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音乐鉴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

第1篇: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影视作为大众传媒,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为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对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如何渗透影视传媒音乐,分别从音乐欣赏、器乐演奏表演意识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利用影视传媒音乐的作用,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对早期音乐教育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一、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简称为电影音乐,其概念顾名思义,广义的是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但是我们在现实用法中,狭义指的是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影视音乐在不断的发展运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仍具有其本质构成要素,即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是因为其置于电影的大背景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语言、音响效果、视觉画面相结合起来。音乐元素受到电影情节的艺术构思、艺术结构的影响,受到画面视觉形象的制约。

电影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抒情性,但是因为其音乐本质决定了其叙事性较差,需要通过听觉来感受、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渡、过程展现、通过演奏和演唱呈现等。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电影题材、情节、风格的紧密相关性。音乐构思由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来决定,音乐的听觉形象与最终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紧密融合。电影中的音乐,除神话、童话、科学幻想类影片等,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少有夸张和程式化的东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音乐会乐曲和舞台歌剧音乐。

二是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当影视由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音乐即与电影中的对话、音响效果、画面紧紧融合在一起。基于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要求,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

二、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欣赏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的一些作品中流淌着不同的音乐情感。通过欣赏一些多媒体影视音乐,并结合教材讲解片中的剧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视作品的主题和寓意。比如在欣赏了《祖国的花朵》、《妈妈再爱我一次》片中的主题歌曲时。让我们又想起和重温了童年时在影院里面的那份美好的时光和记忆。通过欣赏这类的影视歌曲,使学生切身地体会人们相互之间的亲情,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教会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通过说教难以达到的。在进行人性教育方面,让学生欣赏一些动画片中的音乐,例如《小鲤鱼历险记》、《宝莲灯》等影视音乐,通过欣赏和讲解音乐的内容,教育他们应该保持并发扬敢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不畏艰险、不怕辛苦;通过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曲《我心永恒》,更好地教育学生,爱情不只是甜蜜,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无私地付出、是双方心灵的交融。只有坚定世上存在纯洁的爱情,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与可贵。总之,通过把影视音乐进行分类以及一些片段式的欣赏,并结合一定的剧中内容进行讲解,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促进今后的幼教事业发展。

另外,可通过影视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对影视艺术的了解、喜爱,来激发他们对影视音乐的热情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在选修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看过电影,有的同学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在这样一个个性充斥的课堂中,给予大家更加广阔的开放空间去探寻影视音乐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主题,让学生们到课堂外去找寻答案:或者通过学生站在讲台授课的方式,让他们亲自去体会把自己的所知与同学们分享的快乐。

三、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对学生器乐演奏表演意识的提高

在器乐演奏中“演”的把握需要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诠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过程,是激发学生表演意识、表演欲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如何合理地表现音乐作品、表现其音乐内涵,使自己的演奏以情感人,感染所有的听众。将影视音乐融入到器乐演奏实践中去,是提升器乐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运用影视音乐来提升学生的表演意识。

首先,运用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跃动的节奏、悦耳的音响,结合跳动的画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去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景象,看到五彩的画面,使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器乐演奏中,部分学生虽然技术比较熟练,演奏时却木讷、刻板,没有生气,这是缺乏想象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影视音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提示学生抓住音乐情绪抽象的关键,通过想象将音乐形象生活化、具象化。演奏作品时,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看到的情节画面,或者联想影视作品画面,再现其中情节,把握角色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使演奏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其次,运用影视音乐的文学性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音乐教学大纲强调,“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把美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去,这既是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又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说在器乐教学中,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性、时代感尤为重要。从音乐教育的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震撼人的心灵和感染人的情绪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穿透力,直撞心灵。利用影视音乐“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既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又完善其人格,因为影视音乐作品所表现主题思想是多方面的: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有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的,有对人类社会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赞颂与讴歌的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体验作品的时代感,培养学生把握不同时代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艺术性与时代性。

四、结束语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得以广泛传播,它以独有的特性及魅力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生活。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们要多运用影视音乐所独有的的特点,有效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袁智忠.影视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 对话教学 高中英语 选修课堂

当高中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深化时,随之而来的是各所高中的个性、特色课程的申报、开发,层出不穷的地域特色或是校本特色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应运而生,尤其是选修课程,更是丰富多彩。根据笔者在校际间的走访调查,现在开设的英语选修课主要有:英语听力选修、影视音乐欣赏、趣味英语、英语百科、FIASF语法、英语话剧表演和英美文学欣赏、走进美国等。纵观这些种类繁多的英语选修课程,内容丰富,但是这些选修课以欣赏为主,教师单一的上课方法是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品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开发学生的个性。因此,如何以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推动学生的发展,便成为高中英语选修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笔者就巧用对话教学,优化高中英语选修课堂有效性方面做出大胆尝试,探索优化的策略,助力新课改,助力学生的内涵成长。

一、高中英语选修课堂有效性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在新课程“对话”理念的倡导下,在高中英语选修课堂中,文本与教师、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了。但在这种“热闹”的课堂上,教师的“触角”伸向了何方,我们到底遗失了什么……

1.异常英语选修课堂的现状

为了研究本校学生对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切身感受如何,笔者在对高一年级学生,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抽取六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卷300份,经电脑统计得出如下结论。

调查1:你所选修的英语课堂,老师操作的方式

讲座式:16.02%;讲授式(以PPT播放):43.62%,朗读感悟式:9.2%;

外教口语教学:4.75%;影片鉴赏:26.41%。

由此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五花八门,看似丰富多彩,但细细推敲还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甚至个别的选修课根本没有章法,组织混乱、管理松散、应付了事,仅仅停留于表层的“形”。

调查2: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教师开发课程的时候,老师:A.注意挖掘学生群体动力资源,B.注重学生个体经验参与,C.巧用多媒体平台,D.必修教材知识落实,E.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F.结合校本实际现状。

通过上面的调查可发现:绝大部分老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书本知识落实模式,注重开发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但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同时对身边的生活关注太少(仅仅0.12%),这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审美疲劳。另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较少,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的“高原反应”、“水土不服”。

2.异常英语选修课堂的成因分析

(1)机和情感的异常

英语选修课程开发、开设到底为了什么?如果只是把选修课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那么将注定其不被重视。恰恰如此,教师最初是想丰富课堂内容,但没有遵循“适度”原则,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教学辅助手段,横向展开的广度和纵向挖掘的深度,以及难度与高度,这些因素都被俭省化了,直接影响了选修课的效度和课堂教学的效度。

(2)预设和生成的矛盾

生成性的选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但生成是多维度的迁移。有效的生成不限于停留在知识扩展的层面,它应渗透到情感、能力、价值观等各层面,从多个角度有侧重点地选择拓展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课堂是由学生、教材、环境等组成的动态系统,主体是富有个性的学生。学生可随时生成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有效的生成必须是适应这种课堂状态,实时而动。但教师备课时早已把程序锁死,上课时又依路径而行,自然背道而驰。

(3)教学方法方式及观念滞后

教师填鸭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或者知识拓展的要求和必要性失当,或者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偏离学生实际等情况,都会引起学生对“外来语”产生异常的心态。因此,我们应充分注意到“高中英语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英语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英语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英语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英语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的理念,寻求高中英语选修课对话教学新策略,为此,高效的“对话教学”就应运而生。

二、高中英语选修课堂对话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索

通过两年的努力,笔者主要以对话教学的方式在三维目标互动中探索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较成熟的方案阐述如下,旨在操作层面上真正起作用。

1. 以对话教学架起必修与选修文本之间的桥梁

为了改变目前选修课教学中的“两极化”现象严重,缺乏“必修与选修的交流”的局面,笔者所著的四个专题的内容,均是对照高中新课程标准,对重要内容及能力要求的拓展。

【案例一】

人教版必修教材Book3 Unit5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Book5 Unit2 “Sightseeing in London”,大多通过游记进行景物的描写,于是笔者做了如下的操作:

①摘取一些典型的词和句型:

景物描写的词:be famous for, build, peaceful, combine;

典型的句式:If you can experience...,you can walk...,...is built in the form of...

②提议学生以导游的身份Introduce Wuzhen,由于课前已先有了分组分工任务,课堂内学生的热情迅速高涨:

Student1:My family live in Wu Zhen,so it is best to allow me to introduce it. Wuzhen is famous for “Shuige”,which is one of the features in architecture.“Shuige”is built in a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which combines nature and architecture in harmony.

Student2: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ancient Wuzhen, you can walk on the stone roads which see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admiring the peaceful scenery of this ancient riverside town.

同学们出色的表现,引发了笔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性思考和即兴感慨:

Teacher:What makes me sad most is that some people neglect this phenomenon.

Serious thoughts should be given to what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brings to us. Is it the time for our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substance civilization to die out? Isn’t it the time for us to reach out our helping hand?(这些都让我们心痛,也让我们反省:现代文明,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难道就是古代文明的消逝和物质文明的开始吗?我们是真的无能为力,还是不愿倾注自己爱惜的心?)

2.以对话教学撞击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火花

针对诸多选修课堂一味突出美化西方文化,忽略东方文化,缺乏“文化交流”的现象,笔者觉得在分析中外文化差异时,英语老师不宜宣扬“崇洋”,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化的传承意识和国际视野更为重要。

【案例二】

教材Book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节日和采取的庆祝习俗,其中有大家熟知的万圣节:It is now a children’s festival,when they can dress up and go to their neighbours’ homes to ask for sweets.If the neighbours do not give any sweets,the children might play a trick on then.感恩节:In European ountries,people will usually decorate churches and town halls with flowers and fruit,and will get together to have meals.Some people might win awards for their farm produce,like the biggest watermelon or the most handsome rooster.

在以上的这个教学尝试中,笔者没有强硬的灌输,没有声嘶力竭的口号,在近乎“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精练的对话引导中,完成对人物从感受到感悟的深化过程,而同学们则在饶有兴趣地观察、分析四则相关材料过程中,缩短了与历史为人之间的距离,进行着与伟人平凡生活和心灵的交流,在思维的促动中实现了情感的共鸣。

三、高中英语选修课堂实施对话教学的策略探究

美国教育家彼德・克来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课堂对话是学生彰显生命个性的过程,是学生回归文本、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想、生成语言的过程。对话以其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多元性、差异性、趣味性、启发性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1.实施形式

对话教学如何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根据具体的内容确定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完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可采用如下两种形式:独立完成,协作完成。这种形式适合思维难度较大、研究方向多元、研究范围宽泛的选题。首先在教师或科代表的协助下汇总选题,将选择同一选题的学生分成2人~4人规模的协作小组,然后同一小组的同学集中进行选题论证,在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等方面达成共识,并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明确分工,之后各小组成员按照预定目标进行独立探究,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将各自的研究所得在组内进行交流、探讨,最后由事先推选的记录员整理研究成果,形成形式多样的对话成果。

2.成果的展现形式

对话教学最终的成果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式、学生不同的习惯来灵活确定。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形式可供教师在拓展过程中参考:小论文、发言稿、讨论记录、卡片摘录、课外活动、文曲共赏等。

3.实施原则

(1)把握“尺度”

符合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符合学生的学情。面对当下文化多元化的融合,我们应洗去铅华,荡去浮华,探究课堂对话教学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在创新中把握“度”。

(2)讲究“重心”

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教师在教学重点处落实补充和探究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拉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强化教和学的效果。

(3)注意“情趣”

明代学者王阳明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而不能已。”英语课堂要激活双方互动的情感共鸣点,实现心灵的交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节英语选修课能否更好地发挥“人文关怀”的功能,触摸到“心灵”?怎样的英语教育能够将一时的“感触”内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怎样的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怎样的英语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积极、正直、对社会负责的世界公民,这些问题的“属性”均是“引导学生”。成功地以对话引导学生学习,学会交流,是课程改革中每一位英语教师理应负起的历史重任和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