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精选(九篇)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第1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关键词】 “O2O”闭环;“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与行为。我国社会凭借着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型科技产业项目,已经步入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新时代,不仅影响着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甚至会左右其人生观、价值观及判断能力。在现代“互联网+”大环境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亟待改进。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就必须探索出符合当下年轻人思维特征的教育途径。

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O2O”闭环模式的概念

“O2O”即Online To Offline,“O2O”闭环就指要实现两个O之间的对接和循环,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的新概念。一次“O2O”模式的交易是指线上的营销、宣传和推广最终将客流引到线下去消费体验,实现交易,但是这样还没有做到闭环,要做到闭环,就要从线下再返回线上去。线下的用户消费体验的反馈、线下用户引到线上交流、线上体验等行为这才是实现了闭环,就是说从线上到线下,然后又回到线上。

“O2O”模式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当然,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对我们利用“O2O”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比如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海量互联网信息的选取、线上线下的互联、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等。

二、新媒体环境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化等优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任度大为增强,极大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有助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具有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自主选择浏览不同层次图文并茂的资料,在主动探索和感受视听内容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资讯”处于一种无障碍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信息获取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一些糟粕文化借机利用新媒体途径大肆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深受新媒体环境影响,重视虚拟空间沟通,容易引发部分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环境下交互平台的拓展以及学生意见的“碎片化”表达,使网络监控舆情和预测面临空前挑战。

三、基于“O2O”闭环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on line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on line环境下(就是计算机在线、联机、在网上、互联网上的意思)建立专门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高校、政府等有关机构应建立相应的专家队伍,经常性的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掌握网络舆论导向,并积极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去,传播积极的思想。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基于互联网环境,建立遵循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大学生网民参与思想交流互动,使主题网站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据地”。

(3)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依赖传统的说教和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只依赖高校自己的教育阵地。而要在此基础上动员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教师参与到一线工作中。在热点事件、主题教育等活动中要积极拓展工作阵地,例如天涯、知乎、微信、微博等。要确保在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上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线。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进行配合,齐抓共管,不可一蹴而就。传统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必要性,但是我们要在结合互联网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开展“O2O”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通过线下与传统思政教育活动如开展班会、演讲、寻找身边的榜样为基础,以线上微信微博、头条号、QQ公众号等为主要媒介,寓教于乐为主要形式构建“O2O”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教育目标,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2、off line 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off line ,即离线)在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结合教育主题开展线下宣传。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育主题和工作实际开展好线下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要结合时事热点、突然事件、网络舆情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做好线上讨论交流的同时,在线下实际工作当中采取宣讲活动、报告会、交流学习会、思政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主流思想的宣传教育和传播,从而达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把握机遇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道路。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主题、热点事件,适时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并激发起他们内心的阳光正能量。

(3)做好机制保障和环境养成。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确保“O2O”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的制度环境养成,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引导工作上,让学生自己也成为引导者,让大学生参与到报纸编发,网络思想教育,新媒体思政栏目创建等活动中来,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去影响身边的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3.

[2] 娄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3] 战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4] 王喜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微信公众号O2O模式[j].北京教育(德育),2016.11.

[5] 谢国旗, 荆秀萍, 宋晓晨 ,杨俊萍:以O2O的思路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为例[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

第2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59-02

网络是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信息交往空间。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怎样应对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改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网络: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Internet),特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传播技术等手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它是计算机互联网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新发展的体现。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特征

指的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把关者。具体来说包括高校的党务、行政管理人员;校园网络的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学生辅导员;部分学生骨干。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特征

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的客体自然是高校学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记载: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其中学生在整体网民中占30.7%,而在学生网民中,大学生群体占23.3%。网络正在极大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特征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互联网,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作用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首先要对互联网有一定的认识。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的信息海量。每台计算机都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1G的硬盘大约可以存储53687091个汉字,相当于两本《辞海》的信息量。随着网络的高速增长,网络信息就如同浩瀚的宇宙空间;同时,网络的传播速度惊人,一条信息一经立即成为全球共享资源。

互联网的自主性:网络使人的自主性空前提高,部分人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特征更加明显。

互联网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互联网能自由地实时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受众和网民不再只是单方面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而是要求平等交流。

互联网的隐蔽性和身份的隐蔽性。在一人一机且大多是匿名的环境下,没有了传统社会的行为约束,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而被发现的概率较低。

二、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1999年4月16日,清华大学汽车系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网站的内容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验交流、讨论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自建成以来,已有超过70 000人访问该网站。全国多家媒体进行报道,称之为“全国第一家以思想政治为内容”网站。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拥有高校内部的局域网、校园网,并结合自身特点,抢占了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但由于还处在摸索阶段,大多效果并不理想,较多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网站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针对大学生的调查问卷表明,有10.8%的人喜欢访问西方网站,有20.8%的人喜欢访问港澳台网站;还有20.7%的人登录过黄色网站,而且男女都有。西方和港澳台网站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同时内容也繁杂,良莠并存,泥沙俱下。一些与我为敌的反动宣传经常充斥其中,还有一些反动组织通过网络传播,毒害善良的人们。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平衡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平衡表现为网站建设和工作开展两个方面。

网站建设不平衡有三种情况:一是国内知名高校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局域网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比较好;二是大部分省属重点院校,大都建立了局域网,实现内部联网,但只限于管理层使用,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处于低层次运转。三是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专科院校,网络技术使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内容贫乏、有些甚至尚属空白。

工作开展得不平衡,主要也有三种情况: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注重实际效果,缺乏与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的紧密结合;二是一些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上网简单理解为把日常工作安排、总结、通知等上网;三是还有个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创新精神,缺少吸引力。

3.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业队伍薄弱

多数高校的政工队伍人才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现岗人员很少,多是一人多职,经常是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去研究和考虑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些政工人员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心有余力不足,有时有很好的想法,却因微机操作技能不行而不能上机操作,需找别人帮助。因此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

4.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有些单位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严格的制度。对信息数量、质量、使用效果、工作责任等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检查、反馈、考核、奖惩等缺乏保证措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出随意性。

5.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参与度较低

参与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了解不够,态度不积极和对工作效果不满意。究其原因,一是我们高校有效宣传不够,二是青年学生对政治观念有淡化的倾向。调查问卷显示,仅有8.2%的人在网上参与过思想政治工作,另外有42.3%的人认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搞不搞都可以,有49.9%的人对网上加强政治、经济、时势方面宣传持无所谓和没必要态度。

三、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研究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化“不利”为“有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同志曾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依托校园网站占领校园网络高地

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站的质量高低至关重要。要在大学生们最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上下工夫,做文章,吸引学生群体参与进来,展开互动和交流。通过网络展开主动服务,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建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忱、传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红色网站”。通过这些指导性强、服务性、交互性强的全面多维网络体系建设,形成校园网络主流声音,牢牢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重视BBS的正面引导,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BBS是网络中的电子公告栏,在这里使用者可以具有相当自由度,可以将自己的意见贴上去,与他人进行具有相当自由度的网上谈话。BBS的这种特点,许多用户会在其中发表现实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因此,它是社会焦点问题的意见集散地。对于这样的新的舆论集散地,我们不应坐视不理,否则听任发展网络上的情绪就可能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一种宽松、柔和又不失原则的态度去与其真诚交流,耐心倾听、开解劝导,并切实帮助大学生们解决各时期出现的思想问题。

3.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平台,增强互动性

互动性是网络的重要特征,也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之一。高校要利用网络的先进性、便利性、易传播、易交流的特点,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平台,比如在网上开办“虚拟社区”,以辅导员所带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社区生活,在其中加入思想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参与度。可以组织同学在社区信息、咨询、交流课程设置意见、教改信息、评价后勤服务等。从中加以引导、教育,有针对性帮助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进行潜移默化的疏导,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4.进行网上“舆情收集”,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建立网上舆情收集机制,使之成为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为学校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题。通过对校园网络论坛、聊天室的实时监控,结合网络双向互动的特点,以辅导员、思想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为情报员和网上评论员,有效发现不良思想动态,疏通不良情绪苗头,形成校园网络的正面舆论强势。

5.适应时代需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目前,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提高他们的采编水平,提高他们的网络操作技能。为他们的学习提高创造必备的条件。要加强交流,开展经常性的各种横向竖向经验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其次要扩大兼职人员队伍。把一些有热情、有兴趣、操作技能强的人吸引过来,发挥他们的特长,支持和鼓励他们为搞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去创新、去拼搏,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6.健全管理体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新

第3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有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界定,学者们有着诸多见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的作者杨立英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广、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切要素,包括“网络虚拟环境”;狭义是指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具体因素。她认为,现实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围绕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系统周围并影响该系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我们认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对这个概念,我们必须把握两点:第一,这个概念的中心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讨论环境的时候一定要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题而进行。第二,环境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问题,切不可用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及带来的挑战

不可否认,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网络必然会充实网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网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民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更深入提供了新手段,这是较为积极的一面,但也不可忽略的是,网络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小视:说谎率的急速上升,不良信息的侵蚀度、网上娱乐的迷恋度持续升温等。在网络虚拟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还未能完全占领网络主阵地;网络信息混乱,容易误导网民的思想和行为;网络的虚拟特征,对网民交往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硬件、软件投入不到位。因此,在网络化的虚拟环境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消极性和积极性共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正视和回应网络虚拟社会存在的这些挑战,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机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也就将失去其极大的政治优势和教育导向作用。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1.管理措施的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制度保障。互联网是一把众所周知的“双刃剑”,它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普及,既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渠道,又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引起部分网民思想混乱,甚至导致其犯罪。因此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是极其重要和迫在眉梢的。首先,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包括网络管理、检查、筛选、值班、汇报和岗位责任制等,使整个网络行为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加大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使网民懂得何为有所为,何为有所不为,以增强其上网自律意识。再次,组建“网上监察队”。网上监察队应注意加强网络监督,处理那些不良的信息,对于网民在网上暴露的各种问题,应引导性信息,免于网民误入歧途。

2.网络伦理教育的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道德保障。在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情况下,社会首先想到的就是采取刑罚的手段,对犯罪分子予以严厉的打击,从而保护网络的和谐秩序。但从本质上讲,法律不可能真正阻止网民的犯法行为。要想减少网络犯罪,应以人为本,加强网民网络伦理教育。首先,确定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倡导性规范和限制性规范。比如说网上已经提及的“十不”规范,就是限制性规范的内容。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网民形成积极正确的网德观。再次,开展一些专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网民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3.网民消极心理的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心理保障。据专家分析,消极的心理是导致网民网络犯罪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和引导网民以积极正确的心态接受网络,使之保持正确的认知水平,提高其对网络的认识、评判能力。首先,要引导网民正确的看待计算机网络;其次,要引导网民克服盲目仿效的心理;再次,要培养网民正确的上网心态;最后,要引导网民以正确的心态、方式来与人交往。总之,只有利用这种理性的心态来看待网络,才能使网民以开放的思维,来吸收网络中的合理成分,减少不良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使之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真诚地与人交往。

第4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虚拟环境;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09-01

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一,是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现代社会,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的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环境。在众多的环境中,虚拟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环境因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内涵

"虚拟"这一词是由中世纪苏格兰著名哲学家邓斯•司各特所创,最初与现实组成一对反义词,原意为潜在的。随着发展,后来又出现了虚拟环境这一词语。关于虚拟环境的讨论, 最早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后来在他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阐述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认为虚拟环境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由此可知李普曼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对应起来,认为虚拟环境是我们头脑中的景象,现实环境就是外部世界。

继李普曼提出虚拟环境概念后,学术界也对虚拟环境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对虚拟环境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刘绍庭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在传播媒介大众化后由媒介营造的, 与现实环境相对应又可能与现实环境脱节的人工化的环境"。 另一种是以张耀灿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人们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场景和经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人们在这里将信息进行交流,用电子的方式表现物理的存在,也可表现那些可能和想像出来的世界"。 显而易见,两种概念有所区别,前者的内涵大于后者,是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学者们在表述虚拟环境这一概念时,都集中在媒介这一个方面,只是媒介对象不同。由于构成虚拟环境的信息源很多,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居的位置最重,因此,本文侧重讨论由网络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即虚拟环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把现实生活移植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仿真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临场感觉的环境因素总和。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是指由计算机所形成网络空间中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特征

虚拟环境从形式到内容、特征都与现实环境有着质的区别。其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得以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效,当然这种影响既有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环境的复杂性、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等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即虚拟性、隐匿性、渗透性、交互性等。虚拟性。虚拟环境具有虚拟性这一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也必然具有这一特征。虚拟性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之中。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在形成上,虚拟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环境;在机制上,虚拟环境是媒介重构结果;在内容上, 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有距离。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思想政治教材不是纸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也不是实实在的人,一切东西都是经过计算机语言编制而成的符号,给人以假乱真的感觉。因而在这个环境中"一切都不具有现实环境中的实体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性可察觉到的时空位置与形态,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可重复性和实在性" 。另一方面,在这个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在虚拟的情形下进行,不是面对面交往,而是间接的人机符号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目的虚拟性,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幻影,无法转换为现实的实践活动。

隐匿性。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交往,这样他们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情况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中, 具有明显的隐匿性。一方面,网络中的交往是人-机-人的模式,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间接式交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中的隐性人。另一方面学生在网上可以利用注册代号、昵称、名片档来掩盖个人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等真实信息,这样就可以在网络上畅所预言,发表自己的心声,进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暴露,或受到惩罚的事情。这种人机符号交往模式,隐蔽了个人的真实身份,造成交往的真实性程度低,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极易扭曲人格,造成人格的两面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渗透性。这一特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有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舆论、图像、声音。当大学生与网络发生联系交流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思想政治要素的影响,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内化,最后使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受到锻炼,人格得以完善。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存在渗透与反渗透的矛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渗透性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规范网络环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交互性。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与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相比,它们都是单方面的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传递由工作人员处理好的信息,而网络环境却不同,具有鲜明的互动性特征。其一是人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以根据已经设置好的电脑程序进行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比如网络测试。其二是互联网中进行的人际互动。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网上交流与讨论。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广泛的人际交往的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刘绍庭.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月刊),2006(10)

[3] 王东方、肖永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及其建设[J].教育探索,2010(08)

第5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遍及,网络正逐步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变革,已经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他们是网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新的问题与矛盾不断涌现,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与治理的高度。然而,怎样在“互联网+”领域下探索一种新的理念方式来更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面临的重要领域和崭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明晰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问题,探寻“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后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舆情的研究较早,但是由于英美话语体系中没有用来表达“舆情”的专门词汇,且对于舆论、民意、民情等词也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所以一般都用“publicopinion”表述。19到20世纪,国外公共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意调查。到20世纪后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JeremyLipschultz[1]认为在网络时代,对政治表达自由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政府的权力,而是对信息的控制和操纵。西方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集中于网络舆论方面,且都是与政府、民意相关,其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层面,由于国情的不同,其理论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尤其是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对“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研究在2007年之前处于空白状态,2007年至2013年间,逐年增多,2014年至今,数量剧增。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兴起,并日趋成熟,但是对于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的论文占据其中的比例不高,二者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缺少有深度和广度、有学术价值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主要研究观点

(一)理论性观点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理论体系。而在“互联网+”领域下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互联网+”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互联网+”领域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研究

目前,我们无法查证“网络舆情”这个词是谁第一次提出的。谭伟[2]提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丁柏铨[3]把网络舆情的概念简化为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网络舆情虽然属于舆情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但其本质仍然是舆情,反应的依然是民意状况。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4]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以上定义虽不太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都与现实紧密相关;都是公众情绪和意见的集合等。从现有文献的整理来看,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王健[5]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吴勇、王玉良[6]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高校网络中传播的师生对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具有倾向性的看法。这里将网络舆情的载体局限于校园网络,且主体是高校师生。郑苏法[7]认为,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多数人群,高校网络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综上,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解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其载体和主体的理解不同。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研究,理论学界对此的看法纷繁复杂.陈喜玲[8]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信息的集合,他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由于网络本身固有的特征,使得高校网络具有自由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高校网络舆情就具有了交互性但也具有即时性;舆情主体的隐匿性但舆情内容却具有外显性。毕宏音[9]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网络舆情中网民心理呈现出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娱乐时尚、减压宣泄、跟风从众、追求平等、渴望创新、自我实现九大心理特征。曾润喜[10]认为,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论述的总结,虽然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看法不一,但大多数都是从网络舆情的主体、载体、传播途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的。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学者们也有各自的看法。李新萌[11]将成因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是常规诉求渠道不畅通,也就是说学校的报纸、意见箱、官方各种媒体等没有给处在敏感年龄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诉求渠道,学生在遇到各种困难与利益诉求时只能转向非常规的渠道,即网上的论坛、贴吧等,极易在网上产生共鸣,形成网络舆情。二是学校的各项事物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等与学生产生各种冲突。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发表意见、表达情绪,就会产生网络舆情。袁富红[12]从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物质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高校是社会中思想开放自由的一个领域,高校学生又是在网民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网络传播媒体因素。当今社会对于传统媒体的监管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对于网络媒体,监管难度大,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一些网络媒体忽视道德底线,传播不良思想。三是学生自身因素:当今高校学生多是90后、00后,他们思想开放、张扬个性、期望得到关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容易忽视网络伦理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喜欢放大焦点,加大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概率。通过梳理发现,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诉求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特点、高校网络监管力度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等。[13]

4.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筛选与认知、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行为示范效果的形成三个过程。[14]还有学者认为,包括四个阶段,一是网络公共事件或公共热议话题的产生,二是网络事件意见产生及其舆论场的形成、三是网民意见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四是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论压力。[15]部分学者还认为可以分为五阶段,一是“议程设置”引发热门话题,二是“沉默的螺旋”引发强势意见,三是网络传播引发“放大效应”,四是负面消息引发“刻板印象”,五是“二次生成”引发舆情扩散。[16]

(二)实践性观点

1.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对于“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大部分学者都是持有全面客观的观点,都认为其具有两面性。秦健[17]认为,既要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包括热点问题的催生效应、偏激言论的放大效应、社会阴暗面的腐蚀效应,还要肯定其正面影响,包括“安全阀”功能、“监视器”功能、“大熔炉”功能。刘燕、刘颖[18]认为,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大学生在这种网络舆情的影响下会潜移默化规范自身行为。李伟东、刘敏姬[19]认为,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果控制不当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高校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挑战。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

由于“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制度与体系都还没有完善。钟涨宝[20]认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对于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处于“谁建网站谁负责”的局面,没有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21]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引导与分析研判机制,这样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22]认为,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国内仅有极少数高校采用网络舆情安全监控系统,大多数仅仅是从制度约束等方面入手,是在舆情产生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没有在舆情发生的源头就作出预警监控。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高效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白璟、安涛[23]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利益诉求出发,适时调整教学和管理工作。二是由于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特点,导致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大大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加之不良舆情的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王昊[24]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及其自身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廖扬平[25]认为,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同时,网络舆情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等功能,其目的在于警示,而不在于惩罚。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的,高校网络舆情进入学界视野的研究也仅仅只有10年,目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以下笔者主要从研究成果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来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钟涨宝、聂建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产生原因等基本理论方面的阐述恰恰论证了这一点。其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多角度研究成井喷式发展。多角度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等。例如孙静的《网络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陈强和王雅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等。再次,网络舆情的发展对高校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最后,新媒体、自媒体、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特色,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学术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把握不够明确。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并没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争议主要在于主体和载体不够明确。对于“学生主体论”,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在于学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某一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载体却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校园网络中传播的发生在校园中的相关事项的看法或意见。对于“师生主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校园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校园网络上针对学校发生的各项事件的情绪表达的总和。总体而言,这两大争议矛盾较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与论证。第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视角有待深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理论本身,近几年会有涉及到教育学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单一的研究视角不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不同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点。今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可以和多学科相交融进行,比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要将大数据相关知识运用其中,从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第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在舆情出现之后,尤其是灰色舆情产生影响之后,学校才开始开展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把握舆论的话语权,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应对措施缺少实效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建设也不完善。所谓客体,就是指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观念、方式和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应对和引导形成完善的有体系的管理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堵”“删”等强硬措施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拓宽研究视角,注意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特定的研究方向,但是每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多门学科相联系,才能避免单一学科研究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同样如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此基础上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地开放、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领域,以充实和完善该领域的相关体系建设。第二,丰富研究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要求高校管理者要运用网络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预测、数据监测、收集、分析与研判。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抓取能力与舆情解读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是未来舆情分析的必备技能。而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由监测向预测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养大数据处理人才,健全大数据技术人才体系,这将是未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三,创新研究平台,顺应“微时代”发展。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人们逐渐从QQ、微博等交流平台转向微信平台。大学生永远是体验网络新生事物的主力军,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微信上会有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

微信是“互联网+”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因此,今后高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好微信舆论话语权,创新传播形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切实做好微信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实现此研究的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性。第四,转化研究范式,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既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也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26]笔者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中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只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研究,因而提出的对策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有效性措施,对于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案例分析法运用较少。因此,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要加强实证主义研究,研究范式多元化,才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管理与引导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2]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188-190.

[3]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3):115-120.

[4]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2-15+29.

[5]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6]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

[7]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74-77.

[8]陈喜玲.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276-277.

[9]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J].社科纵横,2006,(09):38-39.

第6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论文摘要: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应当积极探讨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矛盾等方面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在新的信息网络下,如何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探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通过互联网积极传播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时代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

    一、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的学者和领导人的广泛关注。

    在国外,在、社会文化学、心等领域,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及其对社会、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尼葛洛庞帝、埃瑟·戴森、曼纽尔·卡斯特、迈克尔·海姆等从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社会生活、社会“范式”转型等角度,分别就“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活”、“网络化社会”和“虚拟实在”的本质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作用作了颇具影响力的描述和分析。尼葛洛庞帝认为:“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_1戴森通俗地把互联网比喻为:“网络可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潜在的家。……是由上千个小家庭和社区自我营造、定义并设计的一种环境。”卡斯特将“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概括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基本特征。海姆将网络视为与空间相对应的网络空间,是一种完全模拟的环境和一个虚拟实在的世界,并认为其具有模拟性、交互性、人工性、遥在、全身沉浸、网络通信等特性:。同时,国外的一些学者还着重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们心行为特征的影响作了描述。例如,唐·泰普斯科特把伴随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称为“网络世代”,并通过访谈方法,从文化和人格两个相关的层面论述了“网络世代”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文化上,“网络世代”主要包括尖锐的独立自主性、情绪及智力的开放、包容性创新、早熟等特征,而在人格上,“网络世代”则主要表现出接受歧异性、好奇、独断并拥有强烈的自我主张等特征。P.W allace通俗地描绘了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社会认知心理、面具和伪装心理、团体动力、攻击心理和性心理、人际吸引心理、利他心理等,探讨了人们的互联网心理发展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性]。金伯利·s·扬在其《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一书中,则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研究了“因特网瘾”这一社会现象的起因和表现方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康复策略。

    在国内,早在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我国的哲学、社会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对于网络文化发展的矛盾及其社会影响、网络环境下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大体可以分为个层面:一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网络文化开展的相关研究。如曾同屏等人研究了赛博空间的文化蕴义,指:“因特网的革命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从技术层面上导致了赛博空间的出现,而更在于从社会文化和交往上看它促成了新型的社会空间,使得信息方式和虚拟实践成为人类的重要实践形式。”鲍宗豪往深入研究网络文化的基础上,高度评价了信息网络的文化价值,认为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网络系统的形成,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网络促进了全球的跨文化交流,网络文化丰富了网络文化世界;并认为网络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六大革命。同时,国内众多的学者、专家,还从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研究了信息网络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是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开展的理论探索。从同内相关文献来看,最为全面的当属谢海光联合全国19所大学完成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该课题从政治学、、文化学、学、法学、心理学、交往学等视角审视了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并对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应用建议。三是来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面的探索。我围诸多文化事业单位网站、高校网站,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同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有其特殊性;如何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上述相关成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研究和实践奠立了较好的基础,体现在:(1)它们深入而广泛地研究了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为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网络社会及其文化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2)它们对网络环境中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的研究,对于我们从微观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对象的思想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目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和实践,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浪潮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着重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应当“进网络”和如何“进网络”的问题,并对推进这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和实践存在的不足方面之一是:这些研究和实践,突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和实践性,然而,尚未上升到的层面,未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规律性和理论原理进行系统而深入地审视。也就是说,如何系统地提炼和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以有效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必将成为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007年1月,胡锦涛在沦及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时指出,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围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可以说,这一重要讲话,不仅指明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而且对积极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互联网,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时代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步需要以理论、教育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为指导,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借鉴同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规律性问题做出系统的解答,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从而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指导。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体系构架

    网络是人类生存的虚拟实在的空间或领域,是技术一工具与人、群体和组织互动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属人的性质;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延伸,同时又是一种不同于现文社会的“虚拟实在”。网络思想工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都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它们从根本上说都是做人的工作,冈此具有共同性。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后者的不同点在于:它所面临的是新的“虚拟实在”的网络空间中具有特定行为规律的人,尤其是伴随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网络世代”。所以,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义应当以创新的精神,结合网络发展的态势和规律,坚持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从多学科结合的交叉点上,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系统地概括、提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原理,以达到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目的。诚如江泽民指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以上述研究方法为引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性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的契合,我们初步提出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构架的模块如下:

第7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一、利用网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随着PC和职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众中的普及化应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传统的课堂互动教学已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因此,积极利用大学生熟悉并热衷的网络途径优化思政课的互动式教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1.传统的课堂互动已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开放式教学,它建立在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通过教学双方平等的交流与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爱学、会学和善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愉快地教、学生开心地学,“教”与“学”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这种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课程的教学中。遗憾的是,包括思政课在内的许多课程,长期以来只注重在课堂中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虽然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但是有相当的局限性,最为突出的就是参与互动的人数有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由于思政课内容的特殊性和考核方式的开放性,很多学生没有听课的动力,到课堂听课完全是为了应付教师的点名。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思政课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玩手机课,教师的讲课形同虚设。对于教师提出的课堂讨论题,绝大多数学生毫无兴致,要么低头继续看手机,要么立马在手机上搜索答案,以至于“你问我答”这样的简单互动都互动不起来,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积极利用大学热衷的网络,将课堂与网络有效地连接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能够优化传统的课堂互动式教学。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和共享的虚拟平台,它的开发和利用,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提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响应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开设网络课堂(包括思政课)的途径。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例,教师通过网络将思政课中知识性的内容放在教学平台中,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有选择地学习相关内容,还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通信终端的地方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BBS论坛等网络工具,有针对性地发起网络讨论、分享教学资源、收集反馈信息。学生则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深入探究思政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欠缺的或不够熟悉的理论知识,及时完成诸如案例收集与解读之类的课程作业,从而将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将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老师,以便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可见,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能够将传统的课堂互动拓展到网络课堂互动和课后师生互动。

3.PC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思政课利用网络优化互动式教学提供了条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27亿,占总网民的83.4%,已经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从职业结构看,学生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占比25.1%;从年龄结构看,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10—19岁的次之,占比24.5%。据此可以推测,大学生群体是当前我国网民的主体。这也从侧面反映,PC和智能手机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应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热衷的课余生活内容,他们通过网络娱乐、聊天、购物、查阅资料等等。据调查,有73.1%的学生每天都会用手机上网,有76.5%的“90后”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个小时以上。从教师方面看,随着高校办公的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通过简单的学习熟练操作各种教学和管理系统,以及微博、微信、飞信等网络工具。这就为思政课利用网络优化互动式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二、利用网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基本途径

利用网络优化思政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响应教育信息化,其核心在于拓展互动式教学方法,将课堂与网络结合起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期让学生真心喜爱思政课。从总体上来看,利用网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思政课显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是高中思政课在深层次上的继续。高中思政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育。高校思政课在高中思政课的基础上,深入地全面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重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育。换言之,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因此,高校思政课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解每一个概念和每一条理论,而应该着力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中与高中思政课对接的知识性内容应该放权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在网络时代,学生热衷于在网络上完成各种学习活动,所以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以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为例,这一实践通过网络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该网络教学平台将每一门课程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学习板块、测试板块和互动板块。其中,学习板块中有立足于教材制作的学习课件、带有导读的阅读材料和相关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自学使用;测试板块是对学生网络自学和课堂听课效果的检测;互动板块围绕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设置一些讨论题,供学生和教师讨论使用,以期在互动中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网络教学平台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反而提高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因为学生需要时间完成教学平台中的学习任务和测试内容,这就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卓有成效地讲解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同时还要避免出现课堂与网络脱节的情况,即课堂教学要能够引导和深化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所以,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采取专题授课模式。

2.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着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学的目的是“用”,或陶冶情操,或掌握技能,或指导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认知和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而且更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政课注重理论分析,如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内容,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其中最为直接的方法的是分析案例,即让学生围绕特定的内容选取和分析案例。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案例和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案例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特意挑选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的例子。那么,学生能否围绕已经习得的的相关理论,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最终落脚点。在网络时代,网络上的各色新闻无穷无尽,只要一台电脑抑或一部智能手机,大千世界尽收眼底,古今中外的各种典型非典时事件尽可浏览。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科学地辨别和分析新闻内容。就这更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相关新闻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譬如,讲解《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课后搜集相关的新闻内容并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具体操作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两个问题,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搜集新闻、整理新闻、分析新闻,并制作成课件,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位成员在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汇报本小组所搜集的案例。汇报完毕后,任课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点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借助网络交流工具,丰富师生课后互动渠道。

师生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是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主要互动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情感,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师生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而且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方式、学习疑问、思想困惑、生活难题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课后的师生互动,教师不仅能够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改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通过关心学生生活增进师生情感,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然而,长期以来,师生的课外互动主要方式是约定时间面对面的交流,或者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写纸条上交。这种传统的互动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需要约定时间和地点,不能随时随地;二是学生不敢畅所欲言。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化的大学校园里,师生的课外互动完全可以借助网络交流工具诸如微信、飞信、QQ、E-mail,实现实时交流。以QQ为例,教师可以建立班级群,布置课后讨论题、接收学生提交的作业、反馈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与考核情况,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直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譬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教学平台的测试题中有道题,要求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材料中的问题。有学生用错了哲学原理,有学生完全绕开哲学原理,有学生答非所问,等等。针对这些答案,教师在批改的时候不能简单地打个分数,而是要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答案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否则学生无法通过做测试题提高自己。

三、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以规避网络信息资源的负面影响

网络信息资源包罗万象、十分丰富,有科学性的也有非科学性和伪科学性的,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有对大学生学习与成长有利的也有有害的。高校思政课的开设对象是在校一、二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大多知识储备不足、认知能力不完善、自律意识不够强,他们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时很难做到趋利避害。这就需要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

1.在课堂教学中要授之以真理,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理论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这首先要求相关的教师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鉴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联系实际向学生传授真理性的知识,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理论素养。如,在讲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时,可以通过对美国总统选举程序分析指出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阶级局限性,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普世价值、民主、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概念分析西方价值观的本质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只有使学生具备去伪存真的理论素养,才能使学生在形形的网络舆论中不受西方价值观的左右,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2.在课堂教学中要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去粗取精”的信息能力。

第8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1.网络社会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对于网络社会的探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初期主要集中在信息科学、伦理学、技术哲学等领域。这个社会建立在因特网之上,与现实社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冯鹏志则把网络社会看做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是经由网络信息技术和人们的网络社会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是一个与人类既存的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系统。在计算机革命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网络技术,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和活动方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称之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对照,网络社会是一种“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作为特殊形式的现实性,是“真是社会的电子克隆”综上所述,从总体情况看,对于“网络社会”概念本身的界定主要指的是基于互联网架构形成的网络空间,无论所指是“新的社会生活形式”、“新型的社会交往空间”,还是“精神生活空间”、“文化空间”;无论是“数字化的社会关系结构”还是“真是社会的电子克隆”,其所指都是网络空间。多数学者都是从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两分法出发把网络社会界定为前者。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社会维度

在信息技术网络与社会交往网络的互动作用下,人以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再生产、再创造、再结构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而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场域中,存在着不同的互动模式和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合机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社会维度上具有显著的开放性,这决定了网络社会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是一个在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和结构关系基础上的复杂行为系统。在网络交往空间,公社型交往场域、科层型交往场域和广场型交往场域成为三种主要的社会场域。

第一,公社型交往场域指的是具有比较密切的非正式关系、依靠情感纽带以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维系的交往社群及其活动空间。这类交往社群的形成基础是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信仰和价值观,或者是相似的社会身份、人生经历、思想观念和心理等,在这一场域中,交往主体一般是现实组织的成员或者是网上社区中的网友群体,他们之间以相同的现实身份或者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感情联系为纽带,形成一种稳定的交往关系。人际互动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各种新闻和消息、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等。

第二,科层型交往场域指的是具有正式关系的,并通过法律、社会规范等维度的交往社群及其活动空间。在这类交往社群成员之间,社会地位存在差异,社会角色分工不同而又相互依赖。当前,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字化政府、数字化企业、从理论概念走向实践。因此,科层型交往场域不仅仅是现实社会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网络交往领域中也大量出现,逐渐在网络空间确立了越来越强的主导地位。

第三,广场型交往场域指的是相互之间存在交流或者交换,但不具有稳定交往关系的个体集合及其互动空间。相对于公社类型场域中由于同质性而产生的社会粘结,或者是科层类型场域中由于权威规范而产生的层级控制,广场型交往场域内几乎没有维持稳定结构关系的力量,个体之间处于一种自由平等互动状体。在经典的社会类型理论中,这种类型的社会互动空间没有得到相当的关注和重视,原因在于它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类型。同样是作为人们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之一,但是在以往的条件下,它缺乏有力的维系纽带,交往关系的维持成本很高,因而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缺乏稳定性。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化维度

网络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是一种技术和关系的存在,更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进入到这样一种人的生存状况之中,在这里,人们适应网络生存需要形成了新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模式。而反过来,新的文化模式又在培养造就新一代的网络人,网络人按照网络生活的样式形成了与网络相适应的人格。也许,这就是网络与人的生活本身最基本的关系。因此,从文化的维度上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从网络社会条件下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心理状况出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在矛盾关系。比如:技术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价值性、开放性与凝聚性、主导性与互动性、自由性与控制性、传统性与创新性、社会性与个人性等等。

二、网络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西方国家通过信息优势进行文化的渗透

西方国家利用信息的传播优势,运用大量的网络媒介对发中的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从外部环境上对这些国家尤其是中国进行文化影响。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的迅猛发展为西方国家对限制中国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宜条件。

2.网络负面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难度

网络上的负面消息,消极消息也可能导致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网络不仅改变着现实生活,而且通过虚拟功能将现实生活“真实化”,使不少大学生好奇,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网络沉迷等社会心理问题。这些种种问题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3.网络社会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新要求

网络信息量巨大,它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知识,堪称信息海洋,这些网络信息每天都在以很快的速度更新,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跟上步伐,缺乏知识的准备,就不能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网络的优势就难以发挥出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要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出效果。这一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重要,可见,随着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一版

[2]杨万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理论探讨 2002(6)

作者简介:

第9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永葆思想上的积极性和先进性格外重要。随着网络和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长学习道路上不得不面对多样化的信息侵袭,这样的社会发展常态,需要大学生拥有足够的主观判断力辨别各类信息。

一、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授课、视频讲座等方式进行。但就其具体发展状况看,这一过程已然呈现出一些问题与弊端。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亟须完善。由于思想认知上的缺陷,很多高校误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作单纯的理论知识传输,因此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还有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身是作为公共课或选修课存在的,学生仅以完成学分为唯一的学习任务。基于学生的这样一种心理,教师也缺乏细致备课、严谨教学的动力,常常一套教案多届学生使用,其思想观念久而久之难免陷入陈旧的俗套当中。当固有的教学内容难以对当下的学生产生积极和正向的影响时,教学内容就需要丰富了。

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亟须创新。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多样化网络信息不断充斥和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负面信息的波及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亟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让师生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构建稳定合理的机制,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意识中仅仅是“辅学科”的概念。

二、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内外部环境、教育对象、教学重点、生发机制等方面。

1.外部环境复杂化。随着国内外不同民族、国家以及不同价值观群体间对话频率日趋上升,加剧了世界时局动荡不安。我国在社会发展建设中,因不同文化思想体系交流所引发的矛盾与碰撞日趋强烈。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信息传播现代化、就业环境多样化以及利益趋向多层化的大趋势,这无疑给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教育对象个性更加鲜明。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极容易拥有的自我意识较强、意志力薄弱、性格叛逆等缺点会间歇性引发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生所具有的朝气蓬勃、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则会促使其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包容性。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知大学生个体在思想和性格上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3.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主动发展。教育不同于管理,尽管师生之间存在着思想认知、知识储备以及视野格局方面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相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高校开始逐渐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发展,更加注重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发扬与秉承。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正积极开展师生对话交流和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三、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路径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新变化,高校必须立足现状,针对现实存在问题加强资源整合与优化,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探寻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路径。

1.打造互动平台,拓展教育途径。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传统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构建信息互动平台,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渠道,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资源、视频微课资源以及案例复习资源,让学生扩展过去单一的由教师所引导的学习过程,实现从课上到课下的延续,不断在自学中提升个人的学习水平和思想修养。在互动教学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平台搭建者和资源储备者还应积极注重教育内容和校园文化之间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感知校园文化的同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2.强化信息培训,推动教学创新。为进一步促使新媒体技术、信息科技等在新常态下不断发挥优势,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双向结合。在秉承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个角度来进行创新和改革。一方面,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将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予以全新呈现,让学生以新思维、新方法来感受思想政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方面需要把握和注意的是对教师团队的培养,教师需要掌握将新方法和传统教学思路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为教学技术与过程方法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3.依托“互联网+”,营造良好教学环境。首先,随着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对“互联网+”概念的阐述,传统教育事业更应充分把握这一新兴思想理念和技术要求,将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里程当中。其次,积极发挥学校和家庭层面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合作,依托“互联网+”加强互联网基础建设,加大学校、家庭的无线网络建设,构筑起“互联网+博物馆”“互联网+校园”等一系列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多样化网络工程,让大学生可以在畅通无阻的网络世界里汲取更多有益于个人成长的营养,借助来自学校、家庭等更多力量与资源的支持,实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网络覆盖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汲取有利于成长的各类资源,以免大学生被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的不良信息所左右,误入歧途。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耗时、耗力的艰巨工程。在新形势下,外部环境的变化更需教育工作者充分认知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在秉承与时俱进原则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打造互动平台,拓展教育途径,强化信息培训,推动教学创新,依托“互联网+”,营造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中选择适于大学生成长的最佳思想教育方式,并且收获丰富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袁本新.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8):30-33.

[2]刘晓瑞.教育新常态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24-26.

[3]刘银华,张晓峰.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5(2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