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物流工程技术范文

物流工程技术全文(5篇)

物流工程技术

第1篇:物流工程技术范文

退管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及节约工程投资,经充分论证,需做退管处理,将管道内退出的空间填充粉煤灰与水泥,置换出坏管,重新顶管。本方案是重新顶管前的退管专项方案,顶管现状及退管方案分别见图1和图2。

后背墙。将顶管出洞口的井壁内墙面,作为退管后背墙,与顶管后背墙相反。加固顶管洞口后,制作后背墙,做法类似顶管后背墙,即:安装后背铁、浇注混凝土等。

安置顶镐。在混凝土管两侧布置顶镐,顶镐总顶力4000kN,顶镐与后背墙垂直、牢度接触。如果需要多个顶镐,需制作顶镐架子。

制作顶杠。根据顶镐的位置,制作顶杠。顶杠由双层40#C型工字钢焊接而成,在顶杠中部加工字钢加固,见图3。

拉索。本次退管,拉索采用工字钢焊接,拉索两端分别连接在顶杠和掘进机上。拉索要连接在掘进机机壳等受力结构上,不可与混凝土管连接。

回拉方法。退管拉力过大,布置的顶镐不能将管道整体拉出,故采用逐节退管的方法。即:将混凝土管最后1节脱开,再将倒数第2节脱开,同时压缩与最后1节脱开的距离,然后是脱开倒数第3节,压缩倒数第2节脱开的距离,以此类推直至布置的大型顶镐能够拖动掘进机为止。将管道逐一退出,当管道退出一定数量后,拉力减小,再整体退管。逐节退管时,在混凝土管上打孔安装牛腿,使用小型千斤顶将混凝土管脱开,脱开的距离以不超过接口钢圈为宜,本工程为10cm,每次每节管退10cm,逐节进行。通过逐节退管将第8至第4节管退出后,再使用大型顶镐将第3节管至掘进机整体拉出。

注浆和回拉速度控制。在拉索、顶杠牢固连接后,可以进行管道回拉。为防止管道上方土体塌落,可从掘进机的注浆孔向外注粉煤灰和水泥组成的混合浆。混合浆的配制:主料为粉煤灰,辅料为水泥(含量8%);强度要求:12h达到初凝,28d强度为0.5~1.0MPa;注浆压力宜为0.1MPa。每退管1m,至少向掘进机前方由掘进机退出的空间中注入6.52m3的混合浆,要求全部由混合浆填充,并要保证掘进机前段的混合浆的压力。退管时,边退管边注浆,并且保持注浆压力,如果注浆压力过小,停止退管,继续注浆,直至注浆压力上升,再开始退管。回拉的速度不可过快,回拉的速度与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有关。每退管1m,停滞12h,使填充的混合浆凝固。

防管道位移装置。在轨道和工作坑底板预埋件上,焊接短工字钢和钢板等挡板,防止退管末期管道在地下水和混合浆的压力下突然被推出洞口。在退管的间隙,也要注意管道的固定,防止管道位移。

掘进机退出及洞口封闭措施。在掘进机将要退出时,停止退管。洞口外采取封闭措施:在洞口外打3排粉喷桩和高压旋喷桩,桩径均为500mm,咬合150mm,桩长16m,处理宽度5m。第1排桩距洞口1.7m,由11根粉喷桩和3根高压旋喷桩组成,粉喷桩在洞口前,高压旋喷桩在两边,粉喷桩虽然强度不如高压旋喷桩,但是可以保证掘进机不会被水泥浇筑造成无法退出。第2排、第3排桩分别为14和15根高压旋喷桩,每排桩之间相切布置。

其他措施

1防止塌方措施

除掘进机前部注浆外,在工作坑前部10m范围内,做压密注浆。压密注浆尺寸为:长10m×宽5m,压密注浆深度达到掘进机上方2m处。改良管道上方的土体,需增加土体自持力,防止大范围塌方,见图4。

2沉降观测

(1)根据施工现场设施位置进行沉降观测点布置,沉降点布置要牢固、明确。特别是在沉井上下都要放置观测点,严密监控沉井的位移和倾斜。(2)在顶管段适当位置设置地下水位观测孔,每天进行地下水位观测,并记录、分析数据。(3)加强施工监测,确定有效防沉降措施。退管前,首先布置观测点,对各种沉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动态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控制工作坑周边土体位移,减小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并增加观测密度。(4)设专人定时观测,观测仪器为专用仪器,不得挪用。(5)观测警戒值为15mm。

第2篇:物流工程技术范文

建筑工业工程是一门应用型和综合交叉型科学。建筑工业工程在进入我国后,逐渐被高校、企业认识和接受,并开始应用于实践,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笔者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发现,建筑工业工程在我国还局限于制造业,在第三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范围非常有限。而物流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通过供应链思想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工业工程起步时,是以现场为中心,作业者为对象,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进行时间及动作研究、工作简化、质量控制、物料搬运等工作,以提高单项作业的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逐步转向以工厂为中心、管理者为对象,采用综合的管理以及运筹学的思想,进行生产过程的分析、规划、改进、完善等工作,并提供系统最优化的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向以企业整体为中心,经营者为对象,用系统战略进行管理的阶段转变,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和综合性,强调企业的整体效益最佳。

二、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设想

1.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其实也有相当长时间的应用。先后以“工业管理法”、“实业工程”、“建筑工业工程”的名字向国内的教育和管理界做了深入的介绍,并已经开始局部应用于上海等当时工业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机制的过渡,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成为社会与企业的客观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工程学科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建筑工业工程的一些技术也被有意识地应用到工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咨询、评估和改进方面。

2.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还过分狭隘

物流这一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国,原指货物配送。20世纪90年代末,物流的概念被进一步发展,与生产过程结合更加紧密,成为“供应链”中的一部分。这一特点与建筑工业工程提高效率、追求效益的目标有着天然的一致。国内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应用与建筑工业工程相同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物流系统和物流动作,例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存储论、运筹学、系统分析等。但是,从笔者的实践中发现,目前国内物流的研究和分析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对物流的研究集中于宏观层面,过于关注物流园选址、配送节点和道路设置等企业战略层面问题,较少关注微观的操作环节,例如配载、仓储管理、搬运效率、流程优化等。其次,物流研究大多集中于硬件设计,例如选址、道路、运输工具、仓储和搬运设备,较少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动作合理化、岗位分工、排班等的研究就更加匮乏。再次,许多物流研究与实际动作情况脱节,有许多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被大量学者研究和发展,但甚少应用于企业的实际操作,大部分企业还是凭经验和个人意愿行事,通过作业人员的个人行为改进操作,而不是遵从和应用科学方法。总体来说,无论是建筑工业工程还是物流系统的研究,我国都已经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但在实践中,物流行业应用建筑工业工程技术的水平还明显不足。

3.应加强经典建筑工业工程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回顾国外建筑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局部优化—整体优化—全局优化”的发展道路,这对于我国在物流行业应用建筑工业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设立专业的建筑工业工程职位

将流程规划和改进的职能从管理者职能中剥离出来,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建筑工业工程研究。这是因为应用建筑工业工程需要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而这部分专业知识不需要管理者掌握,也难以被管理者掌握。同时,建筑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观察、记录、分析动作,需要大量的时间,而管理者往往没有如此充分的时间跟踪整个作业流程,分析每个作业动作。

(2)应用标准化的动作研究、时间研究、规范人员配置和班组设置

物流行业往往需要24小时保持运作,同时又会在运输工具到达或者离开时出现作业高峰。因此,通过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确保企业运用最合理的人员安排,达到作业效率的最大化是建筑工业工程在物流企业应用的最起码、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上述对于建筑工业工程在物流企业应用的建议,其实都是属于20世纪初建筑工业工程时期的典型方式,虽然看起来似乎和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我国现有在物流行业的建筑工业工程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如果没有一套好的、稳定的、经得起考验的基础标准,将会使现代建筑工业工程技术方法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既浪费了资金、花费了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3篇:物流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智慧物流;人才需求;高校

1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我国智慧物流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顺丰、菜鸟、京东等知名企业都在加快智慧物流布局,借助智能设备、软件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设施与技术,进行智能分析与决策,提升运营与决策能力。菜鸟围绕仓储物流智能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买家收货地址与存放商品的仓储中心位置进行匹配,选择距离买家最近的仓储中心发货,缩短物流配送时间,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京东搭建全自动化无人智慧仓储系统,实现货物分拣、存储及搬运智能化,优化物流环节,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随着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智慧物流对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管理等物流核心业务的覆盖使得传统仓管员、运输调度员、配送员、拣货员和客服等岗位的数量需求、人才素质与能力面临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员、物联网工程技术员、大数据工程师、设备技术工程师、自动化技术高级工程师等一批新兴专业技术岗位出现。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明显提高,除了具备专业的物流理论和技术外,还要具备物流信息化、物流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智能设备运维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目前高校和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的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的多元化需求,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2智慧物流背景下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2.1对物流基础性岗位人才需求减少

通过对京东、菜鸟、顺丰等多家物流企业调研发现,传统的人工搬运、分拣等重复性重体力劳动被搬运机器人、自动分拣机器人等机械化、智能化设备取代,货物人工盘点等低技术含量的脑力活动也被RFID等信息技术取代。现代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使得企业对传统的物流基础性岗位的需求大大减少。

2.2对物流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人才需求增加

智能设备、机器人的操作、维修和养护需要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传统的物流人才并不具备相关智慧物流知识及智能设备应用与维护技能,难以从事相关工作。目前,顺丰、京东等多家物流企业在互联网上了设备技术工程师、自动化技术工程师、无人机起降操作工程师等岗位的招聘信息,负责物流智能设备的运行、维修及预防保养工作。企业对物流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

2.3对高端专业技术类人才需求增加

智慧物流需要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熟练应用这些技术辅助物流决策,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物流企业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高端专业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仅顺丰一家公司在其招聘官网的与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岗位信息就达60条以上。

2.4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

现代物流企业越来越看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招聘的员工不仅要具备物流业务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与业务相关的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物流相关岗位上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物流专业问题。如顺丰的运营管理专员岗位,要求应聘人员熟悉快递、快运业务,具备航空物流、三方物流运营经验,同时要具备较强的方案数据分析能力、异常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运输方案规划,实现产品时效提升、客诉管控以及操作流程优化。

2.5对物流人才学历要求提高

物流行业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员工多数从事运输、仓库管理、分拣、包装、配送等基础操作,因而企业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较低。但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企业需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问题分析、方案设计、策略优化,需要物流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因此,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普遍提升。

2.6对物流人才经验需求更加丰富

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没有实践经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通常难以在物流企业从事较高层次的工作。如顺丰的数据专员岗位,不仅要求应聘人员能够熟练使用Excel、SQL等软件,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同时还需具备物流仓储经验。

3智慧物流背景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智慧物流背景下现代物流产业结构的转变,使得企业对所需要的物流人才在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未能根据产业转变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上都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高校应对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变化进行专项调研和分析论证,根据智慧物流人才岗位特征,与物流行业专家、企业高管联合制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多元化培养,培养能够从事仓储管理、运输调度、智能设备运维、物流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方案设计、供应链运营等多个岗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改革高校物流课程体系

大多数高校的物流课程体系是基于传统的物流专业设置的,缺少智慧物流理论与技术应用课程。部分高校对物流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数据分析与应用》《人工智能》等课程,但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置,缺少与智慧物流人才培养配套的课程体系。高校应根据企业调研,梳理出智慧物流岗位群,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重构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加入智慧物流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相关课程模块,培养学生智慧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和智能设备操作能力。将物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衔接。

3.3加强校企合作

由于受实训设备陈旧、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智慧物流知识体系薄弱、实践能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高校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多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很少将物流企业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学生缺乏对智慧物流的认知,不具备智慧物流应用技能。为了提升学生对智慧物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智慧物流应用技能,高校应积极开展与优质物流企业的合作。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和老师到智慧物流企业、无人仓库进行认知实践和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提升智能设备操作能力,智慧物流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智慧物流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开展讲座或授课,讲解智慧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强化学生对智慧物流的认知。

4结语

第4篇:物流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应用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信息时代的衍生品,其在近几十年的蓬勃发展意味着它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在工业领域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有的工业设计的操作更加简便,数据更加精密。在技术不断成熟完善的同时,由于应用环境与市场的原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逐渐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设计的继续前进。在长时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子信息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配备高质高效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由此来推动市场的进步。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各种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信息系统以及电子软件的研发,其应用领域也较为广泛,主要以工业设计领域为主,在其他方面也多有应用,如国家军队中应用的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的成像、投影、放映等,以及数据的传输和递送过程中所必需的保密工作大多都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帮助。电子信息涵盖较多内容,利用当前的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为工业领域的设计、开发以及应用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一种包含通讯、信息传递、现代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时代的发展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业领域的生产效率,以及大幅度地减少了人工劳动力,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大量地投入工业设计中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有的生产成本,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特点

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工业设计模式还是有着较大的不同。首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支持下的工业设计相比传统设计方式更为安全,因为就生产设计期间出现的机器故障问题来说,传统的方式需要专业工人从机器中找出故障并进行维修,过程不仅耗时较长,耽误生产进度,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能会在维修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而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支持下的整个机械装备会系统地进行工作,生产设计的全过程都会受到信息技术的监控与检测,一旦某个部位出现故障就会从机械内部进行自动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展开自我修复,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生产设计过程的安全性能。另外,电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产设计过程会更加地系统化,能减少传统的人工设计生产过程中的繁杂步骤,用最少的能耗来进行最合理的产品生产,减少了生产成本以及能源成本,使资源利用率实现了最大化,因此节能性也是它的第二个显著特点。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典型应用

3.1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中被人们广为关注的就是射频识别技术,它以高精准度以及快捷性能而闻名,在工业设计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就是快递行业的物流信息的跟踪服务,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快捷地将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及时跟踪,从而实时获取快递的物流信息,方便物流公司精确派送,也为用户及时跟踪产品位置而提供便利。此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以及公共资源服务领域等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它的自动识别技术以及跟踪信息能力为各大企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国家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影响力。3.2电子信息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在建筑领域的工程造价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工程成本预算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进行定额制定以及标底编制中,需要大量的信息计算以及数据处理,工程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计算,对工程所需要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对各种建筑材料的用量进行详细的整理计算。如建筑行业中常用的BIM和广联达软件,都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完美成果,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对造价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3.3电子信息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近些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主要领域还是在工业设计领域,而工业生产设计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机械生产,机械生产由最早的人工生产转变过来,现在又逐渐转变为自动化生产,这一切的功劳都归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普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使得工厂中的大中小型机器设备都实现了系统化生产,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总控,通过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各环节都能够实时产生数据分析、信息反馈,大大地减轻了人工记录数据的压力。且在互联网笼盖的数据大时代中,智能化、自动化以及互联网化的机械生产基本符合时展的大潮流,带动机械工程行业在整个工业领域中不断前行,提升我国的整体工业生产能力。

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近些年电子信息行业的迅速发展,促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下的衍生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逐渐离不开各类的电子信息产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逐年增高,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收益,也为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迅速发展的经营模式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弊端,电子产业结构内部的结构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再适应日益加速的产业经营模式,造成内部矛盾激发,严重限制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国民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量虽然日益增加,但是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应用软件行业以及信息服务行业的应用还并不十分完善,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着较大程度的差距,在高速的发展中逐渐失去平衡,产品需求大的同时数据库的发展规模也不能够跟上需求的步伐,无法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2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国内电子产业的整体发展时间相较于国外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时间是较短的,之所以有现如今的发展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外先进电子产业的刺激与推动,因此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与高素质研究人员构成等方面依旧还有着较大的差距。除了上述的问题,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盗版问题也是扰乱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不良的市场交易环境使得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极为不利的局面,如何解决这种不利的困境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5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应用的措施

5.1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调控工作。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产业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需要政府对这种市场的弊端进行宏观调控工作,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工业设计领域进行融洽接壤,从而使得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平衡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设计领域的产业结构,使国内的经济结构整体更加完备,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5.2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近些年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已经有所重视,但是整体保护力度还是有些不足,即便有关产权的官司大多能够使受害方得到保护,但是盗版产品的泛滥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究其原因还是惩处力度不够,使得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无良企业有恃无恐,需要政府加大对这种现象的管控力度,加强立法工作,从严处置,从而威慑部分知法犯法的无良企业。除了政府方面的管控之外,还需要电子信息企业内部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从源头处加大保护力度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不仅能够促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不断地推动产品的优化,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核心研发能力在持续的研究中不断增强。

6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前进,虽然期间伴随着一些困难与障碍,但是整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也有效地推动着产品设计的进步以及工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的创新,迎合国民的需求,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一定会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将会推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促进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7(4):54-55.

第5篇:物流工程技术范文

1港口新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各地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纷纷通过建立新区作为试点。新区的建设是当前中国沿海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设立新区在许多方面与国家当前的发展战略是不谋而合的。首先,建立港口新区推进了工业化发展,目前中国经济较大的依赖房地产等行业,运行中的风险较大,国家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体现在制造业,以期改变所在城市的产业格局。其次,建立港口新区带来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国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发展目标,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港口新区突破原来的港口范围,在一个新的地点进行规划和发展,促进当地农民的土地流转和交易,新区内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岗位提供给失地的农民,改变农民的身份向市民转变,促进当地的城镇化水平。最后,建立港口新区提升当地的城市地位和发展潜力。新区建设本来是城市拓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内地城市也在发展新区,港口城市发展新区有着先天的优势,通过设立港口新区来带动城市的繁荣。港口新区的发展势必带来本地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促进远洋运输、国际商务等资源在城市的分配,体现物资流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中国各地建设港口新区的现状

我国沿海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精神,纷纷根据自身情况设了港口新区,大力建设。譬如青岛的西海岸新区在2014年6月获批,在批复函中明确指出西海岸经济新区要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尤其指出将西海岸经济区发展成为国际合作的先导区,这就意味着要体现港口物流行业在新区中的重要地位,要在港口新区内建设一批保税物流港区、各种类型的加工区、跨国投资产业园等等。2013年浙江舟山群岛港口新区获批,定位为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建成国际港口物流的枢纽,壮大发展航运物流相关的产业,如船舶制造、海洋旅游、远洋渔业等。中国最早建设的港口新区为1994年获批的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滨海新区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新区。1996年上海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契机提出了建设上海港口新区,2010年5月获批,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在2003年上海港口新区启动到2013年底,上海港口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均保持在45%幅度的年增长。

3建设港口新区和港口物流的发展建议

3.1重视港口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港口新区的建设除了接受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而且还要有效承接中心城区的人口疏导,港口新区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产城一体化空间。为了实现以上的城市功能,港口新城在建设初期必须要做好规划,尤其是基础设施的空间规划,明确发展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做好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仓储区、港口物流区科学布局。建设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铁路、公路网络、物流和配送园区,壮大地区的港口物流、航运产业。

3.2发展港口新区的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区在有些地方称为CBD商务区,很多发达的城市都有著名的总部经济区,纽约CBD、巴黎拉德芳斯CBD、北京国贸CBD等等。在中国,具有一定城市地位的城市可以在发展港口新区的时候,把港口新区作为总部经济基地来发展开发,总部经济区有着较好的聚集效应,对当地的区域经济有着较好的外溢效应,如税收、产业聚集、产业关联、消费带动效应等等。港口新区则可以吸引国际跨国物流公司和航运企业的总部落户,建设区域的航运中心,在发展传统港口物流的同时要关注新兴的物流业态,如冷链物流、电子物流。建设港口新区总部经济的时候同时要为国际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推进当地的高档5A写字楼的建设、人才吸引落户政策等等。

3.3发展港口新区的港口物流建设

港口新区的建设必须以发展当地的港口物流作为核心工作,港口物流的发展为新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服务当地的工业、商贸企业。新区的港口物流必要要和新区内的企业互动、协调发展。新区的港口物流建设不仅仅要体现港口的装卸、运输和中转功能,还要发展综合的物流服务系统,如配送、仓储、配送、物流金融服务等等,通过新区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工业产业的集群发展。

3.4延长港口航运物流服务链条

建设港口新区,航运功能要素进一步在区域内聚集,依附区域经济实力发展,逐渐形成区域甚至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国际货物物流中转,形成航运服务企业总部基地、船员服务基地和航运创新产业发展基地。除此外,还要延长航运服务的产业链条,集聚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聚航运信息资源、集聚航运金融功能要素、集聚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业、集聚航运文化资源。

3.5重视港口新区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通过建设统一的区域物流系统平台覆盖范围内的商业企业、物流仓储运输企业、港口企业和政府行政机构。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尤其是通过系统清晰地追踪货物物流的各个环节,提高处理能力和安全质量。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成后,将具备六大基本功能:一是强大的港口生产调度系统,具备高效、低排放、精准、柔性的生产组织能力;二是物流整体解决方案设计与执行;三是电子商务与贸易的无缝式叠加;四是与客户信息化系统对接;五是为客户提供货物运输全过程信息同步检索查询;六是实现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物流信息的共享。

4建设港口新区和港口物流注意的问题

4.1港口新区建设中的人才战略

提升港口新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人才工作,港口新区建设需要的人才一般有两大类和三个层次。两大类主要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操作与技能运用型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端运营人才。工程技术主要是港口建设人才、基础设施设计建设人才。管理人才集中在港口物流管理人才、金融保险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等。高端管理人才主要表现在港口新区的定位建设、招商引资、规划策划人才。人才战略首先要重视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本地实际,分析引进人才的种类;最后需要有一整套人才引进和保障体系,包括配套的制度。港口新区建设不仅要提供人才可以发挥才能的岗位,还要在生活和后勤方面给于足够的人文关怀,让人才留住,持续为港口新区的发展贡献才智,成为地区经济建设有力的智力支持。

4.2港口新区建设中的内外平衡与协调

港区新区建设不能一哄而上,不能脱离本地区的发展实际,注意发展中的平衡和协调。港口新区是地区物流的枢纽,新区的所有经营活动与区域经济的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港口新区建设必须合理确定和相关部门的比例关系和增长关系。港口新区建设的平衡有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一般说就是港口新区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港口新区建设中内部各环节按合理比例发展的平衡。港口新区建设还要注意区域物流任务需求与新区物流生产能力的平衡,其内因是货流的结构和数量、国内外贸易、航运市场竞争态势、港口新区的发展战略等等。

4.3港口新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