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全文(5篇)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

第1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饮用水供应;工程管理

随着农村经济的慢慢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产业公害和国内污染对农村的饮用水供给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随着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安全的健康性要求逐渐提高,饮用水项目的管理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关于村庄地区饮用水的安全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1农村的饮水供应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水质水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水质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国饮用水的质量已经明确定义,但农村地区对饮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由于实际运行过程和组织系统中使用的技术设备不完善,导致大部分饮用水质量下降,这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一般较低,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所以他们在生活中对饮用水的安全性没有意识,经常喝生水。因此,如果饮用水的质量出现问题,人们的健康将直接受到威胁。水质污染。长期以来,水质污染是一个困难的环境问题。由于地方的饮用水供应,水污染的影响很大。虽然产业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仍然存在向湖泊和河流中排放的污染物。农村的工厂密集,周围的水源被严重污染。一方面,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饮用水的质量下降。面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它很难有效地采取措施来集中管理污染源,污染源无法合理控制,必然导致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有更严重的风险。

2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基础设施的“老龄化”。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所处环境相对复杂,人口比较匮乏,许多与饮用水事业相关基础设施处于荒野,设施之间间隔较大,只会给基础设施的管理带来巨大困难。同时,雨天和太阳光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会加速基础设施的老化,自然气候造成基础设施落后。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自来水事业和饮用水安全性项目基础设施普遍老龄化,不仅给农户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饮用水安全性问题也容易发生。设备投资相对不足。中国的农村人口很大,分布比较广泛。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饮用水需求,有必要在确保自来水事业规模的同时,增加饮用水事业的基础设施。因此,地方饮用水项目管理的资本投资相对较大。目前,地方自来水事业的建设和运营资金以地方为中心。如果地方财政出现困难的情况,很多地区的资本投资对于维持自来水事业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管理需求非常不足。饮用水事业的运营也变得困难。设施缺乏保护措施。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缺乏对设施保护和农村饮用水分配的意识,许多饮用水工程通常大多是围绕农田和村庄建设的,不易发现,使得农村居民在做农活中损害到有关供水设施。农村人口的有效宣传活动不足,导致许多农民没有认识到保护水和饮用水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保护意识。比如,供水管道在穿插在土地里时,很多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不注意管道保护,就可能会使管道发生故障。

3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管理的合理对策

在农村自来水事业的构建中,要深入农村,对供水事业的构筑进行彻底的调查,寻求地方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利益选择自来水事业,为了确保计划、设计的供水事业的最终建设,当地农民供水项目建成后,可以减少人工损失的发生,使农民积极参与地方供水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在供水事业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地区情况采取对策,制定综合计划,结合农村地区的特定特性,完成自来水事业的构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的概念,重视水资源,但实际上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仍在苦战,其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供应安全性问题,就必须提高防止水质污染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大水质保护。为确保水质污浊真正得到缓和,饮用水项目的操作和管理。具体来说,首先实施严格的公害排放限制制度,取缔产业企业的违法排放行为,为企业的清洁化转变提供鼓励、金融、技术支持。第二,要积极宣传和教育水资源保护,公开水质污染的危害和饮用水安全性对当地居民的重要性,有意识地纠正垃圾的丢弃、家庭污水的排放、国内排泄物的堆积等意识。推进饮水工程防护建设。农村的饮用水建设很容易在农业生产或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者必须明确自来水、管道、水泵室等供水项目基础设施的明确保护范围,明确通知周围农民,并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同时,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井、供水结构、管道及其他设备,定期维护和更新机械、电气设备,每季度进行小修理,每年进行大修理。可以有效确保装置在良好的状态下正常运转。加强对农村水源的保护管理水源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性,水源也是供水事业的重要内容。因此,自来水事业管理者和水管理部在自来水事业管理者和水管理事业的过程中,对水源的保护和管理给予更多的注意,综合监视水源,尽可能更早发现饮用水安全性潜在的隐患。

4结束语

总之,中国农村目前的水质污染和水质问题,影响了农户饮用水的安全性,各种饮用水项目管理问题严重威胁了农民的健康。因此,必须明确这些问题解决的重要性,为农民提供饮用水安全性和健康的有力保证,为改善农村水资源目前的情况,必须尽快制定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娄露.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措施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8(10):58-59.

[2]龙捷.景洪市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人畜饮水工程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24):141-142.

[3]束林.浅析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05):384.

第2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

近年来,沂水县县政府把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列入为民所办实事之一,全县农村自来水工程得到了扎实有序推进,先后启动了“德国粮援项目工程”,“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及“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资1.7亿元,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632处,包括集中供水工程43处,5000人集中供水工程8处,万人以上的集中规模化供水工程6处,共计解决了全县1007个自然村、91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农村供水普及率达89.5%。

1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主体问题

沂水县是一个山区大县,大部分供水工程为简易的或规模较小的单村或联村供水工程。由于工程面广、量大、地点分散,管理任务艰巨,建成的工程往往由村集体自己运行管理,受村情复杂、村委班子换届、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部分饮水工程运行不正常。

1.2管护资金问题

农村供水为公益性工程,涉及千村万户,面广、量大、管护难,缺少统一的收费标准,水费收缴很难,目前还不能做到“以水养水”。供水工程不能及时进行维修养护。

1.3管理模式问题

供水工程建成后,缺乏统一管理,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应对,势必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供水工程产权不明、管护主体不清,经营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甚至出现工程毁坏。

2对策

2.1水利基层服务中心运营管理

沂水县在实施201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在许家湖镇建成了小李马庄水厂,供水能力1200t/d,供水管网覆盖本乡镇18个村庄,解决了1.6万人口的吃水问题。在院东头镇依托南墙峪水库建成了南墙峪水厂,供水能力2400t/d,供水管网覆盖本乡镇23个村庄,解决了2万多人口的吃水问题。每个水厂都修建了管理房,配备了交通、测量、维修等设备。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的领导支持下,基层水利服务中心组织成立以供水村庄为成员的用水者协会,实行基层水利服务中心为主协会会员共同参与工程运营管理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开创了农村水利工程管护新局面。

2.2水库管理单位运营管理

沂水县寨子山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120万m3,依托这座水库,将工程资金整合使用,2011年修建了供水量为2400t/d的水厂,供水管网覆盖2个乡镇35村庄,解决了3万多人口的吃水问题。考虑到水厂便于管理和供水管网大,将整个水厂的经营管理权移交给寨子山水库管理所。整个工程运行良好,农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2.3用水者协会运营管理供水工程

在四十里堡镇建成四十里堡水厂,包含北张家官庄、卓家屯村、北李家庄三处供水水源地,实行联网供水,供水量3000t/d,供水管网覆盖本乡镇99个村庄,解决了6.8万人口的吃水问题。为实现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与持续发展,成立了沂水县绿源公共供水协会,协会是由沂水县绿源公共供水工程供区全体用水户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产生的社会团体,具有法人地位。协会在水利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指导和协调下,按照水利工程建后管理要求,具体制定协会章程、规章制度及管理方案,依法开展协会业务范围内的工程管护、供水管理和经营活动;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自我管理,自负盈亏。实行这种运营管理模式后,既保证了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又保障了农村人口吃水。

2.4个人承包经营供水工程

第3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分类施策;保障措施;桐城市

1前言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部署,打破城乡界限,实现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管理,逐步达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的一体化目标,按照科学评估、合理补偿、整体回购、稳妥推进的原则,对桐城市所有农村水厂进行资产评估,明确产权结构,实行政府接管回购;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转变当前桐城市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确保农村供水安全。

2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桐城市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供水体系。现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5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村镇水厂)20处、千人供水工程2处、千人以下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143处。覆盖农村人口52.8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2.5%,为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基本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农村供水能力和质量仍较滞后,农村供水矛盾日益突出。桐城市农村水厂大多建于2000年前后,受当时经济发展条件限制,绝大多数为民营资本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上不能适应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近些年,各级政府虽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力度,但设计标准偏低、生产设施不全、制水工艺不规范、供水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私营体制的特性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集中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1)取水环节。水源地保护措施落实不力,取水设施简单落后,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如兴店水厂未划定水源保护区;石南水厂在孔城河开放式取水,枯水期水源无保障;江岭水厂在王屋寺水库取水,与水库发电、养殖承包户用水有矛盾。(2)制水环节。制水工艺规范执行不严,反应与消毒加药不规范、沉淀过滤不充分、反冲洗频次不合规,制水设施“三池”容量不够,净水能力不足,用水高峰“保量难保质”,造成出厂水水质合格率相对较低,如合安、兴店、莲花水厂等。(3)输水环节。供水管道管径不足,末梢水压低,沿途排污排气等配套管件少,部分早期管网(PVC管材)改造不及时,漏损率偏高,供水保证率难以提升,特别是用水高峰期,部分水厂存在断水、限时供水等现象,如莲花、合安、大关水厂等。(4)管理环节。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水质化验不严谨,部分水厂财务管理近乎缺失,少数水厂水费征收长期不到位。如江岭水厂未建立水质化验室;嬉子湖水厂管理人员仅厂长一人;并购的原红冲水厂近2000户无水表;陶冲水厂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缺少必要的技能培训等。(5)服务环节。维修养护人员普遍偏少,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亟待提高,用水户投诉频繁的水厂,除反映水质水量问题外,维修不及时、服务态度差也是投诉重点,如兴店水厂服务意识弱,群众满意度不高;金神水厂与物业管理沟通不畅,一半以上投诉来自镇区居民小区;莲花水厂故障抢修不及时,服务态度差等。

2.2山区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山区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建后管理缺位,已建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中,大多数没有明确专人管理,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部分镇(街)没有真正落实供水工程“三个责任人”制度,小型供水工程水质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3工程运行管理改革思路

3.1分类施策,转变管理方式

依据现状调查和复核情况,结合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长期运行管理状况,从供水人口、水质达标率、供水规模、供水保证率4个定量指标和管理水平、群众满意度和与政府配合度3个定性指标等7个方面,将全市20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分成三类(表1)。在优化农村水厂空间布局,结合水源地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分步稳妥推进运行管理方式的转变。具体思路如下:一类水厂抓巩固,与属地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实行特许经营,进一步夯实其既有供水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区域规模化优势,继续为过渡期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保障。二类水厂抓整改提升,由属地政府接管,相关部门加强业务指导,针对生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督促其达到一类标准,对于在一定限期内,经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归入三类。三类水厂关停并转,根据资产评估报告,由属地镇(街道)政府主导洽谈回购,给予合理补偿,政府统一回购。城区周边的,优先并入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暂不具备与城区联网条件的,就近并入一类或二类供水企业,保持过渡期农村供水稳定。

3.2加强日常监管,落实管理机制

桐城市水利局制定并印发了《桐城市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管理办法》《桐城市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两个文件,要求有相关任务的镇街建立镇、村两级监督管理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立两级网格长,实行责任信息公开,实现小型集中与分散工程全过程监督管理,各镇(街道)认真细化落实,确保每处工程有专人看管、有资金维修。

4保障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

桐城市成立了市转变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转变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四组”,负责转变工作实施方案和资产评估、回购工作实施细则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指导各镇(街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相关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推进落实属地水厂的评估回购,明确各镇(街道)作为评估回购第一责任人,建立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包保责任制,主导农村水厂的资产登记、复核、评估、回购谈判、合同签订等主要工作。

4.2开展专业评估

2020年9月,评估机构进驻相关镇街,开展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此项工作由镇(街道)政府负责组织,以专业评估人员为主,逐项进行清点、核查、现场测量、记录,清查和评估计量结果由镇(街道)、评估公司、水厂三方签字盖章确认;10月底完成农村水厂评估任务,并向市转变农村水厂运营管理方式领导小组提交评估报告。

4.3强化过渡期安排

制水工艺、条件、运营状况、管理水平较好的一类水厂,明确与属地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实行特许经营;生产能力、管理水平一般的二类水厂,由属地政府接管,在一定时期内整改提升;生产能力、制水工艺、管理水平不符合农村供水基本要求的三类水厂,在2020年底完成回购。完成政府回购的三类水厂,统一移交由桐城市供水集团运行管理;整改未达标的二类农村水厂在2021年3月底前予以回购。最终有序推进属地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类农村水厂回购工作,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4.4加强联合执法,加密水质监测

水利、卫健、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强化行业指导、监督和检查,加大对水厂的督查、检查频率,疾控部门在原有的按月检测基础上,加密检测频次,每十天对规模较小水厂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强化抽检,对水质不达标企业进行重罚。

4.5强化山区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管理

对于山区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要完善自治管理机制。以镇街为网格单位、以村为网格单元,建立镇(街)、村、工程点三级监督管理网络,明确各网格范围,标清网格边界,树立网格公示牌,公布各级网格长及网格员姓名和联系方式、服务热线和抢修电话等,建立健全小型集中与分散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从供水工程到农户、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4.6做好社会维稳工作

为做好桐城市农村水厂评估回购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水厂整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统筹解决好整合过程中和过渡期内群众安全用水、社会稳定等问题,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要坚决杜绝违法违纪、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发生。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职责,分别履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责任,加大政策宣传,强化氛围营造,落实管控措施,做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5结语

第4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

根据调查,辽宁省农村主要存在水资源缺乏、取水难、部分地区的水质不达标等问题,一方面困扰着农村人民的生活用水,一方面也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可以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辽宁各级政府围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出对策,已有农村饮水工程16575处,直接受益一千多万人。尽管我国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村依然还有大量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1)管理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人民的经济能力有限等因素制约,导致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成本高,很难实现专业化管理。有的地区只有一两个人管理,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力量严格不足。很多工程只是简单的维持日常运行,工程设备老化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且也无力承担维修、更换、改造等费用。

(2)部分已建完的工程设施闲置,运行成本高。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着实际供水量低于设计供水规模的情况,造成部分设施闲置,主要原因是:①近几年农村外出打工人数增加,造成实际人口减少,用水量也大大减少;②一些平原地区,采取自来水入户,但是需要村民自己缴费来完善设施,同时要进行自来水供水收费,部分村民无力承担,导致自来水不能入户,也使得用水量小于供水量。

(3)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关于水质处理和消毒设施的改造,使部分建设工程的供水水质不达标。同时,农村缺乏相关专项经费,造成没有专业的水质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导致水质检测工作十分落后。

2合理规划,明确产权

针对上述问题,应实际调查各个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状况,合理、科学的评估用水量和供水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减少资源的浪费,合理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根据不同的工程形式来明确合理的产权归属,从而明确权责,便于分类管理,确保工程长效运行。具体分类:一种是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由水务局管理。用水协会由村委委员、工作人员、用水户组成,他们有自主权去对供水工程进行管理和使用,可自行调度用水以及定期对工程进行维护、改造及扩建。这样不仅控制了水资源的支配权,也方便了工程,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二种是以村为单位,主体工程归村集体所有,入户工程则由各用户所有,解决了工程运作和维护开支,从而促进了工程良性运行。

3加大人员素质培养并完善管理体制

一要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水质安全问题,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给予财政支持。二是相关部门要不定期的对各饮水工程的水源进行检测,定期培训水质检测人员,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三要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来进行饮水工程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群众集资,落实管理主体,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建立责任、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保证厂区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档案记录完整,严格水质检测制度,保证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4合理设定供水价

合理设定供水价,公开水价,实行按实收费制度,改变传统用水模式,不仅便利了用水群众,也提高了百姓的用水商品意识和节水观念,一方面保证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效益,一方面提高了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双赢。

5总结

第5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范文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当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工程规模

在农村的供水工程规划过程中,要先明确此工程整体规模,拓展范围以及惠及人们等方面状况展开了解。由于明确供水规模就能够明确工程范围,节省成本投入,提升效益。在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惠及的群众,并把不同状况的群众需求充分考量其中,并不是单一根据农村的条件进行供水工程,防止工程过于形式化[1]。农村供水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量长久发展,为日后的发展预留空间,考量到扩建的情况。建设供水工程时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性,符合可操作性以及长远规划,而要促使其自动化发展,做到现代化的管理。在国家提倡的新农村建设中融入供水工程,完成农村供水、生态环境以及素质教育的统一化。工程选址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就属工程选址,其关系到很多层面,例如所涉及的水资源量,选址尽可能距主供区近。选区位置要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切不可有软基或是滑坡、坍塌等问题,并且要原理冲沟、岩溶与堆积体等区域。选区地势以及地面坡度要尽可能符合工程布局的需求,降低石方开挖量以及土石的回填,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针对一些分散式且符合条件的农村,可利用山泉或者地势高的水库水源来运送[2]。

采购标准

农村的供水工程所用原料要通过招标的形式,确保其质量、价值以及实用性,加大对原材料的监督管理、存储运送等方面的管理,及时运输,防止材料的浪费以及挪用。并且要构建专项责任组对原材料的检验,出库入库以及运送等工作展开管理,及时对工程现场原材料的配件损耗进行检测审核。输水干管与支管在农村的供水工程过程当中,需要顺道路铺设供水干管,通常管径大于300毫米的干管可运用球磨铸铁管,管径100毫米到300毫米的干管要和村委会供水管网相互相连,可利用具有耐腐蚀、抗冲击强的聚乙烯塑料管(PE管),小于100毫米的支管可利用PPR管或是PVC管。在供水工程规划建设当中,因为群众有一定的落差,在水质、水量以及水压都有指定的标准,选用的管材要综合农村供水特性,有效利用日变化与时变化等参数明确水管道口径以及水泵等情况。输水干管以及支管在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缩减弯道,水管务必要深埋,对于过桥或过河管道要利用套管或是将其包裹防止管道露出、暴晒。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明确供水规模

农村的供水工程整体规划落实,已是农村发展规划过程中的关键课题,往往存在建设困难等情况,很难施展其长久的发展效益。在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依照农村的具体状况明确其供水规模,在根据供应区域供水情况、经济情况、农村人口分布情况、用水需求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等方面展开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而且有效进行科学审查。农村的主要供水量需求包含居民饮用水、公共建设、养殖禽畜、企业生产、喷洒道路与绿化等用水量,农村供水工程的规模务必要综合农村具体用水需求针对列项展开相应的选择,依照最高日用水需求进行测算,在设计过程中要依照区域类别明确具体的供水规模[3],同时综合农村的整体发展规划,考量农村的未来发展。

取水源的设计

农村供水需求重点水源来自井水、河水、水库水源以及溪水。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井水,首先要充分检测分析区域内地下水源蕴含量的具体分布情况,可进行抽水实验。如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于河水,要利用岸边式泵房展开水源的抽取[4]。如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于水库水源,则需要测量水量的均衡,科学调整灌溉、防涝防洪以及饮用水,并且要对水库水源的水质进行数据检测分析,可利用岸边式泵房或者引流式取水。如若供水的水源来自于溪流,取水可设计水坝来进行,并且要测算水源集雨面积,而且要对上游是否有污染源与面源污染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

明确供水模式

当前农村区域供水工程重点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式供水工程,而是分散式供水工程,当前我国农村重点供水形式属于分散式供水形式,基本是村民自己挖井或是几户集中等小型规模的供水形式。分散式供水模式规模较小,供水数量以及供水质量很难确保,若利用分散式供水形式,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居民就极有可能会受水源限制,致使存水设备当中没有充分的水量,极易发生断水的现象,饮水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人工成本较高。集中式供水工程是由供水单位统一性的取水,在通过净化处理之后再分配水源,可是集中式供水模式和分散式供水模式有所不同,集中式供水具有较大的规模,成本较低,并且具有更加先进的供水净化设备,能够大大提升供水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可是集中式供水形式的居民用户供水管网需要较高的成本投资,工程前期要利用较多的人工、物力以及资金。所以,充分实施《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对乡村的具体水源水量展开合理的研究分析,经过地势地形以及成本等情况的详细分析,选用符合农村规模的集中式供水模式。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把集中式供水以及分散式供水两种形式有效结合,在用户数量比较分撒或是水量水源以及其余条件不符合的农村可利用分散式供水以及小规模的集中联户供水形式。针对供水管网临近乡镇或郊区的农村区域,若条件符合可利用管网拓展的供水形式。针对水源水量条件好又或是比较集中大范围的农村可利用建设连片集中式供水形式。

井水构筑物的设计

在供水工程过程中,有很多井水构筑物种类,包含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澄清池等等。要依照农村具体状况明确供水工程的适应范畴,强化其对于供水水质、工程成本、工程运行等方面的管理。若水源的水质当中含有的悬浮颗粒浓度超出指标又或过大可设计预沉池展开预沉,若水源水质当中含有的微生物超出指标或者过多可设计预消毒。若净水单位规模没有超出5000吨/天,可利用穿孔旋流式反应池,若水质较差对格栅适当的增加,也可改换成网格旋流式反应池。针对小规模的农村供水工程,若其滤池没有超出5000吨/天的规模,可以设计重力式无阀滤池,若超出5000吨/天可以利用虹吸式滤池,若超出10000吨/天可设计V型滤池。

加大推广技术研究的力度,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要强化对乡村劣质水源的相关处理技术,对于地表水源、微污染水源等改进技术展开分析研究。针对各种水源以及各项处理技术与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模式展开重点分析与研究,优化饮用水的消毒工艺,提升安全标准,同时对农村供水工程技术展开优化与完善,持续创新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促进现代化的农村供水工程。对于新农村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供水新常态,适当调整供水模式,尽量选用集中式或是管网拓展的供水模式,有效推动城乡的供水一体化,做到供水工程管理的系统化与规范化,确保农村供水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结语

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对农村饮用水问题有效改善已是当前农村经济在发展当中的关键问题,唯有真正解决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对农村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展开严格的管控,才可以推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人民群众愈发意识到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关键性,而且在此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已形成目标,依照现阶段农村供水工程当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工程规模范围、工程选址、水源选用以及工程运行的监管形式展开研究,利用合理的措施促进农村供水工程的合理建设,对当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要重点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卫东,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探讨[J].甘肃农业,2017,(6):68-61.

[2]何海吉.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8,000(003):128-129.

[3]杨军.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00(025):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