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精选(九篇)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第1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利用会计管理的一套系统理论,然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会计业务流程整合为一体,将学校的会计业务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及时有效的为单位的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始标志性时间就是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软件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1978年国家在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1996年财政部出台《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我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一些企业自主开发财务软件,然后在内部推广应用,适用于单项业务处理;从1991年到1995年,商品化财务软件快速发展,会计业务进入全面处理阶段,财务软件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与成熟;从1995年至2000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一体化,2000年之后,财务分析智能化、会计数据处理从大集中向财务共享方向发展,单位不再简单地要求软件系统进行记账与报表输出,还要求软件系统能够提供业务相关的成本、盈利以及绩效等方面的支持决策信息,这就促使财务软件逐渐向管理型的软件发展,如基于网络化信息技术平台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伴随着新一轮扩招、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新校区建设、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断的发展壮大,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内部管理不规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自为阵,缺乏必要的协同与集中管理,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和标准,数据流程再造过程漫长,会计人员只专注平时的报销业务,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了解很少,缺乏较强的创新能力,软件的应用技能不强,适应性不强,能够引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绩效管理的人员匮乏,制度建设特别是内控制度的建设有待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存在较大风险,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开展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

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以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基准,以学校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以内部管理为手段,认真分析研究新的财务管理需求,考量软件、硬件运行环境,搭建财务组织架构、配备精干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认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新设计会计业务处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高等学校要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统筹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实施可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考虑软硬件投入具有一次性特点,在选择财务专网建设时要求安全、可靠、稳定,数据要求实时性强。整体硬件围绕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区分用户访问专区及财务人员专区,后台数据只向财务人员开放,普通用户仅能参与查询区数据(以网闸作为界限),整体拓扑图如下:软件建设应优先选择商业开发模块,例如天大天财、用友公司、复旦天翼开发的高校财务管理软件。选择应用时应与自身开发相结合,与校内各部门开发端口相连接。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优化

财务管理对象是资金运动,从目前高校资金运作情况看,应该以预算管理、账务核算、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功能模块为核心,对管理目标进行优化。

(四)进行财务管理数据处理流程再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分析为核心,重新规划数据流程,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以提供决策依据,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五)优化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很多高校实现了无现金报账、网上预约报账、网上缴费、校园一卡通、支付宝圈存等新的财务服务模式,随着财务管理机构的整合、会计人员的配备与培训,财务数据处理向着相对集中方向发展,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缩短了报账和缴费的时间,提升了服务体验,但仍存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高、业务处理流畅度低的问题。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将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由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处理,可达到降低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的目的。例如:会计报销业务为例由于原始票据属于事后提交,经济业务发生后即可进行费用结算,简化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

(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学校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用人机制与体制,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自身的专业结构,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结语

第2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学困生 教育转化

随着中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特别是工科学校,男生人数多,“学困生”面积大。学困生的转化成为中职学校教师和德育老师一项重要又十分艰巨的工作。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交流、关爱、宽容、欣赏、激励”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综高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自身原因主要反映在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二是自我控制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三是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自暴自弃。四是交友不审,上当受骗。五是道德标准缺失,拜金享乐。

(二)学校原因

一是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学困生的培养教育。二是个别教师或科任老师歧视学困生,导致学困生越来越离群,进一步挫伤学困生的上进心。三是不重视因材施教、层次教学,造成学困生成绩越来越差,最终导致逃学或退学。四是教育方法失当,缺乏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对学困生不留情面,动辄当众批评,向家长告状,进一步挫伤学困生的自信心,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困生更加不愿意接受教育。

(三)社会原因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学生离不开社会。社会上不健康的东西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一是网络和非法书刊上庸俗低级、色情暴力、“民主自由”等西方不良文化直接侵蚀青年学生,导致学生盲目追求或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易引发学生沉迷网络,导致学业的荒废。二是现实社会中的不正之风,容易造成学生道德标准的缺失,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新的读书无用论,诱发学生中拜金主义的盛行,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中等职业学校综高班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困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类是品行端正,但因基础差,学习成绩一直跟不上。二类是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有欠缺。三类是无心上学,逃课、旷课,早恋,沉迷网络,夜不归宿。四类是自由散漫,喜欢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五类是身体素质差,体弱多病,不能正常学习。六类是性格孤僻,情绪暴躁,容易冲动。总之,可以归纳为成绩学困生、纪律学困生、身体学困生、思想学困生和心理学困生。

三、中等职业学校综高班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教育

1.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只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摸清学生状况,掌握各自的后进方面,才能减少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交流是学困生转化的基石。在交流中,自己能以和蔼的态度,愉悦的心情,轻松的氛围,与他们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使他们愿意把真心话、心里话告诉自己,愿意把自己当朋友、知己,乐意接受自己的建议与要求。

2.对学困生多一份关爱

教师在关爱面前应该做到人人平等,既要关爱优等生,更要关爱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倔强的性格得以驯服,才能“化敌为友”、“消除仇视”,才能拉近与学困生的距离,增进与他们的友谊,填补他们心灵的空缺,使他们能快乐成长,让他们能深深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从内心接受我。从此之后,他们改变了陋习,成了遵守纪律的合格学生。

3.对学困生多一些宽容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由于中职生普遍基础较差,品德行为往往存在偏差,难免犯一些错误,甚至是一些严重的错误。在对待学生的错误问题上,教师常常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对表现好的学生,在处理中较为宽容;对于学困生,则是严厉有加,疾恶如仇。这种处理方法,必然造成学困生心理的不平衡,增加学困生对教师的不满与对抗,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前功尽弃。学困生的转化应该严宽相济,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适度宽容。宽容绝不是放纵、姑息,而是给这些学生创造改过的机会,使他们产生自愧和负疚感,在情感上得到感化,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催化效果。

4.善于欣赏和激励学困生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有句名言:“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优秀生固然容易取得成绩,但只要我们不揪住学困生的缺点不放,不要用优秀生的标准衡量对待学困生,就会发现学困生身上与优秀生一样存在闪光的地方。对学困生,我们应该低起点,小步子,分层次设计目标。应该善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欣赏、赞美和激励学困生一丝一点的进步和成就,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喜悦中,发挥长处,重拾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欣赏和激励必将给学困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成为推动学困生转化的强大动力。

(二)家庭方面的教育

为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请家教方面的专家给家长们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应该如何教育、引导自己的下一代,如何与自己的子女沟通思想,以便取得良好效果。他们年纪小,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堕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社会上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家长积极的鼓励式的批评教育与引导对学困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社会方面的教育

为了拓宽职业学校教育学困生的渠道,为了保障学校、班级有良好的安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为了得到社会特别是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学校与派出所可建立警校联合机制,设立警务室。聘请警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法律辅导员,每学期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给全校师生做法制报告,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或者参加社会上公安机关的公审大会,从而使青少年受到教育,有效防止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

总之,认真分析研究职校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引导他们,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配合,可以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使这些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第3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高等数学;生态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08-02

当前高职院校实施的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因而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注重课堂多元互动、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和开创性等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生态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数学生态化教学的含义与意义

1966年,美国教育学家E・Ashby根据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概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他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

数学生态化教学是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以尊重学习者个体差异为前提的师生知识和情感的交流、碰撞过程。概言之,高校数学生态化教学模式是指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地实践、探索与创造,构建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大学生营造数学学习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能在快乐情境中学习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认识自我、培养技能的好机会。其中,和谐性(互动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真实性(实践性)、可持续性(发展性)、生成性等是高等数学生态化教学的特征。

数学作为职业院校一门必修的基础性学科,已经成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各行各业必备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基本上还是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许多弊端导致教学生态的失衡。比如,高校扩招造成学生人数增多而数学基础却有所下降且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教学中的忽视生态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数学教学时数相对减少且学习只局限于教室之中,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高职教育特色教材,导致教学内容多年一成不变;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教学评价体系相对陈旧、教学手段与方式滞后,导致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极表演;班级人数密度过大、“秧田式”的座位编排方式等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乏味,等等。结果是,学生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浓厚,数学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改革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构建高等数学生态化教学新模式凸显出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职业院校高等数学生态化教学模式的策略与途径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教学生态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存在于学习主体之外影响教学的一切可能因素,包括学校、院系、班组等小环境,也包括家庭、社会等大环境。学校尽可能实行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编排、桌椅布局形状、教室环境设置等小环境都应科学规划使之适应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要求。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方面的因素,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部心理因素。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交织着情感与意志的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高等数学生态化教学中,应当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些关系到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最大的独立思考空间,使之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自己认识,从而给学生思维探索活动留下极大的自由空间和发挥余地。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实用性、创新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努力能自行解决它们,从而体会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还可以插入一些有关数学应用和数学史话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动性,进而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2.构建生态化的教学过程。当前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产生的从众与畏缩心理、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缺乏发散思维等。因此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建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持续性、评价性的职业院校高等数学生态化教学新模式。

(1)构建开放的教学生态系统,是生态化教学新模式的前提。①树立开放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信息化时代,由于教育环境的充分开放,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必须变曾经的单一知识输出者为既输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变曾经的书本知识复制者为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变过去教学要求的“一刀切”为“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②应用开放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职数学教学中不应过于强调纯数学或公式的严密逻辑证明,而应注重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专业实例中引出数学概念。如,对于导数概念,可根据对不同专业多介绍一些变化率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再比如,讲解中值定理时,可不作严格的数学证明,仅仅给出几何图形、几何说明。教学中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或答案不确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答,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等高科技教学手段,还可向学生介绍Mathematic软件及其应用。多媒体是一种直观的、动态的、图像化的教学手段,许多精深的数学概念、理论通过它的模拟和演示更容易使人理解和掌握。

构建生态化教学新模式,要求高职数学教育摆脱长期以来受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束缚,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改变“大统一”的教学成规,重视实践教学和数学实验,综合采用学分制、选修制、主辅修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等多种教学形式,改革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2)加强生态群体的互动性,这是构建生态化教学新模式的关键。教师必须创建多维互动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学范式,促成师生、生生等生态群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互动。首先,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人格上平等、教学中互动、经验上共享;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讨论。其次,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评价,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各有收益。据研究发现,数学学习的发展与语言行为的关系为: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语言行为均呈正相关,分别为0.87和0.77,而与教师的直接性、控制性语言行为呈负相关,为-0.57[2]。

(3)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生态化教学新模式的目的。对于数学生态化教学系统而言,其生长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高数生态化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掌握通过高数考试所必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日后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生态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和问题,运用有效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生生等群体之间的充分交流、探讨与合作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将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每个人掌握的数学知识是不同的,这源于不同的人对数学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生态系统的每个成员相互交流和探讨,不同的观点相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比如,自从17世纪牛顿、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之后,许多数学家运用微积分这个思维方式和工具,不断开拓创新,又迅速创立了许多的数学分支,例如,变分法、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还形成了许多与微积分直接相关的数学分支,诸如复变函数、微分几何、概率论等。除了利用数学史进行教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4)构建生态化的反馈评价体系是该模式完善与发展的动力。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通过获得反馈信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艺术。建立生态化评价体系应包括这几个方面:①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心理变化。②注重评价形式与手段灵活多样。考试成绩与评语性评价相结合。其中评语性评价又可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社会对学生的评价。③考核方式多样化。职业院校高数考核要多层次、多角度,着重考察数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与能力。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论证可以得出结论,为了适应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新要求,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高等数学生态化教学新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第4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普通本科 职业化转型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职业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家长层面

(1)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重视普通学习教育,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主宰着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把普通本科院校改为职业本科教育,部分家长会认为是自降等级,使孩子的成才梦想落空。

(2)学生职业技能形成困难。做技能操作也需要从小养成习惯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训练,从普通高中生中选拔的职业本科学生需要较长时间适应职业本科的教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无论在时间跨度上还是在干预层面上,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从普通高中选拔的职业本科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和创新历练,这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2学院层面

(1)职业教育师资缺乏。许多院校的现任教师,虽然有过高的学历要求,但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职业岗位技能差,缺乏双师素质,难以胜任本科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2)教师学习技能操作的兴趣低。普通本科中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不愿意去学习技能型操作知识,现有普通本科教师能讲不能做。在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的过渡中,教师学习技能操作的兴趣低,即使有些专职实习实践教师也是尝试转型和客串,势必影响到实习实践课程的效果。而普通本科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因为日常教学压力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学习技能操作知识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且在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影响下,从心理上缺少优越感,从时间和精力上需要大量的投入,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

(3)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没有教学经验,能做不能讲,也缺乏从企业中选拔优秀技术人员到职业本科兼课的机制。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靠自己对职业教育的主观理解来进行教学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陈规,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旧观念中,不能有效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那么工作效果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目标之间的偏差可想而知。

(4)普通本科学校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研究。由于缺乏职业教育经验,普通本科学校教学模式转型困难。技能操作、实训、生产实习等集中大学时的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难于掌控,设施设备条件添置需要巨大投入,专业没有地方特色,没有行业特色,没有学校特色。重理论轻实践,知行分离,使培养的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功底不深,动手操作上又技能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5)普通本科学校缺乏适应高职教育的实验设备。国家财政对普通本科学校支持少,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对本科高校的经费投入按照学生和教工数,采用统一标准,不分学校类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大量的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强调动手操作、现场观摩,硬件投入高,教学成本高,而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总量不足、力度不大,学校自身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弱,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1.3国家层面

(1)缺乏职业本科教育的评价体系。原评价体系由普通本科评价体系改变而来,而不是真正适合职业本科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乏职教特色,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学校评估制度与应用技术大学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的矛盾,这是制约本科职业教育评估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和提高本科职业办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瓶颈。

(2)国家还没有出台鼓励普通本科转型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迄今为止,特别是地方的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则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在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中,仍然存在着对职业技术学校的错误认识,认为职业技术学校是不良少年进行改造的基地,认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很难掌握较硬的专业知识,很难真正的做到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于是,在政策上,地方教育部门对职业技术学校容易忽视,许多有利于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措施不能够及时地应用于职业技术学校上来,不利于职业本科技术学校的发展。

(3)让全民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认识建设具有完备体系的各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长远来看,这项改革不能仅仅在教育系统内部单独求解,应从制度层面改善职业技术人才的各方面待遇,拓宽其发展空间,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有优越感,唯有如此,人们才有可能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安心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来成就人生理想。而这种转变,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职业化转型的对策

2.1加强宣传引导

鼓励教师加强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学习,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不断强化这种观念。加大职业技术学校在居民小区和校区内的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学生家长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错误认识和偏激看法,让普通学生家长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甚至是离不开专业人才;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接受教育是正确的选择;让学生家长认识到,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的正规教育机构。(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

2.2鼓励理论型教师通过学习成为双师型教师

一是要加强对本科职业院校的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培养和培训,从观念和根本上形成导向作用。二是要从社会上选调、聘请符合要求的人员来校担任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对教师体系定期授课或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以促进和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不断相互完善,改变目前本科职业院校教师存在的理论强、技能差的不合理结构,以促进专业任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三是为了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相关领域内拓展知识和技能成为教学领域内的全能型人才。因为各学校专业教师人才总体上来讲是匮乏的,在短期难以引进的情况之下,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挖潜,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应的节约支出。

2.3吸收企业专家到大学给学生授课

要注重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经过教师的基本培训,取得任教资格。他们更适用于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也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同时通过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锻炼开辟渠道,为学生就业拓宽信息来源。也可以宣传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2.4健全职业大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出台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本科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如:应用技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专业(专业群)认证及评估标准、应用技术本科学科建设评价标准等。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应用技术本科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分类评估引导地方本科各院校转型发展,缩短本科院校转型中产生的误区,减少探索实践中产生的困惑。

2.5健全职业本科教师单独的评定职称的实施细则

改变现行职称评聘指标体系,改变单一关注模式,使那些工程实践能力强、应用性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有平等的晋升机会,吸引更多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能手进入高校或在学校兼职,形成良好的合力,为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补充新活力。

2.6制定职业本科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

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在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向应用型教师倾斜,形成长效机制。

2.7加强职业体系教育的研究

第5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财务资源 优化配置 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目的及原则

(一)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指标体系设置的目的 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作为主体的宏观配置,另一方面高校作为主体的微观配置,本文仅从微观配置角度考察。由于受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高等学校一方面存在教育经费紧张、财务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相当程度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财力资源不足和财力资源使用效益低下,是影响高校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制定出合理的财务资源管理办法,既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力资源,又尽可能避免在经费使用上的浪费。建立我国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程度指标体系,目的是为了正确反映我国高校财务资源的配置水平拼对优化程度做出分析和论证。构建财务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为高等学校分析评价财务状况、改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定财务发展方向提供依据。通过合理评价和比较,引导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构建财务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为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了解学校会计信息、掌握财务状况、把握发展趋势、制定财务政策、指导财务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对高校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促使高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由过去的“记账、算账、报账”等财务基础工作,转变为对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参与学校整体规划和宏观决策,通过加强管理,科学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办学效益。

(二)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由于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设置一套具有相对可比性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指标体系既兼顾到评价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又考虑各高校财务管理的共性。高校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应包括:(1)目标一致性原则。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指标是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必须与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指标与目标的一致性还蕴含着体系内各条具体指标的一致性,不能将相互冲突的指标放在同一个体系中。(2)系统优化原则。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变量输出的复杂系统,是由一系列反映高校教育资源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指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横向联系中反映不同侧面的相互制约关系,从纵向关系中反映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关系。由于同层次指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在设置指标体系时应兼顾到各方面的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合理的数量关系,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庞杂,以追求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3)通用可比原则。评价指标设置时,要注意使评价指标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即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评价指标体系和各项指标、各种参数的内涵和外延要保持稳定,使指标的口径范围、核算方法具有动态可比性。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尽可能排除偶然性因素找出共同点,按共同点设置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应采取调整权重的办法,综合评价各对象的状况再加以比较。(4)实用性原则。构建指标体系,一定要考虑在目前条件下,能够取得必要的数据资料以及取得这些数据资料的成本要尽可能低,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在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前提下,指标要简化。各项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各项数据要标准化、规范化,评价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指标涉及到人、财、物各个方面,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5)整体完备性原则。指标的整体完备性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全面性。指标体系资源利用效率要尽量反映投入要素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数量因素又要考虑质量因素,不应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反映资源利用效率状况。

二、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一)财务管理体制评价 首先是体制评价。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或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重点评价学校的财务开支制度的统一制定、颁布与执行情况。评价高校内部部门、单位有无制定与财务规和财务制度相违背的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制度;结合预算管理制度的检查,评价学校财务收支计划的统一性;统一资源调配。评价学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重复购置情况;有无在财务处之外设置同级财务机构,财务处是否直接领导二级财务机构。集中核算、集中管理。评价二级单位对分配所得经费和资源的使用权、收支业务管理权;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企资金的收支是否全部集中在财务处核算。其次,经济责任制履行评价。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评价,从总体上可以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有利于强化高校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增强其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学校的经济管理水平,从财力上更好地保证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主管财务的校(院)领导代行总会计师职责;依据经济责任制,逐级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学校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证财务处和财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财务处和财会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学校负责人和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对财务会计报告签名并盖章;学校负责人督促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签订合同或协议符合规定的程序;任职期间确保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再次,财务机构设置评价。具体包括:学校应设立财务处,统一管理全校的各项财务工作;财务机构内设立财务管理科或设专职管理员,具体负责学校财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财务监督及管理工作;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和国有资产办公室,负责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资产的登记与管理;学校集中财务核算或对所属二级核算单位财会人员实行委派制。最后,内部经济责任制评价。具体包括学校建有以校(院)长经济责任为首的各级经济责任制度,并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和问责制度;学校年度财务预算或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经校党委会或校(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对外重要合同要聘请法律顾问审核、专项支出校内外专家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采购或工程实行招标;建立集体决策制度。设立学校财务管理委员会(或小组)负责咨询、审议校级重大财务事项。

(二)财会队伍建设评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高校的法人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财务工作与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各项工作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职资格评价。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财务负责人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具备会计师以上技术职业或从事财会工作三年以上。优化结构评价。包括优化财会人员知识、年龄、职称结构。专科以上学历人员情况;中、高级职称人

员比例情况;会计主管人员资格。财会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评价。按学校规模及发展规划的要求,确定财会队伍建设计划并认真实施;对财会人员是否按规定按期进行培训,开展业务研讨,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评价。财会人员爱岗敬业。熟悉财经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办理会计事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廉洁自律、搞好服务。

(三)预算管理及控制评价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流量迅速增加,如何创新管理理念,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已成为高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因此要通过评价系统的构建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来监督预算编制的执行控制等全过程。预算编制。要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收入预算是否积极稳妥,支出预算是否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进行测算。预算编制实行零基预算和复式预算的方法,经常性支出和发展性支出分别编列;预算编制是否符合法定程序,预算方案是否由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并正式编发文件。预算执行。在收入预算管理指标评价系统中要按预算确定的收入项目和收入指标检查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对于超收或欠收的应该评价收入的管理及预算的准确性。在支出预算管理评价系统中要按照支出项目和支出指标检查支出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用途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对于超支或者未按预算完成的项目应分析原因以评价支出的管理执行情况。预算控制和调整。要进行预算控制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预算控制评价系统,没有一个有效的预算控制系统再好的预算计划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评价预算是否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是否对预算定期追踪检查和分析,通过评价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收支的进度与结构、偏离预算差异的大小,为预算差异分析和业绩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预算调整是否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价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就能真实反映出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工作不规范就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造成“记账随意、账目混乱、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给违法违纪造成可乘之机。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价,规范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会计核算的一般规范。包括会计起迄日期、记账本位币、科目设置、记账方法等。会计核算处理系统(软件)的规范。处理系统必须符合会计制度记账规则、记账凭证格式、报表样式、记账规则等。原始凭证的规范。原始凭证内容齐全、规范、准确,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记账凭证的规范。是否真实反应发生的经济业务。现金、银行支票、财务专用章使用过程中的相互牵制制度。会计账簿的规范。总账、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等真实、完整性评价。财务会计报告的规范。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账表一致。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包括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银行对账单以及会计电算化数据资料的备份。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单位根据会计制度以及主管部门的规定,制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现金银行存款往来款等管理制度。

(五)财务资源管理评价 财务资源管理是高等院校各管理环节落实“以教学为中心”这一主题的纽带,是通过对资金和资金运动的筹措、组织,统筹支配,选择最恰当的投资方案,以便在成本和效益、风险和收益最佳组合的条件下使用资金,使其达到效益最优状态的工作,是资金和物质保障的关键。

(1)筹资管理评价。多渠道筹资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高校能否筹集到自己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能否将筹到的资金真正发挥其效益,是高校稳步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有所不同,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筹资方式已是财政拨款、社会捐助、个人办学、银行借贷等多中心趋势。高校筹集资金既要符合国家政策又要考虑到学校的偿债能力以降低财务风险。因此,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来检查学校通过自身努力从各种渠道获取资金的情况及管理情况:评价各类筹资的合法、合规性;各类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专项资金是否按照来源渠道专项管理;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开辟新的筹资渠道和增长点;是否具有国际化办学的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

(2)投资管理评价。高等学校可以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和其他单位的进行投资。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化,高校的投资扩张给高校的投资管理和投资风险控制带来了挑战,如何优化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风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投资管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要通过评价系统的构建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来评价高校的投资活动。应注意的是高等学校对外投资,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核定其价值量;按照“安全、合法、高效”的原则进行投资管理,按合同规定取得的收益,按规定入账。

(3)资产管理评价。高校资产是高校的重要经济资源,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组织教学科研活动和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基本依托。通过评价系统的构建,对高校的各项资产的取得、保管、使用、储备、维修、报废及清查盘点等进行评价,以保证高校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做到物尽其用。首先,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的评价。学校设有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备齐全;管理的内容是否涵盖学校的所有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人及资产管理任务职责落实情况。其次,产权登记情况评价。所属单位设立、分立、合并、改制、撤销、破产以及隶属关系变更情况,是否按规定办理产权变更手续;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年检等,妥善保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发的产权登记证书。再次,资产购置及使用情况评价。按照《政府采购法》和年度政府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基建、大型修缮和高端仪器设备,均按计划考察论证、公开招标并实行购建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固定资产及存货管理责任制落实。最后,资产使用情况评价。资产使用是否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账务处理;资产使用,学校依法取得了收益,并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实施严格监督,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4)负债管理评价。负债主要是指学校的银行贷款。学校应树立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大债务规模。银行贷款或其他借入资金的论证组织程序和贷款合同应规范、科学,根据实际需要和偿债能力确定举债规模,严格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资金,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建立负债规模预警系统。编制项目风险预

测表,负债不超过实有资产的50%。

(5)收入管理评价。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对高校收入的方向、项目、范围、标准、用途、手续办法及收益分配进行评价,监督高校照章收费,提高经费自给能力,在保证国家财政拨款主渠道畅通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和校办产业收入的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分别对教学服务收入、科研服务收入、后勤服务收入、校办产业收入及其他收入体系进行评价。评价其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项目是否具有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各项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6)支出管理评价。根据审批通过的预算,按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对高校的支出项目、范围、标准进行评价,建立一整套符合学校实际的决策程序和高效、有序的财务机制。一是支出结构优化。能够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支出结构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和论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各部门各项目的经费支出。二是各项支出统一核算和管理。高校将来自不同来源渠道形成的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做到用之合理,减少支出的盲目性和损失、浪费。三是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禁止巧立名目,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四是项目执行与监督。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报送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实施项目绩效考核。

(7)教育成本管理评价。教育成本管理对高校的建设、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观,加强教育的成分管理和开放意识,实现教育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学校的财务支出是否按资本性成本和经常性成本等明细项目进行生均成本核算。按教学等各项活动数量、规模控制成本:对教育费用支出的控制;对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的控制;对教学、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等各项活动数量、规模的控制。实行教育成本责任制。对各院系进行成本核算,并和资源配置挂钩;设有成本核算管理人员。

(8)高校资金安全评价。加强高校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杜绝由于学校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和隐患,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或债务危机。一是高校资金安全的制度保障体系:校长是学校资金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常规性资金支付业务的审批制度,不得由一个人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全过程;对于学校大额资金的流动,以及非常规资金支付业务(如借出款、为外单位垫款、超预算付款等),要建立集体讨论决策制度;总会计师、财务处长、资金科长、银行存款对账员分别审核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资金安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岗位设置,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重要岗位不许兼职,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从而杜绝习惯性违规操作,防范资金风险。三是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坚持“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只能设置一个银行基本账户”的原则。加强资金统一管理。四是对外投资管理。对投资项目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监督、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不得从事的股票及风险性债券投资业务,防止投资风险转变为投资损失。高校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和“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对因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有关人员,应追究相应的责任。

(六)财务资源配置绩效评价 财务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是以数量的形式提供有关高校财务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从财务角度全面系统评价高校的最终实绩和运行效率,可以突出有限的评价目标,以促进高校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其主要反映以下三个方面的财务状况:一是财务综合实力。财务综合实力是指高校从政府拨款及其他筹资渠道获得经费的能力。从绝对数量上反映在一定办学规模的基础上,高校通过自身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校知名度,多渠道、多层次争取更多经费的能力。该类指标有:学校总经费收入、财政拨款额、自筹资金额、社会服务收入总额、资产总额、人均自筹资金额、人均收入额、生均支出额、生均公用支出等。二是财务运行绩效。财务运行绩效是对高校财务资源运行的效果、效率、效益等多种产出形式进行评价。通过进行财务运行绩效分析,可发现预算资金使用的有效与无效,损失与浪费,有限资金配置是否合理、教学设备的利用是否充分等,从而引导财务管理走向良性循环道路,该类指标有:教学绩效(师生比、教师与全体员工比、人均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结构、经费自给率、经费增长率等);科研绩效(教师人均科研经费额、科研经费年增长率、科研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科研项目转化率等);学科建设绩效(学科数量增长率、学科经费增长率、学位点建设经费情况等);资产绩效(固定资产年增长率、人均资产额、生均图书藏书量、生均图书购置费年增长率等)。三是财务发展潜力。财务发展潜力是对高校负债状况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的反映。随着高校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的形成,完全依赖财政拨款的格局已彻底打破,高校资金需求量的增大,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财务风险随之而来。因此,通过进行财务发展潜力分析,能够考核和评价高校发展潜力,衡量高校在负债和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该类指标有:累计负债总额、年末流动资金、资产负债率、负债收入比、人均负债额、自有资金动用程度、财务风险程度、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等。

第6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文献检索;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86-04

信息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文献检索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教会学生结合运动专项等去收集、检索与借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日常学习、研究与训练提供前沿的信息,是高等体育院校不可忽视的问题。原国家教委就曾明确指出,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

发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素质教育一般界定在身体、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三大方面,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素质教育融汇其中,因为具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其世界观初步形成,对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专业信息有自己的选择与诉求,高等教育作为在校学子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应提高他们甄别、检索与运用最新领域的研究信息的能力。对此,高等体育院校要在文献检索教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以及方法等方面要体现出多样化、规范化与实效化的理念。首先,要在增加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上开设可供不同专业学生自主选择的文献检索、收集与运用课程,引进具有体育素养的专业教师,并鼓励他们编写具有体育特点的文献检索的讲义与教材,为实现信息化高等体育院校文献检索教学搭建平台。其次,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践中,其教学内容、方法、考试与评价标准等还值得学校的重视与师生的探索,从信息化的视角下高等体育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文章结合现状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1高等体育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基本现状

1.1文献检索课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体育院校文献检索课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增设,有的院校还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课[2],可见在学校方面这门课程与其他的专业课相比受重视程度不够。另外,课时安排少也是该课程不受重视的表现,大部分学校把检索课讲授的时间压缩得很紧,课程教学总学时一般在20学时左右,其实体育文献检索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了体育学、文献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分类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这么多的内容在20学时内完成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在学生方面就容易产生“不重要”、“可学可不学”等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人应付学分、凑够学分与无所谓心理[3]。可见,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检索课被“边缘化”,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受到了影响。

1.2文献检索课与学生专业分离

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开设的时间与国外大学文献检索课开设的时间相差不多,但课程内容却与国外高等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著名高校的文献检索课程的内涵为具有全新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4]。而高等体育院校文献检索课还存在着与专业脱离、未能与术科运动项目训练结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现象较普遍,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未能使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诸如怀疑、批判、分析与实证的基本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近年来一些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上就可以看出,在文献收集、整理与归纳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话,体育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就有下滑的可能,如果不及时从培养科学素质进行调整,那就会使下滑的现象趋于严重。

有学者研究认为,利用新型电子信息产品,例如电子书、智能手机以及导航仪等等查阅电子书、地图、多媒体信息,甚至互联网上的实时信息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产品成为信息检索工具中的新宠,然而,利用新型电子信息产品检索信息的内容在文献检索课却难觅踪影[5]。而体育院校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这样大的差距不能不引起思考,尽管有对信息检索课的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有了一些成果和研究文献,但是怎样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尤其是结合体育院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基本的科学素养显得更为重要。

1.3文献检索课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方式,通常采取完全式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所讲的内容能清晰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但这种教学方式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多媒体教学在基础理论方面不如传统板书有优势。老师在播放课件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五花八门的内容上,而对于基础理论性的知识理解不深,学生的思维不会锁定在文字表述上,而是被其他的图片,效果甚至色彩所牵制。第二,教师依赖课件,容易造成对学生情绪、认知反应的观察缺失,即使在操作上形成了互动,也未必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教师的思考过程和行为目的。此外,这种教学方式对课程内容与知识的连贯性造成不利的影响[6]。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吸收消化的不好。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方式一般[7],目前文献检索课的教师大多为图书馆员兼任,馆员虽然具有文献检索方面较丰富经验,但与专职教师相比,缺少教学经验,也缺乏教研室研究探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能力的环境。这也是造成教学方式单一的一个因素。

1.4文献检索课的课时量相对较少

文献检索课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载体,已经成为目前大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虽然各高校也都相继将文献检索课程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文献资料统计表明,学时普遍在20~30之间,学分多为1~2分[5],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来说,课时量偏少、学分低,导致有的院校学生上课出勤率不高,教学的预期的效果大打折扣。

1.5文献检索课专业教师少,体育专业知识不足

在对有关高校专业教师的调查中,担任文献检索课的教师还要承担图书馆其他工作,由于兼职导致备课时间不足、更新知识困难,存在“吃老本”现象[3]。体育院校除了存在专业教师不够之外,还存在有的兼职教师由于非体育专业出身,在结合学生实际授课时存在与体育“脱节”现象,从而导致教法运用单一、乏味等现象。可见,文献检索课教师对培养体育院校学生通过信息的收集、甄别甚至发现问题能力还未能给他们真正的启迪,因为,他们在文献检索课上未能对有关概念的剖析、检索原理的阐述、检索工具的合理选择等教学方式与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其需求。怎样结合体育专业,使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2从提高体育院校学生信息素质出发,来培养其基本科学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大招生以来,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不容乐观。自2005年国家教育部实行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计划以来,各高校为遏制教学质量的明显下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改善教学环境、增设教学设备以及引进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对改善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能不看到,一些体育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开设课程与当今学生的信息需求相左,有的还固守只注重技术层面的教学模式。

2.1高等体育院校要转变培养人才观念、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重视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形成

文献检索课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信息时展和素质教育需要,在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其特殊才能等方面,起到了其他课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2]。其实,文献检索课更体现在培养青年学生的怀疑、批判、分析和实证的基本科学素质上。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有益于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体育学科的特点就是对基础学科在运动领域的具体应用,如在运动训练、全民健身以及运动生理、心理等方面更体现出本身的特点。即使它特殊,作为体育科学的探究活动,也不例外要遵守“发现要符合逻辑、思维要符合逻辑,论证也要符合逻辑”的一般规律,正是如此要求,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就更要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来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方法以及规范与准则。可见,文献检索课不是可有可无,不是擅自压缩课时,从而被“边缘化”的课程。从前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中,虽然有的高等院校与体育院校进行过一些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要想从根本上使文献检索课得到高度重视,就必须从领导层上转变培养观念,无论在硬件设施投入和软件建设上都要给予大力支持。因此,从文献检索课内容的改革入手,引进或聘请具有体育专业知识又有信息管理知识的教师任教、增加学分以及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教师通过授课,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在感兴趣的领域,通过检索善于发现问题,使学生不为前人研究成果所桎梏,培养学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理念与思维习惯。

2.2高等体育院校要建立健全文献检索教师的师资培养体制

体育院校文献检索课还存在着教师兼职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除了与高校培养理念有关外,还与文献检索教师培养体制不完善,使得教师未能专一进行学习、研究有关。因此,高等体育院校要建立具有专门培养及培训机构、专门教育内容的专门化人才培养体制。首先,在专业基础课层面上。围绕该课程的性质与培养标准,统一授课教师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使该领域的师资培养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其次,体育院校还要增加该专业教师培养的数量,满足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专业学生的需求。具体说就是要根据院校特色要求,对不同专业的文献检索教师要分别培训,因为“术业有专攻”,如果任课教师只懂得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是本专业“科班”出身,没有全才教师。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文献素质的养成。文献检索课作为科学研究的探究活动,就必须使学生熟悉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因为不同学者在不同群体、时间以及从不同视角与层次对现状进行不同的分析,同时也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会去检索、阅读与发现前人的不足,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他们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前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在一定时间上、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以及一定的前提下才成立、具有相对性。因为,体育科研同其他科研一样并不一定意味着定量,意味着精确,而是意味着逻辑与研究等。

2.3高等体育院校要搭建文献资料检索的研究与智力支持平台

以运动训练专业为例,随着运动人体科学的不断进步,在某些运动项目中其人体的运动与运动的人体也因训练手段、方法以及环境等的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大相径庭,突出表现在运动生理、运动解剖以及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由于不同级别运动训练的不同,在该领域内每天都有相应的科研论文、论著、译著等问世,产生出汗牛充栋的信息资源。作为培养运动训练的高级别体育人才的高校更应该在其培养目标上得到重视,在教学内容上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授课内容,特别是要与专业进行有机结合。这些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经验,可为学校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开展文献检索专业教师资格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智力支持。

2.4高等体育院校要将文献检索课列为必修课,尝试互动式教学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想应对信息激增和技术更新带来的挑战,就要及时更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文献检索课列为必修课,并且适量增加文献检索课的课时量,给予文献检索课足够的重视,让文献检索课针对不同体育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专业文献检索课程内容,并结合专业知识的特点,提供给学生们指定的信息源,文献检索实践课题也要与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将专业课中遇到的难题带到文献检索课的课堂,用文检课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中,要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完成文献检索课的学习,是教师根据学生们将来毕业设计的课题方向选择不太大的课题,引导他们确定与课题相关联的检索内容,帮助学生把检索的结果加以分析和提炼,使其逐步完成检索课题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出检索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使学生掌握如何兼顾检索结果的全和准。师生们通过互动,很多模糊的问题在检索的过程中清晰起来,达到了课题实践的目的和效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与考验。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使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体育专业的前人研究目前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与现实某体育领域现状相比,还有什么没有研究到或未到一定的深度;其次,通过文献检索要使他们知道前人如何解决某些问题的,所以,要重视和详细知道前人研究所用的方法。

3结语

作为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文献检索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其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术科课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体育院校要审时度势转变培养理念,教学主管部门要对文献检索课给予高度重视,变选修课为必修课,增加课时量,培养一支检索课专业化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新思路,利用现代化手段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以华.论体育文献检索教材的编写原则[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5.

[2]齐春英.浅谈文献检索课对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的重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6):151.

[3]闫莉.浅论文献信息检索课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230.

[4]曹张军,等.从文献检索、专业计算机到专业信息素养-高等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学体会[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0.

[5]刘迎凤.试论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2):48-50.

第7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教学实践;研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25

0 引言

将先进科学技术理论转化到生产实践中以实践为核心,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正是化工原理课程基本目标,也是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后备人员的具体要求。农业院校中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弱项,我们依据化工原理的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特色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

1 教师的指导思想

在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厂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有工程学方面的思想,而化工原理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学习实践过程。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与创新思想为主,以教师引导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就目前已经实行的教师的指导方式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直接讲解。将课程设计的步骤采用课堂讲解教学的方式,利用适当时间,集中给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的机理和原理,同时讲解机理与原理在相关实例的具体应用。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参照实例完成设计比较顺利、比较容易地进入设计、出现问题较少,学生比较适应该方法。不足之处是学生依赖性强,主动学习差。

(2)开放式。这种方法基本放弃课堂讲授,学生通过提供的参考资料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解决设计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设计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做法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教学方法的转变使他们难以接受,表现比较茫然,手足无措,通常在设计的第一天,同学们进入实质性设计的较少。直接请求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或者设计方案比较粗糙,不合理。这个过程花费时间较多。教师需要耐心的将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引导到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

2 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

提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指导队伍的建设问题,建立一支高素质精通化工设计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指导教师成员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组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引进了从事一线设计工作多年,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学生课程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在设计课程中常见问题给以解答,及时更正,良好的规范了学生在设计课程中操作。指导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也不断查漏补缺,对化工原理课程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整理,并且在教学组中进行相关讨论进行解决,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3 结合专业特色设计题目的设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本身具有特殊性,学生要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对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工艺等有深刻了解,除了所应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技能,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知识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获得,而必须通过生产与教学实习和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积累。因此,通过工厂现场教学,使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工艺和设备衔接等有个初步的认识。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应不强化向学生灌输工程学观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单元操作和工艺过程特点,善于全面面考察问题和分析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为今后毕业与走进实际生产工作开展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一次真实训练。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应尽可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使用以及对工程观点的深刻认识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合理的对学生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评价比较合适,为此我们采用评定课程设计有几个部分:

(1)考查学生的课程设计过程:检查学生对相关参考资料掌握情况,在设计室进行设计活动,教师随时随地掌握不同学生的设计进展和碰到的问题,彼此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设计,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对能按规定对学生进行考勤,对能够按照要求基本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计入平时成绩。

(2)对学生撰写课程报告的评定: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必须撰写课程报告,对设计及工过程进行计算,并画出单元设备装备图和工艺流程图,得出设计结论并对课程设计进行小结讨论,提出设计过程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途怪。该部分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与具体表现。

(3)考核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把握: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是初次进行工程类课程设计,所以我们通常都是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强化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规范性,减少随意性。

5 结束语

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与专业课程的需要,选择符合专业特色恰当的化工原料设计课题,加强专业特色、工程特点、知识的积累、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指导。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效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对社会有生产实践与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瑞江,张业旺,李红霞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02):92-94.

[2]王任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04):325-326.

[3]裴秀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改革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02):112.

第8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地区、高校和相关部门,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人,其中包括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置。

 

高等教育资源所特有的性质,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

 

高等教育资源是存在于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的,因此其配置的模式和运行过程与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有共同点,当然亦有区别的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计划、宏观调控的成分,也有着微观层面的再分流、再分配。宏观层次配置和微观层次再分配的结合最终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宏观层次配置宏观层次配置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第一层配置,它主要是关于总体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其分配的依据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这层次的分配在手段和形式上是多样的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市场的调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包括高校数量和布局的调整、教育投资渠道的拓宽等等。

 

宏观配置的重心在于如何把高等教育的总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其目标是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在源头上实现合理分配,使其流向需要它的地方。尽量保持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情况都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供不应求将在量上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容易造成高校发展的滞待;供过于求方面使得资源不能分配到该分配的地方,另方面引发资源扎堆或者资源浪费。

 

2 、微观层次再分配

 

相对于宏观配置,微观层次的重心在于资源如何实现高效地使用。其目标是在一定数量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前提下对资源的使用实现高质量、高使用率,以取得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这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异曲同工的。

 

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再分配,主要是高校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更新教育内容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时时更新教育内容等等措施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并不是份文件或者一次座谈会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在遵循定的教育规律和资源配置原则的前提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在采取任何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时候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要权衡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模式最终审慎地制定出有效的配置方案。

 

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其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前提是在量上要给予保证,其次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资源保证其在质上的优势。在分配过程中需要坚持公平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是平均主义,其追求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

 

其二生态观引导,整体动态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犹如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个涵盖众多因素的、具有自己组织和运转规律的系统。其中包括了相关的子系统如教育资源本身、资源分配者、资源享受者、分配方案等等。这些子系统不可分割它们需要围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种动态的和相对平衡的关系有利于髙等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实现。

 

其三,价值规律作用供求关系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和市场经济中商品配置的过程均以价值规律为前提受供求关系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尽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建设和学生培养的供需协调。及时获取高等教育市场信号得知现有的供求关系状况以及对未来需求的预测。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界限。我们需要清晰地知道这两者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位置和各自的目标它们的实现途径也是不一样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

 

(2)计划调配和市场调控的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仅需要按照高等教育市场来配置资源也需要计划经济模式的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或者是两种方式协调综合后的结合体。计划调配可以在定程度上缓解市场配置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3)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需要借鉴生态观的原理从生态学角度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仅从规模数量层面出发,更需要关注教育资源的组织结构和配置机制的优化。

 

二、多校区大学实现离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的几点建议

 

(一)计划配置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助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关部门应首先了解多校区大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教育资源的需求度做出评估接着制定出相关的配置政策和方案使得教育资源配置在计划中有序地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供求关系等规律,在竞争中、动态中实现供求的相对平衡。再者,要实现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相成的作用,统筹兼顾切不可丟其亦不可厚此薄彼。

 

(二)准确测度和评价高等教育资源在校区间的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国家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是个动态联系的配置体系。我们需要采用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时时监控、评价教育资源在多校区之间的配置情况采取适时可行的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髙效调控以保证教育资源的配置符合既定的目标和质量标准。

 

(三)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资源共享实现相对公平

第9篇: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科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71

“开学养正,育四海英才;耕读至诚,兴九州粮仓”。坐落在我国西南边疆云南省省会昆明的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七十八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农业大学。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在研究生中开展了“云岭”大讲坛、“红土地”大讲堂、“云农名师”讲坛、研究生学术POSTER大赛等,然而,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农科专业、教师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因素,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许多困顿和限制。本文通过对12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分析,试图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农科院校研究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特色校园文化是指以研究生为主体,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大学)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基本形态。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包括校园环境、各种设施、校徽、校服等,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制度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学校的管理目标、行为规范等,是保证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学术氛围及价值观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1.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和对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重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重视校园景观建设”。

2 农科院校研究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中国西部边疆的一所农科院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农业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为了解当前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校园文化建成效,选取了云南农大140名研究生作为调查总体,兼顾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采取问卷调查法开展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从表1中可看出,本次调查覆盖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学习年限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由于三年级主要做论文,很少参与校园文化,而且专业硕士学制只有两年,所以主要调查的是一年级的同学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其次是二年级的同学。

2.1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

通过问卷分析可看到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物质文化建设成效:随着国家和云南省政府不断加强对高校建设的投入,学校建起了新校区,学生宿舍也重新按标准进行了修缮,以及管理设施的电子化均为学校建设与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问卷中,有57.5%的学生认为云南农大的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有了一定提高,这是对学校校园设施建设的肯定。

(2)精神文化建设成效:研究生是学校学术活动的主要受众者,对此,云南农业大学举办了各种有特色的学术讲座,在各种学术讲座中,学生更青睐“红土地”大讲坛,个案百分比达到55.8%,其次是云南农大“名师讲坛”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在“参加过的校内研究生活动”问卷中,15.8%的研究生参加了研究生POSTER大赛;15.8%研究生参加了研究生英语才艺表演;47.5%的研究生参加了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23.3%的研究生参加了环保或其他主题活动;从所占比可看出,研究生更青睐于学术科研活动。学校和研究生处也在不断探索丰富多样,受研究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2.2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15%的研究生认为云南农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效果好,形成了良好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60.8%的研究生认为效果一般;认为成效不明显或没有成效的为24.2%。由此可见,农业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还不够鲜明,未能足够吸引大家。

2.2.1 从物质文化方面看存在的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需要持续投入,而且这种投入的收益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甚至常常是不可准确预期的。在“r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多选)”的问卷中,45.8%的研究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设施不完善;38.3%的研究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经费不足,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阻碍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分析原因,由于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受地方经济、教育可支配资源影响较大,西部边疆经济上投入不足,使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从而也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上充分表明,在建设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需要加强资金投入,从根本上改善校园环境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2.2.2 从精神文化方面看存在的问题

在“是否知道云南农大的校训和大学精神?”的问卷中,仅有26.7%的学生知道并能说出农大校训和精神;47.5%的学生认为作为农大学生应该知道,但说不出来;其余学生不知道或不关心。仅有26.7%的研究生认为云南农大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体现了农大精神。进而在“农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多选)”的问卷中,45%的学生认为是校园文化建设无特色、缺乏新意;20.8%的学生认为是文化建设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48.3%学生认为是校园文化组织不力,需动员各方力量参与;41.7%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以讲座为主,形式单一。由此可见,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存在大学精神危机凸显,应有的精神理想缺失,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匮乏,人文精神不彰,文化品位降低等。

2.2.3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看存在的问题

有70%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应为学生;10.8%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应为教师;21.7%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为学校领导层;2.5%的学生认为是其他。但现实中,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单一,研究生的参与度偏低,大部分同学还未能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3 农科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具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同时应坚持面向“三农”,以“农”为特色。

3.1 通过合理规划,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构建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是高等学校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使用的能蕴含高校师共同价值追求,代表学校精神风貌的物质性载体。针对大部分同学对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满意度偏低的情况,学校应借“迎评促建”的契机,加强校园建设,打造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如校园里的树木挂牌标出树的名称、特征等;校园内增加能突出学校的发展史、对学校有特殊意义的名人石雕、刻上带有文化意义的文字等;校园内花草的品种要多、养护水平要高,要体现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校园内的道路、实习基地等都可以以农业专家、农业术语命名;向人们展示学校的发展及为社会作的贡献。

3.2 通过学术科研来提升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是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以及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形成的制度与规范。在对云南农大研究生的问卷中,学生参加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比例远高于其它活动;同时,仅有不足10%的研究生参加了大学生宣讲团、大学生广播站或校记者站。这说明研究生更注重科研,这和本科生所喜闻乐见校园文化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针对以上情况,应着力打造受研究生欢迎的学术讲座、专业实践和研究课题,并通过制度规范、传承下去。

3.3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校训作为一个学校的灵魂对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在大学校训理念的引导下,不断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培育出高品质的校园精神文化;在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凝练和培育出人文、科学精神,让师生员工理解认同,使之成为校园活动的灵魂。

3.4 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推进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广播等媒介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问卷中,有35%的研究生喜欢网络新媒体这一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或载体,远高于校园建筑、图片等。可见,研究生更乐于接受这种现代的传媒手段。因此,学校应改良校园广播、网络设备,并鼓励师生通过网络、广播交流学习心得,传播思想,发表观点。同时,应立足学校现状,挖掘潜力,不断明确学校特色定位和办学理念,紧密结合“三农”问题,体现“农”的特色。帮助研究生树立学农、爱农、励志务农的思想,通过社会实践、“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优势和智力支持。

4 结语

农科院校研究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学校的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运用网络平台等现代传媒手段,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融入“农”文化,在传承已有特色校园文化的前提下,全面加强研究生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社会培育大批有特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明,王恒.以科W发展观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内涵建设[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