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的意义范文

科技的意义精选(九篇)

科技的意义

第1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民科技素质;意义;现状;提高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有效发挥,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实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3]。现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意义及对策作一探讨。

1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

1.1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农业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以及促使农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农业生产链向产前产后延伸,这样就形成比较好的整体式的产业链条,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走向生产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科学化的轨道。因此,需要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方式来组织生产。而且,现代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本质特点。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需要通过农民吸收消化才能更好地运用于生产建设之中,从而有效地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快速提升。因此,必然需要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具备掌握大量的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进而提高我国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建设现代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农民。

1.2实现农村“三化”的需要

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必将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就业的空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有效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1.3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能较好地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且运用于生产之中,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与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有关,其掌握和运用科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水平。科技素质较高、具备职业技能的农民,具有顺利转岗就业的优势,在转岗就业中比较容易实现从事高层次产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他们创业和就业的能力,这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1.4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实践,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

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载体,农业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是靠农民的掌握而且运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因此,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严重制约着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农民科技素质的现状

农民科技素质,主要指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等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因此,科技素质是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基础高低影响着科技素质的提高效果。

现阶段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与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整体的科技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6.65%,小学文化程度占26.37%,初中文化程度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占10.52%,中专文化程度占2.40%,大专以上占1.25%。据对2006年全国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曾受过技能培训劳动力比重为21.3%[4,5]。很显然,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比较低,整体科技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他们学习和接受新的科技知识﹑新的信息﹑新的技术以及掌握和运用科技能力的提高。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没有经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教育学习和培训,因此学习和接受以及运用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技术的能力比较弱。大多数农民主要是通过长辈的经验传授等方式来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不能自主地学习﹑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

当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在70%以上,而我国的转化率尚不到40%。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接受职业技能的教育学习和培训还是比较少,缺乏职业专业技能,对于转岗就业,是难以从事技术含量高和复杂且经济效益较高的岗位的工作。因此,文化水平较低、没经过技术教育学习和培训、缺少一技之长的农民,无法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就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影响了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另外,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存在着认为进行教育学习的投资是消费性的投资,而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技素质,是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快速提升﹑转变农业增长的方式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投资,所以农民对农业科技教育的学习要求显得不是很主动和强烈。因此,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导致对科技转化能力比较差,增收水平低﹑致富速度慢,从而制约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对策

3.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第2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互联网+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

1理论内涵和概念定义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

人类的两大基本活动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产力尤为重要。生产力也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从作为具体劳动的生产力来看,它包括了体力和智力。智力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首要的作用,社会越发展,智力发挥的作用越大,而科学是人智力发展的产物。所以,智力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决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两次科技革命中看,18世纪在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促使人类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工业过渡到了蒸汽机时代,这是人类智力对生产力的第一次贡献也是科技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首次体现。第二次科技革命,我们由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这是人类历史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跨越,依旧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邓小平同志总结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就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作用及其理论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技术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者的智力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比,使得劳动力的结构向智能化趋势发展。

(2)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从第一科技革命开始,我们摆脱了手工工业和纯体力活动,开始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运用机器代替人工,脑力劳动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甚至部分的机器完全取代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结构影响较大。过去,国民经济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现在第三产业在占据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

1.2“互联网+”的概念定义

随着两次科技革命之后,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包括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崭新的技术革命。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是这场技术革命胜利的一个巅峰时刻。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即将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相结合。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产物,是世界发展的一个潮流和趋势,正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积极发挥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优势,发展中国经济,适应经济新常态,同时,也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契机下,更加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这一理论的新时代意义。

2“互联网+”概念出现的必然性

2.1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出,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互联网与大数据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数据、信息与资源;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发展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撑、服务与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应该是同步的,因为大数据发展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也为互联网填充了更多的内容。所以,“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

2.2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熟识。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全球通过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这一联系与载体互联网有直接的关系。过去,我们要认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必须通过书本或是亲身经历,才能认识,而今我们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把全球化推向一个巅峰。经济上,我们的“全球购”是典型的案例,过去我们必须得出国才能买到外国的东西,如今,只需要“一张网”,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又一形式的经济全球化。文化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对全球任何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甚至,政治上也产生影响。世界政坛的网络发展——“推特”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公布自己的“朋友圈”并在朋友圈上相互交流,我们也能从这样的交流中看到国家与国家间的发展态势。而政坛“推特”的出现,也是“互联网+”时代所给我们的有利启示,我们需要更加积极的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国内领导人近年来也频繁在网络上与民众互动,总书记在微博给全国人民的新春祝贺也迎来了我们大家的关注。

所以,“互联网+”不仅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3“互联网+”赋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之后,互联网技术在科技因素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都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中,作用巨大。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3.1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国家“五位一体”的建设中,经济建设是基础。过去,我们的经济建设主要依赖于我们的传统企业、实体经济,进行传统生产、传统销售。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部分消费领域的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相结合,并获得较好的效果,但这完全不能满足“互联网+”的时代潮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传统企业与实体经济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些传统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所以,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实现“互联网+”传统企业,即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所以,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我们必须顺应“互联网+”的浪潮,转变我们的经济展方式。充分发挥我们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只有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的各领域相融合,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我们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继续推动中国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2推动科技与生态相结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生态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是关键。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主要有三个路径:加强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强化措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完善制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其中加强引导是主要的建设路径,因为只有从民众的意识入手,才能真正的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

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对广大群众的意识宣传教育呢?推进互联网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相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率大大提高,未来的生活将会是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我们切实进行生态文明相关的宣传教育就必须运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最后,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对于数据的统计和分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的这些功能,统计环境质量的相关数据,在精准数据之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完善和保障机制,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3推动科技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以科技惠民生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加强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推动科技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以科技惠民生是我们走进“互联网+”时代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的贯彻和新的运用。互联网对于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剧增,使得待就业人数大量增加,这不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是民生建设的一个较大缺口。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借助这一机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例如,近几年迅速涌现的运用互联网而出现的相关产业。阿里巴巴创下的淘宝和天猫,为众多人提供了一个网络商城,许多人通过这一平台销售东西而致富。又如,微信商家,通过微信的朋友圈而进行的又一售卖方式;滴滴打车的出现,使得有车一族可以借助平时休闲时间进行偶尔的“载客”,帮助减轻车贷等一系列的经济压力。这一系列的借助互联网的创业、谋业方式大大减轻了就业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全社会对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入,互联网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增加创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同时还体现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众多的方便与便捷。在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应用也更加丰富。医疗、医院在网络挂号等方面的运用,解决了许多人排队挂号、提前预约专家等方面提供了便捷;教育方面也是普遍运用互联网,网络课程的出现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微课的出现也是适应互联网而应运而生、以及网络评课、精品课程等加大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联网使得创业机会增加的同时,这些创业的成果又将福利于民众。例如,滴滴打车,一方面解决了就业,另一方面,这些成果又将使得民众的生活更加便捷。所以,在未来要更加推动科技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使得互联网与民生建设相结合,实现以科技惠民生。

3.4推动科技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推动政府走向生态化治理

阿里巴巴总裁高红冰提出:政府的生态化治理是政府治理的未来模式。政府的生态化治理是相对与传统的治理方式而言,改变原来政府治理方式的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之下,民众对于政府的治理越来越多的参与,在许多社会治理难题方面,可以聚集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例如,在生态建设,厦门的XP项目的实施与否,社会民众的参与力量显著。虽然许多民众参与的方式不正确,但是民众的参与意识却大大加强。

但是,这种科学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众多益处之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网络给我们带来自由的空间和平台的同时,也给一些犯罪分子以机会,在网络上传播淫秽、不健康的信息,甚至一些人恶意诋毁政府、诋毁人民群众。所以,我们在积极迎接这个时代的同时,也要提高我们的辨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3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 科技馆 科普教育 借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87-01

1 为什么要借鉴儒家教育思想

通常,人们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从事教育实践。科技馆做为新兴的社会教育阵地,是以展览教育、培训教育、体验教育等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体,目前,展览教育作为科技馆的核心功能和主要教育形式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是,许多科技馆馆还固守着“以展品为中心”的展览设计思路和“重展轻教”的展教理念,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致使展览和科普教育活动脱离参观者,忽视了对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忽视了对于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揭示。因此,笔者认为科普教育的发展需要系统教育思想的指导。自先秦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始终占据着中国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儒家教育思想反复论述于《论语》《礼记・学记》以及《大学》等儒家典籍之中,其中育人为中心、乐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相长”中“教”与“学”辩证的统一关系;“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的教学经验,因此,笔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教学经验和方法,符合科普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儒家教育思想融入科普教育中,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恢复,更是科技馆科普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

2 儒家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对科普教育理念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博物馆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博物馆是以物(藏品、展品)为中心,到了20世纪,以人(参观者)为中心的观念逐渐成为科技类博物馆的共识。近年来,以人(参观者)为中心的观念在科技馆得到进一步贯彻,由展品中心改为观众中心,笔者认为这是是科技馆科普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也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主张通过个人刻苦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与人格,成为君子。仅“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曾出现过107次,因此,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继志宏道的君子,即以育人为中心。笔者认为将以人(参观者)为中心上升为以育人为中心将是科技馆业界又一次理论创新,也是在以人(参观者)为中心基础上的一次飞跃。以育人为中心就是科技馆要以参观者为教育主体,为每个参观者提供公平的接收科普教育的机会,以满足每个参观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参观者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参观者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 儒家“乐学”的教育思想对科普教育形式的借鉴意义

儒家虽然非常强调学习,但在《论语》中,没有一个“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二十多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儒家认为认知内驱力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认知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认知内驱力。因此,学海无涯苦作舟并不是必然的,学生之所以会在学的过程中感到苦,原因并不在于学的本身,而在于教育的形式。儒家“乐学”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科普教育所提倡的寓教于乐是一致的,但在以往的科普教育实践中,我们缺乏对于休闲娱乐功能的认识,许多科技馆尚未充分采用“玩中学”的科普教育方式,采取的主要是以灌输为主的讲解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不仅难以提起参观者学习的兴趣,而且“教科书”式的严肃说教,还易于引发参观者的厌学情绪。

4 儒家教学方法对提高展教辅导水平的借鉴意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是参观者对某科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明了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辅导员应对参观者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其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参观者对某科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辅导员应帮助其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笔者认为辅导员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引导参观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和理解。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我国科技馆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由来已久,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业界强调要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进修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科技馆所需的专业人才,这是通过学习,才能让科普从业人员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也就是“学然后知不足”;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业界还应着重培养理论与科普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适用人才。因为在现实情况下,学科划分越来越精细,专业人才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还是在职培训都不可能通晓所有学科,在科普教育实践中辅导非本学科内容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专业人才只有经过科普教育实践的洗礼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也就是“教然后知困”。只有这两方面都具备了我们的科普从业人员才能“自反、自强”,不断积累科普教育技巧从而走出“教之困”达到“知类通达”的程度。

因材施教,源自宋代朱熹《论语集注》“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类重点人群。笔者认为科技馆不能像麦当劳一样,用同样的菜单,招待这四类重点人群,而是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根据不同人群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比如,对待未成年人,可以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对待农民,可以开展科普大篷车县县通等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对待城镇劳动人口,可以作好各类职业培训。对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可以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向他们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

5 结语

儒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只有将其融入的科技馆教育实践中,在科普教育理念和方式上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才能将其内化为科技馆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达到提升科技馆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数学的发展就像一棵苍劲大树的生长过程,实际应用的沃土使它的根基扎实、树干变粗、枝叶繁茂。它总是把新的成就融入到已形成的领域中,形成新的方向,升到新的高度,产生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以及前沿性的学科,并且彼此互相渗透。比如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电子计算机,它是自从瓦特在1768年制造出蒸汽机以来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也是数学发展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充分展现和表达了数学的应用和拓展。数学的发展是以数和形两个概念作为主干的,数学概念的提炼、演变、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是通过这两个概念进行的。恩格斯曾对此做出精妙的总结,他说:“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是非常现实的材料。”[2]35他还明确地说:“数学是数量的科学,它从数量这个概念出发。”[3]235这就概括了数学本质的定义和确切的研究内容。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数学提供了充分的源泉和新颖的课题,使数和形的概念不断深化,并因此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然而,数和形的概念并不是互相割裂的,它们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要促进对方的发展,而且借助对方的发展而发展。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像当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相互作用一样,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数学发展的萌芽时期,人们就通过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使对空间形式的研究转化为比较容易解决的数字关系的研究,即使在近代数学中,这个方法也一直被广泛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影响着数学的发展。几何在古希腊经济繁荣时期的辉煌,代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突起,数学分析在英国产业革命后的发展,数学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大面积丰收,数学在苏联十月革命后的成果,我国数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进展,都体现和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能够极大地推动数学的发展。而在中世纪黑暗的欧洲,在统治下的旧中国,数学却停滞不前。以我国为例,旧中国发表过数学论文的人数总共有74人,而新中国成立后短短十年时间就涌现出342名作者,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数量增加了,而且质量也大大提高了。解放前总共652篇,而从1949年到1958年就发表了1193篇。现在每年有几千篇,其中很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研究范围也非常广泛。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我国在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55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部。1951年创办了《数学学报》,1955年创办了《数学进展》,代表我国最高数学水平。我们坚信,在“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的大好形势下,通过全体科学家的努力,我国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数学大国,乃至科学大国,我们必将实现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零的突破。

国外是如何重视数学和抓数学教育的

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指出:“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门语言,它更重要的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于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满足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美妙音乐的冥想,有时甚至可能以难以觉察的方式影响着现代历史的进程。”[4]4这是对数学作用精妙的总结,说明数学成就是一个国家理性思维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代表和主要标志。美国总统布什认为,为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美国决不能自满,学生应该打下坚实的数学和科学基础,加大基础学科的学习和科技创新力度,这样才不会输给中国、印度等新兴的竞争对手。在美国,统计学是最受重视的学科之一,统计学发展的如何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重要尺度。这种认识和要求正好符合联合国的建议精神,那就是一个能立足于现代国际社会的政府,必须有能力提供1600项国情统计数据。因此,对学生的要求是要学好数学,必须首先学好统计学。在当今日本人的心目中,数学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认为数学的能力就等于个人的竞争力,加起来就等于整个国家的国力。目前日本的数学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并努力赶超美国和俄罗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小平邦彦获得1954年菲尔兹奖,就是日本数学显著提高的佐证。印度人把数学看成是逻辑思考的原动力,与印度的宗教和哲学同等重要,学生如果把数学学好了,就容易跨入信息技术的大门。为此,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教育部门要求小学数学中背诵的不是我国小学中的九九乘法口诀表,而是22×22的乘法表。对于大学中的所有学生,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学习必要的、具有一定分量的数学知识,并且进行数学能力考试。印度政府的重视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数学知识,并且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对此,印度的“软件之父”科利说:“印度虽穷,没有资本做硬件,但我们有最优秀的数学头脑,绝对可以做出最好的软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中学的课程加大了数学的分量,安排了具有一定难度的选修课,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发明和创新,并对具有突出数学才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具有科技人才的基本素质。为了体现数学的重要性和促进数学的发展,1932年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提议设立,并于1936年开始颁发数学上的最高奖———菲尔兹奖,随着4年召开一次的数学大会而颁发,奖励对数学发展有突出贡献的2-3名36岁以下的精英。另外,虽然在诺贝尔奖中并无数学奖,但1968年由瑞典银行增设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却使很多数学家获奖受益,如苏联的数学家康脱洛维奇,他在研究国民经济计划上提出和使用了线性规划的方法,因而获得了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数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第5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是: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这就要求肩负着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政工干部,不仅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度的工作热情,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它包括:先进、超前的科学观念,系统、灵活的科学方法,用科学技术推动工作的科技意识,严谨、务实、重效的科学态度,善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科学精神,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于实际工作操作的科技能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版权所有,着力提高政工干部的科技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政工干部必须提高科技素质。

根据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我军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面临的主要作战样式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纵观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呈现出明显的高科技特点。高科技不仅仅表现在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上,而且是渗透在战争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求军事指挥员必须具备很强的科技素质,也对政工干部提出了很高的科技素质要求。目前,我军政工干部大多数虽然经过院校培训,但从整体素质上看,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对政治工作提出的特殊要求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致使部分政工干部潜存着一种“无敌国外患”的思想意识,沉浸在“让世界充满爱”的幻想之中,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思维观念明显滞后;单一和教条的训练模式,只图“按部就班”,不求灵活运用,造成一些政工干部能力较弱;传统的教育体制,重政治思想,轻军事科技,导致政工干部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史党建知识、历史知识等掌握较多,但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水平偏低;精通我军政治工作理论原则、优良传统、方式方法等专业知识,但对激光、导弹、电子对抗和自动化指挥等军事技术知识知之甚少。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对政工干部的要求加以认真研究。具体讲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政治色彩浓厚,政工干部必须具备很强的政策性和策略意识,善于政治谋势。高技术局部战争大多始发于边境地区,关系国家的领土、和外交政策,加上战争中敌方往往会利用民族、宗教、民主、人权等作为幌子,掩盖战争本质,混淆战争性质,使政治工作呈现全方位、多领域的特点。高技术局部战争这种严格受制于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特殊性,对直接服从、服务于战争目的的战时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工干部必须增强政治谋略意识和政治敏感性、策略性,把视野从局部的战争舞台移向更大的国际斗争舞台。善于分析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形势及其对局部战争的影响;善于运用政治眼光认识、把握、筹划、指挥战争;善于对战争的进程、规模、转机和结局实施全程、有效的控制。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始终处于政治上的主动地位,在有限的时间和区域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赢得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全面胜利。

(二)、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空前残酷、激烈,政工干部必须在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具备高效的战场鼓动性。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敌人将凭借其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优势,对我实施突然的大规模的战略空袭和多方向、高速度、大纵深、宽正面的连续攻击,加上高效的大面积杀伤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使用,杀伤、破坏程度空前残酷。面对恶劣、残酷的战场环境,如何消除官兵的紧张、恐惧心理;面对握有优势武器装备的敌人,如何增强官兵以劣胜优的信心,都是政工干部在战争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政工干部必须加强心理科学和战时宣传鼓动工作的研究,同时要恪尽职守,率先垂范,以自身清醒的政治头脑,高尚的思想品德,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以及临危不惧、处变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为部属作出榜样。做到哪里有战斗,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战斗越残酷,情况越危急,任务越艰巨,政治工作就活跃到哪里。保证部队在作战中,前赴后继,顽强战斗;在危急关头,从容不迫,视死如归;在敌人的“心战”面前,意志坚定,大义凛然;在严酷的苦与乐、得与失、安与危、荣与辱、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自觉服从大局,甘愿奉献和牺牲,确保部队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旺盛的战斗意志,忘我的牺牲精神投入战斗。

(三)、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立体”化程度高,政工干部必须具备很强的全局观念和协调能力。现代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拓宽了合同作战的内涵,不仅参战兵种多、武器装备多,而且作战手段多样,使战争呈现出陆、海、空、民和天候、电磁“六维一体”的高立体、全方位的大合同态势。加上分散交叉的地域配置,千变万化的战场态势,部队配属的频繁转隶,使政治工作的对象庞杂化、多变化。要充分发挥参战部队各自的优长,减少矛盾,以保证各方面的力量都能围绕合同作战的总意图,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生成并保持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不仅需要严密科学的作战指挥,周详细致的技术物质保障,而且需要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在合同作战中发挥巨大的凝聚作用。这就要求政工干部要强化团结协调和“合力制胜”的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知天地、通文武、晓兵民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全体人员的精神整合和思想凝聚,并使之迅速转为广大官兵的实际行动,自觉地做到识大体,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完成上级赋予的一切战斗任务。

(四)、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发性强、节奏快,政工干部必须精通业务,具备快捷的应变能力。高技术条件下,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争取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可能使战争的结局产生戏剧性的变化。同时,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战斗进程中自始至终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意料之外的突然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就决定了政治工作必须跳出一般战争状态下的固有模式,突破平时政治工作的基本套路和程序,以快捷的工作节奏,灵活的工作方法展开工作。要依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战略方针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未雨绸缪,提出政治工作预案,并做好应付最困难、最复杂局面的准备。在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以快对快,以变应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官兵的作战积极性。牢固树立“同步于指挥”的观念,努力达成政治工作与军事指挥的一体化、同步化。使政治工作的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都能服从战场形势的需要,做到珍惜战场上的一分一秒,全神贯注于战场情况和部队思想动向的掌握、分析和研究,确保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科技含量高,政工干部必须具备高科技知识。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以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为作战前提的,战场实际上已变成高技术武器的竞技场。有资料表明,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了500多项微电子、红外探测、航天、精确制导、隐形等80年代以来的高新技术,首次使用的高技术武器多达100多种,技术专业达2000种以上。战争的高技术化,必然带来部队思想问题的变化,战时政治工作的空间也显现出全方位、多方向、大跨度的特点,要求政工干部要不断拓宽政治工作的内容构成,把作用点不仅放在保证部队具有“刺刀见红”的勇敢顽强上,而且必须为广大官兵智能、技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保证。要拓宽政治工作的主体结构,实行政工干部、军事指挥、专业技术军官及士兵思想骨干四位一体的多元结构,形成政治工作的网络体系。要拓宽政治工作的方法,充分发挥现代化传媒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设备的作用,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时了解掌握信息,准确地分析情况,妥善地协调矛盾,使政治工作在高科技的战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实现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要求政工干部必须提高科技素质。

曾指出:“我军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政治工作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加速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努力使政治工作与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实践活动、行为方式和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相协调。它包括:在思想观念上,不断用人类社会已经认知的最先进理论、观念和知识充与更新;在工作内容上,始终关注并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方法和手段上,善于借助一切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推动自身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军政治工作不仅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在思想观念、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表现在:一是以“特殊”而自我封闭。提起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有的同志往往以部队情况和政治工作“特殊”而不以为然,与己无关,束缚了政治工作的发展创新;二是以“过渡型”而自我放松。面对高科技,一些同志认为自己这一茬是过渡的一代,再学也赶不上趟,制约着政治工作的长远发展;三是以“不变应万变”而孤芳自赏。一些政工干部总是凭老底子、老经验抓工作,对于适应形势发展的一些新实践、新办法,不愿去接受和借鉴,使政治工作总是在低层次上徘徊。这些都背离了政治工作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政治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以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增大工作的科技会含量,来推动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在感悟与时代飞速发展的落差中更新观念。当今社会的特征是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作为政工干部也应该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是知识能力、高尚品格的综合体。为此,政工干部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更新观念上下一番功夫,真正确立起在科技强军中抓住机遇、走在前列的观念,真正确立起科学技术是政治工作强大推动力的观念,真正确立起政工干部不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

(二)、要在对高科技的孜孜以求中实现知识更新。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说:“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要适应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政工干部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等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如高等数学、运筹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现代战争理论以及计算机知识等;不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形成多维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对年轻人提出警告说,一个人学习过的知识,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大大加快,我们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否则,不仅不能理解与你工作相关的技术问题,而且不会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来分析、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目前在各级政工干部中,凡是思想活跃、见解深刻、抓工作突破一般的同志,都十分注意学习,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成果。在同样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中,他们是通过在“时间银行”里对知识“零存整取”,才使自己的科技素质不断提高的。

(三)、要在强化现代化手段的学习和运用上实现政治工作方法的更新。人类的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会成为引发军事领域结构性变革的催化剂。从部队开展科技大练兵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证明:政治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手段是否先进。现代科技革命为政版权所有治工作的方法更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如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使广大官兵在大量的崭新信息中汲取“养料”,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政治工作方法更好地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等。作为政工干部既要看到当代科学技术给政治工作方法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同时又要看到给传统政治工作方法的改革与更新提出的挑战。只有牢固树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政治工作方法的意识,增强刻不容缓的紧迫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胆地进行改进政治工作方法的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面前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三、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政工干部必须提高科技素质。

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它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已带来并将继续带来重大变化和深远影响。谁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进行调整和变革,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面临自然与社会、思想与观念、知识与能力的挑战中,只有在自身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上有相应的变化和提高,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才能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一)、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为本的特性,要求政工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成为育才用才的专家。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无形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具有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在未来国与国之间军事实力的较量中,归根到底,也应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必须把人力资本放在首位,能否建立一支掌握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干部队伍,将成为未来战争中“打得赢”的关键。政工干部在部队建设中,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应该看到,我军目前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尖端武器的群体还比较少,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离国际化标准还有差距。武器装备的滞后性和人才培养的超前性,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规律,一旦战争袭来,有些武器装备短时间内可以更新换代,但高素质的人才却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因此,政工干部要确立全新的人才评价标准,积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不仅具备国际战略思维的应变能力、高超的军事管理能力和正确果断的决策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了解世界知识经济形势发展动态、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综合能力。

第6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 英语 整合 意义

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初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正如英语中说的:“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如果单用听觉来学习,3小时后能记忆所学知识的70%,3天后降为10%;如果单用视觉来学习,3小时后记忆中的知识留存72%,3天后降为20%;如果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则3小时后保存所学知识的85%,3天后仍存留65%。可见,在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视听并用的教学媒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通过应用教育技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可以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能促使教学过程四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教学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建构学习的过程。它能突破过去那种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跟着读的旧模式,能改变过去只注重音标、语法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通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四要素的转变,即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媒体“教具”为“学具”、变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加生活”。通过这种转变,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四、能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可以使教师通过设计真实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心理驱动下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把“习得”和“学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网络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征,更多地赋予了学习者学习的自由,有利于构建自主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以及其他软件和硬件的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

[2]席玉虎.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3]华建新.网络教育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2).

[4]赵化风,宋黎.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改进英语教学[j].外语界,1999,(2).

第7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实习;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a)-123-02

放射科是临床医学一个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部门,其主要包括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两大主要部分。影像技术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给影像诊断提供通过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取的图像,影像诊断则通过阅读图像进行疾病的诊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但即便如此,影像技术工作给人们的印象依旧是机械的操作影像检查设备,摆一摆摄影的看似简单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一直以来都不如影像诊断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本院的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安排计划中,近年都不再有安排影像技术的实习部分。那么影像技术是否真如人们表面看的那样毫无技术含量不需要重视、而医学本科生也真的不需要进行影像技术的实习,本文探讨如下:

1 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及与临床的关系

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医学影像技术部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担负着来自临床各科室要求的影像技术检查工作,负责为影像诊断和为临床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准确的图像资料以及准确诊断疑难病变的依据,因而影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获取图像的质量,也就影响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必然也影响到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效果[1]。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90%的诊断和治疗信息来源于医学图形和影像[2],因此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如今高新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X线摄影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早与多年前X线刚在医学上获得应用时只具有单一功能的普通X光机不同,各种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不断开发应用,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摄影(CR)、直接数字X线摄影(DDR)等,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已发展到能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上,对疾病的检查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并能深入到人体各系统、各器官上,所获取的图像不再局限于平面二维的截面图像,已能获得所检查部位的断面图像甚至可利用影像设备的多种后处理功能重建出三维、四维的立体图像等,从而为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数据资料,并深刻影响到临床对疾病诊治方案的制定[3-4]。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治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因为要灵活运用这些先进的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并让其发挥最大效益为诊断和临床服务,亦即为诊断和临床提供能真实反映所检查部位情况的优质图像,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其所涉及的知识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电工学、摄影学以及计算机学等领域。如进行DSA检查,不同部位的血管造影检查,所选择的程序以及注射造影剂的流量、流速、压力等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于要行三维重建的造影,其相关参数的选择涉及的内容更多,不仅要依据导管的型号、导管插入的血管及进入血管的深度、患者本身的各种情况以及所用检查设备的功能特点等来综合分析制定,来保证获得优质的图像[5],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才能保证三维重建的进行;而对于多参数成像的MRI检查,扫描方案的制定及扫描参数的设置就更为复杂,没有较深的物理学知识、较广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是无法正确选择成像参数的,那么扫描图像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对于仅使用单一的X射线吸收成像参数的CT扫描则需进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螺距等扫描参数的科学选择,对这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参数的设置,在考虑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受照的X线辐射剂量尽可能的低[6]。所有这些都离不了影像技术工作,而仅靠简单的操作影像设备、摆摆摄影是无法达到目的,更不能充分发挥这些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潜能,可以说没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就不会有医学图像,那么医学影像诊断就无从谈起,一味的轻视与漠视影像技术都是不应有的态度。

2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意义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为其日后真正走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并可能影响其一生。而影像医学与临床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通过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检查来获得人体各组织结构的影像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并已成为临床医疗越来越倚重的影像学检查。同时由于在我国医院里对于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申请,实行的是由临床各科医生提出,并强调放射科无权更改临床医生所要求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因此面对各种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技术检查项目以及开具正确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则是临床医生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对各种影像技术检查原理、方法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临床适用范围缺乏了解,要作出正确的选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由于不完全了解各项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使得不合理的、过度的甚至滥用影像技术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是劳民伤财,而且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或延误患者疾病的确诊,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那么对于未来将成为临床医生的医学本科生来说,在实习阶段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实习实在是意义重大。

3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重要性

医学生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学理论教育,但影像学的课时并不多,影像技术所占的比例就更少,加上影像技术的理论抽象晦涩,单凭死记硬背很难理解记忆。例如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不尽相同,虽然反映到图像上都是以黑白的不同灰度呈现,但正常器官与结构及其病变在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上的表现就会不同,如骨皮质在CR或DDR、CT上显示为白影,在MRI上则显示为黑影,对于这些单凭在课堂上的听课就很难想像和理解。再有在普通的X线摄影检查中,各种摄影的设计,是基于最大化地显示所要观察的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而对摄影的命名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单单依靠书本上的理论也很难真实感受到这些摄影的命名对观察摄影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反映。如手掌正位、斜位的摄影主要是观察手掌部位情况,但临床医生常对手掌部位外伤的检查开出的是手掌的正位、侧位的申请,而侧位对于观察手掌部位外伤的情况价值不大;又如锁骨的摄影,常有临床医生同时开出什么锁骨正位、轴位和侧位的摄影申请单等,让影像技术人员无所适从,甚至引起医患矛盾。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因此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除了要学习影像诊断的知识外,也应重视对影像技术的实习实践,通过影像技术的第一线工作的实习实践,如到CR、DDR、CT、MRI、DSA等技术岗位的实习实践及带教老师的讲解带教,巩固和强化医学影像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各种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工作原理、成像原理,并实实在在地感受各种影像技术的不同成像原理在图像上的真实反映,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影像的异同,明白同一种病变在不同的影像技术检查下的表现可有不同;了解各种摄影对显示所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关系;了解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应用范围及优势和不足,掌握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正确理解影像技术检查的正当化原则,避免日后走入临床工作不能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7-8],避免开具错误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防止延误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医学生到放射科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是极其重要的。也因此建议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安排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时间,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常见病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成像原理,熟悉部分常用检查技术、操作程序等,从而在未来的临床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世传.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哈尔滨医药,2009,29(5):60.

[2]秦宇红,李春燕,黄福灵.医学影像学实习课改革设想[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5):270.

[3]邵为景.浅谈医学影像学的检查原则及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37.

[4]李坤成.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J].前进论坛,2010,50(8):54-56.

[5]张延成,张翠燕,耿静羽,等.3D-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83.

[6]任庆余,杨星,赵进沛,等.加强医用X线、CT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1):69-70.

[7]邓爱平,李新文.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151-152.

第8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科技类;专业特色社团;附属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1-02

“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专业特色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通过开展专业特色活动,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专业特色社团”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社团建设方面的发展策略

1.内部制度完善。“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团体,具有较高的自发性。社团要有组织、有纪律的存在并发展,就要建立与健全社团制度体系。社团通过建立社团干部活动章程、例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制度从而形成一套管理制度,完善社团管理体系,规范社团的专业化、制度化发展。

2.增加经费投入。经费不足是当前“大学生社团”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增加经费投入成为社团发展的当务之急。“大学生社团”要敢于走向社会,寻求社会的支持。通过外联部门的同学与社会中的商家协调,得到资金支持,达成双方互利共赢。

3.社团组成优化。大多数学生社团的组成结构是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以大三、大四大学生为辅,活动面向对象局限、活动质量不高。“大学生社团”要引导大一、大二的同学加入社团并成为骨干,促进大三、大四的同学成为社团的指导者,以此来扩大社团活动在高年级学生中的影响。全体同学要一起为活动筹谋划策,增加受众面,扩大活动在整个专业或者学校中的影响力。

4.网络平台的建设。专业型活动失败的另一关键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宣传方式的死板、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大学生社团”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敢于运用各种新方式宣传社团活动,加强社团影响力。积极搭建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的便捷与影响力能够促进活动的圆满成功。

二、提高社团专业化的策略

“专业特色社团”与学生会等其他性质社团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活动主要是“精英”之间的对决,重视优秀、特长人才的培养,普通的学生基本无法参与其中;而专业型活动,活动参与面广,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所以,“大学生社团”的专业化,主要通过活动专业化实现。专业型活动在前期策划阶段,就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为核心,并以此来确定主题与活动方案。专业型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开展学科竞赛。秉持“以赛促学”的思想,以竞赛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比如:协会承办的ACM/ICPC大学生编程兴趣大赛在合肥工业大学的热身赛,以促进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为目的,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此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ICPC校队选拔出优秀的队员参加国际比赛,并斩获各种奖项。

2.组织科研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中三大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平台。专业型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应该着力于成为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之外的一个素质培养平台,成为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素质的捷径。甚至可以将专业型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中,提高专业型活动的质量,并通过授课老师的宣传,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科研活动通过开展学术系列讲座、专题讨论、科技竞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其中,学术讲座以及科技比赛等活动,社团可与其他高校、学院展开合作,建立起高校之间、学院之间的科研联系网,便于专业资源共享,提升活动的质量。专题讨论的活动,可以在某个阶段确定一个专题,发起整个学院的同学进行讨论。专题讨论的开展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以加强参与度与影响力。科技竞赛的活动,使同学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印象。

3.增加专业实践机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义务教育的特点之一,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的教育存在这样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削弱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专业特色社团”可以挑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搭建课外实践平台。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有强大的实验室资源(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下设九个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分布式控制研究所、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电路与系统研究所、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所;二个中心:实验中心、教育部“安全关键工业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便于同学们实地参观并提高可操作性。同时,合肥市是一座新兴科技城市,具有众多IT行业的公司可以为同学们的本科阶段的实习提供良好的机会。社团可以与实验室及校外公司联系,构建学生课外与校外的实践平台。充分挖掘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为同学们提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4.加强老师的专业化指导。社团专业型活动的开展与老师的指导紧密相关,“专业特色社团”要善于利用强大的师资力量,加强专业化指导,以此来提高活动的质量,促进活动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

三、社团专业化带来的附属效应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特色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团一般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社团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学习与启迪更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社团中参与的专业型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素质,还可以塑造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创新人才的形成可以为社团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动力,形成社团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社团开展的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而言,更具有趣味性、多样性,能够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专业价值观。专业型活动通常以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主,拓展课堂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3.推动校园中的学风建设。开展专业型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自由、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形成一种“爱科学、爱学术”的良好学风氛围。参加专业型活动需要同学之间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同伴以及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得到了传承。

参考文献:

[1]姚劲松,汪黎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指向性的探索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

[2]黄健.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为例[J].市场周刊,2012,(09).

[3]张青.高校旅游专业教育中的专业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第9篇:科技的意义范文

体育运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而科学技术对奥运会的影响不容小觑。奥运会的比赛场地四年只有一次,在没有高科技技术发明之前,往往只有当地人民以及少许代表能够观赏到奥运会的风采。但是现在,电视的普及,电脑信息的传递使得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在那段时间感受到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以及国家的尊严。自从90年代以后,奥运会不仅建立起相应的网站,为广大的运动爱好者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及有关比赛的一系列资讯等。并且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普及,竞技体育运动也更加受到群众的喜爱。

2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它把科学技术和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使运动训练取得明显的效果,提高运动成绩,赢得比赛的胜利。体育科学能在如下方面得到应用:

2.1用最新科学检测手段为科学控制训练提供数据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战胜比赛对手,竞技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只有经过严格、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才能通过超量恢复,不断提高机能水平。但是每个运动员机能水平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一个合适的大运动量负荷限度。运动量达不到这个限度,就不能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反之,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疲劳,甚至诱发运动伤病。如何找到这个负荷限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是每个高水平教练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东德游泳专家在华执教期间,用血乳酸这个生理指标监测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运动负荷情况,成功地使每个运动员在各自合适的负荷限度内,充分地进行了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除血乳酸外,还有心率、血色素、尿蛋白、血睾等生理指标都可监测运动负荷情况,给教练员安排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数据。

2.2防治运动创伤运动伤病是运动员成长过程的绊脚石,它中断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伤病甚至会过早断送运动生涯。用运动医学知识宣传防伤防病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用最新医疗手段治疗运动伤病;掌握合理带伤运动的原则,在不影响康复治疗的前提下,监督安排力所能及的训练,尽量不间断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以免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研究最新恢复疲劳、放松肌肉的科学手段,如此等等都是随队医生和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任务。

2.3先进技战术研究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战术不断出现,必须加强先进技战术研究,改进技战术训练,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用高速摄影、录像等先进设备和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料,为技战术研究提供资料。用运动生物软科学知识分析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动作或设计难新动作,可纠正动作,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情况,制订合理的比赛战术,在平时战术训练中反复演练,也是比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2.4营养药物的研制应用运动营养的研究是体育科学为竞技体育运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层次的体育主管部分竞相投入巨额资金,为运动员研制或购买新的营养饮料、营养食品和营养药物,使运动员得以补充能量、增加力量、降控体重、恢复疲劳。在临床应用实验,取得数据,总结经验,直接为运动训练服务。

3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运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3.1竞技体育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现在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一个令人较为尴尬的局面,即有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的趋势。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应用固然是好的,但是过多的采用就有可能失去竞技体育的本真,尤其是大范围国际间的赛事,比的不是运动员技能反而成为技术设备的相互比拼,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如果自己在训练中投入的科技成分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就能保证竞赛中优异的成绩。这违背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在繁华表面的背后藏着令人惋惜的悲哀。如果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以限制,那么运动员就会成为体育运动的附属品,科技的附庸之物,这不是体育的初衷。

3.2衍生出兴奋剂的出现及滥用。当代体育运动中时有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状况出现,为了取得更好成绩,在竞技比赛中一些人不惜违背竞赛规则,无视体育道德规范,做出有损身体健康和伤害其他竞技者感情的事。兴奋剂的出现无疑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导致,它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科学证明长期使用会出现暴躁易怒、体质虚弱、肢体生长不良的情况。抱着如此态度,一些人悲观地认为未来还会可能出现与基因技术结合的兴奋剂,并且难以被检测出来,这不是没有可能。如此这般,奥林匹克精神还将怎么弘扬?在一片质疑声中,体育运动给人们留下的只有失落。

4制定相关对策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4.1弘扬体育人文精神。竞技体育离不开科学技术更不能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但很容易使人过分追求真实理性至上,此时应与科学精神结合,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凭借科学精神的理性指导和专业的工具能够有效防止竞技体育沦为科学技术的傀儡。中国人对于现代体育的认识没有国外深,原因在于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接受起来也比较不易,这其中包括的西方文化规则很难去把握运用,于是出现了盲目崇拜科学技术、滥用技术手段。此时更需要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解决,可以弥补现在体育运动中缺乏的“人文精神”。

4.2严厉抵制兴奋剂使用。近四十年的奥运会历程中,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事件越来越多,并有着愈加严重的趋势。抵制剂的滥用有关部门与竞技者责无旁贷。为了重拾其他参赛者的信心,必须大力反对兴奋剂的使用。这就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和道德约束。不断增加检测站和兴奋剂研究室,投入网络以扩大检测范围,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对于已检测出来的使用兴奋剂人员,应该毫不留情地予以惩罚,这种无视规则,践踏规范的行为是不能助长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应坚持的原则,这样才能够重塑机构的正面形象,保护竞技体育运动长久发展繁荣,使人类可以享受运动之美。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