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企业文化理念标语精选(九篇)

企业文化理念标语

第1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内容摘要: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向外传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企业文化的传播,既可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又可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在学术界,对企业文化传播(沟通、展示)的研究已涉及其内容、手段、方式、范围、条件、行为差异等多方面内容,且跨文化沟通一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企业文化的传播,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范围内的传播,可以使企业所有员工共享企业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并最终将企业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在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传播,可以使有关机构、群体、个人更好地了解本企业,如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政府机关、消费者的沟通,企业的各种宣传、公关活动,都更有力地塑造和传播了企业形象,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体现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手段、方式媒介、范围、条件、行为差异等方面,虽然学者们可能并没有用上明确的传播一词,但就他们研究涉及的领域及所使用的概念可视为与传播相近,相关的如“沟通”、“展示”等术语,都显示了他们在上述几方面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一、 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

企业文化的传播,应是对企业文化的全面内涵和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的推广。企业文化作为以文明取胜的竞争意识,包括属于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体现企业文化灵魂的企业精神、标志企业文化境界的企业伦理,还有其它许多形式,如有的学者提出的企业“性质观”和企业思维。而有些学者更推崇企业形象的塑造、展示与传播,认为企业形象这个复合概念包括一个公司的文明状态(客观企业形象),它给本企业职工造成的综合印象(主体企业形象),以及它被反映在社会公众头脑中的具体印象。在企业形象的三维评价标准中,文明度是本质,知名度是中介、媒体,是传播标准,美誉度是终端、目标。企业形象的塑造、宣传有内塑造(塑造出企业内部员工都感到满意的客观企业形象且从职工的内心世界去塑造)、外塑造(塑造出使社会公众感到满意的客观企业形象)两方面。 (3) 企业形象的传播在企业文化学中,更多的以企业形象的展示与识别即CIS来表述。“CIS(已经从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发展到为Corporate Image System)作为系统,包括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听觉识别(AI)四个子系统。MI包括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企业精神、企业伦理观念等要素。”VI,包括实体VI和象征性VI两大部分。实体VI,又分为固定实体VI(如公司的房屋建筑)和流动实体(如投入市场的产品和各种车辆)。象征性VI则包括名称(公司名和品牌名)、标志(司标和商标)、标准字、标准色等要素。BI可分为整体集中BI和个体分散BI、市场BI和社会BI、日常时期BI和特殊时期BI等。听觉识别(AI)包括司歌或厂歌,广告音乐,企业内团队歌等。(4)

二、 企业文化传播的手段

三、 企业文化传播的方式、媒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6) 语言是按一定规则组合的符号系统,美国学者沃尔夫早就提出了语言相对性理论,认为语言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和萨丕尔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能影响思维的结构,并通过思维和感知影响人类行为,从而将人类行为与文化联系在一起。”(7)正是由于语言是人们文化认同的工具,因而语言传播构成了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另外,文化也与非语言传播密切相关。非语言传播除了包括体态语、面部表情等,也指人们对时间、空间的使用和意识。总之,传播离不开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与此类似,德国幕尼黑大学的海能教授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中提出,企业文化的媒介为“象征”。他认为,当人们带着第一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进入一个企业,在他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而这需要通过个人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来理解,这种理解的媒介主要是象征。这里的象征,是指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它们除了表面意义之外,还能传递复杂的思想内容。企业常用的象征,既有很具体的实物形式的象征(如物质报酬、产品、标识等),也有十分抽象的表现形式的象征(如神话、传说、口号等),两者之间还有许多过渡形式。其中,纯语言象征和象征性行动尤其重要。语言能够使同一文化圈内的个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能够把有些难以领会的内容转化为共同的知识,是传递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最重要的象征系。如传闻轶事使抽象的文化标准具体化了,且其内在的“道德寓意”是以含蓄的手法表达的。神话作为另一种语言象征,也为企业文化传播一定的行动提供了依据。象征性行动是指企业的礼俗、礼仪和欢庆仪式等,“它们同样具有证实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特性”。海能还指出“象征被解释为一种社会作品,它们的有效性既受到空间限制,又受到时间限制。”

四、 企业文化传播的范围与时机

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要被企业全体员工所共享,就必须在本企业范围内广泛传播,使企业上下具有统一的企业目标、行为规范等。同时,由于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企业的文化应全方位的传播给公众,接受社会公众的评价。在进行对外社会传播时,要处理好“传名”与“传实”的关系,所传之名,要确有其名,不能杜撰、捏造,还要掌握分寸,名实相符;这样,就容易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宣传一个企业的文明总体状况,“传形”可以令公众一目了然,但“传神”(正确的价值观念、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振作的精神状态)却可令公众心悦诚服。 (8) 企业文化除了在本地区、本国内传播外,还需走向世界,只有通过各国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才有助于形成世界企业文化潮流,共享全球优秀文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企业文化的国际性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冲破国界,从文化民族中心主义走向文化相对主义。企业文化传播的时机还表现在企业文化重塑时。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当曾经成功的企业文化日益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时,更需要传播的力量将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准确而迅速的普及。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是资产重组中的企业文化扩张,即将扩张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惯例通过传播植入到被购并企业中等,以文化的优势作纽带,增强被购并企业对扩张企业的认同感和融合感。

五、 企业文化传播的条件

六、 企业文化传播的行为差异

“任何传播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或物理环境中。传播规则犹如一套系统,限制和组织传播者的行为模式。而这其中文化决定在何种环境下,哪类传播行为是合适的,换言之,文化决定规则。”(10) “霍尔以个人和集体为切入点,根据对‘自我’的强调程度,将文化从宏观上分为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个人——集体主义文化的差异反映在传播行为上,中国人尤其注重传播方式,信息是否清楚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注重传播方式的目的是维系传播方式的人际关系,‘关系就是生产力’。而美国人在传播过程中则注重内容的清晰,避免含糊其词或闪烁其辞。与此相对应,霍尔又根据信息传播对环境依赖性大小,将文化分为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弱环境文化传播的特点是直接语言表达方式、明确的意义表述和信息发出者的价值取向。而强环境文化传播是螺旋形的、间接言语表达方式、间接表达信息接受者的价值取向。”(11)弱环境文化大多数是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而强环境文化大多为群体为中心的文化。

第2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所谓早会就是在每天上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早会应注意以下几条:

⒈事先应充分准备好宣讲材料

比如,假定要建立“节约成本”的企业文化,那么围绕着“什么是节约成本的文化”、“为什么要节约成本”、“如何节约成本”准备好详细的宣讲材料。宣讲材料要有理有据,有充分的说服力。

⒉一个宣讲主题应多次重复宣讲

一个主题宣讲一至二周,反复重复,每天宣讲同一主题,但应用不同的方式宣讲同一内容,以免听众感到枯燥。重复是提高内化程度最重要的方法。

⒊早会主要是思想建设,而不能主要是布置任务

有的公司开早会主要是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这当然也不是错误,但这不属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观念建设。

⒋早会应有一个严肃的气氛

早会的气氛应严肃,大多数以早会方式建设员工思想的公司用站立的方式进行,一般早会结束时高呼口号,口号一般反应该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喊口号可振奋精神,提高人的神经兴奋度,对提高工作效率是有利的。

⒌同一主题应周期性反复

比如用一周早会的时间建立成本观念,过了几个月后,还可以用一周重复同样的主题,再几个月又要再次重复。重复是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原则。

⒍早会的时间宜控制在一刻钟左右

调查显示早会时间太短则效果不明,早会时间太长则容易使受众疲劳,产生逆反心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⒎早会的主持者应多样化

推行早会制的公司在开始阶段每天应由主要干部主持,以定下主要的宣传调子,以后可以安排员工主持,但要防止员工主持早会走题,或宣传与公司价值观念相反的事。

⒏早会应全公司全体进行

如公司规模小,可集中进行,如公司规模大,可以分部门进行,每一部分设立宣讲师,在宣讲前都应发下宣讲材料。

、早会频率问题

最好是每天早会,如业务太忙也可以每周抽若干天早会。

、早会宣讲的内容应成体系

早会宣讲内容应在总价值观念的体系下成系统地宣讲。

比如,某公司的总价值观“创新无限,服务人类”,子价值观有“学习重要性”、“工作主动性”、“节约成本”、“顾客至上”、“在变化中求新”、“要成功就必然会有错误”、“永无止境的工作合理化”等。

早会是建设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方法,松下曾说过:没有社训的公司是没有灵魂的公司。

二、思想小结

所谓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思想小结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可以促使员工认真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达到优化行为的效果。

思想小结上交后,应由领导给予评论并反馈给员工,指出对其反省的看法。这个反馈的过程是很重要的,缺少了这个反馈,效果就大大下降。

思想小结的频率可高可低,一般是一月一次,也可一周一次,结合早会学习内容写小结。如一年一次则频率太低,失去了调整行为的良机,因为也许错误已经延续了很长的时间。

对于思想小结真实诚恳的员工应公开表扬,对文过饰非的思想小结应公开宣读但不点名批评,以逐步把员工的行为调控到认真总结其行为的轨道上来。

三、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要位置。

张贴企业文化宣传标语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标语应贴于人流较多的地方

一般而言,食堂、医务室、会议室、公司内交通要道、宣传栏等地方都是首先考虑的地方。公司大门口也常是贴核心价值观标语的地方。

⒉标语制作应美观大方

美观的标语易于形成愉悦的心情,易于使人接受,颜色宜选绿色、兰色、鹅黄色等颜色为好,白底黑字的标语视觉效果不好,不宜提倡。

⒊标语内容要重复

应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同一内容的标语,但其颜色最好应不一样,字体也可以不一样,重复可以提高理念的接受程度。

⒋标语内容应突出重点。

标语内容不能太多,应突出重点,如果企业文化的内容全写成标语,难免让人眼花潦乱,印象不深。

⒌标语应定期更新

标语不定期更新,否则标语一旦陈旧,易给人形成一种败落之感,反而起不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四、树先进典型

树典型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有两条:

首先,他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其次,树典型会有某种暗示:别人可以做到的事,你也应该能够做的,这就为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提供了某种合理性的证明。

树典型应注意以下几条:

首先,典型应是真实的,而不应认为制造出来的假典型,虚假的典型会有巨大的反作用,因为这充分暗示上层领导是“糊涂虫”。

其次,典型要有稳定性,不能今天是典型,明天就倒下了。

第三,对典型要不断地教育培养,纠正典型在工作的错误,使典型更加高大。另一方要注意爱护典型,勿使其心理压力过大。

五、权威宣讲

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因为外部权威的言论似乎更有客观性。这种外部权威有学术权威,知名企业家,政府高官等。选择的权威个人形象一定要好,否则效果不好。

六、外出参观学习

外出参观学习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外出学习的效果与讲解人员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一定要选一个好的讲解员。

七:故事

有关企业的故事在企业内部流传,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有一家企业,建立了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公司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销售部门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大肆抱怨卖给他的轮胎不好,销售人员正要给顾客作解释工作,恰好公司总经理路过这里,总经理立刻吩咐职员,把轮胎收下,把钱全部退给他,职员带着疑惑不解的表情办完此事。等顾客走后,职员对总经理叫到:“我们根本就没卖过轮胎给他呀!”总经理说:“这我知道,关键是要让顾客满意才行”。这则故事在这企业广为流传,有力地推动了“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还有一家公司,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公司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总经理视察仓库,发现仓库保管员坐的椅子只有三条腿,总经理看到如漠视员工的现象非常气愤,于是对外宣布要召开一个隆重的表彰大会,内容是后勤工作出色,应对主管后勤的总务部予以奖励。表彰大会如期召开,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乐典声中,总务部主任满面春风地走上主席台,总经理亲手一件用红布盖住的奖品授予总务部主任,总务部主任揭开红布一看原来是一条三条腿的椅子。这个故事在这家企业广泛地长期流传,同样有力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八:创业史陈列室

设立创业陈列室,把企业文化的内容溶一其中,让新来的人员参观学习,也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陈列室内容直观形象,效果较好。

九: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比如唱歌内容可以是歌颂公司的先进人事的敬业精神,晚会中的小品可以围绕着成本观念如何重要来组织,体育比赛则体现了一种奋斗向上的竞争精神,舞会的主题是团结协作多么重要。如是国庆晚会元旦晚会还要穿插表扬先进或清典型人物作报告等。

用文体来建设企业文化要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企业文化的内容应巧妙而不是生硬地穿插其中,让员工在欣赏节目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理念。

十、引进新人,引进新文化

引进新的工作人员,必然会带来些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种新文化。例如,有一家国有企业转制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机制转了,企业文化没有变,仍旧是“效率低下”、“互相扯皮”、“等靠要”、“没有市场开拓意识”等,该企业就大量引进有三资及民营工作经历的进来工作,在初始阶段,企业内部文化冲突厉害,矛盾重重,该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多种方法改造企业文化,过了一段时间,企业终于形成了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

十一、开展互评运动

所谓互评运动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要求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自己做的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做得如何,通过互评运动,摆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到工作状态的优化。

开展互评工作一般应先动员工作,号召大家打破情面观念,先安排杰出分子率先作出表率、带动气氛。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手段,比如互评之前宣布要对老好人记录或给予处罚,个别企业甚至在互评之后选举一个老好人,这样大家互评的认真程度就大为提高了。有的企业互评运动组织的周密,笔者观察到效果极佳。

第3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企业外宣 翻译质量评估 四种翻译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企业在各类展览会、展销会,以及电子商务中都需要尽快抓住潜在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眼球,建立良好形象,继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外宣作为快速了解企业情况的一张“名片”,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企业外宣的翻译现状不容乐观,翻译质量良莠不齐,部分质量堪忧。一套清晰、明确和有效的翻译质量评估标准能帮助翻译从业者检验自身工作的不足,提高翻译质量,从而更好地为推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服务。笔者以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对企业外宣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评估标准与着眼点,以期为翻译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其代表人物为赖斯(Katharina Reiss)、威密尔(Hans Vermeer)、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他们的译文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下面将简述功能派的三大组成部分。

1.1文本类型与翻译批评

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赖斯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中根据布勒(Buhler)提出的再现、表达与感染三种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功能文本、表达功能文本和操作功能文本。针对以文本为导向的译文,在进行翻译批评时应考虑到文本类型、语内因素和语外因素,从而采用适合该文本类型的标准(Reiss,1971:114)。而评估以目的为导向的译文时,需要考虑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功能与译文的读者,采用与功能类别相切合的标准(ibid),这就是功能派翻译理论思想的雏形。

1.2翻译原则

此后,赖斯的学生威密尔在现代语言学与接受美学的启发下,彻底摆脱了语言学派的等值论束缚,在完善曼塔利的翻译行为论基础上,提出了功能派的重要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该理论指出,翻译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发生,有目的、有结果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与结果(Nord,2001:11)。译者应根据众多的翻译要求(如译文的功能、接受者情况、接受的时间与地点,接受的媒介、译文的目的),分析原文,从而确定翻译策略。根据“目的论”,目的法则是所有翻译行为应遵循的首要法则。此外,“目的论”还包括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两者都从属于目的法则。前者指的是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即译文须在目的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意义清晰,从而让接受者更好地理解。但当目的法则要求译文不够通顺时,连贯法则失效,可以说,连贯性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后者又称为“互文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是语际连贯,表示译文与原文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系,而关系的程度由翻译目的决定。当原文与译文功能不同时,目的法则就决定了忠实性法则的失效。

在威密尔和赖斯1984年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原理》中,赖斯提出了“翻译充分”这一概念。目的法则可以适用于任何翻译,而当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不同时,即忠实法则失效时,“翻译充分”就成为翻译过程的标准。根据目的论,译文面向译入语文化,故译入语文化决定译本的充分性(adequacy)。“翻译充分”是涉及翻译行为的一种动态概念,要求译文充分满足翻译要求,并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实现其交际功能(Nord,2001:35)。相比之下,等值是仅以结果为导向的一种静态概念。它描述两个文本之间交际价值的对等或在较低层面,如词、短语、句子、句法结构、意义、文体或其他层面上的对等(ibid)。目的论认为,对等是翻译充分的一种表现形式。

1.3翻译策略

诺德将各种翻译方法归纳为两大基本策略:

1.3.1文献型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

此类翻译是用译入语记录原文作者通过原文与原文读者在原语文化情境下所进行的交流(Nord,2001:47),目标语接受者能清楚地意识到所读的作品是译文。文献型翻译的具体形式有: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面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文献翻译(philological 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exoticizing translation)等(Nord,2006:80)。

1.3.2工具型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此类翻译是以原文为模型,以译入语为工具,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建立一种新的交流,即目标语接受者不会意识到他们所读的作品是译本。如果译文的功能等同于原文的功能,则被称为“等功能翻译”(equifuntional translation)(Nord,2001:47-50)。

相对于传统的等值理论来说,功能翻译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冲破了原文的束缚,提高了译者与读者的地位。“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看做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程,而且原文仅仅是译者使用的多个“信息来源”(offer of information)的一种(Nord,2001:25)。译者可根据翻译目的部分或全部进行翻译,也可根据翻译目的与翻译要求决定翻译策略。它为一些违反现代翻译标准,却为经实际检验证实十分有效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具有现实目的应用语篇的翻译(方梦之、毛忠明,2004:4)。可以说,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科学性、可操作性较强,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翻译理论。

2.企业外宣翻译质量的评估标准

诺德认为,根据译文的功能和翻译发起人的指示,译者可以决定保留原文所有的语义和形式特征,对原文进行大面积的改动,所以评估人必须以译文的目的作为翻译质量评估的出发点(武光学,2007:75)。企业外宣翻译质量评估的根本标准是翻译能达到企业外宣的预期效果。原则上,企业外宣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一方面是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使读者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达到使其消费或合作的目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进行的是“等功能翻译”。对企业外宣翻译文本进行质量评估时,可根据赖斯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语内因素、语外因素、文本类型三方面进行。

2.1准确、通顺

从语内因素来看,正确传达原文意思是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尤其是相关概念的术语或行业常用语的翻译,译者不可主观臆断。此外,语句通顺也很重要,通顺方可达意。译文如果生涩难辨,就会给接受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并导致消费者失去对企业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因此,企业外宣翻译质量评估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译文信息传达的准确与通顺。举例如下:

例1:公司始终坚守“质量是根本,信誉是保障”的信念,让每位客户都感受到上乘品质和周到的服务,不断提供客户需要的高端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译文:The speciple of “quality is a root,sincerity is a necessity”,Brilliant Wood will make her products and service moer perfect and will supply the customers the materials they need and they will be happy with.

在这一句企业外宣中,单词拼写错误低级,如moer.Speciple一词不存在,译者可能想要用的词是principle,表达“理念”之意,其实philosophy,idea都可表示理念之意。

语内因素的翻译,如词、短语、句子、句法结构等,要求译员语言基础扎实,拥有认真仔细、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遵循“忠诚”原则,令译文准确、通顺地传达原文信息,避免信息的流失。任何一种文体的翻译(除了具有特殊翻译目的的翻译任务外,如要求译文不忠实不通利),准确与通顺都应该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2.2顺应译入语文化

从语外因素来看,各国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威密尔将文化定义为:“某一社会的个体成员为了与其他成员相同或相异所必须熟知的一整套规范和惯例”(Nord,2001:33)。企业外宣的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法则”优先于“忠实法则”,译者可剔除或更换与译入语文化习俗、审美情趣、信息期盼相冲突的部分,以接受者熟悉的形式与内容传递信息。必要时,还可适当加强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内容。企业外宣作为“信息加宣传文本”,译文接受者不需要察觉所读的作品为译作。所以企业外宣译文相对于原文的独立性,也就决定翻译企业外宣时需要使用“工具型翻译策略”。因此,企业外宣翻译的另一质量评估标准是译文顺应译入语文化。

例2:靖州锦江宾馆位于市中心,以其悠久的历史,成为靖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众多中外政要名流及商业巨擘的下榻光临,如、杨尚昆、、万里等,辉映出其特有的高贵与尊崇。

译文:Jinjiang Hotel is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of Jingzhou.The time-honored hotel has been one of the landmarks of Jingzhou.Being the valued choice of guests all over the world,our hotel is glorified by your visiting.We warmly welcome all guests to Jinjiang Hotel.(袁洪、王济华,2011:65)

在宣传企业文化形象时,译者需要考虑译语民族深层次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原句中用“众多中外政要名流及商业巨擘的下榻光临”宣传自己的“高贵与尊崇”,译者直译了这一信息,这对于一向秉承“人人生而平等”的外国顾客会造成一定的思想冲击,认为这对普通人来说有失公平,是一种歧视,并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宾馆外宣的目的原本是吸引顾客前来入住,通过提及四位前国家领导人的入住,彰显其设施、服务的先进、周到,让顾客对这所宾馆放心。译文将“中外政要名流及商业巨擘”改译为“gue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模糊化了阶级差异与个体优越,更好地符合译文阅读者的心理需求(人人平等)。

此外,原文中提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不熟悉中国政府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是文化盲点,直译起不了任何实际的交际功能,因为一般外国人很少记得清中国人名字的汉语拼音。如果加以解释,如Jiang Zemin,China’s ex-president;Yang Shangkun,China’s late president;Li Peng,China’s former premier;Wan Li,the former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则既显得冗长啰唆,又不被国外读者的阅读心理所接受。考虑到这个文化盲点及“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译者完全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将人名一字不漏地译出。此外,译文最后用“We warmly welcome all guests to Jinjiang Hotel”这一酒店行业的常用语言欢迎所有的潜在住客,既亲切又热情,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作用。

2.3宣传语气充分

从文本功能上看,企业外宣具有“信息+操作”的功能,并以信息功能为主,操作功能为辅。除了介绍基本情况之外,企业外宣译文需要充分展示与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与内涵等,从而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信任。所以企业外宣的翻译既要注重原文信息的传达,又要做到保持原文的宣传语气。因此,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评估标准之三就是译文宣传语气充分。

例3:东方机械设备公司承揽了印尼150千伏地埋电缆工程项目。

译文1:Orient Machinery Corp.undertook the Indonesian 150 KV underground cable project.

译文2:Orient Machinery Corp.was the successful contractor of the 150 KV underground cable project in Indonesia.

比例上面两个译文,译文1使用较为平白的语言翻译原文,宣传语气较弱;而译文2将“承揽”这一动词改译为“the successful contractor”。具有积极意义的形容词的加入,不仅使译文的宣传语气增强,体现了企业的实力与自豪感,更容易让读者对企业产生信任感。

因此,在具有“操作型”功能的企业外宣翻译中,译者根据译入语实际情况,采用一些渲染性较强的词汇,如既符合译入语文化与语言习惯,又有效地实现宣传企业的目的。

3.企业外宣翻译质量的评估着眼点

诺德(2001:74)将翻译问题自上而下地,从多发到少发分为语用类翻译问题、文化类翻译问题、语言类翻译问题和文本特有翻译问题。我们可从这四种翻译问题出发,评估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

3.1语用类翻译

语言使用得体在商务交往中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着商务交往的细节,更关系着商务交往的结果。出错频率最高的语用型翻译问题是指尽管所使用的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由于忽视语言结构规则、语境、知识或受母语语用的影响,译文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汉译英过程中,若想要让目标读者更容易阅读译文,则需要尽可能接近与国际性宣传材料相当的英语水平,从而取得好的交流效果。以下这个例子中的句子没有字字对应的翻译,而是根据西方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采纳了一些典型的英语语法。

例4:本公司的机器可以增产30%,一个人能做三个人的工作。

译文:You will get a 30% increase in production upon using machines from us and they allow one person to perform the task of three.

原文本可直译为“the machines of this company can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by 30%,which makes one person to do the task of three people.”但在上面的译文中,将原文的主语“机器”换成“you”,以突出对方使用该机器所带来的好处,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You和us不仅具有重要的语篇衔接功能,而且从人称的角度讲,拉近了读者与语篇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

3.2文化类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译文的好坏不是以是否忠实于原文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而是以译文在读者文化环境的优劣、读者中的接受程度的高低和读者采取何种行为来评定的,本文中的例2已讨论了文化类翻译问题。

3.3语言类翻译

“语言性翻译问题”是译文中违背译语语言规范的现象(如语法、词法和句法上的错误),详见上文中的例1。

3.4文本特有翻译

“文本特有的翻译问题”是指在某一具体文本中,不能被归类于语用、文化习俗、语言的其他翻译问题,如某一具体修辞的翻译,某一创新词(neologism)的使用等(Nord,2006:176)。翻译此种翻译问题时,译者可以相应地发挥其“创造力”,灵活、适当地使用增译、减译、改译、编译、套译等翻译方法。

例5:开拓创新的福信集团,秉承“唯公有福,唯诚有信”的企业精神,锐意进取,蒸蒸日上。

译文:“Good business comes from a keen awareness of public welfare,and the first thing to earn credit is sincerity.”This has been the business idea of Good First.Adhering it,Fujian Good First Group is now forging ahead towards a better tomorrow innovatively.(方梦之、毛忠明,2004:334)

公司名称“福信”来自于其企业精神“唯公有福,唯诚有信”的最后两个字。因此在翻译企业精神时,译者应努力将名称与企业精神自然地整合在一起。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虽然译文不能将公司英文名称福信(Good First)中Good和First放在分句的最后,但将Good融入good business,First融入the first thing,在意与形上都已经尽量忠实于原文,可以说译文既传达了原文同样的信息,又起到了宣传效果。

4.结语

企业外宣的翻译是一项注重实效且目的性很强的工作,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翻译功底,而且要掌握读者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笔者抛砖引玉,借鉴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初步尝试探讨了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评估标准与着眼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广泛,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确立众多商业文本翻译的评估标准、着眼点,值得翻译界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ord,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3]Reiss,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trans.Erroll F.Rhod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武光学.当代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进展、元评估及发展方向[J].外语研究,2007(4).

第4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关键词:广告口号、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重要性

一、序论

(一)、广告的四个目的

创作一则广告作品的前提是必须首先明确广告目的,根据广告目的确定广告的内容和广告投放时机、广告所要采用的形式和媒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广告的目的有如下四个:

(1)促进产品的销售,通过向目标受众介绍有关商品信息,突出商品的特性,以引起目标受众和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力求产生直接和即时的广告效果,在目标受众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产品形象,从而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埋下伏笔。

(2)以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为直接目的。一般着眼于长远的营销目标和效果,侧重于传播企业的信念、宗旨或是企业的历史、发展状况、经营情况等信息,以改善和促进企业与公众的关系,增进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3)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突出传播品牌的个性以

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为目的。以品牌作为传播的重心,从而为铺设经销渠道、促进该品牌下的产品的销售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

(4)对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并且也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发表看法,以引起公众和舆论的关注,最终达到影响政府立法或制定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或者是指以建立、改变某种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为目的。[1]

(二)广告口号的作用及精髓所在

广告口号,也叫广告口号、广告主题句、广告中心词、广告中心用语、广告标语等。它是企业和团体为了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或服务等的一贯印象,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的一两句简明扼要的、口号性的、表现商品特性或企业理念的句子。它是基于企业长远的销售利益,向消费者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的重要渠道。

广告口号的作用有四个:

    (1)广告口号首先是企业、商品、服务与受众之间的认知桥梁。广告口号以表现企业、商品、服务的精神、理念、特性为自己的内容,经过长期流传,这些句子就成了企业、商品、服务和受众之间的桥梁。

    (2)其次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一贯印象。广告口号在使用过程中反复表现、统一表现和长期表现。而统一的、反复不断的、长期的表现,能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一贯的、不变的印象。这个一贯的、不变的印象可以使受众心目中的企业、商品或服务体现出各自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使得它们能从众多的同类中突出自己,给受众一个深刻而绵长的印象和记忆。

    (3)然后通过多层次传播,形成口碑效应。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形成流畅、明了、通俗易懂的表现特征,它利于人们的接受和记忆,也利于口头传播产生。人们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多频度、多层次传播,形成一种波及效应,产生口碑力量。

    (4)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改变消费指向的同时,产生长远的销售利益。广告口号的表现内容不外乎企业的理念和商品的特性。广告口号在表现企业特征、商品特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消费新观念。

再看广告口号的特征:

(1)信息单一,内涵丰富。

广告口号一般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一个观念,信息单

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的用心记忆和用心理解;内涵丰富,不仅是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肯定、观念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表征,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价值体系的建立。

(2)句式简短,朴素流畅。

广告口号要在受众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印记,就要使之句式简短,容易

记忆;要形成多频度、多层次的波及传播,在句式上,除了简短,容易记忆之外,还要容易念,容易传。而要使广告口号成为大众阶层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语,广告口号同时需具备朴素的口语化风格。因为口语化风格可以使得广告口号像一句日常的用语、顺口溜。因此,简短的句式、朴素的遣词造句方式、流畅的音韵效果,是广告口号的一大形式特征。

(3)反复运用,印象深刻。

广告口号的特点不是变而是不变。它是企业、商品、服务在广告运作的整个

过程中,在各种媒介、各个广告作品中都以同一面貌甚至是在同一位置、用同一种书写方式出现的句子。它长期不变地向受众进行同一种观念、同一个形象、同一项利益点的诉求。在反复不变的诉求中,留给人们一个一贯的、个性的、深刻的印象。[2]

我认为广告口号是为了加强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一贯的、长期的印象而创的,

比如一则国外航空公司的广告口号:“自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小20%。”

看到这则广告口号,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肯定是飞机提速或换了新

型飞机,将跨越大西洋的时间减少了20%。因为对乘客来讲,速度提高20%,就等于大西洋缩小了20%,这则口号没有“提高速度”、“节省时间”、“节省时间就是创造金钱”之类的话,但却使消费者想到这一类话,这是广告口号的一种激活性,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广告口号是广告主要信息的浓缩,它可以直接为商品促销服务。特别是那些号召力、鼓动性强的口号,可以挑起人们的某种欲望,促使人们从速购买有关商品。广告口号一般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一个观念,信息单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的用心记忆和用心理解;内涵丰富,不仅是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肯定、观念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表征,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价值体系的建立。一个成功的广告作品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广告口号就是帮助广告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大功臣。作为广告中的另外一些要素,标题、正文、画面、音乐等都是广告的辅助成分,广告口号是广告的点睛之笔,让该则广告易被观众记忆,从而记住该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企业,以达到广告所要的目的。

二、本论

(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第5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摘 要 供电企业要让企业文化落地,就需要与当地的地方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文中以景宁县供电公司结合地方文化所改良实施的“畲乡丽景”计划为例,就国网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以期让国网企业文化能够更加有效的落实创新。

关键词 国网 企业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建设是理性改良和感性突破的结合,是一种质的平衡,也是一种量的均衡。搭档景电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和 “最美景电人”而打造实施的“畲乡丽景”正是结合了理性改良和感性突破的双重促进,将国网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交融在一起,形成健康的员工接受心理良性循环过程,在开展“五统一”企业文化的大背景下助力民族地区供电企业落地,建设社会人的美丽畲乡。

一、背景和意义

(一)以“畲乡丽景”延泽本企,是推动社会发展对建设供电企业文化系统的全新要求

供电企业文化系统作为企业文化的分支,其着力构建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理念,迫使企业自身有着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愈加迫切加快“两个转变”, 担负承接、传导市场和客户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以“畲乡丽景”延泽本企,以“景电助畲”承责社会,加强对推进以“五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施,为推进本企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以“畲乡丽景”延泽本企,是践行群众路线对统一供电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途径

供电企业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势必需要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最直接面对的就是客户、群众,因而倡导特殊的文化窗口,探索走好“最后一公里”服务模式都亟待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以“畲乡丽景”延泽本企,以“景电助畲”承责社会,进一步引领更全面、规范、严格、统一的企业文化,将群众路线扎根在员工意识中,将群众理念落实到员工行为内,为助力本企和社会的进步提供足有力的意识依靠、内因助推和制度保障。

(三)以“畲乡丽景”延泽本企,是打造优质服务对树立供电企业文化形象的必备抓手

“优质服务是电网公司的生命线”。优质服务作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打造浓厚的服务文化氛围、确保“三公调度”纽带的正确性和持续性,是增强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能强化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明确企业价值取向、道德文明精神和经营核心理念,也是激发员工潜力、发挥人才优势、强化团队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文化形象来直观的,这不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贴在墙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因此,我们必须以“畲乡丽景”延泽本企,以“景电助畲”承责社会,在服务规范的形成、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能力的提质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成为可持续的生产主观能力,为加强本企和社会的质素提供足有力的理念沉淀、方案推动和条件深入。

二、项目内容

我们始终摆正“畲乡丽景” 计划的完整实施,主要在内容上把握好“畲乡丽景”延泽本企,“景电助畲”承责社会的企业文化落地,在形式上架构好“畲乡丽景” 延泽本企,“景电助畲”承责社会的企业文化框架。具有畲乡维度的景电“畲乡丽景”项目,包括:

(一) 一步走:紧抓立意、有的放矢

公司注重特色化的管理理念,同时立足人本。项目分化五个重要内容,以此为架构进行细化剖析,即从员工精神、总体素质、文化主题、活动行为和落地具象化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深入,将此集结成统一系列进行全面推进和深化。

(二)二步走:夯实根基、动态管控

项目实施进程中,始终秉承国网“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价值核心观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将景电实际工作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将项目内容分化到岗、落实到位。以“一站到位、“一线到点”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进行刚性管理和深线发展。

(三)三步走:归纳核心、升华主题

在项目实施后期,以“垂直领导、双重管理、三情并进”的模式,将企业文化彻底融入,升华形成统一管理、互促互进、团结协作、同心跨越的企业文化氛围。加上联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将廉洁文化植入其中,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三、项目实施

(一)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

项目实施对象是人,实施本体也是人,另一个层面来说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为此,我们创建了一支“畲乡志愿者服务队”。畲乡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职业道德好、思想状态稳、技能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电力队伍,其根据专业技能的不同,设置电气和水机抢修服务队、线路抢修服务队、畲乡山花阳光服务队等分队,成员主要是各专业的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标兵、技术带头人等技能人才或者谙熟畲家文化之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畲乡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活动。

(二)内外并举,建立品质超群的工作标杆,打造质素文化

“畲乡丽景”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支点,“景电助畲”是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支点与过程的相统一,使得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并具备独特的品牌特色。为此,我们设置两个“畲语服务窗口”。

两个“畲语服务窗口”突出了地域性的特殊化和差异化。民族区域化的畲乡特色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一个适当化、规范化、协调化的畲语服务平台。这两个“畲语服务窗口”一个是固定的畲语服务窗口,在营业大厅,设置畲语专岗,畲语专岗的工作人员在着装上穿戴畲族特色的“凤凰装”,在语言方面也使用畲族语言;一个是流动的畲语服务窗口,畲语专岗走上进村入户宣传安全科学用电知识和电力设施保护等。

(三)成绩激励,建树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主题文化

管理和文化是电力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是软性管理。就项目事前、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系列优秀管理和活动,加以整合、集中和选取,形成企业文化精粹,与供电企业制度、管理创新、优质服务等有机结合,打造成系列主题文化,强化作风形象。为此,我们建设三条有畲家风情特色的企业文化宣传“走廊”。

这三条有畲家风情特色的企业文化宣传走廊分别开设在公司营业大厅、企业文化展厅和供电所内部楼道。走廊着重在畲族特色和文化宣传上,以图文展板为主要表现形式,将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三个关键词分别予以表现。营业大厅以“为民・优质服务”为主题,透过点、线、面的相辅相成,记述畲乡景宁从建制以来一直秉持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展现优质服务的面面俱到。

(四)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

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景电的民族背景特殊性使得项目开展时从民族文化大环境下手,借靠这个特色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公司内部文化和民族发展并举。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结合员工文化生活,赋予企业活动以生命力,企业文化以先进力。为此,我们打造四个“畲族文化小舞台”。

由公司党委、团委和工会联手打造的“畲族文化小舞台”,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工作,开展畲家话大家说、畲语歌曲大家唱、畲家舞大家跳、畲乡公益大家做活动。

(五)与时俱进,竖立统一优秀的标志形象,打造象形文化

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总体部署,促进价值观共享要求我们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日常工作体系,通过各类形式,大力推行公司的基本价值理念,使公司统一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并结合主题实践活动,选树集中体现公司价值观的道德模范,广泛开展弘扬公司价值观的文化活动,营造了共同践行公司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开展多层面企业文化活动。

以推动价值观实践的活动为核心,通过开展内部的自评、互评和各类座谈、讨论、宣讲、评比、竞赛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活动。

四、项目成效

(一)章法有度,企业文化文字化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

项目形成制作的《电力山哈服务用语规范(畲语版)》、《畲语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标准》、《畲乡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细则》、《畲乡志愿者服务队工作情况考核细则》和《温暖畲电服务台账》,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从思想意识形态转化为文字形态、从理念框架转化为理论体系,不断增强了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二)氛围营造,企业文化视觉化推进企业文化体化于物

项目建立了畲乡志愿服务工作室可视化区域,打造了畲语服务示范窗口典型标杆,并建设了“务实・发展变迁”主题廊道、“清廉・反腐倡廉”主题廊道、“为民・优质服务”主题廊道,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从文字视觉形态转化为非文字视觉形态、从抽象视觉形态转化为形象视觉形态。公司通过加强视觉冲击让企业文化由虚到实,让企业文化可感知、可察觉,实现了大跨越,使得企业文化沉淀自上而下一气呵成,企业文化落地开花。

(三)形象传播,企业文化行为化推进企业文化外化于形

项目设立了固定的企业文化基地,提升了员工文化素质,激发了员工创作动力。开展评选的最佳微公益创意,制作成了公益广告片加以推广。选树出来的一批最美典型,形成制作了《“美景在一线”案例集》以及《雷爷拨苗》、《荧光》微电影,提升服务工作精细化水平,也成了企业的无形资源。这种形象传播,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基层员工内心,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工作的活动,实现思想对流和相互感染,促成了“1+1>2”的教育效果,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大大增强,配合群众路线,在多渠道的拓展和推进下,使得对群众服务的针对性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加灵活。同时,公司管理层进一步提高了执行力,坚持与基层员工促膝谈心。上下级之间营造了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团结融洽氛围,激发了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的拼劲、狠劲团结奋力。

参考文献:

[1] 贾聚光.传播国网企业文化 营造温馨和谐之家[J].农电管理,2013(05):46-48.

[2] 邓发科,邱丹.县级供电企业落实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01):119-120.

第6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等各种交流媒介于一体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21世纪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综述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探讨了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同时对多媒体技术网络化的发展作了展望。 2、什么是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宣贯轻执行。突出在“建”字上,是基于策划学、传播学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策划和传播,是一种泛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举我所在公司的例子)。 2.1晨会、夕会、总结会。每天的上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安全理念等。总结会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门和全公司的例会,这些会议固定下来,成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2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职工按照公司内部企业文化的要求,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价是否做到按标准实施。 2.3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要位置。 2.4树先进典型。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先进典型故事可形象地反映出工作积极、工作主动、敬业奉献的精神,从而感染提升员工的规范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2.5权威宣讲、外出参观学习。扬长避短,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外出参观学习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2.6企业文化展室。展示企业发展创业史、企业精神、核心理念等风采,陈列一切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物品。 2.7文体活动。文体活动指重大节日大型晚会,体育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2.8引进新人,引进新文化。引进新的员工,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必然会为企业带来些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种新文化。 2.9开展互评活动。互评活动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要求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做得如何,通过互评运动,摆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到工作状态的优化。 2.10领导人的榜样作用。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当中,领导人的榜样作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11创办企业报刊。企业报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报刊更是向企业内部及外部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及客户宣传企业的窗口。 3、多媒体技术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现在的宣传和灌输讲究多样化的手段,传统生硬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群接收信息的方式。企业中出现的电视、广播站应该是企业文化多媒体应用最早的雏形,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设立了企业内部电视台,用于宣传企业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员工也很轻松的接收了企业传播的信息。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将企业文化的每个细节,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轻松的灌输给员工。 4、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推广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计算机以其无可比拟的便捷、高效、精确、易于修改和存储方便等特点不断刷新各项纪录。 4.1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推广多媒体的好处。 4.1.1将企业的发展、规模、产品、工艺、企业文化做成视频,并制作成多种语言版本(如:英语、日语、德语等)方便于客户来访、参展学习、新员工入职时,可以通过宣传影片,专业而大气的视频更加直接凸显企业的品牌和实力。 4.1.2可以将公司的生产技术培训、安全教育、职业道德培训等用动画或真人表演的形式制作成教育教训视频影片,方便保存和永久播放,成为公司宝贵的智慧财产,为公司节约大量培训成本。 4.1.3可以将公司的晚会、户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颁奖等等翦辑成影片,制作成文关怀的影片,对内可以给员工留念,对外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 4.2企业多媒体可以通过多种媒介途径来传播。 4.2.1企业服务器或网站:在服务器或网站上设立一个多媒体中心,按类别分好,员工可以很方便的用电脑来观看内容。 4.2.2公司人多的场所:可以将视频刻成光盘,在员工食堂、员工休息区、客人来访区、面试等候区、VIP会议室等场所播放。 4.2.3正式课堂:召集大家一起培训学习,有目的性的播放相关内容。 4.2.4还可以将公司的画册、刊物等放置于报架、产品展示厅、阅览室等等。 5、多媒体技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应用案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把一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制作成一个多媒体课件,便于外来人员查找本部门内务,以及保存本部门内部资料。如:把此部门的工作:项目总结为以下几个内容,制作一个主菜单,便于逐级查找内容:(1)主菜单:需要分的各项工作;(2)次菜单:其中一项工作分为各类(如重大事件集锦细节分类);(3)三级菜单:其中某类工作的细节分类。这样逐级查找,既方便,又快捷。#p#分页标题#e# 6、结束语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广应用,是一项既方便又可便于操作的方式,使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走入了一个现代化管理的新时代,也利于广大职工家属愿意接受企业文化建设的创建工作,促使学习主动积极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第7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关键词]冲击力企业形象视觉设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32

VI设计与制作是对企业形象、精神面貌的塑造过程,以此改造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完美的视觉感受,并通过企业的视觉设计,将企业形象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给企业内外的广告公众,从而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理解、支持与认同的目的。VI是CI的一部分,是将企业最具体化、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如企业的标识、名称、广告语、口号、商标、图案等等。以此塑造企业的形象,体现企业的个性,形成企业独特的风格,并通过企业形象的传播活动与途径,最终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难以忘怀的形象。包括产品的造型特点、商标特色、包装设计、品牌理念以及价格定位、服务水准等都需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便迅速地传递给公众。

全球的企业浩如烟海,茫茫人海中如何记住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企业只有有效地导入VI,才有可能在市场上树立起形象,以便站稳脚跟,VI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个性化。但个性化如何表现呢?那就需要企业风格、管理制度、经营策略,企业名称、品牌、标识、广告、招牌、口号等,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经营理念。成功品牌的VI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觉特征和强烈的视冲击力。

如:可口可乐公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绝妙之处就在于它既体现了产品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又符合中国消费者讲究吉利的特点,易记又朗朗上口。商标的设计也有独到之处,标准字的字体书写与白色英文商标弧形瓶及波浪形飘带图案等基本元素清晰而醒目,流线形中文字体与英文字体和商标整体风格相当协调,也更加富有动感效果。再加上视觉商标中的专用红色,具有强烈的中国本土文化特色以及现代气息,塑造了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标志在红色背景中加入了暗红色弧形线,增加了红色的深度和动感,并产生了多维的透视效果。它的包装瓶腰身细、上下大的流线型瓶身与其标志、色彩也相得益彰。可见,可口可乐在它企业经营理念和视觉识别系统中所表现出的“新鲜、活力”的产品文化价值正是该商标跨越了一个世纪在经历了几代人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却仍不感到厌倦的根本原因所在。

同样是世界饮料行业的百事公司其视觉效果与可口可乐则各有千秋。它的标志图案方中有圆,圆中有弧,弧中有品牌字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色彩上除用红白两色外还有一种蓝色,蓝色是一种“世界色”,红白蓝的配色,冷暖适宜,视觉观感舒服,世界许多国家向来喜欢这三色搭配。它还深得“创新”之精髓,从“新一代的选择”到“渴望无限”,无不代表着百事独特、创新、积极人生的品牌个性,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1999年,百事可乐又推出“音乐巨星赏”系列包装,以广告主题“更多百事,更多精彩音乐”强化自身的文化气质,借此给市场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饮食企业。它的企业识别有三大特点:第一,其企业文化中深层的精神文化即企业理念很明确:高品质的产品,快捷微笑的服务,优雅清洁的环境和物有所值。第二,企业行动和企业理念具有的一贯性。麦当劳公司有一套准则来保证员工行为规范:营业训练手册、品质导正手册、管理人员训练,即小到洗手消毒有程序,大到管理有手册,以保证优质服务的贯彻。第三,表层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产品的文化价值。在麦当劳的视觉识别中,最优秀的是黄色标准色和M字形的企业标志。黄色让人联想到价格普及的企业,而且在任何气象状况或时间里黄色的辨认性都很高。M型的弧型图案设计非常柔和,和店辅大门的形象搭配起来,令人产生走进店里的欲望。从图型上来说,M型标志是很单纯的设计,无论大小均能再现,而且从很远的地方就能识别出来。标准字也设计得简明易读,宣传标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麦当劳。”这个标语没有设计成“美国口味,麦当劳”,实在是麦当劳成功之处。麦当劳公司还推出了一个象征祥和友善的麦当劳叔叔形象,表示麦当劳永远是大家的朋友,是社区的一分子,他时刻准备着为儿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现在,无论你走到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一见到这个金黄色双拱门,就会马上联想到麦当劳公司,就知道附近一定有麦当劳分店。

从视觉识别的角度来看,奔驰的标志设计是十分圆满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一个圆环,一个三叉星,标志构成极为简洁有力,充满了节奏感。由于简单而独特,所以很具有识别性,非常容易被传播。圆形是天生美的形式,它使人们更乐于主动地接受;三角形是最佳的稳定形式,它给人们带来的安全稳定感,是其它图形所无法比及的。德国是一个善于产生理论的地方,且不说哲学,单就一个包豪斯,就为世界的艺术与设计,创造了多少理论。所以说,简洁明快的奔驰标志,却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圆环,向人们传达了企业永远追求圆满的文化属性;三叉星又告诉人们,产品的安全、质量的稳定,会使每一个乘坐奔驰汽车的人舒适、放心。同时也很容易使人们产生联想――奔驰将在任何一个空间,追求圆满,也会使消费它的每一个人,在全方位的空间得到最满意的享受。这是一种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体现,但却在一个小小的标志设计上,得到了极至的张扬。奔驰公司把奔驰标志的内涵解释为三角菱形是一种雄心,是一种壮志,即是标志:陆路(汽车)、水路(轮船)、空中(飞机)都是奔驰的成功,都有奔驰的杰作。1902年之后,由于两人合作了又在外面加了个圆圈,表示是两人团结一致,圆满完成的共同事业。

由上可见,VI设计中体现的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能让消费者从庞杂的背景信息中识别出来,形成牢固的记忆。有些公司在设计VI方案过程中,只凭着一知半解做了些商标、信封、徽章一类纯视觉化的美学设计忽视了深层的精神文化,使得企业失去了个性,它们的产品或服务很快就会被消费者遗忘,因此这些企业最终也成不了大气候。目前也有不少企业走进了“冲击力”误区。这些企业,无论国有还是私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对“冲击力”高度重视,在工厂门口、老板办公室,都有一条或几条标语,诸如诚信,求实,创新,拼博,奉献等等,其中也不乏“以质量打市场,靠信誉求发展”等意味深长的至理之言,其目的无非是想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昭示本企业的文化内涵。说起来,这些词语并没错,但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名言警句,而是需要全员认同并能落到实处的核心价值观。哪怕文字不那么精炼对仗和朗朗上口,只要能唤起全体员工的认同和觉醒,并能自觉指导行动,成为上下共同的哲学信仰和企业精神,那同样是非常精彩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宝岳《标志设计基础》[M]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9、2P26-27

[2] 郭新生《CI设计》[M] 河南 河南科技出版社2006、11 P111-113

[3] 徐阳《CIS企业形象设计》[M] 湖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4 P13-16

第8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界火了一阵子,但那时人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封闭型阶段,“企业文化”常被认为单纯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加“文体活动”,也有人把“企业文化”当作一些大同小异的标语、口号或企业标志,因而企业文化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也没有真正发挥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从性质上讲,它不仅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不仅仅是宣传企业形象,而是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伦理,但纵观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企业文化不仅是经济学、文化学方面的概念,而且还是影响和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动力。正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所说:“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幅射力。”总之,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有产品就有客户,20世纪90年代则认为企业有广告就有销路,而到了21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运行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经济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经济学家们从现代经济的特征出发,给现代经济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新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开放经济、速度经济、环境经济、虚拟经济、服务经济、软件经济等。在如此众多经济运行模式的角逐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好,就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企业全体员工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既是企业现状的客观反映,也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理念,具有独创性、创新性、时代性,体现了企业发展中的务实、求实、求精的精神和追求。企业文化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地再现出来,给员工以理想、信念、鼓励、荣誉、约束,使员工心灵深处引起共鸣,思想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在工作中牢记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遵守价值准则和管理信条,始终保持昂扬

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主动关注企业的前途,创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名牌,维护企业的声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声誉是企业发展和经营理念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创立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的依托。品牌,特别是驰名商标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其背后是文化的积淀。它虽然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价值符号,但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服务,提示着产品在消费者偏好中所处的位置,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重要标志。品牌是“眼球经济”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的商誉,而企业的商誉要靠企业伦理、企业信用来维护,企业只有把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核心灌输给每个员工,并成为支配其言行的自觉意识,使员工恪守诚信、遵守诺言、不欺不诈,增强对自己行为之后果负责的责任感、道德感,才能维护企业商誉,维护品牌形象,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强大的生存、发展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过去我们的企业文化大多是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缩影,从总体上看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经过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体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更是指导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它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众性文化。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彰显人文关怀,这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

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即不是简单的“企业”

+“文化”,也不能搞“企业文化是个筐,什

么都能往里装”。企业文化内容往往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不会完全相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另一方面,同一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复制”与“克隆”。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科学的确定企业文化内容。

要选择适合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的要求,结合国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国有企业文化的模式。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企业文化当然也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企业文化的内涵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曾经成功的企业文化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当然,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不会一朝一夕就可以“速成”,而必须是潜移默化、长久不断充

实发展的过程,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

对于大多数国有企业而言,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就要冲出陈旧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正所谓有破才能有立。企业文化要保持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对新形势,国有企业有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很多国有企业为此唱响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这就是说国有企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企业文化的模式。

构建独具国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9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界火了一阵子,但那时人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封闭型阶段,“企业文化”常被认为单纯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加“文体活动”,也有人把“企业文化”当作一些大同小异的标语、口号或企业标志,因而企业文化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也没有真正发挥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从性质上讲,它不仅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不仅仅是宣传企业形象,而是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伦理,但纵观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企业文化不仅是经济学、文化学方面的概念,而且还是影响和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动力。正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所说:“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幅射力。”总之,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有产品就有客户,20世纪90年代则认为企业有广告就有销路,而到了21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运行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经济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经济学家们从现代经济的特征出发,给现代经济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新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开放经济、速度经济、环境经济、虚拟经济、服务经济、软件经济等。在如此众多经济运行模式的角逐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好,就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企业全体员工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既是企业现状的客观反映,也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理念,具有独创性、创新性、时代性,体现了企业发展中的务实、求实、求精的精神和追求。企业文化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地再现出来,给员工以理想、信念、鼓励、荣誉、约束,使员工心灵深处引起共鸣,思想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在工作中牢记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遵守价值准则和管理信条,始终保持昂扬

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主动关注企业的前途,创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名牌,维护企业的声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声誉是企业发展和经营理念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创立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的依托。品牌,特别是驰名商标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其背后是文化的积淀。它虽然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价值符号,但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服务,提示着产品在消费者偏好中所处的位置,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重要标志。品牌是“眼球经济”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的商誉,而企业的商誉要靠企业伦理、企业信用来维护,企业只有把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核心灌输给每个员工,并成为支配其言行的自觉意识,使员工恪守诚信、遵守诺言、不欺不诈,增强对自己行为之后果负责的责任感、道德感,才能维护企业商誉,维护品牌形象,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强大的生存、发展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过去我们的企业文化大多是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缩影,从总体上看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经过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体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更是指导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它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众性文化。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彰显人文关怀,这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

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即不是简单的“企业”

+“文化”,也不能搞“企业文化是个筐,什

么都能往里装”。企业文化内容往往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不会完全相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另一方面,同一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复制”与“克隆”。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科学的确定企业文化内容。

要选择适合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的要求,结合国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国有企业文化的模式。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企业文化当然也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企业文化的内涵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曾经成功的企业文化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当然,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不会一朝一夕就可以“速成”,而必须是潜移默化、长久不断充

实发展的过程,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

对于大多数国有企业而言,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就要冲出陈旧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正所谓有破才能有立。企业文化要保持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对新形势,国有企业有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很多国有企业为此唱响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这就是说国有企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企业文化的模式。

构建独具国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