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第1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那么,在我国有没有记载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的资料呢?最近,我抱着这一问题,翻阅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的一些资料。我感到,资料是相当多的,遍布于经、史、子、集各类着作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有《逸周书》、《国语》、《周易》、《左传》、《管子》、《庄子》、《列子》、《韩非子》、《世本》、《新语》、《淮南子》、《史记》、《山海经》、《帝王世纪》等50多本。另外,陕西省宝鸡、岐山、扶风等地发掘出的仰韶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大都和炎帝的史料有关,把这些资料梳理出来,估计有十多万字。如果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整理、研究一下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认识、填补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面貌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丰富炎黄文化的内容,总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搞好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

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广大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子孙后代。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先后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这充分说明我国从很早的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在十分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开始只会简单地用石制工具,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经历了几十万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和形成。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达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无论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妇女为中心进行。再经过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即从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向龙山文化时期转变,炎帝及其后裔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①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随后,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炎帝活动在姜水一带的记载,即今宝鸡市辖境内。《世本·帝系编》说:“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西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说:“有@①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我焉。”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他认为,《国语》、《世本》、《帝王世纪》中所说的“炎帝长于姜水”之姜水,正是岐水。《括地志》、《雍录》等书认为姜姓原始氏族活动地区在古邰国,即今扶风揉谷乡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说明,炎帝是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

那么,炎帝出生的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根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可以肯定地说,是氏族社会的原始农耕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逸周书》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②、chú@③、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luǒ@④之岁。”意思是说,神农时代,谷类像雨一样从天上掉下来,生长甚多。神农制作陶器、斧、犁、锄等农具,开垦荒地,然后,使五谷兴盛,并获取了各种各样的果实。《庄子·杂篇》说:“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就是说,神农时代,人们睡卧时安然恬静,起身时,宽舒自得。人知其母,不知其父。《淮南子·齐俗训》说:“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为先。”从这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神农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些明确的规定:若果丈夫身体强壮而不耕种,那么,天下的人就要受饥饿;若果妻子当年不纺织,天下的人就要受寒冷。所以,神农带头率先亲自耕种,妻子带头率先亲自纺织。这样,就把所有的丈夫和妻子,带动了起来,进行耕种和纺织,这样就能保证人们有饭吃,有衣穿,不受饥饿和寒冷。

从《庄子·杂篇》和《淮南子·齐俗训》两段文字记载来看,前后似乎有矛盾。前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是母系氏族社会,“人知其母,不知其父”。后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由于当时氏族首领还没有什么特权,所以,炎帝神农亲自带头耕种,妻子亲身带头纺织。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不矛盾的。从炎帝传说来看,炎帝是远古传说时代某一氏族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也是少数先知先觉的圣哲,也可能是某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的代号。这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也许几百年,甚至一千年或更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炎帝神农时代看成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由蒙昧到野蛮、文明的转变时期。由于炎帝为氏族成长、壮大和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一代一代把他的伟绩用语言流传下来,成为神话传说,更加为人们所崇敬。马克思曾说:“每一个这样的氏族都有一个神话上的祖先,他被认为是赋予氏族名称的始祖和英雄。”[1](P165)炎帝和黄帝等上古人物在传说中被神化,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归功于他们,一方面是对本氏族发展有过重大贡献、伟大功绩与影响的人物的无比怀念、尊重和崇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承他们的精神,发展本氏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人类的历史,在文字未出现以前,都是口耳相传下来的。在千百年的流传中难免有些前后出入,甚至失真,但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则是有根据的,即便有些神秘的色彩,那也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我们把这些传说和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能进一步证明炎帝的存在及其时代的变迁。

解放后80年代,宝鸡北首岭考古文化的整理、发掘,进一步证明了炎帝活动的时代距今7000年—5600年,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又徙鲁”,意思是说,炎帝氏族初期的活动中心在陈,陈为陈仓的简称,即今宝鸡一带,后来又徙移到鲁。首先,从宝鸡北首岭6万平方米的遗址居址和出土工具可以发现:农业生产工具占26%,狩猎工具占8.6%,渔具占0.6%,这说明北首岭氏族已过着长期比较稳定的以农业为主的室居生活。其次,北首岭氏族创造了发达的彩陶制造业。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写实的花纹。再次,遗址还发现了房址50多座,均为半地穴式,多数呈方形或长方形,墙壁平齐,多数还涂有草泥和料礓石浆。各房址都有灶炕。这都证明“神农耕而作陶”[2](P 725),“(神农)身自耕,妻自织”[3](P185),“神农之世,卧则居居”[4](P995),“神农时,民方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是真实的,可信的。

总之,炎帝神农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炎帝也就是这一时期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虽出生成长在今宝鸡姜水一带,但他的氏族活动范围还是很广的,如《淮南子·主术训》所说:“其地南至交zhǐ@⑤,北至幽都,东至@⑥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3](P128)。也就是说,炎帝及其氏族部落当时活动南已到达了今南岭以南的地方,北到达幽燕即河北、北京一带,东到达齐鲁今山东一带,西到达了今甘肃敦煌一带。最后,炎帝本人“崩葬长沙茶乡之尾”[6](P95)。

二、炎帝时代的道德状况及其传统美德

原始人类道德的发生并不是从原始人诞生那天起就开始的,而是经过了上百万年漫长的蕴育、萌芽和生长的过程。

在刚刚脱离动物界正在形成中的早期原始人群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靠本能进行。在大自然残酷无情的威力面前,人类依靠本能组织起来,共同采集,共同狩猎,共同捕鱼,共同抵御野虫、猛兽的侵袭,向大自然索取天然食物。在生殖方面,也没有什么道德规范约束,而是靠本能的冲动杂交。总之,当时原始人的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都是在非常简单的本能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的,还不是在自觉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还不能说产生了原始社会的道德。但是,原始人的这一系列活动,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原始道德的发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原始人群在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由于自然界的人化,人本身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天然的秩序开始升华为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社会新秩序。这时,原始人在氏族社会首领的率领下,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开始成为自然的主人。于是,他们在朦胧的、反反复复的生产生活斗争过程中,在人和人的一切关系包括关系中,慢慢感悟到应当怎样做才有利氏族生存和繁衍。这样,就逐步产生了原始氏族社会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意识,比如氏族成员经过漫长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近亲通婚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而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婚姻,生育出来的新生代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壮。于是,原来那种由杂婚演变而来的同辈婚,这时也被排除,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这是人类增强自制能力,有意识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协调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这是人类最早的道德表现之一。总之,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是氏族成员在长期生产劳动协作的过程中,在人与人交往包括两往的过程中,随着智力和意识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马克思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7](P551)而且,随着智力的发展,随着道德意识的发展,还会形成道德法。正象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变成了法律。”[8](P221)这里说的法律就是习惯法,也就是道德法,即原始氏族社会道德规范产生的过程。

炎帝时代由于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应该说,中国原始社会的道德已由蕴育、萌芽到了形成、发展的阶段,根据炎帝传说文献的记载,当时的道德状况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韧不拔,团结拼搏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刚刚开始,生产工具又十分简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原始先民们生活十分艰难,“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衣其羽皮”,“时多疾病毒伤之害”。因此,怎么生存和发展,对原始先民们来说,是时时刻刻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凶煞的自然压力,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没有胆怯和屈服,而是以坚韧不拔、团结一致、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行为,以超人的力量和智慧,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炎帝神话传说中的一些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充分反映了炎帝及其部族们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和无比伟大的神力。

《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xiāo@⑦;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大意是,北方的发鸠山上,有一种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变。她游东海,不幸淹死在东海里。她的冤恨不解,变做了精卫这种鸟,常去西山街小树枝、小石子投在东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小鸟这种坚韧不拔的志向比沧海还要浩大,充分反映了姜炎部族与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列子·汤问篇》中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炎帝后代愚公及其子孙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天神”,“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cuò@⑧朔东,一cuò@⑧雍南,自次,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两座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以南,都成了一片广阔的平原,连一处较高的丘陵都不见了。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神力”。

《山海经·海外北经》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种与日逐走,饮河渭大泽水,道渴而殆,弃杖成林的精神,不仅显示出了炎帝及其子孙们巨大的神力,而且也显示出了他们气壮山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先民们已认识到日光天象与农耕播种的关系。

(二)民主友爱,人人平等

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代,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私有制,氏族成员之间,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民主友爱,人人平等。

《淮南子·主术训》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意思是说,炎帝神农治理天下,沉静于胸,有聪明的智虑,有仁爱诚义之心,以公心教育氏民,所以,氏民质朴、稳重、正直、诚实,没有什么忿争,没有什么检察牢狱之事,依靠天地的资源,与天地融和一起。正因为如此,纯朴的原始民主友爱、天下平等是炎帝神农时代氏族社会内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

炎帝神农时代这种“养民以公”、“仁诚之心”即民主友爱、天下均平的社会道德状况与《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氏族社会“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道德状况的描写是一致的。

在氏族社会里,这种通行的民主友爱、人人平等的精神,不仅表现在一般氏族成员之间,就是一般氏族首领也与一般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是社会劳动和对外战争的带头人。《淮南子·齐俗训》中记载炎帝神农“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为先”的描写就反映了这种情况。不仅如此,炎帝神农氏为了氏族大众操劳过度,如《淮南子·修务训》里所说:“神农憔悴”,“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炎帝神农氏为了给氏族成员及时治病,弄清哪些草能食,哪些水能喝,常常带头“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百死百生”。民间传说,炎帝在辨尝百草中,误食了一种毒性极强的草——断肠草而死。这个传说虽有很大的附会性,但他的死不仅表现了他作为氏族首领那种民主友爱、人人平等的精神,而且表现了他伟大的为氏族大众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

炎帝神农氏为了使姜炎部族生息、发展、壮大,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生产实践中,领导部族成员们不断积累经验,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发明、创新了许多东西。

1.火的发现,人称“火神”。《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火的发明,对早期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利用火可以蒸煮食物,防治疾病,抗寒保暖。这样,人们就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对于部族繁育、发展很有利。同时,把火推广、应用到农业方面,用火烧荒,开垦土地,“刀耕火种”,对当时发展 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恩格斯曾说:“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乃是决定性的武器。”[9](P20)

2.始作耒@②,教民耕种。《周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②,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意思是说,伏牺氏以后,神农氏开始发挥作用。他用刀斧砍削木制的与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用木条作@②上的把手,用农耕锄草之利,教育天下部族进行农业劳动。在当时情况下,犁、锄等农具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发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他“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10](P1012)。

3.织麻为布,制作衣裳。初期先民们在未有麻布作衣以前,冬天是“衣其羽皮”,夏天是“衣其树叶”,穿着十分艰难。炎帝神农“教之麻桑,以为布帛”[6](P91),即教人用麻织成布,然后作成衣服。这也是使人类向文明迈进的一个重大创新发明。他不仅教导所有妇女织布,而且“妻亲织,以为天下先。”[3](P185)

4.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初期先民们由于生存条件恶劣,部族成员患病者不少。当时的情况是“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于是,炎帝神农氏冒着生命的危险,对百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11](P1517)。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这种为部族敢冒生命危险、勇于探索试验的科学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炎帝神农由此被誉为“医药之神”。

5.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期间,由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的发展,各职业集团之间的发展,需要把各自的产品拿到一定交换的地方,互通有无。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炎帝首辟交换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12](P624),即在太阳正中午的时分,大家把各自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以物易物。这种市井交易,饮食之道,都取诸于此。

6.台榭而居,烧陶为器。炎帝时代,由于部族有了农业种植,所以告别了游牧生活,开始定居;由于有了陶器作炊具,部族也都吃煮热的食物,如古书所载,炎帝神农时,部族们“作陶冶斤斧”[13](P1222),“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乐其俗,安其居”[4](P357),“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趋避”[6](P91)。当时陶器肯定是有的,至于“冶斤斧”,恐怕有些夸张。宝鸡北首岭炎帝遗址的发掘,就曾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陶片。陶器上人面纹,或为黑彩,或为紫彩,都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但却没有金斧一类的用具。

7.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吴越春秋》上说,炎帝时,已发明了较好的弓箭:“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意即是炎帝神农氏用弦绷紧木料成弧形,做成弓,把木材削尖锐,做成箭。由于有了弓箭,不仅可以很好地保卫部族,而且,猎物成了通常的食物。

第2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关键词:延安精神;人文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人才,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将延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和建设者的优良品质,与时俱进,成长为高素质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对人文社会的探索和对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理想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追寻,对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思考等。人文精神具有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内涵越来越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文精神包含五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科学层面,即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探索;二是道德层面,即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追求;三是人生态度层面,即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自强不息,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四是社会关怀层面,即人对社会的庄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终极关怀层面,即人这一主体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是人的精神世界对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一种渴望,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具体表现为人的信仰和信念。[1] (P.125)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缺少社会实践方面的历练,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还不够深刻,辨别是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没有完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就目前大学生的现状来看,在道德层面、人生态度层面和社会关怀层面加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延安精神为培养当代大学生这三个层面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智慧源泉。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层面的人文精神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养和教育大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人文精神不但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之魂。”[2] (P.13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3] (P.149)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爱国、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视、求新、勤俭、奉公、正直、务实等优良品质,这些传统美德是道德层面、人生态度层面和社会关怀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勇于奉献、团结合作、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所以能够用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这些美德依然体现着现代社会积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

三、延安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精神所恪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人生价值观,延安精神所贯穿的实事求是原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确立的科学世界观,延安精神所具有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风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的生活本色。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4](P.182)目前,我国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流是好的,但受现实生活中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人生价值、奋斗目标、幸福标准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一些学生道德缺失、自私自利;一些学生从小物质生活充裕,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爱慕虚荣,贪图享受,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对父母和他人的依赖性太强,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一点挫折便精神颓废,有的甚至不负责任地轻易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前,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的能力,需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

四、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有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有一贯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有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抗争与自强精神。”[5](P.28)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重要文化来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是培育和陶冶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价值取向的巨大精神力量”[6] (P.44)。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审视、求新、务实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爱国、奉公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自强、勤俭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有明确的方向而不是盲目蛮干,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伟大理想联系在一起;是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上的,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4](P.206)21世纪的今天,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多数青年物质生活充裕,在精神生活领域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奋发图强精神。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尤其需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将这些优良传统创造性地转换为中华民族新的时代精神。

五、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第一,组织经典诵读,通过开设经典诵读公选课、晨读、自学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学习各种国学和红色经典读物,认识、领会并研究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第二,成立延安精神宣讲团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讲团,通过讲座、报告、文艺演出等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特别是要让大学生明白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第三,成立高校学生爱心资产库,从大学生和教职工手中免费回收闲置不用的物品,免费提供给新生中的困难学生使用,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第四,依托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切实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审视、求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公、正直、厚仁、贵和、重义、自力更生、尚勇、勤俭、实事求是、务实等人文精神,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身体力行。

通过以上课堂学习、自我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融合,贯穿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谭雪女.从大学生轻生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2]王红,肖宗娟.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探析[J].世纪桥,2011,(11).

[3]徐继红.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郭必选.延安精神论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5]张小荣,雷根虎等编著.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

第3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新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就历 史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 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 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 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 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 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 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 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 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传统美德是现代化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其 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赋予现代意义,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 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道德教育 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 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 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历史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精忠报国

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恩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 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苏武饮雪吞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 、陈天华钟鸣狮吼、谭嗣同快哉赴死,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 然正气。从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直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都表 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

2.天下为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如墨子推崇的“摩顶放踵,利于天下而为之”、诸 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宪成的“国事家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 精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在中国历史上,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者,光耀星繁,代代相传 。从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到班超立志边疆几十年,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3.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史书上不乏这方面的箴言,如“一生 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 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 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4.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传统意识,提倡做人要“刚健有力”,“自强不息”,为事业要“废 寝忘食”。自强不息,奋勇进取,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志气,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住,它使我 们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使我们历尽艰难而不衰亡,具有强大的凝聚 力,战斗力。

历史上不乏前人自强不息之记载,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 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将激励学 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5.立志勤学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古人的韦编三绝、墨池、划粥、悬梁、刺股、囊 茧、映雪、借书、挂角到今人的为民族昌盛而学,为中华崛起而学,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 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6.仁者爱人

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它除了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用外,对于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教育青少年懂得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杰出人物热爱人民的事例,如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

;扁鹊周游列 国,为民治病救命;林觉民“将爱你(妻子)之心去爱天下的同胞”;罗盛教舍己救人的壮举,都充满着对人 民群众关心、热爱之情。

三、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历史课堂教学,一为历史课外活动。这里,就历史课堂教 学方面谈些做法。

教师是历史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手段 ,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1.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德育目标

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总是要通过一节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 标时要明确、具体。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华横溢,诗艺高超,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 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应当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恰当。如果脱离 了所教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 “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作统 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 务。

3.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

(1)说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在叙述历史时 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 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二是要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倡循循善诱的启发式 的说服教育。《学记》载:“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思想教育不能采取 硬灌的办法,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中悟出真谛,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三是要联系实际。这是指针 对学生存在的思想疑虑和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但教育时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如特级历史教师蒋炳光看到一 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果实,浪费粮食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他在讲“文景之治”时,着重讲文帝提倡节俭,景 帝爱惜谷物的事例。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蒋老师对学生说,一 个封建皇帝尚且知道崇尚节俭。爱惜谷物,我们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少年,怎么能不如一个封建皇帝呢?这样 寥寥数语,就打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2)情感陶冶。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对种种历史现象 、历史人物的认识,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怀着不同的情感,而情感是思想品德、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这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情 贵于真。教师要有充沛的、真挚的情感,就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要 “自我塑造”。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陶冶,使用电化手段作为辅助会收到奇效。利用电化手段可创设情境,“再现”已消逝 的历史现象和人物,调动起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角色,受到 感染和教育。

(3)榜样示范。一位法学家说得好:“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 “见贤思齐”。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的英雄模范 ,先进典型,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是人们学习的榜样。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 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 学习的榜样。

第4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民族美德 发扬光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28-02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美德,这种富有民族特质的传统美德是民族发展壮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必须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代代相传。在当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新时期乃至于今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达成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国的高校不仅应当着眼于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理想人格的培养,使我们的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可靠栋梁。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所面临的客观现实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在思想道德上所存在的一些明显性的不足,是不容教育工作者忽视的,否则我们的高等教育的职能就无法正常发挥,我们高校教师的育人责任就无法尽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将影响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大业。

我国的社会环境无疑是健康向上的。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中国梦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蒸蒸日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我国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问题也是存在的,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有差异性的价值观念也由外界侵入,在我们的社会开始滋生和蔓延,不仅影响和模糊了人们的判断及辨别能力,对我们民族素质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阻碍。目前,我们的大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中成长起来的,难免受到潜在的影响。同时,长时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引导作用,教学的目标大都落在升学率之上,为此,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成为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追求的一个又一个目标,分数成为了各层级考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仅仅保持在形式的框架之中,思想育人、道德建设方面出现了弱化和缺失的问题。再加上我们目前的大学生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他们受到家长们的溺爱和娇惯,往往有“自我为主、自以为是”的性格缺陷,缺少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知悉和自律。为此,我们不难看出,在社会问题的诱导、中小学教育中的不济、家庭环境的放纵这三方面的干扰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较大的难题。

二、正确理解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正是看清了我国当下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包括全体国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严肃问题,这是对全国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更是高校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性问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概括为很多方面,而其核心内涵可以以儒家的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来概括。对于这五个方面,可以扼要解释为:仁爱之心、正义之气、礼仪之规、智谋之力、诚信之品,这五个方面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理性积累,是符合中华大地风土人情的接地气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养料。如果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忽视或质疑这些理性的积累,不顾风土人情的需要,那么我们民族精神发展的命脉就会出现断层,我们的文化传承的内涵的链条就会裂变,我们的民族就会有被他民族同化甚至面临存亡问题的危险。因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丢,这是保障和砥砺民族品行的必然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牢筑民族魂的有力举措,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坚守的理念。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民族道德建设的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才会把我们中华民族推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应当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努力通过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们养成健康的品德,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正能量的“发光体”,成为传统美德的“辐射源”,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奠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成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

三、对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主体作用的几点想法

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一)要努力把大学建设成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家园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应当是思想的宝库。为此我们就应当积极发挥大学校园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展开正确的思想教育。通过多样的思想教育方法、多彩的校园文化、踏实的课堂教学等手段,搭建一体化的育人树德平台,构建适宜校园传统美德传承的风清气正的小环境,帮助学生们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勇挑重担、肯于创新,夯实学生们品格基础的正面部分。

(二)要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成为学生“精神导师”的教师队伍

道德品行是否高尚一直被视为老师的承业立身之本。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大学中的教师队伍不能仅以业务为主,关键还是要能传道、会传道。我们的大学教师既应当有完善的自我人格,更应当成为学生们“以身作则”的道德传承者。一方面,大学应当在选人、用人方面下工夫,严把入口环节,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选用老师,要敞开出口环节,对理想信念动摇、缺乏敬业精神、言语举止失范的教师,应当坚决予以清除;另一方面,应当强化对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再教育,使我们的教师队伍总是能够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三)要增强典型的积极效应

不仅要用公众的典型人物来引领学生进行精神建设,更应当在学生中发现和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人物,并加大力度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典型人物起到积极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道德建设中典型的重要作用,如每年所开展的全国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就体现了这样的意义。

第5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品;核心价值观;传承;示范者;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向上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

党的十以凝练的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与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典型特征,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要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国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党和政府不断重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特别是近年以来,我们党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这一崇高理念,正是为了早日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使人民得到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等方面,是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只要我们都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和谐幸福,我们的国家就一定更加富强文明。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是为实现伟大复兴之路提供精神动力,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具有精神纽带和精神旗帜的重要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是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的世界之最: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孙思邈、李时珍的医药等,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教导民众,无论是贵族(国君、士卿、大夫)还是下层百姓,都要遵从“仁、义、礼、智、信”来作为治理国家和立世修身的原则。这一观念要从小抓起。因此,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拜的就是孔子。现在世界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都成立有孔子学院。

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说明,古人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是有效的治国之道。我们要在传统资源与现代道德生活的结合上获得属于现代的、有生命力的价值观。如“仁”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相互友爱、帮助、同情;“义”理解为公正、合理;“礼”则视为规则、礼仪;“智”就是知识和智慧;“信”为诚信、信用。这些内容也是当前我国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从今年提倡的家风、家规,就是现代道德生活与传统资源的结合,也是社会价值观的践行。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应该说,一个有追求的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激发人民信仰、凝聚社会共识、指引国家进步的核心价值导向,就不可能在发展、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更好地赢得人民信任、匡正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社会各界就不会目标一致地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追逐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人民的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如:看见老人摔倒不敢去扶,公交车上不给老、弱人等让座,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比比皆是,以及“豆腐渣”工程、“毒奶粉”事件、 “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这都是社会道德与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因此,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不仅需要物质意义上的家园,更需要精神意义上的家园。物质家园,只能给人遮风挡雨、提供饮食起居,而精神家园则给人以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反复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精神因素的制约。“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因此,我们要有一个精神导向,要用核心价值观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并且让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亿万群众,也必须扎根在中华历史文化土壤,注重传承和汲取传统价值的精华,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新诠释。

第6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一)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历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舍小家为大家。《诗经》提出“夙夜为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事情;《尚书》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代替自己的私欲,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他们追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道德境界。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先公后私,尽忠报国”的崇高道德境界。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实现生命价值。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成功“田横尚有三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这些都体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身陷逆境、不辱大节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这是一种早期人本主义思想。倡导“爱人”要以互爱为前提,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人恒爱之”,彼此相爱和谐,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应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公德。提倡“厚德载物”的团结宽容精神,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敬礼让的典范鲍叔牙千年以前就以举贤让位于管仲,启示着青年走向成功……

二、弘扬传统道德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入的,同样,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从自身文化传统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地发展出来的,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过程。

(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和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道德紧密在一起的,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应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及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值得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吸收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建设,有利于我们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我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有利于我们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完善,从而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我国现在的道德状况

(一)失信现象泛滥。

(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近年来,社会上某些人的道德感、公德心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

(三)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转型期,传统家庭美德受到冲击,家庭成员的义务感、责任感有所淡化……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出现新问题,为某些不幸的家庭蒙上阴影,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四)价值理想失落。人人都去追逐金钱、崇拜物质、寻求感官刺激,唯独缺少对灵魂、精神、信仰的关注和拯救,使自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

(五)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蔓延。在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逐渐滋生、抬头、发展,并随着某些人“一切向钱看”口号的提出,成为某些人追求的行为准则,“及时享乐”、“玩世不恭”、“奢侈浪费”等享乐主义现象普遍。

四、弘扬传统道德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总的来说对现代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包括两部分:精华和糟粕。其中精华部分,表现出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糟粕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全盘吸收,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第7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妈妈,您一定惊讶于我会写信给您,但我的“内心记事本”已被写得满满,只好向您倾诉。

您知道吗?您是我小时候最“恨”的人,因为您“狠心”地把我丢到爷爷奶奶家,自己到其他地方工作。那时的我,整日整夜哭着要妈妈。对了,您还记得吗?您的每一次宝贵的回家时间,我便使出各种手段把您“拘留”,但您总是识破我那自以为“周全”的计划,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我也总是在您离开后大哭大闹。

回想小时候,您一定为我的不谅解而感到苦恼。但是,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明白了您的苦心。我已不再是整天哭闹的婴儿,也不再是在“母亲节”那天还令您生气的小孩。现在的我,已成为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虽然脸上仍带着几分稚气,但内心却懂得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妈妈,请不要笑话我,也不用为您的女儿长大了而感到骄傲,因为这是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会的。既然您赋予我宝贵的生命,既然您付出了全部心血“望女成凤”,那我就会尽我所能报答您!

妈妈,请相信我,相信我会重新帮您染黑那几缕白发,相信我会赚钱买最好的保养品帮您抚平脸上的皱纹,相信长大的我不会再惹您生气,相信我无论到哪都带着您,相信我让您每天都做世上最幸福的母亲……妈妈,您的相信、您的寄托在我身上的希望,将会是一匹健硕的千里马,带着我不断前进,总有一天,您会看到我满载成功而归!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妈妈,谢谢您,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教育,希望再经历一个轮回后我还从您肚子里蹦出来!

此致

敬礼!

您最贴心的小棉袄:松龄

第8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背景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多视角、多方位让幼儿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幼儿尊重民族文化的意识、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兴趣。它包括: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美食、茶文化、酒文化、古典文学、书法家字画、以及我们的民间传统游戏(斗鸡、推铁环)等等。

对孩子而言,爱国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具体化就是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人,因此,我们在主题教学大的框架设计上着重渲染本地区传统的文化特色。开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享有钟灵毓秀北方水城的美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它可以和汉唐文化、明清文化相媲美,因此,我们利用这些神奇的本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智慧设计,引用到了幼儿教学活动、大型活动、环境创设之中。在主题的引领下,各领域知识相互渗透、有效迁移、相得溢彰,交相辉映。

一、家园合作,利用有效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善行。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如果这种情感被唤醒,那么以后它就会被迁移放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直至整个社会。因此,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德,绝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 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单方面由家庭实施这种感恩教育,可行性不大。需要家园合作,幼儿园主要负责教,家庭主要负责实施,这样才能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幼儿园开设了“感恩经验你我共享”专栏,老师和家长经常互相交流、探讨。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或利用三八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母亲节活动日,我们把孩子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孩子为妈妈送上节日的祝福,给自己的妈妈唱首歌,献上自己用小手做成的稚嫩的礼物,一句感恩的话语,让妈妈们流下了幸福的泪花。

人常说,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让孩子们从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做起,对他们善加引导,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

第9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文

一、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有着多方面的作用,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求索创新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的精神三个方面有更为突出的作用,具备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1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求索创新精神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创新素质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势。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兴趣,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求新,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可充分运用场地、器材、地形、地貌、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总之,教师要力求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习一个新内容,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训练其发散思维,启发联想想象,从而引导学生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观念,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探索,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权威理论体系的束缚。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发展,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一结论”,“问题一探索一结论”的方法,增强训练,反复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体育教学中,可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规则,使学生明确拼搏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仔细观察记录学生的差距,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又可将其改为“不公平”的练习形式。如蓝球运动中骨干学生与非骨干学生不相等人数的对抗赛,这种形式,既调动了骨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练习不认真的态度,又减轻了非骨干学生的心理压力,树立奋力拼搏的信念,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

(2)帮助学生提高对竞争的承受能力。教师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有内容和形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竞争中摔打,并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在竞争中失败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鼓励他们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进行,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继续努力拼搏的人将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3)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情感体验,其中包括经受一定的辛劳和痛苦之后的快乐体验,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练习过程中的愉快时才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如在跳高项目中,有的学生跑到杆前不敢越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讲清动作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这样学生就能鼓足勇气,越杆而过。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练毅志,体验欢乐。学生成功之后,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总结原因,是靠自己的努力,还是凭自己的运气等,这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为他们再次竞争获得动力。

3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人与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学习一个动作、练习一次接力跑、一次游戏,如果没有同学的合作就很难取得胜利。例如:在技巧运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与帮助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教师只要抓住这一环节,从讲明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到学习保护与帮助的具体方法,再到实践中运用保护与帮助,就会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同学的爱、集体的温暖,从中受到教育。

(2)通过集体游戏和竞赛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体育教学中,游戏和竞赛等集体活动的教材比重很大。实践证明,通过游戏和比赛可以让学生明白:集体比赛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和决定全队胜负的。只有通过全队的齐心协力、默契配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战胜对手,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感觉到集体的伟大,树立为集体争光的信念。从而培养其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其与人协作、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

二、体育教学中提高教育效果的措施

1 结合教学训练和比赛实际情况,明确教育目的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逐步形成的,将教育寓于日常教学与训练之中,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被接受,效果较好。教师除课前、课后进行必要的口头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执行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顽强勇敢、拼搏进取、团结友爱的精神。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映,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进行教育。

2 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每个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意识形态水平各不相同,意志品质发展变化也不一样。例如:低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态度认真、积极性高、但容易忘记自己的任务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违反纪律。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遇到较难的技术或大负荷的练习时出现“怕”的思想等,这都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分别对待,适时引导,避免出现负面效应。

3 深挖教材,提高教育的真实体验

体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通过课前认真备课,深入挖掘教育因素,联系实际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工作。例如在排球的教学中,先介绍我国女排的拼搏进取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到美德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