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精选(九篇)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

第1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体质;亚健康;原因

身为一名小学体育专业教师,每年面对《全国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的上报,我都感到惭愧。看着那些孩子们的体质测试数据总是让人深思不已:体重不断增加,体能素质却有所下降。这不由得想到“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我细细思量了,现在的小学生体质已濒临“亚健康”状态了。那问题出在哪呢?我认为有两大原因。

首先,家庭原因。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怕苦、怕累、怕脏、自私等坏习惯应运而生。缺少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体能素质下降、“豆芽型”、“肥胖型”比例增加。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父辈以上或多或少都吃过苦,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曾经过过的生活,就努力地为孩子们创造条件,给他们铺好道。孰不知观念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就彻底打破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比如:1、手机、电视、电脑普遍进入家庭,使得大部分学生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过长,占用了活动时间。

2、现在大部分家庭任务都少,家长有工作的,家务琐事大都不直接请钟点工,家长没工作的大都外出打工,也没有多少在家务农的,即使有那么些事几乎都被大人承包了,占用了亲自动手锻炼的机会。

3、现在交通四通八达,出门坐汽车、上楼乘电梯,也大大减少了活动量。

4、隔代亲现象明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退居二线没事干,充当起“研究孙”,上学、放学路上亲自接送时,书包都在家长肩上,这种“爱”扼杀了锻炼的机会。

5、课余培训班的参与增多,有些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压在自己孩子身上,逼着他们上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加重了学习负担,一有空余就赶紧和床拥抱,起居不规律,作息不正常,造成运动量不足。

6、缺乏营养知识教育,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太多。动不动出入“肯德基”、“麦当劳”等场所,家长也经常以此作为孩子的奖励。

7、城市房屋如雨后春笋,城市化小区生活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空间。

其次,学校原因。尤其小学专职体育教师比例太少,大部分学校还让专职体育教师兼任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另外小学的体育老师很多不是体育专业出生的,大多数都是由班主任、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等代任。他们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无法为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正确、全面的指导,仅仅是课外活动组织者的角色。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将升学人数的多少作为办学质量好坏的标准。而体育往往不会划为考试科目,就是副科,期末接近时,还让提前结束体育课程,把时间让给主科复习考试,体育课也就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这样一来,体育课在学生的心理就是玩的课,学生怕吃苦、不想学,很难调动和发挥其主动积极性。还有,现在什么都是“安全重于泰山”,体育老师往往为了“安全”起见,体育课就不上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上一些简单的内容,体育课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万事大吉啦。老师不是不上,而是不敢上,学校和法律对体育老师没有合法保护权。使学生的体育技能技巧训练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成绩及身体素质。

就这两大原因来看,孩子们体质健康已迫在眉睫,要想让孩子远离“亚健康”其实也不难。作为家长,尽量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摘菜、洗碗、扫地、洗衣服等,每周双休日可以安排孩子收拾自己房间的卫生,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增加活动量,减少呆在家的机会,慢慢的成为习惯孩子就会很自然的去做,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又培养了孩子的的好习惯。孩子上下学书包自己背,不必家长亲自接送,家长担心的话可让孩子们结伴同行,而且学生尽量步行上下学,既经济,又环保,还节省了家长的大量时间。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又对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又何乐而不为呢?作为老师,时刻以一名体育教师的身份去面对学生的每一堂体育课,适当布置一些体育锻炼类的“作业”,减轻学生其他科目的作业负担,最好是“限时限量”,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业习惯。

总之,学生体质下降,濒临“亚健康”,有着复杂的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吹响“健康第一”的号角,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拥有强壮的体魄。

第2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热议事件

阳春三月风光好,但时近中考的孩子们无暇欣赏美好春色,迫在眼前的体育考试已进入倒计时,让其中一些“困难户”寝食难安。大人们“谁让你平日不注意锻炼”的斥责,似乎不无道理,又似乎让孩子们备感冤枉。

人民日报

中考增加体育已有十几年,据说是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采取的举措,考试项目和计分方法一改再改,变着花样地考。赞成者称“没有考试的压力,孩子们更不锻炼了”;反对者称“为考而练非但不能养成锻炼习惯,反倒是加重了应试负担”;持中间态度者承认“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提不出良策。

专门补习体育的课外训练班乃至体育家教有了市场,堂而皇之。只要应试尚存,有求必有应,供需关系使然,拦也拦不住。苦了孩子,累了家长,肥了办班的,还颇有“愿打愿挨”之意。

邻家有女,学至初三,为完不成数十次连续垫击排球的考试焦急,家长要我帮忙。我也只是鼓励孩子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不要急,大胆把球垫高,就会从容得多。后来,家长兴奋相告:“真管事,孩子通过了!”其实,若不是把孩子逼得太紧,何至于如此!我也不知是在说家长,还是说老师,抑或在说考试这码事。

参与体育,健其体魄,本是快乐之事,谁愿意自己打小就病恹恹的?很长时间里,以为沉重的课业负担是罪魁,夺去了孩子们锻炼身体的时间,然而,如果得到半日闲,谁能保证他们一定去锻炼身体,而不是去泡吧、打游戏?没有积极有效的引导,包括健康的价值取向,无论考不考、怎么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有人感慨现在的孩子不如自己小时候身体好、体育能力强,可光是叹气又有何用!

“积分入学”能否通向公平?

新闻事件

日前,深圳市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申请陆续开放。深圳对所有本地户籍与非本地户籍适龄少年儿童一视同仁,实行“积分入学”,根据积分情况排序安排学位。“有房”和“有户口”在不同的区,分别享有不同类型加分的标准。以罗湖区为例,在该区是否有住房成为积分最重要指标,由此引发公众争议。“积分入学”是否有“拼爹”之嫌?它在实施中对教育公平又将有何影响?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刘精明

诚如政策制定者明确表达的,“积分入学”决非纯粹的教育政策,它更主要的是为了选择目前这个城市“最需要的人”,它只不过是众多城镇落户政策的附属物之一。

实行“积分入学”的城市面临的瓶颈是,资源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因城市人口日益增多而产生的需求。这样,设定“非我居民”的标准就是这些城市最为急切的政策目标。因为不仅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一切城市资源都是有限的。

珠三角是我国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多数城市已经成为“新移民”城市。一块蛋糕,原住民想多切点就排斥外来人,最有力的工具是制度盾牌——“户籍”。来得早、较成功地定居下来的移民,或者是那些取得了城市合法身份的移民,想多切点,就得想办法排斥新来的移民。他们运用的是市场能力,即财产权利——“住房”。最新进来的就需要相互竞争,优胜者自然是功效稍次于财产权利的教育文凭的持有者。被排在优胜者后面的若还需要争夺,那就得靠技术甚至体能比拼。

从父母的房产、居留时限,到父母的学历、职称,这样的学位分配标准与其说逾越了“户籍”的藩篱,不如说是移民社会中基本的社会排斥逻辑的内在演进。

实际上,积分入学和积分入户一样,都是非稳态移民社会向秩序化社会演进道路上的“定型胶”,是一件件建构新移民社会中等级秩序和阶层结构的合法外衣。我们看到的“积分入学”办法中诸多与教育公平相悖的条款,其实都是在这个逻辑下是最自然、最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3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关 键 词:农村 留守儿童 体育现状 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既有地域性的特殊情况,又有家庭性的特殊情况,可以说是多种情况作用下当今社会的一种特殊产物。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农村户口的家庭,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各种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生活和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严重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多选择出外去打工并且夫妻二人共同出外打工比较常见。因为经济原因、户籍原因等因素,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在国务院下发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把单一的传统教育向全面的时代教育转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毛尖山乡旭辉小学、毛尖山中心学校(初中)在读6-18岁的留守儿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状况相关的文献资料10多篇、著作10部。检索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各中小学体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体育设施分布情况的资料信息,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深度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情况。

1.2.2访谈法

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家长和孩子,一方面了解所居住地方的体育设施情况和体育活动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孩子们所在学校体育教育情况和体育设施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的体育锻炼现状。

1.2.3.1问卷调查的设计

在设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问卷调查内容的有效性与内容的涉及面与调查研究的问题特征保持相对一致,针对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咨询了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一线老师的意见,对问卷内容不断修正更改,最终形成问卷。

1.2.3.2问卷调查的发放流程

由于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调查员在发放过程中,监督并解释整个问卷调查的过程,及时回收,共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9%。

1.2.3.3数据处理法

通过计算机利用Spssl2.0对回收过来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类,根据研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2.1.1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男、女生留守儿童分别占58%、42%,其中男生比例大于女生,但是女生平均年龄大于男生。样本年龄主要在6-16岁,其中8-14岁占总人数75%。

2.1.2目前监护人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样本中,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占31.72%,与父亲单独生活在一起的只有14.40%,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所占比例较大占52.41%。在走访各个农村留守家庭中发现,绝大多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孩子们大多数比较恋母,畏惧父亲,在长期家庭教育中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对孩子心理、生理上造成一定影响。

2.1.3家庭经济情况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容乐观,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把孩子留在家里生活。在调查样本里,孩子生活费在0―100元之间的竟然高达45%,在100―400元之间的有37.5%,但只有17.5%的孩子生活费可以达到400元以上,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孩子能购买的体育运动产品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别说花钱参与体育锻炼。

2.2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现状

2.2.1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92.5%的孩子表示喜欢体育锻炼,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只占7.5%。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减小压力和释放心情、减肥、交更多朋友。这些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还是有较强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高于人们的期望值,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2.2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农村留守儿童是生活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地方体育条件有限,而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方,常见体育锻炼器材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体育器材拥有率普遍低于城市周边地区,体育教育投入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开展的项目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问卷调查样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前5位分别是跑步、羽毛球、乒乓球 、广播操、骑自行车。

2.2.3 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地点选择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时间和地点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样本数据,5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每天锻炼不超过1个小时(不包括体育课),17%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参与体育锻炼2个小时左右,只有5%的农村留守儿童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可以超过3个小时。体育锻炼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学校操场、公园、家里。但是有65%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没有固定锻炼的地点,23%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地点是学校操场,只有极少数人(19%)选择公园或家里进行体育锻炼。农村体育健身器材的严重缺乏,没有适合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都影响着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时间,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成长

2.2.4体育锻炼的形式

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可以利用的体育锻炼设施是很少的,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形式单一,枯燥。通过样本数据统计显示,78%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13%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独自参加体育锻炼,只有5%的喜欢和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三种形式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有较强的朋辈群体观念和独自自主观念。在遇到困难时,52%选择向朋友们求助,28%选择向家人亲戚求助,只有9%选择向老师长辈求助,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对朋辈的依赖超出了对家人的依赖,这是明显亲情缺失导致这种现象。

2.3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2.3.1家庭体育环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体育意识淡薄,特别是其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不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希望孩子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把体育锻炼看做一种“无用的行为”,甚至阻止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别提积极的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了。由此可知,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性原因,尤其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对体育的态度等对其有显著影响。

2.3.2学校体育环境

学校体育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配备以及学生的数量等。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安庆岳西县是安徽省部级贫困县之一,大多数安庆岳西县的中小学校,地域偏远,体育场所简陋,部分还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多数沉默寡言,造成较差的体育锻炼环境。学生普遍反映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72%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很多学校把体育课当做其他学科的“补习课”私自占用体育课时间。另外68%的人觉得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能让自己尽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3.3 农学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比较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没有更深的认识 (23%的孩子认为体育太累),体育意识较差。87%的孩子没有具体体育锻炼计划,9%的孩子有体育锻炼计划,但是并不能遵守锻炼 ,只有4%的孩子体育锻炼有计划并且遵守下去。大多数孩子没有体育特长和爱好,而且部分孩子体质比较虚弱,发育不良,在体育游戏中表现不尽人意,增加他们心理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现状。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只有极少数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分布广,带给社会一些问题。

(2)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父母比较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隔代管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因本身教育水平低,没有能力在学业、体育锻炼上提供帮助。

(3)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体育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多,导致体育项目的选择出现区域化、集群化现象。

(4)与性格内向,自卑心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比较紧张、怕人,害怕参与竞争[4]。

(5)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环境比较差,表现在缺少适合的运动场所、缺少运动器材、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老师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的开展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

3.2建议

(1)加大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运动场地的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助优惠政策,鼓励体育基础建设走向农村,深入农村。

限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专有的运动健身场地,在全面健身计划运动启动后,城市的很多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不足,给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学校应主动承担点责任,把体育教育延伸到留守儿童家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建立健全的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体系,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

(4)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干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教师责任制度。

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及时解决,对他们会造成很大伤害。农村体育教师要定期举办适合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加深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绍艳,胡庆山,杨成.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1).

[2]高建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

[3]任秀安,郭燕.河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乡、焦作地区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

[4]杨荣.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品行影响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2).

[5]柳友荣,罗永义,柳泳.农村社区体育: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的现实路径―基于公共治理视域[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 (2).

所获荣誉:

第4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一、实行家庭体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广泛。由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长久生活的场所,儿童身体素质如何,首先取决于家庭体育。世界上许多教育家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都主张把家庭体育放在第一位。

--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就是“家庭体育首位”的倡导者,他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

--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同志也有句名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若没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将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乃至生命。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家庭体育保健,使孩子拥有健康的体质。

国家权威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状况和国外同龄儿童(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差之甚远。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儿童普遍生活状况虽然好了,但体质却下降了。中小学校园里小胖墩多了;眼镜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儿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差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儿童的通病……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儿童的体育轻视甚至忽视;社会片面追求竞技体育。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该认识到重视家庭体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那么,家庭体育应该怎样进行呢?

二、家庭体育在家庭中的份量---

体育消费动机的多元性和实用性

体育消费动机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态度。占调查数的87%以上的家庭都把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体育消费的数量和结构随收入增加而变化。人们为“欣赏比赛”“休闲娱乐”“健美”“家庭娱乐”“人际交往”而进行体育消费的比例较大。说明家庭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健身的实际效用和体育活动的情感满足是促使人们进行体育消费的直接动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行为习惯的转变,促使居民的健康投资理念在明显增强,2000年居民体育消费占生活消费额为3.5%,2001年为4.7%。在日常文化生活消费中,体育消费排第3位,在节假日活动中,体育活动排在旅游之后,居第2位,且体育消费的意愿明显高于平时,显示了假日活动中体育消费增长的趋势。同时,随着体育市场的逐步建立,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变化,时尚、新颖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所和选择余地,健身房、康乐中心、体育用品悄然走进寻常百姓。青春、健美、娱乐、长寿成了当今时尚,它反映了社会消费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追求。

家庭体育基本方针:

①提供机会——引进从幼儿到老人都能参加的家庭活动项目;

②普及观念——让他们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进而产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念头;

③融洽居民关系——通过活动,安排居民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社区的归属感及居民间的友情;

④日常化、持续化——不是偶尔为之,要定期举办一些轻松的运动会。

三、家庭体育的形式

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共同活动为基本形态的活动。在西欧许多国家中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一起去俱乐部或运动场,各自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然后再一起返回,这种形式也可以称为家庭体育。活动场所因家庭而有所不同,但家庭成员通过运动交换共通的话题,相互之间取得理解。这正是家庭体育制造的机会。

在家庭体育活动中,有时要求体力和技能比较接近,有时对体力和技能没有要求,还有时是父母为了孩子而参加活动。家庭成员一起从事体育活动,强化了家庭机能,使家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但是,家庭成员的组成随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孩子之间、夫妇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活动等等,这种与所处时期相适应的活动,也是家庭体育的一种形式。

四、-学校在家庭体育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还是看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缺憾:学生放假在家,有的根本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天天看电视,不进行身体锻炼,不注意保护眼睛,身体素质下降了,视力水平降低了;有的倒是知道锻炼,但是却缺乏锻炼常识,不会合理选择项目、器材和场地,不具有养护与运动保健知识,进行了不合理的运动,致使伤害事故频频发生。

我们应该就此做更多的指导性工作,而不是发号施令。应该让学生学会离开老师一样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把体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余生活中,让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自主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基于此,我们是否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更多的指导呢?1、教给学生锻炼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2、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它的原则3、如何寻找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掌握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4、锻炼中的安全问题5、锻炼中身体机能的自我测试6、锻炼之后的恢复与运动保健。

五、家庭中孩子体育的培养---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应从幼儿阶段开始,此时应鼓励孩子积极进行室外活动,参加各种游戏、郊游等。孩子入学后,除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校内、社会上的体育活动之外,家庭也应该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的兴趣爱好购置一些必要的体育器材,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象棋、围棋等,给孩子一个进行体育活动的良好环境;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性别特征,确定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项目;家庭体育活动应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家庭这个“大空间”,如让孩子做哑铃操,用拉力器可以锻炼身体的许多部位,男孩做俯卧撑有助于臂力和腹肌的锻炼,女孩做仰卧起坐是锻炼腹肌、保持健美身材的好方法等。儿童正处于身体的关键时期,家长应指导孩子全面锻炼。使身体各部位的器官、系统和机能全面发展。

1、适用幼儿的一些锻炼方法---

主要以游戏为主:

注:适合3岁以上幼儿

I、过小桥

目的: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

准备:场地上画两条间距20~30厘米的平行线,当小桥。

玩法:

1.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小桥)的两端。

2.游戏开始,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走到“小桥”中间相遇时,互相扶着对方的身体,侧身同时经过“小桥”。然后继续沿各自前进的方向走到终点。

3.爸爸、妈妈、孩子两人一组重复游戏。

III、小小排球

目的:1.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2.提高幼儿全身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气球1个,细绳1根。

玩法:

1.气球轻轻抛向空中,爸爸、妈妈、孩子三人轮流用手拍或用头顶气球,尽量不让气球落地。

2.爸爸、妈妈分别抓牢一根细绳的一端,举到适当高度当球网。孩子站在距“球网”3米的线后,用力拍击气球,直到把气球打过球网为止。互换角色,游戏重复进行。

IV、小兔拔萝卜

目的:1.锻炼幼儿双腿跳跃的能力。2.提高幼儿投掷的准确性。

准备:啤酒瓶若干,直径20~30厘米的竹圈(或塑料圈)若干,场地上画间距为3米的平行线3条。

玩法:

1.将啤酒瓶均匀地摆放在终点线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拿个竹圈(或塑料圈)站在起点线后。

2.游戏开始,三人模仿兔跳的样子从起点线跳到中线后,原地站好,分别向终点线处的瓶子投掷竹圈(或塑料圈),谁套住的瓶子多,就表示哪只“小白兔”拔的“萝卜”多。游戏重复进行。

II、猫捉老鼠

目的: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

准备:分别画有猫、老鼠和老鼠洞的图片3张,场地上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3个。

玩法:

1.将3张图片揉成团儿,放在地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抓一个纸团儿分别站在3个圆圈里。

2.抓到“老鼠洞”的人原地不动,并举手高喊“老鼠洞”,同时,“猫”迅速跑去抓“老鼠”,“老鼠”则立即向“老鼠洞”的方向跑。看谁反应快、跑得快。游戏重复进行

2、中年较适用的一些项目:

中年人的热点项目

在调查的32个项目中,属社区里的中年人的热点项目不像老年人的热点项目那样集中而明显。就比较而言,他们的热点项目趋于有一定竞技性的球类项目,如篮球(选项与调查总例数的比例为5.3%)、足球(3.01%)以及羽毛球、乒乓球(3.04%);其次是体育舞蹈(3.44%)等。

3、老年人较喜欢的一些项目:

老年人热点项目

2000-2001年在广东省调查1745老年和中年人,经统计数据处理看出,老年人在32个项目首选项目是健身步行(占总调查总例数的13.15%)、健身跑步(12.89%)。其次是乒乓球(8.34%)、保健操(7.28%)。再次是太极拳(7.13%)、太极剑(2.38%),两项合计为(9.51%)。上述三类的六个项目较为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反映了老年人的需要与可能。因而形成为当前社区体育老年体育群体的热点项目。

散步

散步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作为健身项目,一般说,以中速(每分钟80-90步)或快速(每分钟100步以上)步行法进行锻炼,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慢跑

慢跑对锻炼心肺功能颇有好处。慢跑最好选择在每天清晨,要量力而行。跑步的距离由近而远,速度由慢而快,以自觉全身舒畅为度.

太极拳

太极拳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对防治慢性病有较好的效果。练拳要选择在地面平坦、环境幽静、空气新鲜的室外或室内进行,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锻炼。最好是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10-15分钟。

跳舞

跳舞是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跳舞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骨关节病、肥胖症、便秘等多有一定的益处。但请切记跳舞的节奏不要太快。

六、体育与预防疾病相结合

在实际生活当中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都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其中以骨、关节病所占比例最高,占32.9%;其次为高血压,占27.9%;然后依次为冠心病占14.1%、糖尿病占13.6%。其中583老人坚持体育锻炼后对健康的自我体验多数感到效果良好。老年人的77%自我感觉身体健康,19.6%的老年人认为状况一般,只有3.4%的老年人认为仍然患病感到无效。因此,为有效地提高锻炼效果,应制定明确的锻炼后的评价指标,教会老年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易懂的、易学的操作技能和评价方法。所以,在社区体育中开展健身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切合他们的实际需要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降低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锻炼已被证实能够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有研究报告称,中年人每周步行锻炼3次、4次、5次者,与不锻炼者相比,其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下降25%、33%、42%。

·预防结肠癌、乳腺癌

许多研究表明,经常坚持运动的人可降低患结肠癌、乳腺癌的危险性。有一重大人群的研究发现,坚持运动可使女性患结肠癌的概率减少一半。

·预防骨质疏松

实验结果证实,经常步行的女性,体内的骨质含量较多。

·有可能降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

运动改善脑部供血量和供氧量;可提高认识功能、反应速度和记忆速度;有助于老人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情绪等。所以,有专家认为科学运动可降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

大量的调查表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高。然而,要真正建立“讲究科学、注重安全、重在参与、贵在坚持”的健身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却仍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在社区体育中开展健身与健康教育则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合点。

第一,实行传统养生与现代健身方式相结合。

第二、实行个人锻炼与集体活动相结合。

第三,实行健康娱乐与医疗保健相结合。

第四,坚持平时健身活动与节假日活动相结合。

在社区体育中开展健身与健康教育时应坚持“实用、可行和多元性”的原则,使老年人经过有效的健身健康教育,树立新的健身理念,更为积极地投入以科学健身的行列,真正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锻炼中应注意点一些常识:

锻炼者须知

选择最佳锻炼时间

·一天中,人体最危险的时刻是清晨

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生物钟效应,清晨时,绝大部分人的体内生物钟处在最低潮。世界卫生组织有过统计,全世界清晨死亡者占一天总死亡者数的60%。清晨不仅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段,也是心脏猝死发生的最多时段。所以,有人认为,清晨锻炼身体,尤其是中老年不是最佳时间。冬天或是气候变化季节的清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更不利于中老年或体弱有病者锻炼。

·一天中,空气最差的时刻是清晨

气象专家说,清晨给人以空气清新的感觉是一种错觉,有关部门做过这方面的测定,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量和二氧化硫量都比下午、晚上高,清晨的空气质量是一天中最差的。

·锻炼宜晚不宜早

有人认为,下午或傍晚是锻炼的最佳时间,原因有三,一是下午人体生物钟处于高潮,生理功能处在最佳状态。二是下午空气质量最好。三是下午运动最有利于晚上睡眠。有些老人习惯于早上锻炼,那也最好在上午9时以后。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您自己的身体状况,对您选择锻炼方式和运动量,对您观察锻炼效果都是很重要的。最好能去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心脏功能、颈椎、脑供血、关节肌肉等情况。

·运动前热身及喝水

运动前舒展舒展您的身体、活络活络你您的筋骨,促进肌肉及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的锻炼。运动医学专家提醒大家,运动前半小时喝些水以备冲抵体内水的消耗。

第5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一)活动类别

1、校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10个三等奖。

2、校级写字比赛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

3、冰心杯,成龙杯作文大赛,7人参赛,分别斩获金、银、铜奖。

4、12人参加周有光杯语文知识能力大赛,11人进入省级决赛,3人进入全国总决赛。

5、校级广播操比赛团体一等奖。

(二)反思

活动是炼金炉。每一天若是过得平平淡淡如何展示学生各自的能力和风采。而孩子的自信=每一次为结果精心准备+取得成绩的时候。

所以有活动就尽量的参加,一次次的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二、本学期的问题:

男生培养的方向:

(一)现状分析:

班级有两种类型男生——1、一下课就打闹,一言不合就一拳头。2、根本没有办法把他推出去运动。

(二)产生原因以及对策:

对于打闹型的男生,我们需要的是合理的引导。要让他们注意玩耍中的安全。部分男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跟不上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会造成他被别人说的哑口无言就恼羞成怒,用最原始的方法去解决,这种情况出现在低段男生身上很正常,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与他沟通他内心的真实想法,逐步引导他与人相处的技巧。

对于太过于安静的男生,我只有两个字——运动。孩子就是孩子,若孩子说大人的话,做大人的事,这太可怕了。我宁愿他们偶尔打一架。情绪就是应该有一个宣泄口。

对于家长。男生打架,交给我处理。孩子的矛盾交给他们自己处理。他们是转头就忘了矛盾的。但是我们G1E的家长们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咱们家长之间友谊的小船决不能翻!

三、本学期的习惯培养:

(一)G1E以我为傲

这是培养班集体凝聚力的口号。每一个孩子都是G1E不可缺少的一员。班级所有的荣辱得衰都是和每一个孩子息息相关。广播操比赛,我们原本是一个不起眼不押宝的班级,但是我们的孩子们每天每个人都在坚持。不会的就天天练习,做的好的就时时做小老师。连躺床上的都会一股隆冬下床练习。这就是团体的力量,过程付出了汗水,结果凝聚了自信。

(二)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

这是在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价值,与人相处以及换位思考。也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情商。

四、专注力: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培养天才,首先要保护专注力。"

逐步由我们的硬性规定到孩子们养成享受的去专注于一件事情中去。

在学校专注力我来,在家里孩子的专注力交给你:

提高专注力的温馨小贴士:

别让您的"过分关心"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1、不要随意的打断孩子正在进行中的活动。孩子在思考,阅读千万不要打断他。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有时间点要求的活动,比如吃饭,起床等等活动,一定要控制孩子的"专注"的时间。

2、远离噪音。咱们还是孩子,一个宁静的氛围才能让他们静下来。

3、运动巩固专注力。

4、从兴趣中去锻炼专注力。

5、阅读+思考=专注力 带着问题去阅读,不要范范的阅读,那样的阅读其实是浪费时间。我提倡低段用朗读去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结果的,一定要持之以恒抓落实。其实拼到底,拼的就是爸妈是否有心。

五、假期作业:

1、阅读:每天20分钟以上。

2、每天一面口算纸

第6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一、让孩子们过好“入门”关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否让孩子们对电子琴产生兴趣,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使孩子们产生兴趣呢?我觉得应从两方面入手。

1. 要让孩子们认识电子琴,了解电子琴的特点

电子琴比钢琴音色多彩,而且不像钢琴那样昂贵且笨重。演奏起来比钢琴容易,操作方便,易学易懂,易出效果,短时间内就能驾驭电子琴众多开关,使电子琴按照指定的要求,弹奏出动听悦耳而丰富多彩的乐声,自娱自乐,实用性很强。

2. 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让孩子领略电子琴的风采

我利用一切时间,翻阅大量有关电子琴的书籍,熟悉电子琴的各项基本功能,刻苦练琴,提高演奏水平。我经常给孩子和家长们演奏中外各类电子琴曲,让他们沉醉于电子琴美妙的旋律之中,孩子们喜欢上了我,也爱上了电子琴,盼望着有一天能和老师一样。我也成了他们心中的榜样,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主动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面对孩子们日益浓厚的学琴兴趣,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

二、注重培训方式,以集体小课的形式教学(每班8人左右)

电子琴课堂一律实行开放式教学,家长和孩子同时接受培训。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引导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了解孩子的心理,应用简单易懂的儿童语言,使教学活泼生动,并且根据电子琴基本原理教学。电子琴是一种多功能组合的电声乐器,其声音优美、音域宽广,节奏音色富于变化,演奏技巧十分灵活。初学时就进行节奏训练,让孩子数拍子,培养内在的节奏韵律,就节奏训练来说,学习电子琴比学习钢琴具有更加有利的条件。当具体地指导孩子弹琴的正确姿势、动作、触键部位等时,手指和手臂容易僵硬,手腕不放松,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家长陪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的懂与不懂直接影响学生在家练琴的效果。因此,我告诉家长,不懂就要在课堂上提出来,不要带着问题回家,在练琴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打电话询问,以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听课中,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要大胆提出,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就这样,孩子、家长、我三方之间紧密相连,成了朋友,他们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可以信赖,呈现出学风严谨、刻苦练琴、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课上从培养孩子学琴兴趣入手,每个阶段要选择不同的乐曲练习。抓住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的能力,通过逼真的声音,迷人的音色,可以让儿童在短期内听各种乐器。 在启蒙班,孩子们刚入学,年龄偏小,弹的曲子不宜太长,一般以8—16小节即可,旋律不宜变化太多,音域不可过宽,重点解决手指站立和手腕放松问题。在初级班,孩子们学习了三个学期以上,已经入门,可选一些旋律好听,孩子感兴趣的乐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七色光》等根据儿童歌曲改编的电子琴曲,通俗易懂,便于练习表演。在中级班,学习三年以上的孩子,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在乐曲选择上,可选一些成品独奏的电子琴大曲子,发展左手技巧,更好地丰富电子琴的色彩和表现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如《春江花月夜》《绣金匾》等。当然,每个阶段还必须配以合适的练习曲,以提高演奏技巧,如《拜尔》《车尔尼599》《哈农练指法》等。另外,视唱、练耳、节奏、乐理知识方面在每个阶段必须贯穿其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注重实践锻炼,提高演奏水平

第7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如何正确做关节(或肢体)运动

很多医生在给孩子做完手术后,也会告诉家长:“以后让孩子多锻炼锻炼”。但是,这太不够了。负责的医生会清楚地告诉家长多久后可以锻炼,具体如何做康复运动,要注意哪些细节。

家长希望能把康复做到最好,但是孩子一喊痛,家长马上吓得不敢动了,因为不了解手术具体是如何进行的,担心用力过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损伤。其实康复运动还是应该由有资质的康复师来进行才好,因为他们对身体的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在国外,一位患者去做康复治疗,先由医生给他作检查,确定应该锻炼哪几块肌肉,开处方给康复师。康复师接到单子后,确定做哪几个动作,像健美教练一样,有目的地指导患者锻炼。一周后做复查。康复治疗应该是这样开展的。但是因为我们国家医疗资源有限,我们远远不能做到这样规范,患儿的康复更多地是依靠家长,因此,医生和家长应该加强交流,使家长掌握正确的康复知识。

在家中,需要选择正确的运动项目,如下蹲、骑自行车、游泳等对髋关节、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效果都比较好。而且康复锻炼贵在坚持,比如有的孩子膝盖内收抬高的动作做不上去,这时多与手术医生沟通,并坚持下去,远期效果比近期好。

康复理疗作用如何

热疗、理疗等都是从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角度来进行的。对于儿童骨科来讲,应该主要依靠一种主动性的锻炼,并不是仅靠热敷、冷敷等手段就能够解决的。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做些热疗、理疗也不是坏事。

是否需要补钙

补钙是儿童保健科对于营养不均衡的孩子进行的一种针对性补充,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要补钙。重度营养不良或者太偏食的孩子才可能缺钙,才需要补。钙补多了也不好。现在钙剂是作为保健品出现的,不能作为药品。

一些做过骨科手术的孩子的家长往往非常关心补钙的问题。如果是医生通过测骨密度来判断孩子需要补钙并处方钙剂,那就不应该了。应该通过测血中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KP)浓度的方法来判断是否缺钙,这是最准确的方法。可以说,小儿骨科手术与补钙是不相关的,不要联系在一起。

股骨头仍然小怎么办

小儿髋关节脱位手术后患侧股骨头仍然小,有的只有蚕豆大,那是因为长期的发育缓慢造成的。手术后股骨头纳入髋骨臼窝,骨性结构基本正常了,患侧股骨头的发育会慢慢赶上健侧,这不用担心。

如何驱散孩子心理的阴影

孩子手术后,往往心理上会留下一些阴影,不肯用患侧腿,这时该怎么办呢?

这种阴影的产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灌输给他(她)的。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生病了是要“养”的。其实家长过分的呵护会加深孩子“这条腿动过手术,不要动坏了”的概念。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给孩子创造环境,使其在忘我的玩耍中忘记这种心理暗示,无形中会加强患侧腿的锻炼。

国外的孩子做完手术后就会问“我几天能动?什么时候能游泳?”等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动”在生活之中是必须的。你看现在骨折后的孩子有哪个是在用拐杖的?基本上都是家长抱来抱去。正确的做法是打完石膏就可以用拐杖自己练习了。这就是整体理念上的不同。

张教授说,她曾经在国外看到过一位很胖的老太太做完手术后,从床上到坐便器上这样一个过程,边上有她的儿子、女儿、一位护士和一位康复师,康复师拿了一条绳子栓在她的腰上,站在她身边协助,同时口中喊着“一、二、三,起!”,老太太试了一下,失败了,结果大小便冲泻而下,溅在康复师脚上和裤子上,但是康复师躲都没有躲一下,让人拿了一块毛巾往地上一盖,让她再次起来。其实四个人合起来很轻松地就可以把老太太移到马桶上去,但是她的儿子和女儿就在旁边看着,不能去帮忙。康复师的意图很明白,他就是要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让她知道“我自己能行”。这种意识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髋关节脱位治疗的预后如何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不简单,就是因为治疗的效果不好评判。治疗后行与不行谁也不能给出结论,只能说五年的优秀率是多少,良好率是多少。因为,手术只是把股骨头纳入关节臼内,随后若干年,是否按照正常的轨迹发育谁也不能肯定。每次复查,也只能是根据X线片或者CT作出判断,但是每个髋的发育情况是否适合该患儿,都很难说。只有当孩子成年后,所有的骨骼发育都定型了,才能真正评判出手术的效果。所以说,随访的时间很重要。

如果孩子小时候做了手术,长大后形成了正常的髋关节,他就不会感到疼痛。反过来说,如果他感到疼痛,说明髋关节的发育与正常者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对于发育很不正常的髋关节,四十岁以后可以考虑髋关节置换术。

总之,康复对于髋关节脱位患者来说很重要。手术做完了,治疗还在继续,希望家长们多掌握一些康复知识,使远期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好。

(张菁教授每周二上午、周五下午在上海市新华医院有特需门诊)

专家简介

第8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关键词:田径 中小学 现状 反思

前言

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一系列身体素质以增强体质,获得基本的运动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其价值和作用很难被其他项目取代。现阶段我国普通中小学田径课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田径教学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地探讨与思考,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田径课的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为田径教学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普通中小学田径运动现状分析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我国青少年的部分体能指标已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学生高身材、低体质的“外强中干”特点很明显。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在应付学生,上课就是“放羊”,根本达不到锻炼目的。体育锻炼场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体育课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许多孩子被作业压的没空锻炼,加上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剥夺”,青少年运动时间、次数普遍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工作管理、教学要求没有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来办,存在着教学和管理失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其一、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课。许多中学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在高年级(初三,高三)不开设体育课,田径运动就更不用说了,其结果就是知识层次越高,接受体育教育、进行体育锻炼越少;其二,体育教学时数任意删减,体育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体育课在内容安排上,取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和任课教师的特长及兴趣,而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趣味性;总之,国家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要求因各种原因而被不同程度地擅自降低和忽视,直接影响到田径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二)体育锻炼场地不足,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有些学校缺乏标准的田径场,完全不能满足学生活动需要。部分学校缺乏专业体育老师,大多有班主任代替进行体育教学而且忽视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大多数家长虽然认为体育对孩子十分重要,但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不少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在体育上花太多的时间。大多数家长认为:能否上大学、上好大学,是由文化课的成绩决定的。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副主任迟荣国曾这样说:“辅导班可谓琳琅满目,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体育辅导班’的又会有几个呢?放了学,孩子除了作业,就是弹琴、画画、练书法,又有几个孩子有时间踢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得不到家长、学校、社会重视的就是提高身体素质。

(四)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其一,受新兴项目的冲击。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休闲、娱乐的品味要求越来越高,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追求新兴、时髦、轻松的体育运动项目,对田径运动易产生抵触情绪;二,教材内容缺乏新颖性。田径项目受自身特点的制约,大多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讲究爆发力,必须重复练习,体力消耗大,易疲劳。其三教学方法缺乏应变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田径运动技术动作难,心理负担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反思

现阶段,由于受上述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学田径运动处于被忽视状态。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96.6%的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但有83.2%是学生喜欢参加田径竞赛,这说明田径运动还是有很大的魅力所在。田径的魅力在于它的竞争性,它所展现出来的就是竞争。拼搏、顽强精神,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平等。秩序、规制,所蕴含的就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个人奋斗、拼搏、不屈不饶的意志品质。充分表明田径运动最能体现个性张扬、自尊、朝气,这些无疑是田径运动通过竞赛所体现出来的。 四、对策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重新确立教学目标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尽快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内容不同于球类等富于游戏性,但它在培养竞争意识、磨练意志、战胜自我等良好品质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竞争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之先进的教学手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田径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把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科学地转变为“趣味田径“挖掘、激发、保持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练、乐中学“。另外,练习多以团队参与的形式进行。可以在发展个人身体运动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这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在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异,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差异;既要关注体育弱生的弱势,也要关注体育尖子的优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点要放在教学方法上的因材施教,而不是降低学习要求或人为地拉平体育差生育体育尖子的学习成绩。为激发体育差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降低及格标准。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休闲体育项目,以及专项俱乐部等教学形式,不断丰富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方法。

(四)认真组织,开展运动会

普通中小学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学生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编 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第9篇: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教育 体育锻炼 健康成长 文化学习

一、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小学是个人梦想起航的地方,是青少年接受文化知识的最主要场所,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小时候的培养最关键,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自己子女身上,对他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老师也以教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认为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把时间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比体育锻炼上要好得多,家长对健康的理解就是不生病,支持老师的教学方法,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现在许多学生的身体存在潜在危险。其实适当的体育锻炼并不是浪费时间,不与学习文化知识相冲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甚至消除潜在的危害健康的因素,可以让学生拥有愉悦的心情,使大脑保持持续兴奋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学习有效性最高的状态。可以使其意志越发坚定、顽强,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行及竞争意识,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身体,还可以间接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其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二、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

小学生处于身体迅速生长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通过有计划的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健康生长,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处于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低的状态。家长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其他都可以在日后解决,学习成绩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情,学校也因为想提高知名度而狠抓学习,轻视体育锻炼,这些做法很不可取。国家多次提出,学校应培养全能型人才,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禁一味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水平,而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国家曾多次举办适合青少年健身的活动,积极鼓励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十分重要。

三、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条件

小学的体育设施很少,学生即使想要进行体育锻炼,也因没有适合的设施、器材,使得锻炼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所以,锻炼方式过于单一是阻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学生想要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很多,不仅局限于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短跑等传统活动方式,还想进行许多其他方式的锻炼。学校应对此展开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尝试多种多样的锻炼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外出爬山、骑自行车等其他开放性活动实践,积极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加强学校场地、体育设施的建设,聘请专业体育老师,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多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条件,使学生产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想法,提高其体育锻炼兴趣。

四、体育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让他们强身健体,变得更加健康,快乐成长,所以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在体育锻炼前进行安全教育十分有必要,安全教育不是一种形式,而要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危险的。在活动前,应带领学生做好热身活动,让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以免在锻炼时受伤。对于一些不喜欢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不要把他们单独留在教室,要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与意义,带领其外出和同学们一起,让他们看到同学们的灿烂笑容,使其受到感染,进而加入活动行列。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时,活动强度要由浅入深,切不可以剧烈的活动作为开始,防止学生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教师要以学生的安全为首要任务,时刻在学生周围看护,在学生使用器械时,积极示范,把学生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保证学生开心地进行体育锻炼,安全回到课堂。

五、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只在学校进行是不够的,学生大多数时间还是待在家中,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对家长的引导必不可少,学校应在家长会上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说明这与学习文化知识并不冲突,耐心讲述其中的利与弊,带领家长观看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景,让其完全放心地让学校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老师还应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在假期进行体育锻炼,让孩子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可以愉快地进行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进而使其更好地发展,为以后大展宏图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积极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响应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号召,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时光一去不复返,小学是个人身体发育的基础时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可以磨炼其耐性,培养其品格,巩固其学习,为其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福.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J].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