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1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吉林省经济比重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而影响全省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1 发展现状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 发展趋势

2.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交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 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 发展对策

3.1 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 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 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第2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当代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变革;转型策略

我国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改革,大力打造以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以科技和智能化为主,所以,当代农业经济转型要朝着智能化和科技化种植技术发展,通过创新农业种植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来提高现代农业经济转型的速度,从而开展现代化农业种植,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然而,就目前的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现状来看,有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现象。为了解决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进行探究。

一、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转型无法实现观念的更新,导致管理方式落后

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很多地区都在积极进行农业经济的创新和改革,但是在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经济观念。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农业经济转型中仅仅只是更换了农作物的种植,如将大豆更换成玉米种植,又或者是将小麦变成了棉花种植,虽然这种方式也是农业经济转型的体现,但是这种农业经济的转型效率较低,无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直观的影响。农业经济转型不仅指的是在农作物的种植上,更重要的则是指在农作物的加工和销售以及生产上,从多角度入手,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的转型调查和分析后,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地区在经济转型中没有进行根本上的改变,仅仅只是从基础的种植内容入手进行转型,无法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农业经济的转型。

(二)缺乏专业的科技和技术指导,农业经济转型效率低

在农业经济转型的今天,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农业经济转型的方向就是以科技为基础开展农业种植和促进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导致农业经济转型的效率较低。我们可以先从农业经济转型的发现来分析,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以科技为基础,以智能化种植为核心,但是前提是需要农民掌握专业的技术,农业种植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管理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好农业经济转型的管理和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高效发展。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民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并且管理制度落后,这些都是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更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种植越来越离不开科技,以智能化种植为核心的科技农业是现代化农业改革的重点,现代化科技农业种植可以使种植方式更加科学,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农业经济转型也体现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以往的农业发展中多数都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随着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比如从最初的农作物种植转变成了农作物加工和销售,甚至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体化的农业发展体系,这为农业经济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基础经济,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效果,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农业经济转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体化,所以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业经济转型最直观的结果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就有了保障,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策略

(一)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业经济转型速度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农业部门要加大对灌溉设施的建设和防汛、防旱水利设施的建设等等,通过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比如农村地区的农作物交易集市建设,或者建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路径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可以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农村地区还可以和电子商务销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和城市批发市场建立合作,或者在农村建立农作物加工厂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农业经济转型的途径与方式。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要重视农业经济的转型,加大投资力度来促进当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农业经济转型和管理中需要重视的内容,需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扶持,这样才能有效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对农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为农业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中,农民的专业技术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中,需要加强对农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专业的技能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农业种植技术转变中,无论农业种植转变朝着什么方向进行,都需要农民掌握相关的技术,从农作物种植转变成果蔬种植,或者是到农作物加工等等,这些都需要掌握专业的技术,才能有效地保障农业经济的转型。不仅如此,农业经济转型的方式多种多样,农业部门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培训,例如培训一些专业的种植技能,对一些加工技术等进行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农民的种植技术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植,而农作物的种植又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强对农民专业技术的培训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有效方式。

(三)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和制度,提高农业经济转型的管理效率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中还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多数以传统经济为主,而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朝着科技化和智能化进行,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也要跟着科技的发展。农业部门可以结合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农业种植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中以智能化和科技化为基础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变革。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去进行农业经济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效和科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不仅如此,在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还要开展灵活的管理,避免管理模式的单一而影响当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和趋势,只有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管理,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和创新,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结语

总之,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更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途径。所以,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视,做好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指导,来保障农业经济的有序转型,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化,达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长青.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8(7):169-170.

[2]姚长林.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J].纳税,2019(14):191-192.

第3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发展的不均衡性,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在第二产业中主要表现为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转变趋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正常趋势相吻合。第一产业以为其比较优势差而基本呈降低趋势,第二产业经过略微的波动后也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良好,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第一、二产业。

二、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随着资源型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的总值总体不断增加。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农业比重在不断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牧业比重逐年增加,说明资源型城市牧业、养殖业发展趋势很好。林业和渔业在第一产业内部比重一直较弱,林业比重在波动中下降。

2.第二产业。大同的第二产业呈现出以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状态。从产量来看,工业产品以原煤及相关产业如焦炭、洗煤等为主,化学原料、钢材产量较低。随着原煤产量及增速的波动,与其相关的产业产量及增速也相应地有所变动,这说明原煤行业对其他行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

3.第三产业。资源型城市高科技类型、高技术类型产业所占比重偏小的结构缺陷。交通、物流、邮电通讯业和批发业、零售业及餐饮业是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较少,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总体规模不足。新兴第三产业比重较小,总体发展滞后。由以上分析可知,资源型城市三种产业存在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出现“两端小,中部大”的局势。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实现途径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失衡限制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改革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要充分利用其“旅游文化古城、资源能源大城、地域区域名城”三大优势,将大同打造成有北方特色的农业产区、现代加工工业基地、物流商贸集散地风景文化旅游胜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设生态产业强市。重新构造产业体系,走一条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发展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延长资源型产业的周期和寿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煤-洁净煤、煤-发电-高耗能产品、煤-焦化-煤气-发电-新型建材等产业链,加快中海油煤基清洁能源等项目建设工程,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二)以旅游、商贸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依托资源型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以历史文化名城为龙头,以云冈石窟———恒山为两翼,辐射四区七县的文化旅游大格局。实行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模式,吸引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加大城市开发,进行古城修复工作,如华严寺、代王府、北魏都城三大殿的复兴,充分展示大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

(三)加固农业基础,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作为我国著名的高寒杂粮生产基地,特色的农产品如黄花、黄芪、苦荞、花麦、荞麦和糜黍等为大同发展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增加蔬菜、杂粮以及优质名特产品的生产,形成特色品牌优势。在农副产品加工业方面,要建设一批行业带动性的龙头企业,通过规模项目形成小杂粮—小杂粮加工—小杂粮包装营销、林草—畜牧—畜牧产品加工—畜牧食品包装以及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农业产业链,形成绿色农业体系。

四、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所有制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把推动国有经济战略转型与发展个体、非公有制经有机结合起来,消除政策障碍。开放市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加入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为转型提供可靠载体。

(二)充分利用调产中的“煤炭因素”。煤炭和与其相关的行业在大同的经济发展中仍将占据主体地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煤炭因素”。以同煤为核心的晋北煤炭生产基地,在西煤东运中以大秦线为核心的煤炭运销,全国重要的电力输出基地的同朔地区的建设都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应抓住煤炭战略地位提升的有利时机,积聚煤炭反哺资金,为调产积累资金。

第4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 农林教育 危机 调整 前途

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高职农林院校也同样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但是,认真审视一下高职农林院校的专业目录和各专业的招生数量就不难发现,农林专业数量占全部专业的比重在下降,农林专业在校生规模占全部在校生规模的比重也在下降。如何看待这两个下降,笔者认为:这是高职农林教育面临着危机的一种表现,这种危机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时也是高职农林教育发展自我调整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农林产业的新发展,对高技能农林人才的需求潜力巨大,高职农林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

一、高职农林教育面临的危机

危机之一是传统观念当中对农林行业的歧视。从历史上看,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农林行业就由农耕时期的主流行业逐步转变为弱势行业,至今这种状态在不发达国家依旧没有改变,所涉及的农林教育也就有了相同的命运。具体表现为城里的学生不愿“进农门”,农村的学生希望“跳农门”。

危机之二是农林行业内部对本行业认同度的偏低。在农林行业执业的大多数人员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无奈的、低人一等的心理。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农林行业的长期歧视使然;另一方面在于农林行业在各行业的实际地位也确实处于弱势地位这个客观事实。

危机之三是传统农林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普通技能型劳动力的吸纳力不断减弱,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对接受高等农林教育的人才需求量具有相对下降的趋势。

危机之四是从事高职农林教育的院校内部,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相应采取了更名或通过加速设置、发展非农专业等措施,从而形成了“去农化”之风,进一步弱化了农林高职教育。

危机之五是民间资本基本上不“光顾”农林高职教育。在目前的民办高等教育行列中,还很少发现有民办的农林职业院校,只是在个别学校能够发现少量的如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类等涉农的新兴专业,即使在中专类学校也很难发现农业中专或涉农专业。

二、高职农林教育发展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性

高职农林教育占全部高等职业教育比重的下降,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状态变动而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计划经济使高等农林教育没有生存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确保了农林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正是我国农林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农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劲。由于在农林院校求学的学生都属于国家干部,城市的考生毕业后,极少有人去乡镇以下和基层林场等农林地区第一线;农林地区的考生考入农林院校,大多也是跳出了农林之门或位居农林行业的高管部门。尽管随着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经济的比重开始发生变化,但是,直到1978年以前,变化的速度仍比较缓慢。同时,由于工农商各业均处于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对高等农林教育的需求同样强劲,加之收入分配制度划一,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其报酬都是均等的。因此,这个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是不存在目前这种危机感的。

(二)精英教育使高等农林教育仍旧缺少危机意识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尽管农林业也在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低,对农林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走向基层,乡镇层面也逐渐地就可以看到了具备高等农林教育学历的专门人才。但是,这些专门人才拥有国家干部的身份,拿的是“铁饭碗”。这个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依旧是精英教育,人才奇缺的状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也就不存在发展的危机。

(三)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发展及其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高职农林教育危机凸显

促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高教扩招政策,既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人才需要的明智之举,也是适应人人都渴望享受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深得民心之举。农林高职教育也同样搭上了这一班快车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不再以当国家干部为主,而要进入农林经济的主战场,去相对艰苦的第一线,特别是要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或者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这是对当代大学生人生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心理上的一个沉重压力。对城镇考生来说,很难想象去服务农林业,即使孩子有意愿,其父母、亲友也会加以劝阻;对农村考生来说,上大学不能“跳农门”,也是不可想象的事。同时,非农林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的跳跃式发展对高等人才的强劲需求与待遇节节上升,相比而言,农林行业中,在城市中的农林岗位已基本趋于饱和,广大农村地区虽有较大需求却缺乏吸引力,结果导致农林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办学受挫。

如何理性思考扩招后的农林院校办学难、涉农专业招生难问题?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改革大潮中和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更是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状态变动所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对于高职农林院校而言,有的院校转向了,有的学校则通过内部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非农专业的设置与投入,以此反哺涉农专业,坚守高职农林教育这一阵地,这些情况都是适应这种客观变化趋势的自我调整,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农林教育产生客观影响的结果。随着国家“十二五”开启所带来的新形势、新政策、新机遇及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职农林教育将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三、高职农林教育的发展

(一)农林产业与人类共存使高职农林教育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应运而生或有不适应的行业被淘汰出局。虽然农林行业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它与人类日常的饮食、身体健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密切相关,是与人类共存的长青产业,这就使得这一行业永远是不会衰落、凋敝的行业,而这正是农林业的最大优势。也正因如此,以农林业为基础并为之服务的高等农林教育也就同样有了长青的未来。

(二)传统农林业的升级换代对高职农林教育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传统农林行业升级换代的速度和质量均在提升。人们由原来饮食的温饱型正在向健康长寿型、愉悦文化型等方向转化,餐饮品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林业则由原来的以采伐与木材的粗加工及建筑用材为主,转化为以营林、尤其是经济林和珍稀林木为主,以林木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林下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生态林业、都市生态林木的开发等为主。在人类日益认识到林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关系的关键意义后,林业在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必将会持续地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尤其是正在进行的涉及25亿亩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会使林业的生产力得到新的释放空间。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农林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将会持续地给高职农林教育注入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地对其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为毕业生持续地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三)新的就业领域已经和正在向高职农林大学生敞开胸怀

以生物技术为前导的各类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农林业发展的新福音。以食品加工业为例,目前我国的食品加工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已居全国前列,可谓够大,但是不论在技术含量还是单体企业规模发展上,其技术含量过低,又多为中小企业,甚至于类似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也有相当比重,包括我们每日餐桌上的食品,依旧沿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比不上人们饲养的动物,吃的讲求营养配方饲料的技术含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传统农林业发展的基础上,陆续会产生出新型的种植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林木产业。如已经明确的营养师职业的确立,就为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再如黑龙江绿色食品及其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崛起、牡丹江的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兴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建立又标志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的严格管理。如此等等的新型产业,必定会导致农林产业在升级换代的基础上,新的就业领域的产生和发展,新就业岗位的提供与扩大,一定会为高职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不断地提供着新的就业空间,并使他们大有用武之地。

(四)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各类新型农林合作组织适时应运而生

建立在农村土地承包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之上的新型土地流转制度,标志着以土地经营权为无形资产,以资本为纽带的股份合作经营组织,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组合形式,是重新组织起来的新型农村经济,也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新的调整及其对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资本的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日常经营与管理、与社会经济的接轨方式,等等,这些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结合、运行的状态,在已经或即将建立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当中,或迟或早都必然会生长在其中并要保证其健康成长。要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这样的现代企业制度,固然需要多种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才,这就为高职农林教育提出了非常紧迫的人才需求。同样,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已明确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租赁、抵押、转让、入股、合作经营等,这就从政策层面上明确地确立了林地经营权的流转制度,相应的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也将应运而生,也将对高职农林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五)农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是高职农林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5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职业能力;人才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6-0021-04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1-223.

[3]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h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第6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关键。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要对现有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深化农业科研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应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向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三是向农业发展功能的多元化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向农业发展的生态产业转变,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经济。

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改善农业资源紧缺趋势,也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缓解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改善农业资源紧缺趋势,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自身优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而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

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还应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政府要做好角色定位,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服务作为根本要求,如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此外,还可以从完善救助制度,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以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7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一、大城市统筹城乡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五个趋势

大城市既对农村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又对中小城市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大城市以城带乡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呈现出以下五种趋势。

(一)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趋势,即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准市民”转变为市民的趋势

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民人均资源增加,才能更快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呈加快趋势。

重庆市2010年农村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1000多万,农村房屋闲置和耕地撂荒问题突出。为此,重庆市出台了加快“农转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实行“地随人走”和“带地进城”的做法,转户农民在土地处置上可选择继续保留、按规定流转或退出土地。土地是农村福利的核心,新的政策使农民不用土地换户口,提高了农民转户口的积极性。一年多来,全市累计“农转城”26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了6个多百分点。

天津市2005年以来实行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建设示范小城镇的政策,到2011年底和2015年将分别有40万和100万农民喜迁小城镇居住,小城镇居民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并已完成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均可申请办理户口的“农转城”。

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一些城市,通过“积分入户”等形式,也加大了外地农民工在当地落户口的力度,大量无户籍的“准市民”变为有户籍的市民。

(二)农业农村资源的资本化趋势,即通过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使农业农村资源变为致富和发展资本的趋势

城乡二元结构之所以差距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要素交换不平等,在劳动力、土地、存贷款等要素交换方面存在较大的“剪刀差”。要缩小二元结构的发展差距,就必须创造条件使城乡二元之间建立平等、双赢的要素交换关系,提高农村资源变为资本的价值量和变现能力。

重庆市创造性地提出“地票”概念,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截至2011年10月,交易总金额已达140多亿元,每亩“地票”的交易价格由几万元、十几万元,增到30多万元,除去土地整理等成本(约占地票收入的三分之一)后的收益,按85∶15的比例分给农民和农村集体,平均每户农民可获得几万、十几万元的收入,农民可在规划区内建新房或者到城镇买商品房。这样由市场发现价格的土地要素交易,比传统的模式更公平,可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农民的宅基地变成了致富资本。即使远离城区的农村,也可合理分享城镇和工业用地的增值收益。

北京市农民的房屋租金,2011年1―8月份人均达到701元,同比增长52.4%,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趋势,即千家万户的土地通过流转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的趋势

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经营效益。规模化经营的实现路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实践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近年来,大中城市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速度呈加快趋势。

天津市截至今年年底,可建成10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

上海市2010年设施农业覆盖率达60%,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120家,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2家。

北京市拟在3年内新建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创建25个蔬菜生产大镇、新建15个千亩设施蔬菜标准园。

武汉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30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机械化全程养殖模式,保障食品安全和粪便污水达标排放。

成都市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2592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7家,带动农户面65%。

苏州市鼓励耕地的规模经营,在每亩每年400元耕地保护基金的基础上,对连片1000―10000亩的稻田,按每亩200元补助;对连片10000亩以上的稻田,按每亩400元补助。

(四)农业功能的多元化趋势,即农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的趋势

农业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城市农业首先要落实好“菜篮子”市场负责制,保障蔬菜和肉禽蛋奶等鲜活农产品的供应。蔬菜生产要统筹考虑城郊“菜园子”与优势产区,稳定提高城市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大城市要确定常年菜地最低保有量,重点发展设施栽培,提高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的自给率。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除了生产功能外,还有生态、示范、旅游等多方面功能。

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其中包括大量的生态型农业项目。

苏州市对耕地、湿地、水源地、公益林等都给予生态补偿,其中,对县级以上集中供饮用水的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补助100万元,重要湿地所在村补助50万元,列为县级以上公益林的每亩每年补助100元,同时对水源地、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农民,凡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给予一定补偿。

天津市已经启动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37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70亿元。

北京市今年前三季度的种业实现总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3.2%。农业观光园已达1300多个,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32%。

上海市农业旅游发展迅速,已建成具有万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农业旅游点85个。

武汉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045个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共接待1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5%。

(五)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趋势,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的趋势

城乡一体化不是一样化,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城乡功能差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要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市计划到2012年实现每个郊区设置一所三级医院,居民一小时左右可到达三级医院;农民养老金收入,5年增长8倍多。成都市市县两级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安排20多亿元,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农民每亩耕地每年可得到300―400元,用于养老保险补贴。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5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0年,5个城市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在2―2.5∶1之间,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3.23∶1相比,差距小而且进一步缩小差距的趋势明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来自于政府补贴。我国大中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强,也应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幅度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社会保障的补助。

二、解决“三农”问题要顺应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趋势

凡是顺势则事半功倍,逆势则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顺势而为。

(一)顺应全球化趋势,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国与国之间、重要经济体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是长期趋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今天经济发展等领域越来越变为现实。

由于世界上耕地分布不均,粮食生产也极不均匀,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缺粮,日本粮食自给率约40%,韩国粮食自给率25%左右,非洲等地区长期面临粮食短缺危机,全世界约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拉动了粮食需求;国际游资炒作农产品期货,加剧了粮价波动;再加上全球气候危机日益增加、工程建设和生态需要造成耕地持续减少、主要产粮国出口政策管制等因素,使世界粮食形势日趋严峻。目前,全球人口超过70亿,人口增长加重粮食负担。由于粮食供求紧张,2005年以来,国际粮价不断攀高并剧烈震荡。尽管我国粮食自给率比较高,但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上升,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由1995年的179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700多万吨(其中净进口大豆5480万吨),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相当于利用国外6亿多亩播种面积。一定时期内,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大量进口还将是长期趋势。

今后,我国要继续坚持粮食安全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要重视统筹研究和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进一步解决好水土资源可能与农产品供给需要的矛盾。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按照使用外汇储备“有偿使用、境外使用”的原则,可以进口国内需要的农产品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

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把眼光放开一些,企业在国外生产粮、棉、油料等农产品,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供求缺口,按市场规则即使有些不销往国内,从增加全球农产品资源量的角度来讲,也利于平抑价格,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也能起到间接作用,同时有利于缓解非洲等地区的缺粮状况,尽一份国际义务。

(二)顺应市场化趋势,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解决三农问题

市场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由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农业的竞争力较弱,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内外成功经验都证明要靠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又要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对市场的调控。

1、借鉴国外支持农业、调控市场的经验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CAP)对农场主按经营面积实行直接补贴,对耕地的补贴标准一般为每公顷300―400欧元。农场生产经营的品种、规模等,完全由农场主决定,政府不干预,但对农场有环保要求。德国农民收入的40―60%来源于政府直接补贴,2010年德国对农场的直接补贴总额达55亿欧元。

韩国的“新村运动”(包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精神领域教育等内容),1971―1982年政府投入27987亿韩元,占新村运动总投入的51%。韩国农民的收入中有50%左右来自于各级政府的直接和间接补贴。

日本不仅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多,已超过农业GDP的40%,而且70%以上的农产品在价格上受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其中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间接管制。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使农产品能够保持在较高的价格,保护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积极性。

俄罗斯政府新世纪以来,不仅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财政预算支持,而且加强了对农业的信贷支持。2006年,俄政府农业贴息贷款支出135亿卢布,对农产品生产者提供的贷款贴息补贴比例高达70―95%。同时,为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支持对农业的保险,作物保险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从2006年的18%到2012年将提高到40%。

2、我国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政府与市场“两手”都硬,“两手”结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农村改革,确立了亿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同时解放了生产力。近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在坚持市场化趋向的同时,政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放活”是为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好的环境,“多予少取”是政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竞争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建设补助资金、生态补偿资金和其他惠农资金,逐年大幅度增长。以2011年为例,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了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对农民的“四补贴”增加到了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0亿元,其中农资综合直补的增幅超过20%,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为确保粮食价格处于合理水平,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通过粮食收购托市,让农民在地里种粮,心里托底。这些强农惠农政策,对我国粮食总产量8年连续增长和农民收入连续8年较快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要求企业实行最低工资制,人工成本上涨必然带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在内的原材料涨价。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涨价,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再加上资源制约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等因素,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农产品和食品的供给和价格,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总理指出“食品的供应、价格都连着政府的心”。要使农产品价格既合理上涨,又不大涨大跌,根据国内外经验,要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在财政资金、金融政策和价格调控方面,加大对农户和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同时,要创造条件提高基层的民主化程度,让农民做主,而不是所谓的“为民做主”,干预其生产经营活动。还要创造条件,使城乡之间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交换中,让农村、农民更多地受益。

(三)顺应信息化趋势,加强对三农的信息服务,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在现代化进程中,信息化既是助推器,也是伴生物。发展现代农业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取得了好的效果,比如2010年全国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河南省利用电子商务完成了458笔交易,成交金额7亿元,信息和成交量均居全国第一。重庆市39个涉农区县已有33个农牧业行政部门设置了信息工作机构,900个乡镇基本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推广三网融合,在同一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用户用一条线就可以打电话、看电视和上网,对小生产在大市场的海洋里寻找商机和效益可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方便。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的一个切入点,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大,应在农村更广泛地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的智能化水平。

政府应加强市场信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生产、流通和消费主体及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使产销更好地衔接和平衡。据报道,目前中国网民已达4.8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6.2%。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审核、计划执行等环节,应通过信息手段为政务公开创造更好的条件,集聚民智和接受民众监督。

三、多措并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今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种措施并举和结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科研与推广相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5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要更加重视提高科技含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1、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业靠科技,科技要靠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说比较低,今后应加大智力投资的力度。当前尤其要注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和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为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条件建设,2011年中央补助了10亿元用于购置设备和改善业务用房,今后中央有关部门将继续补助资金,用于加强能力建设。各省(区、市)要在进一步调查情况、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节俭实用、满足需要”和“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填平补齐、因地制宜、标准适当”的原则,编制和实施规划。乡镇农技推广站,是解决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应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2、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

百业农为先,农业种为先。我国的良种繁育和推广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推广了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突破性优良品种。近年来,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装和标牌销售,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我国的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商业化的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与发达国家相比,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育种方法技术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闻名全国的蔬菜第一大县的山东寿光,洋种子占据了半壁江山,有些蔬菜种子一粒就要一元左右。

加快我国种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当务之急。今后要在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的同时,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建立商业性育种体系、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强化市场监管等措施。努力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相对集中、运行持续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保障。

3、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

我国水土资源的人均水平低,淡水和耕地分别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和40%。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和化肥的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加重。1978―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74%,而化肥的年使用量增长5.1倍。我国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法国、德国、美国的3.5―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河湖、水库、海洋和地下水污染加重,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威胁。

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先进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一是加大推广节水增效技术的力度,在输水环节要采取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在田间要推广管灌、滴灌、喷灌、渗灌、小畦灌溉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二是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过腹还田(家畜粪便作肥料)和过池还田(沼渣沼液作肥料)技术。三是改革耕作制度和改进种植方式,北方旱区加快推广深松整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和缓释等技术,南方水田推广高效整地、机电排灌等技术。要进一步加大节水、节肥、节能、生态、环保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对于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政府应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二)统分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统”主要是指提高组织化程度,即通过协会、合作社等形式,把农民与农民、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提高抗风险能力、经营水平和效益。“分”主要是指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行为的分散。统分结合可以把“统”的优越性和“分”的积极性结合起来;统分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特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创新统分结合的实现形式。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场经营情况看,无论是平均经营规模大的美国、德国、法国,还是平均经营规模小的日本等,协会、合作社等与农场主的合作在不断加深,“统分结合”的原则在世界上具有通用性。同时,近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农场平均经营规模呈逐步扩大趋势。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我国种植业农户平均经营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有些种田能手通过土地流转而经营的土地已达几公顷、十几公顷、数十公顷甚至更多。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比较快,以生猪为例,小、中、大规模的比重,由2003年的71.2%、23.6%、5.2%,到2008年发展为44%、44.2%、11.8%,5年间大中规模增长27个百分点。种养业加快规模化发展,既非常必要,也越来越具备条件和可能。

从我国的情况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日益完善,在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者积极性并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统”的方式和效果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河南漯河市大片大片的麦田“异户同型”,虽然“地主”和“粮主”属于千家万户,但不同地块、不同麦畦的长势基本一样,原因是从播种到管理和收割多个环节都实行了统一。

在基层农技员的指导下,主要由专业合作组织实行机械化作业。吉林农安县有的种田能手通过土地流转一人经营600亩,玉米平均亩产1吨左右,从播种、管理到收获全过程机械化。良种、良法、良田有机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2010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约17%,还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一些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浙江省94%的县、80%的乡镇、41%的村建立了土地流转组织,土地流转比例从2006年的20%提高到2010年的36%,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1302.6元,比全国平均数5919元高出91%,连续20多年在全国各省区排第一。

以资产为纽带的合作组织多种多样,创造了很多好经验。苏州市作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城市,以土地股份合作推进土地流转;以产权制度改革,再造集体经济;以新型合作经济引导农民抱团发展;全市农户基本实现“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

据有关报道,截至2011年3月底,全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0.76万家,入社农户超过12%。存在的问题是入社农户比例较低,合作社规模小,合作关系不够牢固,竞争力和效益提高慢,服务功能和抗风险能力弱,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低。今后,各地在鼓励支持农民兴办合作组织的同时,要认真培育懂经营、善管理、热心合作事业的带头人,通过政策扶持、能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乡村干部推动等形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将租赁的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不利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保障;有些企业租农民的地,没有建立动态增长的租金机制,不利于农民增收。有些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虽然互利,但利益分配不公平。有的合作组织,基层政府支持服务少,行政干预多,不利于生产主体的经营。在今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这些问题,避害趋利。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要坚持“三个不得”,即土地流转不得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对“以租”等方式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的要严肃查处。允许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以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耕地、草地承包经营权不得抵押,流转后也不得抵押。禁止直接租赁农户承包地再转租、发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司法支持。

关于农地的产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要正确把握方向。我国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实际上保障了产权的稳固。在保持现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同时,要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承包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同时,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组法》的规定,支持、引导和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落实相关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扶持以及产业引导措施。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更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变化,使生产经营主体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三)设施建设与设备购置相结合,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灌溉面积从2.4亿亩增加到目前的9亿亩,为增产粮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对灌溉的依赖程度高,占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面积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90%以上的蔬菜等经济作物。但是,农田水利薄弱的问题仍是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是水资源短缺。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0%,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工程成本高等原因,工程性缺水问题也很突出。18亿多亩耕地,一方面没有灌溉条件的9亿多亩是“望天田”,缺少水资源和灌溉工程;另一方面,有灌溉条件的9亿亩中,有相当一部分因水资源不足而灌溉保证率不高。而且,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一些井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二是水利工程建设滞后。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多的中小型灌区、50%左右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水资源短缺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重建轻管等问题突出。灌溉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灌溉保证率很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比较低,比发达国家低20―25个百分点。正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要按照一号文件的要求,在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等方面,加大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加快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建设,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按照“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为主”的原则,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标准。在技术指导、资金补助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技术。

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推广膜下滴灌和膜下旱作农业新技术,实现节约用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多赢目标。要努力形成新的投入和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政府增加补助、民办公助、奖补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对农田水利投入和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要将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更好地相结合,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农田,要通过坡耕地改造、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大治理力度。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既可促进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又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0―2010年全球农机销售总额年均增长5.4%,其中亚太地区年均增长8.1%,我国年均增长13.1%。全球总的趋势是向大功率、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发展,拖拉机和收割机械仍是农机市场的主角。一些国家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激光制导、现代微电子等高新科技用于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的少耕、免耕联合作业机械,节约化学药剂的精密喷雾植保机械,节水增效的喷滴灌机械设备等节能环保型农机,正在加快推广。复式作业机具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得到应用。随着国际农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农机企业兼并重组趋势明显。从趋势看,世界农机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民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2004年以来,国家实行了对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从2004年的中央补贴7000万元起步,2011年的中央补贴资金已达到175亿元(浙江等省的省市财政还给予补贴)。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粮食作物机耕机收面积持续增长。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04年的35.7%,到2010已超过50%。按照2010年7月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其中排灌机械动力达到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水平达到65%。

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超过城镇,农村青壮年劳力转移到城镇就业的趋势不可逆转。有些农村因缺乏劳动力和种粮积极性,已经出现了撂荒或半撂荒(本来可以种双季稻的水田,只种一季)现象。未来我们的土地耕种越来越需要机械化。

第8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

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属于一种新型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在社会生产的多个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当前的智能型机械是将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现代生产机械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效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因此,本文围绕着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智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1拥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智能化,这也是当前自动化技术的新型应用优势,在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特备是生产制造类的行业当中,智能化的设备和组件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智能型的自动化机械能够通过电子信息设备快速的接收到工作人员的操作指令,对命令程序进行准确的分析,最后精准的执行命令。除此之外,智能型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准确判断出指令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些重复指令和存在错误的指令加以辨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水平的运行稳定程度,提高设备的执行准确率。智能型的自动化设备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主要会遵循以下工作流程:1)在工业生产开始之前,工作人员会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程序的编写,为即将要使用的智能化设备编制语言指令,为有关设备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2)工作人员在实际生产开始之前必须要对有关的指令进行和下达,让智能化机械接收到指令;3)机械设备在接受到指令之后会进行判断,删除重复指令,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机械生产的安全性。1.2集成性和适应性较强。当前,智能型自动化设备具有较高的集成性和适应性,这也就使智能型自动化设备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具体分析,智能型机械自动化设备以计算机作为基础,形成了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另外配置了传感设备和GPS定位设备等多种工具,将它们作为一个系统结合起来,准确的进行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工作,实现信息的定位和回馈,通过对指令的辨别来完成自我诊断的过程,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的需要[2]。采用智能化的技术,能够让自动化机械设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产,在农业、工业、生产加工行业等领域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敏锐的收集到不同环境中的要素,满足生产加工的多元化需要。另外一方面,集成性是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智能型自动化设备被创造出来的前提。智能型自动化设备本质上是将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进行结合,并且将这些不同设备的不同特点和优势进行整合,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相关条件,对有关的机械设备进行预先设计,完成相关的指令和任务。在智能型自动化设备当中,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为智能自动化设备的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具体应用

2.1在农业生产领域当中的应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初步进入了机械化水平,以机械代替农民手工劳作是我国甚至世界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浪潮当中,使用智能型自动化机械进行劳作已经逐渐普及,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生产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3]。纵观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在大型的农业生产当中都已经实现了较为普遍的机械化生产,通过用智能化的机械代替人工的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同时节约了人工劳作的时间。以美国的农业生产为例,美国农业通过智能化机械的加入已经基本实现了集约化的生产和劳作模式,在大农场种植业当中,美国的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西北部地区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机械操作的全覆盖,用激光拖拉机技术代替农民进行农业操作。所谓的激光拖拉机技术,就是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拖拉机的操作过程,在拖拉机的机身上安装传感和控制设备,在农业的全程操作当中,使用智能化的拖拉机设备可以对农业土地的湿度和肥力进行自动感应和测量,之后再将感应到的数据传导到计算机的系统当中,农业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测量得出的数据和信息,对土壤当前的种植情况作出判断,发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通过智能化的拖拉机设备代替人工进行农业操作,实现农业生产和操作的无人化。2.2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家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必须不断的改进自身的生产技术,加速生产水平。我国传统的工业生产长期保持着劳动力主导的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在工业生产当中需要付出的人力资源成本非常高[4]。在工业生产加工的过程当中,工人往往需要掌握较高的技术,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够完成工作,随着社会生产标准的改变,传统人工劳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对于我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必须要对我国工业生产实行现代化的改进,才能跟上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我国开始大量引进工业智能型自动化的生产设备,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加入可以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减小由于人工操作可能会造成的误差,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2.3在社会服务领域当中的应用。社会服务行业属于第三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服务业的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当前,我国社会服务行业的类型和项目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扩充。将智能型自动化机械设备运用在社会服务行业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服务型企业的收益,加快社会服务行业的基本运行效率,满足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提高社会服务行业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5]。例如,在现代物流网的建设当中,智能型自动化设备可以气压驱动关节型机器人来进行快递运输的扫描和分拣,再利用PLC智能技术进行物流网系统的控制,在整个快递运输的分拣入库到发出环节,都可以利用系统传感器接收到机器人的指令信号,从而指挥电子手对仓库当中的货物进行传输。随着现代机器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对机器人的利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大大节约了包裹入库的时间,在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领域都能够得到很好运用,提高了社会服务行业的工作效率。

3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未来应用要点

3.1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推广,很多的技术和设备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延伸,在对智能化技术进行综合运用的今天,可以发现很多的智能技术研发都是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并因此延伸出了很多的新技术。因此在未来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务必要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关注,增加市场敏感度,把握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动态,以原有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作为基础,不断提高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当格外注重体现市场动态,不断的洞察市场导向,为将来的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开辟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实现产品和技术的同步更新,对智能型自动化产品技术升级,促进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与社会和市场同步。3.2对产品结构进行重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智能型企业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若企业要取得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技术,对生产经营方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升级[6]。具体来说,首先企业应当对产品的生产方式进行调整,加快对信息化生产设备的使用,提高生产机械的自动化生产效率。当前,智能型的自动化设备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未来高速度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节约了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不断的以社会生产推动了社会效益的提升。因此在智能型企业的未来发展当中,应当不断对产品的生产结构进行创新和重组,改进产品生产加工方式,重视对智能科技的使用,不断利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来提高有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营和发展。3.3重视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利用。众所周知,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以特定的知识传播形态,对信息和有关的数据进行收纳和采集,同时也要通过有关的指令对生产指令进行筛选和辨别,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当中,数据信息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够最终成为生产系统执行的命令。因此,智能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对于信息的处理和过滤,无论如何,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必须要以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和支持。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当中,应当更加重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来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了解和掌握,为智能型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出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要将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依托,实现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更好发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现实作用,助力社会生产。

4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同样,社会和市场的现代化需求也反作用于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的新的技术设备支持。

参考文献:

[1]姜海成.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及其对生活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2020(4):14.

[2]戴光群.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3):45+55.

[3]刘帅.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趋势探析[J].四川水泥,2018(2):352.

[4]高广宇,郭鑫,张起瑞.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趋势探析[J].四川水泥,2017(1):111.

[5]赵峻霆.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J].商,2015(8):255.

第9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浙江省;经济;发展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下,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相继形成。在产业分布上,现代工业集中在城市,传统农业集中在农村,城市享有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处在落后状态,由此形成现代城市和传统农村并存的区域“二元”社会结构,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越显突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越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到了工业、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时候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上升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主题。

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发展上产生的差别,是一定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不可避免的。城乡分离和对立问题的最终解决,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和良好愿望,归根到底靠社会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生产力发展达不到一定程度和水平,城乡之间的对立和失衡就不可能消除,城乡关系的完全协调、融合也不可能实现。与过去比,我国城乡生产力均有迅猛的发展,在经济不断增长,社会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城乡相互作用也日益加强,无论是传统的城市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农村发展观,最终都将被现代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观所取代,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本身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城乡之间互为开放和互为关联,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表明,城乡之间的分割、封闭是违反客观规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随着城乡物质财富的不断扩大,必将一点一滴地填平城乡之间存在的鸿沟,一步一步地缩小城乡之间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别。城乡从开放到协调,再到城乡融合即一体化,这乃势所必然。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无疑为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提供了新的的发展思路。按照这条发展思路顺势而上,我们就一定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要求,决定了我国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要走城乡一体化。

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3000美元门槛时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经济高速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从国际国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阶段,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一些趋势和特点:

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前后发展阶段,一般经济保持了左右的高速增长,在此阶段日本、韩国分别保持了12年和11年的高增长。从国内部分城市看,在此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保持在10%以上。人均GDP水平加快提高。研究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再从3000美元到4000美元,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而且较晚进入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提升的速度相对较快。因为,后起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借鉴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来加快发展,形成所谓后发优势。

2、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从反映经济效益状况的主要指标劳动生产率看,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增长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研究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率变化轨迹,可以发现这样的趋势;人均GDP2000美元前,经济增长波动性较大,进到入人均GDP2000到3000美元阶段,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而国内部分城市在人均GDP2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就开始显现。

3、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美国、日本及香港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人均3000美元左右阶段,明显呈现出一产持续下降,二产稳中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居三次产业之首。国内部分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也与国际经验趋向一致。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化工业比重明显上升。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历程看,人均美元左右阶段,工业结构重心呈现出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的趋势。国内部分省市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

技术创新日趋活跃,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技术创新经历由引进为主到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也呈迅速发展趋势。城市化发展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根据钱纳里的研究,当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和800美元、1000美元、1000美元以上时,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2.7%、60.1%、63.4%和65.8%

从国内部分城市看,在人均GDP2000到3000美元左右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是相当快的。外贸外资快速增长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55~1970年间,日本进出口贸易一直以15%到20%的速度递增,确立了日本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支撑了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的高速增长。国内部分城市在人均GDP2000美元3000美元左右发展阶段,经济外向度提升很快。深圳尤为突出。

随着发展阶段的升级,各国普遍重视对外直接投资。上世纪60年代后,日本加紧资本输出,迅速成为世界上主要资本输出国之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住房轿车快速增长。根据联合国《国民核算年鉴》资料,对美国、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食品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二是衣着类、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支出逐步下降,三是交通通讯、文化娱乐 教育等其他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国内部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也与上述国际经验趋向一致。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房、轿车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联合国相关资料,人均GDP800到8000美元之间为房地产业的起步和快速上升阶段,只有当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以上时,房地产业才步入下降阶段。据北京统计应用研究所研究分析,人均GNP3000-5000美元之间,大部分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水平为100辆左右,随着人均GNP的增长,小汽车的拥有量呈上升趋势,在人均GNP达到25000-30000美元之后,又出现下降。目前,国内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也出现了住房和轿车热销的势头。社会发展指标快速提高经济社会趋向协调发展。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二、浙江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可达10%。根据国内外经济增长一般规律,今后5-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浙江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到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30000亿元,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

第三产业成主导,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今后5-10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浙江省第一产业比重还将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从发展趋势看,重化工业比重上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钢铁、机械、石化、汽车等重化工业,同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若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特色产业为支柱,高度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消费奔向10万元级,城乡居民生活步入富裕。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向住房、汽车、教育、旅游为主的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消费能级将不断升级,从目前以家用设备为主的千元级、万元级的小康型消费,向以住房、家用轿车为主的10万元级的富裕型消费转变。

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根据国际发展经验,浙江企业对外投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20年,境外投资企业总数将超过6000家,基本建成国际营销体系和国际生产体系。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进出口贸易将继续快速增长,有望保持年均增长10%到20%。到2020年将接近400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110%。同时,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利用外资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目前发展态势,到2005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同时,更多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将进驻浙江省,形成内外资企业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2020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为51.9%。但2003年已经达到53%。根据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对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浙江省将逐渐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的发展阶段。

总之,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时,通常的规律是:开始高度重视并有能力反哺育农业农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阶段上,整个工业化与城市化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了,所以工业的发展不再需要农业再来提供资源和积累,城市化的发展也不再依靠剥夺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来进行扩张;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从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比重基本上是在20%以下,农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的份额降到15%以下;与此同时,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文明以更快的速度向乡村辐射和传播。参照这些指标,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了,农业从业人口2008年底降到29%,城市化率按照五普己达到53%。根据种种迹象,我们可以判断,“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将进入到黄金时期,省域内城市现代化和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将加速发展,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农村人口和产业快速集聚,乡村的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文明程度和生活方式加速逼近城市化的目标点。

参考文献:

1、 曾晓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期

2、 栾胜宽、肖珍武、张力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新长征2009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