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美学修养的概念精选(九篇)

美学修养的概念

第1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为了使下面的分析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我们在三个国家的高等数学教材中选择了较为通用和有代表性的教材进行比较。法国的《大学数学教程》是在法国各大学中应用较多的一本高等数学教材;美国的《全美经典微积分》则是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微积分教辅读物之一;中国的《高等数学》是在各大高校中普遍使用并受到广泛好评的教科书。因此,选用以上三国的三种教材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为了进行比较,我们选择了两类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一类是高等数学教材中使用最多的关键词,包括极限、导数和微分,对这三个关键词在每本教材中出现的频次进行了详细统计;另一类是典型的修饰词。这一类指的是在严密的科学术语之外的较为通俗的词汇,选取其中较为典型的加以统计,并暂且称其为典型修饰词。前一类词的使用频率可以反映出基本概念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后一类词则可反映出教材的通俗性和语言的灵活程度。在进行后一类词的统计时,我们首先对各教材中所出现的典型修饰词进行了梳理,然后从总体上进行了统计分析,即统计了每本教材中典型修饰词所出现的总的频次,而没有对每一个典型修饰词进行单独统计。

二、从词频统计分析中外教材的写作风格及其启示

(一)统计结果分析

表1中给出了不同教材中除了严密的科学术语之外所出现的一些较为通俗化、生活化的典型修饰词,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和法国的高等数学教材中出现的修饰词的种类和数量都较我国高等数学教材中出现的多,且更为通俗和风趣。图1中美法三国教材修饰词所占的比例示意图从修饰词在教材总字数中所占比例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见图1),美国和法国高数教材中出现的修饰词所占的比例都较我国高数教材的高。特别是法国的《大学数学教程》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因此在教材的写作风格上,国外教材的生动性和幽默性明显高于我国的教材。我国高等数学教材的特点是更加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更多地运用了严密的科学术语,这样可以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更加准确,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敬畏感。但不可避免地使教材严谨有余而生动、趣味不足,容易使原本就较为枯燥的高等数学显得更加的无味,致使简单的知识变得复杂化,难以很好地吸引住学生。法国作为一个浪漫的国度,其高等数学教材在写作风格上不但保持着其传统的幽默与艺术性的特点,还使其内容变得浅显易懂。美国的高等数学教材语言风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国外教材写作风格幽默而不失严谨,这正是我国高等数学教材改革中应该学习借签的地方。图2(a)-(c)分别是法、美、中三本教材中,“极限”、“导数”、“微分”和其它关键词在全文中所占的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的高等数学教材《大学数学教程》中,“极限”一词在全文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5%。教材用很大的篇幅阐述极限的概念,表明法国的高数教材的重点侧重于极限部分。导数和微分的占比分别为15%和5%。在美国高等数学教材《全美经典微积分》中,“极限”与“导数”两个关键词在全文中所占的比例差不多,分别占13%和12%,但是“极限”占比更多一些。其内容的重点也倾向于极限部分。在我国的《高等数学》教材中,“导数”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比为31%,“极限”和“微分”两个词的占比分别为23%和20%,其重点侧重于导数部分。另外,从图2(a)-(c)中还可以看出,就“极限”、“导数”和“微分”三个关键词的占比来看,在美国和法国的教材中,“极限”和“导数”两个关键词的占比均明显大于“微分”一词的占比,重点突出了“极限”的概念。与上面两本教材相比,我国的高等数学教材中,“极限”、“导数”和“微分”三个词的占比相差不是很大,在三个知识点上使用的篇幅较为平均,主次不十分突出。“极限”这一概念是整个微积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概念,从词频统计的结果来看,在法国和美国的教材中,“极限”一词的占比也最高,重点比较突出。

(二)启示

第2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一、内心听觉的涵义

从音乐心理学角度理解,“内心听觉”是指主体“在内心进行的音乐活动”,[3]是主体以音乐审美经验为基础,以外部听觉对客观音乐音响的感知、记忆信息为材料,并与新的音乐客体相结合所产生的音乐意象。它一种类似于实际音响的“声音的构思和造型”,是主体对新的音乐对象的整体性的把握。

内心听觉作为一种内心的音乐活动,具有先导性和创造性。“它不是外部听觉在内心的纯粹复制,在摆脱了外部听觉束缚的同时,音乐内心听觉具备了先导与创造的能力”。[4] 我们知道,画家要画一幅画,必须先在头脑中进行画的构思、布局,包括画的主题、色彩、调子的明暗等。同样,歌唱家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也应先在头脑中想象好歌唱的声音形象,以至于自己仿佛“听”到这个预先设计好的声音形象,并努力使自己演唱的声音与想象中的声音形象相吻合,还要用恰当的声音色彩、力度、音量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王福增老师说:“预先想好了再唱的音乐想象力,使歌唱家仿佛看到了自己要表演的人物的声音,这就叫内心听觉――一种声音的构思和造型”。[5]

内心听觉的作用,在于帮助演唱者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并通过声音概念来指挥和调控歌唱系统的发声机能。其作用的心理过程是,演唱者借助以往的音乐知识、审美经验,以大脑中储存的音乐听觉信息为材料,结合新感知的音乐对象(歌谱),预先在头脑中设计好演唱的声音形象,即听觉音乐意象。这个“音乐意象”包含着声音的色彩、力度、速度和音乐的思想、情感、风格等,是整体性的、先于外化真实音响的“内心的歌唱”。然后,内心听觉通过指导和控制发声机能,使之协调、统一地工作,发出与意象相符合的最优美的、动听的声音,并赋予“声音”鲜活的情感和灵魂。

内心听觉的训练,是建立正确声音概念的必由之路。教学中,发声技巧的训练是对歌唱发声器官、呼吸器官等发声机能的训练。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系列器官分别由不同组别的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等构成,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工作系统”。“系统”必须在准确的、协调统一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工作。这种协调统一,并不是某一组神经或肌肉的独立动作所能完成的。例如,在歌唱中如果过于紧张,歌唱的声音会剧烈抖动、飘忽不定,甚至出现音准和节奏的错误。这是因为紧张致使神经系统过于亢奋甚至紊乱,导致局部的肌肉运动无法协调工作。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气息流动、放松、喉头挡气、打开腔体、声音要圆润等等。这些动作学生做起来很难恰到好处,或夸张、或不足,或相反。因为发声器官及其相关的神经组织不是可以十分精准地随意控制的。况且,老师不可能告诉学生“气息流动、放松、喉头挡气、打开腔体”等动作的标准尺度。只有头脑中有了正确的声音概念,再加以内心听觉的指导,歌唱者的呼吸、发声、共鸣等神经肌肉群才能够相互协调、统一运动,从而达到合适的状态。如此,演唱者便不用刻意去指挥某一呼吸器官或发声器官,也不至于造成局部的神经和肌肉紧张,这时发出的声音就可能是准确的。有了正确的内心听觉和自然放松的状态,发声、呼吸、共鸣等各功能器官就会下意识的协调配合,努力服务于大脑中想象的那个声音形象,发出优美的声音来。

二、内心听觉的培养

内心听觉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积累丰富的音乐感知材料,引导学生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修养,拓宽视野,丰富音乐感知的手段。

1、丰富音乐听觉积累

歌唱艺术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内心听觉的培养,声音概念的建立,有赖于丰富的听觉积累。沈湘老师说:“如何鉴别声音概念?两个字:多听”。[6]

第一,听录音,听名家大师的演唱。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聆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拓宽音乐视野,积累音响素材,丰富音乐记忆,尤其要重视听赏名家、大师的声乐作品演唱录音。对声乐作品的听赏,要仔细深入,反复聆听,给学生恰到好处的讲解、分析和点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以及曲调的风格、特点,充分理解作品歌词的思想和意境;用心去感受、体验歌唱家们的倾情演唱,理解他们运用声音的技巧、风格的把握和情感的表现等,从而丰富学生对各种风格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对歌唱声音的感受力。当学生对某一作品有了充分的感知后,再指导他们模仿歌唱家的演唱状态,想象那美妙的歌声是自己发出来的,并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让它与歌唱家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声音的意象,这是音乐内心听觉的基础。

第二,听内心,听自己演唱。内心听觉的发展,能够促进声音概念的形成,并对声乐的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又促进了学生内心听觉的调整和完善。一般来说,歌唱技能的教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发声基础训练和歌曲演唱教学。科学的发声是歌唱动听的前提和基础,优美的声音是歌唱动听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发声方法训练,如歌唱的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帮助学生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技能。但光有好的声音,并不意味着就能唱好歌,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对歌曲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歌曲的创作动机、手法,歌词的思想内容、情感,音乐的意境、风格特点等等。在演唱之前,引导学生想象和设计好歌唱的声音形象,包括声音色彩、力度、情绪、情感和表现风格等,形成丰满的歌唱听觉意象。然后,以这个意象中的“声音”来指导和调控真正的歌唱发声。教师可以把学生演唱的声音录下来,回放给他们听,指导他们自己分析、比较,研究自己演唱的声音形象与想象中的声音形象是否统一,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暗、声音的张弛、呼吸的缓急和演唱的情感等表现是否恰当。这种“自我听赏”有利于学生对内心听觉的自我调节。

第三,听现场,互相聆听。一般来讲,声乐教学主要采用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协作式的集体课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聆听,能够促进学生内心听觉的发展和完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每个学生先在头脑中设计好歌曲的声音形象,想象用怎样的力度、速度、情绪和感彩去塑造此声音形象。然后,学生逐个登台演唱,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唱完后,大家一起来评析。评析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内心听觉和声音概念,即他人的演唱与自己想象的声音是否相吻合,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提出来大家讨论,有问题一同解决。越是这样,学生内心的听觉感知就越趋丰富,对声音的判断能力和发声机能的控制能力就会逐步加强,最终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

2、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和文化修养

声乐演唱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是对于声乐作品的整体性和创造性的再把握和再表现。但是,“由于表演主体的个性特征、学识修养、受教育程度及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在对表现内容的理解、认识和把握的过程中,自然显示出不同的理解和创造”[7]。现实中,嗓音条件好的歌唱者不计其数,但真正称得上声乐艺术家的并不多。很多演唱者热衷于歌唱技巧的修炼,却拙于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作品无法深入挖掘,导致演唱效果粗糙,缺乏深度和内涵,丧失了演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魅力。所以,内心听觉培养,必须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

歌唱的内心听觉意象是对作品的创造性和整体性的把握,这体现为演唱者必须将先前的音乐知识、审美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歌曲演唱的信息材料与新感知的歌曲内容相互结合,这就意味着“人的听觉感知能力不仅与听觉感知经验相联系,而且同某种特定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知觉经验相关”。[8]换言之,演唱者内心听觉的优劣、声音概念的正确性,与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经验以及音乐理论水平等息息相关。

演唱者对声乐作品准确的内心解读,体现为演唱者在知识和理论上的驾驭能力,即对作品谱面的曲式结构、歌词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关系、歌曲的情感基调等方面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把握能力,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这是准确的、创造性的演唱的前提。“声乐艺术表演过程的创造力,首先来自表演者对作品和概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9]

声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如乐理、和声、曲式和音乐美学等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还可结合音乐欣赏,广泛涉猎音乐史知识,了解不同作曲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等内容,使学生储备大量的音乐作品信息,为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作好准备。另外,要重视丰富的生活体验,提高文化修养,了解和学习其他姊妹艺术的相关知识,如文学、美术、电影等。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赏画,观戏,诵诗等,以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总而言之,在声乐教学中,要坚持内心听觉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有了正确的声音概念,才能自如运用发声的技能技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的艺术表现中,才能使歌唱艺术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注释

[1]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第4页,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2] 俞子正等编,《声乐教学论》第4页,西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

[3] 童道锦,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技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 宋超,《音乐内心听觉原理初论》,《交响》2002年第一期。

[5] 王福增,《声乐教学笔记》第3页,人们音乐出版社,1995年11月。

[6]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第71页。

[7]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第67页,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

[8] 同上,第53页。

第3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中美生物教材 物质跨膜运输 生命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目前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相继在教育领域提出核心素养体系。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3月也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着力推进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4年12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凝练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于课程的前提是确立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生命观念不等同于生物学重要概念,具有跨概念性和上位性,是众多概念的归纳、总结和提炼。因此,在生物学中生命观念就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教材中“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章的知识内容,来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生命观念。

1 探寻两国教材知识内容的差异之处

“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章属于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的内容,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物质的跨膜运输”属于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的第十五章,这个知识在这里只有一个小节的篇幅。下面从两国教材对知识点的设计出发,进一步对比其不同之处,取其精华,以供教育者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1.1 细胞吸水和失水

中国教材通过“问题探讨”栏目,以渗透现象为引,设置问题情境,过渡到本小节的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来介绍水分子进出红细胞的情况,由个别到一般,推广到其他动物细胞。再由一个探究实验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本小节还提供了一则分析资料,通过讨论提供的资料,了解其他物质的运输情况,从而得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其中还穿插了“与生活的联系”栏目,在生活中学习。

美国教材在这一小节的伊始列了章节预览,设有学习目标、知识回顾、关键术语,还提供了制作折叠式学习卡的步骤及使用说明。接着进入知识点的介绍,先提供“渗透”的概念,再以水加糖、浓糖水混稀糖水为例探究控制渗透的因素――浓度梯度,并以此介绍等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的概念,动植物细胞在这三种溶液中发生渗透时水分子的扩散方向。并将水分子在三种溶液中移动以及动植物细胞在三种溶液中变化的示意图并列展示,图文并茂。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两国教材对该知识点的设计有所差别。相比中国教材,美国教材的知识涉及面宽,拓展了等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的概念,并以此为中介,辅助学生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另外,美国教材还凸显出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章节预览”和“折叠式学习卡”栏目有利于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而相比美国教材,中国教材更注重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中国教材先以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活动为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过渡到众多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其中融入了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出假说,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最后介绍大多数人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即生物膜的结构,并提供生物膜结构模型示意图,形象逼真,辅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个近球形的细胞的三维立体细胞膜结构。课后还设置了课外制作专栏,教学生制作生物膜模型。

美国教材在这一小节里没有涉及该知识点。而是把该知识点放在第十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二节“细胞膜”中。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两国教材对该知识点的设计差异明显。相比于美国教材,中国教材对“细胞膜的结构”这一知识点的设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在学生掌握了生物膜的功能后,就将生物膜的结构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该结构的理解,更能引导学生结合生物膜结构来理解其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并且通过“课外制作”栏目,引导学生动手建构模型,效果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佳。

1.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中国教材通过展示人工无蛋白质脂双层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来过渡到本节内容,以蓝墨水滴到清水中的现象引入扩散、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概念,再分别介绍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详细过程,并配有示意图。还设有“与社会的联系”栏目,将知识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

美国教材直接介绍被动运输的概念,并设置了迷你实验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被动运输的课外知识,还详细介绍了两种转运蛋白介导的被动运输;介绍主动运输时也是直接给出概念,讲解主动运输过程,并列表对比了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列举某些单细胞的胞吞胞吐现象来进行概念的介绍。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对这个知识点两国教材的设计区别不大。相比于中国教材,美国教材中多了一些知识的拓展和总结,拓展了转运蛋白和通道蛋白,用表格总结了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相比于美国教材,中国教材虽然缺少知识拓展和总结,但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恚这是值得保留用的。

2 提高学生生命观念素养的几点思考

2.1 注重知识拓展,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念,提高素养水平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应适当拓展知识,辅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两节中,教师可以借鉴美国教材,给学生拓展渗透的含义、高渗、低渗、等渗溶液的概念以及几种被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和主动运输的过程。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杜威也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因此,中国教材中的“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等栏目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和生活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提高生命观念素养水平。

2.2 指导学生建模,自主建构概念,灵活运用知识,提升生命观念素养

生物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课外制作”栏目,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资动手构建生物膜模型。除了建构物理模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这一章时根据所学知识的逻辑关系,绘画概念图,利用概念模型将知识形成系统。生物模型的建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灵活运用知识,提升生命观念素养水平。例如,在学习种群的增长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模型,画出增长曲线来辅助学生理解不同生境下不同种群的增长,从而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能提出一些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措施。

2.3 教师转变观念,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叶圣陶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对学生授之以渔,教学生学,做真正的教育。在“物|跨膜运输”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借鉴美国教材中的折叠式学习卡。这个栏目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相关概念,而这种新奇的做笔记形式也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有助于预习,还方便用来复习。除此之外,美国教材在每章伊始都提供一个网页链接,可以供学生提前预习整章内容,还能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中国现在也兴起了慕课、微课,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供学生预习、复习,还能让学困生反复学习未掌握的知识。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在教学中落实生命观念,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拓展,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构建生物模型,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必备的品格。

参考文献:

[1] 黄翔.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R].重庆市渝中区精一民族小学:陈念仪,2016.71-73

第4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第5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数学素养;科学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67-02

数学的许多理论与方法已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用”。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对大专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数学”是非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除了使学生收获到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收获到让他们终生受益的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具备了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领航的国际学生评测计划(PISA)对数学素养的界定是: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1]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顾沛先生认为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教学赋予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也可以叫数学素质。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中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熟练地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合理地提出数学猜想、数学概念的素养;提出猜想后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从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道路的素养;善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地简化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的素养。[2]

二、培养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与人类文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一直在文化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素养又是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为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培养数学素养还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大多数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并不多,如果他们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数学,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忘掉在学校所学的那些作为知识的数学,包括具体的数学定理、数学公式和解题方法。对此,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不管学生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将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他还说:“对科学工作者来说,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相对的说也是不多的,然而数学的研究精神、数学的发明发现的思想方法、大脑的数学思维训练,却是绝对必要的。”由此可以看到,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最大作用的并非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而是在循序渐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数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这些良好的数学素养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做法

1.重视数学的灵魂——概念和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抓住问题本质的素养

“高等数学”中的很多基本数学概念,如极限、导数、积分和级数等都是从实际应用问题中产生并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的提出和完善过程最能反映抽象思维的过程。而且只有深入分析并透彻理解数学概念才能指导学生将其应用于解决其他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应用能力。如果将教学的重心放到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上,而忽略了真正的灵魂——概念和观念的教学就是本末倒置了。从美国优秀微积分教材中对概念的阐述及美国AP(Advanced Placement)微积分计划中受到启发,对重要概念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例如,在导数概念的引入过程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新颖的例子,让学生体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同时在课外练习中增加很多概念理解型的题目,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导数概念的本质;在引入偏导数和全微分概念的时候,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在一元函数导数和微分的定义基础上进行相应地修改或做一定的变化得到多元函数的类似概念;讲授微分概念时,着重强调以直线段代曲线段、以线性函数代非线性函数的思想。另外,还简单地介绍离散化、随机化、线性化、迭代、逼近、拟合及变量代换等重要的数学方法,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深入学习。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即抓住问题的本质,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抽象的能力,联想的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6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艺术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段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大大增加。因此,从教育规模到对艺术设计观念的理解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设计”这一概念也从最初的“美术”中分离出来了。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属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另一种危机的存在,除了几所专业美术设计院校外,大部分考生美术基础较差,学画的时间不长,也有的考生是改考美术或设计的,在很短的时间内,稍加美术训练就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考之旅。因此,如何对待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些专家认为,艺术设计不同于绘画专业,可以不要求有“超标准”的造型能力,应该减少现有的“基础课”的学时,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专业设计问题。然而在综合院校里的艺术设计专业,面对“先天不足”的学生,基础教育的缩水,不但不能使学生“专业化”,相反使本来就较弱的造型能力退化。在今天,如果我们还一味地追随绘画的基础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合时宜的,这一点我们都十分清楚,但使基础教学缩水也不能说是正确的举动。那么如何对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呢?这是我们应该全面思考的问题。

一、基础课的概念与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上,只要谈到基础课,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素描”“色彩”,的确,这是最典型的“基础课”。然而,现代的观念告诉我们,基础课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除了对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因此,应该从多方面让学生接受良好的艺术基础教育。比如素描课可以做多方面的造型训练,在美国的麻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素描课程里,除了一般的静物、肖像、人体之外,还包括元素素描、用素描来思考、素描的材料与应用、素描与绘画、透视制图、体积素描、用色彩素描、具象与抽象的联系、概念素描、结构素描、从再现到表现、隐喻的素描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原有的纯艺术范围,既训练了造型方法,也增加了很多训练视觉感知和视觉思维的内容。当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但适当借鉴和参考还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基础课的问题。基础课不仅仅是造型上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是整个艺术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从广义上可以这样定义:创作课之前的课程都可以称为“基础课”。进一步还可以把基础部分分为绘画(造型)基础和专业基础。绘画基础课主要是解决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课程,是从绘画专业那里延续过来的,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静物、人物、风景等造型训练,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走向专业、走向成熟。专业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造型能力,进入专业之后与所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基础训练。比如,平面方面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设计、图案设计、计算机操作及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十几年来,由于电脑美术的引入,解放了手绘设计,很多设计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完成。因此,很多学校将绘画基础课程大量缩减,手绘能力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某种情况下,学生可以不懂基本的造型原理及不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就可以直接用计算机来进行“艺术”设计。为此我们不能不担忧。艺术设计是个很边缘的学科,它的设计方向和设计任务都是很宽泛的,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在该设计专业所针对的该学科上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审美上有较高的造诣。否则也就无所谓“艺术设计”了。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在大的范畴上应该是属于“美术”这个大的概念之内的。因此,对美的修养和“较高”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要靠“基础”训练这一点一滴来获得。

三、建立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

现在的教育模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同属于“艺术设计”这一范畴的设计学科,在具体的实践中都有互相影响的可能,有的还会因为社会的需要去跨专业跨学科。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这种情形下,搭建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大学已经提出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要,选修专业课程,而“基础课”的概念也扩展到一个合理的广义概念上来。使学生能够在这段“基础课”学习中,掌握扎实的造型基础或专业基础,在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的审美能力和专业修养。这样的基础教育平台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整合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但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还要同时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这要求我们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做适当合理的调整。把基础课程广义地理解为造型基础、设计思维、专业基础这样三大板块,使造型、思维和设计基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比如,造型基础在训练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同时可以加入创造性概念的练习,在训练造型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造型手段和造型元素的训练和培养。除了设计素描还可以加入带有创造性意味的概念素描,素描上可以从再现到表现,从具象到抽象,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达到艺术设计专业对造型基础的要求,训练学生始终对艺术形式有较敏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设计院校,对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和研究教学,形成自己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能人云亦云。面对今天的市场要求和现状,艺术设计要求更多的是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由此看来注重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造型基础到专业的设计基础教育,都应该面对现状做科学的整合、科学的安排、科学的计划。使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模式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第7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通识教育是以自然科学原理为基础的一个全面广博的自由、博雅教育训练,它可提供多学科的宽广视野,为培养学生重要的认知能力和公民素养提供多方面的基础背景,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核心组成之一,同时通识课程也是通识教育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寻求如何为本科在校学生提供带有自由教育内容组成的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开创的出发点,因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有效地参与到“人类文化的共同体”之中,在任何领域的实践工作中游刃有余,实现职业成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高校要为本科学生提供更为宽泛和高效的文化训练。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历史传统选择开设金融、自然科学史、政治经济与贸易、建筑学基础、绘画及雕刻原理、人文教育、社会科学与西方文化、现代美术评论、营养与健康、逻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来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同时不断规范与提高以上课程的教学及管理质量,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彼此融合,科学与人文气息并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对象不仅掌握数理及其技术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最终实现本科学生正确价值观确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责任。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国内高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历史相对较短,目前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会自然地存在诸多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它还只是“试验田”。目标有待明确,作为指导原则的通识教育理念尚缺少先进性是通识教育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盲目模仿痕迹和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如将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又与专业教育相对立;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主要是停留在教务处汇总、分类各学院提供的选修课程,缺乏高水平的教育理念和系统规划,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对授课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教育不足引起的通识课程备受歧视;通识课程教育教学环境中的管理政策及管理制度保障不健全;通识教育课程尚存在概念不清,将导论课,概论课、技术课和方法课混淆为通识课程,通识课沦落为专业课的附庸,或将通识教育课程等同于全校自由公选课的现象;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太过专业,部分课程又太过浅显,不够深刻,教材选择和课程质量不理想;学生选修原则非从人文、社会发展基础出发,而只考虑专业互补为主,人文精神与与社会科学荡然无存;通识教育占全课程比例的合理性缺乏深入的探讨,其他必修课程比重大,并且考试及种种社会等级考试压力大,学生无精力重视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从而无法客观地对学生对象学习成果进行批判性思维及相应能力的培养;考评办法简单,等同于专业课程考试办法,不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种资源及经费难以保障。尽管通识教育课程二十年实践中的问题种种,但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通识教育传统相对还比较薄弱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嵌入通识教育理念,必定要有一段艰难的道路需要跋涉。

三、国外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经验

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课程是舶来品,其改革要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师。国外通识教育课程各具特色,但都具有教育哲学理念明确且深刻、课程体系规划全面且细致、课程内容丰富且富有深度和互动交流式的通识教育课程授课技巧。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其全部本科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芝加哥大学(Chicago)约占50%,哈佛(Harvard)、斯坦福(Stanford)约占30%~40%,通常最少至20%。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具体选修课程包括美学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全球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名著阅读等,这些课程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哈佛大学为了推动核心课程对保障通识教育的落实,还设置了核心课程委员会。以理工科为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突破性地提出了“整体性”通识教育理念,其主张知识—活动、课内—课外结合。必修课是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的核心形式,包括自然科学的前沿、文学人文、体育课程等共十门课程。该核心课程的小班规模教学方式特别强调每个学生对理智思维训练的参与,同时强调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及思维习惯的形成,强调教学双方间的密切沟通和对科研问题的协作探究。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等美国大学都具有带有鲜明的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尽管学习英美是备受推崇的通识教育途径,但与中国同在亚洲的世界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各具特色。为增强学生的国家与环境自觉性及全球意识,日本东京大学重点建设的两门通识教育课程是环境与能源科学和东亚中的日本与全球社会。韩国首尔大学以培养具有创新头脑及文化能力的知识分子及务实智慧和领导能力的领袖人物为目标开设了社会与思想、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及理解自然等若干跨学科核心通识课程。中国大陆学者主要吸取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经验并本土化。学习国外此类课程的设置模式,准确分析与把握目前国内通识教育发展变化的合理走向及可能的实践路径,但国外通识课程设置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尤为重要。

四、国内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新对策

第8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一、生物学前概念的迁移与矫正

学生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前概念。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的认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的或错误的。前概念的成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正确或错误认识的积累。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从前概念逐步发展到新概念的过程。无论对哪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认知,都有这样的特点,尤其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前概念非常丰富。奥苏贝尔(D.P.Ausubel)的同化论观点对概念的习得作了精辟论述,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新概念的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新概念与头脑中前概念间存在某种类属关系时,若指导者能给予有效引导,使学习者能将新概念与头脑中已有概念间的这种类属关系进行正确链接,将有利于学习者将新概念同化到自己头脑的已有概念体系中,从而习得概念。因此,如何利用前概念进行有效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值得探讨研究。

正确的前概念是学习生物学科学概念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它的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知识和知识结构。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前自己对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和规律已有所了解,如:“向日葵随太阳转”“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能促进对“生长素”概念的理解;“人感到寒冷时会打哆嗦”“一个球向你飞来时,你会接住或躲开它”,这些都能促进对“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概念的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猫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可促进对“遗传与变异”概念的理解。这些已知正确的前概念,一方面有助于迁移到新概念的习得和有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会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障碍,这些错误的前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将影响对生物学概念的同化和顺应,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建构。如学习“植物个体发育”概念前,学生头脑中就有农作物的“春天播种,秋天丰收”的前概念,片面地认为植物的个体发育从种子开始,这就阻碍了学生建构“植物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的科学概念;由于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学生自然形成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前概念,这个错误的前概念阻碍了“呼吸作用”概念的建构。又如,前些时间媒体上猛然间刮起了“吃基因补基因”的风潮,在社会上形成“吃核酸长核酸”的错误前概念。对于这些片面、错误的前概念,必须给予矫正,否则不能建构科学的概念。例如,针对“吃基因补基因”的前概念,可以通过对核酸的消化、代谢、合成的分析,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冲突,让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正确看待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对事物表面现象观察所得到的经验与生物学知识不一致的地方提出来进行反思,找出矛盾所在,经历思想上的冲突和震撼,造成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成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用科学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实现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二、生物学概念的有效建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其《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于客体之上的逻辑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心理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1]概念图的运用能较好地促进生物学概念的有意义的建构,如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时,指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如下图)建构光合作用的概念,不仅能拓展科学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学习科学语言的形式和建构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对概念知识的整合,有利于把握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生物学概念的结构化程度,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大量的研究表明: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概念图策略更适合于科学课程,且生物学上的显著性要大于化学和物理;它可以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的展示

学习生物学的概念,不仅要学习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理论知识,也要学习概念的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生物学概念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的过程。其实学习生物学概念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学习概念的发展史。

(一)学习概念的发展过程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需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建议安排的学习概念发展史有两类。一类是必修或选修课本中以课文形式呈现的史料,如学习“细胞”概念时,要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学习“光合作用”概念时,要求说明光合作用及其对它的认识过程;学习“遗传物质”概念时,要求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学习“生长素”概念时,要求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学习“基因工程”概念时,要求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过程;等等。另一类是建议学生自行搜集的相关资料,如学习“DNA”概念时,建议学生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学习“进化”概念时,要求学生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学习“免疫”概念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除此之外,教材有些专题内容还涉及科学家进行探索的经典实验及资料,如孟德尔定律的发现、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等。

(二)学习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概念的科学知识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生物学概念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概念发展过程不仅有助于了解概念的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理解生物学概念的科学本质。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时,让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发展史: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料;1642年赫尔蒙特(J.vanHelmont)栽培的柳苗试验,证明柳树营养生长物质不是来源于土壤,而与空气和雨水相关;1771年普利斯特利“绿色植物—烛—小鼠”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更新空气;1864年萨克斯“叶片半遮光—碘蒸气”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可能产生淀粉,并需要光;1880年恩吉尔曼“水绵—好氧性细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O[,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场所;上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自H[,2]O。通过概念发展史的学习,学生自然得出光合作用概念的实质,把无机物(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时也清晰地掌握光合作用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及场所。

(三)学习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

英国的“国家科学课程”中对于引入科学概念的解释为:学生应该理解科学概念随着时间而改变、发展的方式,理解这些概念及其应用是如何受社会、精神和文化背景影响的。由此不难看出,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中,不仅记载着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所以学习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掌握生物学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

四、生物学概念负载研究方法的渗透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实验生物学出现以后,研究手段和方法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些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出现,甚至使生物学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如显微镜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分别导致了近代和现代生物学的产生。没有研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就没有生物学今天的巨大发展。所以学习生物科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的概念,还要了解生物学概念所蕴涵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

(一)渗透传统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生物学传统的方法较多,如观察法、调查法、显微镜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解剖法、实验法等,它们不仅是生物学积累事实材料的基本手段,而且是检验假说和理论的重要途径。如学习“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概念时,渗透“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学习“矿质元素”概念时,渗透“土培法”“沙培法”“水培法”;学习“叶绿素”概念时,渗透“层析法”和“光谱法”;学习“动物激素调节”的概念时,渗透临床观察法和动物实验法(如腺体摘除法、腺体移植法、结扎法、注射法、口服法等);学习“种群”概念时,渗透“标志重捕法”。

(二)渗透模型方法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如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2]《标准》很重视模型和模型方法。例如,“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所以,生物学教学中,要结合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不断地渗透模型的方法,这不仅能完善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认知结构,而且能提升思维能力。

(三)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高中生物课程对数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用数学式来定义抽象的生物学概念。《标准》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第二,用数学方法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第三,用统计方法来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变化。统计方法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学习“遗传定律”时,渗透孟德尔是如何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依据统计方法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

(四)渗透系统分析方法

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例如,学习“细胞器”的概念时,要让学生明白每个细胞器都具有一定功能,而且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一般相互联系,但要完成某个具体功能时,细胞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否则就不行。又如,生物膜也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细胞膜、核膜、液泡膜、线粒体模、叶绿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膜等,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具体的功能不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又如“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它们的组成及营养结构组成一个典型的系统。

五、生物学概念蕴涵价值的体现

生物课程中的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观不仅强调对个人价值的判断,更强调对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的判断。在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概念所蕴涵的价值因素,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一)实用价值

生物学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卫生保健以及环保密切相关。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实用价值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今天却被赋予新的意义。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衰老”“生殖、发育”等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目前生物学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技术、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在学习“植物新陈代谢”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在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三农”问题中的重大作用;学习“发酵”概念时,让学生了解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利用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干扰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二)科学人文价值

人们常说,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带头科学,这一方面指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指生物科学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生物学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渗透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能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酶”的概念时,让学生了解有关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成就,同时,还可以讲解其中一些科学家不畏艰难、不畏权威,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而且能激发学生形成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美育价值

第9篇:美学修养的概念范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 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揉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 1993 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