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心理学自我认知范文

心理学自我认知全文(5篇)

心理学自我认知

第1篇:心理学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理念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完美幸福、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为研究目标和使命。然而,在整个20世纪,心理学的研究仅局限于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而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消极研究模式明显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渐行渐远。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以Selig⁃man为发起人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主张心理学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活力与美德。积极心理学超越了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心理问题”的旧模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家倡导要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价值,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个体积极情绪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2.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以Seligman为首的积极心理学家们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并提出了6个维度的美德和24种积极心理品质,如好奇心、真诚、勇敢、爱、宽容、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积极人格品质普遍存在,主要是通过实现和激发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而形成。

3.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周围环境和家长、教师、同伴等提供的最优支持。最优支持环境的特点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给予他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所以,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温暖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科学有效的学校、有高度责任感和良知的媒体以及社会机构等。

二、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而创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是指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和积极美好的人生的教育活动。与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教育重心不再放在诊断和消除痛苦上,而是采用积极取向,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存在某种问题和障碍,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鼓励,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顺应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满足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

1.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

传统消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重矫治,轻发展”的目标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防治,而对学生心理的积极面关注不足。传统心理学在纠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疏忽了心理学的最高使命——充分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只要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个体具有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拥有无限的心理能量和勇气,自然而然的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品质作为教育重心,即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特殊儿童在适应社会环境和日常人际交往中,尽管难免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能充分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形成乐观的心态,具备积极的的眼光,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拥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和战胜挑战。

2.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教育内容多是以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为主。这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极其不适合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本来就有生理缺陷,这种对消极的浓重渲染极易使特殊儿童过度关注自己的缺陷和问题。不断的消极暗示引起更加消极的自我概念,从而阻碍特殊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向上生长的力量,特殊儿童亦是如此,他们跟正常儿童一样,也具有积极的心理能量,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生长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具体来说,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积极的认知方式,如积极的归因方式,灵活的、有弹性的思维方式,发展性的看问题的眼光等;(2)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情绪智力为主,如积极的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管理能力,积极情绪的培养能力等;(3)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我决定,勇敢,坚持,自律等;(4)积极的人际关系,如真诚,友善,宽容,爱和团队精神等;(5)积极的自我概念,如自我悦纳,自我效能感等;(6)积极的习惯,如积极的生活习惯(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目标制定,时间管理,自我激励等);(6)积极的心态:包括感恩,希望和乐观等。

3.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注重积极的情绪体验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知识灌输和方法的传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再加上教育内容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极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也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基础教育探究蔡伟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极被动而大打折扣。与之相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铸就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主张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特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设计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思考和感悟,也在活动中体验收获和愉悦,并逐渐自觉形成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不仅可通过运用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心理游戏、价值观辨析、小组讨论、认知行为训练等方法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还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卫生值日、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成人典礼、毕业典礼等)、文体活动(朗诵、舞蹈、歌唱、绘画、体育等表演及竞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公益、社会调查、亲子郊游、家务劳动)等,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感恩的培养为例,可组织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视频欣赏(以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为主题)、小组交流(说说父母对你的爱)、问卷调查(你对父母知多少)、小组讨论(如何回馈父母的爱)、制作感恩卡(写出对父母的爱)等为活动内容;也可通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还可以是家务活动如帮父母分担家务或给父母提供爱心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方式,均注重学生的主动反思和领悟,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通过与自己对父母的回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促成他们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和行动。

4.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注重积极环境的营造

第2篇:心理学自我认知范文

[摘要]教育心理学要关注的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和被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关键在于将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中教育双方的心理健康。时展下的教育心理学要紧跟环境变化的潮流,这也给新时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时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时展;教育心理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还能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者在尤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进中的效用,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展下的教育心理学要紧跟环境变化的潮流,掌握和巩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提供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疑问和障碍,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效率,这也给新时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时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1.心理学知识便于学生管理

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两大块工作内容,他们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要想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就要保证有条不紊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的开展教育活动,缓解学生对于学习的抵触和反感情绪,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规范化、系统化、条理化,并为教师的工作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

2.保证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时展,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中宝。但在学校中人人平等,一些适应性较差的学生不免会感到心里的不平衡,而导致各种不良情绪的爆发,严重时更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若能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就能够从学生的心理动机与需求的角度出发,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心理动态的走向,并向正确的方向加以引导,保证学生的不良情绪不恶化,并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3.完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在学校,学生遇到的困难大多来源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升学考试带的压力,临近毕业的时候还会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所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心理辅导工作的高效性,辅导方式可以使用一对多或者一对一,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其中,摆正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观念和认识,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够使心理辅导在学生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时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措施

1.及时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的理念已经不适用当代的时展。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以及权威性的代表,学生有更多的权利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知识。继续保留陈旧的教学理念只会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无法满足是到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学生知识的来源五花八门,更多的来源于网络世界,作为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他会受到各种挑战和质疑。因此,教师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准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师德品格,使自己能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2.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心理学逐渐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做如何在教育活动中科学有效的融入教育心理学,避免走上歪路适得其反,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结构基础,采用适当的延伸和提高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之后,投其所好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学生的抵触心理,更加主动和完全的掌握和理解知识,并将理论和实践做到了进一步的融合。

3.积极树立教师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中表示,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明确的目的表象,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随着教室给定的方向努力。教师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就会使学生有更强烈的自我存在感,教师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赞美,就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为了完成老师的期待以及自我的期望,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更好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够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就会使得学生感到被遗忘和被抛弃,自暴自弃甚至破罐破摔,自然就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正面的期待,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室给予的鼓励,感受到关爱从而增进师生情感。

4.提高心理暗示的手段

在教育心理学中,心理暗示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敏感、细腻的学生而言,心理暗示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下,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语言、眼神、体态等表达给与学生正面的心理暗示,能够及时制止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更加全神贯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又能够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如,在教学时课堂的纪律较差的时候,教师可以停止说话,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学生应该保持课堂的安静,课堂迅速恢复安静有序的状态,这种暗示往往要比大声斥喝的效果要好。时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便于学生管理,保证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完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因此,我们要采取及时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方法,提高心理暗示的手段,积极树立教师期待等措施保障教育心理学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王优.独辟蹊径的心理航海者-乔治•凯利[J].大众心理学,2015(8):34~35.

[2]张晓冰,李东斌.维尔伯超个人心理学理论的海德格尔哲学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4(3):67~68.

[3]颜桂.从一个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看教学案例设计[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7):78~79.

[4]江绍附,邵瑞珍等.教与育的心理学[J].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1):134~135.

作者:1.付慧欣 2.申俊丽 单位:1.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学院 2.包头医学院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分析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我们国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既有其曲折坎坷的一面,也有着柳暗花明的新格局,本论述力图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写出《教育心理学》及在此基础上于1913至1914年间写出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的教育心理学与中华民族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碰撞出绚丽的烟花,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应运而生,并就此步入了一条曲折迂回最终又柳暗花明的发展之路。建国后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以1980年为分水岭,可划分为2个阶段,1980年前摸着石头过河,历尽艰辛;1980年后迅猛发展,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实践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利实现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软着陆”。

11980年以前的教育心理学发展

在徐联仓先生的文章《曲折的道路光明的前途—中国心理学三十年》中,先生将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以前的心理学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中必伴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1心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心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为1949至1958年的学习、改造时期,在该时期所涉及到的教学心理学研究,主要内容是:(1)联系实际问题的教学心理学研究。如有关小学四则应用题教学的心理学分析,建议在小学提前学习代数基本知识来解答算术四则应用题,为数学教学改革开辟途径。还进行了有关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把课堂演示和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容易掌握一些基本物理概念。此外,还进行了有关成人识字等研究,收到较好效果。(2)结合品德教育进行的心理学研究。与教师协作,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经验;研究集体活动对儿童思想品质教育的作用;分析了促进青年学生和农民形成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因素及培养方法。

1.2心理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1959至1966年的稳步前进,逐步提高时期。在教育心理学这个领域中研究了:(1)结合教学改革的心理学问题,如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讨论六岁入学问题,在幼儿园中试教识字和计算,在小学中试教代数,在小学低年级试教英语,为教材下放提供心理学依据。(2)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如研究解应用题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解几何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学生在学习各种专业时的理解问题,以及在英语教学、体育训练、珠算教学等方面学生技能形成的问题。(3)对外国兴起的程序教学的理论进行了翻译介绍,并结合我国学校教学进行试验,采用直线式和分支式程序编写了一些程序教学用的教材,制造了一些简易的教学机器,收到一定效果。实验班花的时间少,成绩较好,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教材篇幅过长,学生对整体的概念不易形成等。

1.3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1966至1976年。在这特殊的10年,心理学停滞不前,教育心理学亦然。

1.4心理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是1976至1979年,为心理学重获新生并开始医治创伤,奋勇前进的新时期。1978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心理学专业学术会议主要讨论的三个问题中就有关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随后开展的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各大区的协作,收效较好。如在3~7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研究、超常儿童的调查、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等方面都是通过大协作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果。关于研究方法,有的采用实验方法,有的采用调查方法,还有的采用调查总结优秀教师经验的方法。对于新中国成立后视为禁区的智力测试也进行了试探,引进国外的测验资料并使之适合中国的需要。

21980年以后的教育心理学发展

有人用“科学的春天”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心理学也不例外,各项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2.1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

(1)在基本理论方面,开始关注心理发展动力问题以及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多少的关系。

(2)硕果累累的德育心理研究:首先是李伯黍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分支—德育心理学》中,首次把德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对德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均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接下来是章志光关于品德形成的“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三维结构设想;还有1988年陈琦以认知学派的“生成学习模式”为依据提出的“道德行为准则学习过程模式”,再加上林崇德教授在吸收了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关于品德结构理论见解的基础上,发表的“品德结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的言论,呈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

(3)学习心理方面有燕国材教授在1983年初提出的IN结合论、邵瑞珍等的知识分类学习论、蔡燊安和李祝华于1984年提出解决问题的“定向—逼近—成型—引申”四阶段理论等,也是各领风骚。

(4)教学心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北师大教授冯忠良的“结构—定向”理论,冷冉的情知教学理论,邱学华的尝试成功教学理论,国家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等。

(5)以介绍国外理论为主的差异心理,主要是体现在智力、人格两方面,而亮点是在差异测验方面修订了许多西方量表。

2.2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

(1)德育心理的实证研究以“南李(李伯黍)北章(章志光)”为格局而进行,彻底改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粗糙、落后局面,开始向纵深发展。

(2)在学习心理方面有始于丛立新发展到燕国材、马加乐的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沈德立的非智力因素与教育研究;杨治良教授探索了概念形成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3)在教学心理上,进行了识字、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数学教学等心理研究,收获颇丰。

(4)差异心里在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之于其理论研究有了长足进步,所涉领域和范围都有所拓展,如在国内的许多地区进行区域性差异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尝试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智力量表;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出现,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差异,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对超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心理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3实践研究方面的进展

(1)在德育心理方面,于实践中对传统的“知、情、意、行”德育模式进行了发展;以特级教师梅仲荪为代表的学者在北京的幼儿园、中小学进行了爱的系列教育模式探讨,提议在语文、政治、史地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而在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及应对方法的研究方面也有突破。

(2)学习心理上,对非智力因素的实践研究颇有建树,很多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学者、老师获得了成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研究主持的自学辅导实验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3)教学心理的研究上,顾泠沅小组在上海青浦开始进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教改实验,黎世法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魏书生的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学心理研究,卢家楣关于情感教育的心理学研究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实践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3结束语

纵观半个多世纪的新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用“前进中的曲折,曲折中的前进”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为新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如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徐联仓.曲折的道路光明的前途—中国心理学三十年[EB/OL].http://www.xinli110.com/xueke/xinlishi/xiandai/201204/289939.html,2012-04-24.

[4]沈汉君.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研究[D].2002(02).

[5]宋华.浅谈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J].内江科技,2011(04)

[6]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08).

作者:徐丽霞 单位: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向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其教育的社会性最终将实现对人的社会化转变。因此,从当前高校宏观心理学的研究发展来看,无论是在心理学教学评估还是应对社会性教育实践,都需要进一步梳理心理学发展规律,如将传统的教师评价转向由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实现“中国梦”教育复兴目标。简言之,以构建高校教育心理学为契机,积极拓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路径,并从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强化教育心理学的构建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性;教育心理学;构建标准;中国梦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在担负社会职能过程中,将越来越倾向于人才培养的社会性,以“科教兴国”为战略主体的高等教育,无论在管理体制的深化上还是解决当前教育社会性问题中,都需要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性评估机制中来推进教育秩序的稳步发展。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于每一位受教育者来说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构建自我人格、增强受教育者社会意识上,教育心理学的宏观引导功能将成为解决受教育者心理问题的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实践中,探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向,从高等教育社会性基础上来探讨未来发展路径,通过深入探析宏观心理学、微观心理学的时代精神和特点,从而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提供积极的改革环境。

一、宏观心理学向微观趋向的转变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在宏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受教育者的智力、知识、能力发展需求,将趋向受教育者自身人格特征及素质的养成。也就是说,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宏观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将更多地围绕大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和特点,进一步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心理构成要素研究上,促进教育心理学的细化发展,以微观层面来探索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从而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中心。我们从微观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对于高校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变化,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通过构建受教育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影响受教育者心理变化的构成因素分析中,提升受教育者心理学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将教育心理学与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同步,从而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时代性转变创造条件。同时,借助于教育心理学微观层面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拓宽教育心理学的宏观发展路径。人作为社会关系发展的总和,在心理学研究中是核心。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要围绕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发展,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上来着力发现和总结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特征的社会规律,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对受教育者的性格养成进行全面指导和判定,提升受教育者的社会意识、性格和态度。可见,在深化教育心理学微观分析中,高校教育心理学能够从微观层面来获取大学生的性格、人格、能力、意识等形成性因素,进而改善对受教育者心理问题的宏观引导。

二、教师评价标准向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体的转变

心理学教育评估标准是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评价方式来看,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的发展,人的社会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在进行心理学评价实践中,将逐渐实现由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体的新的评价机制建设。心理学自我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教师评价的“片面性”,从教育心理学的宏观发展上来改善受教育者的自我评价作用。因此,构建学生自我评估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注重评价监督机制的构建,特别是对于自我评价主观能动性的监督;二是发挥自我评价中的参评、互评方式,并促使参评、互评成为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客观全面评价自我的有效手段。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在评估体系建设上要以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为重点,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社会性发展上要增强对大学生自我个体心理的研究。以“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来推进教育心理学评价主体的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心理学评估过程及评估方法要进行科学选择,特别是在反映广大学生内心意识状态,以及衡量大学生自我心理素质上,要能够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从政策引导上来推进教育心理学的评估。如在评估对象的选择上,要坚持高校大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体,从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反思中发挥评价主体的积极性,能够从评价实践中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在评价过程中,要从高校教育心理学评价实践入手,创新评价方法,转变教育心理学评价理念,结合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从教育心理学创新评价中为广大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三、社会性视角下高校教育心理学的价值构建

1.注重生活与知识的融合

从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领域研究来看,教育心理学知识主要是涵盖学科的各相关理论,而教育心理学理论是构成学科知识的主体,也是推进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对于大学生的性格、人格构成以及知识、情感、能力、价值观的养成,都需要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传递中来实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里,教育心理学要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展开,迫切需要从理论知识的检验渗透到社会实践中,获得受教育者的性格、人格、思想意识等形态内容,从传统的学科教学中促进大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正确认知。也就是说,用社会性视角来审视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价值,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创新思想中,实现对大学生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融合,并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知中正面启发学生的心理机制,以满足大学生知识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

2.注重教育心理学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表现出较强的“滞后性”,特别是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社会性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所表现出的社会性,迫切需要从教育模式的转变中来适应时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社会性转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可,而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反而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不利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教育方式的改善,这样必然需要从创新教育模式中来重新设定发展方向。针对当前高等院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将社会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不断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发展形式,并从社会实践中启发自身心理发展。因此,结合高等教育社会实践教学需要,教育心理学要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针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从制约当前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中,提升教育心理学的“时代同步性”,并从创新教育模式实践中围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智力发展状况,来渗透教育实践和心理检验方法,促进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教学价值的发挥。

3.注重教学评价中的自由教育风格导向

从时展下来探讨高等院校的教育风格,高校社会性发展将贴近社会作为新时期教育风格的主体,特别是自由教育风格,广大受教育者在接受自由教育风格中,自身心理发展发生变化,教育心理学应该能够从心理变化中来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以受教育者自主评价为基础的自由教育风格,鼓励广大学生参与到自评、他评、互评中去,以突出“人本理念”为导向,从建构高校教育心理学自由风格实践中,顺应时展的需要。实践表明,在教育心理学评价实施中,对于受教育者自我评价的开展,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更能够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意识、自我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断改善。

4.注重教育心理学的“前瞻性”研究

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开展的实践,从微观层面来探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从受教育者的自我心理构成要素上,发挥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心理刺激关系,从而提升广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水平。围绕外部环境的变化来探索教育心理学教育实践活动,从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对教育心理学教学结构的优化上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性特征,坚持人本理念,积极发挥大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作用,从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需求上满足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广泛性”,增强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前瞻性”。

四、以社会性为发展契机来实现高等教育“中国梦”目标

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必然需要从教学结构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教学结构的优化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多维渗透中来实现。同时,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实际,在课程构建及知识整合上结合大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从受教育者的性格、人格、意识等方面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广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为此,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在与时代教育的统一中,要从教育体系的创新性上来强化时代特色,围绕“中国梦”发展目标,从构建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格局上,增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适应性”。如在教育心理学学科内容设置上,要注重大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意识形态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能够从教育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构建多层次的学科发展体系,以满足构建“中国梦”所提出的新要求,增强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另外,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从内因、外因作用中来探究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尤其是营造有利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环境,促进广大学生思想、意识、性格的健全和发展,并能够从各类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中,提升教育心理学在构建完整人格中的积极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专.教育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9):12-13.

[2]叶浩生,杨文登.教育心理学:历史、分歧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2,(6):103-111.

[3]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33-35.

作者:芮雪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突破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不仅要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掌握和疏导,还要对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自检”,避免因自身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学生心理状态受到影响。所以,教育心理学应当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而教育心理学也在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和突破,它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状况

1.当代的教育心理学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家就开始专注于研究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桑代克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教育学与心理学进行了最为深入的研究。桑代克所著的《教育心理学》就是第一本讲解教育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著作,我国也对该书进行了翻译,并形成了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桑代克在他的书中分别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心理学教育的观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后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与之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教育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现如今,教育心理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它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心理学在教育界的作用,研究课题方面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它已经将研究方向深入到教育心理学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将原本理论化的观点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这种实践行为也促进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广,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教育心理学独立性发展

在20世纪前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心理学体系脱离而出,但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学开始变得空洞起来。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持续很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自觉扩展教育心理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脱离课堂式、说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学走进社会,从而实现了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这两大心理学的最广泛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该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不断涉及新的领域,提高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它不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结合后的一种服务于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学科。

3.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研究课题的变化上看出其研究重点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候是方向性的改变。其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维特罗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解,他将教育心理学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实践教学,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推广初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传播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试验对象,这种复杂的关系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后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开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与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方面进行转变。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理论丰富,但实践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心理医学领域独立工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真实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这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独立性。因此,传统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方式向实践教学研究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转变必将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学启发与影响

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初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理论教学到互动式实践教学,还是从单纯的心理学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统一,都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受这种启发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国教育界为例,加德纳就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过批评,他认为教育要结合文化,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直接影响到智力的发展,早期美国对外界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和政策,导致美国民众无法了解中国,更不用说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种在心理学界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之后美国逐渐放开了对中国文化进入美国的限制,将中国文化作为美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也通过对这种文化的包容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是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政府决策进行影响和启发。

5.总结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应当全面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在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上提出新的见解,通过实践性教学对其进行检验,为未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寻求正确的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务校园,服务社会,服务国家,这也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所应承担的伟大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第3篇:心理学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词:美术治疗;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

一、美术治疗心理学理论概述

早在语言形成之前,人类就已经通过符号、图腾来渲染思想和情感。美术作为一种表达性艺术手段,一直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旧石器时期的史前壁画到如今高科技时代的3D建模,美术强调视觉符号或意象早已是人类经验最自然的交流形式,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沟通进步的重要见证。美术创作不仅指绘画艺术,还包括雕塑、书法、手工制作、平面设计等多种形式类别。美术治疗理论结构的产生开始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理论,在此基础上开始汲取其他心理学学派理论的精髓,比如像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行为认知心理学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以及团体心理学理论等都为今后美术心理学理论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而心理学与美学的第一次碰撞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南伯格(MargaretNaumburg)开始使用“美术治疗”这一名词进行心理咨询工作,他认为美术治疗主要是通过绘画、雕塑等美术手段帮助来访者释放内心痛苦、应对各种症状、压力进而达到身心整合[2]。接受美术治疗的来访者利用美术媒材为治疗工具,在没有存在言语威胁的环境下,通过美术活动进行创作并完成作品,美术治疗师以可视的美术作品为依托,鼓励来访者发现内心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促进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达到缓解焦虑,释放压力,实现自我心灵升华的效果。美术治疗中呈现的三元互动关系(来访者、治疗师和美术作品)相比较其他的言语治疗关系中呈现的二元互动关系(来访者和治疗师)更加具有安全性,大大减少了来访者对于治疗师由于初次见面产生的阻抗,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美术治疗体系中的趣味性、投射性、自由性、创造性的独特魅力已被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心理咨询师推崇。美术治疗不受来访者的年龄、性别、智力以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于治疗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创伤后应激以及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团体美术治疗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以心理学为专业基础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团体环境下,人际关系相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流过程中彼此相互学习、观察、体会、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和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认知以及行为态度,以达到良好自我状态的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3]。团体辅导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心理辅导,更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帮助那些有着共同心理问题和成长困难的求助者来说,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4]。团体美术治疗(grouparttherapy)是美术治疗理论应用于团体辅导的一种形式,是团体治疗中的“团体”优势与美术治疗中“审美”优势的完美结合。团体美术治疗通常由1-2名受过专业美术治疗培训的治疗师主持,利用心理学理论与美术治疗理论的技术,首先向团体成员介绍美术治疗,组织热身活动、开始美术创作,最后进行作品分享的一个过程,从而达到团体治愈为目的的一种手段。团体美术治疗的起源可追溯于20世纪60年代,Kwiatkowska在《美术治疗公报》(BulletinofArt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家庭美术治疗:以新技巧试验》(Familyarttherapy:experimentswithanewtechnique)的文章,文章中开始第一次像公众正式提出“家庭美术治疗”的概念,她将美术治疗的实践对象由个人、拓展至家庭团体[5]。研究表明,团体美术治疗对于提高团体成员社交能力,释放不良情绪,获得家庭归属感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很好的治愈效果[6]。

三、团体美术的类型

在团体美术治疗体系中,依据美术创作过程的受重视的程度,以及治疗师对于治疗者的指导与干预的程度两大因素,可将团体美术治疗分为:(1)工作室为基础的开放团体(studiobasedopengroup);(2)主题或作业中心团体(taskfocusedgroup);(3)过程取向团体(processorientedgroup)三种基本类型[7]。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开放团体更多适用于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这种团体形式一般由病人自由独立进行创作,治疗师也不会对创作过程做过多的干预,而是力求为病人提供一种被信任,被关爱的感受。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所以对于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开放团体性质的美术治疗不做过多的描述,具体介绍后两种美术团体治疗类型。

(一)主题或作业中心团体

美术治疗师采取主题中心团体类型的美术治疗时,非常重视对于创作主题的选取。一般情况下,早期的主题确定取决于成员是否感到安全,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共同确定主题内容,后期也可以引入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主题[8]。当主题确定后,成员开始进行创作,此时此刻治疗师也可以同时进行创作(树立榜样)。一个好的主题确定,使得成员开始洞察每次治疗课发生的一切,开始审视自己在团体中所学到的经验。在最后的作品讨论环节,治疗师又充当了教育者和领导者的角色,鼓励成员进行作品剖析与情感表达,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二)过程取向团体

与主题中心团体类型不同的是,过程取向团体美术治疗不主张为团体提供特定的主题,成员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也不做任何干预,创作完成后也不对成员的作品进行评价。治疗师认为,创作团体的本身就具有自我疗愈的力量,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就可以使得团体成员找到治愈的方向[9]。而对主题的过多依赖可能会使得团体成员还不能承受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制约了成员之间的互动[10]。在团体美术治疗的实践中,更多的美术治疗师开始寻求一种能将“主题为中心取向”与“团体动力为取向”合二为一的途径。一名优秀的美术治疗师,不仅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更要在实践中灵活掌握针对不同来访人群的治疗手段,既要制定安全、适合的创作主题,也要判断团体中成员自我评估力量的高低是否可以形成互动的领悟能力。

四、高校开展团体美术治疗的意义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良的社会风气,更使得还处在青春期的他们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据相关数据统计,学习任务、学校环境、职业选择、人际交往和情绪失调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五大压力源,其中中等程度心理压力人数占49.3%,较高程度人群占8.4%,压力程度很重的占0.3%。学习压力过大、人际交往不畅、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其他个体原因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11]。相比较以言语为主的个体咨询以及传统的团体辅导方式,专业美术治疗技术的应用在高校可谓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如果能更多的把专业地、系统地团体美术治疗技术推广到各个高校心理工作中去,那么团体辅导与美术治疗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定能够成为师生中十分容易接受和推崇的心理咨询方式。

(一)团体美术活动特有的投射效应,隐藏了活动的目的,测试结果更能准确的反映成员内心动态,为下一阶段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术治疗以非言语形式的美术活动为载体,测试团体成员潜在的无意识的成分。在实际团体美术活动实践过程中,治疗师常会使用美术治疗中特有的投射测验来让成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例如,以Buck编制的房树-人测验(H-T-P)为代表的投射测验,主要用来了解测试者人格特点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信息。测试者只需在一张白纸上按照治疗师的说明分别画出房子、树木、人三种事物(隐藏了测试的目的)即可完成测试。治疗师通过对受测者作品中所呈现的图形线条、透视、比例等进行分析就能得到关于人格特点和人际交往的信息[12]。美术活动的投射效应隐藏了测试的目的,团体成员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暴露深层问题。

(二)团体美术治疗体系特有的三元互动关系,减少了阻抗的发生

在高校开展团体美术治疗的实际操作中,治疗师往往是具有心理学专业资质的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咨询师除了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日常的心理咨询以外,还要承担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老师”还是“咨询师”这一双重身份常会使得学生产生顾虑,无论是个体咨询还是团体咨询期间,学生对于咨询师产生阻抗,认为在老师威严的面前不能随便谈论自己的问题,降低学生对咨询师的信任,不能做到敞开心扉,咨询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往往仅靠以言语表达为主的咨询方式,不能够满足高校心理咨询的要求。在团体美术治疗中,初次进入团体中的学生如果产生阻抗,咨询师可以首先采用让他们与美术材料进行互动的方式转移紧张情绪,缓和咨询关系。当学生投入艺术创作中,治疗师的直接参与变成了陪伴性的象征性在场,并适当地通过创作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咨询师接触),进一步打消阻抗心理。在作品分享分析阶段,治疗师又可通过学生的作品中投射出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进一步交流指导。由此看来,治疗师、成员、作品三个重要维度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交流平台,这种三元互动的关系降低了学生们的防御心理以及对于治疗的阻抗,对于团体氛围的建立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释放消极情绪,完善自我认知,提高成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虽然对人、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但尚不成熟。现在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各方面压力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合理宣泄,心理问题一触即发,随即导致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过分焦虑、抑郁、自卑的情绪体验使得他们开始回避人际交往。有的学生善于运用语言来倾诉自己的内心痛苦,而不善言谈的学生可能不太适合言语表达的方式来达到治愈的效果。笔者大学阶段在美国留学,起初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限制,对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自卑的心理使我不太愿意与同班美国同学进行交流,经常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当我开始深度怀疑自己的时候,一场由学校专职美术治疗师组织的班级美术团体辅导则彻底让我重新点燃了生活的自信。在那次辅导中,治疗师首先开始组织成员(12名)进行教室内桌椅的重新摆放,她让大家把桌子围成一个圈,在圈中放置一个垃圾桶,要求每位成员可以任意揉搓、撕碎已经准备好的废报纸(熟悉媒材的过程),成员可以围着桌子顺时针走动并把废报纸揉成球状投进中间的垃圾桶里(团体美术治疗中热身的过程)。我非常喜欢这个过程,使我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从所未有的轻松。十五分钟后,治疗师让大家坐好,并把废报纸从垃圾桶里收集起来,治疗师向大家展示了包括白色胶带、水彩笔、剪刀等美术工具(再次熟悉媒材的过程)。治疗师让每个人可以任意选用这些美术工具,并利用自己面前已经回收的废报纸开始做纸雕塑(美术创作的过程)。此时此刻,我从“动”的状态恢复到“静”的状态,开始根据治疗师的指令思考作品的制作。我最后选择利用废报纸和白色胶带制作了一个木乃伊作品。二十五分钟后,治疗师让每个同学自愿进行作品分享(团体美术治疗过程中分享的过程)。当轮到我分享的时候,我告诉大家我选择做这个木乃伊是因为我曾经在国内一起跟父亲看了一部《木乃伊归来》的电影,我还告诉大家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国了,我很想家。当我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后,同学们觉得我很厉害,那么久都没有回家,而且他们告诉我,我既会说英语也会说中文非常了不起。得到大家的反馈,我产生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自信,也体会到了小组成员对我的赞扬。经过这次美术团体辅导以后,我开始主动跟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好像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治愈效果)。笔者的体会再一次证实了团体美术治疗的神奇之处,当然美术活动不仅只限于纸雕塑,像“自画像”(自我探索效能)、“团体作画”(人际交往效能)、“剪贴画”(释放情绪效能)等丰富的团体美术活动都能为团体成员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治愈体验。

五、结语

团体美术治疗的力量结合了团体辅导心理学理论与艺术治疗心理学理论的精髓,与其他心理治疗手段相比更加重视媒材工具(如:幼儿适宜使用铅笔、蜡笔;不提供直尺,因为会影响心理评估分析的准确性)、治疗师的资质、场地安排(轻松温暖、光线充足)以及人员的精细化选择(年龄、性别、心理问题种类)。团体美术治疗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宣传工作中,即增强了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也使得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变得朝气蓬勃。

【参考文献】

[1]周红.表情达意与心灵润泽[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第4篇:心理学自我认知范文

当代语言学是通过认知规律结构的变化来描述学习者获得语言信息的心理过程。”“McLaughlin的应用信息处理模式认为,由于学习任务性质的不同、学习者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差异以及可处理信息的有限度,学习者不可能注意到语言输入中的所有信息,有些信息会成为集中注意或选择注意的中心对象,而其他的会处在注意的边缘”。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模式包含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感知方式,这种语言输入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学习者注意和思维的连锁变化,在经过学习者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共同作用下,学习者完成对于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最后实现母语迁移和语言输出的最终目标。所以学界普遍认为多媒体网络作为一个融合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方位元素的媒介工具,其呈现的语言素材更能够引起学习者注意,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知的信息有94%的认知信息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其中88%通过视觉,12%通过听觉。可见,视觉器官作为最重要的感知器官,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相比而言,对于听觉的冲击作用较大,而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媒体,其可视图像以其表现力优势更容易打下认知烙印,无疑对于新认知材料的感知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McLaughlin认为在二语习得中有两个关键的加工,即自动加工(automaticity)和重新构建(restructuring)。McLaughlin提出了语言学习是一个控制的、自动的加工过程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记忆是各种结点(node)的集合,每个结点都是一类信息的集。通过学习,这些结点相互联系而组成了一张记忆网。在长时记忆中,大多数的结点是静止的,每当有相应的外部语言输入时,记忆中的最近结点会被自动激活,而后扩散到相应的结点,这就是信息的自动加工。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中留存72%,3天后降为20%左右;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85%,3天后留存65%。从这个研究可以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更加适于学习者的记忆规律。上述这些理论可以为我们探究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过程提供了一个完全充分的认知解释。

二、计算机网络环境建设中三个积极因素的分析

笔者认为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挖掘其中的心理因素,就首先要对于其中四个最活跃的因素即教师、学生,软硬件条件进行识别和分析。

(一)教师

尽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近些年在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他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决定多媒体网络教学推进的重要保障,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师整体素养的提升将决定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这一过程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尽管在很多院校外语教学的信息化建设都会得到网络信息技术人员的支持,但由于这些人员囿于专业所限,对于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技术支持和信息网络的维护也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的角色不会有所改变。

(二)学生

虽然现今时代的大学生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熟悉程度和适应性都已明显提高,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信息化教学还是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加之电脑的普及程度在三表学校的受限,都使得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推进遭遇实质性问题。如果说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网络化外语教学的可持续性保障,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情况和技术能力受限就是网络化教学的可行性障碍。

(三)软硬件条件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软硬件条件建设方面,事实上,校方的支持力度、经费预算,具体到多媒体教室环境的建设,包括电脑系统以及投影设备的维护甚至到多媒体教室的运行管理等都将对于多媒体教学的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校方管理机构对于多媒体建设的推动和投入将成为多媒体教学绩效管理的重要量化因素。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感知与理解的重构

那么如何规避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弊端,发挥其固有优势,重新构建学习者的信息处理能力,重构首先表现于学生对于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感知与理解。

(一)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学生的认知背景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显性的心理预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应该对于学生面对的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和感知习惯有合理的预期,学生群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面对新的教学情景的适应性和感知能力都将是新的教学模式的预设。与适应性的增强。

(二)课堂信息量的合理控制

第5篇:心理学自我认知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自我评价

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是在初中的教育过程当中就已经被分离出来的群体,而且这一群体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基础偏差、自卑心理、意志薄弱、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习惯差等。面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的整体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材普遍都超出了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总结上面的这些问题,中职学生似乎全身都是缺点,难道就没有任何优点可言了么?其实上面这些对于中职学生的认识都是带有偏见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信一句话:“没有教育不了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电子商务专业以男生居多,大多数学生胆子较大,对机器没有畏惧心理。部分学生比较好动,可以适应一般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学好电子商务专业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职学生完全能够学好一门适合自己的技术。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开展现状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立地位已愈来愈被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健康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身体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是核心,行为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外部体现,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在竞争与风险相伴而行的商战中,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工作,克服自身自卑的心理,重新树立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良好就业心态,为将来走进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便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缙云县职业中专作为丽水地区职教的代表,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实践,也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实施经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调查以及心理咨询机制,在学生的心理干预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实际情况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虽然大部分学校已经建立起了心理健康工作的体制框架,而且也普遍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专兼职教师,虽然从表面上看,各个学校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规章制度制定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存在着用兼职教师替代专职教师的现象。这些原因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中无法顺利开展以及活动质量受到影响。据有关方面调查,开展心理测试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的学校还不到25%,虽然大部分学校班级都有心理联络员或心理互助小组,但是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如何让中职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将很难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的同时,还需要有强大的自信心,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做好就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开展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因此,如何运用心理学来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成为中职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日常教学当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就显得迫在眉睫。

四、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

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简介在传统智力理论当中,认为智力是语言和逻辑数理两种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能力,智力的核心往往围绕着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展开。针对这种仅徘徊在操作层面,而未揭示智力全貌和本质传统的有关智力的狭隘定义,智力理论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对智力的构成进行重新分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Stenberg)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即: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多元智能理论被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之后,将智能表述为: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类有八种主要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语言智能、运动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还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理念,他主张的“情景化”评估,对学生的能力评估进行了拓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纠正,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智能理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2.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方法

(1)职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的观点在职业教育当中应当特别被强调,正如开篇所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时就被分流出来的群体,而分流的依据往往只是中考的成绩。众所周知,中考的分数两个重头便是语文与数学。而在加德纳的多能智力理论中,语文与数学相对应的只是八种主要智能当中的两种,语言智能与逻辑—数理智能。在实行素质教育多年的我国,仅仅依据这两种能力来区分学生的优秀与否显然是不够科学的。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我们必须对以往唯分数论英雄的错误的学生观进行彻底的改变。(2)职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往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停留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上,没有重视学生的特长以及兴趣等潜能的开发,没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以分数为基本评价标准,使中职学生又回到了普通应试教育的怪圈,对中职学生的能力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在日常教学当中运用“多元智能”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只能从改进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上入手,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例如:运用电商美工、摄影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自然探索智能;运用客户服务、演讲与口才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运用电子商务创业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运用财务管理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运用电子商务PS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同时在教学环节上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教学环节上设置教学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智能。

3.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中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较模糊,在长期的学习当中由于成绩的不理想,往往对产生自卑心理。那么如何使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完成这个工作,大部分人认为应该由心理学教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正如本文前面所说,目前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完全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要想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只是心理学当中的冰山一角,作为一名中职专业课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中职学生,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心理变化较大,只有充分掌握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心理学能帮助教师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作为一名基层的中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同时将这些心理学理论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去,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同时也让教师体会到教学的快乐,这才是将教育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刘远毅.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