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电影产业分析精选(九篇)

电影产业分析

第1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影产业 版权保护 经济学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拍摄制作技术在不断进步,但随之而来的侵权问题也日渐凸显,极大地打击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法律层面对电影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但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分析并不多,本文拟从传媒经济的角度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影产品及电影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一)电影产品的经济学特征

首先,初始成本高,复制成本低。初始成本远高于复制成本是传媒产品的共性,也是其容易引发版权纠纷的根本原因。就电影产业而言,一部电影作品的拍摄、制作成本动辄几千万上亿,从开工到杀青往往需经历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但复制一张光碟是片刻之事,成本更可以忽略,很多不法商人以此为重要商机,大量生产盗版光碟,唯利是图,极度损害了创作者的利益。此外,目前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使得数字电影的非法复制、翻录、传播变得极其简单,从而导致电影作品版权正遭受一场更为严重的浩劫。

其次,价格歧视明显。价格歧视指一个厂商对外出售的两个或者多个产品出售价格与它们边际成本之比存在差异的一种价格行为。电影产品的定价行为中价格歧视运用较明显。比如,多数电影发行时选择“窗口化策略”,尤以美国电影的“窗口化”渠道建设最为成熟,由上而下依次包括国内电影院线、海外电影院、按次付费电视频道、全球发行录影带/光碟、付费电视频道及免费电视频道等,价格层层递减,力求最大程度地获得生产者剩余。

第三,外部性强。外部性指人们进行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社会带来的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出来的成本或收益。电影作为一种传媒产品,具有宣传、教育、娱乐大众等功能,外部性较强。2012年7月20日晚间发生在美国丹佛的电影院枪击案是电影负外部性的典型体现。该案的嫌犯詹姆斯·霍姆斯由于受电影《蝙蝠侠》的影响,当天化装成剧中反面角色“小丑”,对正在电影院观看《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的观众们开枪扫射。《蝙蝠侠》系列中出现的众多暴力对抗镜头,给社会带来了明显的负外部性。虽然暴力内容不是惨剧发生的全部原因,但也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二)电影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首先,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是: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要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由于电影作品具有高初始成本和低复制成本,建立产业集群有利于整合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同时便于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分摊初始成本,获取范围经济和供给方主导的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以横店为例,目前已有百余家国内影视公司及企业入驻横店实验区,从事包括创作、拍摄、制作、加工及发行、销售等影视制作及其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工作。此外,加上道具、服装制作、群众演员等产业,逐步形成完整的影视制作产业链。

其次,附加值高,风险高,耗能低。从产业角度来看,成熟完整的电影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影院市场,还应该包括录像带的版权销售、DVD版权、电视版权、网络版权、形象产品的开发、相关版权的转让等。一部运作成功的电影,票房通常只占利润的30%左右,其后通过版权授权等获得的收益往往更大。例如,《变形金刚》中大黄蜂等形象的授权、相关产品的销售制作等往往会给投资方带来更多收益。电影产业的高附加值特性由此可见。然而,在这个产业链条中,版权是灵魂。如果一部电影在影院上映时就遭遇盗版,不仅影响电影票房,其后的产业链也难以运转。

高附加值及高收益的背后往往也蕴含着高风险。目前,由于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电影的产量逐年递增,成本也在不断攀升,然而,真正能在最后与观众见面并盈利的电影却微乎其微。投资界普遍认为,在上映的电影中,只有20%左右是盈利的,10%打平,剩下的70%都是亏损。根据艺恩咨询2010年的分析报告,电影投资目前主要面临11种风险,其中盗版风险就是最重要的风险来源之一。例如,电影《阿童木》在上映前就遭遇版权被盗,损失惨重。

第三,双边市场性。Armstrong(2005)基于网络外部性视角将双边市场定义为这样的一类市场:其中两组参与者通过中间层(Intermediary)或平台(Platform )进行交易, 而且其中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 (end users)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入该平台的另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 的数量。

同很多其他传媒产业一样,电影产业有着显著的双边市场性。电影作为中间媒介,它的双边分别为观看电影的观众及植入广告的广告商。从国产电影植入广告的“鼻祖”冯小刚在其电影《没完没了》中的运用开始,植入广告在中国电影中日趋流行,近年来该趋势更是愈演愈烈。这样的平台不仅为广告商提供了一个营销途径,增加了电影制作方的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提供了趣味。然而即使这样,电影制作方的收入依然无法弥补高额成本,加上盗版商对票房收入的掠夺,部分影片盈利希望渺茫。所以如何充分发挥电影产业的双边市场特性,也是制作方的一个努力方向。

第2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影产业;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业迈出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的改革带来了我国电影制作、发行、推广方式的巨大改变和发展,电影业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

一、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1.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电影制作机构不断增扩,电影制作权逐渐放开,近年来,电影产业实现了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市影院总票房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72亿元,比2009年增长64%,中国电影票房迈入百亿时代。在电影行业分析师郜寿智看来,中国电影票房在2011年将继续毫无悬念地保持强劲增速,但增长的幅度可能相对去年来看会有一些下滑。可能会保持百分之四、五十以上这样一个增长速度。

2.衍生产品开发成为新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结构来看,票房收入只是电影产业收入的一部分,将电影作为产业拓展的初始平台,依托电影开发性生产品。是充分利用电影资源,实现收入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在美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仅占电影产业总收入的80-40%,如大片《蜘蛛侠》的延伸产品开发收入高达2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电影的票房收入。

目前,中国电影业也开始尝试开发衍生产品,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国产大片《无极》在创作过程中就开始酝酿衍生产品的开发,其衍生产品开发的内容涵盖了图书开发、游戏开发、邮票发行、音像制品、动漫及玩具产品、歌舞剧、音乐等诸多领域,并在游戏开发上和法国一家全球最大的SD版游戏公司,签约开发游戏产品。事实上,《无极》的贴片广告也获得了一定成功。

3.产业维度和深度不断延伸。

当代电影产业在市场化和现代科技两大推力的作用下,制作方式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传统电影业与广告、网络视频、传媒等产业的多维度深度交融。目前要有效地推动这种多维度深度交融,需要两大途径,一是跨区域跨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二是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电影资本与社会资本等资本的深度融合。

跨区域跨行业资源整合由于充分发挥了资源各方的优势,有助于快速提升我国电影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一是大幅提高制作水平。由于动用高科技做特技耗资巨大,《无极》拍摄预算高达5.4亿元人民币,融资成为解决巨额拍摄费用的重要渠道,为此,《无极》的制片方选择了国际化的融资方式,并最终获得了中、美、日、韩四国的投资。二是加大影片推广力度。由于利益高度关联,在融资的过程中,投资方会往往会加大对投资对象的支持。例如在韩国。根据制定的计划,有500多家电影院放映《无极》,数量超过《英雄》。

4.营销推广力度不断加强。

当前。我国电影市场已经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这一变化意味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营销成为电影产业实现票房收入的重要保障。从电影强国美国来看,美国8大公司的电影平均制作成本1984年为1440万美元。2004年达到6560万,增长4.4倍,而电影营销费用则从1984年的665万美元增加到5485万美元,增长达到5.2倍。从我国来看,去年几个投资上亿的电影。比如《让子弹飞》和《唐山大地震》,其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是投在电影营销上的,其中《让子弹飞》的营销成本与制作成本基本是五五开。通过铺天盖地的营销获得了较好收益,对当代中国电影产业来看,投入多少与产出已经相对成正比。

5.小投入影片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

小投入高票房的现象不断增加,2006年放映的《疯狂的石头》。投入仅300万元,却取得了2000多万元的可观票房。其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同期上映的大片《无极》,2010上映的《人在同途》也以800万元的投资赢得了4650万元的成绩。从整体来看,2010年我国电影产业实现的100亿票房中,除了《唐山大地震》等17部超亿元票房的国产大片拉动外,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影响力也显现出来。据统计,全年有59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千万元。其中大部分为中小成本影片。这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中,大片垄断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多元化的产品新格局正在形成。

二、当代中国电影产业问题分析

尽管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在体制改革的拉动,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年平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是作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文化产品,当前。我国电影产业无论从生产总量、生产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上,都与世界电影强国有较大的差距。

1.国产电影总量小,资源浪费严重。

2010年,我国城市影院总票房破百亿,达到101.72亿元,但是,这一数据只占全球电影总票房的约4.9%。据来自美国电影学会MAPAA公布的最新数据。过去的2010年,全球电影票房的总和达到318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以106亿的总票房成绩占了全球份额的三分之一。同时,在我国年票房破百亿的背后,我们还需要清醒地了解,国产片的票房情况又如何呢?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内地电影票房收入约48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21亿元,进日影片票房收入27亿元。同时我国电影产业资源浪费严重,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产生了520多部国产片和合拍片,最终上映的只有140多部。而一部国产片平均的投资是1000万,去年各制片公司大概投资了50亿。但回到手里的只有20亿,直接亏损30亿,亏损面非常大。

2.国产电影票房低,市场竞争力弱。

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票房收入前10名的国产影片实现票房收入约28.1亿元,而前10名的进口影片实现票房收入32.4亿元(见图一和图二)。上半年,进口片《阿凡达》以总票房13.7亿元占据榜首,占上半年票房的近三分之一,而截至7月,暑期档国产片仅有《人在途》以及《异度公寓》盈利。其他影片均未收回成本。在亏损的国产影片中,即使是大投资影片也不能幸免。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年初上映的影片《孔子》。根据制片方公布的成本,影片投资1.5亿元以上,最终影片票房在1亿元左右,尽管制片方并未公布收回多少成本,但按比例计算,制片方收回3300万元,亏损1.17亿元。

由于国产影片总体竞争力弱。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又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导致国外电影企业对我国国内电影市场的步步紧逼。2010年,北美海外的票房增长达到13%,首当其冲的便是亚洲市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华纳、迪斯尼、派拉蒙、福克斯、环球和索尼六大电影公司世界25大票房收入来源之一。

3.国产电影缺少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

当前,依托电影形成的独特品牌,以及由此形成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开发衍生产品。已经成为电影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在美国,就拥有像迪斯尼这样具有显著品牌标识的制片企业,通过动画影片的品牌影响力开发衍生产业,如主题公园、服饰、玩具、餐饮等都为其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华纳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品牌理念。以全球规模的形象征集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推出印有自身LOGO和产品图像的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而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具有自己独特品牌标识,和品牌号召力的电影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在依托品牌影响力开发性生产业上,还没有出现典型的成功案例。

4.人才青黄不接。

分析2010年票房前十名的国产影片却不难发现,冯小刚、张艺谋、姜文、陈凯歌等4位导演的作品即占据了其中5席,其票房总和占据了国产影片总票房的30%以上。另外除《大兵小将》的导演丁晟为新人外,其他4名导演,如徐克、叶伟信等也是港台知名导演。从演员来看,葛优、周迅等一批明星大腕几乎“霸占”了银幕票房的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形成了喜剧片则“周星驰,葛优”、动作片则“成龙、李连杰”、枪战片则“周润发”的演员格局。可以说,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少数几位著名导演和演员个人的市场号召力已远远大于影片本身。此外,名列票房前十名的国产影片票房总和占据了2010年国产影片总票房的50%以上。而在美国,近年来这一数据为20%左右。如果中国电影业继续把资金集中投资在现有的几个知名导演身上,忽略了新人的培养。国产电影就难以迎来大发展的“曙光”。

5.国产电影想象力缺乏。

第3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投融资体制的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在电影定位为产业之后,必须要有资本和金融的支持才能推动这个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韩国、日本和印度的投融资措施较具特色。

在电影业的融资方面,韩国采取了鼓励政策。1997年11月,韩国通商事业部宣布电影业及相关产业属于风险投资业,这意味着电影融资比较容易,并且可以享受减免税等优惠待遇。风险投资公司迅速战局了亚洲金融危机后大企业撤资后的空缺。同时,韩国政府于1997年后开始实行抵押版权融资制,比如1998年,国有的电影振兴公司为10部电影作抵押版权融资,共提供30亿元韩币,这10部电影其中就有林权泽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春香传》。与此同时,韩国政府适时开辟了好几个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如中小型商业投资管理委员会(简称SMBA)、韩国电影委员会(简称KOFIC)等。2000年来自各种渠道的组合基金投资电影行业的总额达到了9200万美元。6个在2001年4月组成的新基金(总额为3920万美元)将由SMBA代管,还有三个即将组成的新基金(总额为2400万美元)将由KOFIC管理。[26]如果这样计算的话,将会有总额达1.552亿美元的基金在等待投资电影业。充沛的资金让韩国电影有能力引进好莱坞的先进制作技术,同时也有能力大力促进国内的影院建设。

日本在电影融资渠道上需求的是多元化投资渠道,除了吸引大企业投资拍摄电影外,日本电影业还吸引外资,吸引电视台,吸引独立制片人,从而使日本电影的拍摄资金多渠道,保证了电影创作生产有一个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融资方面,印度电影有其独到之处。在过去,印度政府长期把宝莱坞归于二等产业。1999年,经过电影团体游说几十年之后,印度政府把电影业列为正式的产业,这使得在印度奇特的控制型经济体系有了正式的名分,并首次能合法地得到银行贷款,能发行债券和得到安全保障。这个举措不仅使制片商有可能获得外资,而且还使人们可以按15%的年利率从银行贷款。过去制片商向国内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48%,如今15%的年利率意味着可大幅度降低电影的制作成本。2001年4月,印度工业发展银行成为首家进入电影融资业的银行,这家银行已为14部宝莱坞电影提供了1350万美元的贷款,至今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此外,印度政府还从税收上对电影业进行扶持。从2000年开始,新德里宣布废除向新型的综合性影剧院所征收的高达100%的娱乐税,这意味着这些影剧院的票价将下降一半左右;而电影放映商从减税计划中得到的实惠将在未来5年内为印度新建450家综合性影剧院,这将是印度首批现代化电影院,而目前绝大部分破旧不堪的12000间电影院将得到良好的修缮。此外,2000年,在同美国好莱坞多次谈判后,印度政府成立了外资投资管理顾问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国外的任何投资。同时颁布法规批准外国公司可以直接投资于印度电影业。2001年还补充规定,外资投资可以高达100%,并且可以包括投资、生产、发行、公开放映等。[27]

在融资方面,我国电影行业起步较晚。1995年前只有16家国有电影制片厂有影片的出品权,1995年开始允许省办厂拍片,对其他社会法人组织投资拍摄故事片也开始放宽条件。直至2001年,各类地市级以上文化影视单位才可以独立从事电影摄制业务。虽然政策逐步放开,但是由于步伐较小,虽然从1998 年起,电影厂以外的单位平均每年投资拍片近30 部,对丰富电影市场、满足观众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的狭小和不规范,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制片厂在融资拍摄影片方面困难较大,政府的资助在影片生产中占到相当大的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主要通过五项经济政策扶持民族电影。2002年,中央影视互济资金用于电影创作等方面的资金达7645.2万元,地方21个省市影视互济资金3955万元,电影频道用于电影的资金达到1.5亿元。2002年全年拍摄的100部故事影片中,政府资助的就达71部。这说明,制片厂自身投入和社会资金、民间资本进入还明显不足,使得制片规模较小。[28]

因此,在未来的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还应该加大力度,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比如在国债发行、银行贷款、基金的使用以及税收方面,应该对电影产业有相应的扶植和优惠政策。

(4)相关产业分析

电影的相关产业挖掘充分,这主要体现在其对电影品牌的后产品开发上。后电影产品开发潜力,商机更大。在电影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票房收入一般只占一部电影全部收入的1/3,此外的收入则为电视等版权和后电影产品的收益,这就是海外电影投入产出的所谓“三三制”。

电影品牌可开发的商业价值极丰富:除影片的海外版权、家庭录像制品、电视播映以外,还包括与影片内容相关的图书出版、服装鞋帽、海报、珠宝、游戏、玩具、文具、日常用品、原声音乐和主题公园等。在电影的后产品开发上,法国、韩国、日本及印度都落后于美国。

在美国,影视产业之所以在商业社会里居于高利润产业的前列,是因为它的赚钱的方法不仅在于票房收入,其相关产品的收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星球大战》系列在全球造成的“星球”效益早已超出了电影和音像制品,涉及到漫画、卡通玩具等的造型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E.T.外星人”、“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系列等我们熟知的形象也早已变成“印钞机”,产生源源不断的收益。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70亿美元的国内票房收入,其份额仅占美国电影产业的27%,“电影后”收入占73%。如此算下来,在美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的收入往往是一部电影票房收入的2至4倍。[29]

而在我国,影片收入的绝大部分要靠票房,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后电影产品开发等,仍是待开垦的处女地。2003年,我国部分电影产品出现了音像市场和其他媒体市场经济效益上升的趋势,《手机》的国内音像版权收入高达750万元,《茉莉花开》的国内音像版权收入高达780万元,《玉观音》的国内音像版权收入为680万元,《天地英雄》的国内音像版权收入高达600万元。[30]但是总体而言,整个电影相关产业开发链条还远没有完全形成,多数电影产品的后开发和相关开发依旧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而在这种开发过程中,音像产品的过早开发与影院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关系,在2003年中,这种矛盾关系进一步被激化,给正在发育中的电影院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5)产业政策和法制环境

文化体制所辖的产业政策将影响资本运作的进程。在《经济大辞典》中,产业政策被解释为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整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政策的落实成效取决于文化体制改革。因此,要贯彻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文化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为资本运作创造良好条件,保驾护航。

在课题组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的“15个国家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主观指标专家赋值表”中,我国与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印度的广播电影电视业产业政策的科学性一项中,各国的权重如下:

表7 五个国家的广播电影电视业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比较

国家

中国

美国

法国

韩国

日本

印度

指标

2.58

4.41

4.07

3.70

3.81

3.17

从这个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在广播电影电视业产业政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在各国的产业政策方面,我们首先从配额限制(Screen quota)说起。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美国电影进口采取了配额限制。美国电影产业界与在美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强迫这些国家降低甚至撤销配额,如在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中企图把影视产品的自由贸易写进WTO的条款中。目前,除了美国与欧洲主要是法国之间的电影贸易战之外,加拿大、韩国也已开始对美国的文化倾销进行反击。

配额制实施的最具典型性国家是韩国。韩国政府早在1966年就开始施行限额放映制度。当时政府立法规定每家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具体天数后有变化)的本国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国内几度出现主张缩小甚至取消电影放映限额制度的论调,1998年12月12日,韩国外交通商部提议,参照与美国的双边投资协议,从2002年起将106天的限额降至92天。由此,韩国爆发了一场知名导演、明星发起的电影界大规模游行示威。韩国政府被迫让步,暂定在本土电影占有市场40%的份额之前,维持限额制度。Screen quota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韩国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给予了韩国电影一定的时间进行发展。韩国导演朴赞旭在接受《新京报》采访的时候说:“如果Screen quota不存在,大家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那韩国电影可能就不存在了。像美国的大制作可以投入1亿美金,韩国的大制作也就只能投入3000万美金,资金上已经有了差距,像美国的大场面,韩国是无法跟它们比的。”[31]

Screen quota制度对于一些国家而言非常重要。墨西哥原来也有这样的Screen quota制度,取消后没过几年它们的电影基本上消失殆尽了。当然,Screen quota并不意味着就是惟一的方式。目前各国的产业政策,主要体现在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刺激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以相应的政策来保护本国电影产业,以同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侵袭做抗争。在西欧,各国政府就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一是金融扶持,就是由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机构负责扶持电影企业。二是直接扶持,就是政府直接资助电影市场,即根据票房收入的多少进行弹性补贴;拨款或资助直接受益制片部门;减免税收,给电影业让利,鼓励民族电影业去冒风险。三是奖金扶持,西欧各国大都设立了电影选优奖励基金或设专项电影奖,法国文化部对法国生产的电影提供补贴,迫使法国电视台大量采用法国或欧洲其他国家制作的节目。德国政府每年给本国生产的优秀故事片和纪录片颁发120万美元高额奖金,以刺激和繁荣德国电影市场。四是影视文化管制。西欧纷纷表示要禁止美暴力影视文化进入欧洲文化市场。

以法国为例。法国虽然没有Screen quota的保护,但有自己的保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电影上的文化。从1948年开始,法国财政法中便明确规定:法国电影工业享受电影扶植资金的支持。这笔资金以税的方式从影院、电视、录像等电影相关行业中征收,然后再通过拨款的形式资助影视编剧、制作、发行、放映、出口以及技术方面。这一基金的年均预算为25亿法郎(约4亿美元)。另外,法国电影产业政策非常重视对电影艺术创新的推崇和对新人新作的扶植。法国国家电影中心每年都要直接资助电影处女作的生产,政府电影扶持资金,16%用于处女作的生产,其产量约占每年电影产量总数的20%。这与法国政府长期以来对文化事业及相关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或赞助相关。其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赞助、补助和奖金等。每一个从事文化活动的企业或民间协会,均可向文化部直接申请财政支持。二是来自地方财政支持。法国的大区、省、市、镇政府都有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三是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规章鼓励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各类帮助。有关企业可享受3%左右的税收优惠。统计表明,法国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的赞助,多年来一直高于对其他诸如环保行业的赞助。

不过,贸易配额、关税壁垒以及政府补贴,这些被倾销国家的政府所能采取的办法,在美国学者看来统统不灵。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配额制也只能是短期的保护,为了长期有效地促进民族电影的发展,政府应该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对民族电影补贴、投资力度和补贴投资形式。

在法制环境方面,美国在电影的管理上比较规范,政策相对稳定。同时,法国、韩国、日本、印度等都制定了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相应法律法规。比如在电影的分级制方面,美国电影协会(MPAA)就将电影依据五个级别进行分级,以保护未成年人。

法国的文化政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它的政治经济外交的总体目标相一致。法国提倡文化多样性,正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推动法兰西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树立法国的形象,达到维护民族利益的目的。

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政府于1999年首次制定了有关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法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明确文化产业的定义,提出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近两年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电影振兴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被废止或修改的内容达70%左右。

3.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从以上的数据显示和相应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弱小。在国际竞争力的几个比较要素当中,除了需求状况我国占有明显的优势之外,其他几个要素我国均没有优势,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融资体制及其他支持、产业政策和法制环境这两个方面,我国目前才刚刚制定出一些初步的政策。

第4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一)电影产业概念

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开发(如音像制品、相关图书及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演艺经纪、广告、电影频道、影评等相关产业。由于电影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不同于一般产品,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电影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联动紧密,在电影产业每一个相关链条上的产业资本运作,都关系到整个电影产业的运营,只有电影产业中的各个行业运营良好,才能带来真个电影产业的大发展。

(二)资本运营的概念

经济学上的资本运营,“就是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根本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综合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因此资本运营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可以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达到资本增值的最大化。具体到电影产业资本运营就是指电影产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把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资产形态的有效合理的运动变化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电影产业资本最大限度保值增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贯穿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后期产品开发以及与电影相关的演艺经纪、广告、电影频道等相关产业。电影产业资本运营重点体现在其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不良资产剥离、借壳上市、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作、版权预售、广告植入等手段实现产业资本的增值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影产业一度被认为是一个暴利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产业,从事这个行业,只有极少数企业能演绎暴利的神话,更多的企业因为没有良好的资本运营意识和资本运营策略而倒了下去;电影产业的高资本密集度、和电影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生产特殊性,使电影产业在资金筹集上面临着巨大压力,企业很难发展壮大;同时由于电影产业中存在产权不清晰、缺乏熟悉资本运营的专有人才、对于电影产业的风险不能很好的驾驭等问题都制约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健康、良好的资本运营,可以使电影企业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同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二、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现状分析

传媒产业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一直是我国重点监管的领域,其对外开放的程度远不及其他一般行业,然而电影市场却是整个传媒产业中开放程度最高的一个市场,不但行业外资本有进入的准入资格,而且境外资本也允许一定程度的介入,这就为电影产业的资本运营提供了良好的资本条件;另外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2001年至2009近七、八年的市场化运作后,已经被资本市场所熟悉,近年来,来自各种专设电影基金、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企业入股、广告植入等多渠道资本的投入,使得电影产业的融资规模日益扩大;同时电影产业的资本运营主体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模式,形成了国有资本、境外资本、个人资本、民营资本混合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投融资体制;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其他形式的资本运营也开始被电影产业所熟悉,并运用到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一)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政策障碍已经缩小

由于电影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国家对其监管比较严格,业外资本进入限制较多,因此在传统上一直是国有资本处于绝对控制地位,从2002年明确了电影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后,国家逐步放开了对电影产业政策的限制,降低了资本准入的门槛,拓宽了电影产业的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资本限制。《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电影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明确产权归属和经营责任,努力扩大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探索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鼓励电影系统外国有、民营、外资参与电影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投入,搞活经营,增加产出,拓展市场。鼓励电影企业之间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实现资源重组和资本结构改造,条件成熟的,应积极争取上市。”应该说本意见的出台对电影产业的资本运营指明了方向,并提供政策保障。

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更是坚定了国家对于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支持和决心。决定中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等领域;非公有资本可以投资参股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从政策面来看,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障碍在逐渐缩小。

(二)金融资本对涌入电影产业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但融资数额在整个电影产业资本需求中所占比例仍偏低

2007年某种程度被称为中国电影的资本市场元年,国内外、业内外,越来越多的资本在寻找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投资热点时,嗅到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强烈信息。在全国票房连年飙升,国产影片连续五年票房收入超过海外大片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的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对涌入电影产业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但仍局限于行内知名的公司或知名导演参与的影片、。近年来大制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和《集结号》都曾与银行有过资金合作。《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了香港渣打银行金融资本的支持,业内人士估计贷款金额约为1000万美元;2006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夜宴》的海外发行提供了1年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额为1500万~2000万美元,这份担保也为《夜宴》获得了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这是中国信保首次涉足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内地银行首次为单个电影投资项目提供授信。2007年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集结号》其中5000万来自于招商银行提供的无抵押低息贷款。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三部影片能够获得银行和保险公司青睐的,那是因为有名导演以及名导演背后的名制作公司做保障,一般的电影公司很难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而在美国,除了各影业公司的自有资金和业外投资,金融贷款是其电影产业最重要的资金渠道,美国可能70%的资金是向银行贷款,30%才是自有资金。而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者彭祝斌调查发现,我国影视产业的融资来源大约有90%是自有资金、7%来自于政府投入,而社会资金投入只占2%。

虽然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也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如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PE)和影展项目融资,但在目前的电影产业发展环境下,这些融资渠道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很难利用起来;上市融资因为具有融资规模大,资金成本低,资金可以长期使用等特点已经提到电影产业发展的议事日程上。2008年初中影正式启动了上市进程,华谊兄弟也公开表示了上市意图,上影目前也正在酝酿上市计划,但是寄希望于部分影视公司上市来以解决电影产业资金瓶颈仍不太乐观。上市融资的资本可用来从事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常常利用股市融资来进行重大的企业并购行动。上市融到的雄厚资金,完全可以让国内的电影企业通过投融资组合,加大制片投入,完善产业链,实现对同类或者相关企业的并购,以及业务的重组等,以实现电影企业的规模化扩张,甚至带动整个电影产业升级换代。

(三)资本运营从影院建设到影片制作、发行深入迈进,风险评估体系与机制尚不完善

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电影产业的资本运作能力,目前业内外资本已经渗透到影院建设、电影制作、发行等环节,但是由于国内市场对于电影产业经营的风险控制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影产业的资本运营规模与范围。

在国际电影市场上,银行贷款是十分常见的融资形式,相当数量的影片投资来自于银行贷款。而国外银行对于投放电影业的贷款也有一套成熟的风险评估体系与严格的申请投放流程。在好莱坞电影的融资过程中,通常影视公司是通过保险机构为影片按商定时间、预算与质量完成交付而进行担保,提供担保的保险机构即影片的完片保证机构。在国内,目前尚无这样的完片保证机构,影视业向银行借贷成功目前尚是个案,还未形成统一的流程、规则和体系。

虽然资本运营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必然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业真正实现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之路,还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例如资金的短缺、类型的单一以及后产品开发的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的发展,也成为电影产业在向资本化运作转型时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电影产业的从业者们,还应该从实际操作、政策引导、理论研究多方进行努力,力求寻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四)缺少既熟悉投融资业务、又深谙电影行业规律的专业管理公司

第5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64-04

[作者简介]安静(1981-),汉族,甘肃通渭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与金融经济。

[基金项目]2013年度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JG28)。家电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因素。广东顺德素有“家电之都”美誉,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微波炉、热水器、消毒柜、电风扇等家电产品的制造基地之一,从微电脑控制器、压缩机、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到五金配件,广东顺德已形成了我国最完整、最成熟的家电产业链。作为顺德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家电占顺德工业总产值的39%,占全国家电行业产值的20%。家电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着顺德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2011年顺德经济总量(GDP)达到226393亿元,在广东省仅位于广州、深圳和东莞之后,并领跑全国的县域经济。

但是顺德的家电业因其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低增值环节,大量的资源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不高。特别是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升和土地资源稀缺,以及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影响,家电产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加之近几年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需求收缩,使得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经营难以为继,顺德家电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增长。2013年1—8月,顺德家电进出口483亿美元,占顺德进出口总额的417%,同比略有下降。严峻的形势让这个家电“世界工厂”必须谋求改变原来过分依赖代工生产(OEM)的出口模式。特别是2013年6月国家停止实施节能补贴政策后,家电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家电企业迫切需要将竞争重点转移到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增长点上。目前整个顺德家电产业呈向外转移趋势,正在从生产基地转型为贸易中心。因此,顺德家电业如何继续在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如何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集群内外部机制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际竞争力概念及指标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在1964年由B·伯拉萨首次提出,是一个量化概念,它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其创造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反映出的生产率。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国际竞争力很难进行单独定义,因为各研究者对于包括研究对象在内的基本内容和范围并没有清晰界定,因此,应该将国际竞争力与所研究的对象相结合,评价国际竞争力也涉及诸多因素。

本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这一显示性指标反映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以说明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实现程度;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因素指标反映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说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潜力。这些影响因素不直接测量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因素指标是那些在背后真正起作用或起决定因素的指标,它们对产业竞争力发挥根本的影响作用。影响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由于部分因素难以进行量化分析以及获取数据的难度较大,本文主要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要素体系中的生产要素、产业结构与竞争、企业战略3个方面的4大影响因素中选取8个具体指标来分析影响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具体如表1所示。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额反映了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反映家电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 比率越高则反映某个地区拥有活跃的人才市场,其在人力资源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科技投入

与技术发展 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比重 该比例越高说明该地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越多,科技实力竞争力越高。科研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属于核心竞争能力,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衡量一个产业科技进步的水平,进而从一个侧面反映该行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企业结

构、竞争 市场结构 工业总产值占全市

工业总产值比重 该值越高意味着该地区家电产业占有的比重越大,其产业竞争力也越高。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销售额比例 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销售额比例越高则说明家电业寡占度比较高,有利于某个地区家电取得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效益,从而使竞争力水平提高。企业战略 产业效益 销售利润率 主要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全员劳动生产率 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其反映某个产业人均生产能力的高低,并影响着该行业竞争力的高低。二、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文以灰色理论为基础选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因为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量小,对样本量的要求不高,正符合数据缺失的客观条件。主要选取8个具体指标来分析影响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的分析方法,测定和比较影响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通过一定的方法梳理各相关因素之间的主要关系,找出最大的影响因素,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把握。

根据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顺德地区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具体变量包括:顺德家电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作为参考序列,表示国际竞争力,结果见表2所示。

表22001—2011年顺德家电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

根据家电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数据的可取性,将四个相关关键因素归结为指标:X1表示人均工资额;X2表示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X3表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比重;X4表示科研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X5表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X6表示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销售额比例;X7表示销售利润率;X8表示全员劳动生产率。

(二)灰色关联计算

1.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参考数列为TC指数(X0),比较数列为相关的影响因素。

2无量纲化处理。为了消除各因素的量纲,增强因素间的可比性,用同一数列的所有数据除以第一个数据,得到一组数据,结果见表3。

3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绝对差见表4。

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绝对差,最大值Δmax=14073,最小值Δmin= 000418。取θ= 05分别计算关联系数和综合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综合关联度结果及排序见表5。

表5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

综合关联度 紧密程度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0.6184 8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数 0.6786 7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比重 0.8360 3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0.8144 4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销售额比例 0.8413 2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0.8981 1销售利润率 0.8078 5全员劳动生产率 0.7480 6三、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灰色关联度计算,可以看出8个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均大于06,说明它们与国际竞争力的关联性显著(呈正相关关系),从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市场结构因素是影响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从灰色关联度排名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综合关联度为08981,位于第一位,与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最为密切;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销售额比例的综合关联度为08413,位于第二位。由此可知,企业规模越大有利于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增强竞争力,作为总部扎根顺德的本土企业,2012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 1027 亿元,成功晋级超千亿元企业俱乐部。骨干企业在顺德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证明顺德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的战略前瞻性。但受土地等关键要素制约,顺德家电骨干企业数量仍然偏少,规模仍然偏小,要提高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就要进一步帮助骨干企业解决当前发展问题,进一步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科技的投入与技术发展因素是影响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灰色关联度排名可以看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比重的综合关联度为08360,位于第三位;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的综合关联度为08144,位于第四位。2010年,顺德家电行业产值达2095亿元,比2006年翻一番,占全国家电行业总产值的20%。出口总额为766亿美元,占顺德出口总额的53%。但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先进制造业国家相比,顺德家电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大量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垄断着。由于产业链缺乏高附加值环节,顺德家电业停留在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低水平恶性竞争循环中。目前一台冰箱利润只有50~60元,一台微波炉利润只有20~50元,一台空调利润不到70元。顺德家电业行业由原来高额利润下降到不足10%的水平。

另一方面,顺德家电的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低于5%,而跨国公司的这一比值都在5%~10%。与世界顶级品牌如西门子、索尼、飞利浦、松下、三星等家电产品的科技研发水平差距甚大。在与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的对比来看,海尔每年投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以上,在部级企业认定技术中心的评价中连续 8 年第一,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11 项,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累计申请专利 9258项,是国内累计申请专利最多的家电企业。顺德家电行业中贴牌的企业多、具有原创品牌的企业少,低附加值的产品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要想培育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提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水平,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家电行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开发节能环保、智能、网络和时尚家电产品,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端产品生产基地。

第三,产业效益因素也是影响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灰色关联度排名可以看出,销售利润率的综合关联度为08078,位于第五位;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关联度为07480,位于第六位。顺德家电产业的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了顺德家电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反映了顺德家电业本身的效率,也是衡量顺德家电竞争力状况的基础性数据。据统计,顺德家电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在逐年提高,超过15万元/人,反映了顺德家电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的家电企业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国外如西门子、三星、索尼、LG等大型家电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超过100万元/人,其中三星电子高达447万元/人、LG电子289万元/人、索尼电子288万元/人。从中可以看出顺德家电企业与国际先进的家电企业的差距较大。因此,提高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增强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第四,人力资源因素影响最小。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数的综合关联度为06786,位于第七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综合关联度为06184,位于第八位。说明顺德近年来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强化企业对职工的培训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福利的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力资源因素虽然不再是影响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已经成为家电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顺德家电产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优势,就必须继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四、提升顺德家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产业竞争力

政府应鼓励和扶持一批家电龙头企业,以形成对整个区域内家电产业的良好引领带动作用,使区域其他企业形成上下游相关配套关系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家电企业加快交流合作,共同将市场做大做强,提升顺德家电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另外,地方政府应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在家电企业之间形成网络结构组织,通过区域内产业组织形式的不断优化,增强顺德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龙头家电企业强强联合,整合资源,美的、格兰仕等大企业,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联合众多中小企业,将大企业的雄厚财力、营销能力等与小企业的创造力、开拓精神和迅速反应能力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共同打造顺德家电航母。

(二)改革科研投入方式,增强家电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顺德家电企业要想在全国乃至国际家电制造领域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其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应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一方面,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资金支撑。技术研发是以资金投入为前提,政府应探索制定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等税收优惠政策,出台鼓励引进和成立风险投资机构及开展风险投资活动的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充分利用各级扶持自主创新资金,支持企业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企业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另一方面,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意识,集中各种资源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组织管理,加强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发力度,增强企业对外科技合作主动性,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三)积极参与全球家电产业的分工合作

目前,跨国家电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研发、营销等各种资源的配置整合。顺德家电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利用自己在制造能力、国内市场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跨国家电企业进行多领域、多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共享世界家电产业发展红利;另一方面,顺德家电企业应通过开展合作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质量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等,特别是在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由“加工”层次到自主品牌培育以及国际化市场开拓的转变,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快引进带项目、带团队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家电企业要高度重视自身人力资本投入,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聘任制度、科技人员成长机制,制定激励研发人员的专项政策,大幅提高企业技术人员比重。同时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对职工进行专业化教育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控制理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5

第6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区位选择 影响因素 特点

一、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台湾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始于1983年,但公开、全面、大幅的投资还是在1990年台湾当局公布《对大陆地区从事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管理办法》之后。自2009年6月,两岸全面、双向的投资格局才正式形成。

表1 台湾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演变 单位:百万美元 %

产业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8 2009-2011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电子零组件制造业 259.85 4.60 1219.73 10.65 10933 18.70 10122.91 28.01

电脑、电子产品及光 269.46 4.77 1740.70 15.19 9859.41 16.87 3805.33 10.53

学制品制造业

电力设备制造业 416.48 7.38 1107.38 9.66 5568.40 9.53 1789.75 4.95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投审会”:《华侨及外人投资、对外投资、对大陆间接投资统计年报》,2011年和本文整理电子信息产业在台商投资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强,并在1996-2000年这一阶段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第一大产业,其实现了由最初的占有少量份额到渐现优势发展到占有绝对优势的转变。

与此同时,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占比也逐年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台商投资的总规模从1991年的0.32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56.6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97%。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占比在1998年以后均在30%以上。

通过计算台商在祖国大陆26个省市自1952年-2011年投资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占总投资总额的比重情况,可以了解从台商投资方的角度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台商对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在各省份极不均匀。计算得出,台商累计投资的前七位省份依次是江苏(39.94%)、广东(25.91%)、上海(12.27%)、浙江(4.37%)、福建(4.36%)、重庆(2.16%)山东(2.10%)。

从总体上看,台商投资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两个地区分别占56.7%、30.4%,紧接着是环渤海地区,占5.7%,其次是西部地区,3.4%和中部地区3.2%,体现出了自东往西、自南往北递减的趋势。

二、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从祖国大陆的角度造成台商在祖国大陆不同省份投资额差距的原因。并可以得出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的重点区域及偏重因素,还可以总结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区位特点。

(一)影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因素选择。

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和已有的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要素禀赋因素、市场因素、集聚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地缘因素等几大因素:

1.要素禀赋因素

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指该地区拥有要素数量的多少。本文采用的要素禀赋要素主要有:

①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表示资本的使用效率,可用于衡量资本投入的产出效果。本文中,用各地区的生产总值与总投资之比表示。

②职工平均工资

职工平均工资是从劳动力的量方面来衡量劳动力成本。本文中,用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表示。

③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从劳动力的质量方面反映劳动力的成本。本文中,劳动生产率用各地区的生产总值与从业人数之比表示。

④人力资本量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电子信息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其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需求大。本文中,用每万人中高等和中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数表示人力资本的量,反映人才储备量。

2.市场因素

市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中用市场规模、市场潜力、经济开放度和市场开放度等指标反映市场的容量和开放程度。

①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是指市场的容量。厂商选择在市场规模大的地区进行投资,可以接近消费市场,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本文中,市场规模用各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示。

②市场潜力

市场潜力是指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市场潜力越大,台商投资就越大。本文中,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表示。

③对外开放度

一个地区较高的对外开放度越大,市场发育程度越高,企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小,外商投资越大。本文中,用外贸依存度表示经济开放度,即各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

3.集聚因素

反映集聚因素,可以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台商累计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额、企业密度三个指标表示。

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越多,代表该地区外商企业集中度高,而因此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小,还可以享受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本文中,外商直接投资额用各地区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表示。

②台商累计投资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额

众多台商的集聚,减少了台商的信息成本,而且可以提供可靠的有关当地经济和商业信息,减少入乡随俗的难度。本文中,采用台商累计投资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额。

③企业密度

企业密度反映了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的密集程度。新的台资企业倾向于向企业密集的地区集中。本文中,企业密度用各地区的企业数与该地区的面积之比表示。

4.基础设施因素

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吸引台商投资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越完善,越易吸引台商的投资。

①交通便利度

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则该地区的交通越便利,越容易吸引台资。本文中,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用交通密度表示,具体用该地区的公路、铁路、河流里程之和与该地区的面积之比表示。

②能源供应

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了交通基础设施,还包括了各种能源的供应。而在能源中,电力的供应是极为关键的。本文中,能源供应采用电力消费量表示。

5.地缘因素

与台湾地区的距离也是台商投资的影响因素之一。地理位置的临近使两者的社会文化传统较为相近,这有利于减少台商投资电子信息产业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台商更快的融入到当地环境中。本文中,做出如下赋值:东南部与台湾临近的省份赋值为4,东部其它省份为3,中部省份赋值为2,西部省份赋值为1.

(二)变量设置及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台商2010年对祖国大陆各省市的电子信息的投资额,采用了20个省市的数据(台湾统计的26个省市中除去内蒙古、吉林、海南、广西、、云南六省)。被解释变量的数据来源是2010年由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投审会”统计的《华侨及外人投资、对外投资、对大陆间接投资统计年报》。

2.解释变量

本文共选取了20个省市的数据、5个因素、13个解释变量,共260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三)模型结果及说明。

1.模型结果

本文对影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分析。步骤是将研究的变量进入因子分析后提取公因子,最后计算因子得分,得出各地区投资环境的值并做排序。

得出的第一个主因子是要素经济因子。第二个主因子是集聚配套因子。第三个主因子是科研因子。

对三大因子与台商直接投资两岸电子信息产业额做向后回归分析,得到只有第二个因子进入模型,表达式为: Y=335015.294+0.792F2,且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市场集聚配套因子,就能增加0.792个台商投资额。

最后,以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省的因子得分,具体是:

F=0.6167F1+0.2759F2+0.1074F3

并对得分进行排序,得出各省市的各因子的排名情况。

2.模型结果说明

从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可见市场集聚配套因子很好解释了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各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原因。这说明了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因素首先是市场因素,其次,是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备情况,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要求较高的电力供应,将直接影响台商的投资;再次是集聚性,集聚经济将是吸引台资的潜在重要因素;再次是地缘因素,台商倾向于投资地区有相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最后是地区市场的开放程度,市场经济程度的不同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不同。

从综合得分来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

从台商现阶段最为看重的市场集聚配套因子来看,排名较靠前的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排名也较靠前。

从科研因子上看,排名较为靠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

三、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通过前面的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特点如下:

(一)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和福建等“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仍然是吸引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

“珠三角”地区仍然具有一定优势。临近港澳的地缘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且该地区产业链配套、官员效率、基础设施等优势因素的作用下,对于以外销为主的台商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台商曾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协助联系客户,外销订单等,也使厂商无法远离“珠三角”。

“长三角”地区依然是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热点区域。该地区在内销通路、联络内外地区,以及上海及周边地区形成依托和辐射关系。且上海周边地区交通物流设施较为完备,市场大,产业配套齐全。

(二)北京、天津、山东、辽宁等“环渤海地区”成为近几年北扩的热点区域。

“环渤海地区”地处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是祖国大陆最有潜力的经济区域和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市场之一。其次,投资环渤海地区还有利于占领国外市场。该地区积极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再次是该区域是祖国大陆科技文教最为发达的地区,高素质的人才较多,这在将来科研台资电子信息产业更为看重下,将进一步的吸引台商的投资。

(三)重庆、四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成为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西进的热点区域。

重庆、四川近年来吸引台商电子信息产业的总额不断上升,占比也逐渐增加,在2009-2011年四川进入吸引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额前十名。其原因在于:一是重庆、四川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相应的引进台资的优惠政策较多;二是该地区具有劳动力的低成本和较广的市场潜力。但是,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该地区要想进一步的吸引台商的投资,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并完善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

(四)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等中部地区仍存在潜力。

这些地区也具有吸引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的潜力,原因在于:一是该地区外商竞争程度较弱,是台商转移的理想处所;二是该地区的产业配套完备、高素质的人才较多,便于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三是该地区有着较低的开发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潜在的市场。虽然该地区具有吸引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的潜力,但是潜力的发挥还需要政府政策的配套与台商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段小梅.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区位选择及投资环境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张传国.台商对祖国大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异与成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10).

第7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一、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整体发展迅速

    中国是当今世界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1980年进入市场导入阶段,1990年进入高速成长期,21世纪之后我国电视人口覆盖率以每年0.3%-0.5%的速度增长。自2007年来,全国获批发行的国产电视剧,不论是部数还是集数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2007年-2009年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又出现回升。

    2009年我国电视剧销售收入达21亿元,比2008年的16亿元增长了31.25%,可见,电视剧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虽小,但是发展异常迅速。

    (二)产业链初步完善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电视剧产业市场化不断完善,产业链各个阶段的职能也不断清晰,虽然较美、韩等电视剧产业发达的国家仍有差距,但已经相对完备,形成了包括投资、制作、交易、播出和广告经营五大环节在内的电视剧产业,此产业链涉及的群体就包括了电视剧制作、电视剧购买方、电视剧播出方、观众、广告商等。

    电视剧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也带动了其延伸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由于受众群体比较广,一般大型的电视剧除了受到观众的喜爱以外,还会带动相关拍摄景点的发展,像《三国演义》、《汉武大帝》、《仙剑奇侠传》、《神探狄仁杰》等电视剧的拍摄地——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等,都在剧集的热播后迎来游客高峰,这些基地集影视摄制与观光旅游为一身,让游客既可深度体验影视拍摄,又能享受度假休闲乐趣。此外,电视剧的发展还影响了建筑装饰、服装首饰、音像书籍等一系列其他下沿产业的发展,它们的发展和壮大也是我国电视剧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的有力证明。

    (三)供求关系不均衡

    由于市场不完善等原因,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供求不均衡现象严重,据统计,2005年我国共制作生产电视剧514部12451集,但播出、发行总量为445部11007集,分别总制作量的86.6%和88.4%;2006年共生产电视剧13840集,但有将近7000集没有平台进行播放;2007年也只有将近一半的电视剧有平台进行播出。随着近两年电视剧产量的减少和国产电视剧需求量的增加,这一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严重。

    另外,从电视出现开始,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后还保持0.35%-0.55%的增长率,到2009年,电视人口覆盖率增长到97.23%;而电视台个数近几年一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2002年,电视台个数为368个,到2009年下降为277个,这说明市场对电视剧需求在逐渐减少,同时对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1]。

    二、电视剧产业的经济影响

    一般来说,电视剧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分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方式是电视剧产业通过自己的发展直接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间接的方式是电视剧产业通过自身的宣传带动效应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直接影响

    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增加,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电视剧在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的直接贡献也会越来越多。首先,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GDP方面。当前电视剧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超过经济的发展速度,在GDP中比重越来越来大,在经济发展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次,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促进就业方面,作为第三产业,电视剧产业对人力的需求比较大,这其中包括了各类专业的演艺人员、电视剧制作人员、电视剧拍摄人员以及电视台工作人员,因此创造了一系列的就业机会;再次,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对资源的需求方面,电视剧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资源的消耗非常小,其发展主要是依靠创意和技术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间接影响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其他产业的促进方面,这些产业既包括旅游、服装以及其他电视剧具有宣传效应的产业,还包括书籍出版、游戏等外延产业。

    1、旅游业

    任何电视剧的拍摄都必须要有一个场景,这些场景不管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现代和还是古旧的,都会因为电视剧的传播而得到宣传。不难想象,一旦某部电视剧热播,观众受到剧集影响想去剧情所在的场景中亲身体验,就会带来相关景点的旅游热潮。另外,电视剧的拍摄,还会带来旅游景点的开发,很多人工搭建的电视剧拍摄场景,后来都成为了旅游景点,而很多没有开发的风景,也会因为电视剧的宣传成为旅游热点。

    从我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来看,国内旅游人数  [字体:大 中 小] 

    从2005年的12.12亿人次增长到2009年的19.02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从2005年的12029.23万人次增长到2007年的13187.33万人次,2008年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数据出现下滑,2009年仅为12647.59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2005年为292.96亿美元,2007年为419.19亿美元,2009年下降到396.75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005年为5285.86亿元,2009年增长到10183.69亿元。

    近些年电影的迅速发展对宣传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电视业则主要集中在对国内观众的宣传上,在国际上宣传效应尚不够明显,但是随着电视剧出口的增加,其宣传效应也势必增强。

    2、服饰业

    电视剧对服装饰物的宣传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角色的日常穿着打扮上,剧中角色的一身行头往往影响到观众的审美情趣、服装样式、饰物品牌等选择,从而影响观众消费倾向。像近年来韩版服装的流行,就是借了韩剧的东风而大行其道。

    电视剧除了影响观众对服装饰物的消费倾向,还能促进服装饰物的总体消费,这主要是因为电视剧中的着装风格变化很快,不仅不同部的电视剧风格不同,就连同一部电视剧也有很多种风格,这些风格的变化引起观众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形成观众需求的多样性,进而促进服饰行业的总体需求。

    3、书籍、游戏、音像产业

    由小说、游戏改编的电视剧,往往会产生相对的反作用力,将小说原着和游戏宣传开来,尤其是当电视剧的艺术效果吸引到大量观众时,这种宣传作用更加明显。很多小说和游戏,在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前消费群体并不是很广,但是在电视剧热播后,小说和游戏也受到热捧,如最近的热播剧集《步步惊心》,就使得网上同名小说点击率迅速提升。另外还有一些原来就很受欢迎的书籍和游戏,在电视剧热播后,消费群体会进一步迅速增加,如近几年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就使同名系列游戏在原来火热的基础上进一步升温。

    此外,电视剧还会带来相应的主题曲等音像产品的热销,同时对电视剧中所用到的其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宣传作用[2]。

    三、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1、电视剧的流行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要更注重吸引观众的成分,同时与我国的特有文化成果相结合,要与物质文化相结合,与风土人情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与观众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2、在国内电视播放平台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注重“走出去”,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注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相结合,不仅达到吸引国内观众的目的,同时,为我国电视剧走上国际市场开辟出了道路。

第8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 中国电影产业转型中的金融资本研究 中国电影资本打入好莱坞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集中度研究 中国电影动画产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对中国电影产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探究 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研究 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视业的模式研究 权力与资本裹挟下的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投资的现状、问题以及策略分析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 面向创意文化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力量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新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艺术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转变与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盈利模式的思考 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3}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4}邹宇泽:《韩国电影配额制度简史:1945―2003》,第44页,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库。

{15}【韩】朴彦珍、胡中:《韩国电影审查、电影法及民族电影》,载于《电影艺术》2000年第4期。

{16}即每家影院一年内播放国产影片不得少于146天,目前已降低到73天,电视台播放国产影片也必须保证达到25%,以给国产电影创造生存空间。

{17}国家广电总局:《韩国、越南、印度电影立法考察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凡.中外合拍片与中国电影全球化战略[J].当代电影,2012,(1).

[2]张燕.一“拍”渐“合”有融乃大――改革开放30年区域合作策略下的内地与香港合拍片[J].当代电影,2008,(11):63.

[3]【韩】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Research on Issue of Access to Chinese Film Industry for Foreign Investment

Yang F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97, China)

第9篇:电影产业分析范文

1.2提升大范围能源转移能力

由于我国能源高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以及北部地区。所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运输性质极其严峻。这一严峻现状促使我国必须要重点建设我国的能源配置产业,降低我国在能源运输上的压力。电网则作为能源资源科学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在大范围内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从中国国情实际具体出发,加快建设具有坚强骨架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的大规模大范围低损耗运输,促进能源基地的集约式开发,可以推动能源在国际上快速流通,实现国际能源优化配置,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加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加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为清洁能源的高效发展提供气体与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可以满足东南沿海经济区的能源需求也能大力带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后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整合了自动化以及储能技术。这样的电网可以将所有的能源接入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以及统筹安排。并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大量电能接入电网而产生的安全稳定运行技术问题,提升电网系统对于安全能源的接纳能力。

1.3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改进用户体验与电力系统服务质量

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坚强智能电网可以保证电能质量与电力运用的安全性。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也可以加强供电方与用电方的积极互动,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使服务更加多元化。通过运用智能电网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户方便地接入退出,可以极大地促进例如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2.电力投入与产出研究

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对电力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分析方法对投入以及产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具体得到影响投入及产出的具体几点因素:

2.1新兴技术的发明以及创造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量新技术新发明被创造并投产,例如电动汽车等行业逐渐成为主流。由于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盛,大量电能被消耗,而能源问题特别是电力能源问题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可以增加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2新型能源结构的逐渐架设

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显现,大量传统的高耗能企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取决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大型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传统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战略调整。可以在环境问题如此严峻的今天仍然可以保证较大的产出。所以加大智能电网的投入可以保证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智能电网对国民经济影响研究

我国智能电网的完全建设仍需将近10年左右。十年间电网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本文通过对文献查阅并通过运用科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预测。

3.1运用影响力系数的分析

通过运用影响力分析对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分析我们得到07年以来电力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系数低于1。这说明07年以来,我国电网建设投入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小,但通过对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影响较小,但是每年增幅较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大。也通过数据显示在2020年左右具体系数大于1,也就是说在2020年左右可以在国民经济中产生极大的影响。

3.2运用感应度系数分析

通过运用感应度系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电网建设在感应度系数一直大于2。也就是说我国电网建设的投入一旦有较大变动便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地影响。特别是在这两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电荒的现象,可以明确地看到只有加大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投入方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并通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对我国能源战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与高耗能产业分布的问题。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可以在电力调度上产生巨大的优势。智能电网也可以改善用户体验并促进互动,提升电力产业互动。

(2)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可以在保证传统高耗能产业的能源需求的同时,更加可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可以促进例如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分析得到了几点影响电网投入对国民经济促进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新技术的发明及创造以及对传统高耗能产业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