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型企业范文

微型企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型企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型企业

第1篇:微型企业范文

[关键词]微型企业 生态系统 社会作用 社会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种类划分中增加了一个新类型――微型企业。它是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小于10人、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细小的企业组织。其实以个体户形式存在的微型企业早已出现,但是却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微型企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2011年7月出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明确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三种类型。

一、微型企业的理论研究述评

国外对微型企业的理论研究都集中于下面的问题,即从微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究微型企业能否存在与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些研究历经了主张限制微型企业发展“微型企业淘汰论”,主张物竞天择的“共生进化论”,强调大型企业和原有的微型企业互补作用的“原有产业振兴论”,生存于大型企业力所不及之处的“市场缝隙论”和由微型企业聚合产生整体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论”。微型企业的存在形态与发展趋势决定于微型企业如何有效发挥其固有的社会功能,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探讨微型企业对社会的作用需要把它放入一个社会经济的生态系统之中,探讨其功能如何有效的得到发挥。

二、微型企业的社会作用

微型企业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依靠团队力量,会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扰动可以通过系统的加乘作用放大。微型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微型企业虽然组织结构松散,不规范,似乎与大型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但是其游离于大中型企业之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而迅速转变。并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多样性,而且它最能够体现自由竞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垄断力量。微型企业结成的产销网络能够有效的渗透到社会组织细胞中去,微型企业串联成的网络系统甚至能够与大中企业相匹敌。数量众多的微型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出其长尾效应,积极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微型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剂。我们可将大中型企业看作社会经济系统中有序的结构,而微型企业则相对处于无序的状态。一部机器可能由齿轮杠杆等有序的力学系统构成,但是剂等无序的结构却对其正常运行并保证这种有序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微型企业对社会经济起到的这种作用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并能够保证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的预测与控制能力。

微型企业的发展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金融形势日趋严峻、欧债危机不断扩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驱动力要逐步由外向型转向内向型。如何扩大内需则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微型企业的发展则能够调动多方面的需求。它不但能够将公民的储蓄用于投资生产,增加货币内部的流动性,而网络上创办的微型企业能够打开地区间的隔阂,增加物流量,从而推动各种社会需求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微型企业能够实现藏富于民。藏富于民就像大树的根深深扎入泥土当中,这样才能保证风吹不倒,我们的经济才能有力的对抗外来的冲击。微型企业能够对社会经济产生稳定的调节作用使得政府的有形的手和市场的无形的手有效的结合,稳步持续的发展经济。

三、微型企业的社会功能

小型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重要力量。因此微型企业具有扶助贫困、扩大就业、培育企业家、提供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社会稳定等重要功能。扶贫与就业是其基本的功能;而代表新思想、新理念的科技创新性微型企业则有可能发展为大中型企业,从而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型:第一大类型是减少贫困,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的功能;第二大类型是培育未来的企业家、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功能。

微型企业的第一类功能中的减少贫困、扩大就业与稳定社会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最低的生活水平的满足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失业就难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实现,因此会导致或加剧贫困程度。这是微型企业的基本功能。

微型企业的第二类功能培养未来企业家并未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是微型企业的高级社会功能。微软、惠普等巨型企业都是发源于微型企业。微型企业也为平民看到了发展的未来,提供了自我实现的社会机会。微型企业的创新功能不可小觑。例如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新生企业中有90%为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有人甚至将美国新经济视为创新型小企业经济。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微型企业的重视彰显出微型企业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我们不妨把主要发挥第一大类功能的微型企业称作保障型常规微型企业;第二大类成为发展型创新微型企业。在失业人群中具有性质不相同的两类人。一类是早已经步入社会的农民和失业工人而另一类则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大致而言,第一种类型适合于农民和失业工人创业;而第二种类型适合大学生创业。他们既具有相对性,又能够相互转换。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我们要适时地调整这两种类型的微型企业,必要时要促进它们之间的转变。

第2篇:微型企业范文

今年年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在这四部委的划分中,小企业被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普遍来说,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与大多数中小企业相比较,微型企业的信息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该如何对之服务?

存在四大管理难题

周老板是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的小老板,他的生意模式简单,就是从外地工厂进货,卖给那些来批发市场的全国各类服装销售商。周老板一年的销售额是6000万元,在相隔不远的官园服装批发市场也有摊位。库房在这两个经营点之间,周老板的每个摊位各有几名员工,手机成为他们之间使用最多的通信工具。

这是一家典型的微型企业。周老板说,做了几年服装批发生意,感觉把生意精细化管理有困难。“如果自己再想扩大经营,必须使用软件产品,主要用来管理财务等。”但是他对信息化系统有模糊的印象,并不清楚究竟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周老板所面临的管理和信息化难题具有普遍性,挑战如下:首先是资金问题,由于他是转租的摊位,在银行开账户、资金往来存在问题;第二是管理问题,库存盘点用纸质记录,存在模糊不清晰的情况,这将直接影响下一个季度的销售;第三是沟通问题,用手机沟通会出现没电、没有信号或者手机不在身边等情况,容易丢单;第四则是对销售情况不了解,由于他主要做老客户的生意,若彼此的资金往来、进销存等都不清楚,对客户关系维护、进货决策等有影响。

如何解决类似周老板这样的微小型企业的困惑?也许,目前业界盛行的云计算可以做到――只要中小企业的云无所不在,而又轻松部署、便于使用。

飘来小企业云

“面对中小企业的云,要像水电那样,零初始成本,用多少付多少钱;还要像用手机那样简单易用,无需学习;这种云全面互联,连接内外部的各类软件,并且无需维护,自动更新升级。” 畅捷通总裁兼CEO曾志勇描述了小企业的云特点说,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小老板们对技术的恐惧,让他们轻易上手,让信息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据了解,当前小企业的商务沟通模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传真”,小企业的信息化模式开始朝着经营过程全互联网化转型。云应用将促使小企业信息化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从帮助企业管理变成了帮助企业经营:企业只需购买云计算服务,不仅可降低企业的软件服务拥有成本,缩短信息化建设周期,还可大大减少企业运维成本。“云计算是解放小企业的唯一方式。”

曾志勇总结说:“云计算将给小企业带来全新的经营模式变革,随着畅捷通云服务战略的不断完善和整合,畅捷通将进一步契合小企业云应用需求,为它们提供易获得、低成本、见效快、免维护的云服务,引领小企业管理信息化进入云时代。”

金融信息安全问题是每个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规划信息安全,广发银行从监控平台入手。

广发银行: 安全从监控平台入手

本报记者胡英

随着金融行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各种面向金融行业的网络犯罪事件的不断增多,信息安全问题成为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为此,广发银行先行一步,着手打造安全监控服务平台。

信息安全需整体规划

广发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截至2010年末,广发银行的全行总资产超过了8000亿元,并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银行500强。自建行以来,广发银行就实施“科技兴行”的战略,投入了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至今,其银行网络已经覆盖了全部的营业网点。

随着人们对在网上办理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广发银行业务对信息化提出了日益紧迫和严格的需求,广发银行意识到,建立全行信息安全需有一个整体规划,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立体的网络安全策略,做到可监控、可预警。他们请来了专业信息安全公司趋势科技的专家进行整体安全规划。

据趋势科技中国金融行业客户总监刘科先生介绍,趋势科技根据多年在金融行业的安全建设经验,提出对广发银行的安全规划从监控服务平台建设着手。

“虽然广发银行全网都已经部署了趋势科技officescan防病毒软件,但全国各分行及营业网点分散,总行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控整体系统的运行状况,而分行也很难做到安全事件的实时通报,急需统一的监控平台了解全行的信息。为此,首先引入了趋势科技的MOC监控服务平台。”刘科介绍。

该平台可以提供针对整个安全生命周期内各种威胁和漏洞的可量化、可评估的防御,借助7 x 24全天候的监控机制、完善的安全流程、专业技术以及专家分析和建议来保证业务连续性,并可通过对防病毒软件的运行数据做分析,根据设定的监控指标,一旦有安全风险出现,管理员和监控中心就可以得到相关的信息和处理方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陷入被动的局面。

专属服务为平台护航

第3篇:微型企业范文

我们在长期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实践中,逐渐采用了一套微型的工作流系统,在开发和部署轻量级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保留了足够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微型工作流系统同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工作流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流程引擎,表单生成器,可视化流程设计器。

一、数据存储设计

工作流系统的数据存储设计主要考虑流程数据存取模型,即如何组织流程模板中定义的数据,如何存取流程数据。设计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设计工作流系统本身运行所需要的其他数据。

1.数据存储设计概述

数据存储设计中对工作流系统必不可少的数据表分为三个部分:

(1)组织机构表

(2)流程系统支撑表

流程注册表:存放目前系统中部署的流程及其信息;

流程任务表:存放系统中所有的流程任务;

通知信息表:存放系统邮件,系统通知等;

流程角色表:存放所有流程中的角色;

角色用户映射表:存放角色映射的具体用户。

(3)流程数据表

流程数据表:流程数据表用来存放已部署流程的流程数据;

签批数据表:存放所有流程签批数据。

2.流程数据存取模型

流程支持的数据类型很多,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系统通过配置文件来决定数据类型在流程数据库创建时使用的数据字段类型。这个特性还可以规避数据库类型对系统的限制,在部署不同数据库时可以修改该配置文件来映射到该数据库的自动类型定义。比如使用Oracle数据库时可以如下定义:

text=varchar2(500)

list=varchar2(32)

其中等式左边是模板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右边是创建流程数据表时使用的数据库字段类型。

二、模板系统

模板是表达流程的载体,其表达能力,扩充能力和可读性在微型工作流应用中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采用XML标注语言作为模板描述语言。XML目前在数据交换,配置文件等应用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开发平台都很好的支持XML,同时XML作为标注语言非常易于扩充,方便编辑和部署。模板系统包括两个大的方面:流转关系和数据描述。

为了方便说明,下面是截取的模板的DTD片段:

流程模板中定义如下关系:顺序,并行,条件分支,跳转。

Sequence:定义顺序关系。

Parallel:定义并行关系。

If:定义条件分支。

任务包括两种:task元素定义人工执行任务,agent元素定义各种自动执行的任务,而且可以通过agent元素扩展流程中的各种个性化需求。比如目前最常用的一些功能都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agent元素,引入到工作流定义中:操作外部业务数据,Email发送,短信提醒,文件操作等。

三、流程引擎

引擎作为系统运转的核心,我们可以将引擎系统分为如下三个主要部分:模板加载器,流程管理器,流程驱动器。

1.模板加载器

模板加载器的功能是分析模板文件,将模板配置的流程变为内部模型存储在流程管理器中。由于流程支持流转方式的嵌套,比如并行流作为顺序流的一个环节,而条件分支流又作为并行流的一个环节。引擎内部使用树结构作为流程内部的存储实体,下面是一个内部存储结构的示意图:

图流程内部存储结构(Inter-StructureOfWorkflowTemplate)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存储结构是一种递归的形式,所以模板的解析算法也采用了递归的方法。

2.流程管理器

流程管理器主要完成已配置流程的内部模型维护和管理。系统启动时会有一个加载所有已配置模板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模板加载器会将所有的模板进行解析和转换,将转换完成的内部模型注册到流程管理器中,流程管理器保证和维护了流程模板的最新版本在内存中的映像。

3.流程驱动器

流程驱动器的主要功能是按照流程内部模型驱动流程实例流转。通过上述的内部模型存储结构可以看出,流程内部模型是一个树状结构,所有的叶节点是可执行环节,非叶节点是逻辑控制的容器类节点。

流程驱动器也采用单体模式设计,所有操作都是线程安全的。

四、表单生成器

表单生成器解决工作任务执行时如何创建给用户的工作表单的问题,主要包含两个大的方面:表单布局和表单数据操作。表单布局是小型工作流系统和大型工作流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本系统的表单布局和大型工作流系统有如下重要区别:

1.用户不能自定义表单布局,仅仅能在模板中通过Style属性控制控件样式;

2.用户不能添加自定义的图形,图标等内容;

3.用户在流程部署后不能调整数据的顺序。

五、可视化流程设计器

本系统也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器。流程设计器为模板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编辑功能。虽然直接编辑模板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不过对用户的计算机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一般的中小企业中没有专门的IT人员,所以需要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器来简化模板的配置工作。

六、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中可用的一种工作流系统设计。实践中我们采用.net平成了整个系统的开发,采用技术完成了表单生成器。整个系统的开发规模为10个人月,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实践中的具体情况:

1.企业规模:600人

2.部署流程规模:40个

3.流程平均部署时间:3天

4.日均处理流程数:>120个

第4篇:微型企业范文

【关键词】汽修专业 微型企业 实训

问题的提出

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这表明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安康市虽属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但全市保有的各类机动车辆也已达43.5万辆。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及国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的政策利好,[1]都极大地带动了汽车维修、检测、配件等服务行业微型企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批初、高中毕业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汽车维修市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这些从业人员大部分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根据安康市某县的调查,全县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总数达500余人,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却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人员所占比例不足30%,维修企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远低于《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必须达到的60%。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在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过分依赖经验来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当前,现代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技术已普遍使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高科技含量增大。新的维修设备、工艺、技术以及高科技含量的电子化检测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传统汽车维修工难以胜任现代汽车的检测、维修与保养工作。因此,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现已招了八届学生,形成了一整套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和实训体系。该专业的创设和发展,填补了本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为初高中毕业生提供专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成为农村孩子实现跨出贫困、成为工薪阶层梦想的最佳途径。

本文于2010年开始起草,通过开展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以及对微型企业实训资料的整理,探索了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职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提出优化本院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建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调查

依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高职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确定了如下实训教学方案:第一学期开展汽修设备及工具使用介绍,进行技能技巧实习;第二学期进行发动机拆装实习;第三学期进行汽车变速器拆装训练,第四学期进行汽车电器维修实训,第五学期进入企业实习四至六个月,第六学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大于1年,超过理论与实践2:1的标准。

笔者跟踪调查并监督了2010年以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的情况,将每班第五学期四至六个月的企业实习资料汇总成表1、表2:

企业资质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739.1-2004》维修企业的资质。这个资质在上述微型企业场所公示。

企业类别,是指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第三条,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第四条第十六款: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表1依据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数划分。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以微型汽修企业为主。这是几年来教学系部、学生和企业共同选择的结果。

原因分析:安康作为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大中型规模企业可供校外实训。即使是4S店,也属中小型企业。截至2014年10月底,安康区域内共有机动车维修企业740家,其中一类21家、二类126家、三类593家,另有摩托车维修店面149家。这里面占主体的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均属微型企业。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在实训教学方面比4S店做的更好。学生反映, 4S店只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擦洗车辆、打扫车间卫生、给维修工打下手等,甚至有学生下企业实习时洗了一个月的车;还有的实训企业不让学生参与任何工作。总之接触不到实质内容,学生的意见很大,他们更愿意选择到二三类维修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调查发现,小微型维修企业主积极性高,他们愿意接受经过初步专业培训、文化基础较高、又有汽车方面基础理论的职业院校学生,乐意安排学生更多实际操作机会。因为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优于学徒工,易于管理,边培训边工作,“上手快,进步快。”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我院学生在校外实训后期,曾有多人受维修企业主指派,随师父或独自外出执行紧急维修救援任务。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也极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职汽修专业微型企业实训的实践与思考

1.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

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依照工学一体、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遵循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八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形成了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微型企业,实现学生、企业、学院的多赢。

从学院的角度看,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获陕西省“民生工程”项目的支持,现有汽车维修与检测中心一个,汽车结构、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底盘拆装、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示教板等实验实训室七个。配置比较完整的汽车维修专用工具和设备,能够为合作企业的外协维修提供便利,与合作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从企业角度看,核心人才是决定微型汽车维修企业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经营中常遇到如下因果循环的问题:相互挖墙脚造成核心人才(主力师傅)的频繁离职,进而损害在职员工的士气,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和成本的增加,进而形成新一轮的员工跳槽或哄抬待遇。接受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有助于缓解人才流失问题对微型汽车维修企业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企业发现、培养和储备人才,实现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从学生的角度看,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实训期间,企业主一般安排是主力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学,易建立良好的关系,师傅愿意教,学生乐学,实现理实一体,教学相长。学生发现课堂学习的理论在工作之中有“用武之地”,更加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克服轻视理论学习的偏见,激发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实训期间,学生能跳出自己的象牙塔,与企业老板、经理、厂长、技术人员、客户等紧密接触,初步观察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方式,亲身感受到诚信做事做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与同事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到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为毕业后就业及创业提供参照,提升就业软能力。笔者通过八年的对专业办学实践和校外实训的调查发现,以校内实训为基础,第五学期企业实习四至六个月,学生技能提高的相当快,部分学生能在维修企业独立开展专项维修。八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时,中、高级工一次性通过率达81%,一次就业率达100%。

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微型维修企业主、指导师傅以及实训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了下列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在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改进:

(1)应加强汽车电器技术和单片机教学与实训。汽车已成为高科技的结晶,特别是电器技术和单片机的应用已经使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空气悬挂系统、自动巡航系统、自我诊断系统等复杂的系统,加上世界各个汽车制造厂商每年不断地推出新的车型车种,使得汽车维修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凭经验、凭感觉修车已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修车的标准作业程序是:接手故障车,询问故障现象,用专业仪器与设备对汽车进行整体分析,得出最准确的诊断,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对其解体检修,装配试车。调查发现,安康本地这类人才急缺,因此建议在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器技术和单片机教学与实训课程,特别是汽车电器电子系统图识别与分析检测等相关知识的理论、实践教学进行加强。这样才能做到维修时对症下药,避免盲目蛮干。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维修观念,不能局限于机修、电工、钣金、漆工等工种,否则将难以适应现代汽车发展呈现出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状。此外,要利用学生热衷于网络参与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网上答疑、网上咨询和网上查询,并对学生进行网上培训,实现维修技能的不断更新。

(2)注重专业细分及模块化教学。在初步培养学生汽车维修与检测技能,构筑起学生专业通用能力的平台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采用“大专业、小方向”的课程组织模式,提供模块化课程结构,如机修模块、电器模块和汽车美容模块(包括喷漆、抛光、打蜡、装潢等),这三个模块代表了汽车维修行业的三个不同职业方向,使学生的个性选择与行业需求紧密相关,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学生进入实训企业时,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进行强化学习,以适应微型汽车维修企业专项 “精修”的生存之道。改变择业时某一专项(如机修)人员拥挤,其他专项(如电脑、电器)人员严重短缺的状况,顺应汽车维修行业、特约维修店和品牌认证店的发展趋势。

(3)学生微型维修企业实训的安全教育与风险控制。调查显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风险主要是维修实训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学生实训是在生产一线操作,技术性强,机械电气设备操作危险性大,加之对操作规程不熟练,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劳动法》和2003年版的《工伤保险条例》对此没有专门条款。实践中,我院采用学生医保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分担学校、实训企业、学生的伤害风险,消除汽修企业接纳实训学生的顾虑,这样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无论学生医保还是学生意外伤害保险,都是事后救济,而且报销范围限于急诊和住院治疗,然而大多维修实训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属于轻微伤,达不到报销标准,学生只能自己承担,仍可能引发矛盾。因此,应时刻高度重视学生微型维修企业实训的安全教育,风险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实训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管理经验,做好实习(训)岗前培训和实训中的安全警示等。我院的做法是:根据微型汽修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结合学生校外实训方案,共同制定实训安全培训方案,将其作为进入实训企业后的第一课。笔者建议在政府层面引入保险机制,开发专门的保险项目,确保校内外实训安全,或者借鉴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做法,建立实习(训)生工伤保险基金。实习(训)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或视同工伤条件,在劳动部门做出实习生工伤认定后,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享受工伤补偿,由实习(训)生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

(4)发展微型汽修企业,促进市(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小微型企业已成为提高就业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极,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2012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出台,为促进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保障。本届中央政府已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措施。陕西三级政府也都设置了中小型企业促进局,指导和服务本地小微型企业发展。随着西汉高速、西康高速、十天高速和安康至川陕界高速先后在安康境内建成通车,安康已彻底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山门”,成为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所有这些都为本市微型汽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汽车行业各类注册企业数量激增,汽车维修用工需求旺盛。安康市中小企业促进局2013年组织开展的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融资难、人才缺、创新能力不强等瓶颈和难题。[2]其中,人才紧缺问题最为凸出。这对于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前景无疑是最为有利的消息,该专业近年招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率高达百分之百。

安康工业基础薄弱,属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外出务工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在外从业的劳动力人数达68.6万人,超过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家庭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发展本地小微型企业,实现就地劳动力转移就业,既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轻视职业技术培训的观念还相当严重。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初高中毕业学生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就外出从事低收入工作,难以真正实现家庭脱贫致富的梦想。安康本地发展微型汽修企业,吸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政府可以扶持宣传,发挥其示范效应,带动安康本地其他行业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壮大,进而提升本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 2012年4月。

第5篇:微型企业范文

(一)充分认识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小型微型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繁荣镇村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经济强县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思路。以“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为目标,以加快镇村工业发展为核心,按照“催生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衍生一批”的要求,突出创新优化环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小型微型企业成长和建设镇村企业集中区四个重点,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引导全民创业,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布局合理化、产业链条化、发展规模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新跨越。

(三)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全县新增小型微型企业180户,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收入351.8亿元,平均增长18%,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平均增长15%,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到53%。

二、规划引领,打造中小企业新格局

(一)加快建设县级工业集中区。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建材等工业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积极争取省、市对县级园区研判、认定,新增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2个。争取省级财政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扶持。

(二)建设镇级工业集中区。由县中小企业局牵头,有关部门(单位)配合,结合各镇现有产业发展实际和潜力,着力引导形成镇村企业发展带。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发展各具特色的镇级工业集中区,引导企业向塬面发展、集群发展。凡是入园企业达到3户以上,且有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符合要求的,经县上认定的镇级工业集中区,对所在镇予以奖励。

(三)建设创业基地园区。由县中小企业局、科技局、人社局、商务办等部门负责,规划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商贸企业集聚区,探索设立小型微型企业科技创业园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创业园,推动小型微型企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15年,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小微企业商贸聚集区2个,小型微型企业经济总量占县内的50%以上。

三、加大投入,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县财政列支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基金,其中60%用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重点解决企业建设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和扩大生产资金困难等方面。同时,对达到规模以上的企业,经县中小企业局、工业局、统计局认定后,县上给予奖励。

(二)鼓励企业园区化发展。县域工业集中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小微企业商贸聚集区,要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积极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创办在三年以内的小型微型企业,租用县域工业集中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小微企业商贸聚集区场地和店铺的,给予适当的租金补贴。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型微型企业及规模以上种、养殖户及“一村一品”经济组织,捆绑使用项目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县财政拨付给科技、农牧等部门扶持企业资金,每年40%用于小型微型企业。积极争取省市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成中型企业,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同时,对获得市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2-10万元奖励。

四、搭建平台,破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题

(一)充分发挥信用担保基金作用。加强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建设,简化担保程序,下沉审批权限,不断完善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积极开展技术改造、设备租赁等新型担保业务。加强银政企互动合作,增强信用担保基金的撬动能力。

(二)支持建设新型融资机构。大力扶持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发展,减少、简化对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成立的审批程序。积极帮助担保机构申请税收优惠政策,争取中省财政对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力度,探索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支持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

(三)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人行县支行要继续贯彻银监会“两个不低于要求”和“四单原则”,落实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并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指导信用联社等县内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县中小企业局和人行县支行负责建立小型微型企业征信系统,对诚实守信的企业,银行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小型微型企业采取知识产权、仓单、商铺经营权质押等方式融资。县上将以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量和增速为主要依据,每年考核奖励银行金融机构。

五、落实政策,优化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环境

(一)严格落实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逐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收负担,落实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新办、现有小型微型企业从2013年起,三年内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分别逐年按60%、40%、20%返还;新增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税收的30%列支返还。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小型微型企业技术创新。县中小企业局和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要制定具体细则,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二)减免取消小型微型企业收费项目。县工商局要认真执行省政府放宽市场准入、培育更多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适当放宽小型微型企业出资额度,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严格执行中省已公布取消的企业行政事业收费项目。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两年内对注册在600万元以下的新办小型微型企业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环境评议工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纠风办推行企业办事“零障碍”,开通免费维权投诉热线电话。涉企部门不准随意去企业检查收费。凡是向企业收取费用和罚款,开具发票后,所交费用和罚款一律由银行代收,严格执行收费、罚款网上公开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严肃处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行为。

六、拓宽渠道,促进小型微型企业产品销售

(一)实行政府采购倾斜。由县财政局负责,中小企业局配合,制定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政府采购实施办法,保证安排不低于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20%的份额,在同质量、同价格前提下,鼓励优先选用小型微型企业的产品。采取政府采购预算编辑筛选的方式,鼓励各部门(单位)在采购预算计划内留出一定比例的采购份额向县内小型微型企业采购。

(二)鼓励企业走出去。协助小型微型企业开拓市场,开展国内外交流。建立中小企业商品行情库,组织开展产品推介及培训等活动,及时产品销售信息。每年组织小型微型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博览会、洽谈会、交流会,帮助小微企业开拓市场,推介特色产品。加强同省内外协会、商会的联系沟通,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扩大交流与合作。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活动。

(三)促进产品本地销售。联系举办中小企业产品推介会,不定期举办上下游企业对接服务活动,促进产品本地销售。搭建民营企业与大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引导大中小微各类企业之间形成协作配套关系,支持为大型企业配套的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县内大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视为一户企业。鼓励大型企业中标之后,采取分包方式将部分标授予小型微型企业供应完成。

七、强化服务,提高服务小型微型企业水平

(一)健全企业服务体系。落实《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加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机构编制审批,健全组织机构,引进评估、咨询、金融等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维权、策划包装等服务。2015年前建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推进重点企业项目服务办理包抓和挂牌督办制度,实行业务受理限时制、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开。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其联系政企的纽带作用。

(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增加列支中小微企业人才培训费,加强中小微型企业从业人员、企业家队伍的培训和人才引进。鼓励企业引进急需的高级技工、工程师、财务及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培训方式,依托大中专院校进行中短期培训。定期组织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家到发达地区参观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县中小企业局联合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制定小微企业培训计划,开展小微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同时,引导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管理上水平。

(三)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县人社局要严格执行《劳动法》,结合中小企业用工灵活、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落实从业人员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八、加强领导,确保工作措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工作,确保本意见顺利实施。各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层层抓好落实。同时,每半年组织一次规模以下企业发展观摩会,现场学习,查找不足,促进企业发展。

第6篇:微型企业范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微型企业 滇西

微型企业一般是指投资在5万元左右、从业人数在5至1c人(有的甚至1至2人)的“迷你”企业,经营项目以劳动密集型、工艺加工型及社区服务型居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都属于微型企业。近几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法律和“三农”问题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滇西的微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其在活跃市场、方便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滇西要在未来保持健康高速的经济增长,需要微型企业有更快的发展。而刘明康(2006)认为,目前微型企业发展仍面临严重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融资难。对于滇西的微型企业来说也不例外,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滇西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阻碍滇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利于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云南省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见表1)2008年的数据表明,金融机构对私营及个体贷款总额还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2008年金融机构对私营企业的贷款额占工业贷款总额的6.84%,占商业贷款总额的18.86%,而私营和个体企业大多属于微型企业,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滇西微型企业贷款的情况亦是如此。这与微型企业对GDP的贡献不成正比例,如果金融机构自身不对微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必然会导致微型企业的畸形发展,从而恶化滇西微型企业的生存环境。

一、滇西微型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的必然性分析

1、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内部特点

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是短、频、快。如果为了短期资金缺口而到资本市场融资,成本太大,收益太小;如果选择银行贷款,则融资成本低。从微型企业的贷款需求看,企业资金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加之其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微型企业需要的是一种可靠且大量持续的资金供给,而具有这种特点的金融产品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才能获得。民间融资、内部融资都是无法满足其要求的。从信息特点看,微型企业的各方面信息不具有“公开性”,与要求公开信息的债权股票融资相比,银行的私募性质正好满足了微型企业对自身信息的保密性要求。

2、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的外部环境

从政府层面讲,自2005年4月的微型企业融资国际研讨会开始,不论是政策上还是技术上,国家均予以微型企业信贷有利的环境。2005年8月颁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提出了商业可持续的小企业贷款模式;2005年11月23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内蒙古包头商业银行、浙江台州市商业银行分别签订了《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启动了“中国商业可持续微小企业融资项目”,同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微型企业贷款领域的技术培训。

从银行角度讲,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正面临在“红海”中拼杀的局面,外资银行的抢滩、融资方式的转变都使其面临尴尬。若要在信贷业务上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有必要开启“蓝海”战略,寻找新的目标客户、新的市场领域,而这个新的客户和市场便是微小企业。同时,工商银行在2007年的小额信贷领域已提供了成功的实践依据。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论从微型企业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银行和政府的利益出发,微型企业、银行及政府之间合作的结果是互利,而实际上,尽管客观环境有所改善,但在滇西普遍存在的现象仍是:微型企业得不到银行的贷款,银行不愿意放贷给微型企业,政府不能灵活解决银行与微型企业间的问题。究其原因,即在微小企业和银行的博弈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难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在微型企业向银行贷款中,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于微型企业和银行而言。与银行相比,微型企业占有信息优势,能够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是一阶信息,而银行通过有限渠道了解到的微型企业信息则是二阶信息,是不完全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事前信息的不对称,会造成逆向选择;二是事后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

微型企业和银行间的事前不对称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微型企业“硬信息”,二是有关微型企业“软信息”。微型企业的“硬信息”包括会计信息、资本运营信息、预期收益信息等。而且大多数微型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与《贷款通则》有关条款所要求的贷款条件差距大。同时,微小企业经营灵活,经营业务经常发生变化,因此银行难以通过企业财务报表、银行资金账户等方式迅速、有效地收集企业的信誉、财务、业务状况等信息,更难以像对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贷款那样从公开媒体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

可见,银行对于这两类信息的掌握都处于劣势,企业的“硬信息”虽然是一种可以用数据和书面资料反映的信息,但银行还是无法可靠地取得,而且}艮多数据和书面资料并非真实的。例如,有的微型企业使用两套账,对付政府部门的是一套账,自己进行会计核算的则是另外一套账。对于软信息,银行很难在第一次放贷或短时期内了解到。

微型企业和银行间的事后信息不对称表现在:在双方签订贷款合同后,企业追求预期收益最大化,利益的驱使会使中小企业特别是偏好风险的企业,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例如企业得到资金后,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从事银行不希望看到的高风险活动。这种贷款后的双方信息不对称,会造成“道德风险”。银行基于对期望收益的考虑,在对风险不能把握的情况下,采用提高利率的措施,结果是,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道德风险行为仍然存在。

三、解决滇西微型企业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技术路径

1、微型企业要改进传递有效信号的基本技术

(1)在“硬信息”的传递方面,首先,要完善财务制度以建立财务信息披露机制,这就要求微型企业一定不能缺少财务管理人员。其次,通过政府强制手段提高微型财务人员的技能(尤其是村级财务人员)并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对财务人员颁发资格证书,无证人员不得担任财务岗位。最后,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对企业各种项目的计划和管理要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做好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准备。

(2)在“软信息”的传递方面,企业主要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和银行谈判的过程中注重技巧,让对方(银行)清楚地知道本企业的优势,以一个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让对方了解自己、了解企业,在双方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信任。

与微型企业获得资金后所得到的投资收益相比,上述两项

成本应该是相对低的。但任何一个微型企业要想让自己和众多的竞争者区别开来,还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而究其根源,一个微型企业要发出成功的信号,必须增加其实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

2、银行要掌握适用于微小企业的信贷技术

微贷业务和传统银行业务不同,它需要业务员去市场上寻找客户和潜在的客源,同时需要对微型业主进行全程的沟通和了解,了解他们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所在地的客源等。因此,银行在控制风险上就需要对微贷业务员有一整套的管理、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在这一机制中,要考虑两类风险: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风险、银行和信贷员的之间风险,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培训提供给微贷员有效的信贷分析技术。如美国小企业贷款的新技术:业主信用评分法,即根据小企业业主的个人信用记录,由计算机统计模型软件进行自动评分,以分值的高低作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小企业信用评分依据可以包括业主的月收入、债务余额、财产、就业情况、住宅所有权及以往坏账、欠账等,以及一切能的企业信用资料。

其次,建立信贷员正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信贷员的收入既与其新发展的客户数量和发放的贷款笔数有关,又与其名下的贷款质量相关。这样信贷员会设法准确掌握并深入分析微型企业的一阶信息。

最后,要强化内部审计。微贷业务依赖于信贷员去获取和处理信贷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人员难以证实其真实性,因此,银行强化内部审计可以识别程序和流程上的缺陷及信贷员的道德风险。

3、政府要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

政府在银行与微型企业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政府不断地进行金融机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银行对微型企业贷款的效率,也可以保证贷款的质量。

首先,政府应出面完善微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促进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由于微型企业本身的资产情况与银行的发放贷款体系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建设的信用担保体系为微型企业提供融资中介。

第7篇:微型企业范文

增加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财政资金投入。现行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商贸基金。资助方式主要以贷款贴息为主,近年来也在尝试注资方式。2010年,中央支持企业调整和技术改造预算安排了118.5亿元,其中中小企业27.5亿元,用于15个亿技改,10个亿担保和2.5亿服务体系。2011年中央预算是128.7亿元。据悉2012年中央预算是150亿元,中小企业30亿元。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面对4400万家中小企业(包括3300万个体工商户)中占99%的小型微型企业而言,进一步放宽小型微型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资金的力度迫在眉睫。要注重增加对就业型、创新型、高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群体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注重增加对小型微型企业公共服务领域的国家公共财政投入。

进一步对传统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小型微型企业减轻税负。小型微型企业减负的核心是减免税收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当前企业各项成本剧增、各种税负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过大在创造就业岗位的传统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尤为突出。而这两个行业中的小型微型企业数量多,企业利润率较低,既是就业主要来源,也是减轻税负的主要群体。因此,要把传统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小型微型企业作为结构性减免税的主要对象,采取大幅度结构性减免税措施,并将税收优惠政策长期坚持。

把现行对知识创新型小型微型企业减税政策落实到位。目前三大税种都有了变化,提高了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根据小型微型企业特点,目前依然存在大幅度减税空间。此外“营改增”试点要注重实施分类管理,统筹规划,注重将生产业与生活业的小型微型企业统筹兼顾,以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8篇:微型企业范文

关键词:微型企业 融资困境 化解机制

1、国内及重庆对微型企业的界定

1.1、我国对微型企业的界定

微型企业是指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或服务种类单一、市场占有率很低或只在小范围有较高市场份额、规模组织很小的企业组织。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其范围和大小都不相同。就我国而言,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规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人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2、重庆市对微型企业的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重庆市微型企业主要是指重庆市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中的“微型企业”,是我市为关爱民生、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率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出台的实行财政资金专项补助的企业。它特指雇工(含投资者)在20人以下、创业者投资金额在1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这个定义对微型企业从数量规模上作出了界定,即雇工(含投资者)在20人以下、创业者投资金额在10万元及以下。

2、重庆微型企业的融资现状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背景下,微型企业作为促进就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新兴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而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城市化进程正在高速推进,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大”差距,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等现实难题亟待解决。因此,重庆市政府将发展微型企业作为其突破口,将微型企业的发展放在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扶持性质的政策规定来鼓励微型企业的发展壮大。

但是,由于环境的驱使和微型企业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微型企业在发展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大的就是融资困境问题。尽管各家政策银行制定了微企贷款细则及流程,而且还引入了不少小额贷款银行,但由于微企规模小、大多无抵押担保物,自身信用等级差等原因,导致微企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十分困难,阻碍了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3、重庆微型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3.1、政府政策方面

3.1.1、对微型企业融资的扶持体系不够完整

重庆市政府以商业银行为依托,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类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鼓励微型企业发展,在政策的规定下金融企业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大对微企的扶持力度;但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基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自负盈亏的特点,政府的这种扶持行为会最终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微企放贷缺乏积极性。因此,仅是有“头”无“尾”扶持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针对微型企业融资方面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扶持体系才能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3.1.2、微型企业融资专门管理部门协调不足

重庆市各职能部门对微企后续扶持的合力还未形成,尤其是对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于微型企业后续扶持力度偏弱。各职能部门协调不足普遍存在“一人干,大家看”的现象,同时也加大了融资的难度。

3.2、融资渠道方面

3.2.1、银行借贷方面

尽管微型企业信贷融资需求旺盛,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政策,更倾向于大中型企业,而非微型企业。何况微型企业贷款金额普遍较小,银行对处理这类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贷款意愿并不强。

3.2.2、民间借贷方面

我国还没有关于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政策或条例,民间借贷的利率通常都是借贷双方自行协商规定的,这导致了民间借贷利率的混乱。其次,民间借贷控制风险的能力主要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主,贷款后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民间借贷的风险难以预判。

3.3、微企自身方面

3.3.1、微型企业产业结构分布不均

重庆市微型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微型企业中高新技术型企业所占比例很小,绝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和制造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由于其他种类的微型企业的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小,减少了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3.3.2、微型企业缺乏抵押或担保资产

商业性银行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是小型微型企业取得资金的主要方式。银行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要求必须要有担保物抵押。而小型微型企业在成立时,固定资产本来就有限,而在无形资产方面,小型微型企业成立之初根本就没有无形资产。这样一来,微型企业根本就无法提供抵押或担保,融资困难问题进而衍生。

3.3.3、微型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

重庆市微型企业成立时间短,由于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财务信用问题明显,重庆市微型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还款不及时,资金使用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出现,严重打击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微型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3.3.4、微型企业管理不规范,集体素质较差

重庆市微型企业大部分都属于个体私营企业,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为主,企业主实行集权式、懒散式的管理,主观随意性大,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再加上重庆市微型企业的企业主,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大学生,他们的自律能力较差,诚信意识淡薄,这些问题也会导致融资困难。

4、国外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微型企业的发展问题,在促进微型企业发展方面都实施了多项措施,尤其在企业融资方面尤为突出。

4.1、美国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

4.1.1、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扶持政策

(1)完善法律体系,为微企融资提供法律保障。美国于1953年出台了《小企业法》,奠定了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基础。此后美国建立健全企业法律体系,为微企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融资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于先后制定了《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融资法》《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等20多部法律,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财税政策优惠。美国为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的微型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减免政策。美国除采取一般税收优惠扶持微型企业外,还利用政府订货政策在财政上给予微型企业支持。

(3)成立专门政府的管理机构。在《小企业法》实施后,美国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并于1998年升为正部级,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联邦政府机构,其职能就在于发展微型企业,帮助微企融资,解决微企的资金不足问题,进而有效的促进微企的发展。

4.1.2、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便利。

(1)提升管理水平,为支持微企融资提供便利条件。美国商业银行并不主动为没有外部融资资源的微企提供融资,而是采取配合金融体系中其他机构的战略,与其他金融机构一起为微企提供融资支持。

(2)美国积极拓展微企直接融资渠道以促进筹资来源的多元化。一是设立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和小额股票挂牌市场,为微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帮助。二是由美国SBA审查、许可和支持成立的专门为微企提供融资服务的创业投资公司和民间风险投资公司,为那些融资困难的微企提供贷款和无担保或担保不充分的贷款,以促进微企的发展。

4.2、日本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

4.2.1、与美国一样,日本也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

日本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厅设置法》、《中小企业基本法》、《新中小企业基本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微企来说是进一步的保障,使得微企在融资时能够以合法的方式融资,进而有力推动了微型企业发展。

4.2.2、建立公共服务机构

公共服务机构在日本不仅发挥着政府与企业的功能,而且还是政策的主要实施机构。政府通过机构落实有关支持微型企业的政策,从而达到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目的。

4.2.3、完善相关金融体系

日本先后建立了国民生活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形成了对微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同时,还专门成立“微型企业经营改善资金融资制度”,对融资能力较弱的微型企业提供低利息、无担保、无保证的融资服务。这样使得企业融资成本极大降低,企业也能持续发展。

5、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化解机制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其本质是一种资金约束型经济,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因而要解决微企的融资困境,不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还必须从政府、银行和微企自身三方进行探索,从而寻求法律政策的规制扶持、银行业务的支持以及微企自身制度的建设。

5.1、对政府而言:完善政府融资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微企的融资环境

5.1.1、立法律保障体系

与美国和日本一样,构建完善的微企融资法律体系,是微企能够有效融资的法律保障和支持。我国目前已颁布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微型企业发展虽然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缺乏实施规范,迫切需要建立与之对应的具体的法规,如《微型企业法》、《微型企业融资法》等,以此来实现对微企发展的法律保障。同时还应当借鉴国外实施多个全面的立法,以此来规制和促进保障微企的融资活动。

5.1.2、构建微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服务机构

与美国的SBA机构一样,公共服务机构不仅能够帮助广大微型企业整合融资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与各金融机构的融资信息对接,同时也能成为政府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推介金融产品、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重要窗口。这样的机构不仅对微企融资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政府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有着重要作用。

5.1.3、建立微企的信用制度体系

如果能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银行就可以降低向中小微型企业放贷的成本,微型企业也可以得到各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因此为了确保信用评级的工作有法可依,快捷、高效,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我国企业市场中的微型企业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进而促使是微企提升自身信用,增加融资的可行性。

5.1.4、完善微型企业担保体系

担保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微型企业的融资环境,政府如果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考核奖励等手段,建立完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实现扶持与监管的有效衔接,提高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服务能力,如此则能为微企创造良好有效的融资环境,使微型企业的走出融资窘境。

5.1.5、规范民间借贷融资

金融活动的合法性取决于其是否对最大限度避免资金运作失败的风险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以及是否在保护社会投资者的努力上达到合理的程度。所以,民间借贷得以合法化的前提是资金用于微企的经营运转上,因而微企在借贷时应注明此项融资是用于企业的经营运转,并登记在册。只有履行相应的登记手续,才能收到法律的保护,从而变“地下交易”为“阳光交易”。

5.2、对银行而言:加快银行改革步伐,建立完善微企间接融资体系

5.2.1、转变银行观念,重视对微企的信贷支持

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发放贷款的基本原则应是唯“效益”论而非唯“成分论”。因此,银行在微企与大型企业之间应当做到公平信贷,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微企同样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于管理水平高、信誉度好、设备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有特色、市场需求旺盛等微企,银行应当重点帮助他们创业和发展。同时,如果银行放弃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微企客户,从经济与金融的角度来看,这也必然降低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

5.2.2、银行应当加强金融体系创新,增加微企的金融服务项目

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完善票据业务以及开发应收账款的抵押和出售业务,这样不仅能够将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同时能够对微企进行有效的资金支持,不仅发展了自己,同时也促进了微企的发展,全面实现双赢。

5.3、对微型企业而言:提高微企自身素质,增强融资信誉度

5.3.1、提高微企的自身素质,增强融资信誉

这就要求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一,管理创新。缺乏内部积累能力的企业,单靠外部融资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因此这就需要企业经营者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经营管理,以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融资能力。其二,制度创新要求微型企业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确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实行严格、科学的内部监控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收益分配制度。其三,人才创新,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微企只有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才能为企业培养高效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素质和信誉。其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微企如果能够掌握核心技术,那么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愿意为这样的新技术给予资金支持,才能促使微企的融资不会出现短缺。

5.3.2、微企经营者还要重视市场营销管理,使经营项目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保障偿债能力,减少和消除不诚信经营和违法违规行为,树立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这有做到这些,微企才能在众多大中型企业中立足,才能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青睐,才能不断发展,从而解决融资难这一窘境。

基金项目: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资助项目(13XZ-BZX-086)

参考文献:

[1]廖妮娜.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研究―以渝北区为例[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22).

[2]胡瑞光.美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经验及启示[J].华北金融.2011.(11).

[3]蔡翔,赵君:国外促进微型企业发展额措施和启示[M].经济纵横.2007(05).

第9篇:微型企业范文

关键词:微型企业:小额贷款风险:研究

小额贷款(Microfinanc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世界各国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小额贷款如今的发展势头非常快速。小额贷款是指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的持续的贷款服务活动。小额贷款所提供的贷款范围很多,例如农业、微型工业、教育业等等服务活动,目前,我国小额贷款更多的是与微型企业挂钩。

一、我国小额贷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小额贷款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得出,我国每年小额贷款的数目惊人,这对于微型企业而言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小额贷款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对小额贷款的组织机构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非常不利。正是因为风险发生率高,因此,小额贷款机构对于资金的审批非常谨慎,需要提供多种信贷资料,这对微型企业的小额贷款申请带来了不利影响。微型企业想要实施小额贷款申请,首先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同时也要提交各种各样的相关资料,资料审核后需要办理各类手续,时间周期长,审批麻烦,间接影响了小额贷款的发展速度。以下就针对小额度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以科学发展角度全面剖析小额贷款风险,希望可以对小额贷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微型企业小额贷款风险的发生原因分析

微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企业规模小,先进设备数量少,技术落后,生产成本过高,销售渠道狭窄,导致微型企业发展十分艰难,为了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微型企业有必要对落后的生产模式进行改革,为此,就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小儿贷款便是一个有益的渠道。微型企业在申请小额贷款时,需要提交一系列证件,并且获得贷款机构的认可,才有可能获得小额贷款审批。

对于小额贷款机构而言,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需要综合考虑各类问题,微型企业需要通过各个难关,才能够获取到资金贷款。贷款机构考虑到问题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贷款的数目,如果微型企业申请贷款的数目与企业本身的价值不呈正比,往往无法通过;其次是贷款用途,如果用途未明,或者贷款用途未能让贷款机构认可,这样也很难获得贷款;再次是贷款期限,有的微型企业贷款时间过长或者过短,这样的贷款条件也是很难获得批准的,此外,若贷款人有不良信用问题或者贷款人有形资产不足等等,都会影响贷款的顺利审批。

造成小额贷款风险的因素很多,例如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有限,经营手段失误亏损,产品市场定位不精准导致资金无法回笼,产品无法进入市场未能获得理想的收益,贷款担保人信息不正确,政府对于小额贷款的支持不够,这都会造成小额贷款风险的发生。

三、小额贷款风险的解决措施

一般情况下,我国目前金融机构考虑的小额贷款风险因素包括几个方面,如贷款人的身体状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情况、家庭净收入等。我国学者孟建华通过比对分析后发现,我国小额贷款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无担保人或者贷款法律约束力不强。很多微型企业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有实力的人也不愿意冒风险,且我国针对于小额贷款的相关法律并不健全,给贷款带来了风险。综合而言,小额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众多,各风险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连带关系,形成十分复杂的递进式因素链。通过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影响因素的复杂因素链中,风险从高到底就是贷款人的文化程度、贷款数目、产品或项目的可行性发展、贷款的用途四个方面,可见贷款人本身是否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市场的运营情况是否了解透彻,以及对产品的市场规划是否能把握好是影响贷款风险的主要因素。此外,小额贷款风险的最大来源就是贷款人,贷款人本身的信誉不佳,那么贷款的风险就会增加,贷款人的固定资产不足,同样也会增加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