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医学精英教育全文(5篇)

医学精英教育

第1篇: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大学英语;茶学专业;教学研究;新模式

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其对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诉求和期待。对于茶叶英语教学活动时,其必须站在文化包容的大战略格局中,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深度解析教学诉求,从而搭建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最佳模式。

1当前大学英语茶叶专业教学状况认知

结合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看,学生需要具备必要的语言思维和文化理念认知,以及具体的学习能力等等,但是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实施时,学生尚未能具备主动探索知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实施进程中,必须注重把握教学的本质,这是立足学生培养实际的关键诉求,当然结合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诉求,变革教学体系,实际上,也是当前从英语教学活动基础所出发的核心诉求。此外,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来说,其缺乏良好的课堂互动。比如,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为匮乏,尤其是在整个英语教学体系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可以说,其直接影响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效果。客观来讲,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其诠释的不仅仅是全新的课堂关系,同时更重要的是,这实际上也是全新、高效率的课堂模式。而就当前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状况看,其突出表现为:老师把控,学生被动,教学不够生动等等,这就使得英语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诉求。

2一带一路背景认知

一带一路是我国站在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发展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所提出的一项伟大倡议。在一带一路背景的具体影响下,其承担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上的诠释,更是高度开放的心态和格局。尤其是在当前整个国际交流贸易开放的大格局背景下,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不仅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诠释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工作思维和价值心态。在一带一路中,其目标旨在通过参与建立各国之间友好协商多方合作,从而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开放协作关系。客观的看在该倡议中,其阐述的内容是多样化的。除了政治经济等元素外,其在教育和人文交流中也有诸多期待,尤其是其中鼓励各国之间能够加强民间交流,尤其是在该倡议中提出我国为沿线国家提供超过2万余培训岗位,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人才培养交流成为必然可能。正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成熟,如今我国文化正在被沿线国家所接受和认同,我国所培养的人才,也成为整个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生力军”。尤其是在广大沿线国家,其对我国人才和培养人才体系的充分认可,都使得我国当前所开展的具体教育活动极具生命力和竞争力。通过立足实际,从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扎实,知识丰富,尤其是文化掌握和理解深厚的人才,其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渴求的人才对象。

3大学英语茶学专业教学的具体诉求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围绕具体的社会需要,进行变革和调整。对于整个教学体系来说,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所承担的教学职责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掌握丰富而成熟的英语知识内容,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必要的思维,尤其是能够将个人的学习兴趣与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相结合,从而构造极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当然,对于我们开展的教学活动来说,其不仅要满足教学考核中的各项诉求,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通过丰富融入专业特点,进而确保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诉求。对于茶叶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来说,其中所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普通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对茶叶专业的相关知识内容相结合,通过深化融合,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整个茶学专业英语教育活动开展来说,其有着自身特殊性,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特点,还是教学活动中包含的内容,都有着自身特色。也就是说在具体开展茶学专业英语教育活动中,需要注重茶学知识内容和茶文化体系的总和融入。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培养和教学活动的升华开展。因此,对于现阶段我们所参与的英语教学而言,如果想要实现整个英语教育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站在当前整个时展的时代背景下,将人才培养与英语教学活动创新两者深度结合。通过具体构建英语教育活动创新提升的全新机制,进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中的英语人才需要。正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其对整个英语教育活动价值认知不断提高,如今我们想要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和人才培养诉求,就必须对结合时代诉求和专业特色,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内涵,进而构造最佳教学机制。

4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茶学专业教学研究新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领导人站在高度开放的视野下所提出的伟大倡议。通过对该倡议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对文化与教育带来了重要诉求,不仅如此,也为整个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茶学专业从产生到体系发展,其最核心的动力在于其中包含和阐述了茶文化的内涵。在大学英语茶学专业教学研究全新模式构建过程中,要尽可能确保整个英语教育活动与整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形成高度匹配。客观的看,茶学专业所关注的英语知识内容,不仅仅是具体的英语词汇和语法,同时其更关注的是与茶学相关的诸多内容,比如茶学的词汇知识、茶文化体系内涵等等,可以说,这所给与我们阐述的内容中,不仅表述茶学专业的完善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充分凸显了文化功能。客观的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之间的开放与具体交流活动进入了全新高度。而茶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价值是其他诸多元素都不曾具备的。可以说,其沿线国家恰恰正是我国茶文化传播和影响的国家,因此,这就对整个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诉求。因此,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有效的做好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活动,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充分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理念,尤其是选择合适的人文理念和价值思维,通过对影响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理念内容进行集中分析,从而获取最为全面的知识内容。当然,在深化学生培养过程中,其实际上也是提升学生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的重要过程中。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内容,更是良好的心态。因此,在全新构建茶叶专业教学新模式时,要注重将知识内容教学与心态培养有机统一,通过系统化诠释影响学生成长的心态理念,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思维内容。尤其是对于当前学生培养的具体环境而言,其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辨析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创新和应用。当大学英语茶学专业教学新模式在具体构建时,如果想要实现整个培养活动的理想效果,那么其需要的不仅仅是充分注重教育的引导作用,同时必须充分注重发挥整个教学课堂的相关作用,打造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可以说,不仅是整个学生培养活动的实施要求深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是新课改理念影响和发展下的深度创新和结构再塑,以高度创新,从而让整个英语教学创新能够与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统一。

5结语

结合英语教学的客观特点看,其实践属性极为浓厚,尤其是真正有效的英语知识学习,需要学生结合语言表述的方式来具体感知传播。当然,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还要注重把握学生为基础这一客观的教学要求,从而为学生充分赋予英语教学中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获取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邵华,喻惠群.《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86-189.

[2]吕婷婷,王娜.从中外合作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93-195.

第2篇: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教学模式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代医学教育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当下医学发展的趋势。因为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符合实际中的现代医学英语教育。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医学英语教学,对促进医学领域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医学英语的学习,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键问题,这对于医学进步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医学英语的分级教学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同进步。但是,传统医学英语分级教育模式中仍然存在学习制度不统一、考核体系不完善、学习资料缺乏等问题。目前,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演进,为医学英语教学创造了理想的模式。

1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出路

目前,由于医学技术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在对外交流中,我国的医学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我国的医学英语教学落后于当前学生与医生的职业需求。在我国存在着医学英语师资匮乏的现象,因此,医学院校只能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制定的医学英语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的方法都是以平均水平为基础的,这意味着优秀的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但对对于英语知识水平不足的学生来说,医学英语又很难掌握。同时,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种比较基础的医学英语教学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专业人员想要掌握更高技能的需求,医学英语的水平是研究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前提。因此,展开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医学英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医学英语学习分为不同的层次,从核心学科到英语的核心学术领域,从而达到核心领域的最终目标。学生也可以从通用英语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习,在掌握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地提高医学英语水平。

2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特点

2.1教学过程灵活

在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分级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与学校。除了传统的学习手段外,医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或在电子阅览室等场所自主获取医学英语的知识,从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时间,随时随地上网获取医学知识,而且可以保证自己学习医学英语的效果,达到不忘记的目的,对医学英语的知识点也可以多次学习。利用网络,师生之间也可以实时交流,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提升医学英语水平也大有裨益。

2.2增强教学效果

医学生所学的知识都将服务于最终的临床实践,因此,在学生对医学英语进行学习前,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教师将要教授的医学英语进行预习。通过网络,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与医学英语相关的知识,开阔视野。在课堂上,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分析过程中,学生都可以利用教师录制的视频片段进行自学,也可以在课下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利用相关医学英语学习软件来增强自己的临床实践效果。

3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可靠性

3.1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根据学生的焦虑水平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具有意义的认知,学生语言学习中的焦虑程度与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有关,即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语言学习者的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存在负相关。对医学英语产生焦虑导致的结果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干扰,在学生对传统医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取得学习效果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的听力和口语的测试,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有记忆医学英语长单词、理解复杂句子的歧义、复杂句子的歧义性等方面。因此,过难的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成绩不佳,丧失学习兴趣,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无法应用已学知识,形成恶性循环。在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分级学习模式,可以避免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教学,避免了对学生之间差距的比较。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医学英语的学习,在虚拟的交流环境下,灵活自主地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和方式,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客观的学习效果评价,实现医学英语的学习目标。

3.2教学资源丰富

网络环境下,丰富的医学英语信息资源有助于克服传统医学英语课堂教材内容陈旧、时效性落后的弊端。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医学英语内容相关的文字、图像和音频,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对医学英语的说、读、写、译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及时更新海外医学发展的最新科研成果。此外,麻醉学、临床医学及内科、放射科、康复科等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选择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医学知识。在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医学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水平程度进行分类,学生可以在测试后自主选择学习方案。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因材施教。

3.3改善教学的语言环境

对于外语的学习来说,真实的外语语言环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克服了传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可以真实地反映英国、美国等地的卫生政策、方针和实践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与外国的医生或医学专家进行医学上的沟通,鼓励学生阅读真实语境下的英语原版文献,翻译和撰写外国的医疗文件。医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对医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网络环境可以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出路,普通的英语教师可以与医学教师进行合作,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利用网络课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医学英语教学,并通过合作不断完善。

4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措施

4.1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分级模式的有效开展

由于医学英语教师的严重不足,以传统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实施,而且还有考试成绩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弊端。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可以超越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让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同一医学专业的学生相互学习。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水平和语言能力,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目的是为不同的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又能发挥分级课堂的优势,这是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教学的最佳解决方案。医学英语教学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原则的实现来自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它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自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不同医护人员英语水平的目的。

4.2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升级

网络环境下的分级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内容,应适应不同层次医学生和医生的需要,体现不同医学学科的需求的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英语能力。这么多内容在传统医学英语课堂上很难全面呈现,但使用不同的网络工具就能方便地实施循序渐进的英语技能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状况的不良影响。文字、图像和音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在英语医学学术交流中的基本听说能力、翻译和撰写文学评论或论文的能力。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或执业医生根据自己未来的专业成长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培养自己的技能,培训的内容将按照医学专业和具体词汇进行划分,强调了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因此,除了将各种专业知识按照从简单到高级的层次进行设置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内容选择。

4.3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

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在的教学,教学评价始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应采用以评价为核心的制度。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形成医护人员的终身学习过程。在完成初步评估后,学生可以进入自己的学习层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选择自评的方法和内容,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差距、弥补不足。

5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医学英语教学必然会向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向发展。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英语,提高医学英语能力。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分级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牧潇.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3-85.

[2]陈阳.网络环境下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慕课教学模式剖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0):3-4.

[3]朱建芳.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医学院校硕士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465-467.

第3篇: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参与式教学法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干,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对高等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是其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文件要求各高校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其中参与式教学方法受到高度重视。“参与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0世纪80年代参与式教学法风行欧美,90年代引入我国。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参与式教学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也在众多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比国外,我国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相对较少,正因为如此,本文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当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课程,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以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为研究基础,并建立数学模型加以分析,因此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该课程的教学面临“本土化”问题。从教学具体内容来看,微观经济学具有内容多、理论抽象、要求一定的数学知识、图形分析多且复杂的特点。另据各校开课情况来看,微观经济学是相关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经济学类课程,且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此课程(个别专业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基本上采取的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学生沦为教学的旁观者。由于课程知识难度较高、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一学期下来,学生们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突击学习,强行记忆,实则对很多知识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利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并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这与我们建设应用型本科学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要求相去甚远。从2000年到2016年,从一名经济学学生到一名经济学教师,我在多种场合亲身参与了经济学的学与教,深感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来看,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板书的方式,而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和运用,绝大多数教师也都开始转向使用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看,多媒体手段的引入使得经济学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但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只是将本该由教师板书的内容搬迁到多媒体课件上,没有真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然很单一。

(二)单纯的理论灌输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多,按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往往课时不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都是将仅有的课堂时间留给了理论讲解。一般情况是:老师从一堂课开始讲理论,全程学生抬头听、记笔记,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坐得腰酸背痛。枯燥的理论讲解、较难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在第二堂课开始叫学生起来复习上堂课内容,部分学生一问三不知,学习效果非常不好。

(三)经济理论本土化程度不高,理论缺乏相应的中国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本身是西方经济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由新古典综合派发展而来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那些理论。其理论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与分析。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市场发展程度、经济结构还是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这就为我们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理论本土化”问题。但这实际上也是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各高校采用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和尼可拉斯•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翻开这两本书,你会发现高鸿业的教材是纯粹的理论讲解,很少涉及到案例分析,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从讲解到习题充斥着各种案例,并且是紧紧的与实际相结合,当然这种案例主要以分析美国市场为主。这并非个别现象。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我们国内在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时还仅仅只是走了第一步,进一步的理论“本土化”、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

微观经济学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也是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少之又少。

(五)考核方式单一,效果欠佳长期以来,微观经济学的考核

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是在学期末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上也主要以单选、多选、概念解释、简答、计算、论述等为主,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类的题目比较少见。传统考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无法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另外,就本人的实践来看,由于大一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仅仅是进行理论学习,缺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因此,即使是在考核方式上注重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学生也往往出现思维混乱、毫无头绪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要求,这反过来促使教师在前期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对于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没有达到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怀化学院共有13个专业开设有西方经济学微观课程(其中有8个专业微观经济学部分单独开设一学期,课时在51-68之间,5个专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部分同在一学期开设,绝大部分专业都将其作为专业能力必修课),共有近10名教师承担了此课程,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教师,我也承担了两个班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学生时代的求学经历与从教近十年的教学感悟,促使我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不断尝试,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导向,以各种形式的项目为载体,以参与式教学方法为理论支撑开展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探索,对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以目的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发挥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

综观以往的教学,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对知识的运用甚少,更别说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究其原因很多,比如课时不足、内容庞杂、理论有难度等等。但这样的课程一学期下来,学生收获有限,即使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所有的理论指导实践都成为空话。要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在一开始谋划课程教学时就应明确本知识点学习后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并根据目的要求设计好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激励学生参与其中,表1中是本人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设计的部分项目。目前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各高校掀起热潮,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二本院校,完全可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的真正落地。

(二)采用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中,一直存在一个难题,那就是课时不足问题。以往光讲理论,授课教师已感时间紧迫,在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后,学生参与项目就更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在笔者看来,随着我国多种信息化交流工具的普及、多种课堂形式的研究深入,这个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比如,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蓝墨云班课等工具实现项目资料的与讨论及各知识点的考核,还可以利用当前各高校大力建设的MOOC来实现理论知识的堂外讲解、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解放了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的设置、组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以往上完课就不碰书的坏习惯。

(三)项目形式应不拘一格,多种形式交互采用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进来,亲历知识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置项目的时候要立足以下几点,一是要更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二是要加强学生对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理解,三是要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项目形式。比如,在讲解微观和宏观的区别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模拟KTV的火灾现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顺利逃生,为什么火灾往往导致大量伤亡。学生通过奔跑、推挤亲身感受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差异,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在未来的工作、创业中如何利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差异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再比如,在讲解边际概念时,可以选取十多名学生完成“排排站”的课堂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点。在每一个项目结束之际,教师都应进行知识延伸,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总之,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根据知识点的特征,采用诸如情景模拟、课堂游戏、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分组实验等形式来实现学生的参与。

(四)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师转变为引导师、催化师

微观经济学内容复杂,有些还抽象,此时单纯的采用课堂讲授往往效果不好,学生不理解,容易忘记,不会应用。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老师都已经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学,以知识的传播者自居。但面对90后,甚至是95后这批思维更为活跃的年轻学生,很明显单纯的课堂讲授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进行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师转变为引导师、催化师。教师在事先设计好项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角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的“煽风点火”,起到催化师的作用。比如在消费者效用理论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赶时髦的心理”。这个话题所涉及的问题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存在,首先教师就可以给出一组商品让同学们选择,并提问他们选择的理由是什么,从而引出今天讨论的课题“赶时髦”——对消费者效用的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对同学的发言适时的提出质疑,引发同学之间的辩论。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所讨论课题与“消费者效用”这个理论有什么关联,在实际生活中可否利用这个理论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在整个课堂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始终只是有节制的参与,起到引导师和催化师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以学生为思考主体来进行教学。

(五)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教与学的过程考核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很多高校都将其考核成绩的评定进行三七开,即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成绩。这直接导致同学们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效果,到期末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只求学习成绩过关。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考核方法直接导致的就是学生考完就忘,知识不牢固,更不用说运用。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注重过程考核,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对过程的考核可以从多方入手,一是通过学生提交的学习材料考核其课程预习情况;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观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质量高低等;三是采用小考方式摸底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考核的方式也可以多样,比如通过考试、提交论文、综合项目PPT演示等来实现。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更能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面对“95后”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成为社会风潮的当今,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也应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艰深理论,而应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既支持实践活动,又能从实践活动吸取营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群,魏远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兼谈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59-61.

[2]刘爱雄;颜蔚兰.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8):71-72.

[3]刘旺霞,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02-106.

[4]钱耀军,李娴.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当代经济,2015(19):136-128.

第4篇: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医学英语

长期以来,医学人文似乎等同于医学伦理等概念。事实上,“医学人文是学科间的、日益国际化的努力方向,吸收各种学科之创造性和思想性之所长,以追求医学教育为目标”[1]。医学人文不仅仅包括伦理道德,而是与人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医学问题。医学科技的发展造成了医学诊疗中“见病不见人”的现象,并引发诸多医患问题。只有医学科技和人文精神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践行医学服务于人的本质。未来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全面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需兼具人文素养,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能够对患者及生命给予关爱和敬畏,保持以人为本、扶危济难的医学职业精神。

一、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富有责任心、同情心和使命感的活生生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学技术、还需兼具医德修养。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推行医学人文教育是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院校的教育重心向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倾斜,过分强调技术教育,而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在我国,“根据中华医学管理学会针对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情况的一项问卷调查,人为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高达98.4%,其中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引发纠纷的有49.5%。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缺乏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2]。医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医生在面对患者时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医学技能,还要具备人文关怀,除了诊治疾病,还要充分了解病人及其个体特征,从生理和心理上去关爱病人,给病人足够的尊重。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缓和医患冲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推行医学人文教育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如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生培养目标未能紧密结合,在高校医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并未得到充分体现;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人文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浮于表面,效果欠佳;重视医学科学,将人文医学与医学科学对立起来,过多向医学技术教育倾斜,忽视人文教育。

二、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人文教育与医学英语教学结合的可行性

大学英语作为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课,往往将提高英语技能作为教育目标,极少甚至没有与医学专业知识相关,人文素养的渗透更是缺失。医学英语作为学术英语的一种,有助于全球医学工作者相互交流学习,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上同样承担着传播人文教育的使命。“将人文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把医学与人文教育结合,把‘授业’与‘传道’‘解惑’有机统一,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3]。因此有必要在医学院校尝试推行新的医学英语教育模式,使医学英语课程成为既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又补充医学专业知识,同时又能加强人文素质的综合性课程。

(二)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

1.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条件医学英语作为本校的特色课程,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契机,该课程的课程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良,迄今已初步成型。该教学改革模式主要针对本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在课内和课外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各类医学人文专题任务。本教学改革所采用的教材为《医学英语新教程下册》,由王兰英,王玉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医学英语人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学校的支持下,实施一个学期,改变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转变为小班教学,平均人数约70-80人。学校的临床专业为重点专业,也是重点培养对象。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好,学习需求较高,动机较强,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和改革有较好的期待。师资包含中方和外籍教师(医学相关专业),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支持。结合医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一个学期共讲授四个单元,包括Diseases,Cancer,Diabetes,Pain。每周两节课(共80分钟),课时周数共18周。根据每个单元的医学主题,教师设定相关的医学人文话题,并辅助以视频,音频,阅读材料,课堂活动,单元总结,口语对话等不同的教学活动和形式,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英语,医学知识,人文素养三者的有机统一。

2.医学英语课程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医学英语课程体系。首先要解决专业教育和英语教育的矛盾。胡方慧等认为,新的课程体系应该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即通过医学英语人文课程的拓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医学人文知识,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以便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感悟生命,尊重生命和患者[4]。实施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教师团队必须转变观念,执行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实现“仁”与“术”的统一。

(2)挖掘医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随着教学理念更新,教师应该拓展教学内容,学生除了掌握医学篇章的知识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提出问题,帮助理解,培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深层次感悟。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指导学生进行医学话题演讲,拓展阅读材料,积累相关医学知识,或组织人文话题的辩论;或者设置场景要求学生进行全英场景表演。以教材为主线,以课外材料为辅助,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医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以教材《医学英语新教程下册》中的第五单元Cancer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引导,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阶段:课前,利用QQ群和网络教学平台癌症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癌症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案等并设置相关问题,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课堂,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PPT或者口头汇报;教师讲解医学知识背景,汇总癌症相关的术语、词缀、医务会话常用句型;引导学生就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进行讨论。课后,与癌症主题相关的材料,如VOA健康报道专题材料,或与之相关的影视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和主题写作,如怎样对癌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减轻疼痛,心理支持,临终需求,倾诉,交流,认同)。另外,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以英语作为工具,品味文学经典,如作为患者的作者、作为医生的作者、作为患者或医生的人物、以医学为主题的作品,医学中常见的“生和死”、医学伦理等,为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支持。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医学人文教育途径。大量的阅读和多样的教学活动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和辅助,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推动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让医学人文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课前,课堂,课后)。利用雨课堂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制作微课、上传视频音频资料,还能布置口头练习等各类任务;教师能随时随地在平台与学生分享教学资料,既有助于学习英语又增加医学话题知识的了解;同时教师还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作业,出勤,学习记录。教师团队应发挥创新能力,如英语教师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教师合作,扩充和挖掘教学资源,分享医学人文案例,实现学科交融,使人文教育和英语、医学合为一体。教学评估和测试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医学院校的英语课程考核大部分采取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的形式。然而,医学人文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仅以一次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科学的。教师应改革原有的考核评价方式,加大形成性评估的比例,为学生建立教育档案,主要的评估手段有:口头报告;PPT演示;书面作业;小组活动;课堂考试;病例讨论;辩论;微视频制作。在英语语言技能、医学英语知识储备以及人文素养意识等方面做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使教学评价真正促使教学改革,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

(4)开展第二课堂,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补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兴趣,锻炼学生思维、口语、沟通、合作、创新能力等,比如举办演讲赛、辩论赛、写作比赛;学生作业包含视频制作,读书分享会;开展人文知识讲座,为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感受医学人文。

3.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反馈

在教学改革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9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调查结果显示,75.8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是“有必要”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建议和想法。如“阅读材料最好有汉语译文”;“在形式上文字版比较枯燥”;“音频和视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单纯阅读文字材料还是不行的,讨论和反馈很有必要”等。

三、结语

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医学英语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模式不但能够协调大学英语、医学专业英语和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做到三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2]江晓东,隆玉婷.《医学生人文英语选读》简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

[3]陈洁,姜柏生.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高教,2014(4).

[4]胡方慧,朱敏.大学英语向ESP转型期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兼谈医学人文英语课程建设[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4).

[5]王兰英,王玉安.医学英语新教程(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第5篇: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虚拟仿真技术;口腔医学教育

引言:

被称为虚拟现实的虚拟模拟技术,是能够创造出虚拟世界并应用到的计算机系统。系统使用计算机技术,创造视觉、听觉、触摸等感觉和现实极度相似的虚拟环境。通过使用各种交互式设备,系统使虚拟环境与实体相互作用,使操作员可以具有原始的交互视觉并自动进行信息交换[1]。这是先进的数字人机交互技术。近年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虚拟模拟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口腔外科学教室虚拟模拟技术的应用讨论了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前景。

一、医学教育为何选择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模拟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是强化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虚拟模拟技术是模拟环境、感知与自动化系统、传感器装置等各种技术高度结合。使用电脑模拟虚拟环境,通过具有触摸反馈功能的控制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予操作者带入强烈的环境投入感。

二、教育部大力度推广虚拟仿真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学科,为学科的革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为促进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实验的融合,教育部发表了相关文献,将本科计划建设虚拟模拟实验教育列入实施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纳入实验教育项目,扩大实验教育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增加实验教育的施工强度,进行虚拟模拟实验教育。这无疑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虚拟仿真助力打造“新医科”教育

虚拟模拟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了医学教育的视觉化、生动化,虚拟模拟软件利用计算机和手机终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学生进行真正的“虚拟模拟”并进行开放式教育。将“在线+离线”的混合教育模式的虚拟环境结合现实,为“新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医学教育是主要针对人体的构造进行研究,很难直接显示疾病的起源和发展,传统教育缺乏形象性和跃动感对学生掌握医学知识没有帮助。而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虚拟模拟三维软件技术构成的人体模型,让学生利用计算机,通过“漫游”的交互模式更加直观地理解人体解剖结构,这种创新的学习方法不仅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互动强度,通过设备的模拟操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有效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2]。虚拟模拟技术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传统的教育学习转化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四、虚拟仿真更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医学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须掌握各种外科技术。因此,有必要在临床作战功能训练中,通过虚拟模型的操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更先进的临床操作功能训练仿真环境,医学院校学生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医学技术训练,为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其具有实时交互、课程标准化、易于监控、不涉及伦理风险等优点,虚拟仿真技术的普及已成为医学实验教学的一大发展趋势。

五、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是实践性较高的学科,口腔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准备临床实习。例如牙齿供应不足、体外牙齿代用品有限、部分实验材料成本高、实际操作不足等,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能随时进入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操作条件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教育的同质性很低。虚拟模拟技术的应用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口腔手术操作步骤,提高了学生临床工作水平,许多研究都强调了虚拟模拟作为新技术的重要性,在虚拟学习环境中,专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达和感知进行了检测,并教他们如何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感,这对学生环境中的情感表达和感受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领域有如下应用。

5.1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授利用虚拟模拟的三维图像技术构建了虚拟解剖实验室,其原理是基于断层扫描、人体切片、实物标本扫描等数据,进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上的真实物理图像,以及组织内部构造等虚拟解剖模型的重建,制作了虚拟口腔解剖学,标本库作为口腔解剖学的必要基地,生理学教授向学生开放了虚拟解剖实验室,学生们在三维横断面上开发了虚拟解剖实验室的三维模型[3]。通过网络终端远程访问虚拟解剖实验室,实现自主学习。

5.2口腔颌面外科教学

关于口腔下颌外科课程,教授们利用虚拟模拟三维软件技术构成的口腔下颚面模型,让学生观察抽象三维口腔下颚面解剖构造,直观地理解口腔下颚的解剖构造。另外,为了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专家正在研究下颌切除术,内视镜辅助外科95级训练系统,对口腔外科的初学者教育非常有效。重庆医学院开发的虚拟模拟触摸系统,创造了国内首个虚拟临床环境,结合高精密触摸反馈装置的拔牙手术培训项目,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易发的各种临床危险,因此,可以实现充分动员。该项目结合了口腔医学、信息工程、自动化、大数据等多个学科和方向,完美融合了多个学科,促进了语言教育模式和方法的进步,开创了口腔外科医学教育数字化的新时代。5.3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教学一些研究者将虚拟口腔教育系统与技术相结合,对口腔康复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并进行了牙齿预备、印前准备和修复设计,将虚拟操作系统应用于上海市口腔医学院口腔训练教学中,主要从事电子管的制造和口腔培养体的导航出发,“95”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临床处理能力,教育系统研究了口腔康复固定医学实践教学的应用,南京医科大学开发的口腔科交互式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口腔颌面形态与功能重建项目,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研制的chin和重庆医科大学开发的局部牙齿制造技术项目,从不同角度对口腔康复虚拟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

5.4牙体牙髓病学教学

目前已形成两种牙腔预备、数字化根管预备技术,水切割术虚拟模拟实验、水再生虚拟教育项目等已成为较为成熟的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数字根管预备技术和评价项目通过虚拟模拟教育方法和操作演示,让学生感受虚拟路线治疗过程。特别是加强了渠道的准备和渠道充电技术的认识和体验,提高了渠道治疗学的教育水平[4]。生物切断术的虚拟模拟实验结合临床模型训练和临床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模拟真实的诊疗环境,革新的教育模式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新体验。虚拟化生命切断骨髓的治疗过程,符合微诊教育理念,在体验式学习环境中反复练习,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开放设计,以方便资源共享和持续更新,保持诊疗水平,另外要扩大儿科口腔医学的普及。

5.5牙周病学教学

北京大学开发的牙周外科实验教育虚拟模拟项目是根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专家研究制作的国内首个牙周训练虚拟模拟系统进行的,根据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需要,自主进行的目的。通过对“视觉语法”的研究,促进了教育方法的革新,应用于教育训练和操作技能评价,多个学科领域相互交叉,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口语教育的量化和规范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5.6口腔正畸学教学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组对正常病例进行分析,然后在诊疗设计方面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基于“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计算机交互运作,运用病例数据库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高度模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技术案例,结合临床常用软硬件,收集在线生殖治疗临床诊疗案例信息,辅助检查分析,该平台引导学生掌握正常临床病例管理的全过程,强化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临床的学习体验,实现平稳过渡[5],由温州医科大学开发的青少年突出症诊疗虚拟仿真实验通过2小时的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口腔医学本科生更快地掌握该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六、“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国内首家实施虚拟模拟实验的大学之一,介绍了6lpragrqw虚拟模拟系统,结合磨削机的先导触觉技术,推出了电子管修复牙齿损伤的虚拟模拟教育程序。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我校和国内其他口腔医学院。学生非常积极地去学习,经统计,学习效果相当不错。95技术被应用于口腔疾病的基础操作训练。培养学生自习能力,让他们体验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临床病例实际体验,虚拟模拟实验教育项目的应用模式为“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结合”的混合教育模式是传统的对立面。将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完美契合在一起。在这种混合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进度安排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相互沟通。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整个课程进行跟踪指导,针对学生提出的课程问题的中心和难点问题进行指点。同时虚拟模拟实验教学中图形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学习效率,深度扩大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者的合作能力。

七、结束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拟模拟技术将逐渐得到改善,在口腔医学教育领域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中国学者坚定认为,虚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必然方向,网络虚拟教育是开放的。虚拟模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在实习规范教育中应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虚拟模拟技术的应用,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授课效果也更加明显,将会受到更多的口腔科学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张瑞成,陈志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纵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7(7):130-132

[2]张云洲,吴成东,崔建江,丛德红.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J].电器电子教学学报,2018(09):116-119

[3]王景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教学应用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5):173-174

[4]周学东,叶玲.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1(5):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