利益的合理分配。一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体均衡是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同群体在争取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就存在差异,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差异更大,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从公平的角度看农民工的收入、待遇,显然是不公平。首先体现在同工同酬上,高校后勤改革以来,在农民工报酬上已经过了多次调整,正式工待遇与农民工待遇有所减小,但仍然有较大差距,我校正式工年平均收入近4万元;农民工仅1 万余元。

(2)“以人为本”落实农民工政治待遇:“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待农民工要切实体现“以人为本”。1)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为高校服务满一定期限的农民工,签订无期限劳动用工合同。2)将农民工纳入后勤部门职工的考核范围,我校一年一度的后勤员工“十佳”评选,是激励农民工热情工作、充分发挥农民工聪明才智的好方法。3)将农民工纳入职称资格考试范围:农民工参加相应的职称考试,合格者享受同等职称待遇。4)将农民工纳入竞聘后勤负责人职务的范围:在本校达到一定服务年限的优秀农民工可参加后勤负责人的岗位竞聘,享受同等政治和薪酬待遇。只有这样的统筹兼顾才能使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本睿.保障农民工权益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76-77.

[2] 肖方仁,胥道全.城市农民工待遇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2:33-34.

第5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24-02

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农村的教育问题。农村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农民的世代利益,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景,关系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既要重视农村的中小学教育问题,也要重视农家子女上大学问题。目前,在农村大学生身上发现了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解决。

一、农村大学生贫困现状分析

农民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女上大学,农村家庭几乎把所有赚来的钱都用在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上,有的家长不得不借很多的钱或者高利贷。据统计,中国大学从1996年到 2006年,大学生学费从600元增加到5500元,几乎增加了有10倍,而同期农民人均收入只从900元增加到2000元,年均增长约6%,远远低于大学收费的增长。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对该省农安县某镇高中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出,竟有28.7%的学生“害怕升入大学”,原因是“家庭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农村家长和农村学生共同承受着“因教致贫”的痛苦。

二、农村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间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表达、“不合群”等心理问题。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得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都不会用;二是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三是文化不适应。农村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不相协调;四是心理不适应。很多农村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内心脆弱而自卑。社会上的攀比与奢华风气已吹进大学校园,在贫困困扰下的农村大学生特别容易产生不平衡心态,进而造成心理失落和挫败感。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严峻的就业现状使毕业后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农家子弟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年轻人年龄大都在25-30岁之间,经济上难以自主,既就不了业,也成不了家。目前,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产生了一些影响和谐的负面效应。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全国劳动适龄人口中,大学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仅为5%,而非农业劳动人口中的大专以上学历比重也仅占20%。我国首次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绘了我国人力资源基本现状: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有关人士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农民家庭以巨大投入培养的大学生不能就业是当今社会中优秀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对来自贫困农村、接受过高等教育、被社会边缘化的年轻人的生计和前途给予高度关注。

四、解决农村大学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1.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我国目前教育投入比例是GDP的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平均在7%左右。因此,我国的教育投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种投入的增长势必会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正在逐步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费基本趋于稳定。特别是中国的教育政策正在向农村倾斜,农村中小学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大学生的情况也会逐步好转。

2.规范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贫困农民的子女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贫困农户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有效方式。银行和高等学校要积极、稳妥、安全、有效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使农村大学生更容易获得资助。各银行应对本地考取大学的农户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力争使所有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贫困农户能够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各高等学校要利用校报、校内网站、信息报栏等形式向在校学生进行宣传。同时,高等学校还要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监督管理和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取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予以关心和指导,及时将获得贷款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后第一就业单位告知贷款的银行。

3.健全对农村大学生的帮困体系。通过建立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困难补助制度、社会资助和师生、学生互助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帮困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大学生帮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解决农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勤工助学不失为农村大学生自行解决眼前困难的有效办法。目前,在勤工助学方面应努力实现“四化”,即基地化、产业化、规范化、育人化。基地化是指为勤工助学的在校生提供稳定的、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产业化是指将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建成按产业方式运作的社会实体;规范化是指勤工助学管理机构要做好内部结构的调整工作和外部的协调工作,使勤工助学活动规范、有序、安全、高效;育人化是指把勤工助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受到教育。

4.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依据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应引导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自强不息,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自勉,敢于面对现实,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武装自己。要根据他们的性格、家庭背景、情趣、爱好、个人经历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和开导。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任何偏见。在学习上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参加或放手让他们去组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塑造成能独立进行道德判断抉择、道德自律并自觉承担道德责任的人。

5.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政府应该拿出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子女在报考时应该充分考虑影响就业的地域、学校、专业等多方面因素。农村大学生毕业时注意做到:一是认真分析当时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充分认识自身条件;二是有效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等项目;三是遵循大众化教育下的大众化就业的新形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多样化和多元化中寻找位子;四是不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OL]新华网2006-02-22.

[2]中国农村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调查报告[OL].和讯博客.2006-09-15.

第6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西部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现状与对策

后勤管理在一个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学校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学校后勤工作效果,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以及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深入实施,西部农村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已远跟不上现代教育管理的步幅。

一、学校后勤管理现状

西部农村初级中学后勤管理还是沿用改革开放中期的管理模式,后勤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管理知识弱化,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工作职能由教学人员兼职,或由老、弱、病、残职工担任,存在文化素质、生活素养、外表形象欠佳等问题。因而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轻后勤管理工作的现象,不重视培训和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服务素质。

二、学校后勤管理策略

1、后勤管理与教学管理相结合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后勤保障。设备的购置、经费的开支、办学条件所必需的各项服务及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都要有后勤人员去创造。学期前,后勤人员要提前到校配齐桌椅,购置办公用品,畅通水、暖、电,洗刷餐饮用具。学期结束后,后勤人员还要进行校园财产管护、校舍维修和建设。总之,后勤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息息相关,只有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后勤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校园的绿化美化,既可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伙食管理,不但要管理好饮食卫生和饭菜质量,还要科学安排饮食,合理搭配饭菜,提高伙食质量,增强学生体质。

后勤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树立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思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责任性,增强服务工作的竞争意识、超前意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挑重担,及时落实

后勤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观念,都要树立主人翁精神,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饱满的热情、文明的举止、积极的态度,为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师生排忧解难。后勤人员应该具备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勤勤恳恳,不计得失,默默无闻的实干精神。

3、建设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教育事业的重新规划、布局的重新调整,学校后勤管理与人员素质问题表现愈加突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缺失是软件,而不是硬件,也就是队伍素质的提高,研究意识的增强,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加强队伍培训,增强科研意识,从工作中找问题,从问题中选课题,大力开展后勤管理的课题研究"。这样,后勤管理人员才能在工作中逐渐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优良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基本技能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1)强化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是灵魂,是一切工作的指路航标,是后勤工作的指导标准。一是后勤管理办事客观公正。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待人处事公平合理,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不偏不倚,做事胸怀坦白,光明磊落,举止行为端庄正派。二是后勤工作责任感要强。后勤工作是学校的大窗口,也是联系教师和学校的领导班子的桥梁和纽带。后勤管理人员对某件事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教师和领导的矛盾,但巧妙处理却能化解矛盾;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后勤人员的品德很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后勤人员多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接触面广,无形中后勤人员的工作风范,思想品德形成一种社会形象,同时给学校工作和社会架起了无形的桥梁。三是后勤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学习可以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正如萨克雷所言:"学习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后勤人员要不断向书本理论、经验心得、技术技巧等方面学习、借鉴,甚至自主创新工作。

(2)精细量化层级管理。后勤人员除管理人员外,炊事员、零时工都是附近农村的农民工,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工资相对较低,且一般雇佣的人员年龄偏大,技术技能较差,加之农民工的思想素质、工作纪律性普遍不高,对所担负的工作完成起来比较吃力,工作态度消极:认为是伺候人的事,低人一等,对待工作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主人翁精神,管理人员常常是苦口婆心的做炊事人员的思想工作,但收获不大。加之个别人员年龄偏大,工作质量不高,难以胜任当前信息化的后勤服务工作。但还要在后勤工作逐步社会化的情况下做好工作,就必须细化后勤工作,明细制度,量化管理,从管理人员到炊事员、零时工,工作分工到人,定岗定量分层管理。后勤管理要勤于动脑,化"勤"为"巧",变"勤于应付"为"科学管理",只有这样,学校后勤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3)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包括以后勤管理员工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包括教师、学生和后勤员工,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各方面的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后勤管理工作。[7]农村中学后勤管理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应从"抓责"着手,在"点"上突破。这个"点"即为后勤人员的"队伍建设",亦称之为"人员管理"。在后勤管理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因素。学校全部的后勤工作,都必须由全体后勤人员来完成,后勤队伍的整体的发展观意识与素质对后勤工作的质量起着直接的效益。后勤工作要坚持"安全管理、服务育人"的"人本"理念,管理者在"后"要"勤",在前要"思",要"谋",以经济的、高效的、节能的、和谐的原则规划和指导后勤工作。

后勤管理也是艺术,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后勤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处理好后勤同学校的关系,使后勤管理为学校建设服务,还要处理好后勤管理同学校内部教学、育人、财务、人事等等方面的关系,提高学校综合办学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教育为社会服务是我国办教育的根本宗旨,当高等教育的类别与层次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一致时,其地位就高,意义就体现得充分;相反,如果高等教育的类别和层次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有一定距离时,其地位相对就较低,意义也就体现得不尽完整。建国以来,高等农业教育在不同的“五年计划”期间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国家战略重点长期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农业和农村虽在短期内被推到前台,但高等农业教育并未因此而获得影响全局的主导地位和战略意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国家建设重心从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内在关联的重要因子,在以农村为重点的国家建设中具有其特殊的战略地位。

一“、一五”接管、调整期初步明确战略地位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实施期间,既是高等农业教育由社会主义中央政府接管、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明确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使命并取得初步成效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任务中,当时全国独立的高等农业学校仅有18所,综合大学农学院有30所,总体上学校规模较小,且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在校本科生仅10726人,研究生20人,专任教师只有937人。“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1953年)根据前苏联办学经验进行了教学改革,改系科为专业,改学分制为学时制,设置教研组;翻译前苏联教材,制订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压缩专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请前苏联专家来华讲学,引进新学科;在发展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农林院校调整为27所,原有的182个系科调整为124个专业,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满时,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已达36198人,在校研究生183人,专任教师达到了6526人,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从海外归国报效祖国,全国农林院校共为国家输送18000多名毕业生,在农业建设和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二五”受“极左”路线影响致使战略起伏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宗旨“极左”地体现到了极致,同时也呈现出与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建设相一致的战略起落。在全国农业合作化任务顺利完成后,为了促使农业教育和农业生产任务紧密结合,1957年国务院决定把教育部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领导权转移给农业部,1958年农业部为配合“二五”计划的实施,明确了新的战略部署:“打破常规,实现学校”,实行“三勤”(勤工俭学、勤俭办学、勤俭生产),“三放”(下放农村、下放班系、向工农开门)。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下放锻炼增强了师生的生产实践能力,也为农村带去了农业科技信息,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生活的变化,农业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政治任务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由于“”的影响,1960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提出“要大大发展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事业”,“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少的资金,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迅速培养出大量的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为此,农业高等教育采取了跳跃式地突击发展方式以应对“”的需求,据农业部统计,1960年高等农业院校设置迅速发展到最高峰:本科50所,专科89所,五年一贯制22所,综合大学或其它高校内设置农科的17所,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陡升至178所!迅速膨胀的高等农业教育还未来得及建设,就遇到了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紧缩,才迈出去要大干一场的步伐像“触电”似的快速收了回来,到1962年底,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仅保留本科院校33所,专科学校5所,共38所。但从总体上看,高等农业院校极短时间内戏剧性的增减已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更无从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战略部署,致使高等农业教育自身以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都受到严重的负面冲击。

三“、三五”到“四五”战略地位由高峰到低谷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和“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在开局时即将获得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头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十年”的影响,高等农业教育基本丧失了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战略意义。一改前两个五年计划以工业为重点和中心的发展战略,“三五”计划将农业放到了首位,高度重视“解决吃穿用”问题,高等农业教育迎来了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大机遇。然而,1967、1968年开始的“”不仅使农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成了重灾区的重灾户,而且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三五”计划完成情况连续出现倒退,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1968年还成为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以来惟一没有年度计划的一年。高等农业院校“停课闹革命”,招生工作推迟,毕业生派遣也推迟。1969年高等农业教育按照“农业大学要统统搬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以办分校、五七干校、试验农场、进行教育革命实践等名义,到农村、边远山区建立“战备疏散点”,将大批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下放农村,导致农业院校校舍被占,仪器、设备、图书等被毁坏散失、人员大量流失,整个高等农业教育非但无以发挥其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排头兵的作用,反而成了需要建设的重灾区。1966-1976年“”期间“,三五”、“四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遇到了政治环境的负面影响,计划与经济规律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以“抓革命,促生产”的精神力量来作为完成指标的依据,严重违背了客观规律。高等农业教育在这十年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尽管1970年恢复招生办学,但学校被强行推广“朝农经验”,广大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办学。到1976年,高等农业院校有38所,在校生近5.3万人。“”期间毕业生约7.5万人,国家取消了文化考试,缩短学制,以干代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成效相对较低,战略意义也无法体现。#p#分页标题#e#

四“、五五”到“六五”改革开放初期获得新的战略机遇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和“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从低谷走向复苏和发展时期,并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战略取向。“五五”计划和“六五”计划均包含在《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中。高等农业院校在“六五”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大力进行了恢复整顿,将“”中被迫搬、撤、并、分的学校,逐一退还校舍,恢复在原址办学,少数学校另择新址重建。农业部和教育部先后确定18所农业、农垦、水产院校为农业部属院校,其中北京、南京、华南、华中、沈阳、西北、西南农业大学以及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有关高等学校要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为农村各类学校培训师资。农、林、商、工科等院校在办好本科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专科。”1984年4月,教育部与原农牧渔业部、林业部在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上明确肯定:“高等农林专科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不可缺少、长期存在的层次”,并初步形成了农林专科教育的培养规格、发展途径和改革方向等。上述可见,高等农业教育在国民经济的战略调整中,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已明确将服务社会主义农业建设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突出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六五”期间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相协调的起步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七五”到“十五”市场化过程中战略取向转变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到“第十个五年计划”(2000—2005年)实施期间,高等农业教育以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契机,不仅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实现了资源配置主体由政府向市场的转变,而且开始从“服务农业”向“服务农村”战略转移。“七五”计划实施期间,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关键点,计划和市场也到了生死抉择的最后交锋时期,新旧体制的“共存共荣”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移已“山雨欲来风满楼”。教育届却在这一时期敏感地实践着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从1989年起,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包括农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就逐步改变了由国家统包统分当“国家干部”的就业制度,积极推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拉近了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距离。“八五”时期(1991—199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就高等农业教育而言,在办学层次方面,除了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外,还大力发展了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使层次进一步合理化,1993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比例为0.5:1:0.8;在专业结构方面,由单科向多科发展,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面对农业向面向农村服务过渡;在多种形式办学方面,改变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班一贯制,实行全日制与业余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积极发展函授、夜大、自学考试等业余教育。由此可见,高等农业教育在“八五”期间开始进入了“服务农业”向“服务农村”战略转变的实质性阶段。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农村”在“九五”、“十五”计划实施阶段主要表现为政府宏观运作下的农村微观支持。这种战略选择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始于“九五”期间经济“软着陆”的机遇,人才培养链条的维系主体双元化,其中一元仍是政府,另一元则是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家庭。到“十五”期间“高校扩招”初具规模,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在这一时期更多地呈现出一种中介的战略地位,即农村和城市家庭以教育资金投入的形式支持高等农业教育,而高等农业教育又以人才培养的形式向农村及城市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社会支持教育,教育服务社会的双向互动得以体现。

六“、十一五”实现“由城市到农村”的重大战略转移

第8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一、提升农村初中后勤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具体来说,它担负着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师生生活需求,完成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等重要使命。而后勤工作的创新化服务化改革则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主阵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因此,学校的后勤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教育改革服务。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深深感到:后勤工作细碎烦琐,有其事务性、服务性的属性,同时又有其宏观性、教育性的属性;学校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保持正常的教育秩序,能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倾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合作;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更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为师生服务,决不能持观望、等待的态度,要在学校的宏观发展规划指导下谋划后勤工作,要主动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创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提升农村初中后勤管理工作水平,对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二、正视农村初中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特别是财政较好的一些县(市)农村学校,其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均有较大提升,这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物质支撑。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制约农村学校科学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农村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方面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主要阐述三个方面问题:

(一)食堂管理欠到位

一是出于成本考虑,一些学生营养难以保证。大部分学校食堂餐值、燃料费、工友工资、折旧等相关费用控制较为合理。笔者所在的学校实行的餐值,依据目前的市场行情,确定的价格比较合理。目前大多数学校食堂成本控制得比较好。而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农村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黄金期,需要有足够的营养补充保证其健康生长。据有关研究数据,以一个40公斤体重的人为例,每天需要蛋白质430克,设定从猪肉中摄取蛋白质,就需吃瘦肉180克。而按实行的餐值,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营养,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1、一些学校食物进货关未把好。有的采购员买了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员验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用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食品,使质量不合格的食物上了学生餐桌。2、成品(食物)存放未实行“四隔离”,即生食与熟食,成品与半成品,食物与杂物、药物,食品与天然水隔离。3、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未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二)住宿安全存隐患

主要存在三方面隐患:一是校舍安全问题。部分学校学生宿舍是危房,少数学校校园不能封闭,加之学生宿舍功能用房设置不全,无卫生间,学生特别是女生夜间上厕所安全隐患大。二是流行性疾病及特异体质学生疾病隐患安全。一些学校住宿条件差,学生寝室拥挤,若管理不到位,卫生防疫不力,极易造成流行性疾病漫延。个别学生患有癫痫等疾病,安全隐患大,监管难度大。三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大部分为住宿生,他们上下学路途远,搭乘车辆是必须的选择,但就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加上非法搭乘学生超载超速行驶现象的存在,使安全隐患加大。

(三)经费保障显不足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虽然增加了义务教育经费,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目前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按规定,学生缴纳的杂费应全额用于公用经费,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预算内安排。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财政预算内基本没有安排公用经费,连杂费收入也常被挪用于发放教育津贴、补贴和改造危房、偿还债务等,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无法正常运转。

农村学校危房改造中,中央和省的专项补助远远不够,资金缺口很大,且没有稳定来源。实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基本上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国家规定的标准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但仍然存在个别地方拖欠教师津贴、补贴的现象。“普九”欠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学校的沉重负担。欠债问题已经影响到这些学校的正常运转,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债主封校门、校领导被打等现象。

三、提升农村初中后勤管理水平要有新思路

(一)加强学生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学生食堂是学生集体用餐的场所,是容易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食物中毒事故的重要处所。要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和落实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堂环境卫生关、炊具餐具消毒关、食品保管贮存关、食堂工作人员体检关,有效消除食堂及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杜绝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同时要抓好学生食堂伙食质量和成本核算管理。学校食堂是为师生生活服务的,要坚持“公益属性、服务至上、保本微利”的原则,禁止将学生食堂承包给个体经营者进行盈利性经营。要降低伙食成本,食堂的收入要用于食堂一般性设备的添置、维修和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加强学生宿舍为重点的物业管理

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管理相对分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应主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建立健全宿舍安全工作日查制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督查制度,经常性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寝室长负责制和宿舍区封闭管理制等,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防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9篇: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近几年来,这些特岗教师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问题,充实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甚至这些教师已经成为农村教育战线的主力军,他们为提升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更新农村教育教学理念,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那么在农村教育一线默默辛勤耕耘的特岗教师们,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给农村教育带来哪些变化?他们内心矛盾、迷茫过吗?下面让笔者带我们一起去感受他们的真实生活。

特岗教师:全名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简称特岗教师,是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特岗教师聘期为三年。

特岗教师数量: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以来,共招聘特岗教师23.7万名,分布22个省区、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调查事实:扎根在农村教育的“新园丁”:陇南市武都区教育局王局长说:“目前,武都区有在职特岗教师524名(包括转正的),他们的到来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学历高、能力强、大多数受过教育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拥有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能很快地投入教学,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因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使农村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一直以来,陇南市武都区存在着教育不公平、不均衡现象。特别是偏远乡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师资力量严重匮乏。通过“特岗计划”创新了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陇南市武都区教育公平。

特岗教师们满怀抱负和希望,投身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为农村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是扎根在农村教育田野上的辛勤园丁。

特岗记忆:“我是靖远县一个偏远农村的特岗教师。去年9月份开始上班,工资一直到12月份才发,一次性发了4个月的工资。之后每个月就只发1580元,地方财政也没有补助。”靖远县一个偏远农村的特岗教师说。

据了解,在特岗教师任职期间,许多省市除了中央拨付的资金外,津贴、补贴一律没有。文件规定特岗教师工资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下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与当地同等在编教师相比,工资差距仍很悬殊。有些省市按季度发放工资,有些按学期发放,这使特岗教师们平时的消费开支都成了问题。平时生活紧张时,特岗教师向学校借生活费,向同事借钱的事时有发生。

直面现实:教师群体中的“边缘人”

来自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的特岗老师靳万强说:“只身来到陇南市武都区五库九年制学校,他去学校的第一天,坐车整整走了八小时才到学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让他很失落,感到很孤独。如此长途跋涉,对未来的担忧,对父母不能尽孝,能找到对象吗?每想到这些,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

靳万强是很多特岗教师中的一员。跟很多大学生一样,毕业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这份新工作有很多期待,但一路的荒凉,望不尽的大山,以及亲眼目睹农村落后的现状,使靳教师到岗后感到孤独、寂寞、惆怅。三年服务期满后的去留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那些曾经抱有的远大的志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一点一点消融。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困惑,使他们的情绪一落千丈。诸如学非所用、付出不被别人理解、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等等,也让他们困惑不已。

在教师前面加特岗二字,就与在编的教师存在较大的差别。特岗教师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农村教育,却生活在异样的目光下,在他乡,在流浪。承受着不一样的待遇。对他们来说,教师很近,又很远。

而在三年聘期内,他们大都没有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艰苦地区津贴等。多数地方的教育管理者认为,他们是编外教师,甚至连评优奖励的资格都没有。这些都使他们感觉自己就是教师群体中的“边缘人”。

家在通渭第三铺乡的袁小可,是新疆沙湾县商户地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来新疆,恋爱就是不可遇的奢侈品。父母对我婚姻问题也逼得紧,我也想了好多办法都无济于事。一方面是人生地不熟,交往圈子小。另一方面是自己条件差,无住房、收入低,哪有女孩与我谈婚论嫁啊?”谈起自己婚姻问题时,袁小可显得很无奈。

特岗教师找对象难,成家难,成了困扰他们心头的一大难题。在偏僻的农村,信息闭塞,择偶圈子小、闲暇时间少、工作压力大,这样就增加了他们择偶的难度。自己的“另一半”存活在理想中,现实使他们处在了“婚恋危机”中。在宁静的校园里,特岗教师们心不能宁静。

特岗期待:我待何年身可安

“没有上班时,期待着上班。成为特岗教师后,不在编,没有房子住,三年后的去向不定。看着在编教师的工资比我们多好几百,盼望着国家也能把我们的工资涨一涨。哎!想到这些就让人心里很不踏实。”2009年分配到宕昌县南阳中学的特岗教师杨艳艳这样说。

特岗教师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三年期满后,是转正继续当老师,还是面临再就业?三年后能不能如期转正?转正定级能否与当地在编教师一样?地方财政能否保证工资按时发放?对于没有归属感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块“石头”才能落地。

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千千万万名特岗教师远离家乡,在祖国最需要的农村默默无闻地播种希望。尽管有太多的艰辛与困难,但农村只要有学校的地方就有他们奉献的身影。陇南市武都区龙坝乡一位村民说:“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为龙坝九年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血液,新活力。至今忘不了周老师在河坝里给孩子们洗澡的情景。”

他们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气象,他们正以蓬勃的热情,带领山村孩子们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赢得社会各界的一片喝彩。六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实践证明这些农村特岗教师经受起了诸多考验,选择留下,可能就要远离家人,在偏僻的农村奉献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饱尝辛酸,任劳任怨,独守寂寞,默默奉献,像大山的情怀,如泥土的清香,俯首于乡野,纵横于百年疆场,在这个光辉的职业中,农村特岗教师的心中充满了无限希望。

总之,笔者以为特岗教师是农村校园中又一面鲜活的旗帜,要让他们的灵动促进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如果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好他们的引领作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中他们不只是特岗教师而且是有特殊贡献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