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第1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仪式上,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讲师团,并为讲师团成员颁发聘书;举行了优秀传统文化图书捐赠仪式;启动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山西省红领巾体验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是我们当代少先队员的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已经拉开大幕,少先队员们可以积极关注,并且参与到快乐的实践体验活动中,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聆听讲座

省少工委经过严格的挑选,在全省范围内确定120位专家学者和社会热心人士,组建了山西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讲师团。讲师们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研究有成果,而且十分关心、支持少先队的工作。他们将根据全省少先队工作计划,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走进校园,为同学们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期待精彩的讲座吧!

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省少工委专项筹集了价值1400万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向全省7万多个少先队中队集体进行捐赠,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少年儿童心里。

当我们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时,当我们学讲一个个如“精忠报国”“闻鸡起舞”“一诺千金”等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时,一定能够感受到蕴涵在其中的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中华优秀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参加汉字听写大会

第2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小学校园建设;现状;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25-01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生和教师在校园教育实践中长期积累、沉淀的文化内涵。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对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应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提升小学校园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现状进行相应分析并积极探讨有效途径,不断促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1对文化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当前小学的教学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对文化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现象,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得到正常展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过于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既不注重对教师的文化建设,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学校生存状况,同时也不重视对学生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沟通交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策划、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1.2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人文精神。小学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所有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学校没有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使得相应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不符合学生的需求,难以取得实际效果。一些小学在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过于强调社会规范,给予了学生太大的道德负担,还有些小学过于强调学生的义务,忽视了学生的权利。这些行为严重偏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1.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在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設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现象,过于注重建设形式工程,而没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一方面有些小学的在文化建设工作只为应付教育局过其他上级领导的检查,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只做表面工作,注重形式主义,没有起到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不到位,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布局凌乱,没有合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存在着文化设施不完善、利用效率低的现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重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只有小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才能够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促进小学校园文化发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对此,小学教学领导人员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摈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2.2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首先,要加强小学的师德建设工作,运用合理的奖励机制和培训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完善各种文化设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校园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应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教育。例如:可以开展经典朗诵活动,让学生领悟中华经典的魅力。

2.3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持之以恒。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积淀形成的,所以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过程中,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应持之以恒,切忌建设表面工程和形式工程。小学领导人员在校园文化内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责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持之以恒,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履行好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保障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和效率。

3.结束语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小学生存发展的基石,对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文化建设活动中,应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强化小学文化建设质量和效率,促进小学教学工作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希望,冯丽.传承崇实文化·奠基幸福人生--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纪实[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7(1):17-18. 

[2]蔡晓芹.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继承[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6):20-21. 

第3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不断吸收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经过高校教师、学生的再加工、共享、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受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是大学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有一定的个性品格,蕴藏着历届师生对学校的宏观认知,是历届师生的精神纽带和精神传承。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融合多元文化,对多元文化的深入认识、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实质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经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优秀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自主选择和共同趋势。

2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特点分析

(1)各类文化资源信息化程度加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校园文化传播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要求应该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提供和传播学生需要的文化资源。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园文化传播的方向就应该与学生需求的目标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加有序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

(2)校园文化利于学生优秀素养养成。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变得更加自由、独立,个性化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个体间的差异性逐渐凸现出来。校园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正是大学生个性张扬、综合素养提高的过程。当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被大学生在校园中传播时,对于参与者和旁观者来说都有一定的育人效果,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产生精神层面上的深远影响。

(3)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难点。每一项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沉淀,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也需要长时间的尝试和摸索,并不是几次实践就有效果的。在如今的校园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只是停留在表层。这种表象的工作对于现在趋于理性的学生吸引力很小,而且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建设在城市的郊区,距离市中心文化区较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化气息较少。这些都导致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很难传承。

3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策略

(1)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共享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在校园网上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最合适的方式,设计相应的模块和相关活动,使校园网络平台的传统文化传播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如今网络已经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等资源,用先进的方式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

(2)手机是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方式在校园进行传统文化传播。武汉理工大学郑少山在398名本科生中进行了调查:发现平均每人每月上网流量4956.3M(含wifi),约75%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别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更是让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随着4G网络时代的到来,相信这个信息传播阵地必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学生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网获取知识,以及日常交流娱乐已经成为一种必要方式。现在手机已经形成了一种无线终端,如果学校在校园内增加不收费无线局域网访问服务,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就可登陆网页浏览文化知识,时间一长,就可以塑造一个健康的文化性网站。加强对移动网络环境下传统文化在校园网络传播特点研究,更加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产品,是进行校园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工作。

第4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1.重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培养,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在知识、信息社会化及竞技体育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体育文化所体现的健与美、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当今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竞技体育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课外活动的主体,民族地区高校也是如此。这些高校,虽然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氛围,但忽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象较为严重。体育课堂、业余健身中到处充斥着国际流行体育运动项目,就其存在的形式来看,也多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项目与我国100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仅是凤毛麟角。在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认识缺乏、兴趣不浓,甚至出现了否定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趋向。

2.重视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忽视常态化。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各自重视程度的不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一部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重视活动开展,但对于师生业余健身却没采取导向措施,忽视了传统体育开展的常态化。竞技体育的健身价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识等功能不容置疑。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这不仅是传播民族价值观的最佳载体,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文化元素常态化的缺失,是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不健全、不完善的体现。

3.重视现代体育社团的建设,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发展。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自律为主体活动团体,通过社团组织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了多色彩、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但仍有诸多弊端,如民族文化元素较少、对学生民族情结和精神文化建设缺失等。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团较多,其中也不缺少现代体育社团,多进行竞技体育项目的活动,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全面素质起到培养作用。而单纯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设立几乎没有,有些关于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如武术归入体育社团、民族舞蹈则列入艺术社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与传统的文化模式和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不应有的冷淡甚至背叛。民族地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设传统体育社团,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人文素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民族人文意识的养成。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应根植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其母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重义崇德、宽厚、礼让为理念,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民族文化教育,是通过内化的形式,从认知、感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自主性。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人文意识,在校园文化中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内化大学生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体育人文素质、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和民族人文意识。

2.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交相冲击,各种思想互相交织,各种观念互相碰撞的时代,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己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德失范严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紧密相连,作为教育的内容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重义崇德、轻利的思想,强调集体高于个人的集体观和民族观,引导着各民族和睦相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体育文化已成为群众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具有真、善、美的整合价值。民族地区高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可对学生这种民族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品质,从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拓展和道德情操的提升,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3.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传统体育的教育保护。民族地区高校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保护重任。虽然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传统科研、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的大众化、常态化较差,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传承都是从学校的层面来完成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率先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培养传统体育人才,为基层输送传统体育指导者,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的普及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三、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

1.重视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经过历史的洗礼,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跨越古今,不同的地域诞生了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形式:既有修身养性、以柔克刚的项目,又有勇猛刚毅、斗智斗勇、竞技等内容,还有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优美肢体表演的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是根,丢失了根,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浮云。因此,学校(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迅速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由此,校园文化建设才可能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民族地区高校依托本区域民族传统构建体育文化,既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给学生的交往提供别样的平台,促进学生间交流和团结,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

2.创办民族传统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社团是在团委领导下组织成立,给有相似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同学打造的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组织,负责一些体育项目的宣传、推广传播、组织竞赛、联络社会相关的体育活动。民族地区高校要鼓励学生创办各种项目的传统体育社团,支持社团宣传、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和技能、组织竞赛,使更多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吸纳传统体育爱好者。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健身、愉心、民族人文功能的了解,进而在闲暇时间通过传统体育进行健身,丰富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传承。

3.加强体育健康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大学体育健康课是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兴趣爱好、掌握相关运动技能,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用传统体育进行健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开花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民族传统体育多简单易掌握,应选择具有实践意义、教育价值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增加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广泛传播传统体育文化。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也要自主研究传统体育理论,学习传统体育技能,加强科研能力,为传统体育在高校发展作出贡献。

第5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一)二者相结合符合时展的要求。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和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不止一次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也应该抓紧时代命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跟紧时代的脚步,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来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把这种自信加之于自己的学习中来,作为一种动力。[1]

(二)二者相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当前竞争环境压力大,如果办学不佳,将很难继续招生。当前,学生选择高职院校也不再盲目,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来考查学校。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真心关注学生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静心学习”,除了学习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学生好了,高职院校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三)二者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着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可以获得更快地成长。尤其是能够形成遇到困难积极面对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2]

二、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具体则可归纳为四种形式: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方面的如秦砖汉瓦、服装服饰、茶和茶具等等,精神方面的主要是道德和文化理念,制度方面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行为方面的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父慈子孝等等,很多行为方面的传统是在精神方面的传统指导下的。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融入的还是精神层次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一股脑儿地放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里,而是需要选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度最高的元素。

(一)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一般来说,校园建设中也需融入一种文化氛围。比如,很多院校都有孔子塑像,这一塑像则代表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尊敬。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科多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所以,校园名人画像或者是名人名言中都可以借用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手工艺人,如木匠“祖师爷”鲁班等等。这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建设能够给高职院校的校园中融入一种浓厚的尊师重学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行学习活动。[3]

(二)有针对性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公修课。传统文化方面的公开选修课是很多学生喜欢的科目,学习这门科目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相应课程的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以营造校园的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氛围,健全学生的人格。

(三)鼓励学生组织传统文化社团研究,通过支持社团活动来对全校学生产生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离不开学生社团,学校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设传统文化的研究性社团,多举办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重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

(四)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节日来丰富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很多节日的含义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比如端午节,纪念屈原,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通过对节日的深层次理解,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将院校打造成培养优秀学生的摇篮。传统文化精神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恽达明.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J].中国科技信息,2009(03).

[2]沙聪颖.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11).

第6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必然性;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的必然性;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提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具体实施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13Y67)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同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每个华夏子孙的光荣职责。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应义不容辞的担负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但是,纵观近些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潮起潮落,其原因和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不明确定位不无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也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如何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高校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明确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地位,把民族传统体育化教育工作做好。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活动主体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加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一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物质财富,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风尚等内在的精神财富校园体育文化在广泛吸收体育文化的营养下,在高校这个培养人的地力形成了受政治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文化风尚等力面制约的特殊文化形态下在不断构建自身的同时完成了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完美交义在教育功能力面,校园体育文化显示出了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立时空性从这一点讲,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与未来社会发展同步性的水恒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应体现出一种选择性。

2 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必然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她在文化的流变中逐渐形成种有形的、外显的民族文象征,使民族文化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而前。锻炼着人们的身体,娱悦着人们的身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强健师生的体魄,增进其身心健康,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所在。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是影响华夏各族人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传统。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不能仅存于博物馆和图书馆,还应活跃在当代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创新。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有助于使每位有志于为民族未来贡献自己才智和心血的大学生,都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分析、变革、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剧烈冲击与碰撞下能够坦然地、理性地面对,取长补短,健康发展。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应担负的责任。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纲要》中明确规定要“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救理和推陈出新工作。”地下环境各异、宗教信仰小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对于公众体育设施薄弱的中国而言,少数民族运动会所挖掘出的各种运动项目,改变了大众的健身观念,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从不知到晓,继而到喜好、到亲身参与是体育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具体体现,开展范围从少数民族地区,逐渐扩大到周边地区,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民族体育运动,其这种带有民族气息而又简单的运动项目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来推广和应用,在增进人民健康的同时来发展和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以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必然的。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也是必然的。

2.1 高校应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常言道“坐着说,不如起来行”。高校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更不能只说不做,而应身体力行,做个认真履行自己神圣使命的践行者,积极地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国家历来就重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原国家教委在1992年就下发了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首先要解决校长、任课教师、体育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在学校顺利地推开、发展起来”。并且还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各级学校体育教学部(室、组)的负责人深入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内涵和意义,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止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级学校历次的体育课程纲要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逐步增多。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开展并小尽人意,西方竟技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相当肤浅甚至允满误区……这些无疑影响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高校要积极地行动起来,要有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做好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2.2 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我校还是一片空白。这个课题将是我们以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3.1 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所具有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沟通情感、愉悦身心、教育教化、文化传承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等功能对良好校风体育文化的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民族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体育精神环境和体育文化气氛通过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于我国产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日,掌握其技术和知识,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达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余所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体育人文索质、体育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使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得到很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

3.2 补充和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日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许多项目是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最好力法和最具实效性的健身运动把那些适合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日通过认真筛选、科学地改造、加工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来,就能极大地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对于适合于自身的、自已感兴趣的健身力法和健身形式有了多样化选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具有良好终身体育理念和行动的建设者,因此,体育教学要以终身健身为出发点,而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征,正适合这一出发点,现代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日的结合,不仅可以拓宽锻炼项目的种类和数量,体现智慧的和谐发展观念的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拓展其生存的理论空间和实践空间,以弥补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西力后现代体育意识的片面性同时,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已的锻炼项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了大学生对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也增强了他们爱校爱国的热情。

3.4 有助于师生终生体育理念的形成

民族传统体育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偏重于修身养性、怡情铸志,其健身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促进体能的发展和体制增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功能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其健身特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活动力式简便易行,老少皆宜,且功效显着,因此,与我国现阶段社会特点和人民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相适应,容易使人形成终生体育的理念。

3.5 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校园人与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学校体育目标制度和准则产生认同感,并以作为学校一员所具有的使命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把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构建和谐校园,民族的团结尤为重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决定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增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向心力,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与人在运动中容易产生共鸣,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情感的同时,在运动中同学之间密切配合,真诚交往,从而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使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个校园中和睦相处。

3.6 有助于继承、弘扬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在民族体育中将一些传统的文化印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同时,它又在相当程度上填充和弥补着现代体育的不足,在更特殊的层面上满足着现代人教育、娱乐、健身的需求。今天,我们有选择地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引入学校,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推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少数民族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与健身价值。目前,我国已挖掘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977项,其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达676项。在多资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中,许多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与教育功能。此外,民族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传承的载体,在生动活泼的民族体育活动中,青少年还会受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礼仪、民族伦理道德以及生产、生活技能等到方面的教育,如彝族的飞石索、蒙古族的骑马、拉祜族的射弩、傈僳族的过溜索、傣族的划龙舟、苗族的爬花杆、佤族的狩猎舞、哈尼族的栽秧舞等都是人们采集、狩猎、游牧、农耕生产活动的基本技能。开展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生产生活技能,提高生存能力。

4 结束语

学校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对于培育校园精神捉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交织,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民族传统体育项日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融入到高校体育中,师生积极参与,携手努力,共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广泛开展,从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社会主义新体育文化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要全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为我们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普通高校应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中,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和智力等资源优势,明确自己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合理定位,积极担负起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责任,使之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16-18

[2]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

[3]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下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Z].教体厅[1992]8号

第7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自考校园文化,是指把自学考试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自学考试教育实践活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有关自学考试物质形态、法规制度和精神成果等方面的综合体,表现为自学考试的社会文化环境。自学考试校园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表现在自考校园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内涵上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即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然而,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固定的校舍和教学场地,其校园文化表现形态也不像普通大学那样具有显性特征,没有普通大学校园文化那样给人以可触、可感的印象。但是,它同样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类型。

全日制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优势是开放性强、灵活度大,不足的则是自考生组织松散,缺少互动和必要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容易忽视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如何利用高校的优势,开展自考助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一、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创新的考试方式———传承中国的考试文化。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中国悠久的考试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西周进行了“选士”、“贡士”等选拔活动,西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应运而生。由于其操作的简便性,选拔的相对公平性,加上对民众控制的隐蔽性,使它得到了大部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一致认同。故后来历代封建王朝大都利用这种便利手段选拔人才,从而把考试手段推向极致,并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烙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就是这种考试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国家主考,教考分离”、“考试的全民性与开放性”和“国家行政对学历的权威认可”。自学考试也把选拔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功能,用国家权威认可的方式强化这种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这些都说明国家赋予自学考试最高的权威认可。

2.鼓励自学———传承传统文化中教育及自学成才思想。我们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让受教育者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更多的养分,从而使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自学考试的学习和考试形式,从教育观念上来说仍然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一是传承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二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三是传承了传统文化的学习观。此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自学成才一直是广大学子长学问、谋出路的主要方式。由于封建时代教育发展不足,人民无法享受系统的学校教育。1980年代初兴起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学成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自学考试本质是一种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它没有固定的教学设施,不规定统一的学习时间,不局限某种学习方式,只把最终考试结果作为一种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客观上要求广大考生发挥各自优势,鼓励自学成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多年实践中积淀、凝聚而生成的代表自学考试特点,反映自学考试共同精神、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特征的自学考试,其核心就是倡导自学成才精神,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学成才的思想。

3.变革了传统的考试———更正了传统的成才思想。虽然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科举制的某些特征,但它在传承传统考试文化的同时,扬长避短,它继承了传统考试文化中的有益部分,而摒弃了其中的糟粕,创造出一种与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全新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上,尽管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应试的某些痕迹,但它已不是科举制的翻版,而是新形势下国家教育考试的一种新的形式。我国古代所谓的“成才”,大多是出将入相,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光宗耀祖,而对商人、农民、技工、演员等则嗤之以鼻。而在我们现代社会,提倡“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自考开设科目也是多元化的,既有传播学,也有药学;既有行政管理,也有土木工程、建筑经济管理;既有金融,也有商务秘书……科目开设的广泛性充分说明了自学考试的成才观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侯拜相”。

二、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构想

(一)开展全日制自考助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指的是超越于知识传授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是一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在助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关怀精神、审美品位、创新精神、儒雅风范、合作意识、责任追求等人文要素的总和,是高尚的价值取向。这不仅可以弥补自学考试制度对考生校园文化熏陶方面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有用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的各项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克服自考生中存在的纯应试的社会偏向和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强化自考生对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学校、教师与自考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自考生在通过学业考试的同时,各方面素质都同时得到提高,为自学考试助学工作这一崭新的教育办学形式得到和谐、稳定、持久的发展。

在自考生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自考助学这种考试形式不断被社会有志青年认可,参与全日制自考助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江汉大学开展自考助学至今已有八年的历史,八年来,一直在探索利用高校的优势,开展自考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由于江汉大学将自考助学作为成人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创建校园文化,创建品牌质量意识,对考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这种良性互动关系也充分说明在自考生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意义。

(二)有自考生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

多年的实践,江汉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潜藏于校园、弥漫于校园的巨大的心理场,成为显形于自考生行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1.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又称规范文化,指高校的共同制度和独有制度,如各种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和模式、规章条例、群体行为规范、传统习惯等,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则。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把建章立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江汉大学对自考生的管理已经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了一整套规范有序的规章制度。全日制自考助学新生入学后,学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学校领导到会讲话,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自学考试的特点、规律,教育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搞好学习,希望他们要以学校主人翁的姿态,为学校的荣誉争光添彩。在每次参加自学考试前,召开全班学生考前动员大会,要求同学们端正学习动机、勤奋刻苦学习,争取考出优异成绩。同时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强化自学考试考场考纪考规,杜绝在考试中出现舞弊现象。每次自学考试结束后,组织助学生认真分析考试的得失,开展如何正确面对考试失利方面的主题班会,帮助他们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对稳定助学生情绪、疏导消极思想作用明显。每学期对每位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学生档案,每学年在助学生中评选先进个人、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有形的和无形的规范和约束两种形式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形的主要是指通过高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有形的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制度以文字形式明确阐述,提出了应做、能做和禁止做的事项,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予以惩罚。这些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既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需要,还能使这些制度转化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师生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这样可以抑制自考生的错误行为,促使其转变为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变为习惯后,外在的约束作用也就内化为自觉的要求了。无形的规范约束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

2.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主体言行中的活文化,包括师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在宣传、文艺、体育活动中,融入思想道德内容,既提高了活动的品味,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又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引导自考生的价值取向。几年来,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助学生与全日制普通生一起参加学校运动会,共同参加学校及学院各项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多方面的,由学生会、团委会负责刊出的宣传栏、通讯栏等宣传和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以物载道、以文传道,弘扬主旋律,鞭挞不和谐音等,反映自考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全校开展的篮球比赛、网球操比赛、朗诵比赛、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中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深得自考生的欢迎。由自考生学生会团委会组织的迎新文艺晚会演出的节目异彩纷呈,充分展示了自考生多方面的才华。开展捐助白血病患者等献爱心活动,到社区离退休教师、孤寡老人家里义务家政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这种灵活生动的形式,尤其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利于消除逆反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育。

3.加强校园组织文化建设。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班级事务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辅导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助学班班风与学风建设的成败。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采取竞聘上岗、选择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担任助学班的辅导员。并通过选留部分优秀毕业生来担任助学班的辅导员,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些辅导员是过来人,对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动态比较了解,所以与他们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容易沟通,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职责,每周召开辅导员例会。每年评选优秀辅导员给予奖励,在评选优秀班主任过程中,也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指标,规定优秀辅导员必须是在自考生班级的到课率、自考生参考率及各门功课的考试通过率及参加社会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状况等指标都达到优秀,这大大激发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辅导员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员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广泛开展个别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班会讲评工作,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参加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协调、联络任课教师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工作,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生干部的选拔和考评制度。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团委会和学生会在招聘学生干部时,采取自愿应聘,竞争上岗。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工作,既锻炼了他们自己的才干,又大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学生干部进行了一学期一次的工作考核,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干部工作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了学生会组织,学生会团委会的领导骨干由学生通过竞选产生,每年学生会团委会都要进行改选和充实调整,这些都是每位学生自我推荐、参与竞争的良好机会,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报名踊跃,这既成为学院选择学生骨干的极佳机会,也为学生崭露头角提供良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广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主动参与,同时也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场所。

4.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底蕴内核,包括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的价值观、办学风格等,是校园文化中最具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精神文化的建设自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层次。具体而言它包括师生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与信念等,其中价值观与信念是最基本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审美鉴赏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的思潮和颓废的艺术形式的影响和侵蚀。

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无论是制度文化还是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都是相互依存、交叉渗透、紧密结合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江汉大学自考助学班由于有了独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统筹规划,使自考助学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有了独特的品牌优势,因而在青年学生中有着较大影响力。

三、高校自考助学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尚待解决的问题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完善机制问题。全日制自考助学校园文化活动要持续长久发展,加强完善机制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基地支持机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多需要场地、音响、实验室等基本条件,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要将全日制自考助学纳入高校长远的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自考全日制助学基地,不能可有可无,或者把自考生当成高校中的游击队。其次,经费保障机制。校园文化活动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合理的经费支持是决定校园文化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要确保经费到位,使用有效。最后,创新激励机制。要保证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出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对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指导老师、各类比赛成绩突出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问题。校园物质文化,又称载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包括高校校园中有形的教学、科研、活动和服务的设施设备以及校园的绿化、美化等,如教学楼、文化活动场所、校容校貌等,这些物质设施体现着大学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可以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要建设一些有学校特色的、深厚文化涵义的雕塑等人文景观,为师生开展校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张挂名人画像、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保证助学的环境条件,创建具有自考生特色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8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Abstract: “green ecotype” the campus culture is one kind of green, the ecology progressive culture, it has the core values construction, the modern reform view spirit, the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fusion value dimension. “the green ecotype” the campus culture's foundation must take humanist as the basic point, tak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key, take innovate the system as a turning point. This article makes th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uses for reference take the time as th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struction's under campus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关键词:“绿色生态型” 校园文化 价值维度

Key word: “green ecotype” Campus culture Value dimension

注:该文系河南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绿色生态型”的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绿色文化,反对垃圾文化,是健康无害、引人进步、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文化。其次是一种生态型的文化,是协调、可持续发展、孕育生机和活力、对不良文化具有免疫力的动态文化。新时期“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就是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使各方面和谐创建与发展。

一、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

(一)核心价值观构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对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行为方式的调控,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我国高校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基础和实践纲领。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志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二)现代改革观精神

建设“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就要融入现代意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遗产,但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抵触的部分内容也往往被继承。传统文化强调学生学习的勤与苦,而现代意识倡导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审视传统文化中有碍现代化进程的保守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未来的标准来对待今天的校园和学生,寻找新的生长点。积极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以未来社会需要为导向,构建起具有现代意识的绿色生态型化建设体系。

(三)多元价值观融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多元”的社会思潮构成了矛盾统一的整体。我们既要坚持“一元统领”、“协调有序”,也要坚持“兼容共生”、“和而不同”。在引导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同时,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冷静观察、辩证分析,区别层次、妥善应对。

二、“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创建

(一)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基点: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层次。因此,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基本着眼点和基本着力点是以人为本。高校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客观务实地营造有利于师生研究创造的氛围。

首先,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在高校校园文化互动过程中,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创造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一般应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激活校园文化。学校应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在校园中的归属感,实现学生与教师以及整个学校环境的平等民主和良性互动。二是学生通过发展自己延续校园文化。年年相续的学生不仅把清新的气息带入了校园,同时又将大学的文化和传统扩展到社会,是学生在维系和延续着大学的传统和文化,他们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过程,实际也是校园文化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过程。

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高校校园文化互动过程中,教师是除学生以外的另一主体,是他们使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充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的行为对大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他们的文化创造成就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他们的教学活动起着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发挥高校管理者的保障作用。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养成什么样的校风、学风等,都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在表现。领导的风格影响校园文化的形成,领导的主张引导校园文化的方向,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局面下,有些高校领导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从而影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正常开展。所以,新时期的高校领导者,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决定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从学校校风的形成、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

(二)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关键: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科学系统地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一是针对校园文化弱化现象,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要使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规模建设、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等统筹兼顾,合理谋划,形成软体和硬体合理结合的学校发展规划。二是要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相配合,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目标和措施,确保软体不软,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其次,传承优良文化传统。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也要传承学校校园文化的优良传统。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背景,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学校,每一个特色学校都有与众不同的气氛,这是学校过去几代乃至几十代人共同创造出来的。若想传承优良的校园历史文化,一是要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通过资料记载来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二是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立志成才的决心;三是要继续发扬老教师的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召力。

(三)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契机:创新制度

首先,引进CIS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CIS应用于大学是指学校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播系统,传达给学校周围关系或团体(包括学校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促使其对学校产生一致的认同与价值观。学校品牌形象的建设,就是将CIS的理念与技法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就是MI(校园理念识别系统)、 BI(校园行为识别系统)、VI(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校园理念系统应包括学校教育思想、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同时也阐述校园价值观、人生信条,是学校学术思想、学风、教风等各种精神文化的浓缩,对应着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最高层次文化的体现。校园理念系统建设包括校园精神设计和校园风格设计。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指导,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培育高尚的校园精神,从而逐步实现教育目标。校园行为识别系统它包括各种准则、管理方法、教育手段、机构设置、培养方式和公益性、文化性活动,是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动态实施,是展示学校形象的支柱之一,它对应着校园制度文化。从对象上,可以分为学校内部行为系统和对外行为系统;从主体上,可以包括学生行为、教师行为、管理人员行为;从性质上,它又可分为政治行为、法纪行为、道德行为、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校园行为系统建设包括行为管理的人格性设计、行为活动的强化性设计和行为活动的高雅性与艺术性设计。校园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容包括校名、校训、校旗、校徽等标志性事物和校园建筑、景观、布局等。视觉系统建设总的说来包括三个方面:标志设计、布局设计和景观设计。

其次,建立章法提供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党中央虽颁布了《高等教育法》,但与各高校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标任务还有距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论从理论或实际上讲,都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团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但至今,党中央未能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党中央要抓紧制定和颁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使校园文化建设走向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

第三,优化校园网络文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由此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更是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了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化的发展使校园文化出现了许多新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传统文化所没有的,它们分别从物态、制度和习惯等方面构成了校园网络文化的独特内容。与传统校园文化相比,校园网络文化独立性更强,地位更突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也在逐步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新时期若想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绿色,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校园网络环境:一是创建学校德育的主题网站,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让大量具有良好德育功能的信息围绕在大学生周围。二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网络技术水平的工作队伍,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工作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和教师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三是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和网络教育机制,推进网络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人民日报》2008年5月16日.

[2]孙勇.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诉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3]张奕.对大学文化建设策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8(3).

第9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范文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要素之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校园建设,是打造高校品牌文化、提升大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保护和传承。就近几年福建省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非遗不单要进校园,更要扎根高校,从文化校园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地方高校如何在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传播方式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区域非遗文化。

[

关键词] 区域非遗;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149?05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既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又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的前沿,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当前,地方高校在校园建设中注重的是物质层面建设,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建设,造成大学风骨和灵魂的缺失和错位。校园景观越来越美化,教育设施越来越完善,而精神文化的培育却愈发薄弱,使得校园文化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该以什么样的文化来引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作者认为,应根据高校自身的区域特性、教育特点、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对文化校园进行创造性地建设与探索,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融入到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一方面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文化校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探索本土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

一、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非遗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凝聚着广大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民族认同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寄托。高校开展文化校园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建设,以文化培养优秀人才。

区域非遗文化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将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以当地的人文底蕴发掘大学文化特色[1],势必催生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2]。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文化育人功能,而且为非遗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区域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精神文化层次

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还是民族精神弘扬、传递的过程。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广大师生通过课程、学术讲座、参与非遗活动等方式,自发接受非遗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激发师生的爱国精神和爱乡情怀,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非遗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升师生的精气神。只有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非遗的真正内涵,才能使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传承过程中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提升大学的精神文化。

(二)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

纵览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可以折映出各地文化的精要,尤其在福建非遗文化中能明显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妈祖的传奇,客家的故事,惠安女的服饰,畲族女的头缠,神奇的寿山石雕,精美的脱胎漆器,南音,锦歌,闽南语歌谣等等,无不传载着福建百姓借助于文化纽带,和谐于自然万物的意愿[3]。无论是莆田妈祖传说、泉州南音,还是漳浦剪纸、宁德木拱桥、福州寿山石雕、武夷岩茶等独特制作技艺或三明朱熹祭典、厦门中秋博饼、龙岩客家春耕习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都流露出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独特意趣和境界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

把非遗所蕴含的和谐理念、奋斗精神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人文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闽商文化等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形式与机会,也为学校高水平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指引了新方向、新目标。

(三)有利于保护地方非遗,创新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多、保护全面的工作,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培育和新鲜血液的注入。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主体是青年师生,他们与文化校园的建设息息相关。由于非遗具有活态和变异的特性,造成了在判别其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上的难度,必然导致实施具体保护工作更加困难。目前许多地方的非遗生存状况堪忧,尚未形成地方特色的保护体系。

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扎根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下一代,做到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教育与精神培育的相统一。例如,做为培养地方工艺美术人才的地方高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了珠宝制作、传统家具设计与制作、木雕等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既是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非遗的有益实践,又是创新发展本土非遗文化的有益探索。

二、区域非遗与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非遗的基本情况

中国作为世界非遗大国,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14 年,各地共有非遗资源近90 万项,其中有45 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居世界第二;共公布了1 372 个部级非遗名录,认定了1 986 名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18 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了2 645 个非遗保护机构,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近30 亿元;已有云南、福建、江苏、新疆、陕西等16 个省区市颁布出台了地方非遗保护条例。目前,福建的非遗保护成果丰硕,走在全国前列。现拥有6 项世界级、124 项部级、364 项省级、325 项市级非遗,部级代表性传承人109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52 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49 人,成立了全国首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出现薄弱环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追求的是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目前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来构建校园文化,忽视了文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淡化了以精神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文化建设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许多地方高校在大学建设过程中,往往是注重硬实力的提升,弱化了软实力文化的建设,存在重理工而轻文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和研究缺乏足够的投入。这就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教育过程中被逐渐淡化甚至边缘化,师生历史文化积淀愈来愈薄弱,造成艺术观、价值观甚至道德观方面的缺失。

(三)区域非遗进地方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研究区域非遗的保护和文化传承模式,探索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新路径,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福建非遗进地方高校的工作也是刚刚开始,正在积累经验和理论探索,在校园中的推广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1. 非遗保护与文化校园建设关系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非遗在高校的文化传播难于全面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非遗申报、保护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关注非遗,并领悟到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了解、参与、学习和实践非遗的文化氛围,高校总体上对非遗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在非遗保护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尚未形成共识。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决策者们对非遗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价值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大学建设与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与民族精神传递、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非遗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由于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差异和矛盾,直接影响了非遗进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受益面窄,持续时间短,工作机制不完善

从2006 年起,国务院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规定为“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加强区域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各地陆续启动了非遗进高校的合作共建活动。可政策制定的时间却与高校期末备考时间相冲突,学生无暇顾及,教师更是忙于期末的收尾工作。非遗活动持续时间短,文化传播流于形式,在校园中难于对师生进行有效的非遗教育,从而唤醒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目前,在地方高校教育中,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并不多见。因此,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是当前非遗进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 传播方式单一,文化内涵的传播缺失

现阶段,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校园中的传播方式,更多的是依托于宣传栏、报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介来开展的。校园主流媒体通过向广大师生普及各类非遗文化知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师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非遗艺术团体和传承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非遗在地方高校中的保护和传承。但由于新闻报道字数有限,海报版面有限,广播时间有限,都不能详尽地介绍非遗的相关内容,直接影响了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效果。并且,非遗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简单、流于形式的宣传报道根本无法有效地阐释和传播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奋斗精神、和谐理念,造成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中非遗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举措和对策

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记忆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滋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面对传统的发掘和修复,更是面对未来的文化构建。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有责任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人才优势和手段优势,充分挖掘区域非遗的文化蕴含,实现区域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实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引领的重任。

(一)加强顶层设计,努力践行创新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多次的提到了“创新”,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样,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也是近几年地方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热点。那么,如何正确认识非遗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非遗的教育作用有效推动文化校园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观念,转换思路,形成共识。

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关键在于顶层设计,这就需要结合非遗保护和文化校园建设进行全方位、多邻域、深层次的战略设计。地方高校要认真制定非遗进校园的长期规划,明确范围、措施和目标,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还要构建高校、政府、企业、艺术团体与传承人交流合作的文化传播新模式。通过建立包括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各自所长,努力探索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长效机制,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校企合作、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发展成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流大学[4]。

(二)完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构建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

非遗在地方高校的保护和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是根本。而在现在地方高校教育中,鲜有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非遗的教育多数是由那些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来完成,基础理论的缺失、教学内容的冗杂,根本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那么,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就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1. 制定培养方案,成立研究机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地方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制定非遗师资队伍培养方案,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可通过聘用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来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科任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非遗研究机构,组织科任教师深入民间调研,开展非遗科学研究,参与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有,要树立开放型的文化理念,拓展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厦门大学朱子学会,组成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国际化研究团队,举办了6 届海峡国学论坛、12 次国际国内朱子学学术研讨会、7 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积极参与福建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并与福建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朱子文化和福建书院非遗项目申报。

2. 立足广大师生,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性,将非遗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一直以来,大学的教育注重的是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培育,而忽视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利用。非遗文化正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相融合,既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又充实了师生的精神培育。

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师生走访、探寻民间非遗,例如福建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的“青春非遗薪火相传—大学生的光影视角”摄影采风,既促进广大师生对本土非遗的进一步了解,又激发对其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依托曲艺协会、琴社等社团,有计划、分阶段的邀请非遗艺术团体进校表演,让师生近距离了解非遗。此外,通过定期举办以地方非遗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比赛、展览和演出,例如闽南师范大学举办的“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遗展演,彰显了两岸同根同源的传统艺术魅力,推动了两岸高校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既提高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积极的、自觉的行为模式,也发挥了大学在非遗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3. 选择合适的非遗,营造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将非遗与校园学术文化相结合

非遗的产生和流传,必然是与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相连着。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引入校园,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那些普及面广、推广性强、在当地有广泛社会群众基础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是非遗得以保护和传承的根本,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像南音、妈祖、朱子文化等,它们的产生由来已久,流传至今,并且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此,有选择地引进些具有优秀品质的非遗进入校园尤其重要。

利用非遗传播教育基地,开展与非遗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以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注入年轻的活力。通过主办或承办与非遗有关的各类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到校交流研讨,开设专题讲座,活跃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例如福州大学非遗传播教育基地邀请朱熹第二十七代裔孙朱人求教授为高校师生做的《朱子书院教化与当代社会》专题讲座,激发了师生对朱子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还有,在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精神、人文精神、学科特色等文化馆群的建设中融入非遗元素,例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漆艺楼结合了学科特点和传统特色工艺,通过漆艺术作品展示、制作汇演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福建漆艺,真实感受其历史韵味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是一种非遗生态保护的新形式。

4. 依靠课程建设,扎根教育一线,将非遗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边实践边讲解的方式得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与非遗的传承方式一致。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特性,非遗的保护、传承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好其存在特色与存在方式,传承好传承人所需要的生活形态。因此,开发和推进非遗课程建设不可或缺。为此,高校要从“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内外、服务地方”的理念出发,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为龙头,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克服各自局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起保护、传承非遗的使命。

根据高校不同的专业特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地进行非遗课程的建设,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并进、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专业教学与公共教学交叉的教育手段,实现非遗课程建设的特色化。例如,泉州师范学院2003 年首次将中国民间乐种引入教学,设立了全国首个南音本科专业;莆田学院在现代舞蹈、健身操等体育课程的建设中融入妈祖信俗、莆仙戏、车鼓等民间优秀的非遗元素,编排了妈祖舞、妈祖操、妈祖功等现代健身项目;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把学校办到工艺美术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三)善用多媒介,构建新旧媒体的融合传播,实现文化传承和精神培育的双赢。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信息是通过网络、手机、车载电视等新媒介来传播的。新媒体传播有着传统传媒所不及的优势,它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强和富有人性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媒体的宣传不足,传播非遗文化的效果更佳。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在新媒体传播中非遗信息被师生接受的程度低,大家更多接受的是那些点击率和关注度高的信息。由此可见,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的有效传播,不同媒介的合理运用是关键。

1. 增加非遗信息的重复率,加深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

当前地方高校对非遗的宣传逐年增加,但多数的宣传报道是一次性的、概括性的,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数量偏少,后续报道更少,所以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佳。因此,非遗信息重复率对非遗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影响巨大,信息的重复出现使师生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变化,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为此,地方高校可利用宣传栏、校报、电台、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媒介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地报道非遗活动、传播非遗知识,不断提高师生对非遗的认知度,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保护中。还可以推出特色非遗专题、专栏,使广大师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报网互动,校内报刊服务于校园网站,校园网站丰富校内报刊,相互推动创新和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