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美学素养提升范文

美学素养提升全文(5篇)

美学素养提升

第1篇:美学素养提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生活;审美

最近,教育部宣布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提升审美素养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要求。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通过生活化阅读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评价作品。高中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特别明显。下面我来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审美素养的几点策略。

一、理论知识准备

了解一些生活化阅读及与美学相关的基本理论。

(一)生活化理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启示。它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并且热爱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陶行知全面学习了杜威老师的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亲身实践,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实践美学理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强调实践论。他的实践美学理论把实践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劳动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我国当代的实践美学主要是指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构建起来的美学学说。王国维先生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二、选择生活化与审美元素兼具的阅读文本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推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同时又尊重学生个体生活的差异,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趣味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数据,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兼顾生活化与审美元素。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可与课内教材文本内容同步。比如在教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时,推荐学生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观赏经典影视剧《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眼睛来展现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从《红楼梦》中寻找更多展现出来的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拓展补充,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物命运和环境间联系的思考。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还可与课内文本体裁样式同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一个板块“向青春举杯”中选择了一系列现当代诗歌,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戴望舒的《雨巷》等,教师在教这一板块时,推荐中国现当代诗歌主要流派的代表作,例如朦胧诗派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现代派戴望舒的《寻梦者》,新月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学生通过大量诵读现当代诗歌,感受诗歌的审美趣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联系时事、新闻、综艺影视等生活中的热点,进行课外的拓展。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之美

语言文字源于生活。正是因为生活中交流、记录等的需要,人类发明了文字,开启了文明的新篇章。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语言文字的力量震动天地。由教育部制订的新课标中这样定义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时令特点,在校园内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场景,9月,丰收节挖花生;10月,红薯节挖红薯;12月“红楼梦”舞台剧大汇演;1月,小寒后的第二天,“萝卜节”,拔完萝卜吃饺子。我校还为学生提供生活化基础上的课外阅读拓展的体验机会,例如:秀出东南、闱中归来、注鼎仪式、余光耀中、红楼梦节等等。比如在2017年3月,学校组织刚刚考完“小高考”的高二学生参加“秀出东南,从此启航”活动。从老校区步行来到新校区,一路阳光春意,学生通过新旧校区的比较,体会着老校区百年历史的厚重,憧憬新校区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内心向往和依恋交织,碰撞出丰富的情感。四、借助写作走向深远我们努力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养成热爱生活,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好习惯。那么是不是只要爱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呢?当然不是,还得阅读,还得形成语言文字,即写成文章。“秀出东南,从此起航”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提笔写下感言,有的谈前往路上的情景,“听啊!从泓园里冲出响遏行云的歌声。鸟儿在盘龙柱上驻足,鱼儿从波纹中探出,路旁的行人放慢了脚步,他们侧耳倾听,聆听着从泓园里飘扬而出的歌声,聆听着青春的喜悦,聆听着花季的阳光。”“迎春桥上,视野蓦地开阔。望海楼上的螭吻临眺远方,……天地之间,一只鸥鸟飞过,携带着学子们的思绪,飞向远方。”有的表达对老校区的留恋:“我们匆匆走过东校门,就像匆匆走过我们在泓园的韶华青春,总感觉在泓园的时光还很漫长,能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记住她俏丽的模样。可转瞬之间,我们就要离开了,踏上那条绿荫浓郁的小路,一步一步离她远去,留给她一个孤绝而落寞的背影……”“夏日东城河”“秋日五巷”游走读写系列活动中,学生们纷纷前往“东城河”“五巷”,游走,形成真实的感悟。高一(6)班的冉文杰写下《夕阳下的东城河》:“夏日入暮时分的东城河是暖和、闪亮的。落日继续滚落了下来,几乎要跌入大河。大桥上无数金光洒在睡着,被风儿吹动了,水中那无数金闪闪的黄线扭动着,盘绕着,缠成一片……四周的昆虫宛如一个个演奏家,隐藏在黑幕后唱着一首首曲子,编织着东城河的夏夜之梦。”他按照时间顺序,调动多种感官写下自己的独特体验。葛为同学写夏日午后的东城河:“夏日午后,再次漫步在东城河边,水面波光粼粼,突然,一只水鸟轻点了河面,一圈一圈的圆晕荡漾开去。渐渐地,夜幕降临,林间的蟋蟀、树梢的鸣蝉、成群的小飞虫,都热闹起来。纳凉的人们在河边笑着侃着,好不自在!”她抓住夏日午后东城河周围的小生命,写出了勃勃生机。陈星韫秋日来到五巷:“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来到秋日的五巷。往昔不熟悉地形的人,进入五条巷,转来转去,常迷路不得出,如入‘八阵图’中,故泰州有‘进了五时巷,如吃昏迷汤’的谚语。我虽然没有迷路,却也‘如吃昏迷汤’。进入古巷,恍惚之间,我已回到了明清时期……”她干脆穿越到明清时期,想象了五巷时期的一段古典幽梦式生活,令人回味。以上就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审美素养的几点策略,我们从基础理论入门,逐步推荐阅读、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到诉诸笔端,进行生活化写作,让高中生去感受美,记录美,进而热爱美,亲近美。

参考文献:

[1]宋斌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第23卷(01期):120—122.

[2][美]约翰•杜威著.王程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44.

第2篇:美学素养提升范文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一般侧重于对信息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以及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2]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仍然重视不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社会运行中还是处于亚空白状态。

(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滞后

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展至今20多年,期间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人们使用新媒介的需求不断上升,人们运用大众传播技术获取、传播信息,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已成为了个人的基础性社会活动。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为适应社会人才发展需要,高校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但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于新媒介快速发展的趋势,没有把媒介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体系之中,制约了学生适应时展的需要。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国家战略,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亟待加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系统完整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缺失

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形成教育体系,纳入全民教育的范畴。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程,在于引导、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媒介,缺乏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合理系统的媒介教育体系。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大学生广泛接触媒介,而且不容忽视的是,青少年儿童作为新媒体主要消费群体,有年轻化的趋势。据调查,当前公民开始接触媒介的年龄一般开始在7岁左右,即小学年龄阶段,已形成了自身的媒介使用习惯。大学阶段才开展相关教育对他们思维中已经成形的根深蒂固的媒介观冲击力不大,而且在一些中小城市则几乎没有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课程,或者在高校各专业的现有课程体系中未见媒介传播的基本理论、运作模式、管理体制及相应的法规政策(新闻报道、信息安全、版权、网络管理)等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踪影,在课堂教学内容里未见融入有关新媒介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即使已经开设了与媒介素养教育有关的课程,也是以公选课的形式而非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教育,系统完整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并未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媒介素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还未做好准备迎接泛媒体时代的挑战。

二、泛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

引导大学生正确读懂媒体,正确使用媒体,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认识、识别、取舍、使用和传播、制作媒介信息,这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社会素养。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

随着教育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战略部署,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把媒介素养纳入全民教育体系,构建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引导不同学龄层次的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媒介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技术与素养的综合性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二)以课程为依托,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法学等学科领域,高校要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各类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外,探索形成比较系统的、适应大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笔者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法律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如何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法律课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公民意识培育的各个环节中来进行过一些研究和探索。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以及科学理性、自律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在“商法”课程教学中,结合商主体、商行为等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商主体意识、行为规范意识、权利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由此在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一种自主自律的主体价值取向和提升其自主权和行使权利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现代泛媒体社会中作为一名高素质的公民主动利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挑战和改造现存社会中不合理现象。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介优势,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行使自己的信息安全、言论自由、监督建议权等,积极献言献策,同网络中的违法行为做斗争。多一些思考与冷静,少一些盲从与狂热,崇尚理性与批判精神,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意志的能够进行主观能动地认识与批判的公民,促进大学生通过参与媒介达成参与和谐社会建构,推进社会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目标。

(三)构建大学生利用新媒介的实践平台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介资源作为大学生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阵地与平台,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第二课堂上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学生主体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耳濡目染、得到熏陶和启迪,自觉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取向。只要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就会激起大学生积极参与和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情。例如,高校可考虑成立一家新媒体中心,真正由学生负责学校微博群、微信群、学校官方贴吧、手机报等新媒体的运营管理。这样的举措既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建设管理,筑牢网络宣传阵地,拓展师生与学校领导、各二级部门的沟通渠道,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也为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积极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再如,高校可利用大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活动、各级各类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微博、微信、QQ平台,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环节,注重校园新媒体个性化发展,组织学生参与校报院刊的编辑、电台节目的录制和微电影的制作,采用微博大赛、微电影大赛、海报大赛等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方式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其中。在这样的校园媒介传播氛围中,大学生逐渐由单纯的媒介信息受众转变为媒介信息的创造者及传播者,大学生由此获取媒介的第一手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良好的媒介观。

(四)培育良好的媒介环境,引导泛媒体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意识

大众传媒应加强责任意识,参与到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中,充分发挥其正确的引导作用。大众传媒本身在信息传播上具备先天优势,传播信息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决定了它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地的作用。所以大众传媒应成为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的信息沟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对信息进行分级、筛选、核实鉴别,制作、传播真实有效及健康文明的媒介信息,杜绝色情信息、暴力信息、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甚至危害社会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信息等负面信息,把宣传新媒介素养基础知识渗透到各信息传播平台之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增强人们的认知认同。注重精神楷模的宣传和报道,坚持公正评价、客观报道的立场,对不良行为予以谴责,充分弘扬社会正气,提高教育实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五)依靠家庭力量,建设媒介素养教育的辅助阵地

第3篇:美学素养提升范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师;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美育教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美术教师是中学“非主流”学科的教师,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素养,就将美术学科带入边缘化的境地。反过来说,如果美术教师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很高,他在行为举止上就能树立师范,成为学生喜爱美术的理由。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几点问题:

1.美术教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美术教师没有深入进行专业创作的经验;还有一部分教师在专业学习期间,没有系统学习美术史,或者是对艺术史没有深入研究。

2.美术学科在学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校还存在课时被主科占用的现象。

3.满负荷运转教学,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半自觉地忽略“深挖”教材,这也打击了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养成了教师自学的惰性。

4.美术教学是审美教育,作为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先天不足已经掣肘了教学的能力,后天再不“添加养料”,更是无力提高教学质量。久而久之,教师在教学上的责任感就不断降低,失去了美育的初心。新时代提出的“工匠精神”,是踏踏实实完成一件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耐心、专注与坚持,更是专业与敬业。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要专其所长,更要回归审美的初心“本真”,积累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从这些文化领域的滋养中获取启示和灵感,借鉴创作方法和手段。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方法及成果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的课题由两个研究内容展开。

1.以生活美学带入,增加生活艺术情趣为出发点,提升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由第一点研究内容,我们在校内开设了系列校本课程,其中《走近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封印”》一课校本课程衔接美术大纲欣赏课与艺术实践课内容中八年级教材《篆刻印章》及《版画创作》。以下我们就本课举例,将具体操作过程进行叙述:本课使用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篆刻印章》《黑白版画》与校本教材《走近博物馆》,两者结合,将课本中的知识带入实际生活,贴近时代。(1)课前资料准备:“美术史”相关书籍;“世界史与中国史”相关书籍;“世界各大博物馆”相关书籍与视频观看app;“中国印章演变发展史”相关资料;“印章字体设计”相关资料;“版画制作方法与流程”;“拓印的方法与流程”。(2)课前材料准备:学生每人一套(橡皮章2.5㎝*2.5㎝方形柱体,5㎝直径圆形柱体,木刻篆刻刀一套,拓印8开宣纸一本,8开木刻板一块);教师准备:示范用篆刻刀一套,拓印工具一套。(3)课前文史资料的准备过程:根据前期《走近博物馆》系列校本课程讲授经验,我们在备课中加入了博物馆为引线,由博物馆中的古代印石入手讲解,收集各方资料寻找对应美术作品进行讲解。有作品提供实证增加了讲解的现场感与亲切感,学生们将来有机会亲眼见到原作时,体会也更深刻。(4)将《博物馆里的“封印”》衔接到下一课《篆刻印章》,我们设置了印章制作的内容是“姓名章”“藏书章”“闲章”,三者选其一。这是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来设置的,确保每个学生都愿意动手进行艺术体验。我们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尺寸刻制“名章”或者“藏书章”,可以用在藏书或者书画作品上;可以刻制字画闲章,形成有个性的“笺纸”。这样制作出的作品古香古色,有文人雅趣,也进一步巩固所学,提升艺术素养。通过篆刻“名章”与“笺纸”图案的简单练习,我们将课程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黑白版画》一课。(5)教师在本课的收获:在课程资料准备过程中,我对印章的发展史做了深入的了解,同时,因为阅读资料涉及到中国美术史,附带也学习了中国美术史中与印章相关的典故。我深知备课的知识储备量越多,课堂就越自由。这种“自由”体现在师生的互动上,学生的提问教师总能给予有内容的回应,从而带动良性循环,拓展出有趣的话题,学生就更专注于课堂,紧跟教师上课的节奏。

2.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拓展知识面,再融会贯通,用浅显的方式反哺学生由浅显教材深入研究,深挖,外延,至己力所不达止,回顾总结,再以浅显之语教会学生,这如同点穴高手一击即中,水到渠成。由第二点研究内容,我们在校内开设了系列校本课程《走近博物馆》,包括《罗浮宫的镇馆之宝》《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与中国遗珍》《大都会博物馆之“大器”》《走进博物馆——美的探索》。在《走近博物馆》系列校本课程中,我们结合“中外美术史”“人类文明发展史”“文物鉴赏”“宗教”“书法史”“宋代美学大观”“唐代艺术成就”“中国篆刻发展史”“篆刻技法”“版画技法”“西方美术流派发展”“西方古典音乐派别”等多学科知识与多媒体资料潜心研读,精心筛选,为课程打造尽量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我们就七年级的校本课程《走进博物馆——美的探索》进行课程实践的叙述。(1)在七年级的欣赏课《走进博物馆——美的探索》中,我们将七下教材中关于西方美术作品欣赏的作品进行整理,发现作品的介绍比较零散,没有按照西方美术发展史的主线梳理。这样没有脉络的欣赏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混乱发展的时间线,不容易正确了解西方美术史,记忆不深刻。我们对七、八年级教材中涉及的绝大部分西方美术作品进行筛选,重新按照发展的时间线进行梳理。沿着西方美术史发展轨迹依次呈现:从公元前的古罗马,古希腊黄金时代审美准则开始,以西方文明起源带入美术课堂,从孩子们小时看的希腊神话故事入手来讲解文明与艺术。单就开端的文明起源与黄金时代课程内容,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大量储备相关知识,比如《希腊神话故事》《罗马神话故事》《西方文明史》《西方美术史》等书籍都要通读,甚至阅读延展到了《大英博物馆》《耶路撒冷三千年》等涉及文物、宗教等与文明发展相关的领域。

第4篇:美学素养提升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乡土教材;人文素养培养

1乡土教材的人文教育价值

美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1]。美术是一门人文课程,可以唤起学生内心崇尚美、追求美的愿望,满足学生精神方面的需要。美术教育承载了认识人类文明和强化审美意识的重要使命。美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通过学习建立美术与自身情感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获得以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和交流情感的能力,展示美好愿景,陶冶性情、健全人格;另一方面,提高审美情趣,更加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增强尊重生命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艺术提倡展现正义、朴实、诚实等高贵的品质,保持人们纯洁的心灵,这正是美术教育的本质。美术的教育作用从来就不局限于美术作品本身,因为这些作品早已融入了画家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传达了画家的理想和愿望。从这一点来说,美术是一种语言形式,通过直观的形象表达,将道德观念和真理完美地融合,寄育人作用于无形之中。在国外,早已提出这样的观念,即艺术教育具有培养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兼备的人才的功能。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具备这种功能,即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强化艺术意识,增加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升华生活的意义,提升生活质量。“利导则两美可以相得,强合则两贤必至相阨。”[2]如何将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已成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乡土教材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立足于本土,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体现了地方特色,展现了民风民俗,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3]。在强调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背景下,现代美术教育中合理选用乡土教材,通过乡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必然趋势。

2利用乡土教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1渗透情感教育

在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着力开发教育资源,触及学生的内心情感,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获得无尽美术创作灵感的大门。永恒而深刻的情感可以缔造伟大的美术作品。人的情感体验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则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如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景、生活的美好,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就是抒发生活情感的一种具体表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4]因此,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室内,应该走出教室,走向山间田野,走进生活。充分地利用乡土教材中的自然资源,让学生观察自然,品味生活,接受艺术的熏陶。对自然多一份热爱,对生活多一份感悟,对作品就会多一份理解。美丽的田野,葱茏的山林,多种多样的素材和自然质朴的生活,可以让学生迸发更多的创作灵感,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士人情,培养保护、有效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不同形式的写生,如风景写生、静物写生等,利用线条、色彩、空间、明暗等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美术的意义和作用,增强人文情怀。山林田垄、繁花野草、家禽家畜等也是美术教学中可以触动学生内心情感的重要内容。这些生活化的乡土素材,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素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感悟这一方水土最真实的美,并在一系列的观察、分析、比较中领悟美术创作的精髓,从而深深地爱上脚下这片土地,真诚地、艺术地表现这一方水土的美,流露自己对这一方水土的眷恋。自然资源中一些看似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品”,有时恰是最好的素材。创作者深入生活,融入情感,在人文、情感的交汇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经过巧妙的构思和制作,那些“废品”就可以变身为工艺美术品。收集这些随处可得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如树叶、小草、小花等,进行工艺制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它们的质朴美与艺术美,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形中达到人文熏陶的目的。在手工制作时,首先,让学生在自然资源中寻找创作材料,如田野中的泥土、小石片,农家常见的秸秆、家禽羽毛,以及黄豆、绿豆、红豆等农产品。然后,构思题材、画出草图,进行工艺制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与乡土文化进行触及心灵的交流,无形中实现了情感的升华,实现了对美更深入的认识,实现了艺术品内在价值的提升。

2.2寻求精神力量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没有文化的引领,美术创作无法成为真正的艺术。在乡土教材中,传统民居、文化建筑等已成为美术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这些建筑记载了重大的历史事件,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将这些资源引入美术教学,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环境特点、建筑美感、人文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地写生,品味古今建筑的变化,了解科技的进步、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增进对家乡的感情,并从中获得精神力量。在乡土教材中,民间文化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民间文化扎根于民间,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学生接触的机会和内容比较多,熟知度更高。挖掘乡土教材所涉及内容的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及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提升人文素养。传统节日是乡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节日期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民俗活动,亲身感受民间美术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对学校美术教育有益的补充。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以吃元宵、赏花灯为主要形式的“元宵节”,以包粽子、赛龙舟为主要形式的“端午节”,以吃月饼、赏月为主要形式的“中秋节”,以贴春联、放鞭炮、团圆饭为主要形式的“春节”等,都是极好的教育资源,学生置身其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气氛,了解更多的民俗知识,激发对民间文化的兴趣,获得更多的创作力量。

2.3升华对美的感受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之心、鉴赏之力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引导学生感知各种色彩、线条“美”的表现,把客观、抽象的美转化为主观、具体的事物,把握丰富多变的色彩、线条的形式美和内涵美。在乡土教材中,名家画作也是唤起学生内心共鸣、培养审美情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优秀画作,学生具体认知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发至内心地感受美、欣赏美、审视美,启迪智慧,抒发情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的动力也会有所增加[6]。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增加我国著名国画大师作品赏析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国画大师的作品及其生平故事,在课堂上交流。欣赏这些以祖国的自然万物为主题的画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近乡土文化,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触发内心的感悟,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珍爱情感。乡土文化还包含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木雕、面人、编织、花灯等。乡土文化是激发民间艺术创作灵感的沃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观察和参与这些民间艺术的创作,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能扩展他们的美学视野,间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如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剪纸艺术”的内容,组织学生向民间艺人学习具体的剪纸方法,了解剪纸文化,并积极实践。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多角度的美和美的多种表现形式,在生活中学习美和创造美。

3实践意义

教学中,笔者经常和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走进乡村,踏进植物园、动物园。在乡村写生时,鸡、鸭、鹅、牛、羊等动物有时也会闯进画面来凑“热闹”,而这恰巧给学生提供了最佳的素材、最美的画面,让他们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感更强。手工课上,学生会带来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材料,有泥土、秸秆,有家禽,甚至连锅铲、盆、烟袋等都带来了,从他们手中出来的艺术品也让人大开眼界,有碉堡,有城墙,有老汉吸烟……虽然这些作品在造型上准确度稍有欠缺,但是他们的想象力让人不得不叹服。有一次,笔者带了一筐萝卜,放在讲桌上,学生一片惊呼,以为是请他们吃的。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画萝卜,并以萝卜为奖品,奖励的标准为作品中的萝卜形状准确、色彩丰富。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精神抖擞,跃跃欲试,竞相开“画”。作品中的萝卜栩栩如生、生机盎然。透过作品,可以看到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感受学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看着他们品尝清脆、甘甜、多汁的萝卜时幸福的微笑,笔者也倍感幸福。

4结束语

开发和利用乡土教材,对于丰富美术教学资源、优化美术课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现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不断地开发乡土资源,充实乡土教材。

参考文献:

[1]吴芸.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4):81-82.

[2]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96.

[3]韩宏飚.乡土文化在美术活动课程中的应用[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6):45-46.

[4]曾祥宇.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16.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8.

第5篇:美学素养提升范文

[关键词]美育;高职;职业素养

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年6月及2019年1月,国务院又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始全面部署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蓝图,将职业教育现代化列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高职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支持。在新形势下,更好回应就业市场需求无疑成了高职教育的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也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美育被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块。通过美育教育来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进而提升就业力水平是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目标与途径。

一、美育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1795年德国诗人、哲学家、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对西方美育理论进行了研究,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主编的《教育大辞书》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美育教育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而笔者认为的美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辅车相依“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与德育是同一层次并列的两个教育基本方面。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和墨子主张的“务善则美”都道出了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渗透的。

(二)美育教育非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交叉,但是美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它包含了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等诸多方面,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技能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审美素质提升,实现美育教育具体实施的重要环节。美育教育与情感教育是相互融合的,情感是美育的中心,美育教育的目标实现是基于情感的中心介质在个体上得以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认知、意识等媒介也同样在美育教育中发挥着作用。

(三)美育教育包含审美、立美和创美三个内容把学生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对于“美”的对象的感受来进行教育培养,使其具有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美育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把学生作为客体从心灵、形体、语言、行为等方面进行教育塑造,使其自身成为“美”的个体是美育教育中的立美教育;而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美的创造力,使学生能运用美的规律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美的创造,培养学生成为创造美的主体是美育教育中的创美教育。

二、美育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职业素养通常被理解为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那么美育教育对职业素养有何影响?两者间有何关系呢?

(一)美育与职业思想职业思想即职业信仰,是在完成职业行为过程中个体自发产生的克服种种困难障碍的内在驱动精神力量,这种驱动力将对行为的选择产生导向作用,是一种价值坐标。马斯洛认为职业的最本质价值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因为“对于这些人,专业……是终极价值的一种载体,一个工具或一种化身。”“这些任务是受到热爱的(是内投射的),因为它们体现了这些价值。即,最终所爱的是这些价值而不是工作本身。”追求美成了个体体现职业行为内在价值的动力,而美育的培养无疑可以增强这种动力的实现。另外,情感的支持也可以促进职业思想的形成,艺术美的教育可以陶冶个体的情感,情感的陶冶是美育的重要职责,美育赋予了个体审美的动力和能力,促进了个体真善美人格的形成,推动着个体职业思想的形成。

(二)美育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结果衡量着个体职业道德的水平。内因决定外在行为,道德需要作为内因是体现出来的外在道德行为的心理驱动力,“道德需要是道德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是道德主体渴望完善自己、完善人生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它从性质上说是社会性需要,从层次上来说是发展性需要”由此可见,职业道德需要的程度越高,职业道德行为也越容易发生,而职业道德需要是个体内在价值需要的体现。美育教育既是通过培养学生审视美的审美能力、追求美的立美情趣、创造美的创美意识使学生在美和善的感知、体验和实践中受熏陶和教育,不断增强内在价值需要进而自我接受和认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内化和付诸职业道德行为。

(三)美育与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学生需要经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来获得职业技能,但这不仅仅表示只是对个体进行简单的技术灌输,个体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受到美育教育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也就推动了职业技能整体上的获得和提升。学生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各个感官需要不断协作交流,从而提升个体整体的思维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例如空间、图像、定位、记忆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的掌握,在个体大脑中快速还原相关技术操作过程,能使个体的技能动作准确、到位,从而提高掌握技能的效率。另外,“真正地有兴趣和喜爱”,是个体学习职业技能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能够达到“乐学”的状态在职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愉悦感从而发挥最佳的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感觉器官是感受兴趣的触角,感觉器官敏锐则兴趣会增加,感觉器官迟钝则兴趣会减退。感觉器官的敏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兴趣的产生,而美育正是可以让学生在审美、立美、创美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官敏感性,进而增强了学习兴趣内在驱动了职业技能的高效获得。

三、美育教育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营造美育教育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战略地位,学习贯彻关于学校美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开展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树立教师自身的美育意识,创设美的课堂,以美的教学境界设计、讲授每一堂课,营造美育教育环境。优化渲染校园环境,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广泛开展各类艺术活动,通过组建社团经常开展广泛的学生文化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音乐会、展览会、各类艺术比赛活动、文化活动周等全校性美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积极参与审美、立美、创美的实践中。

(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创新美育形式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高层次实用人才。美育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之一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培育符合就业市场的高技能专门应用人才。美育教育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做到多样化。将课程教学的各个因素转化成具有审美品质或审美价值的对象。将各种美育素材综合运用和把握,通过融合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来实现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进而达到教学内容形象美。与此同时,辅以教学形式的多样美,以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契合,使学生能更充分地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创新各类隐性课堂。隐性渗透和无形内化相对显性教育以间接地方式将学生置于预先设定好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达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教育目的。在全媒体兴起的今天,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把握传播媒介的掌控和引领,净化疏导大众传媒与网络,将美育内容不断丰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最大限度地丰富美育的转变形式、扩展时效,提高教育效果。

(三)完善评价考核机制,规范美育教育用好评价指挥棒,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美育教学进行评价,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立足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对教学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判断。借鉴情景评价的方式从学生审视美、确立美、创造美的能力和表现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全面深入实施学生职业素质测评制度,将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素质档案。将美育工作及效果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结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而瞬息变化的市场需求,社会发展对就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高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技术教育,使得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够全面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这就使得加强美育教育显得十分迫切。美育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育德.西方美育思想简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207.

[2]唐钺,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3]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