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创新范文

教育创新精选(九篇)

教育创新

第1篇:教育创新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12―01

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适应创新教育,以满足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班主任如何适应创新教育呢?

一、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班主任要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在学生观上,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只是每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并且创新型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一定都非常优秀,甚至有些创新型学生的行为或学习习惯和教师的要求相悖,他们不循规蹈矩,做事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等。作为班主任应该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去发展他们的创造个性,重视他们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人才观上,变知识型人才培养为“智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着重教会学生做人的能力。班主任不能像“妈妈”和“保姆”,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而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尝试,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

二、用创新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周忠昌在《创造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有利于创造的风气,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首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管理方法应灵活多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班主任可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体育比赛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只做参谋,不当警察。其次,班主任要协同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家庭是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班主任可以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的家教经验,丰富子女的知识,开拓眼界,启迪智慧。同时,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心理,对子女的大胆想法、新颖见解要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并加以正确引导。

第2篇:教育创新范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8-8229

国内刊号:43-1503/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3篇:教育创新范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 创新思维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我国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我国大力实施教育改革,开展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大力培育创新精神,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教育义不容辞担起重任。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进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而不应该是对创新意识的打压和抑制,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先审视教育自身,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滞后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但十分可惜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对教育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调节,而一味追求狭隘意义上的质量上升。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整个教育模式向应试能力倾斜,出现一些注入式、打压抑制式、教条主义式等不利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自由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1.注入式

徐特立老人曾经说过:“‘注入式’就是不跟学生商量,强迫学生接受,把学生已知道了的东西,也照着书去灌输;不管学生听不听,也照样念下去,这是片面的东西,是封建的旧式的教学方式。”

尽管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但注入式教学在现实中仍占主要地位。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普遍的课堂状态,教师在前面滔滔不绝、津津乐道、独占课堂,学生在后面被动接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彻底打压,本应愉快的探究课堂沉闷枯燥,课堂研究变成了单向输出、被动输入,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失去了朝气!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退化,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萎缩,严重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造就!

2.打压抑制式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棍棒底下出人才”,教育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学生成为被管束的木头人。但“严”师未必出高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苛严管束下,本应快乐的孩子沉默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创新的萌芽就这样被抹杀了。那种只信强制、只讲约束,只讲严格不讲宽容的方式,使教育气氛紧张、沉闷、压抑;那种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的陈旧方式,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自主性都遭受严格限制,学习积极性受到过分的抑制,要使处于这种境地的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谈何容易啊!

3.教条主义式

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重接受、轻质疑。书本至上、权威至上。如在教材编写上一味追求体系的完整,而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忽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时,固守教材的编排顺序,丝毫不敢造次,也丝毫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与其它知识、其它学科的链接。教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公式、结论的巩固应用,而对产生的过程轻描淡写;在问题解答上,苛求整齐划一,恪守条条框框,谨遵标准答案,若稍有创新,稍越雷池,必遭“扣分”厄运。教条式教学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顾模仿范例,不敢畅所欲言,不敢有丝毫的独创之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和厌烦,销蚀探究新知的激情,失去培育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让人空余恨,不禁扼腕叹息!

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表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不尽合理,有待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亟待创新,致使不能彻底清除阻碍教育改革创新的障碍,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转贴于

二、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绝不是独立单列的专项教育,培养创新素质的任务,要靠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自觉的努力来承担。从根本上说,以培育创新精神为宗旨,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民族创造力!

1.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新的领域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上,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编进教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的而不是滞后的客观世界的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但同时,要破除对书本的迷信,反对本本主义,提倡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探究新知;要学会抽象思维,利用抽象思维捕捉新的创意,拓展思考的自由度,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行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而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方法,造成学生习惯“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斯多惠说:“有的教师奉送真理,有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推行问题讨论式教学,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

3.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育、纯知识记忆性的考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思维的僵化,畏首畏尾,失去追求知识的激情。要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老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发创新意识,提倡创新思维,鼓动创造发明。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没有标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发明创造实践,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增加肯定创新意识,褒奖创新实绩的指标,并使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速度,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深深依赖于这个国家的创新教育能否有效实施,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动力支撑,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相信,在教育创新的推动下,创新教育一定能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民族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2]学会生存.

[3]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

第4篇:教育创新范文

当今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的教育活动。而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然要大力推行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创新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与深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其长大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而教育要成为创新的承载体,基础素质教育不但首当其冲,且其重要性日趋突出。目前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实践表明,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新的成长点和制高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推行创新教育,即创新性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生活在当今时代,即使是一般的生活、 工作,也离不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为成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造性素质。这既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5篇:教育创新范文

创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其基础本义就包括了区别性、创新性。创新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在于使民族与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创新教育怎样才能通过个性教育得到最好的体现与发展呢?两者又怎样统一于学校教育之中呢?笔者就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进行如下分析,以期与教育界同仁共同探讨。

一、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实制约性

个性品质和创造性品质是每一个现代人所追求的自我价值,也是现代社会鼓励培养与发展的个体素质。但在我国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个性与创造性受到束缚与制约是有目共睹的,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也是很难存在与发展的。

我国的各种社会因素也是在不断发展与调整的,但仍处于不成熟、不发达、不完全协调的状态,加上我国历史上的数百年的积贫状态和多年来的计划经济对教育的完全控制,导致教育一直依赖于社会体制的方方面面,教育本身可以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没有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也就很难对受教育者施以个性与创造的教育,我国教育个性与创造性缺乏主要是以下三要素的制约。

(一)教育体制的制约

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个性与创造性教育相对立的特征是其统一性,具体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一计划、统一大纲或者说课程改革后的统一课程标准;二是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统一的学制;三是统一全国高考和各地方的统一的中考,大小两根指挥棒一样的节奏、一样的方向、一样的内容;四是统一的教材,导致全国的学生念着同一样的课文、背同一样的名言警句,也可以说是同一样的营养结构,也就只能喂养出同一样的人。

我国多年来的教育目的也是过多地强调受教育者的共性与社会性,很少提到其个性创造性,甚至是反对个性教育。中小学师资的来源也是全国一个样,都是同一课程设置下的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产品,其雷同程度前所未有;再就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型管理,致使各层次管理者都依赖于上级管理者拿出计划、方案和指示,没有红头文件,一般不会自作主张,这在很大程度上已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管理各层次的个性与创造性。

(二)传统文化的制约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道德文化一直是强调服从长辈、孝顺父母、强调遵循三纲、不能超越权威与上级,而真正能做到“和而不同”者又何其少也。政治文化中强调的是权力作用、权力的地位和权力的价值,1300年的科举制度,造成了教育就是政治的工具,教育为政治培养工具,教育的个性与创造性被完全抑制和剥夺了。教育文化中强调的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教育培养的士大夫是唯书、唯礼的没有个性与创造性的人。社会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工、商、匠,把这些行业视为下九流的社会观念,导致了教育目的纯粹是为了培养政治的维护者、巩固者,也就是预备官员。教育的理念也就是“

三、百、千”,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核心内容“三纲五常”。如此教育只是一种奴化教育,是无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

(三)传统价值观的制约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隐含的价值观对现代教育的影响非常深刻,如世俗观念体系中的中庸思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外圆内方”等对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个性与创造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体价值的追求,导致人人不敢为天下先,人人不敢独立特行。如此,也就没有了创造性。

中国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价值观,导致改革开放中许多人崇洋、崇尚金钱,教育中出现了一些照搬国外模式和经验,不讲条件不加选择地引进外国教材,盲目出洋留学,在事实上强化了虚无主义,也体现了教育个性创造性的缺乏。

二、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论价值

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实际困难,主要是存在于人们对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认识不足,在理论上因为传统的左倾主义影响,总是将个性理解为个人主义,将个性的发展归之为个人价值的追求。因而,将统一性的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大社会价值。这样,对我国教育现状在个性教育方面的保守的突破,首要的是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论价值的认识与肯定。

(一)个性教育意味着个性解放

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最大弊病不是学生负担过重,也不是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而是学生个性与思想被抑制、扼杀。而个性教育要与应试教育的这一点针锋相对,不仅不能抑制,相反要对束缚个性的因素进行消除,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给予最大限度的解放。

高等教育不管存在怎样的问题,在改革中已有了可喜的变化,如高校的完全学分制,就从很大程度上对学习者的个性进行了解放,让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来自主选课;让学生按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自主择师;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志向自主修业;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水平自定进度等,都是对学习者的个性与特点的尊重,也是教育中个性化的体现。

(二)个性教育就是个性发展

个性的解放只是手段,还不是目的,个性的发展才是个性教育的目的。但个性的解放才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当个性得到解放后,个性就有了发展的基础。个性教育也只是把个性解放当作基本前提,个性教育更主要的是将对个性的培育作为更重的目标内容。

(三)个性教育就是创造性的培育

创造性是人类最可贵的一种品质,是主体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对于个体而言,创造性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个性教育在促使其个性发展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对创造性的激发、引导和培育,把创造性当作个性的核心品质来培养。个性教育如果放弃了创造性的培育,就势必导致个性教育走向误区。

(四)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发展

反对整齐划

一、统一要求的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其本质是对人的本质与差异的尊重,也是对人的选择与价值的尊重。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一反过去片面强调教育价值的社会本位思想,能明智地肯定个人价值,积极地发展个人的本质,这是在科学发展的同时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三、实行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措施

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不断突破与发展的结果,因此,理论上的认识还只解决了指导思想与行为态度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体制,从教育理念到教育现实的改造。

(一)教育理念的改造

依据1995年的《教育法》,我国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社会属性强调过多,而对人的个性强调是显然不足的。在教育的目的与价值等方面的理念上,需要进行改造与调整。

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强调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和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等,而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扩大选择的自由和各自的特色。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有韧性、有活力。

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了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化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需要,二战之后,日本在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国内民主改革的实际情况和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死板性、闭塞性等问题,突出地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实行个性教育的原则,即发展个人能力,根据个人能力和个性给予受教育的机会,主张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教育体制的改造

中国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是以理解知识为基础,崇尚读书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的”。有人认为我国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而唯独没有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发展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也导致了中国在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可以多次拿大奖,但就是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美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力得到了发展,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就占近40%。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组织上,要给学生和教师最大限度的自由。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又极大地丰富着共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如果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集体的个性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么,势必汇合成巨大的活力。因此,战后日本要求在教育中把重视个性原则作为最基本、最重要、贯穿一切的原则。当时,日本的文部大臣前田在194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新教育应当始终以个性的完成为目标,因此,必须尊重自由,打破划一的教育方法,由各教育机构和教师自由地开动脑筋创新路子。”

(三)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越来越富有竞争性。这种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水平,而人才又是知识经济中的第一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也就是创造性人才与创造速度与创造效率的竞争。而个性是创造之母,因此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个性才能发展的社会。

在我国,要转变现有学校教育升学的社会价值观,要将青少年一代的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要将青少年一代的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与力量。

(四)个体自我意识的定位

现有的教育体制已导致了许多受教育者本身追求的不是实际教育影响与主体化的创造性价值,而是教育所带来的价值形式,如文凭、学历及其待遇。个性是人存在的本质,而人的本质是在任何空间与时间下都在不自觉地追求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总是在追求着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人类最大程度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因此,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也就必须形成自己的个性。

四、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统一性

上述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在历史制约性、理论价值、实施上都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不可分的,这是因为:

“个性”是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的合金,它鲜明直接地体现为人的独特性,而“独特”本身就会有“不同”、“差别”、“突破”、“超越”之意,表现出与创新相同与相似的目标和含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个性孕育创新,个性就是创新。

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体现出其必然性与现实性,其价值最终又不仅在于个体本质的形成,更在于个性品质对个体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改造与建设作用,从而使个体在社会实践与思维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创新作用。

在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精神中的个性品质独立性的培养,创新必须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探索。“人云亦云”是不可能创新的。教育中必须尊重学习者在认知、兴趣、能力以及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必须承认这种差异,给学习者创造机会,给他们权利,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去不断超越、突破和创新。

个性品质是创新与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与创造,个性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的条件,没有个性教育,创新教育也就不存在。

社会学家高夫(H.Gough)在研究人的个性与创造性之间关系的时候发现,个性化品质与个人的创造力成正相关的关系。

与创造力成正相关的个性化品质是:有能力的、聪明的、有信心的、自我中心的、幽默的、个人主义的、不拘礼节的、有洞察力的、理智的、兴趣广泛的、有发明精神的、有独创性的、沉思的、随机应变的、自信的等。而与创造力呈负相关的人的品质是:易受别人影响的、谨慎的、平凡的、保守的、抱怨的、老实的、兴趣狭窄的、有礼貌的、忠诚的、顺从的、多疑的等。

显然,高夫的研究就说明了个性在创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个性品质越强,创新性也就越强。从高夫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有助于创新能力的那些品质,有些属于天生的性格方面,有些显然是后天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果;而其中大部分的品质,都是能够通过科学安排的训练来获得的。

第6篇:教育创新范文

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通过教育方法的创新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当代教师、学生和社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需要共同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教育观和师生观。

1.教师由“教书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作为新型的音乐教师,需要在总结和继承以往珍贵经验的基础上,完全冲破传统观念的枷锁,在教育观念上必须从传统教育的“教书传授”的转变为“引导创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教育发展水平极度不均衡,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音乐教师的知识面不宽,专业能力也偏低。教师们一般都仅仅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去传授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唱歌+乐理”就是对音乐教育的普遍理解,教学方法也多数采用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方式。教师不断地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技能,而这些知识技能在音乐普及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却花费几乎全部的授课时间,而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欣赏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导致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仅限于流行音乐,而高雅音乐真的变成了曲高和寡。创新教育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无法满足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音乐教师的观念也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引导创新”的方向转变。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飞快,课堂上传授的新知识,刚毕业大部分就落后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代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掌握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发现新方法,获得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勇于表达、勇于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提升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强意识。

2.学生“被动听”向“主动学”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学生“被动听”向“主动学”的前提,激发学生兴趣又是学生“被动听”向“主动学”的保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气氛中,音乐教师以朋友的情感,教师的思想与学生进行交流,在鼓励中实现教学相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独立的审美个性,维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高效的师生互动氛围,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引航者。其次,建立起课堂平等融洽的交流氛围。教师在这个氛围当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这样能够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乐于接受的情绪投入课堂,使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性充分地得到发挥。最后,要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个性,培养个性,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释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中独特的闪光点,产生不同的审美个性,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文化素养、理解能力等自身条件的不同,充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向成功的方向努力。

3.社会由“重分数”向“重素质”转变。社会在音乐教育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当整个社会都将数理化、语文和英语作为评价学生的重点,甚至是唯一标准,音乐教育完全沦为可有可无的附庸。音乐教育仅仅在儿童课外教育中还有一席之地,并且在初高中阶段迅速失去地位。而在欧美国家,即便在大学校园里,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也都是被人羡慕的对象,而理工科反而不太受到重视。尽管这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因素在内,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当前的社会思维在音乐教育上的负面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体制下,学生考试成绩远远优于同阶段的欧美学生,但却始终无法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无法培养出本土的理工学科的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通过媒体、学校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向全社会普及儿童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改变传统“分数决定论”。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理解音乐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功能。为学校改革音乐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学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创新中小学音乐教育

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改革,是推进创新教育的方法论问题。要使学生创造性的学,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创造性的教。而教师的创造力是实践中来的。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挣脱旧观念的束缚,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新型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学”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培养创造力为本”、通过与学生共同的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模式。

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就是要以培养和启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学习音乐来达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比如问题法、讨论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恰当而又富于表现力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体验评价模式、游戏情景模式等),激发和引导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让学生更加喜闻乐见。比如,分析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让学生了解流行歌曲是如何在古典音乐中吸取养分的,使学生们能够欣赏和领会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

其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唱歌、演奏、聆听、分析乐理,甚至与朗诵、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大胆的结合。我们培养的是学生综合的艺术素质,不要在儿童阶段就将儿童局限在课程的条条框框中,所有的艺术课程都相通的,并且应该是结合在一起存在的。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简单创新或者是内容上的简单增删和改动,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创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不断利用和充分挖掘,再融合其他的艺术门类,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何自制简易打击乐器,通过乐器的制作过程发掘音乐的形成规律,探索音乐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也可以通过倾听音乐段落做体态动作或者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形成对音乐细节的体会能力。也可以结合器乐教学,让学生为歌曲进行简易伴奏,培养学生对旋律结合的乐感,通过抒发音乐情感对学生进行音乐意境想象力的引导。

第7篇:教育创新范文

(1)创新教育注重智力的开发。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2)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①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

2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教育

(1)“磁化”是前提。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2)“变化”是关键。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3)“感化”是目的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3发展个性特征教育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第8篇:教育创新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目标;特征;误区

当前,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教育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要基地,进行创新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因此,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所在,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教育是创新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而对于为什么要实施创新教育这个问题,许多论者从宏观角度作了分析,认为实施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再是陪衬,而是提升为社会与经济的基础之基础。知识经济需要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同时也离不开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目标

创新教育,就是实现优质教育,它包括了优质学校教育、优质在职教育、优质家庭教育等。其目标是多元化的,但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除了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使学生具有好奇心、高超的构想力(即“无中生有”的能力、“能够把不可见的东西描述得栩栩如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在迷途中开拓新路的能力和敢于向前途莫测的世界迈进的勇气。

2.道德素养。在培养学生的非学术素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商。给学生上德育课,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和尊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文化素养。所谓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具有人文知识。在人文知识中,应包括中外历史、地理、社会发展、民族风情、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背景等等方面的知识,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人情、常规等等也应包括在内。

4.能力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应达到的目标是:自学能力强、创造性学习能力强、获取知识的能力强、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各有专长、表达能力强、交往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能力强、承受能力强、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并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人[1]。

5.学习素养。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达到全面发展,提高学习素质,向个人特长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并长期坚持自主学习,实施终生学习,这就是具有了学习素养。

6.做人素养。创新性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普遍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做人素养。为此,应通过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消除以考试分数作为划分学生优劣高低的唯一标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唯文凭论(即重文凭不重水平)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上述六个方面的素养,就是实现了创新性教育的教学目标,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育的特征

作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创新教育有着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

1.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追求人格发展的特异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创新意味着尊重个性。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从学生个性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在传统教育里,学生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

2.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其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植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创新本身就意味着超越,相对于传统教育,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在积累前人的知识基础之上不断的创新,超越前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丰富、创新和发展前人的知识。因此,我们说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

创新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而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培养的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代表人类本质最高体现的创新素质。

三、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角度来看,实行创新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世界更迭,中国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入世的挑战下,国家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竞争胜负的关键变量之一。许多学者从知识经济和人世挑战的角度论述了创新教育。1998年可以称之为“知识经济”年,知识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热点。在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发出这样的呼吁:知识经济需要创新教育。有学者认为,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知识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投资于人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教育和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知识经济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发展创新教育是必然和明智的选择。在人本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国际教育大形势下,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创新人才刻不容缓。

2.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实行创新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改革不是局部的短期行为,而是全方位的长远大计。推进创新教育也就是落实素质教育。教育改革,除了指向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和教育评价之外,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实行的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创新型教育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接受型教育模式。因为接受型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过去的以继承为主的知识教育,而创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2]。

3.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面向21世纪,我国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国民素质的状况,从总体来说是不容乐观的,明显存在着数量不足和品位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行创新教育才能更快地培养和造就出国家急需的精英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四、我国现行高教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大多是客体式教育,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缺乏交叉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缺乏宽广厚实的综合知识。

2.培养目标大多以书本知识的掌握为主,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积累,以掌握知识的数量作为评价学习的标准。评价学生能力的时候,混淆了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3]

3.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促使青年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良好环境,也缺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大学教师行列和促使教师不断创新的机制,教师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创新能力低,创新成果少。

4.教学方式呆板僵化,不少课程采取的是刻板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缺乏积极参与的思维活动。

5.教材和教学设施落后,与当前科学技术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许多大学教材二三十年不变,教学设施仍是几十年前的水平,更新速度缓慢。

6.学生没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一进大学就被限制了专业,并按学校安排的课程上课,缺乏自主权,难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天赋。

五、创新教育实施存在的误区

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等许多方面,但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目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束缚,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把创新教育等同于智育,即把创造力的培养片面理解为智育的范畴。这种理解看到了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但忽略了创造力既是个体产生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解决独特性问题的能力,也是个体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上所表现出来的求新、求异意识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的心理能力,因而误以为只有通过智育,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个误区是把创造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割裂开来。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有些教师虽然看到了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仍然使用陈旧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忽视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性的维持,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程序操作和公式化的活动安排。缺乏个性的训练只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凝固的技能技巧,难得有创造的艰辛体验和成功的乐趣,其宝贵的精力和智慧潜能耗费在大量的机械模仿和训练中,因得不到有效开发和伸展而过早泯灭。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调动上,在创造性活动中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

第三个误区是认为只要开设了创新教育课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是包含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中的素质,表现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勇于探索与实践验证,并将探索的目光投向未知的天地。单纯的思维训练课或所谓的创造技能训练,可能会促使学生的思维或技巧发生某些量的变化,但很难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质的飞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创造力的发展是以学生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在高素质的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个性优势的发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六、结语

创新教育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高要求,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创新的传统美德。然而,从近现代开始,国外对创新教育的研究与重视程度已远超中国,特别是美国关于创新的研究更是遥居世界各国之首。对此,本文从探讨创新教育的目标、特征等内容,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与我国现阶段创新教育研究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从哲学、人类学、人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为避免走向教育误区,加强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实现创新教育的民族化、本土化、科学化,及促进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创新教育发展的一部分,为世界创新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奉献,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本文在这方面的探讨仅仅是一个尝试。

[参考文献】

[1]赵惠源,陆恒,李建华.创新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第9篇:教育创新范文

一、确立创新教育观念,提倡创新教育

我国的教育观念一直受数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人的主观意识被淡漠,个体观念被忽略,根本谈不上自我创新?因此,转变整个社会陈旧的观念,形成创新意识,追求创新氛围显得更为重要。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场所,所以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观念。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生时代的潜能拓展,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其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能充分发展自身,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

因此,要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教育民主化思想,使学生的人格和权力得到充分的保护;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创新教育制度

要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就必须实现教育制度创新,使每位教师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创新主体,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首先,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看齐,改变对教师管得过宽,过死的状况,在教育评价、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给教师以充分的自;其次,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自主创新活力。

三、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能否拥有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教师队伍自身结构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师发展模式面临诸多不适应和不协调,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回答。

如何造就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应使教师处在一种学无止境的状态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让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就应不断地参加学习与进修,使他们处在一种永不休止的学习状态中。

第二,培养教师运用新兴学科及综合性学科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学能力。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时代要求,教师应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知识的传播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创新的人才。

第三,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时代同步。教师应是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思想的启迪者,教师只有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深刻地理解创新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领会其科学内涵和意旨,才能掌握实施创新教育的正确方法,才能成为推动创新教育坚定的实施者与推动者。

四、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

创新教育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为底蕴,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真正有水平的创新性人才需要接受更丰富的知识。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做基础,创新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不会进入更广、更深的境地。应如何获取知识呢?

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领悟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投入,才能发现问题,产生创新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探索、研究、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