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第1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行政区经理助理实训工作总结 教学年终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秘笈 导游年终工作工作总结 年终考核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我们做了什么

1.例会:每周的例会,我们积极参加,基本上做到0迟到0请假。我们认真开会,做好会议记录,会场纪律良好,开会气氛活跃,大家都积极地讨论,争取把工作做好。

2.讲座:我们听过很多关于就业创业的讲座,例如:“传译国际海文考研讲座” “财大网商创业宣讲会” “就业创业交流会” “社会实践成果展” “关爱女性健康讲座”等等

3.活动:关于“移动校园时尚达人赛”,“女生节”,“校团委学生会联谊晚会”

4.素质拓展:积极参加校团委学生会每周一次的素质拓展

5.上传关于“新闻大看台”的文件,搜集查找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息、

6.两代会志愿者:2011年11月17、18号我校举行了 第十二次团代会和第二十六次学代会。我们作为志愿者积极、热情、主动、真诚为两代会服务,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我们还被评为了优秀志愿者。 二、工作感想——我们学到了什么

1.每一次例会,我们严于律己,通过例会我们加强了时间观念,增强了集体观和责任感。

2.通过很多次活动,让我们学会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

3.通过听讲座,参加素质拓展,开阔的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素质,让我们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思想。

4.通过上传文件,搜集信息,丰富的自身就业创业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

工作量太小,缺少实践的机会。

四.部门招新 五、工作设想与展望

就业创业导航站虽然是校团委新设的一个部门,但是它的发展前途是广大的,新新的事物总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就业创业导航站不应该只局限在现在的工作方面,应该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再为学校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要提高成中医的品牌含金量,比如: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在校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并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积极地就业过程中能巧妙地创业。要做好这些,我们要多与企业联系,尤其是新新的有关中医产业的企业,我们可以邀请那些企业的领导人到我们学校做演讲,让我们能接触到更前卫的思想,例如网上卖药材的那个公司。还要就是让本部门的人到相应的公司见习,公司由我们自己找。

我觉得双选会是很重要的事,我们部门应该做好关于双选会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双选会过后,我们要尽可能的拿到在本次双选会上有关于我们学校的就业名单(就是被公司录取的名单),相对热门的行业(如:IT、管理、财经、教师、医生、、、、、),还有前景广阔的行业,热门的岗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出现在的社会就业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同学指出更好的就业前景,让他们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这是我们导航站以后大的发展方向。

下学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做好素质培训,策划新的活动,丰富创新活动的形式,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团队。

最后:

第2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以来,在镇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关怀、帮助、支持下,本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有了进步,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我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摆在首要位置。自觉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单位组织学习和自学等多种方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积极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先进典型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与做法,拓展自己的思维与观念。

    二、履职尽责,创造性开展工作

    认真研读办理就业创业补贴文件精神,严格按照要求办理业务,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更多劳动者走上创业之路,努力推动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益。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向群众宣传新形势下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困难群体进行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使此项优惠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公示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此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严格审核程序。采取审核资料、走访调查、现场考察、实际查看创业者创业情况、吸纳安置人员等情况,并登录“铜川市就业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登记,严防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现象,确保创业补贴资金发放安全。

    三、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3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总结

xx社区下设×个居民小组,有住户××××户,××××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住宅小区×个,个体营业网点××家。现有劳动力××××人,登记失业人员×××人,其中实现就业××人,未就业××人。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

xx社区下设×个居民小组,有住户××××户,××××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住宅小区×个,个体营业网点××家。现有劳动力××××人,登记失业人员×××人,其中实现就业××人,未就业××人。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劳保站工作人员、各小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基础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双失业、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二卡六册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社区能人带动输出、投亲靠友等办法,介绍失业人员到异地务工。用工信息××期××条,为下岗职工自主择业提供信息服务。至目前,社区有组织输出××

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分流安置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缓解了就业压力。二是社区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个(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三是认真进行空岗调查,积极协调企业、事业单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岗位××个。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协调公益性岗位××个,为××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并且申请参加了失业保险。为××名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个体经营商业网点申请减免税费和××名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有关服务。通过再就业援助有××

人实现再就业。五是帮助×××名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方便。通过开展“五送一落实”及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下岗职工、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广泛宣传、提供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下岗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

第4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5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0%;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76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8.0%;

4、城镇职业培训补贴人数3960人,其中创业培训补贴人数382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0.0%和91.0%;

5、城镇登记失业率3.6%;7、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240人,其中市内新增转移6545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10.0%和85.0%;9、“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34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9%;

10、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12、失业保险基金征缴额17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7.2%。

二、主要工作措施

1、为确保全年劳动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及时制定了《2009年工作目标考核方案和管理规定》,并将工作目标任务下达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局科室,建立了层层落实责任制。3、成立了返乡农民工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市政府拟定《关于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康府发[2009]2号)文件。

4、在市文化公园开展了全市范围的返乡农民工扶持政策咨询和返乡农民工法律援助行动,组织全市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入户宣传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发放《致外出务工农民工朋友们的一封信》10万份,发放《返乡农民工扶持政策问答》5万余份。

5、建立了返乡农民工信息登记制度。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组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上门入户,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调查登记工作,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回流原因、回流人数、技能培训愿望和就业创业愿望的调查摸底。在浮石乡的江口村、高洲村、龙岭镇的汪背村、樟桥村设立了返乡农民工监测点。

6、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良好平台。一是建立了市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工业园区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平台;二是建立了以市农民学院为主体及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参与的培训平台;三是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市镜坝返乡创业园。

7、开展了一次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吸纳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4050”人员的调查摸底,为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的**包装彩印厂21名残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3.5万元。

8、建立了两家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挥了企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带动300余人就业,并帮助企业落实就业扶持资金200万元。

9、开展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援助活动。3月份组织市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在唐江镇、赤土乡、朱坊乡、十八塘乡、横市镇等圩镇将就业岗位送到返乡农民工家门口,将培训政策送到返乡农民工手中,将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直接送到返乡农民工手中。

10、强化了失业保险基数稽核工作,上半年重点稽核了房管局、西华卫生院等十个单位的失业保险基数,提高征缴费基数平均达到150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出现下滑。

2、城镇新增劳动力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重,受经济危机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到目前为止仍有少部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3、返乡农民工认定界定较难。

四、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1、开展“千企万岗”帮促就业百日服务活动。一是开展就业岗位的信息收集;二是搞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咨询;三是落实困难企业的“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四是组织开展暑假就业招聘大会。

2、开展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

第5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今天,劳动保障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召开全国创业培训经验交流暨“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总结大会,总结回顾项目实施三年来的成果,交流工作中探索积累的经验,研究在中国全国进一步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代表劳动保障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萨拉萨尔先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驻华代表戴维斯先生、日本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武隈义一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国际劳工组织的各位代表、国内外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面对人口众多,就业任务繁重的挑战,制定并不断完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动创业促就业,是积极就业政策最主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创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力、环境、服务等多种因素,其中劳动者创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创业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首要因素。因此,推动创业促就业,必须首先在创业培训上下大功夫。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创业培训项目,可谓正逢其时。这个项目从XX年7月开始,在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政府援助下,先后实施了三期。三年中,全国共有22个省(涉及42个城市)成为项目实施地区,组织近76万人参加syb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创业成功率达到60%以上,为社会新创造就业岗位近200万个,平均一个人创业带动近五个人就业,显示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在此过程中,共培养师资7000余名,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创业培训工作体系,使创业培训的组织实施、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都不断强化。如今,syb培训以其先进的培训理念、灵活互动的参与性教学法、通俗易懂且实用适用的培训内容得到了广大创业者的认同和欢迎,并逐步成为全国创业培训的主要模式。可以说,“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是我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各类合作项目中,效果最明显、影响最广泛、并具有持续发展力的项目之一。在此,我谨代表劳动保障部,向所有为项目的实施作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国际劳工组织的大力支持与技术合作,感谢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政府的资金援助,感谢项目实施地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广大教师、培训师的辛勤工作。

第6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打造服务平台,构筑职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

为有效促进职工就业、创业,南京市总工会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着力建设三大就业服务平台,畅通了职工从失业到就业、创业的快速通道。

一是着力打造南京市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平台。为职工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南京市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8月,是南京市总工会按照党政所急、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原则,建立的面向全市所有职工、提供全方位援助服务的专门机构。该中心设接待、法律援助、特困救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家政服务、互助互济、创业贷款、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站等九个服务窗口,为职工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由于中心在服务职工、促进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显著成绩,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省市委和政府表彰,、王兆国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并肯定中心的工作。工人日报、解放日报等媒体多次予以报道,其小额贷款项目被赞誉为“穷人的银行”,成为南京市总工会解急救难、扶贫济困的一个品牌。

二是培育选树“南京市职工二次创业示范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面对近年来国企改革改制带来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南京市总工会协调市劳动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和认真落实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培育“南京市职工二次创业示范基地”,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观念、不等不靠,自强自立、自主创业。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创业,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并吸纳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目前,全市已有“职工二次创业示范基地”182家,带动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次,上缴利税超过4000万元,许多企业创办人积极参与助学、扶贫等社会爱心事业,并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三是积极实施“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培训项目”,持续提升职工创业的成功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培训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为提高微小企业创办者创业能力,帮助微小企业发展,促进劳动就业而专门研究开发的一系列小企业家培训项目。该项目专门培养潜在的和现在的小企业创办者,使他们有能力创办切实可行的企业,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盈利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经积极争取,南京市总工会于2005年10月成功引进SIYB创业培训项目,使国际成熟的小企业创办经验落地南京。2006~2008年间,SIYB项目累计开办培训13期,培训创业职工418人。鉴于该项目的成功,南京市总工会又得以在2007年在全国率先引进并推广国际劳工组织的“GET Ahead――提高女性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开展专门针对女性创业者的创业培训。

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致力于创建充分就业城市

围绕市委“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的目标,南京市总工会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独特优势,努力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有力地推动了职工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建立求职――培训――职介一体化运作的就业服务体系。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适应用人单位需求,为下岗失业职工提供各类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依托全市工会组织网络,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劳动力供求快速对接,建立完善了求职――培训――职介一体化运作的就业服务体系。五年来,共开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2个班次,培训职工6510人。

二是实施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小额贷款三位一体的创业服务。积极开展职工创业培训,提供创业资讯、创业设计、项目选择、项目评估等各项创业服务,并组建创业专家辅导团、职工法律援助团为创业职工提供创业政策法规咨询、创业辅导、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长期跟踪,确保职工创业成功。五年间,担保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347人、3504.3万元,带动就业近万人,培训后创业者成功率超过30%。

三是大力推进劳动法律法规实施,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主动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地方立法、政府规章及政策的制定修改工作,积极参加人大、政协及有关政府部门组织的执法大检查、视察等活动,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全面维护职工劳动合同、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休息休假等劳动权益。目前,全市行业、区域劳动关系调解委员会建制面已达80%。仅2008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会就接待职工政策法律咨询9800多人次,协调处理劳动纠纷640余件。

四是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早在数年前,南京市总工会就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纳入就业服务范围,每年结合就业市场周期性变化,自主或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大龄女性、就业困难人群、“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开展送岗位到农村和城市社区的“送岗零距离”活动,有效缓解了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的“就业难”和企业的“招工难”。

积相应对当前不利经济形势影响,持续推动职工就业和自主创业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对就业再就业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南京市总工会将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坚定信心、多管齐下、积极应对,持续推动职工就业和创业工作,努力减小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职工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是加强劳动关系预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畅通信息渠道,发挥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作用,全面准确把握当前全市劳动关系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密切关注不利经济形势对职工就业、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及时了解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愿望、要求,以及因劳动关系矛盾可能引发职工集体上访、怠工、停工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早介入,迅速协调、解决。

二是加大维权工作力度。加大对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的监督力度,加强与劳动、司法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制止或要求有关部门查处企业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企业确因运营困难而采取的解聘、减薪措施,做好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确保企业和谐、社会稳定。

第7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摘要…………………………………………………………2

二、调查目的……………………………………………………2

三、调查结果……………………………………………………3

(一)调查对象………………………………………………3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3

(三)调查数据分析…………………………………………3

二、总结及建议…………………………………………………7

内容摘要: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三的学生,一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压力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资料收集时间为一个月。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

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数据分析:

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学历:本科生占73.8%,专科生占26.2%,调查的学生当中本科生较多,而我们目前所读的是本科,此数据说明后续数据的分析比较接近我们的状况。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占16.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因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且需要资金而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毕业城市工作的占61.5%,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城市工作的占38.5%,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打算留在毕业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觉得在毕业城市找工作较容易,在毕业城市工作比较有发展潜力,家乡城市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一番作为就回家乡很没出息。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担心、焦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7.7%,有点担心但觉得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占72.3%,不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20%。说明大部分学生虽然担心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是对就业还是抱积极态度。

会选择先找到工作,再考虑是否与专业相关。

总结及建议:

v调查结果总结: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其中本科生居多,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打算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较多,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

v影响因素总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

v消极心理总结: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v建议确定方向: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

v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v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v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

第8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32-03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量。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中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600万以上,2013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达到699万。为此,本文介绍就业理论与推荐自主创业的模式以供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就业模式。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大幅回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就业机会不断减少。所以,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理论探讨与模式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全社会就业压力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为此,国家各级党政部门,纷纷把“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化解当前社会就业难问题的主要政策之一。

(二)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必然能把事情做好。自主创业可以让大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合理的报酬。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是从化解就业难的角度,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其创业的主要原动力则在于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只有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创业的风气,才能建立“价值回报型”的社会新秩序。

(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自身素质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和实践中,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个人就业心态,挖掘自身潜能,加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也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成功,对于一个能自我学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财务,善于拓展人脉关系,并能够主动调整工作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大学生,其就业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利于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创业者。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代表,其大学生的创业比率一直在20%以上。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一个国家最珍贵的精神遗产就是创新,这是国家强大与繁荣的根源。中国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大学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取决于大学生旺盛的创造力与创新追求。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内涵及其特征

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一定的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学发明、专利成果等资源,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办公司,创办企业等形式开创自己的事业。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是勇者与智者对现实做出的非凡选择。选择创业的人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就业机会。结合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的研究,总结归纳以下四大特征:

(一)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学生越少

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2%,对比2008届的1%略有上升,而与2007届的1.2%基本持平。自主创业尚未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从学校类型来看,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就越少。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则为1.6%。其中,从2007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

(二)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类等专业成为自主创业的首选

“从专业来看,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是艺术设计,占7.4%,高职高专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占5.5%。”麦可思公司副总裁张景岫指出,从职业来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扮演的职业角色较为集中,例如2009届本科和高职高专创业者均集中在销售职业,担任最多的则是企业管理工作,即职业为总经理和日常主管(小企业)。而从行业来看,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主要集中于个人服务和销售行业。

(三)创业者的月薪收入较高

大学生创业者是一批对收入有更高期待的人群。调查数据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收入期待底线为2 429元/月,高于同届受雇毕业生的2 024元/月,约占20%,而通过创业他们的收入达到3 028元/月,确实高于受雇的同届毕业生的2 225元/月。

(四)创业者掌握的各项基本工作能力高于受雇就业者

“有效的口头沟通、说服他人、判断和决策、谈判技能和积极学习等能力是创业者的五项基本能力。”麦可思公司副总裁张景岫指出,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五项能力水平排序为54%、53%、52%、43%、57%;而受雇者的这五项能力离校时掌握水平依序为51%、47%、46%、40%、54%。由此可见,创业者掌握的能力明显高于受雇就业者。不仅如此,在创业者离校时掌握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有30项都高于受雇就业者掌握的能力水平。

三、经济学中的就业与创业理论

创业与就业存在辩证的关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是就业的高级形式。所以,充分理解经济学的就业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业。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地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有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涨”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涨。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者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求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

(一)加盟模式

这种创业模式是指大学生以加盟直销、区域或购买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来销售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创业活动。这种模式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商业零售和餐饮业知名品牌的和加盟营销。经营管理上实行总店或中心的统一管理模式。这种创业模式由于在经营管理上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采用,可以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业,享受规模经营的利益。此种模式的优点:便于经营管理,利用品牌效应经营风险小,成功率较高。缺点:启动资金较大,一般大品牌的或加盟费不菲;安于已有的模式也会阻碍创新,不利于更好地施展创业者自身的才华。

(二)网络创业模式

这种创业模式是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出的新型创业模式。网络创业不同于传统创业,无需传统的白手起家,而是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目前网络创业主要是网上开店的形式,在网上注册成立网络商店,创业门槛低、成本少、风险小、方式灵活,特别适合初涉商海的大学生创业者。像易趣、阿里巴巴、淘宝等知名商务网站,有较为完善的交易系统、交易规则、支付方式和成熟的客户群,每年网站本身还会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以这些成熟的商务网站做依托,创业者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给予诸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三)自我发现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创业者通过对市场的调研、考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潜在的某种商机,或者发现自己在某个行业上的天赋和才华,并且坚信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大展宏图。此种模式的优点:目标性较强,立项准确,能使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缺点:想法和现实容易出现反差,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大学生利用网络卖自己的时间或利用自己的专长作为客户的参谋,获取报酬。

(四)专业化模式

这种创业模式是创业者将自己拥有的专长或技术发明通过“知识雇佣资本”的方式创立企业。要求创业者具有某一专业的技术特长,或成功研发了某一项新产品、新工艺,以此项特长或发明为市场切入点。这种模式创业难度高,不稳定性大,但成功的收益往往非常巨大。像拥有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个人可以走专业化模式。

(五)孵化器模式

这种创业模式是创业者受各种创业大赛的驱动和高校创业园区创业环境的熏陶、资助、催化而进行的创业活动。许多高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创业大赛,参加大赛的大学生在创业大赛中熟悉了创业程序,储蓄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接触和了解社会。同时高校纷纷建立科技园区或创业园区,园区中的科技创业中心或大学生创业投资公司,对经过严格评估的优秀参赛项目进行股权形式的投资,建立股份制公司并且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实行优胜劣汰,对项目进行创业孵化,创业者可以得到政策的支持和创业园区的各专家的培训和指导。像中国的科技中小企业在起步和创业阶段可以借助孵化器使之成长壮大。

(六)创意模式

这种创业模式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点子、想法进行的创业活动。这种创业模式需要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创业者的设想能够标新立异,在行业或领域里是个创举,并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建议网络、艺术、装饰、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新兴行业选择创意模式。因为创意模式需求的创业资金量不是很大,一般创业者向亲朋好友借款或在政策范围内小额贷款,特别有创造性能吸引商家眼球的,也可以引来大公司的股权形式的资金注入,组织管理上个人独资、合伙、股份公司均可。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就业蓝皮书[Z].2010-06.

[2] 张敏.论大学生自主创业[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3] 刘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江苏高教,2010,(3).

[4] 韩肃,李远志.特许经营课程对学生自主创业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0,(6).

[5] 韩微微.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与服务体系的理论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第9篇: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盘点:问题矛盾凸显,远期红利可期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9.3%、9.5%、9.5%,三个季度GDP增速均低于10%,为近12年来首次。经济增速由10%以上的高速向10%左右的中高速换挡,已成为镇江经济新常态,也表明我市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由此给就业形势造成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人力资源市场活力有所下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04万人,新增就业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同比下降9.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稳控在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3.02%左右。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分析显示,上半年才市整体下滑,供求呈“橄榄型”,各项指标较去年有较大下滑,进场单位数、提供岗位数、进场求职数分别下降20%、29%和22.4%,其中降幅较大的是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下降17.3%和18.3%。

第二,经济增速逐步下行,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一是供求对接成功率低。上半年,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1.09,较去年同期的1.29有所降低。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部分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问题突出。企业重复进场高达322家次,占到进场单位总数的10.4%。二是高素质技工短缺加剧。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既存在职工失业转业的问题,更存在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近三年技工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超过2∶1。三是就业结构比不够合理。2014年,我市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12.4%、47.3%和40.3%,不难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明显不足。

第三,在深化商事改革催生下,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红利正在释放。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宏观背景下,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成为促进就业的新路径。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和省、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及其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配套政策。据市工商部门统计,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8万户,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新登记企业4166户、注册资本(金)24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36%,分别占新登记市场主体的32.5%、92.6%。企业数量在存量和新增两方面实现“双增长”,既体现了大众创业热情继续高涨,也体现了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增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制企业增长强劲,表明“让企业活下来”已取得成效。

二、挑战:新关系,新诉求,新焦点

第一,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呈现新关系。随着经济增长由依靠资源、劳动力向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转变,一方面,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意愿减弱,传统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逐步减少,新增就业岗位存在不确定性。有效就业岗位的减少,势必增加新增劳动者的就业压力,使就业形势日益复杂。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催生新的就业问题。2014年以来,为缓解经济增速下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以增强流动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政策最受关注。但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往往难以真正得益受惠。如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和获取利润的考虑,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无法偿还此前为还贷而转借的高利息民间资本,引发许多中小企业破产,从而造成新的就业问题。

第二,就业创业质量面临新诉求。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创业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目前工商部门虽然开展了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等一系列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极大地激发大众创业热情,但创业企业的生存仍然困难重重,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仍是制约市场主体登记的最大瓶颈,“住改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亟需出台支持政策,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需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化解融资瓶颈,也是当下很多创业企业能否生存下来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进一步深化工商、税务、投融资等相关领域改革,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创业政策体系,构建专业高效的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是创业带动就业的关键环节。

第三,重点群体就业成为新焦点。目前,我市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仍然快于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因宏观就业形势多重压力叠加,日益成为我市就业工作的新焦点。2015年,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需就业总数达1.2万人,加上历年积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就业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城镇失业人员、企业下岗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三、对策:因势利导,创新模式,拓展路径

经济新常态下,不仅对现行的就业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也对未来就业工作的管理模式、政策引导方式以及制度安排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应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的前提下,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就业实际状况,以推进就业转型增长为主线,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稳定就业岗位和促进创业并重,加强符合市情的就业工作政策创新,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强化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建立健全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建议调整充实市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人社、财政、经信、工商、税务等部门及辖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就业形势,协调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辖市区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实施就业与发展互促的融合战略。积极鼓励开发新增就业岗位,扩充全社会总体就业容量。一是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把稳定和扩大就业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根据就业形势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以经济的稳定增长促就业,以鼓励创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二是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融合。根据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深度拓展就业岗位,大力培育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使特色优势产业与就业协调匹配发展。三是推进项目建设与扩大就业融合并进。结合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把握就业调控的方向、手段和力度,加强政府部门间政策落实协同,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评价机制和公共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同等条件下对创造就业岗位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优先安排。

(三)集成完善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一是发挥政策促就业的综合效应。对现有就业扶持政策进行跟踪问效和评估,不断完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做到就业增长点在哪里,政策就跟进扶持到哪里。二是用足用活国家允许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进一步调整我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政策,提高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实施稳岗补贴,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稳定岗位、转岗培训、促进就业的功能。三是完善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持政策。重点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认真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参保奖励政策,对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导向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市财政给予奖励,助推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倍增,培育经济增量,带动扩大就业。四是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劳务输出动态协调机制,提高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劳务输出转移就业。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