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档案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企业档案管理论文

第1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一、观念创新,使档案在服务中发挥经济效益

    (一)要管好档案、用好档案,首先要熟悉档案。随着星星的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整体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生产品种也从原来单一的冷柜到冰箱、空调、便洁宝、电脑、数码、光电等高端科技产品,为接收和管理好这一类科技档案,档案人员应转变观念,不要在办公室坐等,要主动请教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生产车间,熟悉了解生产经营工艺流程,弄懂技术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使档案人员对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做到“胸中有数”。

    (二)要确立档案是资产的观念,在企业无论是科技、还是文书、声像、会计档案,都是全体员工从事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劳动结晶和智慧积累,是企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以产品为例,从设计试制到品牌的创立,无不包含着一代甚至几代领导者和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辛劳汗水,无不凝聚在以文字、数据、图纸、音像等各种形式的档案载体上,比如,星星从十八年前只有几十人的手工作坊式小厂,发展到现在年产值几十亿元的规模,其创业的经验、历程,是难以用金钱买得到的无价之宝。档案财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它除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属性外,还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公共属性。企业法人认识到档案是资产以后,就会千方百计去管理、保护、利用好这些资产,就会下决心做好档案工作。

    (三)要确立档案是企业独有的信息和知识观念。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中,企业各自的档案是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术,如各种设计资料、图纸数据等。占有这方面的档案就是占有企业的技术秘密和独有知识。如果企业的档案材料不收集、整理、保管好,在市场竞争和信息流通的今天,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要确立档案具有实用效益的观念。档案资产是固定资产和一些无形资产的伴生物,它是在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下产生、共存并发展完善。档案资产的实用效益是在档案利用中发挥出来的,今年十月份,综合档案室及时为星星家电产业总公司技术中心提供冰箱蒸发器所有技术资料,以贾祥胜、洪立忠为主的研发小组利用了原有技术档案作参考,攻克了“冰箱蒸发器改为嵌入式”的自主创新项目,创造经济效益203万元,该项目荣获椒江区企业科协“金点子”活动一等奖。十一月上旬,由集团投资在洪西路立交桥北边利用原厂房改建台州市星星机械交易市场,施工过程中碰到厂区区域、房屋结构不明等难题,进展缓慢,项目负责人忧心如焚,档案室得到求援消息后迅速调出原北厂区总平面图、所有厂房建筑图纸,他们高兴地说:“这些厂房已有十几年历史,没想到档案室能提供这么完整的资料。”确保了该市场在明年元旦前竣工的计划。从上述可看到,档案资料只要管理好,利用好,就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体制创新,使档案工作适应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的档案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对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机构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机构创新的核心是精简。无论哪个企业,精干是一个必然趋势,企业档案工作也要顺应企业的需要,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也必须创新,其内容就是要扩大档案工作的外延,深化档案工作的内涵,把过去只是单一的管理档案的档案室扩大为集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统计等为一体的“企业档案信息中心”。这个中心机构在行政上受集团总部的领导,业务上归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负责集团总部及所属各子公司、各级各类档案资料和其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例如,星星集团下有十余个子公司、在全国各地有11家销售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施联网,从而达到各种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和资源共享,真正形成一个集团化的信息联合体。这样符合现代企业精干、高效的原则,有利于增加企业档案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二)机制创新的关键是高效。企业进行整合改造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转换机制,高效运行,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也要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的转换而创新,要激活机体,坚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最基本管理理念,敢于否定自己,善于完善自己。从单纯的档案资料管理机制向档案、情报、信息、科技一体化管理机制转换;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让档案资源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动力源之一。

    (三)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要从企业各自的实际出发,星星作为一家大型的民营企业,回顾多年来的档案工作实践,领导支持固然非常重要,但具体活动的开展却要靠各项制度的规范和档案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看来,适合各类性质、各类机制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重要的档案分散在各部门、各子公司,不够规范,降低了利用率,制度创新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制定较为详尽的制度,不断创新集团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以及兼职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评价档案活动效果的方式、方法,按月考核,年终进行总结评比,职责明确,奖罚分明,从而调动全体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制度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三、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档案工作

第2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第3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1.1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由于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的归档意识不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归档范围的不明确以及实物种类繁多;再加上电力行业的工作范围广、技术层次多,使得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都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在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上困难重重、问题多多。虽然,由于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其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难点和问题。因为实物档案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降低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实。

1.2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2.1电力企业高层对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大多数电力企业高层领导认为实物档案管理只是一项文字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可有可无,这使档案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电力企业对实物档案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不仅投入的资金很少,管理手段和保管条件落后,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并且大多数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专业的档案人才,甚至有的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根本就不懂档案管理,以为档案管理只是简单的进行收集和分类。有的电力企业只是让其他员工兼任这项工作,没有设置专门的职位。这些实物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其责任心也不强。再加上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室,致使一些该保存的资料没有得到保存。由于缺乏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的科学界定导致管理成本加大。

1.2.2对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的理论研究和业务指导与时代脱轨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发展过程中实物档案资料也随之增加。但是,现在电力企业在实物档案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其业务指导思想没有随之发展,与新时期、新时代脱轨。而实物档案管理工作又日益变得重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业务指导已成为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有关部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物档案管理的模式,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来指导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1.2.3电力企业实物档案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虽然有的电力企业已认识实物档案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性,组织员工学习《档案法》、《档案管理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活动和档案知识培训,以此来提高全员档案管理意识。但是由于电力企业的管理高层大多只注重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经营发展,对实物档案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再加上实物档案管理人员变换频繁,没能形成稳定的队伍。这些都导致了电力企业出现对实物档案利用率不高的现象。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因实物档案目标管理不完善而导致资料遗失、实物档案管理不当而有安全隐患以及其他的问题。例如,有的电力企业档案库房不符合安全防护的要求:档案库房使用玻璃门、玻璃窗,设置在潮湿的角落里或直接放在阳台上。还有的电力企业档案库房设计布局不合理,没有专门的、独立的档案室。

2做好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电力企业管理高层要重视实物档案管理的工作,增强实物档案管理意识

要做好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首先必须增强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的意识。不仅要提高电力企业管理高层对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还要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实物档案管理意识,这两者缺一不可。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若缺少管理高层的支持,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同理,提高全体职工的实物档案管理意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做到这一点,电力企业可以组织员工学习《档案法》等规章制度,以此来增加员工档案方面的知识,提高其档案管理意识。同时对管理实物档案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档案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

2.2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实物档案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之所以在进行实物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出现难点和问题,最主要的是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等一系列档案管理法规,但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些政策法规整理电力企业实物档案资料。因此,电力企业要做好实物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实物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还需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约束、激励、监督机制,对实物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激励,并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2.3定期对实物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实物档案的归档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对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必须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重视档案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高档案人员的工作能力。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实物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制作定期的培训计划,并将培训的档案知识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因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还必须保持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稳定。电力企业要制定一些能留得住档案管理人才的方案,提高实物档案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电力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既可以激励实物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又能提高他们的待遇,使其能留下来。电力企业要做好实物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实物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并稳定工作队伍。

2.4加快实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现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已被人们广泛应用到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对电力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沿用以前的方法对实物档案进行管理,已经不适合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快实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做到这一点,电力企业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实物档案管理进行改革。电力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设备,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电力企业还要提高实物档案的利用率,使其真正发挥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要做到这一点,电力企业可以拓展利用途径、优化利用服务、提升利用层次等。

3结束语

第4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一)管理依据的特殊性

归档管理的会计档案材料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直接产生的,具有原始性、唯一性的文件材料,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整理归档以后,更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成为可以作为法庭证据的依据性材料。为了保证会计档案管理的合法有效,国家不仅在《会计法》中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做出了明确规范,并且专门制定、颁布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予以规范,这在其他门类档案中是不多见的。在此基础上,各个大型国有企业包括我公司在内都制订了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使会计档案成为企业档案管理中最为规范、明确、高效的门类之一。

(二)来源的特殊性

由于企业的自身特点,使档案管理的前期阶段,即归档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前整理和按时移交,成为档案管理中最难以规范化管理的阶段。因为归档材料的形成主体成分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归档材料产生的时间、处所及环境条件各异,所以归档材料质量的可控性较难提高,会计档案的来源同样存在这些问题。虽然会计档案归档材料是由专业的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移交给档案部门,而且在移交归档前进行过审查,但是会计凭证来源各异,数量繁多;会计账簿专业性强,分类严格;其他会计资料种类繁杂,难以准确分辨,这些特点在其它门类的档案中都是不多见的。此外,对于会计档案归档材料积累、整理方法、质量及归档时间界定等要素均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同样也有别于其它门类档案。在归档时间上,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务部门自行保管一年,待下一个年度才移交归档;在整理方法上,会计档案归档材料是由会计人员而不是档案人员负责组卷及装订,以确保卷内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

(三)管理的特殊性

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凭证,与企业经济活动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会计档案归档范围必须涵盖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必须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各环节之间的客观联系,这就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业务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积极配合;会计档案归档材料种类多样,寿命周期长短各异,保管期限各不相同,有3年、5年、10年、15年、25年和永久等六个档次,这是会计档案独有的特点;由于会计档案数量多,特别是短期保存的数量大,需要经常进行价值鉴定和及时销毁。在我公司,只有会计档案能够做到定期组织进行鉴定、销毁。这些方面均与其他门类档案有明显区别。

(四)利用的特殊性

由于会计档案涉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严格的保密要求,必须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无关人员不应当接触。因此要求企业档案部门做出适应会计档案自身特点的专门规定,对利用会计档案的主体、时间、地点及管理要求做出明确、细致的要求。要对利用者的资格进行限制和审查,采取措施保证在利用会计档案的过程中不致造成失密、泄密,要规定明确的利用程序并对整个利用过程实行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在确保馆藏会计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馆藏会计档案信息资源。

(五)信息化管理的特殊性

自2005年我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以来,由于各门类档案信息化建设难度不一,因此进展步伐也各不相同,而会计档案信息化就是其点比较鲜明的一类。可以说,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所谓进度最快,即会计档案是最先完成案卷目录数据库建设的门类;所谓进度最慢,即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完成会计档案卷内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更不用说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了。事实上,会计档案本身的特点已经决定,后两个数据库的建设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可行性。这个特点与其它门类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日新月异的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实用方法

(一)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控制

会计档案和其它各门类档案一样,必须依法管理,坚持“照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要求。

1.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当抓好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制订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二是在国家相关法规修订、企业实际情况变化等情况下,应及时对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三是在实际工作中,应逐步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接收、管理、利用和鉴定销毁的具体操作程序,使会计档案的管理真正处于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良性环境。

2.在制度落实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闭环控制,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应当做到三个纳入:一是将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效力;二是将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纳入职工培训课程,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三是将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纳入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与各单位的工作绩效挂钩,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切实执行。

(二)企业会计档案材料的归档前控制

归档前控制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样如此。因为会计档案在归档之前都是由专业会计人员管理,往往使档案人员产生“会计档案是归档前管理最规范的一类档案”的惯性思维,从而放松对会计档案材料的归档前控制。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认识到,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归档前控制这个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确保档案归档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会计档案材料的归档前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归档材料进行现状调研,切实掌握归档单位分管领导及责任人是否有变化,弄清应归档材料的数量及保管现状,以及可能影响归档工作进度与质量的其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要与归档单位的领导及责任人保持沟通,建立经常、及时、良性的信息交流;第三是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业务指导,包括宣传会计档案管理法规与制度,传授归档材料组卷、装订及保管的方法与要求,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等等,特别是在归档单位责任人员发生变动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般来说,归档前管理工作越及时、主动、细致,会计档案材料的接收归档工作就会越顺利。

(三)企业会计档案材料的接收归档

会计档案的接收归档工作是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必须按照“规范、明确、高效”的要求有序进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我们就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每年刚过春节,我们就开始与归档单位沟通,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印发当年的会计档案归档计划,确定各单位的归档次序、时间安排、归档材料内容、归档手续以及联系方式,当然每年都要不厌其烦地重申归档要求,以保证归档计划的可执行性。然后就是为归档材料的进馆做好必要的准备,包括柜架的规划安排、位置调整、装具准备等各项工作,在此期间往往还要关注与指导归档单位制作归档材料交接清单的进度与质量。会计档案归档材料的接收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按照交接清单逐卷清点,核对名称、编号、数量,精神高度集中,不敢稍有懈怠;一卷档案不过一两斤重,但是要连续将几千卷档案在短时间内进行清点、搬运、消毒、上架,不仅要求有较强的手脑协调能力,还要求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四)企业会计档案的安全保护

会计档案接收入库以后,虽然组卷、装订环节的工作已由会计人员完成,但是仍然有许多管理工作要做。首先是归档材料的清洁消毒就与其它档案不同,其它档案都是先消毒后装订,文件材料之间的间隙大而松散,臭氧气体容易进入,消毒时间不需要太长;而会计档案是已经装订完毕然后消毒,臭氧气体难以顺利进入纸张之间,不但要求档案在消毒柜中翻开摆放,还要适当降低档案的摆放密度,适当延长消毒时间,使消毒杀菌尽可能彻底。其次是会计档案的装具即卷盒种类多、规格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外形尺寸各不相同,因此除了会计报表与其它会计材料采用各门类档案通用的卷盒外,我们还专门为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量身定做了不同规格的卷盒。第三,会计档案的保护、保密管理要求高。我公司于2013年为会计档案库房安装了带指纹锁的门禁系统,改进了防盗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档案的安全防护水平。此外,还有会计档案案卷封面、脊背、卷内目录和备考表的制作;总账、分类账和检索工具的建立;由于档案鉴定、销毁而形成柜架空间,必须经常进行倒架调整,比其它档案管理频繁得多;会计档案的数量最多,库房面积最大,日常清洁卫生工作量也最大。这些工作看起来琐碎,但是缺一不可。

(五)企业会计档案的利用管理

利用会计档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与保障档案完整安全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利用会计档案的主体必须是持证上岗的专业会计人员,因此档案部门应当掌握本企业的持证会计人员名单,并且定期与财务管理部进行沟通,对名单进行更新;其次,利用会计档案必须事先经公司财务部领导书面批准,并有档案部门领导签字确认,以确保利用的目的是因工作需要;第三,利用会计档案必须在档案部门设置的专用阅档室内进行,必须有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现场服务,阅档室内还应当配备监控摄像头、电话等必要设施;第四,如果需要复制档案,必须在审批手续中明确说明,并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部门内部进行。

(六)企业会计档案的鉴定及销毁

到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考验一个档案工作者素质的试金石。美国国家档案馆前馆长、著名档案学家巴克先生曾经告诫我们:“人类的档案遗产具有唯一性,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失去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是整个人类的损失。”这句话成为我们每次鉴定销毁工作之前必须重温的信条。为了确保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质量,首先必须组织鉴定工作小组,由企业总会计师担任组长,财务部门、档案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其次应由档案人员制作案卷级鉴定清册,并确保清册的内容与提交鉴定的档案在顺序、数量、内容各方面准确对应。第三,采用逐卷鉴定的方法对到期的会计档案进行价值鉴定。在鉴定前,应要求参加鉴定的会计人员事先做好相应准备,对提交鉴定的档案是否涉及未办结的债权债务,是否涉及正在办理的违法违纪案件等内容要心中有数,以免造成珍贵证据的灭失。第四,鉴定工作结束后,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鉴定结论,将经过鉴定的档案分为两个部分,对应当继续保存的档案重新标识、消毒、回库;对应当销毁的档案建立销毁清册,办理审批手续后,送到有资质的销毁单位,采用化纸浆的方式进行销毁。最后,将销毁清册等鉴定工作资料完成签字手续后,及时归档,永久保存。

(七)企业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点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会计档案有什么样的特殊性,信息化建设都是会计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这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首先,扎实的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是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其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应与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第三,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适应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我们的设想是,对于会计账簿类,数据库建设到案卷级;在其他三个类别中,对于已经归档的档案,数据库建设到案卷级,对于今后归档的档案,在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方案》正式实施后,根据实际情况,可能直接建设全文数据库。因为这个方案将对现行的会计档案形成方式和载体形式做出重要调整:除会计凭证类继续采用纸质载体外,其它三类材料即会计账簿类、会计报表类和其它会计材料类都将可能全部或者大部分采用电子载体,不再采用纸质载体。这必将会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相当大的变革,我们应当尽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第5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重点工程档案管理项目组负责制

引言

宣钢5#、6#焦炉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从立项、审批、设计到开工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全面反映了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对工程建设过程管理和工程竣工投产后的正常生产组织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工程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宣钢焦化厂在组织好工程建设的同时,把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归档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企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在工程管理实行全新的项目组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负责制,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工作,理顺工作程序,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与建设进程同步的基础上,保障工程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5#、6#焦炉技改工程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一、建立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负责制,形成覆盖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工程资料收集网络体系

宣钢5#、6#焦炉技改工程是宣钢为实施铁钢材各600万吨规划目标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为张家口市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煤气气源的一项重点工程。焦化厂继续采用“项目组负责制”的工程管理模式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在工程所涉及人员各自身份不变的情况下,成立工程项目指挥部,下设四个项目组,由厂长、承担工程任务的生产车间主管领导、科室的技术人员组成,在不改变现有编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而每个人原来所承担的厂内业务不变,同时规定了各项目组的职责和任务,对项目的招标、合同签订、工艺技术论证、方案确定、施工组织、设备到货验收、资料整理收集等方面进行管理。

宣钢5#、6#焦炉技改工程竣工资料收集的齐全完整准确,对焦化厂今后的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焦化厂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负责制。我们按照统—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总工程师主管档案工作,档案室设立专职档案员,在各项目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档案员,形成了全厂的档案管理网络。技改工程指挥部在工程开始时,即把有关技术文件材料收集工作落实到人,做好积累、保管工作,由各工程项目组组长负责档案管理,做到每个重点工程均有专人管理,负责工程资料收、发、转、整理、归档及竣工档案收集等日常工作,其它项目组负责本工程范围内的技术方案、设计审查、施工组织、网络,这样从组织机构上形成了一个专、兼职档案员、各项目组、各施工单位相结合的工程资料收集网络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确保了工程资料的完整收集,避免了工程资料收集上的疏漏。

二、围绕工程建设,理顺工作程序,形成全面的重点工程档案收集渠道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宣钢发展的要求,焦化厂技术改造任务加大,生产与基建施工项目交叉点多,为确保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在基建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将有关计划通知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让档案人员参加设备开箱与有关工程会议,使档案人员在文件资料形成之初就能把握文件的来龙去脉,以便及时完整地收集相关资料,使应当归档的资料“粒粒归仓”,对基建、技术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规定了明确的工作程序。工作程序由档案管理部门、各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制订,制订出的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计划,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在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程序的基础上,还进行具体的分工。各项目组负责工程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档案室与各项目组密切联系,首先对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宣钢设计院等完成的有关工程项目的各种设计图纸、资料、设计变更等材料,经过档案室收进来、登记、审核、建台账,然后将施工图纸等资料分发到各项目组,并登记上账,再由项目组向施工单位分发。工程竣工时项目组负责项目竣工资料的验收,及时将该工程需要归档的有关图纸、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进行审查,经过系统的整理后向档案室移交。各项目组在资料管理上对档案室负责,既负责接收资料,又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工程项目档案并与施工单位一起交付竣工资料。

为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室人员经常深入现场进行指导,一方面向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宣传档案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做好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加强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联系,积极提供有效服务,从而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工程档案管理。

三、强化档案全过程管理,形成做好重点工程档案工作合力

重点工程项目档案涉及面广,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工程的管理、设计、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情况最了解,因此建设和施工单位的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头脑中都要有“档案”意识,要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不仅仅只是为当前工作服务,也是为历史负责的表现。因此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集聚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全力,即全过程管理。在全过程管理中,按照《档案法》和《建设项目(工程)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对重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以及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为竣工后的生产、运行、维修、改扩建服务。

首先,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运用合同条款和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来提高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档案的编制质量。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和协议时,就把有关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列入合同的条款中,同时在合同和协议中明确提出档案资料的归档要求,将《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规定》下发给进厂的施工单位,做到工程验收与档案检查、交付验收同步进行。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施工许可证、初步设计审查、土建、设备、供排水、电器的施工、设计变更单及竣工图的编制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各项目组严格把关,并列入厂经济责任制考核中,以确保工程竣工档案的形成质量。这样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准确。

其次,在搞好重点工程档案管理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建立档案管理网络。档案室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本工程项目的所有档案,并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各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让网络覆盖整个工程项目,使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注重实效,健全完善的保证措施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项目的提出、设计到施工、验收,档案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直至验收以后,才能相对稳定。工程项目档案记载了工程项目活动的全过程,一旦工程出了问题,或交工后,需要改建、扩建,档案资料就会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搞好企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仅靠档案工作人员埋头进行具体业务工作远远不够,其档案管理体制、管理措施在整个档案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影响重点工程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开展的因素主要有工期紧、任务重,部分人员不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焦化厂注重健全和完善工程资料收集的保证措施,从制度入手、从验收环节和经济手段上进行制约,做好“三约束”,摆正档案和建设项目的关系,确保了重点工程收集归档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4.1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上进行约束。把工程资料的归档情况,作为对车间、部室的一项考核内容。工程资料收集归档不及时、不齐全的,与各单位奖金挂钩,进行扣罚。

4.2在工程竣工验收环节上进行约束。按照国家档案局重点建设项目整体验收的组织原则,认真做好档案验收工作,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改误;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先交齐工程竣工的有关资料,工程资料不齐全的不进行竣工验收。

4.3在工程决算、付款上进行约束。把工程建设资料收集、归档的及时性准确作为办理施工单位工程决算、支付工程款、支付工程质保金的一个重要条件。各工程项目组、档案室负责对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资料归档情况进行审核、验收,齐全完整的予以签字确认。经签字确认的,给予决算、付款。验收不合格的,不签字确认,并不予付款、决算。:

五、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第6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第7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档案工作自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与企业相伴而行的,企业的发展需要档案工作,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档案工作不仅为企业的日常管理与生产活动提供服务,而且还能在发生经济纠纷的时候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企业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档案工作保持健康发展的必然阶段。①企业改革需要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档案为企业调整组织和产业结构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档案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遇。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部门要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着手进行改革,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

2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

①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要求档案以情报、信息的形态为企业现实活动服务。由于各企业规模、经营、技术、管理形态的不同,不仅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不同,而且在档案管理的形态、方式、手段上也会有所区别,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充分借鉴传统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上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缩短档案的利用周期。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的归类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着。部分企业档案建设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落后,档案业务难以开展,信息的公开程度低,处于较为封闭、闲置的状态,在共享性上与资源集聚、信息流动的现代管理理念不相适应,这就需要档案人员科学的管理,使档案能够有效地应用。③现代企业档案管理要以“统一指导、分级保管”为原则,档案管理为企业产品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信息保障,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④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将更多地引入效益观念,实行对内以价值计算服务水平,对外走经营之路,向实现档案信息商品化过渡。⑤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条件是档案部门能够真正独立地拥有和行使监督、指导、检查的权利。

3如何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3.1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之一,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档案工作可以为企业的生产建设、经营决策、宣传教育、政治稳定等方面提供可靠依据和重要参考,因此企业要根据战略规划,围绕企业档案工作的方针、目标及管理模式,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系统。

3.2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对档案工作重视起来,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专业人员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实行档案分级保管。传统的档案格局已经逐渐发生了改变,企业要解放思想,树立档案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档案管理,实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责任制,强化落实,抓住重点,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拓展渠道,调整接收范围,定期开展档案利用服务意见征询活动,保证档案服务透明、快捷、方便、高效,确定企业档案管理的优势并加以完善和提高。

3.3尽快建立和完善档案服务机制。企业要强化档案的管理工作,自主决定档案的存毁、出售或转让。企业要改善档案服务条件,拓宽档案服务领域,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档案利用与管理的要求,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3.4加快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步伐。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了适应新形势,要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对纸质档案实体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大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大力搞好档案馆舍建设,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实行档案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档案安全检查,确保档案的安全,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选用档案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在结构、功能、容量等方面都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4总结

第8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产生而存在,而企业档案者在企业产生后,在企业的各种生产、经验、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历史资料。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有了企业文化的先进,就有了竞争的优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浪潮中,必将促使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的发展,因为档案和文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财富。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企业档案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产生,得以保存的档案将会使得企业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依据,同时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档案这一内容;另一方面,企业档案记录和传承了企业文化。

二、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历史见证。企业档案是记录企业发展的一部奋斗史,记载了企业的过去,见证了企业的现在,是企业历史的证明者,同时承载和传承了企业的无形和有形文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企业的各种档案资料也将越来越丰富,所在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将越来越多样化,档案记录保存内容也将非常丰富,档案管理工作也将越做越复杂。在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记录下来的各种视频、图像及文字档案等将为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企业档案传递企业文化建设正能量。档案资料是文化的载体,弘扬企业文化传递正能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档案、企业发展历史中提炼出来的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的精神产物。而档案充当文化的一类载体,常常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再生产的根据,同时更是企业维护自身在竞争当中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3.塑造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不停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企业文化同样处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当中。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需要面临很多选择与判断,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何种选择与判断又只能借鉴与企业档案,在档案中吸收各种经验教训。因为档案中记录着的并不全是企业光辉的一面,同样存在失误和不足的一方面。只有结合其实档案资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与选择,才能推动公司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优化企业档案管理,服务企业文化建设

众多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新世纪的企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些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顺应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的特色文化。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得到了重视,而作为企业文化载体之一的企业档案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因而,企业领导、各部门主管负责人及企业员工,特别是档案管理部门及其员工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以服务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公司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当中;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个人素质,保证档案质量,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基础保证;

(3)不断更新档案管理新技术新设备以适应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更好的服务。

四、总结

第9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1.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当前,有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管理模式都还比较滞后,我国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建筑企业档案部门在科技档案管理方面仅仅注重在科技档案实体方面的收集、整理以及保管等工作,很少能涉及到关于档案数字化与网络化方面的管理,同时,管理人员也没能真正的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导致了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一直很难向着科技化的方面发展起来。

2.企业的服务手段不发达。当前,尽管很多工程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都已经应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以及扫面仪等,但是,很多时候却没有被充分的而利用起来,尤其在我国建筑企业档案管理方面,很多时候管理人员仅仅编制一些科技档案案卷目录以及专题目录,无法有效的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等,对建筑企业档案进行科技成果转让与信息的交流,给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严重的消极的影响。

3.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服务方式缺少主动因素。很多时候,在工程施工企业中,企业的档案部门服务都严重的缺少主动因素,往往都是被动的、按照规定进行服务,服务内容与范围等都比较狭窄,并且这种不够主动的服务方式也比较单一,不够多样化,同时,服务的对象也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多的时候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一些借阅以及复制等方面的服务,很少都会与外界沟通与交流,这对企业管理而言是很大的缺失。

4.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短缺。当前,由于企业的竞争力都不断的增加,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企业都开始步入内部改革的路程,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企业档案管理部门通常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人员随着改革会越来越少,甚至有的企业在企业档案管理上仅仅有一名工作人员,一身多职,为此,该员工只能在日常工作当中主要收集资料与整理资料等,其他工作根本没有办法顾及,那么对于科技档案信息管理就很难再次进行加工管理。

5.企业科技档案交档不及时、不齐全。目前,建筑承包企业施工项目多,分散广泛,项目人员归档责任意识不强,项目完工后迟迟不交资料,经多次督促,交来的资料大多不齐全、不规范。

二、工程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创新分析

在新的形势之下,企业档案管理必须要进行创新管理,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创新服务方式与手段等,只有在这样,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才能够更加的有效。工程施工企业之所以要建立有效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能够为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后期发展中所存在的缺陷等实施修复服务。

1.创新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要创新管理,首先就要在档案管理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此,企业的领导人员必须要支持企业科技档案发展,用科技手段管理档案信息,并且要将制定好的档案科技管理规划纳入企业总体规划当中,并且要把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做到全面覆盖。同时,企业档案部门要从思想上解放,转变档案管理的观念,确保做到有组织、有计划以及有安排的进行。

2.创新企业档案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在档案机构的建设上,要设置专门的综合档案室,确保档案的规放有序性与安全性。同时,在档案室内,还要配备一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建立企业档案规章制度、各类档案实施细则及各类档案分类方案,确保能够将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确保管理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企业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上要加大管理力度,引进大量的相关专业管理人才,尤其是要接收档案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来充实企业所属单位的档案管理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加强对企业内部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开展计算机工作培训,确保每一名档案管理人员都具备操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能力,确保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能够真正的实现信息化、技术化。

3.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制度上,要落实好总经理负责、总工程师分管以及档案部门等多个部门管理制度。在企业档案管理方式上,要确保其规范化、表转化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档案管理中的信息资源以及实施更好的档案管理服务,实现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由传统的档案管理实体保管转变为现代化的档案实体数字化、信息化等管理,以保证各企业档案管理更加的科学合理。制订完善实用的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办法,与所属各项目签订交档承诺书及需交档案资料明白纸,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兼职档案员必须全部签字,并将项目交档情况纳入项目考核范畴。除此之外,要加大开发力度,要“放活”档案。在建筑企业当中,有很多的档案存储都只重视保密以及储藏等,忽视了档案的利用,也存在着偶尔被动使用的现象。如果要保证建筑企业档案能够发挥其价值,就需要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源”,把“档案库”变成“科技库”,充分的将其利用起来。

4.创新档案科技管理方法。在如今企业科档案管理当中,尽管已经应用信息手段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建筑企业档案管理方面应用信息手段管理的时间较短,在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为此,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首先就要选用与建筑企业相适应的档案管理软件,并在体系结构、系统功能以及适用网络结构等方面要与当前的档案建设信息管理要求相符和。其次,要做好科技档案案卷收集、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及文档的录入工作等,有效的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信息化。

5.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服务。要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服务,首先就要通过局域网为本单位的各个部门提供科技档案查询服务等。那么需要在企业内部信息网上设置“企业档案信息网”为主页,然后由组织机构、档案法规以及业务建设等构成栏目的设置,确保企业科技档案服务多样化,合理化。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