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企业社会工作精选(九篇)

企业社会工作

第1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一、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不管是在国内或是在国外,企业社会工作从来都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来进行讨论研究的,并没有因为企业社会工作在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者是小型的民营企业中应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研究。企业社会工作的前身是西方的工业社会工作,其起源与工业革命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工人阶级作为巨大的政治力量在19世纪中期以后登上历史舞台,迫使资产阶级实行包括建立伤残、医疗、困难救济等项目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阶级矛盾,企业社会工作就在那个时期兴起。

(一)欧洲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欧洲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社会工作的。德国产业社会学学者达伦多夫认为“企业”是一种双重结构,即统一结构与斗争结构,“企业”依靠强制而得以保持不稳定的运行。

伦敦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作为英国的企业社会工作研究的中心,主要是对企业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他们更加注重员工问题调查,以及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背景、选拔训练、升级等情况,对英国的钢铁工人以及纺织工人的教育和经历进行了普遍的调查。

法国并没有关于企业社会工作或者产业社会学的说法,跟这些比较接近的就要数劳动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但同样也是偏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企业中的社会工作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国政府对于企业员工的薪水、企业内部社会关系以及企业技术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颇为重视,并于20世纪60年代拟定了相关课题进行研究。

(二)美国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20世纪初期,美国的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步入正轨,并迅速发展起来。美国于1940年正式将社会工作引入工业并发展出工业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并且将工业社会工作应用于不同的企业之中。美国的企业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健康、财务、家庭、消费事务以及法律协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受美国的影响开始着手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日本通过对本土企业的组织、工会的领导以及员工士气等进行实证调查来开展企业社会工作。

(三)中国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我国大陆地区关于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上。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大陆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化解企业的潜在危机以及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方面。

香港的企业社会工作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香港的企业社会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协助雇主解决雇员个人、家庭和工作等有关问题及困难的服务计划。相比较而言,台湾的企业社会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台湾的企业社会工作由“劳工辅导”发展到“员工协助方案”,社会工作者在这期间积极投身于“员工协助方案”的推动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台湾政府大力支持与激励企业社会工作的推广与应用。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对于企业社会工作的应用重心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其目的大致是一致的,都是希望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来提升企业的效率以及企业与企业内部员工的和谐相处,不管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都需要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二、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引入企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健全,我国处在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关头。在我国,不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小型私有企业,都在企业组织结构、分配方式以及员工权益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员工们承受着过多的心理压力,身心健康甚至是家庭和睦方面都亮起了红灯,这大大影响了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精神集中程度,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生产事故频发,企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因此,为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到企业管理中来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小型私有企业受制于企业规模和不完善的管理,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员工合法权益地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专业知识去满足员工的需要,从各方面去影响员工。通过企业社会工作的几种模式的运用,探索新时期小型私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并在实践中总结契合新时期小型私有企业发展的策略。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今我国的主要思想内容,面对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企业员工问题,企业社会工作处理企业劳工问题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且企业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处理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社会之间问题的专业活动,能够运用专业理念、技能、方法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与服务方法

(一)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企业社会工作作为协助企业与个人及其家庭关系处理相关的社会功能和其相应的人际关系的专业方法,一方面要通过向个人提供相关服务来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要通过向企业提供服务来防止个人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使企业功能得到正常而有效的发挥。也可以说,企业社会工作其实就是通过利用工作的专业技术来帮助解决企业中的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满足员工及其家庭的需要,并且对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所以说,只要了解了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掌握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1、企业与政府之间

这里的政府是指一个社会公共权力的运作机构。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政府并不仅仅是企业关系中一般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企业起着一定的宏观调控以及监督管理的作用与职责。这是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构所应有的职责,政府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同时政府也要给予企业经济政策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保护企业合法的利益,并且在政府的倡导之下,企业需要参与政府所主导的相关公益活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就包括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作为由企业出发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保障企业与政府之间有效、正确的沟通。

2、企业与员工之间

在企业之中,企业与员工之间有着最为密切的利益相关性,企业中的员工即劳动者,他们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完成劳动的过程中也享有劳动者所应有的权利,这一部分也是企业社会公工作的重点。劳动者的权利主要是指处于劳动关系中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权利,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广泛的劳动者权益。同时,企业要顺利、高效的生产就必须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才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企业社会工作不仅是保障员工权益这么简单,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凝聚力、企业员工归属感,所以企业社会工作的重点也包括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3、企业与社会之间

这部分主要包括企业与消费者以及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同时,企业必须扎根于社区,与社区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只有正确的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企业社会工作需要注意的就是建立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要对消费者负责。同时,企业应该积极的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不论是企业的员工还是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都来自于社区,因此企业要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社区提供相应的便利,并做出积极贡献。

(二)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

第2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一、发挥工会的组织带头作用

我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阶级。总书记在中国工会十五大上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做出了彪炳史册的杰出贡献。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工会组织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同工人阶级联系的天然纽带。具体来讲,企业工会就是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利上维护”的总体要求,把依靠方针进一步落实到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企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政治上保证,就是要通过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载体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制度上落实,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依靠方针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和机制保证;素质上提高,就是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职工群众,引导广大职工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与现代科学文化技术,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权益上维护,就是要坚决维护职工群众合法的经济权益,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民利,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发挥工会组织的教育职能作用

工会组织承担着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的职责。应加强工会干部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会干部的办事能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灵活、作用显著、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苦练“内功”,从“活动主导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提高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管理水平,增强工会组织的内力;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创新“职工之家”建设的思路、内容、领域,提升工会组织的魅力与威望。

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一是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职工,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广大职工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引导广大职工建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道德支持。二是工会要切实贯彻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始终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长期战略任务,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三是要紧密结合企业工作实际,着力建设一支勇于探索、创新,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团结高效,锐意进取的企业管理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同时要更新观念,创造有利于职工个人成长的氛围,实现企业与职工个人的共同成长。

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国有企业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二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随着社会形态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产生了较多劳动关系的矛盾和纠纷,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多,职工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已成为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般相对于企业来讲,职工处于弱势的地位,工会作为职工自己的组织其主要职责就是要在法律范围内,协调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一方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团结和组织职工为企业发展积极工作。这既是工会组织的权利又是工会组织的义务。

构建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强化企业工会职能作用的发挥,强化企业工会的有效制衡作用,这是企业工会组织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责任。在企业工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下,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体现在健全的企业内部架构,依法的劳资双方的权益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劳资双方的规章制度的执行。

工会组织要把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放在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紧抓好。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为建立稳定协调劳动关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为工会组织在建立、维护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上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施展空间。要通过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履行《集体合同》,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发挥起来,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第3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我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工作经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现已基本覆盖全镇企业和职工。形成包括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五保合一”工作体系的保险工作。并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削弱企业风险,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和文件精神,全面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推进我镇社会保障工作,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经镇党委、政府讨论研究决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凡本镇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都必须与职工签订好用工合同,依法进行社会保险登记,搞好备案登记。同时依法按规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但考虑金融危机的影响,又从我镇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的实际情况考虑,照顾企业支付能力,根据各行业情况分别对各用人单位下达“五保合一”任务。机械、化工、食品、建材、建筑行业“五保”参保率100%,毛巾、服装、羊毛衫行业原则上全员参保,但参保率不得低于50%以上,逐年全覆盖。

二、任何用人单位在申领取得营业执照一个月内应主动向社保机构申报社会保险登记。否则,社保机构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将启动监察程序。按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处以2000-20000元罚款。并转地税部门核定征收,强行按职工全员工资20%划入社会保险统筹基金,企业职工均不得享受。

三、用人单位向社保机构申报保险费基数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地税机关可依法征收滞纳金,并采取冻结账户、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

四、2014年参保的对象“五保合一”原则上从2014年1月份起增员。

五、原企业除关闭和参保率100%的企业减员必须减一增一外,已经单险种参保的职工,必须增齐五险。

六、各用人单位必须对照任务排出名单,收好职工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三份,带公章、厂长印鉴章集中到劳保所统一办理。

七、对政府下达各用人单位参保任务必须在四月底前完成,逾期将由劳保行政部门启动监察程序,并于五月二十日后对仍不能完成任务的用人单位转由地税部门核定征收。

八、个体户(指10人以下)业主必须参加“五保合一”,其余职工原则上也应参保五险,但至少必须全员参加工伤保险。

九、凡接到举报的用人单位必须全员参加“五保”,另据劳动保障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十、对全面完成任务的用人单位年底予以通报表彰,申报劳动保障诚信A级企业。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年终评先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转由地税核定计征。

第4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稳定;生活保障

社会保险指的是由劳资自双方缴费参与的,保证劳动者在失业、年老、生病等时候等到必要的生活保障的制度和运行机制,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社会保险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社会保险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工作开展时间比较,所以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对比较多的,在新时期,加强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是整个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做好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是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使企业的职工可以在生活遇到各种不幸的时候能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企业社会保险工作还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社会保险工作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那么社会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相应减少了。

虽然在目前我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全面的社会保险工作开展时间补偿,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经验不足,导致在进行社会保险工作的时候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第一,企业社会保险工作不规范,很多企业在进行社会保险工作的时候往往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不能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工作,导致社会保险工作出现失误比较多。第二,企业年金计划缺乏。企业年金计划能保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年金计划,从而不能全面发挥企业社会保险作用。第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管理人才缺乏,一些企业对社会保险工作不重视,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没有配备专门的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很多社会保险管理岗位都是由企业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的,他们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现象比较多,降低了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效率。

二、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

1、建立社会保险管理机构

企业要想保证社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尤其是对一些大中型企业来说,员工比较多,必须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规模,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运行要有严格的程序,定期召开各种会议,从而有效保证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服务水平。

2、完善社会保险服务程序

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室一项涉及面比较广的管理工作,社会管理中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依据。企业要在员工入职之后做好办理社会保险的登记手续,将企业工资总数以及员工的工资向社会保险申经办机构上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审批之后,确定员工与企业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在年度总结的时候,如果企业申报工资总额低于实际的计税工资总额,那么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就应该对核定基数进行调整,如果大于计税工资总额,那么中间的差额就应该由企业补齐。

3、加强宣传,树立社会保险意识

推动企业社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主要力量就是要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社会保险意识。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做好社会保险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险意识。企业要重视社会保险工作,以企业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积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企业的领导者要重视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各项基础工作。同时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企业的员工了解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险工作中来,自觉承担缴费义务,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企业还应该对员工加强关于社会保险方面的教育,使企业的员工掌握一定的社会保险知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4、提高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透明度

企业要加强自己的社会保险工作就需要提高社会保险工作的透明度。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要定期向企业职工公布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通过企业职工来加强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监督。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来说,他们应该为个人提供社会保险费用查询工作,企业职工可以了解自己的个人缴费情况,对于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可以及时纠正,另外也可以对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劳动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监督,对各种不按固定缴费的现象严厉制止,公开投诉电话等,从而有效增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结论:

企业社会保险工作不仅与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联系,而且与企业职工的生活细细相关,尤其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意义重大。企业要深入认识社会保险工作的作用,规范自己的社会保险工作服务流程,做好社会保险工作公开透明,采用而各种方法进行社会保险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宏平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发展煤矿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J] 科学之友,2010(11)

第5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关键词]裁员;企业社会工作;价值观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84

1研究背景

11裁员现状

近年来,新一轮的“裁员潮”也在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宣布裁员计划,国内制造业企业是裁员重灾区,部分企业裁员幅度达3/4。

12裁员对象

根据目前国内企业裁员的一般标准,被裁员工主要有在企业工作年限较短的、学历不高的、没有优势技能的员工。这部分普工群体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学历不高,一般为中专以下水平;二是家庭收入水平不高;三是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许多是来自农村。这部分人在裁员大潮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而再就业的竞争力也不大。

2企业裁员产生的问题及影响

1员工产生负面心理

(1)被裁员工产生负面情绪。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访问对部分被裁员工的心理反应进行了访问,并对此种心理反应作出心理解读。被裁员工会产生愤怒、失望、悲伤、不知所措以及对自身前景灰暗的判断。部分员工还会产生损坏工厂设施、对工厂管理者施暴等极端的行为。这种负面心态会对被裁员工家庭以及裁员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害。

(2)留任员工人心不稳。在裁员过程中的留任员工一般是白领等资历或职位较高的员工,企业裁员对这一群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一是担心薪水降低。二是降低对企业的忠心度,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三是产生“离心力”,部分留任员工会为得到高额补偿并找到跳槽机会而主动辞职。

2裁员对企业的负面效应

调查显示,面对经济不景气职场裁员消息频传的情况下,有高达70%的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任何安抚或动员工作。因而只有少量企业员工表现出团结的态度,而大部分职场白领都感觉人心不安,职工担心自己公司也会裁员。

3裁员对其他依附行业的影响

一个工厂周边一般会有饮食行业、住房行业等依附于工厂员工这一消费群体的“商业环圈”,而一个工厂集聚区的裁员导致很大一部分的工人消费群体流失,进而影响到周围的饮食经济、租房经济等,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平衡就会有波动。

3从社会工作视角应对裁员问题

1在裁员企业中开展社会工作的可行性

(1)裁员危机处理的需求。在上文中分析了企业裁员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员工、企业和社会的影响,社会危机需要提前预防,而在此过程中,企业社会工作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宏观上来看,企业裁员这一现象会对企业以及社会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从微观上来看,被裁员工是处于弱势地位,往往是最需要支持的,社会工作者在提供资源和帮助的过程中是能起到重大作用的。

(2)企业社会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贴近民生。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企业经济的发展往往是最受关注的,而在此过程中的被裁掉的普工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却很少受到关注,但这同样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社会工作者的跟进支持能够很好地填补这一部分的空缺。

(3)社会工作作为我国新兴行业需要在企业中发展推广。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在企业中的运用和延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的价值观――个人企业兼顾的综合服务价值观在裁员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企业社会工作有不同需求,社会工作发展中出现相互对立的两维价值观――企业管理价值观和员工福利价值观,这在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社会工作,成为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根据笔者自身在东莞某企业的实践经验,基于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思想理念,笔者认为在处理裁员问题上应采取个人企业兼顾的综合服务的模式,社会工作者、企业、员工以及社区应共同发展针对员工个人及其家庭的支持与帮助,分析现有局势,协调各方关系,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发展。

3针对裁员问题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和具体内容

(1)个案介入法。一是针对个案主要是被裁员工的介入,对个案进行心理疏导。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裁员成为不少企业的必修课,而被压力笼罩下,员工的心理状态也成为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美国发明的员工帮助计划(EAP),也逐渐被国内众多大型企业所接受。实践证明,7~10次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被裁员工的心理问题。二是帮助个案寻找新的就业资源,提供信息上的支持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工作者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引导被裁员工重拾信心;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众多的劳动力群体的生产能力。

(2)团体介入法。通过企业社会工作者将部分被裁员工、企业管理者、留任员工联系起来,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辅导。这种方法可以让不同主体相互接触,了解不同立场的想法,从而缓解因裁员带来的各方主体间的矛盾,促进各方共同发展。同时,还可以链接各方资源,沟通多方信息,以最高的效率解决裁员带来的问题,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3)问题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按照裁员重点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社会工作介入,主要有几个方面:①企业员工关系建设。企业员工关系建设通常有三个重要的目标:建设企业文化;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氛围;上传下达,加强沟通和理解。②被裁员工发展道路。被裁员工是裁员问题中企业社会工作需要关注的主体,在裁员后,企业社会工作者联系工会,以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增加员工的社会福利。另外,企业社工机构可建立员工服务中心,专门为被裁员工提供就业信息和相关指导。③周边行业转移问题。对于依附在工厂周边小吃经济和租房经济等,可在裁员后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宣传,引导这一部分行业合理转移,减少损失,扩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

4结论

1研究结论

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下对企业裁员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将社会工作的相关方法渗透到被裁员工、留任员工、裁员企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提出了关于裁员问题运用个案介入法、团体介入法和问题分析法针对不同主体的解决办法,旨在为解决裁员所引发的问题以及企业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1研究展望

在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的时代,裁员现象不会消失,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将会长久存在,这就需要企业社会工作来应对这一问题。而企业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不成熟,甚至很多企业中没有渗透企业社会工作这一概念,这也是社会工作者自身需要思考的地方,企业社会工作也需要在企业中不断发展。因此,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将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第6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 社会保险 对策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建立并组织实施的,通过劳资双方缴费参加,保障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时获得必要生活保障的制度架构和运行机制。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是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立足企业实际,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员工后顾之忧,提高企业凝聚力,而配合国家实施的一系列企业保险措施。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用工紧张,人工成本上涨等现状,加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一般是指由国家通过颁布法律强制实施的,针对全体公民或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的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在生活中出现的其它困难,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或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制度。企业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加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是保障社会保险安全、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保证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适应就业形势新变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均衡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保障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是政治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因此,企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不断提高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实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企业社保工作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缺乏专业社会保险管理人才。企业出于节约人工成本的目的,鲜有企业配备专门的社保管理人员岗位,社保管理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或者综合办公室人员进行兼任。这些人员由于岗位不固定,社保管理的职能不确定,一些人员缺乏必要的社保管理专业知识,只能从工作实践中进行摸索,导致企业社保管理水平不高、社保作用发挥不明显。

2、企业社保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有些企业对社保工作重视度不够,社保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导致社保工作经常出现规范性错误,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社保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当然,随着企业对社保管理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社会行业细化的加深,现代社保服务机构、企业逐渐增多,企业可以通过社保机构来对企业社保工作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工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专业社保机构的专业特长,提高管理效益,促进企业社保工作的开展。

3、企业年金计划缺乏。建立企业年金,可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解除职工养老的后顾之忧,稳定队伍,为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制度保障;丰富员工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将企业长远发展与员工个人利益和员工价值贡献紧密相连,提升公司凝聚力;享受国家税优政策,合理降低企业福利成本。因此,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往往都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年金计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社保效益的发挥。

三、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对策

1、健全企业社保服务机构。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设立专门机构和岗位,指定具有社保专业基础的专业人才从事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社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统一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标准,建立社保信息上报制度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业务交流分析会,提高企业社保服务水平。

2、规范企业社保服务程序。企业应按规定主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并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实申报单位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收入,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按照规定的费率到当地地税机关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年度汇总结算时,单位计税工资总额低于其申报核定的职工缴费基数之和的,不足部分由单位按规定补缴;计税工资总额高于申报核定基数之和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重新核定基数并相应调整职工个人帐户。

3、提高企业社保管理透明度。企业应当通过各种媒介,每年向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的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免费为用人单位和企业职工查询缴费记录或个人帐户提供服务;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及时复核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对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缴费义务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投诉。劳动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对被举报、投诉的企业和个人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及时进行核实处理,进一步增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第7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民营企业生产环境相对较差,工资福利缺乏稳定的标准,劳资关系紧张、单调、疏离,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成就感难以得到满足等等,严重制约着员工的成长进步和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民营企业中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群体的员工,广泛地开展社会工作,利用专业方法解决员工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问题,消除民营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营企业开展社会工作,要注意以下问题:

1树立权变适应的理念,注重专业性原则

民营企业内部问题的多样性加深了开展社会工作的复杂性,针对员工开展社会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专业理念和价值观念。

1.1改变固定模式,坚持适应原则民营企业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要求社会工作方法的选取应做到因地因时因事制宜,把遵循权变原则和适应原则作为基本要求,争取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经”与“权”的有机统一。同时,民营企业开展社会工作无论运用何种工作方法,都要以员工为中心,在设计工作计划时要时刻关注员工的心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只有这样,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才能及时化解,员工的潜能才会得到发挥。

1.2注重专业价值,提倡“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在为员工开展个案服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人在环境中”的工作理念,将问题案主置于产生问题的工作环境中去分析,充分了解案主的需求,发掘案主潜能,引导问题案主认识问题,进而克服自己的心理矛盾,积极地去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在遇到案主出现意外情况时,如暴力倾向等行为,要冷静对待,有效稳定案主情绪;对待案主的隐私问题,要恪守职业伦理,严格替案主保密。社会工作者不能站在民营企业管理者或者案主的立场上去偏袒某一方,而要客观公正地去协调企业主与员工双方关系,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促进企业正常的发展。同时,无论是个案工作,还是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都要注意沟通技巧,关怀案主,通过活动或者计划来引导案主自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2员工协助计划(EAP),发掘员工潜能

员工协助计划(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是指企业为了照顾员工及提升生产力,而提供的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与影响生产劳动有关的员工个人问题。

2.1开展小组活动,协调员工关系在民营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了解员工的期望与要求,充分尊重员工意见,努力培养员工对企业和活动组织的认同感;在各种活动中营造家庭的氛围,以感情为纽带团结每一位员工。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要特别注重员工的心理分享,关注每一位员工的点滴体验。只有创造这样一种环境,员工才能畅所欲言并愉快地工作,员工之间才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民营企业才能产生凝聚力。社会工作的互动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为员工创造平等、开放、面对面的轻松企业人文环境。在工作中,员工渴望的不仅仅是合理的薪酬,实际上,他们渴望工作,并且希望工作是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让人有满足感的。民营企业尤其需要开设娱乐活动中心,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企业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举办各种联谊活动、文娱活动、劳动竞赛、体育比赛等等,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努力塑造“和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增进劳资双方的了解,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2开展职业培训,加强员工能力建设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员工开展能力建设,通过教育、培训、训练等方式,让员工能够获得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从而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更好发掘个人潜能。特别要为那些刚入职的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大学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充电,社会工作者可以经常对其进行单独的自我成长训练、团队沟通训练,帮助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解决员工归属感问题

一些民营企业内部生产环境和条件较差,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认为自己的发展前途灰暗,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主之间矛盾或冲突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员工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激反应(比如富士康公司员工的“连跳”事件)。

3.1员工压力的疏导与释放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一些心理技巧来帮助员工,例如:转移技巧、正面思考、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理性情绪疗法等。通过训练深度肌肉放松、构造焦虑等级、对立焦虑与放松的脱敏训练往往能够减少员工的焦虑感,使员工正确面对考核,缓解与权威人物交谈产生的紧张等。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员工进行压力调试教育,让员工坦诚地表达真正的自我,让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使他们觉得问题可以解决,从而降低焦虑感,排遣压力,心理获得放松。比如富士康公司为缓解员工压力,开通了78585(请帮我帮我)热线电话,给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同时,聘请专业社工开设了旨在疏导员工心理压力的“心灵港湾工作室”。

3.2建立员工社会支持网络在缓解员工压力和帮助员工解决其他问题的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以企业为平台,通过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建立必要的管理结构,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给予政策倾斜和提供公平就业机会等,使民营企业内部员工能够有效地进行维权与充权。(2)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建立社会互助网络,开办各种服务机构和市民活动中心,给员工提供积极帮助。(3)建立企业内的支持网络。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工作种类;完善岗位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开拓员工职业发展道路,挖掘员工潜能;开展员工援助计划。(4)发挥“第三部门”的社会支持作用,发挥社团和志愿者的作用,设立基金会,为弱势员工提供支持和保护。(5)社会工作者可以经常组织员工家属参与组织中的一些联谊活动,来赢得家属对员工工作的支持。参与“富士康公司”半年内员工“连跳自杀”调研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员工死亡多是由于心理疾病。新生代打工者们收入和支出存在较大差距,又缺乏回到农村的信心,他们的焦虑无助是自杀增加的深层原因。专家认为:企业要建立员工心理关怀机制,打工者的家庭要对子女更加的关注,政府应提供对新生代打工者的制度关怀。#p#分页标题#e#

4维护员工权益,建立员工与企业的有效沟通机制在民营企业,弱势群体的维权与充权、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特殊职工群体(如农民工、女性员工、残障职工)、企业中异常群体(如自杀、精神疾病)及越轨群体(如、吸毒、犯罪)等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沟通渠道的构建。企业管理者应该给员工一个“喇叭”,让员工畅所欲言,并及时给予反馈,确保沟通的成效。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企业与员工在建立沟通的过程中,采取一对一沟通、匿名的方式,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到员工与企业需要的信息。民营企业经常发生的现象就是员工对企业管理的政策决策冷漠、不关心,严重时更会出现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对抗、冲突。此时,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扮演一种中介角色,化解两个层面之间的矛盾,实现两者的对话,同时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企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正常沟通机制,能够使彼此在平等、真诚的条件下交换意见,形成正常的上下级沟通网络。社会工作者要根据专业的价值观与技巧加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同时通过沟通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员工问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8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探讨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电力企业的员工保险也是社会保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新时期下社会保险体制给员工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然而,与此同时,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了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管理的重点。

一、电力企业进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养老保险。社会的发展提升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视程度,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渐地完善。从本质上说,社会保险管理能够维护企业职工的权益,标志着社会福利制度逐渐趋向完善,养老保险就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管理项目。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程度,按照规定进行收缴,并且严禁因为任何理由进行挪用。养老保险能够保证员工退休下岗后的基本生活,加强社会保险管理能够减轻企业的负担,让老年退休职工享有基本的生活资金。养老保险管理规模较大,属于社会上非常重视的政策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从基层做起,让养老保险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2.生育、工伤制度。除了基本的养老保险之外,电力企业逐渐将员工的生育、工伤保险业纳入了社会保险的管理中,这种预防机制有助于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职工的生育问题上进行特殊的补助,比如给生育的夫妻子女进行一些补贴,让妇女合法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这种特殊人群的福利保障提升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意义。但是,现阶段生育、工伤保险管理制度还有待于完善,比如:如何确定工伤、生育补贴的标准等,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落实国家政策等,这些都需要电力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中进行不断的思考,从而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3.医疗卫生制度。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发展,电力企业也建立了医疗保障体系,从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医疗制度建设等方面,让企业整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得以完善,从而让员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或者让员工享受的医疗服务更加便利、优惠。但是,从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上看,电力企业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发展水平还较低,高价的医疗药品等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负担。因此,若想让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持续扩大,还需要对社会保险工作进行不断的思考。

二、现阶段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落后。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关系着员工的利益,一旦企业管理信息没有妥善地落实,就难以处理社会保险中发生的问题,就会造成很多问题纠纷,比如退休员工集体到企业单位申讨社会保险事件等;其次是社会保险的标准设置不规范,由于各个岗位离休的补贴不同,因此难以达成统一的保险意见,员工对此抱有不满情绪;其三是管理制度问题,表现为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比如每个保险险种都有对应的工作人员,这就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复的情况,一旦出现了纠纷问题后,工作人员互相推脱责任,负责人难以确定。

2.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由于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加上缺少监督制度,使得社会保险管理中存在着一些管理漏洞,比如:员工利用自己的保险业务给自己家属采购药品,这就明显加重了社会保险的负担;其次是电力企业在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管理不全面、药品种类稀缺等,使得很多员工需要的药品无法及时地买到,药师的素质问题、药品的价格等也是现阶段比较突出的服务型管理问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识,而药品价格过高会增加员工的医疗负担,使得很多员工不愿使用医疗保险。

3.员工的保险意识差。社会发展提升了人们对保险的重视程度,使人们能够主动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加上新政策的出台,社会保险工作很多都得到了落实,但是仍然能够看到,在一些电力企业中,对于保险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员工对于保险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没有了解保险的好处,而是将保险当作一种负担任务,表现为少缴、拖缴,在参加保险方面表现不积极等;部分员工对保险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存在认知错误问题,这些错误的认知也阻碍了社会保险的发展。

三、加强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社会保险工作是一项管理与服务并存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正确地认识保险工作,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首先,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合理地对待保险服务,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感,从而稳定管理团队。其次,在管理中要树立科学的服务思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原则,强化工作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果。社会保险工作制度带有三个特点,分别是普遍性、保障性和强制性,因此在进行保险工作管理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工作人员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让社会保险更好地发挥作用。

2.完善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制度。在新改革下的社会保险工作制度建设中,需要借鉴传统管理中的优点和经验,多思考,从而完善现阶段的工作管理制度。首先,要创新管理模式,重新整理社会保险中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避免岗位的重复和工作人员的冗余;明确固定的责任人,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够提升保险工作的效率。其次,要创新管理工作方法,例如建立保险数据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企业员工充分查询、利用社会保险的资源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工作时间,进而提升工作效率;电力企业要加强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比如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将服务的水平和管理的水平相关联,从而调动员工的保险积极性。

3.加强员工社会保险意识的培养。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电力企业的保险制度也要与社会保险相适应,加强工作的稳定建设,让电力企业的保险工作步伐与社会保险改革相一致,企业的社会保险改革要强化服务、定位、任务等意识,结合现阶段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强化员工的社会保险意识,使得员工按照企业发展的步伐做好自己的保险工作。员工的保险意识对于社会保险工作发展非常重要,对员工要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的宣传、讲解,让员工有着正确的保险意识,从而主动参与到保险工作中,自觉缴纳保险费用。电力企业要按照社会保险发展的整体局势进行本企业的保险工作管理,从而让社会保险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社会保险制度。从整体上来看,社会保险管理已经趋向完善,但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过于落后、企业员工对于社会保险存在着理解误区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社会保险工作管理时,要转变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制度,让员工正确地认识社会保险工作,从而让保险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赖素屏.对新时期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4(15).

[2]张英.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探讨——以某电力企业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4(11).

[3]张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施工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J].才智,2013(31).

第9篇:企业社会工作范文

和谐社会的进展不但对目前我们国家企业的政治思想任务提议了更多的条件,而且给我们国家企业的政治思想任务提出了不一样的思路。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友好合作、遵守法律、安定和谐、公正公开、诚实守信。只有在所有人民的共同加入、共同奋发下才能做到这些。要想实现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任务方式改变需要做到以企业员工的生活为根本,尽心尽力的帮助员工处理心理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只有这样,企业的政治思想任务才可以平稳地开展。

二、我们国家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现状

1.我们国家企业用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由于时代的不断进展,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工作制度上进行了深刻的改进,前线员工主要为合同工和农民工,占企业员工的绝大部分。因为许多不规范的工作制度,让企业本来员工的思想产生巨大的作用,一般会伴随企业经济收益条件产生不稳定,可能会引发企业员工逐渐跳槽的局面。并且有些企业员工因为法律观念和思想观念都很淡薄,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所以会对企业的平稳进展产生一些作用。

2.我们国家企业的进展与政治思想不协调

依据相关考查结论表明,我们国家企业的进展与企业的政治思想产生了严重不协调的情况。对企业的领导者来说,他们一般觉得进步是必须的,企业的进步需要依据生产经营,所以很多企业的任务都在生产经营这方面,却把企业的政治思想工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与饭后谈资的区别不大,很少有企业把政治思想任务看成关键任务。因为这些严重的不协调情况,让我们国家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没有很好的进展。

三、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形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任务方式改变的有效方法首先需要自始至终坚持以员工为根本的准则,逐渐强化企业政治思想任务的有效性。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要求企业的领导者们以及政治思想职员主动进入员工的生活中去,知道员工们的正直需求,以员工的利益为重,与此同时,还要不定期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与剖析。只有这样,可以达到以人为本的目标。要提醒的是,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政治思想工作职员,在和员工交流时,需要倾听员工的想法,要像朋友谈心一样,获取员工的信赖,让企业员工间的问题能得以恰当快速的处理,从而达到政治思想工作的目标,以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形成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气氛。

2.关注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难点问题

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任务方式改变的有效方法要做的第二点是关心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难点问题。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尽心尽力为企业员工解决困难,并不是仅仅注意表面上的情绪交换。与此同时,企业的员工不但要听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职员在讲什么,更为重要的是看政治思想工作职员自己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可以高效的实行企业的政治思想任务。若察觉相关企业管制中有转岗的分流问题,不论是领导者还是政治思想工作职员,都要尽量了解有关政策,在和员工交流中,需要注重技巧,以最高效的方法来处理员工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但会让员工的心情得意释放,而且符合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目的。

3.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方式改变的有效方法要做的第三点是要逐渐强化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职员的整体素养。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任务的进展与改革,最主要的一个内容是企业政治思想任务的建造。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面对着政治思想工作职员建设的许多问题,最明显的是方式陈旧、年龄不行、思想传统等。所以,要转变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与新时代进展情况不符合的问题,企业需要立即采用有效地方式逐渐提高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员工的整体素养,尽量打造出一支有能力、有素养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队伍。要达到以上的目标就必须对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职员进行进修和学习,强化学习企业政治思想任务的新技能、新方式和新理念,企业需要一步一步提升政治思想职员的知识面,并且强化各个层次知识的学习强度,尽力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职员以及全部员工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

4.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进行创新

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政治思想任务改变的有效方法要做的第四点是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不断创新。有关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进行改革,在和谐社会这个基础的支持下,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无论是在方式上还是体制上都需要进行创新,与此同时,更要在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上逐渐进行改革,只有在以上方面的逐渐改革,才能让我们国家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性、时代性及针对性逐渐强化。例如,对企业中年轻的员工,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职员可采取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新方式,逐渐强化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对于企业员工的兴趣喜好,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应该主动组织员工展开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例如,篮球、下棋、K歌等各种比赛,让企业员工能够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度过业余时间。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员工和领导之间的工作氛围。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