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全文(5篇)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范文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作用;应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科学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延伸,管理不是重心,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在学生身上,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人相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部分出现不合群、性情急躁、悲观等不良心态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摩擦、争执等现象无法避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帮助学生明白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协调或者沟通来进行问题的处理。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3.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发育中的小学生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下,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教师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细节的处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诚实的优良品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回馈社会储备力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心理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及控制力,这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面对的群体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的溺爱会让学生非常的自我、自私,这些性格极易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相处的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4.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宣泄情感。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稍显不足,但是基础性的感恩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接受、领悟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自己的历练和爱护。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组形式来进行。单独教育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科学的引导,如学生在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时候,单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教育则可极大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都运用的较为普遍,教师可以依据班级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具体的实施方法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领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学龄段的不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填充,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预见性。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适时的帮助学生减压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明确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2)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内容和措施落实奠定基础,二者是互补的,德育过程中,采用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批评和表扬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班的小学班主任,至少担任着这个班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建立心理健康驿站。心理驿站中受教育的学生是学生自己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寻找教师,希望得到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布置工作,也帮助了由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学生,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主观意识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时时留意,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立独行的学生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让其步入正轨。在日常班级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如“一周值日生”“小助手”等活动都非常可行,学生在体验过班级管理的角色之后会一改之前的不足,学会为他人着想,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需要教好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确保所在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现有方法的科学运用。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的繁杂,因此,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与市场赋予了高素质人才全新的释义,除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息息相关以外,还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也从侧面推进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度,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是自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相关教育内容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诸多高校也开始尝试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实践,深入探究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办法。尽管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许多高校都顺势创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然而却未能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而具体的分配,配置的教育资源也不够完善,致使整个部门的管理运行尚不健全[1],不利有效开展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一些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过于随意,有的还将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两课”教育内容的辅助部分,在创设课程时,往往也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1]。三是很多高校都缺少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预警机制,主要表现在高校并未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评估,以及归档整理。只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客观的认识和记录,才能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1]。

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展策略

(一)强化重视,创新教学形式首先,高校应该从学生管理理念上予以重视,上至高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并主动参与,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一视同仁,齐抓共管。其次,高校还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认识到提升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获得社会、家庭等各方的密切沟通与配合,以此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领导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延伸至校园建设中,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高校领导、教师的关怀与同学的友善互助中逐步改善心态并甩掉负面的消极情绪。另外,高校还应加强教育形式的创新。例如,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悉心教导,还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可以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活动,以此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通过聊天式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回归积极乐观的良好状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原创或转载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以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文章吸引学生,从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心理引导。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平台赞颂好人好事的文章,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和作用,激励学生向模范看齐,为学生的心理转变创设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创立心理健康的互助团队,发挥团队力量去发现和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1],以平等的同学、朋友身份来缓解问题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有效将其压抑的情绪逐渐减弱,帮助这些学生从消极负面的状态中走出来。教师还能够借助高校互联网教育平台上的时政板块,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正能量的思政教育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创新的教育形式与互联网平台、新媒体信息化技术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互联网的积极力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譬如,可以创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1],在高校内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气氛,推进相关校园文化的建立。让学生能够置身于这一氛围中,从而有效发挥出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二)全面开展教育,重点关注心理健康全方位的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全面,以及教育对象的全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教材书本以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应当积极寻找更多涉及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资源,包括社会新闻、热点等都可以成为心理教育的潜在外延。对于教育对象而言,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将目光锁定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还应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学生的行为,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其日常表现与情绪波动等,在第一时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贴心的咨询服务,并且对待特别敏感的学生,还应尤为关注自己的言辞行为,保证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在高校全面教育的理念背景下,高校教师还应明确对象目标的实际情况,格外重视那些存在特殊状况的学生,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这些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承受着更多的考验,故而也更加容易滋生出负面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教师既应该做到全面教育,还应该做到重点关注,给予特殊学生更悉心的关照,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灵阴影,仔细教导其做人的道理,真正改善其心理现状[2]。

(三)以课程为中心,以点带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了缩小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价值,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代表事例为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切实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从性格完善、情绪稳定,以及思想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积极阳光的心态自信的生活学习。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案例时应该注意围绕课程的主题,不可脱离主题,盲目灌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以课堂为基础,逐步实现以点带面的教育延展,扩展教育的覆盖层面,为更多学生提供心理帮助。譬如,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围绕某一心理健康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并为了扩大影响力,还可以举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各项正能量活动,给予学生更多欢乐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信心。另外,教师还应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不能一蹴而就,它必须在校园教育和活动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渗透与发展,在长期的积累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并促进其势态可以向着更加喜人的方向发展[1]。教师可以开展下述活动,首先最为重要的当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这一实施路径是最简单直接的有效方式,能够最快捷地形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3]。其次,教师可以多方搜集其他学科教材中所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并在授课过程中适机为学生提供点拨,让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不断渗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从而以更加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学生,并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健康文化氛围中充分激发出积极心理的暗示作用,并且在这一氛围中快速调整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加强管理,打造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高校应该健全其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保证在其组织体系内能够有充足的高素质教育人才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1]。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高校应该完善相关机制与体系的建设,并且与社会、家庭加强三方合作,在共同努力下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1]。在这一工作过程中,高校作为最主要的环节,应该在高校领导的带领与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形成一股具有凝聚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这一团队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并充分发挥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师等辅助力量的协作作用,逐渐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壮大,直至让全校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这项教育活动实践中。如此不仅能够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能推进校园心理健康的建设活动。此外,为了方便高校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还需要对相关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继续培训教育工作[1]。提高教师的心理干预与疏导的技能,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时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合理性与技巧性。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而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时,应该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寻求外部帮助。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依托社会和家庭等诸多力量来共同解决[4]。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高校应该依据自身当前的教育现状与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实施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并通过打造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等方式实现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马阿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考,2018,28(35):9.

[2]余腾飞.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J].科技资讯,2019,17(26):221+223.

[3]吴长营.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与时效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9(12):183-184.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事务管理;影响

1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事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为手段,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事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以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关爱学生的成长历程。就构成成分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大学生的个人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等内在素质会通过道德、智慧、审美、劳动等行为展现出来,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接收到的相关信息及时代赋予的影响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高校事务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产生实际影响的具体展现[1]。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凭空而谈,抛开具体的学生事务谈理论影响是没有任何含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应用到学生事务管理当中,学生事务管理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发挥作用的实质场地,为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工作前提。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必然是同时精通学生心理特点与高校事务管理的,会以学生为工作核心,以教育为工作手段,以引导为工作方式,以服务为工作导向,会将先进的大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具体化、实践化。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施加影响,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变化,形成能够让学生改变的内驱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学习,促成学生知识、情感、意志及行为的统一。教育者与管理者可以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科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管理和教育。这种以学生成长需求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方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与自我品格的养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于大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事务管理离不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当中,心理健康教育和事务管理有着明显的不同区分,却又在某些领域彼此融合,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

2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事务管理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

行为主义理论将教育建立在“无人”的基础上,将人的行为归因于外界影响,强调外界的刺激和强化,认为只要有良好的行为就必然会有健康的心理,于是把教育的重心定位于管理,将学生定义为了工具,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管理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精神分析学派在纠正行为主义学派的错误时,强调研究人的无意识,这样就割裂了管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和管理不应该插手人的成长,应该让人无意识的成长。而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把人当成事物,反对夸大人的无意识作用,强调建立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把人当成一个整体,承认人的主体性,他们注重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的成长与内在心理变化及外在管理引导息息相关,他们坚持尊重人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心理健康教育是创造条件,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相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应该从行为主义学派的强化发展到认知学派的活动,最后发展到社会建构主义的对话、合作。高校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封闭在个人发展系统当中,更多是应该着眼于社会的开放系统当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事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3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影响

3.1心理健康主体缺失导致事务管理职责不明

教师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但这并非意味着教师是学生事务管理的唯一参与者。大学作为个体由学生身份向成人身份进行转变的过渡场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多种实践平台。大学生有理由、有能力去独立面对自我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够做到单独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事务管理的主导者,应该有相应的权力对学生事务活动进行划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积极引导。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多数高校都将事务管理集中依托于辅导员,使得辅导员事务繁重,难以将管理经验标准化,而且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也非常少。

3.2心理情感认同缺乏导致事务管理效果欠佳

在高等教育组织系统当中,高校将建设重点一直都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上,忽视了事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当中,普遍采取简单的量化式扣分、批评、处分等方式,只是片面地对学生进行权威式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积极性、个体心理差异、成长心理需要及利益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事务管理[3],学生很难认可高校的教学事务管理工作。这不仅导致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较差,还导致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大打折扣。此外,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这种强制式的学生事务管理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3.3心理辅导人员能力不足导致事务管理队伍难建

大学生群体是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团体,有着思维活跃和民主意识强的特点。就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和事务而言,学生最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来源具有多样性,虽然都受过相应的高等教育,但高等教育专业来源多样化,很难保证从事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都具有必要和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辅导技巧。我国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当中只有少数人员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方法并开展过团队辅导和心理疏导活动,绝大多数人都把思想引领和心理品质的建树当成是一种形式上的活动,缺乏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心灵沟通的重视,致使高校在事务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严重不足,集中培训次数少,心理专家指导机会不够,心理案例分析不到位。

3.4心理阵地影响被忽视导致事务管理事故频发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事务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仅仅局限于教学区,对学生宿舍以及网络阵地鲜少涉猎。宿舍作为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代,虚拟网络是交流、沟通、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在网络阵地上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安全的宿舍环境、和谐的网络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茁壮成长至关重要。但我国高校将管理资金大多数都投入到了教育区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上,对宿舍区和网络阵地的投入较少。

参考文献:

[1]王振红.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文化与学生满意度、组织效能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73-79.

[2]马春凤.心理健康视域下大学生事务管理探微[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集,2018.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心理健康;艺术共鸣

引言

当代中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提倡多元化发展,着重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然而,学生的压力众多,不仅有课业繁重、竞争激烈引起的心理压力,更有人际关系和原生家庭等方面导致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开放、共享、民主、交流是公共艺术教育在公共空间中精神和态度的体现。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是价值取向的表达,而不拘泥于形式,它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是一切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活动。它是以艺术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前提,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参与程序来设计、创作融合于特定公共环境的艺术品,并以此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1]。公共艺术教育是介入大众日常生活,通过丰富多变且易接受的形式提升审美标准、提高公民自身素质的重要教育手段。20世纪80年代末,公共艺术教育逐渐在中国各大高校教育中初露头角。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美育”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渐渐成为“美育”教育的主体阵地,通过丰富的手段助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同时也成为了校园里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一角。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1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健康阶段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学生心理建设尚未完全,自控力与调整能力较弱,并且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点。(1)大学生的独立思维苏醒。开始产生个人主义意识,能够借助自我逻辑进行对事物的观察与理解,形成与周围的人、环境等因素之间的良好联系。(2)大学生大脑跳跃性思维渐强。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对于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同时对一些未知领域也充满了求知欲,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延伸感知周围的新鲜事物。(3)大学生心理起伏变化大。大学生的蜕变需要种种挫折来实现,但面对挫折,大多数人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学习环境较为复杂,社会给他们的压力和困难逐渐增多,也进一步促使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滋生和扩大化。面对普通意义上的健康心理,标志性因素就是“适应能力”,指的是与环境、人群交际、社会时局等的相处能力如何,而这种能力的适应程度也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截至目前,各项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建设不够完整,可以总体概括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

1.2影响中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学生步入大学后,经历了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迅速脱离家长的管束,开始变得自由。根据中国特色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结束后,继续深造学习便成为一种抉择。大多数学生在“填鸭式”与“赶着跑”的教育模式中没有形成自我督促的习惯,在进入新环境后面对种种诱惑就会变得不知所以,迷失自我。由于自我定位并不明确,很多大学生开始变得消极,面对学习的疲惫心理愈演愈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1)人际网络的竞争关系。大学生步入校园后,面对的老师、同学不再是身边最熟悉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相聚在一起,各个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惯,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差异与生活方式的碰撞,从而引发矛盾。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利益冲突和矛盾激化。(2)科技媒体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人们汲取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更多会选择容易理解的媒体娱乐。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量虽然丰富,但却良莠不齐,大学生涉及和接触的方面越多,越容易被媒体娱乐同化,产生三观扭曲的言论和想法。所以,针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发展方向,国家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不仅仅以“德智体美劳”为基准,更要以整体发展为目标,通过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实现更好的知识体验感和互动性,从不同层面理解文化,明晰发展的意义与自我提升的价值。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对于“公共艺术”,很难有一个权威、精准的界定,英文术语中公共艺术的名词有很多,广义来看,在公共空间中的所存在艺术方式都属于公共艺术。根据近几年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情况来看,艺术形式多为城市内部的装饰雕塑、景观互动装置等。随着各大高校进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学生的视野和生活中,公共艺术空间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对现代高校环境艺术再创造,进而使其成为集体审美对象,是公共艺术的重要任务。公共艺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从艺术的角度使校园公共空间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与艺术交流的场所。例如,校园中出现的木栈道与具有艺术感的长椅,既美观又舒适,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休息、交谈的场所。大学校园环境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共鸣的同时,又能增强其文化艺术造诣。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创作是高度要求美观与实用的结合,一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总之,校园公共艺术教育是在空间中发生的使学生产生代入感和舒适感的形式。对比有着传统艺术氛围的国外高校,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不够系统、不够成熟,但是现如今的发展现状仍然值得肯定。

3公共艺术教育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综合性分析

3.1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治愈作用

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主宰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稳定的情感是人体内最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力量之一[2]。促进心理健康有两种途径:一是提升自身抗挫强度,使自身在面对各种障碍时更具主动性;二是控制接受外界压力的程度,使压力与自身抗挫程度相当。作为年轻、新颖的心理疏导手段,艺术治疗与艺术干预所展示出来的潜力和作用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理解和接受。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方面的价值,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也无法替代的。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成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公共艺术的介入,使高校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接受艺术空间的环境熏陶,艺术课程的欣赏与实践课程逐步融入到传统课业当中,达到学生与艺术作品近距离接触的目的。通过艺术作品产生的无形共鸣,在学生群体当中产生影响,引起人与人之间的话题讨论,使陌生的相处氛围被柔和化解。调节性情,释放不良情绪,转变心情。面对课业压力和各种社会竞争,处于义务教育中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进行娱乐消遣,步入大学之后的迷茫情绪和自主学习的方式也让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上学离家的远距离思念以及宿舍环境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公共艺术课程的加入,使得这些情绪得以调节,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艺术氛围,排解不良情绪,完善个人品格素质。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完善自我。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3]生活感、娱乐感、场所感、亲和感是衡量高校公共艺术是否合格的标准,切身感受艺术内涵能够放松身心,使学生长期接受艺术熏陶,建立对审美观念的正确理解。以洒脱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现实,恰到好处地调节自身情绪状态和意志因素。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情感智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与心理问题治疗方面,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突出的作用。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时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这就是苏珊•朗格所说的:“艺术可以使情感明朗化和对象化,从而使人得以关照和理解它。”[4]

3.2公共艺术教育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

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教育疗法在我国崭露头角并发展至今,在高校各大心理治疗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例如教师通过绘画、心理剧、音乐、舞蹈、沙盘等艺术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和发展自我,为高校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治疗性公共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已经达成了共识。汕头大学在学校开展公共艺术展览与教育项目,并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心理健康协会,通过心理健康的文艺诗歌写作或配乐诗朗诵、针对小组中数量较少的理工科女生开设“女性心理健康”心理团体辅导、线上媒体的公共艺术教育传播等多方面的公共艺术形式,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相辅相成,互为指导,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3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和实施的可行性

心理治疗,简单来说就是对心理问题的治愈和调整。自我可怜的外控力人群可能有抑郁风险,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心理学上将其定义为外控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很多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都面临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承受着很多方面的压力,例如社会的竞争压力、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人际关系压力等。特定的场所在一定意义上有引导性作用,以建筑或场所的特性吸引群众的参与,有固定的模式和人群效应。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公共艺术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是比较有限的。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规划时,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心理状态以及接收方式都是需要考虑的。由于所处年龄和社会身份的影响,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相较而言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较强。公共艺术教育能否适应高校学生心理,能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校园文化涉及的艺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身心的塑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贴合学生生活、不矫揉造作,真实的情感流露是最好的艺术交流方式,让艺术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环境,让校园提升成为艺术空间的集散地,以此来缓解学生的压力。

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当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适应能力、高雅的审美情操。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者,首先要让学生主观感受良好,促进其好奇心的生成,进而达到共鸣与理解。搭建一个使学生与艺术便捷交流的平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公共艺术与不同学生之间交流的权利平等。

参考文献:

[1]张佳妮.关于公共艺术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6(02):16-17.

[2]陈靖.美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26):79-80.

[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