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第1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的要求在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时,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即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规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上是以持续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或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表1 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美国、英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均已超过50%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马丁・特罗所言的普及化阶段;德国、法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40%左右,可以说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20世纪末的大扩招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8年已达23.3%,虽然这一数据还赶不上上述发达国家,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人数规模居世界前列。正是以这样一个高等教育规模为基础,我们才能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并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试想,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仍处在小规模的“精英”阶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会显得不切实际,不合时宜。换句话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较为宽厚的数量基础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比数量和规模,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应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要求所在。那么,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呢?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办学、管理、教学、研究等体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培养人才也不例外。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从类型上讲,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之别,更不用说学科类别上的多种多样了。因此,这就给我们讨论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关于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确切定义。不过,综合众多的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说,我们似可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作以下一些基本理解。首先,由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多,层次有别,因此,衡量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不应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型人才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论高校培养的是哪一类型、哪一层次的人才,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其中,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是最为基本的。

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讲,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准确的数量或质量要求,但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无疑可以称为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找到一些认识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或质量的思路。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被公认为世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意义的奖项,它们被授予那些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的能力。

表2反映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到2007年的100余年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国别状况。美国以224人(占总数的43.0 %)高居首位,英国、德国位列二、三。若以二战结束的1945年作为分界线来统计获奖者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三项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2.7倍。美国与德国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间段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11.4倍,其增长幅度远远高出了总体的2.7倍;而德国则相反,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少于二战结束前。美国与德国的这种获奖人数变化的差异,不仅佐证了世界科学中心自20 世纪初期之后由德国转移至美国这样一个事实,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与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发展差别,并且说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诺贝尔奖获奖者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高校的分布状况。

表3从取得博士学位的角度列举了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获奖者最多的高校。在物理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1所高校中,美国占7所,德国2所,英国与法国各1所,具有这11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数165人的43.0%。在化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2所高校中,美国占4所,德国与英国各3所,法国与瑞士各1所,具有这12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总人数137人的50.4%。

另外,根据对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状况的统计,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的单位分布在87 机构(这些机构除个别科研院所外,绝大多数为高等学校),平均每个机构约1.79人;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总数的41.0%;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是哈佛大学,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排名前13位的机构中,美国占6个,英国2个,瑞典、奥地利、丹麦、瑞士、法国各1个,在这13个机构中取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66人)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总人数175人的42.3%。[6]从上述有关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所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有的巨大优势,毋庸置疑,这种优势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或曰高等教育强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数多少不能概括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水平、质量的全部(因为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相比毕竟极少或者说是个别,且诺贝尔奖获奖者只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多种人才中的一种),但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与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若是仅仅培养出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而高等教育的其他方面较弱,那么可能还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长时间培养不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那就更难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了。

二、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3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向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素质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理论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一个由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教育组成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已经形成,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随着学分制、选修制、大类招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通识教育的逐渐扩展,一个以宽专业、宽基础、宽口径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正在形成。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偏重课堂讲授、偏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重视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上述诸多变化,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若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实践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如何进行? 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我国高等教育30 年来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以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参照系。

1.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内容的性质、人才培养方法的选择及人才培养过程的走向。譬如,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在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影响下,学术研究进入大学的教学过程,大学成为培养学术人才的基地。“到19世纪70年代左右为止,全世界能够训练学生从事科学、学术研究的机构,实际上唯有德国的大学。”[7]又如,自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形成的通识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大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制定的重要基础,其影响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并远及大洋此岸。因此,理念的更新在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理念革新中,教学观的改变显得尤为迫切,而教学观革新的核心是逐步树立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的思想。计划经济时代,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内,有计划地培养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对口的专门人才这一指导思想,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计划性与统一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4年所学课程已被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4年的学习过程即是这一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展开过程。这种方式虽然对培养有一定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有作用,但对培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许不太适宜。因为创新是一种不受拘束、富有个性的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勇于质疑、善于批判、敢于打破常规的能力与素质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应成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理念基础。其实,早在19世纪德国大学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学习自由就已被作为一条基本的原则。

2.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

人才培养结构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如人才培养的地区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是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作一研究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诸种结构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就层次结构而言,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金字塔型”,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橄榄球型”。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众多国家的一致的标准或模型。不过,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可以发现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是一普遍现象。可以这么认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占绝大多数的所谓“低重心”层次结构和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的“高重心”层次结构两大类,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层次结构,毫无疑问属于后一类。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为928万人,研究生为133万人,研究生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2.5%;英国2005年在学本科生108万人,研究生23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7.8%;法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104万人,研究生25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9.1%;日本2007年在学本科生251万人,研究生26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9.4%。[8]我国2007年在学本科生1024万人,研究生119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0.4%。[9]从上述统计来看,应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大发展,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研究生在学人数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日本,接近美国。换句话说,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正在从“低重心”向“高重心”发展。但问题是仅有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主要在于高水平、高质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协调不能仅仅认为是数量结构,还应包括内容结构。如不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同类型人才(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培养内容、方式的区别与融通问题等。

3.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从招生到就业,从校园文化到学生生活等有关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的制度、规则。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指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规则。人才培养制度的确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专门人才的培养来讲,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即“本科+ 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前者的代表主要是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以培养法律、医务、商务、管理、教育等专业人员为目的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逐渐出现,由此,本科学院(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加专业研究生学院成为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构成方式,“本科+研究生”成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中,本科教育的通识性、研究生教育的高深性成为基本特征。所谓“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在本科阶段完成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本科教育的专业性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所确立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后一种。为了达到在本科阶段完成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我们制定了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到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制度。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研究生比例已经达到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0%以上时,研究生教育内容与本科生教育内容重复,研究生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下,现在应该是到了认真思考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高晓杰.科学谋划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2]丁三青.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战略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3]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指の国比[M].2008.10-13;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4][8]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要[M].2008.244-245,64.

[5]徐万超,袁勤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1);葛君,岳晨.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6]袁勤俭,葛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

第2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145

一、问题提出

职业认同是主体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正性评价,它是激励该主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它也是主体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看法,包括从事该职业能达到的目标、该职业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社会舆论对该职业的认可程度所带来的正性或负性情感状态等。结合各学者对此概念的剖析,职业认同更应该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动态包含了主体从自身职业经历中不断发展,确定和修正自己职业角色的过程。静态包含了主体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可和不断对当前职业现状进行的反思,而这也是职业认同最大的优势即通过不断反思,促进主体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而我国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使成人教育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不少学生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比较模糊,甚至有些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感。

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其群体的特殊性,他们中有已经有过教学经验或其他工作经验的个体,也有没有工作经验的高中毕业或肄业生;学习形式也相对灵活。因此该群体在知识基础、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职业情感、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自我职业能力的评价等方面比其他全日制统招学前教育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危机。而他们却是目前普惠性学前教育中重要的师资力量。该群体的职业认同感高低关系到他们是否热爱工作,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岗前的职业认同感就成为成人教育中的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也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新课题。研究以职业认同为切入点,探究成人教育中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将有利于该群体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提高该群体的职业认同感,促进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师资质量;同时可以完善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为将来的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自编《学前教育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首先,该问卷在查阅和参考大量国内外关于职业认同感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构想,建立了现有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维度指标;其次,通过对5名在职幼儿教师和随机抽取的50名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学生的访谈,修改和确定了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维度指标,并编制问卷。此种编制问卷的过程保证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问卷共33个题目,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调查,包括8个题目。主要涉及年级、生源类型、报考意愿、毕业后的打算等。第二部分是职业认同感调查,也是此次调查的核心,包括25个题目。主要涉及专业认同(9个题目)、职业认知(6个题目)、职业情感(4个题目)和自我职业效能感(6个题目)四大维度。

问卷计分方式分为两种。问卷第一部分采用百分数和质性的分析方法进行统计。问卷第二部分25个题目全部为正向选择题,采用李克特式5点计分法,采用EXCEL和SPSS19.0相结合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经过预测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32,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好,符合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调查的可靠工具。受客观现实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研究的范围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中专科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研究中所使用的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是指职前培养,主要指在校学习的培养方式,不包括函授、自考和在职进修的培养方式。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学前教育专业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成教学生共356人进行现场测试,实际发放问卷352份,收回有效问卷329份,剔除未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多选、漏选、波浪形作答、同一性作答等无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93.4%。

三、研究结果

1.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问卷第一部分基本情况的分析结果如下。生源类型中,高中起点学生人数为235人,占总人数71.53%;中职起点学生人数为83人,占总人数25.23%,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61人,占总人数18.54%,其他专业(包含汽修、计算机、舞蹈、旅游管理、护理、电子电器和会计等专业)学生22人,占总人数6.67%;工作后来就读的学生11人,占总人数3.34%,他们的职业包括幼儿教师、前台、文员、公司业务员等。一年级学生282人,占总人数85.71%,二年级学生47人,占总人数14.29%。对自己专业和就业出路的分析中,307人占总人数93.31%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是出于将来做幼儿教师的考虑;310人占总人数94.22%打算毕业后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186人占总人数56.53%打算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是为了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75人占总人数22.79%是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打算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93人占总人数89.06%的学生打算毕业后到公立幼儿园或私立幼儿园就职。

2.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较好,但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在每个维度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中,最大的分值差在专业认同维度上达到了18分,而职业认知和自我职业效能感维度上的分值差也分别达到了17分和16分。不同年级学生在职业认同上的情况不同,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职业认同四个维度的分数都有所提高;二是,专业认同和自我职业效能感两个维度的分数随着年级的升高增长相对较快。不同生源类型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同,其中较突出的是在自我职业效能感维度上。该维度上高中起点(平均分20.11)和工作起点(平均分21.76)的学生得分远低于中职起点(平均分28.24)的学生。对于将来就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在职业认同四个维度上的差异不同。四个维度中职业情感和自我职业效能感的差异较显著,毕业后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学生分数分别高于毕业后不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学生2.14和2.02,而在专业认同和职业认知上两者的差异不大。

四、分析与讨论

1.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特点

从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是较好的。与王艳玲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相比,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更加积极和正面,在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上也更加清晰和明确。这应该是源于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的抉择有关。本科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就读学前教育专业是非第一志愿录取,有的甚至是被调剂后录取的,因此部分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对学前教育了解不多,专业学习很被动。甚至有学生不认可该专业的情况,他们认为本科生教幼儿园是大材小用,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成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范围较广,通常是结合家人、朋友和自身的特点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他们在专业选择上有了更多主动的思考。调查结果显示93.31%的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是出于将来做幼儿教师的考虑,94.22%的学生打算毕业后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这显示出成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知更加明晰。

2.辨清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和激发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因年级、生源类型和对将来职业选择上的不同对自身职业认同感所带来的不同效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体现出职业认同感的稳步增加,且专业认同和自我职业效能增长较快的趋势。这与王杰等对学前教育本科学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结果相似。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接受的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同时各个专业课老师的引导和专业学习的氛围融入,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做了很大贡献。但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的提高程度有限,这提示我们尽管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专业更加熟悉和认可,对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把控有了更多自信,但是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对自己职业未来发展的期望并未提高。这对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议题,既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期望。

在不同生源类型上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状况也出现其独有的特征。即是中职起点的学生在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远高于高中起点和工作后就学的学生,在其他维度上三者的差异不大。这与宋妍萍的研究结果有共通之处,她指出:不同生源类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有显著差异。分析中职起点的学生成分发现中职起点的学生中(共83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居多(共61人),这足以可见个中缘由。中职就读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参加成人教育前就早已接触学前教育多年,也进行过多种学前教育技能的训练。因此他们在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巧、组织一日活动和琴棋书画等方面优于其他两个群体。

对将来职业的选择上,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出现差异。毕业后打算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在职业认同感得分上高于毕业后不从事幼儿教师的学生。其中专业认同和职业认知上两者的差异不大,在职业情感和自我职业效能感上的差异更大。这应该归因于毕业后不打算从事幼儿教师的学生对专业的理性抉择,在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这部分学生通常认为,虽然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太喜欢小朋友,但是学这个专业比较容易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所以,他们在专业认同和职业认知上是认可学前教育专业的,但是对职业的兴趣和喜爱,以及对职业的自我效能感则较差一些。

本研究显示出年级、生源类型以及将来职业选择上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教育职业的认同是将来作为幼儿教师情感最持久的原动力,是从事幼教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部分幼教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根据此次研究的结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匹配等从各方面激发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这也是本研究下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困境与消解[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王杰,薛钰川.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

[3]宋妍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9

第3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6所高等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1·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访问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课程时数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6所院校在课程总学时上有较大差异。教学时数最多的是上海体育学院,达到了3258学时。教学时数最少的是广州体育学院,只有2532学时。两者相差726学时。按照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600~2800的范围,广州体育学院的总学时数明显偏低,与1997年颁布的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700~2900更是差距较大。我院在制定99教学计划时,决定将原来本科3500~3900学时数压缩到2600~2800学时,但在实际制定时压缩幅度过大,直接后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容量。如我院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学分必须相应学习学院开设的课程约为52门(其中必修33门),而华南师范大学所对应的课程数约为50门(必修24门),成都体育学院的约为42门(必修31门),北京体育大学的约为40门(必修26门),武汉体育学院的约为40门(必修24门),上海体育学院的约为46门(必修35门)。与兄弟院校相比,我院学生学习的课程多而学时少,导致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繁杂。

从课程的组成结构分析,必修课时数最多而选修课时数最少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必修课时数为216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7·61%,选修课时数为62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22·38%。必修课时数最少而选修课时数最多的是广州体育学院,必修课时数为171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67·69%,选修课时数为81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1%。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总学时数的百分比分析,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必修均高于70%)比较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更加重视必修课,而后两所体育学院(选修均高于30%)比较其他体育学院重视选修课。后两所学院在贯彻压缩必修课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精神方面做得较好,也更加接近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要求。

2·2课程学分数的比较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课程体系的学分总量与结构分析,在对学生的学量要求上,师范教育性十分突出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要求最高,达180学分。从学分的课程构成比例上,我们将学分课程构成具有可比性的五所体育院校进行比较(成都体育学院实践环节没有规定学分,不可比),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的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较我院高出近13个百分点,而我院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较最低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出8·77%。这一现象与学时比例反映的情况一样,说明我院的课程体系中较为突出选修课程,而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在学分总量上不如其他体育院校。

进一步分析,从必修课学分及其比例上,我们可以看到专业课学分,我院数量最少(56·5)、比例最小(35·3l%)。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院部分教师反映的学生专项能力下降的原因。由于专业课时数少(表1中几所院校里最少的)、学分低,学生的专业课时数较以往的课程体系有较大的减少,而其他配套措施(如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开设等)没有很好安排或落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3教育实践环节的比较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6所院校在教育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安排上分析,情况大致相同,个别院校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如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门安排了1周的教育见习,突出了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在第八学期专门给学生2周的求职时间,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有特色,都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获得规定的必修学分。由于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相对以往自由参加、可有可无的状况,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与参与的动力。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能力,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更能发挥积极作用。

2·4技能培养与要求的比较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方面,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技能要求最高,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才能毕业。成都体育学院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裁判技能要求最高,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项目二级运动员和二级裁判员标准才能毕业。我院对学生的外语要求是通过省级统考并达到二级,计算机技能方面没有具体要求。

这与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距离,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与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国家的专业人才标准,将面临市场的淘汰。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各院校基本保持了与其技能要求配套一致的课程设置。如在外语课与计算机课的学时数与学分数方面,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是最多的(见表5)。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课程,除第一、二学年4个学期384学时的必修学时外,还在第三学年开设了128学时的限修课,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连续三年不间断。计算机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也开设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限选课。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该校学生外语与计算机过级率。比较而言,虽然外语课程是我院课程体系中学时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但与部分兄弟院校仍有差距。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外语必修课时数比北京体育大学少了112学时,比同在广州地区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少了80学时,而且没有象这两所院校一样开设外语提高课程。这可能是我院学生外语四级过级率低的一个因素。在制订新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中,我们很有必要借鉴他校经验,增加外语教学时数,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必修英语课的基础上,在第三学年甚至第四学年开设外语提高性质的选修课,以此作为提高我院学生外语水平的途径之一。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裁判技能等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从6所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数安排看(见表6),上海体育学院是最多的,专项训练课程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总时数达到828学时,比我院高出522学时,北京体育大学专项教学时数处于第二位,专项训练课程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总时数达到656学时,比我院高出350学时。我院的专项课程时数在六所院校中最少(306学时),甚至低于师范类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5学时。这组数据可能从一个侧面部分回答了社会和本院教师对近几年我院学生专项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毕业会考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院与成都体育学院都执行毕业会考制度,但我院虽有毕业会考的要求,实践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严格执行。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将毕业会考的要求以“顶点课程”的形式固定在课程体系中,使毕业会考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更加便于实施与落实。对于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应将之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2·5教育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又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体育师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期间培养学生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从6所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整体情况看,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偏低,学时数都远低于5%。在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牢固、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削弱了体育教育专业应有的师范性。此外,6所院校中除华南师范大学外,其他院校设置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都是理论为主的课程。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主线是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应达到不但自己懂得,还要达到会讲、会做、会教的程度。

6所院校中,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学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数及学时数、学分最多,有三门必修课、一门选修课。而且该校特别开设了教育职业技能课程,对作为教师职业所需的基本功进行专业要求与锻炼,值得我们借鉴。我院在这类课程设置方面有三门课程,而且都是必修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是一门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说是与学生培养目标十分一致而且作用非常大的课程,但是由于学时太少,并且都是理论学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与教学技能的实践相结合,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更明显、更大。

2·6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充分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而这些知识主要靠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传授。从表8可以看出,在6所院校中,我院的该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传授的知识较为陈旧,实用性不是十分突出,而兄弟院校开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论”、“心理健康与咨询”、“健身学”等课程,与中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结合更为紧密,值得我们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借鉴。

3结论与建议

3·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基本相同,但也存在课时数差异较大,课程重点各有所侧重的特点。我院课程门数多而学时少,课程内容繁杂,课程模块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3·2我院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大,给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选择度较高,但专项课学时少,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项能力。

3·3人文素质教育是我院课程体系中的特色之一,应继续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能力的积极作用。

第4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因此,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路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进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索。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设性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力争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例如:我在对于正数和负数概念的教学时就不是老师讲,学生当听众,而是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组,各组选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教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两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根据需要再重复上述活动,并评选速记最快、方法最好的同学。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分析同学的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参与表演,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让学生感受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转贴于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杨教学民主环境,学生在这种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例如:在课题学习中利用不等式关系分析比赛问题。问题、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前6次射击共中52环,如果他要打破89环(10次射击)的记录,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多少?教师出示问题:(1)如果第7次射击成绩为8环,最后三次射击有几次命中10环方能破记录?(2)如果第7次射击成绩为10环,最后三次射击中是否必须至少有一次命中10环才有可能破记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定一个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各小组积极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小组在讨论中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有效独特的质疑和总结。

第5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

数学的发展,在于不断地创新、发现、创新比命题的论证更重要。正如华罗庚教授所指出的,如果没有独创精神,不去探索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赶过别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认识真理和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创新的起点是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怎样逐步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1)通过类比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当两个知识系统中某些对象间的关系存在一致性或某些对象存在类似的关系,我们便可对这两个知识系统进行比较,从而可以一个知识系统所具有的结果去猜想或发现另一个系统也具有相应的结果,所以类比是发现新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

(2)通过归纳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归纳是指从特殊和具体的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普通的、抽象的认识方法,是一种由特殊前提导出一般结论的认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2.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勤反思

所谓猜想是人们根据事物的某些现象,对它的本质属性、服从规律、发展趋势或可能的结果作出一种预测性判断,猜想是预测性的,但通过推算、证明、验证或其他数学手段之后,猜想的真假、成败式盈缺才能成为定论,当回头再作一番思考时,相对原先的思维出发点,则成为一种居高临下之势。

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的大小往往与他的思路是否宽阔、灵活,是否富于联想等密切相关,所以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自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之一。因此,要求教师精选一些典型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采用联想、试探等种种方法,打破常规,大胆尝试。

3.引导学生不断总结

科学上的创新,一般总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学生学完每一个单元后,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做好总结,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及方法,以达到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习惯和能力,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和今后开拓性工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学校是学生直接的受教育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学校这块主阵地,学校教育应以最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学生,是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但是,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创新性学生培养的许多方面都不尽完善,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国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材、统一考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总之,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启发性只是创新教育教学中所要求的原则,任何一种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方法都可以使用,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

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外,积极地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创新教育在教师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创新教育的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传统教育很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创新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要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第6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一、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能力构成要素

1.指导教师进行学习

学习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没有理论的学习,实践活动必然是无目的、无方向的;没有方法的学习,实践活动就无法顺利开展。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首先应指导教师进行学习。我们组织大家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科研方法,明确研究的目的任务、实施要求和基本方法,然后指导其选择实践探索的角度,制订实施方案,保证实践探索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指导教师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是科研活动的具体实施,应该既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内容,又有具体的操作设计。教师必须根据操作设计,按步实施,而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改变。在培养小学生主体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从两方面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探索。

(1)课前教学准备。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小学生主体发展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各自任教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案,进行说课。备课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主体发展教育的因素,将教学目标与学生主体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学生主体发展的目标,把学科教学与主体发展教育结合起来。说课时除了要求讲清以上内容外,还要求讲清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要求教师不但能讲清“怎样教”,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通过交流、分析、讨论,提高教师按照课题研究目标设计教案的能力。

(2)课堂教学研究。教师课前的教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还必须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师完成教案设计、进行说课后,就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必须展示课堂教学实践课,其他成员则参加听课。课后,课题组对实践课进行评课,主要评研究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主体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讨论、分析、研究,帮助教师掌握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主体发展教育的基本方法。

3,指导教师总结反思

指导教师学会对自己的研究行动进行总结反思,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反思。

(1)教案反思。这是要求教师通过上课、评课,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反思,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研究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和研究的吻合程度、所用教学方法的适切性等。然后修改、整理自己的教案。对教案修改较大的教师,允许修改后另选一个班级再上一次教学实践课,然后对两堂课的教学实践进行比较性反思,以提高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目的设计教案的能力。

(2)实践总结。这是要求教师在对教案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这堂课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如果说教案反思是静态总结的话,那么实践总结就是动态总结。要求教师不仅要总结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规律,还要从学生的反应中总结出培养学生主体发展能力的规律,积累学生主体发展教育的经验。这两种总结反思,我们也称之为“写课”。

(3)专题总结。这是要求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这门学科一个阶段的课堂实践进行整理、提炼、概括。这是一种较全面的总结,要求教师在课题研究的总框架下,选择一个角度,总结自己培养学生主体发展能力的规律。这样的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师总结经验的水平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培训

高校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育人才的行家,应当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和科学教育的观念,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目前许多新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没有经过教育教学等相应课程的专门学习,故“补修”这些课程对于从事高校教师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一环节的培训内容主要是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开展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伦理学和高等教育法规等四门课程。

(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应从两个层面实施,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由学校网络教育中心或电教中心对新教师进行基本操作培训,使新教师对学校的多媒体和网络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环境有所了解,对开展多媒体或网络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所认识,并掌握基本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利于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二是由各院、系或教学部组织实施的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这一环节是新教师上岗前最后的练兵,也是最贴近新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的实战性演练,是新教师把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新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环节开展的形式主要有结合本教学单位实际的教学规范学习、优秀教学文档展示(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等)听示范课、试讲及评议等等。

(三)实行导师制

教学骨干尤其是优秀中老年教师具有丰富的高校教育教学经验,实行导师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帮助新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有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行导师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作为基本依据,明确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同时应制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导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实绩进行奖惩。

(四)建立教学课程组

教学课程组是跨基本教学单位的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师的新组合,其功能是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对本课程新任教师进行培养。新任教师通过参加教学课程组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能更深入地剖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把握要点、重点和难点,汲取教学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教学课程组的活动,能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教教相长,共同提高。此外,还能培养新教师的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第7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四、做好三个目标的评比检查,确保公平公开。

五、以少先队基础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六、切实实施目标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挂色,定期评比兑现奖罚。

具体工作途径:

1、主管领导及教师召开养成教育研讨会,逐步完善《养成教育要求与评比标准》的各项内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养成教育扩大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及所教学科内容,制定出工作计划,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强提参考意见。

3、利用班队会形式,对《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学习,逐条落实,使学生能背诵在口,实践在行。

4、各班教师都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的输导工作,训练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5、各班设立养成教育评比园地及好人好事记录,《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上墙。

6、切实做好三个目标评比及检查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督查小组。每小组由一位值班领导,一名教师及一名学生代表组成,检查措施:

(1)值周领导全面负责随时抽查。

(2)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定时检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师,一名值周学生定时检查,一同进行扣分,由值周同学执笔记录,记录册由教师负责保管。

(3)其它值周学生定点上岗检查,在校门、大厅、二、三楼值勤处配合领导、教师检查。

7、领导随时抽查《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掌握情况,熟知率至少达到95%。

8、对值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公平公正地开展。

9、负责的领导教师必须严格进行检查,做好成绩累计工作排出名次与本周检查的总结、记录一起于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前上交到少先队。少先队将检查记录累加,评选出本周的纪律、卫生、好人好事流动红旗获得者。每月由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次数评选出精神文明班级。

10、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反馈。

每周五定为例会日,安排养成教育工作阶段性总结,各班主任应明确扣分原因,确定今后努力的重点特别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11、少先队是小学生的先进组织,充分利用少先队这块阵地,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学雷锋树新风,尊老爱幼等教育,巩固与完善养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将它延伸成为学生的宣誓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他们更明确自己的现今任务。

第8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历程;改革实践;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4-0017-06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总结回顾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35年的办学实践,谈些体会和思考,以期我国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越办越好。

一、实事求是地认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伴随着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而产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然而,由于十年“”的破坏,我国职普教育结构严重失衡。统计资料表明,1977年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726.1万人,中专毕业生18.1万人,技工学校毕业生12万人,后两类仅占高中阶段毕业生总数的4%。当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3.8%[1]。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思路:“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从此拉开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序幕。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培养教师这一环节。为此,1979年1月,国家计委、教育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设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院的请示报告》(计劳[1979]09号),报告受到了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当时13位副总理都在文件传批单上圈阅。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后,国家劳动总局和教育部于1979年2月26日下发了《关于增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的通知》(79劳总培字7号、79教计字51号),文件指出,国家之所以首先办技工师范学院,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在五六十年代兴办过技工师范学校,有基础;二是当时技工教育承担着多种功能,如加快工业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期间约有16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了有效地返城就业,许多企业办起了技工学校,让这些返城知识青年掌握生产技术,尽快上岗就业,加入到国家产业大军;三是当时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国家干部,与高等教育纳入同一轨道进行管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职业高中还处于恢复阶段。

技工师范教育的产生,开创了新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先河,国家劳动总局1980年9月17日在天津技工师范学院开学典礼的贺信中指出:“技工师范学院的创立是粉碎‘’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积极成果,其对于加快建立职业教育网,发展技工培训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劳动总局副局长许法在讲话中说:“技工师范学院是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院校,这一类的高等院校在我国教育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范学院。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工业专业知识的教育理论的师资人才,这种学院不但含有师范学院的性质,而且具有工业大学的教学内容。”天津市劳动局局长兼天津技工师范学院临时党委书记张高峰讲话指出:“技工师范学院是专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一所高等学校,具有工科院校并兼有师范院校两者的特点。”

此后,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和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均把“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各地“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也要积极兴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被纳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战略之中。可见,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党和国家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职业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

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国家战略、国家意志,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从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担当,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抓住“如何办出特色,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本质,把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看作是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来认识。

如何办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建校初期,为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在1982年和1986年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技工学校现状调查,走访了全国11省3市和60多所技工学校及主管部门,了解技工学校教育特点、师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一体化”教师的培养目标,即既能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为学校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办学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技工学校对生产实习教师的大量需求,经劳动人事部同意,从1984年起学院开始探索招收技校毕业生开办二年制专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并进行单独考试试点。1986年4月1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劳动部下达《关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招收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单独考试的通知》,1986年和1987年学校又进行了招收优秀技校毕业生编入高中生源本科班学习的实验,1988年招收技工学校毕业生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此后,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技校生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双证书”教育制度,即培养的学生既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又有技术等级证书,使一体化教师培养目标得以落实。1996年,我国首批既取得大学毕业证书又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高”人才从学校走出,学校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称为“培养双高学历人才第一校”。1997年“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教改成果荣获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从此“双证书、一体化”成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职业学校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学校不断加强职教师资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技校生源的毕业生技能水平到达技师水平,形成了“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教改成果获第五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尽管这一成果得到了专家和国家的认可,但受传统人才评价标准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许多人不理解“本科+技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类型。从今天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本科+技师“可以说是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类型,是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探索[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由于职业学校师资短缺问题十分严重,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安排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少数优秀应届毕业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许多普通高校参与了职教师资培养工作,但后来由于主客观原因,其中一些院校逐渐退出了职教师资培养,尤其是在世纪之交,国家提出要实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战略后,部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有所动摇,但我校始终高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大旗,坚定不移地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始终坚持培养职教师资服务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二、践行“三个代表”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是在反抗帝国列强、实现救亡图存、发展民族工业、“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培养了大批实业人才,催生了中国民族工业,电报、邮政、船政、铁路随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标志着中国工业革命序幕的拉开;形成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新式的办学体制、分科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科书编制等近代新式教育[3]。可见,职业教育在中国的产生绝不是低端、落后的代名词,无论是对中国现代教育还是现代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意义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培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技术工人,国家建立了技工教育,有效促进了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技工教育包括技工学校教育和学徒制,技工学校不仅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而且生产了大量生产设备,极大满足了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国建立了现代学徒制,这不能不说是世界职业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培养大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分不开的。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到2010年我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1.2亿人,中等专业人口达到1.88亿人,中等以上专业人才达到3.076亿人,接近美国的总人口[4]。这些数据足可以反映职业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贡献。

天津是我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1979年国家把四所技工师范学院之一建在天津,并最终成为国家劳动总局唯一主管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这绝不是偶然。从当时国家批准天津技工师范学院设置的专业为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机械制造三个专业可以看出,国家在一开始设置专业时,就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努力引领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不断改革探索,形成了职业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三性”统一的办学特点,“动手动脑,全面发展”人才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育具有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职业教育具有传承技术技能和民族文化的功能。“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已成了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德国将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世界各国推广,实际上是推广德国的职业教育文化,进而推广德国的产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目前正在迈向制造业强国,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2009年在视察广东职业教育时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的座谈会上也指出:“每一个零部件都反映着民族的素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制造”的差距主要是职业人才的差距。可见,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折射出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反映的是民族素质,传承的是民族文化。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工作母机,不仅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而且肩负着宣传职业教育、传播职业教育的使命,学校从1982年创办职业教育刊物,1985年成立职业教育研究所,1996年成为中国职教学会师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宣传和推广。在积极引领国内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同时,扩大中国职业教育的对外传播。2003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2007和2008年受商务部委托,对非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开展职业教育研修班,对外传播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和办学模式,从此以后,将对外开展职业教育常态化,积极开展非洲留学生教育,培养“双证书”硕士留学生61人、“双证书”本科留学生41人;承担我国援建非洲的首家“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与管理工作,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输出海外,该项目入选2010年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每年为埃塞俄比亚职教官员举办“职业技能开发培训班”,每期培训人员达20~30人,使中国职业教育在非洲大陆逐渐传播。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一种民生教育,党和国家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执政为民的大事来抓,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20年快速发展,这不仅极大改善了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而且使大批劳动力带着技能走进了劳动力市场,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世纪之交,又进行了“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培养了大批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传统教育结构的弊端,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针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80%来源于农村,城市学生大多数也来源于低收入家庭的现状,国家对涉农专业和农村学生进行免学费,对涉农专业学生和贫困学生给予助学金资助,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许多贫困家庭走出了贫困,形成了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民生发展机制。

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学校始终坚持引领职教、服务职教的办学宗旨,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不断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有效保障了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学校虽然2000年由劳动部下放到天津市,但国家赋予的使命并没有因此削弱,长期重视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培养职教师资。2010年学校与海南省合作培养免费中职师范生,开创了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先河,免费师范生数由最初的1个省30名,发展到2012年的4个省500多名。为适应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学校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把品学兼优、热爱职业教育的学生选拔为职教师资进行单独组班培养,加大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和实践教学,加大投入力度,极大提高了培养质量。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改革提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多年来,学校着力创新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积极为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做贡献,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校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天津市成为国家第一个“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凭借多年的办学实力,2010年学校成功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以培养职教师资为主要任务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学校成为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校,成为天津市继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后第三所省部共建高校。天津市是我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源地和主战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2012年学校成立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针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素质职教师资和高层次“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需求,2011年学校积极申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人才培养,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于2013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并面向全国开始招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2013年受托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学校牵头组建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加大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探索应用技术类高校办学特色,促进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近日,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些文件进一步提出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服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宗旨,以科学发展为引领,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特色强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认可,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

(一)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学校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成长壮大的。作为一所公办高校,无论是过去作为部属院校,还是进入新世纪作为天津市地方高校,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作为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唯一一所省部共建高校,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服务。

(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学校从1980年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1995年开始招收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展“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项目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决定》提出打通中职、专科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和专业硕士研究生通道。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上探索出四个层次的有效衔接与沟通机制,目前,初步形成了通过“知识+技能测试”考试,单独招收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对口升学,开展五年制本科职教师资培养,形成了“3+5”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从2005年开始免试招收天津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奖优秀毕业生培养职教师资,形成了“3+2”培养模式;2008年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提高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学历层次,形成了“4+2”职教师资培养模式;2013年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工科教师,开展“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项目培养工作等,逐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培养职教师资的模式和体系,建立了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从事职教教师的通道。学校未来将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统筹协调好现代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应用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工作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学校作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充分发挥多年来职教师资培养优势,服务好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教师培养和应用型(律师、工程师、技术师)人才培养划分为同一类型[5],可以说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与应用性人才培养同根同源,二者具有一致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统筹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其办学实践可以为普通本科转型院校发展提供示范、案例。同时,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以后,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转型高校举办职教教师教育,也必将推动职教教师培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四)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的要求,虽然我们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双证书一体化”、“本科+技师”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硕士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但距离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管理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逐步形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体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规律、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

参 考 文 献

[1]杨明.应试与素质:中国中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孟庆国.职业教师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22):50-54.

[3]孟庆国,曹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体系的应有之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69-73.

第9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

一、实验班的创建方案与运作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加大,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方式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意识时都要因时而变,符合基础教育用人单位的需求。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班的创立,正是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对教育改革之路的积极探索,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探索出当下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方式及突破口,以此改变当前师范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实践技能较差、对基础教育兴趣较低等状况,缓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一)培养目标。

2012年秋季,我校根据自身条件提出新的教育培养方式,创建实验班,目的是通过新的培养方式、与众不同的培养思维、广阔的培养环境,借助外界最新信息和技术,培养出优秀合格的教师。在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结束后,在2012届所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并接受学校组织的选拔考核,在一系列步骤结束后公布入选名单,最终从入选名单中选取前4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

(二)培养方案。

实验班主要开设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学概论、文学概论、文化概论、美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逻辑学及与教育学相关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部分公共主修课与辅修课,学生的实践性活动由写作训练、阅读竞赛、微格教学、论文指导、教育见习等多部分组成,设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点,以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实验班的教育方案,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搭配都和以往不同,这些课程的设计安排都是为了夯实实验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拓宽知识面,培养发散型思维,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能力培训,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除上述课程计划之外,实验班还实施导师制,即每两个学生有一位专业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定期与导师见面,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知进取、明得失,不断进步。

(三)实践环节。

实验班在培养方面,不仅是以上理论性教育,更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校定期举办讲课大赛、书法竞赛、知识竞答、辩论赛等活动,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理论指导和培养都是为实践做前期准备,实验班的实践占总体培养计划的比例相当大,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途径。实验班除了正常课堂教学外,还要参加学校的文化活动,如未来之星教师技能大赛、师范生说课大赛、古诗文背诵大赛、话剧比赛等。通过不断实践训练及专业教师的指导,生生之间彼此学习,帮助学生培养更扎实的课堂实践能力。

以上实践活动都在校内完成,但这对于实验班的实践而言,仅仅是个开始,后续任务更需继续努力,以实现预期目标。

在学校的安排下,实验班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为了让实验班学生有足够的实践空间,2014年春季,我校和汉中部分基础教育单位协商,在第七周至第十周期间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见习,通过在汉中中学、汉台中学、龙岗中学的见习、观摩,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本次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于结束后全班共享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验班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尽可能提出更好的培养建议。

在见习过程中,学生亲身体会课堂氛围,感受到不同的老师各具特色的讲课技能技巧,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亲眼见证老师将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处理得得心应手,这不仅需要知识技能还需要很强的应变能力。此间感触最深的是课堂教学:在文言文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巧妙的引导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学习,这与学生在师范生技能大赛中评委老师强调的课堂导入、教态、调动课堂气氛的要求相符合。在散文讲解中,龙岗中学的教师善于将课堂之中的有利元素运用于教学中,不仅使教学环境被充分利用,还适当启发式地开发学生大脑,促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在朗诵课中,朗诵感情、语气、表情、韵调、节奏等各个因素都需要细心把握,充分将课文的思想感情融入诵读之中。通过观摩活动,学生感受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到理论要运用于实践并非那么容易,传道授业非一日之功。

此次走出去实践活动到此结束,随之而来的便是请进来,这两大部分是实验班培养方式中的重要环节。

见习结束后的一周,学校在基础教育单位请出颇有教学经验的优秀语文老师,以及知名专家来我校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传授学生教学经验,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如就如何让写作课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老师面对面地交流,解答疑难问题,在交流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了解基础教育单位的用人需求。

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

经过多次见习交流、访谈、调研考察,了解到基础教育用人单位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一)爱岗敬业,独具人格魅力。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教育事业而言,教师的言行影响重大,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基本品质是有高度责任感和个人修养,言行之间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不仅是用人单位的要求,更是征服学生的有利条件。

(二)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养成终身学习和反思的习惯。

第一,要多读书。只有大量阅读、广泛涉猎,教师才能在三尺讲台上如鱼得水,挥洒自如,独具人格魅力,并深深吸引求贤若渴的学生。

第二,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终身学习。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信息高速发展,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推动者,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带头人,这是胜任教学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事业进步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三,熟悉教学过程,勤于反思总结。抓亮点并深入反思,充分发掘它的内涵和价值,然后概括出规律性东西;对教学过程系统性地回顾、梳理,善于发现疏漏之处与不足之处,从问题情境、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在以上步骤完成之后抓创新反思环节,留心学生的奇思妙想和教师讲授过程中的灵感,并且不断积累,最后将经验总结运用于教学之中。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首先,教师的兴趣爱好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如课前演讲、背诗大赛、知识竞答、辩论会、手抄报等,都有利于学生进步。

其次,教学说到底还要看教师功底,最基础的就是听说读写能力,要倾听学生心声和建议、语言表达幽默生动、语言流畅,语音标准、笔耕不辍,这有利于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课堂教学情境和突发状况千变万化,教师要拥有很强的应变能力,灵活处理各种问题。

三、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途径的反思

对比基础教育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践,本课题组员认为此次培养方案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学生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就学生自身因素而言,实验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是表面地吸取众家之长,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转变观念,即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思想上没有以一名合格的教师标准要求自身对能力的追求。钟启全教授认为,教师专业的学习拥有三个基本定律:其一,越是基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越是有效;其二,越是扎根于学习者的鲜活经验越是有效;其三,越是细致地反思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越是有效。[1]随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教师要逐渐将课堂归还学生,以教育实践为依托,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得到学习和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上与时俱进,用新政策对教育、教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以教师应有的水准训练自己,不断完善提高自身能力。

在意识观念的指导下,学生要不断阅读、实践、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在信息快速流通的今天,关门搞建设很难成功,学生学习不仅止于教材、课堂、实践,还要融入社会和时代要求,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二)学校及教师的工作要求。

一直以来,教师教育中存在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如何教。而这两个问题是长期在师范教育中存在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问题[2]。在教师教育中存在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认为掌握了什么,就必然能教好什么[3]。高等教育在原有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还应加入更多教师教育类课程,适当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如班级管理、课程设计、教育政策习得等相关课程,在此基础上培养教师的人文情怀,通过微格教学将学生所学用于实践,在不断见习、实习中总结得失、获取经验。同时,学校的课程内容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将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接轨、与教育改革接轨、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接轨,无论是小组交流学习还是案例教学,都要不断将教育界的新成果展现出来,相互学习,借鉴经验,重视学习成果和效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总之,从学校角度而言课程安排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务必谨慎科学,富有创新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特点,既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基础教育单位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