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精选(九篇)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1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建筑领域;重要性

一、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需求问题。由于在初始阶段,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往往不仅不能直接显现,并且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在许多企业里,它就成了“软需求”。特别是在现阶段,传统管理模式还有效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往往会成为一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还有的企业将其视作一项单纯技术工作,让少数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闭门造车、听其自然。

(二)对信息化理解存在误区。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具备了较好的硬件条件,但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主要是用来打字、算工资。虽然很多企业逐步开始了办公自动化(即OA系统)的进程。问题是,一些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一是应用面不广,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施工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施工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其次是应用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肤浅的日常工作文件数字化的层面上。再者就是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位、部门、条线之间各自为阵,形成“信息孤岛”林立。据了解,仅在一个建筑企业中,使用的各种管理软件不下数十种。这些软件之间缺乏集成和沟通,一是重复开发、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②信息定义彼此独立。信息定义与采集过程彼此独立,信息的一致性无法保证,造成数据失真。③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原本集成连贯的企业完整流程被分割开来,一方数据库的变化无法触发另一方同步变化,管理层看到的永远是业务流程中不完整的部分。这些使得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实现电子商务、远程管理、决策支持成为空谈。

二、在建筑企业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来看可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用现代手段实现人力、资金、物料、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使信息网络成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建筑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对企业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进行有效的监控,不论是项目的进度、合同履行的程度,还是项目中人、机、料的使用成本,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的监督。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能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域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种跨组织、跨地域协作、沟通困难等问题。尤其自中铁建设集团实施区域管理以来,我们更需要利用快速、实时、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系统,全面满足办公需求,提高业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跨区域管理成本。对于项目遍布世界各地的我们而言,采用项目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将更有利于实现全球业务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三、信息化建设对施工项目的影响

(一)能适应施工项目管理对信息量的需求,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建筑企业管理的粗放型导致长期不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逐步形成了依靠经验的管理。随着企业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加,施工中涉及的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不仅数据传输速度慢,传输流程长,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失真风险。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能保证工作量不增加,而且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并使高层次数据分析――如数据挖掘,成为可能。

(二)能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通过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建立全面预算机制,缩短预算周期,同时通过严格的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

四、对总体整合的影响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在管理水平、项目管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以外,从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看,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企业的超强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发展。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建筑企业的施工、财务、材料采购、劳资等内容整合、提炼升华,能够将总部、专业分(子)公司、项目部的三级管理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五、应对措施

(一)领导重视。重视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首要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化首先要从强化企业的“一把手”意识入手,使其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态度坚定,把信息化当成是一件关系企业未来出路的重大问题来对待。信息化只有在总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另外,在强化领导者信息化意识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强化和统一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只有人人重视信息化,相信企业 信息化将为他们带来的益处,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被动行为转为主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深层次的业务处理。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状以及实力状况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软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建筑行 业特点进行核心业务处理,例如分析项目部成本管控及风险管控,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为企业所用。同时在信息化实施时要分步分项,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三)平衡利益。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实施都是对当前企业各层级利益的重新调整。增加企业内部的信息透明、对称性和流程再造都是进一步对各方权利的上缴即信息就是权利。要达到平衡,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双向思维,即从管控和支撑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既要能为企业总部实行资金风险、成本管控起到好的作用,也能为项目部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量减少和利润提高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甚至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原因很简单,项目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若项目利润高了,管控矛盾会大幅减小,同时顺理成章完成了企业总部对项目的管控,此乃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培养属于自己团队的专业人才。企业在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后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使用不当、系统出现故障等。问题的出现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出现巨大的损失。所以应该拥有一个自己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为节省人才成本,企业也以在内部发掘一些功底强的员工,实施严格的培训,使他们达到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这样,既解决了长期依赖外部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2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建设 云计算 应用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于企业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往来业务的不断增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企业信息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且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和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 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1.1 现代企业发展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化要求企业重视信息的形成、信息运用,企业用信息化的工具整合业务、共享信息构建企业“信息化网络体系”才能使企业在当今信息爆炸,高效率的社会背景下,是企业高效运转,才能综合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能力是企业的各种资源通过信息化网络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高效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的目标凝聚力量。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迈向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电子化处理,从而提高信息的交互与传输效率,并希望藉此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管理效率,从而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的根本目的。

1.2 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云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中通过网络运算,将大量的数据处理打包成数据处理包,并利用网络中的云计算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用户。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大的优势是云计算技术的共享数据处理技术,由于企业信息化技术的特点,云计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重复建设的浪费,云计算提供以共享为基础的网络构架,提供共享化的网络交流、信息储存的服务和信息应用,共享资源和设施,这种信息化传递的方式正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急需的。例如一个产品研发中心中,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标准的产品图库和设计式样、图纸等通过云计算技术共享,研发中心的具有相应权限的研发人员能够随时动态共享产品图库和设计式样。同时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使研发小组能够通过网络共同完成设计作品,哪怕设计人员分别在上海或广州,都能够及时通过网络交互性极好的云计算技术共同设计。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2.1 云计算技术的可靠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通常是网络信息技术人员通过建立企业的主服务器,使大家共享主服务器或使用服务器共享和传输数据,企业的数据通常存储在企业的主服务器上。这种主服务器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一旦发生服务器遭受物理破坏,如火灾、洪灾、雷击等事件时,主服务器被破坏,则企业数据将可能无法恢复,甚至永久丢失。此外企业的主服务器可能被不法分子或黑客恶意攻击,导致服务器数据泄露或丢失。同时由于企业所有终端都可能访问主服务器,导致主服务器运行计算压力十分之大,主服务器由于访问量的增多和数据存储越来越大,可能运行越来越慢甚至崩溃。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时,云计算下的企业相关信息都通过网络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器上,服务器由云服务器提供商专门维护和保养,企业所有人员只要具备相应的权限,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不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开发和建立数据库。

2.2 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云服务器的安全性能远远高于普通的企业服务器,而且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系统不担心数据丢失,一旦云服务中的数据被侵袭或破坏则自动建立备份,省去了数据丢失的后顾之忧。企业或用户将数据交给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委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运行数据时,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或运营商对企业或用户的数据的安全性能负全部责任,因此免去了企业数据遭黑客窃取的后顾之忧,而云服务器通过SSL和VPN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性能较高,因此企业不用担心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

2.3 云计算技术的高效性和共享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企业采用云服务器建设的云服务,使企业有信息利用需要的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从云服务器中获取所需数据,提高了信息化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例如采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的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的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登陆信息服务器,下载最新的产品目录和产品介绍以及相关信息,使销售过程更具竞争力。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购置服务器、搭建企业网络平台、和购买相应的软件系统,以及支付大量的维护费用,在云计算中,企业可以针对自身需要购买云计算服务,而且无需花费大量的服务器维护费用,节省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支。

3 云计算在企业应用的效果分析

云计算在企业中应用后,能够很大程度缩减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成本,提升企业网络的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企业局域网的规模、用途不尽相同,网络设计的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企业来说,应从企业经济能力出发,在设计保证可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适应性。

4 结语

总之,“云计算”技术作为解决企业信息化中大量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沟通、共享的最佳方案,应当受到高度重视。通过“云计算”技术的集成服务处理的应用,企业信息数据的访问与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企业信息化程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陈小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制作,2013(17):125-126.

[2] 白h琦.云计算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发展前景[J].中国证券期货,2013(09):241-242.

[3] 胥玉霞.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13(09):147-148.

作者简介

赵杰(1978-),男,山东安丘人,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3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有效途径

一、概述财务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也日益凸显,采用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上看,具体表现在扩大财务管理范围、缩短业务活动时间、保障资金划拨安全方面:

1.扩大财务管理范围。扩大财务管理范围是财务信息化的现实意义之一。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现代企业日趋集约化、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深度发展,财务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说来,财务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开发并利用适合企业发展的软件平台,扩大了财务管理范围,使企业财务控制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延伸至全球。

2.缩短业务活动时间。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那就是缩短业务活动时间方面。信息化建设使财务管理更注重实效性,企业财务管理的业务活动时间相对减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对企业而言,财务和业务协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传达沟通,可以有效改变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完成了财务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

3.保障资金划拨安全。保障资金划拨安全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优势。资金划拨问题一直是财务管理的重点,保障资金划拨安全也体现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具体说来,企业网上银行系统的建立,便利了资金划拨操作流程,避免了资金在运输过程中的银行票据遗失、失窃等事故的发生。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企业而言,为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在深入了解财务信息化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使企业财务管理在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优化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建立相应地财务信息网络和数据库,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和协同性,实现数据共享。

2.集成众多业务系统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促成了众多业务的开展,集成众多业务系统发展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应用较为成熟的情况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应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进程,财务管理集成众多业务系统,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共同发展,对财务管理全面信息化意义重大。具体说来,财务与业务一天化建设,集成众多业务系统发展,要积极引进和运用统一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3.防范财务信息数据安全。防范财务信息数据安全对财务信息化建设也至关重要。财务信息数据安全隐患困扰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健全财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防范财务信息数据安全,可以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防范财务信息数据安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地安全防范体系至关重要。为防范财务信息数据安全,在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方面,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好对财务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针对不同管理部门的不同特性,有的方矢地开展财务信息数据安全的保障工作,可以使财务软件得到数据安全保护。

4.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要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对财会人员而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现有的财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地计算机应用能力,切实发挥财务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地作用。具体说来,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应提高企业财会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并结合集团的实际需要进行信息流程和系统的设计,使财会人员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结语

总之,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现代企业而言,财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的必经之路。因此,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集成众多业务系统发展、防范财务信息数据安全、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广亮.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才智,2009(19)

[2]杨烨,李工,胡晓庆.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

[3]蔡金波.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9)

第4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中纺信息化历程及ERP四期项目起步早,提升了工厂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的水平,成为了中纺集团信息化的特色之一。同时从长远意义上讲,ERP四期项目为企业未来实现“数字中纺”的现代化管控体系“打基础,奠基石”。

信息化翻开新篇章

中纺集团对信息化十分看重,并及早的进入信息化时代,走在了最前端。中纺集团信息部总经理骆学农介绍说:“中纺信息化建设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起步很早。我们首先做的是个人办公电脑的普及,从最开始一个部门共用几台电脑到现在人手一台,重点业务人员人手两台;而后进入互联网普及阶段,包括企业邮箱、企业外网等,这是普遍意义上信息化的一个初级阶段。2000年我们搬进现在的办公大楼(中纺大厦)之后,立刻着手服务器及网络系统集成等工作。那么狭义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针对企业管理软件而言,包括业务和财务的软件管理,当时我们是国内实施ERP系统比较早的企业之一,那时用的是一个不太知名的ERP产品。2007年,我们将之前的整个系统换掉,开始实施和开发新的ERP系统。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有规划、有组织、有规模、成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是从2007年开始的。2011年开始做ERP四期项目前期需求调研工作,圈定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目前ERP四期已经全部上线运行。”

ERP系统实施内容在原有ORACLE EBS合同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和财务管理模块的实施基础上,首次实施了“项目工程管理模块”和“质量管理模块”,提升了工厂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的水平。

在财务应用上,新增开发了“融资管理平台”、“财务费用管理平台”和“项目费用分摊平台”,优化了原有的“信用证管理平台”;在业务应用上,新增设计了“中转协议平台”、“货权转让管理平台”,梳理和优化了生成过程主产品和副产品成本分摊的方案等。

所以ERP四期项目从长远意义上讲可以看成是为未来实现“数字中纺”的现代化管控体系“打基础,奠基石”。

信息化不是万能的

ERP四期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纺的信息化翻开新的篇章。从最初建立信息化系统到现在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期间是漫长和困难重重,但依然没有阻止中纺集团建设信息化前进的路程。

对于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骆学农表示:“ERP实施困难避无可避,首先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方案、技术上的难点,这在每家实施ERP的企业都会存在,我认为技术的难点总是可以克服的。我一直认为,信息化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来自观念,即思想认识。做任何事情,突破思想认识永远是第一位,信息化也不例外。信息化工作重不重要?现在大家肯定都知道它很重要,但是在10年前,甚至5年前,很多人认为IT部门就是修电脑的,和物业部门的修水电、管道的人员一样。完全没有把信息化和企业战略、企业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支撑手段来看,仅仅以为我们是修电脑而已。现在完全不是这样子,我们的系统已经覆盖到了集团所有主营业务,系统一停,业务也会终止,它已经颠覆了之前的思维。”

很多事情都是先入为主,思想认识的转变不能急于一时,人的思想认识确实很难转变,所以对企业管理最难做的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骆学农说到:“企业信息化工作者首先应是信息化的‘传教士’,这几年通过我们通过各种培训、引导、宣传手段,说不断地取得阶段成果,最终让整个企业从上而下对信息化有了高度一致的思想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信息化是未来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手段,这在世界上无数企业中都已经被事实已证明。其次,随着企业高管逐步呈年轻化、高知化趋势,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水平也达到相当高度。当然,主观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之后,对项目的认可就显得十分重要。人们对系统有一定的抵触,有的会怀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担心出错以后不可改正。但是现在通过努力工作,一步一步将问题化解。

在形成认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盲目坚信信息化是无所不能的。信息化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它的价值发挥一定是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场所,与业务和管控紧密深度融合之后才能发挥出作用。这其中也会经历大量的波折和风险,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甚至是非常艰辛和曲折的,需要大量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默默无闻的奉献,信息化这棵“小树”是需要企业所有人共同参与、精心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所以总结来说这几年我们一直努力在做思想认识的培养,一是要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另一个是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骆学农说到。

信息化不是“一劳永逸”

现在在一些企业中存在这种现象――企业领导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一次性投入,可以一劳永逸。对此骆学农表示:“信息化是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的,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信息化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体现。一个软件、一个ERP项目,怎么可能说今年投入100万,今后10年都不用投入了呢?”信息化不是“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的事业,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系统越用越深入、越用依赖性越强,加上企业业务的不断转型发展,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行业化,这些企业战略和业务的发展变化引发的信息化系统的升级需要,这恰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循环互动、深度融合的体现。

中纺集团以前只有纺织业务,但随着近五年的发展,中纺的粮油业务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是全国四大国有粮食企业之一,粮油业务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主营业务之一,企业这种业务的转型需要信息化“随需应变”。

十年前为纺织业务设计的软件系统,不可能不做任何改变就可以直接用于粮油业务。信息化也要满足标准化、专业化、行业化和个性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化要伴随着企业不断转型、发展和升级而不断改善,所以说信息化投入不是一次性投资,是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过程也是动态的、上升的和持续的,而不是静态的、一劳永逸的或阶段性的。

第5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会计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会计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平台,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工作。本文笔者就会计信息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此解读会计信息化含义,提高会计信息化质量。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贸易交流频繁,企业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我国会计信息化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高度的重要问题。以下笔者从会计信息化的法制轨迹入手,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流程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此解读会计信息化含义,从根本提高我国会计信息化质量。

一、会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轨迹

会计信息化自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自行或行业定点开发、商品化和通用化开发、“管理型”软件开发此三个阶段。其中自行或行业定点开发,主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此时,我国会计信息化尚刚刚起步,计算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对会计信息化建设而言,大部分会计人员都是知之甚少。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会计工作多采用单项应用软件,例如进行工资核算等;第二,商品化和通用化的开发阶段。会计信息化第二阶段大约起步于1988到1995年之间。在此阶段,我国相关会计专业软件公司陆续成立,并对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会计核算通用商品化软件功能进行研究,对会计软件商品化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突出的作用。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国颁布了有关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行政法规,规范了会计信息化建设。虽然此阶段有效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但是尚未达到全能使用,而由帐务处理、工资核算等组成的软件功只能称为简单的“会计核算软件”;第三,“管理型”软件的开发阶段,此阶段从1995历时至今,主要被称为ERP研究运用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主要呈现整体信息化管理系统。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企业对管理型会计软件迫切需求,简单的“会计核算软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然而,从我国管理型会计信息化实施的主要状况来讲,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健全,企业的各种经营理念与其动作方式等都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因此,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还未能达到管理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会计信息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含义

目前我国会计学术界对会计信息化的含义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但是综合其多种观点,会计信息化主要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会计信息平台,在经济活动中将企业的信息资源、资金流动情况、物流以及经济业务融合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操作手段。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结合了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专业知识作为基本框架。因此,对会计信息化而言,其不论会计信息化使用何种先进手段,其目的多在于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两个特点:相关性、可靠性。其中相关性主要是指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广泛、更为深化的财务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的预测、决策需求,降低会计工作者工作量。而可靠性则是指在信息化管理中,由于避免了多数人干预的肯能,极大的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安全。

三、加强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个人建议

1.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要做好必要的研究与探索工作

在我国会计发展与改革中,会计信息化建设无疑是会计工作历时性的重大改革。虽然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改革进程已经取得了相对的骄人的成绩,但是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对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积极妥善的研究工作,选取适当的时机推进、改善,切忌不可盲目跟进,未经研究探索变随意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致使事倍功半。

2.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配合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立,势必会改变传统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工作媒介。因此,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必会出现不同的新问题。而《会计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传统会计工作所提出的管理、控制。所以,建立新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时,传统的会计法律法规无法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坚实有效的外部监督体制,无法为企业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因此,为了更好的建设企业会计信息化,加大会计信息化研究,结合会计信息化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完善,势必能够更好的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有效解决信息化建设中所滋生出的不同问题。

3.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企业对会计信息化需求的提高,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会计专业知识组成。因此,在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时,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操作知识,早已成为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发挥会计信息化最大作用的内在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会计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良好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稳定经济发展,还能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真实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只要明确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建新.高职高专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2]李希富.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兼议会计信息的市场化变革.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05).

[3]王纪纲.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第6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F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33-2

0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施工的有序性及科学性,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当前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情况来看,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和实现,导致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所以必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根本所在,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真正实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1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本质含义,是将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使其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以传统项目管理理念为基础,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对有关建筑工程规划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更加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首要前提,对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进行协调,保证施工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以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所用资金[1]。

1.2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复杂性及综合性较强,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会有大量的信息产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方便、准确、快速完成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及时进行传输反馈,为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对于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将不同施工环节进行有效连接,实现了信息共享,工作人员可以时刻了解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动态情况,然后根据施工需求及标准,对施工计划以及资源分配进行调整,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加强了不同施工环节的协调统一,对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2]。除此之外,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制定有效的规避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带来的影响,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涉及各个工作环节,包括施工方案设计、物资调配、人员配置等,综合性较强,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与整体工程之间的联系,只是片面的将其应用于某一施工环节,没有实现对所有施工环节的全面覆盖,其真实作用和价值得不到体现。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过于强调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而忽视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根本目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出现偏差。

2.2 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管理体制为载体实现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将会直接影响管理信息化建设。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很多工作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不同工作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很多建设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责任和管理职权划分不清,工作重心出现偏移,管理目标不明确,出现管理漏洞或者管理重复现象,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2.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比较复杂,需要由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但是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稀缺,导致建筑企业无法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多数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还是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是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有限,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3]。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确其本质含义及重要作用,提高重视力度,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覆盖。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其与整个工程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足够的资金、技术及人员支持,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进行宣传和推广,获取广大工作人员的信任和支持,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2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载体,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建筑企业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和市场形势,对企业原有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不同环节的协调统一性;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和职权,将不同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树立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4]。

3.3 改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各个部门及环节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并根据不同部门以及建筑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化的发展建设。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电子版的公告栏等信息共享系统,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同时,加强文件资料、图纸等的管理和使用,实现各部门、环节信息、资料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及时补充最新信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3.4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是保证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建筑企业需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性团队。建筑企业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明确人才在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原有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组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更多的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才提供任职机会。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巧,能够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加以灵活运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4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建筑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紧跟时展步伐,建筑企业必须对原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通过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法,保证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实现,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王华哲.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1):174-177.

[2] 梅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江西建材,2014(23):300-300.

第7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1.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科学管理、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当前许多企业对信息技术接受较慢,甚至根本就没有了解,这种在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会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不彻底,不能发挥出其具体的作用,从而严重制约着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上落后一大步。有的企业甚至从没了解过这种高科技的管理方式,不懂得与时俱进,与科技接轨的管理策略。

2.企业制度改革问题。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变革、不断发展的时代,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企业的管理制度随着人们管理理念的提升、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变革,先进的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首的高新技术迅猛提升,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管理中符合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但仍有许多企业运用陈旧的制度和和模式进行信息管理,这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3.系统软件应用问题。

系统软件运行的流畅直接关系着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软件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价格过高:软件开发技术性十分高,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垄断现象,致使其价格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无法承担其经济开支,导致了管理环境的落后;(2)软件满足不了企业特定需求:企业是多样化的,所以其在管理上的需求不尽相同,而软件公司对软件开发的多样研究不足,这就导致软件满足不了企业的特定需求,从而对企业管理造成影响;(3)技术力量薄弱: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许多专业性的软件人才,但当前社会上的软件人才匮乏,导致企业在软件技术力量的薄弱,不利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企业管理信息治理对策

针对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有效对策,对症下药,及时解决,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管理里的信息化。

1.企业方面的治理对策。

企业管理信息是为企业服务的,是以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目的的,是以企业的制度为基础的,所以企业方面的治理对策尤为重要。首先,企业领导者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完善各项制度,为企业管理里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企业要加大对管理信息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管理环境的软硬件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满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客观条件;第三,调动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做出详尽的调查,针对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合理规划、合理建设、合理选择,做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软件开放商的治理对策。

软件开发商的科研能力和服务质量是保障众多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软件开发商之间要加强在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大厂家的垄断地位,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使得软件技术实现国际层面的交流,这不仅能够推动软件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来说也是一个福音;同时软件开发商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研究软件在功能上的多样化,增加软件的适应性,同时要针对企业类型尽可能多的增加软件种类,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同时软件开发商应建立专门的咨询组织,对软件的使用情况,企业反馈进行调查,软件开发商要及时发现问题,完善软件。

3.政府方面的治理对策。

企业管理信息的治理对策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企业管理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要明确企业管理信息的战略性意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规范,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此外,政府有着重要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企业与各院校的联系,为企业软件人才的积累提供便利,这样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就可以利用雄厚的技术力量对管理信息方面实现不断创新,而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出现停滞,这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企业管理信息发展趋势

1.人本化。

信息技术只是人在进行企业信息管理时借助的一个工具,它能搭建一个系统或者平台帮助人实现对信息的合理管理,只有在人的操作下才能发挥其充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隐性信息的开发重视起来,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相关信息管理的学习十分普遍,这都代表了企业管理信息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2.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研究出来,这些都能够说明着现代化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中,也有许多新模式出现,例如虚拟制造、定制大规模等等,这些在时代进步的背景下被研究出来的管理模式是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契合性。所以企业管理信息有着现代化发展趋势。

3.智能化。

智能化的意义在于管理系统能够在不依赖人类操作的情况下实现智能化信息管理,这既是企业管理信息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其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会大大释放企业管理的劳动力,凸显了脑力劳动的重要地位,同时这种智能化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企业决策、管理的各个层面,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不断创新的管理原则,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远大目标。

4.网络化。

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网络已经应用到了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并逐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管理也逐渐向着网络化靠拢,网络是企业行业内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是企业观察市场形势的重要工具,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分享才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集成化。

集成化是近几年新提出的概念,是指对信息进行系统的集合,方便分析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集成包括两个方面:①总体优化:通过对企业信息的集成,实现对企业管理信息的总体优化,从而从整体上加强企业管理;②局部优化:局部和整体是密不可分的,局部的优化能够促进整体的优化,提升整体的质量。集成不同于简单的集合,其涉及到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并且很难将其联系到一起,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集成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合理化。

四、结语

第8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随着入世后我国的企业面临着全球各国一流企业的同台竞争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他们面临的是强大激烈的竞争力度。对于近年来企业环境巨大的转变,导致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各方面也都存在着强大的不稳定性。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它的危害性是难以估摸的。不仅可以造成企业间接的损失,并且还能直接让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一、财务风险概述

我们首先要了解风险,才能更好的研究财务风险。通常大家对风险的看法则就显示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的程度。我们界定财务风险的定义是为了使其研究目的更加明确,并且有助于认识财务风险,更加准确的制定相关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

所谓财务风险,指的是在实质上它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企业理财活动中所出现的风险的一种集中性的体现。当然,它是现代企业中必须面临和重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狭义定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能否支付到期债务以及是否会导致企业发生破产是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具体体现。这一定义与传统的经济环境和传统的财务理论研究基本相适应的,又称这一定义为传统的财务风险定义。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运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包括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用资等活动中,由于经营不当,所致使企业丧失偿还能力的可能性称之为广义的财务风险。

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一)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我们通过了解并知道风险的原因和特点,对全面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衡量与预测,并且根据预测进行一定的控制或者是加以防范,将损失程度最低化,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将企业利益最大化。更具体一步来说,以最低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稳定性、连续性、效益性及安全性是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来保障企业理财活动最大的安全。

(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医院无疑来说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企业想有效地、全面的、经济的管理风险,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力度。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力度,既能加强公司财务活动稳定性,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力度,又能保证企业资金的完整与安全,实现其增值目标,扩大企业利益。其另一重要意义为扩大了企业决策的效益性和科学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来源和重要参考依据,提供了对企业来说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建设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有企业在的地方,在企业的运行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对其只能尽量降低风险的危害性,但要绝对的回避风险的存在性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承受一定的风险的,其风险只要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风险的危害程度是较小的。怎样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就要制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详细策略。应用系统的观点,全方位来防范,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清晰、准确的财务信息网络

源于财务提供的各种报表资料称之为财务信息。我们首先要明确要求财务处所提供的各种报表和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够降低财务的风险。我们要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财务信息系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财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庞大杂乱的网络。它既然是一个庞大杂乱的网络,我们就不能以精确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所以在计算方法上我们可以运用常规数学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提高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全面性。另外,运用全面质量方法,可以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系统网络。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是因为财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包含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检查、财务控制、财务决策与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处于企业高层人员,必须端正态度,充分意识到财务信息的明确对于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意义。对于企业财会人员,必须提高他们整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财务处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水平。整个公司必须重视财会工作这一块,重视其各个分支和各个活动,在建立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得同时,应让财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内部的审计人员参与决策,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因此,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也都必须要有正确的预测、决策、控制和风险的观念,扩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客观分析财务信息并提高风险预测能力

财务风险预测是指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将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事前全面的估计和预测,对企业所处的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深刻分析财务系统中对公司经营活动不利的因素,对公司财务风险强度的预测以及会造成可能的损失程度的影响,做到心中有谱。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伴随着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回收、分配循环得自始自终,我们就是要深刻剖析每一项会影响公司财务活动的因素,提高公司风险预测能力,扩大公司风险防范能力。比如说分析企业的偿还能力来确定筹资的风险的大小。

四、结论

在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也越来越日益重要。因此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分析财务风险度量的方法,但由于实际上的市场经济是变化多端的,我们不可能能完全满足其需要。所以,企业管理决策者必须对于风险要具备灵敏的嗅觉和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活动中潜在的危险。这项巨大而又艰巨复杂的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还是整个企业管理要永不停止的探索的对象。企业只有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才能使公司管理更加好、更棒的运行,才能获取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9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1.1传统管理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传统管理具有典型的传统历史文化特色,尤其受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例如忠、诚、信、义等文化符号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较为浓厚,而且在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文化底蕴仍然非常深厚,发挥着巨大作用[1]。可以说,在丰厚的传统文化沉淀中,很多因素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精神气质、情操、思维以及管理措施等等,这对于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升我国企业管理,以及其他单位团体的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可以在丰厚的传统管理文化中吸取营养,以儒家传统文化增强中国企业的凝聚力。而现代信息管理模式主要是融入了新的信息技术,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而且还结合更加先进的现念,更加突出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制度的创新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初衷。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下,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出发点,不断的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现代信息管理的最明显特征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即顺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趋势,不断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求,其次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不断为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2]。另外,现代管理注重全方位管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竞争力的内涵极其丰富,他不在是以往那种单纯的依靠产品质量和知名度以及服务水平取胜,而是更加注重以管理创效益。

1.2企业领导的地位和作用在两种管理模式中有所不同

传统管理的管理体制注重领导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影响管理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家族式企业,带有浓厚的家族制经营和家长制色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亲缘关系是维系社会和某些小团体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管理也不例外。这种管理模式给企业管理披上了浓浓的人情味外衣,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也产生了很多不可控的管理风险。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企业组织机构的不断拓展,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在经营一个庞大的机构,这时继续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在两者的融合之下,通过一定的创新,产生了现代信息管理模式。这样在产权上能够进一步清晰和明确,重新划定利益分配原则,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繁杂的日常事务都能在信息技术的优势中变得有章可循,大大解放了对人的束缚和依赖。

1.3对管理对象所持的理念和态度不同

就两者的管理对象而言,传统管理比较突出制度的硬约束,视被管理者为经济动物。这种重物不重人的片面性,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来说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竞争的白热化形势下这种管理模式更加暴露出其局限性。而现代管理则将人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主体来对待。始终将职工视为社会人,将管理所谓一种对被管理者的服务而不断的优化,员工的主体地位和各项权利被充分重视起来,这样他们便能对企业产生更大依赖感,以更大的忠诚和热情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传统管理与现代信息管理的方法存在明显不同。传统管理突出“人治”特征。而且少数人对企业的影响较大,例如决策者的集权化,使得某个决策者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完全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说了算,这不但不能集中大多数人的智慧而且也导致了员工身上不能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一种弊端。现代信息管理首先在经营权与所有权上进行分离。董事会与总经理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套完善、科学、合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信息管理中虽然引入了新技术,制度更加规范,但管理不再是仅仅依赖制度提升效率,而是注重情感激励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二、强化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2.1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管理模式

管理信息化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其他组织而言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就企业而言,现代信息管理的实现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不仅要注重企业管理创新,而且在系统优化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新旧整合,不断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企业管理,在对企业进行需求分析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简言之就是,首先判断企业采取或者改革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再具体实施。在这之中,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都要进行重组和再造。增强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要提升个改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观念层面存在的不合理成分。尤其是对企业主要领导,要特别注重新经济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培训教育。要在他们的企业管理理念中树立信息意识、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并将这些意识层面的东西与实际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

2.2确立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应确立改革的基本方向。以改进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水平为基本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信息化建设应当能够服务于生产,能够提升管理效率,能够是企业的经营和运作更加健康有序,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的主要实现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以及背后的各种理念与企业管理各部分的工作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信息管理技术与其他管理工作融合得越充分,信息化的管理就越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4]。尤其是对国有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高。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在对企业的具体的日常事务管理中已经完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要求国有企业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的更新信息管理理念,使得信息化管理不仅是对企业的日常小事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还要对企业决策,企业文化以及发展战略等方方面面都能体现现代信息化管理。

2.3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配套体系

在推进过程中,应当注重有利于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的配套体系的建设,辅之以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确保被管理的具体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不是孤立运行的,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信息化仅仅是一种形式,他的主要目标还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和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整合的。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应当配合各部门的系统的改革和调整。例如财务部门的信息化,销售部门的信息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部门都要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彼此的信息共享。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改革规划方案。总之,管理信息化不是独立开展的,他需要相关的配套体系的完善才能更好的实现。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体现,是保证我国企业能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增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结合企业改革的力度和节奏,有序进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