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村道路管理范文

农村道路管理全文(5篇)

农村道路管理

第1篇:农村道路管理范文

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隅,地跨长江南北,山区地貌突出。近年来,随着“三化六体系”和“四好公路”建设工作的纵深推进,长寿区农村道路路网基本形成,目前全区道路通车里程共3749.42公里,其中农村道路通车里程为3052.72公里,占总道路通车里程数的81.42%。快速发展的农村道路交通,有力地推动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也有效地拉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具有道路里程长、等级低、覆盖面广,而且坡陡、弯急、路窄、路面坑洼等特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据统计,2017年全区农村道路共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事故18起,造成12人死亡、27人受伤;2018年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事故20起,造成7人死亡、23人受伤;2019年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事故16起,造成9人死亡、22人受伤。整体上看,虽然死亡事故占比逐年下降,但总体形势呈波动起伏的态势。对照人民群众交通出行新形势、新变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部分政府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劝导站安全劝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执法打击整治效果不持久、车辆安全监管不全面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防范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构建安全管控体系提出以下建议。紧抓“党委政府”这个核心,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以街镇“交安办”为抓手,建立街镇、社区、村居三级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机制,充分发动社区、村干部,构建逐级负责、齐抓共管、群众自治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街镇要落实“一把手”责任,主动履责,强化监督,努力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各职能部门要针对农村交管工作建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特别是要明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解决或避免“有人建、无人管”的情况。抓紧“基础设施”这个重点,在管理投入上下功夫。要协调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确保基建到位,夯实农村交管工作基础。要组织各乡镇、街道全面摸排交通事故易发、多发危险路段、地点及违章建筑,对交通安全隐患建档入册,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妥善安排资金和人员,及时进行整改,努力为农村群众安全出行和乐业创造有序、安全、通畅的道路交通环境。抓紧“违法整治”这个抓手,在联合执法上下功夫。完善巡防模式,持续推动以交巡警公巡队为核心、派出所公巡中队为延伸、街镇执法分队为填充、劝导站为末梢的四级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治理科学化水平。强化部门联勤联动,紧盯农村重点道路、重点车型、重点违法,持续大力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工作,严查严惩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提高整治震慑力。把握执法力度,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更多地以教育警示为主,做到宽严有度、宽严相济,纠正执法理念偏差,实现执法目的与执法形式、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抓紧“源头监管”这个关键,在管理方法上下功夫。针对农村地区车辆性能相对较低、农货客车混杂运行情况突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交通科技基础设施差等实际情况,要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作用,运用农村大喇叭、劝导站、社区宣传栏等宣传载体,通过案例警示、法规解析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全面提高农村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提高遵守交规的自觉性。要强化人车监管,通过点对点发送短信提示等途径督促驾驶人定期参加车辆年检,严禁带病车、报废车上路行驶,同时加大违法整治力度,严查人货混装、拖拉机载人、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农村常见交通违法行为。针对农村道路坡大、弯急、路窄,安全防护设施缺失等实际情况,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及时上报,督促整改,在物防、技防上加大投入,确保农村道路“排查有力、治理有方、成果有效”。

作者:胡声凌 寿小霞 单位:重庆市长寿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综合大队

第2篇:农村道路管理范文

一、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道路交通管理力量依然薄弱。受历史因素和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影响,广大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因农村道路点多、线长、面广,农村派出所管辖区域大、任务重,警力捉襟见肘。驾训驾考缺位,驾车技能与规则意识欠缺。农村多处于驾培驾考机构的空白区域,驾驶人考证费时费力、成本高昂,因此无牌无证驾驶违法行为突出,尤其是很多摩托车、农用车辆驾驶人,经村里师傅、长辈稍加技术指导,便驾车上路,开车随意性强,这部分人是农村交通事故肇事、肇祸的主要群体。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严重滞后,行车环境和通行条件差。近年来,农村公路修得越来越快,但重建设、轻安防问题突出,大量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缺少甚至没有任何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显性隐患失防失守。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差。大部分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不深入、氛围不浓,在公路沿线乱挖乱建、堆物占道、乱设摊点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现象屡禁不止,很多村民对“一盔一带”、过马路先观望等安全守则没有意识,加上“侥幸”“无畏”等负面心态,很容易成为交通事故的肇事者与受害者。

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社会化工作机制,实施综合治理继续加强政府主导,强化考评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公安机关既要当好社会安全综合治理的主力军,也将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要按照“党政领导、公安主抓”的思路,推动各级党委政府从队伍建设、管理考核上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农村交管的资金保障。突出风险导向,强推教育整治。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要对农村老幼群体更加关爱呵护,组织民警进校宣讲、进村访户,把老幼群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放在更加紧迫的位置上,全力以赴推向实处。针对农村摩托车、客运面包车肇事肇祸的严峻态势,将无牌无证摩托车、未检验未报废面包车作为专项治理目标,每月组织不少于3次的全市集中清查整治行动,将摩托车、面包车驾驶人作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群体,作为路查路检时必检查、必警示对象。此外,加快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农村延伸,增设农村摩托车考场,“流动车管所”分批送考上门,全力减少摩托车无证驾驶人存量。采取正向激励,确保齐头并进。针对各地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视程度不一、推进力度不一、工作成效不一等问题,除了采取通报批评、约谈、问责等惩戒措施外,推行正向激励举措,对工作卓有成效地区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予以立功授奖,对先进的工作集体予以集体表彰,并奖励配发一批实用的警务装备。通过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真正努力实现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二)整合社会资源,增强交管力量深化“队所融合”。继续整合警力,推动警力下沉,将派出所警力向前一步,推行“一村一警(辅)”“一居一警”改革,破解农村交通安全管不到、管不住、管不了的难题。开展“警保合作”。逐步建立警保合作劝导站,将保险公司协保员、营销员融入到农村交通劝导员队伍,形成公安、保险人员共同履行交通劝导、安全宣传、信息采集、隐患排查和事故调处职能的管理格局,提升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覆盖率和农村机动车投保率。建设“路长”队伍。推动政府财政保障,招录专职“路长”,由农村派出所进行管理、指导和考核,承担起农村道路上的隐患巡查、违法劝导等交管任务。路长串点巡线排查安全隐患,实现农村道路上车有人管、路有人巡、违法有人劝、隐患有人查、要事有人报、安全有人负责。

(三)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改善交通环境“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持续建设。坚持担子不卸、脚步不辍,继续推动实施农村道路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事故多发路段的安防工程,加强重点隐患路段的安防设施建设,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奠定物质基础。农村平交道口“五小件”加快覆盖。秉承“硬隔离就是硬道理,五小件就是关键”的工作理念,在农村平交道口增设警示标志牌、弹性警示桩、塑胶减速垄、警示爆闪灯、弯道反光镜,构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和守护农村交通安全出行的屏障。同时,持续推进“千灯万带”工程建设,大力压降农村公路平交路通事故。

第3篇:农村道路管理范文

1.城郊农村道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1.1违规搭建现象严重。很多群众或企业违法占用公路,在公路两侧随意搭建修理店、饭店或住宅等,并且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在无形当中将公路“街道化”,这种情况容易形成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更是为公路提升技术标准埋下隐患[1]。

1.2超运超限现象严重。如今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大量的商家纷纷选择在城郊农村公路沿线违规建厂,大量的大吨位车辆在此进行超限运输,造成严重的路面破损和坍塌,对农村道路的安全埋下隐患[2]。

1.3违规驾驶车辆较多。很多农村个体个体司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多拉快跑且日夜奔波,疲劳驾驶,而乡村公路的道路陡且危险,很多司机在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开快车,为自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还有很多司机存在酒后驾车等现象,而在酒精的作用下,司机的反应变得十分迟钝,极易造成错误判断,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1.4违法乱停现象普遍。很多城郊农村司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常识,对于违法乱停车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没有足够的警惕性,经常不设任何明显标志的情况下随意停车,而在天气情况较差,驾驶员的视觉受影响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碰撞事故[3]。

1.5车况不良现象普遍。当前阶段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的农民经济水平仍然不高,而很多致富心切的农民不能负担车况较好的车辆,把眼光放在了入手老旧车辆上,而驾驶这些老旧车辆参与运输活动,容易引起较大的交通事故。

1.6无牌无证驾驶。城郊农村公路相对较为偏远,导致这部分公路的交通运输常处在管理的盲区,而相关管理部门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司机产生侥幸心理,很多未经过专业的驾驶培训的无证司机上路,其留下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4]。

1.7道路宣传工作难度较大。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在多年以前就完成了宣传,并掀起一股热潮,但是表面上的宣传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交通安全相关知识,不过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群众的意识问题,并没有使其提高交通安全的危机感和警惕性。而依靠交警部门单方面的宣传,不能产生较大范围的影响。基于宣传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的群众仍然不能对交通安全相关常识和法律法规等有足够的了解[5]。

1.8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为落后,村名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并且对道路交通相关常识没有更多的了解。而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的机动车走进了各家各户,但是大部分村民都属于无证驾驶,并且办证观念十分淡薄。种种意识问题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2.严格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2.1强化各级政府管理职责。区县级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要负责管辖自己辖区范围内的交通情况,同时逐级考核相关管理工作,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考核[6]。对于交管办的相关标准进行进一步规范,促成更为统一的管理标准。另外,还应重视对城郊农村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而乡镇道路则需要县级领导的指导下,依据相关管理原则,实施有效管理。要对农村危险性较高的公路路段不断加强建设,将建设重点放在设置生命防护区上。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路段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城郊农村群众提高道路安全意识。

2.2公安机关相关管理权责。针对整个区、县省道等公路路段的交通情况给予充分关注[7]。推进相关管理制度,对各个路段的交通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有效监控车辆源头方向的方式追溯隐患的根源,从而保证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与此同时,要定期梳理各个重点运输单位,对违规违法人员进行有效登记,严查相关人员的信息。还应该与驾校展开合作扥。通过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城郊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运输等进行有效管理。

2.3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责任。交通运输企业本身是管理交通运输的主体,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意识,从而有效落实运输安全主体的责任。要加强管理道路运输市场,严查相关企业,并不断规范企业的运输行为。尤其对危险运输以及客运等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评估机制。适当地采取“黑名单”机制,让管理更有针对性。

3.城郊农村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

交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需要人、路、车等要素之间的配合,而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存在问题,都会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8]。而由于这项工程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单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是很难达到有效的整治效果的。需要整个社会的权利配合,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政府、交通、工商等要协同作战,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并找出解决的对策,逐项解决。而广大群众更要支持相关管理工作,从而保证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能更加社会化,在全民配合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治理。

3.1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积极发挥作用。针对事故多发地点或对交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有效整改,做好路面维修工作,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乱装滥载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工商部门有效监管随意占用公路的个人或企业,各职能部门对不能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的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严查严处。

3.2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各级政府的交通安全工作机制要进行不断完善,在很多乡村地区,由于当地的地理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机动车辆的难度较大,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相关监管部门,形成全面治理的工作格局。第一,将治理报废车、无证无牌的工作责任纳入乡镇党党委的年终考核中,以此来促进基层党委积极开展相关治理工作。自上而下地开展对乡村交通的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措施,让相关人员能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投入到对道路交通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督促相关人员。第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制,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来丰富管理的层次。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对城郊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山区的公路运输进行有效管理。第三,借鉴其他地区的优秀管理经验,通过聘请交通安全管理员来推动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的建立,将相关管理网络延伸到村委会,进而有效避免道路管理的失控。

3.3建立监管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的不良现状,理顺当前阶段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对现有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和管理机构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覆盖面更广的管理机构,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治理。让相关机构担负起管理农村交通的职责,适当赋予其更大的权力,使其能行使安全检查权,以此来促进相关制度的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治理需要。

3.4发展农村客运事业。要重视发展农村公交事业,在认真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让公交线路直接延伸到自然村,同时见面客运车辆的运管费用以及附加费等,从而有效减轻经营者的运营负担。此外,对运力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对客流量进行合理搭配,让整个客运班车的客运覆盖面更广,使客车的通达深度不断提高。要取缔乡村道路上的三轮汽车、拖拉机、低速载客汽车等非法载客行为。

3.5努力改善执法环境。要确保交通执法的相关程序的有序进行,要加强对行车秩序的治理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车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虽然对于当前阶段的交通部门来讲,有限的警力不足以彻底改善农村的车辆违规现状,但是要做到认真落实相关职责,对各类违规交通行为进行严查,对于违规驾驶人员进行依法处置,却不手软。通过罚款或拘留等形式对相关人员起到震慑的作用,从而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提供保障。

3.6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溯源工作。卖出的车辆都有车牌号,车辆的销售过程中也包含着各样的程序,购买车辆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驾驶资格,并具备驾驶证等。种种购车程序对驾驶者行车一定的限制,同时对车辆的上路资格进行一定的限制,从而让车辆的入户率有所保证。此外,可以适当降低车辆的入户费用、年审费用以及考证费用等,以此来引导农民依法购车、驾驶,从根本上杜绝无证无牌车辆的出现。

3.7加强安全宣传工作。造成农村道路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村民的安全意识不高,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民特定的聚集的日子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创建相关活动的方式加强宣传,如“平安农机”“平安畅通县”等活动展开宣传。建立农机事故、交通事故等信息台账,定期曝光交通违规行为,对村民形成长期影响,使其真正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第4篇:农村道路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道路问题;试验检测;工程管理

农村道路是我国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交通脱贫的重要举措。农村道路已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的象征。虽然农村道路给占我国人口40%左右的人民提供了极大的出行便利,但农村道路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快速老化给农村人民带来造成极大困扰。农村道路包含水泥路与沥青路等不同材料修建的三级道路,设计使用寿命约在10~30年之间,但现在的农村道路实际使用寿命一般仅为5年左右,有的农村道路甚至使用不到2~3年就已变成砂石路。农村道路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可归结为设计标准低、建设质量差、超限车辆多、养护不到位等原因。试验检测作为道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也存在极大问题。

1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1试验检测意识不足

农村道路试验检测工作是农村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重要工作,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由于农村道路工程等级低、造价低,招投标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中标承建单位施工专业水平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试验检测不重视,造成工程存在质量隐患,不仅不能解决人民出行的基本要求,反而还为人民的出行造成困扰。让政府或民间资本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落为空谈,极度影响党和国家在基层人民心中的为人民服务的印象。

1.2规范化程度低

农村道路等级低,其试验检测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试验检测流程不全面,不规范。导致施工、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农村道路的施工实际情况掌握不到位,不能依据农村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和环境优化试验检测流程及标准,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农村道路运营的需求。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中流于形式,造成数据失真,质量无法保证。而某些施工单位在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人员设备投入不足,满足不了检测需求,最终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使得试验检测结果出现差异和错误。

1.3工作环境恶劣

在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恶劣工作环境包含两方面:一是农村道路施工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农村道路分散较开,没有选择好合理的地段统筹的建设工地试验室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一些中、大型检测设备由于工程检测费用造价偏低或道路不通畅无法匹配工地试验室检测需求。用去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设备质量差,故障多。试验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意识比较差,没有定期做好保养,仪器的检定、自校不按时进行造成仪器精度不准确,出现异常数据;另外一方面,试验检测人员能力不足,难以高效协调工作,从上到下认为农村道路的质量重要性不那么重要,对于试验检测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与督查力度。甚至追求业绩压缩工期、指定内部材料供应商很容易对试验检测工作造成干扰,也有一些局部地区工程施工中受到当地村霸、恶霸的横加干涉,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等。

2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优化措施

2.1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

对于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完善施工单位的检测体系制度,其次监理单位需完善质检体系,最后是政府需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先自检,后报检,再抽检的检查力度,从源头把关保证质量,形成多重保障的质量管理制度。监管单位严格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后,落实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对于农村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首先,施工单位在态度上要重视工程施工质量,不能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监理单位对于施工单位提交的质检资料要进行细致检查,责任至任,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追责责任人。政府监管部门或委托的第三方检查机构,要不定期抽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2.2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

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做好自检、监理、监督三重保障工作来提升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高效高质量完成。建设单位必须认真对待试验检测各关键点和所有环节,对施工人员宣传试验检测对整个项目的重要性。做好制度建设、资源协调等支持工作,即可有效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完善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要从仪器的采购、进场、调试、检定、自校、培训学习等。并做好相应的仪器使用保养管理台账,及时记录及时维护。确定仪器设备的专门保管人,及会同使用人员、修理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不定期进行检修以确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2.4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试验检测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参建单位应高素质试验检测人才,定期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员工进行技术的知识讲座学习,要求技术人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之前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加强工地试验室人员定期培训。督促试验检测人员考取检测师或员,争取每位试验检测人员都能持证上岗,既能保证试验检测单位拥有稳定的试验检测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试验检测的水平和能力。

2.5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

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从施工单位自身出发,加强沟通、统筹协调、全面考虑合理安排选择工地试验室在建地点,保证顺利开展试验检测活动的进行。加大对一些必要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投入,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第二,从政府以及其他监管部门来说,积极改善农村道路的招投标工作,从源头扼制背后交易。打断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出现村霸、恶霸干预施工,影响工程质量问题。

3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3.1原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作用

在农村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类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工程质量的首要保障,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农村道路工程在施工之前与施工过程中需及时对各类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提除不合格的材料,使所用材料满足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要求。通过对原材料的科学检测,也可以避免不合理材料的进场,为建设方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3.2标准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从路基的修筑还是到路面的摊铺,亦或是桥涵工程的浇筑。首先要确定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施工方案的建立,而施工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建设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应用,这些原材料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终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标准试验的指导。标准试验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相应的标准试验的建立,才能完成对各种原材料组合的应用。才能建筑出我们需求的产品。例如:路基工程中的土工击实试验,土的承载比试验;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对于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节约资本经济的意义。

3.3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和交竣工阶段。施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压实度检测,强度检测,弯沉检测,厚度检测,平整度检测等。交竣工阶段的整体性外观检测,强度检测等。现场试验检测技术是控制施工质量情况的关键技术,它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直接确定了工程整体形象和发展。科学合理适宜的现场检测技术不仅能确保工作质量,还为提高整体工程工作进度、节约经济成本做出重要作用。

3.4新改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在道路修建成型投入使用后,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等。导致道路不能完全达到设计年限,出现破坏严重影响继续使用。这时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翻修甚至改建工作。在翻修改建之前,通过引进科学先进适宜的试验检测技术,可以提前预估判定道路现有的技术状况情况。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提出科学经济的翻修改建方案。例如:某村某段混凝土道路出现严重板块断裂、龟裂,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弯沉检测和钻芯取样,来判定损坏等级。确定准确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有效的节约控制成本。

4结语

农村道路工程中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是保证农村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优化措施,对于提升农村道路建设质量,建立农村道路试验检测流程体系有一定指导意义。论文最后阐明了农村道路试验检测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意义,强调了道路试验检测对于保障农村道路的重要性,农村道路建设与运营单位应重视农村道路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并加强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方能保障我国农村道路质量,为我国农村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出行条件。

参考文献:

[1]贾志强.道路工程管理中的试验检测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98-99.

[2]李琳.加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措施分析.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4:120-121+124.

[3]赵光文.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对策.建材与装饰,2016,39:244-245.

第5篇:农村道路管理范文

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诸多调查上来看,目前的农村道路建设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道路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很多,但是相关政府还是应将农村道路建设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

1农村道路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提上议程,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从农村道路建设开始。农村道路属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直接为农村造福,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设好农村道路可以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形成城乡一体化,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加强农民与外界的交流,扩大农民视野,做到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避免与社会脱节。

其次,建设好农村道路,有利于刺激农村非农业项目的发展,使农村趋于现代化建设,从而增大农民的就业及创业致富的机会,减少远距离打工的人群,有利于农村家庭的和谐发展。

最后,建设好农村道路,可以保证城乡物资的流通,增加农产品的保有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2农村道路建设的现状

2.1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的农村道路多,建设所需要的投入较大,国家的资金补助远远无法满足农村道路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道路的集资方式是:政府机构补助一部分,有钱人捐一部分,道路工程队占一部分,农民自己承担大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常住居民人口数目不多,导致农民筹措资金难度加大,使得道路工程队面临破产的危险。

2.2缺乏管理机制

农村道路建设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而是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除了少数乡镇设立有农村道路监理办公室,召集了数量足够的工作人员和保留有充足的资金外,其他乡镇都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执行者进行道路建设监管,难以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造成了资源浪费。有的农村道路虽然建成了,但是缺乏一定的养护措施,没有设立专门的养护经费,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3缺乏专业人才帮助

新农村建设需要将科学、进步的思想引入农村,这就需要更多的高学历年轻人才加入进来。一方面,我国的农村道路建设中缺乏对人才引入的重视,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运用的人员都是农村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对于政治、科学方面的正确认识,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严重影响了道路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人才怎样引入农村也存在着问题。农村以什么方式吸引人才、留下人才还需要深入研究。

3农村道路建设的改善方案

3.1建立完善的资金筹措方案

要进行农村道路建设,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资金问题,只有解决了资金问题,才能保障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农村要建立专门的农民组织,该组织的任务是联系政府和散户农民,保证政府的款项能够顺利交到农民的手中。国家政府对于农村建设的辅助资金远远大于农村收到的辅助资金,这是因为政府机构与农民基层之间缺乏联系,政府不能切实了解到农民的需要,并且农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有或多或少的欺瞒现象,导致国家补贴的沉淀。于是,成立的农民组织要切实根据该地区的情况,拟定真实的资金申请方案,诚实地向政府机构申报。该机构的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诚信,不能对任意一方有欺瞒行为,否则追究其责任。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具有思想上的统一性和行动上的统一性。然后,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贷款力度。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农民进行贷款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农村道路建设的先期回报率低,并且农民的还款力度不足,使得银行失去投资信心。这时,政府需要对银行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鼓励银行贷款给农民,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银行的贷款力度。同时,农村内部要进行监督,保证自己的还款能力,定时定期地还款,对于不能及时还款的个人,农村内部应该进行帮助,先替其还清当期贷款,保证自身的借款信用度。只有存在一定限额的前期投入,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后期回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3.2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农村道路建设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其顺利进行。农村要建立专门的道路管理机构。机构中的管理人员要对道路的建设、养护、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首先,该机构要加强对于农村道路建设的监督管理。虽然农村道路的要求相对于国道等主干道路来说要低,但是其施工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给道路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监管部门需要对农村道路进行定期监管,避免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或者偷工减料的行为,保证施工质量。其次,该机构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这就要求该机构制定出一套专门的道路养护政策,建立专项经费,并且定期安排专人进行道路检测和养护,做到早发现、早改善,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实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该机构要对于道路建设资金进行专业的管理和合理的分配。资金问题是农村道路建设的核心问题,资金问题表现在资金筹集、资金分配、贷款还清等方面。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要保证资金的顺利筹集,保持与银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要合理进行资金分配,将资金分成道路建设、道路养护等多个方面。而且要监督农民还清银行贷款,保证再次贷款顺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