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高中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高中调查报告

第1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1、报告调查的原因

2、调查的结果

心理的闭锁性少年期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其发现逢人不可再全抛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饰、内隐的需要及各种顾虑,使其嘴上相继都加上了一把锁。有许多问题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尤其是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闭锁。但另一方面,这时期他们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广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闭锁,尤其是异性间相互的闭锁,更加使其产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心中的苦闷很想找人倾诉、讨教,于是常处于左右两难的矛盾之中。闭锁性既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是适应力提高的表现,但也加大了对他们了解及把握的难度。使其不敢与人倾心相交而感孤独,于是大都述说于锁于抽屉的日记之中,致使有些老师变得困惑不解,倍感学生变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的指导几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但是,在当前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而弃之一旁。这样,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学生则往往就会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轻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重者,产生严重畸变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涉及很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对子女溺爱,过于放纵,另一方面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各种不正常心理行为增多。他们任性、倔强、刁蛮、目中无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间、师生间、亲了间关系紧张。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在新时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集顺应人性的发展。

二、调查方案设计

1、内容设计:

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那些内容;现今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如何;高中生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是怎样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况怎样,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2、过程设计:

阶段

时间安排

任 务

第一阶段

1、 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访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交往能力与交往状况进行自测等形式,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

3、 随机选取实验班,讨论研究方法、形式、研究进度

第二阶段

实行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交叉进行研究

1、 面对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形式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班队活动、讲座、家长会、宣传、心理信箱等;

2、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特别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矫正训练,即个案研究;

3、 组织研究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经验;

4、 每学期上交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1、对实验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状况测试,与第一阶段进行对比;

2、对上阶段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合每时期的结果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逐步完成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培养的调查报告

4、调查方法设计:

(1)访谈法:通过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学生等访谈,更清楚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为全面考虑研究范围和方法提供有力建议;

(2)文献法: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有关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为研究的借鉴;

(3)问卷调查法:用已有的量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施测,同时也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个证明;

(4)课堂情景实验法: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班会课,心理健康活动课,有针对性地组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任教师的观察和调查的结果,选取个别学生运用心理学的辅导知识进行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

三、调查的实践意义

1、调查意义:

有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与桥梁,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与人的沟通达到情感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理论价值:

使教师对心理学知识中有关人际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现实教学探讨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的最优化手段,为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四、调查总结

正确处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应当正确引导和促进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长,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使各个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

五、调查参考文献

1. 沈阳市第八十五中学 高凯 《浅谈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2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学科的考查越来越注重文学素养的养成,思辨能力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从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改革可见一斑: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纳入必考范围,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形下,增加了考试的阅读量,要求学生必须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要求考生必须对两类文本都熟练掌握其体裁特点;文言文考查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一题,要求学生熟悉古代文化常识;作文材料倾向于社会热点,要求考生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

这些变革都说明,单靠刷试卷、练习做题技巧,已经无法应对高考了!它要求考生有更广的阅读面,古今中外都要涉猎;要求考生有更高的阅读能力,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量。

阅读,已是不可避免的任务!

那么,目前高中生的阅读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为此,笔者特意在任教学校做了一个调查,印发了《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表》让学生完成,收集并分析了调查数据,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阅读现状

由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的阅读状况堪忧:

1.大部分学生(80%)忙于各学科的学习及作业而没有时间阅读其他书籍;

2.小部分同学有阅读习惯,但限于《意林》《读者》等杂志,或者是网游小说;

3.只有极少数(不到调查人数的5%)阅读经典作品。

二、影响阅读的因素

1.没时间。高中课业紧张,每天课程排得很满,学科多,作业多,每天忙于各科作业已经花去了他们大部分的自习时间。

2.没资源。全校三千多学生,只有一间小图书室,藏书不多且质量不高;大部分是旧书,长时间没有新书补充;只在周六晚上对学生开放,很多学生高中三年下来都不知道原来学校图书馆可以外借书籍。

3.教师不重视。阅读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行为。学校每月一次的考试都要评比成绩,导致老师都急于讲授教材内容,急于传授做题技巧,都不愿意在阅读这种“闲事”上花功夫。

4.没兴趣。手机的普及、网络的推广,让很多学生乐于网络上碎片式地阅读,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作品。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阅读荒”:

一、教师引导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加大自身阅读量,让学生领悟到阅读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魅力。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老师必须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一个家中没有一本藏书的家庭,很难培养出学富五车的孩子;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也很难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发展好自己,才有“诲人不倦”的资格。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开解学生知识之“惑”、人生之“惑”、宇宙万象之“惑”,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没有皓首穷经,何来解惑之能。

在平时课堂中,有意引导学生,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书中自有丰富的知识,有复杂的情感,有人生的思考,有人文的关怀。阅读,支持我们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多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组织学生就阅读书籍进行探讨,做学生阅读路上的引路人。比如在讲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讲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鼓励学生阅读完整版的《水浒传》;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向学生介绍他的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还可以推荐学生了解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多举办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活动,这样既能有效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学校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场所,理应是书籍的王国。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蕴藏丰富、时时添新的图书馆、阅览室,并且应该有足够和适当的时间对学生开放。学校应该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开设阅读课;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余还能留出时间进行阅读。

学校还应该多举办读书活动。比如:设立“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设定一个主题,如“书香伴我行”;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等各类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效益平台,有效利用广播站和校园网的作用,开办好书介B、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三、学生自觉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生可充分利用起零碎时间,饭后半小时,睡前十分钟,都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只要养成阅读习惯,长期坚持,就能取得可观的成绩。

第3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第一部分:现状特点

珠江镇五里村是一个当代农村的典型。在五里村调查三天,我们从五里村的发展现状看到了我国当代农村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几十年来,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过多次变化。目前,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调查采访的农户中,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等粮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规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类作物的比例较多。另外,枣子等干果的种植也有一定的发展。

二、生产方式发生不同程度变革。目前农村的生产种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程度主要有生产的规模决定。既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大棚种植,也有规模不等的私人种植。我们采访的农户由于种植规模有限,所以没有过多地使用现代化耕作设备;但是我们了解到,在大型的农场中,大型机械的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三、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显著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五里村的马飞是一位有名的枣子大王。他培育的超级大枣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切都是凭借对科学知识的钻研精神,加上踏实的作风。他们都是当代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们是我国农业向科技化、专业化发展的干将。而普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则是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在短短三天中,我们接触到许多当地农民。他们和我们交谈时,对一些现状的分析都比较客观和透彻,阐述了他们对于我国基层农村政策的看法和意见。他们的观点充实了我们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我们实践基地所在的行知小学就是当地的著名的农民子弟小学,招收附近六个村子的农民孩子。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力量优良的学校。许多农民孩子不但圆了读书梦,还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和教育资源。

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及收入结构的变革。目前农村农业人员的收入已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许多农民选

择外出打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出力。这样,丰富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以农户李伯伯家为例,他的儿女均在县城打工,他自己在农闲时也偶尔外出做活。这样,他们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也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革也使他们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们采访的若干农户中,电话、电视的拥有率高达九成;有四成的农户家中有摩托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电扇、洗衣机等电器已比较普及,我们还能看到农民从腰间取下手机发短信。这一切,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进的大型种植基地逐步兴起。在五里村,我们参观了浦禾园果树基地和艺莲苑水生花卉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部级的重点基地,许多先进的品种、技术在这里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到普通农业生产中。先进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相关农业的发展,同时形成连锁反应,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资源,无形中又增加了农村其他产业的产值。这也是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的表现。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

农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由于调查程度有限,仅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侵犯农民权益的事件太多。仅在五里村,农民普遍反映他们的权益受损。当地工厂建设宿舍,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农民觉得生活无依靠。而工厂在申报征用时,竟称农民的良田为荒地!这一现象引起当地许多农民的不满。而对于这种现状,农民大多抱悲观绝望态度,没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无形中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农民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一定数量存在的行政问题为农民威权设置了障碍。这是短期无法解决的。正如一位农民说的,中央、省、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县落实时,有时发生了差错。所以,农村问题更多的是基层工作的开展和改进,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的农村人口太多,范围太广,

第4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情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25-01

2009年9月30日15时,喀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检测网络实验室检出喀左县第四高级中学一年七班张某的咽拭子样本为阳性结果。县疾控中心立即安排部署疫情处置工作,向县卫生局进行报告,同时将疫情上报朝阳市疾控中心,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组织应急机动队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工作。

1喀左县第四高级中学基本情况

朝阳市第四高级中学位于喀左县建设路,有学生2430人,共分三个年级组,一年组12个班级,二年组11个班级,三年组10个班级。患者张某为一年七班学生,该班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45人。

2疫情发现经过

9月28日,喀左县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接诊1名发热患者,初步诊断为上感病例,对其进行咽拭子采样。9月30日,喀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检测网络实验室应用PCR方法,对其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3流行病学调查

喀左县第四高级中学一年七班共有学生66人。9月27日有2人因病缺课,9月28日3人因病缺课,9月29日2人因病缺课,9月30日16人因病缺课(其中15人为发热及流感相关症状)。

患者张某于9月28日6时到县中心医院就诊,自述9月25日晚腹泻2次,服用氟哌酸后好转,9月26日出现发热症状,伴有咽部不适,轻咳,否认接触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无外出史。医院查体:测体温39℃,血压110/80mmHg,WRC5.8×109/L,尿酮体(+-),胸片右肋隔角浅钝,转至呼吸科,CT检测正常,医生李凤英采集咽拭标本送检验科,告知患者回家治疗休息。患者回家后,与其父张永顺、其母陶瑞华有密切接触,于9月26、27、28、29日在朱丽光诊所就诊,静脉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诊所内有其他患者同时就诊。

10月1日上午,市、县两级疾控专业人员组成两个流调小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密切接触者65人。共有发热及流感样症状20人,占30.77%。其中一年七班学生高爽9月30日发热38.4℃,学校午检记录中未登记。

10月1日上午,喀左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喀左县第四高级中学因病缺课情况进行了调查:四高中于2009年9月16日出现有感冒症状的学生1人,而以前的十余天未见有此类缺课的记载。以后具有感冒症状的学生陆续增加。9月22日,全校共有因感冒症状而缺课的学生15人,23日16人,25日16人,27日28人,29日44人,30日51人,29日出现有感冒症状者分布于全校的20个班级中,其中一年十一班有15人,占34.1%;30日出现感冒发热症状的学生中,一年十一班出现缺课者11人,占33.3%,一年三班缺课10人,占19.6%。患者张某所在的一年七班,共有学生66人,9月30日上午,该班学生自测体温,其中超过37℃的共有10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5人。9月29日、9月30日发热学生高于10人的班级有:一年十一班、一年七班、一年三班。目前该校已经放假,学生在家观察治疗,班主任老师每天电话询问学生状况,一旦有感冒症状及发热者,告知立即去医院就诊。学校已按“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要求,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4实验室检测

9月28日,县中心医院一年七班学生咽拭子1人,9月30日,及县疾控中心采集二年一班学生咽拭子1人、10月1日采集四高中学生咽拭子6人(其中一年七班密切接触者5人,一年三班1人),送市疾控中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一年七班张某、王某、谭某、穆某、二年一班王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9月30日、10月1日两次检测确诊5例。

5密切接触者追踪情况

10月1日,居住在建设路的13名学生密切接触者(含开发区4人)中,3人有发热症状;居住在古塔街的50名学生密切接触者中,有上感症状9人,有发热症状19人。13名教师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症状。

6已采取的措施

6.1喀左县疾控中心正在追踪患者张悦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将其他地区密切接触者名单传真至当地疾控中心。

6.2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居民下发了病例居家隔离治疗告知书、普通居民健康告知书、在校学生健康告知书。

6.3告知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事项:患者尽量单间居住,使用单独的卫生间,使用后通风,清洁消毒;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盖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时使用清洁剂洗手;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戴口罩;至少在家隔离七天或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最长时间为准)。

6.4密切接触者按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执行。

6.5喀左县第四高级中学立即放假8天(10月1日至10月8日),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扫和开窗通风;对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知识培训,并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

6.6对学校同班级出现流感样症状体征超过3人的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并做好病例跟踪调查。

6.7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张悦进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相关信息报告。

7存在问题

7.1从流调结果看,该校30日一年三班、一年七班、一年十一班各有10人以上有发热及流感相关症状,但未按市卫生局、教育局《转发辽宁省学校和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朝卫传[2009]85号)中“学校一天内同一班级出现相似症状3人或以上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7.2该校因感冒症状缺课的学生从9月23日至9月30日逐渐增多,而学校未引起高度重视,致使出现众多的流感样症状者。

7.3学校应在流感样症状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及时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7.4学校班主任老师应每日核实学生发热情况,并及时报告校医,以便采取措施。

7.5一年七班学生张悦患病后在家观察治疗四天就复学,校医未进行复课条件审查,有造成疫情扩大倾向。

8下一步工作安排

8.1继续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

第5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国学热和国学教育的发展,经典教育也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在各地得到广泛推广。推广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是一项惠民强国的教育之路。中华经典教育不仅能开启生命智慧,培养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境界,而且能极大地促进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是针对当前中华经典诵读在全国推广多年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一次调查。广东省开展经典诵读试点工作始于2004年5月,至今已近10年。广州市番禺区积极倡导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为番禺区的一所普通中学,按照学生生源划分为番禺区第五类中学。划分为第五类生源的学校大都为农村中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中学学生入校成绩差,文化素质不高,中华经典文化教育极为缺乏。他们与城区中学学生的文化差距极大。这种文化差异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够端正,健全的人格特征没有形成等。要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当从源头抓起,即从思想意识形态抓起。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是一种可以形成好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教育。

本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有二:第一,以石中学为试点学校,了解番禺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水平。首先,当下学生文化素养不高,语文素养更低。但到底有多低,低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楚,没有一个量化的值。其次,学生到底是缺乏哪些中华文化经典的知识和素养,也不清楚。此外,学生中华文化素养的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其主观愿望不肯学还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均需要调查清楚。此次调查是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找到依据,其意义不言而喻。第二,以石中学为试点学校,了解番禺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内容、范围、方式及效果等方面情况。以上调查结果将为此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并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可有的放矢地提高农村学生中华经典诵读能力,减少此类活动的盲目性、低效性。

三、调查过程

(一)确定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是番禺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华经典诵读问题。从广义来说,调查对象就是指番禺区所有农村高中,但是从实际实施可行性来看,选择典型的农村高中作为试点学校会更合适,更容易有效实施。石中学符合作为试点学校的标准,它在番禺区隶属第五类生源学校,第五类学校全部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学,学生生源基本来自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重视教育,不重视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石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分初中和高中。小学、初中经典诵读教育推广得比较多,高中推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比较少,而高中阶段推广中华经典诵读不仅能进一步巩固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成果,而且能检测中华经典诵读推广的效果,还对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接受过经典诵读教育的高中生有一种强化拓展的作用。

(二)确定调查测试内容

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中华经典诵读现有状况,并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两个模块的内容。第一模块是“中华经典诗文”水平测试卷,第二个模块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调查问卷。“中华经典诗文”水平测试卷共40道题,每道题1分,总分为40分。问卷调查共10道题,不计入总分。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方便快速准确测试,不占用过多时间。测试卷和问卷调查的结合可以互为补充,能发挥两种卷型的优势,各取所长,对中华经典诵读情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也是本次调查的特色之一。

编卷的初衷是从两个角度考虑的:第一,降低难度,切实可行。第二,题目典型,铺面较广,具有区分度。以这两个角度为原则,初步确定测试的范围是从古至今的中华经典篇目,包括古代小学启蒙教育的中华经典如《三字经》等,从小学到高中的除课本外的中华经典诵读篇目均有涉及,但重点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下面对两个模块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模块测试卷统计表

题号 篇目名 朝代・作者 体裁、思想内容等 备注

1 《弟子规》 清・李毓秀 思想道德启蒙教育 小学

2 《三字经》 宋・王应麟 思想道德启蒙教育 小学

3 《三字经》 宋・王应麟 思想道德启蒙教育 小学

4 《论语》 春秋・孔门弟子 语录体儒学经典 小学、中学

5 四书五经 春秋战国 儒学经典 小学、中学

6 《孟子》 战国・孟子 儒学经典 小学、中学

7 《诗经・关雎》 春秋 诗歌总集儒学经典 中学课内

8 《诗经・氓》 春秋 诗歌总集儒学经典 中学课内部分

9 《国语・周语上》 春秋・左丘明 国别史著作 课外

10 《史记》 西汉・司马迁 史学、传记文学 中学课内部分

11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写景抒情散文 中学课内

1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清代、明代、元 小说 中学课内

13 孔子《论语》 春秋・孔子 思想道德启蒙教育 小学、中学

14 屈原《离骚》 战国・屈原 浪漫主义抒情诗 中学课内部分

15 诗人文学常识李白、杜甫 唐诗 课内拓展

16 成语与历史人物曹操等 成语典故 课内拓展

17 成语字形 成语典故 课内拓展

18 流行歌曲与《诗经》 课内拓展

19 王实甫《西厢记》 元代・王实甫 戏剧 中学课内部分

20 王翰《凉州词》 唐代・王翰 七言绝句 中学课内

2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 词 中学课内

22 李清照诗词 宋代 诗词 中学课内部分

23 艾青 现代 诗 中学课内部分

24 《周易》 战国 古代哲学著作 课外

25 《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 春秋战国 儒学经典 中学课内

26 白居易《琵琶行》 唐代 长篇叙事诗 中学课内

27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 七律 中学课内

28 苏轼《题西林壁》 北宋 七绝 课内

29 范仲淹《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写景抒情散文 中学课内

30 张九龄《望月怀远》 唐代 五律 中学课内

31 白居易《长恨歌》 唐代 长篇叙事诗 中学课内

32 孔子名言 课内拓展

33 《水浒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 小说 课外

34 《红楼梦》 清・曹雪芹 小说 课外

35 《儒林外史》 明・吴敬梓 小说 课外

36 《西厢记》人物 元代・王实甫 戏剧 中学课内部分

37 四大名著人物 清代、明代・元 小说 中学课内

38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诗 中学课内

39 朱自清《匆匆》 现代作家朱自清 散文 课内

40 关于“春天”的古诗 课内拓展

第二模块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学生知识现状、主观意愿以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测试安排:

1.测试对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全体学生,覆盖面较广。

高一总人数:370人 参考人数:338 缺考:32人

高二总人数:379人 参考人数:335 缺考:34人

高三总人数:368人 参考人数:285 缺考83人

注:高三音体美艺术生外出学习。

2.测试时间:各年级自定,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经备课组商量,统一用晚修时间进行测试。

3.测试要求:监考老师为各年级语文老师,考试纪律同正规考试一样,采用涂卡方式,测完后学校统一读卡。

4.测完后收回问卷、答题卡,方便复查。

(三)调查结果

测试结束后,将三个年级的答题卡统一送至学校读卡处,现在根据读卡机的成绩进行统计。

一模块调查问卷数据结果统计

年级 一模块平均分(总分50)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人数

高一 17.5 28 5 0

高二 19.9 30 7 1

高三 21.4 33 10 14

全级 19.6 33 5 15

二模块调查问卷数据结果

调查题目 选择项目 调查结果统计:高一338(人) 调查结果统计:高二335 调查结果统计:高三285

课余主要阅读书籍 A学习辅导类书籍 94(占27.8%) 92(占27.4%) 104(占36.4%)

B传统经典名著 42(占12%) 53(占15.8%) 27(占9.4%)

C畅销类、网络类文学等 150(占44.3%) 146(占43.5%) 110(占38.6%)

D基本不阅读 47(占13.9%) 43(占12.8%) 42(占14.7%)

对于史籍的阅读情况 A只读过中学课本上节选的部分 112(占33.1%) 114(占34%) 109(38.2%)

B有时读,读过部分 78(占23.1%) 99(占29.6%) 59(占20.7%)

C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 50(占14.8%) 41(占12.2%) 25(占8.7%)

D很少读 95(占28.1%) 80(占23.9%) 90(占31.6%)

对四大文学名著人物形象的了解途径 A阅读原著 125(占37.0%) 105(占31.3%) 83(占29.1%)

B教材 74(占21.9%) 87(占26.0%) 76(占26.7%)

C电视电影网络等

媒体 95(占28.1%) 109(占32.5%) 85(占29.8%)

D其他途径 37(占11.0%) 32(占10.0%) 35(占12.3%)

古代文化经典教育的用处 A用处很大 97(占28.7%) 109(占32.5%) 113(占39.6%)

B一般 199(占58.9%) 185(占55.2%) 135(占47.3%)

C很小 21(占6.2%) 18(占5.3%) 19(占6.7%)

D没有什么用途 16(占4.7%) 21(占6.3%) 17(占6.0%)

是否愿意抽出时间阅读古代文学经典书籍 A十分愿意,觉得那是一种人生享受 66(占19.5%) 73(占21.8%) 55(占19.3%)

B愿意但只是偶尔,因为没有时间 214(占63.3%) 226(占67.5%) 183(占64.2%)

C读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书是浪费宝贵

时间 13(占3.8%) 9(占2.7%) 14(占5.0%)

D没兴趣,因为

不喜欢 39(占11.5%) 25(占7.5%) 32(占11.2%)

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经典诵读班 A很乐意参加 74(占21.9%) 85(占25.4%) 50(占17.5%)

B有时间就去参加 175(占51.8%) 192(占57.3%) 169(占59.3%)

C没兴趣,不参加 71(占21%) 49(占14.6%) 51(占17.9%)

对学校推进中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阅读活动的形式建议 A设置为必修课 38(占11.2%) 50(占14.9%) 31(占10.8%)

B设置为选修课 108(占32.0%) 91(占27.2%) 83(占29.1%)

C研究小组 129(占38.2%) 127(占37.9%) 131(占46.0%)

D自主阅读 56(占16.6%) 62(占18.5%) 38(占13.3%)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你认为需要去学习中华经典文化吗 A需要 204(占60.3%) 217(占64.8%) 168(占58.9%)

B不需要 26(占7.7%) 20(占6.0%) 9(占3.2%)

C不知道 56(占16.6%) 32(占9.6%) 36(占12.6%)

你认为中学期间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存在哪些困难 A不懂得如何选择书籍及版本 51(占15.1%) 31(占9.3%) 37(占13.0%)

B文言形式不容易

读懂 181(占53.6%) 181(占54.0%) 119(占41.8%)

C缺乏环境 17(占5.0%) 27(占8.1%) 16(占5.6%)

D没有时间 37(占10.9%) 31(占9.3%) 38(占13.3%)

中华经典水平测试卷数据分析及问题反馈

1.较好态势:

据本次测试调查,我校高中生比较熟悉的中华文化经典篇目题目体现在测试卷的第3、8、11、12、29、38、39题,涉及的篇目或内容是孟母三迁、诗经《氓》、范仲淹《岳阳楼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自清《匆匆》等。这些篇目均脍炙人口,是名篇中的名篇。孟母三迁之所以为大多数学生熟知,是因为其融生动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教育性为一体,是小学启蒙教育中家长重视教育的一个生动教本,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的良好范本。对诗经《氓》的熟悉,也是在情理中,此题考查的是“信誓旦旦”,与中学生特殊的情感体验息息相关,对学生有莫大的吸引力。而另外的三篇为学生熟知有两个因素在里面,一方面这些文章文辞优美,朗朗上口。另一方面是这些篇目皆属考试重点篇目,学生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2.现状堪忧:

从水平测试卷测试得出的成绩来看,我校高中生的中华文化水平极低,这是有客观数据做依据的。本次测试卷总分设置为50分,及格分要30分,从测试平均成绩看,高中全级无一个年级合格。平均分最高的是高三级,也仅21.4分,高一低至17.5,全级最高分33分,仅比及格线高出3分。最低分5分,可以说中华经典文化知识极其贫乏。从及格人数来看,高一全级0人及格,高二全级仅1人,高三情况比起高一、高二要好,有14人及格。从测试卷试题结构来看,课内知识和课外拓展结合,穿插考查,既可以测试课内中华经典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情况,两者兼顾,而且难度不大。以上数据反映出本校学生在课内中华经典知识掌握方面比较薄弱,在课外阅读中华经典方面更为薄弱。由此可见,目前我校的中华经典诵读情况确实令人忧虑。

(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及问题反馈

调查问卷的问题着重从两个方面设置,一方面是调查我校高中生目前阅读的客观现状和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是调查我校学生对中华经典诵读文化活动的主观意愿。

1.调查结果一:通过对“课余主要阅读书籍、对于史籍的阅读情况、对四大文学名著人物形象的了解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我校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形式表现在学习辅导资料的使用上。高中学生面临的是高考,承受着非其他学习阶段所能与之相比的压力,所以,他们购买大量的学习辅导资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购买行为与其说是个人的选择,毋宁说是高考指挥棒下无奈的选择。我们学校学生虽然属于广州市第五类生源,但是对这些学生来说,能考上高中也已经来之不易了,因为在广州市还有将近50%的学生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因此,他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不比重点中学的同学轻。如果有差别的话,就是高考目标的定位差异了。就时间分配和能力而言,他们能用于阅读中华经典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是他们当中有一些爱好者,也苦于没有老师的引导或专业指导而难成气候。从调查问卷结果和中华经典水平测试结果看,还可以看出粤教版高中教材的编排对提高中学生的中华经典素养是有成效的,学生每上升一个年级,阅读和掌握的中华经典篇目就越多,在成绩上表现就越好。

2.调查结果二:调查问卷的第6项“是否愿意抽出时间阅读古代文学经典书籍”,第7项“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经典诵读班”,该两项是从学生主观能愿性方面来考查的。选择“B愿意但只是偶尔,因为没有时间”这一项的占到了总数的六成以上,而且选择“没兴趣”的仅占极少人数。这些数据或许暗示着一种可能――学生中其实绝大部分是喜欢读中华经典名著的。这是这个调查最振奋人心的地方,也是让笔者激动不已的地方。虽然推广中华经典的道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但是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3.调查结果三:调查问卷的第8项“对学校推进中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形式建议”,这项调查的意义在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进行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华经典”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大部分赞同开展“选修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与笔者的设想不谋而合。学生的意见是一种很好的建议。“开设选修课”与“兴趣研究小组”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开设选修课”的优势在于它有老师引导,可以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还能吸引更多的爱好者,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研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优势在于它时间安排的任意性,人员组合的自由性以及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是选修课的延伸与补充。两者结合将极大地推进中华经典在中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当然,小组研究学习形式依然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完全的放任自流是不可行的,老师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任务目标。

4.调查结果四:调查问卷中的第9题“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你认为需要去学习中华经典文化”与第10题“你认为中学期间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存在哪些困难”是调查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意义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校高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华经典文化,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是能意识到学习中华经典的意义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有将近四成的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中华经典的意义,这也提醒我们要深入学生内部,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转变观念,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四、结论

本课题组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水平测试卷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番禺区农村高中经典诵读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农村高中学生普遍缺乏中华经典诵读知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具有其必要性,从长远来看,也具有其紧迫性。中华经典诵读在我区中学每年都有一些推广活动,但就其普及度和影响力来看,效果不明显。开展的活动属于非常态性质,难以对中学生形成持续的影响。该调查报告反映出在中华经典诵读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地域存差别,学校有差异,在师资相应水平、学校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方面参差不齐;第二,活动存在阶段性,可持续性发展活动模式还不成熟;第三,诵读推广未形成区统一的规划和培训,研究活动停留在试点;第四,诵读推广力度不够,活动既要重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考虑到学生参与的义务性。

综上所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目前已有的推广活动的基础上,各级学校应更重视经典诵读推广活动的可持续性,注重其常态化开展,保证其有效性,为弘扬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6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时间 2002年7月15日~7月30日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WWW.DIYIFANwen.com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⑷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 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 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7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为全面了解住校生的营养状况,我对住校生的饮食进行了问卷调查。设置了“你父母的职业”,“你每月的生活费用”,“你的早午晚各餐的费用”,“你每天的饮食费用”,“你的早午晚餐的主食”,“你每天的饮料”,“你食用蛋奶的情况”等方面的十个问题,对三所学校的住校生进行了问卷。发出问卷144份,收回144份,其中接受调查的男生68人,女生76人。对数据进行了仔细整理分析,特对白河县普通高中住校生的饮食存在的问题进行疏理,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特报告如下。

一、白河县普通高中住校生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

白河县普通高中住校生在校饮食已全部实现商品化,供应机制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学生购买食品已比较方便,食物品种可选择余地较大。白河一中和白河二中有约25%的住校生在校内就餐,75%在校外就餐,白河三中住校后全部在校外就餐,校外购买食品也主要在校园周围,最远距离不超过300米。大多数住校生能吃饱,部分学生是可以吃好的,饮食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不断改善,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年度体检资料显示,白河一中2006至2008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是39.40%、24.66%和28.18%。但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的问题。

1、饮食费用不足。调查显示,住校生每天的饮食费用多数在8元以下,维持在6―8元“较高水平”的占49.31%,4―6元的占15.97%,有3.47%的学生每天饮食费用只在4元以下。可见约有20%的学生处在绝对贫困之中。

2、营养欠缺,饮食卫生堪忧。学生体检显示,近30%的学生营养不良,住校生营养不良率远超过30%。从饮食结构看,住校生中有44.44%的学生从未饮用过牛奶,仅有18.75%的学生偶尔吃鸡蛋,没有一个学生能经常食用蛋奶。52.78%的学生午晚餐主食选用米饭或面条,就少许素菜,有26.39%的学生选用馒头、烧饼或方便食品充饥,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白河一中全校近2800人需用早餐,1700余人住校的需用午、晚餐,校内学生膳食中心仅能提供300―500人,近八成的学生分散在街上就餐;白河二中初、高中住校学生2100余人,校内仅能提供800人左右的餐饮服务;白河三中校内没有学生食堂,全部在校外就餐。各饮食摊点很少座席,大量的学生只能站在街道上进餐,车辆行人很多,尘土飞扬,极不卫生,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各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近年虽有所改善,仍难以符合卫生要求,防蝇、防尘、消毒设施不全,即使有设施,使用很难到位,形同虚设。餐具前者使用后,稍加冲洗后者即用,生熟混存等现象较为普遍。

3、一日三餐不科学。很多学生的早餐都是将就82.64%的学生早餐费用在2元以下,其中有4.86%在1元以下,很难满足上午的能量供应;晚餐费用1―2元者占43.75%,2―3元者占23.61%,3―4元者占27.78%,晚餐时间在下午5:30到6:00之间,晚9:00以后皆饥肠鹿鹿。多数学生要学习到晚10:30以后,晚上能加餐的非常少。前一天晚餐到第二天早餐要间隔14个小时以上,对学生的健康是很不利的。

二、住校生饮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收入低,生活费用少。我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739元,主要来自打工收入和农业收入。据对住校生父母职业调查显示,学生父亲外出务工者占47.22%,在家以务农为主的占45.03%,学生母亲在外务工者仅有18.75%,75.69%在家做家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有家的感觉,没有外出)。家庭收入只能处在中等偏下水平,给孩子提供的生活费用很紧,每月生活费300―400元的占36.11%(其中女生占19.74%);200―300元的占52.08%(其中女生占68.42%);还有4.86%(其中女生10.53%)的学生生活费用在200元以下。这些学生大多住家在离学校较远的,除去往返的交通费,必要的学习费用,用于饮食的费用就相当有限。特别是女生,家里提供的生活费比男生少,用于非饮食费用无疑比男生多,可省就是饮食费了,所以女生的饮食费用明显低于男生。

2、服务设施不全。白河县三所普通高中教学用房已基本满足需要,生活用房严重短缺,学校想方设法也只能提供少数学生就餐,甚至无法提供就餐。多数住校生一日三餐由社会提供,校园周围的饮食店(点)少有配套的服务设施,有的甚至连操作间都没有。

3、食物量少质次价高。白河县主要的粮油、蔬菜靠外地输入,成本较高。由于白河特殊的地理位置,物价总水平要比安康、十堰高出10到15个百分点,输入的蔬菜价格要高出30%到50%。学生膳食供应完全市场化,经营者为降低成本,一般选择的是市场上价格最低的劣等粮油菜蔬。熟食原材料的优劣是没有严格标准的,经营者只把握不出大的安全问题就万事大吉。当然在采购和供应时总是“能省则省,能劣则劣,能少则少”。虽然市场化供应存在竞争,但是,学生就餐时间集中,而且时长有限,很多人一齐涌向有限的供应点,形成了卖方市场,学生只能接受质次价高的食物。有的学生两人合买一份3.5元的小笼饱当早餐,晚餐也有两人合吃一份米饭的。3元以下的早餐最多也就是面皮一碗,2元以下的早餐只有烧饼一个或油条一根,3元以下的午晚餐就可想而知了。学校周围供应学生的熟食价格不断上涨,份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有的豆浆变成了“白水”,有的烧饼变成了“月饼”……。学生这样的就餐状况令人心寒。

4、监管力度不够。住校生食物主要由社会经营者供应,学校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卫生、物价等政府部门大多是最大限度许可审批,日常管理停留于“运动式”的不定期检查,缺乏长效机制,监管理未能常态化,对日常经营状况缺乏系统督察。对服务设施、卫生状况、价格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三、解决住校生饮食问题的建议

1、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扶贫工作。劳务经济是我县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由于我县农民很多缺乏技术,外出打工所从事的都是苦、脏、累的工作,大多是出力不挣钱的活儿,除矿工(玩命的活儿)外大多收入微薄。外出务工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终究要回归本土。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加群众收入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白河的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扶贫工作也着有成效。低收入家庭仍大量存在,特别是不少的多子女家庭徘徊在贫困边缘。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在扶贫工作中,多子女家庭容易被忽视。因子女多而贫困的家庭受到的照顾会减少,这些子女的生存权有意无意被轻视。多子女就学的家庭应成为扶贫的重点,提高有学生家庭的收入。乡镇建立跟踪扶贫制度,确保学生家庭收入不断提高。

2、加强贫困生救助。白河县三所高(完)中长年坚持贫困生帮扶,校内有党员帮扶,有教师发起的教师自愿捐助,学校减免学费,有募集社会爱心人士捐助,有“健康成长计划”,福利基金资助,财政资助等多项贫困生救助项目。但对于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仍难以满足救助的需要,且这些救助主要用于学习费用,对贫困生生活救助是很少的,救助机制不健全。建议核定贫困生最低生活标准,建立长效救助机制。扩大贫困生财政资助,将义务教育阶段住校贫困生生活补助扩大到普通高中,在普通高中实施“蛋奶工程”,确保住校贫困生基本的营养供应。

3、完善学生生活设施,突出学校后勤服务公益性。白河县的高(完)中亟需建设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学生食堂。白河一中校内活动场地非常狭小,要扩大校内活动场地,必须拆除现有用于学生膳食中心的老实验楼。必须要在校园近邻建设学生食堂,最小规模也需满足2000人的就餐,至少需要投资400万元。白河二中需改扩建学生食堂,白河三中必须兴建学生食堂后,均需要数百万元投资。学校食堂建成后,须加强监管,非营利性经营,严格控制食物价格,确保以成本价向学生提供膳食,突出学校食堂的公益性。

第8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内地就读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水平较高。SPSS22.0的分析表明考试焦虑与焦虑总体水平的相关度最高,呈现明显正相关。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降低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促进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问卷;降低焦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14

一、引言

1. 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Horwitz(Horwitz,Horwitz & Cope,1986,2001)等对焦虑的定义,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外语学习焦虑被认为是一种特别情景下的焦虑 ,表现为学生对自己外语交际能力的过低的评价。Krashen(1982)认为,焦虑使得学习者难以接受语言输入,不能理解目标语所表达的意思,因而影响了语言的“获得”。焦虑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有影响。因此,研究在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焦虑情况,利用焦虑等情感因素促进在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对于在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与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

作为多民族国家以及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关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文献,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学习焦虑问题的成果。如,杜丽娉(2013)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明显高于汉族学生,并且指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相对落后以及学习者自身学习经历的负面作用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吐尔逊?卡得,姚春林(2010)认为“母语――汉语――英语”的三语学习现象是造成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课堂焦虑的重要原因。马仲荣(2005)研究发现藏族“双语”学生藏汉语水平差异与英语学习焦虑水平差异有较高的相关性。白丽梅,曹进(2005)指出语言障碍是造成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高焦虑的重要原因。赵冬梅,刘晓艳(2013)则探讨了不同的纠错性反馈方式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

3. 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式了解内地就学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藏族学生在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目前笔者所在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控制内地就读的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水平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目前在安徽省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就读的115名藏族高中生。这些藏族学生由汉族教师授课,均具备藏汉双语交流能力。英语学习水平较低,阅读能力不足,口头及书面表达困难是这些学生总体的英语学习现状。作为离家独自生活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高中生,他们在身心等诸多方面具有与同校汉族学生不同的特点。

2. 研究工具与过程

本次研究采用唐文芳(2006)的Horwitz的焦虑测试量表中文译版略做修改后作为问卷(见附录),本问卷含有33个基本问题,涉及外语学习焦虑的四个方面(沟通焦虑,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一般性课堂焦虑)。问卷采用了实名制。笔者将115名生集中后下发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说明,现场完成后收齐。共收回问卷115份,有效问卷115份。问卷中的分值进行了计算并用SPSS22.0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笔者使用SPSS22.0 问卷中的数据经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表1至表4表明了外语学习焦虑的四个方面与外语学习焦虑总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英语学习焦虑的四个方面与焦虑总体水平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性。其中考试焦虑与焦虑总体水平之间呈现的相关性最显著,负面评价焦虑其次,而沟通焦虑与焦虑总体水平的相关性的显著性最低。这一结果反映出面对考试以及课堂提问等评价方式时,学生焦虑程度较高,同时也符合目前本地区英语教学侧重书面考试偏轻口头交流的教学情况。

四、降低藏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1. 关注藏族学生的藏文化背景

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是藏汉英三种语言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一方面,藏汉英三种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都有区别和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既存在相互的干扰也存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基督教是英语语言发展史上核心的背景因素之一,而藏传佛教是藏族学生文化以及民族性格当中的决定性因素,两种文化必然存在相互学习与磨合的过程,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因此,笔者建议并在尝试了在对藏族高中生日常英语教学中添加音标、构词法等基础性教学内容,同时应重视文化教育,采用阅读、观影等形式增进藏族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以及英美国家概况的了解,提升文化认同度和接受度,促进藏族学生英语学习。

2. 调整评价模式,减轻考试焦虑

笔者的调查报告表明在内地就读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四个方面中,考试焦虑和负面评价焦虑与整体焦虑水平相关度最高,与笔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的观察结论一致。由于藏族学生在学习基础以及目前水平上总体低于同级汉族学生,他们在回答问题和面对考试时显得紧张焦虑,缺乏信心。因此,笔者认为尝试将常规学习任务进一步细分为阶段性任务,对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例如,汉生每次识记60单词的任务可以给藏生分解为三次完成每次20个并对每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考试成绩的处理上,考虑到藏族学生高考录取要求和条件,笔者坚持了以相比于自己的成绩进退步为标准的评价方式而不是班级所有学生间的成绩比较,使成绩与进步的激励相关联而不是与他人的表现相关联,鼓励其达到既定的目标,做到“低标准,严要求”,使评价标准符合藏族高中生群体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效地降低了藏族学生的焦虑水平。

第9篇:高中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地点: 尚乐村

调查课题:  综合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小组成员: ×××

目的地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西南侧,靠近河北省.面积9.67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2300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800人,560户.

 

    调查前,我们事先做好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并请当地学校的同学作为我们的向导帮助我们完成调查。

在当地,我们分别采访了村委会领导和许多当地村民。组员们用自己礼貌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令村民对我们敞开了心扉。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采访工作结束后,我们却得到了两种完全不用的信息。一方面,是代表官方的村委会领导发表的说辞,另一方面,是来自广大基层群众反馈的信息。

    首先我们前往的是该村的村委会,这栋二层小楼与周边还比较落后的景象相比格外惹眼,宽敞的办公会议室和不斐的红木家具让我们不禁感叹这还只是一个村级政府。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职务类似助理的工作人员,他向我们介绍到:北尚乐村从XX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以矿山开采和矿石深加工为支柱产业,农作物种植为第二产业以及少量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北尚乐村背靠塔山,矿石开采以大理石,汉白玉,红砂岩为主,在就地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石雕,板材,玻璃,胶水等,成品在销往北京市区、河北省等地的同时还出口到中国台湾和日本。农业作为第二产业,种植作物有玉米和小麦两种,并有少量果树。第三产业是一些企业,有月饼厂,箱包厂,福利纸箱厂,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有一定创收。

    村里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流动人口较少,并且贫富差距不大,人均年收入5600元上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谈到北尚乐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时,村为会领导告诉我们,XX年5月市政府出资已经修好了一条贯通全村的水泥路为大家出行提供方便,今后将继续加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除旧建新,即以村委会出面的形式,由投资商出资为村民推除旧房每户建起一座二层别墅,将村民住宅集中,空出的宅基地用于建设企业厂房,发展如物业公司的第三产业经济,以解决住房问题,增加就业机会。

    在村委会采访的近30分钟的时间里,通过领导给我们的信息,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里人民的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这里的未来充满希望。尽管现在并不富足,但是在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实现小康只是时间的问题。

走出村委会,我们走进村子先看到的就是刚才提到的水泥路,路旁的砖房还算整齐,我们就选择从这里开始采访村民。

    村民对我们很友好,我们在攀谈中提到想核实一下村委会告诉我们的信息是否属实,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给了我们这样的答复:全村几乎所有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作物种植,品种有玉米和小麦。土地资源匮乏严重,人均不足4分地(4分地约为150平方米)。一年一收,但因村里的灌溉用井被村委会所有,灌溉成本高于农作物实际收益,35元/小时的价格令农民难以接受,所以农田生长只靠自然降水。这样一来每年打下来的粮食仅够自足,基本没有富余的粮食作为商品粮出售来增加收入,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而村领导所说的矿石开采和加工厂到了群众这里则表示前几年这里的矿山和加工厂都已经不属于本村,矿石开采被一个叫天龙集团的公司买走,加工厂也已经卖给了外村。然后我们说到种田没有既然没有农业收入那生活怎么办,一位老人说农闲时村里的轻壮都会出去打工,务工的地点一般也不会太远,基本都在大石窝的石材加工厂里。农忙时回家的人也不多,这样一年下来,人均年收入4000元上下,和村领导给出的信息有一定差距。除此以外,村里的月饼厂以为经营不善已经出售,对面的福利纸箱厂也早已倒闭,所谓的第三产业只不过是两三家条件破败的小商店。其他人还告诉我们,村里的这条水泥路是今年五·一修好的,刚过一个月,路面就出现裂痕和掉渣现象,据说这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政府拨款建设的。而我们看到应该是水泥筑成的路面里却不合比例的混进大量沙子和石头。紧接着。村民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子从我们面前路过后马上催促我们赶快离开,这是村委会的人。无奈之下我们继续前进,和不远处的一个的看着摊子的老奶奶了起天来,说明来意后老人家说,现在家里没有任何耕地,5个孩子全部在市区打工,每个月依靠儿女寄回来的一点生活费度日,摆这个摊子卖的都是一些很便宜的糖果,因为村里的小孩子很多,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玩的东西,也是为了给自己无聊的生活一个精神的寄托。

    调查进行了刚刚不足一个小时,我们的心情越发沉重。我们发现,在北京,还有的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我们有着天壤之别。于是下一步,我们准备前往村民所说的已经被收购的矿山去看一看。

    沿土路一直走,会看到地面上很多的还未雕琢的汉白玉原石,继续走,就是一个废弃的汉白玉加工厂,厂房外面有废弃的石坯和吊装设备,这些都紧邻一个沙石厂,但因为工人们似乎并不欢迎我们的到来,所以只好放弃了对这里的采访计划。在靠近山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些堆砌的红沙石,原来这是一个开采和初加工一体的厂。就在碎石机前,这里的老板告诉我们:红沙石的主要部分是表面的红沙,可制成胶水,玻璃等,中间白色石头部分主要用做雕刻。这个的几个工人和老板并不是本地人,靠把原石粉碎后出售红沙的初加工来赚取利润。几年前从村委会手中买来了这里红沙石的开采权,每年只向村里缴纳少量的费用。在正常使用炸药开山炸石的情况下,两台碎石机年产量约为16000吨,可是炸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并且工人工资,运输费用也不断上涨,进而影响了产量,现在的收入也只能勉强支撑。负责深加工的厂子都设在周遍的村子,在北尚乐目前还没有。 《1》

走出采石厂,在来时的路上我们遇到一位放羊的大爷,听口气估计是位老红军。因为没有土地,所以只好以放羊糊口,他向我们感叹:哪个农民不想老老实实种地,但是共产党把我们活命的根子都拿走了,本来就不多的土地都拿去建厂,最后落得工厂没建起来耕地也没了。我的这些羊有二十多只,连填饱肚子还是困难呢,拿什么去提高生活水平。想想毛主席时候的领导们都是怎么为群众服务的,现在的干部,老人也只能摇摇头。再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老人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深刻:“谁要是占了共产党的便宜,算谁厉害”。从话语中,透出对当前一些领导的强烈的不满。

    至此,调查已经基本结束,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我们的小向导对我说,尽管大家说的都带有一定情绪,有些偏激,但是基本上都是事实。

    所以,我们根据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对该地区的经济情况做一个总结: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群众住房一砖瓦房土房结合居多;耕地面积少,灌溉困难,农业果实仅够自给自足,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支撑;矿石开采加工作为当地的的优势项目已经被别人占领;第二第三产业几乎崩溃;人均收入约40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