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第1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19世纪末20年代初德国的德索瓦尔(1867-1947)出版了《美学与艺术学》一书,正式将美学与艺术学分开研究,同年创办了《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杂志,标志着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5-88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之后,对于艺术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一直成为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有学者指出,如果艺术学要成为真正成熟的学科,当务之急要摆脱美学的、文本的、思辨的、摇椅上冥想的方法,而走向实证的实地考察,实现艺术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也就是“范式革命”。[2]80-84

一、当代艺术学科实证研究的概述

研究范式是指科学群体在共同信念与价值取向的支配下,选择研究什么与如何研究的问题。托马斯?库恩(1922-1996)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范式(Paradigm)”的概念,旨在阐述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指“被科学研究群体所公认的一套有关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范及基本方法和工具”。研究范式可以分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其中思辨研究主要源于哲学母体,是指研究者在个体理性认识能力及直观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概念、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以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研究方法。思辨研究的对象是不可直接观测或调查的抽象概念,它重概念操作而不注重事实操作,让事实符合自己的概念而不是从事实中发现概念。

20世纪以来实证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学术研究范式。实证研究本着科学的精神,强调从问题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用实验或者调查等方法加以验证。实证研究的中心在于获得经验事实并以此为基础解释经验事实,形成理论观点,它包含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也为艺术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国最早以学科建制的方式提出建立艺术学的倡议者是张道一先生(1932-至今),他提出的艺术学科体系建构的方式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7有学者认为,在构建艺术学科体系时,应坚持民族性与包容性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哲学性与科学性相统一。[4]当代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象学方法、实证方法和历史研究法。但我国艺术学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一方面,很多学者把对美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混为一谈,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学,而不是美学。艺术学和美学的研究逻辑不同,所以,我们应该把美学和艺术学区分开来,进一步明确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许多研究者对于艺术学的把握实际上更多的是依靠直觉的感受,而不是理性的分析。[5]

近年来,实证研究不断得到艺术学科研究者的重视,如在设计艺术学、音乐学等艺术门类中,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第二届(2005年)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上提交的52篇论文中只有8篇(仅占总数的15.38%)属于实证研究,相比第三届(2008年)研讨会上实证研究则占到了32.31%。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并尝试利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如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进行音乐心理学问题的研究。[6]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实证研究方法在艺术学科中的应用还刚刚起步,研究方法的发展是一个既紧急又重要的问题。

二、实证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其他学科的状况

实证作为一种主义始于法国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孔德在其《论实证精神》(2011)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实证主义的几条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科学性、肯定性和实用性,并促使实证主义成为一种哲学思潮。[7]29-30孔德强调测量与定量,他认为任何概念都可以测量或量化,不可测量或量化的概念在科学中毫无用处。20世纪以来,实证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学术研究范式。实证研究本着科学的精神,强调从问题出发,提出理论假设,而后用实验或者调查等方式加以验证。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实证研究以遵循“科学方法”,注重量化分析或客观性的语言陈述,体现客观性、实证性等有别于解释性研究的特征,它被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学、以及体育学研究者广泛接受和应用。

19世纪后半期,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深入即将诞生的心理学中,并成为心理学的方法论,从方法论层面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威廉?冯特(1832-1920)用内省的方法研究艺术的元素和组成部分。对实证科学的顶礼膜拜在行为主义时代达到顶端,无论是以约翰?H?华生(1878-1958)为代表的激进行为主义还是以爱德华?托尔曼(1886-1959)为代表的温和行为主义都主张实证研究应贯彻在心理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在推动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进程中,也给心理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实证主义忽视了人的内部心理生活和主观体验、否定了心理的主观性,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要摆脱这种局面,心理学必须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中更加注重本土化;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8]其实,这对拓展艺术学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教育技术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技术性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因此,教育实证研究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显得更有意义。教育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展开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在19世纪,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意识有所增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强调实证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9]教育研究过程遵循假设-检验的逻辑,即在研究之前确定关于研究结果的假设,依据这个假设通过观察、调查和统计等方法去搜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对假设进行严格地检验。实证研究这种严谨、科学的研究过程为教育研究提供了相对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10]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技术学中的实证研究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但与外国相比,中文刊物上发表的实证研究类文章数占当年学术类文章总数的比例远远低于英文期刊。比较中国大陆的艺术学科研究,情形也与此相似。

社会科学对研究方法的探讨比较早、重视程度比较高,社会学通常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或定量研究方法。[11]在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外在的、客观的、不为人的意识所左右的现象,采用的是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当前社会学的实证研究还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大量研究仅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层次,仅是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某一问题的状况而已。“很少社会调查能进入解释的层次。”[12]因此,当今中国社会学的发展需要科学化、学科化、规范化。艺术学学科的研究,也有这样的现实要求。

在我国的体育学科研究中,实证研究范式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主要是以体育自然科学为主的,体育科学要自然化就必须模仿自然科学研究,追求研究的实证性与定量化,必须揭示各种体育现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出现过分追求数量化的现象,这使得我们只能看到现象的表面,缺乏对实施内部情况的全面了解,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行为和关系。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研究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范式都不可或缺,因为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研究范式。[13]

总之,梳理认识实证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其他学科的运用状况,可为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寻求和确立研究策略的新视角。

三、实证研究在艺术学科的研究范式

近年来,艺术学界开始出现以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为核心的艺术学研究范式,在各艺术门类中,设计艺术学在研究方法上堪称引领者。许多研究者主张艺术学研究应避免大而空的研究,避免过于抽象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而应提倡实证的、田野的、具体的研究。

实证研究包含质的研究和量化研究。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非常传统又很新颖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基于自然主义和阐释主义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整体地理解和解释自然情景。在实践应用中,质的研究还经常与其麾下的某一具体方法混为一谈,如解释学、田野调查、参与观察、人种志和人类学研究。目前国外正在兴起的质的研究一般基于解释注意的理论基础之上,强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再现当事人的视角,以描述和解释为主,而不是将重点放在验证假设、提出政策建议和预测上。在质的研究的“术语丛林”中,居于首位的是“现象学”,其基本理念“回到事实本身”成为质的研究的理论原则。如有学者对艺术家村落的研究,参与观察研究无疑是一种恰当的方式。通过观察他们的艺术行为、现实生活以及交往、应酬等各种生存经纬,透视在社会变革期间这种边缘、独特群体的成因和意义。再如近年来,香港理工大学多次与内地的多所高校展开对于中国工业涉及用户调查的实证研究,尝试性地开发了一些新兴的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国内的用户研究多有贡献,其研究方法对于与之合作的内地高校的很多教师来说是一种冲击和启蒙。由此可见,质的分析方法的意义不仅在于还原了艺术或艺术现象的意义本身,更重要的是透过艺术作品或现象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图景,也就是它往往呈现出通常单凭艺术研究方法所无法揭示的另面真相。[14]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质性研究多在实证研究不能实施的阶段和时候介入方法论与方法的支持。

相对质的分析, 定量分析更为科学、严谨, 也更为复杂。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只有对这种信息量化才有可能进行计算,并进而对资料作更广泛的定量分析。运用定量方法就是要对可比较的一组单位进行观察,这些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机构。[15]这就决定了定量研究方法通常所针对的是一组客观的数据或被数据化后的某一对象进行的分析与解释。如古斯塔夫?费希纳(1801-1887)曾发起一个实验,有人收藏了两幅德国画家荷尔拜因的圣母像,这两幅作品十分相似,几乎分毫不差,为了检验这两幅圣母像中哪一幅是原作,哪一幅是复制品,人们把两幅作品放在同一美术馆内。费希纳在美术馆的门口放了一个本子,请每一个观众把他对这两幅圣母像的看法写下来。其中还要求他们写下喜欢这两幅作品中的哪一幅,等等。费希纳试图通过对观众的心理感受进行分类和统计,以期最终测定和检验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16]再如台湾设计协会的《设计学报》和云林科技大学的《商业设计学报》也开始大量刊登设计学实证研究的文章。在社会统计学中的“相关系数”、“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一元回归”、“t检验”等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的研究方法,也开始大量应用在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17]

要使艺术学领域的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可信,研究者应对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予以重视,采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以加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实证研究有着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课题选择和文献查阅、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综合、研究报告的撰写。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际实验时,往往希望能用较简单的实验设计来达到实验所需要的精确度。要想达到这一目标,研究者就必须选择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并对设计中的各种变量进行控制,以采取使误差降低到最低限度的手段。

实验设计中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考察行为的内容,即研究者要考察假设中含有的行为指标的内容。通常一个研究不可能对一个行为指标中包含的内容都进行探讨,而只是选择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关心的变量进行研究。第二步:定义总体和样本。一个实验只能从总体中抽取出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作为一个样本进行研究,然后再把样本研究的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第三步:变量选择与控制。变量选择是指研究者总是通过各种实验来探索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研究中所讨论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中间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控制中常包含对变量的控制、采用控制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在实验设计的研究中,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估计实验误差;在正式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实验设计。第五步:实验实施。在正式的实验实施过程中包括被试的取样与控制、创建实验材料、执行实验,获取数据。第四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收集到的数据,必须经过分析处理才能得出合适的结论。对数据的处理首先应该对数据进行整理、审核、剔除无效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编码、录入计算机;最后,通过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恰当的结论。

四、实证研究在艺术学科的应用前景

第2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1从范式更替看心理学欠缺科学条件

现代心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源於古代哲学,惟就二者脱离哲学后之发展历程看,显然有两点不同之处:其一是自然科学发展在前,心理科学发展在后,前者始自文艺复兴后的17世纪,后者则迟至自然科学发展后两百多年的19世纪末方始出现,而且心理科学自始即在理论与方法上以自然科学马首是瞻。其二是自然科学脱离哲学后即与哲学断绝了亲子关系,对自然界物性变化的解释,不再采以往神明决定一切的看法,而改采人能研究自然并利用自然的观念。心理学脱离哲学之后,在思想上与传统哲学间的脐带一直无法切断,对世间人性变化的解释,始终围绕着古代哲学留传下来的一些老问题打转。以下试就此一特点作简要说明。

1.1历来对人性问题解释的争议循环不息

自古代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家即从不同观点对人性问题提出各执一词的不同解释,其中最主要者有四大争议:(1)心身关系问题,所争者为心与身究属单一实体抑或分属两个实体,如属单一实体,则实体之运作究竟由何者主控;如属两个实体,二者间又存在何种关系;由此问题演变成持续至今的唯心论与唯物论之争。(2)天性与教养问题,所争者为人性特质决定於生前抑或生后;由此问题演变成迄无定论的遗传与环境孰重之争。(3)知识来源问题,所争者为人类的知识得自天赋观念抑或得自后天经验;由此问题演变成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反复循环争议不休。(4)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自由意志原为18世纪浪漫主义哲学思想,与决定论相对立,所争者为人的行为究系出於自主抑或决定於外力;由此演变成自然科学研究物性所依循的因果法则能否用於研究人性的争议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就是由於自古以来对人性问题之争议不曾休止,所以解释人性的心理学理论始终纷歧,哲学心理学时代如此,科学心理学时代亦复如此。

1.2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研究依然理论纷歧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於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设置心理学实验室,公认是科学心理学的肇始,因而使冯特获得“科学心理学之父”的荣衔。然从其后心理学思想的演变看,冯特留下的思想并未获得心理学界普遍支持。其原因是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在取向上乃是企图采化学分析方式研究意识结构,以期寻求争议已久的心身关系问题的答案;无如研究开始不久即再度陷入理论争议之中。以冯特结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第一个学派,不久即受到不同理念的其他学派攻击,而导致20世纪初期学派对立的局面。从历史源流看,各学派所持的理念均源於前述四大争议:结构主义旨在探讨心身关系问题中身体方面以生理为基础的感觉历程;功能主义旨在探讨天性与教养问题中个体适应环境的功能;完形心理学旨在从理性主义的观点探讨知识的来源,并从整体论观点探讨心身关系问题;行为主义旨在探讨天性与教养问题中后天环境的影响及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中的外在决定因素;而精神分析则旨在探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中内在决定因素。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虽然五大学派对立的局面逐渐消失,但心理学理论纷歧的现象仍然持续。所不同者只是由原来的彼此敌对转变为和平共存而已。现在心理学的不同理论,一般称之为不同取向,意谓各家分别遵循各自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心理现象。在诸多不同取向中之最主要者有:(1)行为论取向,继承早期行为主义研究外显行为之外,也接纳其他学派思想而兼顾内在活动,进而演变成新行为主义;(2)精神分析取向,原则上继承弗洛伊德思想,进而配合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修正为新精神分析;(3)人本论取向,代表早期浪漫主义思想的复苏,强调自由意志及人性整体为其中心主张;(4)认知论取向,远承理性主义思想,近受完形心理学影响,强调研究人必先了解人如何认知世界为其中心思想;(5)心理生物学取向,以生物学与生理学的观点研究人的行为,除探讨个体行为的遗传因素之外,并企图从决定论与还原论的观点探讨行为的基本原因。

1.3科学心理学发展历程不合於常规科学

现转贴于权威期刊 http://本文由权威期刊收集整理。代心理学在名称上虽已定名为科学心理学或心理科学,但其始终理论纷歧的特殊现象,在整个科学领域内是罕见的。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在其所著《科学革命之结构》一书中指出[6],科学的发展乃是由於周期性科学思想的演变;而科学思想演变的动力,除科学方法之进步外,主要是由於人类世界观的改变。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进而对科学上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亦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称此种科学思想的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根据库恩的说法,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的演进与人类世界观的改变而生更易。公元二世纪托勒密首创地心说,迄至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代表人类世界观的一次革命性改变;17世纪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论,其范式效用长达两百多年;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理论,成为新范式,代表人类世界观的再次革命性改变。库恩称此种范式随时代演变而更替的科学为常规科学。如以库恩的标准来检视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显然是不合於常规科学的。因此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尚不能称为科学,只能称为“前科学”或“前范式科学”。至於心理学的未来能否成为合於范式的科学,端视其以后发展与研究取向而定。

2心理学研究采自然科学取向的难题

尽管现代心理学理论始终纷歧,但在心理学界却存有一项共识:心理学之成为科学乃是因心理学的研究采用了科学方法。诚然,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自始即采自然科学研究物性的取向。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基本上采观察、测量、控制、实验等方法研究物性变化是成功的,但同样方法用於人性研究时,由於人性异於物性,致使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很难达到目的。试以下列四点分述其原因。

2.1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配合的困难

研究方法是手段,手段之使用旨在达成研究目的。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上同於自然科学,都是企图藉研究方法达到五项目的:(1)描述,对所要研究问题的表相予以翔实陈述或记录,做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2)解释,根据研究资料分析发现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藉以解释问题表相背后的真相;(3)预测,根据对问题原因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了解,预测将来在同类情境下问题重复发生的可能性;(4)控制,根据描述、解释与预测所掌握到的问题性质,对造成问题的因素加以控制,使同类问题不再发生;(5)应用,将研究结果或研究方法扩大应用於其他方面,或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达到各项目的,科学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与实验法。从方法与目的看,三百多年来自然科学的成就是巨大的;在很多方面业已达到上述五项目的,只有少数问题(如癌症、台风、地震等)尚在继续研究之中。心理学自许为科学,对人性研究也采与自然科学类似目的写方法。只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心理学的研究除了观察实验之外,另外设计了调查、测验、个案研究及访谈等多种方法。惟从研究目的看,除了对行为的外显表相描述之外,对行为原因的解释、预测、控制及应用等,几乎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何以心理学的研究无法如自然科学般根据问题表相即可探求表相背后的真相?这正是心理学研究无法克服的难题。下文将对构成此等难题的原因试作分析。

2.2以人为研究对象不易克服的难题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而其研究的首要困难恰是在於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相与表相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会因研究者的不同而有所变质。在心理学以人为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境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以素来公认最严谨的实验法为例,心理实验室不同於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是一个纯属人支配物的物质环境,心理实验室则是一个主试与受试交互影响的社会情境。在此情境中表面上是主试操纵自变项(刺激),观察依变项(受试反应),从而分析两个变项之间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受试的反应未必直接由刺激所引起,而多半是以刺激为线索针对主试所做的主观反应。此即心理实验时对自变项与依变项之间的中介变项无法控制的难题。受试多半了解主试的假设,他们会针对假设,凭个人主观表达其反应。美国心理学家奥恩称此种现象为需要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Orne,1962);意谓受试针对主试的假设,表现出他自以为合於需要的行为特征[7]。在实验情境中,受试因主试的影响所表现的需要特征将会有正负两面;如属正面,就可能造成自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如属负面,就可能出现霍桑效应(Howthorne effect)。无论是正面或负面反应,总是会影响实验的效度,而达不到实验研究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韦伯与库克研究发现(Weber & Cook,1972),在实验情境中受试所表现的需要特征,在心态上分四种类型:[8](1)冷漠型,对主试的假设漠不关心,其反应只是无所谓的表现;(2)合作型,认同主试的假设,尽量做出符合主试要求的反应;(3)反对型,否定主试的假设,故意做出与假设转贴于权威期刊 http://本文由权威期刊收集整理。相反的反应;(4)防御型,怀疑实验目的,刻意掩饰自己的本意做出不实的反应。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虽仿照自然科学方法,但由於人研究人所形成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相以了解内在经验的目的。

2.3样本代表性不足难以作普遍推论

自然科学研究结果之所以具有高的效度与信度,除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达到根据问题表相了解表相背后之真相的目的之外,更可根据少数样本物性特征为代表,对同类物性特征予以普遍推论。观察少数几双蝙蝠生活状态后,即可据以普遍推论所有蝙蝠都是昼伏夜行,白昼倒挂在暗处每日睡眠长达20小时之久。反观人类的行为,不但有个别差异,而且有团体差异。心理学家虽然也企图根据样本研究结果普遍推论,但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一向受到质疑。由于近年来心理学文化差异意识抬头,心理学家们对以往全盘接受美国心理学知识的作法有所反省。根据特德希等人对1969~1979十年间的调查研究报告分析发现(Tedeshi et al.,1985),每年的社会调查研究中,至少有70%的受试是美国大学部的学生[9]。单凭调查美国大学生的反应,既不能用以推论解释一般美国人的社会行为,更无法用以推论解释其他国家人的社会行为。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以前10年间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五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五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10]。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不能推论解释其他有色人种的心理特质。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如是,心理学的书籍也是如此。史密斯与邦德(Smith & Bond,1993)曾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英美两国出版广为流行的两本社会心理学专书发现,在英国出版的专书内容中取自美国研究占68%,在美国出版的专书内容中取自美国的研究占94%[11]。难怪有人戏称,现今全世界的心理学知识不但已经美国化,而且全都变成了美国白人大学生心理学。在此情形下,美国以外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心理学者,在他们的社会里推广心理学知识时,岂不像热带农业学家向寒带地区农民推介水稻种植知识一般,同样缺乏意义。

2.4决定论与还原论科学公设的限制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向与理论建构,原则上是基于决定论与还原论两项公设。决定论确认自然界的物性循因果法则变化,只要了解其变化原因,即可达到对物性变化解释、预测与控制的目的。还原论确认自然界任何复杂现象,均可化约使之还原为最基本元素。根据基本元素的性质,即可解释复杂现象背后的真相。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等,都是循此二公设进行物性研究,而且证明是成功的。然而此二项公设用之于心理学研究人性时,却受到极大的限制。先就决定论而言,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何者是支配行为的原因,自古以来就是人性特质的争议之一。在现代心理学诸多理论中,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都采决定论取向,但两者观点不尽相同。精神分析强调内在潜意识是决定行为的原因,是为精神决定论;行为主义强调外在环境因素是决定行为的原因,是为物质决定论。反对决定论最力的是人本心理学思想。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决定于外在环境或内在不自觉知的潜意识,而是根据个体本人所秉持的理由,出于其自由意志所做的主观选择。如果只凭科学研究应重客观单一标准言,人本论的主张也许不够科学,但如从实际生活经验与人性特质复杂性的角度看,则很难否定人本论的观点。否则对财帛当前有人“见财起意”而有人“路不拾遗”的人性个别差异现象,就无法解释。

再就还原论而言,早期结构主义的意识元素分析的构想,与后来行为主义主张的S-R心理学,在性质上均属还原论取向。反对还原论最力的是完形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前者主张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合,认为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后即失却原来整体的意义;人本心理学反对元素论,主张要了解人性就必须研究完整的个人,不能采分析方法或仅只研究人的片段行为。现代心理学中主张还原论者多系采心理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家。他们主张将复杂的行为还原到生理基础上,企图从大脑的神经功能去寻求行为的根本原因,此即新近特别受到重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向。有人乐观地认为(如Wilson,1998),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下去,将来可能使心理学一向理论纷歧的现象消失,而成为真正理论统合的科学心理学[12]。但也有人持相反看法(如Glassman,2000),认为如以神经生理做为解释复杂行为的唯一因素,势必陷入行为主义以偏概全的覆辙[5]。甚至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神经科学所采还原论取向,非但无助于科学心理学家理论的统合,且极可能因研究取向过于窄化而伤害其自身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斯等人(Robins et al.,1998),曾分析美国出版的四大心理学期刊内引用现代心理学四大理论取向(人本论取向除外)研究论文的次数,据以观察自1967至1995年之间各思想流派的兴衰趋势[4]。结果发现,在此28年期间,行为论取向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精神分析取向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一直维持不增不减的低水平,而认知论取向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则大幅成长。此等现象本转贴于权威期刊 http://本文由权威期刊收集整理。在意料之中,但令研究者意外的是,以心理生物学取向为基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论文,在心理学重要期刊中被引用的次数并未显著增加。后经进一步分析其他学术期刊发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论文多被引用在心理科学以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中。因此,罗宾斯等人忧心地指出,如此一现象持续下去,认知神经科学非但不能承担统合科学心理学理论的大任,甚至它本身将来很可能从科学心理学领域中分离出去,一变而成为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之所以未能受到科学心理学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其解释人的行为时过份重视客观的生理基础,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主观心理历程。以构成认知基础的知觉经验为例,知觉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感觉转化而成的纯心理历程。神经生理传导的外在讯息虽是客观的,但经感觉转化为知觉反应时,却是主观的。原因是知觉乃是个体对外在讯息予以选择、组织与解释的历程;选择、组织与解释三者都是主观的;既属主观,知觉反应自将是因人而异。质是之故,还原论的理念只能用于解释以生理为基础的简单行为,无法藉以了解复杂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3舍牛顿幻想重塑科学心理学新形象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心理学自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之后,成长发展的路途相当难辛;既未将自身与哲学之间的脐带切断,更未达到成为独立科学的愿望。造成心理学发展困境的因素虽多,而自始即缺乏独立意识可能是阻碍其发展的主因。近代物理学的伟大成就,使心理学家由羡慕、嫉妒进而以自然科学家自居,不啻将心理学的大车开进了窄胡同。心理学史学家黎黑(Leahey,1997)指出,心理学家就在此种心态下,使心理学界由物理羡妒(physics envy)而衍生了牛顿幻想(Newtonian fantasy)[13];幻想心理学界终会有一天出现牛顿,将心理学带到与物理学同样风光的地步。其实,这是心理学界倒果为因的看法;牛顿的伟大是由于他提出的万有引力论使人类的世界观改变;心理学始终理论纷歧,自然难有牛顿出现。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对传统心理学取向检讨反省,思考如何舍弃牛顿幻想而重塑科学心理学新形象。惟反省方向尚未形成共识,以下所论是笔者对此问题思考的两点浅见。

3.1改方法前提取向为人性前提取向

牛顿幻想表现在心理学研究上,就是科学方法前提取向,强调只有符合科学方法者才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题材;如爱情虽被视为人生大事,但科学心理学一直未曾将爱情当做研究主题之一,原因是爱情属主观感情的内在经验,不符合科学方法客观理性原则。科学方法前提取向窄化心理学研究范围的作法,导致其发展陷入困境。美国心理学家罗宾逊指出(Robinson,1985),现代心理学面临“科学”与“非科学”取向强迫选择的两难[2];选择科学取向,就必须放弃内在主观经验,选择包括内在主观经验,就必须承担心理学不是科学的缺点。在此两难困境下,就产生了现今流行的各类主题兼容与科学及非科学方法并蓄的折衷主义取向。基于此义,笔者建议今后的科学心理学宜改方法前提取向为人性前提取向,并将心理学的定义明订为“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适可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性的科学”相对,以彰显心理学的特性。至于人性一词的意涵,笔者认为宜包括四方面概念:(1)人性所指为全人,心理学研究应包括人性表现的内在与外在一切活动,心理学研究虽以外显行为为起点,但研究目的则旨在了解内在的人性;(2)人性异于天性,人性包括天性与习性,是天性与教养的融合,先天遗传的特质与后天环境中受社会文化影响而获得的一切心理特质,均应视为心理学研究的题材;(3)人性异于物性,物性循自然法则变化,只须按客观合理方向解释即可,对人性变化的解释,除同时考虑客观与主观两面之外,又须兼顾合理与合情,合理合情是人性,然合情不合理也是人性(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甚至合理不合情也是人性(如赌性难戒);(4)人性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人性个别差异之外又有团体差异,而人性的差异除少部分由先天决定外,大部分是后天环境中受社会文化影响养成的。基于对人性的全面认识,今后的科学心理学在研究方法选择上,自应调整以往偏重客观、量化及控制实验等狭隘的科学方法取向,而改采多元取向,配合人性的多层面去选择设计适当的方法。因篇幅所限,以下仅就社会文化影响人性的观点,浅述今后国内心理学发展的取向。

3.2改文化移植取向为本土文化取向

心理学原为西方的产物,就综合前文所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看,西方心理学本身已觉醒到以往自然科学取向的不当,而开始思考调整未来的方向。基于此一认识,国内心理学今后的发展,势不能再如过去那般采全盘西方文化移植取向,而改采本土文化取向,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研究国人的人性特质。近年来国内少数心理学家提出本土心理学的构想,因“本土”一词与“本地”易生混淆,笔者以为用“本土文化”更为适宜。理由是人性表现在行为上的特质,除少部分决定于先天因素外,大部分是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中养成的。是故,影响人的行为特质者是“本土文化”因素,而非“本地”因素。“本土”带有“本地区”意涵,居于同一地转贴于权威期刊 http://区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表现上未必相近,而分居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者,在行为表现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如各地回教徒皆不食猪肉)。因此,心理学取样研究时,不宜采同地区为标准,宜以文化同质性为标准。至于文化一词的意涵,最简单的解释是,同一社会群体的人,经久在传统与学习环境下所形成的带有独特性的思维、信念与生活模式。文化具有范围性与多样性,其范围可大可小,在全国主流文化之下,可分为很多性质不同的次文化;诸如种族、宗教、家族、社团甚至一座工厂、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等,均可视为次文化群体。本文由权威期刊收集整理。

前述本土文化取向,意在说明今后国内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大原则,在实际进行研究时,未必一定要以全国主流文化为对象,也可采群体的次文化或采群体中的个体为对象。惟对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时,就必须考虑到个体的生活经验及文化背景,否则对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无法了解。目前国内大学研究生的论文,多数未能做到这一层:无论实验研究或相关研究,都是对受试行为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释数据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对行为背后的人性特质做进一步探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与古德曼在多年前即研究发现(Bruner & Goodman,1947),在相等距离条件下,儿童们所绘的一元银币图形,其面积大小不同[14]。经分析儿童文化背景发现,扩大银币面积的儿童系来自贫寒家庭;这现象显示贫寒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金钱有不同的价值观。另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同样一幅“鸭头兔首”暧昧图形,生长在英语文化的人,第一眼所见多为兔首,而生长在中东闪族文化的人,第一眼所见则多为鸭头(Glassman,2000)[5]。原因是两种文化的文字结构不同,闪族文字与英文相反,是由右而左横行书写的。台湾原住民阿美族的儿童,入学后无法学习加减法进位与借位的演算,原因是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十位数以上的序数概念。由此可见,本土文化是影响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

本土文化取向并非文化本位主义,在态度上并不排斥西方心理学思想。只是强调放弃以往全盘西化的作法,改而选择性地吸收西方心理学的精义,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属于自己的心理学。这像农业现代化一样,西方现代农学的理论与技术均应吸收,吸收来配合国内各地气候土壤载培国人需要的农作物,如此方可达到国内农业现代化的目的。至于国内心理学家实际从事心理学研究时,笔者认为宜有两大取向:第一大取向为理论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在此取向下宜采三种方式进行:(1)对西方现代心理学中基础性的知识与方法仍可直接采用,因其与文化因素关系较少;诸如生理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编制及心理实验设计等方法均属之。(2)在本土文化环境中验证西方重要心理学理论,从而建构新理论,用以推论解释国内同质文化下人的行为。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例,该理论虽具权威性,但因在基础上偏于生物学取向,未考虑社会文化因素,而被批评为美中不足。中国心理学家可采用皮亚杰创用的临床法,在国内以同质性文化环境中的儿童为样本,验证皮亚杰的理论,并在研究结果分析时纳入社会文化因素。在此情形下建构的认知发展理论,才能用以推论解释同质文化环境下样本以外儿童的认知行为。(3)根据同质性文化环境内国人行为的某种特质,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建构原创性理论,从而彰显中国心理学的特色。第二大取向是应用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在此取向下宜采两种方式进行:(1)原则上参照西方心理学在这方面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与方法,经过研究了解汇集经验而发展出适用于国人的应用心理学。(2)在实际研究时宜采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在积极方面,研究并发扬国人的传统优良心理特质,从而提升人口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在消极方面,针对国内因社会急遽变迁所产生的一些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以及人与己等关系适应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与预防之道,藉以灭少社会问题。因篇幅所限,以下试从应用心理学领域内教育心理学今后在国内的研究取向,就多年来所历、所思、所感的一得之愚,提供同界学者先进参考指数。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门学科。无如在20世纪初因受行为主义根据动物实验所建构的学习理论影响,致使教育心理学有很多年在学校教学上缺乏实质的贡献。直到60年代认知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兴起后才有所改善。笔者在1996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即系兼采西方心理学思想精义及本土文化中教育需要的一种尝试。最近笔者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孟庆茂教授合作推行的四会能力教学计划,就是在应用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下所从事的一项教育改革构想。四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能以知、情、行、意四种心理特质为基础,教会学生四类能力:(1)学会主动求知能力,能教得学生被动受教外亦能主动追求知识;(2)学会身体力行能力,能教得学生手脑并用,能知复能行;(3)学会好学乐群能力,能培养学生好学精神,并乐于参加群体活动,分享团体努力的成就;(4)学会自我发展能力,能教得学生由了解自我与认识环境从而建立自己的志愿与理想。在理论上转贴于权威期刊 http://,四会能力教学是综合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精义所形成的本土文化取向教学改革计划。前者所根据的是孔子的“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的说法,并兼采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的观念。后者采现代西方心理学中认知主义重知、行为主义重行、人本主义重情与意的主张。综合古今中外心理学思想可知,知、行、情、意四者是人性的重要特质;了解并发扬此等人性特质,同样是古今中外教育的理想。四会能力教学即旨在以知、行、情、意为心理基础改革中小学的教学,以期突破以往教师本位教学且偏重教学结果的缺点,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且重视学习过程的新观念。因此,在理论上四会能力教学计划是既合于中华文化传统,也合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教育计划。希望此一小型教育改革计划能引起国内心理学界批评讨论,设计出更好的方法研究改进学校教学,从而促进本土文化取向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本文由权威期刊收集整理。

【参考文献】

1Koch,S.The nature and limits of psychological knowlodey:Lessons of century quascience.In S.Koch & D.E.Leary (eds.),A century of psychology as science.New York:McGraw-Hill,1985

2Robinson,D.N.Science,psychology,and explanation:Synonyms or antonyms?In S.Koch & D.E.Leary(eds.),A century of psychology as science.New York:McGraw-Hill,1985

3Henley,T.B.Meehl revisited:A look at paradigms in psychology.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1989;9:30~36.

4Robins,R.W.,Gosling,S.D.,& Craik,K.H.Psychological scienceat the crossroads.American Scientist,1998;86:310~313.

5Glassman,W.E.Approaches to psychology(3rd.ed.).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6Kuhn,T.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c revolu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7Leahey,T.H.History of psychology:Main currents in psychological thought.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 Hall,1997

8Weber,S.J.,& Cook,T.D.Subject effects in laboratory research:An examination of subject roles,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valid inference.Psychological Bulletion,1972;77:273-295

9Tedeschi,J.T.,Lindshold,S.,& Rosenfeld,P.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West,1985

10Graham,S.Most of the subjects were white and middle class:Trends in published rearch on African Americans in selected APA journals,1970~1989.American Psychologist,1992;47(5):627-639

11Smith,P.B,& Bond,M.H.Social psychology across cultures:Analysis and perspectives.Hemel Heman,Herts:Harvester Wheatsheal,1993

12Wilson,L.M.Consilience.New York:Alfred Knopf,1998

第3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俄罗斯学者叶梅利亚诺夫说:“今天已无须证明,在社会人文科学的所有概念中,对于研究和理解人而言,没有哪一个概念能比‘文化’概念更重要了。”可见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文化是任何社会科学门类的重要话题之一;同时,文化的内容之丰富、内涵之深刻、范畴之广泛,为各社会学科提供了宽广的研究空间。人类学、心理学与传播学在人类文化研究上的应用日益发展,各种基于文化的交叉学科理论和方法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各地区思想、习俗、制度以及共享的价值观念,对不同学科角度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对于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研究的学科起源

“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兴起于欧美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潮与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模式实现了文化的跨阶层和各学科交叉研究,它是以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了社会学、文学理论、媒体研究、文化人类学等进行交叉研究[1-2]。文化研究的起源、所涉猎的问题和研究方法是多学科视角的交叠,而不是限定于某一学科领域。一方面文化本身受到多个学科的共同关注;另一方面文化研究是探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的相互关系,其目的是要对这一系列关系进行合理的诠释,因此文化研究必须与其他学科研究紧密结合,特别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

从文化研究所探讨的内容与范围来看,许多方面都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有关,接下来本文将从人类学、心理学与传播学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研究的方法。

二、多学科的文化研究的方法

(一)人类学的文化研究

1.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观点。“文化是我们关于我们自身的故事。”[3]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解释人类文化的异同,探求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特别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三种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涉及生计、工艺和物质文化的关系。(2)人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涉及社会制度、组织、习俗和社会文化的关系。(3)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特别是涉及知识、思想、信仰、态度、行为和精神文化的关系。

2.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文化人类学采用直接来自人际环境的资料,属于“第一手”的资料,因此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拥有明显的方法论优势。文化人类学家通过野外考察,亲身融入人们的日常活动,观察人们在饮食、交流、娱乐等日常行为,真真切切的感受生活并从他们的角度来理解生活。

文化人类学又包括三个学科: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是通过发掘人类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对远古人类文化进行研究[4]。考古人类学家以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把文化遗迹进行整合性的思考。在考古人类学家看来,文化的演进过程是关注的重点,而并非简单的对远古社会进行描述或者分类。语言人类学家主要是对语言的结构以及它的各个部分之间连贯的沟通系统进行研究;此外,不同语言是如何演化发展、如何分布;语言受到什么因素影响,年龄、性别、族群本质及社会阶级等因素如何影响语言;人类的思维方式受到语言怎样的影响,人类的信仰与价值观对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影响等都受到关注。社会文化人类学是从民族学和民族志两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的传承问题。民族学主要研究现存文化的种类及其演化过程,是社会文化人类学中最大的分支,系统与比较的方法是民族学中最重要的方法;民族志是以收集各民族的文化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达到对各个社会的文化及其过程进行描述和记述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二者密不可分,必须相互结合。

(二)心理学的文化研究

1.心理学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文化”逐渐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表征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文化的反应,即特定文化中的人内在固有的对刺激的解释和以此为基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或方式。文化进化和发展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进化程度或不同等级,这也是文化进化过程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也是客观的,文化是一种自变量,行为是因变量。

2.心理学的文化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文化。既有实证方法,也有解释学方法;既有量化方法,也有质化方法[5-6]。

(1)主位与客位研究。主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亲自介入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来了解其文化行为,客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从一个特定的文化外部去研究其成员的行为[7]。主位研究方法实际上是研究者亲身走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体会他们的习俗、观念,这强调了调查对象作为信息提供者的作用,研究者使用的描述概念使调查对象更生动、更富有意义,使得研究更为客观。在客位研究方法中,研究者与对象的交谈了解其内心世界,这样的方法强调了研究者的作用,研究者可以使用对自己有利的概念、捕获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整理分类,可以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

(2)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有时也被称为全文化研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试,对与文化相关联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做假设检验,研究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文化背景因素对心理及行为特征变量的影响[8]。跨文化比较研究通常假设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某个心理变量的得分显著高于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变量得分。跨文化验证研究虽不及一般的文化研究应用广泛,但此研究对于考察在一种文化中发展出的心理测量工具在其他文化背景研究下的适用性、等值性、作用及意义有着重要作用。

(3)解包研究。此研究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变量的差异,测量变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变量。“文化”在通常意义下被认为是非具体化变量,而在解包研究中,“文化”将以某些更具体化的变量的形式出现,以便于能在统计意义上解释文化差异的程度。这些更具体的变量被称作背景变量,背景变量的统计差异就解释了文化差异,为了使得所有的文化差异都能得到解释,研究将会不断引入新的背景变量。

(4)生态学水平研究。与大多数跨文化研究不同,生态学水平研究将假设检验研究的分析单元从个体被试转向了国家,文化得分则是个体被试的得分总和或均值。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时,生态水平研究反映的是总体水平的关系,而并不反映个体水平的关系。

(5)人种学研究。人种学研究指研究者从客位角度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特性进行研究,此方法包括大量观察与实地工作,可获得丰富的研究资料。此方法要求研究者与所研究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周密地观察、记录、参与“他文化”的日常生活,获得该文化群体的习俗、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正确地感受、认识“他文化”。在完成田野工作后,细描、说明所观察和体验到的“他文化”,并将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与另一种文化进行对比。

(三)传播学的文化研究

1.文化传播学的基本观点。文化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文学、文化性和传播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9]。

2.文化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传播学主要分为欧洲批判学派和美国经验学派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的主要的差别在于传播学研究方法上的分歧:欧洲的批判学派认为传播学的研究应坚持人文主义,而美国经验学派更倾向于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有着不同于自然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者则更愿意将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因果性的说明。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实证研究主要分两类: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质化研究方法包括民族志研究、田野研究、个体访谈、集体访谈、案例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纵向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其中的具体方法与社会学、心理学上运用的方法多有重合。

梅琼林认为在传播学史上,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始终纠缠在一起,在冲突中走向融合,也在融合中持续冲突,并在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了现代传播学的理论体系[10-12]。

第4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民族心理学;困境;出路

【作 者】张进辅,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民族教育和心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715;植凤英,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在读博士生。贵阳,550001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011-005

On the Dilemma and Way out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

Zhi Fengying,Zhang Jinfu

Abstract:The article sets forth the messes faced by ethn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The article also points that in o rder to get out of messes,diverse methods should be used in research,andthe intergr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should be strengthened,and the training ofcomprehensive researchers should be recognized,and at same time,on base of the reality of our nations,the research of realistic problem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ethn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

Key words:ethnic psychological researchdilemmaway out

一、引言

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先在德国兴起。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在其心理学研究的最后二十年,写就了十卷本巨著《民族心理学》,他以语言、艺术、神话、道德、法律、宗教、社会风俗习惯作为实例,研究民族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详细论述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该书的出版问世,使民族心理学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受到重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心理的研究才有了真正的发展。现在,中国民族心理的研究对象已扩大到国内56个民族,研究的课题也相当广泛,主要有: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的个性比较研究、各民族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的基本理论研究①、民族心理与西部大开发关系、民族心理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关系的研究②等等。总的看来,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实际上,随着民族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研究的局限性也愈益凸显,以至于陷入一定困境。

二、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困境

(一)方法论上存在不能忽视的缺陷

一门真正的科学和一个富有成效的研究都有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所谓方法论“指的是关于研究过程的哲学,其中包括作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论假设和价值观,还包括研究者用来解释资料、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准则③。”方法论既包括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民族心理学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对民族心理进行研究,而一些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人们的质疑也多是由于其所采用的方法问题。概括而言,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存在的方法论缺陷主要有:

1.对质的研究的忽视

质的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定性研究有一定的区别。国内的定性研究大都没有原始资料作为基础,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辩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而质的研究却十分强调研究者早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互动,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研究的结果后理论,其探究方式不包括纯粹的哲学思辩、个人见解和逻辑推理,也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工作经验总结④。民族心理学,从其诞生之日便具有质的研究传统。心理学的鼻祖冯特(W.Wundt)早在1862年就认为心理学应是两个基本领域即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他认为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民族心灵”的研究不能通过实验室研究来获得,而是通过历史文化产品分析来获得⑤。他指出:“在实验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幸而还有另外一种对心理学具有客观价值的辅助手段可供利用。这些辅助手段就是心理的集体生活的某些产物,这些产物可以使我们推断出一定的心理动机。属于这些产物的,主要是语言、神话和风俗⑥”。冯特的历史文化产品分析实际就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档案文献法、语言分析法、口语记录法以及民族志法的综合。之后,随着主流心理学对“心理学科学化”的追求,质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界渐受冷落,受西方民族心理研究范式的影响,国内心理学界也较少采纳质的研究范式。目前,国内民族心理研究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心理学界的研究,一条是民族学界的研究。在心理学方面,侧重于微观探讨,方法论上注重实证性的量化研究;在民族学方面,主要侧重的是思辩性的定性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资料来源于已有的文字资料,多数并未深入实际的研究现场,为此,熊锡元先生曾倡导要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的研究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质的研究在我国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都未受到真正的重视。

2.定量研究的操作化缺陷

定量研究是我国民族心理学,尤其是个体民族心理研究的主导研究范式。由于定量研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加上民族心理学研究特点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研究范式存在有许多的操作化缺陷。主要表现有:(1)采用未经过实地考察编制出的或直接采用国外编制的心理测验和量表来进行民族心理的研究,这样的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方面的偏差甚至偏见⑧,表现在:严重忽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或考虑了文化因素,但仅做背景变量,没有考虑民族文化对心理的深层影响;歧视性的文化偏见,对少数民族缺乏客观的评价和认识等。(2)定量研究提倡客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一种主客关系,研究者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远离被研究者,同被研究者保持距离,以避免主观价值的涉入,把研究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因此,定量研究常会导致文化的中心主义,单调呆板、以偏概全等缺陷⑨。(3)研究的取样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在民族心理的研究中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由于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的语言、文化理解及研究地域的限制等问题,使得民族心理研究的取样比较困难,很多研究者在选取研究对象时常常采取的是方便取样,这样选取的样本很难具有代表性,故也难以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结论。研究取样的困难还导致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对象的不平衡,多数研究以较易取样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一般少数民族公众的研究极为匮缺,无形中缩小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所得研究结论常常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模糊不清

关于民族心理学属于什么,其研究对象是什么,应该研究什么内容?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是民族心理研究者颇为关注的问题。孙玉兰、徐玉良认为,民族心理学是建立在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心理学科。它既要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又要以心理学的某些方法为研究手段,还要以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材料为参照⑩。他们的观点强调民族心理学是属于心理学科范畴。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民族学者开始涉足民族心理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目前,这种学科之争开始趋向缓和,现在一个更常见的提法是: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11]。但对学科的性质问题,至今未有定论。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但关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探讨最受瞩目。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如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张世富认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并认为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①。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11]。尹可丽提出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只有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社会心理层面,才能使研究者真正考虑某一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历史、文化及其现实生活条件下的心理[12]。

张进辅则针对西南民族心理研究提出民族心理结构可分成民族心理导向系统、民族心理动力系统和民族心理功能系统三个相辅相成的系统,民族心理导向系统包括民族价值观、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等;民族心理动力系统:包括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社会压力与应对等;民族心理功能系统:包括民族人格、民族能力、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健康等②。

总的来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在不断地走向深入,但其学科定位并不明确,民族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等都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解和民族心理学的深入发展。笔者认为,对于民族心理学似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民族心理学”是否等同于“少数民族心理学”?“民族”的含义很广,在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著作中,“民族”被解释为种族共同体,如阿拉伯民族、日耳曼民族,更有广泛的“民族”含义是指政治独立体即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如中华民族等。因此,如果从广泛的民族含义而言,民族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似乎还应包括中华民族人格、中华民族价值观等的研究而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

(三)综合性研究人才极度匮缺

综合性研究人才的匮缺是制约民族心理学发展的瓶颈。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兼具有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广博知识,一些心理学者由于研究思路的限制,加上缺乏广博的民族文化知识常常很难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中做到游仞有余,而一些民族学者由于缺乏深厚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指导,又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民族心理的研究,这从我国目前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便可见一斑。据万明钢等对2000-2005年发表在国内期刊关于民族心理的182篇研究论文进行的文献计量分析显示,这六年中。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论文总体数量较少,以心理学9种期刊为例,不到6年发文总量的1%,且研究主题非常分散,作者也分散,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较少,对理论问题关注不足;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6年中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不足10人,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群体和稳定的研究领域,学术积累也远远不够[13]。

我国综合性民族心理研究人才匮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学科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缺乏民族文化课程的开设,从而导致研究者知识结构单一是综合性民族心理研究人才匮缺的客观原因。综合性民族心理研究人才匮缺的主观因素很多,影响也更大。首先,少数民族心理的研究是民族心理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文化的足够了解,许多学生或研究者对少数民族存在有“刻板印象”,在他们眼里,少数民族的代名词就是“贫穷和落后”,缺乏对“民族心理”的深入了解和科学认识,因而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缺乏兴趣。其次,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一项投入大、要求高、难度高的工作,这让不少的研究者望而却步。另外,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耗时多,研究成果出来比较慢也是影响人们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重要原因。受“研究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一些学者更乐于做一些方便、快捷、出成果快的研究。另外,现在研究生的学习常常与“找一个好工作”相联系,而民族心理方向的学生在就业上似乎不占上风。总之,诸多原因使得民族心理的研究队伍一直是势单力薄,尤其在整个心理学研究队伍中,常常处于一种被冷落的边缘状态。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困境的出路

要成功地走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困境,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融合多元方法,加强质与量的整合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能只使用一种研究方法。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应立足于研究课题的性质和研究实际,采用多方法多特质的研究手段。

在研究范式上,应重视质的研究在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加强质与量的有效整合。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研究设计上的整合,指研究者在同一个研究项目中要善于混合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在不同层面对同一研究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立场上的整合,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不时反省自己的研究角色,调整好对研究对象的态度与立场。在质的研究阶段,研究者应持主位研究立场,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站在研究对象的立场上来研究、分析民族或民族心理。在量的研究阶段,则应注意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站在中立的、客观的研究者的立场上研究、分析其民族心理。当然,把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非易事,因此研究者持主位研究立场,还是持客位研究立场、主位-客位综合方式,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课题的性质要求⑨;研究资料分析上的整合。一项民族心理研究中同时存在有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时,可以同时收集到不同类型的原始资料,在分析资料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对有关结果进行分析。

在研究具体方法上,可灵活采用历史文献研究、蹲点实地考察、田野工作研究、典型个案分析、较大规模问卷调查、参与观察、实验、作品分析、实物收集或音影设备记录、多元统计等方法,对民族心理的多种组成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其别注重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参与观察和田野研究,以得出最直观真实的资料。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思辩和实证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群体与个案相结合、横断与纵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二)加强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在任何学科的发展中,理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发挥组织与联系功能。当某一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研究结果或材料大量堆积时,就需要用理论对之加以整合、组织。(2)发挥预见功能。理论是预见科学知识增长、事物发展和进一步研究及可能研究结果的基础,可以说,科学的进步就是不断的理论预见或假设和对预见或假设的不断验证来实现的。从整个科学发展史来看,科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是人们提出理论假设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并对事物发展作出预测,然后用各种方法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新的理论假设,以此循环。(3)理论研究与具体问题的研究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具体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材料或素材,另一方面具体研究的成果又需要理论研究去整合[14]。

目前,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设还相当薄弱,对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现实中存在的民族心理现象等都未能做出较完满的理论解释,实证研究也多以国外的民族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但因为我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的实情与国外不同,因此,我国各民族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与西方国家也存在有差异,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要科学回答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民族心理学的水平和质量,必须立足于我国民族的实际,注重对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探讨,加强我国民族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建设。

(三)注重对综合性民族心理研究人才的培养

在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阵营可增设有关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的课程,深化心理学研究者对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研究者对民族心理研究的兴趣,使之掌握一些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并能有效地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从而可以游仞有余地从事民族心理的研究。反之,出身于民族学的民族心理学研究者也应加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学习,提高其民族心理研究的深度和可靠度,尽可能减少由于研究者出身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研究偏差。

(四)立足于我国民族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它对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当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经济和社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各民族、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不断接触、互相影响,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与民族发展相关的现实问题。如果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能有助于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它就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就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应立足于我国民族的实际,在充分了解各民族历史演变、经济生活现状、文化背景以及、民族习惯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15]。特别注意从民族发展的实际需要,去研究民族的深层、隐性问题,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对民族心理的深层、内在影响。

参考文献:

①张世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及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57-61

②张进辅.关于西南民族心理研究的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3):74-78

③[美]贝利煮、许真译,现代社会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5

④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

⑤秦金亮,李忠康.论质化研究兴起的社会科学背景[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3):19-25

⑥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⑦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序[J],民族理论研究,1992(3).

⑧孙东方,常永才.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8-12

⑨韩忠太.论心理人类学研究中的主位方式与客位方式[J],云南社会科学,2006,(3):83-87

⑩孙玉兰,徐玉良.民族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2

[11]徐黎丽.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2,(6):95-103

[12]尹可丽.族群社会心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贵州民族究,2006,26(4):85-89

[13]万明钢,赵国军,杨俊龙.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2000-2005.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85-191

第5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 研究方法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42-02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涌现了大量发现,无论是韦伯和费希纳关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发现,还是赫尔姆霍茨关于青蛙神经传导速度的发现[1],都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从思辨转向实证的进程。1879年,冯特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拉开了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序幕。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从近三十年的发展及趋势看,无论是探讨心理本质的理论研究,还是强调社会现实需要的应用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近:借助一定的仪器或工具,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收集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获得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认识。方法论问题是任何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的统计技术、实验技术实现研究目标,是国内外心理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能力特点。在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2],心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有11项,其中与研究方法有关的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占三分之一强。这种重视充分说明了掌握专业研究方法与技术,在心理学科的专业能力及培养中所占的地位。但是,虽然这些方法类课程是心理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其学习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那些高中学习文科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惧怕及学不好的自我暗示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是心理学科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当前心理学方法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方法类课程往往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认识上高度认可研究方法类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都应当学好;行为上又因为感到高难度而惧怕和逃避。这在任何类型的心理学院、系、专业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除了受课程本身的内容与性质的限制外,也与当前方法类课程在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断裂

国内心理学专业发展的早期,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介绍为主,随着教学条件的提升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现在普遍增设了诸如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实验设计与编程、认知神经技术的应用等课程,但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程与这些应用课程之间并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1.2 技能性课程与实际研究之间存在断裂

方法类课程如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及其技能性课程往往都开设在前两个学年,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心理学的专业素养还比较低,接触的专业研究比较少,大部分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往往局限在教材提供的例题上,颇有隔靴搔痒之嫌。学生即使掌握了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特点,掌握了工具与仪器的基本操作,但遇到具体的研究时,仍然不知道如何实现。

1.3 技能应用类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有关统计软件、实验软件应用的教材或书籍,在内容上更多偏向于介绍工具的菜单应用,强调的是操作指导[3],缺少与完整的心理学研究相对应的方法介绍,如实验研究如何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如何统计分析等,导致学生在面对自己的研究时,无从下手。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实现个人研究的能力,因此特别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类教材。

2 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的优化改革

结合当前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上述心理学科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师资力量配置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若要改善和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设教学团队,加强教学研究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的基本前提[4-5]。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递进性关系,比如在学习实验心理学之前需要掌握心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但这些课程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学习心理统计的时候,如果对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各类研究不了解的话,则统计的学习就变得形而上。其实这也是方法课程学习让学生感到难且枯燥的原因,也是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割裂的原因。因此,将教授方法课程的教师组建成为一个教学团队,开展教学讨论与研究,处理好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与相互渗透,在讲授内容、讲解深度、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方面,对各课程教学进行明确的界定,避免不同课程重复讲授的浪费或出现知识点缺漏,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2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心理学方法类课程一般由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构成,如实验心理学与实验课、实验设计与编程、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心理测量与问卷编制与应用等都构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这些实操课程的开设是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而慢慢开出的,每一门课程的开出都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由自学式的零散、模糊、杂乱,变得系统、清晰、准确而高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在总学分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统筹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根据学生培养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师资力量条件,多开设高水平实用性的实操课程,才能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整合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与实操的平衡。由于实操课程可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在课程设置时易出现“重实操、轻理论”的现象,认为理论课学不学没关系,掌握了研究工具的使用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理论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以理论为指导,工具的应用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统计学习中过于强调SPSS统计软件的掌握,忽视统计思想的指导作用,就会出现用错统计方法、无法解释结果、甚至提取错误的统计结果的现象。

(2)理论与实操的联系。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往往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同一范畴的理论与实操课程在内容上往往有重复的地方,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就会使教学出现冗余或缺漏。例如,实验心理学学习中,理论课布置了实验设计的作业,而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课也布置了类似的作业。如果把这些科目的作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完成从理论构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将作业变成一个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研究的成就感。实践中已经有学生将实验课、测量课的作业进一步优化,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内容,并公开发表[6]。

2.3 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任何学科开设方法类课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如果不以此根本目的为指导,都会沦为“为了教而教”,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就是枯燥的技术操作,让学生无法领会课程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了文献阅读、问题分析(提出假设)、研究设计、工具选择(实验编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技术模块,这些内容渗透于所有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寓理论于应用,则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将文献阅读与问题分析融合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主题论文阅读,在专业研究论文中找到理论学习内容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研究思路与流程,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促进思考。笔者在《心理统计》的授课过程中就尝试了这种办法。经过两届学生、每届2-3轮阅读的试验,发现通过论文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的认识,深化了对心理统计专业地位的认可,一些学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2)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将专业研究融合于技能课程的学习中。无论是统计软件的学习,还是实验编程与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完最基本的操作之后,以完成研究任务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 [7],掌握工具与仪器的使用。例如,SPSS教学可以从一个具体研究的数据分析为线索来介绍软件功能;实验编程软件的学习以完成不同的实验设计为目的进行教学和学习,尤其是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其他理论或实操课程中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不是去完成教材上的例题,而是去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合理利用竞争与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在科学研究中也非常注重科学团队的建设。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组建稳定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培养了科研品质。

总之,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实验技术不断涌现,在不断提升心理学研究水平的同时,也为心理学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将心理研究的新技术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是心理学科方法论教学的重要任务,其实现有赖于不断的教学改革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张奇. 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75-78.

[5] 杨德磊,陈中良,乔景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河南科技,2013(9):279-280.

第6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心理学 多学科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 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 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 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注释

① 覃晓燕.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3(3):41-45.

②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③ 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当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张世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晓燕.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1.

第7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强化措施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以实验研究法作为基础提出的学科研究法,现阶段,不少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例如心理学科。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经典的论证方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区域无法有效使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实验法的缺失。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与特征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相关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而发现因果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验。虽然非实验法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存在一些限制,但是在使用时并不存在局限性,在实际的实验研究法中调查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实验研究法常用到的思维方式是逆向思维,即在开展实验研究时,研究人员始终都存在“假如此事没有发生,那么它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该思维方式,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构建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相比较,实验法可以人为地对实验变量进行操控,并对其他干扰因素进行控制,效率相对提高许多。因此,实验法具有非实验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构成因果关系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先后、公变以及不存在干扰量[2]。在这三个要素当中,首先,变量之间的发生是存在时间先后关系的;其次,变量之间的变化应当是相关的,有着共同变化的趋势;最后,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不是由于其他量的变化导致的。实验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需求,因此,此非实验比较,其更加具有研究的优势。

(二)实验研究的特征

实验研究法是在排除其他所有干扰因素之后,通过控制影响变量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关系,提取出研究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变量关系,其特征为:控制性、随机性以及操控性。这三个特征在随机实验研究法当中存在特别明显,该实验法可以将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尽数剔除,从而为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绝佳的实验背景。另外,实验研究法重在人为地对研究变量进行操控和干预,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对研究变量进行调整,观测不同数值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二、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策略

(一)基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的强化策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变量相关关系的论证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方法,仅仅依靠了解实验方法的理论和实验变量的状况是无法进行论证的,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下面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对强化策略提出建议。实验研究方法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即以理论判断验证为研究目标,在特有的或者是认为创造的实验研究条件下,通过科学仪器设备,对相关研究变量进行控制和干预,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3]。上文我们说过,在进行实验研究是通常采用的是逆向思维方式,即常用的理论验证实验研究方式是理论假设方式。实验法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成为科学研究的景点方式,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通常是以人为的手段对变量进行调控,尽可能地减少其他因素对因变量的干扰,通过调控变量值取得不同结果的因变量,通过对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实验研究法具有随机性,保证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线型,保证了因果变量之间的普遍性。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实验研究法最大的问题是其外部效度问题,指的是将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类推到实际的社会情境当中或者是其他母体环境中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环境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很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失效[4]。对此,我们认为,通过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我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而非其外部效度。具有社会科学实验研究,其外部效度问题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实验研究的结果,实验研究本身的目的是通过人为地操控验证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从而对一类的事物进行推理论证。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时,只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因果关系推论,不应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布式推论或者是结构式推论。

(二)基于公共管理实验方法学科特征的强化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去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论证方法,部分学科甚至已经形成了对自己学科最为有效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科、社会经济学以及政治科学等。在公共管理中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在汲取这些已有专业实验研究方法学科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者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特征。要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需要研究人员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形成具有学科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以“根据问题中心,采用公共管理的思维方法”为研究策略,以公共管理真实情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心,以公共管理的总体状态以及内在因素联系作为基础,构建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的理论框架[5]。每一个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不同的,公共管理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应当是,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恰当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建立公共管理的框架结构,以恰当性作为框架中心目标,其构建方式为:因素—结构—功能,也就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该关系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在构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特征之后,在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公共管理的特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现阶段,部分学科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已经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成熟,与其发展早期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强化公共管理科学实验研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寻找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

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

随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的不断推广,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实地实验和调查实验越来越多,针对各地需求开展不同目的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推算出其附加价值。实际上,在中国国情下开展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可供研究的题目种类也十分多。随着我国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第三方项目评估的兴起,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在公共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评估,预算其价值并进行风险控制。另外,处于发展和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与其他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利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展开,即我国的体制改革优势为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每天在不同地区都要开展各种政策实验与管理创新,这些实验管理创新都为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中的自然研究与准实验的展开提供了背景条件。例如,我国大量推行的定点管理实验,这些项目为实验研究者运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条件。公共管理实验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难以展开,如2013级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广告系的硕士生们运用“清推”方式开展的“凭借公益广告的力量改变市民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实验研究活动,在排除其他变量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外,通过对不同标语对人们践踏草坪以及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影响,看哪种标语对人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具有强烈的制止作用。该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并没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通过该实验研究可以为城市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挑战

现阶段,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仍然较少,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公共管理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例如,《管理世界》在征稿启事中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发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虽然没有限制实验研究论文结果的发表,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验研究却做出了限制。另外,部分专家学者仍然未曾认可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认为实验法只能在实验室案中应用,并不认为我国的改革和试点均可以采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研究。要想推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在我国的应用,首先需要转变研究人员的传统思想,在实验研究中曾发现,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较之文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更加容易能够接受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的应用。因此,增加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文理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推广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语

公共管理学科由于其自身环境较为复杂,研究结果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失效的现象而引起争议,但是基于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法本身就是对相关关系进行论证,从而对系列事情进行类推得出相关结果的方法。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工作者们应当根据汲取现有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以我国社会环境作为实验条件,实验探讨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李芳 张宏涛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景怀斌.专栏导语: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几个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5,(3):120-125.

[2]马亮.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4):13-23.

[3]王永明.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93-95.

第8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创建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存在争议。1987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关心的是发展、评价和运用有关人类的学与教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来的和能增进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教育内容、计划、策略和技术”[1]。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得知: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2]。根据这些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在研究范式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想成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纯科学”,所以受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深刻影响,教育心理学也放弃了原有的哲学研究取向,转而走上科学的研究取向。研究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转变,心理学中一些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3]。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的处理与解释上必须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强调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创设实验条件;主要采取假设验证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如问卷法、实验法)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资料分析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4]。定量研究的范式引入心理学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但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过于狭窄,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1)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客观性,重视观察、实验、测量,完全剔除了形而上学。2)定量研究只研究客观的、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机械化、生理化、动物化,重视外显行为的描述,排斥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忽视人的主体感受。3)定量研究有一种元素主义的倾向,把完整的、系统的心理肢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4)定量研究范式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方法中心的倾向,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使心理学成为精密严谨的科学[5]。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定性研究的方法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5]。定性研究可以更多地反映自然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且客观,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既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也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下汗马功劳。心理学各学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例如,以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提出各自的学习理论,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派别——联结学派;德国的苛勒等通过对黑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这一早认知学习理论[6]。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为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完全抛弃哲学思辨未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类复杂、高级的学习过程等同于动物盲目、简单的学习[7];把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探索看做是机械、被动的信息输入和加工过程;将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程序运算等同[8]。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心理学需要学习教育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实验室条件下人类学习的经验和规律不能一成不变地推广到现实的学习中,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过程远比在实验中呈现出的要复杂和多变,现实中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也更加纷繁复杂,不容易控制。

三、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Kyriacou(1986)指出,教育心理学需要宣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应当是拓宽教师教学和学习的技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归纳起来,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教师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的效能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

然而,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教育心理学对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那样系统和深入,对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其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快速整合的各种行动。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情况时,很难完全照搬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教学和管理理论。而且,人是最复杂多变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班级,因此,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小结和展望

总体来说,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贡献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理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实际教学情况。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定量研究可使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定性研究能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因此,应尽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10]。继续保留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为现代化,提高研究效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例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更丰富,操作更为经济和便捷。

2.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入和整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身心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行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单个成分对个体学习的作用,未能在开放的、多维的框架中探讨各种成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应呈现出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趋势,综合考虑认知、动机、情绪、态度、信念、情境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起新的模型或理论[11]。

3.理论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主张在重视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讨。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应构建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10]。理论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应用实践是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有关问题,二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4]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6).

[5]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韬,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新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9]王沛.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第9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