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项目需求分析精选(九篇)

项目需求分析

第1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需求分析 用户方干系人 项目经理 需求分析员

众观国内计算机软件业的发展,除远不如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外,与人均GDP不及我国的印度相比也相距甚远,软件业的劣势正严重制约着我国IT业的发展。我国软件业的劣势表现在自主开发的成熟软件不多,而开发的大量软件工程项目(如ERP等)存在缺陷或完全开发失败。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对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根据资料显示,属于需求分析造成软件设计的错误和缺陷约占软件失败的6400,而属于程序代码的错误仅占软件失败的360a,数据表明需求分析是提高软件质量的基础也是决定一个软件项目成败的关键。通过对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并结合近年来自己参与部分软件项目实施的经验,介绍在需求分析研究中探索出的一些有效措施。 

1尽快熟悉项目用户方干系人全貌 

    项目用户方干系人,指所有可能受到项目结果重大影响的人,即项目的风险承担者,他可能是项目的受益者,也可能是项目的受害者。因此,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需求分析员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用户方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小其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有些项目在做需求调查时,由于受进度要求等客观因素影响,需求分析员与建设单位的技术部门交流较多,向业务管理部门和实际使用者调查不够深入,造成软件试用后不得不再对需求做较大调整,“从头再来”的部分比例很高,大大超过进度要求时间。因此,熟悉项目用户方干系人全貌是进行需求调查的第一步,也是需求调查的基础。在定制开发项目的项目用户方干系人中,最重要的是建设单位中的人事组织、业务关系。最好是能够用组织结构图画出相关单位的组织结构;还应当在相关单位组织结构图基础上画出全体项目用户方干系人结构图,以便更好更全面地进行需求调研分析;用责任矩阵确定各部分的调研对象;建立调研对象通讯录以保证调研及分析期间及时的沟通。 

2采取正确的需求获取方法 

    软件开发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项目用户方的需求,项目用户方的需求包含明确的和隐含的,也可以分为NEED, WANT, WISH等不同的层次。如果对项目所有用户方干系人没有进行足够的沟通和影响,使其尽可能地参与项目,则会出现客户方相关责任人不明确或对范围和需求责任心不强,提出的需求具有随意性,项目前期对需求的确认不够积极,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等现象,这就会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甚至项目的完全失败。 

    各种用户对系统具有不同的要求,如一个没有经验的用户关心系统是否简单易用,对于高级用户则关心产品的易用性和高效性。因而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类,每一个用户类将有自己的一系列功能和非功能要求。在项目中,要尽早为产品确定并描述不同的用户类,这样就能从每一个重要的用户类代表中获取不同的需求。 

    项目需求具有双面性(用户与开发商)和多面性(项目中各干系人),因此,项目经理和系统集成者应了解用户干系人需求,用户干系人也应了解技术方面的需求,两者缺一不可。正确的需求获取需要了解需求的来源、用户的分类、用户的代表性、用户需求谁说了算数等因素。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要有足够的耐心聆听用户的讲述,要足够详细地了解每一个细节。项目管理者要善于将需求分类、归类,善于将需求文档化,并有所查询标记。 

3可视化需求调研,引导各种客户挖掘他们的需求 

    有的客户因为自己缺乏计算机知识,无法提出完整准确、隐含的或潜在的需求。若这些需求不能满足将导致用户的不满。因此需求调研分析人员应善于想用户所想,不但要确定明确的需求,还要善于用启发的方式与用户探讨隐含的或潜在的需求,并结合各种调研分析技术挖掘超出客户期望的令人兴奋的需求。这就要求需求调研分析员要尽快完整地熟悉相关业务,从而能够站在用户的立场看待软件需求,想用户所想,做好业务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利用可视化需求调研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启发用户深人挖掘潜在的需求。可视化需求调研就是使用图表等工具来启发引导用户清楚地叙述需求,并且使需求更加全面完善。 

    对于高层领导,可以提供系统总体框架图;对于业务管理人员,可以用业务流程图来描述新旧系统的业务流程;对于客户中的技术人员,可以用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或UMI中的各种图形对系统进行各种角度的描述;而对于业务管理人员、客户中的技术人员、以及各层次各流程中的用户,画出用户界面图来进行需求挖掘,是个比较有效的沟通方式。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用户界面的重要性。用户界面的设计按理来说是软件设计的责任,当然客户自己对界面有特别提出要求的除外。但是,如果把它提前到需求调研时与客户进行讨论,则可以大大改善需求调研的效果。因为这时客户对于将来的系统还没有一个形象上的概念,或者有一个模糊的预想的概念需要表述、验证、明晰化、完善化,以笔者的经验,画出用户界面草图与客户进行讨论,可以大大激发他们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需求。原来收集资料,描述业务,说明系统模型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4详细描述各项业务,以便让所有客户确认 

第2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营销;平台;互联网;需求分析;用户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将网络营销商务平台打造成国内一流大型网络营销学习与交流、技术服务、整合营销顾问平台为目标,通过平台前台架构将现有的平台无论从外观设计、内容、展示速度、还是整体功能有效整合,配合网络营销专业教学,网络营销实训项目的整合操作,实现对网络营销整合行销项目的整体品牌形象的提高。

1 总体需求分析

1.1 利用SNS平台特有效应,提供种类多样、互动性强的学习、交流渠道。SNS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在线沟通、交友、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等另外,还可以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以最全的功能实现授业、解惑、交流、沟通、互动,并积聚人气。

1.2 利用交流性门户网络的效应,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建立平台,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且可以提供全天候保持和自己学员、网络会员(潜在的学员)、项目客户、合作单位的联络,通过建立平台,用图像、动画技术,辅以文字,声音等附加信息,对我们的专业和可提供的网络营销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介绍,为构建网络营销商务平台奠定有效的基础。

1.3 为个人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开通能力秀场,利用平台,组织网络营销相关各类服务产品,如网页设计、营销型平台规划、SEO项目策划、百度竞价、淘宝美工、淘宝客服等各种技能展示平台,将平台建设得更加生动有趣,拓展平台的人气值,社会影响,推动平台推广,使平台成为网络营销人才的能力秀场,成为企业寻找网络营销人才的伯乐场。

1.4 提供新颖有效的网络营销商务服务。利用学员建设平台,具有费用更加低廉运营成本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教员的经验优势,具有更强势的专业技能服务优势,从而打造一个不同于其他网络服务公司的高效高质、低成本网络营销商务平台,它将不仅仅只是一个网络营销的教学平台,还是学员网络营销实训基地,更是广大企业网络营销的策划师与实施专家。

1.5 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平台实现企业网络营销各种服务的在线交易。

2 客户需求分析

从互联网发展状况来看: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网络购物等等,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再是上亿条信息的发送与接收,而是上亿件物品之间在其所有者和其他服务方的协助下彼此之间相互连接和交流的“物联网”。从住宅自动化管理技术到电子医疗,物联网覆盖的范围似乎无所不及。物联网领域的发展相当可观,许多想法已经变成现实,当今世界只有1%的物品彼此之间实现了有效连接,也就是还有99%的空间需要去开发和完善。物联网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营销,这个目标就是在物品或服务的所有者与需求之间来实现,而网络营销就是这一目标实现的终极手段。

从传统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来看:所谓认识问题,主要是传统企业对网络营销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所谓网络营销,简言之就是网络+营销,二者缺一不可,但重在营销。认识的问题最终主要体现在企业主身上,作为一个成功的传统企业老板,对营销可谓不会没有认识,但对网络就稍显陌生,由此一来他们就会误认为网络营销关键体现在网络上,进而认为做好网络推广、做一个好的企业平台就是网络营销。同时再加上市面上那些崇尚技术至上、毫无营销策划功底的网络营销公司出于商业利益驱使,对其进行错误引导!

从平台的直接用户来看:平台用户前期锁定学校学员和网络营销从业人员,后期增加企业用户。从学校学员来看,缺少实战经验和问题解决的多途径,从网络营销从业人员来看,虽然有不少以网络营销、SEO的网站出现,但多数都仅限于资讯、技巧文章这些,缺少专业技术的探讨、技能竞技、成果展示。

3 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平台规划中引入SWOT分析方法,能将平台发展的每一阶段分成四个角度作全面的剖析,包括长处、短处、机会及竞争威胁,让整个项目能够有效地根据学校本身优势去解决目前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要注意在设计思想方面,要从传统的面向业务的设计转向面向用户的设计,即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用户对象身上,设计视角范围是整个的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之上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入到系统设计中去。

3.1 网络营销平台的用户是学员、网络营销从业人员、企业,因此,我们平台所有功能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这些人员的需求,从他们的需求点出发,建立完善的需求体系。目前因为网络营销发展并不成规模,因此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数为个人作业,因此,在平台前期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一个网络营销从业人员的网络经纪人系统,将这些有从业经验的人才网罗在自己的平台内,为自己效力。

3.2 对网络和互联网的不信任和安全疑虑,对行业的理解认识不全面,是需求者最大的选择障碍,而我们这个平台最终极目标是商业运营,实现在线交易,因此必须通过专业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树立一个专业渊博的权威形象,同时还要用技术设计全面、真实、细致的诚信认证与评价体系。针对这个问题,在功能设计上,将从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来考虑,对于个人会员将从成长体系、成就体系这两具方面来实现,而对企业将建立企业资质认证体系和企业网络营销项目实操进程体系两个方面来实现。

3.3 技术方向方面,采用INTERNET结构体系,共享资源,统一管理,用户维护使用界面统一为浏览器,应用系统全部在服务器端,系统负载轻,开放性好,系统维护升级方便。

3.4 基于我们自身条件,在项目前期以硬投入为主,因为前期主要是互动平台的搭建和平台人气的积聚,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师资技术和学员人力,另外基于平台后期发展数据的不断增加与安全防护,要选择安全性能好,稳定性好的硬件服务器环境。进入项目发展期以后,重要项目功能的升级和项目的商业运营,因此软投入应该占主要方面,以人才引入、培训、项目运作等方面为主。

4 平台功能分析

通过平台各阶段发展需求分析,来定义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完成各阶段的运营目标。但是要让浏览者方便有效地使用平台服务,提高平台排名,还需要对功能模块的设计加以优化,充实功能需求。这样,作为功能需求的补充,平台开发的需求规格说明还应包括非功能需求,它描述了系统展现给浏览用户的行为和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等。

鉴于平台重要的门户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设计阶段特别建立一个平台的功能模型,以明确各级功能模块的操作细则,以及平台前后系和操作的方法和措施。根据我们的需要和计划,平台的功能将是定位在大型综合网络营销服务网络的模式,这样平台的功能设计遵循:时事资讯型、交流互动性、网络竞技型、网上营销型、客户服务型、电子商务型的总和,以此为出发点定制专业的功能模块来实现平台和公众之间的无障碍的双向信息交流。

网络营销商务平台作为动态的平台,必须搭建后台数据库开发元素,必须可以有自己的后台来管理平台,以修改互联网最新时讯动态、知识教程、在线讨论解惑、在线竞技投票等。

参考文献:

[1]刘志.网站策划师成长之路――网站策划与设计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李莉.网络营销[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第3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需求分析;投资决策;规则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4—0051—05

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建设项目投资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决策失误,可能是建造过程失控,也可能是运营管理失范。鉴于决策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和使用功能的决定性影响以及建设项目的不可逆性,本文将集中关注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的建设项目失败。实际上,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人们解决资源稀缺性的一项经济活动,而需求正是人们对稀缺反应的表征。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首要基准就是目标群体的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正基于此,在投资决策阶段,需求分析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投资决策规则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建设项目决策的成败。

一、建设项目需求的思想流变

在经济思想的历史语境中,建设项目的基本生产或服务功能从未曾改变,但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取向却随着人类的需求异位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典经济范式中,供给是分析的核心。以工业革命为背景的建设项目投资的使命就是扩大物质供给,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在这种供给主导的短缺经济中,需求往往被忽略。人们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只求量上的满足,而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非生产性建设项目也没有更高的企求,简陋的木屋火车站、拥挤少阳的工人居住区等建设项目就是那时的需求写照。当机械化供给出现过剩时,古典经济学也被以需求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取代,物质生产供给取向转向了基于商品货币交换的需求取向。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数量的满足,逐步衍生了多样化的需求,建设项目也要为买方需求量身而造了。此时,投资不再是决定供给的因素,而是被需求决定的因素。火车、小汽车等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发明催生了道路等交通建设项目;当距离不再是问题时,富裕阶层搬离了市中心的阴暗陋室,住进了郊区的别墅;火车站、商业中心再也不是旧模样;人们对工业化产品也变得日益挑剔。时至今日,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建设项目投资仍然在继续,但是经济学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人类的全部行为以及与行为相关的全部决定。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投资思想又增添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价值观。因此,不论是经济分析理论的进展,还是建设项目投资的实践,它们都共同勾勒出了建设项目满足需求的投资决策发展路径,即从物本范式到资本范式再到人本范式。

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上述逻辑。在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供需缺口显而易见,包括大型基础工业在内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没有必要进行需求分析,完全是自上而下式的命令决策。尽管也出现了像三门峡水电工程项目的决策失误,但这种失误大都因技术自负,而非需求造成的。近三十年来,当市场逐步开始取代计划、短缺成为历史时,需求开始取代供给主导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集中命令决策转向多元化个体的分散投资决策。在中国,建设项目投资趋向已经基本完成了由物本范式向资本范式的转变,决策者基本上从供给定势转变到需求导向的经济中来。由于混合投资体制的存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由资本范式到人本范式的转变已经起步,但进展缓慢,需求导向下的行为研究尚未完全展开,行为研究视角下的需求和稀缺资源配置规则及与之有关的决策规则也未完全形成。因而,除了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性规范之外,人们还需要制定人本范式下符合历史和现实的操作规则,以指导规则选择之下的投资行为。

二、需求聚类分析与决策规则

(一)需求聚类分析

如图1所示,依据建设项目的可经营性和产权属性,本文将把建设项目分为四类。第Ⅰ类是工具性建设项目,由利润导向的民间投资,向市场需求者提品(或服务),比如燃煤电厂或商业写字楼;第Ⅱ类是企业(或个人)自用建设项目,比如企业自建自用的办公楼;第Ⅲ类是非竞争、非排他的公共物品项目,如城市公园;第Ⅳ类是非竞争、排他的准公共物品项目,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此外,还有国家安全建设项目,它不属于经济范畴,故本文将不予讨论。

上述四类建设项目在投资主体、决策主体、需求主体、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决策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第Ⅳ类中的特许经营项目之外,其他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与决策主体均为一体,决策权与投资主体不分离,投资决策目标一致。不过,对于第Ⅳ类中的非竞争、可排他类基础设施项目,近些年来政府往往不直接投资,而倾向于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在这类项目中,民间投资者是没有决策权的,政府才是决策者。由于决策主体与投资主体分离,其目标也可能发生冲突。

从需求和资源配置方式上来看,建设项目要么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要么是为了满足非公共需求(市场需求和自足需求)。公共需求由公共资源或政府主导的民间资源来供给,而非公共需求则是需要民间资源来满足。由于资源来源不同,其满足需求的资源配置方式也不同。非公共需求的产权属性单一,完全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和利润目标等市场化方式将民间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市场出清时资源配置最有效率。当然,第Ⅱ类建设项目较为特殊,其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合二为一,此时企业的自足需求建设项目,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而是通过市场微组织(企业)在组织边界内予以配置。在满足公共需求方面,市场是失灵的,这就需要行政决策来配置公共资源或民间资源。综上可以看出,除了第Ⅱ类建设项目外,其他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与需求主体均是分离的。决策者和需求者的非同体性导致决策目标和需求目标经常发生错位,错位严重时需求完全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导致项目决策失败。

(二)基于需求的决策规则

从经济分析的视角来看,建设项目的价值归宿是效率和公平。第Ⅰ类和第Ⅱ类建设项目需求是以效率为导向的,第Ⅲ类和第Ⅳ类建设项目需求则是以公平为导向的。根据社会选择理论,这两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需求者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机制来评价的。对于前者需求者利用货币来投票,而后者需求者是利用行政信用来投票的。

有资源约束的需求导向不同,财务评价方法自然有异。第Ⅰ类和第Ⅱ类建设项目的效率导向需求体现在评价方法上就是采用基于“个体福利”的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这也是实践中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第Ⅲ类和第Ⅳ类建设项目的需求者为公众,其需求评价方法不能再采用CBA方法,而应采用基于“集体福利”的费用效果分析(cost—Effect Analysis,CEA)。效率导向和公平导向也不是绝对的,第Ⅰ类和第Ⅱ类建设项目在追求效率目标的同时,还应兼顾公平,比如水泥生产项目在合规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对环境和周围社区带来的负外部性设置相应的环境和社会补偿机制。同理,第Ⅲ类和第Ⅳ类建设项目应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因为公共资源也是有限的,有多种竞争性分配方案,配置时需要排序,所以也应该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水平。比如,在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等公共需求没有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举债建设豪华行政办公大楼就有违“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

总之,适当性逻辑是规则遵循的基础。如图2所示,第Ⅰ类和第Ⅱ类建设项目是民间资源市场机制配置的结果、服务于市场经济,决策者依据经济规则(Economic Rule)进行投资决策;第Ⅲ类和第Ⅳ类建设项目是公共或民间资源行政机制配置的结果,服务于国民经济,决策者依据行政规则(Administrative Rule)进行投资决策;同时所有建设项目都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都应当兼容社会规则(Sociological Rule),服务于人本经济。在这些规则导向下,前两类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标准有3个:1.财务评价指标达到期望值,2.国民财富增加,3.个人福利得到帕累托改进。同样,后两类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标准也有3个:1.成本预算平衡,2.投资期望符合公众需求,3.国民经济得到改善。

三、角色异位与规则违反

决策规则是由决策者制定的。投资者与决策者分离,以及决策者与需求者分离都有可能造成违反规则的结果,并进而导致需求落空,决策失误。以规则为基础的投资决策是一个确定角色并使规则与需求相符的过程。

(一)政府投资竞争性项目

国有企业的组织角色是政府人,其投资第Ⅰ类建设项目时,利用公共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等同于行政规则与经济规则竞争,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行政规则占优。以钢铁项目为例,近年来由于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增幅较大,为满足市场需求,许多民营资本纷纷投资钢铁生产项目,与国有钢铁企业同台竞技,这是市场需求导向的竞争常态。不过,一系列行政干预措施频频出台,如《关于清理钢铁项目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2600号),以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为由,强制关停或组织国有钢企并购重组中小型民营铁矿开发和钢铁生产项目,出现了不少像亏损国企山东钢铁兼并重组盈利的民企日照钢铁的普遍案例。在行政规则主导下,经济规则被逐出市场,市场需求无以满足,市场配置效率由此受损。其实重复建设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这只是表明市场产品同质,这会激励企业在产品创新上投入资源,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参与竞争领域建设项目的投资时,民营投资的命运有二:一是投资失败或中途撤出,二是寻求行政资源依赖。不论哪种情形,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需求都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投资效率难以提高。因此,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政府投资模糊了行政规则与经济规则的边界,导致政府逐利、私企逐名的无序,市场需求无以满足,不符合私有资源的效率原则和公共资源的公平原则。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竞争景象,即在分税制度语境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一己之利”,纷纷为本地或自己的企业撑起一把保护之伞,甚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亲自操戈,为本地或自己企业保驾护航,企业之间的竞争俨然成了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竞争。一个个“高新园区”、“基地”在地方政府招商的大旗下纷纷成立。在行政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条件下,行政干预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二)政府投资纯公共物品

第Ⅲ类建设项目是纯公共物品,公众需求是其供给的唯一理由。不幸的是,这种纯公共物品的行政规则决策中掺杂着过多的经济诱因,同时忽略了投资决策的社会规则基础。2005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管理处做出决策,在圆明园遗址东部挖深湖底,铺设防渗膜,同时改建驳岸,修建游船码头。该项建设项目违规暂且不论,但从其决策行为可以看出,此项工程最大的决策指向是经营游船和快艇牟利。投资决策用经济规则替代了行政规则,并将社会规则弃之一旁,未经环境评价,破坏遗址原态,开展经营性游船和快艇娱乐项目,有违公众需求。

尽管没有经济诱因,但是违规则,一厢情愿推行行政规则的代位决策现象在一些转移支付建设项目也较为常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政府不顾及农民实际需求,拆村赶农民“上楼”。有些扶贫项目不考虑其适应性,如在2003年“非典”之后,为解决贫困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国家扶贫办给计委拨付了一笔资金用于安装水管,而且指定不得挪用。可实际问题是,有些贫困村所紧缺的是一座桥或一条渠。

由此可以看出,行政决策是自上而下的,行政规则下的投资决策是否有效取决于成本预算约束和公众需求的满足。在此模式下,决策者和需求者独立,信息不对称将导致所供非所求的无效结果。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最佳途径就是公众参与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参与式投资决策一方面可以反映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决策者知识或信息的不足。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过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等都是弱势公众少有参与公共资源行政决策的表现。投资过剩和投资不足都是决策参与不足的表现。参与式的要素是赋权公众,让其提出需求,使公众需求尽情表达研。由于决策者和使用者分化,使用者需求可能未能在建设项目中得到充分反映,导致项目建成后于使用者需求落差较大,往往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三)民间资本投资准公共物品

第Ⅳ类建设项目是准公共物品,也是为满足公众需求,因而该类项目首先需要遵守行政规则主导下的公平准则。同时,该类建设项目具有全部或部分可经营性,资源可由民间投资配置,所以项目还需要考虑经济规则主导下的效率准则。由此可见,在保证公众需求和公平的前提下,此类建设项目还可以允许民间投资者渔经济之利。近些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包括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特许经营的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项目形成了投资者、决策者和公众需求者的完全独立规则博弈格局,决策者要兼顾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和公众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若投资者利益与公众需求有冲突时,政府决策者需要在两者之间权衡,但权衡的结果不应该牺牲公众需求。深圳市梧桐山隧道即由民间外资参与投资的BOT建设项目,在城市化加速背景下,2000年后收费站已经成为阻碍市区与东部盐田港地区的咽喉瓶颈,公众交通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政府与隧道公司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在2002年投资改造了深盐第二通道——梧桐山罗沙盘山公路供公众免费通行,公众交通需求得到部分缓解,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依照准公共物品投资决策规则,如何将冲突目标熵减耦合,还需要决策者设计出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优先满足公众需求,如将收费公路还原为纯公共物品,或在地铁经营中给予民间投资者最低价亏损补贴拍卖。

(四)需求之外的社会规则基础

在经济规则和(或)行政规则主导下,市场需求项目和公共需求项目兼顾了投资者、决策者和需求者的效率和公平诉求,不过项目需求之外的社会诉求也不应当被排除在外,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还应考虑负外部性,比如环境保护、移民、赈灾、文化等社会问题。浙江温州的楠溪江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经济利诱下,2003年左右该河流无序开发成风,建设小水电项目达百座左右,曾致使河流区段断流,水质由Ⅰ类变成Ⅴ类,周围居民饮水困难,特产香鱼近乎绝迹㈣。再如,2005年左右,有些地方政府打着“关心长城,修复长城”的保护性开发招牌,招来了近百个长城开发招商项目,大肆拆旧建新,浩劫过后古迹面目全非,其中开发金山岭长城的某旅游公司为经济之利,拆毁了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箭楼,将其建成缆车通道的入口。旅游开发过程中,这种为经济利益之实的保护性破坏事例并不鲜见。为迎合所谓需求而违规则的建设项目不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各样的抵制活动轻则导致项目投资增加、工期延误,重则导致项目终止。因此,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建设项目还需要在需求之外结合社会学家式的决策(Sociologist’s Approach Decision)。

第4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供给;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90-0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且不断庞大的群体,其健康状况逐渐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而以前的公费医疗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高校医疗保险经费的紧缺,医疗保障水平下降,加重了大学生个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大学生中不时发生的重大疾病和严重意外伤害,使得不少大学生家庭因病致贫,严重耽误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现在亟待建立能够全面和较高水平保障大学生卫生健康需求的新型医疗制度。

自2009年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开始进入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新阶段。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供给

(一)门诊医疗补助待遇

参保大学生凭本人就医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每年在600元以内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基金50%的门诊医疗补助。

(二)门诊特定项目医疗保险待遇

经医院和社保中心办妥诊断及审核登记手续后,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和重症精神病的门诊特定医疗费用,可直接持本人就医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划卡结算;器官移植后抗排异药物治疗的门诊特定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后于本结算年度内按规定到市社保中心审核结付。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治疗期、器官移植后抗排异药物治疗的费用,累计在20万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康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使用专科药物治疗时所发生的费用,在8000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重症精神病使用治疗精神病药品时所发生的费用,在2000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

(三)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参保学生发生疾病需住院,可凭就医证卡到市区定点医院办理住院手续。住院起付标准为500元,超过起付标准,在4万元以下(含4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70%的比例结付;4万元以上至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80%的比例结付;10万元以上至20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

(四)医疗救助待遇

符合享受医疗救助条件的学生,在相应的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可按《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享受政府医疗救助待遇。

二、苏州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加客观直接地了解大学生医疗保险在保障项目供给与需求间的差异,以苏州市高校学生为例,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资数据收集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四所苏州市高校的学生,其中,苏州大学学生100人(33.33%),苏州科技大学学生100人(33.33%),苏州职业大学学生50人(16.67%),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50人(16.67%)。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例分别为66.67%和33.33%。调查问卷包括3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内容及利用、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态度。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有效回收率为86.33%。其中男生90人(34.75%),女生169人(65.25%)。

(二)苏州市大学生健康状况及患病的主要病种

调查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89.96%无疾病史,而在9.65%有疾病史的大学生中,所患疾病为先天性疾病的有9.38%,为传染病的有18.75%,为重大疾病的有15.63%,为其他疾病的有56.25%。

就被调查对象目前的健康状况而言,在最近一年内生病的次数这一问题中,11.58%的人没有生病,75.29%的人是1-3次,11.97%的人是318次,选择8次以上的只有1.16%。而在常去医院就诊的病种中,感冒发烧占70.32%,耳鼻喉牙科类占13.55%,运动拉伤类占4.52%,重大疾病占1.29%,其他疾病占10.32%。由此可见,就被调查者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而言,生病次数多在1―3次,且患病的主要病种集中于感冒发烧、耳鼻喉牙科等非重大疾病,总体而言,健康状况良好。

(三)苏州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特征

1.差异性。大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因人而异,常去医院就诊的病种也有很大差异,感冒发烧占70.32%,耳鼻喉牙科类占13.55%,运动拉伤类占4.52%,重大疾病占1.29%,其他疾病占10.32%。因此,每个人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个人最需要的大学生报销项目中,有80.69%的人选择了普通门诊医疗补助,7.72%的人选择了门诊特定项目医疗保险,9.65%的人选择了住院医疗保险,其余1.9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差异性特征。

2.全面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给自身或他人带来伤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身体健康方面的医疗保险保障项目,29.8%的被调查者希望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的咨询。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方面,也包括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全面性的特征。

3.多样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个性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除了大学生医疗保险已有的保障项目,心理健康咨询与特殊生理需要也是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重要部分。而在希望推广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中,183人选择了牙齿日常检查与保健,189人选择了眼科健康检查与咨询,131人选择了配眼镜,102人选择了救护车(急诊),97人选择了保健品。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牙齿与眼睛方面的健康十分重要,因而对这两方面有着迫切的医疗需求。

三、苏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供需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供给的片面性与需求的全面性之间的差异

大学生医疗保险所保障的健康仅仅局限于身体方面的健康,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上的健康,其保障项目的供给存在片面性。

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引起心理落差,从而产生消极情绪。二是环境生疏诱发防范心理,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口音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新同学,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三是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

(二)供给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差异

大学生医疗保险所提供的保障项目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年龄大约在18--28岁之间,绝大部分都是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经常患病,而且也不严重。一般门诊就能很快解决,费用较为低廉。而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确实减轻了许多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但是,对于普通门诊的小病治疗费用而言,却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这种制度实施的结果就是占患病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得到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好处0。显然,这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缺乏公平性。

其次,不同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个性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特殊性,单一笼统的保障项目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如表1、表2所示,心理健康咨询、特殊生理需要、眼科保健、牙科保健、保健品等均被希望纳入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

四、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建议

(一)扩大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

首先,在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需求上,需求度最高的三个项目为“疾病住院”、“特殊和重大病症的救助”和“医药费用”,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关注的还是日常医疗服务以及对重大疾病费用支出的风险分担。因此,在保障项目的具体覆盖范围上,希望在现有的大病医疗和住院补助的基础上和资金能力的允许范围内,增加对医药费的补助标准。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高对现有医疗药品目录中药品费用的报销比例,减少患者对于药品的费用支出;二是根据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特点和主要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分布情况,适当扩大现有的医疗药品目录的范围,使得更多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疾病的药品费用得到更大力度的保障,增强大学生对疾病的风险抵抗能力。

其次,在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补充需求方面,除了以门诊医疗为主要需求项目之外,对于其他的医疗需求,也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需要具体的关注。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适当地把心理健康保障、眼科检查和配镜这样的大学生需求量相对较为集中的保障项目纳入大学生的医疗保险范围。

(二)与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提高保障水平

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的是居民的基本医疗水平,大学生参加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一般也只是包括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覆盖范围较为狭小。有时可能难以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这就需要商业保险的适当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拥有丰富的保险管理经验,多样的保险险种可以满足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

第5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专利信息分析项目区别于传统的专利申请业务,传统的专利申请业务强调个案的技术理解,强调个体的单兵作战,强调微观的技术和法律上的纵深。专利信息分析项目则强调对于某一技术领域的全面理解、强调项目组成员的协同作战,强调宏观信息、微观信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有机结合。传统的专利申请业务服务周期短、客户需求明确、技术信息量少、流程环节少,专利信息分析项目周期长、客户需求情况复杂、技术信息量庞杂、流程环节多。因此,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需在服务理念、客户沟通、需求的挖掘与确定、项目管理、流程规范等各个环节有所提升,方能满足客户对于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要求。

一、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指导服务者的精神信条,更是行为指导。对于专利信息分析项目来说,由于其比传统服务周期更长,数据处理量更大,分析内容更复杂,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服务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无疑是高质量完成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在项目执行中,专业和客户为先的服务理念尤为重要。

(一)专业

专业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项目实施流程专业化、项目实施内容专业化、项目实施人员专业化。

项目实施流程的专业性体现在项目流程的规范性、可操作性。由于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复杂性,需要进行规范的流程管理,涉及到项目各个环节,从前期的背景调研、需求沟通、检索、分析、建议等各个流程步骤的流程管理。

项目实施内容专业化体现在项目实施内容需要依托专业化的平台工具、专业化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专业化的布局手段,出具符合行业特点、企业自身特点的分析报告。

项目实施人员专业化体现在项目分工协助上各类角色的相互配合,例如项目管理、项目沟通接口人、检索人员、分析人员的配合以及各类角色所应有的沟通技能以及相应的项目实施专业技能。

(二)客户为先

客户为先要求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实施开展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便捷顺畅的沟通方式,项目的实施结果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提升客户的竞争能力和运营能力为目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需要认识到,专利信息分析项目存在的市场基石是要能够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该类业务将不会在整体专利服务行业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笔者认为,专利信息分析项目服务需要依托专业性的服务,以客户为先作为指导思想,围绕客户需求提供极致的服务质量,才能够持续地发展壮大。

二、客户沟通

作为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以了解客户需求是提供服务的基本要求,专利分析项目是为企业的研发或者企业专利布局或者企业整体战略服务的,因此,对于客户沟通的要求更高。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特点是周期长,与客户交流频繁。办案人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挖掘客户的新需求。

笔者认为,在专利信息分析项目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客户沟通服务质量。

(一)沟通的全程化

专利信息分析项目不同于传统的专利业务,客户的分析目的、分析侧重点、分析的模块、指标均有所差异,并且客户也有可能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根据项目结果调整分析重点等。因此在项目开始时,需首先了解客户分析的目的、需求,从而把握研究方向。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在多个环节设置沟通节点,例如在检索策略的制定环节、初步检索结果反馈环节、最终检索结果确定环节、分析报告初步架构环节、汇报结题环节等,通过及时与客户沟通,确定是否在信息获取方向、分析侧重方向、分析的纵深方向有调整必要等。通过上述沟通,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不但符合客户的要求,而且可以为客户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

(二)沟通的单一接口、信息共享机制

在专利信息分析项目开展过程中,客户方项目参与人员通常包括技术总监、IPR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方项目参与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检索人员、分析人员等,因此,在双方沟通时,最好单一接口沟通。即双方都确定唯一的接口人,避免信息的多口输入和多口输出产生信息混乱。同时,所有的书面往来方式均需要抄送到各个项目组成员,确保信息共享。另外,对于例如通过电话方式等获得的信息,需要通过电话记录等方式分享到各个项目组成员。

(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与客户的沟通方式可以分为书面沟通、电话沟通、现场沟通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优劣,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面沟通优势在于可以清楚地展示多个问题,并且条理清晰。因此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于方向性、复杂性问题的确认。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果一方没能及时收到邮件或未能及时答复,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如果信件中的一些问题表述不清,导致对方错误理解,则可能将整个项目带入歧途,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对于重要问题,通常需要辅助电话沟通。

电话沟通的优势是快捷,该种方式非常适合一些紧急问题的沟通。电话沟通作为一种即时沟通方式,沟通双方可以更加清楚地阐明自己的意图或纠正对方的错误理解,因此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误解而导致的方向性问题。电话沟通通常辅助于书面沟通,澄清一些重要问题。

现场沟通是一种双方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该沟通方式的适用性很强,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现场解决。如客户可以展示产品帮助项目成员理解技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也可以通过讲解等方式使客户了解到在专利信息分析项目中,自己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从而一次性解决大部分问题,大大减少中间环节耗费的时间。同时,有些企业尤其是初次合作的企业,出于信任等原因,一般都会要求现场沟通,因此现场沟通也是一次增强互信的大好机会。

但现场沟通相对耗费时间,无论是项目成员出访还是客户来访。因此现场沟通前应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在一次面谈中,解决大部分问题,同时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基础。

三、客户需求的确定与挖掘

专利信息分析业务的方向是多样的,不同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式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究竟该从哪些角度进行重点分析,完全取决于客户自身的需求。但由于专利信息分析业务在国内还是新兴业务,因此并不是所有客户都十分清楚自身的需求。所以面对不同的客户,项目成员需要确定客户需求或者引导或挖掘客户的需求。

(一)需求明确的客户

一些企业自身拥有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团队,他们有着明确的需求,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并知道如何配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完成专利信息分析项目。面对这样的客户,项目成员只要做到正确理解、把握客户的需求,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就不会轻易出现方向性偏差,而且往往事半功倍。

需求明确的客户对专利信息分析业务有一定了解,甚至对于报告构架、章节目录都能清楚规范,因此针对这样的客户,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考虑如何通过给予客户更高附加值的服务来增强双方的互信,从而进一步深化合作,并最终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互惠关系。

(二)需求不明确的客户

专利信息分析业务作为一个新兴业务,对很多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来说十分陌生。企业不清楚专利信息分析项目可以给企业提供哪些信息,更不了解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执行流程以及企业自身应该如何配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完成项目。面对这样的客户,项目成员必须对客户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其明确需求,确定分析方向,为客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与建议。

由于这样的客户本身对专利信息分析项目了解不多,因此一般不会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例如检索策略的制定、分析模块、指标等过多地引入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完成客户的委托时,服务机构占据主动地位,需要对于项目的各个环节例如检索策略指定、分析模块选择、分析报告构架进行把握。然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成员也必须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确定项目组设定的上述检索策略、分析模块、报告构架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尽可能地对于客户进行引导,使得其能够对项目有一定的方向性控制。

(三)需求明确但缺乏经验的客户

有些企业虽然有着明确的需求,并且也希望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引入自己的想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项目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把握项目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如检索范围的确定,专利标引分类的确定。此时如果完全依照客户的指示,很可能会误入歧途,导致最终分析结果的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得出错误结论。例如,在进行某一技术的专题检索时,有的客户经验不足,会希望检索局限于自身所应用的技术来推断整个技术的趋势。

面对这种情况,项目成员必须在深入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并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通过与客户的耐心细致的沟通,沟通什么样的信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确定出合理的检索范围与分析方式,保证项目质量,并最终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四、项目管理

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专业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涉及例如项目的启动、计划、控制、执行、结题等各个环节。项目管理涉及到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涉及到流程管理、任务/人员管理、时间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果管理等。外部管理主要涉及到与客户的沟通与协作。以下简单对内部管理几个重点进行阐述:

(一)流程管理

与传统专利业务相比,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涉及的流程步骤更加多样,因此,需要解析各流程步骤并且对于各个流程步骤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专利分析项目通常涉及到的流程步骤例如前期调研、检索策略、初检结果确定、除噪、最终检索结果确定、分析架构确定、专利标引、宏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技术路线分析、技术优劣势分析等部分。上述有些流程步骤是串行的,有些流程步骤是并行,有些流程步骤仅有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执行。因此,在流程中要明确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并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执行项目。

例如,在检索工作完成后,各方必须对待分析的最终检索结果予以确定,在各方尚未对上述结果确定下来之前,不能急于进行其他分析工作内容。同样,在最终检索结果予以确定后,专利数据的标引、宏观分析等工作就可以并行进行。流程规范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流程不仅仅能提高质量,也能提高效率。

(二)时间进度管理

专利信息分析项目不同于传统的专利业务,不存在官方绝限,但存在客户要求时限。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提高效率以获得竞争优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须严格按照客户的时限要求或者按照有竞争力的项目周期来控制整体项目的时间进度。

通过整体项目周期计算项目的各个流程步骤耗用的时间,并且在过程中按照计划的项目周期来实施流程步骤,例如绘制时间甘特图。需要注意,上述时间进度计划需慎重更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管理需要不断地检视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是否严格把控。

专利信息分析项目的流程步骤繁多,并且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都可能导致后面环节的大规模拖延,最终影响分析报告的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项目成员自身必须树立很强的时间观念,严格控制各个时间节点。项目经理也须将时间进度作为项目绩效进行考核。

此外,对于需要客户协助的工作,项目成员应该对客户进度保持跟踪,以避免因客户的原因而导致项目进度延误。

(三)任务/人员管理

专利信息分析项目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为了实现多人顺利配合,需要提前制定好任务安排计划,例如绘制人员任务分配矩阵,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处,分配清楚任务,避免存在模糊区和未分配的空白区。

在多人协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顺畅,任何新的信息包括来自客户和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新发现都必须都要第一时间传达给所有项目组成员,及时共享,除了通过办公管理软件共同分享信息外,最好可以安排晨会或定期会议,项目组成员间的即时性的沟通也很重要。

例如,多人针对同一项目进行技术标引,除了事先约定好标引准则之外,由于专利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需要不断总结新的情况以确定该类文件需要划入哪一类技术,这样的分类标准需要不断地扩充更新并使得所有的项目组成员都能及时地统一标准。

(四)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存在于流程的各个常规流程步骤中,例如检索策略制定环节等。质量管理的方式可以利用已知的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抽查等。

同时,根据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情况另外增加可能的质量管理的环节点。例如,专利信息分析项目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很大时,不同项目组成员的成果整合环节可能是出错的环节,为此需要考虑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例如设置专人进行整合。

此外,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类似于工业设计中的防呆设计的防错机制的建立。防错机制是指通过对于已经发生的失误进行总结,如何通过流程的改变或者文件的处理等确保错误不可能发生。

(五)成果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文件,作为项目的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专利分析项目应当做好原始数据、中间文件、最终文件以及各种表单管理。从命名规则、存储方式、修改标记的保留等各个方面确保专利分析项目的各类成果的清晰和正确。

五、结语

第6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可行性;项目可行性;投资项目

一、前言

可行性分析研究在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的决策与运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以实现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最小投入、最佳的投资效果为目标的科学性分析方法,它从企业标准评价出发,通过对企业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步骤分析,给出企业前期工作重点,以编制项目计划任务书。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保证企业项目运营成本最小化、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运行得以顺利完成。

二、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概述

1.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理论,它被广泛应用于多项学科,通过对项目的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及发展预期等进行全面分析,以项目拟建市场前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尽可能的保证项目效果最优化,以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可行性分析不断完善,并且逐渐被运用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企业项目决策中,其表现出明显的完整与科学性。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我国经济建议中也引入了可行性研究,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加以规定,以保证决策民主与科学性。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比较复杂,并且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此时企业开发项目面临具大风险及很多不确定性,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研究项目开发可行性,以得到最佳方案,确定项目潜在风险及未来收益,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充分吸收可行性分析结果,立项过程以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各项目的可行性做出评价。

2.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特点

首先,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目的是研究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找到适合企业的项目,而项目的可行性需要从:经济可行性及技术可行性入手分析,即企业当前的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实施项目。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项目付诸实施的重要支撑,此时它已不只是寻找实施项目的依据,而是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的工具,成为项目的规划图,对整个项目全过程加以思考。

第三,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并非容易的事,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对整个企业项目因素纳入其中,即对各因素进行详实分析,充分调查形成高质量报告,通过充分调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性报告。

最后,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具有鲜明、跨学科特点,它可以通过经济环境及需求预测或者以SWOT分析工具进行准确定位,从财务上进行成本、盈利与风险的大致分析,而这些需要大量数据做为依据,考虑相关政策、主体偏好、技术及市场需求等,这些综合特点难以通过一门学科做好,需要跨学科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三、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相关理论及评价标准

1.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相关理论

首先,PEST分析模型,对企业宏观因素分析。不同企业具体分析过程存在差异,主要分析: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它可以判断总体形势被广泛应用。

其次,市场需求理论,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进行需求分析十分重要,因此,其需要一定市场需求理论知识,对项目开发进行评价,它对消费者需求总和进行分析,成为最为详尽的需求理论,阐释了需求决定因素及需求曲线导向;受市场需求受价格、货币收入及消费者偏好及相关替代品的影响。

最后,SWOT分析理论,将企业战略、资源及环境有效结合,对分析项目的优劣势、机会及风险通过矩阵表现出来,将各因素综合分析,最后得出决策需要的信息。该理论分析过程考虑了内部及外部环境,是一个全面性的理论。

2.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标准

当前,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分析过程需要以多种科学进行分析,项目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可行,其主要标准包括:

首先,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当项目建成后会为社会带来商品,而对于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就是根据资料对项目未来需求量及变化情况进行概率性的判断,对需求量进行分析是市场分析,对其的分析结果可以保证项目投入与产出多少,所以,项目规模、质量、方案等都要通过预测拟定的。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需要确定投资方向后,对资源、布置、工艺等进行方案比较,通过比较后找到最优资源配置的方案,即布置紧凑、技术先进的、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投资可靠方案。

最后,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力源泉,通过对项目价格、周期、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了解资金投入增值情况,决定项目是否进行深入开发。

四、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及步骤

1.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分析需要深入细致的划分:

首先,项目的投资机会分析,它是指为企业寻求更加具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以项目背景、资源及环境状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到企业战略规划目标,项目投资机会的分析是最为粗略的分析,它不是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必要内容,如果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已经拟定,则可以直接进入下一阶段。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初步分析,其对项目生命力加以判断,在投资机会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它较投资机会分析更深一步,对项目投资机会正确性加以研究,这一过程需要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对项目因素进行分析,认证项目实施的价值所在,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包括:目标定位、需求研究、方案构思及建立初步方案等。

最后,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它是分析过程最为关键的环节,进一步分析以上过程的信息,更深入的进行论证,多角度进行合理性及可行性探讨,提出最终意见,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主要内容与初步分析相同,但其范围更大,深度更高,准确度更高。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基本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市场调查、需求预测、项目规划设计建议、进度安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等。

2.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步骤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需要专门团队做好研究任务:

第一,确定可行性分析对象及目的,明确项目实施后需要达到的目标,可行性研究需要系统有针对性;

第二,对实施的项目进行现场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市场调查与研究。主要调查:投资环境,如:外部环境、经济发展及各种配套设施等;市场状况,如:客户群、行业竞争关系等;在进行资料收集过程中应该关注相关法规政策及短中长期的规划等;

第三,经营开发投资项目最优化选择。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及相关数据,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资源提出规划方案,由专家对不同方案进行总结,选出最优方案;

第四,对方案进行论证与分析,当方案选择后以技术指标对项目可行性进一步分析,包括:财务、经济、效益等评价,并进行风险评估,如:概率、敏感性分析等;

第五,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对研究成本进行总结,通过描述体现出研究结论,为项目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五、总结

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可以详尽的了解项目所处的经济环境、竞争环境及需求等,总结开发项目SWOT分析,通过对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投融资、财务及不确定性评价,找出项目发展前景,从经济效益及不确定性对项目分析,使其可以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以应对风险,得到确实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勤响. 房产项目论证与房地产立项的关系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07) .

第7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项目;沉浸式教学;实践;专业课程

1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背景

目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大多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教学,学生主要以学习知识为主,工程应用实践机会较少。项目沉浸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将所学的知识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和同伴交流中进行应用、整合和重构,其实质就是一种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目前国际上相关的项目式教学理论还有CDIO和POPBL[1-2],其中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该理念是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的大学在2000年创立的,旨在通过以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将传统的课程教学与企业工程项目紧密结合;POPBL表示面向项目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PBL的进一步提升,不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还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几种理念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国内,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也都采纳CDIO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其中,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通过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等必修基础课程进行实践,提炼出一个以院系整体为单位的知识传播和创新模式[3]。大连理工大学努力探索构建CDIO与创新教育融合的新体系,从课程体系、教育模式等多方面入手,以达到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目的[4]。尽管如此,这些基础课程的实践与工程实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达内等培训公司要求其师资需要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在基本的知识授课结束后指导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项目沉浸式教学,但作为一个培训项目,知识的系统性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IBM公司最近几年与一些大学商(管理)学院合作的A100计划,鼓励高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利用比较成熟的数据分析工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但这种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时间投入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大学的专业师资难以满足。

数据分析类课程包括商务智能、大数据核心技术、客户智能等较多的理论知识,且有一定难度,这些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技巧,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实施项目沉浸式教学,为减少前期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学习已经完成的项目文档,通过实验方式了解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仿真型的项目练习。在此基础上,可以进入真实企业项目,摸索数据分析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技巧,从而增强学生解决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对数据分析类人才的需求增加,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据分析类的课程,培养数据分析师或数据挖掘工程师,因此选择数据分析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沿性。

2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内涵

如何克服传统专业课程教学脱离企业所需能力的培养疼点,传统的产学结合方式受到了挑战。项目沉浸式教学方法结合高校教学与达内等企业培训两者的优点,深入到企业实际项目,把企业真实的项目实施过程融入教学情境,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使学生适应企业的需求,创新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项目培养学生的技能,近年来一些教学改革的措施等大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知识传授的问题,而如何培养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却是学校难以解决的。有些高校老师推出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自发研究科研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创新能力,但这些问题多是实际问题的简单抽象,比较适合做理论研究。项目沉浸式教学就是通过课程指导教师与企业合作,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然后与企业专家一起指导学生浸入实际项目,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数据分析实际问题的必要技能和思维方法。

项目沉浸式教学与项目(project)教学法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是教师虚拟的实际问题,是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简化,无论是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要求都与实际项目不同。在一般的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完成课程内布置的课程项目的要求,最终的评估也是由任课老师进行。一般来说,课程项目需求明确,考虑的因素较少且理想化,背景相对比较简单,用到的知识也基本是课内所学,很少涉及通过多次试错得到的技能。项目沉浸式教学需要围绕客户的问题,对庞杂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辅助用户决策的有用知识。在此复杂的训练过程中,无论数据的选择、数据的净化以及有效分析方法的选择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在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多次比较、探索和讨论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知识,并最终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应对课程考核。

与一般的项目教学相比,项目沉浸式教学面对的项目是要解决企I实际业务遇到的问题。相对于课程练习,学院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应用背景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而且需要用到的知识不仅是课内学习的知识,还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技能。数据分析项目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提出问题、获取并清洗数据、数据建模、评价与部署。在这4个阶段中,各个阶段都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可以简单套用,学生需要以现有知识为基础,通过模仿学习、试错、反复实验,才能积累其中必要的技能。

项目沉浸式教学偏重于实践,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训练。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质量,有些思维方法是必要的,通过指导教师对实际问题的示范讲解,结合实际项目的沉浸式教学,学生需要深刻地领会这些思维方法并灵活应用,从而使学生能与企业的需求接轨[5]。

3 实施项目沉浸式教学的条件

在项目沉浸式教学中,学生在项目中是主角,指导教师和企业的专家也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总体方案以及具体步骤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思考、讨论和具体问题求解,他们更多地起到示范、引导和评判的作用。

项目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在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已经尝试多年,结合学院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实践检验表明这种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创新人才是非常有效的。我们与多个企业合作过数据分析项目,与主流的业界企业有多年的合作,了解实际项目的开展过程以及所需的能力,熟悉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校内的指导教师需要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项目。我们与多个企业合作过数据分析项目,与主流的业界企业有多年的合作,了解实际项目的开展过程以及所需的能力,熟悉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技巧。对于数据分析项目来说,在识别项目需求和目的、数据收集与处理、对比多种分析模型、评估调整优化和部署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有相关的经验、技巧和思维方法。指导教师的职责就是在每个阶段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能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给与实例、启发和思路的指导,对分析结果给与合适的评价,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

对学生来说,项目沉浸式教学对自W能力、敢于挑战困难以及对数据分析具有较强的兴趣更加看重。这个学习过程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有功利心和速成思想的同学将是一个挑战。此外,数据分析项目一般都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因此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非常重要。团队之间的交流意识也会使学生尽快适应数据分析项目的不同角色。

对合作企业的专家来说,由于他们有实施分析型项目丰富的经验,对各类数据的处理针对特定的分析需求有实战性的思路和技能,但这些经验很难直接表达清楚。他们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结合实际背景给出可行的建议,能够从指导教师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指导教师经验不足的短板,帮助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综合来说,项目沉浸式教学的重点还是培养学生完成项目,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因此,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项目沉浸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需要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紧密配合。

4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过程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技能,通过项目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数据分析类等应用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项目预热、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等3个阶段。

(1)项目预热。项目启动阶段对于项目沉浸式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专业知识学习结束后,可以把以前指导教师做过的项目整理成案例和实验指导书,由指导教师示范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突出项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关键所在。然后把数据提供给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点由学生模仿数据分析的过程。这个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会比较少,主要是熟悉数据分析项目思路。

这个阶段也可以用企业专家提供项目案例和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补充学习课堂教学忽略的知识,并通过项目资料的学习和练习,初步了解数据分析项目常用的思维方法以及处理过程常见的问题。

(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是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该过程中,学生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还需要学习项目分析过程遇到的新知识和新工具,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根据已学算法基础或者学习新算法,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算法,建立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不断完善改进问题的结果。此时导师就需要根据项目经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数据的预处理、建模优化以及评估等阶段的处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将项目中新用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整合,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并结合实际项目深入理解、巩固和提高。

对于学生来说,项目实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具体业务、数据预处理、比较选择合适的分析算法等很多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课堂上、书本上没有讲授,或者根本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思考,这个过程是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

(3)项目总结。项目总结阶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起到提炼、强化技能,扩展知识体系的作用。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回顾、理清的过程,突出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求解方法,从而作为新的案例和实验素材。

上述项目沉浸式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每次顺利地完成一个项目,指导教师也会增强对实际项目的理解,并积累更多实践经验;而学生顺利地完成项目,会增强对业务的认识并强化数据分析的技能。

这里以我们与IBM合作的SUR项目“基于Spark的文件传输网络设计以及负载优化研究”为例,简要说明项目沉浸式的教学过程。这个项目首先由IBM研究院的专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目的是优化文件传输网络的设计,在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应用需求。针对这个需求,我们与IBM专家一起,组建了由3名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组成的项目小组,通过多次磋商,进一步细化了文件传输网络的功能需求。然后通过对实际文件传输网络的分析,摸索其中节点的数据流向和流量,抽象出便于分析的文件传输网络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这个模型的特点和参数设计。在此基础上,从多种分析方法中,通过比较发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比较适合预测网络节点之间文件传输网络流量的预测,并利用Spark实现神经网络的高速训练和计算。有关深度学习、Spark等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学,并用Python语言实现实验模型,通过多次比较调优。这个过程历经数月,师生共同努力,多次修改设计,其中IBM专家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并根据经验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最后得到比较可行的方案。

5 项目沉浸式教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项目沉浸式教学的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在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专业知识的教学问题。项目沉浸式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当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脱离了实际应用背景,而这些知识的掌握只有实际应用才可以深入理解。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根据实际项目应用的需要,梳理相应的数据分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奠定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学生时间的协调问题。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学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因此项目沉浸式教学需要学生能拿出一定的时间,自学项目要求的额外知识,并通过反复试错完成项目。我们建议项目沉浸式教学与学校的各种科创项目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做项目的成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给予一定的学分,以便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由于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的研究经验,因此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分析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指导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吸引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员工⒂胂钅浚承担项目关键问题,学生刚开始介入项目时可以根据分工承担相对容易的工作,并逐步承担有难度的数据分析环节,培养数据分析在各个岗位和阶段需要的基本技能。

6 结 语

国内高校专业课的教学多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还存在很多提高的空间。在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大多是人工整理或过度加工形成的案例,这些案例与实际项目情况相差较大。针对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能力脱节的问题,探索面向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沉浸真实项目的课程改革方法。

项目沉浸式教学是一种缩小企业分析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差距的教学方式,通过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引导,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际的项目中,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大大地减少学生毕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Yue G, Jinfeng L, Cheng J X. Java teaching reform xxplor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DIO engineering[C]//Proceedings of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dicine and Education (ITME). IEEE, 2015: 488-491.

[2] Noraini I, Shahliza A H. Generic framework design of project-orien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POPBL)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courses[C]//Proceedings of Malaysian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MySEC), Kuala Lumpur, 2014: 360-364.

[3] 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1): 11-23.

第8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一、项目经理要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规划出执行步骤和措施;

二、项目经理需要有较强的经算能力,能够掌握具体任务的成本、工期及进度;

三、项目经理需要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能够把遇到的问题、过程、解决方案,清晰地反馈给客户;

四、项目要较强需求分析确认意识;

五、项目要有较好需求变更控制技巧,做到项目成果于需求变更的双向跟踪;

六、项目经理要有较强的综合调度技巧和能力,对项目各环节清楚,也能使别人清楚,还要合理何时合适地调度各类人力资源。以上使我从实际项目建设过程总结的经验,现在我分别一一详细阐述,以供参考,相互学习。

正文

2006年,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青岛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该项目是奥运会帆船比赛城市青岛的110、122、119三警合一平台及应急联动单位协作平台,为了提升整个城市对应急突发实践的响应效率和处置能力而建设平安奥运而做。该项目的主持单位是青岛市公安局,项目构成有110、122、119接警平台,处警平台,联动平台,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视频监控及录音服务系统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从客户需求调研、需求设计、需求确认、软件开发、整体实施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体验中,发现项目经理的能力几乎市项目成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项目经理作用于项目建设诸多能力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重要:

一、观察分析能力。

能够面对综合复杂的现象,分析处问题本质所在,抓住主要矛盾,并且很快建立应对步骤及措施,项目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都能被及时解决,项目才能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现象,项目经理能够分析出“是什么”,又能指出“有什么”(有哪些细节),进行采取合理的“怎么办”(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最后再说明“影响什么”(有哪些风险)。这样,项目建设才能清清楚楚地进行(每一个干系人了解清楚),有条不紊地开展(每个人力资源明白措施及步骤)。观察分析,是一个综合能力。学者经书子集学富五车可谓之渊博;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是致胜之道。项目经理应该注意将所学用于实际的观察分析,从复杂的想象中指出应对措施和步骤。商鞅变法时,遍历秦国风土人情,观察分析所存在的想象及问题,指出解决各类问题的步骤及措施(各类法令),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的结果。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练习,项目才能走出项目的迷雾,让自己清楚,才能让别人清楚。我在青岛项目建设后期,总是习惯于清楚地分析问题“是什么”,指出“有什么”,设计“怎么办”,让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所起的作用和前期有明显区别,终于由客户的抱怨转化成赞成。

二、精算能力。

大型项目建设,不是个人单枪匹马独闯独斗;而是一个团队协同作战。常听到一句话:“老虎统帅的绵羊可以战胜绵羊统帅的老虎”,正验证了这个道理。想做好统帅,就要了解和熟悉每一个细节,知道整个项目有哪些子任务,分解到哪些人力资源来完成,并评估到工期和进度。如果出现遗漏,就会造成工期延误。精算能力,正是体现项目经理这方面的才干。我在青岛项目建设之初,简单地分解工作任务,结果造成工作任务遗忘,工期受到延误;后来认真分解任务,精算到位,合理分配每一个细节,项目工期才得以弥补。

三、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如果自己的思路都不清楚,怎么让别人清楚呢?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说话时,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听着不明白他的中心思想,很难理解他所表达的事物。与其说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是一种能力,还不如说其是一种意识。这个技能从小学课文都已经开始练习了(小学课文都将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应该每一个人都做好。如果说话前,先想一想自己要说的中心思想,然后在逐步分层表达,每一个都能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识。但是很多偏不这么干,没想好怎么说就开始表达,听得别人云山雾罩。包括我自己,在青岛项目建设之初,我说话前不喜欢做语言上的准备,说得别人越听越糊涂。后来我坚持,表达前先设计思路,然后在准备语言进行准确表达,就避免了客户越听越糊涂的现象。

四、需求分析确认意识。

项目尤其本身的特点,就是一次性满足固定客户的特殊需求。项目经理说做的目标就是满足这个客户需求。需求是什么,有什么,怎么办,项目经理需要于客户沟通,获取确认后,方是客户所要的需求。需求的确认就是完成这个工作的。项目经理应该使需求的理解,需求的设计结果得到客户确认;否则一个没有经过客户确认的需求和设计,使工程返工,推倒从来,白白浪费成本的导火索。我在青岛项目经历过这样的教训,客户提出需求后,我盲目开工,结果客户不满意,团队成员抱怨,成功工期都出现了问题。后来坚持需求签字确认,就大大降低了返工的概率。

五、变更控制技巧。

项目经理需要较好的需求变更控制技巧。对于项目的建设,由于客户随开发方一样,都是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项目的需求变化使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有的开发人员抱怨客户变化无常,一天一个样。其实这是没有站在客户的立场想问题。对于需求变更一味地接受,增加公司的成本,也会造成工期延误;一味地拒绝,客户难以满意,甚至反感。其实这里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其一、使客户准确完面地提出问题,坚持走一定的变更流程。例如需求要经过变更会议多方全面讨论分析,再经过需求理解设计,风险分析及实施分析等。其二、经过签字或者其他形式的确认。这样需求变更不是一个客户随意的行为,避免客户故意生事;开发方也能避免无效的多次返工,即使返工也是各方干系人都认可的工作。

六、综合调度能力。

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的把握,知道在合适的时间,调用合适的人力,完成合适的任务,使整个项目进展按时按步进行,体现其综合调度能力。大型项目建设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项目经理需要完成的事情很多。整体性思考问题,合时合适地安排调度,时其另一个重要的技巧。

以上是我在实际项目中体会的经验。其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总结和吸取的经验还很多。项目经理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总结、学习和体会,以让自己项目管理能力日趋完善。

第9篇:项目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软件;需求;分析;开发;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2-5270-03

随着计算机、信息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各行业的管理与生产趋于信息化、数字化。使得与之相应的各种软件更多更复杂,客户对软件的要求更加高。软件产品是否能顺利交付给客户,是否能得到客户认可,客户是否能真正运用,是否能达到客户的期望,这些与软件需求分析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提高软件质量,就应该对软件需求分析加以重视。

1 软件需求分析任务

1.1 何谓软件需求分析

先举个例子来说明,对于装修房子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客户装修房子要与装修公司签合同。在签合同之前,装修设计者一定会与客户详细讨论各种细节。如整个装饰格调?各个房间的功能?房间家具图纸样式等等,每个环节都有约定说明及装修合同,双方都明白假如完工后修改带来的不便以及变更细节的危害性。同样在软件开发中也有这样的过程即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者要从客户的工作业务中提取出软件系统能够帮助客户利用计算机解决或更好解决的工作中各种问题。通过对客户工作问题的分析,规划出开发者所要开发的软件。这些的活动阶段即构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

1.2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

软件需求是指客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通过对应问题及其环境的理解与分析,为问题涉及信息、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将客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的“做什么”的问题。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不是确定系统怎样完成的工作,而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那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1.3 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一方面:软件需求分析对软件具决定性。软件开发出满足客户要求的软件产品,就必须知道客户的需求。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客户的需要是什么,决定要什么。不能真正满足客户需要的软件不是合格的软件。

另一方面:软件需求分析对软件后期开发具方向性。需求分析可以让软件项目人员明确方向,让项目成员知道下面步骤如何实施。只有通过软件需求分析,才能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为后续软件开发工作指明方向,保证软件开发在正常的轨道进行。

1.4 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具体可分四个步骤

1)对问题进行识别;2)问题的分析与方案的综合;3)编制软件需求分析的相关文档;4) 需求分析评审,对系统给予评价。

2 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软件的需求与传统生产企业产品需求相比较,具有模糊性、多变性和主观性等特点,它不像生产汽车、电脑等硬件的需求,是有形的、客观的、可描述的、可检测的。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开发中难把握的问题。下面对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给出相应措施来保证需求分析的质量:

2.1开发人员和客户间交流与理解的问题

2.1.1 问题原因主要体现

1)软件开发人员不可能是全才。对客户应用领域的问题不是专家,对客户的业务活动流程及业务环境不熟悉,认识不够清楚、准确。

2)而客户不熟悉计算机应用。有的客户不太懂软件,他们可能觉得软件是万能的,会提出一些根本无法实现的、不切实际的需求;有的客户也可能觉得软件不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无法提出正确的需求。

3)软件开发人员与客户双方所占位置不同。不了解对方的工作,对相同需求的认识有差异,交流时存在着理解上的不同。

2.1.2可采取的措施

1)对开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开发人员对所开发系统的领域不一定了解,为了使开发人员能更好理解用户的需求,在做需求分析的初始阶段对开发人员进行该领域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开发人员尽快完整地熟悉相关业务,从而能够站在客户的立场看待软件需求。

2)熟悉现有的处理系统的各个方面。熟悉客户各岗位人员、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确定各部分的需求调查对象;建立调研对象通讯录以保证调研及分析期间的沟通。使需求调研分析更好更全面地进行。

3)所有客户方进行沟通。需求分析不仅仅是软件工程项目方的事,软件客户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需求分析员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客户方包含哪些人和部门,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争取所有客户对软件项目的支持和配合。

2.2需求不完整及完备程度的问题

2.2.1可能的原因

1)需求获取时参与的客户太少。需求调查时的对象数量不够,获取的客户需求有限自然使得需求不够完整。

2)客户提出的需求是有限的。有的客户因对计算机新技术、信息新技术了解不多,无法提隐含的或潜在的需求;有的客户也不太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有的客户对问题的陈述往往是不完整。这些都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够完整。

3)开发人员主观性。开发人员主观性为对客户开发项目的需求明白,实际只是开发人员的主观判断。使得获取的需求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2.2.2可采取的措施

1)让更多的客户参与软件开发项目。得到客户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在项目早期直接参与到开发队伍中,并一同经历整个开发过程。

2)收集整理资料,对各项业务全面分析。收集各项业务中的资料如:行业标准、工作手册、作业流程、办事指南、各种表格、技术资料等等。通过这些资料掌握对了解系统有帮助。对系统中的每项业务及流程要进行全面了解,帮助全面理解客户需求。

3)深入挖掘潜在的需求,反复进行完善需求。主要对业务流程、组织架构、软硬件环境和现有系统等相关内容进行沟通,挖掘系统中最终客户的真正需要各需求,把握需求的方向。还要启发客户探讨隐含的或潜在的需求,这样可发激发他们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需求。

2.3软件需求不一致性问题

2.3.1常见的原因

1)现实使用的系统的信息的不一致。正在使用的处理系统所反映的信息本身就不一致,自然使得获取的需求不一致。

2)不同的客户的需求不一致。不同的客户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现实使用的系统认识理解不一致,对新系统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愿,故所得的需求不一致。如客户中使用目标系统者关心系统是否简单易用,而对客户中的管理客者则关心系统是否高效。

3)相同的客户的需求不致。相同的客户对系统使用频繁程度的差异、受教育程度和经验水平也不尽相同,故所产生的需求不一致。

2.3.2可采取的措施

1)对各种不同客户需要进行分类。项目早期就针对所有这些主要用户进行分类,每一个客户类将有自己的一系列功能和非功能要求。这样就能从每一个重要的客户类代表中获取不同的需求。

2)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不一致的需求,那么必须决策出满足哪一类客户方的需求更为重要。了解可能使用产品的客户种类的信息和他们的用法与软件项目目标的关系如何,将有助于决定哪一个客户类所占份额更大来确定是关键与非关键客户需求。这样就对客户需求进行优先级的排序。

3)软件项目需求进行定位。软件需求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只能软件需求需要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去定位;去考虑;去分析。“ 需求分析”不能是“客户要求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是“我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用户需求必须和业务需求一致,功能需求必须和用户需求一致。严格的遵守不同层次间的一致性关系,才可以保证最后开发出来的目标软件不会偏离最初的实现目标。

4)平衡需要对其分层次。需求人员,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白客户的需求,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处理过程,将需求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哪些现在能做、现在哪些不能、哪些以后可以做,应当考虑全面并进行平衡和取舍。

2.4需求不明确、模糊的问题

2.4.1可能原因

1)客户的认识的模糊。对于软件系统,客户很难精确地提出它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开始只能提出一个大概、模糊的要求,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认识才逐步明确。

2)需求描述导致的需求模糊。需求描述的不清楚,或需求描述的方式方法可能使得不同的人对需求说明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3)需求分解和细化程度不明确。软件需求分析对问题按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进行分解和细化。在分解和细化中,对横向分解的宽度不明确;对对纵向分解的深度不明确。

2.4.2可采用措施

1)准确表达用户需求,描述各项业务要详细。对数据的具体业务来如查、增、删、改、传等若干步骤,都有其业务名称,同一步骤可能对多个数据集进行不同操作需描述正确及详细。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要求,只有通过确切描述的软件需求才能成为软件设计的基础。

2)编写软件需求文档。尽可能全面详细描述原有系统和客户希望将来系统具有的各项业务流程,确定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和性能,定义了系统中的数据,简略描述处理数据的主要算法,就要把分析的结果用软件需求文档记录下来。软件需求文档是需求的载体,借助它与客户进行讨论,对描述不明确的模糊的需求进行修改,最终让客户确认。

3)组织从不同角度审查需求的队伍对需求审查。按照技术标准,对需求分析阶段工作进行审查。不同的评审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说明给予解释,让每个评审人员都真正了解需求文档,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以便发现问题,排除故障,及时改正错误。

4)与开发团队中的其他小组成员协助明确需求。软件开发中上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往往要通过多次的沟通才能更为清晰地被下一阶段成员接受,需求分析也是如此。需求文档完成之后,借助这些对需求“固化”的文档资料与其他项目组成员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明确软件项目需求。

5)需求分解和细化程度划定。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在理解客户的需求上,对软件与需求的宽度和深度有硬性的划定。使软件做到什么程度要划定从而减少因分解和细化需求带来的不明确和模糊。

2.5需求具有不稳定性,是动态变化的问题

2.5.1引起需求变更原因

1)客户对软件项目认识导致新要求,要求需求变化。开始没有对问题识别全面,随着客户对这个软件项目越来越深刻理解,就可能对软件的系统的界面、功能、性能等提出新要求,导致需求变更。

2)客户工作环境发生变化,要求需求变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客户业务流程简化或流程增加,使得需求要发生改变;客户工作中新设备、新技术出现,使需求变更。

3)客户与软件开发者沟通不够,导致需求错误,需求必须改变。客户与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软件项目的认识、理解有不同,加上双方沟通不够,使得对需求分析不正确,发生需求错误,使需求变更。

2.5.2可采用措施

1)对需求进行固态、动态的分类。我们在需求分析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哪些需求是相对固定的需求,哪些可能会是产生变动的需求,考虑到它的可变性,这样设计功能和数据库的时候不致因为后面的变动而影响整个工程。

2)需求评审过程考进反复。评审是对软件目标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其他需求给予评价。需求评审过程进行反复,可以有效减少需求变更的发生。评审通过就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3)评审中设立需求的基准线。需求评审中,与客户方,软件开发其他工作人员应该确定需求基准线。对软件目标系统中必须的需求,可有可无的需求,完全没有必要的需求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减少需求变更,也可以将变更引起的麻烦减至最小。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软件需求分析为主题,对软件需求的任务、过程及重要性进行剖析,针对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采取了一些可行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避免可能导致需求分析失败的情况,提高软件需求分析的质量,能圆满地完成软件需求分析任务,顺利的进行软件发开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软件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