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研究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人文素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人文素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并令其终身受益的课程,应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人文素养;核心价值观;启示;教改设想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文素养教育的概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一所十分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学府。该校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寓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内容紧贴新加坡的国情,重在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形式新颖、生动,因符合青年人的特点,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宗教、语言的新兴国家,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是一个开放社会,其中华族占74.1%,巫族占13.4%,印族占9.2%,其他占3.3%。1965年8月9日独立,1971年英军撤离新加坡,建国后各民族和睦相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是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通识课程中开设“生命支柱”必修课(15学时),主要讲授核心价值观理念。核心价值观理念包括尊重、责任感、坚毅不屈、正直、关爱及和谐六个方面。通过开设“生命支柱”必修课,使学生实现自我探索,更了解自己的优势、倾向和兴趣,实现自我潜能,并为身边的人们带来影响。这是一门品格塑造课,旨在激励学生通过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走上学习之路,发现核心价值观,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为扮演不同角色做出服务和贡献。教师通过讲课、讨论、经验分享、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研修,引导学生发扬力争上游的精神,树立饮水思源的价值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辈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通识课程中还开设了“国民教育”必修课(15学时)。此门课程通过研讨新加坡历史事件,向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及一系列重要信息,增强其国民凝聚力和认同感,了解求存之道,对未来充满信心。此门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六大信息:一是新加坡是我们的归属地———我们的家园;二是种族平等和宗教和谐;三是坚决拥护任人唯贤的用人政策及崇尚廉洁;四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能等、靠、要,没人亏欠新加坡;五是要保卫家园,不受侵犯;六是要对未来要充满信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通识课程所用教材是漫画、动漫、通俗剧和电影等,教学手段活泼、诙谐,用问题引导正面思想、明列实质好处。

二、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通过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并与该校教师和学生交流,笔者感受到该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更实在、具体,更接地气,更易被学生入耳、入脑、入心,进而内化为行为,提升了人格。而我国的人文素养课,过于政治化、概念化、教条化,脱离当前社会现实,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们不想听、不愿上的问题突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文素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人文素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令其终身受益的课程,应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人文素养课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建立起思辨的、全面的理性思维,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进而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面对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更新、更多的挑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努力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加油站”、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社会变革的“参谋部”。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人才竞争力。然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普遍存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素养”等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无界化教学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大改革步伐,优化课程体系,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深刻反思以往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足,彻底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指导思想,从一味强调专业教育转变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要关注学生内在品质的塑造,重在提升其人文素养,着力塑造信仰坚定、恪守信用、拥有远大理想、富有责任感、懂得感恩、既有健全人格又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1]。

三、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以往高等职业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创新精神的培育。如今,我们既要给予学生们职业知识与技术———谋生之术,更要给予学生们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立世之本;既要给予他们做事的方法、办事的能力———处世之道,也要给予他们开拓和创新能力———成业之策。高等职业院校要尝试实施“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计划”,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新素质与创业能力;文体艺术与身心健康;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技能展示,等等,大力开展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育[2]。

(二)着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人文素养缺乏的教师,心中会缺少爱的阳光,缺乏教育的智慧和灵感,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耐心和对社会、国家、人生的责任担当,更谈不上感动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却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其终生难忘。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优秀的教师要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健康而多彩的生活情趣,也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要不辜负的教诲,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科学制订课程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应用技术操作为重点,关注前沿技术的最新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注重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调整教学内容。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充分挖掘“职业”本身的人文内涵,根据高职学生知识结构与专业实际需要,多开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选修课。例如,可以开设一门“高职人文综合素养”课,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分别由不同的主讲教师进行授课,并根据不同专业二级学院需求,依据专业发展和课时需要,灵活自主地组合不同模块进行授课。同时,各专业二级学院在具体课程的开设上,可以自主地选择和调整授课内容,并适度地调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建设一门系统、完整、灵活的人文素养课程。此外,还可以开设“生命支柱”“我们的家园”“历史文化”“我们的地球”“人与环境”“中国科学技术史”等课程[3]。

(四)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并重

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人文素养的提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体味职业精神,把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设置本身就蕴藏着丰厚的人文价值,用人文精神传递专业技能,通过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结合各专业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过去的“叫你学”变为“我要学”,由“填鸭式”教学向“自发式”学习转变,开创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的新模式[4]。按照教导的那样,“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专业知识的传授及技能实训的始终,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以满足社会的发展。

(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和民情实践

社会是学生成长最大的课堂,民情是学生学习最实用的教材,实践是学生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如何将有限的学历教育拓展到无限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永恒主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样板。高等职业院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热点问题、法律案例、心理案件的讨论和辩论,通过一系列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与人格修养。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系列讲座,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思想文化的精髓。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学校各二级学院应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实习、假期时间深入到企业、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锻炼自我。同时,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职业技能竞赛等,提升学生敬业诚信、吃苦耐劳、服务至上、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等人文素养。总之,我们要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育人经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整体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梅娥,闫海军.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和借鉴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54-56.

[2]卢艳兰,张在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视阈下的创新教育评介[J].宜春学院学报,2010(7):141-144.

[3]李磊.高职人文素养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7.

[4]肖艳双,徐大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育理念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1):5-8.

作者:耿立军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