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新型县域经济全文(5篇)

新型县域经济

第1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一、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就我省而言,县域经济师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梦想即将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尤其是我们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如果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努力爬坡过坎、做不到蹄疾步稳,就会直接影响全国发展这盘大旗。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式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然而,我们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不能成为乡镇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因为我们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强大,且很少有自己的品牌。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是“三农”问题重要之所在。研究成果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减少农民”,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带动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新形势下,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新形势下,县域各级政府在吉林省政府“富民优先”战略的指导下,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在规范调整中前进,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稳定,使县城市场得以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就随着我省县城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改善,县域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有些新兴县城消费能力增速超过城镇平均水平。消费市场的活跃表现在,县域消费总量呈阶梯状逐年增长趋势,消费品市场规模的扩大,批发零售业发展良好的态势,民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增长,以2015年为例: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省42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5437亿元增加到8108亿元,占全省GDP的57%,“十二五”期间连续跃升三个千亿级台阶,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力显著增强。2.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县域财政收入从2010年的178亿元增加到381亿元,县均地方级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4.3亿元提高到9.1亿元。3.县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6.9:45.6:37.5,非农产业比重比“十二五”初期提高了7.4个百分点,呈现出“一产降、二产升、三产平”的发展态势。4.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具有吉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域城镇化率达到40%,比2010年提高5%。扩权强县逐个深入推进,发展导向进一步明确。总的看,我省历史的纵向来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横向看,距离国家总体部署、我省整体事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笔者经过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找到县域经济发展短板。1.总量小,发展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省的经济总量处在全国省市的后几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进出口总额也表现不佳,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相比,不仅差距大,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我省县域经济盘子小,发展落后,没有竞争力,已是不争的事实。2.发展不协调我省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东部多山地,中部多平原,西部多荒漠。尤其是西部,有效耕地少、企业不多,发展相对落后。中部地区发展环境较好,自然条件也优于东、西部地区,不仅有丰富的黑土地,而且我省的大多企业落在这里,实力相对较大,但尽管如此,和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比也有距离。3.人口数量下降、质量不高我们一方面面临着超低的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现有各方面人才的大量流失,长远看人才可持续前景堪忧。4.创新能力欠缺,经济缺乏发展动力我们省拥有若干让其他省份羡慕的科研院所,科研和师资力量雄厚,但培养出来的各方面人才大多流失: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自己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的企业少之又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后劲。此外,我省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国营经济占比过高,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固化、传统重工业比重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等都是目前制约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必须引起重视。

三、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途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笔者认为目前正是我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是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根本途径之一。

(一)以改革探索县城经济创新发展之路1.解放思想观念我省目前正在进行“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一个难得的人文环境。只有观念解放,才会有奇思妙想,正所谓“荀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工作、办事故步自封,什么事都做不成。要按照“非禁即可、简政放权、优先优惠”等要求,提倡敢闯敢试、边干边试,加快全省县域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等体制机制创新。2.广泛集聚人才一个时期以来,我省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这是制约我省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待特殊人才一定要用特殊方法引进、留住;对于尖端人才一-定要放宽政策,重视人才工作:着力通过项目合作、短期轮训、专题培训等形式,提高现有人才专业素质。营造良性循环的人才环境,为人才成长创造机会、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进一步做到八方人才为我所用,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用机制,引导人才向经济建设一线流动,更直接、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3.努力优化环境我们省的软环境建设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为什么留不住人才,除了自然、经济等因素外,不尽人意的软环境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工作人员考核重要内容,用制度约束人,坚决实行末位淘汰制。

(二)以产业升级探索县域经济特色发展之路我省县域经济要转型升级,一方面必须坚持继续壮大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必须培育新兴业态,精心搭建发展平台。1.选好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和产业转型的关键。不同的县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好选准自己的主导产业。如伊通县在原有的产业发展规划基础上,突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不失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种突破。2.培育新兴业态这需要打破单一-产业发展思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针对我省县域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要扬长避短,扩大三产比例、有效发展二产、保证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借助国家的“一带一路”和我省的发展战略,根据各个县的特点,因地制宜,以伊通县为例,除了对工业、服务业发展规划进行充实完善,还要把绿色食品、养老养生、医药健康、现代物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把梅花鹿产业发展规划做深做透。

(三)以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探索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之路我省有广阔的黑土地,是全国产粮大省之一,也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近几年,尽管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较快,但就整体而言,土地的机耕面积、配套机井有效灌溉面积、无人机喷酒农药面积、大机器收割面积等都远远少于全国平均水平。笔者认为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的投入,以提高我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在保证我省粮食作物有效供给的前提下,科学布局,扩大特色农业规模,打造品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工作部署,吉林省下达2019年省级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奖励资金24385万元。此项资金指标收入列2019年“1100313农林水收入”科目,支出功能科目列“213农林水支出”科目,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51301上下级政府间转移支付支出”。

(四)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县域经济作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层面,要始终做到政令畅通,确保四个全面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实现伟大目标,就必须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具体措施是:一抓严管干部;二抓作风建设;三抓制度建设;四抓领导带头。综上所述,县域经济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是我省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层面,不仅承载着广大农村发展的重担,而且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体现着我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强,我省经济发展就会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新形势,必须切实增强发展县域经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须知幸福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县域经济发展中,真正交出让老百姓满意的合格答卷。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

[2]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3]《吉林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4]王阳.新常态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政策的研巧[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杨富田.新常态下吉林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第2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从根本上来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新产业构成缺少足够的营运时间,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期间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新产业对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稍有变动则会造成经营决策的失败。无论是从当前的经营状况或放眼未来经济变革的走向,都应当注重我国新兴产业经营风险的分析。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通常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新兴产业经营必须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这样才能创造出预期的经营收益。但是,近年来国内经济政策变化不断,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国资本主义对本土经济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新兴产业一度面临严峻的经营局势[3]。如:股市价格下跌导致新产业投资混乱,资金持有者纷纷撤离资金而给经营者造成很大的困境。

2资金风险

随着经济学家对国民产业结构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维持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结构不动摇的前提下,新的科研成果与新兴技术开始融于时代经济发展中,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企业经营掌握好资金时间价值和资金风险,可以减少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损失,在收益可观下带动经济收益水平的增长。因区域经济体制的推广,市场投资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将资金集中投向固有的传统产业,以减小投资新兴产业造成的收益风险,最终导致新产业资金筹集不足。

3收益风险

在中国科学院CAS提交给国务院的一份报告中,有关专家敦促相关方面进行反思,综合考虑是否应把重点放在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中。分析这一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资金投入需要较长的回收周期,且经营不善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新兴交通轨道项目为例,高铁工程在建设时需消耗大量的本金,但高铁营运后的成本回收周期很长,就目前已启用的武广高铁来看,目前的上座率尚不到50%,创造不出足够多的利润来偿清银行提供的巨额建设贷款的风险逐渐显露。

4政策风险

各地方政府对新兴行业的发展项目十分热衷,但对同期开展类似项目的省份有多少个并不清楚,未来在某个细分行业可能出现盲目扩张后的产能过剩。区域经济体制带动了地方“招商引资”政策的实施,各地政府根据本土经济产业的优势,对外开展了招商投资项目的宣传推广。政府仅注重于前期投资活动的调控管理,当项目正式动工建设之后,政府对新兴产业失去了应有的宏观调控职能,这对投资者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极有可能制约了新兴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

5营销风险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企业依旧处于“守旧式”经营思想下,内部运作模式难以得到更新改进。虽然新兴产业在市场定位及产品营销方面开始尝试新的方法,但对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较少,忽略了科技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如:当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并没有完善融入到生产与经营中,阻碍了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另外,新兴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较为缓慢,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因技术过于饱和导致价格下幅度下跌,技术问题也引起了产品营销的滞后性。

防范新兴产业经营风险的先进决策

实行区域经济体制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市场经济变革,从多个方面促进本国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经营者参与到更多的市场交易活动中。我国经济走市场化改革之后,各个行业纷纷创办了不同规模的新兴企业,以从事不同商品的生产经营。针对新兴产业经济潜在的种种风险,国家、政府、企业等应当联合起来制定风险防御策略,保障新兴产业能够在市场上持久地经营,实现本土经济产业的持久发展。

1完善经济决策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实践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党和国家应高度重视经济产业的规划发展,对新兴产业结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为新产业经营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这就要求中央积极调整现有的经济决策,从国内外产业经营现状实施深入性地科研工作,立足于本土新兴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过去对新兴产业保护的不足。如:在进出口贸易政策上,国家可适当地调整进出口税额,以免国外企业对本国企业造成的市场竞争,保护本土新兴产业不受国外冲击,为企业提供自主的发展空间。

2指导产业发展

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近年来多边贸易谈判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刺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政府是国家的执行机关,同时也具备了强大的经济调控功能。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出经济调控职能,使新兴产业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营运发展,这样才能提高高科技产业的运作水平[5]。如:政府可以对新企业实施必要的技术指导,使经营者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转换,充分显现出新产业的内在潜力;强化企业日常经营的监督工作,把最新的市场信息传达给经营者,使其在短时间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决策,防止区域经济体制下市场变动对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3营销模式创新

鉴于经济全球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从局部上实施区域经济体制改革也适应了世界经济的转变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企业创造了更广的发展机遇,把握市场商机是持续经营的根本。电子商务是科技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与新兴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新兴产业走电子商务改革道路有助于其经营风险的控制。电子商务凭借其特殊的功能服务,定期收集了大量的市场信息与客户资源,向经营者制定战略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营销服务是电子商务平台的新方案,由网络数据库收集且处理数据信息,最后建立系统性的营销模式,综合防范了区域经济体制下的经营风险。

第3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数字经济;生产要素;数据

自2015年正式提出“互联网+”以来,我国先后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7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智能+”(2019年)和新基建(2020年)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要素发生了重大改变[1]。这为占全国人口68%、国土面积占90%、GDP占41%(2019年)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2]———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多重挑战。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趋势下,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发展步伐,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新的经济发展体系给县域经济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新基建”的大力建设与推进,以5G、AI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发展体系:1.市场资源配置出现新要素。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携同算法、算力共同赋能物理世界(主要是机器),物理世界将替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人类将进入“数字生产力”新经济时代。2.竞争要素和机制出现新规则。竞争要素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技术、服务等过渡到生态圈体系竞争时代,市场竞争要素资源将向数字经济体系无限集中,将改写商业经济竞争的规则,传统经济管理被强中心、共生化、无边界、自驱动的数字经济全方位取代。3.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传统经济形态将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建立起高度耦合“数字联姻”关系,传统组织、物理世界将在数字化进程中进化出“智能生产力”、“智能生产关系”及“智能产出”的新型经济关系,传统经济的智能数字化转型将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并产出新型智能产品,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将给县域经济带来全方位的机遇和变革[3]。

(二)县域经济统计和核算面临重大调整和冲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品表现形式,创造出了诸如共享经济、共享知识等新型产品、新型消费和新型收益的综合经济形态和数字化产品。而现有宏观统计体系已经无法完全对具有跨界融合、免费服务、动态创新等特征数字和被数字化提升的产品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值进行准确的捕捉和计量[4],这对我国传统统计、税收和财政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重大挑战,国民经济统计与核算体系面临重大调整[5]。而县域在数字技术、数据积累与规范、新产业规模与集聚能力等方面与市域城市或发达区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型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完善、实施和推广,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都将面临不利的局面。

二、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生产要素运用不足及固化依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先后交替及转换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推动县域经济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发展。但由于不同县域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差异,传统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诸多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木桶效应”现象。同时许多县域对传统生产要素产生了“刚性”依赖,这严重束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资本门槛逐年提高、环保标准日益提高等一系列发展条件的变化,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下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二)数据要素发展积累和沉淀不够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许多县域先后推动诸如智慧县域、数字县域、数字政府等的建设,除了在物流、交通、基础配套等数字化硬件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外,还将线上线下数字化产品市场的触角伸向了偏远的乡村,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数字化场景进入并深刻影响县域人们的日常生活。县域数字化建设及数字化产品催生了海量的数据,但相比需求相对规范、采集技术成熟、应用场景系统、渠道兼容较好的一、二线及中心城市来说,由于应用需求、采集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县域内绝大多数的海量数据呈现碎片化、无序化、失联化的特点,处于“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处可用”的“流浪”状态,规范、有序、标准的数据积累和沉淀明显不够,县域经济智能化发展先天不足。

(三)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系统性不足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以数据流动的智能化来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消费端和供给端的高效协同和精准匹配。但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供给端与消费端存在明显的失衡和不匹配:在消费端来说,县域经济范围内拥有较大规模的网购人群和网络零售、快捷便利的快递物流及移动支付体系;但在供给端来说,县域普遍存在全球知名品牌缺乏、精准营销不足、产品定位不准、数据驱动产品不足、数字化制造能力偏低、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能力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内生动力及韧性严重不足。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理念与思维“误区”1.认知误区。数字经济要求县域治理进行创新和适应、跨越不同领域技术、传统创新方式等诸多改变和适应,因此普遍存在害怕、惶恐、抵触、轻视的倾向和情绪,对数字经济的本质、趋势、应用等认知不足。2.思维误区。受传统思维惯性和现实情境双重因素影响,出现了一方面轻视数字经济的引领创新作用,而另一方面则认为领数字经济无所不能的两种极端思维。3.实践误区。在推动数字经济过程中,县域政府普遍存在过于追求国际前沿水准、打造大型新型商业生态而普通民众却对发展数字经济“孤陋寡闻”、参与度较低的不对称情境。同时许多县域过于谋求县域范围内全方位的智能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色与差异,缺少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

三、数字经济时展县域经济的途径与方法

(一)解放思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1.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县域数字经济发展要树立人本理念、惠民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所有的智能产业、技术、产品等均要以县域内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发展大局。2.坚持问题导向。不同县域的发展均有其自身优势和不足,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县域面临的痛点和难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谨防“两张皮”现象再现。3.创新县域管理方式。推动县域管理从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向多元包容的管理方式改进,关注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等,满足并达成县域管理过程中多方的利益需求,实现共赢共享。4.树立全生态思维。在推动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大求全,要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营造数字转型环境、完善数字化积累等多个方面构建数字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二)确立数据要素引领地位,联动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发展1.确立数据要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要素,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全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县域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确立其在全要素中的主体与引领地位。用数据思维深度拓展、挖掘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制定完善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和制度,做好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2.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带动作用。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发展、应用或挖掘不足的问题,运用智能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生产要素所涉及的行业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推动对传统生产要素、生产能力等的创新运用、升级和发展,以解决和释放传统生产要素的发挥不足等问题,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智能化转型步伐;同时构建以数据要素引领驱动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新型五要素有机融合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新函数和新逻辑,推动新型五要素的有机整合与高度融合,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三)推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1.着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时代催生了数据核爆与数据价值,必然带来对承载海量数据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因此建设高质量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是必然选择。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县域发展应紧紧抓住政策风口,着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和基础支撑。2.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步伐。除了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外,县域智能化建设还必须对铁路、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网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通过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使其升级形成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创新和释放传统基础设施内生活力与动能。

(四)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1.找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数字经济是超越传统经济形态的融合型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已有的基础和智能化的融合创新提升发展,因此县域经济智能发展应充分尊重县域发展规律,提前谋划县域发展长远布局,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要素禀赋、特色、使命和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和未来等关系过去、当前及未来长远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进行精准研判,寻找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长效模式。2.构建县域数字经济新型生态体系。运用智能技术赋能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新型生产要素,整合各领域的共性需求,打通一、二、三产间的阻隔,解决传统三产互相区分、相对隔离的现实问题,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和智能化,推动县域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三链融合,建设跨领域共建共享的运营模式,形成县域内三产价值共生新型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宁朝山.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长白学刊,2021(01).

[2]宋菲菲,宋亚平.县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和高质量发展———以湖北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20(02).

[3]殷梅英.数字经济带动县域发展转型升级[J].经济,2020(06).

[4]徐清源,单志广,马潮江.国内外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调研世界,2018(11).

第4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

2015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概念,之后中央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2015年以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转型工作。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各地应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紧抓县域经济发展机遇,创建“升级版”县域经济。

1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1.1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创建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城镇发挥着中心平台的作用,只有提高了新型城镇化,才能合理配置县域各行业,切实发挥出集聚效益,发展成该地区主导产业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大力建设水电路及住房等基础设施,从而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2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目前,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所以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应该紧紧抓住现代城镇发展过程中城乡经济结合部和各个交汇点,以此加快现代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促进现代城市逐步朝着新型的工业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逐步在新型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新格局,促进县域经济能够更快的发展。

1.3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劳力转移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

目前,西部一些还不够发达的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数量较多,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居住非常分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新型的城镇化更好的发展,则可以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创设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能够顺利转移,从而有效提升西部农民的经济收入。

1.4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现代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中心,也是各个城市之间交流的中介。这样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能够让城市文明逐步辐射到农村,让农民能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新的观念,积极更新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从而为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应该逐步强化县与县域范围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以便能够逐步构建起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平台,让整个县域经济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2新型城镇化创建“升级版”县域经济

为了更好的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则需要做好下列几个方面。

2.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升级

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原动力,所以优化产业化结构是实现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现代新型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促使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工业反哺农业和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让产业转移和优势产业能够更好的承接起来,从而促使信息、物流、文化等服务产业能够真正得到壮大。

2.2优化社会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当前城镇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通过优化社会分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从源头上打破二元结构,以保证分配机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还应该严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网络化经营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以便将城市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出来。着力健全社区组织,尽量采用个体、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创办的形式建立社区服务企业,强化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社区服务设置和网点建设,以便能够让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事业更加和谐的向前发展。

2.3重视环境保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城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便需要落实生态建市的战略,实现低碳和绿色发展。同时,还应该积极向城镇化居民灌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的理念,让广大局面与生态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相处,从而有效提升城镇的生态文明。

2.4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保障县域经济发展

其中,所谓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核心动力机制和行政辅助性动力机制。具体表现在:提升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能够为新型的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和劳动力;通过强化工业现代化,能够增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促使县域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让其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同时,通过增强现代化服务水平,有利于为现代新型的城镇化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从根本上消除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力。

参考文献:

[1]于向辉.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第5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浙江省;县域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低、小、散)的县域经济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面临转型升级路径锁定的困境,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缓、高端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因此,浙江县域经济亟须转型升级。2014年,浙江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跨越10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对浙江经济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经济以集约集群集聚与高端高质高效的优势无疑成为理想的经济形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二、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呈现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超越县域经济;二是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三是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期。这些表明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已成必然趋势。

(一)城市经济高效发展,成为驱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性力量

随着城市化重心从小城镇向大中城市转移,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2012年①,11个设区市GDP达16479.67亿元,占全省的47.74%,人口仅占31.77%,而58个县(市)②GDP达18038.49亿元,占全省的52.26%,人口却占了68.23%。11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效率远远高于58个县(市)。而且11个设区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2.74%、56.34%,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载体的城市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2013年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7.18%的人口,却创造了33.35%的地区生产总值。

(二)都市区和城市群逐渐形成,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成为新趋势

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形成增强了县(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促使县域经济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向接受城市经济辐射为主转变,促使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目前,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和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逐渐成形,将近50%的县(市)已被纳入网络化城市体系中。杭州都市区吸纳了临安、富阳、德清、桐乡、海宁和绍兴等6个县(市);宁波都市区吸纳了余姚、慈溪、奉化、宁海和象山等5个县(市);温州都市区吸纳了瑞安、永嘉、乐清、洞头、文成、平阳和苍南7等个县(市);金华-义乌都市区吸纳了东阳、浦江、兰溪、武义和永康等5个县(市)。这意味着这些县(市)必将受到城市经济的辐射,县(市)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城市经济正在一步步“吞噬”县域经济。

(三)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

“四换三名”①、“退二进三”等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促使各种城市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县(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2013年,绍兴县、义乌市、慈溪市、嘉善县等22个县(市)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0000美元(见表1),迎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商贸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上升。以义乌市为例,从2000—2013年,义乌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43.5%持续增长至57.05%。发达的商贸服务业提高了义乌市服务其他县(市)的能力。此外,部分县(市)以“智慧城市”为抓手促进“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带动了信息产业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三、分工视角下的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并非偶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其转型的动力机制。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推动浙江县域经济转型;二来可以为全国其他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县域经济是农村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成果,本质上是农村工业化与以小城镇(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在县域空间上融合互动促使县域产业分工所产生的特征鲜明的经济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县域功能以生产为主;二是县域城市化水平不高,空间集聚度低,产业布局分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是县级行政区划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托,县城与中心镇往往是县域经济增长极;四是区域分工水平比较低,以部门间分工或区域产品分工为主,缺少产业链层面分工。城市经济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发展,本质上是集聚经济,是分工与集聚在地理空间上互动所产生的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经济形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支撑力;二是在集聚与分工的互动中,生产性服务业从第三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导产业,城市以服务功能为主;三是城市人口以非农人口为主,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比较强;四是产业链分工水平高,城市之间分工明确、错位发展,都市圈经济是其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由上可见,从分工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一种以部门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而城市经济是一种以产业链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因此,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可以理解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形态的转变,分工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不是行政区划的调整②,更不是县域经济的“消灭”。

(二)动力机制分工

从县域与区域两个层面作用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层面,分工深化提高个人或企业专业化水平,引起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推动人口集聚、产业集中,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促进服务业大发展,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区域层面,分工深化使得中心城市经济能级提升,使得城际之间分工协作、经济联系密切,增强了县域与中心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基于明确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密切的城际经济联系,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而转型。因此,转型的关键是利用促进分工演进的机制。基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1],杨格(Young,1928)[2]与杨小凯(1998)[3]等人的研究,分工受到交易成本、市场范围、社会知识水平与协调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县域经济转型的促进机制。市场化有助于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区域分工。城镇化推动人口、产业等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空间邻近程度,加快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传播与分享,提高社会知识积累水平,降低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城市化提供基本动力。信息化释放空间与时间对资源配置的约束,扩展了市场空间与容量。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正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作用下,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

1.动力机制Ⅰ: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观点即“斯密定理”。阿林?杨格(Young,1928)充分肯定“斯密定理”,并深化了这一观点,认为“分工一般的取决于分工本身”,即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决定的一种网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市场化深化县域分工,推动分工网络形成与扩展;分工深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规模。市场化从广度与深度两个层次提高分工水平。在广度层面,市场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范围,直接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和区域分工深化;在深度层面,市场化明确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消除市场准入限制、行业垄断等各种市场壁垒,改善了经济活动所需环境。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市场化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互促互进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浙江率先实施农村工业化,开始市场化取向改革。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工业化与市场化的互动开启了县域经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浙江经济呈现出两个发展特征。一是各类商品和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相应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区域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区域贸易流量大大提高,典型地表现为各类专业市场的快速崛起、扩张与国内外贸易量上升。二是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县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依托区域市场体系,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建立自身的产业体系,这不仅推动了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也固化了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进入新世纪,信息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融入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提升提速市场化进程。各类专业市场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无论是规模还是功能都得到极大地提升,分工网络进一步扩展,县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目前,随着义乌小商品城、余姚中国塑料城等专业市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

2.动力机制Ⅱ:人口集聚、产业集中与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的提高能深化县域层面分工,推动产业转型,进而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钱学锋、梁琦(2007)[4]认为分工与集聚之间的内在联系乃是通过报酬递增作为媒介而实现的。也就是企业为获得递增的报酬必然会集聚。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5]在《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一文中指出分工不仅受市场容量的限制,更受到协调分工的成本以及社会知识水平的限制。只有在不存在协调成本或者协调成本相对较低而市场又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分工才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或者说城市化的推进加速知识积累,缩短空间距离,方便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交流,大大降低了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综上所述,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即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的过程就是县域层面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县域产业转型的过程。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以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向以县城与中心镇为重心的城市化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人口、产业等资源从向建制镇集聚到向县城与中心镇集聚。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则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依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中,人口、资金、技术、产业等各类经济资源向县(市)地理空间集聚,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长,产业种类也不断增加。县域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使得需求多样化,引起中间产品需求扩张,进而深化了县域层面分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县域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浙江以小城镇为重心的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推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与专业市场的融合互动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在该城镇化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经济出现“弱市强县”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90年代,浙江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以中小城市为重心的城市化战略。中心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崛起。县域经济进入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期,开始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但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减弱。2006年开始,浙江率先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自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得到加强,使得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越来越强。

3.动力机制Ⅲ: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都市圈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都市圈以集聚能力强、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二是具有发达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交通通达性高、信息交流通畅;三是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明确、职能互补;四是圈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与劳务自由贸易,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强。可见,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在区域空间互动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市场化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劳务自由贸易,是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级要素与高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信息化统筹提升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之间空间距离,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且加速了知识积累,进一步深化分工,最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熟都市圈由强大的中心城市、紧密的城际联系与清晰的城市等级体系的构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在空间上的融合互动,促使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与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形成。随着“七线两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化的集群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十二五”时期,浙江四大都市区、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功能,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之间的产业梯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县(市)则主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消费性服务业;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以交通、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为依托实现链接。这些规划都将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融合互动,最终实现中心城市拉动县域经济转型。

四、启示

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影响下,区域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县(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应坚持“强县战略”与“都市圈战略”双轮驱动转型。在“强县战略”指导下,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转换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在“都市圈战略”指导下,深化区域层面分工,城市化重心从中小城镇向大城市倾向,促进高级要素、高端产业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将县(市)纳入都市区发展。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关键在于以城市化与信息化优化工业化,重点在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动力在于县(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针对性地实施“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快推进县(市)城市化,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合理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与信息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企业、产业发展平台与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与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三是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甚至全球分工,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中心城市或国际转移产业,采取“补链式”招商引资,提高生产迂回度,提高中间产品生产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化区域分工关键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重点在于明确县(市)区域地位,主动力在于新型城市化的引领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加深区域合作深度,努力消除区域壁垒,实现地方政府共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二是创新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构建区域协调机构,消除行政区划与体制机制对都市圈发展的限制;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城市等级体系,同时要重点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能级,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城市经济反哺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3]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