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控制范文

工业控制精选(九篇)

工业控制

第1篇:工业控制范文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控制存货基础工作

论工业企业成本控制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一)成本控制是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工业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企业成本控制是促进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也是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成本控制研究和确定与产品成本有关的各种工作和业务、数量和价格标准,因此制定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过程,也是确定现代企业各项工作和业务标准的过程。企业成本控制控制侧重成本差异分析,关心实际成本明显偏离企业成本控制的情况和发生偏差的原因,集中精力解决对实现成本目标有较大影响的问题。为了满足现代企业高速发展的要求,有效利用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管理,进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合理、科学、有效的优化配置,必然会激发企业发展潜力,以及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全面促进企业的腾飞与发展。

(二)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响。实行成本控制,要求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如材料消耗定额和领发制度,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等都应该及时制订和修订,并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三)成本控制是工业企业发展的基础,生存的保障

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把成本控制在同行企业的先进水平,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可以削减售价扩大销售,经营基础稳固了才有力量去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寻求新的发展。如果企业在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一味在促销和开发新产品上冒险,一旦市场萎缩或决策失误,企业没有抵抗能力便会很快垮下去。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更要有科学、具体的现代化成本控制战略。在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只有将控制与管理手段、措施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现代企业的告诉发展,并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

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在企业内部低成本可以降低企业的产品价格,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企业的经济正处于萎缩阶段,那么降低成本对企业的继续生存更为重要。通常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和供应商相应的提价要求,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种外部压力。企业降低成本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经营战略设定的目标利益而进行的,实施成本策划,正确运用价值分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而实现利益目标。因此,成本策划作为改善成本手段的同时,也是实现利益目标的手段。

(四)成本控制给工业企业带来的好处

第2篇:工业控制范文

【关键词】 锅炉安装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焊接 “五因”管理

大型工业锅炉承担着区域供热和并网发电双重任务,它们的正常运行与否,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规定的七类特种设备中锅炉排在第一位,因各类锅炉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屡有发生,事故的原因可归纳为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几大因素,其中因安装质量缺陷造成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上马的热电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笔者以参与我市某热电厂2×110t/h锅炉安装为例,从监理角度出发,对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1 设备概况

(1)本期工程计划安装三台130t/h次高压水煤浆锅炉,锅炉为单炉膛,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2)锅炉主要参数。

(3)锅炉型号:WGZ130/5.3-1型。

(4)锅炉最大连续出力(BMCR):130t/h。

(5)过热蒸汽压力:5.4Mpa。

(6)过热蒸汽温度:450℃。

该炉为单汽包(锅筒)、自然循环、微正压燃烧、露天布置。锅炉本体受热面由省煤器、水冷壁、对流管束、高低温过热器组成。除锅炉本体外,还配有送引风机、电除尘等辅助机械,燃料由配套的水煤浆厂提供。两台锅炉从2003年10月开始安装,2004年10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行,历时12个月。

2 质量控制

2.1 概述

水煤浆锅炉此前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四台,属于环保推广项目,笔者针对锅炉安装工程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焊接量大且多等特点,结合水煤浆锅炉特点,依据监理规划,编制了针对性的监理实施细则时,分别制定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具体内容,从而对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2 依据

锅炉设备安装质量监理控制的依据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简称电建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年版,简称蒸规)等。

2.3 事前控制

(1)审查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工程开工前,应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时予以确认。

(2)审查施工人员资格。工程开工前,应严格审查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尤其焊接锅炉受压元件的焊工,钢结构、重要部位的焊接工作也应由适合该项工作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进行焊接。值得一提的是,该锅炉的安装单位有大亚湾核电站施工的光辉业绩,起初对我们这个“小工程”不十分重视,我们在组织现场了理论和实际考试,指出他们其中的不足,在开工前及时端正了他们的态度。

(3)图纸会审和参加设计交底。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审查图纸审批手续(包括专业之间的会签)是否齐全;审查制造厂和设计院设计界限是否清楚,其接口和结合部位的图纸是否齐全完整,防止出现“两不管”而造成缺图,影响施工;审查图纸的深度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审查各图纸之间是否有错、漏、碰、缺等问题。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在听取技术交底后,将图纸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逐一提出讨论,通过协商加以解决,并写出会议纪要。

(4)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可靠、合理;审查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体系是否健全;审查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整。

(5)组织锅炉基础验收交接。组织安装承包单位和土建承包单位、土建监理单位,根据锅炉土建基础验收记录进行基础复验;土建基础经检查、测量符合要求后,土建承包单位和安装承包单位进行土建基础中间交接,并办理移交手续。

(6)“监造”、“安检”合格和复查。锅炉设备在组合、安装前应经建设单位组织“监造”和“安检”合格,并由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规定,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测量和验收,并请锅炉检验所对汽包等重要部件核验,如发现制造缺陷则提交建设单位与制造厂研究处理及签证。

(7)其它设备和材料的确认。其它安装设备和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承包单位应进行核查,其内容包括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材料化验单、产品规格、型号及生产厂家许可证等,同时进行外观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准使用或安装。

(8)参加承包单位召开的锅炉安装专业会议。要求承包单位对全体安装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使安装人员人人明白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管理制度以及注意事项,并汇报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监理工程师要进行监理交底,向承包单位交待监理工作程序、控制要点、目标值及监理工作的方法、措施,尤其是旁站监理方案交施工单位熟悉,明确停检和报验的内容,督促承包单位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把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贯彻下去,为争创精品工程而努力。

2.4 事中控制

锅炉安装应在其基础复验合格并完成土建中间交接后进行。以110T/h次高压锅炉为例,从钢结构安装开始到竣工验收,其全过程如下:锅炉基础中间交接锅炉钢结构安装汽包吊装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组对吊装下降管及锅炉范围内管道安装(辅助机械安装)水压试验砌炉风压试验烘炉、煮炉试运行竣工验收。

现将安装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如锅炉钢结构安装、汽包吊装等事中控制的重点简述如下:钢结构——钢结构的柱、梁对接焊缝质量检验应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进行;钢结构组合件的偏差、钢结构安装找正偏差均应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汽包——审查汽包检查、测量吊装方案;汽包支座和吊环在安装前应检查接触部位,接触角在90内,接触应良好,圆弧应吻合,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要求。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管子应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对合金钢管必须进行材质复查(100%光谱分析);管子应进行单根或单排通球试验和水压试验(水冷壁管子可与锅炉本体水压试验一起进行);按规定比例对焊口进行射线探伤,不合格的应进行返修并由承包单位写出返修报告。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审查水压试验方案,以1.25倍工作压力进行超压试验,升压、降压速度及检查要求按措施执行。砌炉——对每批运到现场的耐火材料应核对产品合格证和有关试验报告,外观检查合格后,按每批抽样检验合格方准许使用;砌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图纸或规范要求;烘炉时按烘炉措施和制造厂升温曲线进行。

在事中控制中,我们认为焊接工序的质量控制属于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监理单位投入精力最多的工序,虽然采取了许多的预控手段,施工初始在水冷壁拼装中仍发现了较多的焊接缺陷,主要是未焊透、气孔问题。

我们从分析质量问题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来具体排查,通过排查下列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手段,使焊接质量得到了保证,极大的降低了返修率:

(1)人的方面:焊工的工作技能、职业习惯、质量意识问题。首先通过现场考试端正了态度,在巡视中及时纠正焊条保温筒不接电保温、焊丝不用丙酮擦洗就使用等不良习惯,给予合格率高的焊工表彰,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开展技术竞赛等活动提高质量意识。

(2)焊接设备性能问题:选用综合性能指标较好的专用焊接设备,保证设备的良好工况才能实现恰当的焊接线能量;还有组对过程的工装夹具,因夹具不合适使组对间隙不当从而造成局部未焊透;还有氩弧焊中氩气纯度和流量问题均可能导致气孔缺陷多发等等。

(3)材料选用问题:选用与母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在保证各种技术数据的情况下,材料可焊性好,容易采购,在锅炉部件中使用的多种材料,不锈钢和不锈钢间、不锈钢和碳钢间、碳钢和合金钢间,焊接材料均有所区别,在经历的工程中焊工弄错的现象也是不少的。一般情况下,焊接材料选型设计文件中已明确规定,主要是烘干和使用是否按有关的管理制度执行。

(4)焊接工艺问题:加强焊接工艺纪律,严格执行规定的焊接工艺方法。从材料加工、焊前预热、焊材管理、装配定位、焊接规范参数、层道间温度控制、后热缓冷,到热处理等环节,一一作了详细规定,如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焊接缺陷。还有无损探伤控制,在探伤过程中,《蒸规》和《电建规》关于返修比例有所不同,我们监理据理力争,认为部规高于行业规范,就高不就低,执行《蒸规》中规定的按第一次检查数量的25%增加抽检探伤,而不是《电建规》中的增加一倍不合格焊口数量,这样可以更大范围的保证整体焊接质量。

(5)环境问题:因该热电厂靠近海边且冬季施工,风力和湿度都比较大,给焊接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也是产生较多气孔的主要因素。《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72条对制作环境明确规定:锅炉制造过程中,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时,没有预热措施不得进行焊接;湿度大于90%时停止焊接,氩弧焊风力大于2.5m/S时要采取必要措施等。监理要求施工现场配备温度、风力、湿度检测的仪表,并每天检测记录,在气候较差时天气加大巡视力度,并且针对性选择在此工况下的焊接产品进行无损检测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缺陷漏检,实践证明这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

在事中控制阶段监理工程师进行的质量监督活动分别有见证、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工序交接检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指令等方式,关键是监督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检查“三检”制度的落实情况,他们本身重视了,监理的工作量就大大减轻了。

2.5 事后控制

(1)试运行、竣工验收。审查试运方案;试运期内,督促承包单位做好设备缺陷消除工作;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提供相关监理资料;会同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竣工验收报告。

(2)保修期监理工作。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积极做好工程质量保修期的监理工作。

3 结束语

第3篇:工业控制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探讨

【 abstract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bu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cost control i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hroughout.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are discussed.

【 keywords 】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内容比较多,但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一直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分为建筑施工企业材料成本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等等。下面就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进行一些探讨。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之材料成本控制

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要对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检查,检查施工材料的有关资料,有关证件。建筑施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任何建筑施工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松懈马虎,不能忽视每一个建筑施工环节,对任何细小的地方都要仔细、反复检查,不让马虎误了大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材料的质量,必须从细小的事情着手,做到不忽视、不马虎。一些施工单位会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为了贪图个人的利益购买不合格的劣质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会大大降低工程施工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

在整个建筑施工工程中,建筑施工工程材料的成本占整个建筑施工工程比重最大的,必须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材料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进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施工材料的合格证书和生产证书也需要认真检查,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明确建筑施工材料的来源,对于那些没有经营证书的违法商贩出售的建筑材料不能进行购买,不能因为那些销售商贩出售的建筑材料便宜而贪图眼前的利益。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建筑行业所建筑生产的建筑物是要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去的,如果建筑物因为建筑材料不合格、建筑施工企业偷工减料贪图眼前利益捡便宜的话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这样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进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材料成本控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机制,对施工材料负责人员认真地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从根本上避免建筑施工材料负责人的现象。进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材料成本控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材料价格控制和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材料价格控制和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在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进行施工材料价格控制要求企业通过加强施工材料的检验、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材料的运输、施工材料的出入库以及施工材料的保管等等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要兼顾到这些施工材料价格控制环节,不能够放弃任何一个环节,只有全面的顾及到这些环节才能够真正掌握施工材料价格控制大局,从根本上进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进行施工材料用量控制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施工用料水平,这里所说的施工用料水平并不是依靠偷工减料来达到降低施工用料水平这一目的的,这是需要纠正讲明白的,这里所说的施工用料水平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主张用料验收,对于用料验收要认真计量,严格坚持余料回收。余料无任何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实行限额领料这一规定,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严格规定各班组领取建筑施工材料的时间,在这里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注意的是,在进行各个班组领取建筑施工材料时,应当分批领取材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减少建筑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失误,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建筑施工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材料管理人员也会相对轻松很多。

三、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之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还可以从工程造价这一方面进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从根本上很好地控制保证了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成本。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高度重视才能控制好工程造价进行。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具有变化性,在不一样的的建筑施工现场中,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就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供应以及建筑工程设计变更等等问题进行规定和调整,这一规定和调整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想要控制好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工程造价,就要保证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的安全施工控制,保证建筑施工项目造价中的安全施工控制。因为建筑施工有比较大的危险性,建筑施工现场具有危险性,在建筑施工现场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最好是要组建安全小组,并且部署好安全小组内人员的分工问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以便减少对生命安全产生的威胁和造成的财产损失。

工程预算和结算工作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的控制情况,好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必须让基层的工程造价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了解。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时,必须注意一些新的设备和新的材料的造价工作,市场经济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市场物价的高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考虑市场物价变化的因素,这将会引起预算和结算价格变化的,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四、结语

第4篇:工业控制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50-02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及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文明时期对公共资金的管理,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中都有发现,我国在《周礼》中也有记述,但真正进行深入研究还是20世纪的事。而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它起源于西方,其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由内部牵制逐渐发展到比较完整的内部控制。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组织的演进和环境的变化,其内容是随着企业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什么时候,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都是任何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良好运行的保障。施工企业自然也不例外。关于内部控制的涵义,不同的组织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理解。我们这里给出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所下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主要包括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2.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筑施工企业随着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施行,其盈利空间不断变窄,加之带资施工、工程让利,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想谋求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必须不断进行各种创新,需要缩短与国际管理先进企业的距离,将企业的各项管理逐步纳入标准化管理,不断增强施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内部控制是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的需要

在竞争环境变得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为了确保能够实现经营目标,施工企业很容易采取非正常的手段,进而出现不规范经营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环节,可以及时反映所发生的各类问题,及时纠正,从而对于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执行起重要保障作用。规范的企业经营行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从而促进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

(2)内部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可以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通过有效评估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控制企业内部经营风险的薄弱环节,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风险的最佳方法。

(3)内部控制是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的需要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员工行为,使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客观上有助于建设员工的职业道德。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也对员工的团队精神、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不断激励员工,使其素质不断提高。

(4)内部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的需要

有效内部控制的健全,把施工企业各个部门及其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实现企业的效用最大化,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另外,严密的考核与监督,使工作实绩得到真实反映,合理的奖惩制度再加以配合,便能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重生产轻经营的思想,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还没有清醒的意识,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还存有很多误解。有些施工企业把内部控制片面地理解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成本控制等等,对内部控制的含义缺乏全面理解。更有甚者,有的员工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做做样子罢了,只是为了应付股东或上级的要求而制定的条条框框,内部控制的意识严重缺乏。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首先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控制度政出多门。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专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去制定各项控制制度。由于各个职能部门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同时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深入的协调配合和沟通,许多规章制度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如市场开发部门只考虑任务承揽数量,而对于工程质量、项目的资金状况、工期等考虑较少,有时虽然工程任务有了,但项目没有效益,甚至赔钱。其次,有效的责任制约追究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对违规违纪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罚。

3.尚未建立有效的价格风险评价机制

随着建筑业计价体制的改革,建筑产品由过去的定额计价方式逐步改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工程量的风险仍然由业主承担,但价格风险则由承包商承担。投标时,由各个承包商自行报价,承包商所报价格一旦中标,则该价格为结算价格,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一般不能再调整价格,除非双方另有约定。由于当前建筑市场不完善,竞争激烈、恶意竞争以及“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游戏规则,都不能使企业按企业定额客观报价,为了争取中标,不惜压低报价,承担更大的价格风险。因此,企业应建立价格风险评价机制,来规避低报价中标所带来的效益风险。

4.对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和纠正体系

企业设置的审计部门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但人员偏少,而且素质也不高,这样的审计部门即便能够查出项目上存在的问题,但对存在于领导层面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了。此外,内部审计多以事后检查和合规性为主,不能有效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和修改制度上的缺陷,也不能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另一个方面纠正制度缺陷和违规行为的措施缺乏,不能严格处理发现的问题,致使错误屡查屡犯,应有的内控效果达不到。

三、优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1.提高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对保护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控制经营风险,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深化认识,将内部控制上升到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分期分批组织职工学习内部控制基本理论,营造一种学习内部控制理论、关注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给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2.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得到内容及时、正确、全面的信息,这样就能及时掌握到企业整体的营运状况,然后就能对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如目前大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上脱离了手工操作的账务处理过程,许多企业内部控制的很大一部分也实现了计算机化,这既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开发与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与管理软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3.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做好事后监督

首先,要事先主动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偏差,当实际值与目标值偏离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必须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立,要让工作能力全面、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使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及时了解监督的过程和结果。

第5篇:工业控制范文

①成本控制涉及的控制内容不够全面。长期以来,企业财务人员认为成本控制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成本支出最小化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但不是成本控制的全部,忽视了成本控制的质量成本、工期成本以及对成本控制风险的考察,会使成本控制片面追求低支出而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实际收益,并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不利影响。最终结果就是成本支出减少了,但公司收益却下降的更多,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

②成本控制未能贯彻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涉及到企业的物资采购、机器设备的维护、施工建设的组织等方面,能否在这些具体的只能部门之中推行成本控制的方案措施,能否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关系到成本控制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成本控制必须建立在一套科学、完整的成本控制制度的基础之上,需要公司领导层的指导与支持,也离不开各个部门之家的协调。当前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显然没有达到这种要求,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由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单位职能部门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时有发生,使相关控制制度无法得到贯彻实施,从而各种规章制度成为一种形式,部门领导对成本控制的不重视使得成本控制在单位的推广实施难度加大,成本控制工作也无法发挥实际成效。

③忽视成本控制的全员性。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过程则是由企业全体员工来完成的工作。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在当前施工企业中基本没有做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以及实际实施和考核基本完全由财务部门来完成。财务部门在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是更多的依靠历史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这样制定的控制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具体的控制方法和过程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来完成,但各部门的职能人员对这种缺乏可执行性的控制方案肯定存在抵触情绪,这必然降低了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成本控制需要所有施工人员、工程建筑人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通力配合,仅仅依靠财务部门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控制目标的编制和过程控制是无法做好企业成本工作的。

2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2.1企业成本控制要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项目确定之后,要从施工准备开始,经过建设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到保修期结束,这其中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都是企业成本控制的范围。

①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是日常成本控制活动的行动指南和方向,是企业经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过程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成本控制目标确立之后被层层分解落实至各个责任中心,成为各责任中心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对成本控制的具体要求,是各部门进行事前控制的依据。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财务部门要结合企业历史数据,充分听取有关部门的建议,努力使成本控制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使其成为各个成本中心执行成本控制的有利参考,通过收集执行过程中的实际资料,与成本控制目标进行计量、对比,及时发现、揭露实际脱离预计目标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错误,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期末要对各个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对比各个成本中心的实际支出数与计划数的偏差,分析其成本控制执行效果的优劣,作为各个成本控制中心绩效考核的指标来衡量,对成本控制执行的好的部门要予以奖励,对成本控制执行不力的部门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完善奖惩制度来提高各部门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②加强建设施工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建设项目的不同时期、不同进程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要求,企业应针对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要根据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配备适当的机械设备类型和施工作业的组织等活动,然后将企业成本目标分解细化到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确定成本控制中心的劳动定额、材料定额等具体标准。最后,要根据建设工程的工期和人员规模编制间接费用的明细分解表,以落实相关的成本控制责任和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在施工期间要加强对限额领料单和施工任务单的管理工作,确保单据和实际消耗数据等资料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将实际领用的材料与计划目标对比分析,分析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要定期检查各部门和责任者落实成本控制的情况,为施工的正常进行提供物质保障。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要核查实际领料以及消耗情况,做好退料和退料单的审核工作,精心安排好工程竣工阶段的清理结算工作。

2.2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要从企业整体效益出发全面分析

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减少成本支出的前提和目的是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要以成本最低化为原则,要注意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最佳的成本支出,并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目标,作为考核、评比的依据。成本降低的前提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要坚决杜绝违法手段减低工程用料标准,忽视工程质量的做法。企业要重视工程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质量成本分析,明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分析成本减低的可能性,通过质量成本各项科目的分析,明确施工过程中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质量和成本的最佳组合。

工期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需要关注的另一方面,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者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能否顺利完成是关系到企业信誉的问题,也会涉及到相关的经济利益,工期进度的不同会影响到企业成本的变化。工程进度过快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施工成本,工程进度过缓则会存在不能按时完成工程而支付违约金的风险或者为赶工期进度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企业要努力需求最佳的工程工期实现工期最优化。

2.3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要依靠所有企业员工的参与与合作

第6篇:工业控制范文

关键词:成本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ombining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actual project department, which focuses o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principle for implementation cost, cost control measures taken

Keywords: cost control

在当今国家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企业经营环境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正确反映成本消耗。现行成本计划统计不利于企业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做出全面的核算与分析,从而无法达到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本文从传统成本企业计划统计与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出发,系统分析现代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人工工资超支严重

施工企业成本构成主要由工、料、机三大部分组成,人工成本在招投标综合单价中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是:大型桥梁在10%以内,路基工程在15%以内,路面工程在20%左右,当然人工费用比例随特定项目的施工环境、机械化程度不同而有所差意。本人专业是做计划统计工作,曾经做过调查显示,项目人工工资开支总额一般达到15%左右,个别项目甚至达到25%,有些项目大锅饭现象仍然严重,公司职工放假工资,大量外聘人员、农民工、临时工工资,项目部依然承担责任,导致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1.2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材料成本在施工企业工程中占相当重的比例,一般经验数据为60%―70%,特别在桥梁、涵洞、防护工程更为明显。因此它在施工企业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完全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的成败,就是工程管理的成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项目部在购入大型构件、钢材、水泥及各种配件、低值易耗品时无计划的采购现象比比皆是,或采购计划非常随意,控制权完全在项目经理或采购人员身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超支;另外,项目部未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尤其有的业务人员也不懂得、不注重采购材料的资金成本,从而使项目部购买了大量的高价材料。

1.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20%左右,因此,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造成机械使用费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盲目投入,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来分析购买或租用设备,致使投资无法取得实效,无法收回投资设备成本,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二是采购机具设备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一旦设计变更,投入相当多资金购买的机具设备没有使用价值,造成投入浪费。三是购买大批设备不实行招投标,不计算资金成本。四是企业缺乏计划管理和统筹调配机制,同一企业内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成本目标的要求。在实现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市场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并通过主观努力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而人人不管。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忽大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2.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企业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即动态控制。因为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工程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偏差也来不及纠正。

2.4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

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就相当于QC质量小组那样实行PDCA管理循环。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单项工程组成的,每个单项工程都具有相应的成本目标。因此,应将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目标逐个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施工班组甚至每个人,环环相扣;承诺成本管理责任状,签订成本管理责任书,从而达到参与工程施工的部门、个人从第一道工序起就注重成本管理目标。

2.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实行真金白银的奖罚。

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措施

3.1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全员成本控制

成本的全员控制,是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按照成本

管理责任进行职责分工,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及个人,防止成本控制麻木不仁、漠不关心、但求无过。工程项目成本全员控制应建立项目经理、技术主管、领工员、预算员、财务人员、材料员、机械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3.2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主要有: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准备阶段

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交验阶段包括内业资料的成本控制和保修阶段的成本控制等。

3.3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企业或项目部应当制定和完善本企业本项目的成本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在下达承包任务时,要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成本控制责任书中,对于完成任务突出的项目部或个人应给予合同额一定比例的奖励;反之,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或个人,要分析和查明原因,并给予一定的处罚。

3.4加强风险预估意识,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第7篇:工业控制范文

0  引言:

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利用电子电气、机械、软件组合实现。即是工业控制,或者是工厂自动化控制。主要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气手段,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精确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

工控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带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工厂的生产速度和效率提高了300%以上。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外先进的工控技术进入中国大陆,比较广泛使用的工业控制产品有“plc,变频器,触摸屏,伺服电机,工控机”等。这些产品和技术大力推广了中国的制造业自动化进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

    1.1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英文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

①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 ②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竞争; ⑦可直接用115v交流电压输入;⑧输出量为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⑨通用性强,易于扩展;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4kb。

   为了实现通用汽车提出的要求,第一台适合其要求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于1969年在美国成功制造出来,自从第一台出现之后,随之,日本、德国、法国也相继开始了plc 的研发,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主要生产plc 的厂家分别是:德国西门子、aeg,日本的三菱、美国ab,ge法国的te公司等。

    我国的plc研制、生产和应用也发展很快,尤其在应用方面更为突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随国外成套设备、专用设备引进了不少国外的plc。此后,在传统设备改造和新设备设计中,plc的应用逐年增多,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plc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工厂在研制和生产plc,如辽宁无线电二厂、无锡华光电子公司、上海香岛电机制造公司、厦门a-b公司,北京和利时和杭州和利时,浙大中控等。

1.2 工控pc

    由于基于pc的控制器被证明可以像plc一样,并且被操作和维护人员接受,所以,一个接一个的制造商至少在部分生产中正在采用pc控制方案。基于pc 的控制系统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的诊断功能,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从长远角度看,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 

由于plc受pc控制的威胁最大,所以plc供应商对pc的应用感到很不安。

事实上,他们现在也加入到了pc控制“浪潮”中。 

近年来,工业pc在我国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pc主要包含两种类 型:ipc工控机以及它们的变形机,如at96总线工控机等。由于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对工业pc的运行稳定性、热插拔和 冗余配置要求很高,现有的ipc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该领域,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工控机,而ipc将占据管理自 动化层。国家于2001年设立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产业化”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目标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based控制系统,在3-5年内,占领30%(50%的国内市场,并实现产业化。 

几年前,当“软plc”出现时,业界曾认为工业pc将会取代plc。然而,时至今日工业pc并 没有代替plc,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系统集成原因;另一个是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nt的原因。一个成功的pc-based控制系统要具备两点: 一是所有工作要由一个平台上的软件完成;二是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可以预见,工业pc与plc的竞争将主要在高端应用上,其数据复杂且设备集成度 高。工业pc不可能与低价的微型plc竞争,这也是plc市场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从发展趋势看,控制系统的将来很可能存在于工业pc和plc之间,这些融 合的迹象已经出现。 

    2  工控行业仪器仪表发展

   工控仪表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 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具有自主版权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

    2.1 电工仪器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重点发展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度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2.2 科学测试仪器

科学测试仪器重点发展过程分析仪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检测仪、大地测量仪器、电子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试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产品以技术含量较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

    2.3 环保仪器仪表

环保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取样系统和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2005年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到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2.4 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通过科技攻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2.5 信息技术电测仪器

信息技术电测仪器主要发展电测仪器软件化、智能化技术,总线式自动测试技术,综合自动化测试系统,新型元器件测量技术及测试仪器,在线测试技术,信息产业产品测试技术,多媒体测量技术以及相应测试仪器,用电监控管理技术等[1]。

参考文献:

第8篇:工业控制范文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项目管理;

施工索赔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同守约并不矛盾。恪守合同是业主和施工企业(承包商)的共同义务,只有坚持守约才能保证合同的正常执行。施工企业(承包商)提出索赔要求有它的必然性。

一、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的现实意义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摆脱困境,增加收入的需要。目前施工企业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将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现在建筑市场放开,实行招投标制,并且标底压得都非常低,要想创造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因此,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目前一条非常现实的途径。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需要。增收提效,强化成本控制与索赔将是今后加强经营管理的重点。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把各方面的工作统一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钻研、调整和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将企业管理从实物管理转向价值管理,从而使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为中心,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责、权、利相结的原则。

三、成本控制措施

(一)完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强化成本管理,落实责任,深化改革

①、落实成本逐级负责制,确保成本目标完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横向从主管副经理到各部门,纵向从经理、副经理、各部室、项目部、班组到每一名职工,全部纳入控制范围之内。首先要明确责任,即:从施工生产到市场营销,从经理到职工,从职能科室到项目部、班组,明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直控责任或相关责任。其次是督促干部,即:对各单位资金运用、材料支出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形成一整套成本控制措施保证体系。

②、倒排完成分解目标。为确保实现成本目标,加强成本计划管理,应详细测算缺口因素,对历年容易超支的科目都考虑进去,包括人员工资、业务费和管理费。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进行实际定额查定,将缺口计划层层分解。每个管理层次和岗位都相应压缩成本支出计划,并按月制订限额。如:差旅费、办公费、表格费、汽车费。根据倒排计划采取定额包干、超前控制、一包到底、超支不补。

③、堵塞漏洞,杜绝浪费。针对资金短缺,生产经费严重不足这个生产上的难点,开展“三堵”活动,即:强管理,堵住有章不循的漏洞。做主人,堵住跑冒滴漏的漏洞;反违纪,堵住个人挥霍的漏洞。在重点费用的使用上,一是强化互控措施,实施“一张表”管理。“一张表”即用料申请计划单。每月必须由用料人提报用料计划,填写“用料申请计划单”,经部门经理审核,主管副经理审批,某些特殊用料和临时性的安全生产急事用料必须由经理批准。物资部根据“用料申请计划单”组织进料,用料单位凭材料小票领取,否则物资部不准购买和发放。小小的“一张表”,不但增强了用料的计划性,而且实现了互控,防止了物资的浪费和流失。二是净化进料渠道,强化物资归口管理,严格执行物资部统一购料的规定,做到“三卡死”,即:非物资采购部门购料,挂支卡死;项目部私自进料卡死;无计划领料卡死。财务、物资部门分工负责,分别制盯出相互控制、相互制约办法。即:物资部三不购(无计划不购、无合格证不购、无货比三家不购)。财务部三不报销(超支部分不报销、手续不完备不报销、用途不清不报销),对于常规用料,采取集中采购、集中发放,由用料部门统一、直接领取,减少中间环节,杜绝多花钱、乱花钱。三是减少中间环节。实行集中管理,以最大限度减少流失浪费现象。四是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将有限资金集中起来,统筹规划,优先保证施工生产和重点项目,重点设备整治费用。每月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月份分析结果及时调剂余缺,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④改革挖潜,补充成本缺口。一是调整机构。从生产实际出发,按生产需要对生产组织机构进行重组,减少材料供应点。二是成立设备管理中心,对公司管内所有设备实施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实行设备租赁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了生产用设备合理调配又提高了设备完好率,从而大大压缩开支。三是开展清家底活动,盘活呆滞用料,以补充施工费用,降低支出成本。四是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大搞技术革新。五是自力更生、节约提效。坚持做到能自己办的事情不外委。六是严格控制成本列支范围,定期开展专项成本核算,坚决剔除不合理支出,实行以收定支、总量控制、自求平衡的成本管理方针。

(二)、完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要使成本控制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管理体制以及正确的认识外,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考核办法。

1、把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成本管理只有参与生产全过程,搞好全过程的控制,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要加强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基础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使成本的变化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2、抓成本管理必须全员参与。抓成本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而且是企业各个部门的责任,要把控制成本的责任按照各项管理的性质分劈落实到各个部门,把成本控制的好坏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企业的全体职工认识到降低成本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需要,是自身的需要,以形成全员参与控制成本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大力开展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始终处于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之下,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作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成本否决,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摆脱困境,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第9篇:工业控制范文

关键词:成本控制;BIM5D;精细化管理

1概述

1.1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的“痛、难、累”,始终是管理者比较棘手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资金管理之痛;成本管理之难;报表管理之累。究其根本,主要是施工单位缺乏全面、详细、准确的业务数据和有效的监控。为满足施工单位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创造更多的利润点,要高度重视施工企业管理层的成本管理工作。

1.2BIM技术下成本研究的必要性

在大数据时代下,BIM技术以其可视化和模拟性深得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重视,因此,运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管理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施工阶段BIM应用的根本原因来源于施工方管理层对管理精细化的管理需求。BIM技术能够实现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有效集成,在成本控制中严格把关。将BIM5D技术引入建设工程项目中,通过建立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对成本实施动态的监控,做到以预防为主,为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提供有效依据。

2BIM技术的优势及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2.1BIM技术成本控制的优势

信息时代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数据的准确和时效性,BIM平台将集成各专业的模型,并将其关联到施工过程中的三控、三管、一协调中,为项目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协助管理人员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从而达到减少施工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协同和可视化。BIM平台将建设工程的各参与方联系起来,录入数据信息,形成较大的信息系统,施工总包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协同平台获取有用的成本数据信息。第二,施工模拟。施工单位在3D模型的基础上添加进度和成本两个维度,即BIM5D,通过模拟动画来掌握每一个时间点项目进展和资金状况的预演,模拟动画的重点不是动画本身,而是让所有人都看得到、看得懂未来的项目情况。通过预演,对比实际和模拟的情况,了解进度延误了多少、预算超了多少,有一个评价基准。这些变化和评价也会作为数据被保留下来,成为企业不断调整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2.2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体系

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以工程三维模型为载体,基于BIM技术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体系,解决从立项到竣工交付全过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通过BIM协同平台连接设计、监理、材料设备供应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做到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能够通过BIM平台实现施工模拟、施工校验、施工交底、碰撞检测虚实结合的项目成本管控系统;建立以可视化模型为载体,以施工深化、变更分析、技术管理和物资管理为目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在项目实施阶段顺利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BIM模型下的成本控制分析

施工企业要做到对成本的精细化控制,需要利用BIM5D模型这一基础信息库。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工程量、工程价格、施工变更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实时监督,做到成本动态控制。另外,BIM5D模型根据导入的数据信息提供资金计划,施工单位可以据此分析各阶段的资金投入情况,提供实际成本的及时录入,帮助决策者分析成本实际投入情况和分析成本控制效果。在动态控制过程中,强调事前和事中的控制目标,但是,在监控过程中出现成本的偏差,就要启用事后控制程序,采取一系列的纠偏措施。在BIM模型下,通过成本的动态控制,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预算和施工过程中最优的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