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美学素养课程范文

美学素养课程全文(5篇)

美学素养课程

第1篇:美学素养课程范文

关键词:美术学科素养资源开发课程设计

一、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方向建构美术研学的课程理念

尹少淳在《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中明确指出,未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学,其常态可能是主题单元式的。如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融合,目前国内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项目式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案例还比较少。笔者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综合艺术教育的理念,找到了“项目式+主题式+单元式”课程设计的结合点:以研学的方式,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研学课程实践案例。

二、从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角度探索具有创新实践意义的美术研学课程

读城记是基于小学美术学科素养视角而构建的“历史、人文、艺术”多维研学校本课程。本课程是根据2014年3月由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与《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广东省教育厅等12厅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结合笔者2017学年主持的南海区课题“‘读城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项目式主题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结合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学科实施教学内容的需要开发设计的综合性美术校本研学课程。该课程通过在行走中学习历史、人文、艺术的课程特色为切入点,借助艺术表现与艺术创生的理论依据,通过PBL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实施,让学生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应用有效关联,同时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意实践核心素养。

三、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课程目标

其一,形成美术学科校本研学课程读城记(读本地区本省、读省外国内、读国际)等多条研学课程线路。其二,形成每条研学线路的研学课程目标、内容、指导流程、操作实施、课程教学案例、过程记录、宣传整理、跟踪管理、安全保障的机制。其三,形成研学课程的研究论文报告、研学手册、文创产品。其四,在全校乃至镇街、市区范围组织研学成果展览,推出一套校本研学的指导教材。

四、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涵义与内容

1.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要义与主题读城记课程中的“读”不仅是阅读,而且演绎为用眼睛、用脚步、用味觉、用创造与记录品读和感受,如读艺术、读历史、读生活、读社会。“城”可以理解为人们居住的城乡、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城一物”作为地方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有着丰富的美术学科资源,而且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传承,非常适合作为跨学科学习的载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与课程生成空间,易于学生接受,并能激发教师对于课程设计研究的兴趣。“记”,即记录,包括游记、行记、画记。作为一个开放的学习项目,本课程借鉴手账的形式,让每名学生用册页形式记录整个学习过程、创作思路等,并创作自己的“教材”,呈现完整的学习档案。

2.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相关研学线路的制订校本课程读城记基于教学策略与课题引领确立了以美学为切入点,对中国历史、人文、艺术进行项目式研学主题归纳。研学线路实现“三个3”策略递进式发展:第一个“3”是分三个年龄段(中年级、高年级、国际部);第二个“3”是分三个区域(读本地区本省、读省外国内、读国际);第三个“3”是分阶段(短期、中期、长期)逐步对不同地区的历史、人文、艺术进行多领域的探索性研学实践,针对传统文化艺术、民俗风土人情、自然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城市(社区)生活、交通、发展变迁、创新(高科技)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名城、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多元的主题式项目研学探究。根据课程开设的时间设计不同板块的研学路线。如,利用每周二、周四下午4:15至5:30的美术校本课程时间,在研学课前,开展主题预习、资料收集、自主学习、美术欣赏等内容的学习;在研学课后,输出美术作品、文创产品等学习成果;利用周五下午和周末的时间开展学校附近短途的研学主题课程学习;利用夏令营的方式进行长途的研学课程学习。具体板块如下。第一板块线路以本地区、本省就近原则为研学范围(如南海、佛山、广州、本省周边)。学生可通过集体步行、家长拼车接送、按指定路线集体乘坐交通工具等多种方式到达研学地点展开研学。本阶段适合小学中低年段的学生在短期或周六、日进行实践。第一板块拟定12条线路供每学期选择。如:学校为起点—佛山祖庙(佛山博物馆、民间工艺社、岭南天地);学校为起点—西樵山(南海博物馆、康有为故居、黄飞鸿故居、松塘村);学校为起点—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山纪念堂、广府文化、珠江新城、广州塔、广州大剧院);等等。第二板块以省外国内的线路为研学范围。本线路结合学校特色项目的需求,整合家长、社会的资源,联动培训机构、旅游公司、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开展各种文化艺术研学之旅。本线路适合高年级的学生作中长期的研学体验。第二板块拟定10条线路供每学期选择(为期10天)。第三板块以国际线路为研学范围。针对学校的国际教育,特定为国际部设立国际研学旅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他国文化的内涵,以走国际的形式实地体验、开阔视野。本线路通过与外国的学校及教育机构结对,形成长期有效的多方交流。第三板块拟定10条线路供每学期选择(为期10天),以世界艺术之都为研学线路。

五、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实施策略

1.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教学思路研学课程主要分为研前课程、研中课程和研后课程。研前课程要为研中课程和研后课程的完成奠定基础;研中课程为任务驱动式的课程,以任务为线索,可以设计过程性评价,保证学生逐步深入地研学。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需要以研学基地和研学资源为基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验,通过各种工具和产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内动力。研学结束之后,教师需要通过成品产出让学生体会到研学课程的价值。研后课程是研中课程的延伸和深入,可以是跨学科的辩论课程、演示课程、汇报课程等。

2.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研究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6月—2017年10月):研学课程组的教师通过文献研究和思维碰撞,确定课程内容开展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思路,该课程的项目研究内容供学生选课,并从选课的学生中选拔50名学生成立实验班参与本课程的开发、学习及反馈,建立学生及家长微信群,进行问卷调查(前测),了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方法、品质,了解家长对课程的理解和期望。第二阶段(以学校所在地罗村——“孝德湖”为主题开展美术项目式主题学习的探索尝试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完成以“孝德湖”为切入口的“读罗村”身边之城的小专题的学习,总结、反思开展美术项目式主题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第三阶段(以“读佛山”为大主题开展美术研学应用与推广阶段: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上阶段的基础上,开展主题内容更丰富的“读佛山”项目主题课程。经过上阶段的学习,学生在资料搜集、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上积累了相关的能力,教师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本可用于记录整个学习过程的手账,让学生根据学习主题进行项目主题的规划和分组。教师在这一过程要加强观察、记录与指导。第四阶段(拓展应用阶段:2018年6月—2018年11月):指导学生整理前期的学习作品,并把其中的成果转化成文创产品,撰写设计说明,展示和推广成果,参与学校的义卖,建立文创产品微店,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可以与社会产生连接、互动并回馈社会的成品。第五阶段(2018年11月—2020年8月):通过对前4个阶段的分析与总结,将经验与成果拓展推广,深化至国内、国际的两大板块。

3.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评价策略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标准与方式方法会直接影响课程的走势。研学课程应搭建层次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的评价应贯穿研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评价的内容包括研学作业的完成、研学成果的展示、研学过程的分享、研学成果的物化率等,既有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又有小组互评和小组总结,以给予学生建议并加以优化。针对教师的评价则侧重研学活动的设计、学校课程能否有机融合、课程活动是否目的明确、活动是否生动有效等。

六、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的成效与影响

读城记美术研学课程很好地结合了当下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式教学策略、项目式学习以及研学方式的优势,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加深他们在美术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获取美术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能促使教师形成创造性地策划、组织和管理教学的教学领导力,帮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型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美术观察,2017(4).

[2]尹少淳.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融入“大概念”.美术,2018(7).

[3]冯国健.凝练教学思维:打通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以中小学美术学科为例.基础教育课程,2019(9).

第2篇:美学素养课程范文

【关键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美术学(师范)专业;产出导向;教学策略

前言

美术学(师范)作为当下高校美术学科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美术教育从业者。从近些年毕业生的大体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不仅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美术师资培育的主阵地,还发挥着为社会美术教育机构培养美术师资的重要作用。因此,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基础美术教育人才培养与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语境当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无法忽视的核心概念,关系到新时代的学生是否能运用美术的方式、运用综合的方式来解决美术以及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关注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发展及实际生活能力构建的关照。要培养中学生的相关素养和能力,则首先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而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相关教学观念和能力的形成则受到作为中小学基础教育美术师资培育的主阵地的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的直接影响。因此,开展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专业课程教学成为了对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为基础美术教育及社会美术教育服务的必然要求。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和内涵

核心素养的概念最早于1997年由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提出,之后欧美等国也相继提及。2016年9月,我国公布了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发展全面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1]。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标志着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开始转入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元年”。教育部高中美术课标组据此提炼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大美术核心素养。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中提出的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同样适用于义务教育美术教育,只是要根据义务教育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2]。“图像识读”指的是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的对图像的观看、识别与解读。“美术表现”是指运用一定的媒介材料、技术和美术语言来创造图像。“审美判断”是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事物进行感知、判断、评价与表达。“创意实践”是指再创新意识的主导下想和做的行为。“文化理解”则主要指的是基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根据五大核心素养的涵义,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主要针对的是美术学科,对美术作品的识别和运用美术技能进行美术表现。后三者则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本学科,更是具有跨学科融合的特征。五大核心素养并没有高低先后之分,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割开来。例如图像识读可以作为美术表现的先决能力,美术表现得技能方式方法通常又是审美判断的依据之一,而文化理解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的行为,完善审美判断的标准,助力创意实践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其一方面是前四类核心素养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其它核心素养的最终追求。

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美术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分析

作为中小学基础教育美术师资培育的主阵地,为了提高服务基础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势在必行,而具体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达成这样的目标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明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的目的何在。关于这一点,尹少淳教授在相关的论著中已有准确的论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就是要在现实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3]。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当下的课程教学现状,我认为要行之有效地开展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要在基本教学导向的统领下,抓住几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策略。

(一)明确基本教学导向

开展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要明确其基本的导向——产出导向。“产出导向”近年来在美术学师范专业认证当中被作为核心词汇提出来,实际上是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当中的“产出导向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迁移而来。该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认为教育应该关注“教育产出”,而非“教育输出”,即教育应带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需要学到什么,而并非主要关注教师教了什么。根据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看来,由于为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师资是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的主要任务,因此其专业课程教学势必要符合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的要求。针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要求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应在具备扎实的美术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和要求,掌握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教育教学观念的要求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美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应使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建立起明确的观念,认识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培养学生的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的教育情怀。

(二)把握基本教学策略

要做好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学工作,除了明确产出导向的基本教学理念,还需要把握住教学活动中几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策略。

1.强化学科本体,夯实基础能力

任何学科教育都是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的。学科本体指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教育功能则是该学科对人的心智和身体的良性影响[4]。美术教育的学科本体指的就是美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所有美术教育行为的基本内容和载体,任何忽视学科本体的美术教育行为均是无根之水。在前文中,我们已对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进行了简单的层次分析,而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和发展,都是以对美术学科本体不同程度的掌握为先决条件的。因此,虽然开展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美术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应从根本上坚持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使本专业学生符合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的要求,遵循与专业美术教育有所区别的教育方式方法,但并不意味着美术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就不需要深入扎实的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反的是,对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也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当中“图形识读”和“美术表现”两者最为契合,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美术视野和创造思维,在走上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工作。

2.提倡问题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教育需要基于问题式学习[5]。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似新非新的教学策略。说其“新”,是相对于过去乃至当下高校课堂教学当中常见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而言,此类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根据现成书本教材与自我经验来决定要教的什么以及学生该接受的是什么。说其“不新”,是因为在当下的教育语境当中,早已有诸如“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这样的教学行为模式。而无论是“探究性学习”或是“自主性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哪一种,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教学行为开展之前或开展之初,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精心设计一个或多个有针对性地问题,为学生地研究性学习活动营造合适地学习情境,运用这样地教学策略无疑更容易调动学生地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探索新的知识,形成思考和研究的学习习惯。而对美术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要养成问题式学习的习惯,具备这样的学习能力,并且应该牢固形成问题式学习的观念,并将这样的观念贯彻到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当中,在工作当中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使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得到良性的教育和影响。无疑,核心素养本位的问题式教学当中的这些“好问题”会给美术教学活动带来极大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美术创新的眼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索能力,与核心素养当中“创意实践”有多方面的吻合。

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扎根生活

如果仔细观察当下中小学基础美术教学的内容,例如中小学美术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是中小学基础美术教学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感知、判断、评价与表达,已然已经成为当下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关注实际生活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好处,其一可以使美术课堂教学因为现实生活的丰富性而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其二是能够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更为形象而清晰的理解,能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效性,其三是能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发掘现实生活当中的艺术美。教学扎根生活,这也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创意实践”有着共同之处。美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当贯彻教学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当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以便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主动地践行这样的教学策略。

4.改进教学方式,关注能力发展

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是任何学科教学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美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亦不外如是。那么就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多种多样的个人能力。这种能力绝不局限于专业的美术识别和表现能力,还应该包括专业的美术问题意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而上述的这些能力往往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难以得到锻炼,这就需要在课程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不同的能力,运用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以上这些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多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5.转变教学思维,树立文化观念传统的美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思维往往都是异常强调对美术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甚至不少教师产生自己“能画画就能教美术”的错误观点。严格来说,并非每一位美术教育从业者都可以成为画家或书法家这样的人物,其核心的素质也并非就是能进行绘画创作或书法创作,而最难得的应该是形成良好的美术视野和美术文化观念。这种美术的文化观念是很深刻的,它一定是超乎于实际的美术技能和美术作品之上的,是对美术内涵、发展、意义和价值等等问题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这种美术的文化观念又是广泛的,它不仅包含本国、本民族的美术文化,更可以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各种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美术文化。基于对不同美术文化的理解,我们才有可能深刻理解何为美术、不同的美术为何有不同的模样等各种问题,也才能够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以及对本国、本民族美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也正符合义务教育和普高阶段美术课程标准当中所提到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我看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当中“文化理解”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将文化观念的常态化宣传作为基本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们理清美术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使他们用这种文化观念去指导自己的美术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

三、结语

第3篇:美学素养课程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媒介素养课程的意义

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在其文化批评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率先倡导媒介素养,最初目的是对抗由电影普及所造成的流行文化对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冲击。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提出媒介素养的定义,即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回应能力[1]。社会生活逐渐被媒介所影响和形塑,人的观点和行为潜移默化地被媒介所引导和影响,在经历了大众传媒的繁荣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生活翻天覆地的改造后,媒介化的生存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需求。根据微博校园《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显示,有86%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开始使用手机上网[2],不同于传统的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的需求,大学生群体高度卷入手机的使用中,是名副其实的“手机人”,大学生群体不仅作为信息传播的“受众”,还同时具备创新体验者、扩散引领者和主力应用者这三重身份,他们是中国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成长历程与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几乎同步,在每天占据大学生6—8小时的媒介使用时间中,提升自我并不是其主要目的,说明大学生群体缺少有效使用媒介、让媒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自觉与意识,甚至因为不恰当的接触和使用产生各种媒介病症,因此,大学生群体亟待需要专业的指导,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人群。

二、媒介素养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一)媒介素养课程的内涵从世界范围看,由学校教育为媒介素养赋能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国外在学校开设的专门性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从保护主义、干涉主义再到开放主义的基本理念的变迁,理论范式构建从单一走向多元,且本土化特色明显[3]。各国均重视媒介课程建设。媒介素养课程,就是教育学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的课程。通过课程帮助学生通过媒介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媒介所进行观察、收集、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保持逻辑的清晰和观点的清晰,形成批判性思维;通过媒介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培养,让媒介成为其学习和研究中的一个实用的工具。

(二)媒介素养课程的外延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根据在课程体系设置的分布和功能上不同,主要呈现三种模式,即独立模式、综合模式、渗透模式。其中,独立模式分布于新闻传播学或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或针对其他需求比较强烈的群体,例如记者、政府工作者等;综合模式是以一些通识性课程为主要载体;渗透模式指在学生的一般课程中渗透不少于一定时长的媒介素养内容。美国于1990年制订媒介素养的课程标准,并将媒介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儿童、初中、高中、成人。日本的做法是将媒介素养知识渗透到“综合教育”课程中[4]。在我国,高校中的媒介素养课程多为具有一定专业性的通识课程,其外延包括媒介使用动机的引导,使用方法的培训,使用技巧的传授,以及信息评判能力的提高,部分高校扩大至新闻传播学所开设的媒介概述性的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媒介概论、媒介伦理、社会调查与分析、大数据分析等课程纳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体系中。

三、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思路

随着数字化和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学习者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教学方式由原有的单一课堂传授转向“混合”是必然的,一是纵观媒介素养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多注重课堂实施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项目制的媒介研究,倡导学生在使用媒介完成问题探究中获得媒介知识和能力。例如,英国电影协会发挥专长,与大学教育、媒介与文化领域专业结合,提供的课程内容知识与技能并重,以真实的项目驱动技能演练。二是鉴于中国的大学生群体正在高卷入度的体验新媒体的各种应用,他们的媒介行为以场景、兴趣、动机为导向,而媒介素养课程本身的课程目标本身就包含对媒介的理解和使用,这种状态为媒介素养课程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提供了天然情境。因此,采用融合线上线下结合、课堂教学、项目驱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国际教学研究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学习理论的变化,即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学习者从信息加工者到知识经验的建构者,从关注信息的输入、存储、提取、应用到新旧经验在主动的活动中双向互动,当下探讨媒介素养的混合性教学模式,并不是将传统的教学录制成网课搬到线上,这只是“传统课堂+互联网”,而是要以互联网思维整合线上和线下的媒介素养教学和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让学习者在参与式传播中建构知识,这才是“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在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上,课程选择可支持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例如超星学习通手机应用客户端、雨课堂微信小程序、智慧树应用客户端等,这些平台是集教学内容与管理、课堂教学、在线教学交互、在线教学评价、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发展性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5]。其次,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上,本着可重用、易获取、易更新、易管理、适应不同学习者需要以及可跨平台使用的原则,课程录制标准化的网络课程,能够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以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为教学视频单元,既能组合成为个性化学习包,又能满足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再次,在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上,建设包括视频、音频、动画、图形/图像、文本等复合型的多媒体教学课程资源微课件,主要有内容呈现和讲解型的教育资源,教学评价的试题、试卷等资源,和用于扩展学习内容范围的文献目录索引。最后,在教学活动的策划和设计上,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究问题,教师需建构学习环境用以探究性问题解决、协作式问题解决、分组探讨、教师在线答疑、自测自练、考勤和评判等。

(二)线上线下教学的实施《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群体以场景、兴趣、动机为导向串联起所有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媒介素养教育不可能脱离大学生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而进行,因此,围绕手机的使用场景、大学生对信息的兴趣和使用媒介的动机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实施的设计,按照需求确认、兴趣唤起、思维训练、知识强化、社交分享、能力习得的步骤路径,引导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建构媒介素养知识第一步,需求确认—为选课学生进行分类和指导,要求学生参加媒介敏感度测试,确认目标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主要兴趣领域和素养弱项。第二步,兴趣唤起—试学相关视频单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步,思维训练—根据前期测试结果,为学生组合以短视频和微视频为代表的内容单元,配发个性化学习包、匹配不同的在线答疑教师等。通过预习视频单元,在线讲解、答疑、讨论,案例教学等训练学生的触媒思维。第四步,知识强化—为课后学习部分,围绕讲义、测试、复习、作业等强化手段,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第五步,社交分享—要求学生坚持分享打卡,增强课程的开放性,通过社群讨论实现在线微格教学,构建自主学习小组。第六步,能力习得—指导学生通过媒体接触、项目模拟、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基于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学生的内容生产与教师的内容生产形成UGC+PGC(即用户生产内容和专业生产内容)的联动,成为课程资源的有力补充。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媒介素养课程考核评价本身是课程评价的需要,亦是大学生了解媒介、使用媒介的一种途径,以媒介化的评价方式体现从关注考试到关注成长,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量化评价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转变。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是新媒体环境下以“可储存”“可反思”“可发展”为特点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在媒介素养课的实践中,这种过程性和形成性的评价依据主要来源于线上和线下两个环节,包括使用交互式教学的线下课堂产生的出勤率、课堂弹幕、课堂测试、抢答问题等过程数据;而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环节中产生了浏览课程资源、主题讨论交流中的发言次数和发言内容、小组作业、组内互评评价、投稿次数、作业和自测的成绩、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学习笔记本中的内容等过程性数据。

四、媒介素养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从规制主义走向开放主义,以互联网技术整合教育资源,以互联网思维改革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在线上和线下两种不同的场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媒介素养课程改革关键涉及观念、模式、方法、内容和角色的转变。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观念的变革是活动改革的内驱力,要在深刻理解“互联网+”这个命题之下,教学观念从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加强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是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更是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将学习者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角色,并在探究反映现实世界中结构不良的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问题解决策略,掌握学科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或推理技能,这包括问题解决、元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等,帮助学生成为具备独立的、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的学习者。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哈吉斯(Haggis)认为,需要新的方式来构思高等教育的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开放的、能够广泛接触资源的终身学习者。[6]教学方法从传统授课向案例教学法的转变,是将教学作为认知参与与情绪参与的有机统一。大学的意义不在于靠记忆得来知识,而是靠思维产生知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中学习,为参与案例评述和讨论提供了机会,帮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型学习者,使学习进入高层次的水平。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将经典理论与学生亲身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可抽取的知识点为内容单元,以兴趣—思维—知识—能力的价值链串联知识点案例、教师讲授、在线讨论、综合性案例研究、实践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等组块,按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内容定制。

(五)各方主体的角色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二次传播者转变为真实性、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教师在进行领悟、设计、实施的过程中,目的并不是课程文本,而是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文本只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工具。其次是学生角色的转变: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成积极的学习者,学生在实践中确定与问题相关的知识需求,自发地寻找相关学习资源,应用媒介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毕玉.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新闻界,2008,(01):32-35.

[2]艾瑞网.《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全面摸底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EB/OL].

[3]大卫•帕金翰,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73-79.

[4]人民网.传媒视线:青少年畅游网络“花花世界”需补上媒介素养课[EB/OL].

[5]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第4篇:美学素养课程范文

关键词:素养特效;制作;影视;视觉

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影视特效制作课程是影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影视特效人才培养目标需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影视特效制作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特效人才。信息素养、视觉素养、创新思维和美学素养的培养是研究影视特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点。

一、影视特效行业人才的需求

《狮子王》入围2020年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影片中,环境与动物都是特效构成的。制作团队将拍摄真人电影时惯用的技巧,熟练地用于这部纯视觉特效电影里。影视特效制作有技术性强的特点,能够让影视作品更有趣味性和可视性。毫无疑问,数字时代,对于电影来说,影视特效制作人员的作用举足轻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企业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随着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内对影视特效制作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但是,我国电影行业从业者对电影特效的认识处于较为模糊阶段。大部分创作者及特效制作人员对特效的制作工艺流程不了解,观念上没有转变。影视特效制作人才不仅需要精通艺术,还需要掌握先进技术,这样才能适应行业需求。目前,国内影视特效制作岗位的薪资待遇虽然较高,但是工作量大,熬夜加班是常事,工作压力也极大。企业希望能够招聘到直接胜任工作的人才,而不是重新培养人才,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也可降低企业被作为跳板的高风险。因此,高校影视特效制作课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不断提升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特效制作人才。

二、影视特效制作专业课程概况

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特效制作是后期工作的重点。影视特效制作专业课程是众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影视艺术类实践课程体系的核心课。影视特效制作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综合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影视制作技术、传统美术等;它在影视后期制作、动画制作、电视栏目包装、游戏制作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数码摄像、采集、合成等技术,能独立编辑视频、音频,熟练运用软件的特技效果,掌握各种数据压缩方法和输出方法。实践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视觉素养、创新思维和美学素养。具备较好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工具,并且能探求与影视特效作品有关的信息,创造性地制作特效。利用软件工具实现特效制作的操作是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良好的视觉素养能够较好得将电影叙事的意义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在视觉感官上获取极大的享受。创新思维能够使影片实现全新的视听语言风格形式和表现手法,使特效作品锦上添花。艺术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根据自己的审美心理去接受影像和信息。因此,信息素养、视觉素养、创新思维和美学素养的培养是对影视特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

三、影视特效制作专业课程素养构成

1.信息素养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备信息素养,就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1]信息数据字化不仅改变了人的生活生产,还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思考方式。很多艺术家可以在数字化提供的虚拟世界里随心所欲地创作符合自己审美趣味与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高科技时代,很多行业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电影艺术的发展必然伴随技术的革新,影视艺术创作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当前,科幻电影中的画面完全可由计算机生成,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通过特效技术可制作彻底颠覆现实的画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软件工具实现特效制作的操作也越来越简单。因此,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对影视特效制作专业课程的技术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生需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各种信息工具,如AE、Maya、3DSMAX等特效工具软件,能够了解并使用,乐于把这些工具软件作为基本的影视特效制作手段。学习软件,需熟悉软件的定位和应用。例如,AE软件主要定位在视频合成与特效制作两个方面。相较于PS,虽有同样的图层概念,但实质上是做动态合成。3D图层概念和相机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随着AE版本的更新迭代,有不同的脚本、常用的表达式和插件。特别是表达式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相关编程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解决关键帧较难实现的特效,提高效率控制参数变化,通常会使用代码,去实现参数的计算和转移。另外,函数在表达式中的应用也是常见的。例如,制作往返或波动的特效,会使用math类的三角函数。这些表达式函数,要求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比较灵活应用。具备较好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工具,并且能探求与影视特效作品有关的信息,创造性地制作特效。[2]在现下这个高科技时代,无论做什么都逃不开技术的支持。艺术的发展必然伴随技术的革新,艺术创作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2.视觉素养

在读图时代背景下,视频素养的高低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情趣有很大影响;因此,它也是大众的基本素养。影视特效能够很好地通过视觉思维或视觉交流将电影叙事的意义传达给观众。作为影视特效制作人员,则需要把对剧本阅读理解转化成视觉直观。影视特效的展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真实复原,即利用特效手段真实还原客观世界。例如,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我们看到泰坦尼克号庞大的身躯缓缓离开港口,船上和港口上的人挥手致意。画面中的港口建筑物、飞鸟、云及天空等都是后期通过云计算机合成的。船上的人也是通过抠像添加上去的,船是通过模型及后期制作合成完成的。由此,使观众在视觉感官上获取了极大的享受。法国理论家让·米特里认为,人的感知是电影审美的最初端。电影需先完成画面的真实感,然后才是表意功能。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要求特效制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视觉素养。影视特效展现的另一种类型则是创作新画面。[3]利用计算机成像技术,在制作画面时不需要参照现实中存在的物体,可以随意地生成影像,发挥主观创作意识制作逼真的影像。例如,《阿凡达》中的纳美人,是潘多拉星球中的一种身高3米的高级智慧生物,它真实得让人无法怀疑。它是利用动作捕捉仪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制作完成的。这种带有创造性的角色,对影视特效制作人员的视觉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创新思维

电影是一种表现艺术。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电影传统的叙事方式,重构了时空关系,使电影创作具有更广阔的空间。一部好的影视特效作品,不是简单的视觉元素的堆积,而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特效制作离不开对艺术的准确把握,好的创意和设计则能使特效作品锦上添花。[4]影视特效更是让之前受技术或各类条件限制而无法拍摄的题材剧本搬上了大屏幕。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影片中非现实的场景,是对数字特效应用的最直观的有创意的方法。例如,《泰坦尼克号》中豪华的头等舱休息室场景,引擎室里巨大的力臂上下摆动,工人在工作的繁忙的景象;《阿甘正传》中阿甘与当时已故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握手的画面等。通过特效技术还可以实现全新的视听语言风格形式和表现手法。例如,纪录片《书简阅中国》,以阅读古人的书信,挖掘书信中的人物故事和历史细节,剖解时代背景。这部作品在整体设计和视听呈现上展开了创新探索,以特效的形式讲传统文化,是一种极具现代感的创新形式。例如,片中古人读信的段落采取立体化的视角,呈现古人在信纸上活动,体现了强烈的历史穿越感。片头以昏黄的色调展现漫天黄沙下历史尘封的厚重感,体现了创作者借书简表达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在制作形式上,运用了微缩景观、二维特效动画、游戏界面等,以现代的视角重新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塑造得更加鲜活立体。[5]因此,在影视特效制作专业课程中应该大量增加创意思维方面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6]

4.美学素养

在人们的生活中,审美心理是具有普遍的意义。[7]人们会不自觉地对目光所及事物进行审美式的观察。艺术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当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心理去接受影像和信息。电影以图像信息和声光电等影像语言,调动观众的感知器官,带来审美和心灵上的愉悦。当前,存在一个“过分炫技”的现象,出现了以技术分析代替审美观念分析的“风潮”,这样使某些艺术形式让人无法接受理解,造成艺术审美维度的逐渐消失。[10]因此,学习影视特效制作学习者,除了注重学习技术,还要注重感性理解,提升美学素养。审美教育是对人进行感知方面的教育,是技术学习的补充。在传统的电影特效中,观众更注重“真实”的审美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表达形式与技术手段也变得更加高效。通过数字技术对声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电影艺术不断升级。因此,影视特效制作需结合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从色彩、体积、透视、解剖、构图与比例等方面,吸取传统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和参考标准,进行数字化设计。[8]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将美学思维融入教学内容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后期制作综合能力。在分析影片场景设计和分镜画面设计时,对美学思维进行重点讲解。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从技术和艺术两个维度理解影视后期制作,结合影片的类型、主题、意境等内容裁剪编辑精华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感染观众,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逐步融入影视世界。坚持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各项技能。[9]影视作品美学思维教学,色彩是至关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彩色类型影片对色彩制作的要求更多。例如,201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影片《银翼杀手2049》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科技感十足的色彩搭配给观众感观的冲击力非常大。在课程拉片过程中,则可以通过色彩的教学提升学生对美学的理解。

四、结语

第5篇:美学素养课程范文

【关键词】钢琴艺术;课程教学;美学观念;培养路径

引言

针对钢琴课程的学习而言,与其他科目的学习有所区别。钢琴课程在整个教学当中更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进行培养,而且在钢琴艺术课程教学当中对教育者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教育者自身就应当具备非常高素养的美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其自身当中感受到美学观念的重要性。由此,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钢琴课程教学中对美学观念的培养路径研究”,希望通过全面的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美学观念的培养,促使其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钢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课程教学枯燥

对钢琴课程教学而言,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现实特点,教育教学者在现实课程教学当中也会忽视整个钢琴课程教学当中的情感特点。对音乐发展本身来说,就是极具情感化的内容,钢琴作为一件乐器,则是需要通过弹奏之后才能够展现出一定的情感内涵、思想。[1]但是,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对钢琴音乐独有的情感,进而导致学生在现实学习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恍惚的感觉,难以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进而影响了整个钢琴课程后期的教学与发展。而之所以会导致这一情况出现,大多是教育教学者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这就导致整个课程教学相对比较枯燥,学生难以在这一环境和教学模式之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甚至还会觉得整个钢琴课程学习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2]例如:经常在课程教学中出现支离破碎的情况,导致趣味性课程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二)教育教学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针对目前钢琴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许多教育者在现实的课程教学当中自身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3],而且在课程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原则,在课程当中往往喜欢即兴发挥,但是这样一种“即兴发挥”[4]往往没能够通过前期的全面考虑与深思之后,导致整个课程教学的时间上有所浪费,而且这也不利于学生在其技能上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在针对曲子进行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经常性的会导致其所表现出来的难点不够突出,这就导致学生在现实学习过程当中难以进行有效把控。[5]许多教育者在后期的钢琴课程教学当中,不按照特定模式展开教学,这样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导致钢琴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难以在整个课程学习当中找到一定的学习情绪,进而很难了解钢琴课程当中的重点,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除此之外,教育者在后期的学生作业布置过程当中,同样缺乏针对性,并且每一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认知水平也有所不同,导致钢琴基础水平缺乏差异性,不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课程教学与现实运用相互脱节

在现实的钢琴课程教学当中,许多教育者会手把手的展开教育,后期的演奏过程当中,再针对性地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讲解,并且进一步指导学生有侧重性的予以练习,而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更多的还是针对动手的技巧进行反复的练习。[6]而这样一种课程教育教学发展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钢琴演奏技巧虽然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但是整个钢琴后期的演奏效果却缺乏生机性,缺乏情感与活力,不仅不能够让其自身处于一种享受的学习环境之下,同时也不能够让听众在后期处于一种陶醉的学习状态。[7]也正是由于钢琴课程教育教学以及现实的运用难以有效的进行匹配,才会导致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以及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除此之外,现实的工作需求以及课程教育教学效果没能够很好的匹配,许多学生在经历多年的学校学习和生活之后,难以运用自身所学到的一些钢琴技能对生活当中、岗位上的难题进行处理,进而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二、钢琴课程教学中融入美学观念的必要性

(一)深入了解创作者意识形态,促进钢琴审美功能的拓展

对课程教育者而言,钢琴课程教学当中对美学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运用,主要是将其聚焦在学生综合修养、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注重去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自身对“美”的深入诠释与深入了解,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得到更全面的提升。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后期的钢琴训练当中以及钢琴演奏过程当中,会对钢琴的演奏技巧予以把握,对演奏心理进行全面掌控,对演奏作品进行全面分析与理解等,这些都需要将现实的课程教育教学与美学理念有着更加紧密的练习。[8]目前,在钢琴演奏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实践”,也只有自身登上了整个钢琴舞台之后,才能够全方位的去检验自身,将自身与演奏之间有效的联系起来,将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有效的联系起来。如何在后期的钢琴演奏过程当中为钢琴欣赏者提供全方位的审美享受,如何通过创造者所表达的美学思维更有效的呈现在欣赏者面前,这些往往是钢琴演奏中最具基础性的内容,也是最为主要的功能体现。这也从另一方面充分展现出钢琴演奏其本身就是一种“音乐美学”,或者可以说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功能是一种外在的表现。[9]针对外界的钢琴欣赏者来说,钢琴演奏也仅仅只是其审美中的一个对象,或者说是审美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且通过这样的一个目标进一步对创作者创作的思想以及意识形态予以了解,并且将演奏者、演奏、欣赏者全面联系起来,充分对美学感念予以诠释,并对审美功能进行拓展。[10]

(二)促进学生心灵、思想得到全面提升

美学思想主要伴随着钢琴演奏的迅猛发展而得到不断的提升,在进一步针对音乐审美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过程当中,也会衍生出许多特殊的美学原理以及相应的美学依据。据相关数据分析,有关音乐美学这一理念,主要是在18世纪由德国著名的音乐家所提出的理念,这也是立足于音乐艺术这样一个总的高度之上来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的规律以及本质特点进行分析,所形成的一种基础性的理论体系,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就逐渐形成较为独立性的科学理论内容。由此,在钢琴的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将美学原则、美学规律融入其中,则能够不断优化钢琴教学的内容,在这当中,技术表现为美学特点提供了全方面的手段,审美修为也为后期的钢琴演奏赋予了全新的艺术享受。这就如同在整个课程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出演奏者独有的表现技巧,虽然其整体演奏往往是华丽而又热烈的,却总是让人感觉整个课程非常的单调,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整个演奏过程当中缺乏“美学”理念。对钢琴演奏而言,其自身就是和美相关联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展现音乐创作作品当中最“美”的优良品质,是整个音乐学当中最具价值的内涵所在。钢琴艺术演奏过程当中也融含了非常丰富的审美艺术表现内涵,其既能够为欣赏者提供最美妙的视听效果,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提升,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三、钢琴课程教学中对美学观念培养的主要路径

(一)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

首先,教育教学者可以通过运用课后的时间或者是转变上课地点等方式,通过观看钢琴音乐会进行观摩来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效能,进而塑造其美学观念。其次,对教育教学者来说,可以在课程教育教学中融入全新的现代化媒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将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融入其中,进而全方位的调动学生自身的视觉、听觉等能力,优化学生自身欣赏“美”这一能力。钢琴艺术表现与舞蹈表现有所区别,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获取一定的美感效果。这对许多刚接触钢琴艺术的学生而言往往比较抽象,由此,在后期钢琴课程教学美学观念培养就变得更加的困难。教育教学者则需要调动学生自身的多感官进一步提升学生美学观念,例如触觉、视觉以及听觉等,新媒体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除针对钢琴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产生兴趣,能够在后期积极、主动的对钢琴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例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优势,让其更自信,引导学生在相关场合能够积极表现自己的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促进其获得良好的艺术美学观念。

(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者的审美素养以及教学能力

对钢琴教育者来说,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教学水平以及综合素养。钢琴专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审美水平往往与教育者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音乐鉴赏能力有着很大的联系,由此,对教育者来说,应当不断从其自身发展入手,不断更新并且提升自身的美学理念、教学技巧、艺术修养,才能够真正在后期的钢琴课程教育教学当中将“美”传达给学生。对教学者来说,还应当将美学理念放在课程教学的核心位置,进而重点对其展开教学,不断激发学生自身对美的创造,达到与美学相互融合的最终目的。另外,作为钢琴教育者还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就目前钢琴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过程,教育者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并且汲取更为先进的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与优秀教育教学者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与此同时,教育者还应当充分意识到新型材料出现以及对钢琴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选择,优化后期的音乐审美培养,促使每一个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方法都能够在钢琴教育当中得到充分运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三)将培养“美”与实践有效融合

在现当代的钢琴课程教学当中,钢琴学校教育大多是针对理论进行讲解。早期,我国的钢琴课程教学重点就是针对学生的手指技能、弹奏的技巧进行表现,而针对钢琴演奏过程当中的“美学”体会少之又少,这样一种钢琴课程教学大多与学生音乐学习的本质有所偏离。就近些年的发展来看,课程教学不断完善,音乐课程教学也趋于一种多样化的发展阶段,普通的音乐在此时也得到了不断的革新与发展,就目前的钢琴课程教学而言,应当不断加强与实践相融合,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和美学理念有效融合,促进学生深化钢琴理念与情感观念上的学习。对教育教学者来说,则需要从多个角度归纳并且分析目前钢琴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通过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创新指导,促进学生在钢琴课程当中能够掌握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并且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融合,不断提升自身对钢琴艺术的理解,解决在钢琴课程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演奏能力的全面提升。将美学与实践相互融合,为整个钢琴课程教学提供了更为全新的创新理念,也能够进一步提升钢琴课程的教育教学整体效果。同时也为钢琴课程教育教学的发展指明方向。每一位教育者在其教育理念上都会有所不同,简单的针对审美性与实践性并列往往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探索审美性与实践性之间的有效融合与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