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艺术融合教育范文

艺术融合教育全文(5篇)

艺术融合教育

第1篇:艺术融合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素养;艺术教育;教育融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

一、数字素养介绍

(一)数字素养教育渠道

数字素养就是在学习、生活、工作、社会参与过程中,自主、自由的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和数字信息的一种能力。然在数字素渠道中,不但包含显性教育方式,同时还具隐怀教育方式,也就是数字素养的融合性教育,把数字素养中的一些内容科学性的融入在学科教育中。数字素养与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现正是教育领域全新的发展方向,而且还是各学科课程的全新延伸和扩展。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大力研究数字素养和外语学科教育的融合。从数字素养层面来看,实施外语教学,能够在提升语言水平的同时,与数字素养进行有效融合[1]。

(二)数字素养特点

在各类学科当中,数字素养教育不但与语言学科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确切的说,其同艺术学科也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应用数字媒介可以促进图像实现中心化,由此可以透出当下的社会文化实际现象,由此可以为图像及影像的意思表达提供高效的舒展平台。其中视觉素养是指数字素养其内在组成,然艺术形象特征则与此正好稳合;其二,传统艺术其在构设数字文体的时候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数码摄影和传统性的绘画创作,及数字舞蹈和传统舞蹈,网络音乐和传统音乐,其各自在本质上,均都属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其三,媒介艺术长期以来都是媒介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数字素养包括了对数字媒介艺术的批判和理解。然对于数字媒介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原本便是艺术学科教学的主要意图。最后,将媒介素养引进到以往艺术学科教育,是很多国家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字背景下,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时展所必须实施的一项举措。除此之外,对于教育实现信息化这一战略目标,也需将数字素养同艺术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所以,需主动挖掘出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有效融合的优良途径,由此更高效的促使学生数字能力和艺术水平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二、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相互融合

(一)教育内容上

在国外数字能力理念前提下,我国相关学者构建了数字能力的模型。其主要由三层及要素所组成,包含工具性知识和技能,高级知识与技能,使用态度。其中一层,属于功能性任务,二层是所用对策水平的相应技能,三层组织技能应用的思维和态度。这一模型为艺术学科教育过程中,可以灵活高效应用数字素养奠定的方向性基础[2]。

1.结合学科学习目标来融入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科的具体学习目标,来实现引进数字素养中工具知识和技能层的教育。首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来处理艺术学科学习中相应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其次,旨化学生对辅助学习工具及其特点和功能,与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可以精准正常稳固的进行技术性操作。最后,栽培学生通过使用数字工具来创设或是再创数字艺术的能力,及选用适合媒介实施传播的相应能力。如,可在美术学科的教育过程中,结全色彩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网络中搜集并下载供学习使用的一些数字图像,这样学生便可通过图像处理的一些较件,或是数码式绘工具来对原来的图像进行色彩的加工和优化,同时将作品放到网络平台中供学生相互分享和鉴赏[3]。

2.以艺术学科学习任务为核心合理引进数字素养

以艺术学科的学习任务和课题为依据,引进数字素养中的高级知识与技能级层的教育。首先,从艺术学科问题角度来观察,可以看出,正确要求学生在数字环境当中实施沟通,由此可以实现资源的相到共享;除此之外,栽培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最为适合的媒介结合技术实施合作。如,艺术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利用视频会议和各网站工具,针对相应艺术问题来实施小组在线形式的讨论和交流;其次,栽培学生通过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用来进行艺术学习活动的能力,让其熟练的应用数字媒介来访问网络资源,并从中获得知识,由此提升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艺术教育主题或是问题来引进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习的具体主题,和有针对性的艺术问题,来合理引用数字素养中的应用态度层次,由此激发出学生个体创新、批判和自主性的思维。首先,合理要求学生通过数字媒介和技术来实施艺术学科的创新。其次,栽培学生对于数字艺术的批判形式的解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会数字艺术文本的各种分析方法,如批判性分析法,多元化分析法和语境化分析法;最后栽培学生合理应用数字媒介来实施艺术学习自主性能力,让学生在大量信息和动态数学学习条件下,为自己合理定位。如,在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艺术资源具有多元化、丰富性和复杂性特点,如想栽培学生个体辨识媒介和信息合理实用性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确定个人地位,来获取与应用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实际学习任务来选择最为适合的数字媒介及数字技术和数字信息[4]。

(二)教学模式上

1.双向学习模式的迁移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媒介信息量因此变得非常庞大,如此情况下,便需要媒介素养教育不但需清楚其作用,还需要学会怎样使用,由此栽培学生在了解媒介的前提下,学会娴熟使用的能力。为此,学习迁移便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种方法。确切的说,媒介教育主要目标便是为迁移而实施教育。就是利用媒介教育其系统化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及认识与分析事物的方法及思维合理的应用于处理传播期间的各类问题,由此灵活多变的合理应用。学习迁移法,为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间实现统一和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5]。

2.双重创作的有效结合

媒介创作方式就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现时期这一方法被国外很多国家应用。其属于一种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操作过程的体验,由此辅助学生独立参加媒介文本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包含录制影像、拍摄照片、制作幻灯片、网页设计制作等。在对媒介文本的分析和评判前提下,利用对媒体使用及创作活动的真实体验,来加深理解媒介和文本,由此有效提高学生媒介素养。除此之外,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参与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法上对两者路径进行有机融合,便属于双重创作融合,就是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对艺术文体的创作活动和数字媒介的文本创作活动进行高效的整合,由此达成两种创作的有效融合。

(三)教师层面

1.将数字素养当作艺术教师所必备的

一项技能让教师充分认清数字素养是艺术教师教育需具备的重要技能。阻碍数字素养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自身数字素养水平便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数字素养属于现时期艺术教师需正确面对的一项挑战。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远远超过教师,然相对来说,一些教师正经历向数字化技术和理念不断迁移的过程,这对于数字媒介、智能信息技术、资讯技能、思维方式等仍需不断学习与适应。

2.艺术教师积极提升自我数字素

艺术学科的教师需积极的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由此对数字媒介和数字化环境与其文体特点进行全面并且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期待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数字移民身份而产生的不适性和阻碍性,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从中找出与学生实施高效对话沟通的能力和水平,由此更好的适应数字时代下师生关系,这一举措与新时期教学模式需求非常相适。艺术学科的教师在所实施的提高自身数字素养的众多途径中,除进行自我学习以外,还需固定时期的参与数字素养的相应学习,通过专业数字素养教育机构所实施的系统并且深入的学习,在培训人员的辅助及引导,充分学习数字理念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媒介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操作技能,及时创新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四)学生层面

首先,培养学生艺术学习中数字工具与技术使用意识。学生需在艺术学习中培养,合理应用数字工具及信息技术的积极意识,结合自己艺术学习的具体特点,积极通过相应新媒体及新技术来实施新形式的学习,如移动式学习、泛在式学习、定制在线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创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等。其次,学生尝试从不同资源环境下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应试着在不同教学资源的环境下搜集艺术教学资源,如此操作不但会让学生得到较大成就感,让自己需要能够更好的与课程资源、学习方式、技术服务相适,由此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化,不再仅限制在以往艺术教学的被动式学习。而且如此操作,还可锻炼自我通过数字化获得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准确为自己定位,不断提升信息获得和控制能力。

三、结语

总体来说,在现时期数字媒介时代下,数字素养现已成为新时代下人们需具备的重要素养和能力之一。在互联网+教育的前提下,数字素养也被确定为互联网+时代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素养,其属于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对数字素养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的融合加强关注和研究。如果不但能够实现综合教学,还可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牛阿娜,鲁士发.数字素养视角下欧洲创新外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125-129.

[2]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欧阳友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9-22.

[3]王佑镁,杨晓兰,等.从数字素养到数字能力:概念流变、构成要素与整合模型[J].远程教育杂志,2013(3):24-29.

第2篇:艺术融合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素养;艺术教育;教育融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

一、数字素养介绍

(一)数字素养教育渠道

数字素养就是在学习、生活、工作、社会参与过程中,自主、自由的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和数字信息的一种能力。然在数字素渠道中,不但包含显性教育方式,同时还具隐怀教育方式,也就是数字素养的融合性教育,把数字素养中的一些内容科学性的融入在学科教育中。数字素养与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现正是教育领域全新的发展方向,而且还是各学科课程的全新延伸和扩展。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大力研究数字素养和外语学科教育的融合。从数字素养层面来看,实施外语教学,能够在提升语言水平的同时,与数字素养进行有效融合[1]。

(二)数字素养特点

在各类学科当中,数字素养教育不但与语言学科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确切的说,其同艺术学科也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应用数字媒介可以促进图像实现中心化,由此可以透出当下的社会文化实际现象,由此可以为图像及影像的意思表达提供高效的舒展平台。其中视觉素养是指数字素养其内在组成,然艺术形象特征则与此正好稳合;其二,传统艺术其在构设数字文体的时候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数码摄影和传统性的绘画创作,及数字舞蹈和传统舞蹈,网络音乐和传统音乐,其各自在本质上,均都属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其三,媒介艺术长期以来都是媒介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数字素养包括了对数字媒介艺术的批判和理解。然对于数字媒介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原本便是艺术学科教学的主要意图。最后,将媒介素养引进到以往艺术学科教育,是很多国家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字背景下,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时展所必须实施的一项举措。除此之外,对于教育实现信息化这一战略目标,也需将数字素养同艺术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所以,需主动挖掘出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有效融合的优良途径,由此更高效的促使学生数字能力和艺术水平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二、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相互融合

(一)教育内容上

在国外数字能力理念前提下,我国相关学者构建了数字能力的模型。其主要由三层及要素所组成,包含工具性知识和技能,高级知识与技能,使用态度。其中一层,属于功能性任务,二层是所用对策水平的相应技能,三层组织技能应用的思维和态度。这一模型为艺术学科教育过程中,可以灵活高效应用数字素养奠定的方向性基础[2]。

1.结合学科学习目标来融入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科的具体学习目标,来实现引进数字素养中工具知识和技能层的教育。首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来处理艺术学科学习中相应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其次,旨化学生对辅助学习工具及其特点和功能,与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可以精准正常稳固的进行技术性操作。最后,栽培学生通过使用数字工具来创设或是再创数字艺术的能力,及选用适合媒介实施传播的相应能力。如,可在美术学科的教育过程中,结全色彩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网络中搜集并下载供学习使用的一些数字图像,这样学生便可通过图像处理的一些较件,或是数码式绘工具来对原来的图像进行色彩的加工和优化,同时将作品放到网络平台中供学生相互分享和鉴赏[3]。

2.以艺术学科学习任务为核心合理引进数字素养

以艺术学科的学习任务和课题为依据,引进数字素养中的高级知识与技能级层的教育。首先,从艺术学科问题角度来观察,可以看出,正确要求学生在数字环境当中实施沟通,由此可以实现资源的相到共享;除此之外,栽培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最为适合的媒介结合技术实施合作。如,艺术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利用视频会议和各网站工具,针对相应艺术问题来实施小组在线形式的讨论和交流;其次,栽培学生通过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用来进行艺术学习活动的能力,让其熟练的应用数字媒介来访问网络资源,并从中获得知识,由此提升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艺术教育主题或是问题来引进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习的具体主题,和有针对性的艺术问题,来合理引用数字素养中的应用态度层次,由此激发出学生个体创新、批判和自主性的思维。首先,合理要求学生通过数字媒介和技术来实施艺术学科的创新。其次,栽培学生对于数字艺术的批判形式的解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会数字艺术文本的各种分析方法,如批判性分析法,多元化分析法和语境化分析法;最后栽培学生合理应用数字媒介来实施艺术学习自主性能力,让学生在大量信息和动态数学学习条件下,为自己合理定位。如,在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艺术资源具有多元化、丰富性和复杂性特点,如想栽培学生个体辨识媒介和信息合理实用性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确定个人地位,来获取与应用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实际学习任务来选择最为适合的数字媒介及数字技术和数字信息[4]。

(二)教学模式上

1.双向学习模式的迁移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媒介信息量因此变得非常庞大,如此情况下,便需要媒介素养教育不但需清楚其作用,还需要学会怎样使用,由此栽培学生在了解媒介的前提下,学会娴熟使用的能力。为此,学习迁移便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种方法。确切的说,媒介教育主要目标便是为迁移而实施教育。就是利用媒介教育其系统化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及认识与分析事物的方法及思维合理的应用于处理传播期间的各类问题,由此灵活多变的合理应用。学习迁移法,为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间实现统一和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5]。

2.双重创作的有效结合

媒介创作方式就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现时期这一方法被国外很多国家应用。其属于一种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操作过程的体验,由此辅助学生独立参加媒介文本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包含录制影像、拍摄照片、制作幻灯片、网页设计制作等。在对媒介文本的分析和评判前提下,利用对媒体使用及创作活动的真实体验,来加深理解媒介和文本,由此有效提高学生媒介素养。除此之外,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参与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法上对两者路径进行有机融合,便属于双重创作融合,就是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对艺术文体的创作活动和数字媒介的文本创作活动进行高效的整合,由此达成两种创作的有效融合。

(三)教师层面

1.将数字素养当作艺术教师所必备的一项技能

让教师充分认清数字素养是艺术教师教育需具备的重要技能。阻碍数字素养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自身数字素养水平便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数字素养属于现时期艺术教师需正确面对的一项挑战。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远远超过教师,然相对来说,一些教师正经历向数字化技术和理念不断迁移的过程,这对于数字媒介、智能信息技术、资讯技能、思维方式等仍需不断学习与适应。

2.艺术教师积极提升自我数字素

艺术学科的教师需积极的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由此对数字媒介和数字化环境与其文体特点进行全面并且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期待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数字移民身份而产生的不适性和阻碍性,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从中找出与学生实施高效对话沟通的能力和水平,由此更好的适应数字时代下师生关系,这一举措与新时期教学模式需求非常相适。艺术学科的教师在所实施的提高自身数字素养的众多途径中,除进行自我学习以外,还需固定时期的参与数字素养的相应学习,通过专业数字素养教育机构所实施的系统并且深入的学习,在培训人员的辅助及引导,充分学习数字理念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媒介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操作技能,及时创新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四)学生层面

首先,培养学生艺术学习中数字工具与技术使用意识。学生需在艺术学习中培养,合理应用数字工具及信息技术的积极意识,结合自己艺术学习的具体特点,积极通过相应新媒体及新技术来实施新形式的学习,如移动式学习、泛在式学习、定制在线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创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等。其次,学生尝试从不同资源环境下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应试着在不同教学资源的环境下搜集艺术教学资源,如此操作不但会让学生得到较大成就感,让自己需要能够更好的与课程资源、学习方式、技术服务相适,由此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化,不再仅限制在以往艺术教学的被动式学习。而且如此操作,还可锻炼自我通过数字化获得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准确为自己定位,不断提升信息获得和控制能力。

三、结语

总体来说,在现时期数字媒介时代下,数字素养现已成为新时代下人们需具备的重要素养和能力之一。在互联网+教育的前提下,数字素养也被确定为互联网+时代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素养,其属于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对数字素养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的融合加强关注和研究。如果不但能够实现综合教学,还可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牛阿娜,鲁士发.数字素养视角下欧洲创新外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125-129.

[2]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欧阳友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9-22.

第3篇:艺术融合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高校德育教育;关系;措施

1高校艺术教育基本概况

1.1高校艺术教育的内涵

简单来说,高校艺术教育就是指老师作为课堂知识的传播者和课堂氛围的主要营造者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向学生传递艺术知识、艺术思想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艺术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其艺术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总的来看,高校艺术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艺术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进行相应的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艺术精神,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上重要性越发凸显。当代社会的高校艺术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高校艺术生进行而是有了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体。艺术教育作为一门对学生审美艺术水平有着极强要求的艺术类学科,其对学生学习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在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更多的需要理解和融会贯通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1.2高校艺术教育的特征

高校艺术教育具有的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多元性,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艺术类学科针对部分艺术学生而开设,而是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设计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高校艺术教育具有极强的情感性,把握艺术作品情感性是高校艺术教育是核心内容,而对情感性的把握则需要我们对艺术作品有一定把握,也就是说当我们对一幅艺术作品有了充分的了解时,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带入作品,我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作品所独有的细腻而深厚的情感;最后,高校艺术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在欣赏同一幅艺术作品的时候不同的人由于自身情感、经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个体差异性”,面对这种在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需要教育者综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2高校德育教育基本概况

2.1德育教育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德育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教育。从狭义的概念上来说,所谓德育教育指的就是针对学生群体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教育规律而进行的有别于知识文化教育的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目的的道德教育与培养。

2.2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变得愈发复杂,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人类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化信息时代,当今时代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由此导致人们的思想、心理、观念、行为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祖国希望的青年学生其能否树立正确的三观、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在高校实施德育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与统一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3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规模、数量呈不断扩大趋势。但是,在高校不断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情况下,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高校德育教育的缺少以及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脱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首先,最明显的便是扩招带来的资金紧缺问题。由于相应的教学资金的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式教学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其次,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则是缺乏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学生、老师乃至学校领导者都未能正确认识到高校实施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我国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严重脱节。最后,也是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便是缺乏强有力的德育教育支持和推动力,受我国传统教育观点的影响形成了“重知识轻思想”的错误观点,也就是说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关注于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对思想理论的学习。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始终未能获得较大的发展与突破。

3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就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本质来看,两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而这种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艺术教育对德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发展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进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德育教育能够为艺术教育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追求一种“德”与“美”的统一,在长期“以德辅美”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一般把艺术审美的过程也就是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看成是实现道德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认识到艺术作为实现道德进步手段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审美作为一种对美的高度追求其也是作为一个具有道德或理性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而存在的。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由此看见,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统一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4如何促进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步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尤其是在当代网络的快速推动下,人类步入“互联网+”也就是智能与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人类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时期,要想在时代变革中谋求发展就必须要适应时展要求,不断完善自身。在发展思潮影响下,各行各业都迫切要求顺应时代浪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在教育领域更为突出。促进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对接与融合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们该如何实现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与统一呢?

4.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说明思想上的正确认识会对实际行动起到引领和支持作用。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思想层面上正确认知将对高校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发展与融合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而已,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中在思想观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受中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把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作为两个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学科。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文化艺术具备一定的传递性、感染性,也就是说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高校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隐性的德育教育功能,也就是说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统一与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避免产生过多的重复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节约与重复利用。同时,我们应该把实现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与对接自觉上升到思想意识层面,在这样的意识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老师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为二者的融合贯通奠定一定的基础。

4.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统一与融合

老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引导者其和知识的传递者其在促进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统一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在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老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通过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老师整体水平和综合性素质对于调动高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基于老师在促进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来提高高校老师整体水平。首先对于学校而言,其要完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教师主体而言,其要将理论以及实践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以提高教学水平;对于社会各界人士而言,其需要对高校教学改革给予高度的重视,以督促老师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质量。

4.3创新艺术教育融合德育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当代社会,教育不断深化,素质化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高校教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促进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促进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其最为关键的一点便在于对高校德育、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也就是说原有的独立、互不联系的高校德育、艺术教育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不符合教育发展要求,高校亟需一种新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打破原有的僵化的将德育与艺术教育孤立的孤立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从而提高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学水平即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活动应该与时展相接轨,紧密贴合实际,紧跟时展潮流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删减原有的、落后的、不合理的德育、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为之添加丰富的教育知识,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时代的进步。

4.4优化高校教育创新环境,实现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在推动高校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教育改革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内,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促进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统一相融合给予高度的关注,注重打破原有的僵化的将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分割的教学模式,寻找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推动二者实现融合与统一;而社会各阶层也应给予高校这种促进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改革以高度重视,由此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改革氛围,以推动高校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晓华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4):94-97.

[2]张瑜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16-17.

第4篇:艺术融合教育范文

关键词:民族工艺传承艺术设计教育融合教学模式

一、民间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民族工艺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的体现,也是传统艺术的文化表征之一。起源于农耕文化的民族工艺在当今科技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民族工艺在主流文化中逐渐被边缘化,民族工艺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十分明显,已出现普遍萎缩的现象。20世纪末,我国提出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党的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民族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世代生存于民族原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只有活态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延续下去。但如果仅仅依靠极少数人的推动和政府的保护而没有民众参与,任何保护都将付诸东流。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市场经济和教育创新改革形势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艺术设计办学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高校注重技能和现代知识结构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传承的内涵。从办学理念上看,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大多以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为指导,那些本土的民族传统工艺种类在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渗透和扩张下,逐渐退出了当下社会生活和现代学校文化的教育体系和生活视野,使人们逐渐对本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产生了陌生感,使之造成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边缘化。高校是科学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在注重知识体系和技能教育的同时,更要强调教育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功能与特征。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对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创造性和创新性转化是民族工艺发展的依据和动力,只有延续其文化价值才能真正使保护发挥效用,在此理论基础上,无论是从文化传承高度还是创新发展的目标上来看,都表现出极高的契合度。因此,在高校教育背景下将传统手工艺与民族精神价值进行深化和延续,以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来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活态传承与发展的实现手段。

二、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需求

艺术设计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从学科的发展历史来讲,关于设计的研究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考工记》,而“艺术设计”则是1998年教育部将“工艺美术”更名而得之,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有其互通性。因此,当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尽量避免与民族工艺割裂开来分别对待,两者是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并存共生的,并且互相交融,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如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使技术和艺术能够完美结合,同时结合教育手段,从而达到工艺与设计的并行发展,包豪斯以手工艺融合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艺术教育和艺术生产所满足的受众群体范围的扩大以及人们的审美层次逐渐提高,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依托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而民间工艺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各类手工技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大众审美情趣的独特技艺,是本民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外化形式。民间工艺不仅是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而且在塑造我国各民族认同、情感表达、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比传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它是学生适应现代职业化社会的途径。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工艺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不仅对当下民族民间工艺的活态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对于推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施行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极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艺术设计教育是基于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的综合教育,它在与民族文化交流或碰撞中迸发出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内在的生命力,也将为人们提供关于民族艺术更多、更新的和更符合现代生活的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观念,激发民族艺术的再生性与创新力,提高受众的艺术审美与生活品质以及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动力,也有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生态的平衡。民族工艺与艺术设计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改革需要从民族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入手,在高校相对科学的教育体系下进行民间工艺的活化实践教育,打破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以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传承模式,不仅扩大工艺传承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受众群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市场化、实用化方面的问题,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实践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三、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教学体系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有组织、目的和计划的科学化教学方式。民族工艺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合,既要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模式来培养接受者的民族文化艺术,又要通过系统的民族工艺熏陶及实践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民族工艺的现代艺术价值,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民族文化艺术高校教育传承的潜在活力,培养学生基于本土文化的创新实践能力。其教学体系应从教学制度的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教学课程的革新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实施,让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工艺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产、学、研、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第一,构建两者深度融合的教学制度。民族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融合的课程设置应基于系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来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合本土民间工艺的艺术理论及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课题化研究与训练意识,强化艺术设计的实践性特点,注重教学实践,革新教学方法,构建出具有新时代特色,适合市场需求,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需要。第二,完善两者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整合民族地区民间工艺教育教学资源,收集、整理与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形成民族工艺教学资源库,在构建各种管理平台和数据库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尝试新的设计教学方法,建立艺术设计教育和民族工艺传承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此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培养民族工艺传承的后备人才。第三,革新两者融合的艺术教学课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工艺传承是各行其道,并行发展,两者之间的交集甚少,主要表现为高校艺术教育主要推行西方教育理念,而民族民间工艺则是自我传承与发展的局面。随着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相互交融,民族工艺已成为现代艺术教育与民间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成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因此,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它是民族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场域,而民族民间技艺则是连接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工艺传承的桥梁。由此,许多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积极推进传统民间技艺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相融合,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差异化、有特色、受欢迎的艺术教学课程,明确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整合教学资源,逐步完善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应当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社会和当地经济,以便在同类院校中提升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比如,云南艺术学院注重民间工艺与产品设计融合教学;而景德陶瓷学院将民族工艺融合到教学体系里,革新陶瓷设计的教学内容,这些院校的开设专业都极具地方特色,深受学生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欢迎。第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教育发展进程中,教师是灵魂工程师,也是教学实践的核心。因此,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入手:其一,将中国工艺大师、部级与省级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等具有高水平的民族民间技艺大师吸纳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之中,补充和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其二,派遣从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到民族地区去,扎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与民间工艺土壤之中吸取民族文化与民间工艺精髓,体现民族生活与风土人情,探寻传统民族工艺传承与现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方式,使学生掌握传统民族工艺的活化实践方法;其三,提升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与理论知识,使之具有国际视野。因为,现代社会大发展已经不再是区域化发展,而是全球化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全球发展的战略思想,具备国际化竞争意识以及国际化竞争的实力,只有通过提升自己的艺术教育视野,拓宽专业领域,不断吸收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增强自身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才能指导和培养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族工艺与艺术设计后备人才。

四、民间民族工艺与设计教育的融合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1+1”教学法

“1+1”教学法即“传承人+高校教师”教学模式,建立民族民间工艺高校创新理论及实践平台,依据本土优势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建立起两者间密切的教学联系。作为民间工艺传承人的教师亲自授课,并与学生展开交流和探讨民族工艺的艺术和技术特点,深入学习民间工艺的形态、样式、特征,同时在高校艺术设计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下注重对民族工艺的创新能力;同时扩充高校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并参与民族民间工艺的研发与推广,在研究并挖掘民族资源的同时提升了教师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项目教学法

在课程设计中合理地安排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并针对民族文化企业及民间工艺开发的项目。以项目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从而使专业能力与学习内容和个人的实际需求发生关联,将一些具有市场价值项目的相关要求深入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课程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从事民族工艺创新开发设计的经验,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标。而且还可以同企业合作实施项目,以提高他们的项目运作能力与专业技能,在项目教学实施中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项目导入教学的评价方法要求学生进行体系化训练。

(三)“产+学+研+商”教学法

以传统民族技艺结合当代文化创意设计的商品化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将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产品设计进行嫁接融合,创作出具有现代审美观念的特色产品,实现民族工艺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艺术教育,因此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拓展专业教学的区域影响力。“产、学、研、商”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在立足于民族文化艺术理论的基础上正确诠释其民族精神与艺术诉求,更能够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方法把民族文化、艺术与科技内化于艺术设计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并将设计的商品进行商业化运作,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拓展艺术设计教学的适用范围,培养能够利用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使学校的教育知识体系得以辐射社会和市场,能够让接受者获得学以致用的知识与技能。总之,从党的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可知,保护和传承民族工艺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所需,也是艺术设计教育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着相互融合之处,不管是从中华文化传承还是产品创新的目标上来讲,都有极高的契合度,因此,传统的民族艺术只有结合当代艺术设计,立足于优秀民族民间工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进行高校艺术设计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改革,并通过传承文化与知识技能学习并重的教育理念培养民族化、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实现高校设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二元互动和良性循环,让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设计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应对民族文化的消解,使之真正得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2]马文静.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及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11(4).

[3]朱强.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J].艺术教育,2007(10).

第5篇:艺术融合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影视艺术;艺术教育;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都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当中,两者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进入新时代以来,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影视艺术具有较强的直观可视性、极广的传播范围,贴近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高校思政教育吸收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众多优秀学科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包容性。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均具有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因此具有先天的匹配优势,将二者有效融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字影视艺术的优势,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实现。

一、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价值

1.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要素

把握好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要素,方能在二者融合过程中把好方向,夯实融合基础。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教育主体,既包括生产数字影视作品的生产者,如《厉害了,我的国》的出品方,又包括数字影视作品的使用者,如政府、企业、校方和教师等。在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这些教育主体各司其职,为培养德艺双馨、人格高尚、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凝心聚力。其中,数字影视作品的生产者致力于创造能够符合主流价值观、塑造青年品格、浸润学生心灵的高质量作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作品把关,保证艺术作品的引领价值;校方和教师则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筛选作品,通过优化作品传播的校园环境、文化环境、教学环境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二是受众,也就是教育客体,如学生、职工、干部等,分析客体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顺利开展思政教育。教育客体的接受程度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为此务必充分尊重教育客体的发展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更佳的协同效应。三是传播媒介,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传播媒介是视频,即通过一定的影视作品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面对文化市场纷繁复杂的影视作品,学校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严格选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歌颂真善美的影视作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弘扬爱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凝聚报国之力。四是传播环境,当前网络环境无比开放和包容,为思政教育工作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但同时也需要加强引导和控制,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序开放的条件。高校是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主阵地,为有效塑造青年学生健全的人格,需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为二者的融合推动创造优质的环境,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2.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价值

大多数数字影视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生活,当中的故事和人物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能带来极大的教育作用。将数字影视艺术融于高校思政教育,能使教育主体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氛围,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品质和能力。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营造和谐校园。数字影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工具,集中体现了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通过这一艺术形式能够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获得美的体验,进而在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上有所提升。比如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总能使人斗志昂扬,催人奋进。以电影《1921》为例,影片生动再现了我们党成立前后的奋斗历程,表达了对百年前先辈们救亡图存的敬意,特别是影片中李达与王会悟夫妇在时局动荡之下边努力生活边组织筹备党代表第一次会议的场景,呈现了纪实故事片般的现实质感。“年轻的伟人”形象迎合时下的“后浪”,让同为青年人的高校学生极易产生情感共鸣,能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先烈的拳拳爱国之心,进而观照自身成长。其次,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新型教育方式。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是集探索、创新、思想进步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再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将其表现出来,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以情启智,激发创新灵感。最后,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进步。当前各种思潮交织激荡,对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塑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泛娱乐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侵蚀了青年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正确的“三观”。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采用感染力强、塑形价值高的数字影视艺术助力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可通过当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对其进行思政教育,使其自觉弘扬社会正能量,从而实现健康成长发展。

二、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局限

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管理机制保驾护航,还需要四项基本要素的通力配合,方能实现融合效能。当前,在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反思。

1.管理机制不健全,“专技队伍”组建不力

教育管理机制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专业的教育队伍则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执行力度,二者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目前,在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二者的配合度较低,使得思政教育成效不高。一方面,在管理机制上,部分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筛选作品和督导落实,致使教师选取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缺乏参考标准,主观性强,出现了主题混乱和导向多元的问题。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既掌握影视艺术、精通新媒体知识,又善于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所以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使得大学生无法从数字影视作品中体会到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深意,逐渐失去了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不利于推进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进程。

2.渠道管理不善,资源共享网络断裂

目前许多高校已将数字影视艺术融入思政教育中,但由于缺乏有效渠道,没有形成校际、校舍和校企间的资源共享渠道,因而无法实现数字媒体教育功能的最大化。首先,因部分高校的数字影视资源共享意识淡薄,存在着各自为政、保留成果的弊病,不愿分享、交流本校自创的且有极大思政引导意义的数字影视资源,阻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共享渠道不完善,无法为数字媒体资源提供有效的传播载体。有的高校对数字影视资源没有明确的保存和传播规范,加之缺乏统一的传播渠道,使得数字影视资源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各成体系,造成共享网络断裂。

3.融合程度浅显,表达形式单一

虽然各大高校在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面有一定探索,但存在着融合程度浅显、表达形式单一的问题,使得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首先,数字影视资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偏离。部分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源时,忽略了当前的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时选取了毫无内涵和空洞消极的作品,反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课堂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有的学校采用简单的放映式教学,认为播放数字影视作品就相当于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了教师的解读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没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导致影视资源的思政教育流于形式。

4.缺乏辅助教学,忽视效果评估

部分高校因放大了数字影视作品对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独特作用,放任大学生自我解读、自我会意,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有时难免会产生错误解读的情况。若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客观、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估,就无法体现数字影视作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也难以对大学生的思政水平进行全面了解。一方面,许多优秀主旋律影片的思政教育内涵极为深厚,若没有对影片内容进行阐释性补充,没有教师的思想引导和启迪,大学生便无法理解其中深意,也就无法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在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缺乏对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无法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遇到瓶颈,这也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

三、新时代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对策建议

1.健全管理机制,组建高校“专技队伍”

当前,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组建高水平的“专技队伍”是推动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健全管理运行机制。部分高校的数字影视作品筛选工作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般是高校教师自主选择作品在课堂上播放,既没有向校方报备,也没有研究恰当的融合方式,最终的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此,高校要实现制度化管理,确立一套规范的思政教育数字影视作品筛选、创制、传播和储存管理制度。教师筛选完影视作品之后要向校方报备,并附教学课件说明同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式及预估效果,以便于校方把关。在数字影视作品传播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作品的价值和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将影视资料、教学课件及学生的反馈等形成完整的资料并妥善保存,以便不断总结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经验。另一方面,要培育一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充实的思政专业知识的高素质队伍,使其能分辨数字影视作品的优劣,理性地对待作品并将其正确引入思政课堂,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在交流与沟通中提升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2.加强渠道建设,形成交流网络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全新的沟通模式,各大高校务必乘着网络技术发展的东风建设资源共享渠道,提升数字媒体资源利用率,助力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首先,各大高校要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分享、传播具有思政引导意义的数字媒体资源,在交流中互相进步。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这就充分说明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必要性。一方面,要加强校际联系,搭建思政教育交流平台,鼓励各大高校教师参与平台交流,分享典型的数字影视作品,并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沟通,在相互沟通之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凝聚全体教师的育人合力。另一方面,要善用教育资源。教育部通过慕课、微课及微博等在全国推出了许多精品开放课程,其中不乏优秀的数字影视作品,高校要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鼓励他们选择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影视艺术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其次,高校之间要通力合作,建立“数字媒体资源整合展示平台”,实现资源的交互和师生之间的交互,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数字媒体资源整合展示平台,高校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借鉴彼此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提升教学内容供给的逻辑性和及时性。最后,数字影视资源是社会化资源,是全社会的文化艺术财富,为此高校对数字影视艺术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不能与社会割裂,要加强与社会各方的联系。高校要积极而广泛地收集政府、企业、媒体等机构的思政教育数字影视资源,将其与学校的现有资源形成有机互补。

3.丰富融合内涵,拓展表达形式

高校要想行之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对影视资源的甄选必须充分考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凸显深刻性和时代性,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的教学中,可以选取《八佰》《红海行动》《小兵张嘎》等影视作品,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震荡和心灵启迪。其次,要不断拓展教学形式,杜绝简单的放映式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思政教育的内化和深化。最后,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主动策划和制作数字影视作品,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投射在影视作品中,在影视实践中传播正能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在2018年开启了“光明影院”项目,鼓励学生制作无障碍电影为视障群体带来艺术享受。这一项目的启动一方面使学生接触到了视障群体,在项目制作过程中了解到更多关于这一群体的生活和故事,从而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自豪,在项目打磨过程中学到了善、敬、平等、尊重等中华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投身于公益放映活动有助于陶冶心灵、塑造高尚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增强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在高校中开展影视实践是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之举。

4.实现辅助教学,重视效果评估

新时代下,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将所学习的教育信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提升自己的思想情操、坚定自己的信念信仰。为此,对大学生进行数字媒体作品传播时,首先要从前期筛选、中期传播到后期思考形成全流程管控。具体而言,在前期筛选过程,教师要根据近期时事热点、纪念节日等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料,使资源的选取能同时势大局、社会焦点相结合,提升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影片播放前,教师可以将影视的背景和内容进行适当“剧透”,避免部分学生因不了解背景而一头雾水,难以有效领悟影视作品要传达的感情和力量。播放完成以后,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以廓清学生思想迷雾,起到纠偏作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说出感想、道出思考,使其观有所思、思有所得,最大限度地发挥影视作品育人、化人的作用。其次,要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估。高校要对教育题材、传播者的素质、影片感受等进行效果评估,找出成功的原因和优势,再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鼓励教师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以发挥数字影视艺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最大成效。比如有的学生建议影视作品的选取同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这就涉及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为此,专业课教师要同思政教师加强联动,探讨如何将影视作品中包含的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使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共进。

四、结语

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问题,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过程。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全球进入了视频阅读盛行的时代,高校的思政教育也逐渐融入了图像和视频等视像化元素。数字影视艺术以视像化的传播形式为受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让大学生在视觉享受的同时得到心灵启迪,接受思想政治洗礼。高校必须解决好二者融合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渠道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重视辅助教学和效果评估等措施,为推动新时代数字影视艺术与思政教育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乾.“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J].南方论刊,2020(6):91-93.

[2]刘绪.数字影视艺术的符号学解读[J].电影评介,2017(18):61-64.

[3]张燦.“泛影视教育”理念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辩证关系[D].南昌:南昌大学,2020.

[4]朱海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音文本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7.

[5]刘莉.思想政治教育视像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6]李蓉.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J].出版广角,2021(24):86-90.

[7]张智宇.影视艺术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路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3):72-7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