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精选(九篇)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

第1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危险行为;家庭特征;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学龄前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10-03

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的发展,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逐步得到控制,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1]。社会对儿童综合素质选择性增强,家庭对儿童期望提高,使儿童面临的压力增加;就业困难、家庭离异率上升等社会因素,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改善托幼机构及家庭教育环境,为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市11个区、2个县随机抽取建邺区和下关区,并在2个区抽取9所(建邺区5所,下关区4所)托幼机构作为调查单位。其中优质园5所,标准园4所;3岁幼儿274人,4岁幼儿584人,5岁幼儿270人,6岁幼儿13人;男童622人,女童519人。

1.2 方法 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项目负责人对参加调查的医务人员统一培训,进行预实验及一致性检验。面对面现场询问儿童监护人,由专业人员填写问卷。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儿童行为能力,要求监护人根据儿童近0.5 a内表现,由专人询问并填写。根据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判标准,将儿童的行为归纳为分裂症样、抑郁、不合群、强迫-冲动、躯体化诉述、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行为9种。

1.3 质量控制 由项目组对基层调查员进行培训,掌握调查的各项标准和人际交流技术,确保调查问卷在质量、完整性、正确性上保持一致,调查一致性要求在95%以上。建立问卷逐级核查制度,调查员每日进行问卷自查;调查期间项目负责人对问卷进行抽查,抽取5%的问卷进行核查,要求项目符合率>85%,确保调查资料完整。

1.4 统计分析 由专业人员确认问卷完整性,剔除无效问卷, 对每张量表进行评分,将数据输入SPSS数据库,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2.1.1 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 141份。检出行为问题儿童105人,占9.20%;其中男童检出率为5.63%,女童检出率为1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21,P<0.01)。女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8,P<0.05),见表1。

2.1.2 不同托幼机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优质园儿童709人,检出行为问题81人,检出率为11.4%;标准园有432人,检出行为问题24人,检出率为5.6%(χ2=11.066,P=0.001),不同托幼机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因子比较 5岁以下男童检出率相对较高行为因子为攻击性、抑郁、违纪,5岁以上男童为分裂性、抑郁、强迫性、攻击性,不同年龄男童攻击性、抑郁、社交退缩、躯体化诉述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88,0.588,0.667,0.667,P值均>0.05)。5岁以下女童主要行为问题检出因子为多动、攻击性、肥胖、社交退缩,5岁以上女童为分裂性、抑郁、性问题、残忍,不同年龄女童多动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4,P= 0.001)。5岁以下的男童与女童在社会退缩、分裂性、违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39,23.738,21.609,P值均<0.01)。

2.3 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

2.3.1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关系 将父母文化程度分为硕士以上、本科、大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文化程度密切相关(fisher’s精确检验P=0.005)。将父母职业分为干部、教师(医生)、工人、军人、个体、失业、农民及其他,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父母职业无相关性。与父母年龄也无相关性。对家长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调查,有培训证书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低于没有证书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7,P=0.006)。

2.3.2 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孕期及出生情况的关系 将母亲妊娠态度分为积极、无所谓和被动,研究显示,母亲对妊娠态度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显著相关(χ2=6.473,P=0.036)。将母亲孕期的精神状况分为紧张、忧虑、轻松、有精神刺激,结果显示,母亲孕期情绪紧张、有精神刺激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呈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11.821,11.308,P值均<0.01),与母亲孕期情绪愉悦、忧虑无相关性。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孕期饮酒呈显著相关(χ2=9.170,P=0.011),与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无相关性。儿童行为问题与胎次呈显著相关(χ2=13.325,P=0.004),与产次、是否足月、出生有无窒息、出生有无重要病史无相关性。

2.3.3 儿童行为问题与遗传的关系 儿童行为异常与父母智力低下、精神疾病、性格古怪及其他遗传性疾病有显著相关性(χ2值分别为13.337,14.572,P值均<0.01)。

2.3.4 儿童行为问题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家中儿童人数显著相关(χ2=8.508,P=0.014)。儿童入园入托时间、主要看护人、看护人文化程度及看护人变更情况均与儿童行为问题无相关性。对近0.5 a有入园、搬家、父母分离、父母重病、父母去世、事故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入园、搬家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0.831,4.798,P值均<0.05)。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家庭居住面积无相关性。

2.3.5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教育态度的关系 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父母经常责骂孩子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9.340,16.589,P值均<0.01)。分析父母亲对儿童的关心程度,儿童行为问题与父亲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显著相关(χ2=12.645,P=0.004),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的关心程度无明显相关性(χ2=4.800,P=0.161)。

2.3.6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儿童性别、刚入园、搬家、儿童脾气倔强、儿童易冲动、母亲责骂、母亲孕期有精神刺激、母亲孕期饮酒是儿童行为异常的危险因素,见表2。母亲学历、家庭和睦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2%,低于1992年全国2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12.93%)[2],与上海市区检出率(6.3%~10.5%)[3]相近,可能与南京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及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有关。性别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有无相关性,各类文献资料报道不一[7]。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男女检出比例为1∶2,5岁以下女童行为异常高于5岁以上女童,男童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发育成熟度差,缺乏知识和经验;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对女童行为习惯要求偏高[5-6],都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的原因。

优质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标准园,尤其是3~5岁女童。优质园建园标准及其家长经济文化地位优于标准园,是众多家长的第一选择。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父母文化水平提高,优质园的家长相对更加敏锐,善于发现行为异常儿童;另一方面,受传统思维影响,家长对过度活跃女童有所顾虑,并考虑其心理行为异常的可能。所以应在全社会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教会家长正确对待儿童发育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寻求正确的心理问题解决办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1]。

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母亲孕期神精紧张、有精神刺激、饮酒、父母有神经精神疾患、父母经常责骂孩子、父亲对儿童的关心程度、儿童入园、搬家显著相关。儿童的生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环境和恶性刺激易使儿童紧张、焦虑、失去安全感,造成日后的攻击性及行为[8]。因此,应坚持因势利导,正面教育,适当满足幼儿心理需求。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结果,是环境、社会、家庭、教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9]。母亲学历、家庭关系融洽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因素。提高母亲教育程度,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鼓励儿童早日开始集居生活等,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10]。

4 参考文献

[1] 曲红明.浅谈托幼机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管理模式.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20(11):1 308-1 310.

[2] 忻仁娥,张志雄,蔡小明,等.全国22 省市26单位24 013名城乡在校儿童少年行为问题调查报告.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3] 薛兴邦,李建国,陆莲芳.上海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4-55.

[4] 周胜利,姚凯南.围产期高危因素与2~3岁儿童行为发育的关系探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3(3):140-142.

[5] 李红娟,刘德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16-17.

[6] 张朝.淄博市学龄儿童CBCL的调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22(4):523-525.

[7] 解军.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3):55-57.

[8] 李慧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24):3 415-3 417.

[9] 王玉凤,任桂美,顾伯美,等.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1-53.

第2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情绪情感问题 几乎所有类型的精神残疾儿童,都同时伴有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表现在情绪反应迟钝或过度强烈,对情绪的感受性下降或对他人情绪体验理解困难,或表现为情感淡漠、兴趣减少、退缩,缺乏儿童天真活泼的朝气,或表现为情绪波动,易受到激怒,或持久爆发激动的情绪。

人格发育受到影响 精神残疾儿童人格发育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是精神疾病本身对儿童人格结构和特点的影响,使得儿童的人格受到冲击和改变,表现为人格障碍或人格特点的改变;二是精神疾病对儿童人格发展过程的影响,由于疾病的发生,导致儿童人格成长受到影响和限制,出现人格发育缺陷、人格停滞或退缩等。

社会适应性困难 大部分精神残疾儿童发病并导致精神残疾后,都会合并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具体可表现为交往困难,交流表面障碍,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适应困难,交往时表现出明显的退缩、害怕或过度激动,与其年龄、身份不符的行为等。有些精神残疾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还会有攻击性的行为或语言。

第3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北平市精神病院 ;儿童行为指导;医学―心理―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1-0033-06

在西方社会工作历史上,20世纪30年代精神治疗社会工作逐渐成为独立领域,[1]且主要在精神病医院和儿童心理辅导诊所进行。[2]受西方的影响,民国时期我国针对精神疾病的社会工作也在此两个领域展开。目前,学界对于民国时期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研究很少。笔者根据所掌握的史料,以北平市精神病院、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和南京精神病院为中心,简要叙述其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并总结提炼其实务特点。

一、北平市精神病院社会服务部

1.北平市精神病院社会服务部的成立与发展

北平市精神病院社会服务部的成立,是与北平协和医院的神经精神科和社会服务部难以分开的。1928年北平协和医院正式建立神经精神科,除开展教学和门诊工作外,还指导北平市疯人院的医疗业务及学生临床实习工作。该科医师魏毓麟、许英魁先后任北平市精神病院的院长,他们均十分重视院里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为我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魏毓麟任北平疯人院院长,将该院从破落的高公庵民房中搬迁至地坛公园内,并修建房屋以改善住院条件。次年,疯人院更名为北平市精神病院,设置病床200张,作为北平协和医学院神经精神科的教学医院(即现北京安定医院前身)。[3]该院社会服务部(按:即社会工作部)也同时成立,工作人员全都来自北平协和医院的社会服务部。[4]自序其中,宋思明1928年于燕京大学社会系毕业后,[5]一直服务于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此时开始出任北平市精神病院社会服务部的首位主任。

“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宋思明离开北平市精神病院南下。[6]但是,社会服务部的工作仍在继续,1938年社会服务部还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7]1942年8月,许英魁教授任北平精神病院医务主任,他也特别重视心理工作和社会工作人员的配备,使科内人员逐步扩大,质量明显提高。[3]

2.北平市精神病院社会服务部的服务内容及特点

在宋思明主任的主持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北平市精神病院的社会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1944年宋思明出版了《精神病之社会的因素与防治》一书,从中我们可以详细地了解北平精神病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及特点。

总体上,该院改组前的疯人收容所时期,患者的境遇十分悲惨:病情较重的被锁在柱子上,病情较轻者则上窜下跳,互相打骂,全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治疗手段十分简单,只有一名管理员每天给予丸药。患者除了忍受残酷的看守,还时常遭受毒打。时人视之如“人间地狱” [4]3。改组为北平市精神病院并成立社会服务部后,院里男女病人达三百人之多。[4]7社会服务部工作人员重视调查患者病情发生的各种原因,解决患者的社会问题和善后问题,使“患者待遇方面,一洗往日之残苛暴虐之手段而易以合理之管束外,并对患者之经济状况、家庭问题、社会环境,莫不尽人力之可能,予以合理之解决。功效之大,不减医药。” [4]21

具体地讲,社会服务部的工作内容及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强调精神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宋思明主任认为,精神病社会工作者的任职资格至少应为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毕业生,且学习了一定的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课程。大学期间应到医院社会工作部实习,毕业后先到该部学习如何对普通病人进行社会诊断及善后处理,再转入精神病社会工作部练习半年或一年,然后才能升为工作员。除了资格和经验之外,最重要的是工作员的性情,性情暴躁、不善合作的人是绝不适合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4]60-61,25-26

其二,精神病社会工作的内容丰富有效。宋思明将精神病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概括为“应用科学方法辅佐医师,调查精神病发生之原因,解决病者之社会问题,以从事预防治疗及善后工作,并籍此而减少病者之痛苦,经济之损失及维系社会之安宁。” [4]1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社会服务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具体服务。

社会工作人员通过对病人的社会调查,配合其他各项检查进行诊断。由于当时精神病的诊断时间往往是治疗的两三倍,精神病社会工作对诊断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精神病学家作精神检查,其他医师作体格检查,心理学家作心理测验,精神分析家从事于精神分析,而最重要者却是社会之调查。” [4]30具体做法包括与伴送病人来院者会谈、与病人本人会谈(病人清醒时)和外出调查。[4]31-32

在配合医生治疗时,社会工作者一是向家属解释新的治疗手段,消除医患误解。二是通过与病人会谈,进行治疗。会谈治疗方法在精神病治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收效之大,常出人意料之外” [4]36。三是职业治疗。社会工作部了解病人以往是何职业、有何专门技能后,安排合适的职业治疗工作。社会服务部下设有职业治疗部,社会工作者将院内病人分男、女两部,男病人的工作种类有钩地毯、织围巾、编藤工、绘画、习字等,女病人则有缝纫、刺绣、绘画、作手帕、洗衣等。[4]38此外,为了让病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服务部还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形安排其适当角色,如安排一前清秀才在职业治疗部作书记;让曾留学海外的病人教其他病人英语;其他人有的帮助厨房煮菜、送饭;有的负责打扫庭院、担水;有的洗衣、喂重病人吃饭;有的负责公事房及病室装饰;让病人通过假释办法试行出院,社会工作员伴同病人回家探视并试住一二日后返院,直至家庭与病人皆认为可以出院时为止。在院外开设工厂,使病人出院后可来工作。[4]41

在与护士合作方面,社会工作员与病人会谈时,对方若有危险,必须请护士在旁监视;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护士的记录及报告中,得到治疗的线索;平日社会工作部与护士部合办娱乐事项等。院里经常开展的娱乐项目有下棋、玩纸牌、球类、读书、阅报等,节日期间还组织游艺会或运动会,邀请病人亲友参观。[4]40

精神病人出院后的善后处理也是社会服务部的重要工作内容。如果安置病人在自己家中,社会工作者必须为病人的日常生活有所安排,对他家人彼此间的关系有所调整。如果安置病人返回工作,社会工作者要与其雇主取得合作,可使病人先试工,工作钟点要少,逐日增加;要劝病人同事勿以精神病人视之,以避免病人受刺激而复患;如果原来工作不再适合,社会工作者还需视病人的情况为其另谋工作。有的病人是因酗酒等习惯而患精神病,出院后社会工作者要按时随访,使勿再犯。对于治愈无望的精神病人,社会工作者需要倡导呼吁由相关机构或低能学校进行监管,或与当地主管机关合作,择一公屋加以收容。[4]42-45

其三,注重总结本土化的工作经验。宋思明主任以本土化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精神病产生的独特社会原因,如心理层面的爱面子、人际关系层面的妻妾不和、童养妇、姑嫂或妯娌间不睦等,以及各类社会问题,如酗酒、愚鲁、贫穷、娼妓、犯罪、精神不足、离婚、失业、家庭问题等。[4]13-14毫无疑问,在当时的中国开展精神病社会工作会有很多困难。例如,入院前常因无空床,病人难以入院;经警察或社会团体送来的病人,因为没有亲属,病人出院后多不易安置;有些病人入院时,病象已深至精神衰退,医生与社会工作员都束手无策;经济困难无力交费之病人,或因免费病床已满不易安置,等社会工作员调查后再收入院,亦非所宜;因为社会工作员人数过少,使个案累积过多不易全顾;精神病的治疗需要各种专家的合作,许多时候因各人工作性质不同,会发生意见不合,甚至摩擦,以致工作不能进行。另外,因为国人对精神病患者有畏惧和鄙视的心理,也容易使精神病常复发,导致复患问题严重。[4]65-68

第四,特别注重病案资料的保存。凡来院之住院病人皆有一编号之病案,以作诊断、治疗及研究之根据。此病案包括住院处、医师、精神分析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员、护士及职业治疗员之各种记录。病人出院后,即应将各种记录交病案室集为一本,以作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工作员与病人谈话的料材,系属精神检查,宜置于精神检查案中,不可混于社会个案记录内。此种会谈所得之材料,所用纸张的颜色也不同。[4]51-52

二、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

1.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开展的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精神医学亦由治疗而走向预防和治疗,心理卫生学应时而生。1908年5月,在美国比尔斯(Clifford W. Beers)的倡议下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参加者有精神病学家、牧师、律师、审判官、社会工作者等,[4]27标志着各专业开始协作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次年,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成立,致力于以创办国家机构来保护公众的心理健康,提高全国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水平。[8]在心理卫生运动中,儿童和青少年成为重点预防人群。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掀起了儿童辅导运动。[9]各地纷纷创设儿童指导所,聘任精神病医师、小儿科医师、心理学家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等,分担研究与治疗儿童异常行为的责任。据1934年的统计,当时美国全国共有儿童指导所五百余个。与此同时,英、德等国也有类似的儿童指导所。[10]7

在西方先进国家的示范下,我国的儿童行为指导工作始于1933年的北平协和医院,该院神经精神科曾选少量儿童作行为指导工作。后来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也曾开展过此类工作。抗战爆发,两院都被迫停顿。抗战期间,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曾从事过儿童心理卫生咨询工作。[10]8,[11]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学系汤铭新教授在成都创办“儿童行为指导所”,并取得了突出成绩。

2.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始末概况

抗战期间西迁至成都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为适应战时需要,将社会学系改为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系。战时难童增多,在社会部的倡导下,1943年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开办儿童福利人才培训工作,即在社会学系和家政系分别设儿童福利组以培养专业人才。[12]社会学系儿童福利组由汤铭新教授主持。汤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学专业,曾留学美国,后回母校社会学系工作。[13]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她主持设立了儿童行为指导所。[14]

此时,原北平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医师程玉也来到成都,并担任华西大学医学院神经科主任。程曾指导过北平市精神病院的医疗工作,深知精神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对精神病社会工作的业务也很熟悉,于是开始与汤铭新合作进行儿童行为指导所的工作。1943年春,汤铭新在成都市南郊三所小学中选择行为异常的约五十名儿童做个案研究,发现这些儿童的行为问题几乎全部是由恶劣的环境影响所致。这一研究结果,坚定了他们推进此项工作的决心。儿童行为指导所通过对有孤僻、多动、习惯性说谎等异常表现的儿童进行心理和行为治疗,以加强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参加所里工作者,除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程玉等四位医师外,还有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系教授汤铭新、助教林志玉及一些高年级学生,心理测验工作则由金陵大学心理学系教师萧振华协助。[10]自序经由精神、心理和社会三方面专业人才的通力合作,该所成效显著。“1943年至1946年间,来所诊治的儿童中,达到痊愈或显著进步的占88%,进步的占10%,只有少数人因先天的影响较大,诊治无效。”[15]

由于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的成效显著,1944年秋,该项工作被划为成都基督教大学儿童福利人才训练委员会实验工作,受到美国援华会儿童福利委员会的经济协助,还得以增添一名专任个案工作员作汤铭新的助理。1945年春,该所定名为“华西大学医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设儿童指导所”。[10]8-9

抗战胜利后,1946年汤铭新随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复员到南京,该所工作结束。

3.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的实务内容及特点

1948年,汤铭新将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的工作进行总结,写成《儿童行为指导工作》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近代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在当年的《社会建设》杂志上对本书进行推介,称其为“国内甚少”的“社会工作的文献中又增加了一本好书。”[11]《儿童行为指导工作》不是一本理论书,而是根据实际指导儿童行为的经验所写的实地工作报告。全书大部分内容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个案记录,翔实而有趣,从中我们也可以分析成都儿童行为指导所实务的具体内容及特点。

第一,汤铭新强调,儿童行为指导工作需有不同专业的人士合作完成,但都须接受心理卫生知识训练。她认为,儿童行为指导所的工作人员应聘有精神病医师、小儿科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儿童身体、精神、心理及社会四个方面的研究、诊断和治疗。[10]10对儿童行为指导所里各类工作人员的修养及训练要求方面,汤铭新特别重视心理治疗技术的训练。她提出,“小儿科医师、精神病理学医师、心理学者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都能做儿童行为指导工作,但除各人已有的专门技术训练之外,尚须受心理卫生与心理治疗的高深技术训练。” [10]58-59这与当时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情况关系密切。20世纪20、30年代,社会工作经历了一个所谓的精神病学的洪水期,弗洛伊德成为社会工作理论模式的核心人物。紧接着兴起的“诊断学派”和“功能学派”仍是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旨在探索和解决案主的精神疾病。之后,心理动力论、认知理论、行为理论等使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获得长足进展,但仍然是以心理学为主体。[16]因此,当时的资深社会工作者吴桢回忆:“20世纪40、50年代,社会工作者几乎都必须学心理学,对案主的调查也着重于案主的感情与感觉。在医药社会工作、精神病社会工作、青少年犯罪、儿童行为问题等领域,社会工作者都要与心理学者合作,运用智力测验、心理测验、特殊才能测验等方法。”[17]

第二,儿童行为指导工作的步骤也应有一定程序。汤铭新主张先由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采用社会个案研究法,研究儿童的个人生活史、家庭背景、父母的婚姻和感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的关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家庭经济的状况、友伴活动及社区环境等,再由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斟酌情形,让儿童做身体检查、精神检查或心理测验。检查前,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应与儿童及儿童之父母详细解释各项检查或测验工作的必要性,从而使他们乐于合作。对儿童身体、心理、精神及社会四方面研究完毕,即举行个案讨论会,由小儿科医师、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报告各方研究结果,共同商定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如果儿童行为问题的重心是儿童本身的人格失调或精神失常,则由精神病医师负责治疗。若儿童行为问题与智力或情绪的发展有关,则归心理学家处理。若儿童行为问题是受身体疾病的影响,则由小儿科医师负责治疗。事实上,大多数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此类问题必须由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员主要负责处理,例如,家庭关系的调整,适宜学校与学级的安置,友伴的选择,休闲的指导与兴趣的培养等。[10]11-12

第三,社会工作者对于儿童问题处理的基本技术,兼用社会个案工作与社会集团工作(按:即小组社会工作)两种技术。在个案工作方面,书中详细陈述了对11名典型儿童的服务过程。运用的最主要方法是访谈法,社会工作员首先与儿童本人、家庭、学校或其他有关的人接触与谈话,获得充分的资料,然后用谈话的方法解决儿童的各类社会环境问题。其中,谈话次数最多达86次。[11]在链接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者为家庭贫困的儿童寻求营养食物、联系适宜的学校、争取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具,等等。为了诊断的科学性,社会工作者还运用各类调查表格,如书末所附的儿童指导所个案登记表、儿童家庭生活概况调查表、儿童异常行为调查表、儿童异常行为发展概况表及儿童指导所个案研究大纲等件。同时,对于个案工作的流程的记录,也十分完整、详细。对此,孙本文评价道:“个案纪录详细切实,处处表现科学态度,又处处表现慈爱精神。全书行文流畅,引人入胜,可作社会工作方法书看,亦可作小说看。”[11]在团体工作方面,共有15个儿童参加了各种集团活动,如演说比赛、园艺劳作、木工土工、绘画、雕刻、打球、远足、参观展览等,[10]63效果也都十分明显。

第四,在总结本土化经验方面,汤铭新首先指出,受指导的儿童通常以12岁以下者为限,但在我国青少年行为指导工作未开展以前,12岁以上至20岁以下的青年也有享受指导的权利。[10]2-3对儿童行为指导工作机构的设置,汤铭新认为,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附设于医院或有关机关之内合作办理。因为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经济力量已十分薄弱,加上专业人员的稀少,难以保证独立机构的设置要求。

三、南京精神病防治院

1.南京精神病防治院及其社会工作科

抗战胜利后,1947年程玉到南京中央医院任职,创建了该院的神经精神科,并向卫生署长提议在南京建立一所公立的精神病院,获批准。在新院筹建之际,程玉即在中央医院内后面的一排平房成立专门病区收治精神病人,设床位50张,挂牌为“卫生部南京神经精神病院”,也称“14病区”,程玉任首任院长。[18-20]

“14病区”对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很重视,专门设有临床心理科及社会工作科。心理工作室主任为心理学丁瓒教授,下有黄坚厚(后去台湾,曾任台湾心理学会主席)等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科主任由汤铭新教授担任,成员有林志玉、郑咏梅、傅玲、李美生、段淑贞、邱景华等,均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系毕业生。在“14病区”每周召开病例讨论会时,先由社会工作员报告患者的社会史,包括家族史、个人史、现病史,十分详尽。接着由心理学专家报告心理测查所见,医生报告病史,然后大家展开讨论,最后由程玉教授总结。当时病区中的患者除了接受生物治疗外,并接受合理的、良好的心理治疗和社会治疗。[21-22]

“14病区”开展的同时,国民政府拨款3亿元,在南京广州路随家仓建设南京精神病防治院。1949年初该防治院建成(即现南京脑科医院),包括一幢病房、行政楼及门诊部,以及宿舍、厨房、食堂等。[21-22]该院社会服务部仍由汤铭新教授兼职领导,林志玉、郑咏梅、傅玲负责日常工作,以后又有邱景华、王明生、徐耀宣等人加入。心理学专家丁攒教授、许淑莲、陆雪南女士负责临床心理学科的具体工作。[23]

2.南京精神病防治院的实务特点

1977年,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恩格尔首次提出革命性新医学模式,明确提出世界闻名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结构转型理论[24],具有划时代意义。1980年我国《医学与哲学》杂志率先刊发恩格尔的文章,首次向中国医学界和公众介绍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最新观点。[25]

由于史料所限,目前无法考察南京精神病防治院的具体服务细节。但不可否认的是,南京精神病防治院社会工作服务的最突出特点是,其服务实际上已实行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病区中的患者除了接受生物治疗外,并接受合理的、良好的心理治疗和社会治疗。当时,“14病区”由医生、护士、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治疗队伍不仅强大,而且结构完善。据介绍,该院当时开展的胰岛素休克及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治疗和作业娱乐治疗等,代表着国家水平。[26]因而,我们不得不认可当事者的如下评价:“这在我国近数十年来精神病临床工作中也是罕见的,可以说当时该病区的精神病房临床管理是世界水平的。”[21-22]

目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水平转型过渡已成为世界医学发展趋势,实质是生物医学范围由单一生理疾病扩大到精神心理障碍、行为障碍与社会问题,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范围横向或水平性扩展。同时,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战略升级,实质是生物医学模式由平面性生理疾病升级为立体性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纵向或垂直性结构分化。[27]

近年来,我国的精神病医院也逐渐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添不同的心理和社会的治疗元素,使服务逐步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的模式。[28]当前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已成重大社会问题,不难推断,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将在精神疾病防治体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1]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77.

[3]陈一鸣.北京现代精神医学早期的追索――先辈伍兹、雷曼、魏毓麟、许英魁的光辉历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2):142-143.

[4]宋思明.精神病之社会的因素与防治[M].北京:中华书局,1944.

[5]燕京大学毕业同学录再版[M]//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民国文献丛刊・文化教育(5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2.

[6]宋思明.从事伤残重建工作所得的经验[J].职业与教育, 1949,(205、206):12-14.

[7]北京特别市公署卫生局.北京特别市公署卫生局业务报告[R].北京:北京市特别市公署卫生局,1938:319.

[8]QUEEN S A. Social work in light of history [M]. London: Philadelphia and London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22: 52.

[9]ROBERTA G, SANDS.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7.

[10]汤铭新.儿童行为指导工作[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11]孙本文.薛汤铭新著:《儿童行为指导工作》[J].社会建设,1948,1(7):67-69.

[12]汤铭新.南京金陵女子学院的儿童福利人才训练[J].儿童福利通讯,1947,1(7):34-36.

[13]相超.吴贻芳“厚生”教育思想[J].黑龙江史志,2007(8):12-15.

[14]王世军.金大金女大社会工作专业沿革[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57-61.

[15]肖鼎瑛.抗战期间迁蓉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成都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九辑.成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成都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188.

[16]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6.

[17]吴桢.漫谈个案工作和个案分析[J].江苏社联通讯, 1983(3):26-32.

[18]陈一鸣.缅怀精神医学的先行者程玉先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1):70.

[19]陈学诗.初期的南京脑科医院[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5):304-305.

[20]唐培根,王春芳.回忆往事 开拓未来――南京脑科医院建院前后[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6,6(6):374-375.

[21]陈学诗.忆前“14病区”[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125.

[22]郭沈昌,陈学诗,伍正谊,等.缅怀前辈 开拓未来――忆我国神经精神病学奠基人程玉教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4):193-194.

[23]洪士元.中国现代精神医学的渊源[M]//袁根清.回归自我――精神心理临床札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24]GEORGE L, ENGE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J]. Science, 1977, 196(8):129-136.

[25]恩格尔.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J].黎风,译.医学与哲学,1980(3):88-90.

[26]南京脑科医院・历史沿革[EB/OL].[2012-09-02].http:///about/lsyg.asp.

[27]刘继同,严俊,孔灵芝.生物医学模式的战略升级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战略地位[J].福建论坛,2010(3):141-145.

第4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有研究表明,太多数患有精神障碍、多重人格、边缘状态的成人以及犯有谋杀罪的青少年,在幼时曾经常受到虐待或惊吓。那些施暴于孩子的父母自己也曾是父母的受害者。有些人频繁自伤,再三自杀寻死,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幼时多数有恐慌性的经历。儿童风湿热可罹及成年期,导致诸如冠脉狭窄、亚急性细菌性内膜炎、广泛性心力衰竭之类疾病。和儿童风湿热一样,童年精神创伤可弓f起诸多心理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的成年期心理障碍。

儿童精神创伤可定义为:幼时遭遇的一次或数次外界打击所留下的心理痕迹,这些打击突然而严重,从而使臻予原有应对及防御系统失去效用,沦陷于短时期的无助状态。文中“刨伤”的涵义较广,不仅将突发性的事件,而且也把持续性有不良预期的事件也涵盏在内。据上述定义,所有的童年精神刨伤都源于外界。文中作者将刨伤分成两型,I型剖伤是经受的单次突然打击,I型是长期或反复性的折磨。

童卑精神刨伤后常见的四种共同心理特定有许多明显的特征常见于诸多的刨伤性儿童。例如:思维压抑、夜眠困难、易惊吓、心理发育退行、蓄意回避、惊恐、激越、高警觉等等。

作者认为,不论孩子处于什么状态,掷或长到什么年纪,有下列四种特征尤为重要。

一、反复再规性记忆

视觉再现,或者偶然再体验所经历的恐怖性事件是受剖伤儿童最常见的特征。视觉再现至关重要,有时非视觉性的原始经验亦会出现这种情况。遇长期恐怖或单次刺激后也可产生触觉,位置觉及嗅觉记忆。但视觉再现恐怖性经历是一种最明显的知觉体验。视觉体验多数由事俘的残留物所激发,但有时也是骤然而至。

对于那些产生的心理问繇,形象生动的刨伤性再现占居重要位置。弦子在空闲时,如上课感到厌烦、晚上入眠前及休息、看屯视、听广播,眼前经常会浮现自己所经受的创伤和恶梦般的过去。和遭受刨伤的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被突然而至的视觉再现所扰乱程度较轻。

有时孩子在经常受折磨时年纪较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识记、存储、回索、视觉记忆系统,但也会有以往事件在眼前重演的感觉。倒如有些遭受待的孩子当时还不明事理,但他们仍可以将自己的心像如放电影一样画出来。这样的孩子是应用自己的视觉和位置觉记忆,把他们生活中最晦涩的一段表达出来。

二、行为再现

孩子经常在游戏或行动方面显现出单次或持续恐吓所造成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在遭受到创伤时年龄还不珂l2个月,以后仍能出现行为再现。换而言之,孩子此时可能根本就没有语言记忆,但他们仍可根据经历事件所产生的感受来加以表现。童年精神创伤的幸存者经常投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和身体反应是以往某一事件或思想的重现,这样就需要有第三者来帮助认识。

行为再现有时十分频繁,以至于使之成为明显的人格特质。有些成年期人格障碍及躯体疾病便归咎于斯。即使恶梦般经历被伪装起来,并在意识之中消失,行为再现也可在刨伤性儿童身上持续存在。最近有人对诸如爱伦·坡等艺术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艺术家在一生中经常显现幼时刨伤,在艺术生涯中,将这些创伤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三、与创伤有关的恐惧

时过境迁,有时反复面对恐怖性物体可使恐怖情绪不断消减。但一些经受严重创伤的儿童经常保存一些与之有关的恐惧心理直至成年倘若知道所经受的创伤,那么由伽伤事件所触发的对一定物体的恐惧心理是很容易被认识的这种有针对性的恐怖肇始于童年时期的精神刨伤。倒如,一个被狗咬伤过的孩子可能会对所有的狗产生神经症性恐惧。有些孩于惧怕长大,担心结婚,其原因是他(她)们曾遭受到待,对性活动有一种惧怕心理。

创伤性的孩子有时也惧怕平常性遭遇,如黑暗、陌生人、陌生的物体、独处、外出、食物、动物、车辆。实际上,害怕黑暗及独处的孩子与其幼年遭受强烈的打击有密切关系,而对日常遭遇的恐惧则与童年一系列的情绪障碍及发育阶段有关。恐慌性事件伴随一般性的惧怕之后所产生的惊恐及极端的回避行为对童年精神创伤有重要意义。倘若对特定场境的惧怕不能随自然的脱敏而消退的话,童年精神创伤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四、改变对人、生活及未来的看法

对前途心灰意懒,伴之以人生观的改变是儿童精神刨伤后的一种重要特征。对未来失去信心在创伤性儿童表现尤为突出,这因为一般的年轻人对将来都抱有一种无边无际的幻想。过一天算一天,“淮晓得会发生什么事”之类的言语显示了对多年前刨伤性事件的反思。你不能依靠别人来保护你之类的观念经常源于以往的刨伤。曾经受过性刨伤的女孩有可能对所有的男人都避而远之,亦有可能对男人过份热情。前者是对以往经历的行为再现,而后者贝是态度的改变。经受过创伤的孩子经常担心恶魇会接踵而至。他们会认为人本来就是脆弱不堪的,这样便不会建立Liftoa及Olson所称的不可战胜的(心理)保护层,以及Erikson所提出的基本信任感”和“独立”。创伤性儿童与抑郁儿童对将来的感觉有所不同。创伤性儿童感到将来是一片堆满瓦砾,布满陷井、怪物出没的荒地,而抑郁性儿童则认为未来是一望无垠的不毛之地。

I型铆伪后心理特征

I型精神创伤是经受单孜突然事件之后所发生的,AnnaFreud曾对此作过详述。创伤后的孩子经常会出现DSM—I—R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表现为重复、回避,高警觉等症状,所显示出的心理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一、完整详细的记忆

除28~36个月以下儿童外,倘若儿童在遭受刨伤时意识清楚,那他就有可能保持完整的记忆。实际上,和成人相比,孩子对单次打击所保存的印象更加详细。记忆中有些地方或许会有差错,这与孩子当时对事件的理解有关。I型创伤所留下的记忆给人~种印象,亦即刨伤性记忆是以一种特殊形式保存着的。尽管孩子意识发挥着潜抑作用,然而反复受虐待的儿童只会保存局部记忆,整体印象则不清楚。只蒋在可能发展为多项人格障碍的儿童才有遗忘的撮导。艮期遭受体罚及性搔扰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心理动摇,记忆的失去也是这种动摇的结果。然而,对于遭受单次打击的孩子来说,这种剖伤却永远也忘不了。

二、寻找解释

经受单敬打击之后,孩子们经常会闷自己“册么会是我?这类问题,籍此,他们试图找回对随机事件的控制感。倘若创伤性儿童能移找到事件发生原因,或找到逆转事件的办法,便可对事件产生新的认识。Pynoo等称这一过程是认知再评价。这种对以往事件的反思在单状突发性事件之后较之连续长勰折磨更为多见。那些找到理由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强烈的负罪感。虽然I型精神伤亦会产生负罪感,但这种感觉经常不是和什么是我?”这个问题明确联系在一起的I型刨伤之后,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仟么我不能躲开?“下次我将怎样躲开?寻求饵释或认知再评价是孩子对突发性事件的反作用,因为事件发生得太突然,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反复的折磨使孩子有折心理准备,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与遭受单次创伤的儿童不同。

三、感知错误

自我意向障碍幻视与时间知觉扭硇经常发生于遭受单次强烈刺激的儿童。而经常受到折磨的孩子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这因为致害者一般是孩子所熟悉的人,如看护员,家蓦等。然而有两种情况则羼蜘外,其一是孩子与致害者是一面之交,没有谋面已有多年,其=是致害者经过伪装,虽经长期接触也未能正确认识。感知扭曲是脑器质性精神病或重型精神病的特征,但创伤性孩子的感知障碍没有怪异劐那样的程度。幻视及错觉经常在经受靳激后立刻出现,但亦可在一段时同后出现。遭受刺激后所造成的大量神经递质释放可能是问题产生纳根源。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了。

I型创伤后心理特征

I型创伤性儿童所采用的防御机铷有否认、压抑、分离、真我麻醉、咱我催眠、与攻击眷认同以及反向攻街直己。这些者对孩子的性格成长有重要影响。尽管这样的孩子常在青少年期出现性格问题;但也有的小孩在5岁前就出现了人格偏差。由I型剖伤所引起柏情绪反赢有三方面.。①感觉崭术③愤怒@持续伤感。l所显示出的心理同题现_分述如下:

一,否认和心理麻术

学术界很早就认为,否认及心理廓本是剖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典型症状。尽管在经受单次打击之后到伤儿童也会出现短期的遗忘厦蔼认,.饵广泛的否认及心理麻木则与孩子弪受的长期折磨关系更密切。这样的孩子有时会采取极端的否认措施,出现明显的退缩或不台群现象。这些现象都是情感联结及人格结构缺损的表现

I型创伤性孩子并不经常抱怨麻术。的感觉。他们回避谈论自己,尽量的表现得如同正常咒童。有的孩子假蕊也讲讲自己的遭遇,薪有的剐街底否禳翻鑫的经历。I型趔侑性儿童经常抱自己柏童年.:(9岁前)忘得一干二净此外,.他们对捕营表现得无动予衷不髓与地人l产生情感共晦,且耙握不拄自届的感觉对心理荣和睦端地回避。

二、自我催眠和分离

自发性官我催娲,人格解体以及分离是I型精神刨伤的重要后果经历长期折磨的孩子懂得厄运到此为止,有些荣子埂掌握了一种自我催眠的本领,籍此来自我解脱。

长大成人后,如仍经常使用这种解脱方式的孩子便会发生多项人格障碍。自发性分离在长期受虐待的儿童中甚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在一段时问内躯体软弱无力、虚无飘渺的感受、失眠等等。

多重人格障碍就其病因学上来说应归因于童年期所遭受的长期打击。孩子如在幼时有一段时间出现不明原因的行为问题,视听幻觉以及头痛,那就有可能是多重人格障碍的先兆。经受I型刨伤的儿童多数有这种前驱症状,而I型创伤的孩子则较少有此情况。

三.愤怒

愤怒,包括对自己的愤怒,是长期反复经受虐待的儿童的典型表现。在I型精神刨伤中,愤怒及其极端的不良后果代替了信任并出现于心理结构之中。Lewis等研究发现,在那些犯有谋杀罪的少年中,多数曾经受过长期的肉体虐待。

在Ⅱ型刨伤之后,愤怒的再现经常发展为稳定的攻击,而有时程度相当强烈的愤怒亦会造成极端的被动性格。在极端的愤怒和被动之问波动的现象,是诊断边缘人格的典型症状。对愤怒的抵御,如被动、与攻击者同亿,经常会给此类创伤儿童烙下深深的印记。I型创伤儿童还会对自已的身体进行攻击,产生自残及自杀行为。

结语

幼时所经历的恐慌性事件可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倘若仔细观察剖伤他孩予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便不难作出品行障碍、边缘人格、重型情感障碍.多动症、恐怖障碍、分离障碍.强迫障碍、惊恐障碍以及适应障碍等各种诊断。倘若用这些诊断条目来推断珐子日后的成年生活,将会得出更加复杂的诊断结论。

第5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

Study of behavioral problems in school age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LI Chunqing,CAO Guotang,GAN Yingyan,et 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behavioral problems in school age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Methods We studied 82 cases of ADHD and 82 cases of normal group in contrast,performed behavior rating for them with Conner’s questionnaires from parents and children behavior check list(CBCL).Results In Conner’s questionnaires from parents and CBCL,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DHD group and normal group in the scores of morality problem,studying problem,impulsehyperactive index,impulse index,aggressive and hyperactive factor as well as total score(P

【Key words】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Children;Behavioral problem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行为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3%~5%[1]。 临床上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行为和情绪冲动、学习困难等表现为特征。本文对82例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ADHD儿童的行为特点,为该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ADHD组82例,为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于本院神经康复科门诊就诊患儿,其中男69例,女13例,男/女=5.25/1。年龄6~10岁,平均(8.06±1.88)岁。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本(DSMⅣ)中ADHD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行智力测验排除因精神发育迟缓引起的多动,并排除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舞蹈症、精神分裂症、孤独症和脑肿瘤等。所有患儿均未行药物治疗。对照组:82例,为同期就诊本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其中男68例,女14例,男/女=4.78/1。年龄6~11岁,平均(7.82±2.35)岁。排除可能影响行为问题的疾病。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Cor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 包括品行问题、心身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等六个因子,以各因子的划界分作为判定行为问题有无的标准。

1.2.2 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 由113个行为症状组成,可分为9个行为因子,分别为分裂样、忧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按0、1、2记分法,把每个因子所包括的行为症状的粗分相加就是因子的分数,若有1个因子异常即判定儿童有行为问题,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

1.2.3 行为量表的评定 由神经精神技师向家长详细解释量表填写方法,家长根据儿童近半年来的行为表现填写。统计人员收集量表后,采用上海惠诚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系统2.0版进行评分,计算每个儿童行为量表得分。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1.0软件对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统计分析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ADHD组和对照组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nner’s父母问卷评定结果显示,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几个因子中,ADHD组得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在CBCL评定量表中,攻击性、多动因子得分和总分ADHD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ADHD和正常儿童Conner’s父母问卷因子

参数比较(x±s)

因子ADHD组对照组P值

品行问题0.92±0.390.61±0.410.042*

学习问题1.25±0.430.58±0.480.008*

心身障碍0.20±0.130.18±0.260.651

冲动多动1.75±0.62*0.93±0.550.007*

焦虑0.72±0.490.51±0.510.090

焦虑1.13±0.57*0.62±0.340.011*

注:*P

表2

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行为因子参数比较(x±s)

因子对照组ADHD组P值

社会退缩3.17±1.353.78±1.630.461

忧郁2.24±1.282.56±1.600.568

分裂性5.76±2.776.74±3.620.123

躯体诉述3.17±3.654.12±4.150.120

攻击性13.33±11.2521.12±12.82*0.009*

强迫性4.05±4.805.78±4.900.099

交往不良3.98±2.984.18±2.750.851

多动10.11±5.6815.96±6.01*0.019*

违纪4.88±3.295.02±3.880.695

总分38.04±30.6950.05±33.04*0.007*

注:*P

3 讨论

由于患病率逐年上升,ADHD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ADHD是一种发病年龄较早的儿童行为障碍,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但可以明确的是,ADHD并非由神经生理、感觉、语言、动作障碍、智能障碍或严重情绪障碍所直接造成。发生ADHD的男女比例为4/1~9/1[3],男孩明显多于女孩,本组患儿男女比例为5.25/1。

有文献报道,学习障碍、排泄障碍和冲动是ADHD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共患问题[4]。Barkley将ADHD共患的问题大致分为焦虑障碍和违拗两类[5]。在本研究中,通过Conner’s父母问卷和CBCL问卷评定发现,ADHD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几方面,而且具有攻击性和多动性。相关研究发现ADHD儿童较多出现社会适应能力缺陷,学习能力障碍以及运动技能障碍。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点。本组资料还显示学龄前发病的儿童症状大多比较严重,并且有较高的危险性发展成为对立违抗、行为和品行障碍。

目前ADHD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医学观认为,这极可能是遗传、代谢、生化或者躯体因素所致;社会学观认为,这是环境变化和消极生活影响的结果;心理分析观认为,这是个体意识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矛盾冲突和挫折所造成;学习论观点认为,如同个体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国外研究提示可能与体内5羟色胺活性有关,当5羟色胺活性降低,类攻击行为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正常对照儿童[6]。国内报道ADHD的行为问题可能与感觉统合失调相关,即当ADHD患儿的脑神经生理抑制越困难就越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心身问题和焦虑问题;有视觉功能障碍的儿童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越严重就越易出现多动和冲动[7]。ADHD儿童由于自身的多动和冲动,容易受到老师、家长以及同伴的排斥,为了引起大家的认可和关注,会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因此,ADHD儿童行为问题的成因应该是生物学和社会学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各行为问题因子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提示学龄期的ADHD儿童较正常儿童更容易出现品行问题、学习障碍、冲动行为、多动以及攻击问题,容易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应重视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抚育者应改善儿童生活学习环境及氛围,以正确的儿童观对待患儿,通过一定得教育艺术手段,引导患儿发展个体潜能,使其回归健康心理及行为状态[8];应该运用各种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来达到消除患儿不正常行为的目的[9];对于ADHD儿童的用药,要视情况严格按照用药指征决定,严重者或伴发其他严重共患病者应住院接受医学治疗[10]。有研究[11]认为,心理/行为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最佳。

参 考 文 献

[1] 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4922.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Washington DC,WB Ssunfrtd Co,1987:6168.

[3] Brown RT,Freeman WS,Perrin JM,et al.Prevalence and assessment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primary care setting.Pediatrics,2001,107(3):F43.

[4] 静进.注意缺陷多动(ADHD)易合并的行为问题.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12(4):179180.

[5] Barkley RA.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2nd ed).The Guilford Press,New York,London,1998:2645.

[6] Zepf FD,Wockel L,Poustka F,et al.Diminished 5HT functioning in CBCL pediatric bipolar disorderprofiled ADHD patients versus normal ADHD:susceptibility to rapid tryptophan depletion influences reaction time performance.Hum Psy,2008,4(18).

[7] 崔向莉,许汝钗,哈建华.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ADHD)儿童康复作用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20:762763.

[8] Purdie N,Hattie J,Carroll A.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ventions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what works bes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2,72(1):6199.

[9] Pelham WE Jr,Fabiano GA.Behavior modification.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2001,9(3):671688.

第6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育;干预

一、智障儿童的定义

智障儿童又称作弱智儿童。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级的阶段的称智力发育迟滞,从特殊教育的角度统称智力障碍。”

二、智障儿童存在的身心问题

(一)生理问题。有的研究明确的表明他们的身体素质明显不如常态儿童,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智力落后影响了他们的活动,进而影响到身体素质:二是测量时,他们可能没有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力障碍形成原因不同,其身体形态就可能不一样。

(二)心理问题。智障儿童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他们有如下一些心理问题:感知觉迟钝、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机械记忆力尚可;语言能力薄弱;抽象思维能力极差;容易兴奋;意志力差;情绪变化快;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性格极其孤僻。

从上述说明可见,智障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但是,他们也会因为智障程度的不同及其他一些原因,显示出较大差异。同时智障儿童由于脑功能受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表现了与正常儿童不同的个性特点。而且缺乏适当的社会行为或伴有明显的社会行为障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干预很重要。只有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干预,效果才更好。

三、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与干预

(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疗法。教育康复的目标是让智障者最终能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以避免与社会脱离。律淑芬等人研究的114例轻度智障儿童,经20个月的内容包括感知动作训练、生活训练、基础文化知识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说明轻度智障儿童具有提高智力的潜在可能性,经教育康复后智商增长速度可达到正常儿童,而幼儿园效果最好,说明教育康复越早、效果越好。若能继续对他们进行教育康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完全可能回归到正常人群中来,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

(二)智障儿童的医学疗法。据调查,约95%的智障儿患有其他的身体或精神疾患,因此充分运用医学手段对这些智障儿童伴有的躯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质量是十分有益的。刘绍曾等对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智障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按摩方法刺激神经、皮肤和肌肉,采用被动活动、主动活动等手段发展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恢复和发展肢体的功能。结果发现,上述医学手段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学习的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三)智障儿童的体育疗法。刘绍曾等提出,通过体育活动,智障儿童反应速度、注意力、记忆力提高了,智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黄南洁等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体特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心率指标来控制有氧锻炼范围,而且认为运动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处方较为适宜。董静等提出,体育运动和良好的心理是可以促进智力发展的,尤其是对学前特殊儿童智力的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学前特殊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大脑发育,人的智力发展建立在人脑这个物质基础上的。对于智障儿童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改善智力水平综合疗法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四)智障儿童的音乐疗法。罔明认为,音乐可以有效地引导情绪反应,促进记忆力和交流能力以及社会和运动能力,智力障碍者对音乐的反应明显比其他教育或治疗方法更为积极。音乐治疗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发展过程的治疗法。吴巧云在实际工作中的亲身体验证实,音乐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在精神科疾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配合药物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杨宇还提出,音乐可以改善注意力,活跃思想,启发和丰富想象力及创造力,可以改善情绪,塑造人的个性,增强自我信心并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等作用。张义泉也证实,音乐疗法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疗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对智障儿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智障儿童的游戏疗法。王顺妹经实践证明,游戏在智障儿童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游戏能帮助治疗者正确诊断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游戏能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使他们对他人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调节他们认识和情感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宣泄不良情感,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体验成功。

(六)智障儿童的综合康复疗法。智障儿童的康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多学科合作,。刘绍曾对运用医学、教育、体育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康复智障儿童手指功能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智障儿童的手指功能各项指标包括握力、手指反应速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功能障碍取得了明显改善,很好地促进了智障儿童的整体康复。

(七)智障儿童的中医药疗法。中医学认为,智力低下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产生。多属虚症,以心、脾、肝、肾亏虚为主,精髓不充,精明之府失养;部分后天性患儿有因瘀血、痰浊阻滞脑络,致神明失聪者。李文权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智力低下146例,认为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刺激脑细胞生长,兴奋中枢神经和改善智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律淑芬,黄录碧,刘军,等.114例轻度智力低下儿童教育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5,03(6):58-60.

[3][4]刘少曾,孙耀鹏,李满.体育与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1,ll(1):l1-15.

[5]黄南洁,刘少曾.智障学生有氧锻炼运动处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2):53-54.

[6]董静,郭敏.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86-188.

[7]罔明.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附典型病例报告) [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18(4):328.

[8]吴巧云.论精神疾病与音乐治疗[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01):52-53.

[9]杨宇.音乐疗法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05(8):56-57.

[10]张义泉.音乐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80-83.

[11]王顺妹.游戏在智障儿童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40-3741.

第7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广义的问题儿童,是指一切非常态儿童,即一切带有问题的儿童;狭义的问题儿童,是指由于非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具有明显和持久的心理、行为障碍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儿童。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儿童就是指狭义的问题儿童。具体来讲,“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儿童。而“问题行为”是指妨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表现为心理品德不良或犯有严重错误的行为。在心理上可表现为情感、性格特殊、意志薄弱、责任感缺失、价值观偏差、心理年龄偏小,如心理行为的狂妄自大、任性撒娇、自卑、孤僻、暴躁等;在品德行为上可表现为抽烟喝酒、不讲理、恶作剧、打架斗殴、不守纪律、欺侮同学、辱骂父母、殴打老师、偷窃、厌学、辍学、花钱没有节制、进入低级趣味的娱乐场所、网络成瘾、吸毒、不当性行为等等。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儿童能正常发展,有的却出现了“问题”?父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问题儿童的身上往往深深打上问题家庭的烙印。问题家庭是指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由于父母自身素质不高,对子女缺乏了解,教育方式方法运用不当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儿童的问题行为,家庭教育系统出现了矛盾和问题的家庭。问题家庭各有各的问题,按家庭生活经常涉及的领域来划分,问题家庭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物质生活问题、精神生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物质生活问题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因为物质缺乏而产生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难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物质需要,甚至需要学龄儿童辍学打工来补贴家用,而家长又忽视对孩子的正面引导,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儿童问题,产生问题儿童;第二种情形是物质过剩而导致的问题。部分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学龄儿童养尊处优,父母则是听之任之,从而产生问题,最终形成问题儿童;第二类,精神生活问题。其中包括亲子冲突和个性冲动,亲子冲突是指父母一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子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冲突,形成无法跨越的“代沟”,造成亲子双方谈话和情感交流的障碍。个性冲突是指家庭结构呆板,缺乏民主的气氛,各成员间的冲突都非常频繁的情况。人际关系问题是指家庭成员的交往关系中由于思想、情感、语言、情境、态度、行为的偏差而引发的问题。尽管问题家庭各有各的问题,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家庭教养方式环节中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组合方式,反映着亲子交往的实质,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当前升学压力日益增大,学校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当前儿童处于压力过大的情境中,又无法摆脱或改变这种不良的环境,就有可能助长儿童的失落感和低下的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儿童的退缩胆怯行为。在当今教育现实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及过多的家庭作业、频繁的考试、分数排队,加上对学生精神卫生教育过少,均可能导致问题儿童的出现。

三、社会的影响。

第8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对比观察

中图分类号:B844.1,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819-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14

Effect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 on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Left behindin Rural Areas

LAN Yan-Ling1@,YOU Hui-Xiang2,CAIJing-Zhi2, LI Yan1,TANG Xiu-Juan3,

ZHOU-Yun4,QIN Yie-Ning1,ZHANG Yan-Yan1

1Nanning No.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 on ment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Methods:Totally 222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cepted 8 tim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PHCSS)were used in both group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t baseline,the end of the 7th intervention,and 6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the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intervention group got lower scores than control group in EPQ-N [(8.2±5.8)vs.(10.2±6.1),P

【Key words】 grouppsychologicalservice;children left behindinrural areas;mentality;comparativeobservation

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1]。已有研究显示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人格发展偏差、孤独、抑郁等方面[2-3],但有关其心理干预的报道少见。刘中华报道采用绘画艺术治疗能促进留守儿童社交功能的好转,提高其自尊和自我概念,促进其人格的构建[4]。团体心理干预由于充分重视和利用人类的乐群性本质及其经济有效的特点[5],越来越多应用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卫生领域,如广泛性发育障碍、青少年幻听、适应障碍、行为问题[6-9]等,而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未见报道。本文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年10月,在广西马山县城北小学和合作初中开展问卷调查,选取小学一年级至初三,每个年级方便抽取2个班学生参加,共发出家庭情况调查表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9份(98.2%)。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超过半年以上定为留守儿童,共270人。按机械随机抽样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单数班级为干预组,双数班级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141人,对照组129人。研究期间儿童的家庭状况改变、父母回乡或转学者、资料不完整者剔出研究。干预组出组7人,余134人。对照组出组41人(多为资料不完整),余88人。干预组中男69人,女65人,初中生32人,小学生102人;对照组男50人,女38人,初中生34人,小学生54人。两组在年龄、性别、家庭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按自然班划分小组,每个小组15~20人,由2位课题组成员领导,共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 h。两组学生分别在干预前、第7次干预结束(第1次复查)及干预结束后半年(第2次复查)进行心理测验,3次测验的测验时间均为1.5 h~2 h,在心理辅导室进行,由班主任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念题,课题组成员负责解答。3次测验时间、地点、组织人员一致,并与各班班主任进行开放性访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由三甲医院心理咨询科医生及国家心理咨询师组成,均接受过团体心理干预的相关培训。对照组接受心理卫生知识讲座1次。

1.3工具

1.3.1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10]

根据量表手册计算出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L)量表分。内外向(E)分数越高提示个性越外向,通常标准分61.5表示典型外向,38.5表示典型内向。精神质(P)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精神质。神经质(N)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神经质。

1.3.2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 ,PHCSS)[11]

共80题目,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粗分低于46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分或某一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意识越强或在某方面的自我意识越强。

1.3.3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12]

共20题目,主要评价当前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提示抑郁出现频度越高,CES-DC≥20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状[13]。

1.3.4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问卷(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14]

共26题目,分为N行为(神经症行为)和A行为(违纪行为)两大类。问卷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根据儿童半年的情况填写,总分超过9分被认为有行为问题。班主任需担任3个月以上。

1.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团体吸取温暖和力量,促进人格构建。

团体方案:①开始阶段(第1~2单元):建立团体,制定团体协议与规则。学习认识情绪、表达情感。②工作阶段(第3~6单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处理与父母的情感联结。③巩固与终结阶段(第7~8单元):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处理分离情绪(表1)。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和自身对照t检验 、非参数u检验。

2 结 果

2.1 3个时段2组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测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第1次复查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低于对照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表2)。

干预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显示: CES-DS第1次复查得分高于干预前(t=1.99 ,P0.05),第2次复查得分低于干预前(t=2.80,P0.01)。干预前后EPQ各分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初中生、小学生复查结果比较

第1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焦虑分、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Rutter儿童行为问卷N、A行为分均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分低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行为量表N行为分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及N行为分低于对照组(表3)。

2.3访谈结果

团体辅导后,85%班主任认为留守儿童较前好管理,情绪较前开朗,小学教师反应较强烈。例如有一位四年级学生以前常与老师对立,违反纪律,经心理辅导后行为明显改变。课题组就此与班主任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提高其自信自尊水平是改善其行为的有效方法。

3 讨 论

国外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抑郁症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15],本文显示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亦有良好效果,辅导后留守组儿童的抑郁水平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对于抑郁的个体来说,团体是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启迪儿童从同伴交往中吸取温暖,摆脱消极情绪。但在第7个单元儿童得知活动很快就要结束时,对课题组成员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时复查抑郁量表分数较高,经处理分离和以后的保持联系,半年后复查情况好转,提示对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如何把握干预结束的时机,处理好分离情绪,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本组儿童的生活环境无大的变动,心理干预后其神经质分曾出现下降,提示心理辅导对留守儿童的个性重塑可能有一定作用,半年后神经质分有升高趋势,显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艰巨性。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长期的社会化中形成的,正常家庭环境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个性的重要原因,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显然,相对于长期的亲子分离来说,两个月的干预时间是不足的,究竟需要多长的时间?其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往资料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16]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初中、或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提高自我意识的效果不甚明显,在焦虑水平,智力和学校生活、幸福与满足感方面则有所改善,尤其小学生较突出,可能与和父母分开的时间不如初中生长、年龄较小自卑心理相对易矫正有关。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在本研究中,小学生干预后神经症有所改善,中学生的改变不尽如人意,提示接受心理干预的年龄越小越好,也反映了青春期少年的反叛特征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短,未能对留守儿童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目标性不同的心理辅导,在农村学校及监护人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 2008,24(8):917-919.

[3]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3-634.

[4]刘中华 .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1):135-140.

[5]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9.

[6]Tvminski RF,Moore PJ.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J].Int J Group Psychother,2008,58(3):363-379.

[7]Newton E,Larkin M,Melhuish R,et al.More than just a place to talk: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therapy as a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Psychol Psychother,2007,80(Pt 1):127-149.

[8]Kim S,Kverno K,Lee EM,et al.Development of a music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in Korean adolescent girls[J].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2006,19(3):103-111.

[9]王秀珍,郑直,陈国锋,等.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7,6(6):538-540.

[10]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4-44.

[11]苏林雁.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07.

[12]刘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00-202.

[1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27-31.

[14]王玉凤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56-59.

[15]Siskind D, Baingana F,Kim J.Cost-effectivenessof group psychotherapyfor depressionin Uganda[J].J Ment Health Policy Econ,2008,11(3):127-133

第9篇:儿童精神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儿童精神病学;对立违抗性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病例对照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in children with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and controls.Methods 53 children with ODD and 58 controls were assessed with 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 (EMBU) in the study.Results In father’s rearing style, the scores of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s (P

【Key words】 child psychiatry;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parental rearing style; case-control study

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常见的行为障碍。ODD是一类以持久的违抗、敌意、对立、挑衅和破坏行为为基本特征的障碍。其常常导致儿童学业不佳、社交不良,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因而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其临床表现的实质及病因学尚不很清楚。本研究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为工具,探讨ODD发病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以期对ODD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病例组 为2004年4-6月天津市某小学4~6年级的全体在校学生,共431名,年龄为10~13岁。以DSM-IV中的ODD诊断标准作为筛查标准,制成调查表形式。凡父母、班主任教师二者填写调查表均符合ODD诊断标准8条症状学标准中至少4条者为筛查阳性。经2名精神科医生共同确诊,经访谈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近2周无急、慢性躯体感染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史及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史;不伴有其他发生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如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障碍);IQ≥70者纳入病例组,共53例。

1.1.2 对照组 为同班级中与ODD患儿相邻的下一学号(与ODD患儿年龄、性别相同)排除了ODD的学生;排除任何精神疾病;近2周无急、慢性躯体感染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史及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史;IQ≥70者纳入对照组,共58例。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1],包含81个项目和2个附加题,包括父亲养育方式6个(即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养育方式5个(即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按4个等级评分。

1.2.2 评定方法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学生填写。入选班级利用自习课在班主任配合下,由我科医师进行指导语的宣读,并指导填写问卷,问卷当场收回;对不能理解的条目或句子,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具体指导,但不能做任何启示性的暗示。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见表1。由表1显示,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病例组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3 讨论

ODD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家庭、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其中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可能导致行为问题的发生。已有较多双生子、寄养子研究提示遗传作用在该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研究没有详细地说明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2]。近年来,几乎所有主要的精神病学理论都认为父母及家庭对儿童品行问题的发生起关键作用[3,4]。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他们的认知发展、个性形成、自我意识和行为社会化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5,6]。

本研究EMBU评分结果显示,同正常对照组相比,ODD组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良教养方式,如他们的父母较正常组的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但却有过多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由于父母教养方式不当,随之而来会出现家庭氛围紧张、家庭成员不和,儿童长期生活在这种紧张、压抑或沉闷的家庭气氛中,就会缺乏应有的安全感,易形成焦虑、孤僻、冷漠、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出现多动、冲动或对抗行为。家庭亲密度低会导致亲子关系差,父母对子女缺乏理解、沟通交流,子女对父母的满意感差,会使子女的行为异常程度提高。父母与儿童缺乏感情上的交流,会使儿童情感日久趋于冷淡,容易产生隔阂、对抗、消极抵抗或更多的冲动、敌意攻击和违抗行为。由此不难看出,与儿童其他行为障碍一样,儿童ODD的出现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这就说明改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对预防和减少儿童ODD的发生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7(增刊):122-129.

2 Burke JD,Oeber R,Birmaher B,et al.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and conduct disorder:a review of the past 10years,partII.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2,II:1275-1293.

3 孙凌,苏林雁,刘永忠.对立违抗性障碍.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1):233-238.

4 Esther J,Cai Zaia,Shell AM,et al.Parenting disruptive preschoolers:experiences of mothers and fathers.J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4,32:2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