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特色年会策划精选(九篇)

特色年会策划

第1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中国共产党正值建党百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国民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不同阶层的差距依然显著,中国区域经济如何加快发展、协调和走向一体化,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面临的重大现实依据和实践基础。

在“5·17”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要“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这无疑是摆在区域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时代呼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和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的现实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但总体来说,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还滞后于中国丰富而生动的区域经济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形成严密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新时代新发展条件下迫切需要重点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内涵、理论、决策和评估体系,以期进一步增强其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指导力和解释力。

一、迫切需要厘清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内涵

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发展与协调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时空。人类生产活动的时空性,总是具体地表现为在特定空间上的阶段性,这种不同的特定空间上的特定禀赋和特定阶段上的经济活动就产生了不同的区域经济。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和相互作用的强度是划分不同区域经济空间的依据,也是规划和发展不同区域经济空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也是国民经济中的、具有特定禀赋的、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空间单元,该特定空间内的经济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或功能,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区域往往拥有各自的核心区或综合的或特定的功能或取向,国家和地方治理上的区域至少是拥有一个中心城市的、适宜的行政单元区。

国外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先后涌现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霍特林的企业间区位竞争论(1929)、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1936)、胡佛的区域经济学(1937)、廖什的市场区位论(1938)、艾萨德的区域科学(1975)和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1991)等,从中可以看出,经典的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借鉴、吸收国外区域经济学理论,在立足于中国丰富而生动的区域经济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主要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域分工理论、生产力均衡布局与协调理论、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理论、城市间分工理论等在内的区域经济理论,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生产力均衡布局的理论,毛泽东关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和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等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江泽民的区域协调发展观和胡锦涛的区域统筹发展观,以及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系列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基础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先后经历了沿海向内地倾斜发展、沿海区域率先突破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区域总体发展和国内外区域全面开放合作发展的4个阶段。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区域协调和发展战略及规划的不断实施,使得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较快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与乡村现代化为支撑的,以区域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的,以区域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为保障的,以区域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为路径的,是适应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发展格局下的能够指导和解释中国区域经济活动高质量空间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践的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创新的三个重点是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决策和区域经济评估,其理论、决策和评估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因为区域经济理论的落脚点在区域经济决策,区域经济决策的成效需要进行区域经济评估,区域经济理论指导其区域经济决策和评估,区域经济决策和成效评估又检验其区域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三者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否则都会偏离区域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实际。

二、迫切需要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创新区域经济学理论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迫切需要构建能够反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影响的区域经济学,特别是需要探索区域经济学在逻辑起点上的及其逻辑演化中的新范畴和新理论,且要能够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新思路与新框架。因为任何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或提出,都是为了寻找其内在的区域经济规律,并致力于为其区域经济决策提供建议或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全球化、数字化网链、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消费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零工经济等对传统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在或已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化协同的加强、智能化制造和服务的发展、个性化定制的推广、数字化管理的实施,使得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由于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革命性的突破,时空压缩、甚至不受时空的限制,“0”距离甚至“0”成本的出现,使得一些区域经济活动的生产和服务不需要集聚即可即时生产、即时服务,譬如原来厂商区位的选择即引起经济活动空间分散的运输成本和吸引其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集聚经济之间的均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得以弱化或消失;新发展条件下具有黏性的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的流动性在加强,且新兴生产要素如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具有显著的流动性与一定程度的可复制性,使得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合作、竞争及其层次和分工的效益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区位的可进入性在发生改变,区际的边界对生产要素流动的约束将不断弱化甚至消失,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发展中地区和落后地区如中国中西部地区在原来传统的垂直分工中,就有可能获得水平分工;新发展条件下不同空间尺度的部分区域产业链的更替形成机制出现快速变化的趋势,使得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先进产业链成为可能等。也就是新技术革命、新区位因素和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变化等问题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源头及其经典理论和模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区域市场结构将逐渐或快速地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甚至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相结合的市场结构转变,线上空间的实时交互性、均质化趋向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使得传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交易模式和交易效率、空间组织模式和形态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区位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雁形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核心—边缘模型,以及增长极、增长轴等理论和模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线上和线下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快速出现,客观上要求政府的战略利益协调能力、发展规划能力和有效实施调控政策的能力必须加强。

新时代新技术条件在发展和变化,要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切实从中国国情和区情的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丰富而生动的区域经济实践,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致力于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等重大问题,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迫切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划理论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各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类型结构,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地方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基础。中国区域经济类型识别的理论即其区划理论要能够反映中国国情和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能够在新发展条件下识别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区。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需要切实解决“真实的经济区域是什么”,然后才能谈其“为什么”和“怎么办”,也就是区域划分方案在现实中要有可操作性,因为准确识别与划分中国区域经济的类型区,是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决策的前提条件,由此才能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才能分区分类精准施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至少30多次提出过区域经济区划研究、建议或调整的方案,曾经经济区划方案频繁出台。仅就在十四个五年总体规划中,其中“一五”至“九五”经济区划的空间格局由“一五”的沿海与内地的两分法、“二五”的六大经济协作区、“三五”的十大经济协作区到“六五”末的东中西三大地带,以及“十五”和“十一五”的“四大板块”“十二五”的三个支撑带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到“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划分,“十三五”和“十四五”中两次继续实施的19个城市群的划分;另外还有老、少、边、穷地区的划分,以及其他特殊类型地区如革命老区、生态退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地区、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林场林区、边境地区等的划分。中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的板块区、功能区和特殊类型区到底该怎么划分?譬如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大不大、东北区域小不小、20多类开发型的区域多不多等问题,迫切需要系统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不同空间尺度的且能够涵盖各种功能区和各种特殊类型区的中国区域经济区划理论体系。

准确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区划,就是要依据其本身的差异,按照特定的区划标准,包括同质性区域和异质性区域划分的标准来划分。当然,这种同质性区域和异质性区域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在具体的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治理中,又往往表现为各种战略区、规划区和功能区。中国的自然区划理论相对成熟,但对于经济区划的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特别是如何选取区域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如何建立其不同空间尺度的经济区划的等级系统,如何采取不同的方法具体体现特定区域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和相互作用的差异,如何在其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等方法进行持续调查、监测和研究,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区划的分类指标体系也尚未形成共识,在其方法论的层面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划理论需要从新时代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借鉴欧盟、美国等的标准区域划分的方法,在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并将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和经济轴带的产业链分工及其分布规律,既要考虑同质性标准区域的划分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异质性区域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中互补性的要求,实现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规划区和各种功能区的有机构成和融合,实现东中西、南北中、海陆边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及其等级体系的相互衔接,由此才可能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划理论支撑体系。

四、迫切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其经济决策制定与实施中必须遵循和把握的规律及方法的总和。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主要由中国重大区域经济战略、重大区域经济规划和重大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构成。中国重大区域经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确定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重大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重大区域经济战略实施的具体化,重大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对重大区域经济战略和规划的直接支撑。事实上,中国正在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40多个(狭义的)重大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重大区域发展政策,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大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发展政策的支撑体系,中国这个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体系,能够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国化和能够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中国方案。

毫无疑问,中国制定和实施的重大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也存在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支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不完全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情况,还没有有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初衷和目标,一些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区域发展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甚至有扩大的趋势。有效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重大问题,需要系统构建中国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虽然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所解决的区域经济问题很不相同,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程度差异很大,各区域发展的利益诉求差异很大,且涉及各级各类政府行政部门和相关利益主体,但客观上需要统一构建起能够指导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体系,以期为丰富而生动的中国重大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相对单一,区域经济计划与政策的制定遵循的主要经济规律和理论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和综合平衡的规律等,那么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些规律和理论,如何在充分把握世情、国情和区情的前提下,在制定和实施中国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中更加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特别是如何体现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规律,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的理论课题。

中国特色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主要包括其战略、规划和政策本身的构成体系和内容体系、主要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主要措施体系和保障体系,以及其制定和实施的程序和决策过程、制定和实施的工具和方法、社会参与和协商的机制等;包括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以及需要紧密配合的产业、投资、环保等政策体系。另外,也包括区际组织与利益协调政策体系、区际冲突与协调管理政策体系、区际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体系,以及差别化援助政策体系,流域开发政策体系,城市群一体化政策体系、大都市区和经济圈治理政策体系等。

五、迫切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决策实施成效评估的理论

中国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成效如何,需要基于一致性和有效性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估。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决策实施成效的评估理论主要包括对中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大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发展政策实施成效评估等的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要求“根据本规划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任务,制定实施一批部级区域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健全宏观经济政策评估评价制度和重大风险识别预警机制”“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强化政策协同保障”。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大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发展政策实施的成效如何,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成效评估。过去我们注重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完成成效评估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有的甚至不进行评估就马上进入下一轮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不仅难以发挥其战略与规划的导向作用,而且使其相应支持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

第2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关键词:编辑策划;读者群;品牌;包装

一、期刊编辑策划的重要性

1.在市场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当于在固定大小的一个蛋糕中分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大“蛋糕”,这无异于从别人的嘴里抢食物,其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2.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又决定了读者对信息的需要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细。简单而粗放的期刊编辑、制作、出版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读者的信息需要。目前许多期刊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这一细化需要,将原来的月刊变为半月刊或者是旬刊,甚至是周刊。尤其是一些报刊,更是细化到了极致,分门别类开辟了“都市版”、“农村版”和“时尚版”等多种版本,从而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需求。

3.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期刊社已走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道路,使得往日“唇舌”性的文学作品变成了“商品”味浓厚的文化产品。许多期刊也因为商业运作的需要,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群,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开始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拓宽之路。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期刊编辑的策划让期刊更专业、鲜明地避免了期刊同质化竞争,可以说是立刊之本。

二、实现期刊编辑策划的主要途径

(一)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读者群

无论是哪一种期刊,做得再成功也不可能让全中国的十几亿人都喜欢读它。因此,期刊要编给谁看,编给哪部分人看,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细分读者群,这是期刊编辑策划必须要想的事。寻找到属于自己所编期刊的读者群,准确定位,这也是决定期刊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中学生百科》为例,这本杂志寻找到的读者群不是大家都认为有时间、有精力、有学习兴趣的众多的初中生,而偏偏是选中了学生额度相对于初中较少,学习压力相对初中偏大,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初中的高中学生群体。该期刊编辑策划时就想到了这样的高中生群体更需要课外科普读物,所以这本期刊策划时便决定去满足这部分相对较小的群体的需要。该期刊创办还未满一年,其发行量就突破了12万大关。结果证明,他们的决策是英明的,他们的定位是准确的。

(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期刊

如何策划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期刊是决定期刊成败的另一重要因素。无论服饰,还是食品;无论是生活必须品,还是奢侈品,品牌效应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读者对期刊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期刊的品质要高,而且还要求期刊所提供的内容更专业、更丰富、更具体。因此,期刊的生存之路无法再按传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根本不可能仅凭某一点优势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期刊产品的策划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如《妈咪宝贝》,该杂志的读者定位为都市孕期女性和0~3岁宝贝家庭。主要栏目“宝贝健康手册”、“宝贝教育手册”、“父母手册”、“孕产手册”四个板块。据多家发行机构的“育儿类杂志零售监测数据”中显示,《妈咪宝贝》杂志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始终占据品牌知名度、市场覆盖率、全国发行量、读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排名第一名,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强势媒体。他们这一路走来,就是坚持了品牌意识。多年以来,该杂志一直坚持进行孕产育教领域的科学知识普及,并且为其读者提供最专业、最权威、最全面的知识及优质的服务。最终,把自己的期刊品牌创立了起来。紧接着,该杂志社将品牌做大,在出版《妈咪宝贝》月刊的基础上,出版了《孕妈咪》月刊,并开始由平面媒体向网络媒体发展。杂志社就是在树立了自己品牌意识的前提下,努力将自己的品牌不断地提升。他们始终坚持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互动性的办刊特色,依托权威的医疗、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向准妈妈和0~3岁的宝宝家庭提供与孕产期、育儿期生活密切相关的孕产、医护、营养、早教、消费等内容,传递最新的育儿观念及科学时尚生活信息,还荣获了“中国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唯一母婴类推荐杂志”。

由此可见,树立品牌意识,创建自己的品牌,有多么的重要[1]。

(三)期刊的栏目设置要持续化、特色化

期刊的栏目不是随意划分的,它划分多少个是有一定规划的,栏目的名称更是一本刊物的点睛之笔。因为期刊的办刊宗旨、导向、定位等,是要依靠栏目的内容来展示,来体现。栏目的设置,决定了期刊的基本结构和风格。因此,期刊栏目的策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每一本刊物都有它的主攻方向,其栏目设置也就必须有主打栏目和一般栏目之分。主打栏目是刊物每期都要重点编辑的栏目,故而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它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开发性。因此,期刊的栏目策划必须做到栏目的设置与刊物的定位相一致。既要突出刊物的特色,又要做到板块与栏目相结合、主打栏目与一般栏目相结合。主打栏目要注意一年、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保持住自己的品牌风格,保证其持续化、特色化。我们以国内最受大家欢迎的杂志《喜剧世界》为例,它自1988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培养大众乐观心态,提高国民幽默素质,繁荣民族喜剧文化,弘扬时代批判精神”的办刊宗旨,坚持大众化、高品位、时尚感、智慧型的办刊方针,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坚持做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幽默文化倡导者,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坚持责任感和使命感。《喜剧世界》的内容主要以幽默类文章为主,以幽默漫画为辅,两者相互辉映,彰显出轻松幽默的整体风格,是一本以“轻松、搞笑、娱乐、时尚、品位”为特点的可阅读性非常强的幽默期刊。其中包括《名人幽默》、《荒诞笔记》等八大主打栏目。正是因为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栏目特色,所以在经过近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目前的《喜剧世界》已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期刊和较高地位的市场占有率,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四)选题与策划并重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受广大读者推崇的期刊,无一不是克服了编辑上的盲目性,让精彩不断呈现,使得读者无法实施“跳阅”式阅读的期刊。要想达成这一理想的目的,将编辑部的编辑意图贯穿于刊物之中,一定要作好选题策划工作。

首先,在选题的实现形式上,不仅要重视年度选题策划,而且更要重视每期选题的策划,每个栏目的选题策划。切不可一年开关在策划,执行时将策划放置一边,随意随性而为。其次,在选题策划的内容上,每一个选题的策划都要重视,尤其要重视重点选题的策划工作。重点选题有人叫主打文章,也有人称之为话题,这是刊物的重中之重,是一期刊物的中心,是期刊发挥其作为一种特殊媒体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体现着刊物的思想观点,代表着杂志社的声音。所以,对重点选题的策划一定要集中编辑部的“优势兵力”“垂直打击”,攻艰克难,使选题既能代表本期刊的观点和品味,又能抓住读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进行讨论、解答和展示。如北京出版的《父母必读》,他们有特别策划、宝贝健康、营养与美食、聪明手册、孕产之家、我在长大、家庭时间和每期必有等。其主打栏目有“聪明手册”、“我在长大” 等是多年不变的经典栏目,又是本期刊的特色栏目。这样的多年不变,保证了该期刊的内容特色化和持续化。而“特别策划”又是本刊的一个亮点,追踪的不仅是父母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更能让父母们在这里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比如2011年9月,该期刊的特别策划就是“个性童年,美好未来”,讲的是徐小平,从一个爱音乐的小男孩,成长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史燕来,从一个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位理性而干练的成功女企业家等名人童年的故事,目的就是带领广大的读者朋友,从这些名人的故事里,找到成功的秘密。而宝贝健康栏目,则推出的是“耐寒锻炼,现在开始”,目的就是告诉年轻的父母,天气转凉,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慢慢适应寒冷,才能让他的体质更好!

正因为该杂志通过选题策划保证了期刊内容的连续性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特色化,才使得该杂志在创刊三十多年以来,销量始终名列前茅。

(五)期刊的包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期刊的包装策划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本期刊,以什么样的外在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将直接关系到它今后的命运,所以期刊的包装策划在整个期刊策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的包装策划,首先要考虑到的是期刊的外形,也就是开本。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事,编辑想做多大就做多大。这可是一个学问。策划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必要与读者的品味要求相一致。其次,要考虑到期刊的内容和特色,开本要与其内容的风格相匹配。如益阳的《散文诗》刊,选用的是条20开本,显得非常的小巧精致,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欢迎。其次要考虑的是印制档次,如果是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期刊,可以考虑全彩色印刷,而以读者购买力来实现利润的,则要兼顾成本问题,所以不用全彩色印刷。总之,期刊的包装要根据期刊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王英.浅议期刊的编辑策划[J].新闻实践,2005(5).

第3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一、特色小建设对推动市县域城乡发展的意义

1.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带来多重政策利好

2015年12月底,对特色小镇作了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大有重要意义。浙江着眼供给侧培育小镇经济的思路,对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也有启发。”

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加快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国家民委也了《关于做好2016年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

各省积极落实,出台政策推动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平均每个省计划培育10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城乡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项目、资金、政策和建设机遇都向这个方向倾斜,各市县应抓住机会,融入此次发展大潮。

2.特色小镇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特色小镇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城乡之间的重要环节和纽带,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是针对特色小镇本身,也是对城乡资源的激活与重组,建设特色小镇将成为市县域城镇化的突破口,成为市县域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抓手。

3.特色化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多年来发展动力普遍不足,即便是全国重点镇也面临此问题,因此,特色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区别应对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诉求方面,特色发展也提供了不同的解决途径。就广大市县而言,做好特色小镇,也会对本区域的小城镇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4.建设热潮为市县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

目前,各地踊跃打造特色小镇,市县内部既有市场需求,也有投资意向,很多企业在寻找契机,活跃的市场带来了资金、项目、人才,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企业的积极性,让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建设。

5.盘活市县闲置资源,撬动城乡快速发展,促进市县经济繁荣

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在市县域层面盘活资源、整合重组、统筹布局、实现空间调整,有利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二、从市县域选择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项目打造特色小镇

1.选取有区位优势的地段

选取位于城乡之间,区位条件好,交通便捷,能够服务和带动周边发展,有特点、有潜力的地段,打造特色小镇。

2.结合有基础和潜力的产业

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产业,升级传统产业,谨慎引入新产业。如浙江大塘镇以发展袜业为主,引进优秀设计师,创建新品牌,把传统的袜业升级成袜艺小镇。

3.凭借文化和旅游资源

选取有价值的资源,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打造,如历史文化资源好的可利用文保单位、历史街区、历史名镇、重大事件等要素打造;自然山水资源好的可利用自然风景、田园风光打造;还可利用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民宿等条件打造特色小镇。

三、精心策划,准确定位

1.巧借资源优势

巧借区位、文化、产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找到特质,准确定位。如古北水镇借司马台古长城,打造成为京郊北方水镇特色的度假小镇。

2.紧抓当前热点

特色小镇的定位要紧抓当前热点,如旅游时代的到来,休闲游需求旺盛等热点,摸清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如拈花小镇结合休闲及文化需求,定位为特有的禅文化,打造禅意度假小镇。

3.整合城乡资源

市县域层面特色小镇的策划要立足整合城乡资源,推动城乡发展。弥补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缺口,提升服务水平,承接城市外溢人口,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引导市场积极参与

1.产业型

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引导有优势、有前瞻性的企业入驻特色小镇,引领和带动本地产业升级。

2.旅游型

引进国内知名的旅游企业参与,利用成熟的操作经验,提升旅游资源开发的水平和质量。

3.区位型

利用好区位条件,结合城乡发展,建康引导房地产参与小城镇建设,打造满足城乡发展、人口流动需求的特色小镇。

五、做好规划建设

1.强调多维度的综合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应是多维度、高度融合的综合规划。应该是一个定位策划+五个要求+两个提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的规划体系。

一个定位策划:要找准发展定位,明确特色小镇发展思路和重点;五个要求: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小镇发展;两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建设系统提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2.注重以特色为导向

聚焦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撑。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之源,其规划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围绕文化内容深入挖掘。旅游规划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镇的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

3.坚持精明收缩(精明增长)式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精明增长)的道路,严控规模,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反对粗放式、快速式,一窝蜂地建设。建设应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或脱离现有产业分布人为划定建设区,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其分布情况,尽可能连片提升和完善现有建设区。

4.坚持建设标准适度超前、优质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和城镇化的新样板。提升、完善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小镇。坚持高标准发展,不能在重复原来的低质量城镇化。

5.注重实效的建设规划(项目落地)

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终极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对完整,注重实效的建设规划,合理定位布局,项目科学落地。

6.选择专业的单位或联合体

特色小镇规划没有范式,传统的规划无法有效指引特色小镇建设,因此特色小镇的规划需要选择专业的编制单位,或者用联合体的方式组织多家单位,才能编制出符合发展需求的综合规划。

六、争取各项资金支持

1.争取各级财政支持

住建部和国开行、农发行等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出台金融政策支持特色小镇建设。部分省市也制定了财政支持政策。市县级应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为特色小镇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2.争取金融机构支持

目前,国开行等金融支持在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宜居环境塑造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并通过项目储备制度来落实金融支持。具体分两步:

一是,建立项目储备库。各级住建部门制定近期建设项目库和年度建设计划。

二是,推荐备选项目。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要组织做好本地区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的项目对接和推荐,填写小城镇建设项目入库申报表。每年11月底前报送下一年度项目申报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对各地上报项目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好的项目作为优先推荐项目。

3.吸纳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

目前,一些大型的中央企业和中小企业纷纷关注特色小镇建设,有强烈的投资意向,市县级应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基金、用好PPP模式等方式做好对接。

七、特色小镇促进城乡发展

1.促进城镇化,服务周边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立足于促进城乡发展,特色小镇规划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基础设施要小而综,适合小城镇特点,达到一定标准,辐射周围乡村和地区。

2.资源共建共享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推动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特色小镇服务周边。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

3.提供就业,带动长足发展

特色小镇的发展应是内涵式发展,找到特色小发展的动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就业,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后的就业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带动城镇风貌提升

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风貌类型,各地材质、符号、元素等可提取和利用的要素充分,市县应根据本地情况,多用地方材料、符号,体现地域特色。

结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和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注重整体格局和风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风貌整体和谐统一,体现特色。景观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观打造。

第4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特色小镇融资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融资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主要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土地优惠政策、PPP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三种模式。

政府财政支持和土地优惠政策

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三部委的文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特色小镇指导意见都有关于资金支持政策的内容。其中三部委的文件――《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组织领导和支持政策中提出两条支持渠道: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二是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

地方政府对特色小镇的融资支持主要采取财政支持和补助等形式,如财政返还、城镇化专向资金优先利用、地方发债、低价的土地指标划分和低息贷款等。

浙江省2015年《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特色小镇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两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且划拨给经典产业50%的用地指标、新型产业60%的用地指标。对如期完成目标的特色小镇,给予用地指标奖励和财政收入返还,优先申报国家和省里的改革试点,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加倍倒扣省里奖励的用地指标。

内蒙古规定,各级财政统筹整合各类已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特色小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镇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缴交的基础设施配套费,要全额返还小城镇,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辽宁省致力于制定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特色乡镇建设。福建省新增的h级财政收入,县级财政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债企业1%的贴息,省、地各承担一半。50万元规划设计补助,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各承担25万元。

河北省2016年在《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3~5年内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并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低息贷款支持。

甘肃省则在其2016年《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年重点建设18个特色小镇,采取的奖励措施是:整合部门资金和政策资源,对特色小镇建设给予支持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资金,建设用地的租赁收入以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专项用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PPP模式以较少的政府资本撬动较大的社会资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创新特色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共同发起设立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基金。”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已经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动力。

PPP模式具体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间合作关系的一种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模式,由该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建设与经营。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该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而是政府向借贷机构做出的承诺,将按照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这个协议使项目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的扶持力度将直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形式。采取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民营企业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有效运营。目前,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有所应用,如深圳的甘坑新镇、油岭生态旅游小镇、合肥“PPP+VR+特色小镇”等。

国内首只专注于小城镇建设的PPP模式的股权投资基金是2012年启动的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5亿元。该基金依靠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出资,首批投向北京42个特色小镇,主要打造旅游休闲、商务会议、园区经济等5类特色小镇。该模式是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金融资产管理新模式,能弥补社会投资缺乏系统性、政府投资资金量小的尴尬,不仅资金来源充足稳定,而且有央企参与,优质资源整合能力强。

银行贷款融资

根据贷款的主体和资金来源的不同,银行贷款融资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支持可以分为:政策性银行对基础设施等非盈利项目的支持和商业银行以及投资银行对小镇内特色产业为代表的盈利项目的支持。

第5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地区;选题策划

近年,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正在经历传统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并存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版单位,如何改革创新,从而在众多出版机构中脱颖而出,是我们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出版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解决此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勇于创新和,坚持不懈地发掘属于内蒙古地区特色的选题。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出版社来说,利用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资源策划选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在策划选题时充分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

一、内蒙古自治区出版行业概括

内蒙古的出版行业自20世纪中叶发展至今,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各党政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扶持下,经过全区出版工作者和区内外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内蒙古地区的出版行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编辑出版工作者队伍规模和综合实力均居全国少数民族出版行业前列,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蒙汉文图书,满足了区内外多层次读者的需求。其中以草原文化为代表的蒙汉文图书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品牌,出版的蒙古学研究著作远销世界各国,现已成为世界蒙古学出版中心,为民族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特色选题的策划

出版物作为一种为不同层次读者和社会服务的精神食粮,若在选题方面缺乏创新性和特色内涵,便会在与其他出版单位的竞争中被淘汰。内蒙古自治区的出版行业从整体上来说,尚未形成大规模经营、尚未拥有较大的市场资源,且自治区的多家出版社具有以区域为主的特点,在选题的选择和策划方面与其他地区的出版社有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围绕北方各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结合本地区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选题;第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地理生态特点,紧跟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步调,创建一批反映我区生态特色的创新性选题;第三,紧紧抓住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为少数民族主体这一主线,从蒙古族的风俗和文化入手,策划一批其他地区涉及不到的特色选题。以此三方面的创新性选题优势来带动其他方面特色选题的创新,才是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选题创新的关键和长远目标。

(一)文化历史特色

每个省市自治区都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历史资源,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就不胜枚举。同时,还有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著作流传于世,诸如《蒙古源流》《四部医典》等。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的出版单位根据本地区的文化历史特点,和一批优秀作家、学者合作,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的优秀著作。如远方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历史文献丛书》《万里茶道――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的商贸往事》《蒙古风俗》等反映我区特色历史文化的图书。其中《内蒙古历史文献丛书》主要收录我区各旗县市的志书和古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区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独具特色图书是由独具特色的选题资源策划而来的,是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为打造具有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优秀品牌图书做了良好示范。

(二)生态文明特色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8个省区,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狭长的行政区划造就我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这既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区特征,又是特色选题策划的优势条件所在。内蒙古西部独特的沙漠生态系统,引出沙漠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新选题,以此为契机,远方出版社开辟生态特色品牌系列图书,影响深远。如《敢问库布其》一书,就是抓住鄂尔多斯独特的沙漠地形特点,以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为写作中心,突出沙漠是资源富集的宝库、沙漠是可以治理的等主题旋律,响应十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这说明采取有重点、有选择的选题策划和组稿措施,定会做到多角度、深层次的选题创新,从而使我区生态系列图书的特色更加鲜明。

(三)区域民族特色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民族不同的文化元素,造就了各民族不同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和区域性多元文化形态。因此,在挖掘、策划民族特色选题时,不能只注意各民族之间有共性的特征,更要注重每个民族的个性特色,并要完成好挖掘、发现、策划、编辑出版各民族的风俗与文化的任务。这不仅是为了特色选题的创新,还为了进一步拓宽区域民族特色选题的发展空间。如由远方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蒙古风俗》一书,就是在挖掘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情况下的一次创新性选题策划,就如同书中在描述蒙古包时说的:“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的杰作,是他们对世界民居的一大贡献。”毫不夸张地说,本书也为世界近距离地认识和了解蒙古风俗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Y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选题策划工作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必须发挥自己本地区的特色,扬长避短,加大上述三种选题的创新力度,做到编辑出版更多带有本地区鲜明特点的高标准、高层次、高品质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第6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关键词:镇村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扬州市区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2 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7],到2000年代中期的“新农村建设”浪潮[8],再到近年来的“美好城乡建设”工程[9],江苏省关于镇村规划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发展,江苏省已开展了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

(1)第一轮镇村布局规划(1995-1996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村镇规划标准》和《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江苏省开始展开关于镇村规划的实践探索。1995年以来,江苏省展开“两区”划定工作(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规划区),制定了中心村建设规划,并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实施[10]。此轮规划促进了农民集中居住建设,对发展镇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成效。然而,这轮规划仅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才有条件组织实施,覆盖面并不广[11]。此外,规划中“中心村――基层村”的两级结构相对单一,对村庄特色保护的重视不足。

(2)第二轮镇村布局规划(2004-2006年)

2000年后,随着“城乡统筹”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江苏省全面启动镇村建设工程,并出台了《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指导镇村布局规划编制[12]。此轮规划致力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集约利用,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13]。然而,由于当时省内镇村情况复杂,加之规划师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尚有差异,导致出现了规划编制任务指向、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政策保障乏力等问题,规划可操作性不强[11][14]。因此,该轮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3)第三轮镇村布局规划(2014-2016年)

2014年,为了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提高镇村建设水平,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①,指导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这一轮规划更注重“发展”的村庄,充分尊重农民和乡镇发展意愿,同时更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再出现以往镇村建设中不符合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本文将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实证案例,总结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实践经验,作为发达地区的江苏经验将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镇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规划区概况

3.1 扬州市区镇村现状分析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沿岸。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北翼中心城市,扬州市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扎实,镇村发展态势良好。《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中心城区地区的21个镇(街道)(图1),共涉及到326个行政村,5492个自然村庄。规划区内村庄数量庞大,布局离散而不均质。此外,规划区内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村庄空间呈现出不同特征,区域差异明显。

3.2 扬州市上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2005年,在江苏省《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的指导下,扬州市邗江区和江都区(原江都市)分别编制完成了首轮镇村布局规划。此轮规划旨在引导“四个集中”,提出将扬州郊区范围内7573个自然村庄按照不同类型调整至951个规划居民点,村庄撤并比例高达87.4%。

该规划自实施以来,对扬州市区镇村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村庄数量大幅减少,建设用地得到节约,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初见成效,相关配套政策也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该规划在实施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首先,规划提出的村庄撤并力度过大,操作相对困难;其次,缺乏对乡土特色的重视,部分历史建筑、街道随着村庄撤并逐渐消失;第三,由于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给部分确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带来生活上的困难。该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为新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诸多启示。

2014年,扬州开展了新时期背景下的最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通过对上轮规划的总结和反思,新版规划针对新时期镇村发展的要求,在规划思路、方法、内容和技术上做出了许多新的探索和转变,旨在编制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农民发展意愿、可操作性强的镇村布局规划,进一步引导扬州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探索

随着江苏省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在相关政策指导下,从探索自下而上规划模式、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和确立村庄分类体系3个方面对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实践和创新。

4.1 探索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

就江苏省而言,无论是20世纪末“中心村”的大规模建设,还是21世纪初的“新农村”规划,以往的镇村规划均由中央政府推动,采取“自上而下”的编制路线。然而,由于“自上而下”的镇村规划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基层政府和农民对村庄的建设意愿,落实难度较大;同时因为征地拆迁等原因,较易引发各类纠纷、冲突和[15]。通过对“自上而下”规划模式不足的反思,江苏省本轮规划采取“村级酝酿,乡镇统筹,市县批准,省厅备案”的编制流程[16],在规划过程中强调由村级组织自下而上进行“民主规划”,旨在编制一个符合村庄自主发展意愿的新规划。

总体来说,规划编制工作经历了“自上而下指引――自下而上酝酿――各层级互动”的过程(图2)。在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依据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各乡镇访谈的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差别化的发展意见和指引,形成了《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纲要》,以此作为规划编制的技术纲领指导规划工作展开。首先,由各行政村结合自身村庄发展实际,向镇政府上报重点村、特色村和一般村的规划布点意愿。随后,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规划意愿进行统筹安排,完善本镇村庄布点规划,并将结果进一步上报扬州市政府。此后,规划局对各镇上报结果进行二次校核和统筹,拟定初步规划结果,与各区、乡镇政府进行充分的意见征询和沟通,逐步完善规划布点安排,确定最终的规划结果,并上报给省厅备案。

“自下而上”模式的探索,使规划编制更符合各村庄、街镇的自身实际和发展意愿。与此同时,规划师的角色从单一的规划“制定者”转换为“指导者”和“把关者”,促使了规划从“精英规划”向“民主规划”的转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层面的良性互动,使得规划编制在关注公众决策的同时更趋科学合理。通过规划的编制可以看到,当代规划已经进入公共政策范式领域,规划民主变革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应更多着眼于规划的“社会性”,通过集合“乡村社区”的不同利益方,催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的强大内生力量,有助于引领乡村规划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

4.2 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

本规划的覆盖范围位于扬州市城市郊区,城乡联系密切、流动频繁,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规划从理论研究入手,以田野调查为依托,通过配额抽样和便捷抽样,对扬州市城郊地区城镇化趋势和农民迁居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半城市化地区城乡流动的现状和特征。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到,扬州城郊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乡村变迁过程,呈现出如下规律。

4.2.1 镇村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本次规划区内的21个街镇的地理条件多样,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迥异,镇村发展的地域性差异较为鲜明。为避免再次形成“一刀切”式的政策,规划通过校核各镇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主城区关系特征,将规划区范围划分为滨江开发型、都市近郊型、都市远郊型和跨界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在滨江开发型地区,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农民就地城镇化特征明显。规划提出在这一地区严控农民建房,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都市近郊区,由于过去政策严禁一切村庄建设行为,许多危旧房屋也未能进行改造。规划指出在这一地区政策制定要“有堵有疏”,允许有建房需求农民在规划定的区域内新建房屋;同时进一步扩大镇区农民集居点建设。在都市远郊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因此规划要求在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同时,鼓励农民向镇区集中;同时顺应建房潮流,在远离镇区的农村地域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以保证耕作半径。而在跨界发展型地区,规划引导这一地区镇村与泰州进行积极的跨界融合,协调城乡发展。

综上所述,规划综合考虑规划区地域差异,在明确各政策分区特征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为各分区制定差异化政策与相应措施,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健康发展。

4.2.2 乡村衰退现象开始出现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规划区内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突出,乡村衰退现象开始显现。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有38.3%的务工农民长期居住在城镇地区,且部分受访者表示,其家人也会随同进入城镇居住。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村庄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庄“空心化”趋势开始凸显。与此同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增加,城郊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变化。在问卷调查尽量选择年轻人的情况下,受访对象年龄仍偏向“老龄化”,六十岁以上受访者比例达37%。由此可见,扬州市城郊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其中,远郊地区由于建房时间更为久远,房屋相对破败,乡村衰退现象更为突出。

针对村庄衰退这一现象,规划一方面提出推动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夯实镇村发展的经济基础,引导村民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规划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的过程中强调“均等供给,按需配置”,避免过程性浪费。此外,规划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通过集中安置改善衰退村庄居民生活条件。

4.2.3 农民集中居住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建设管控不足,我国农村建房普遍较为粗放。为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城乡统筹,扬州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到2014年末规划区范围内共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38个。从问卷调查数据看,有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集中居住。其中,有63.6%的受访者表示原意进入镇区集中居民点居住,以享受镇区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另有36.3%的受访者由于乡土情结等原因,更倾向于在本村集中。

基于此,规划梳理总结出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推动建设模式,是指上级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后,由镇级政府出台符合农民利益的具体拆迁补偿安置措施,引导农民迁入集中安置区。在此过程中,政府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出售集中居住区住房,让农民切实感受实惠。第二种是项目推动模式,是指通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沿线的农民迁入规划安置区集中居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先建后拆,边建边谈”的方式引导拆迁农民迁入集中区。第三种则是村集体自发建设模式。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也有集中居住的意愿,辅以上级政策的支持,使农民集中居住工作易于进行。以上三种模式具有较强普适性,可对此类农民集中区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规划通过调研分析,立足半城市化地区特征,厘清了规划区村庄发展规律,并将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提出切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措施,构建因地制定的政策指引,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4.3 确立村庄分类发展体系

江苏省在针对本轮镇村布局规划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①中,对村庄分类的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次规划依据上述政策规定,综合考虑扬州市各乡镇的发展情况,构建了“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三级村庄结构体系(图3)。基于此,规划综合考虑各村自身条件和发展现状,依据生态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文化属性、村庄环境、公共及基础设施、产业特色、农业生产方式、周边资源条件等8个方面提出村庄分类原则,引导村庄正确把握自身定位,确保规划合理性。

依据各政策分区要求和村庄分类原则,结合各镇发展实际,本次规划共划定重点村312个,特色村23个,一般村4367个。其中,重点村的确定主要依据各行政村和各乡镇自主酝酿的名录,并由规划人员依据村庄分类原则进行校核,得出最终结果;特色村的确定既参考了各行政村、乡镇自主上报选点,又根据规划人员进行的实地调研踏勘结果,进行专家打分并确定最终特色村名录。

同时,规划还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做出具体发展指引,引导重点村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成为城镇服务乡村地区延伸的中心节点,发展为“康居村庄”;引导特色村通过依托自身特点、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营造特色村庄空间格局,发展为“美丽乡村”;此外,引导一般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达到“整洁村庄”的要求[16]。“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结构体系,能有效引导村庄差别化发展,在切实带动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的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村庄演变的规律。

5 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域的转型与重构正不断深化,镇村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实践中可以发现,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尊重基层组织及农民对村庄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意愿,通过“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鼓励村镇自治和公众决策,避免不符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和强推农民上楼的现象出现,确保规划科学可行。其次,规划编制要立足理论研究,准确把握镇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厘清镇村发展趋势,其结果将成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和依托。第三,规划通过构建“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布局体系,一方面,选择自身条件优良、富有挖掘潜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村庄,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指引措施;另一方面,对一般村庄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指引,充分尊重村庄发展规律,引导镇村良性发展,进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注释:

①《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4]389号)。

参考文献:

[1]张京祥,申明锐,赵晨.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05):1-7.

[2]王爱华. 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96.

[3]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城市规划,2001,(06):8-13.

[4]罗小龙,田冬,杨效忠.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出地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12,(10):1209-1213.

[5]陈昭,王红扬.“城乡一元”猜想与乡村规划新思路:2个案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08):94-99.

[6]张a,赵毅.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村布局规划思考[J]. 江苏城市规划,2015,(01):6-13.

[7]费孝通. 苏南乡村发展的新趋势[J]. 中国乡镇企业,1999,(11):4-6.

[8]游惠,吴静,陈枝. 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28-31.

[9]周岚.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14,(12):1-7.

[10]赵锦新. 总理对江苏“两区”划定工作给予肯定[J]. 城市规划通讯,1997,(07):1.

[11]姚秀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村庄规划编制的回顾与展望[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9.

[12]赵虎, 王兴平.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规划师,2008(10):10-13.

[13]陈小卉. 城乡空间统筹规划探索――以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5:6.

[14]罗小龙,田冬,孙浩浩,龚福海. 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2,(06).

第7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退守台湾初期,为了建立民众对于新兴政权的意识形态认同,国民政府尝试以“中华文化复兴”为核心理念,在本土范围内强制推行符合“中华意识”的文艺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压制与此理念相对立的地方文化,如地方方言、民间技艺、宗教活动、乡土文学等等,企图消融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软性的文化控制策略在凝聚社会共识、统合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工商社会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后,台湾不得不开始面对“乡村人口逐渐外移,造成城乡极度不均衡,城市就业人口增加,缺乏对社区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开始动摇”的现实。同时,“原本凝聚乡里庄头的地方常民文化,也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无法对抗资本主义势力的政经、科技优势而逐渐萎缩。工业化、标准化的取向,使得地方的独特性慢慢消失,传统与文化艺术不再能突显社群或小区向心力”。不仅如此,由于当局高度控制的中央集权和威权统治,一连串的空间改造建设导致实质的生活空间、生活质量及自然生态深受威胁,长期打压乡土文学及本土文化形成反弹效应,党外运动逐渐萌芽。尤其在1987年后,言论自由得到官方认可,民间政治力量开始逐步释放:“社会运动越演越烈,小区运动、草根自主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又兴起小区自主风潮,要求地域自主的呼声升高,寻求文化认同之趋势更成为热潮。”在此现实背景下,当局为了巩固自身的合法性,同时出于缓解因过度忽视城乡发展失衡所造成的民间对抗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始,台湾方面开始重视地方建设,并尝试将“文化”作为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切入点。正如美国学者沙伦•祖金(SharonZukin)所言:“文化在都市资本生产与地方认同感的结合下,具备积极的经济作用,使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成为都市复兴(urbanre-vitalization)的重要策略。”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这种关系不仅适应于都市,对于地方性环境而言亦如此。由此,“文化”开始作为一个政策议题进入研究视野。

二、“地方文化产业”:经济效能与身份认同建构

地方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地方”,即强调由地方历史记忆、文化特质、空间结构、人口属性等“内发性”资源所衍生而出的产业模式,具有强烈的地方依存性(Localdependency)与地域源生性等。地方文化产业以“地方意象”、“特色”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的筹码,可大致分为:历史文化资产、乡土文化特产、民俗文化活动、地方自然休闲景观、地方创新文化活动、地方文化设施等。从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实施的现实效果来看,基于地方“内发性”的文化产业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功能:首先,在社会建设层面,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推动了地方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提升了地方经济发展效益,而且还吸引了地方外流居民、创意人才以及外地资本等。其次,在社会治理的层面,“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的地域性凸显了“我”与“他者”的差异。在差异的区分和比照过程中,呼唤了民众自我身份的认同,有效地增强了民众的归属感,调动了民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在全球化影响日趋严重的当下看来,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已成为了台湾应对全球符码流动与文化殖民的重要利器。

三、台湾经验: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逻辑

“一般认为,某一政策的形成与实施是政府基于特定时空情境中的策略性产物。政策制定者在利用现存正式制度、社会心理、文化习惯等社会资源以应对新生挑战的同时,也在试图改变或再生产社会结构。”因此,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当时台湾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况紧密相联,其演变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湾的社会变迁脉络以及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政策梳理与分析,笔者发现,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可大致总结为三个阶段性特征:“文建会”的成立与文化建设的转向;“社造”运动与地方文化的全面发掘;全民动员与行政配合机制的建立。

(一)“文建会”的成立与文化建设的转向

如上文所述,从20世纪60年代起,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地位,同时缓解因过度忽视城乡发展失衡所造成的民间对抗力量,当局尝试将“文化”作为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切入点。1977年,“文化发展”首次作为政策条目在“十二项建设”计划中被单独提出,内容为:“建立每一县市文化中心,包括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台湾“政府”陆续颁布实施了《综合发展计划》《加强文化及娱乐活动文案》《推行文艺教育活动实施文案》《修订社会教育法》等政策条例推动台湾文化建设。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台湾当局开始将建设的重心从交通、农业、重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渐渐转向本土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建设的力度,台湾于1981年将文化管理部门独立而出,成立了“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负责“掌管统筹规划及协调、推动、考评有关文化建设事项与充裕国民精神生活”。其后,“文建会”牵头组建了“各地文化中心访视小组”,实地考察各县市文化资源,以制定具体政策辅助县市进行特色文化发展规划,并于1987年陆续颁布实施《加强文化建设方案》《县市综合发展计划实施要点》,明确目标要重新发掘各县市文化中心的地方特色,并结合地方传统工艺、人文特色以及特殊地理、历史发展背景成立县市文化中心特色馆。1989年,台湾当局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建设四大方案》以及此方案的修改版《“国家”建设六年计划》,其中包含文化建设文案共分25项计划提案,细分为157项措施,成为台湾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建设计划,总预算高达200多亿元。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台湾一系列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深入发掘了全省范围内的特色文化,初步实现了地方文化的产业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各县市的文化创意人才,在台湾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过,不能被忽视的是,这个时期台湾文化政策主要围绕台湾领导者的意志,即领导团体利用其掌控的行政权力与经济资源在各地进行地方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以期实现本土文化振兴并建构民众的文化认同。显然,这种“自上而下”依赖中央经济补助、缺乏民众参与的文化建设计划忽视了地方文化特色的差异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众自主性和积极性,难以获得民众支持,更谈不上建构文化认同。比如,文化建设文案中提出的“文化园区”保存模式“将文物及活动自其所存的社会脉络中分开,使得文化成为失去生命力的标本,同时由政府出资经营观光导向的园区,也因为经营缺乏弹性,无法随时顺应社会需求进行调整,终将成为政府部门的负担。”这显然违背了地方文化政策制定的基本诉求。因此,如何凸显台湾地方文化的特色和差异性,如何调动民众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建构民众的地方认同,成为后续地方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关键所在。

(二)“社造”运动与地方文化的全面发掘

20世纪90年代前,台湾“文建会”的文化政策仍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理念,但初步呈现出对各县市地方文化特色保存的重视。这种趋势在1993年申学庸担任“文建会主委”后开始日趋明显。申学庸第一次在“行政院长”莅会巡视时提出了未来几年台湾文化建设的几个重点方向,其中针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包括:“1.文艺季的转型,以‘亲、土亲、文化亲’为主题,由各县市文化中心主办,组合成全国性的活动系列;2.地方文化自治化的推动,以文化中心为主体,扮演地方性的‘文建会’角色,统合地方文化行政体系,负责策划、协调和融合地方文化资源;3.建立文化行政工作者的地位,培养文化行政人员的能力与经验,做为推动地方文化工作的主力”。报告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定期举办文艺季活动以发掘和强化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达成“文化地方自治化”的目的。至此,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理念形成雏形,并成为了影响台湾后续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核心原则。1994年,“文建会”将这种理念具体化为可行政策,产生了《充实省(市)、县(市)、乡镇及社区文化软硬体设施》十二项计划。其重要意义在于将过去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规划权开始下放至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组织,同时,将原来相对抽象的建设计划转化为地方社会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站在民众的立场来看,重新发掘“在地性”文化不仅可以挽救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同质化趋势,同时,缓解台湾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正如陈其南所言:地方文化政策的实施“一方面透过改造地方社会来培育文化艺术发展基盘,另一方面透过文化艺术发展来达到从地方社会再造达到整体社会国家再造的目的”。由于“十二项建设计划”的实践理念受到了当时台湾领导人的肯定,同年,以陈其南为代表的“文建会”智囊团提出并掀起了一场名为“社区总体营造”的全民性运动,将台湾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推向了高潮。“社区总体营造”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发展计划;充实乡镇展演设施;辅导县市主题展示馆之设立及文物馆藏充实计划;辅助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空间。“社区总体营造”是一场“通过强调社区文化,对台湾寻根文化思潮与政治对抗力量进行系统性整合的行动,主旨在于建构台湾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凝聚领导集体与民众之间的共识”,其本质是通过文化的手段“重新营造一个社区社会和社会人”。“社区总体营造”方案充分激发了民众的文化想象、权利认知与自发性创造能力,挖掘了曾处于受忽视或停滞状态的边缘文化,将台湾地方文化的振兴及产业化带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政策制定的初衷及其现实效果来看,“社区总体营造”与“十二项计划”的核心差异在于,前者更侧重对“人心”的改造,着重于增加地方民众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感和自主性,建构民众对台湾的“共同体”意识,其最终目标为引导民众“从街头走入小区;从激愤走向长期经营;从议题与事件的抗争走向选民价值观的普遍再造”。因此,“社区总体营造”运动也被描述为“深耕地方基层文化的‘宁静革命’”。其后,1999年“文建会”在“社区总体营造”运动基础之上再提出《振兴地方文化产业、活化小区产业生命力》计划,将地方文化产业单独列为政策对象明确标识,旨在“辅助地方政府推动地方文化产业振兴工作、策办地方文化产业振兴与理论与实务研习工作、办理地方文化产业振兴与经验交流座谈会工作”,同时,政策创新性提出“一乡一物一特产,一村一品一艺文”的发展目标。2000年,“文建会”再次细化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式,在《文化产业之发展与振兴计划》中增加“办理产业文化之旅观摩活动、编印地方文化产业特色简介、实务研讨、经验交流以及成果展示活动等等”。“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以及后续补充政策不断将产业建设措施细化,以全面发掘台湾“在地性”文化产业,同时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与经验的可复制性。不过,此阶段的文化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计划目标重叠、资源浪费,比如“在莺歌地区文化产业建设过程中,经济部商业司的商圈更新计划、县政府的陶瓷博物馆兴建、内政部营建署的城乡风貌改造计划等”在建设目标上多有交叉之处,极易造成责任不清、资源浪费等现象;其次,还表现在文化建设资源过于分散、硬件设施建设缺乏软体配套,比如台湾学者洪菁佩在对台湾地方文化艺术节政策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资源有限情形下,为了建立地方艺文特色,文化资源往往必须分配到少数几个文化项目上,也因此,其他的艺文活动需求相对被忽略或排挤。”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缺乏“政府”内部跨部门、“政府”部门与民间团体之间跨层级的协调配合机制,而这也成为了下一阶段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着力解决的核心所在。

(三)全民动员与行政配合机制的建立

21世纪初台湾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台湾将迎来信息符码的加速流动与传统产业发展竞争的升级。对于台湾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可能是新一轮的文化殖民化与同质化威胁。为了有效面对新的社会问题,“文建会”在总结过去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与教训后,于2002年及时出台了《挑战2008“国家”发展计划》,其中最后一项即为《新故乡社区营造》,内容包括:原住民新部落运动、文化资源创新活用、乡村社区振兴运动、内发型地方产业活化、健康社区福祉营造、新客家运动。随后分别于2003年、2005年出台相应的补充政策《社区营造条例草案》《台湾健康社区六星计划》。与之前的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相比,《新故乡社区营造》及其补充政策的意义在于尝试建立从“中央”到地方,跨部门与跨层级的行政配合机制,着力解决“社造”阶段目标重叠、资源分散甚至浪费等问题。其基本理念是:“政府部门不主动订定计划內容、选定执行对象及执行方式,而只是提示计划鼓励方向与重要价值,执行上完全开放给社区组织提案,进而视其提案之创造性与可行性来决定经费补助的规模。”同时,“文建会”成立了“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推动办公室”应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资源调配问题。其次,“文建会”还制定了包括“补助型计划、分区专业辅导机制、委托专案管理中心、培训计划、特定主题委托研发”五项政策工具,试图在民间提案内容、行政配合机制、资源统合、人才培育等方面建构起分工合理、沟通顺畅的合作体系。更引人注意的是,相比之前地方文化产业政策只注重培养艺文人才,《新故乡社区营造》开始关注吸纳更多的居民群体参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并首次提出培养青少年与妇女两个群体,内容包括:《活化乡村青年组织与活动》,倡导通过“做中学”教育理念,鼓励青少年参与“自主性筹组运动型社团,休闲娱乐型社团,资讯技能型社团,民俗艺阵社团,传统工艺社团,传统音乐社团”,达到培养“全方位的农村青少年”的目的。政策鼓励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课程,参加文化创意的实践等措施,从小培养青少年文化创意的观念和意识,为未来的文化创意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变迁脉络概括为三个重要转向:

1.从“政府”主导转向地方“自治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十二项计划”伊始,台湾开始改善传统式由政府决策、缺乏民众参与的政策制定模式,逐步下放文化规划与政策制定权,主动吸纳地方相关文化部门与民间力量加入到地方文化产业建设中。由此,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越来越贴近地方文化发展的实际,初步呈现出地方文化“自治化”的趋势。从政府的立场来看,这是建构文化认同以巩固合法性的必要过程,同时也有效地弱化了民众的政治抗争行动;而从民众的角度来看,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确实提高了民众对地方文化事务的参与积极性,并培养了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

2.从“各自为政”转向建立行政配合机制。

一个完善的文化产业制度体系需依赖多个部门的互助协调机制,如地方政府部门、经济产业推动机构、地方文化教育与研究部门、媒体传播机构、地方社群力量等等,各部门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驱动产业的发展,形成“整合作用大于个别之和”的合作效应,否则很可能导致地方资源的浪费以及政策执行的困难。以《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为例,如果要顺利实施,就必须“内政部”、“农委会”、“文建会”、“教育部”、“客委会”、“原民会”、“环保署”等多个部门协调各自内部利益分配,并建立部门间互相配合甚至互相妥协。不仅如此,政府部门与地方居民的跨层级合作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从“各自为政”走向社会整体配合机制的建立是台湾“政府”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3.从硬件设施建设转向全民动员。

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主要以推动地方文化硬件设施为主,旨在为地方文化展演提供平台。1994年在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运动过程中,“文建会”开始意识到创意人才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体现在政策中对创意人才群体的重视与培养。直到2008年《新故乡营造计划》才真正意识到广泛动员各界居民的重要性。“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自我维持、独立运转的封闭系统,其要不断获得资讯、智慧、技术、资金以及自然资源等支持,避免过多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而通过智慧等资源等不断投入与优化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并实现再扩大生产。”这里的“智慧资源”不仅仅包括创意人才,还包括实现产业政策目标、普及产业发展成果的民众等等。其次,从政策的政治指向来看,只有将尽可能多的民众有效动员起来,才可能为地方文化产业政策及产业建设寻找合法性,同时“将底层的民主力量从议题抗争引向生活价值观的再造,以最小的代价成功完成社会的认同再建构”。这是台湾文化产业政策理念与实践层面的一次重要转变。

五、结语

第8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市场营销和网络营销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产品。因此,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的策划方法,就是网络营销中的一项技术因素。产品是企业销售的核心,有些企业出售产品,有些企业提供服务,我们把产品和服务统称为产品,针对产品的各种展示与属性的体现,针对产品的理念的策划,统称为产品策略。在网络上,要想更好地展现有形产品,让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的特点,就要策划网络营销产品策略,通过产品展示页面,展示产品的全部特征,更好地把产品推销出去,这就是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策划的目的。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应该从如下五方面展示产品,最大化地利用产品策略的策划方法,推广企业产品。

(一)根据产品性质与类型策划产品策略的方法。

根据产品性质策划产品名称,根据产品类型策划产品信息,是策划产品策略的第一步。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类型,企业可以策划产品的名称、产品描述和产品信息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内容,很多企业都忽视了这一点。消费者想要购买产品,会有一定的需求和欲望,但是网上产品品种繁多,品牌各异,如何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消除疑虑并转化为购买,最重要的就是消费者确认产品的性质、类型、名称和产品信息。例如,京东商城策划了“美国车厘子”产品的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策划的产品策略根据产品的性质即水果属于生鲜产品,在网络销售时,消费者最大的担心就是产品不冷藏会变质变坏,因此在策划产品的名称策略时,要第一时间消除消费者的顾虑。因此,京东在策划产品策略时,在页面的标题中标明“京东自营冷链配送”,在产品详情描述中标注了存储方式为冷藏,在产品性质中突出了美国空运的车厘子,大小均匀,个头大等详细信息。因此,根据产品名称、产品信息、产品类型、产品描述的策划,消费者可以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用一分钟时间抓住最重要的信息,消除购买的疑虑,快速促进消费者购买。

(二)根据产品质量策划产品策略的方法。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顾客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购物。但是消费者最担心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在网上进行购物,消费者可以对购买的产品进行评价,当顾客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顾客就会给出中评、差评。其他顾客在购买这个产品之前,会通过评价了解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如果评价不好,顾客就会慎重购买此产品,所以商家对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都非常重视,这也是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策划的一个内容。产品的质量是从产品的详细描述和顾客对产品的评价中体现出来的,因此策划产品策略的第二步就是策划产品的特点并展示顾客对产品的评价,让消费者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产品的质量。例如,京东“美国车厘子”产品质量的策划,从产品特色、产品营养、进口资质、顾客评价等方面来策划。通过策划产品特色,让消费者了解美国车厘子的独特之处;通过策划产品营养,让消费者了解车厘子富含维生素、铁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让消费者吃出健康;通过策划进口资质的展示,让消费者吃得安全;通过策划顾客评价,让消费者了解其他顾客的购买体验,利用其他顾客推广产品,达到了产品质量策划的目的。

(三)根据产品品牌策划产品策略的方法。

在网络营销中,经销商与生产商的品牌同样重要。一方面网上信息量不断增多,要使浏览者注意到网上的产品,必须拥有明确、醒目的品牌;另一方面,由于网上购买者可以面对很多选择,而且网上的销售无法进行购物体验,因此购买者对品牌就更加关注。所以,策划品牌策略主要是策划产品的品牌和经销商的品牌效应,是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策划的第三步。例如,京东用了10年时间打造自己正品行货的品牌,京东在“美国车厘子”产品品牌的策划上,也沿用了正品行货和全国联保的品牌标识,并告知消费者京东自营的好处,让消费者放心购物,更能让消费者成为老顾客,重复性购买产品,这就是产品品牌策略的体现。

(四)根据产品包装和物流需求策划产品策略的方法。

网络销售的产品是面向全球的,目前很多卖家都是采用物流公司来解决产品的运输问题,对于一些易损坏的产品在包装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以免在运输中出现产品损坏,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心情。包装策略和物流策略策划的好坏能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并增加销量,这是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策划的第四步。例如,京东在“美国车厘子”产品包装和物流的策划是和产品的品牌策略结合在一起的,在介绍京东自营产品“享受3大京东特色服务”上来体现京东配送快、安全性高的特点,策划了京东的3大特色服务即便捷的配送方式、灵活的支付方式、优质的顾客服务。在配送方式中,策划了产品的物流和包装策略,会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提升销量。

(五)根据产品对应的目标市场策划产品策略的方法。

网络营销的目标市场是以网络用户为主,由于网民数量的不断扩大,网上销售产品种类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所以企业要对销售的产品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网上销售,提升企业销量。例如,京东在“美国车厘子”产品目标市场的策划中,利用“特色食谱”来说明车厘子产品老少皆宜,可以和其他水果共同制作果酱适合老年人食用,可以制作水果冰棒适合年轻人食用,可以做成水果沙拉给小孩子食用等。这样的策划方法突出了产品对应的目标人群广泛,也能激发消费者购买产品并加工产品的欲望。因此,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策划产品策略是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策划的第五步。综上所述,企业能根据产品的特性与类型、产品质量、产品品牌、产品包装和物流需求、产品的目标市场5个方面来策划产品策略,好的产品策略可以达到优化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转化率、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

二、结语

第9篇:特色年会策划范文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全县发展改革的工作会,更是一次项目建设的部署会。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2014年发展改革及项目建设工作成绩可圈可点,可以归纳"六个"卓有成效:一是经济调度卓有成效,为县政府调度经济运行和科学决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年终主要经济指标全市位次均居前六;二是投资争取卓有成效,全县争取政策性资金====亿元,其中通过发改渠道争取===亿元,充分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全年共审批各类项目===个,省、市、县===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四是规划编制卓有成效,及时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五是项目谋划卓有成效,============================等重大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六是特色商业区建设卓有成效,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省评审,正在报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下面,针对2015年发展改革和项目建设工作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深化一个认识,统筹两个目标

深化一个认识,就是深化新常态蕴含新机遇的认识。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总体来看,经济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改变的只是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难和险在增多,但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常态就是新机遇,我们必须善于捕捉机遇,发挥优势,牢牢把握推进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中赢得新发展、抢得先机。

统筹两个目标,就是要统筹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规划目标。要准确研判发展形势,科学拟定对策措施,确保"十二五"圆满收官,为率先全面小康和"十三五"做好坚实铺垫。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必须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是一条底线。

二、突出两大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突出两大重点,就是要突出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两大重点。一是要加快推动转型升级。要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加快转型升级是关键,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调结构、推转型、促升级,要坚持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差异化协同发展,形成布局合理、体系优化、辐射有力、有机互动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布局。二是要继续深化改革促开放创新。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全力推进创新,在适应新常态下增强后发赶超动力活力。要进一步强化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推进改革,聚焦、聚神、聚力狠抓改革措施落实,把改革的红利转变为新的发展动力,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发改部门要牵好总、负好责、绘好图,继续着力推进投资领域改革、招投标和项目监管制度改革、民营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投资环境制度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业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抓好四项工作,就是要抓好经济调度、项目建设、政策性资金争取四项工作。

第一,要抓好经济调度促发展。近期,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意见,明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国内和国际、政策督促与调整完善这5条基本原则,对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发改部门要认真学习,学以致用,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要未雨绸缪,正确应对,提高制定政策措施的精准度、精细化。要切实把经济运行调度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认真谋划好、推进好,特别要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把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细化分解到月、到季度。要优化经济运行调度方式,科学把握经济运行调度的方向、节奏、力度,对经济运行调度中出现的难题及时妥善解决,确保全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要加快项目建设扩投资。围绕2015年实施的123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十大民生工程等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必须在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在项目融资方面,要进一步转变投资方式、创新投资模式,积极探索,敢闯敢试,加快形成投资主体自主决策、政府调控有力有效、融资方式丰富多元、市场环境公平开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既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特别是要瞄准国家投资政策方向,瞄准有增量的投资领域,在做大增量上发力,又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国家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政策措施。二是在项目建设方面,立足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竣工率,加快实施一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政府性投资项目要做到精准精细,一旦进入项目单子就不得随意增减,相关部门就要抓紧推进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在项目储备方面,要积极对接国家 投资政策,围绕投资导向争取项目。要围绕构建"七大格局"打造"三个方城",精心谋划和编制一批重大项目,以此带动投资,促进发展。

第三,要抓好政策性资金争取。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在争取政策支持上做到了精准发力,并且很有成效。我们要对近年来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进一步进行认真梳理、深入研究,挖掘对我们有利的政策信息和政策线索,最大程度实现政策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实物化,让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要抢抓中央推出的"7个重大工程包"和"六大消费包"等政策机遇,深入研究,主动对接,全力打好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的组合拳。要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梳理,哪些支持政策已经落实、落实的进展如何?哪些支持政策尚未落实、如何进一步推动落实?同时,认真审视和厘清转型发展方向,合理规避和防范转型发展风险,探索出一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之路,一条地方政府财税体制深化改革之路。

第四,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编制好"十三五"规划,事关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会上印发了《编制通知》,要严格按照通知精神进行操作。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务必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十三五"规划要突出重大思路、突出重大目标指标、突出重大项目、突出重点工程、突出重大改革、突出重大措施,这"六个突出"是规划编制的根本遵循。更加注重遵循发展规律,规划编制要充分体现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注重规划衔接,下位规划要主动与上位规划衔接,同位规划要与相关领域、地区规划衔接,使各类规划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务必要谋划好新亮点、找好支撑点、寻求好着力点,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全力服务一大工程,重点推进一个建设

全力服务一大工程,就是郑万铁路方城段及方城站工程。高铁项目是全县人民的所想所盼,方城设站,是举全县之力,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争取的结果。现在已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它的开工建设,必将引领方城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方城打造"高铁经济"提供了契机。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服务好高铁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高铁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沿线乡镇、街道要搞好本辖区高铁项目建设各项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高铁从开工到通车,整个施工期间顺利进行。二要做好规划管控。郑万高铁方城段线路已经确定,标示桩牌大部分已栽装完毕。各乡镇、街道要围绕本辖区线路定界点,以桩点为中心,做好线路两侧规划管控工作,确保不发生突击抢栽、抢建等现象的发生。三要创优施工外部环境。要搞好两个对接,一是与施工企业搞好对接,要准确了解进场路线及需占地毁青底数;二是与村组干部搞好对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要搞好正面宣传引导,让群众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该补偿的一定会补偿兑现到位。四要规范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下拔到各乡镇、街道的各项补偿资金,要设立专户,专帐管理,确保资金的规范、安全运行。乡村两级干部负责资金的补偿兑现。县高铁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单位将跟踪督查资金补偿兑现、使用管理情况,严禁把补偿资金挪作他用。

重点推进一个建设,就是特色商业区建设。特色商业区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要求,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而规划建设的重要科学发展载体,要坚持把特色商业区作为吸引服务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聚集的重要平台,立足特色,准确定位,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完善特色商业区领导管理机构,组建领导班子,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特色商业区建设发展的项目推进及日常工作。二是研究制定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特色商业区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和考核评价办法,切实增强特色商业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持续加强项目建设。以目前特色商业区在建项目和计划新开工项目为基础,督促凤瑞办和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推进中原国际电子商贸物流港、百信购物广场、鸿福物流配送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省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17号)精神,以北上广深等地为目标区域,筛选出目标企业,制定招商引资线路图,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六是建立健全统计监控体系。统计、国税、地税、商务、住建、环保等部门,针对省定门槛目标和考核评价指标,切实建立健全特色商业区统计监控平台,明确监控单位,有序推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确保2015年特色商业区顺利跨入省定门槛。

四、提升三项能力,强化四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