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第1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一、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的

内涵与价值

1932年12月到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转移到川北后,在川陕边中共党组织和王维舟率领的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了川陕苏区。这块苏区鼎盛时期占地4.2万平方千米(公里),人口约600万,包括了23个县和1个特别市的苏维埃政权。“川陕苏区”被同志认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的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川陕苏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我们要倍加珍惜并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首先,革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和先进文化价值,折射着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思想作风和优良品质,彰显出中国革命理论的先进性。当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为人民得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始终实践着“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使命。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革命斗争中所呈现出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和思想作风,与高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同根同源,可以丰富和充实德育的教育资源。第二,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依靠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境界,诠释着人民军队和革命前辈忠于党、忠于人民、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说,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都可以在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将革命传统文化资源用于开展高校德育,其优势就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从而增强高校德育的说服力。

二、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在

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与实践

(一)将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引入课堂

西华师范大学积极将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实践,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活力,创造性地提出了课堂教学引入川陕苏区精神的“三分”教学原则,即按照分年级、分课程、分层次的原则,在大一学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践中,编印川陕苏区革命将士斗争事迹读本,由授课教师予以讲解;在大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开展川陕苏区精神讨论活动;在大三、大四学生的“形式与政策”和“就业指导课”中,开展“投身川陕苏区建设”教育宣讲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回答了德育“为了谁”的问题,较好地处理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川陕苏区的认识和了解,逐步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逐步培养“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逐步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川陕苏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发展事业中。

(二)将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植入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突出特色和主题,始终高扬主旋律。西华师范大学将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巧妙植入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忆”“唱”“颂”“传”“走”和“建”的革命传统文化活动。“忆”,即是以班团活动、党员活动为载体,开展“忆红人”活动,追忆为建立川陕苏区而牺牲的党的优秀儿女,强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唱”,即“唱红歌”,充分利用好川陕苏区时期的歌谣,开展传唱活动;“颂”,即“颂红诗”,定期开展“川陕苏区红军将领诗作大家读”活动,让学生从文学赏析的角度领略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传”,即“传红信”,组织成立网络红客队伍,编写川陕苏区的红帖子和红段子,在校园论坛、QQ群上以及通过手机短信广泛传播;“走”,即“走红旅”,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组织学生深入故居、邓小平故居、通江王平烈士陵园等地参观考察,实地感受和体会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学会珍惜。西华师范大学还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播放《血战万源》等川陕苏区红色影片,既较好地宣传了川陕苏区,还强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德育功能覆盖无死角。“建”,即建“班”,以“青马工程”为依托,选拔优秀学生组建“班”,开展以川陕苏区精神、思想生平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三)将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深入研究

革命传统文化研究不仅有助于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更能进一步深化德育的教学内容,改进德育的教学模式,增强德育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我校积极鼓励师生开展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研究,大力扶持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科研项目。在学科建设方面,已将苏区史建设成为专门史硕士点的重要方向。在教师科研方面,学校正在整合资源,筹建川陕苏区革命研究中心,现已有不少成果面世,西华师范大学两名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川陕革命专项课题已相继结题。在学生科研方面,学校每年在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中,给予川陕苏区研究项目重点资助,不少学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绩。学校还通过定期邀请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等党史界的知名专家,为全校师生作专题学术报告,举办川陕苏区论坛,为川陕苏区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学校组织成立了一批革命传统文化学生学术型社团,如史学会、读书社,这些学生社团聚集了一大批革命传统文化研究人才,为进行川陕苏区研究提供了后继人才支撑。

三、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

高校德育的启示

学校在将川陕苏区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德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注重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着力构建德育长效机制”的德育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将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德育必须与地方实际相结合

将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学校德育之中,已经得到了很多高校的重视。江西、山东等地的高校都着眼于将本地区的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广泛应用于高校德育之中,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高校都呈现出一个共性:就地取材。因此,革命传统文化的应用,必须与学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深入研究并运用到德育之中。学校着力在南充这块红色革命热土上挖掘德育资源,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将德育与本土革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二)将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德育必须与育人目标相结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各高校在德育的实践中,必须注重革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所位于西部的师范大学,主要着眼于为该省乃至西部基础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教师,所以学校在利用川陕苏区红色资源开展德育时,着力培养学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感恩的思想品质,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三)将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德育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德育当前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实效性缺失。单靠枯燥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改变枯燥的“灌输式”德育教学方法,将德育的主体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达到德育目的。因此,必须培育红色校园文化品牌,打造校园革命传统文化景观,构建革命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学校特色德育。

(四)将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德育必须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第2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读者;德育教育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意义

我国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普遍忽视了传统文化精髓对当代大学生读者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思想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核心价值,是当代大学生读者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

大学生读者思想德育问题形形、复杂多样。突出表现在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道德偏差等方面。许多人处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应该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忘记或者忽略了自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其次是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功利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受到推崇。

再次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忽视现实的人际交往,缺乏感情依赖,在网络里追寻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大学生读者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层原因,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混乱与冲突,是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来重塑民族价值观,化解大学生读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群体,是解决大学生读者德育问题的根源。

研究大学生读者道德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诉求,加强及确立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读者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传统文化思想成为大学生读者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传统文化历经洗礼,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环境。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作为维系传统中国社会秩序和凝聚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传统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对加强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一系列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创新,提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路径

1.以传统文化经典提升道德修养

用传统文化经典提升道德修养,以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滋润大学生读者的灵魂。运用传统文化经典解决对应的大学生读者道德修养方面的道德问题,例如:基于大学生读者普遍存在的“嫉贤妒能”、“妄自菲薄”、“妄自尊大”等亚健康道德状态,传统文化倡导“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用传统文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智慧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利用传统文化的“忠恕之道”教育大学生读者宽容、沟通和双赢,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交往。传统文化重视自省,见贤思齐,自我磨炼,传统文化提出了“学思并重”、“反思自省”和“慎独”等观点。传统文化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自省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实践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道德修养。

2.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塑造人格魅力

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人格至善至美;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增强耐挫能力;用“经世致用”教育大学生读者“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完善理想人格。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些思想传递着的提升人格魅力的正能量,是塑造魅力人格的有力支撑。

3.以传统文化的人生观升华生命的境界

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大学生读者善待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悦纳自己。传统文化这种“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事关对人生、命运认识的重大课题。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心灵的抚慰和平和,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于善待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命,不自杀和滥杀无故,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境界都是大有裨益的。

4.以传统文化修炼平和的心态

传统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统一与和谐。传统文化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用“中庸之道”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5.以传统文化之智慧点化人生的困惑

传统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转换认识和积极修养来解决道德冲突及人生困惑等现实问题。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传统文化强调“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为人处事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良好人际交往气氛。在自我欲望的追求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和自身身心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德育的基础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就像举世闻名的中药一样,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读者,对症下药才能即治标又治本。需要我们建立长效和学校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才能保证效果。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应该如涓涓溪流,滋润到每一位大学生读者的心灵。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凝聚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正能量,并且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是我们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传统文化润泽下,希望每个大学生读者都变成最美中国人,铸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谱写壮美的中国梦,实现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与复兴,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第3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秘书;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33-01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核心,是当代道德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有的教学秘书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应该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忘记或者忽略了自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其次是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的教学秘书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受推崇。再次是越来越多的教学秘书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在网络里追寻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重塑民族价值观,化解教学秘书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教学秘书道德环境,是解决教学秘书德育问题的根源。加强及确立教学秘书传统文化教育,使教学秘书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传统文化思想成为教学秘书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工作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的传统文化逐渐成为集百家之长的正统,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环境。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作为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传统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对增强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一系列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运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可以促进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创新,提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应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路径

(一)以传统文化经典提升道德修养

用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提升道德修养,以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滋润教学秘书的灵魂,运用传统文化经典解决对应的教学秘书道德修养方面的道德问题:传统文化倡导“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用传统文化“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道德智慧化解不愉快;利用传统文化的“忠恕之道”教育教学秘书宽容、沟通和双赢是和谐人际交往的最佳钥匙。传统文化重视内省,见贤思齐,自我磨炼。传统文化提出了“学思并重”、“反思自省”和“慎独”等观点。传统文化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反省自我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实践中纠错改过,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道德修养。

(二)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塑造人格魅力

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人格至善至美;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增强耐挫能力;用“经世致用”教育教学秘书“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完善理想人格,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些思想传递着的提升人格魅力的正能量,是塑造人格魅力的有力杠杆。

(三)以传统文化之人生观升华生命的境界

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教学秘书善待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悦纳自己。传统文化这种“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事关生命的重大课题,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人的心灵的和谐,提升生命境界。

(四)以传统文化修炼平和的心态

传统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传统文化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用“中庸之道”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五)以传统文化之智慧点化人生的困惑

传统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换位思考和积极修养来解决控制引发道德冲突或困惑的事件等道德问题。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传统文化强调“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和谐气氛。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凝聚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正能量,并且利用好网络平台传递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但愿在传统文化润泽下使得每个教学秘书都变成“最美的人”,铸就天人合一的“中国梦”,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第4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自信;精神;民族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2008305

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绵不息的精神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人民安乐的精神家园。自信是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或信仰充满信心的一种精神状态。而所谓文化自信就是指本国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一种高度认同意识和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前途满怀信心的一种坚定信仰意识。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其实,早在2014年就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直到“七一讲话”才首次明确地把“三个自信”发展为“四个自信”,那么,文化自信:中国为什么能呢?

一、文化自信有深刻的客观依据

中国提出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客观依据,它非偶然的使然,更非随性的使然,文化自信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发展中国文化的科学把握,更是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理性研判。

(一)文化自信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文化自信属于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这表明精神生活的发展必须以物质生活的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活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过30多年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总量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人民的精神生活却相对发展缓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和国家正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个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规律,在中国物质基础已经相对丰厚的情况下,才适时地提出文化自信,以此来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中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二)文化自信是对发展中国文化的科学把握

文化的超强包容性和生命力是永葆文化自信的支撑基石,中国文化之所以延绵几千年而不中断,兼容并包的发展品质是其核心的特色要义。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既继承传统精华,又吸收外来成果,使中国文化越来越具有包容性和生命力。

中国文化从其萌蘖之日就具有包容的特色,这从古老华夏族的龙图腾崇拜文化就可一目了然。中国文化五千年是文化发展包容的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首先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为发展基础,譬如“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追求、“为国为民、天下大同”的理想情怀等等;其次以汲取国内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发展养料,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和北方饮食文化中的面食,都源于北疆游牧民族;再次以吸收别国外来文化优秀成分为发展补充,佛教的中国化、基督教的中国化均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发展中华文化不是搞故步自封、封闭僵化,而是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前,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科学把握了发展中国文化的脉搏和走向,才提出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问题的。

(三)文化自信是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理性研判

21世纪是一个世界全球化扩展的时代,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大势,但同时各国的激烈竞争也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大势。在世界各国的较量中,最核心的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第33卷第2期苟颖萍,等:文化自信:中国为什么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逐步成为各国加深相互了解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文化的冲突与攻守也逐渐成为国际冲突的深层次因素。文化由于其传播的柔和性和隐蔽性,经常在“以柔克刚”和“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实现对别国和异族在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击和征服,这种文化扩张经常裹挟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产品等各个方面中,尤其是西方的电影、宗教、产品宣传等方面。因此,在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新殖民主义扩张的今天,谁能够率先占领文化发展的高地,谁就能在文化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中国正是基于当前世界发展大势,尤其是世界文化发展大势的影响,才不失时机地作出理性研判,把文化自信提到“四个自信”的战略高度,以此来提升本国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和对外来文化侵略的抵抗力。

二、文化自信有丰富的维度来源

今天的中国能够文化自信,是由于中国文化拥有丰富的维度来源,它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于百年来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发展于六十多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文化自信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4]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沃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和根脉,更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基因和血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之中,比如,“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的仁爱思想,“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思想,“扶危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正义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5]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等,这些都植根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追求。

中国要文化自信,人民要朝气蓬勃,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赋予优秀的传统思想以全新的时代价值,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一是要挖掘和整理中A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比如整理和出版优秀传统书籍,支持和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承者等。二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进校园、进单位,抵制去中国化的思想和行为。在家庭,要弘扬和传承优秀的家族文化、家风文化和家庭美德;在学校,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单位,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单位的组织文化和制度规范之中。三是要敢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讲好中国传统的优秀故事,传播好中国传统的优秀声音,阐释好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从而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增强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

(二)文化自信传承于百年来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

中国文化自信的“勇气”传承于百年来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开拓于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是巩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和升华,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创造文化精神的生动、集中体现。

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革命文化是指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领导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思想、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等文化形式;狭义的革命文化是指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形成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在笔者看来,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应该从广义上来讲,具体包括农民阶级革命文化、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化。

近代以来,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帝国的大门,一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被迫开启。在列强渐次侵略的进程中,中国走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国文化自信心也受到了强烈冲击。然而,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未屈服,反而用一次次的革命行动给予列强和反动势力最强有力的打击。尽管农民阶级革命文化和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正是在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奋斗理想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它更是用全新的革命文化重塑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文化形象,使中国人民逐渐找回了文化的自信,并取得了革命的成功。然而,近年来有一些人打着“学术化”“科学化”“真实历史”“重评历史”等旗号,大搞和民粹主义,他们贬低革命赞颂改良,污蔑丑化英雄和历史人物,歪曲历史否定红色文化,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对革命文化的极大亵渎。

中国人民要想文化自信,必须勇于回击和民粹主义,勇于积极传承和光大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一是要加强对革命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以充分的史实资料回击。二是传承革命文化,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汲取精神养料,比如用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来砥砺梦想和坚定信仰,从而在新时期实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6]。三是要实现革命文化与时展的有效衔接,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反映革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如发行革命书刊和影视作品、开展纪念活动和寻访革命遗迹,以实现革命文化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同时,也可以发挥革命文化一定的经济功能,以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自信发展于六十多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文化自信的“大气”发展于六十多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和指引,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和标识,更是实现中国人民永葆自信的核心和中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所创造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为目标,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15这种先进文化鲜明地体现在红旗渠精神、大寨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文化精神之中。

目前,中国文化自信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中国拥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如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7]今后,中国要想永葆文化自信,必须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曾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8]在中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方向和灵魂,同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裹足不前。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执行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才能更好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其次,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增强其生命力的必然诉求。[4]16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只有不断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活紧密关联起来,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从而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次,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自信。[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价值观念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有效地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和凝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而,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普遍认同”到“共同践行”,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完善。

三、文化自信有强大的适用价值

文化自信强大和广泛的适用价值是文化自信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中国拥有文化自信,可以筑牢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可以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自信,可以坚定社会主x的发展自信。

(一)文化自信筑牢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对峙中屡次铩羽而归,导致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极度的不自信,弱国心态和崇洋心理滋生泛滥,民族文化失败情绪笼罩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头。重振中国文化现实地摆在国人面前,有人主张全盘西化,有人主张回归传统,然而,历史的发展最终让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国的文化自信成为可能和现实。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它在中国的诞生为中国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能,逐步扭转了中国人的弱国心态和崇洋心理。而今天,文化自信成为现实,是源于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筑牢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的文化基因,增强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的话语“底气”;是源于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于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从而筑牢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的文化基础,增强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的前进“勇气”;是源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筑牢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的文化根本,增强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的磅礴“大气”。总之,文化自信不仅彻底抛弃了民族文化失败的悲观情绪,而且还筑牢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

(二)文化自信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自信

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的强国梦、民族振兴的兴族梦和人民幸福的民乐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文化自信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动力,也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提供了精神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共同民族文化基因,这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基因构建起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心理素质和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从而凝聚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根脉;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共同文化追求,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革命文化,蕴含着各族儿女爱国爱民的情怀和为国为民的追求,蕴含着各族儿女不畏困难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从而凝聚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共同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观,内含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内含着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观,从而凝聚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方向。综而述之,文化自信凝聚了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自信。

(三)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自信

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六十年以来,成就巨大。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为依据的,提出“四个自信”归根到底是为了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坚定社会主义发展自信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首先,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自信的根基所在。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指南的结果,也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料的结果,更是继承中国革命文化红色基因的结果;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内容更深层次上的坚定信仰,文化自信可以让国人更加深刻地认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统一性,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局战略性、坚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从而真正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优越性和正确性。这样文化自信就从更深层次上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自信。其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自信的文化基石。严格来讲,理论从属于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现阶段,理论自信必定立足于文化自信。建党95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时展的实际,依托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地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更是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地顺应时展的实际而不断向前推进,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自信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石。再次,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柱。文化对制度的建立、运转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人民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就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制度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神要义,它符合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适应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因而,文化自信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自信。综而述之,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足以让中国人民文化自信,而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对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的追求和实践,足以让中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自信,因而,文化自信能够最终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自信。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2]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3] 张远新.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学习关于文化自信的有关论述[J].兰州学刊,2016(10):2736.

[4] 田克勤,郑自立.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

[5] .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0.

[6]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20161022(2).

[7]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M]//.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8]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9] 高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J].党建,2016(8):2425.

Abstract: Cultural confidence is more basic, more extensive and more profound in the "four selfconfidences". Chinese cultural confidence is firstly originated from its profound objective basis. It understands profoundly the law of social development, grasps scientific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tudies rationally the trend of world development. Secondly, Chinese cultural confidence is derived from its rich dimensions. It is rooted in more than 5000 years of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inherited from the great struggle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for the hundreds of years and developed from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socialism over sixty years. Thirdly, since cultural confidence has strong application value, it can build up the Chinese peoples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It can unite the spirit of selfconfidence of Chinese dream and strengthen the selfconfidence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

第5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关键词: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创新

红色旅游不仅能使人们在旅游时感受到革命圣地的庄严肃穆和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更能使人自身心理受到调适,自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1]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但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正面对待这些,才能使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得以充分发挥。

一、红色旅游的基本内涵

红色旅游是旅游产业观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产物。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红色旅游在宣传革命精神、发扬红色文化方面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加强我国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红色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红色旅游是将绿色的自然景观和红色的人文景观相结合,将传统爱国主义思想文化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从狭义上来讲,红色旅游是指以在历代革命先烈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的道路上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产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文化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学习,以达到弘扬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思想的目的,使人们增加阅历、提高修养、完成身与心的双重洗礼。

二、红色旅游的时代特色

1.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色爱国主义思想是调节祖国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道德标准和政治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红色旅游能够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革命史,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到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操,从而激发人们发自肺腑的爱国主义思想。红色旅游所展现出来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新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途径之一。2.宣扬民族精神,发扬红色革命传统的时代特色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薪火相传,在新的历史时期演变出了新的民族特色。比如,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这些文化和品质的传承丰富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在现如今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发展红色旅游线路,可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度,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发展红色旅游是宣扬民族精神,发扬光荣传统的一种很好的外在表现形式。现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加快建立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光荣的革命精神更不能被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所丢弃。3.倡导保护红色文化历史遗产的时代特色革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例如,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不仅见证了我们来之不易的现代化生活,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发展红色旅游,使红色革命文化遗产得以产业化,既可以增强革命圣地与外界社会的相互关联,又可以促进革命根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开展红色旅游的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对我国现有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建立在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之上的红色旅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弘扬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根据地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文化工程。1.具有政治导向价值当今时代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以各种形式流进中国,企图腐蚀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系统地对广大青年一代进行马列主义的教育,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价值观的教育,爱国主义文化教育,集体主义道德观和各种行为指引的教育等。红色旅游同时是爱国主义情操和革命精神的载体。用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正确的政治思维,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能有效地弘扬革命精神,将中国民族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中华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里。旅游者置身红色旅游胜地时,亲身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能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2.具有经济转化价值首先,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可以带动红色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中国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等一系列原因,国内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处于中西部地区的革命圣地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发展红色旅游行业能起到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相对协调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旅游业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其次,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厚重的革命精神文化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内涵,其文化底蕴更是现代化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红色旅游的开展能够把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为参与红色旅游线路的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明建设,也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3.具有育人育德价值要实现红色旅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发挥其精神育人育德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下一代。红色旅游能够通过相对轻松娱乐的形式,使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达到学习和受教育的目的。在红色精神的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陶冶了自身的道德情操。在红色旅游胜地,旅游者通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真切地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亲切感,产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学习兴趣。通过红色旅游,将从前在书本中学习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场景有机结合起来,更能真切地感悟到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红色旅游将爱国主义情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民族气魄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使中华民族下一代在红色先辈的艰苦奋斗史、先进革命者可歌可泣的光荣史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言传身教下,潜移默化地成为一名具有高尚情操的优秀年轻人。4.具有文化传播价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而发展红色旅游非常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红色精神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更涵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脉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现阶段红色旅游活动要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之发展成为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要努力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要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更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5.具有民族精神的调适价值红色旅游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染着一波接一波来参观的游人,使来感受革命文化的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红色旅游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厚重朴实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游客在参观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感受我国革命史,接受我国革命精神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明交融撞击,使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和民族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减弱了民族凝聚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红色旅游聚集的大量红色资源,展现的一系列红色文化使广大人民重新体验了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有利于在全球化过程中站稳脚跟,树立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四、实现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途径

第6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生命周期;跨界;机理

〔中图分类号〕G124;F2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1-0029-08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2015年3月,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h上正式提出制订“互联网+”计划,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互联网+”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行业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关键。所谓“互联网+”,即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1〕这意味着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或者营销渠道,而是一种变革、重构、整合方方面面的思维方式与结构方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致力于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文化经济活动的泛数据化、社会文化生活的物联网化以及文化企业能力的衍生化〔2〕;同时,互联网成为发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新引擎”的基础资源与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互联网给文化上市公司带来迥然不同的命运,即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传统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开始缩短且走向衰退化;互联网类文化上市公司则正值生命周期的青春期,且崛起快速,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企业和业界、学界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文化上市公司受“互联网化”主导的跨界发展时代到来的影响,已有超过25%的文化类上市公司直接聚焦在网络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领域,超过90%的文化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进入互联网领域,引领着文化产业走向真正的多元跨界发展时代。追根溯源,“互联网+”带来了文化上市公司怎样的繁荣?互联网基因是如何推动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此消彼长的?其跨界演化机理与混业经营逻辑是什么?本文接下来将探讨这些现实问题与理论命题。

二、“互联网+”时代文化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特点

按照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中国7亿庞大的网民规模(CNNIC,2016)不但给中国互联网经济带来无限想像空间和价值,也伴随互联网平台推动着巨量信息的流动与大数据的整合,不断产生着全球性的经济价值。〔3〕在文化产业领域,“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转型红利正在逐渐体现。统计数据指出,互联网文化产业公司的市值将占中国文化产业总市值的七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峰教授经过研究于2015年7月在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上提出的。,如此,文化产业的互联网时代便真正到来。一方面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市场带来创造性破坏,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深深地刻上了互联网基因的烙印。特别是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相继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后,更是颠覆了传统文化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互联网已不再是“第四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角色那么简单,而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造、互联网经营模式、互联网营销等多元角色,合力变革着现有文化企业的竞争结构与价值创造模式。

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2016年9月我国文化类上市公司数量(含境外上市)达346家,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图1),高达92家,占总量的26.4%,超过1/4。数据来自笔者整理的2014-2016年在境内、境外上市的346家文化产业公司,并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十大行业分类(按照产业分类第二层)标准对346家公司进行了行业归类。文化信息传输服务行业属于新兴领域,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增值电信服务业(文化部分)、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等。从近3年的变迁情况看,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正在成为各类资本竞相投资的热点行业,上市公司数量逐年高速增加,特别是为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增值电信服务领域带来无限商机,而且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吸引了大批风险投资的进入,反映出近年文化类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攀升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嵌入文化产业领域所带来的。

与此同时,文化信息传输服务行业的优势还体现在总营收与总利润上,2014年的营业收入均值高达197.3亿元,利润均值20.9亿元,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互联网信息传播服务行业的营业总收入均值是传统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的21倍,是文化专用设备生产行业的11倍;互联网信息传播服务业的净利润均值则是文化专用设备生产行业的52倍、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的12倍,表现出互联网信息传播服务行业上市公司的绝对优势与崛起态势。图2是2014年文化类上市公司行业总营收与净利润均值比较。数据来自笔者整理的2014年305家文化上市公司年报,从中分别提取了关于总营收与净利润的数据。

即使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第三层的50个细分行业来看,自2010年以来,文化类上市公司仅分布在32个细分行业里,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上市公司总量位居第一位(拥有65家上市公司),占文化类上市公司总量的18.79%,约为1/5;且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平均增长速度最快,这与近年网络游戏公司、网络视频企业、手机游戏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是吻合的。与此同时,文化软件服务行业居第二位,有30家上市公司,约占文化类上市公司总量的8.67%,且增长迅速,既反映了文化软件服务作为技术应用典范的新兴行业优势,也凸显出文化软件服务行业因与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等数字内容行业的内嵌式发展关系。

三、互联网时代不同行业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演化轨迹

W络社会的崛起与互联网经济的繁荣相得益彰。“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文化产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巩固其战略支柱产业地位的重要支撑,不仅创造了全新的经济形态,变革了商业模式,还加速着互联网技术、文化创意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推动着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生命周期演化的加速。

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早在1998年出版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便详细地论述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十阶段说”,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内耗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衰亡期等。〔4〕文化企业同样具有类似于生命体的周期演化特征,会经历企业初创、企业成长、企业成熟、企业衰亡过程。对于文化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学界达成的共识是,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主要包含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赵蒲、孙爱英,2005)。〔5〕按照三个阶段的划分方法,我们将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再细分为七个阶段,具体见下表。

1.新兴互联网行业与传统文化行业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差异性

不同行业的文化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处于不同阶段。首先,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服务(文化部分)、文化软件服务(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开发与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制作)等行业的文化上市公司正处于成长期,其在营业收入、总资产及技术与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等方面都处于旺盛的增长阶段,企业年龄也相对较轻;文化企业的总体实力与公司治理能力呈现大幅度提升,开始谋求企业运营自控力与灵活性的平衡。

其次,新闻业、出版业、电视电影、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的文化上市公司处于成熟期。成长期的高增长指标大部分回归正常增速,文化上市公司的各项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业务模式、盈利能力、治理机制等趋于稳定,但企业内部官僚气息日益加重、组织效率开始降低、创新动力被大大削弱,组织老化征兆开始出现;同时,稳定而成熟的业务为文化企业带来较为充裕的资金回报,产生了兼并收购的欲望以期获取新的市场和业务板块,尽管成熟的业务模式和营销渠道由于惯性作用仍然能够为文化企业带来盈利,但内部耗损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的及时适应性被层层的官僚体系和复杂的响应流程所搁置。

再次,传统出版发行、广播等行业的文化企业处于衰退期。文化企业的主要业务明显下滑,退货、滞销开始频繁出现――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滑,新的竞争对手正在加速吞噬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企业高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大力采取措施谋求变革,但大量的精力耗散于部门间的推诿与内斗,集体离职现象与负面媒体报道频频出现,整个文化企业发展到后期甚至开始大规模裁员,或者大幅收缩业务线,或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或者开始粉饰包装以谋求被收购。

2.不同发展阶段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形成正向老化与逆向重生的双重结合体

文化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总体看实际上包含了正向老化和逆向重生两条循环路径。正向循环是一个逐步走向衰亡的老化过程。然而在实践中,当文化上市公司发现自身处于不断老化的生命周期循环过程中时,会主动采用防御和改善措施,做出“拯救行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正向循环速度减慢,甚至重新进入逆向循环。而一旦文化上市公司开始沿着生命周期曲线逆向循环,则意味着开启了逐步走向“青春”的重生过程。例如,很多传统媒体上市企业的重生过程中,平台/生态型互联网企业与O2O的商业模式起着关键的助推作用。

具体来看,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演化趋势围绕正向老化与逆向重生展开。文化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与传统的文化行业处于正向老化的居多;而以粤传媒、号百控股、黄山旅游、长城电脑等传统传媒行业与文化制造业企业为代表的文化上市公司则表现出严重老化的发展趋势。此外,乐视网、网宿科技、生意宝、广电网络、鹏博士等网络文化企业主要以正逆均衡为主,而这个阶段的华策影视、华侨城A等传统文化产业则与新媒体、新技术积极进行跨行业、跨产品融合,实现了重生。

3.互联网技术成为牵引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演化的助推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不再单是技术代名词,也不单指互联网思维的介入,而是像水电煤等基础设施一样开始全方位融合与嵌入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6〕就文化产业而言,互联网+”是助推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企业深度融合、互相影响、互相进入与促成转型的战略。不单是传统文化企业需要寻求与互联网的优势互补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力,互联网企业也需要进入传统行业挖掘生存机遇,提升生产力。

文化产业的创意过程正被数字技术不断重塑。〔7〕从文化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来看,凭借技术创新崛起并持续被高新技术牵引的新兴文化行业类上市公司正处于典型成长期(青春期)。例如乐视网、掌趣科技等,这些企业聚集于移动互联网、网络文化等新兴领域,其营业收入、总资产及技术与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等都表现出明显优势,具有创业时间短、增长迅速的特点;而传统的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少的文化上市公司大都处于成熟期后期或衰退期,其中,处于成熟后期的文化上市公司主要以粤传媒、中视传媒等传统文化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代表。这些文化企业的业务增长缓慢,内部管理问题频出,难以快速适应文化市场的新需求与新变革,唯有诉诸于企业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与管理模式创新的变革是出路。此外,大多数传统的文化制造业处于衰退期(官僚期),例如*ST彩虹、深康佳A、同州电子、汉王科技等主要从事相关传统文化产品制造的企业,其经营业务出现明显下滑,在文化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不断下降,虽然企业开始致力于变革,但受官僚体制的耗散效应影响大,执行效果甚微。因此,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向高端文化制造业转型成为延长生命周期的重要抓手。

4.文化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应属成长期与成熟前期

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整体而言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前期――是一个管理规范、发展模式较为成熟且运作稳定、充满发展机遇与挑战的阶段,需要特别注意防止企业内部官僚化倾向的扩大化与企业组织效率的下降,确保文化企业创新力的维持与提升,并防止其进入老化过程。鉴于此,文化上市公司应抓住“互联网+”战略带来的发展契机,利用国家现有文化产业政策作为制度保障,构建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模式,提升组织运作效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将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与营销作为主营业务,积极融入创客/网民大众创新要素〔8〕,秉承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理念并贯穿于文化生产与运作环节,构建起文化上市企业独特的盈利模式与经营能力,防止企业出现老化征兆。对于政府而言,应深谙目前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针对不同行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出台具体的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相关文化产业配套政策。

特别是要认识到,文化上市公司正处于不断老化的生命周期循环过程中,主动进行变革,以开放的国际化思维,着力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快引入创新流程与创新思维。管理高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实现金字塔式官僚体系的扁平化,提高企业组织应对复杂多变文化市场的响应效率;创造一个充满和谐、推崇团队协作、鼓励创新的文化生态环境;留住文化科技人才,用好文化创意人才,激励与释放文化人才致力于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文化企业沿着生命周期曲线逆向循环,重新走向充满活力、充满创新力、快速成长的“青春”成长期。

四、“互联网+”时代文化上市公司跨界发展的机理

技术的跨界性是其天性使然。互联网已从技术的跨界性延伸至思维的跨界性,并演变成一场全方位生态式的互联网革命,直接助推了文化企业的变革与生命周期的演化,加速了文化类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跨界发展。被赋予了互联网基因的文化企业也开始对传统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差异化需求的一一解构,再与契合互联网精神与互联网发展模式的价值链重新组合,从而呈现出文化上市公司跨领域、跨行业、跨产品进行协作整合,聚焦价值链各环节再造的全新生产跨界模式、盈利跨界模式与营销跨界模式。

1.传统文化上市公司与移动互联网无缝对接

传统文化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的无缝对接迎来“数与网”的时代,引领文化上市公司朝着“微市场”化发展。〔9〕特别是传统文化上市公司纷纷围绕移动互联网布局创业生态,通过入股、并购与收购等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进入手机游戏领域,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华谊兄弟就是“去电影化”进军手游行业的典范之一。早在2013年便斥资6.7亿元收购了手游企业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再通过影视作品与手机游戏的互补协同效应挖掘“影游互动”模式的潜在价值〔10〕,而且,华谊兄弟在2014年其游戏收入已经占到企业总营收的3成,打造了一个跨界发展、混业经营的新格局。同样,光线传媒通过收购妙趣横生(1.6亿元收购26%的股权)、仙海网络(2.3亿元收购20%的股权)等手机游戏企业积极布局“游戏+影视”产业链,朝着包括电影、电视、演出、动漫、手机游戏、主题公园,衍生品开发等多个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智能终端与阅读、视听相结合带来的传统媒体生存危机事件频频呈现。2014年初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停刊、上海文广集团主管主办的《天天新报》停刊、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风尚周报》停刊……意味着传统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刻不容缓。又如博瑞传播,早在2009年收购成都梦工厂后便进入游戏领域,与久游、百度等合作,并于2014年重点向移动游戏转型,成为传统媒体向手游新媒体成功转型的典范。此外,浙报传媒也进入移动游戏行业,通过成功收购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两家游戏公司以及入股2亿元进入电竞游戏公司,进而从原来的报刊发行、广告、印刷与网络新闻等主营业务跨界至互联网游戏研发与运营领域〔11〕,谋求实现手游、电子竞技游戏、网页游戏联合运营及竞技赛事等资源优势的整合,形成协同发展效应。

2.互联网将文化上市公司的界限与文化产业价值链全部打通

互联网实现了传统模式的革新,其平台式模式通过分权与能力衍生将所有受众统一到平台上,将文化创意内容资源反复在开放的网络空间里进行多元有序组合与延伸使用〔12〕,并进行跨界、跨屏、跨网与跨业发展,不断形成新的价值增值。对于文化上市公司而言,“互联网+”带来的无所不在的创新所催生的文化产业数字化、虚拟化、体验式,不仅将传统文化产业链全部打通,还对“源头创意、互联网金融、内容制作、互联网宣介、精准营销、衍生品周边”等环节进行重新组合排序,从而建立起由互联网无缝介入的一种全新、无界、高效联通的文化产业链。互联网文化上市公司成为真正的“大文化、泛娱乐”集成者。传统的电影、新闻出版、休闲娱乐、动漫与新兴的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手游、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开始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搜狐等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主导下成功融合,意味着更多互联网巨头已通过并购方式成功跨界至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产业整合与开辟新价值空间。〔13〕例如,腾讯凭借网络平台与掌控互联网端口的优势,积极落实“泛娱乐”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创意内容、文化产品发行销售、衍生品等产业链的上下游〔14〕,其既协作又竞争的博弈关系向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上市公司释放了一个信号:互联网时代没有哪个文化企业可以唱独角戏、独霸天下,只有追求互惠互利的竞合才是共赢的根本。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业态裂变与融合进一步加剧,诱发了新的游戏规则〔15〕,特别是当内容入口与场景入口被成功打通以后,IP(Intellectual property)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版权保护理念与保护制度的建构因此亟须提速,它决定了文化产业链各环节间协同效应的达成与产业链、价值链拓展的效益。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内容,而内容的创新与创意来自于源源不断的创作者,但创作者权益的维护与利益的获得需要完善的版权保护制度以及龙头文化企业的示范效应。文化上市公司应将网络版权保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发挥引导行业尊重网络版权、保护网络版权的领头羊作用。对此,主流媒体应发挥正向的积极引导作用,呼吁数字版权与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与及时出场。〔16〕网民也应建构正确的版权消费意识。网民对网络侵权与盗版的漠视,将直接影响文化原创者的权益与创新的主动性,影响致力于原创的文化上市公司的积极性,从而破坏文化产业链的上端环节,长期来看最终将导致整个产业链条无法顺利循环与健康运转。

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式增量创新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以互联网为先锋的新媒体的出现在使其遭遇毁灭性打击的同时,也带来裂变性改革――在个性化定制时代及阅读碎片化与在线化时代,须立足顶层设计重建媒体生产方式与传播流程,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真正交融构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存模式。一方面,推动传统媒体进入互联网不断进行增量的微创新――互联网逻辑主导下的传统媒体发展理念更加开放、传播模式更加多元,致力于全力释放全民参与、大众体验与去中心化的亮点;同时鼓励传统媒体进入与互联网巨头重组、重构与重建大潮,形成文化上市公司混业经营的繁荣现状。另一方面,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精准魅力与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掌控文化传媒市场的最新现实动态需求,挖掘传统纸媒与新兴网媒受技术牵引的内容差异性〔17〕,着手细分市场并利用长尾理论挖掘小众市场。换言之,真正实现将交互式媒介内容与全业务内容集成嵌入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基因,并进行个性化定制与精准营销,推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主导的视听新媒体的完美融合。〔18〕

具体来看,新旧媒体的共生融合表现在去中心化、跨媒体、全渠道、多向互印⒁贫化与全媒体化等特点中。一方面,广播、电视、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进入了门户网站、视听网站、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领域诉求合作协同、共荣共生的发展阶段。例如,2015年6月东方明珠与百视通跨界合并成立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原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A股市场首家千亿市值的文化传媒航母,并通过与华谊兄弟的版权战略合作,实现新兴的IPTV、数字电视与传统的媒体、影视企业之间多渠道的资源整合,打造一个互联网全媒体与全内容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文化类上市公司跨区域合作、跨领域发展、跨行业转型的跨界特点,不但将传统媒体的生死大权直接递交给互联网,也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变成一个相对性概念。就第四媒体“互联网”而言,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属于传统媒介,但在互联网媒介里,门户网站相对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介也成为“过去时态”。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及其在媒体生态圈里的应用不断革新着信息传播的载体,丰富着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上市公司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展开跨界经营,基于居前、想象与虚拟的现实文化需求不断地革新着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推动传统文化生产模式转型升级。2015年,上海文广集团(SMG)旗下第一财经与阿里巴巴实现战略合作;国内报业领头羊博瑞传播旗下的成都先锋文化传媒则通过搭建“互联网+”创意联盟进军移动互联网与网络游戏业。与此同时,传媒上市公司境外扩张势头也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6月,凤凰出版集团整体并购了主营电子有声读物的美国PIL公司,实现儿童益智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全球市场第一;而乐视网旗下的乐视影业与狮门影业、派拉蒙等好莱坞电影公司也在积极开展合作。

4.互联网基因引发传统文化制造企业衰落与高端文化制造企业崛起

在“互联网+”开始全方位介入制造业领域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制造企业的发展速度放缓,特别是面对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低利润文化相关产品生产与制造环节的瓶颈,有些文化制造企业呈现出明显衰退曲线。而互联网便成为破解传统文化制造业发展困局的关键。互联网技术与可便携/移动终端设备的结合,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网络文化体验方式与数字化展示载体。〔19〕在此背景下,对于从事文化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而言,在微观层面,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致力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加大企业对文化产品的研发投入与科技人员投入力度,特别是应根据所处发展阶段与经营特点合理安排研发投入结构,高效利用研发资金,重视创新性强的研发项目〔20〕,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文化产品。例如,关于大型舞台剧目的数字化与虚拟可视化终端、关于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化设备终端、关于博物馆文物遗产的数字化转化产品等,实现传统文化制造业的重生。在宏观层面,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文化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推动价值链的开发与共享,鼓励充分利用新技术、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发新产品、创新传统文化制造品的内容与形式,赋予传统文化制造品智能化与数字化内涵。

互联网基因的注入将高端文化制造业推上全新的发展舞台。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化、高附加值与物联网特点的高端文化制造业成为传统文化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首先,从行业布局来看,一是文化生产设备集中于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物联网设备、智能硬件设备与数字化文化生产设备方面;二是文化用品设备围绕着移动互联网设备、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远程操控设备、可穿戴设备、VR与CR设备以及数据自动采集设备进行。其次,从发展重心来看,一方面,从事高端文化制造业的企业应将主营业务的重心放在研发与设计、营销和服务两个层面,既要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又需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全新的价值创造、个性化定制与网络协同模式,积极开发支持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产品,逐渐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产业链的有利生态位。例如,传统的印刷企业、印刷设备耗材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云平台实现大整合,全力打造数字印刷与云印刷、精准按需出版,提高设计、生产、营销/交易、物流、服务、终端产业链增值与价值变现能力。另一方面,应把脉国际文化市场最新走势,及时掌握国际新情况、新问题与新动向,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机遇带来的政策推力与政策红利,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文化制造品牌,利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抓住一切契机实现高端文化制造企业的崛起。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信息基础设施、新组织体系、新文化分工体系与新制度体系,对文化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传统文化上市公司而言,其生命周期是持续走向衰退还是实现重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拥抱互联网以及与互联网融合的深度;对于新兴行业文化上市公司而言,则是利用互联网整合现有新旧优秀文化资源,致力于累积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并行推动文化生产率跃升,并以稳健的增长速度不断行进在典型成长期阶段。虽然“互联网+”时代不同行业的文化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但却有着共同与共通的演化轨迹,即纷纷开始迈向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跨界融合发展”。鉴于此,在当前“互联网+”“文化+”融合的新阶段,政府应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预见性制度安排与治理体系,为文化产业全方位跨界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生态;而文化上市企业则应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赋能性技术创新)、内容创意(开发IP)、产品创新与模式创新,以更加积极、主动、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史一棋.重构媒体与用户关系:国际媒体同行的互联网思维经验〔J〕.新闻界,2014(24):75-80.

第7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关键词】文化基因 红色基因 传承 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12月,在视察机关时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①红色基因属于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化基因。本文尝试用文化基因的相关理论,对红色基因做出学理上的分析,厘清红色基因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特征,探索红色基因传承的基本规律,以期对红色基因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为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文化基因的理论

“文化基因”一词最早由英国学者查理德・道金斯提出,他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用“谜米”解释文化传承中的基本单元,提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之后,苏珊・布莱克摩尔在《谜米机器》一书中,阐释了文化基因作为一种复制因子在功能、内容、作用等多方面的性能特征。谜米学者认为,人类的一切学习其实都是模仿,当你模仿别人的时候,必然有某种东西从别人身上传递到你身上,这种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东西,就是谜米。②对于“谜米”的定义,《牛津英文字典》解释为:“文化的一种要素,可设想为一种非基因手段的复制。”

中国学者对于文化基因的理解,主要从哲学、文化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角度作出阐释。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③还有学者认为它是“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④毕文波认为:“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者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做‘文化基因’。”⑤赵传海认为“文化基因是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⑥

综上所述,文化基因是隐藏在各类文化现象内部,决定文化系统本性和发展走向的基本因子,是对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基本精神、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等观念和精神形态的总和。文化基因一旦产生后,经过实践的验证,如果确有价值,它就具有了一定的生命力,会成为文化传统而被继承、延续和保留下来。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这些文化基因就形成了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的独特的文化特征。

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红色基因”一词,是近期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2013年2月,在视察时首次提到“红色基因”一词:“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014年,他在新疆、福建、南京等地视察时指出:“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继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当前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红色基因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红色文化的诸多现象中,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规定性,规定了红色文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本质,这就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⑦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因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相结合而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基本文化单元。

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遗传密码,主要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第一,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理论。具体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具体体现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第三,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具体体现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等;第四,优良的传统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体体现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判”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忠诚、奉献、公正、诚信”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红色基因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文化的独特的文化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传家、立业、取胜的精神法宝和动力源泉。如今,红色基因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因构成。

红色基因的特征。红色基因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除了具有文化基因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根本特征。

第一,无产阶级性。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中产生的文化类型,必然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立场和本质特征,天然地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红色基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最高价值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追求,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原则,这些是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灵魂,规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特质。

第二,民族性。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都具有积累性和继承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国人坚持精神独立性的文化根基。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已经成为红色基因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科学性。红色基因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红色基因的科学性表现为先进性、实践批判性和创新性。先进性是指红色基因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始终走在时代、民族、社会前沿,自觉与腐朽落后的文化基因相对立,从而具备先进性和前瞻性;实践批判性是指红色基因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精神,在实践运动中检验自己和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纠错和自我批判;创新性是指红色基因能够以开放的结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完善,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红色基因的传承

文化传承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文化的继承性和变异性。继承性与变异性是文化基因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继承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性就没有变异性产生的基础;变异是条件,没有变异性,继承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二者构成矛盾统一体,普遍存在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遗传性规定了文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变异性则推动着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红色基因的传承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坚持红色基因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发挥红色文化场的积极引导作用。同时,还要谨防红色基因的“退化与突变”,保证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坚持红色基因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体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靥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⑧正是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的遗传作用,世界上才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同时,文化基因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以及人类自我发展的需求,是促成文化变革创新的根源。文化基因具备自组织功能和环境适应性,能够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不断的修正、调整和强化自我,文化基因的变异能够不断优化文化基因的内涵和外延,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近代中国,随着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瓦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以及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向现代转型。中华文化基因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抛弃其中腐朽落后的文化因子,主动选择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基因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因子―红色基因,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转型。红色基因的形成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继承与变异的产物。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愈加激烈。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崛起,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精神指引作用,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在红色基因传承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继承性与变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坚持继承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民族性,不断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又要坚持红色基因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吸收其他思想文化中的精华,不断丰富红色基因的内涵和外延,提升红色基因的创新能力,使其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学习党史、国史,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发挥红色文化场的积极引导作用。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构建共同的红色文化环境,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发挥文化场的引导作用。首先,学习党史、国史,加强红色历史教育。红色基因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学习党史、国史是实现红色基因传承的最好方式。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是最好的营养剂”;其次,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最后,充分发挥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引领者,彰显了红色基因的“遗传密码”。

谨惕红色基因“退化与突变”,保证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文化基因的变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向上的正向变异即基因的进化,基因正向变异能够形成新的文化基因组合,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另一种是向下的负向变异即基因的退化,基因负向变异发生时不利于文化的发展,有可能导致文化的衰退或死亡。我们要努力推动红色基因的“正向变异”,防范“负向变异”,始终坚持继承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增强红色文化自信,警惕在新的环境下,发生红色基因“退化和突变”的现象。

一方面,我们要谨防“红色基因退化”的危险,激活红色基因,保持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化,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精神基因退化的趋向。面对新时期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只有激活红色基因,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为思想指引,以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作风为行动指南,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提高党的战斗力,增强党的免疫力,自觉抵御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另一方面,要谨防红色基因在新的环境下发生“基因突变”,防止“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潮对红色基因的破坏。红色基因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年代,革命与战争是时代的主题,红色基因是以革命为中心的文化。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革命、斗争”为标志的革命文化要实现其向“崇高、奋斗、理想信念”的红色文化的现代性话语转换。当前我们重提“激活红色基因”,并非号召大家重回那个阶级斗争的年代,而是重新挖掘红色文化的现代价值,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把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结合,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因此,在继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要注意时代的变化,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防范类似的“左倾”错误思潮的破坏。同时,我们还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将带有特定目的的文化因子输入中国,破坏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对我国民众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诱导,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因此,对于西方外来文化基因我们应该做出理性评估,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坚持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安全,防范“右倾”错误思潮的破坏,防止红色基因发生“突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基因。

(作者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警察学院思政部讲师)

【注释】

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4日。

②[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王东:“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

④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⑤毕文波:“当代中国新文化基因若干问题思考提纲”,《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⑥赵传海:“论文化基因及其社会功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⑦强卫:“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4年第18期。

第8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中国传统生命观;价值;比较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1-0073-03

所谓生命观,指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是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看法,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观指导下确立的。“人的生命”与“人”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实现了的人的生命即为“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实践生成为其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体现。而中国传统生命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关照下对于人的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生命观的语境迥异,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生命观,都对人的生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本文拟对两者的渊源历程、本质内涵、特色价值等作一比较论析。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生命观的渊源历程之比较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产生的背景与中国传统生命观的背景截然不同。前者产生的经济背景是19世纪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资产阶级革命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使得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欧洲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者备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因此,社会政治背景中蕴含的意义十分深刻。19世纪30年代,随着无产阶级劳动者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代表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人们的生命观发生了转折,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开始关注生命,寻求更好的生活。这些劳动者们不再一味迷信传统的宗教和鬼神文化,不再一味迷信宿命,他们开始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期盼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拥有更加积极的人生。另外,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理论来源上看,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都体现了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是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的主体性到费希特和谢林的自我,从黑格尔的主体即客体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都是高扬时代的主体精神;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则以劳动价值论宣告了人类依靠劳动而生存的道理,它启迪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抽象精神劳动中看到了人类通过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而诞生成长的过程;英法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学的形态直接关注着人类和无产阶级的命运,并第一次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总之,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产生的时代是主体性实现的时代。

中国传统的生命观自远古时代就具有了雏形,这从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可见一斑。奴隶社会中,被压迫的奴隶没有丝毫生命和人生可言,他们只是奴隶主的经济附属品,是一种财产。封建经济建立后,劳动者的人生依附性降低,但仍然是地位低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时期,思想意识和信息都十分闭塞,人们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劳动。受儒家思想影响,对鬼神敬而远之,但遇到不理解和无法解释的事情则依靠膜拜鬼神来解决。只有皇权贵族的生命高人一等,劳动者的生命则卑微低下。“刑不上大夫”就体现了这一点。因此,相比较处于转折期具有鲜明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而言,中国传统生命观中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思想,则都很平稳、温和。当然,在这种平稳、温和里,也蕴含着一定的变化的思想。中国人在理念上既肯定一套生命永恒的哲学,也肯定一套生命变化的哲学。人为万物之灵,其灵在于觉知自身的处境。一方面是在时间之流中,思索如何面对刹那生灭的变化,如代表变化哲学的《周易》的基本原则是观察变中有不变的自然规律以安排人的言行,从而使人事循环不已而永葆生机;另一方面,又想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如代表永恒哲学的《尚书·洪范》中指出“敬用五事”,[1]“五事”就是人的五种本能,即“容貌、言语、视察、听受、思虑”,这些本能的表现有一定的要求,如容貌要恭敬,言语要有条理,视察要清楚,听受要聪敏,思虑要通达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生命观的本质内涵之比较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内容十分深厚和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人跟动物一样都具有生命,是一种自然存在,这就是生命的自然属性。然而人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人都与其他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形成了社会,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生产、生活。这就是人的生命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也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意义,总之,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是通过与他人的联系、交往、协作而存在,正是在同他人联系、交往和协作过程中,显示出人具有名副其实的社会性,昭示了其本质属性,体现了高等动物的含义。二是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主张个人的生命价值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对内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对外要奉献社会。生命统一于对社会的奉献和对自己的提升之中。既然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人依存于社会中,人生命的价值就是要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做贡献。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生命价值就越高。马克思在其中学时代就坚定而明确地以人我关系为尺度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了,他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2]三是通过异化并且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和自由解放。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精神,把异化看作是人的自我发展的辩证过程。在早期的劳动异化理论中,马克思用人本主义观点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指出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才能恢复人的本质。而异化的扬弃“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实际实现才能完成。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个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实际上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3]231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基础上产生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是导致人的本质全面异化的决定性条件。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3]182所以异化作为社会现象是自然形成的,但异化的消除则要靠作为主体的人正确地发挥主体能动性。四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趋势。人的全面发展内容包括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每个人在体力和脑力方面的一切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每个人在生活需求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每个人在生存条件和活动范围方面共同发展,在社会关系方面得到普遍发展。这些基本内容渗透着人文精神,就是对每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怀;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以儒、道、释三家学说为代表的。在儒家学说中,我们不难发现,儒家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并且以道德价值的实现为人生目标,把内圣外王作为人生理想,强调个人对社会应承担责任和义务。孟子提出了仁者爱物,人性本善,人类要爱护其他生命。但是,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缺乏对生命的神圣感,致使几千年来中国人面对死亡时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使一系列关于死亡的问题被弱化或简化。道家对生命的态度是重身贵生,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视个体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的自由。老子认为人应该善待世间的一切生命,不可动杀心。庄子虽然对道有比较复杂的阐释,但最后归结于自然,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所遵循的共同原理就是顺其自然。天是自然的,人也是自然的,人就应该尽可能地依照天道自然来完整实现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是上天赋予人的,人就应当使自己的生命过程体现出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这样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杂篇·让王》)而要做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首要条件就是个体生命的存在,作为老子“重身轻物”思想的继承者庄子就非常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如果说在生命观上,儒家以“人”为本位,道家以“自然”为本位,那么佛教则是以“解脱”为本位来观照人生。佛教认为人生是历经苦难的过程,众生只有通过修持才能从无明、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从而进入大自由及大自在的“涅槃”境界。在这里,佛教主张以慈悲为怀,众生平等。人乃至动物都有生命,有佛性,山川、河流、植物都有生命,都有佛性,应受到平等的尊重。

可见,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生命观二者的内涵及外延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但二者都提到了生命的多样性,生命观的不同方面。前者强调了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及通过共产主义革命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后者虽然也强调人的生命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但本质上缺乏科学性。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生命观基本特性之比较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知,二者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不同,基本内容不同。从其发生发展逻辑上看,各自特性也不同。

中国传统生命观深深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中国人认为整个宇宙是充满生命的,即宇宙没有任何孤立的地区或物质。“大化流行”就是说宇宙是一个生命流行的场所,在其中,任何东西的生灭都与人有关。这就使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比较亲切,因为任何东西与人的生命不止是外在的关系,而是能与人的生命互动的,所以在谈到生命的时候,往往把生命与大自然统合起来考虑,不会认为这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中国传统生命观的另一个特性是以人生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宇宙万物的生命不断在变化,而人类的生命除了变化之外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需要不断地实现人生价值。孔子所谈的从一个人三十到七十岁每十年都会有所成长,都会上升一阶,所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方向是由外而内,由人而天,最后则是天人合德,这是以价值为中心的生命观。中国传统生命观认为生命与价值可以统合于超越界,超越界即儒家所说的“天”或道家所说的“道”,价值是生命过程所追求的目标。生命与价值需要合二为一,合一之处在于超越界。与超越界相对应的是内存界。从生命的角度看,内存界包括理性与经验所能掌握的范围,人类的各种变化、各种细致的情感等。简言之,内存界就是大自然加上人类社会。然而,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无法证明与保证自己的存在,它为什么是如此这般而非他者,这个答案就是超越界。孔子两次遭遇危险都毫不迟疑地诉诸于天,“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第七》)“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第九》)老子谈“道”,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五十六章》)这个超越界是超越一般宗教之上的,基本上是一种信仰,信仰不同于宗教,却是宗教的核心。可见,中国传统生命观既注重自然生态,也注重社会生态。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倡导敬畏天命,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要珍视生命,不可随便杀生。传统生命观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强调人的生命自身的尊严,重视对人类生命的保护;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开始,更强调众生平等,尊重万事万物的尊严。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最大的特性就在于它的革命性、辩证性和科学性。这种生命观表现在革命性上,即为最高宗旨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鼓励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些观点是中国传统生命观中或敬天畏大人、恪守伦常、或出世修行、或无条件为善所不具备的。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辩证性体现在强调生命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主体性与对象性的统一、自发性与自觉性的统一、表现性与体验性的统一、构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生命源于自然,存于自然,但生命的自然又是在社会性的实践中生成的,这就形成了人的社会性联系并打上社会烙印。同时,社会性因素如政治原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等也以不同的水平影响人的现实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是物质性的存在。这种物质性的存在是对象性的,是由人的实践特性决定的。人的生命是实践的存在物。脱离了实践,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人的生命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总有实践活动对象,这就决定了人的生命是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换言之,人的生命存在通过实践、实践又通过实践的对象来显现人生命的存在,所以,人生命的存在通过实践的对象得以确证。人的生命的实践是多样的,所以,人的生命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多重主体,也有多重客体(对象)。这些多重客体就构成了人的生命的对象世界。此对象世界也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具体的确证物。根据人的生命的对象世界就可以判明人的生命的存在状态。人的生命作为物质存在是对象性的,并且其精神内涵一旦形成,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象性的存在。“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211“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162人在同对象性即受动性中理解人的主体性,才不至虚妄。自然性与对象性势必造成人的生命活动的自发性,即本能性、原发性、无意识性。由感性生命在对象性联系中激发的被动而盲目的自发欲望和激情需要人发挥主体精神进行自我调节,以此实现有效的满足方式和途径。另外,人的生命本质主要在实践中确证,同时,人的生命水平还借助于人对自己生命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心体验。最后,人的生命是由具有丰富内涵的系统构成。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构成人的“全面的本质”的诸因素,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另一方面又从“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实践家”,[3]189揭示出感觉得以理性化的事实;实质揭示了人的生命机制的构成。人的生命系统不仅是构成的,而且还具有生成性。人既从动物生成,它的本质——包括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也在实践的过程中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生产出来;一方面使人的感觉在质上成为人的,另一方面还使其在量上与人和自然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生成了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3]192人的生命本质的生成性,使人自觉的超越性成为生命的主导精神,对崇高理想包括自身完善的追求成了人的生命光辉之所在。

比较上述各自的特性可知,中国传统生命观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都强调生命与自然、社会的联系,但是前者的生命本身是服从于天命、自然的,强调生命的受动性,而后者强调了生命本身的能动性,使生命本质在自身意识指导下的活动中得以确证。其次,中国传统生命观带有一些唯心主义宿命论和鬼神色彩,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的革命性和实践性。最后,对于生命的归宿,前者带有一些悲观色彩,而后者倡导革命的乐观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生命观的价值及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旗帜鲜明地倡导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保障人的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即以人为本,其中具有丰富的民生思想。它启示和要求我们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发展和实现人的生命的价值。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都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和现实需求。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马克思所主张的最终目标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分,人与人将在平等基础上交往协作,创造美好的人生。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革命性;人在实践过程中生成人自身,这就给人以精神动力。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克服。要克服消极情绪,充满信心地面对新的挑战。同时严以律己,不断完善自身,修身报国。个人要积极回报社会,努力为社会做贡献,把自身的个人价值统一于社会价值里,注重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追求正当的物质财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一样重要的。要保持身心健康。人的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是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学会自我排解,减轻精神压力。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命的诞生和离去都是自然现象,人们要正确看待。无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他人的生命,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给予珍惜。

至于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我们对待它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中的鬼神论和宿命论要剔除,不能迷信。中国传统生命观集中体现了和谐的思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需要遵循的原则;道家主张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贵柔”更是处理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社会各系统之间、人与人之间、乃至个人自身的关系,以达到和谐的正确选择;佛家爱生避让的慈悲和宽容,也充分表达了整体和谐的观念。可见,中国传统生命观的积极价值体现在道德意义和自然生态意义上,它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提供道德规范的作用。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人片面地追求物质的满足,以自我得失为标准,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融贯儒家之和、道家之柔、佛家之慈,合乎自然的规律来谋发展、求进步,善待和保护自然。使自然、社会真正成为“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成为“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本主义”。[3]187

总之,中国传统生命观源远流长,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判断。它倡导人类要关爱万物,尊重天命。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潮在近现代以来才开始影响中国,它的出现让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开始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所在。与中国传统生命观相比,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科学地看待生命,摒弃了以往传统生命观的虚妄成分,辩证批判地看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各自的特色,并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真蕴,活出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东方出版社,2005:183.

第9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范文

一、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革命传统教育就是指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教育。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这就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是、、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来的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作风。这些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鼓舞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其精神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革命传统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养成密切联系群众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等良好品质;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品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献身精神等。

二、内坑中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厚资源

(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

内坑中学地处革命老区----内坑镇,内坑是红色革命的摇篮,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历史上曾为晋江乃至泉州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内坑地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泉州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的活动区域之一。这里的居民勤劳俭朴,以农业为主;解放前,这些地方的农民长期遭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和反动当局的横征暴敛,长期在饥饿线上挣扎,有着改变悲惨命运的强烈愿望。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内坑地区是中共晋南特支、中共晋南县委的主要活动基地之一,内坑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属于中共晋南县委及官桥区委领导。抗日战争时期,内坑地区是中共泉州地下党组织隐蔽基地之一;这时的党基层组织隶属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及其所属的官桥区委、安海区委。自1946年12月至1949年7月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先后是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部的,中心县委在这里领导、指挥泉属地区及厦门、漳州(部份)等地的革命斗争。这时期,在内坑工区成立区一级组织,历经内坑区工委、五峰区工委、C区区委和五星区委,领导所属各乡村党组织、武装队伍及革命群众组织,团结一切要团结的力量,与反动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总之,自1921年至1949年二十多年中,内坑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尽艰辛,英勇奋斗,为壮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英雄战歌,铸就了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建国后,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内坑镇为革命基点乡(镇)的称号。

今天,在晋江有关内坑革命史中的“中共砌坑党支部”、“晋南游击队”、“读书会”、“兄弟会”、“抢米斗争”、“洋尾事件”、“科任事件”、“攻打安海”等事迹大家仍耳熟能详,而在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批革命志士,如尤大斧、王美、尤灵波、郑堂楚、吴天亮、吴烟腾等仍然牢记在人们的心中。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仍然向人们展现着那段永不磨灭的烽火岁月!无数的革命前辈虽已远去,但他们留下来的昂扬向上、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身上传承着。

(二)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积淀。

晋江市内坑中学创办于1960年秋。学校已经走过了52个春秋,这52年是艰苦创业的52年,是奋发进取的52年,也是人才辈出的52年。她已经培育了数万名的学子,培养了众多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为家乡的建设、祖国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的学子遍布海内外,他们活跃在华侨商界,大多数艰苦创业,落地生根,事业有成,典型代表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聪颖先生等。

内坑中学从孕育、诞生、到发展壮大无不倾注着爱国侨亲、校友大量的心力。以曾文广先生、姚荣辉先生和姚嘉波先生为代表的众多侨亲不遗余力、“举学兴邦”的爱国、爱乡热情和崇高精神永远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内中人,成为学校前进发展的强劲精神动力。而学校早期创办者的执著办学、艰苦创业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内中的史册上,成为学校进行优良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学校虽三迁校址,四易校名,历尽波折,备尝艰辛,但一代又一代内中教师的忠勤职守、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得以沿袭传承。

三、内坑中学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的创建历程

五十多年来,晋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晋江教育也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晋江教育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进入了大发展、大提高的历史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晋江加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内坑中学与晋江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紧紧抓住晋江教育强市大发展的机遇,学校由原来的农村初中校一跃成为完中校,由一所农村完中校变成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学校,当前学校正争创二级达标校,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业已形成。回顾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1960年秋,内坑创办“晋江八中”(后改名为内坑中学)。当时内坑没有中学,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椅,没有一件值钱的设备,只有四张布黑板,四盒粉笔,几套初一年教科书,曾焕启老师大胆带领二百多名学生,在布满碎石野草的龙眼树下进行上课,一句“开学了”,一所中学应运而生。后来借姚加荐厝、熊山寺为教室。由于条件极其艰苦,学校从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爱校及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师生一起努力用双手创建美好校园。1962年,全校师生一起劳动,在熊山寺东面公路另一侧面建一座两间土墙教室,并平整出两个篮球场。1964年,全体师生勤工办学,先后在雷厝坡、方广山、莲山领顶山坡等地垦荒上百亩地种作物,用以维持学校经费;1965年,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在雷厝坡上平整出一个运动场,结束了学校在龙眼树下作操场、公路作跑道的历史;1971年学校全面开展学军、学工、学农活动;1972年开展忆苦思甜活动,组织学生吃“忆苦饭”;1973年组织第二届高中生集体报名参军;1977年建立中共内坑中学支部……艰苦的条件磨炼了同学们的坚强意志,用双手亲自参与学校的建设,培养学生了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家校的意识。1964年朱清泉同学被空军部队挑选为空军飞行员,成为晋江第一个空军飞行员。

(二)改革开放头十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纪律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于1984年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如何让“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当时引起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考。

针对当时理想、道德、纪律等观念在人们头脑里淡薄,“向钱看”的思想开始腐蚀孩子们幼小心灵的情况,当时学校领导经过深入地思考,向学校教师提出:立足内坑镇,弘扬革命传统,向孩子们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教育。

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每人节约一分钱,为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边奉献一片绿意。同学们勤俭节约,利用课外时间捡废铁、废纸,集资数千元,购买树苗、花圃等,亲自参加劳动,又在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边开辟了“红领巾路”、“共表团苗圃”、“班级管理区”。这些一起成为对学生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生生的课堂。

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在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围种下了一棵棵的小树,小树和学生们比肩成长,纪念碑周边郁郁葱葱。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队员踏着“红领巾路”来到纪念碑前献上自己编制的花圈、花篮……当初的内坑中学就是这样利用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个生动的、特有的大课堂,作为对孩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学校还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与老地下党员、老战士、“接头户”等保持通信联系,并请来了一些老红军、老战士让他们担任课外德育教师、校外辅导员,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事迹,讲述先烈们为劳苦大众得解放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故事感染着同学们,烈士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塑起一座座挺拔的浮雕,矗立在同学们的心中。1986年学校荣获晋江县“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晋江县教育先进单位。1989年被评为泉州市教育先进单位。

(三)九十年代的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格教育

时代在发展变化,相应地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变化,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今天的花朵,下世纪的接班人,那时他们应当具有怎样的人格呢?如何让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创造者适应下世纪对人的要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福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提出了教育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们在教育调查中发现,当时的家长比较偏重于子女的物质享受和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素质培养。因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做人,如何从“人格缺陷”的误区中走出来的问题。根据当时我校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德育特色,我们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的学生培养目标。

我们始终围绕先烈的事迹和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身边的人和事三方面来开展先烈人格风范教育的活动。采用的形式有:(1)讲故事活动人人讲先烈故事,以先烈为榜样,向先烈学习。(2)竞赛活动。开展:a、争创以某先烈名字命名的班级小组活动,激趣,强化榜样的力度,促进内化作用,加速自我教育进程。b、推行同学间相互激励机制,开展比比谁更好,看谁学先烈得的星多,获得的荣誉多的活动。c、各种学习、体育活动等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自信心、进取心。(3)开展了朗诵活动。教师带头创作和指导学生一起创作学先烈先烈的诗歌、散文,收集赞颂先烈的诗文,召开向先烈学习的朗诵会。(4)开展讨论会活动。a、根据班级里出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辨别是非以明理。b、教师带大家学习先烈故事后,引导学生开展了“假如是我”、“生死一刹那”等讨论活动。(5)演讲活动。演讲与英雄人格有关的身边的人和事,谈自己的感想,从中受到了教育。(6)“一二九”歌咏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唱赞美先烈的歌,学校组织开展歌咏比赛,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风创编学先烈的班歌,编班歌、唱班歌,按班歌去做。(7)组织学生开展了参观活动,对学生进行先烈人格风范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晋江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

通过这十年的英雄人格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1991年内坑中学举行三十周年校庆,时任福建省省长贾庆林为新校舍落成剪彩,并在庆典大会上讲话;1993年晋江市第32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内坑中学举行;1994年荣获晋江市“十配套建设达标学校”荣誉称号等。1999年内坑中学复办高中部。

(四)新世纪头十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创新人格教育

时光飞逝,21世纪瞬间即至。在祖国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教育战线迎来了第八次课程改革。

在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当时,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99年党中央、国务院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中我们感受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的,有所创新,才能有所前进,教育工作亦如此。

为此,我校的德育工作围绕“继承与创新”来进行。所谓“继承”是指继承保持我校的德育特色,进行了内坑革命传统为背景的校园文化建设;所谓“创新”是指结合当时的教育改革形势,延伸“英雄人格”教育,开展课题研究以及创设校园心理环境。

1.开展课题研究,深化英雄人格的革命传统教育。

开展了晋江市级课题《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研究。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和整合了地方革命传统资源,拜访革命纪念单位,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寻求革命传统与校园德育工作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开发革命传统教育的校本教材,形成《中共晋江内坑地区地下组织革命斗争史》一书,开发了校本德育教材,建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理论,并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和德育资源开发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借鉴。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时机,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年级、班级为单位,以年级长、班主任、政治、历史老师为主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组织开展个案研究和经验交流等。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了提高,行为习惯得到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课题被评为晋江优秀课题。

结合学校为农村中学及革命老区的特点开展了福建省课题《农村中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内坑丰厚的革命传统资源为依托,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策略,以指导学法为举措,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指导,学生由机械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涉及到倾听、观察、记录、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表达、交流、合作、实践和多媒体辅助学习等各个方面,方式灵活,使学生更广泛地获取信息途径。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能力出发,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农村中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获福建省一等奖。

2.创设校园心理环境,促进先烈人格风范品质的形成

(1)创设了优美的校园外部环境,美化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围绕先烈人格风范教育内容整体设计布置了:在文广楼和荣辉综合楼一楼墙壁布置了德育长廊和宣传标语。

(2)创设了学生喜爱的室内育人环境。①荣誉角:张贴、悬挂班级在市、区、校各项竞赛中的获奖证书、获得的流动红旗等,不断激励着学生进取心。②黑板报:围绕主题定期(半月或一月)出黑板报,在先烈人格风范品质方面要求各有侧重。③班训: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张贴各班级的班风要求,不断提醒学生应达到的先烈人格风范品质教育要求、目标,以调节学生的内心活动;如,国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标语等。

(3)创建学校心理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开设咨询电话热线,编印《心晴》心理辅导刊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清除了学生成长的心理障碍,培养了学生英雄的人格。

本世纪的头十年是学校取得大发展的十年,2006年我们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校验收;又先后荣获“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泉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晋江市先进单位等数十个集体荣誉。

四、新时期内坑中学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的践行与展望

进入新时期,我校革命传统教育办学特色继续向前发展和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德育也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生命化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平台”办学理念的目的所在。

所谓生命化教育,我们认为:生命化教育面对的学生是“生命”,是具有个性的“人”,从遵循生命(学生)的本性出发,目的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应该让我们的教育:充满尊重;充满人性;充满关爱;充满民主;充满和谐;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创造。生命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与发展。所以新时期我校革命传统教育的办学特色旗帜鲜明的指向生命化教育。

(一)基于学生需要的新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化教育

革命烈士作为孩子思想健康成长中的榜样是需要的,因为榜样是大家看在眼里的风向标,你指向哪,大家就会照着你所指的方向去做。它是一种动力,会不断地激励着别人这样做;它是一种文化,通过这样的文化熏陶人、影响人的行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榜样,这就需要我们革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以满足今天学生健康人格成长的需要。

我们坚定地认为,我们今天理想的教育应是一种生命化教育。理想的德育应是生命化的德育。我们需要从生命化教育的视野来审视今天的革命传统教育!孩子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需要作为生命主体的尊重,需要充满人性的关爱,需要充满民主与和谐的教育,需要使之充满生命的活力。从我校的办学特色来看,生命化的德育其核心就是健康化的革命传统教育。从尊重生命的主体、革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和革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出发,我们认为:新革命传统教育应是“建立在学生需要基础上的革命传统主体育德”。这里的“主体育德”是指学生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体验来改变教育的形式,达到自我育德的目的。

(二)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

建立在学生需要基础上的革命传统主体育德的提出,是革命传统要赋予时代精神的需要,是生命化教育的需要,是生命化的德育,是对以前革命传统教育的革新,我们称“新革命传统教育”。建立在学生需要基础上的革命传统,首先要考虑:今天的孩子缺什么?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需要也是学生育德的源泉,而需要又源于“缺乏感”。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基本需要出发,秉承“传承与创新”的思想,我们认为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是:

新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化德育)培养目标

品质目标 认知目标 行为目标

新革命传统教育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感受祖国变化、激发爱国、爱乡、爱校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进而形成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的学风。 1、爱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美丽山河;爱家、爱校、爱乡,从点滴做起。

2.增强责任意识,学会从小事做起,做事负责任,敢于承担责任。

3.走出校园,服务社区,乐于奉献。

4.有勤奋学习的决心、恒心;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网络、休息的关系,能抓紧时间学习,学习中不怕苦。

爱拼敢搏的革新意志 1.懂得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困难,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坚强,有毅力、坚持不懈。

3.懂得革命烈士坚强、宁死不屈的意义。 1.遇到困难与挫折,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面对困难与挫折,能选择合适的方法与途径,持之以恒,达到成功。

3、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乐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展示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自觉搜集革命烈士的豪言壮语和相关故事,进行自我教育。

勤劳俭朴的生活态度 1.知道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俭朴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俭朴的好品质。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4、做一个勤劳俭朴的人。

4、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5、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健康淡雅的审美情趣 1、了解美的本质、特征和形态;

2、掌握审美的含义和标准,明确审美在中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3、重点把握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3、丰富知识学习,提高鉴赏水平;

4、在实践中训练感知能力

5、拓宽视野,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发现和发展自身的特长。

(三)“新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形式

以前革命传统教育上的一些做法,和今天这个时代合拍吗?“新革命传统教育”新在哪里?其一、是在内容上的再度挖掘,以满足今天学生成长的需要。其二、教育方式上的改革,让今天的学生能够接受,通过“主体育德”的方式来进行。

所谓“主体育德”,就是教育的过程中更关注育德的主体,“主体育德”的核心是德育观念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育德的主体。学生作为“主体”,他具有对活动的选择性(而不是盲从性)、参与活动的自主性(而不是依赖性)、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而不是被动性)以及在活动中的创造性(而不是守旧性)。“主体育德”是一种自我教育,它强调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体验与主动参与。

具体的活动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传承

1.通过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专家讲座、专题知识竞赛、专题图文展等方式,学习和了解内坑革命史、内坑中学发展史。

2.通过组织到老区基点村访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老区的发展现状;通过参观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内坑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感受当年老区的艰苦斗争环境和革命精神,进一步亲身感受老区人民的高尚品质。

3.通过观看有关的红色经典影视片,深刻理解老区革命斗争历程和崇高的老区精神。红色影视片既具有娱乐作用,也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红色影视剧及纪录片、专题片等有计划地分年级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4.通过组织以老区为主题的专题演讲比赛、宣讲活动、有奖征文比赛,激励广大青少年勤学进取的热情和回报老区、报效祖国的志向。学校应利用这种为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围绕老区方面的内容组织专题演讲比赛和宣讲活动。如:“我所了解的老区现状”、“一个感人的老区故事”、“老区精神与时代精神”、“怎样弘扬老区精神”等。

第二部分:创新

5.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立足校情生情,结合《农村中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立足于学,着眼于疑,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与推广,继续推进初中“先学后导合作探究”和高中“导学、导议、导练”教学改革试验,通过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他(她)们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使原有知识得到增值,同时在学习的交往和互动中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的批判精神,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究证据的科学态度。

6.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结合《乡土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省级课题的研究,深入挖掘新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素材,将“生命化教育”作为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学生课外活动的主题,有计划地开展法制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卫生保健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

7.丰富自主管理内涵,提升生本教育水平

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青年志愿者、文学社等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开展班级值勤周制、学生干部夏令营、青年志愿者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为活动载体,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管理才华,提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的智慧和才干潜能在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中得以充分地展现。

要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通过开展感恩励志教育、爱心捐赠活动、中学生现代礼仪教育、餐桌文明活动、宿舍文化节、烹饪比赛等活动,唤起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优良品质,具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和诚实的作风,具有“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传统美德,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文明情操与社会道德标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