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知识营销论文精选(九篇)

知识营销论文

第1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挖掘;知识共享;节约型营销

如何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我国缓解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意义重大。

而创建节约型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可持续发展资源瓶颈的重要基础。因此,创建节约型企业绝不是企业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适应整个社会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企业自身“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节约型”企业没有固定的含义,所谓“节约型”企业应该是资源消耗少、成本水平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从这个含义上讲,节约型企业是现阶段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所应追求的目标。

建设节约型企业可以从很多方面人手,尤其以生产经营为重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通过采用知识管理,以及对技术的大量投入,在研发、产品、销售、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企业效率,对建设节约型企业的作用非常明显。

一、知识管理与市场营销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已经逐渐成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实践知识管理,也成为企、世未来发展的一项有利保障:时知识的管理工作并不着重于知识本身(及围绕着知识的各类技术)进行管理。而是更慢调把知识看作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着重主张利用知识实现企业更好的经营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过程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基本环节:知识转化、知识循环以及知识组织/存储其中.知识转化过程说明的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问的关系,知识循环则强调的是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知识组织/存储是指将知识在组织内部沉淀下来,成为企业全体员工可用的共同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的心理不断成熟,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企业要是固守原有的管理理念,进行“大量营销”,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而且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因此在企业营销领域,充分实行知识管理,会有很大的作为。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营销的工作对象就是客户(包括合作者、分销商和顾客等),并且从开始就有客户参与,是协作伙伴关系,他们共同构成了组织外部网络。根据价值链的分析,在市场营销的重大行动、重大目标和其自然的联系中,营销组织必须利用知识管理在关键环节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保证组织未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营销的方式以及如何管理客户信息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掌握大量的客户信息,以挖掘更多的市场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营销的精准性。

二、以知识管理实践“节约型”营销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在管理的诸多职能领域中,营销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践中,营销浪费现象却是普遍存在。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在2004年底,发表了题为《亟需改善营销生产率》的讲演。他指出,营销的结果令人尴尬,广告失效、促销浪费、新品失败、市场失控等现象屡见不鲜。此种情况在我们国内尤其普遍:过大过高的目标(全国第一、世界前列、世界500强等等不胜枚举)、过度的包装(如月饼)、耗资庞大的广告和赞助、无时无刻不计血本的促销等等。营销的浪费反映的正是当前营销的浮躁、盲目、冒进、急功近利等不理性的企业心态,也是中国本土企业总是无法实现超越、做大做强的一个原因。面对越来越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和市场,越来越注重成本竞争和资源优化的营销时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营销的未来,树立新的营销观念和理性营销心态,实现营销的全面改造和革命,首先就应告别“浪费营销”,倡导“节约营销”,走入理性营销时代。

2.1通过有效渠道,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及消费知识,培育节约型的消费者

现实的情况是节约的消费观念在中国市场并不成熟,消费者对那些真正能够节能的产品的认同度还很低,很多消费者盲目求新、求大、求高,对一些高耗能的产品趋之若鹜,例如买车一定买大排量的等等。面对这种消费现实,该如何培养具有节约观念的消费群体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第一,通过消费知识的传递,让消费者真正了解产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让消费者能从消费节能型产品中真正得到益处,例如价格的降低、功能的改进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等等。消费者从中得到好处,自然会在消费中注意节约,形成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企业经营的一切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市场,市场上存在什么样的需求,决定了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去生产。如果消费者普遍具有节约的观念,就会迫使企业注重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节约”。因此实践“节约型”营销,建设“节约型”企业,可以首先从市场人手,培育节约型的消费者。此外,企业在日常开展营销过程中,应该奉行“社会营销”的理念,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以此带动消费者观念向注重节约和节能转变。所以“节约型”营销,首先不应该是一个企业微观的营销问题,而是涉及全社会的宏观营销问题,需要全体企业共同参与。同时,政府也应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或法律等手段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2通过知识转化,提高市场营销活动的竞争力

1958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首先提出了“显性知识”(明确知识)和“隐性知识”(缄默知识)的知识形态分类,这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本源性对象要素。波兰尼认为,所谓“显性知识”(explicifknowledge)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了的知识”,通常是用言语、图表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所以又称为“言明的知识”(anicuIateknowledge,又译“明确知识”)。而作为显性知识的相辅相成的一类,隐性知识(implicitknow1.ed)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尚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

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对于企业营销的作用要更明显一些,创造的价值最大,同时价值的流失也最大,因而也最关键。由于企业营销面对的就是企业的所有客户,所以隐性客户知识的地位又是重中之重。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例如投诉电话、销售代表的走访等,可以掌握大量的隐性客户知识,这些隐性客户知识对企业来讲是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财富。

但隐性客户知识是很难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必须通过隐性客户知识的转化,才能形成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实现组织知识的创新,帮助企业准确地执行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客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断提高竞争力。这种知识的转化包括四类: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是在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是知识社会化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例如不同销售区域的客户代表通过走访调研来了解企业不同区域市场的特征。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是对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转化所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例如上述客户代表通过走访之后,企业可以组织不同区域市场的营销人员召开区域市场营销的“头脑风暴”会议或区域市场营销的“现场讨论会”,帮助这些代表将自己的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与他人共享。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经过隐性到隐性、隐性到显性的转化过程,人们头脑中的显性知识还是零碎的,也不是格式化的。将这些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能更容易地为更多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在上述例子中,企业肯定能将这些存储于不同员工脑海里,散落在不同区域市场中的营销知识提炼出来,建立属于企业自身拥有的区域市场营销知识。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意味着,企业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企业中各成员的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企业员工间传播,员工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上述例子中的客户代表了解掌握了足够的显性知识后,就可以充分借鉴其他营销区域中经验,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

2.3利用数据挖掘准确进行细分,找准目标客户

营销大师科特勒曾说:“现代战略营销的中心,可定义为STP市场营销——市场细分(segmentalion),目标市场(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虽然目标市场营销的理论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但进入2l世纪以后,找准适合自己企业的目标顾客仍然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准确进行细分,找准目标客户是企业战略营销的起点,企业的一切营销战略,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没有市场细分,找不准目标客户,企业在经营时就如同“瞎子摸象、大海捞针”,营销活动也会出现大量的浪费。这种盲目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因为企业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群和目标市场之所在。而有的企业则在此方面做到了节约,例如英国连锁超市TESC0L一共有l300万客户,一般的企业将客户细分至三四个不同的群已经相当不错,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它将这些客户细分到5000个不同的群,形成不同的俱乐部,实际上建立了一个社会的纽带。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超市可以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浪费。

在细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管理中的数据挖掘技术,有效达到节约的效果。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数据挖掘就是在企业的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即的数据中提取隐含的、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知识的过程其基本假定是“消费者过去的行为是其今后消费倾向的最好说明”。它正是以市场营销学的市场细分原理为基础,通过收集、加工和处理涉及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大量信息,确定特定消费群体或个体的兴趣、消费习惯、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进而推断出相应消费群体或个体下一步的消费行为,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所识别出来的消费群体进行特定内容的定向营销,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来不断降低营销的盲目性,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与传统的不区分消费者对象特征的大规模营销手段相比,大大节省了营销成本,提高了营销效果,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此外,数据挖掘还可以在交叉销售、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许多公司都开始在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对业务信息进行深加工,以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扩大自己的营业额。

2.4利用知识挖掘提高促销效率

在广告界就有这么一句经典的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一半都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浪费了。这清楚地表明了传统促销方式精准性的欠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繁华商业街上一些厂商对来往行人不分对象地散发大量商品宣传广告,其结果是不需要的人随手丢弃资料,而需要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具有关资料统计,没有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筛选而发送邮寄宣传品,其反馈率只有2%一4%,而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筛选消费者,其邮寄宣传品的反馈率可以高达20%~30%,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营销的效率。

现代营销越来越注意信息技术的成分,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解决一些营销活动的欠缺,并且分析结果,企业就可以运用更经济的促销方式,从而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例如美国运通公司(AnericanExpress)有一个用于记录信用卡业务的数据库,数据量达到几十亿字符,并仍在随着业务进展不断更新。运通公司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制定了’“关联结算(RelalionshipBilling)优惠”的促销策略,即如果一个顾客在一个商店用运通卡购买一套时装,那么在同一个商店再买一双鞋,就可以得到比较大的折扣,这样既可以增加商店的销售量,也可以增加运通卡在该商店的使用率、再如,居住在伦敦的持卡消费者如果最近刚刚乘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去过巴黎,那么他可能会得到一个周末前往纽约的机票打折优惠卡。

2.5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提高顾客响应速度,降低交易成本

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快速响应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快速发现顾客需求、快速研发产品、快速制造产品、快速物流配送等环节构成。提高企业快速响应顾客的能力需要该企业所在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配合行动。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以及企业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将可以有效消除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现象。在面临客户要求时,有效提高订单或其他信息在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流动效率,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

第2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知识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一种资源,只是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然后形成一种动态的资源。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与资源进行管理,但涉及的信息是经过整理和整合的。而企业中开展知识管理就是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通过人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也就是通过人的才能收集和整理关于企业营销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研究,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绩效,即为企业获取更多的效益。这里涉及的企业营销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应用到企业的营销管理中,主要针对的是营销管理活动,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营销组织的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以达到提高营销绩效的目的,而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科技产品平台,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2企业营销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想要在不断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员工创新的思维,利用创新思维开发创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知识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企业通过开展知识管理,能够了解市场变化的情况,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而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也是顺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把重点放在了企业的有形资产上,不注重知识管理。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如果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尤其在营销管理上,更需要创新能力与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如果不及时地更新营销知识,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就会滞后于其他的企业。只有在营销管理中把握好知识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营销知识管理的应用

3.1营销知识的采集

实施企业营销知识管理的首个阶段就是进行营销知识的采集,采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不但扩大了信息的采集范围,同时提高了采集的速度并降低了采集的成本。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知识采集的系统,对客户的资料库、研究机构的实验数据以及企业内部的资料库进行管理;其次,可以和一些利益相关集团建立长期的知识共享关系,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内部学习其他企业的营销专业能力,也能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创新管理,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比如,与市场调研机构进行知识共享,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消息,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与供应商进行知识的共享,可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在企业竞争中获取优势;与客户进行知识共享,可以及时了解到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改进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与媒体、公众等进行知识共享,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度,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集信息之后,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剔除一些对企业没有价值的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提炼,形成一个知识管理体系。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将与企业有关的信息紧密的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过程更加便捷,形成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

3.2营销知识的存储

营销知识的存储不是简单地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档、保存,而是将获取的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能够被员工有效地利用,这样才能使存储的知识产生价值。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营销管理的信息存储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这样就保证了企业的营销活动不仅仅只有市场部门参与,而是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企业,这样就提高了每个员工的市场意识,也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对于营销知识的存储,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数据库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独立与抗冗余度的优势,实现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并能够保证数据分类的清晰,这样就为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另外,在对营销知识进行存储的时候,要及时删除过时的知识,对于对企业营销战略影响较大的知识要长期储备。可以建立一个优化的数据库,能够及时删除过时的知识,储备有用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仓库。

3.3营销知识的共享

知识资源与其他的资源不同,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交流与互动中可以不断地创新与丰富。对于企业来说,知识共享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使知识库增值的过程。企业营销知识的共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内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知识,比如企业产品的信息、营销的策略等,而隐性知识是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不容易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其次,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的共享,主要包括对顾客需求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政府有关政策变动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共享,企业可以及时获取市场变动的信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营销知识的共享,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3.4营销知识的创新

营销知识的搜集、存储与分享都是为营销知识的创新做准备,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将营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营销知识的价值,而营销的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营销实践中,将落后的营销知识摒弃,发扬先进的营销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使知识不断地创新与更新,才能够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关于营销知识的创新主要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几个方面,技术创新是产品进行创新的关键,也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但是想要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前提,而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可以说企业营销知识的创新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只有拥有知识创新的能力,才能使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核心竞争力。不断地进行营销知识的创新,才能够推动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而如果缺乏知识的创新能力,最终只有在竞争中被淘汰。

4结论

第3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一)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建立《汽车营销学》网络学习资源平台。通过该平台便于学生做好预习及课后复习的工作。该平台上包括了汽车营销课程的基本内容:如课程大纲;课程简介;电子教案;辅助教学的PPT;课后习题及答案;以及课外学习的阅读资料;涉及汽车营销的营销人员礼仪及销售服务的视频教程;最新营销动态等内容。课程网络资源服务站的建立及服务方式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学习。此外,该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的资料和教学内容可及时更新,便于广大师生了解到本门课程的最新动态。

(二)实施案例导入式教学汽车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性极强,针对汽车营销学各章的理论知识都会有许多经典的案例。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案例导入式教学”模式,每次课针对所讲内容精选案例,作为每次课的开场,让学生们解读和探讨案例、实践教学,等授课内容讲解之后,让学生再一次审视该案例,通过知识点讲解的前后对比,便于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导入式教学的流程。

二、建立课程实习基地

《汽车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修课,如单纯靠任课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体会到此门课程的价值和乐趣。即使再生动、再经典的汽车营销案例,如缺乏对营销过程、营销环境的理解,学生是无法对案例做出正确的分析,无法做到融会贯通的。针对此种状况,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需建立“汽车营销课程实习基地”,在汽车营销基地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安排学生上岗实习、轮流换岗,以增加广大学生的汽车营销实践经验。

(一)岗前培训在汽车营销实习基地由专业汽车营销师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此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营销礼仪及各岗位职责的培训。通过专业汽车营销师的系统讲解可使学生对该汽车营销基地的企业文化、营销理念有所了解,并使学生清楚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汽车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礼仪和理论知识,通过岗前培训有利于学生顺利上岗,避免了盲目上岗带来的失误。

(二)上岗实习与轮流换岗对于汽车营销的“汽车实体销售”及“汽车服务”两大经营主线而言,为使广大学生能对汽车营销有整体认识和了解,要让广大学生轮流上岗,从汽车销售的售前、售中及售后各个方面了解各岗位的职责,及整个汽车销售过程中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这样通过短期的营销实践训练,学生会将在汽车营销实习基地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中,应用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理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三、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的课程方式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二是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的出勤和作业进行评定和给出成绩,期末成绩则是由期末的卷面成绩给出,最后根据各部分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给出该生此门课的成绩。此种考核方式对于强调基础理论的课程而言是比较适用的,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点;但对于像《汽车营销学》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言,但通过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两部分来考核的话,会使学生忽略实践教学这块,很难将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完全不懂如何将根据营销环境来制定和修订营销策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考核方式,此种考核方式的根本思路是围绕着“用—评—考”展开的,其中“用”是对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评”是对学生应用知识的准确性给予评定;“考”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一)“用”—汽车企业营销策略的制订学生以市场现有的各大汽车公司为素材,选定某一汽车企业,通过走访或网上调研的方式,了解该企业的文化背景、现行营销模式、汽车销售渠道、年销售量等情况,而后从汽车企业营销环境的分析、销售策略、促销手段等方面入手分析,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为汽车企业拟定新的营销策略方案,锻炼学生对理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二)“评”—汽车营销案例宣讲、分析、评论精选典型的汽车营销案例,以此为题材,命题给学生,学生需在给定的5分钟的时间,指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对案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进行评价和分析,考察学生对汽车营销现象的洞察力、决策力。

(三)“考”—期末理论考试阶段考试和期末考试考核的主要知识点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学以致用。同时,也减轻了学生期末复习的压力。

四、结束语

第4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1市场营销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从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状况来看,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大量需要市场营销人才,连续几个月高居人才需求榜首,而另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市场营销专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庞大,而且也愿意被企业聘用到市场营销类岗位上去,但却难以实现就业。为什么供给与需求却无法达到相互平衡呢?经过与企业沟通和分析以后,发现其关键问题是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差距问题。即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是十分稀缺的,而社会上大量供给的,包括大量的市场营销专业高校毕业生,都是只能从事低水平、低层次业务的一般销售员。可是这些人企业并不缺,企业需要的是能从事市场策划、市场管理以及具有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中高端营销人才。这就说明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与市场脱节,尤其是在教学上未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2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目前,高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传统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2.1课程设计欠合理。

以往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单一,知识体系不健全,而且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有些课程即使开设,但是效果不理想。

2.2教材种类简单枯燥。

传统的教材多以文字为主,这使学生们对知识的把握完全依靠文字的理解和想象。而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时来自视觉、听觉的感受,能够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因此,传统的教材使学生对营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与客户的沟通技巧、广告的表现形式等等。

2.3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

目前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中大多采用的是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及国外其它企业引入的理论和案例,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营销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不非常吻合。

2.4课堂形式单一乏味。

当前市场营销学的课堂教学形式与其它课程一样,主要还是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教师在讲台上讲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理论知识,不但死板教条,而且学生也觉得单一乏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现象在大多数高校仍然比较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和意识。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难以适应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要。

2.5营销实践缺失。

现阶段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脱节现象。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实践课,实践教育只是“一纸空谈”;有的高校虽然有实践教育,但只是安排简单的市场调研,让学生提交一份调研报告而已;或者只是安排在实验室里利用软件做些简单的程序练习。

2.6课程考核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考核学生掌握课程情况的方法都比较单一,营销课程也不例外,即大部分是通过期末笔试来考核。而考核的内容又大多数集中在理论知识方面,实践实习方面的考核相对较少或者流于形式,这样就导致学生为应对考试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从而会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片面,难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是“指挥棒”,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不科学的考核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3创新教学体系的思路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从课程体系设计创新、教材设计创新、教学内容设计创新、课堂设计创新、营销实践设计创新、课程考核设计创新、创新体系设计等七个方面构建教学体系创新模型,如下图。

3.1课程体系设计创新

为了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对营销类职业与岗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现代市场营销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而分析市场营销人员的素质要素,最终确定市场营销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现阶段主要还应考虑与现有的课程类别相结合,具体思路如下:

3.1.1 围绕着能力的培养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各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例如,商务谈判、商务沟通、营销伦理等新兴课程的设置。

3.1.2 重视基础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些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重视不够,然而从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面对着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例如,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不仅是满足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需要;英语不仅是与国际用户谈判的需要,也是开展国际交往,寻找国际商机,提高交流平台的需要;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将为提高学生的经济观察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夯实基础。

3.1.3 专业课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讲述,更要重视和强调这些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实践知识的积累以及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3.1.4 选修课的设置。目前,我们大多数高校的选修课不是很合理,虽然也能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但从专业知识完善的角度来看,不是很理想。因此,选修课的设置要周密地计划,应该从完善各专业知识体系上为学生提供选择,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有竞争力。例如,可以围绕学生就业能力而需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为基础来进行选修课的设置。比如准备从事基金销售工作的同学可以选修到与证券投资相关的课程;准备从事机电销售工作的同学可以选修到与机电工作原理相关的课程等。

3.2教材设计

丰富教材方式,改变以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传统教材方式。提倡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结合,鼓励多媒体教材的使用,鼓励电子情景案例和经典案例的使用,探索和尝试网上电子习题。

3.3教学内容设计

3.3.1 教学内容符合市场要求。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要面对市场。这样,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才有竞争力。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高校要能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吸收来自企业的经验和思维,来完善营销专业的知识结构。

3.3.2 教学内容要符合国情和紧跟“热点”。

目前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中多用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及国外其它企业引入的理论和案例,这不符合现阶段我国企业营销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营销内容的选取上要是总结我国市场营销实践的以及我国企业实情的。同时,由于营销理论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要能够关注最新出现的营销理论。例如,现在的整合营销、数据库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等。

3.3.3 强化实践环节。

市场营销是一们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目前的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明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都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要保证一定的实践课时量,特别是要进行实践项目设计的完善,详见营销实践设计。

3.4课堂设计

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1)理论讲述。在理论讲述方面,教师应该主要讲述核心的知识点,多介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要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研究。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

(2)“热点讨论法”。所谓“热点讨论法”就是课堂讲述的内容要能紧跟“热点”。“热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新理论;一是新现象。

(3)尝试“开放式”课堂。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计划地邀请企业界人士和有实践经验的学者走进课堂,使学生了解营销实战状况,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4)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相比传统的“板述”教学,多媒体的使用能调动学生听、视、写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促销策略的广告作用时,多媒体的效果能使学生对广告的认识更为贴切。

(5)案例讨论。案例讨论能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乐趣,在乐趣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营销能力得到渐渐提升。例如,案例讨论中的角色扮演就能使学生更理解营销实际境况,把握营销技巧。

(6)换位教学。俗话说“教是最好的学”,换位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教”来学,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因为学生要想把必须掌握的知识讲授给大家,就必须自己先熟悉而且充分理解这些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大大提高。

3.5营销实践设计

营销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将严重阻碍学生营销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虽然营销实践教育都逐渐得到了不少高校的认可,但其开展效果不尽人意。市场营销实践教育不仅需要开设,而且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营销实践教育才更为有效。可以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丰富营销实践形式:

(1)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案例讨论素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加强对营销现象的理解。

(3)建立模拟实验室。营销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把握营销过程中各环节应注意的因素。

(4)实习基地。营销实习基地的建设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平台,同时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反馈到学校,作为学校研究的方向,这样可以实现校企的双赢。

(5)营销师资格认证。营销师资格认证将为学生完善和补充从事营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将为学生疏通就业渠道,适应营销岗位,提供有效帮助。

3.6课程考核设计

考核方式不科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因此建立有效、科学的课程考核机制非常重要。可以考虑如下方法来健全和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1)“三三四”考试法。所谓“三三四”考试法就是指评定学生成绩时,30%来自课堂发言、实践活动的表现以及电子作业等考核形式所形成的平时成绩;30%来自营销案例分析报告的成绩和模拟实验室的小组评分结果;40%来自期末闭卷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2)网络考试法。这种方法可以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应用的考试方式,也将培养和锻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7创新体系设计

3.7.1 资金支持。高校应筹集和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开支与奖励。

第5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不断开拓国外市场,这就使得多家企业急需一批既有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培养这种人才,本文将对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实践的认识

积极稳妥地进行“双语教学”是国际营销及管理专业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时代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建设国际化精品专业的必由之路。在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实践中,传授营销理论知识和培养营销基本技能是最主要的目标。这区别于专业英语教学,更不是讲英语的同时翻译成中文解释一遍。英语是进行市场营销教学的媒介,当英语与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相结合时,能够产生最为理想的英语学习条件,但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把英语当成重要的工具,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英语运用,同时实现国际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取。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性质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也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市场营销或国际市场营销工作打下基础,国际市场课程主要是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放在国际背景之下,让学生了解国外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法规环境,并且运用国际商务的知识来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除了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要求,也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进行各种国际营销活动。所以双语教学是有必要在本科开设的。

三、“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市场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随着WTO的进入,目前我国急需培养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在英语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欠缺。高校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有良好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对于管理营销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吸取国外选进的管理营销专业的概念,需要第一时间掌握经济管理信息,与国外友人交流沟通的机会比较多,更需要强化英语能力,这就使得对国际市场营销学开展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促进教育与国际接轨

双语教学运用的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吸收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选进文化,实现“不出国门的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3、有利于学习学科前沿的理论和知识

中文版市场营销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大多原创于西方发达的英语世界国家,这些国家营销理论和实践研究时间较长,营销教育的水平较高。我国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教程大多参考国外的英语原版教材编写或直接翻译成中文出版。所以,选用优秀的原版教材进行营销专业的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理论和知识。另外,原版教材中大量最新的实际案例为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提供了素材。

四、对“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思考

中国如何与国际接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如何更便捷地获取现金科技,已成为国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因而在高校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日益显著。但是,面对现状,我们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一下:

1.有限的师资力量

师资条件是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深的学术造诣,还需要剧本熟练地外语基本功,尤其需要具有较高听力和口语表发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一个共性,外语水平高的教师只从事外语教学,而专业课的教师外语水平又很低,所以,只能鼓励外语水平高的教师多多从事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活动。另外,大力培养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外语水平,对现有师资进行双语改造时双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2.选择合理适时的教材

双语教学,就是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和内容。而国内现存中文版的营销专业教材大多是以英文教材翻译出版,历时需要较长时间,传授到学生,已不是最新的教学理念和内容,更不是学科前沿知识。所以,进行双语教学就应该让学社从外语版教材著作中,直接接触本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本语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保证让学生做到“与时俱进”,走在学科的前沿,领略到最新的知识。

但是选择外语原版著作的同时,还要注意教材的本土化问题,要认真分析和对比国内同类教材,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要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通过分析,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实现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国际市场营销的实践环节。在高校教学中,很难找到可以让学生模拟实训的外企营销环境,学校和老师往往都忽略这一教学环节,为了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双语教学的乐趣,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任课教师和学校可以和当地的跨国公司联系或和有出口业务的企业联系,给学生创造一些与国际企业接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营销的问题上做一些市场调查,也能对国外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文化等问题有一定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对国际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有真切的认知。这种实践远比课堂上的对话和讨论有效得多。

结束语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步伐,在我国高校逐步地开展起来。但是,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它的研究也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和学校必须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认识,并坚持不懈地对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进步,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会取得大的突破,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国际化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曾伟,曾汉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思考,昆明学院经济系,2007年7月.

[2]易文燕,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实践探讨,《时代教育》,2009.

[3]杨佳,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10年23期.

第6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营销模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现代的新营销是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大营销,它与知识经济密切相关。知识经济的特征有:

1.知识主导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是以知识和技术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营销模式在企业和社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知识产业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将大量兴起,并逐步形成主导产业。

3.经济全球化。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各国经济相互渗透,推动经济国际化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更高阶段迈进。

4.拓展多元化。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呈多元化。

5.资源共享化。由于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世界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经济世界连体导致了知识世界的“共同体”的出现。知识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参加其循环和交流。

二、新经济对营销业影响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公司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 知识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营销法则,如开发电子商务和电子交易,建立和使用数据库进行客户管理,注重客户终身价值、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利益以及客户收益率,与雇员、顾客、供货商及分销商成为战略伙伴。

2.公司文化决定公司经营模式。知识经济下的公司文化是一种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文化,是整个公司中所有员工的一种普遍价值观并反映到日常工作中。

第7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119-02

一、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范式,这种范式是由许多有联系的要素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2004年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举办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了共识:应用型人才首先是指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他们有四个共同的特点: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了基本的营销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调查研究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拓与运作能力等营销理论知识能力;又有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从事某个行业营销管理工作、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潮流的新型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强调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这种应用型体现在本科的本色和应用的特色中,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加强市场营销专业中“应用型”课程的比重。

高校应根据企业的不同需要分层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这类应用型人才可分为企划型、销售型和推销型三个层次。企划型人才主要进行调研、策划、管理等活动,培养时要侧重其统筹规划能力;推销型人才主要进行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服务等实际操作活动,培养时要侧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销售型人才处于营销活动的一线环节,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比推销型人才更复杂,培养时侧重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等实际操作能力。这三类人才相辅相依,不可取代。

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从“学科式”到“分段式”再到“模块化”的发展历程。“学科式”模式对于学生系统的掌握营销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对营销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分段式”是将学生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培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应用能力培养阶段。“模块式”培养对于学生掌握复合型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专业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数高校实施的是以“学科式”为基础的“模块化”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有部分高校采用“3.5+ 0.5”和“3+1”人才培养模式。“3.5+ 0.5”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用三年半的时间来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用毕业前的半年时间实习。“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四年制的本科院校,前三年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模拟实训等内容,第四年进入企业完成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综合实践训练,并根据实习中发现的企业营销问题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毕业论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基本营销能力;其次可通过企业座谈、邀请企业人士作报告等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再次通过学校的实习基地、企业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强化所学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项目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大多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大多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满堂灌输理论知识,而且授课班级为大班难以开展师生互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实践环节。学生都比较喜欢听任课老师讲授他们的实践经验,而学校缺的刚好就是这些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较强营销技能的老师。

2.学生敬业精神和意志力不够。网络的普及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给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学生心理浮躁、心态失衡,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工作后没有应有的敬业精神,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策划能力不够,吃苦耐劳能力差、受不了苦。比如某校市场营销的同学十多个在北京的一家单位实习,但部分同学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安心从事一线工作,缺乏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的意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觉得工作太辛苦太累没有前途竟然私自离开实习单位,只有几个同学留了下来直到实习结束,给企业留下了很不好的影响。

3.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比如统计学和市场调查与预测这两门课程,市场营销学生要会写营销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但在写之前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预测等前期工作。统计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辅助工具,实践性特别强,学生必须掌握。但好多高校只开设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并没有开设统计学,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或者是编写培养计划时将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放在了统计学的前面,次序的安排很不合理、本末倒置,造成学生学习时难度加大。

4.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弱。学生的综合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人文素质不高,知识面较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离企业的现实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外语,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另外学生很少有人取得和营销岗位有关的资格证书,比如营销师、物流师等,企业希望学生能有这些证书,但去考这些证书的人很少,很多人都没听过,只知道营销专业好找工作,各行各业都需要。

第8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浅议营销;专业网络;课程改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逐渐得到了有效的研发和进步,这也给现代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我国院校所安排的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体系来看,大部分院校的课程都是由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所组成,但是,这些营销网络课程体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商业环境出现了严重脱节现象,网络营销专业作为以市场领域和商业领域为主要营销领域的专业,营销专业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就业道路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给学生未来带来更好的就业前程,院校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营销专业网络课程,根据市场发展做好全面定位,使课程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益[1]。

1.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内容的定位

网络营销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代网络平台和电子信息技术来营销商品和商品营销活动,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营销方式。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影响,信息技术不仅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融入了现代教学与工作领域,为现代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网络中的各个平台来实施企业产品营销,将网络平台作为新的营销领域,为现代社会的市场发展开辟了新道路,面对这些发展趋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随之增大,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我国现代企业的网络营销工作内容来看,院校的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主要从以下方向进行定位:(1)需要能够负责企业网络营销内容中的网站建立、网站页面设计、页面排版、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2]。(2)根据企业产品以及能力来规划产品的推广方式与策略,并负责全程的营销策略实施,协助企业开发新的网络营销渠道,收集可用营销信息资源,规划和操作企业网站营销活动内容。(3)熟悉网站的推广操作方式,了解现代网络的营销体系与流程,并掌握网络相关的危机处理专业知识;能够擅长网络的推广营销与管理,并能够独立做好企业产品信息的策划与编辑,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网络营销中的各个环节流程[3]。(4)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可独立完成企业新闻与广告软文,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变化以及商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将其纳入产品推广策略当中,能够对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中的企业产品关键字进行排名策划,能够对网站的浏览次数以及流量进行实时跟踪统计,对企业网站的广告安排能够做好投放计划[4]。(5)在面对企业网络营销平台的种种问题以及客户提问时能够做到完美解决,并能够将同行信息以及客户的要求信息进行适当搜集,并将这些重要信息及时反馈于企业,让企业做出新的决策。由此可看出,网络营销专业牵涉范围十分广泛,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这是营销专业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在营销专业课程的定位上,院校需要明确教学重点,明确现代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开展基本的营销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对学生有一定的技能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操作、理解现代网络营销的各个营销模式和技能,例如网络平台中的各个商家促销方式、不同搜索引擎的排名规律和操作,较为有名的网络平台如天猫、淘宝、京东等官方平台的宣传方式和推销方式,能够独立经营企业的网络店铺、策划网络活动内容、各个营销渠道的推广方式等。目前,现代院校的营销专业课程学时大多都安排在45-50分钟左右,再排除一系列的国家法定节假日,院校的授课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在营销专业的课程安排上,院校需要注重讲解网络营销中的重点知识,合理安排学生的实验操作课程,并在学习期间安排适当的网络营销金点子竞技比赛,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使营销专业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当院校明确了课程定位方向后,网络营销课程内容就可具有针对性、有组织性的进行改革。

2.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的改革策略

2.1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引入真实教案

院校在开展营销专业教学时,应需从市场变化来进行考虑,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引入相应的真实教案。首先,为了后期的网络营销实践课程能够顺利开展,需先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导致教学氛围僵硬。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取代传统的黑板与粉笔式教学模式,使网络营销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和灵活。譬如,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互动式教学或视频操作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多种学习资源供学生参考,开发学生的新思路。通过现代化和多元化形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路不再仅局限于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针对网络营销专业的商业领域,在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时,教师可根据没个教学章节的不同内容来适当的引入真实教案实施教学,使教学课程变得更有实际性。例如,教师正在教学网络产品营销方式这个章节时,为了使课程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更好消化,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来提前搜集相关的网络商品营销方式,利用“××护肤品”的价格调动案例来详细说明和分析网络产品营销的方式策略,让学生能够看到真实案例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全面吸收。利用网络平台中各个企业和商家的产品营销模式融入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网络平台不同的营销模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网络营销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感受到网络营销理论知识是如何运用于实践当中的,又是如何的规划和推广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仅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课程知识变得更有说服力,也能够有效改革传统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更符合时代,也更多元化,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未来职场上遇到了网络营销问题时,能够很好的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详细分析和解决。

2.2在网络营销课程中添加模拟软件实施教学

在传统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说教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以听课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过于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所需人才,并且无法提高学生在未来职场就业当中的竞争力,增加了学生未来的就业难度,对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院校可根据学生课程内容来相应的添加模拟软件实施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到商务平台的运作方式。在模拟软件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根据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中的4P’S要素,模拟不同的类型企业与消费者角色,可从现代网络营销市场上的较为活跃的物流企业、食品企业、服装企业等类型着手。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通过网络来查找市场的营销模式,搜集不同类型企业的网络广告推广方式,电子邮件的传播方式,了解多种企业的产品报价范围等,再让学生根据不同企业类型来扮演供货商、洽谈产品报价、订单制作、网络产品订单的处理等试验课程,通过不同环节以及不同企业的营销试验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网络营销方式,了解网络营销中的各个渠道,掌握网络营销平台的推广手段以及平台各个界面操作等,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践和锻炼,另外,为了使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教师可增添相应的electronicpublicrelationsystem系统软件、物流软件等,这些模拟软件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真实企业以及市场的日常业务内容操作方式,了解其中的业务流程,模拟软件的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当中的操作问题,为学生未来的职场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2.3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实施任务式教学

由于现代网络的开放性,网络技术能够为营销专业提供广泛和有效的资源,因此,借助这项优势,教师可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开展任务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将知识点进行详细划分,根据内容来采取项目实践任务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独立实践水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对课程进行详细研究,再实施目的性的任务教学,注重基础理论运用,并使项目内容更具趣味性,将项目中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实施完整性的网络营销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网络营销不同业务领域的操作方式,再根据项目来实施实践教学,培养一定的知识基础,使后期任务教学能够有效开展。当学生了解了一定的操作流程后,教师可提出相应的任务,任务难度不可过大,但也不可过于简易,需根据学生的实力水平来定夺,为了增添任务的趣味性,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成团队在网络平台上经营网店,创建符合企业或产品风格的网店页面,并考虑如何选择目前市场上会受到热烈销售的商品、查找供货源、网店的经营模式、客服服务等多种问题。在教师实施任务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相应的提醒与指导。例如,学生在经营网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网上银行操作,而这个操作环节往往是新手经营网店时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针对这个环节来加强教学,对网络的防范以及常出现的欺骗行为进行详细讲解,不可任由让学生自行摸索;网络本身就具备开放性的特点,但是,这项优势对于网店经营者来说有利也有弊,常见的弊端是网店在经营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盗图事件,这项事件会导致侵权或被官方平台封锁店铺等,因此,在学生自主经营网络店铺时,教师需提前针对这些问题做好防范教学,提高学生单独从事网络营销的技能与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网络市场需求以及商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改革传统的网络营销课程模式是现代社会所需,也是现代市场所需,因此,为了应对市场需求,营销专业应及时改变教学方式,根据市场变化做好营销课程内容定位,并根据课程内容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引入真实教案、添加模拟软件实施教学、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开展任务式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引进内容和教学方式全面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职场的竞争能力。

作者:张和荣 单位:闽江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呈先,李亦亮,黄先军.网络营销课程实训体系构建的动因需求和模式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2013(8):121-124.

[2]李洋.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4,31(295):95-96.

第9篇:知识营销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 多维教学模式 人际关系 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学是20世纪发源于美国的一门专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解决企业生产过剩、打破贸易壁垒、拓展市场、促进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市场全球化的过程中,它更使一大批跨国公司获得巨大成功。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理论科学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有其特定的理论体系和原理,其理论与方法都是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市场营销课程得到普遍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市场意识,了解和掌握市场运作规律,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于市场实践的能力与素养。 

一、当前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市场营销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引进了市场营销学科,进入20个世纪90年代后,市场营销学已在中国大学普遍开设。但是当前市场营销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件构成的系统,教师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主宰的地位。所以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特点是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市场营销的思想及重要知识点和实践方法传递给学生或者说是灌输给学生。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情况与营销人才的素质要求相脱节,与营销职业的岗位要求脱节,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脱节。我们必须看到,市场营销课程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加之学生阅历少,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市场营销理论的综合能力显得较弱,与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二、市场营销课程多维教学模式介绍 

(一)市场对营销人员的要求 

外部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致使企业对营销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营销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即人际交往能力。罗斯福说“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与人相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是市场对营销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营销工作的许多方面,比如推销工作、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环境分析、产品试销、与客户进行洽谈、产品的促销等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2.营销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一是具备系统的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二是敬业的精神,三是良好的合作态度。在市场营销领域有一句经典的行话,要做好营销工作必须先学会做人,再做营销。现代社会是一个十倍速改变的社会,目前的社会不崇尚英雄,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起来,才能适应多变的环境,个人的能力面对如此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实在是有限得很,而营销工作更是如此。所以,营销从业人员必须学会如何跟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需要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3.营销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从事实际的营销工作,要求能将所学的市场营销原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才能产生相应价值。 

(二)多维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运行机理 

市场营销学具有灵活性、实践性与不断创新的特征,发展到现在已具备系统完善的理论知识,这给市场营销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市场营销学特点以及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多维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 

多维教学模式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放到首位,并将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调查与分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捕捉当代市场营销的前沿信息,接触市场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切实将所学营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1.培养学生人际关系意识与交往能力——团队式的学习。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其包括的核心概念为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满足与质量,交换、交易和关系等,其中交换是最为核心的概念,反映出市场营销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因产品或服务交换而产生的关系,营销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所以营销就是处理好各种关系的一门学问,有员工关系、顾客关系、合作者关系与影响者关系。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意识,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培养在校学生的人际关系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本文认为可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不断强化这种意识,并采用分组团队式学习来逐渐培养。本文的分组是营销教师随机进行分组,一般5~7个学生为一组,学生失去选择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友好和谐相处,要求学生能自如地面对陌生人并处理好相应的关系,这在营销课程考核中要体现出来,占35%。 

2.构建系统的营销理论知识——课堂学习。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要启迪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情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课堂学习作为其教学主渠道宜在形式上灵活多样。(1)理论学习。教师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向学生传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2)学生讲课。事先把教学内容安排给语言技巧好、学习严谨的学生,让他在教师的辅导下做好准备,再给班上其他学生上课,然后由教师作重点内容的强调说明,这样一方面能为优秀学生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也具有针对性。(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能帮助学生很快地理解理论知识,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4)问题诊断。对企业市场营销问题的诊断,可让学生熟悉常见营销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实践中学习。市场营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实践,将营销模拟实验室,给企业、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假期社会实践和营销专题策划等多元实践活动加以整合。(1)营销模拟实验室。可在课堂学时之外安排一定学时的营销模拟实验课,这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营造出的一个真实、完整、有效的营销环境,让参与练习的学生通过模拟竞争的方式演练市场分析、营销战略发展和营销决策制定的营销管理过程,体验完整的营销方法体系。(2)为企业、咨询公司做市场调研。教师在课程进行中可结合科研课题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布置一定的市场调研,让学生分组走到熟悉的超市、商场、快餐店等观察并作实地的体验调研,且将调研成果渗入课堂的专题研讨中。(3)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应聘营销职位,积累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将营销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4)营销专题策划。专题策划尽量要真题真做,这是对所学市场营销理论综合而具体的应用,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系统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大作业。市场营销理论学完后,教师应将专题策划的任务安排给各组学生,通过专题策划使学生熟悉市场营销策划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处理及应用、策略的分析,方案的制订、评价与优化等方面能与具体对象结合起来,提高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三)市场营销多维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 

市场营销多维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教学方式与内容的调整和考试方式配套改革。 

1.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本文所倡导的市场营销多维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首先要分组,并取得学生的认可、支持与配合。那么,后期的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这一点的培养,并且在市场营销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之在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中获得调整。 

2.改革考试方式。市场营销教学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以知识继承和记忆为主的闭卷式考核方法,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市场营销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成绩计算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尝试。将考核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理论知识考试、口试、实践能力和课业的完成情况结合起来,综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既要对理论学习进行考试,又要对实践技巧的培养、经验的积累情况进行考核,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平时成绩融入最终成绩中,减少理论考试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重。最终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综合加权而得,其中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占35%,理论知识考试占30%,实践能力占35%。通过这种方式考核,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重视人际关系、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不搞考前突击。否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精力放在应试上,这样反过来会限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利于营销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营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多维教学方法的实施。完全可通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人际关系交往和营销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市场营销多维教学模式实施的风险 

市场营销多维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新事物就需要有恰当的土壤,没有合适的环境其成功实施就会遇到障碍,总体来讲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风险。 

一是学生配合的意愿是否强烈关乎成败。学生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关键,而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长大的孩子,其主动性一年年地被抹杀,如果学生没有强烈学习的意愿,则市场营销多维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无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