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新型交通工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交通工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交通工具

第1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关键词:基本形 形态设计 概念交通工具 创意草图

检 索:.cn

Abstract :Concept vehicle design is the process of form innovation, ideation sketch is usually used to develope forms. On the basic of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basic form and the ways of shape combination, we combine the form design principles to analysis the method of drawing basic form.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case, we expound the abstractness and diverg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basic form has the adapt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with concept vehicle design, which can help to provide a practical way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of ideation sketch design for concept vehicle.

Keywords :Basic Form, Form Design, Concept Vehicle, ideation Sketch

Internet :.cn

基本形,是具有抽象造型形态的图形。它对交通工具设计的前期创意草图发散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概念交通工具是具有前瞻性和未来感的交通工具[1],是为了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引领和探索新的交通生活方式,而将高新技术、新材料、革新性的驾乘体验等进行融合的设计。其设计的前瞻性决定了造型的前卫和独特性,而对基本形的绘制和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有利于明晰设计思路,提高概念交通工具创意草图设计的创新性。

一、基本形概念

基本形是形态的一种,可以为概念交通工具创意草图提供造型元素。形态包含“形”和“态”两层含义,形即形式,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态即姿态、态势,是物体所能传达给受众的心理感受[2]。形体分为具有具体形态的有机形和没有具体形态的无机形[3]。基本形形态作为造型创新的源泉,是具有相对抽象形态的有机形。

基本形的形态特征可以与交通工具形态进行关联和匹配。因此基本形不是由基本的几何形态,如圆、三角形、方形等简单组合而成的平面形态,而是整体呈楔形或梭形,具有丰富形面变化并带有体量感的立体形态,见图1。

二、形体组合方式

基本形是概念交通工具造型设计的原型形态,由各个形体有机组合而成。基本形创意草图绘制是对形体间的构成关系和逻辑关系的探索。

基本形的创新是其形面构成形式而非仅仅是构成元素的创新,因此需要着重处理形体组合元素之间面与面、面与体、体与体的构成关系[4]。例如,面与面可用层叠、穿插等组合方式;面与体可用包裹、环绕等方式;体与体可用堆叠、切削等方式,对于不同的形态有不尽相同的组合方式。以处理面与面的构成形式为例,对其方式进行发散:层叠、嵌套、穿插、搭接、悬浮、分散、起伏、拉伸、膨胀、生长、包裹、扭转、卷曲、回环、凝聚、撕裂、分割、弯折、翻边、压缩、伸展等。以此类推,处理面与体、体与体的组合方式都可采用类似的方法,然后协调形态之间的比例、节奏,形成丰富的基本形形态。

三、基本形的绘制原则及方法

(一)基本形的绘制原则

绘制基本形是在创造新的形态,也是在创造美。对形态美学规律的运用,比如多样统一、节奏、韵律、对比协调、对称均衡等,可以帮助设计师在了解形体的组合方式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形态。

1.突出主题原则。基本形的创作需要突出主题性,通过鲜明而富有感染力的主题,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传达设计理念。“意在笔先,情为意本”是概念草图绘制的指导思想,概念交通工具形态创新需要体现出核心设计理念[5]。如图2,这是一款在水中使用的概念交通工具,形态主题来源于游动的鱼,经过抽象推演得出最终概念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指引概念创意草图形态演变的方向,而且创作出的形态具有合理性和逻辑感。

2.整体性原则。绘制基本形需要从整体出发,对形态进行探索。整体感建立在主题设计基础上,局部与主题有机联系,既相互包容,又不失特征,既相互呼应,又不乏细节。

整体感设计并非意味着没有变化,而是要变化统一。而构成基本形的各部分形体不能平均处理, 因为这样不能突出造型的主题特征,并且缺失设计感。各个元素间应该主次分明,富有节奏变化。

3.对比协调原则。对比的手法可以烘托基本形形态的主题特征,将其优先于局部特征传达给受众。如基本形中线条的曲直、长短对比,形面凸凹、大小的对比等可以营造出整体形态的圆润饱满或力量感。在丰富基本形形体关系时,要始终遵循局部为烘托主题服务的原则,过分强烈的对比有可能破坏整体的效果,需要协调局部特征与主体特征间的比例及层级关系。

(二)基本形的绘制方法

1.制作Imageboard。Imageboard又称意象看板,是对形态主题关键词的可视化,由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图片组成的图像集 [6]。意象看板中的图片称为意象图,意象图的选取对于基本形发散起到了关键作用,见图3。为了便于基本形创意草图发散,需要选取一些具有明确形面关系的形态图片,这些图片可以从概念建筑、家具、产品、CG设定图、雕塑等创作作品中选取。作品中的形态大多具有鲜明且变换多样的形体组合关系和形态信息,设计师可以借鉴其处理形体的手法,在其基础上进行形态发散。

2.绘制的线条要有趋势。在交通工具设计中,侧视图最能体现交通工具的体量、比例和姿态,传达出其整体的形面变化趋势,所以基本形也从侧视图开始绘制。

基本形主要由线条勾勒而成,而其线条需要有趋势变化。所谓的趋势,是指线条与线条之间的关系,如相交的趋势、张力感、节奏感。线条的趋势可以营造出运动感、力量感,体现出动力美学的美感[7]。

3.突出形面的组合关系,绘制断面线。形面组合关系表达基本形的主题特征,为了突出主题设计语言,需要强化形体构成形式,营造富有张力的美感。首先,可以增强形面的对比关系,利用矛盾与统一的错综关系形成视觉刺激,突出形体造型的主题语言;同时要精简形体组合样式种类,规整基本形的设计语言,以明确所要强调表现的内容和造型风格;最后,在关键的形面转折变化的地方绘制断面线,并为形体绘制简单的光影基调,帮助理清基本形的形面走势,增强形体的体量感。

四、基本形在创意草图中的转化

(一)基本形的选取

在绘制大量的基本形创意草图后,需要甄选其中一部分继续深化。所选取的基本形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方案发散的成功与否,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建立起良好的评价体系。

1.基本形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基本形形态的独特创新是进行创意草图发散的宗旨和目的。设计师基于对造型的积累,对当前造型发展趋势的了解,对形面的处理手法的熟知,从而能够敏锐、直接地判断出较为新颖、前卫的基本形形态。

2.基本形需要具有美感。基本形造型独特但也需具有美感,体现出其形态美的价值。基本形需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富有生命力和视觉张力,形面虚实结合,张弛有度[8]。

3.基本形需要有形态发散发展潜力。基本形的形面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对形态进行创新,相对于概念交通工具而言,它只是一个源型初级形态。应该选取整体简洁、形面关系明了的几个或者多个具有继续发散潜力基本形,在设计主题的指导下,对其重新整合。

(二)基本形的转化

基本形的转化是将基本形的形态特征应用到概念交通工具创意草图绘制中。概念交通工具受布置及人机因素的影响,造型上仍然受到限制。因此,为了把基本形的创新形态元素贴合到概念交通工具的造型上,需要把基本形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首先,把基本形旋转一些角度绘制草图,在透视角度下将基本形形面关系的合理化,对设计元素进行取舍,将好的设计元素固化和立体化,见图4。

其次,将基本形向交通工具的体量和比例靠拢,转化成概念交通工具创意草图。此阶段是在交通工具特定的布置和结构设置机制下,把所保留的形态元素融合进概念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中。基本形的绘制充满艺术创作的氛围,而基本形在概念草图转化阶段是相对理性的,需要在交通工具设计的框架下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将基本形的造型特征重新进行设计和转译,完成概念交通工具创意草图设计。

最后,增加转化后的概念草图的细节,制作完成二维渲染效果图。细节设计如同点睛之笔,它的设计需要符合设计主题和整个概念交通工具的造型风格,主要着眼于交通工具前后部分造型特征的设计,达到丰富和完善概念造型设计的效果,见图5。

五、结语

概念交通工具设计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创造性的工作,其造型设计要求具有前瞻性和独特性,它对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和引导具有深远意义。基本形形态的绘制是一个自由发散、推演造型的过程,为概念交通工具创意草图设计提供了大量可选择的创新形态元素,可以较好的帮助设计师找寻造型设计灵感,并将设计目标可视化。

注释

[1] 侯利亚.未来概念车设计研究综述[J].机械设计.2012,29(9):3-4.

[2] 熊兴福,曲敏,张峰.产品设计中的形态创意[J].包装工程.2005,26(6):171-173.

[3] 姚远,郭丽. 设计艺术中的基础形态语言[J].艺术教育.2007,(11):30-31.

[4] 李祥文,王君秋.形态在设计艺术中的审美因素[J].安徽文学.2006,(12):128.

[5] 阿里・古巴提. 仿生设计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应用的内容分析[J].包装工程.2013,34(6):56-58.

[6]陈黎,王旭亮.自行车设计开发的个性化思维[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18(2):38-39.

第2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关键词:地铁;21世纪;莫斯科

兴建地铁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充分发挥地铁系统的优势,可以减少地面交通的压力,减少地面道路系统所占城市面积,减少城市污染,节省乘客交通时间,并从长远看,是一种投入大,收益更大的节省资金的行为。

莫斯科地铁从1901年提出第一个方案,1935年开通第一条线路,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一条环线、八条直线和一条放射线的庞大的交通系统。其线路总长度已接近270公里(截至2002年底),共设有150多站,几乎覆盖了该市所有的地区。

莫斯科地铁的客流量为880万人次/天,占城市公共交通运输量的36%,平均每个莫斯科市民每天乘坐一次地铁,高峰期列车时间间隔不到60秒。地铁是该市最快捷、最舒适、最方便也是最安全的公共交通方式。

1 莫斯科地铁的发展概况

莫斯科地铁的建设始于30年代初,但其规划却经历了沙皇俄国时代、苏联时代和现在的俄罗斯联邦三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的规划都充分考虑了未来城市交通的需求,留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1 沙皇俄国时期

地铁的设计方案远在十月革命之前就已经着手制定了。18世纪末,有轨电车等交通工具已经应付不了日益膨胀的莫市人口和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建设新型高速的能连接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区的交通工具已刻不容缓。

莫斯科第一个完整的地铁规划方案是Antonovich等人于1901年提出的。次年工程师P.I.Belinski对该方案加以调整,重新设计了方案。按他的设想,地铁线路部分在地下、部分在地上(以高架桥的形式)铺设,由两条环线和一条直线组成,总长度为100公里。两条环线分别沿林荫环路(Bulivarkolico)和花园环路(Sadovoi kolico)铺设,直线分别与两条环线相交,中途经过红场,并在红场建造中心火车站。这一方案因为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并威胁到许多历史建筑,而未被采纳,但是它却奠定了以后莫斯科地铁由环线和直线两种线路组成的基本设计思路。

1.2苏联时期

1923年,莫斯科苏维埃政府着手制定地铁规划方案,于1932年通过了莫斯科地铁第一个长期规划(见图1)。在该方案中,由5条直线和一条环线组成全地下地铁线路系统。这一方案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变动,但基本的规划思想没有改变。

这一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地铁线路与地面道路系统相统一,也采用直线与环线系统。5条直线均穿过红场附近的市中心,把市中心和外围城市连接起来。直线在花园环路以内的市中心区两两相交,在交点处分设两个车站,并以地下通道相连,用于两直线线路间的换乘。沿花园环路铺设的地铁环线和任何一条直线都相交于两点,在交点处也分设两站。

在以后的规划中又对该方案加以修订和补充,把地铁环线向西部和北部外移了一站,使得环线把莫斯科的七个主要的火车站联系起来。[1]

1935年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莫斯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交通速度比以往提高了两倍。50年代地铁环线全线开通,标志着今天莫斯科地铁线路格局的基本形成。从60年代到90年代的地铁建设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格局下,铺设新的地铁直线或延长已有的地铁直线到城市更外围地区。进入70年代,莫斯科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莫斯科开始规划不同于已有地铁线路的高速地铁线路,以加强外围居住区、工业区和市中心的联系。这一方案虽然没有实施,但因其在规划时考虑到了未来莫斯科发展的需求,并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而成为了今天莫斯科地铁规划的雏形。

1.3俄罗斯联邦时期

1.3.1现状

地铁的建设,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形式,与地面交通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莫斯科地面公共交通系统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基本上变成了把乘客运送到地铁站和火车站的交通工具,成了地铁这一强大交通工具的补充和外延。

1995年连接莫斯科东南地区和北部地区的Lyublinskaya线的东南段已全部开通(截至2000又开通了4站),至2002年底,Serpukhovsko-timiryazevskaya线延伸到了Bulvar Dm.Donskovo。莫斯科的地铁系统已经把所有外环公路(MKAD)以内的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和市中心紧密联系起来,出色地完成了市内交通的任务(见封2图1)。

转贴于 1.3.2莫斯科地铁系统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所带来的问题

在1983年,莫斯科外环公路以外的一万公顷土地划归莫斯科市,至今那些地区已有上百万人口居住。而劳动力的基本需求是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附近地区。因此存在着客流强大的向心性,这将导致在2010年以前乘行距离增加到15公里。在这种情况下,高速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⑵客流量已大于设计流量

现在莫斯科地铁线路发展相对滞后,与设计客运量相比,有1/3的地铁线路超载25—50%,在高峰期,Zamoskovorechkaya,Tatanskaya和Krashoprechenskaya线路上的乘客达5.5—7万人。地铁系统在城市中心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高速交通工具的许多特征。在地铁环线的13个车站中,有6个已经超负荷运行,5个也已经接近设计的最大客运量。

⑶换乘结构不合理

目前地铁环线以外的地区之间通过地铁联系,必须到环线或环线以内换乘,为本已超负荷运行的环线及环线内路段增加了不必要的客流量。

2 莫斯科地铁面向21世纪的规划

莫斯科市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私人交通工具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同时公共交通也在不断发展。为协调公共交通与私人小汽车之间的平衡,为解决日前地铁系统面临的问题和要求,莫斯科于1995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多种地铁类型的规划。这一方案于1998年付诸实施,并于1999年再次修订,这就是今天的地铁规划方案。

2.1 规划目标

⑴到2010年,莫斯科地铁线里程将接近400公里,以保障乘客在1小时之内到达莫斯科任何一个地点。

⑵加速发展并完善统一的市内及市郊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地铁在城市基本交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

⑶建造新型高速地铁系统,以保障大型外围区的乘车时间不超过平均乘车时间。

2.2 规划结构

新规划的总体结构是四条同心环线和十几条与之相交的直线组成的高速轨道交通网。高速轨道交通网包括具有当前技术参数的地铁系统[2]、新型高速地铁线、部分在地上的轻型地铁、迷你地铁、机场高速轨道线、环莫斯科铁路线、近郊电气列车和单轨电气列车等。根据不同的客流量和线路位置采取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形式。四条环线从内到外分别是迷你地铁、现有环线地铁(属于当前技术参数的地铁系统)、新型高速地铁和环莫斯科铁路。十几条直线也采用不同类型的地铁。地铁在高速交通系统中仍将起到主导作用,其客流量预计将增加30%,即从现在的32亿人次/年增加到40亿人次/年。

23 规划内容

2.3.1 新型高速地铁

高速地铁线路在近市中心处为环线,位于现有环线以外1—2站的位置,并以放射状线路向城市外围延伸。高速地铁线路将为位于莫斯科外环公路以外的集中居住区(如Mitino,Solncevo,Novopodrezko等)提供服务,保障这些区与工业区及市中心的高速快捷联系。这条线路的选线保证所有城市外围新区和复杂城区的交通联系,减轻现有直线线路和中心换乘系统的压力,减少穿过市中心区的客流量并改善市中心区的交通服务。与现有的系统相比,新型高速地铁线路将保证列车运行速度、乘坐舒适程度在长期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充分考虑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2.3.2 地上轻型地铁

Novokosino,Zhulebino,Yuzhnoie-butovo等远郊居住区并不需要铺设象地铁这样强大的交通工具,但由于其远离市中心,所以这些地区客观上也需要高速交通工具(25-30公里/小时),其客运需求量为2.5-3.0万人次/小时。因此,规划在这些地区建设地上轻型地铁,把居民运送到已有的地铁站。为节省乘客时间,轻型地铁线路与已有地铁线路间的换乘车站具有相同的地下标高。轻型地铁系统不仅可以联系远郊区和传统地铁,还可以把远郊区相互连接起来。作为一种试验性的交通工具,轻型地铁将从Mitino区铺设到Tushino,与Shodnenskaya地铁站相连。

2.3.3 迷你地铁

在这一规划中,考虑到市中心区的特点及其对交通工具的要求,特别是要保证莫斯科最核心地区的换乘及减轻白天该地区地面交通的压力,拟订在中心历史城区建造迷你地铁系统。为排除对生态和历史环境的影响,迷你地铁仍为地下形式,同现有地铁相比,迷你地铁具有较小的规模、较短的区间长度、较小的运载能力、较低的速度和较低的建造费用。迷你地铁由一条环线、一条直线和一条放射线组成。环线沿林荫环路铺设,与1902年P.I.Belinski提出的线路基本一致:直线西起胜利广场,穿过莫斯科河,经新阿尔巴特大街,而后穿过市中心,向东延伸与新型高速地铁环线相连。放射线则从市中心的Kropotkinskaya广场向西南方向延伸,也与新型高速地铁环线相连。

2.3.4 完善具有当前技术参数的地铁系统

在对具有当前技术参数的地铁系统的完善方面,2010年以前,莫斯科将建造Liublinsko-dmitrovskaya和Stroginskaya两条直线(采用当前技术参数),并延长Serpuhovskaya、Zamoskvorechkaya、Rizhskaya、Kaminskaya和Tatanskaya线路;在现有的地铁线上增设新站;在已有的地铁站上增设出口。把车速从现有的40-45公里/小时提高到55—60公里/小时,并充分发挥未饱和线路的作用。

3 新规划的评价

1999年制定并已付诸实施的这一计划是对莫斯科现有地铁系统的持续发展,它丰富了莫斯科地铁的类型,更细致、更精确地反映了城市交通的需求,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以往的莫斯科地铁规划相比,其设计思路有相同之处,即以环线和直线地铁线路系统将市中心同外围居住区和工业区连接起来。但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灵活地建设不同类型的地铁(高速地铁、迷你地铁、地上轻型地铁等),进一步完善现有地铁系统却是这次规划中的飞跃。

虽然实施这一计划耗资巨大,但综合看来,实施这一计划将比保持现有地铁线路不变节省50%的交通建设资金。

注释

第3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交通企业 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二十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随后,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发表《第五项修炼》[1]以来,这一 “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逐渐受到重视。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抱负,以及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美国,由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组织学习中心,通过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等,提高员工学习能力。包括美国石油公司、AT&T实验室、联邦快递、IBM、英特尔、飞利浦、壳牌石油、苹果公司等均加入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当中[2]。我国对学习型组织性建设相当重视,分别提出了“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军队”“学习型科技园”“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工会”等诸多概念[3-7],学习型组织被运用于我国各级组织、部门及企业当中。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交通企业占据国家民生保障重要地位,随着交通企业数量日渐增多,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交通企业团队逐渐从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转变,学习型组织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学习型组织及建设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组织成员具有一致愿景(version),即为组织的共同构想;第二,组织与成员均善于学习(learn);第三,组织结构扁平化(delayering);第四,组织具备极强创造力(creativity);第五,团队能够实现自主管理(self-management)。具有上述五个特征的组织中,团队是学习的基本单位,组织目标均通过团队的努力实现,组织中强调团队学习,同时又注重个体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观念发生巨变,个人与团队的持续发展收到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组织需求,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是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的新模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交通企业面临融入世界潮流和适应时代变迁的挑战,在开放、全面的竞争中,做出变革和调整,交通企业管理者应当由传统管理理念转向“学习理念”“责任理念”转变,抓住时代机遇,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角色抓变,掀起交通企业全行业内的“管理变革”。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浪潮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能有效学习,将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甚至无法生存和发展。交通企业应建立“活到老,学到老”和“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人与社会同步发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知识领域和知识层次,引领交通行业走在时代前列。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交通企业团队特征

(一)具有一致的团队愿景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交通企业中,不论是科研团队、施工作业团队还是行政管理团队,团队内部都应当具有共同愿景。在相同“愿景”下,团队成员努力朝目标奋进,激发团队探索和创新动力。但共同愿景不是凭空产生,必须有实现的载体。在交通企业中,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课题将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通过科研课题的执行,科研任务的探索,共同完成科研任务。施工或作业团队通过相同项目将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人才集中在一起,通过对项目的执行,团队紧密合作,保障项目完成。行政人员通过组织目标,各部门紧密合作,保障企业运作顺利。

(二)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

交通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保障交通(包括水运、空运、公路、铁路等)运行通畅,交通企业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实践学习中,将知识和经验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在交通企业中,主要知识均是从实践中获得,也均运用与下一次实践中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创造是团队行为,也是个体行为。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更好的实践,实践过程中,能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有助于开放思维,解放思想,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保障实践的顺利进行。

(三)具有较多的学习渠道

在当今世界的大背景下,交通企业团队与个体均有开放且多元的学习渠道。既要坚持研究性学习,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推动知识创新;又要坚持开放式学习,以开阔的思维博采众长,学习世界最新知识和经验,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又必须保障学习的互动性,在交通企业中,团队是学习的基本组织,个人是学习的基本单元,团队个人要平等参与、相互交流;同时又应当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探求不同规律,提升理论水平,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失败经验变为自身财富。

三、交通企业团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组织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当中,交通企业应当适应高度开放和社会激烈竞争形式,打造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人才,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企业员工培养,全面提高企业和团队学习能力。彼得·圣吉在《变革之舞》[8]中提出,“学习能力”是个人、团队和更大社区所具备的技巧与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有效学习,并取得确实的学习成果。交通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弱,则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产品、技术与运营理念逐步落后,最终被市场淘汰。交通企业应当立足现在,不断学习,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

(二)拓宽组织学习内容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1]中提出了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交通企业应当以上述五项修炼为基础,结合企业特点建立系统组织管理体系和员工培养机制。在交通企业的学习型组织体系中,除了日常工作(如科研、工程、行政等不同工作内容)外,还应当对团队目标、团队文化、企业文化、创新精神等进一步合理安排和布置。

(三)规范组织学习结构

前文已论述,在交通企业中,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强调团队学习,团队是学习的基本组织,个人是学习的基本单元。学习型组织能够指导个人学习,更能够促进团队建设和团队学习。因而,企业应注重团队培养,建立团队学习、领导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组织结构体系,通过学习,增强企业内部协作能力,提升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交通企业团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组织学习主体

在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交通企业中,个体、团队和组织是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都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组织框架下,往往注重个体学习,而忽视团队和组织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1)特别强调团队学习,包括个体和群体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发掘。在学习型组织中,各企业员工不仅仅是学习的被动受体,也是知识的主动传授体,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和教授,彼此沟通,强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2)企业主体培养涉及团队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和员工。团队领导是团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团队发展至关重要,更应当加强学习;(3)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是团队内部和谐的主要动因,只培养团队优秀成员,不符合学习型组织原则。

第4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关键词:主导交通工具 城市形态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成 轨道交通

    我国城市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2000年则达到3.88亿,已经超过了总人口数的30%,到2010年或稍后一些年份,预计将达到6.5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1];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到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发展到37个,其中超过200万的超大城市就有14个;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城市加速发展阶段。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高密度开发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使得交通出行总量剧增;随着城市边缘和远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将出现大量新的长距离的出行需求;这就需要扩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服务范围和能力。因此,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首要任务是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而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选择合理的主导交通工具,也就是,在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与城市发展、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的,影响城市规模、形态、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并代表交通技术发展水平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城市发展史直接与城市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有关,城市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是由城市发展与交通技术条件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可能比其交通发展的快。新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交通工具的发展,而新型交通工具如果能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这样的交通工具就可能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主导交通工具。

    一般说来,在从城市边缘到市中心去的旅行时间就是居民单程出行可能承受的最大旅行时间,城市的半径往往等于居民在一小时内所能到达的距离。例如,在罗马,当步行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时,其城市半径就是4公里;在19世纪的伦敦,出行靠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城市半径为8公里;到20世纪,当人们利用市郊铁路、地铁或公共汽车出行时,城市半径就达到25公里;而上个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当汽车即使没有普及但至少也十分常见时,城市半径就达到50公里[2]。可见,城市半径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提高而增大。

    从历史上看,交通工具在技术上的突破让城市跨越原有城市界限向外围区域发展,不断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在美国,1920年以前,城市沿铁路或围绕港口发展为紧凑的中心圆结构;伴随小汽车的出现,城市居民纷纷迁往地价便宜的城市边缘地区,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张;二战后,小汽车的使用开始普及,就业岗位和居住不断外迁,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多中心结构和分散的城市布局;高速公路的建设,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郊区发展最重要的催化剂。在不同的交通工具发展时期,城市形态的特征明显不同。因此,美国城市地理学家j.s.adams从交通的角度出发,将美国城市形态的发展历史分为以下四个时代[3]:

    1) 步行与马车时代(1890年以前)

    2) 电车时代(1890-1920)

    3) 汽车时代(1925-1945)

    4) 高速公路时代(1945-现在)

    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居民出行距离、可达性和方便程度,通过对居民出行活动的影响,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城市发展的不同时代都以当时的主导交通方式为主要特征,在城市结构、土地使用、人口密度等方面呈现出各自显着的特点。在步行与马车时代,受交通工具速度的限制,城市的规模较小,呈紧凑的同心圆方式演变、发展;在内部空间结构上,城市中心区密度大,但空间的利用强度较低。电车作为一种交通方式进入城市后,对城市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规模有了扩展,并向外沿电车线呈狭窄的带状发展。在汽车时代,小汽车作为私人交通工具进入家庭,城市开始大规模的郊区化时代,市区急剧向外蔓延,人口和地域规模扩大,发展轴延伸到较远的地区。而后,私人小汽车大规模普及,高速公路发达,城市人口、工业、商业能扩散到郊区更远的地方,城市住宅以低层、低密度方向向外蔓延,原有市中心的衰落和松散的城市形态成为高速公路时代重要的特征。

    我国城市的发展显然不能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去经历漫长的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在土地资源紧缺、能源人均占有率较低的情况下,必须寻求合理的主导交通工具,减低或消除小汽车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2.主导交通工具的发展规律研究

    为了更好的理解交通与城市的关系,必须首先对城市交通工具的发展规律有较深的认识。在交通发展史上,电车在市区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十九世纪后期一项重要的交通技术革新,使大多数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开始有了改变,在由市中心辐射出去的电车路线沿线,产生了大量居住密度与市中心相同的"电车郊区",而内燃机技术提供了比其他交通方式更为廉价、更为灵活的汽车,这是第二个重大的技术革新,直接导致了市区其他交通方式的衰落。通过对美国的研究,我们知道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汽车为居民出行提高机动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公共汽车很快就取代了电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美只有波士顿、费城、匹茨堡、多伦多和旧金山五个城市还在使用大型电车系统。公共汽车和小汽车几乎同时出现,由于公共汽车不能提供门到门的服务,行驶速度因受到小汽车的影响而较低,服务的半径小于十公里,因此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中常规公交的作用日益降低;小汽车的发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暂时的回落和减缓,而后飞速发展。公共马车、缆车、有轨电车、常规公共汽车和小汽车的发展曲线、更迭规律和客流高峰年如图1所示。

    通常来说,每种主导交通工具,在其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都要经历发展态势基本一致的过程,年客运量变化曲线往往呈抛物线形,这就是主导交通工具的发展周期规律。根据客流的变化可以把发展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成型期、成熟期、衰落期和革新期,如图2所示。在成型期中,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其作为新鲜事物,在这一阶段从技术不太成熟发展到技术逐渐稳定并最终成型;但由于人们没有习惯新型交通工具,总体看来其应用不广泛、客流较小、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新型交通工具成型后,其发展进入成熟期,成为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导交通工具,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作用显着;随着人们对其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习惯该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客流增长迅猛,达到客流高峰。交通工具的技术进步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发展起来后,交通工具的局限性慢慢体现出来,越来越影响其对城市发展发展的支持作用,在该主导交通工具处于衰落期时,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和和交通工具日益落后的技术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出现代表科技水平的新型交通工具;主导交通工具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重要性不断降低,其客流不断减少。在革新期,原有主导交通工具发展为一般性交通工具,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较小,在交通结构中的比例较低;该交通工具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进行技术革新。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历史比较弯曲,交通工具在我国发展的规律性不明晰,形成了目前交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在上世纪末,我国经历了自行车快速增长而公共交通衰落的阶段,这使得自行车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导交通工具;目前,私人小汽车开始逐步进入我国家庭,同时,各个城市的政府高度重视轨道交通的发展,掀起了地铁轻轨的建设热潮。因此,考虑我国的国情,难以仅仅根据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工具的发展规律就来判断我国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的未来主导交通工具。

    3.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成分析

    1963年发表的布坎南报告指出,在大城市中,不能单纯的依靠小汽车来解决交通问题。城市客运交通状况受客流需求和城市道路供给控制,而供需是否能平衡取决于所选择的客运交通系统结构。一个合理的客运交通系统能保证城市交通顺畅,人们平等的使用道路,不然则反之,而合理客运交通系统形成的关键在于主导交通工具的选择。

    选择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导交通工具的必要条件就是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构成有清晰地的认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是两个并列的子系统,具体如图3所示。公共交通系统根据运输能力、服务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大运量、中运量和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由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地铁系统和磁悬浮系统构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高速,对都市圈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广,线路长度可以超过50公里,适合于中远距离的出行;其单向客流密度每天可以超过1万人/公里,也可以在中等运量的客流条件下运营。在我国,当前主要建设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就是地铁,市郊铁路在我国的应用较少;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但磁悬浮系统仍然不成熟。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则由轻轨系统、单轨铁路、agt系统、城市空中缆车以及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构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造价相对较低,容易形成网络,对市区的服务覆盖率较高,但是,国内尚未建成任何一种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是构成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为常规的公共汽车和电车。私人交通则主要由自行车、小汽车(含出租车、摩托车)和步行构成。

    在交通系统的发展方面,目前大、中运量的轨道交通代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而小汽车将成为私人交通中的主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轨道交通是与公共汽车交通在竞争!通过图3就可以明白,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是公共交通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两者实际上更多的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实现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整合的前提下,才能同小汽车来竞争客流。在我国交通系统的建设上,常规公共汽(电)车的发展历史较长,发展状况相对较好,目前各地政府偏重于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但是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却被忽视了,这就容易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结构上的缺陷,最终影响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降低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作用。

    4.轨道交通成为主导交通工具的契机

    在当今的城市市区里,汽车由于受到道路条件的限制,平均行使速度提高的潜力不大,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堵塞的日益严重。而轨道交通,一般都采用全封闭的形式,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决定轨道交通的设计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因素主要是本身的构造速度、站间距离和线路条件等。显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轨道交通的技术将不断完善,轨道交通也将逐步发展为安全、可靠、快捷、低污染的对小汽车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在速度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过高速公路上小汽车,也就是说轨道交通具有发展为主导交通工具的条件。

    s.stares和刘志指出了这样一个规律:高人口密度的城市趋于相对较低的人均道路长度指标,反之亦然[4]。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人均道路长度指标也表明了小汽车交通的发达程度,上述规律也就说明小汽车发达的城市趋于较低的人口密度。小汽车的发达导致的城市人口低密度分布和蔓延,使得土地资源极其浪费(这是中国国情所无法应许的)。相反,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的特点,能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导致大型的"副中心"和"边缘城市"在轨道车站的周围形成,如华盛顿的balston、bethesda、silver spring,多伦多的north york等等,这势必改变小汽车时代分散的土地开发形态,促使城市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绝大部分美国城市的人口密度都相对较低,而油耗量较高,小汽车是城市客运的主体,可以说,美国的城市布局和生活方式建在四个汽车轮子上。但是随着交通公害、能源危机、土地占用的增加,美国也在逐步改变城市交通方式,历届政府都对复苏公共交通做过许多努力,早在60年代,政府就颁布了"公共交通法",引导大城市交通向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转化。80年代,又有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要求相应发展公共交通来代替小汽车出行。90年代,在政府相继颁布 "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90)和"多方式路面运输效率法案" (istea,1991)后,如何让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的主导交通工具更加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小汽车交通存在各种不利于城市发展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求更为合理的主导交通工具。轨道交通有条件取代小汽车交通的地位,为了引导轨道交通发展为城市主导交通工具,我国城市交通的有关部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必须与其效益相匹配,城市也必须选择适合城市个性的轨道交通类型;

    轨道交通在速度上必须比小汽车有竞争力,可以采用与道路交通的完全分离或者在道路上享有优先权的方式来实现;

    政府通过超前土地开发政策,鼓励轨道交通车站周围高强度的房地产开发,实施"tod"模式;

    轨道交通和城市客运、对外交通合理衔接,建设与道路系统紧密联系的停车换乘设施;

    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一体化,实现公共交通的整合效益;

    轨道交通必须与城市大型公共设施紧密联系,比如体育场、医院和商业中心。

    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将缩短地理空间的距离,有效调整城市发展形态以及土地利用,是实现城市现代空间合理结构的关键技术基础。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居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心理空间、实际时距都将大大的缩短。如此,城市就有可能实现对传统小汽车形成的空间结构突破,建立空间相对分隔但交通快速连接的新型城市结构。

    5.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方面,城市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卫星城镇的发展以及在中心城市发展到城镇群、城市发展到其高级阶段城市带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速度快、容量大、安全、准时等优点,在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中起到巨大作用。中心城市对周围的辐射作用得到强化,维持中心区城的活力,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发展,都得益于轨道交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以汽车为主的国家,交通政策开始向公共交通转变,重新建设发展轨道交通的原因之一。另外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世界大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给城市的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城市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以满足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单一的常规公共交通,由于受机动车过度发展的影响,车速下降,服务质量下降,不适应长距离、大客流量的运输任务,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世界大城市的发展历史表明,城市扩张的不同的阶段也有对应着不同的轨道交通类型,在轨道交通发展初期,有轨电车在城市中心区的作用显着,但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封闭的轻轨系统和地铁系统相继取代了有轨电车的地位。

    轨道交通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适合于城市内的不同区域的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据此把轨道交通分为三类:路面有轨电车、中运量轨道交通(比如轻轨)、大运量轨道交通(比如地铁、市郊铁路)。有轨电车往往服务于城市中心区,对促进中心区的形成、强化中心区、扩大中心区的影响起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市区范围内,由于中运量轨道的造价相对较低,容易形成网络,覆盖范围广,可实现居民可以方便、安全、快捷的出行,促使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大运量轨道交通中,地铁和市郊铁路的作用稍有不同,地铁等快速轨道交通都作为联系距离中心区更远的郊区和卫星城镇的交通工具而出现,这种联系强弱与大城市的规模有很大关系,而市郊铁路为周边小城镇提供直达中心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联系,促进都市圈的形成。市郊铁路服务于通勤距离内的卫星城镇的发展,有些情况下,地铁等快速轨道交通也可以达到市郊铁路服务的距离服务于通勤交通。小城镇和城市郊区的轨道交通车站都为小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停车换乘设施,吸引小汽车的乘客通过换乘轨道交通到中心区。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轻轨系统几乎可以覆盖城市交通的各个范围内,兼备有轨电车和地铁的特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和建成区,比如在德国,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化的轻轨系统在使用现有轨道的基础上,在合理车站间距的条件下,可以保证40~50公里/小时的平均运营速度,这样在30~45分钟的出行时间内,居民乘坐轻轨可以达到的最远出行距离约为20~30公里。

    6.结语

    轨道交通发展是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轨道交通这种大运量的交通方式来解决人们的交通出行要求;轨道交通的发展又可以反作用于城市发展,更进一步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引导城市向大规模、高人口密度、低能耗、占地少的方向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决定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社会变迁和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着,越来越重要。因此,轨道交通发展固然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面,归根结底,这种发展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与之适应,同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一致,可以说,科技就是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徐巨洲.我国城市化发展对未来城市交通的影响.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皮埃尔o梅兰(法)着,高煜 译.城市交通.商务印书馆,1996

    muller, peter o.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form: stages i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metropolis, p. 29

    s.stares,刘志.中国城市机动化.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第5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为期两天的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将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在新时期、新阶段,部党组着眼于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的重要会议。会上印发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昨天上午,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指导方针和目标,分析了交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昨天下午,安徽省交通厅、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等七个单位的代表和包起帆同志,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及本职岗位就开展创新作了经验交流。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指导意见》和盛霖部长重要讲话,联系交通发展实际,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刚才六位同志简要交流了小组讨论情况,大家对这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

下面,受部党组委托,我对会议作一简要总结。

一、这次会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交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会议

部党组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年初就布置了会议准备工作,组织了专门的筹备班子,调查情况、研究问题、起草文件。盛霖部长亲自带队赴各地调研,先后召集了部专家委员会、部长政策咨询小组、部内司局,以及交通企业、科研单位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并多次召集文件起草小组研究确定会议文件的基本框架、重要观点。会议的组织筹备工作始终是在党组和盛霖部长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开展的。会议也得到行业的重视和关心,《指导意见》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行业的意见,大家对建设创新型行业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这次会议是新时期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会议,对开创交通发展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总结这次会议,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立意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开局之年,部党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把创新摆在交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部署全行业的创新工作,走以创新促发展的道路,主题非常鲜明。盛霖部长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按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创新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指出创新是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满足新需求、实现新跨越的持久动力,是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选择,立意非常高远。

二是思路新。与会代表在讨论中一致反映,本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三个服务”、“四个理念”、“四个创新”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三个服务”,就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这是我们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个理念”,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好中求快”、“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交通发展的核心理念,推动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四个创新”,就是要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解决交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部党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的指导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交通发展的新思路,既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主动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总结了交通实践的经验,又升华了交通发展的理念。

三是内容实。代表们普遍认为,这次会议求真务实,会风朴实,不搞形式主义。从主旨报告到大会发言,内容充实,说真话,讲实事。盛霖部长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公路水路交通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调整发展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客观实际;指出了当前交通发展的“五个不适应”,既不回避困难和矛盾,又客观分析了当前交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实事求是;提出了需要依靠创新解决的“八个突出问题”,这些都是交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揭示矛盾,勇于迎接挑战,既释疑解惑、澄清了思想误区,又点出了创新思路,明确了前进方向。代表们指出,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针对当前资金比较紧张的状况,部党组提出的保证“四个重点”、坚持“两个倾斜”、强化“两个监管”,针对性强,重点明确,措施很实。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实际,成绩面前找不足,发展之中找差距,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思路和办法。

本次会议还取得了四个明显的成效:

第一,统一了认识。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对未来交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代表们一致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四个审视”的高度看,交通发展还存在明显差距,阻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不少,亟待寻求解决的思路和突破的途径。大家高度认同部党组对新时期交通发展新阶段、新变化、新要求和新挑战的分析,认为党组提出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与会代表完全赞同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要推进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推动交通行业的全面创新,没有发展理念的提升,体制机制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不仅交通未来的发展目标难以实现,现在的局面也难以为继。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就是要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解决交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明确了目标。大家认为盛霖部长的重要讲话、《指导意见》都是关系交通发展全局的重要文件,对未来15年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总体目标,即紧扣“一条主线”,就是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这条主线;着力“三个显著”,就是交通行业的创新实力显著增强,解决交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在交通各个领域的创新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使交通行业成为富有创新活力、具有创新动力和拥有创新实力的行业;实现“六个更”,就是建设一个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公路水路交通系统。制定的这个目标十分明确,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对交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围绕交通又快又好发展,把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到了首要位置,促进交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抓住了行业发展的关键,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第三,开启了思路。与会代表认为,盛霖部长的重要讲话结合交通实际,提出了创新工作的思路,明确了行业创新的方向,分析透彻,深入浅出,是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动员令。在分组讨论中,大家认为本次会议安排的典型发言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的创新体会和创新经验,许多同志在会下还切磋了创新工作的一些做法和心得,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通过交流,大家开阔了创新的视野,拓宽了创新的思路,认识到要解决交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决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要避免片面化、绝对化、一刀切,必须结合当地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工作。大家普遍感到交通工作中处处有创新、处处能创新,只要思想不懒惰,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四,坚定了信心。创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开拓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勇气,需要锐意进取的激情与信心。代表们认为本次会议所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重大部署,既体现了部党组的深谋远虑,也反映了部党组着力推进创新、动员和组织全行业力量建设创新型行业的坚定决心。有的代表说,部长的讲话全篇充满了感召力,特别是通过回顾我们交通几十年来创新发展的历程,使我们又一次认识到创新的巨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创新的信心。会议的典型发言和许多参会代表的分组发言表明了各地区、各单位都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并在创新的实践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创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这说明,在全行业增强创新能力、以创新促发展已有相当好的基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奋发努力,完全能够继续走的道路,取得交通发展更加辉煌的成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与会代表结合各地区交通发展实际,在收费公路、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输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技创新、创新机制等方面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有关部门要对这些意见进行认真地梳理和研究。

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

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事关交通事业发展的全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和会议精神。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把握大局、提高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对交通提出了新的挑战。交通既要加快发展,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运输安全,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主动应对挑战,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这方面,我们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正像盛霖部长分析的那样,我们现在的一些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适应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新要求,不适应以人为本、安全便捷的新理念,不适应世界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我们一定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交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选择。它的要义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战略基点,把创新贯穿到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激发全行业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走以创新促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新时期交通发展的大局,大家对此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各项工作的安排要始终服务和服从于这个大局。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努力做到“好中求快”。

第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表明,正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及时更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思路,探索发展模式,我国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样,交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离开了这一条,就不可能有创新,不可能有突破。

解放思想是开拓创新的前提。解放思想,就是要解除思想束缚,不断开拓创新。要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勇于探索实现发展的新途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开拓创新不仅需要一种精神和勇气,更需要具体行动。此次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次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动员会,它主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任务等重大问题,不可能具体解决交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此次会议提出的创新重点,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实践中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盛霖部长讲话和《指导意见》都指出,建设创新型行业要抓住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创新的主攻方向,这是很有针对性的。交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处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同,发展目标和重点也不同。“*”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要实现公路水路交通的发展目标,任务繁重、问题较多。有些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有些是发展进程中新出现的,成因复杂,涉及面广,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突出重点,依靠创新,逐步解决。盛霖部长在讲话中已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交通发展中面临的八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一个地方的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特别是确定具体改革方案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科学统筹,综合平衡。要注重在实践中提高我们行业解决交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增强交通行业的创新实力,真正做到在改革上要有新进展,在科技上要有新成果,在政策上要有新举措,在法制建设上要有新成效,解决好制约交通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四,营造环境、激励创新。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需要营造创新环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全行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和持久的创新动力。交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现象,创新动力不足是原因。对交通各级主管部门来说,创新的动力不仅仅来自创新的热情,更来自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这包括,一是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帮助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是确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和理念,三是进行正确的绩效考核。江苏省交通厅把创新创优列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政府部门创新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借鉴。

企业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和政策环境。企业要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核心的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它的自主创新能力。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成为了世界品牌;中交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交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了发展实力。但总体来看,交通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新动力还不足,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鼓励企业创新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这需要我们进行政策上的改革和创新,为企业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使那些勇于创新和具有创新实力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

要注重宣传引导,以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大力宣传交通行业开展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突出事迹。要营造一种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和容忍失败的宽松环境,鼓励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创新活动,使创新成为交通行业的风尚。

第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传达贯彻本次会议的精神,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盛霖部长重要讲话和《指导意见》的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作为推动交通改革、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要切实加强对创新工作的领导,把提高交通行业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需求引导、科学统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指导方针,紧密围绕交通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针对交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既要统一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又要鼓励从各自实际出发进行创新,找准切入点,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脚踏实地、务求实效,切忌急躁、浮躁,做表面文章,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创新,以发展的成果检验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的成效。

各级领导要带头投身交通创新的实践活动,做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表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此基础上,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具体部署,制定配套政策,落实相关措施。

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部机关要带头,从机关做起。会后,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围绕“*”交通发展的目标,各司局都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提出各自的创新工作意见。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会上提出和涉及行业全局性的改革创新工作,部将分专题深化研究。近期,还将召开一些座谈会,听取行业内外专家和同志的意见,以便于把近期要推进的几项创新工作抓实抓好。

第6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交通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41-02

交通工程是一门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兴起的综合性学科,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同时能够从事本专业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1]。目前我国已有一百余所大学设有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但是高校在交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教学内容仍然沿袭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内容,缺少创新与综合。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极不相称[2]。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教育部近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们工科专业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造就高质量、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因此,为培养交通行业内的高层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我们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抓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契机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该计划对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国交通学科产生较晚,相应的,我国交通工程本科教学并没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并且由交通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经济、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市场对于交通专业的人才需求巨大。如何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刚好为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该计划为我们培养人才提供了具体目标、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该计划,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还可以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为交通工程专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制定合理的多学科多层次的课程建设体系

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指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社会与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课程制定与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大多还集中于交通基础学科,对于数学、物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而由于交通学科其自身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使得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社会多方位需求为导向,制定重视应用的“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2],设定核心基础课与专业辅修课并行的授课模式,加强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够成为基础扎实、发展全面、触类旁通,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探索实践引导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来的实际教学发现,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仍然沉溺于初高中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合理设置实践引导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3]。教学应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被动教学方法向启发思维、探索知识的主动教学方法逐渐转变,形成“先学后教,实践引导”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交通系统分析》课程的交通波模型或车辆跟驰模型等内容前,可通过对实际道路车流运行情况或视频录像进行观测,加深学生对具体交通现象的认识,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结合实际现象与结果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逐渐构建学生从现象认识本质,从规律探索抽象的主动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形成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尽快地让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开展一些能力所及的科研项目,不但可以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更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一个有效模式。着力推动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充分依托毕业设计,让学生把四年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我们可以利用“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搭建的平台,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实施科研计划。考虑在读本科生专业知识有限,但创新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我们需从选题阶段介入,帮助学生明确方向,结合其实际科研能力帮助学生确定力所能及的项目。我们可以对在本科教学阶段开展科研工作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以期达到更高质量地帮助学生开展科研计划,并可以在学生实施科研计划过程中对其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实现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重视专业实习与校企合作

通过这些年来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我们发现,多数招聘单位需要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有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择业优势[4]。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贯彻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针对高等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可以采取学校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学校制定的该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选择适合的合作单位,将本科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安排到合作单位。此外,我们还应根据社会需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及时修改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教育的前瞻性,令课程设置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等院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体的共同协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的关注重心。本文从不同的角度为培养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途径,希冀能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37-42.

[2]程琳,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58-61.

第7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改革;安全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1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人才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关键性资源。为了顺应时展,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起“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需求,所有工作必须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线展开。尤其需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作出清晰的回答。

应用型人才与学术人才是相对的人才类型,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学术人才一般指从事揭示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人员,应用型人才是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前者常与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相联系;而后者常与职业和知识应用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既需要大量的研究性学术型人才,更需要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将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共性选择。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思路。

一、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高校发展的首要问题。办学定位包括学校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学科结构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内容,是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安全工程专业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面向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安全科学与工程理论为基础,以交通安全技术、施工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与管理等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交通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行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兼备、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反映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应围绕毕业时的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设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交通土建、交通运输等行业安全领域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国际工程视野、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一)目标具体描述

(1)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即毕业生会干什么);

(2)毕业生的特色(即毕业生具有的竞争优势);(3)毕业生可以就业的领域(即毕业生的就业方向);(4)毕业生的基本定位(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吻合)。

(二)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即目标期望与需求期望的吻合度)

培养目标合理性的主要评价依据如下:(1)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教师反馈);(2)校友主流职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校友反馈意见);(3)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对要求达成的认同度(毕业生反馈);(4)用人单位对人才发展潜力、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需求(用人单位反馈)。

(三)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即目标期望与校友表现的吻合度)

培养目标达成度的主要评价依据如下(毕业5年以上校友的职场表现):(1)校友的主流职业领域;

(2)校友的主要工作性质和工作成就;(3)校友的薪资水平和岗位角色或职称;(4)用人单位对校友的评价(包括能力的认可度、职场竞争力)。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主要指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及安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安全技术工程设计、安全监察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正确,思想稳定;

(2)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3)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4)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二)知识结构

(1)掌握安全工程领域所必需的较为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

(2)掌握安全工程领域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掌握交通土建工程或车辆工程相关基础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4)熟悉国家关于安全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法规,了解安全工程领域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三)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一定的研发能力;

(5)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

四、课程体系

总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体现了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普通高等院校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型、职业性和高素质的特点,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冯爱秋,周华丽.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建设的特点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5):49-50.

[2]李定清,等.需求导向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邵波.论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5):30-33.

[4]孟贤军,翟振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思考[J].陕西教育,2014,(12):4-6.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Take the Safety Engineering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ZHAO Liang,XU Liang-yu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357,China)

第8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P键词:典型选树;交通;思想政治工作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是新形势下开展职工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育、宣传先进典型,坚持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引导、鼓舞职工,对于推动单位整体工作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单位不断探索培养选树先进典型的有效途径,把日常选树与阶段选树、特殊时期选树相结合,认真总结并大力宣传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抓工程建设、抓行业管理、抓为民服务、抓创新创优等方面的先进事迹,有效发挥了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放大效应的示范引领作用。去年以来,我单位共表彰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116人,选树了多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包括“江苏省劳动模范”、“ 扬州市劳动模范”,以及市级、区级“工人先锋号”等,并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全系统职工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干有典范,在全系统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一、把握时代特征,紧贴中心工作,塑造先进典型

在选树先进典型工作中,我单位始终紧贴改革发展实际和交通工程建设、运输管理的要求,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工作一线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群体中挖掘事迹先进、精神可嘉,能够充分体现交通良好形象的典型个人,围绕党委开展的创新突破活动;围绕春运及“两学一做”等活动,以服务群众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系统内涌现出了以爱心车队队长徐永葆、22路驾驶员沈巧云等为代表的先进个人。局党委将先进事迹与当前重点工作任务相结合,先后开展党员微党课、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引起了干部职工的共鸣和学习热情。

在培养、选树先进典型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工程建设任务繁重、行业管理出现新热点难点的情况,将新时期交通精神的传承与传统的“老黄牛”精神相结合,侧重向知识化、现代化和创新化方向引领,着重在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创新争优等方面选树具有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精神的先进典型,在全系统范围内大力选树、宣传、培育多个先进典范,使先进典型更加适应时代特征,更适应职工需求,从而树得起、立得稳、叫得响、推得开,示范作用得到持续发挥。

二、坚持面向一线,突出群众基础,激起情感共鸣

我单位坚持让职工自己推选身边的先进人物,使广大职工产生“先进人物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的争先意识,进而形成学习追捧热潮。系统党政工团共推典型,将年度各类先进列为典型储备,在岗位能手、服务明星、优秀干部等众多先进人物中选树典型,有针对性地加以重点考察,了解周围人的评价,从源头增强了典型的群众性。

在宣传先进典型时,注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典型宣传,坚持“三味”确保先进典型“接地气、有人气”。一是保持“原汁原味”。对先进典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决不虚构情节,添枝加叶,抬高典型。二是有“人情味”。注重以事感人、以情动人,让客观事实说话,见人、见事,见精神,使广大职工群众确实感到典型可亲、可敬、可学。三是有“新鲜味”。宣传典型时注重选好角度,既不“一个调子”唱到底,也不“一个模子”学到底,使每一个典型的选树都有血有肉、真实感人,都独具特色、富有感染力。在去年的组织的“微党课”比赛中,爱心车队队长徐荣葆以自己二十多年来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听课的干部职工都很受感动和鼓舞。

三、加大宣传力度,把握特色典型,选树学习坐标

我单位对选树的先进典型,始终坚持正面报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利用职工大会、每周学习等各类会议进行宣传,用活手机报、电子显示屏等新媒体,定期展示先进人物的图片、事迹,不定期组织先进典型面对面向职工介绍经验、宣讲事迹,与职工互动交流,解答职工的疑问,使典型事迹和先进作法在全系统范围内推广。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我单位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典型苗子和值得深层次挖掘内涵的先进典型,重点制定选树培养计划,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通过典型的辐射效应,在系统干部职工中产生强烈反响,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榜样。

第9篇:新型交通工具范文

关键词 新型社交媒体 社交行为习惯 大学生 腾讯微信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79

New Social Media's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Habits

――Take WeChat for example

LIU Fang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ternet technology, a variety of new social media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largest application of new social media group, in such aspects as social behavior i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new social media.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grasp their social behavior of the "degree", improve their social behavio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natur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social behavi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ecessar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se new social media,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healthy social behavio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new social media; social behavior; college students; Tencent WeChat

1 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

社交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平台也更加广泛。微信也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对于传统的社交工具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效率高、成本低、互动性高是当代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这些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渴望便捷交流的心理预期,因而很快赢得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①下面以微信为例,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微信是一款免费的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它支持图片、语音、视频以及文字的交流,而且还有群聊等功能,能够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交流所需要的私密性,同时能够满足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所需要的高饱满度。在交流时,微信注重用户之间的对话关系,具有一对一交流的私密性。通过语音聊天、点对点的视频聊天等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情感的表达,相比单纯的文字表达,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②

2 新型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习惯的影响

作为一种被当代大学生频繁使用的应用工具,新型社交媒体已经深入到当今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微信、微博等在他们社交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微信除了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更高水平的沟通和交流的体验、追求更加新奇的体验之外,更在广泛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交行为,并在长期的使用当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交习惯。

首先,新型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交流所需要的成本。新型社交媒体的运营商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和社交习惯以及社交的心理预期,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业务,多数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形式新颖时尚,具有美感,除了基本的沟通交流功能以外,还具有支付、购物等功能。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支付产生的网络成本等,而新型社交媒体产生的交流成本较低,完全在高校大学生的支付范围之内。与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等传统的社交方式相比,新型社交媒体的社交方式能够缩短交流所用的时间,减少社交行为产生的费用,符合当代大学生对社交行为的需要。

其次,新型社交媒体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它能够增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率。新型社交媒体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社交工具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局限性,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社交当中的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自由的空间和平台。

再次,新型社交媒体的人际之间的交往具有虚拟化的特点,容易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任缺失的情况。例如腾讯微信的交流就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容易导致交流存在高校大学生的言行有失规范、真实缺位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流于表面,甚至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交流理念,并在实际生活当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3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新型社交媒体沟通平台在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使用已经普及,并在大学生日积月累的使用当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社交习惯。新型的社交媒体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而他们价值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下面就新型的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进行介绍。

首先,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的平台具有较低的门槛,且开放的程度较高,如微博等,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并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有失偏颇。针对一些热点事件,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争论等需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以塑造他们坚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其次,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新型社交媒体让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必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从而让更多的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受到了很大影响。高校学生当中“宅男”、“宅女”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虽然当代大学生很“宅”,但新型的社交媒体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又能够将当代大学生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因而,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而发展成为了他们进行心理栖息的场所。当代大学生可以在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上对自己的各种情绪进行发泄,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就像现在大学生往往通过微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分享这种感受和见解,增加当代大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坚韧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不愿意走进集体当中,形成一种恶心循环,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

再次,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物质观念。现在的高校学生多为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在他们中间,一些大学生的攀比心理还是存在的。当心的社交媒体出现以后,他们炫耀的平台又增加了。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在虚拟的网络当中,学生难免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攀比、炫耀等行为便通过多样化的新型社交媒体中展露出来。例如,微信的朋友圈中有不少当代大学生攀比、炫耀的文字、图片等等内容。

4 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引导大学生的社交行为

首先,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提高高校信息平台的有效性和公开性。而且新型社交媒体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将学校的信息公告、新闻宣传、学生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将学校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等向学生展示,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生活的热爱,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要有效利用好微信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得高校的各种信息,而不必登录高校门户网站。

其次,微信交互性很强,利用这一特点,高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平台,例如,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栏目,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于高校学生有关的心理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为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借助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可以发起话题讨论,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针对高校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平台可以纠正。老师应借助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并形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

5 小结

目前,新型社交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深入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产生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新型社交媒体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高校应顺应这一趋势,并结合新型社交媒体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为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提出更有效的策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