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财务管理研究精选(九篇)

财务管理研究

第1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假设;研究状况评价;综述

财务管理假设是基于财务所处于的客观环境下财务相关人员在一些无法做出判断以及未能认识的财务问题上做出的一种正常推断,同时,财务管理假设也是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前提。它能预测未知的经济环境,因此它也是对财务对象和财务目标进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

一、财务管理假设研究的主要观点

国内较早的研究财务基本假设专家:王广明和刘贵生认为财务基本假设是财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前提,并且归结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资金市场健全假设,连续经营假设为财务管理假设的三个方面。(王广明、刘贵生,1989)。

而最早支持起点论的学者:于君认为,财务管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她提出了简单性原则、解释性原则和预见性原则这构建财务理论的三大原则,并通过这些原则提出五大假设,即财务主体假设、财务自主假设、财务可控假设、资金市场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于君,1991)。

李沪松以假设的基本性质和整体性质为出发点,认为重要性、公理性和适时性是假设的三个基本性质,而同一性、贡献性、排中性和独立性则是其整体性质。同时,相对应地提出财务主体假设、资金市场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财务风险假设和管理行为假设这五个假设(李沪松,1994)。

王培泽、熊焰指出,财务假设是财务原则赖以存在的基本假定,并且对财务假设与财务原则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五个假设,包括财务主体假设,自主理财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财务分期假设,财务可控假设。(王培泽与熊焰,1994)。

林丽以财务假设的特征为研究思路,认为财务假设应具备客观性、动态发展性和适应性。由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财主体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再投资假设,风险和报酬同增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这五个财务假设。(林丽,1997)。

王棣华认为,要构建财务管假设,需要从财务的概念和其本质入手,因为,对于财务的不同认识产生的假设也不同。因此,在提出自己对财务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财务管理假设应有七个不同的假设,包括:理财主体独立、财务关系客观性、谋求价值增值、利益平衡分配等。(王棣华,1997)

王化成则更注重对财务假设和一些诸如财务目标、财务原则等的财务相关概念进行区分,认为如不对此加以区分,提出的假设就会有所偏离,甚至超出假设的范畴。由此,王化成提出,财务管理假设应该包括: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理财主体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这五个一级假设(王化成,1999)。

乔世震与张晓燕认为财务假设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在不同的财务环境下,人们会对财务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因而财务假设往往难以进行逻辑抽象,达成共识。(乔世震、张晓燕,1998)。

李双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演绎法进行推论,对财务管理假设性质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创造性地提出历史性是财务管理假设的基本性质之一。并以此为基础相应的提出了: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自主理财假设、理性理财假设、财务分期假设等十个假设(李双,2006)。

马广奇和彭宏超通过分析,提出了财务管理假设的八个特点,在之前提出的观点的基础上更为新颖、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基础性。通过财务管理假设特征确立研究思路,从而提出了:货币时间价值假设、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资金增值假设、财务风险与收益相关假设等财务管理假设等十二项基本内容:(彭宏超、马广奇,2007)。

二、财务管理假设研究状况的评价

我国对于财务假设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文章数量来看,有关财务假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够充分,相较于其他财务基本概念以及财务相关学科的研究而言,关于财务假设研究的文章明显偏少。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财务环境的不确定性、财务问题的复制性、以及财务决策的相对主观性使得难以对财务现象予以逻辑抽象,并进而上升到假设的概念阶段。

从研究内容来看,财务假设分歧较大,不仅表现在假设的内容上,假设的数量也大为不同。虽然不同文章是以不同的研究思路(如概念导向、性质导向等)提出假设的,但所提出的假设仍然存在概念、种类及层次模糊不清的现象,且也没有清晰地对财务基本概念与财务假设予以界定。(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于君.建立财务假设理论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1991(3).

第2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基建财务问题对策档案管理

企业要想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并且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就必须利用基建财务对工程建设计划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资金动向进行科学的、严格的核算和监督,为制定基建计划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便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因此,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十分必要。

一、基建财务定义

所谓基建财务,主要是指负责与在建工程相关工作的财务。它具体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概算、工程预决算、从项目建设到项目竣工结束的财务决算全过程。主要工作包括:(1)管理基建工程款项的拨入,支付和结算;(2)编制基建报表制度;(3)参与基建项目预算,内控,核算,验收,合同签订,决算;(4)制定基建财务制度;(5)监督基建工程合同的执行;(6)其他有关基建财务事项。如:对基建业务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清查。

二、企业基建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制度在实施中的问题。199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凡是符合规定条件,并报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核批准,建设单位财务会计与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已经合并的,不再执行本制度,应执行相应的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对基建业务核算只设置“在建工程”一个科目,该科目“编制说明”定义“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和外购工程物资设置明细账”,对其中核算内容繁杂的“待摊投资”如何设置明细科目和确定分摊方法未提及,对混合在一起的土建工程成本在明细项目中如何分配也未提及。

2.管理制度不全。现行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基本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实践中可操作性差。有些制度明显落后于基本建设发展要求,但是在新的制度尚未出台前、旧的制度又不适应的情况下,基建财务管理也经常出现无章可依的被动局面。尤其是对违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行为的相关文件,处罚规定不具体,难以掌握处罚的尺度。

3.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基本都分散在计划部、组织部、财务部等几个部门,基建业务会计核算作为单项业务并入财务部门,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长期以来,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基建财务是临时的,专职基建会计人员无关紧要,或者由其他财会人员兼职基建会计。临时的基建财会人员即使对正常基建业务记账处理能够胜任,也无法处理“待摊投资”的摊销、工程成本的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难度较大的业务,更谈不上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投资估算和财务测算方面的内容。

4.可行性研究分析不足。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常常由于片面领会文件的精神,受到相关行业部门的限制。

三、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1.科学建立基建财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基建财务的基础,一个合理的构架更利于项目的管理。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工程施工,而财务部门则反映单项工程的资金价值,会计科目、单项工程辅助核算应按工程概算设置。进行一一对应,相匹配。这样才能准确地核算单项工程成本,才能区别哪些是概算外工程。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依据。避免超计划、超预算。建立健全基建业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依据各项制度深入到工程管理中。

2.强化企业基建财务的管理。要结合各个区域特点,完善财务统一管理制度,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对重点项目在组建时就要积极比较分析建设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机构人员、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财务结算和竣工决算。由此形成对企业资金安全运行的统一制约机制,从而规范资金管理,促进资金安全。

3.做好项目的建档意识。要做好工程文件、资料的建档工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完整的技术数据。首先应从合同签订抓起。这样工程项目的工程文件、资料收集、立卷、归档;其次,通过合同进行了分解,加强工程各参与单位完成此工作的责任感,做到各负其责,也为文件、资料的超前控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再次,加强全程跟踪控制,加强督导。从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开始就应对档案资料进行跟踪、收集和监督,对具体文件、具体资料形成的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文件收集过程的完整性;最后,努力完善、健全早期建筑的文件资料和收集归档。

第3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研究

党的十指出依法治国的观念,经过多年的推广已经深入群众内心,也逐渐在我国社会各界得到贯彻和执行。人们的法制观念越深,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愈发关注起来。逐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合法化、规范化成为了人民群众的热门议题。特别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以一号文件突出围绕“三农”问题的决策和部署,直接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还给农业科研院给予了极大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为了不辜负国家和党的信任和重托,农业科研院更应该做好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我国农业科研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的农业财务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导致我国农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从外部环境来讲,我国农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行之有效地培训体系和培训课件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素养,以及会计核算技能。从内部因素来讲,我国的农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自身专业素养的准确定位和自我认识,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难题自然也无法及时予以纠正。另外,农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整体的职业素养比较的低,专业技能跟不上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还有部分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较低,导致我国财务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受到损害。

(二)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易受外界影响

我国农业系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会计核算大范围的存在信息失实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系统本就具有其自身的发展特殊性,很容易受天气、意外事故影响农产品的种植质量和数量。这些不可控的因素让农业科研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科学损失,有些损失可以直接由金钱衡量,有些科研损失是无法用有形资产予以丈量的。因此给农业科研院的财务审计、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农业的生产数据也随着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产生变化,致使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在实际农业科研操作当中,一些农户作为土地的承包者,在自主经营过程中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刻认识和充分理解,对其数据信息的记录比较的随意,也导致了农业会计核算信息最后的失实。

二、财务管理对农科院发展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工作对我国农科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农科院内部的财政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以及效益最大化,还能充分提高我国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益。可以说,财务管理是农科院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农科院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要充分注重对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操作和高度认识到财务管理对农科院发展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不能将财务会计等同于财务管理,清楚地领会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刻内涵和真正意义,应该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念、事业单位存在的内涵出发,依法理财、科学管理、自觉维护农科院的财务经济纪律和切实执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改革要求农科院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公益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竞争主体慢慢融入到市场经济竞争当中去。这样的改革要求改变了农科院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要求农科院的财务工作逐渐向全面管理靠近。要求农科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高度规范化、法制化和严谨化,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将财务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管理工程来对待,这样的改革变化趋势使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体制和行政机构体制产生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应该逐步形成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上下联动、横向有效沟通的财务管理格局。

三、搞好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可行性路径

(一)认识到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对推动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预算编制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因为具有超强的预测性和规划性深受各财务管理人员的喜爱。但是在我国农业科研院中的财务管理中却对财务预算编制不够重视。也许是因为农业科研院特殊的发展特性,其生产产量的不确定性和会计信息的失实性让农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但是,作为一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工匠精神”,对困难迎头而上,认识到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应始终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改变自身原来为资金预算的错误管理观念。对农业科研院接受的财政拨款予以据实记录。结合农业科研院主要的科研项目和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农业科研院具体实际情况的资金预算编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农业的实际产量和实际损失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极大,财务管理人员为了避免突发财务状况的出现,在预算的时候应该设置一笔备用资金作为农业科研院的存续保障。

(二)依规、合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农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准则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切实做好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工作和会计审计监督。另外,基于农业科研院存在的目的,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院内的科研项目管理上。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及时与院内各个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信息交流。加强对科研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管理的动态监督,项目经费中专款专用的资金实施重点监控。通过财务部门与科研项目负责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把握各项目之间的资金需求和投入要求,然后对院内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促使每个科研项目都有钱可用、钱够用,最终达到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培训与学习

基于目前我国农业系统中财务资金安全性较低的现象,财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高的问题,农业科研院应该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反腐倡廉的号召,加强对农业科研院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财务操作规划守则教育。通过多次重复性和大范围的培训和学习,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潜意识中的法律原则和管理准则。另外,为了使农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会计技巧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科研院财务管理需求,还应积极组织财务专业技能的培训。

(四)在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化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院的财务管理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管理方法和会计核算方式的不科学性。因此,为了能有效的提升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该从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科学性开始。应该从农业科研院存在的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出发,基于其具体实际情况和实际发展特性,借鉴企业中一些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以提升财务资金使用效益为改革目的,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符合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在探索和创新财务管理制度时,遇到本级部门无法解决的管理难题或本院中存在的较难的管理难题时,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请求协调和指导。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的农业财务管理系统仍存在着管理模式不切实际、管理方式之后、会计核算方法落后等相关财务问题。虽然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实,导致农业财务管理工作难度上升。但是,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农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基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秉持着中国工匠精神,积极的面对财务管理中的各项疑难杂症,不断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和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国情的农业财务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晓辉.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0).

[2]许贞姬.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4(01).

[3]李健华.加快实现农业财务工作的“三个转变”[J].中国农业会计,2012(01).

第4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在社会人才需求的推动下,高校的规模和数量逐渐扩大,加之高校的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现有的财务人员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显著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质量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的财务管理质量提高,本文重点探索高校的财务管理改革优化。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高校的有关领导的工作重点往往放到了科研项目管理上,而对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有所忽视"作为高校的经济管理核心,财务管理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很多领导对其的定位往往是类似于“报账窗口”。这种理念亦是传递到了财务人员思想中,很多人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有所忽视"另外,部分高校的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在领导的授意下,进行了若干的违规操作,以至于高校的“腐败问题”滋生。

2.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由于高校的部分固定资产在构建、验收以及入账的时间上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以至于存在固定资产未验收入库情况,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另外,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流程存在验票不验货,或者质量核查不严等问题,这些都对固定资产流失起到了推动作用。

3.预算管理有待完善,执行有待进一步监督

目前,高校的预算管理问题主要包括:部分高校认为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并且,只是财务部门需要执行的工作;预算编制的范围有待扩大,目前的预算范围无法全面、真实地将高校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例如:费用标准不够科学等;预算执行力有待加强。高校的某些部门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而是,尽可能地为了实现自身部门的利益最大化提高开支标准。而高校在这方面的跟踪与评价机制尚不健全,从而很难做到有效监管。

4.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

随着高校规模以及可控资源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各类经济活动日益增多,这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日趋重要。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高校关于事业发展以及经济效果方面的评价指标却是严重不足,以至于财务管理数据不够充分、可靠。

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改革预算会计制度,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基础数据的完整、真实

财务管理体制是划分单位财务管理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度,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对单位的理财活动起着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它直接为管理服务,为管理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是单位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为它的地位如此重要,近年来,它逐渐被大众、管理者所认可和接受,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工作重点,高校中的财务部门非常注重这一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它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通过财权的合理划分,从而可以达到建立一个权责明确而且权责利又相互适应的经济责任体制的目标,与此同时,它还要求要理清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学校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更加规范,最终建立起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校管理两方要求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

2.财经法规的落实执行上要严格统一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法规行事,严格财经纪律,在执行上做到不折不扣,严守财务工作者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等基本职业道德。客观上讲,国家公布和要求执行的财经法规,是所有财务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在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财务部门在高校领导人的统一指挥下制定和实施财政计划,指导学校的财务活动。学校内部各级部门财务管理及所有会计人员都必须严格遵纪守法,处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总结资金运用的规律,研究现阶段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及时总结经验,为领导提供各种有用可靠地信息。通过财务手段平衡学校各级部门之间利益关系,而且在财务活动中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的发展。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选择合理的报酬取向

财务管理注重多因素预测,科学决策。高校在资金的运用上,应加强科学预测,进行必要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资金运动规律。在对重大资金运用、资产处置上,应提出多种备选方案,从中选出符合实际的优化方案,从而使决策更有说服力,行动更有执行力。

高校在筹资、用资的基础上,应把风险与报酬考虑进去。无论是何种贷款,抑或是各种筹措的资金,除一小部分用于学校流动资金补偿外,大部分用于学校的建设性发展。按照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讲,最有保障的是短期债务有流动资产偿还,长期债务由长期资产做保障。现阶段,高校的持续繁荣与发展的狂热,使人们忽视了财务组织的风险,高校筹资的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工程建设上,风险逐步扩大。我们知道,在资产的投资上,风险与报酬是一对孪生姊妹,相互共存的。应当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进行可行性分析,采取谨慎性的投资,把财务风险控制在高校可控范围内,使高校财务管理保持良好的状态,高校才能做到持久的真正的繁荣。

4.改进财务管理理念及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

4.1确立与核算相关的概念和改进相应的核算方法

根据高校发展实际情况,有区别的对高校财务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对于国家政府的预算性资金采用收付实现制,对于其他渠道形成的资金采用权责发生制,引进“资本”概念,确立收益价值观。

对于固定资产,建立合理的折旧报废制度,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从而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存在形态价值相符,更好地反映高校资产使用、损毁程度,使财务报表更好地反映现实状况。

4.2注重财务资金运营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高校规模的扩大,资金渠道的选择性的增多,多年来高考的持续升温,导致了高校大量的吸收各类资金,盲目的扩张。虽然使我们看到了社会进步的一面,但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一旦出现高招的“拐点”,一些高校可能会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陷入绝境。高校理应掌控好手中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去,把好理财这一关,才能为高校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5.制定和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资产运行效益

5.1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健全高校资产的管理评估制度

高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种资产管理办法和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重大资产进行评估、检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发挥最大效用,使资产保值增值;明确和规范大额资产购置的招投标制度;建立资产捐赠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资产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制度。

5.2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加强高校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于高校资产的监督工作,我们可以分作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监督,也可以采取抽查和全面普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3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信息的可信度,必须注重高校资产的审计

高校资产的审计从性质上可以说是对高校资产监督的再监督,对高校资产安全起着双保险的作用。审计部门应着重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审计资产存量。三是审计资产的出租和出借情况。资产出租或出借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手续进行办理和登记,并要及时归还出租或者出借的资产,保证出租或者出借资产的安全性和增值性。

结束语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高校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曹升元.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

[2]李丹.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

第5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军费管理

美国和英国都是当今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长期以来,两国为维持必要的军力,军费开支庞大。长期以来为提高军费使用效益,两国的军队财务管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一套适应本国国情和军队建设的管理模式和体制。研究美英军队财务管理,对我军的财务建设有着借鉴作用。

一、美军财务管理

1.美军财务管理体制

美军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部门自成系统,不隶属后勤部门。国防部或各军种长官直接领导审计部(美军将财务部门称为审计部,而将审计部门称为监察部),一般国防部审计长或各军种审计长由负责财务的助理国防部长或各军种部负责管理的助理部长担任。美军现行的财务管理组织体制是按《首席财务官员法》要求设定的。

国防部首席财务官由国防部审计长兼任。各主要官员各司其职。其中,审计长的职责是:向国防部长报告财务管理事宜及监督计划和业务运作的财务管理,发展一体化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系统。副审计长(计划/预算)的职责是:负责监督和贯彻国防部的日常预算事务。副席财务官的职责是:负责监督和执行会计政策、财务管理的改进及国防部其他日常财务管理职能。国防财会局主任的职责是:监督和执行国防部的日常财务运作。

2.美军军费管理模式

美军军费按拨款项目分为:军事人员费、运作与维修费、采购费、研究发展与试验费、军事建筑费、家庭住房费和其他费用等7大项。根据资金使用性质的不同,分为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通常的预算资金管理,另一种是流动资本管理。

(1)预算资金管理。预算资金管理,是美国防部军费管理的主体,国防部及各军种资金的绝大多数是以这种模式进行管理和分配的。各军种资金的管理和分配主要通过四个层次来完成,即军种审计厅一行政管理局一资金管理处一成本中心。军种审计厅是各军种财务资源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它向各军种作战部、有关助理部长办公厅(如设施与环境,研究发展与采购)等各大单位分配资金,各大单位的行政管理局在收到预算资金后,再按规划和计划分配到有关部队或机构的资金管理处,资金管理处最后将资金以业务指标的形式下达给部队资金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成本中心。

(2)流动资本金管理。美国防部对一些能进行工业或商业管理的国防活动以流动资本金形式进行管理。流动资本金包括:①国防工业基金。为在国防部或各军种内部及它们之间提供物资或劳务的一些工业型和商业型机构提供流动资本。②国防库存基金。为国防部或各军种部可能指定的各种材料、补给品和装备的库存提供经费。

二、英军财务管理

1.英军财务管理体制

英军的国防财政资源运作是在国防部的框架内进行的。国防部的最高行政长官为英国国防大臣,其下属为武装部队国务大臣、议会助理国防大臣兼国防采购大臣和议会助理国防大臣兼退伍军人事务大臣。其中,武装部队国务大臣负责军事行动、指挥和政策问题;议会助理国防大臣和国防采购大臣负责装备的开发、军备的进出口;议会助理国防大臣和退伍军人事务大臣负责军人和文职人员的政策、退伍军人、环境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等。国防大臣与他的三个大臣级同僚负责向议会解释公共资金在国防各领域和方向的运用,而议会对国防预算的使用监督则是通过议会咨询、以及议会中的公共核算委员会(负责调查公共资金使用的专门机构)、议会国防委员会的大量辩论进行的。

2.英军军费管理模式

英国的国防预算管理采用的是顶层预算管理模式。也即根据军事职能将国防活动划分为11个层面,通过11个顶级层面预算所有人力和5个贸易基金。常务国务秘书授予每个顶层预算所有人广泛的委托权,以管理和使用他们职责范围内的现金资源、人力和土地资源。这11个顶级层面又可分为中央管理、军事行动和作战、军事人力、装备采购和后勤支援五个类别。其中,中央顶层预算主要负责国防部总部的预算管理,包括总部的装备项目、资源、财政、人事和安全政策的预算管理,同时也对全军各军种共同的事务进行管理。如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票据支付、会计工作、咨询服务、统计分析等等。各军种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顶层预算管理着军种的军事行动(包括作战、训练)和人事预算。

三、美、英军财务管理经验对我军的启示

1.适应国家经济体制转变,构建独立的财务保障体系。从美、英军队财务管理实践可以看出,军费管理作为军事经济运行的主体独立于任何部门,各部门不需要同后勤单位去争取财力,财务部门具备实实在在的综合理财功能,这种顺应市场经济的财务保障模式和宏观调控体系是值得我军学习和借鉴的。

第6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5.06.039

浙江省通信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造和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发展起步较低,而且我国整体宏观环境的制约,浙江省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水平有限,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财务管理的水平,尤其是提升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有效的规避,争取在2015年到来之际将浙江省打造成一个信息化全覆盖、智能化的城市,提高整体居民生活水平。

1 当前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概述

当前我国整体的宏观环境给我国通信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通信行业处在飞速的增长当中,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是世界上最多的,而且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的使用量也是全世界的首位,种种现象都表明通信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推动力来源,浙江省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需要抓住这个机遇,大力促进通信行业的发展,而这就需要通信企业自身加以努力。

企业的风险财务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企业资金的流向总是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并且可能会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和预算不相符,种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的财务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涵盖在企业的生产、销售、存储以及回收的各个环节。对于通信企业来讲,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意味着对于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重视,尤其是通信企业的材料采购以及生产销售的过程,都容易出现风险。通信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存在自身的特点,和其他的一些普通行业风险管理有一些区别。

第一,风险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企业外部主要包括供销商经营环节,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运动等,这些环节都需要通信企业合理使用资金,提高通信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就是风险财务管理综合性更强,对于通信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落实具体责任人,负责具体的财务管理责任。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最终资金风险都需要通过风险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去规避。

第三,管理内容更加复杂,包括对于企业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估、决策和控制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通信企业掌握一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及广泛的知识面。

2 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方法

风险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按照先后的顺序主要包括风险财务决策、风险财务决策、风险财务预算控制和财务处理四个过程,管理者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我国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水平。这几个过程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风险识别和风险估量。通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会存在对于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并且对于风险和收益进行定量的分析,采取科学的风险财务管理方法。通信企业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尤其也要关注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等,尽量使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及时降低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二,最大期望收益和最大后悔值方法。财务管理人员通过罗列决策矩阵,计算每一个备选方案风险投入产出比,通过各类科学分析确定最优方案。其中也需要也有风险爱好型以及风险规避型的区分,对于很多风险规避型企业来说,采取最大后悔值的办法可能更加适应企业决策,就是选取风险最小,可能后悔的概率最小,付出的投入最低的方案。

第三,风险转移。通信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股票和债券以及保险联合经营的各种办法将部分的财务风险转嫁给其他群体,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出现难以承受的资金风险的可能性。风险转移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了风险或者损失就可以得到其他群体的及时跟进和补偿,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自我风险承受消化。通信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有计划地预留风险损失预算,有计划地储存一些计划风险资金,可以增强我国通信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浙江省作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其通信业的发展需要省里拨付一定的资金加以扶持,尽量减少企业出现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通信企业的不断发展。

3 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体内容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内容内涵比较丰富,主要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第一,自然风险主要就是指各种天灾人祸造成客观破坏和摧毁的结果,这类风险往往难以预测和估量,而且一旦发生对于企业的危害可大可小,企业只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和信息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但是很难有万全之策确保企业不受到自然风险的影响。自然风险一旦发生,就不是针对个别的企业造成的风险,可能是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企业只有站在具体的财务决策的理性角度去采取适当的措施规避自然风险。

第二,社会风险主要就是指因为出现或者其他社会动荡因素导致社会革命、战争、国际金融危机等情况出现,这些风险很多也是致命的,但是绝大多数不会轻易发生,大部分出现的社会风险就是国内经济政策或者法律法规变化、国际贸易震荡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的销以及筹资和投资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企业对于社会风险的财务管理应该是需要保守型的管理方式。很多情况下,社会风险不会直接对具体企业造成具体的影响,只会对行业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及时识别这一风险,并且尽快地采取措施降低对自身的影响,这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密不可分。

第三,市场风险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市场是企业活动的一个基础型平台,任何财务活动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外部性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而采取的,所以说市场风险应该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活动具体风向标,市场和企业之间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市场的波动会引起企业各种经营活动出现相应的波动,因此如何保持企业和市场大方向一致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十分复杂而且庞大,企业要想规避市场风险基本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最快速地对市场风险做出识别和评估,并且及时反应,降低市场的风险对于企业造成的损失。企业需要将市场风险财务管理提升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层面上来,与企业的经营风险结合在一起。

第四,经营风险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内部环节,与前面三个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别。经营风险能否规避,处理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风险财务管理水平。尽管也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都是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都是处在企业可控范围之内的,这就十分考验通信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企业不同的经营活动存在截然不同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供销生产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资金流动风险和外来资金风险等,这些风险都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风险财务处理能力才可以很好地规避,也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通信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

4 结 论

总而言之,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交融点,因此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我国通信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财务管理能力,确保企业的财务资金的安全性,确保企业资金稳定安全的流动,增强领导层的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通信企业的整体的效益水平,促进浙江省通信业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新成.企业财务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M].方红星,王宏,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吴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商学院出版社,2010.

[4]何文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第7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财务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电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第一大能源供给方式,电量需求与日俱增,现有的电网的建设不断增加,电气企业在电力工程建设财务方面的工作也日渐纯熟,但是电力工程跟其他的工程项目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要“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适合电力工程的财务管理方式,并且要逐步完善形成系统,为电力工程的建设节约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一、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电力工程物资管理乱象丛生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电力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我国电力行业踏着东风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电力工程的兴建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电力企业对于电力工程的物资管理还够完善,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力工程物资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管理模式上的漏洞,造成各个部门在工作目标上无法形成一致,在管理流程上又缺乏良好的沟通与衔接,最终导致电力工程物资管理的缺失,造成物资的浪费。

2.缺乏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观念

电力企业从建国开始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越来越明显,一部分的电力企业管理者对工程财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认识浅薄,对会计内部控制建设认知较浅,认为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不能对工程财务管理起到作用,还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建立较高水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针对单一项目指定的,不具备普遍性,面对市场的快节奏发展不可能每一个项目指定一个内部控制制度。

3.电力工程合同不符合规范

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签署的合同不够规范,在出现问题时很容易授人以柄,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份合法规范的合同不仅是电力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保障,也是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体现还是工程款结算的依据,但是我国有一部分电力企业对于工程合同的规范问题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签订,造成了工程施工和结算时的一些问题。

4.工程财务管理没有形成内部评价机制

随着电力设施工程的增多,电力企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市场的饱和带来的就是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加,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内部的财务自我评价制度,如果没有一个完备的财务自我评价制度在企业面对风险前不能及时的规避,在成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漏洞不能及时的修补,最终导致企业电力工程不能正常进行。

5.在进行工程款核算时没有严格依据会计标准

工程款的结算是甲乙双方都十分在意的环节,也是甲乙双方经常会意见不合的环节,我国相关法律在电力企业财务核算有着明确的规定,电力企业并没有严格依照国家所规定的标准执行,而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在进行核算时难以做到统一标准,严格要求。

二、针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工程中的物资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的财务管理容易忽视的方面就是对于工程中的物资管理,电力工程一般都是比较大型的工程,工程量越大涉及的工程物资越多,管理难度也就越大。电力工程的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的成本,还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建立起对电力工程物资长效管理制度,部分电力企业也建立了工程物资管理制度,但普遍都都太适合当下的物资管理情况,这就需要对原有的物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改,适当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物资管理的工程物资管理制度。

2.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内部监督

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是现阶段电力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监控,在电力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对电力工程财务情况比外部的审计结构更明白,可以对工程进行的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管理,此外,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可以为相应的外部审计部门提供一些资源上的支持,保证竣工决算审计顺利开展。现阶段,电力企业必须有效完善内审制度,强化审计对立性,逐步拓宽内审的工作范围,提高内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从而保证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质量。

3.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状况一是依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二是依靠专业技术过硬的财务管理人员,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电力工程涉及面广,涉及的财务管理问题复杂,这就对工程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不仅要学习财务知识还要精通电力工程的施工流程和预算、结算等方面知识。电力企业也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充电”培训,给财务人员创造学习机会。

4.严格按规定进行工程款核算

电力工程款的核算关系到电力工程的方方面面,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在不断地发展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直到形成一个合法、合理的工程款合理制度,为电力工程高质量的如期完工保驾护航。结语电力企业财务工程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成本控制,更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因此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建立完备的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把电力工程的财务管理做好、做细。

参考文献:

[1]关亭玉.浅析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0).

[2]孙春华.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3(03).

第8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进一步夯实预算管理软硬件基础,扎实推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组织做好成本费用标准定额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通过重点控制易受外部价格因素影响、标准不确定、数量波动较大、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费用,将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做好预算执行分析与评价工作,切实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强化预算硬约束;积极实施预算管理软件,为预算管理上水平搭建先进的信息平台。

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推动企业资产管理上水平。认真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操作,严格落实省级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企业资产使用管理效率;以行业资产管理软件实施为契机,切实强化资产动态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率;通过强化对多元化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积极参与多元化企业管理审计、落实多元化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多元化经营管理评价工作,加强对所属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监管,促进多元化企业规范运作、效益提升。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财务监管工作水平。继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体系,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严格执行企业资金内控制度,积极实施行业资金监管软件,进一步提升资金监管水平。

第9篇:财务管理研究范文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实行弹性化管理是必要的,弹性化管理强调的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它可以在企业财务组织、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应用。[关键词]弹性化管理财务管理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企业界尤其是成熟企业的共识。财务管理之所以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因为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包括财务组织、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环节。它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切经济活动之中。当前,随着企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不断增强,弹性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实行弹性化管理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一、弹性化管理的内涵管理学上的“弹性”是指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调整、自由发挥的空间,简言之,就是留有余地。众所周知,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影响企业管理的各种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这些因素本身带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上各种管理措施的不完备性,导致企业在管理中无论哪项措施,即使在当时看来很有成效,也不能一成不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工作要有充分的弹性,要求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弹性化管理指在管理工作中必须留有余地,能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以不断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看出:1、弹性化管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留有余地”。也就是说,在一定弹性限度内有一个弹性范围。2、弹性化管理的实质是体现了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通过弹性化管理,使管理者能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促使管理对象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余地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余地,以实现动态管理的目的。3、弹性化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既能使组织系统内的各环节能在一定余地内自我调整、自我选择、自我管理以加强整体配合,又能使组织系统整体能随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在一定余地内自我调整以具有适应性。二、企业实行弹性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事实上,企业的财务管理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只有合理利用弹性化管理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建立起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实行弹性化管理不仅必要,也是必然的选择。这是因为:1、从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是人,企业内的一切财务活动最终都是通过人这一主体来完成的,人尽其才是物尽其用的基础。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人在财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给人以充分的发挥空间,才能使人的创造性转化为企业的前进动力。同时,人存在个性差异,具有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即人本身具有“弹性”。这些都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实行弹性化管理。2、从企业财务管理对象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各种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各种复杂的财务关系。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财务管理对象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分配活动等均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财务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会随时间不断变化,从而使之处于高风险状态。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要留有调整的余地。同时,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也日趋复杂,未来的情况变化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必须要与此相适应,实行弹性化管理。三、基于弹性化管理的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财务组织、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评价等环节。一般而言,弹性化管理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均会得到体现和应用。(一)财务组织中的弹性化管理财务组织是直接从事和领导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财务组织的设置必须与该公司的经营类型和业务规模相适应,并符合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要求,机构内部的分工应明确具体、做到责任清、任务明。但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这就相应要求企业在不同阶段应依据业务需要来建立组织机构和分配财务权力。而组织工作的集权与分权,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关系,就是一种弹性的体现。财务组织一般有集权型组织和分权型组织两种,两种形式的组织各有优劣,集权型组织结构与分权型组织结构相比,财务权力集中,信息传递效率高,但工作量大;分权型组织则相反。因此,财务组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能一成不变,选择何种财务组织要根据企业内外不断变化的环境适时做出调整。(二)财务决策中的弹性化管理财务决策是指对企业财务方案、财务政策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一般包括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一般而言,对于确定性的项目是不需要决策的,决策本身就是对不确定的项目进行抉择的过程。因此,在企业的各项财务决策中,弹性化管理是客观存在的:1、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弹性化管理。弹性化管理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对现金、存货应留有一定库存的安全储备。企业预计的现金需要量一般是指正常情况下的需要量,但有许多意外事件会影响企业现金的收入与支出。持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便可使企业更好地应付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以存货决策为例,在企业财务实践中,存货的日需要量、交货时间均有可能发生变化,为避免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现象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2、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弹性化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决策方法必须要根据市场环境和内部运营能力适时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的前提就是投资决策应有弹性。长期投资决策的弹性化管理应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长期投资规模的弹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资金的可供能力、投资效益或市场供求状况,适时调整企业的投资规模。二是长期投资结构的弹性。投资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风险或市场价格的变动,对现有投资结构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只有在投资结构具有弹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将弹性投资和固定投资进行适当结合,弹性投资的多少决定了投资存量结构的可调整程度。三是投资决策方法的弹性。投资决策方法有多种,包括投资回收期法、平均会计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风险报酬率调整法等。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决策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决策项目的特点灵活、合理地加以选择和应用。3、筹资决策中的弹性化管理。筹资决策是依据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对企业资本结构、筹资渠道和方式做出选择,筹资决策的弹性化管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的弹性。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保持资本结构弹性是财务运作的必要前提。长期以来的财务理论研究和财务实践表明,企业并没有最佳资本结构,对于大多数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只是一个区间,即资本结构的弹性空间。二是筹资渠道和方式的弹性。众所周知,企业筹资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的,金融市场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将引起不同筹资渠道和方式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发生变动,如市场利率、汇率、贴现率变动等。因此,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4、利润分配决策中的弹性化管理。利润分配决策是对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分配数量的确定,利润分配决策中的弹性化管理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分配数量上的弹性。按照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对当年实现的利润,不能“吃光用光”,应该做到“以丰补歉”,除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外,适当地保留一部分未分配利润。二是分配政策上的弹性。在股利分配政策上通常有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等,一般来说,企业应尽量选择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这种分配政策的灵活性较大,对那些利润水平在各年之间浮动较大的企业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股利分配政策。(三)财务计划中的弹性化管理企业财务计划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在编制企业财务计划时,要特别强调“留有余地”,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利用弹性预算的方法来编制各种财务计划。弹性化的财务计划最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经营活动情况的变化,扩大预算的范围,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避免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对预算作频繁的修改;另一方面能够使预算对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比较的基础之上。(四)财务控制中的弹性化管理财务控制是保证各项财务活动按既定的财务计划要求进行实施,使之不偏离财务计划的一项管理工作。如果要使财务控制在计划出现失常或预见不到的变动情况下保持有效性的话,那么企业所设计的财务控制系统就应该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即是财务控制的弹性化管理。财务控制的弹性化管理要求企业在影响财务活动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原先制定的财务计划出现错漏的情况下,要适时调整财务控制方法和思路,及时地对控制标准进行修订,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等,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五)财务评价中的弹性化管理财务评价是以企业的实际核算资料和财务计划指标等为依据,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各项财务指标的执行结果,把财务指标的考核纳入各级岗位责任制,运用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企业财务评价环节中的弹性化管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评价指标上的弹性。目前,在绩效评价中,很多企业引入了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本身就具有弹性特征,正是利用非财务指标来弥补刚性的财务指标所无法反映或反映不够的信息,起到客观评价决策者行为的作用。二是在激励方法上的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部分企业实行的弹性工资、效益工资和股票期权激励等方法就是一种弹性化的管理方法。弹性工资、效益工资和股票期权激励给员工的努力工作提供了弹性空间,激励员工,使其目标与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约束员工使员工不发生或少发生违反规定和道德的行为。四、结语企业财务管理的弹化性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它是一把“双刃剑”,实行弹性化的财务管理,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财务管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但推行弹性化管理并不是弱化刚性管理,一定程度内的刚性是弹性化管理的质量保证,两者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总之,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的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外部环境,企业惟有主动地去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才能在市场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余绪缨.知识经济管理会计的新特点[J].中国经济问题,2004.[2]谢志华.会计报表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3]吕立伟.浅议弹性原则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0.[4]季道瀛.弹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建筑经济,2001.[5]冯振超.浅议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弹性管理[J].金融会计,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