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手术期护理论文精选(九篇)

手术期护理论文

第1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管理;围手术期

新生儿群体是一特殊人群。不仅体现在新生儿的发育特点、身体条件等,也体现在患儿家属对于新生儿的关注程度上。而对于新生儿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起到辅助治疗效果[1]。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在对于患儿的有效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院选取新生儿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手术期间护理管理方案对于提升围手术期新生儿治疗效果发挥的作用。具体方案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20例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患儿中有120例男性患儿,女性患儿为100例,患儿的年龄在1-10天之间,平均年龄为5-6天。采取随机实验法,将全部22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结果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临床上的可比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1.2方法

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内容和方法如下:1.2.1术前护理。做好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及胸腹部X线片等检查。进行备皮、配血、胃肠减压、应用光谱抗生素、补充维生素K和维生素C。术前改善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因此,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营养不良是术前护理的重点内容。当患儿合并肠穿孔腹膜炎和休克时,复苏的同时补充血容量是术前治疗及护理的重点[2]。常规将患儿置暖箱内;床旁备好吸引装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注意观察腹部情况,争取在出现明显腹胀之前手术治疗;同时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术前半小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及镇静药。患儿进手术室后,病房护士准备好一切抢救物品,提前将暖箱预热到32℃左右。1.2.2术后护理。胃肠减压及全胃肠外营养是肠闭锁早期管理的关键。因此,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哭声、四肢温度、腹部穿刺孔渗出情况、呕吐、腹胀、排气和排便、切口愈合情况等变化。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原则,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或合并其他严重畸形的患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并由专人护理。患儿进行肠外营养期间,指导患儿母亲正确使用吸奶器,将乳汁挤出并储存起来,为经口母乳喂养做准备。出院前评估患儿喂养状况及哺乳支持情况,出院后随访至患儿进食状况良好、体重达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注重袋鼠式护理,鼓励母婴情感交流,营造温馨、舒适、和谐的护理氛围和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3]。向患儿家长强调随访和院外功能训练的重要性。1.2.3出院指导及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美国各大医院均从不同层面设定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及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4]。我国目前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健康教育层面上,术前着重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自行编制患儿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在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之前,向其家属解释该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问卷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所有检测数据以(±s)表示,检验方法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新生儿消化系统外科疾病当中,肠道闭锁、肠道狭窄是较为常见的,且对新生儿生活影响较重,生活质量极大的降低。在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当中,手术治疗是可以取得临床疗效较好的一种治疗方式,而手术治疗期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治疗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肠闭锁、肠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可以发生在十二指肠到结肠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为呕吐、无正常的胎便排出、腹胀[5]。新生儿手术风险较大,在取得家长信任及配合前提下应及时完善术前准备,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提高对手术耐受性。术后维持新生儿恒定体温,提供新生儿喂养技术指导,防止肺部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并发症,加强及造口护理,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综上所述,观察组进行新生儿生理病理的特点剖析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后,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芦惠敏 单位:乌鲁木齐儿童医院

参考文献

[1]鲁思鹏,高霞.新生儿先天性闭锁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15,3(5):54.

[2]冯玉英,刘飞,赵秋玲,等.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5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15(24):72-73.

[3]何小玲,陈惠贤,陈凤华.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结肠造口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6,14(23):3250-3251.

第2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AORN的使命就是支持注册护士们帮助接受手术和接受有创治疗的病人们达到最佳效果。AORN的梦想是在围手术期护理实践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成为全球的引领者。

作为护士,每日我都处于对病人的护理进行管理的角色。我们领导着手术和介人治疗区的小组,为病人提供协调护理。在美国,医务人员每天都要走到一起对病人进行护理。小组包括外科医生、注册围手术期护士(循环护士)、麻醉科医师(MD)、取得资格证书的注册麻醉护士、围手术期注册护士或者外科技师(surgicaltech-nologist)(刷洗职务)、可能是医学博士的外科助理、注册护士一级助理(RNFA)或者医师助理。

AORN的领导层决定我们需要把焦点放在小组的构建上,以便我们能够战胜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的主要焦点是病人的安全。

正确手术部位通用方案

手术部位正确是保证病人安全的目标之一,其与提高识别病人的准确度、提高在护理供给人员中通讯的有效性并避免部位或者侧向错误、病人错误和手术错误有关。

引人“正确手术部位通用方案”。该方案在“错误手术部位峰会”上制定。在该峰会中,有AORN和二十多个关键外科组织参加。此次会议规定了防止病人错误、手术错误和手术部位错误的标准。在实施手术和有创治疗医院的各个区均强制到位的情况下,是一种“暂时停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把手术刀置于病人身上以前,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停止,并集中在病人身上。这时,小组就可以积极地去肯定病人正确,取得手术正确、部位正确、侧向正确(如果涉及偏重哪一个侧面)的一致性,标出部位,病人在正确位置,而且植入物和特殊设备均在常

AORN着手发表关于手术后期安排病人方案中确认过程的文章和信息。手术始于制订病人方案。如有偏侧现象,确切的那侧必须写清楚(右/左)。这看似简单,但是许多缩写和字迹难以辨认。在入院时必须确认确切的病人、手术、部位、侧面,并递送到每个病人的护理处。病人是该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如果手术过程包括左/右侧、多组织(手指/脚趾)或多水平(即脊柱手术、颈、胸、腰),那么手术部位必须标明。病人和外科医生都参与部位标记。标记不能拭除,并置于一个覆盖后也能看见标记的部位。

在切开病人之前的那一刻,整组人员必须用有效的口头语言进行确认,这个确认仪式必须成为常规。这一确认时刻必须记录在案。

药物治疗不当

IOM发现,药物治疗不当是另一个主要威胁病人安全的问题。建议执行约束或强制职责以将关于药物经营和管理的危险降至最低。约束的例子:剂量限制方案、自动停止定购、三方检查药品、在手术室标记所有药品。强制的例子:标准化和限制护士室中常规储存的浓缩电解液的数量。AORN标准、推荐规范和指南防止我们的护理过程造成药物治疗不当:

.仔细确认药品标签三次。

.当药物传递给消毒人员时传达药物强度、给药途径和剂量,当药物给予将要服用的人手中时再次传达。

.保持药物无菌传送至无菌室。

.进出无菌室标记所有药物。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原始药物和溶液容器保留在手术室,直到手术结束。

.创造药物安全储存环境:分开貌似和音似的药物,将高度危险和易于出问题的药物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报告和反应药物治疗不当或近似过失的程序需要恰如其分。注意力应该在错误降低上而不是惩罚。许多临床机构缺乏回顾专注于错误降低而非惩罚趋势的方法。

手术物品遗留

手术物品遗留在病人体内一直是全世界困扰病人和医院的问题。海绵、剖腹包、毛巾、针、甚至大的手术器械遗留在病人体内,导致疼痛增加、伤口愈合延迟、感染和增加身体、心理上的折磨。这种危险在急诊手术、不改进手术程序和体重指数高的病人中显著升高。AORN建议规范中统计海绵、手术刀、器械的部分说明了如何在例行程序中阻止这些致命手术危害及其并发症。

AORN建议:

.所有手术都应该清点手术刀和各种器具物品。

.在有可能导致海绵和器械遗留的所有手术中应清点海绵和器械。

.应在手术前进行清点作为基数。在一个腔内关闭另一个腔之前,伤口缝合之前,在皮肤缝合或手术结束时,在消毒人员和巡回护士换班的时候进行清点工作。

.清点物品时,要数出声来,同时有两个人观看,其中一个人为注册护士。

.清点完毕的物品应通过交换基座传递给外科医生。

.每次应进行相同的操作。

.清点过的物品、亚麻布、废弃物直到手术结束时才被清理。

.记录清点类型、清点数量、清点人的姓名、职称、清点结果。

.通知病人清点结果。

降低护理中获得性(医院的)感染

降低护理中获得性(医院)感染危险的发生是医院优先考虑的问题。众所周知,降低感染的手段之一就是洗手。疾病控制中心手部卫生指南在全美医院强制执行。“将细菌摩擦掉”是我们的行动标语,让我们的参加者知道肥皂、水和摩擦是良好的洗手方法所需要的。

第3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1.1案例基本信息统计

36例脑垂体瘤患者中男性17例,平均年龄(39.4±12.5)岁,女性19例,平均年龄(35.3±14.8)岁,患者均为成年人,发病时间15天至2年不等。就诊病例中,9例出现头痛,18例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14例出现闭经溢乳或不育,9例出现阳萎不育,3例出现面容改变或肢端肥大,1例甲亢。患者术前均实施了脑垂体MRI检查和内分泌激素检查,证实为脑垂体瘤。手术方法均为单侧鼻孔蝶窦方式切除手术。术后对脑垂体瘤病理分析确诊为脑垂体瘤。

1.2临床表现

就诊病例中,9例出现头痛,18例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14例出现闭经溢乳或不育,9例出现阳萎不育,3例出现面容改变或肢端肥大,1例甲亢。

2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脑垂体瘤切除手术前,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脑垂体瘤疾病及切除手术的宣教工作,宣教工作主要包括脑垂体瘤病症的介绍,切除手术的具体方式方法、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同时还是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通常来说,脑垂体瘤患者病程长,各种临床表现,如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都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患者与家属及时沟通想法,当患者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时,如烦躁、害怕等,护理人员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疏解不良情绪。

2.1.2术前准备

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一定要预防感冒,感冒会使鼻腔充血,并且会有大量分泌物,会直接影响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的切口愈后。在进行脑垂体瘤切除手术前要进行术前适应训练,手术前三天开始训练患者尽量完全用嘴呼吸,而不使用鼻腔,这是因为肿瘤切除手术后需要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以防手术切口感染。脑垂体瘤切除术中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术后初期病人无法控制排泄,因此在手术前要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仰卧排便,以适应可能出现的后遗症。适应术后用口呼吸。术前1d剪双侧鼻毛和备血等。嘱患者术前12h禁食水,保证充足睡眠。在进行手术时,一定要保持鼻腔清洁干燥,无充血发炎的症状,这一点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前决条件。同样在手术前三天,用氯霉素擦拭患者鼻腔,或直接服用抗生素。手术开始前,先剪去两侧鼻毛,以免在手术中损伤鼻腔,造成伤口,引起感染,然后还要用医用酒精擦拭鼻前庭。要求患者注意饮食营养,多补充高蛋白高能且易消化的食物,在手术前12小时不要吃东西和饮水,保证充分的睡眠。

3术后护理

3.1常规护理

手术后两周内,患者宜采取仰面平卧的,并抬高头部20°左右,若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的情况,要求保持平躺,不使用枕头。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手术后,患者仍然使用口插氧气管进行呼吸,注意调节氧气流量,氧气流量在3.5L最佳,告知患者及患者不能随意取出氧气管,并及时处理患者口腔鼻腔中分泌物,保持氧气管的清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等。观察鼻腔情况,切勿用鼻呼吸,定期用无菌棉签蘸医用消毒液擦拭鼻腔,保持鼻腔干净,采用流食进食,多食用高营养,富含纤维物质的果蔬,多喝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并注意排便。要求患者戒除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等,要求患者及其家属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反应,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和医生。

3.2尿崩症

一般每小时尿量超过300ml?每日总尿量在4000ml以上,尿比重在1.005以下,应诊为尿崩症。护理人员要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总尿量,如果患者确诊为尿崩症,可以根据医生意见,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并及时补充营养液。

3.3视力恶化

视力术后恶化,往往首先表现为视力下降,多为术后出血,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等情况。注意患者视力变化,当患者视力出现明显降低时,要及时报告医生,由医生给予诊断。特别是注意观察瞳孔的对光反射是否恢复。

3.4脑脊液鼻漏

当鼻腔出现明显渗出物时,要密切观察渗出物的性状特征,如果渗出物为无色水状时,可能是脑脊液鼻漏,要及时告知医生,将渗出物送检。如果对渗出物进行尿糖测验的结果呈阳性,那么渗出物很可能是脑脊液。如果确诊为脑脊液时,尽量绝对卧床,避免一切剧烈活动,特别是会增加颅压的动作,可通过引流治疗脑脊液鼻漏。

3.5电解质紊乱

术后患者大量排尿,容易造成身体电解质紊乱。通常当患者出现头晕恶心或者呕吐的症状时,医护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电解质检测,以及患者外貌、情绪改变,根据检测情况,严格按照医嘱补充电解质,并食用一些富含钾钠的食物,如水果。

第4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围手术期;访视;一对一;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2-0105-01

One-on-one perioperative supervision nursing effect analysis contrast

QI Yuzhen

Operation Room of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 in Jiang su Province, Kunshan 2153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supervision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to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Methods Th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supervision way to lear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patients, promptly solve, alleviate the fear of surgery psychological anxiety. Results After perioperative supervision, surgery patients to care satisfaction obvi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supervision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ease surgery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 of the nervous psychological anxiety, be helpful for patients after recovery.

[Key words] Perioperative; Supervision; One-on-one; Satisfaction

围手术期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我院自2010年7月开始由术前访视改为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访视,获得满意效果,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6月对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26名患者只采用了术前访视,2010年7~12月对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12名住院手术患者则采用了围手术期访视。手术患者年龄16~78岁,包括外科、骨科、妇产科急诊及择期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记录。

1.2 方法

1.2.1 围手术访视责任人 一般为负责手术的巡回护士,要求该护士为手术室工作2年以上的护师担任,且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2]。

1.2.2 时间 常规择期手术在术前1天的下午、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进行访视,急诊手术术前访视一般在术前作简短介绍,术前术后访视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20~30 min/人,若巡回护士未能访视则由值班护士完成访视程序。

1.2.3 内容 术前通过查阅病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进行自我介绍,增加信任感,与责任医生、护士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生理、心理状况,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介绍手术流程、参加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室的设备等,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并说明术前准备的重要性、术中约束的必要性以及心理作用对手术的影响。采用专科健康教育方法,针对患者的认知、职业及文化水平,进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手术日接待患者,并全程陪同患者及时准确给予各种必要的及时的护理,以利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及时访视发现生理的或心理的问题并给予及时处理,给予及时的健康指导。听取意见建议,对反馈的问题及时改进。

1.2.4 评价 每个月由病员服务中心随机抽查30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手术室的环境、医生护士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以及能否及时提供保暖等问题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护士长定期随机抽查了解患者的围手术访视的效果,监督访视的流程,对访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访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运用χ2检验对实施前后满意度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本院手术室自加强围手术期访视,满意度由89%上升为99%,效果明显(表1)。

3 讨论

3.1 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访视的重要性

根据资料,手术患者对术前访视需要率为100%[3],让患者在术前对术后情况有所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可以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增加对手术后不适的耐受力[4],以期减轻术后不适感;同时手术室护士通过访视增加与病人的交流,既减少了患者的陌生感又能让手术室护士及时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使手术过程顺利并保障患者的安全。术后访视能及时加强宣教,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能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医疗护理操作,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也满足了其自尊的需要。

3.2 访视加强护患关系

围手术期访视贯穿了主动服务的理念,在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上,与患者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消除隔阂和疑虑,使患者产生信赖,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了解其身心需求,并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围手术期访视既贯彻了整体护理的理论又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水平和护理技术水平,是一线临床护理的发展需要。

访视是实行手术室带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求护士付出责任心的一项工作,护理是一项服务性行业,患者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所以针对不同病种、不同患者采取的围访视对发展和谐护患关系至关重要[5]。

[参考文献]

[1] 钱玉秀. 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12):17-18.

[2] 张吉艺. 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的改进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08,4(8):42-43.

[3] 要跃荣. 手术室术前访视效果调查与研究[J]. 护理杂志,2006,23(3):34-35.

[4] 李桂桂.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甘肃中医,2011,24(1):47-49.

[5] 蔡卫新. 神经外科ICU病人术前访视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4):6-9.

第5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4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经手术全期护理的干预组20例,不经手术全期护理的对照组20例,对其手术中的心率、血压、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干预组在手术中的心率明显比对照组要慢(P

结论:进行手术全期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安全地度过了整个手术过程,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信赖。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手术全期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03-02

手术全期护理是由美国手术室的护理学会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般分为手术的前期、手术的中期和手术的后期。手术全期护理一般是从患者决定做手术开始,到临床手术后的评值结束,全程中给手术患者提供直接照顾,手术前评估和手术后评值,以加强对患者手术中期的护理[1]。首先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治疗性后的自我照顾需求进行评估,以计划护理的全期措施并评值患者的照顾计划。我院经对需实行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全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非体外的循环下进行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手术的40例患者,其中有20例进行了手术全期的护理,作为干预组;其余20例未作手术全期的护理,作为对照组。所有手术均顺利,且无1例死亡。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岁~67岁,平均年龄53.2岁。有21例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病史,有18例具有心肌梗死病史,有6例具有高血压病史,平均每例的搭桥数为3.1支(2支-4支之间),术中均不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手术方法上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选取不停跳的冠脉搭桥术Off-Pump CABG,在全身麻醉状态下,从患者的左侧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处,摘取自身血管作为备用。用正中锯锯开患者的胸骨,暴露胸腔,把摘取下来血管的两端分别接合在升主动脉、梗阻远端冠状动脉处,使接合的血管跨过梗阻冠脉区对心肌进行供血。期间密切关注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全程均在心脏仍然搏动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1.3 手术全期的护理。

1.3.1 手术前期护理。当患者面临要进行手术时,通常会出现焦虑及恐惧的情绪,当焦虑过度时则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和适应的能力[2],故手术室护士需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护理。如术前去访视患者,与之耐心交流,缓解其焦虑恐惧的心理,尽量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3];术前要对大隐静脉及左侧乳内动脉进行保护,禁止下肢静脉穿刺,以防其受损。并向患者说明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适,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3.2 手术中期护理。术中因患者处于深度麻醉无意识不能移动的状态中,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则需代替执行所有需要的措施,直到患者术后麻醉清醒[4]。如调节室温,术中用温静脉输液,以维持患者体温;并陪着患者接受麻醉的诱导,利用语言开导或触摸患者,予情绪的支持[5];术中的安置要预防手术卧姿损伤神经肌肉,在术中随时做好应急体外循环的准备。

1.3.3 手术后期护理。术后重点护理预防减少心肌的氧耗量,以保持循环的稳定。当患者麻醉清醒拔管后,应指导患者主动进行伸曲四肢和翻身,避免长期处于一种[6]。对于术后疼痛的,除应用合理的药物止痛外,还要合理安排好术后的常规护理,以减少人为导致或增加的疼痛,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A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间均数使用t检验比较,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中的生命体征比较。经手术室护士对收拾患者实施手术全期的护理后,可见,在手术中,对照组心率明显比干预组快(P

3 讨论

由此可见,手术全期护理是给患者持续的整体护理,可以使手术室护士的护理目标从工作上转移到患者的身上,这不仅能使原来的机械被动的护理模式转向了积极主动的模式,而且还使之前的术中护理扩展成为了手术全程的护理。进行手术全期护理可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7],使患者怀着信心接受手术,安全并顺利地度过整个手术过程,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信赖,并提升了手术后自我照顾能力,最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贾增美,许会玲,邢介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与探索[J].当代护士,2008,2(1):78

[2] 高雅琪,董银平.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与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88-2789

[3] 张佐莲,袁秋影,贺金梅.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70-72

[4] 候金兰.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1-2

[5] 苗娜娜.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4):129-130

第6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 对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的对比来观察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对120例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并观察记录术中病人基本知识了解情况,手术中肌肉紧张的程度,血压的变化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与110例只施行传统常规手术护理的对照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 开展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病人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开展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实施及病人的恢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发展,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与护理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现在以人为中心、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化护理是围手术期患者所需求的。术前患者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和恐惧心理,睡眠质量下降,甚至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1]。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针对具体病情,作出耐心细致的安慰、照顾,缓解患者的焦虑,减轻生理应激反应,达到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目的[2]。结合本医院具体情况,为病人开展了全面的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果统计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 年5月本医院手术室1号、2号手术间择期接受手术的患者230例,随机将在1号手术间手术的病人作为实验组A,共120例;在2号手术间的病人作为对照组B,共1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无差异。护理人员在学历、技能、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转变以手术配合为主的手术室护理观念,强调以满足手术病人的需要为护理工作中心,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放松地配合手术治疗。

实验组: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手术配合护理。

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手术中在肌紧张程度、血压的变化,术后随访记录病人术后疼痛情况。

对实验组A组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术前教育:对于A 组患者,责任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于术前1日到病区了解,熟悉患者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及术式、麻醉方式、患者精神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术前准备等项。

1.2.2手术室内病人的护理:术中是病人情绪紧张的高峰期,巡回护士在做好其它专业护理的前提下,可以友善地与病人进行适时的简单交谈,这样做用以将病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手术外,缓解心理压力及减轻对手术刺激的敏感度。

1. 2. 3术后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对病人进行称赞、鼓励,坚定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病情,告诉病人病灶已切除,麻醉作用过后切口疼痛是正常的。对于放置引流的患者,应给予专业用途者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极大程度地稳定

2结果

2.1手术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由表1可知实验组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从表4 可以看出,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实验组病人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提前。

3 讨论

本文观察对比结果表明,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病人在手术前基本知识的认识充分,手术中肌紧张程度,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明显降低,血压变化趋于平稳,增强了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手术前患者的恐惧与顾虑,手术中有利于麻醉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手术方案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还通过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了病人机体的恢复。

要想做好心理护理,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待患者如亲人的崇高品质和优良的服务态度,以综合护理模式去实现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对患者病理状况的护理指导,使他们在手术前有信赖感,在手术中有安全感,从而平稳地渡过手术关,在手术后更要让患者体会到多方位护理的温暖,促进其身心的早日康复。手术患者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和术后康复,做好心理护理的目的是让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精神状态,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渡过围手术期及整个治疗过程[3]。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实施进一步证实了心理护理对病人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证实了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吴慧芬,叶淑梅.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2002,3(1):101

[2] 于登瀛,吴雪莹. 心理护理重在实施上下功夫[J] .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31.

[3] 朱梅萍. 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实施与效果观察[J]. 工企医刊2008,21(2):1~6

第7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年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注重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加强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手术室护理是一项特殊的专科性极强的护理工作,而手术患者必须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空间中,并与家属暂时分离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如何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有以下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加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1.1把好人员进入手术室关 门卫严格把守大门,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并对允许进入的人员做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认真检查手术人员的手指甲、头发、皮肤等,合格方发放手术室无菌洗手衣裤,使手术室保持良好的秩序,对陪同手术患者的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指引他们进入家属等候厅等候,确保环境不被人为污染,从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家属看到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

1.2把好手术室物品进出关 做好种类物品的管理,凡是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全部脱掉外包装,并按有效期进行分门别类放置于指定位置,无菌物品走无菌物品专门通道,出手术室的污物通过污物专门通道。使手术室物品管理规范有序,并有定期监测报告,确保手术室物品的安全,这里需要我们慎独精神,也是优质服务的物质保障。

1.3把好清洁卫生消毒灭菌关 手术室环境要达到无菌,必须先抓好卫生清洁制度的落实,根据我科的工作要求,我们特别给制定了手术室保洁措施,护理人员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每周大扫除一次,层流滤网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按要求定期更换,这样才能预防医院感染,为手术患者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手术室安全。

2 加强护士业务技术的培训

理论知识学到位,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我们从基础抓起,每次科室来新同,都从手术室护理制度和基本知识入手,要求打好基本功,在理论学习上都有安排和计划,对高年资护士的要求知识也有提高,对职称高的护士要有科研论文等,以丰富头脑用过硬的知识赢得患者尊重,同时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 加强服务态度的教育

随时沟通的理念,学会与患者沟通交流,学会礼貌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和家属,多为患者服务,不仅仅限于术前,在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都可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存在些什么问题,利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4 加强全程护理服务指导

4.1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 手术室护士要主动给患者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安慰体贴关心照顾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1]。

4.2手术开始 根据手术需求,护士将患者摆好手术需要,此时,除了要使患者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还要在各个容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垫上软枕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术中不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且不议论患者病情,维护手术间的安静环境。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随时观察其肢体语言等,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以免操作被动,造成不良后果。

4.3手术完毕 如果患者是全麻,苏醒期有可能出现躁动,手术室护士应妥善束缚患者,防止发生患者坠床,引流管、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待患者完全清醒,病情稳定,送患者出手术室房间时应帮患者穿戴整齐,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要禁止手术人员携带手机进入手术间,从而避免伤及患者的自尊心和避免使患者产生不被重视及不安全的感觉。并且注意保暖。术后患者如有疑问,应耐心解答,并且给予鼓励的话语,给患者送去最衷心的祝福。告知患者回病房后好好修养,放松心情,有利于术后康复[2]。

5 加强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5.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 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质控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高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建立防范接错手术患者、开错手术部位、用错药、输错血、防异物遗留手术患者体内、防范手术标本遗失等工作流程,手术室执行洗手护士不交接制度,巡回护士也制定了六不交接内容。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相互监督[3],医生、护士、麻醉三方要对手术患者手术风险进行评估,还要认真执行手术过程中的每一次安全核查工作,每一次核查和交接班的执行,患者和家属都看在眼里,也会在无形中增加手术患者安全感。

5.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 特别是对新来的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

6 结论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愈后,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让我们借优质护理契机,通过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手术患者切身感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4-5]。让我们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传播医院的文化,宣传医院品牌以及树立医院形象,给患者以尊重、信任、公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并获得持久的胜利。

参考文献:

[1]王红霞,刘爱民,张敏.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探讨[J].临床护理,2011,7(24):256.

[2]朱航,严玉琼.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60-61.

[3]王云梅.浅谈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J].临床医学,2011,12(24):523-524.

第8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隐私保护;需求;伦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b)-0131-02

手术是我国医疗行业目前治疗重症疾病的主要方式,围术期患者的隐私保护是目前引发医患矛盾的热点[1]。医护人员应当树立起严格保障患者隐私,尊重其人格尊严的意识,在日常行医过程中不随意泄露患者基本资料、病情、病史,在手术期间注意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2]。本文主要分析手术患者的隐私保护需求及护理伦理干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2011年5月年~2012年5月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妇产科手术患者76例,骨科手术患者59例,脑外科患者37例,烧伤患者16例,其他患者30例。所有患者都对本次研究的内容与形式表示理解,自愿参加并能够正确理解问卷的各项条目含义。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患者的具体隐私保护要求如隐私保护的部位、患者的病史病情、生活空间保护、个人生活秘密保护等,采用Likert五级计分法进行计分。

1.2.2 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发放到患者手中,并详细解释问卷中的各个条目,患者独立签名后进行回答,避免多选漏选,当场回收问卷。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18份,回收215份,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98.62%。

1.3 护理伦理干预

1.3.1 尊重患者人格,做好人文服务 由于手术操作及麻醉的需要,暴露患者隐私部分的情况时常发生,由于在手术内外科医生、手术护士、麻醉医生都在场,给患者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及心理伤害[3]。护理人员应在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手术的操作流程,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对可能出现的隐私部位暴露进行事先说明,告知其该操作的必要性,打消其心理障碍。

1.3.2 换位思考,恪守医护人员职业操守 对于手术患者,医护人员在缺乏对患者隐私尊重及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围术期在患者面前谈论其病情或者缺陷的情况,使得患者感觉自身隐私被暴露及不被尊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围术期做到严肃认真,不谈论与工作无关、涉及患者隐私的言论[4]。

1.3.3 电子病历及化验单的保存 电子病历及患者的各类化验单是集中体现患者隐私的资料,护理人员应对其增加重视,及时录入电子病历及各化验数据,避免除医师外的人员查阅患者病历,也不在患者病房或者其他无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未经患者允许谈及患者的检查结果,保障患者隐私[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结果分析

①年龄:所有有效调查对象中,男92例,女126例;其中< 20岁患者17例,20~29岁患者67例,30~39岁患者83例,≥40岁患者48例;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51例,高中及大专文化96例,大学及以上文化68例;③婚姻状况:未婚55例,已婚160例;④:无患者84例,有患者131例。

2.2 患者对隐私保护的认知比较

通过对不同手术患者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有无、是否结婚人群对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认知程度是不相同的,各项Likert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3 患者对隐私保护需求分析

患者对于各项隐私保护需求均较高,各项目Likert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中隐私部位保护及病史病情保护所占分值列前两位。见表2。

3 讨论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各项意外事件层出不穷,医疗服务体系中对于手术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6]。手术患者一直是医疗纠纷的高发人群,除了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争议,围术期的隐私保护也是引发医患矛盾及医疗纠纷的重点。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患者对于自身隐私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在具体医疗过程中,患者对于医务人员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的投诉越来越多,这与医护人员长期对于患者的隐私保护意识不强有密切关系。

在医疗发展的新时代,治疗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最佳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治疗使患者在获得身体康复的同时,保护其心理受到最小的创伤,力求做到身心康复。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隐私保护是新时代医务人员的必要职责。由于部分疾病及手术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在院外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许多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对其隐私进行保护,避免引起日后生活中不必要的困扰,一般情况下患者对于就医过程中的隐私保护要求包括一般资料的保护、具体疾病及治疗方式的保密、过往病史的保护、个人生活秘密的保护[7]。手术患者的隐私保护有其特殊性,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对术野进行充分暴露,可能涉及敏感部位,使得患者有不被尊重感及羞耻感,外科医护人员应当重视患者的这种情绪,实现予以说明并尽可能保护患者隐私部位。

为了改变目前手术治疗患者的隐私保护欠佳的情况,实施恰当的护理伦理干预是十分必须的。护理伦理干预是在完全尊重患者作为人的权利的基础上,切实从患者角度出发,对其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隐私暴露患者加以改进和保护,秉持人道主义精神,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感受。

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术患者的隐私保护需求及护理伦理干预,所有研究对象对于自我隐私的保护均有较高的需求,从认知程度来说,< 20岁、女性、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已婚、有手术患者对隐私保护要求更为强烈(P < 0.05);从隐私保护项目分析,隐私部位保护及病史病情保护的关注度最高(P < 0.05),得分分别为(4.63±0.58)分及(4.38±0.42)分,可见当前的手术患者对于自我隐私保护以及具有较强的认识,围术期患者隐私保护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医护人员必须更新医疗认识,以对患者的充分尊重及保护为思想基础,将对患者的隐私保护落实到行医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力求患者获得身心双重康复。

[参考文献]

[1] Snell K,Starkbaum J,Lauss G,et al. From protection of privacy to control of data streams:a focus group study on biobank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J]. Public Health Genomics,2012,15(5):293-302.

[2] Clercq E,Casteren V,Bossuyt N,et al. Nation-wide primary healthcare research network:a privacy protection assessment [J].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2012,174:23-28.

[3] 郭梅,付玲.择期手术患者隐私保护认识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0):116-117.

[4] Conti A,Delbon P,Laffranchi L,et al. HIV-positive status and preservation of privacy:a recent decision from the Italian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 on the procedure of gathering personal patient data in the dental office [J]. J Med Ethics,2012,38(6):386-388.

[5] 王春玲,戴新娟.护理工作中患者隐私保护的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报,2010,17(8):15-17.

[6] Church G,Heeney C,Hawkins N,et al. Public access to genome-wide data:five views on balancing research with privacy and protection [J]. PLoS Genet,2009,5(10):1547-1550.

第9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胆结石;全面护理;效果

胆结石是当今比较常见的病,它是胆管系统中的一些成分在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析出并凝结而成的结石,医学界把发生在各级胆管内的结石统称为胆管结石,把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症状称为胆囊结石,做手术是迄今临床对胆结石进行治疗最有效方法[1]。但是临床中做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在胆结石患者治疗期间实行全面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手术期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病情好转的几率。本文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的效果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1年3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胆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25~75岁,平均45.7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3.5年。实验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4~77岁,平均46.7岁;患病时间1~11年,平均3.7年。抽取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患病情况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实验组: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主要步骤如下:①手术前护理:帮助患者做各种手术前常规检查,尽量避免手术禁忌症的发生;手术前向患者介绍胆结石相关的知识以及手术后能达到的治疗成果和应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制定不同的饮食规范,确保营养,以便患者能以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下进行手术。②手术中护理:手术时,低声安慰患者使其保持平常的心态,密切观察患者在手术中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措施,确保手术进行顺利。③手术后护理:手术后将患者送进病房,对患者的术后情况和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有效治疗[2],保证患者病情往良好方向发展。对患者出现的疼痛进行合理用药,帮助患者翻身,使患者能尽快康复。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都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χ2检验进行处理分析,P

2 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胆结石治疗效果:13例完全治愈21例产生明显效果17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67%。实验组患者胆结石治疗效果:20例完全治愈,29例有明显效果,2例无效;有效率为96%。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后住院天数和手术所用时间比较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手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9.01±1.63)d和(6..62±1.23)d,手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

3 讨论

在进行肝结石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较高,患者很容易受到手术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忽略了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会使得治疗后效果不佳。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对病情变化发展非常关注,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对患者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本文研究中采用全面护理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完全治愈有20例,而采用一般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完全治愈只有13例,采用全面护理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手术后无效的只有1例,而采用一般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有17例。研究表明治疗效果明显比采用一般模式的好,住院治疗时间也更短。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能使得患者康复得更好、更快,减少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增加了护理满意度,可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晓红,李文君.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21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3(9):7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