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电影表演培训范文

电影表演培训全文(5篇)

电影表演培训

第1篇:电影表演培训范文

(一)时空关系的差异

由于银幕的纪实性和逼真的特点,使电影对物质现实的描述有着相对的纪实意义。对空间、时间以及其它物质元素的使用,也比其它艺术相对自由的多。而戏剧艺术对空间的选择只能有一个。所以,无论导演如何想改变空间或表现空间,观众只能得到一个假定意义的舞台。对戏剧演员来讲对空间选择只能服从这个条件。电影则不同,电影的纪实性特征决定了影视表演的基本特征是真实、生活化,以及类型多样化,它构成表演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但是,任何表演艺术均带有假定和虚构的成分,这一点同样适合于电影表演艺术,因此影视表演的真实性也只是相对的。戏剧表演艺术生存在一个假定的舞台空间,从观赏角度讲观众走进剧场就在意识中引入了一种假定性。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观众在过程中是慢慢融入剧情,跟随剧情以及演员表演的引导,进入假定情景并且产生联想。

(二)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和观众是面对面的,演员从观众那里得到反馈产生互动关系,并可作用于自己的表演。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赏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然而,电影把演员同观众截然分开,观众观赏到的是经过剪辑后的影像表演。戏剧舞台表演的结果直接产生于演员的现场表演。而电影表演的特殊性则告诉我们电影演员无法把握表演的完成状态,演员只能依据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中的镜头处理去想象人物形象的最后形态。电影表演落实在银幕上的活动影像,它和观众建立一种间接交流关系,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观赏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这种特殊性也给演员在创作上带来许多问题。戏剧表演更多是在固定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内顺序展开的,戏剧表演时演员按照完整的故事体现人物的变化,具有完整性。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是建立在镜头组接的基础上的,所以电影不受时空的制约,使得演员在表演上必须掌握总体感和分寸感,并且需要演员对剧作以及人物有深刻的体会,要对角色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把握好角色的整体感觉。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影视剧的拍摄实践,由此我体验到了镜头前表演的感觉。一开始,由于不适应,一直掌握不好镜头前的分寸感。随后,与导演交流之后,才在每场戏拍摄前,熟悉当场戏所要拍摄的内容,研究分镜头剧本,并调整好自己该有的人物状态,之后的拍摄才顺利地进行。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外化程度上的差异

早起的电影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们的审美要求的提高,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性及自己的表演门类。我认为,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表演方法上都存在许多共同的规律。如在观看毕业大戏《无名碑》中,扮演角色的“卡诺里”,在最后一幕中,为了配合暴雨将至的剧情,不得不在舞台上进行大范围纵向调度;而这一点曾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范围的调度在节奏的把握上是一个难点,其一,在语言上直接出现了影响,在向台后调度的过程中,因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加大,使得台词声音发生了变化,事后观众反应,对这几句重点台词都表示听得不太清楚。所以在之后的两场演出中演员注意加大了音量,以确保台词的完整性。其二,形体上出现“穿帮”;当时演员应该全身带伤的,为了抓紧节奏,快步进行调度,结果让人感觉一个瘸子怎么突然就好了,所以也是在后两场的演出中,只能放大自己的步幅和一瘸一拐的形体状态来弥补节奏的问题。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对演员及其表演上的不同要求

作为一名影视戏剧表演爱好者,我们应明确两者的差异,才能在面对镜头表演时,能够不失分寸的将其掌握到位。在“假定性”上,要明确两者是不同的。首先作为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无论是戏剧演员还是电影演员都必须进行角色的假定,这是人物创造最基本的。不同的是,电影演员的另一种假定是镜头而不是舞台,镜头的假定性是由于电影艺术的特性决定的,电影的蒙太奇特性以及先进的录音技术,完全可以使电影表演无需照顾180度。摄影机可以使电影演员的表演不管从任何一个视点,任何一个角度都清晰地呈现。再从素质与技巧上来看,电影与戏剧对演员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素质,当然包括一个人艺术素养,这是可以通过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的不断加深认识逐步提高的,还通过不断扩大艺术视野加强培训,从而提高对艺术的理解与修养,促成自身素质的解放,然而一个人的素质的天生“特点”是不能培养的,电影表演对演员的先天素质有着不可动摇的依赖性。就算是演技很好的演员也并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够演。但是一个电影演员要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必须首先提升自身的素质,开拓发展自身的素质特点入手,也就是所谓挖掘自身独有的特点。电影首先是素质,而戏剧要求的是技术。并不是说电影表演就不需要技术或戏剧表演不需要素质,事实上这二种表演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是一致的,如都需要解放和发展演员自身的素质、个性,都需要学习一套适应自身规律的技术。

第2篇:电影表演培训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后期制作;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大众对于相关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强,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在我国影视后期制作相关的人才就处于急缺的状态。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教学单位应当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在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

1微电影概念及特点

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它和电影一样都是情节类的影片,其内容都包含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有独特之处。传统的电影市场多在2小时左右,而微电影的时长更短,常常利用几十分钟的时间来讲述情节故事,因此微电影的制作周期更短,所要投资的资源更少,也更加适合于在各大媒体平台传播;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更愿意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去浏览较为简短的影片。可以说,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十分契合当下大众观影需求[1]。

2影视后期制作概述以及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概述

影视后期制作是影视文化产业里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指对已经拍摄完成的影片、已利用软件合成的动画等进行后期的处理,利用这样一个整合、总成的处理使这些素材组成一个整体化的影视作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缺乏的现状也逐渐显露出来,在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与实践。

2.2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影视后期制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多个方面。首先,我国相关的影视文化行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该行业的师资建设也较为落后,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不足,专业体制不够完善,一些学校也缺乏较为系统的专业培训,可以说师资条件的落后意味着专业人才水平的参差不齐,意味着无法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其次,在影视后期制作的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往往较为单一。在这个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有的技能、知识都飞快地更新换代,学校教学时往往使用的还是较为传统的教材、案例等,结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也较为刻板、传统,阻碍其创新发展[2]。最后,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考察还较为不足。目前学校针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依然较为传统,根据过往制定的经验和计划进行人才培养,学生的课程、实习、实践等设置和考察更新也较为滞后,与市场需求并未达到一个及时的沟通。

3影视后期制作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首先,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必须先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师的选拔工作主要还是交由教学单位进行。在招聘和选拔相关教师时应当严格考察,对其专业能力进行系统、客观地评估,并且结合其实际经历、课堂授课情况来综合决定是否聘用。选拔出的教师团队应当能力全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多维发展,发掘更多可能性。其次,教学模式应当发生转变。教学模式应当从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循序渐进、有主有次的方式。在课堂应将原本冗长复杂的专业知识进行划分,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3]。例如在电影后期制作专业软件《AfterEffect应用》课程中,应当从软件的应用背景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入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对这个软件感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重点介绍较为基础通用的操作和时下热点的操作方法,这样学生既掌握软件的基础核心,又可以紧跟时下热潮。最后,在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中不应拘泥于课本,应当引入典型案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实践

4.1以微电影为导向

作为时下热点的影片形式之一,微电影在教学上尤其优势。由教学的时间受到严格的课时限制,而微电影的时长又恰好契合课时,并且微电影制作投资小,短小精悍,特别适合引入教学中进行应用。老师也应当有所计划,科学地设置教学环节,保证微电影教学的顺利进行。

4.2微电影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

以微电影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基础理论与实践创作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在应用中,笔者认为应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教师进行影视后期制作相关的理论讲解,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可以根据时下热点,给学生布置剧本创作的任务,以课后作业的形式,促进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起来。这类任务应当关注时下新鲜事,或者学生的周边事。例如,在临近毕业季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毕业季》相关的主题,学生可自行在基础上进行剧本创作,并且要求其采用分镜头方式来创作,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整体构思能力,又能使其掌握相关制作技巧。第二,进入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软件的应用、剪辑技巧、特效使用等上面,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后期制作能力为目标,对其进行训练[4]。教师可以选用经典的微电影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例如微电影《老男孩》,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对这部微电影的后期制作进行再创造,加入自己的思想,独立剪辑、改变效果。通过这类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开创性学习。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模式依然有待改进,首先应从师资队伍的创设和提高入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教师和教学单位都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积极探索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各类实践和创作的舞台,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成良.基于微电影导向的影视后期制作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8,31(5):256.

[2]邱国妹.在《影视后期》教学中引入微电影创作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快乐阅读,2016(2):76.

[3]赵竞,郭磊,张春红.项目式教学模式下的影视后期合成课程实践研究——以微电影制作项目为例[J].艺术科技,2016,29(5):43-44.

第3篇:电影表演培训范文

关键词:小镇青年;剧院产业;三四线城市;走出困境

1小镇青年定义与消费特征

1.1小镇青年定义

文章中“小镇青年”的定义采用拍拍贷和南方周末联合的《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中对于“小镇青年”的定义——小镇青年指出生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县城、乡镇,在老家生活工作,或前往大城市及省会周边城市打拼的青年。年龄段主要为18~35岁。

1.2小镇青年消费特征

1.2.1消费热情旺盛,娱乐活动参与度高因为工作相对稳定、压力较小、生活成本相对低,特别是住房的支出相对少,且理财投资观念不强或渠道手段有限,小镇青年拥有旺盛的消费热情与冲动型消费的特征,敢于花钱且决策过程短。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小镇青年将有更多的娱乐消费机会,娱乐活动参与度高。2018年8月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小镇青年的娱乐支出占比高达13.5%,超过一二线青年的12.4%,在各种大众娱乐活动中,小镇青年在手机游戏、网上购物和KTV等消费领域展现出更为强劲的消费潜力。

1.2.2在娱乐产品选择方面具有独特偏好受限于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水平,小镇青年的收入与一二线城市依然相去甚远,在娱乐产品选择上,小镇青年更加偏好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轻娱乐产品,文娱消费则更倾向于低内容密度、简单轻松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东西。以电影产业为例,小镇青年更喜爱内容简单轻松、画面刺激、主题正能量的电影,众多一二线青年并不看好的喜剧、爱情等国产商业大片,在三四线城市都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同时,随着信息的普及,小镇青年在网络活动上的参与度并不亚于一二线青年,他们能及时掌握当前的流行趋向,捕捉新奇事物,并乐享其中,流行元素和新奇事物对小镇青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1.2.3群体性消费成为新时尚在三四线城市中,小镇青年的消费往往依托于群体和陪伴,如在朋友聚会后集体陪伴观影或去KTV,辐射带动性消费会为文化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以电影产业为例,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陪伴观影”是观影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也正好解释了“春节贺岁档”票房飞涨的原因。

1.2.4消费品质不断提升在不同行业中均可以发现小镇青年生活品质升级的信号。以食品行业为例,被认为高油高脂的种子类干果单品,在2018年出现了渗透率下降的趋势,而营养、方便、即时的果实类商品消费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样,小镇青年对饮料的功能诉求也在提升,消费者会把“酵”和瘦之间画上等号,所有“酵”相关饮料在2018年均出现高速增长。虽然一线品牌在下沉市场的成交额贡献率和普通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一线品牌在大部分品类上的成交额增速远远超过普通品牌。

2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困境

近几十年来,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视频等产业不断崛起,剧院观众大量流失。尽管小镇青年消费能力与品质不断提升,但并没有对三四线城市的剧院产业发展产生很强的助推作用,三四线城市的剧院产业正面临着不温不火的发展困境。

2.1高票价将观众拒之门外

由于剧院产业中演员表演和观众互动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所以剧院产业的整体规模经济效应较弱,这与电影产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大部分电影的制作费用约几千万元人民币,但是制作一份电影拷贝的费用仅有几千元,电影拷贝费用的低廉带来庞大的投放量,使得每张电影票所分摊的成本较低,对应的票价也较低。而剧院产业的每一场演出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特定性,无法复制,因此,戏剧的票价相对较高,少则几百,贵则几千。较高的价格成为戏剧文化传播、产业扩大的重要阻碍。

2.2剧院盈利来源单一

一直以来,剧院盈利来源单一是拓展剧院产业的致命弱点。目前剧院的产业链较短,制作、发行、宣传和周边产业尚未整合到一起,因此剧场只以票价作为主要的盈利方式,流量平台小,远远无法补足剧目创作和设备维修所带来的巨大成本缺口。

2.3剧场数量偏少,且呈不断萎缩的趋势,能够满足大众需求

的现代化剧场供给严重不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掀起了演出剧场建设的高潮,然而,剧场建设的高潮主要发生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剧场建设数目较少,总体呈现萎缩趋势。2016年部分正在建设的剧场统计数据显示,单上海一个城市的2016年在建的剧场就有4个,然而三线及以下的小城市在建的剧场却仅有6个。根据实际调研发现,唐山2019年的常住人口为793.6万人,但是承接如此大人口体量的剧场竟然只有一家——唐山大剧院。剧院数量少是阻碍剧院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4缺乏总体规划,没有促进剧场活力的配套政策出台,管理缺乏市场化机制

我国的大多数剧院是从原来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之后才实现的企业化管理,但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因此等安排、靠指令、要资助的现象普遍存在,自主经营的能动性低,坐地收租的习惯顽固,创作性策划和组织的意识不强,缺乏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以河北剧院产业为例,本身自主经营的活力弱,加上政府作为不足,使得剧院产业停滞不前。目前河北尚未针对剧院的建设制订出顶层的设计计划,在政府部门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空缺,缺乏相对应的直属部门来管理剧院的建设,加之民营剧院的资金尚且存在扶持缺口,整体的政策建设无法与剧院产业的发展相适应,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针对剧院经营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二是对剧院发展没有与之配套的投融资、财税鼓励等政策。综上所述,规划不到位,导致剧院产业的发展道阻且长。

2.5无法匹配受众的喜好,缺乏定位分析

一直以来,为了顺应政策鼓励文化发展的路径,很多地级政府将“高雅艺术,文化窗口”作为剧院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唐山大剧院为例,其每年演出110场,其中北京保利自营演出不低于80场,自营剧目分ABC三类,A类演出指欧美地区演出团体名称中带有国家、皇家、首都城市名称字样的演出团体主演的剧目,国内演出团体中直属文化部等带有中国、中央字样的艺术团体的演出等,B类演出指北京及各省艺术团体获省级以上舞台艺术最高奖项的演出剧目,C类演出指实验话剧及小型艺术表演。并且签定A∶B∶C的演出比例为4∶3∶3,而一般剧院的演出比例为3∶4∶3,即从一开始唐山大剧院便定位国际上的高雅艺术。但是它没有考虑到唐山高雅艺术演出市场尚未发育,高雅艺术的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作为三线城市,市民对于观看文化演出的意识极其薄弱,而对于阳春白雪的理解就更难。定位缺乏与受众群体的一致性,很难持续地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因此阻碍了剧院的发展。

2.6剧目演出不足,原创剧目数量少、质量不高

大量三四线城市剧院全年的演出场次少于50场,有接近80%的专业剧场全年的演出场次少于30场,年演出场次多于100场的专业剧场只有约2.4%。较低的演出场次体现了三四线城市剧院功能开发的严重不足,优秀剧目排演率低,再加上文艺院团生存艰难,使得剧目创作数量少、质量低,严重挫伤了对当地剧院的剧目供给。综上可见,尽管三四线城市青年的消费潜力逐渐上涨,而其当地的剧院产业发展依旧呈现疲软状态。为使三四线剧院产业发展走出困境,政府和剧院必须齐发力。

3促进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的建议

产业的兴盛是消费者和供给者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对于小镇青年旺盛的消费潜力,也只有当与之相适配的消费环境出现时才能将其完全激发。为了使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走出困境,激发小镇青年的潜在消费能力,当务之急是多角度地弥补剧院发展漏洞,优化剧院供给,为小镇青年在剧院产业的消费创造一片蓝海。

3.1政府积极有作为,剧院产业才能快见效

3.1.1转变扶持方式,推动更加精准化的资金扶持政府应从固定扶持向长线扶持转变,将一次性按固定资本投入和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分批次资助相结合实现长线扶持,对项目进行长期跟踪和激励;从项目内核扶持向外延伸至产业下游扶持,除对剧目研发的内核扶持外,还应重视相关宣传渠道及平台的搭建,不断实现对市场氛围的优化,推动激发文化消费终端的潜在活力,从以上三个方面拓展下游扶持;实现差异化分层级扶持,政府需对各剧院的规模、分布、公益演出次数、商演收入、收支概况等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制定出更具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扶持措施,以绩效测评作为补贴依据,推动剧院高效运营,激发市场活力。此外,三四线城市剧院可以借鉴北京市艺术优惠卡等方式对公众进行演艺消费的直接票补。由于政府不了解项目运营成本的具体花费,所以无法督导生产,更无法促进消费,而参考边际效用,即每增加一位消费者则对票价和生产进行双向补贴,不仅能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增加其对剧院演出的消费热情,同时也能激发院团的创作热情和经营热情,致力于创作更加优秀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3.1.2优化剧院产业的税收制度,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针对剧院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剧院产业的发展,但是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明显倾向于国有性质的文化类企事业单位,对民营企业扶持不够,而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剧院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所以,针对民营剧院从创业到创意到生产销售周期较长,应适当延长其免征期;针对前期投入成本多,资本积累少,应执行较高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对于积极创造社会效益的小微剧场,如在创业阶段没有盈利的,应考虑允许其将创业阶段的费用抵扣额和纳税减免额结转至盈利年度进行所得税抵扣。

3.2剧院主动谋发展,剧院产业才能快成长

3.2.1明确自身定位,让定位更加“接地气”定位是一种取舍,清晰的定位有助于剧院产业明确自身优劣势,更好地抓住消费群体,稳步发展。对于三四线城市剧院而言,高雅艺术的消费缺乏需求拉动,剧院应将自身过高或者模糊的定位向小镇青年实际文娱消费偏好转变,根据小镇青年对低内容密度和轻松的文娱产品的偏好,让定位更加“接地气”,并根据自身定位,选择合适的演出剧目。整体而言,三四线城市剧院剧目的选择可以从小镇青年最先崭露锋芒的电影产业中汲取经验,一定程度地向爱情类、喜剧类等剧目倾斜。

3.2.2突出戏剧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加强剧目创新性为抓住小镇青年这一消费群体,剧院应不断突出戏剧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满足小镇青年对精神产品的新奇性的需求。三四线城市在戏剧结构选择中应当更多地关注具备其独有的与观众互动、进行再创作之特征的戏剧结构,例如巴西导演奥古斯特·伯奥和他的拉丁美洲同事一起创造的一系列环境戏剧:论坛戏剧、形象戏剧、即时戏剧以及无形戏剧,打破戏剧的传统框架,甚至可以邀请观众跨过戏剧幻觉的“第四堵墙”,加入到演员和剧作家的行列中一起完成戏剧故事。此外,加强剧目创新性也是突破三四线城市剧院产业发展困境的一条可行之道。以相声剧为例,相声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合了相声和情景剧的特点,以戏剧的形式把相声的精华展示出来,获得了较高的观众反响。

3.2.3拓宽宣传渠道,为剧院引流小镇青年偏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剧院应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拓宽自身的宣传渠道,放大演出亮点。同时,“明星进剧院”也是剧院引流的重要途径之一。21世纪以来,电影明星领衔戏剧,尤其是话剧舞台表演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电影明星登上话剧舞台、进入话剧市场后,其较为成熟的明星体制以及市场化和工业化的特点势必对话剧产业的管理与产出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电影与戏剧的相互改编也是增加戏剧演出关注度的方法之一。电影和戏剧存在较多的共通性,它们之间的相互改编对两者的艺术创作都有很多新的补充与开拓,且近来小镇青年在电影产业方面的贡献突出,电影改编的戏剧舞台表演必能为戏剧演出本身注入流量,吸引更多观众。

3.2.4延长剧院产业链,丰富盈利来源大型剧院可以利用大面积场地、高端设备及自身知名度设立艺术培训机构,提高剧院的使用率,这不仅满足了小镇青年对于儿童教育及体验新颖产业的需求,也降低了剧院的机会成本,同时,大型剧院也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发展额外现金流产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小型剧院可以利用其内部装潢及亲民价格发展摄影工作室、会议接待、展览展示等衍生服务,促进剧院产业的良性发展。

3.2.5推出团体购票优惠政策小镇青年喜欢集体参与娱乐消费活动,且对价格因素较为敏感,剧院可以抓住这一消费特征,推出团体购票优惠政策,并利用各种节假日进行推广,例如七夕情侣优惠,儿童节亲子优惠,元宵节猜灯谜赢折扣等,同时剧院产业可以学习电影市场春节档的设置,安排符合节日特点的表演,迎合消费者需求。

参考文献

[1]2016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EB/OL].

[2]2018年8月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EB/OL].

[3]2019小镇青年报告:2.3亿小镇青年的真实世界[EB/OL].

[4]赵霞,孙宏艳.小镇青年群体特点及对共青团工作的启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2).

[5]余林.话剧生存空间思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陈丁沙.初鸣不乱弹[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7]厉震林.转型之痒[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8]2017年中国低线城市人口数量、三四线城市收入、低线城市网络设备渗透率及低线居民休闲娱乐时间对小镇青年市场发展影响分析[EB/OL].

[9]胡德才.影视戏剧评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10]宋宝珍.心镜情境:中国话剧的人文景观[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第4篇:电影表演培训范文

一、戏曲传播历程回眸

回顾戏曲传播历程,可见其在漫长的传承演变发展中,能够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适时而变,创新发展的进取势态。从中也揭示着中华戏曲跨越千载而历久弥新、长盛不衰之奥秘所在。舞台演出广大戏曲艺人们在戏曲艺术形成的近千年间,代代相传,百花斗芳。剧目愈演愈多,演员愈传愈多,技艺日增,受众极广。唱戏离不开戏台。中华大地广袤城乡的戏台,星罗棋布。“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声至晚犹敲。”舞台演出分为露天演出、厅堂演出、剧场演出等。从宋金之勾栏、瓦舍到元明之路台、戏楼、剧场、广场等,直到明清时期颐和园、故宫的多层戏台,以及当今之国家大剧院等等,戏曲演出人员长期在各类演出场所的表演,正是戏曲传播最普遍、最广泛、最基本的形式。他们直接播撒着戏曲艺术种子,凝聚起阵营巨大的戏曲观众群体。剧本、戏画、剧照全国共有剧种300多个,唱本、戏考、曲选、剧选等戏曲文本及戏画、剧照,历代相传,遗存丰厚。从敦煌遗存的戏曲古本,到最新编刊的“五十年百种曲”汇典;从金元戏曲壁画,到新建大剧院中的戏曲装饰画;从清代木版戏曲年画,到名伶剧照挂历。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戏曲剧本、戏画(含戏曲连环画)、剧照之类刊本,传入千家万户,难以数计。报刊、杂志即平面媒体。报纸如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等,就刊登有许多有关戏园、剧院演出的剧目广告与文章。刊物如早期的《剧学月刊》等。这些报刊杂志,对于戏曲文化地位的提高和戏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当今之《中国戏剧》《上海戏剧》等期刊,更是图文并茂、装帧考究,深受读者欢迎。唱片及音像制品随着留声机、收录机、录像机的发明而催生的戏曲唱片及相应涌现的盒带、光盘等,在传播戏曲中贡献颇大。唱片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早期的胜利、百代洋行出品的戏曲唱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唱片社的诸多产品,直到今已衰退的形形色色的戏曲盒带、光盘,一片在手,反复聆听,传播戏曲,方便快捷。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文化厅就曾进行了连续几十年的抢救性戏曲音像录制,所获资料已大都转化为戏曲音像制品。广播、电影以电台播音为媒介,不受时空所限,适宜各阶层受众。广播听戏方式,至今依然深受听众欢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须生泰斗谭鑫培的《定军山》无声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在中国电影史、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戏曲电影蓬勃发展。如晋剧《打金枝》、秦腔《三滴血》、评剧《花为媒》、豫剧《花木兰》、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010年,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目前已拍摄了晋剧《傅山进京》、川剧《金子》、昆曲《长生殿》等30余部。2011年,继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又适时启动了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十部京剧电影业已与观众见面。在电影领域,戏曲电影更具特色。电视在以电视为平台的戏曲传播中,戏曲舞台剧、电视戏曲栏目、戏曲电视剧、戏曲专题片、戏曲综艺节目等等,花样翻新,赏心悦目。央视11频道为专门的戏曲频道。各省市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比如山西的《走进大戏台》、河南的《梨园春》、陕西的《秦之声》、安徽的《相约花戏楼》等等,宛如百花盛开,芳香四溢。网络媒体网络可称当今第一媒体。随着网络技术的覆盖,戏曲传播如虎添翼。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寻自己喜爱的戏曲节目,或者搜寻相关图片文章阅读欣赏,亦可通过微博、论坛及手机平台等,迅速直观走进戏曲。这种新媒体相对以往传统媒体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观众有了观赏选择的主动权,使戏曲传播真正进入了由观众主导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戏曲节目,利用手机平台探讨戏曲话题,凭借电视资源构造网络虚拟戏曲社区。微信则以用户基数大、信息覆盖广的特点,业已成为戏曲文化传播的主要领域。通过上述对戏曲艺术传播历程之粗略回顾,可见其在漫长的演变发展中,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适时而变、创新发展之状。她从勾栏、路台一路走来,直到走向颐和园、故宫的多层戏台,以及当今之各大剧院;从20世纪之初的留声机戏曲胶片,到随着收录机、录像机的发明而涌现的难以计数的盒带、光盘;从标志着中国电影诞生的京剧《定军山》,到形形色色的戏曲电影、电视制品;从收音机听戏到电视电脑看戏、网络搜戏……而今,迈入网络时代的古老戏曲,不甘落伍,与时俱进,戏曲入网,已见成效。

二、老戏曲直面新科技

日月如梭,新老更迭。与半个世纪之前相比,新时代新科技催生的多元化娱乐的迅猛崛起,曾使独领风骚的戏曲艺术风光不再。传承人相继辞世,后继者青黄不继,致使剧目渐渐失传,剧种逐日消失。支撑戏曲表演的剧场、戏院,因很少有剧团演戏,大都纷纷转业。大批农民进城,农村演出市场日渐萎缩。随着观众的大量流失,剧团生存艰难,有的要靠国家扶持维生。戏曲衰势已现,业已划入亟待保护抢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传统戏曲如何保护传承、发展振兴,已成当务之急。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覆盖,又使戏曲传播之道,柳暗花明,光明在望。在以网络为平台的戏曲传播中,戏曲舞台剧、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栏目、戏曲专题片、戏曲综艺节目等等,花样翻新,赏心悦目。尤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贡献非凡。仅以山西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文化厅就曾适时组建录音录像工作室,深入四大梆子各家院团与民间演艺团体、教学单位等,对全省各剧种名家名剧、戏剧文物等珍贵资料,进行了连续几十年的抢救性音像录制,及时抢救了许多年事已高、身怀绝艺的名家的代表之作。所获资料转化戏曲音像制品,盒带、光盘、视频、音频,五光十色,传入网端,使戏曲遗产得到更好的存储和传播。既无绝唱之虞,也方便了广大视听受众的精神需求。山西电视台的戏曲栏目《走进大戏台》,办得红红火火,历久不衰。临汾电视台的《梨园堂》、运城电视台的《蒲乡红》等栏目,业已成为蒲剧流布区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运城蒲剧《西厢记》拍摄成戏曲电视剧,使普救寺莺莺塔下的“西厢”故事更加生动绚丽,再加上温婉俏丽的“俊英腔”渲染,沁人心脾,百看不厌。当今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迅速直观走进戏曲。新媒体相对以往传统媒体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观众有了观赏选择的主动权,使戏曲传播真正进入了由观众主导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想看的戏曲节目,或利用手机平台探讨戏曲话题,或凭借电视资源构造网络虚拟戏曲社区。微信则以用户基数大、信息覆盖广的特点,已然形成戏曲传播的主领域。

三、借助网络弘扬戏曲的几点思考

第5篇:电影表演培训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市场;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1]。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定位,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学科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人才教育与学科相关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石。一流高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一向是“精英式”的艺术教育,尤其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顶尖的艺术教育学府,长期向国家输送了高质量的表演人才。1998年随着电视剧《还珠格格》的爆红、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获得国际大奖,以赵薇为代表的北电96级表演班、章子怡为代表的中戏96级表演班进入大众的视野,被称为“明星班”。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在“明星效应”的影响下,怀揣梦想走上艺考的道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成为大热门专业。1999年,国家高考开始扩招,普通高等院校增幅达到42℅,这更是催生了大量的艺术专业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办表演类专业的高校有一百所左右。表演人才的培养高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艺术院校,一类是非专业艺术院校,即综合类大学,这其中又可以分为公立院校和独立院校。生源质量、师资条件、硬件设施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独立院校的表演人才培养更具特殊性。与一流大学的精英式、学术性培养不同,独立院校应该结合学校情况,找准办学方向,强调办学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使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独立院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每个独立院校突破招生、就业瓶颈的切入口。

一、独立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首先,独立高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专业性兼具灵活性的特点,以便从容应对与专业艺术院校之间的差距。对于学生之间的差距采取因才施教、各取所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其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趋势下,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甚至出现了高校毕业生无法与技校生、艺校生相抗衡的局面。问题出在哪里?恐怕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上入手,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适应本行业的实际需要。同时要重视学生实践模块的建设,与行业一线密切接轨,学术性与实操性兼备,才能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第三,独立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确实是我们绕不开的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独立高校不应该照搬公立高校培养模式的原因之一。独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该是在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紧抓专业的内在共通性,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性地培养高适应性人才。笔者所在的独立高校,是重庆三所开设表演专业的高校之一,一直以来沿袭的是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的培养模式,可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不容忽视的差距让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那么如何在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与本校资源与特点,大胆改革,量体裁衣,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二、目前独立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困难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目前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几个。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课程设置绝大部分是沿用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的课程体系。客观地讲生源质量还是与公办院校有差距,这导致培养模式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脱节。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与适应力。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且大部分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这对于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三是硬件设施滞后。表演类专业是实践为主的专业,配套的实验室是保障教学的重要一环。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性构建与实践

社会在进步,表演艺术也在不断发展,表演教学理应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而得来,宝贵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表演艺术发展的要求,更是培养对市场具有高适应性的人才的需要。

(一)基础训练阶段的课程创新型设置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指大学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旨在让学生在接触表演艺术之初能够树立正确的表演观,掌握演员基本的创作素质。让学生“在心理、生理上能够适应表演艺术所提出的创作任务和表演艺术所具有的特点”。[2]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主要课程设置为表演基础。这是学生表演课程的基础阶段,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习作。首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表演基础元素,训练学生的创作素质。通过各种即兴的或是课前的表演练习,让学生掌握演员所具备的“七力四感”,认知自我、感知自我,学会在规定情境中有机动作。其次,观察生活练习。观察生活是一个演员终其一生的功课,它可以有效地、直接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等,而且题材取自生活,杜绝了学生想当然的胡编乱造,失去生活的真实。观察生活练习,对于学生捕捉人物的性格特征、个性魅力、生活细节以及生动、生活的性格化语言都有很好的锻炼意义,为高年级的表演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学期的最后几周会有一个体验生活的实习采风阶段。通过让学生深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是历史特色的区域,有目的、有任务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在此阶段,让学生真正把表演所需的观察生活、观察人物的方法和步骤运用到实践中,熟练掌握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丰富自身生活经验,拍演出具有鲜明人物性格和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主要课程为小说及文学片段改编。小说的文学特性使其较之话剧有更多的叙事语言及心理描述,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获得人物心理及态度,比起话剧只能从台词和为数不多的提示性语言中分析和挖掘,要更容易掌握一些。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创新性开设中国古典文学片段课程。针对学生塑造有年代感的角色所出现的肢体过于松懈和行为方式、语言处理过于现代化的常见问题,以及为了对我国古典经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本学期专门让学生学习戏曲身段、古典身韵,从语言、举手投足间体会古代人的美感。针对本学期会建立一个古典文学片段库,收录经典且具有教学意义的古典文学片段。中国古典文学片段学期的作品,可以作为中国古典瑰宝的传承作为每一届学生的特色专场汇报演出。古典文学片段既可以包括《蔡文姬》、《杜十娘》、《商鞅》、《荆轲刺秦王》等古代题材的经典话剧片段,也可以由京剧、川剧等戏曲曲种的传统戏改编,比如《拾玉镯》、《柜中缘》等戏剧冲突鲜明且有趣的片段。这类戏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改良过的戏曲程式,融会贯通之后,运用舞台剧现实主义表演方法把它呈现出来,教学意义重大。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为中国近现代话剧片段,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体会优秀剧作中戏剧冲突的设置,人物形象的魅力,进而对自己的表演有一个质的提高。这学期开始进入的剧本片段教学是表演基础训练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学会塑造角色的重要阶段。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为国外话剧片段。通过对优秀外国剧本的改编与排演,让学生揣摩外国文化对剧本情节、人物性格等的影响,揣摩不同国家、不同剧本、不同性格人物的思维方式及行动特点。

(二)高年级分层次分方向培养

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分方向培养,分为戏剧教育、戏剧表演、影视表演三个培养方向,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着重培养,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戏剧教育方向对应教育师资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独立院校专业多样化的优势开设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选修课程,提高学生教育方法及技能。该方向毕业作品除了要完成毕业剧目的创作演出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排练、演出的实践,选取一个切入点,进行一个模拟公开课的试讲,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备课、授课能力。戏剧表演方向对应舞台表演型人才的培养,也是表演专业最传统的培养方式,毕业作品为毕业剧目的创作演出。该方向主要针对喜欢活跃在舞台上的学生。影视表演方向对应电影电视镜头前表演人才的培养。传统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多注重舞台表演实践,镜头前表演的训练基本都是一个学期。面对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如何还是囿于传统培养方法,学生一站到镜头前就傻眼,或是出现“舞台范儿”、“话剧腔儿”,那势必会影响毕业生的发展。人们称影视拍摄为“放电”,而舞台实践为“充电”[3]。这句话很好地说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二学年舞台实践的基本功做基础,在大三开始接触镜头前的表演,能更好地体会两种表演的联系与区别,为毕业后的影视剧拍摄做好准备。

(三)重视实践模块,提供实践平台

表演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类课程来实现,实践模块占了课程总量的很大比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专业的艺术人才需要大量的实践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建议以学校为单位,根据现有专业门类,与市内中小学及社会办学机构,与各地方或市级电视台,与社会、地方或市级剧团建立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各个培养方向的学生提供与行业及市场的最直接接触。学校亦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对口培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比如中央戏剧学院为北京人艺定向培养的“人艺班”,为新疆地区培养表演人才的“新疆班”等。目前重庆儿童剧发展迅速,也有公司有意向请学校专门为他们培养一个“儿童剧班”,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笔者所在高校的表演艺术学院目前有表演、播音、声乐、舞蹈、服化、编导六个专业,表演也可与编导组合进行短片的拍摄,既增加学生镜头前实践的机会,又为编导专业同学解决了找演员的难题。表演还可以与声乐、舞蹈进行组合,对有条件的同学进行音乐剧表演或是歌剧表演的培训,选拔组建一个“音乐剧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又得出新的经验。丰富多样的实践途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培养学生对于行业需求的适应力,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修改人才培养模式,让独立高校戏剧影视表演类人才的培养能够走出自己的特色,科学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丽娅.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想.电影评介,2014.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