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精选(九篇)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

第1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医学; 脾胃病; 学术总结; 梁乃津

1 主张经典医籍和后世各家学说并重

梁乃津教授一生潜心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他认为,中医经典性著作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必不可少的,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几座光彩夺目的丰碑,也是奠定中医理法方药的代表性著作。他自入医门始,便潜心研读《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籍,并在学习中颇有心得,融会贯通,熟谙阴阳五行学说,重视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并一直用于指导临床。他根据五脏相关从肝论治脾胃病,根据邪正关系采用标本兼顾治疗疾病等,往往得心应手,屡用屡效。同时,梁老尊古并不泥古,曾说过:“医经确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更有不尽之处。这就需要后世之修正、补充、完善和丰富。”他认为,宋金时期之后,百家争鸣,名家辈出。新学论肇端了北宋庞安时之寒毒学说;金元四大家如刘完素的火热论、张元素的脏腑病机论、李杲的脾胃气之源论、朱震亨的阴常不足论,还有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薛雪、吴瑭和王孟英等新学说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使整个中医学术诊疗体系得到突破和飞跃。梁乃津还十分推崇民国和建国以来如张锡纯、孔伯华、施今墨等吸取新知的中西医结合杰出者,并对以上医家的学说潜心研究,集各家之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

2 提倡中医药为主,并重视中西医结合

梁乃津教授中医基本功扎实,熟谙四人经典和后世各家学说,同时注意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医学的先进理论和手段,一贯主张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他非常推崇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表过数篇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论文,倡导中西医理论应互相验证,互为弥补,取长补短。尽快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以发展中医,提高中医,完善中医。梁老在临床中除了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采用中医的四诊手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以外,还往往结合西医诊断,并根据疾病的基本病理和中药传统药性与现代药理学而遣方用药。例如,在治疗慢性胃炎之胃脘痛时,除了辨证施治外,还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是否伴胃黏膜的溃疡、出血点、息肉、异型增生和肠腺化生等,选用具有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细胞浸润、防止组织异常增生的活血祛瘀药,如三七、血竭、莪术等;根据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选用具有清除HP作用的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黄芩、人工牛黄等。他认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不违背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精神,而是克服了传统中医对疾病微观认识不足和辨证思维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也弥补了西医对疾病过程中机体整体反映及动态变化重视不够的弊端。他融会中西医之长于一炉,从而大大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梁老一直认为,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更能显示出优势,主张中西医双方应该围绕着认识疾病、提高疗效这一共同目标,从实践中检验各自的理论与方法的长短,为创造新理论、新疗法而奠基。

梁乃津教授不但在临床中积极研究中西医结合模式,而且对中西医结合的教育工作也十分关注。他曾多次撰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认为自开办中医学院以来,中医入学均统一考试,中西医的培养条件比较接近,新一代的中医学者在中医的医疗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不但要组织西医学习中医,也应该根据条件,组织中医学习西医,从另一角度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力量。不要顾虑中医学了西医就会丢掉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应着重在基础理论及其实验手段方面,尽量学得透彻一些。他始终认为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医学习西医,是造就中西医结合骨干队伍的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这两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由于成长过程的不同,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以及逻辑思维的方法就会有具体的差异,在科学工作中,有种种不同倾向是大好事。总之,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要重视中医理论。两种医学的结合不是以一方强加于另一方,或者以一方否定另一方,主张求同存异,尤其要重视存异。中医学若失去自己的理论特色连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中西医结合了。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现时正在进行的中医药现代化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 强调病人为本、疗效为先,主张多种治

疗方法的结合

梁乃津教授一贯奉行病人为本、疗效为先的行医宗旨。他认为业医之目的,根本在于以高效快捷的手段为患者解除痛苦、挽救生命。因此,治疗宜多方法、多途径,不必拘泥于中医与西医界限。他极力主张治疗方法要“三个结合”:(1)中药与西药结合,即在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基础上,对危、重、急之症,有必要地结合使用应有的西医药,以取西医药之长补中医药之短。如对胃脘痛并发呕血和黑便者,结合使用西药以止血和抑酸;对胸痹之真心痛者,结合使用西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镇静止痛。(2)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即可通过内服或注射法给药,对某些病症还可结合局部用药法,如外敷法、灌肠法等。(3)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结合,即在使用各种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如针灸、按摩、物理疗法、体育疗法、饮食疗法、心理咨询以及现代科学介入疗法等。梁老的“三个结合”临床思维的本质是以病人为根本,以疗效为中心,形成了对疾病较为合理的诊疗体系,对当代中医院的临床工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梁乃津教授对中药剂型的使用颇有体会。除了汤剂之外,还结合使用丸、散、片、胶囊、浸酒等剂型。他所擅长治疗的脾胃病多为慢性病变,反复发作,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治。使用中成药不但简便易服,适合家庭备用,而且量少效高,节约药源。因此,梁老针对各种疾病的主要病机,根据其积累的经验研制了各种剂型的新药,如胃乃安胶囊、金佛止痛丸、胃爱片、梁氏抗风湿冲剂与酒剂等,方便了患者使用。同时为了克服固定的药方不能随症加减、有局限性的缺点,梁老采用汤剂与成药合用,长短互补,其研制系列中成药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对剂型改革意义深远。其中胃乃安胶囊和金佛止痛丸两项科研成果获得198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并由广州中药一厂生产为中成药,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擅长治疗脾胃病,亦专于治疗疑难病

4.1 治脾胃病 梁乃津教授尤擅长治疗脾胃病,认为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机是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热瘀湿困。辨证论治主张从肝脾胃入手,遣方用药往往通补并用,标本兼顾。他认为,“调肝理气是遣方的通用之法,活血化瘀是遣方的要着之法,清热祛湿是遣方的变通之法,健脾和胃是遣方的固本之法,其他治法是遣方的辅助之法”[10]。运用该理论指导治疗疑难脾胃病患者,屡获奇效。镇痛丸、金佛元芍汤均为梁老治疗慢性胃炎之验方,被后辈用于临床,每奏良效[9,27]。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癌前病变之一,梁老临证强调本病“疼痛多为虚实挟杂,治当通补兼施;痞满多属寒热错杂,治宜温清并用”[20]。

梁老治疗胃脘痛强调“辨证为主,证病结合;其痛在胃,其系肝脾;调治肝脏,以安胃腑:胃脘痛证,虚多于实,实在寒、热、气滞,虚在脾胃虚弱,胃阴不足”[8]。如1989年,患者周某因胃脘痛屡治不效,体重持续减轻,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辗转求治梁老门下,处方如下:黄芪、党参、白花蛇舌草、白芍、谷芽、麦芽各30g,郁金、佛手、延胡索、川厚朴、乌梅各15g,半枝莲20g,三七末(冲)3g。水煎服,连服4周,胃脘胀痛明显减轻,胃纳增进,舌苔薄白,脉细弱。继用健脾养胃、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法。处方:黄芪、党参、白芍各30g,沙参、麦冬、郁金、佛手、延胡索各15g,三七末(冲)3g。并随症加减,配服“胃乃安胶囊”,连服4年半,病人症状消失,体重增加,胃镜复查及病理活检结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继续服用胃乃安胶囊以巩固疗效。本病例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脾胃气虚为本虚,气滞血瘀、湿郁化热为标实,故治疗着重清热祛湿,兼以健脾益气,待湿热已去则滋补通三法并举,守法守方。

梁乃津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丰富,擅用清热制酸扩膜止血法,以大黄、海螵蛸、白及、珍珠层粉等为基础方,结合辨证配伍,强调“配泻火降泄药,治热伤胃络出血;伍活血祛瘀药,治胃络血瘀出血;佐补气养血药,治气随血脱出血”[21]。而对于老年胃溃疡的治疗,梁老强调其“本为脾胃虚弱,标系气滞血瘀,治以健脾养胃,行气活血清毒”[17]。1990年,患者曹某因饮食不当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反复胃脘疼痛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各大医院中西医治疗均不效,请梁老会诊。处方:黄连、橘红各10g,竹茹、法半夏、枳壳、郁金、佛手、延胡索各15g,蒲公英、白芍、海螵蛸各30g。嘱其稀粥饮食,服3剂后胃胀痛欲呕吐缓解。再服原方7剂,病人胃部症状消失,但见口淡,舌淡红,苔少津。辨证为气阴不足,气滞血瘀,改用太子参、党参、白芍、海螵蛸各30g,沙参、麦冬、郁金、佛手、延胡索各15g,三七末(冲)3g,珍珠层粉(冲)1支为基础方,并随症加减,再服药1个月,胃镜复查显示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期。本病例标实为急,本虚为缓,故先行清、通、降三法治标,待标实有减则标本兼顾,通补并用,通而勿伤,补而勿滞。

对于单纯性便秘的治疗,梁老根据大肠性喜润泽,传导糟粕以通降为顺的特点,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应以油润滑肠,行气降气为主。常选用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及枳壳(或枳实)、厚朴、木香(或沉香)等,结合辨气血阴阳虚实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24]。

4.2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梁乃津教授擅用清热通腑法治疗胆石症并发症,认为胆为奇恒之府,内藏清精之液,以通降下行为顺。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参与胆汁分泌与排泄。倘若情志所伤,外邪所犯,则肝胆失于疏泄;或饮食不节,脾伤湿生,妨碍肝胆疏泄;肝胆气机失畅,泌泄胆汁阻滞,气血胆汁结聚不散,积于肝胆发为胆石[14]。

梁乃津教授认为,肝硬化多为感受湿热蛊疫之毒,或长期嗜酒及肥腻,以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生气滞,血运不畅,肝脾脉络血瘀而发病。辨证着重于调肝健脾,行气活血,清热祛湿。梁老辨治本病失代偿期所出现的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昏迷等颇具特色:消腹水,利水消胀为主,兼行气活血补虚;治出血,收涩止血为先,或泻火养阴益气;醒肝昏,芳香宣窍宜早,并清热化痰辟秽[12]。

4.3 杂病 梁乃津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杂病亦每每奏效。认为杂病的治疗要辨证准确,初病在经可行气活血,久病入络脉必化痰祛瘀通络,在治疗上配虫类药通窜搜络祛瘀,攻补兼施。其弟子[26]“总结了梁乃津教授临床使用虫类药的经验,如治疗顽痛证(血管性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骨质增生、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等)。梁乃津教授告诫后辈,若滥用误用虫类药,则有可能出现各种毒、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所以,不宜用量过大过久;对体弱老幼、过敏体质者慎用;若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并要积极处理[13]。对于前列腺肥大,梁老认为乃肺脾肾虚,湿热瘀阻所致,治疗强调益气化瘀、虚实并治,内外结合、食疗同治[16];慢性阻塞性肺病本属肺、脾、肾虚,标乃风痰瘀阻,治标以风痰为先,固本以补肾为要[25];老年病病机特点是脏腑虚损、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及痰瘀阻滞,具有本虚为主,兼夹标实,正虚易致邪犯,邪犯加重正虚的内在联系,主张治疗应补虚为主导,祛实慎攻伐,缓急辨分明,标本同施治[12]。

梁乃津教授治病善于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遣方用药往往通补并用,标本兼顾。治疗手段多样,根据病情需要采用外敷、灌肠、针灸、理疗等局部给药方式,必要时运用西药。梁老不但诊治脾胃疾病疗效卓著,对肠道疾病、老年病、痛证等多种疑难杂症均有独特的经验,值得中医后学者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梁乃津.肺结核[J].广东中医药, 1950(2): 12.

[2]梁乃津.“医经”派的经典著作——内经[J].广东中医药,1952(7): 39.

[3]梁乃津.批判余云岫“消灭中医”的谬论和他的阴阳五行说[J].广东中医,1956(9):6.

[4]梁乃津.对祖国医学理论体系核心问题的看法[J]. 广东中医,1963(4): 1.

[5]梁乃津.脏腑经络学说的发生与形成(一)[J],新中医,1980(1): 1.

[6]梁乃津.脏腑经络学说的发生与形成(二)[J].新中医,1980(2): 5.

[7]朱秉匡,张绍石.名老中医梁乃津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J].新中医,1982(5):9.

[8]朱秉匡,张绍石.名老中医梁乃津治疗胃脘痛的几种常用止痛方法[J].暨南大学学报,1985(2):10.

[9]刘茂才.镇痛丸治疗痛证172例小结[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5(4):10.

[10]黄穗平,罗振华.梁乃津治疗慢性胃病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1993(4):59

[11]黄穗平.名老中医梁乃津辨治慢性胃病经验拾萃[J].新中医,1993(5): 2.

[12]黄穗平.梁乃津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J].新中医,1995(5): 1.

[13]黄穗平, 李云英.梁乃津老中医用虫类药治疗顽痛证经验[J].新中医,1995(7): 4.

[14]黄穗平.梁乃津用清热通腑法治疗胆石症并发症的经验[J].新中医,1996(1): 12.

[15]黄穗平.梁乃津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经验[J].新中医,1996(2): 12.

[16]罗振华.梁乃津教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经验[J].新中医,1996, 28(2):10.

[17]黄穗平.梁乃津教授辨治老年胃溃疡的经验[J].新中医,1996(3): 10.

[18]黄穗平.梁乃津辨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经验[J].新中医,1996(4): 10.

[19]黄穗平.梁乃津教授从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J].新中医,1996(5):9.

[20]黄穗平.梁乃津辨治萎缩性胃炎经验[J].新中医,1996(6): 13.

[21]黄穗平.梁乃津教授治疗溃疡病并出血经验[J].新中医,1996(8): 7.

[22]黄穗平. 梁乃津教授验方医案4则[J].新中医,1996(8): 8.

[23]黄穗平. 染乃津教授健中调肝方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6 (9):8.

[24]黄穗平.梁乃津教授治疗单纯性便秘的经验[J].新中医,1996(10): 11.

[25]罗振华.梁乃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经验[J].新中医,1996(11): 7.

第2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疗 治疗思路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y 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上世纪五十年代纤维胃镜问世后,cag的诊断和病理组织学 研究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英国召开会议,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中、重度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atp)及幽门螺杆菌(hp)生长则被视为癌前病变。由于胃癌病死率在我国位居各类肿瘤死亡率之首,因此积极治疗cag,阻断胃癌前病变就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不可否认,西医学的检查手段对疾病的确诊有重要作用,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而且西医对改善cag的一些症状确有疗效,但对于逆转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伴有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变化却缺乏有效的 方法 。然而中医在治疗cag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能衷中参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参考胃镜的病理特征指导组方用药;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转归的重要作用;重视整体治疗、侧重健脾扶正的思想。将中西医的各自优势相互结合,发挥中医药的治疗特色,可以提高cag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

    衷中参西

    1、衷中参西认识病机  所谓衷中参西,即以国医为体,西医为用,尝试沟通中、西医学,把两者相结合运用于临床,以冀优势互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几年有些学者根据胃镜及胃粘膜的病理变化与中医的辨证相对照,借以探讨中医各证型的实质,使中医辨证客观化,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这是衷中参西的具体体现。如胃镜下见胃粘膜苍白、灰白或红白相兼以白为主者,可视为气血亏虚不能荣养胃粘膜而致胃腺体萎缩的表现;胃粘膜有渗出糜烂充血者,可视作脾失健运,湿浊不化而内蕴脾胃;伴胆汁反流者,又当属肝胆气机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而致;病理报告见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考虑其病理性块状物为瘀血所致。有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瘀血的关系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胃粘膜苍白无光泽、血管 网络 显现、颗粒状增生隆起、糜烂、出血等,多为瘀血所致。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院痛》中所言:“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胃镜下所见胃粘膜的病理变化与多数学者对cag病机的认识不谋而合。例如张占海[1]认为cag病机关键是虚中挟实、脾肾两虚为本,气血郁滞为标。张源芳[2]认为多由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太过等因素,导致中气亏虚,脾胃升降失调,肝气疏泄失职,以致脾胃内伤,胃络瘀阻有关。姚保泰[3]认为该病多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而上逆,则胆汁反流入胃,水湿停滞,生痰蕴热,痰热交阻,灼伤胃脘粘膜,又气机阻滞,血运不畅,胃失濡养。张文尧[4]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分为肝郁脾虚,脾胃阳虚,脾胃阴虚,脾胃湿热四个方面。蔡粉妹[5]认为脾胃虚寒,脾虚失运,六淫七情乘虚侵犯中焦,其病机关键是虚中挟实,脾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痰壅为标。唐旭东[6]认为cag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与气血失调两方面:虚,重在脾气(阳)虚弱和胃阴不足;实,主要指湿浊、郁热瘀血阻滞。气血失调,表现为气滞和血瘀,气滞为肝胃气滞,血瘀为胃脘气滞血瘀。单兆伟认为本病脾虚为本,胃热血瘀为标。邓铁涛[7]认为本病为“脾胃气虚,气滞血瘀”的本虚标实之虚损病。本虚主要为脾胃亏虚,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此为发病的前提和本质;标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脾气亏虚,血失鼓动,郁滞成痰而阻络;②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聚;③痰阻湿郁,加之阴液亏损,则易引起虚火妄动。其中脾胃亏损是本病较为突出的病理表现,胃阴亏损加胃络痰阻,胃失于滋润儒养,是导致胃腺体萎缩的重要病机。

    2、衷中参西辨证治疗  由于本病多和其他脏腑病变症情交错,且相互 影响 ,因此在临证时仅从舌、脉及主诉收集资料,有时疗效并不明显,特别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与胃镜病理变化往往不一致,有人自觉病情较重而胃镜报告并未如病者感觉的那么严重,而部分萎缩性胃炎已发展至胃癌前病变,患者的自觉症状却一般,甚至无任何胃病的症状。这给中医临床辨证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把胃镜的病理特征作为辨证的依据治疗cag的报道逐渐增多,弥补了中医宏观辨证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辨证用药的疗效。如李怀珍[8]用辨证结合胃镜下粘膜改变,将本病分为脾胃虚寒挟瘀型和胃阴亏虚挟瘀型,前者胃镜下可见胃粘膜灰白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显露,呈树枝状或结节状改变,用温中健脾,祛瘀生新法,方用黄芪建中汤为主;后者见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并有血管结节状改变,拟滋养胃阴,祛瘀生新法,方用叶氏养胃汤为主。同时与口服维酶素、胃复安、庆大霉素组对照。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王文仲等[9]根据胃粘膜微观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以温养散结汤为基础方(苏梗、木香、三棱、莪术、太子参、九香虫、香椿花、生麦芽、鸡内金)加减用药,观察168例,显效65例,有效56例,总有效率72.02%,并观察到部分萎缩伴肠化或不典型增生病例经治疗后病理改变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消失。李军祥[10]在本病的辨证用药时,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根据胃镜下胃粘膜的表现,将本病分为5个证型辨证施治。朱生梁等[11]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胃粘膜的表现与病理变化,运用药理作用针对胃粘膜萎缩增生、胃粘膜局灶病变的中药治疗本病157例,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8%,胃镜与病理疗效总有效率80.9%。

    治胃先治心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精神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部疾患的影响。因此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中,心理因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早在二千余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提出“七情致病”的整体观念。《名医类案》卷六载有近30例胃脘痛病案,其中半数以上因情志剧烈波动而引发或复发,许多患者性情急躁、易怒、多思虑。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伤及脏腑,耗伤精血,进而生痰成瘀,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神志,出现各种情志病变。张景岳指出:“气血虚寒,不能营养心脾者,最多心腹痛症,然必积劳损及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痛”(《景岳全书·心腹痛》)。

    《内经》把“治神”置于防治疾病的首位,载“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灵枢·师传篇》很精炼地阐述了心理治疗的原理:“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苦”。这是心理治疗经典性的引征,说明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从心理 问题 着手是根本之法。《青囊秘录》载:“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此亦充分说明心理治疗在古代的医疗实践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认为脾胃与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心健则脾胃乃荣,脾胃与心系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又互为牵累。“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反过来心体失养,心神不宁,导致血脉不和,脾胃失濡。据此,我们在临床上治疗胃脘病时如果能够以调心(神)以治胃,佐以疏肝健脾并配合畅情、释疑等方法综合运用,即主要通过调整人体的心神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其效果往往优于单纯运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可选用百合地黄汤、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等养心神,配以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白术等健脾之药,临床效果较佳。特别是cag的病程较长,病人又往往对于疾病的发展趋向深为担忧,有“恐癌”心理,长期的紧张、焦虑、抑郁、恼怒等情绪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精神压抑、忧心忡忡。因此在治疗cag时,“治胃先治心”,心理问题的解决就显得举足轻重。如陈永灿等[12]自拟安神和胃汤(炙甘草、浮小麦、大枣、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苏梗、枳壳、蒲公英、黄连、石菖蒲、薏苡仁)从心论治胃脘痛57例3个月为1个疗程,显效19例,好转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2.4%,其中显效者均是女性。 现代 医学临床实践亦证实,对cag病人采用心身结合的多科性综合防治措施,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如王宏地[13]等 应用 抗焦虑药多虑平结合中药胃脘舒冲剂(党参、甘草、白芍、延胡索等)治疗65例,对照组用胃脘舒冲剂,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

    新的医学模式提示我们,胃脘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的心理刺激和情绪变化是 社会 心理因素对疾病 影响 的结果,并影响着病情的 发展 和康复,[14]因而心理因素在病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5]。在 治疗 过程中,针对病人的个性特征、不良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实施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帮助改善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保持乐观、健康的积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明显意义。因此,在这一领域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完善中医药治疗胃脘病的治疗体系,进一步体现

    重视整体调理,侧重健脾扶正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病变部位虽在胃,但涉及脾、肝、胆、肾等脏腑,而且其他脏腑的病变亦可影响脾胃的功能而产生疾病。因此可以cag是全身的失调在局部的突出表现,辨证应着眼于整体而兼顾局部的病理改变,并将治脾胃融入整体调理之中,以调其不调为根本大法,通过整体调理使全身的状况得以明显改善,同时局部的病理改变得到有效控制或康复。诚如《景岳全书·论治脾胃》中所云:“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之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之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周信有[16]认为cag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为胃脘痞满不适。对本病的治疗提出了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整体调节的原则,强调遣方用药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全面。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时,病变已久,所谓久病属虚,因此脾胃虚弱乃整体辨证之根本。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云:“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说“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由此可见脾虚为cag的最基本病机。李乾构[17]对96篇有关cag的论文中报道的7496例cag辨证的证型进行归纳,共有证型23个,其中脾胃虚弱占首位。

    叶天士强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胃》)。因此紧扣病机,遣方投药予以健脾扶正为法,兼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泄热化湿、活血化瘀等。如宫业松等[18]认为cag虽然证型有所不同,但有共同的病机,即脾胃虚弱,热郁血瘀。以《脾胃论》中黄芪人参汤(黄芪、升麻、炒党参、陈皮、麦冬、苍术、白术、黄柏、焦六曲、当归、炙甘草、五味子)治疗61例cag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4%;胃镜、病理总有效率80.3%。综上所述,脾胃虚弱、局部标实是cag病机的根本特点,临床治疗当重视整体调理,侧重健脾扶正,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结  语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顽固难治的消化道疾病,其一旦发生病变,常呈进行性,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故应早期治疗,且应坚持长期服药[19、20]。一般临床治疗常以3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3个疗程后,再复查胃镜和病理活检,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多数学者认为只要cag患者坚持治疗,其病理改变,如急性活动性炎症、萎缩性退化、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可得到减轻和消退,cag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加之中药的副作用少,可长期服药,具有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以及全身调整的作用,所以中医药治疗cag具有很好的前景。

    中医药治疗cag在临床上确有较好的疗效,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尤其是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的微观辨证有机结合,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无论近期还是远期均具有积极意义,在此领域显示了较广阔的前景。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 问题 ,如辨证分型过杂,治疗标准不统一,缺乏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本病的 研究 往往以临床研究为主,实验研究较少,药物剂型以传统汤药为主,服用较为麻烦等等。今后可以加强以上方面的研究,从微观上阐述中医药治疗cag的疗效机制,并研制出针对性强,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的药物新剂型,以满足患者的需要。[21、22]

【 参考 文献 】

第3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慢性胃病; 发病现状; 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137-02

胃病是许多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统称,慢性胃病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它们具有相似的症状,如恶心、反酸、嗳气等[1-2]。为探讨慢性胃病在基层医院的发病现状,笔者所在医院选择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200例慢性胃病患者进行调查,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慢性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胃镜检查与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17~77岁,平均(43.0±17.6)岁,50岁78例;病程0.5~32.0年,平均(17.0±6.3)年;车间工人153例,机关干部47例。

1.2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发病类型、患者性别、年龄、饮食习惯、个人嗜好、家族遗传情况、精神心理情况、用药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年龄偏大患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而年轻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明显高于年龄偏大的患者;(2)男性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饮食不规律、吸烟、嗜酒、精神压力大、有家族遗传及职业压力大的患者的慢性胃病发病率明显更高,详见表1、表2和表3。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消化道溃疡的青年男性发病率更高,可能与青年男性吸烟、饮酒较多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病的主要原因[3],但通常也认为H+反弥散进入黏膜与胃黏膜缺血是主要发病因素。饮食不规律、职业工作压力大会使人生活不规律,应激性生理代偿无法满足胃黏膜循环的运行,导致黏膜相对缺氧,黏液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不足,黏膜屏障被破坏,pH值下降,进一步损伤黏膜与血管,导致糜烂出血。而吸烟、饮酒等也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破坏黏液黏膜屏障。此外,精神心理存在问题与慢性胃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在防治方面,医护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致病因素;(2)年长者应进行胃镜与相关检查,防治漏诊;(3)精神异常患者可给予自主神经调节剂与抗忧虑药物,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该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恒升.胃病的自我检测[J].农家参谋,2011,17(5):47.

第4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情志护理;肝郁气滞;胃痛;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84-03

肝气犯胃型胃痛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胃为水谷之海,在生理上,肝主疏滞,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消化吸收及排滞功能[1~2]。情志不遂,肝失疏滞,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导致胃气失和,引发胃痛[3]。提示胃痛的病因中郁怒忧伤,气血不畅是重要的病因。本文回顾性分型分析了本院采用情志护理对肝郁气滞型胃痛患者护理获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高州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肝郁气滞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4.3±12.7)岁;病程8~49 d,平均(15.7±11.9)d;病因:浅表性胃炎患者1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3例,十二直肠球部溃疡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2.7±12.1)岁;病程8~44 d,平均(16.1±10.9)d;病因:浅表性胃炎患者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5例,十二直肠球部溃7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 具有典型的胃脘痛症状及肝郁气滞的一般表现,如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连及胁下,病位不太固定,或左或右,或呈走窜性,大便不畅,得嗳气或矢气则舒。发病与情志改变有关,喜太息,脉弦劲或细,重按有力,舌淡红,苔薄白[4]。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治疗,采用中药柴胡汤为主方,方中柴胡、香附理气止痛,枳壳、陈皮理气和胃,川芎调理气血,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效。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加强理气止痛的作用。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有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及其它对症支持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干预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如下。

1.4.1 情志护理 ① 疾病宣教 向患者耐心详细说明肝郁气滞在胃痛发病中的作用,说明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而引发胃脘痛的发作机理,举例说明情志若调节不善将加重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症状,饮食障碍将愈发明显。② 情志调节 与患者耐心细致的沟通,了解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的原因,告知患者保持心理宽松,劝导患者戒忧、戒愁、戒怒,忌思虑过度,鼓励患者勇敢的消除焦虑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及勇气,乐观的面对负面情绪;③ 情志克制法 指导患者将要出现忧虑、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时,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克制。转移注意力法:充分发挥大脑神经调节功能,将注意力分散至愉快、美好的想象中,包含过去愉悦的经历,未来美好的期待。催眠方法[5]:自我暗示告知自己是可以战胜负面情绪,自己是最优秀的,可以应付任何的负面情绪。找人倾诉法:当前2种方法仍旧无法控制负面情绪蔓延时,立即找人沟通,沟通的时候更多的倾诉,尽量以美好生活话题或愉快回忆为主。情绪宣泄法[6]:当无法克制负面情绪时,可以进行一定的宣泄,例如大声将自我的忧虑说出来,大声的表达自我来实现暂时性的忘记。

1.5 疗效评价

1.5.1 胃痛疗效评价[7] 痊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泛酸、嗳气、呕吐)消失(近2个月内未出现复发),饮食正常,体质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感;显效:胃脘痛症状基本消失(近2个月内未复发),其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饮食、精神、体质与以前比较明显好转;有效:胃脘痛症状减轻,其它症状亦出现一定程度改善,可小发作,但程度明显降低,体质、精神及饮食有一定进步;无效:胃脘痛减轻不明显,甚至呈现进行性加重。

1.5.2 症状分级量化赋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相关内容拟定,中医症状包含胃痛、胃胀、呕吐3项,按照轻重情况依次赋予0、2、4、6分,3项之和为症状分级量化得分,得分越低代表症状越轻。证候积分越高表明肝郁气滞症状越严重。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2组疗效评价 见表1。

3 讨论

中医理论中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及脾胃素虚等病因所引发,中医在治疗胃痛的根本方法为宣通,其主要通过疏肝理气、理气解郁为主,亦是治疗气滞型胃痛的关键。

情志护理亦可属于心理护理层次,其主要通过调节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实现良好临床疗效的目的。肝郁气滞型胃痛以肝郁气滞型为主要表现,发病与情志改变,喜怒忧愁有关。情志不畅、饮食伤胃、胃失和降而痞胀、外邪犯胃致脾虚。张成[9]认为肝郁气滞型胃痛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衡,横逆犯胃所引发,另一是由于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肝郁气滞型胃痛一方面应采用温通、补中,恢复脾胃功能,另外应结合肝郁气滞的情志性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本研究中对照组肝郁气滞型胃痛患者仅采用中药汤剂柴胡汤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方中柴胡含有柴胡碱,可有效降低胆酸浓度,减少胆酸对胃黏膜的损伤,枳壳可增强胃的排空能力,促进肠胃蠕动,减轻胃胀,协助消化,陈皮具有理气和胃,川芎调理气血,甘草缓急止痛之效,诸药共用可有效起到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之效。观察组患者在中药汤剂柴胡汤治疗联合情志护理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本文的研究结果亦表明通过情志调节联合中药治疗有效提升了肝郁气滞型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肝郁气滞症状。但由于本研究中选取的样本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

参考文献:

[1]胡婷婷,于睿.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护理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215-2216.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连美珠,陈一斌.耳穴埋豆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临床观察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2,12(27):2560-2561.

[4]周杰.疏肝理气法治疗肝郁气滞型胃痛 25 例体会[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9):11-12.

[5]朱丽莎.强迫症的催眠暗示治疗[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6):697-698.

[6]席居哲,左志宏,WU Wei等.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与情绪自我调节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9):709-714.

[7]胡幼平,周睿,杨丽洁,等.安神调肝针法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0,31(8):1047-1050.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9.

第5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壮药穴位贴敷;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83-02

Abstract:

Keywords:

胃食管反流病(Gastr Oesophageal Reflux Di sease,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西医除应用抑制胃酸及促进胃动力药外, 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案, 难以解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涉及食管内、外、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困扰。笔者观察壮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30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观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脾胃科门诊、住院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3683±999)岁;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0岁,平均(4083±114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专家组制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中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①有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且无幽门梗阻或消化道梗阻的证据,排除可能引起烧心症状的其它疾病;②内镜下可能有GERD 的表现[1]。

122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21届全国脾胃病学术深圳会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中虚气逆证,主症: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反流。次症:胃脘隐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弱。

13方法

131[JP2]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生产厂家: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19990114),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JP]

132治疗组:壮药药方组成:八角茴香(学名:八角)30g,两面针30g,穿破石30g,丁香10g,茶辣(学名:吴茱萸)10g,玉桂(学名:肉桂)30g,回头青(学名:香附)30g,山辣(学名:沙姜)30g加工方法:把上述药物粉碎后,过筛,加入鲜姜汁调和成膏状,选穴:脾俞、胃俞、膈俞、三焦俞、天枢、足三里、气海穴;每日换药一次,以4周为1疗程。

两组治疗期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禁食生冷、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14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初诊时与结束时主要症状(反酸、烧心、胃痞满、胸骨后疼痛) 单项的记录与评价,进行症状疗效评价和证候疗效评价。

15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6 年版《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症状总积分=程度总积分×频率分,治疗前、治疗4 周及停药后4 周对反流症状进行评估,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判断疗效。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但< 95%;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但3次,但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 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GERD 的发生多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一过性失调,食管清除作用异常,食管黏膜屏障作用下降等因素所导致[3]。治疗多用PPI抑制剂加促胃肠动力药,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高,总体效果欠佳[4]。采用壮药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壮医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主要是因正气虚而受痧、瘴、蛊、毒、风、湿等有形无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失调,或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功能失调。壮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治法大体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壮药穴位贴敷是以壮医三道两路等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医经络脏腑腧穴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特定壮药贴敷,作用于脾俞、胃俞、膈俞、三焦俞、天枢、足三里、气海穴等穴位,调整、调节、调动人体气血,使之趋于均衡,而具有调节谷道、平顺三气、降逆和胃之功,使疾病自然向愈。

本研究中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林三仁,许国铭,胡品津.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 . 胃肠病学,2007,12 (4):233-239.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医杂志,2010,51 (9):844-845.

第6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脾胃病;辨证论治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医学界对此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中医学已开展了亚健康状态的相关研究,但较多文献只是笼统地把亚健康状态分为几种中医证型进行辨治,却很少将其作为某一系统的病前状态去具体地细化研究。这样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针对中医亚健康研究的困惑,笔者从剖析亚健康状态相关概念入手,并以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为例,探讨中医亚健康状态的辨治思路。

1对亚健康状态的思考

11对亚健康状态概念的理解20 世纪70 年代末,医学界依据疾病谱的改变,将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和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的观点。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最先将其称为第三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1]首先提出“亚健康”这一名词。亚健康状态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个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这一观点已被众多学者所认可。

因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故若要确切理解此概念,则应先界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把健康定义如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完全良好”这种提法,是把健康概念绝对化了。这种“完全良好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理想。实际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绝对”的健康标准。此外,所谓“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的含义也不够具体,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健康”的定义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之后有人把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修改、补充如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这种良好状态有赖于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赖于多种调节环境稳定的维持。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有在他本人所处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活动和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与环境保持协调关系[2]。由此可知,并没有普遍适用的健康标准;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或者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健康的程度或水平,可以各不相同。

关于疾病的概念,根据目前的认识可将其概括如下: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稳态(homeostasis)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的障碍。在多数疾病中,机体对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防御性的抗损害反应。内环境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可以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应当指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有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例如,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结核病,甚至早期癌症,都可能没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些早期疾病,只有在仔细地检查时才被发现。随着科学的发展,疾病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

由上可知,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尤其是疾病的内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检测手段的不断出现还在进一步扩展中。因此,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具有相对性,由此则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外延也具有相对性。亚健康状态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说,健康概念的范围有多大,亚健康状态的涵盖范围就有多大;疾病和病症谱涉及领域有多宽,亚健康状态谱的涉及范围就有多宽。因此,对亚健康的界定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

12对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几种观点的思考

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低质状态论:有学者[3-4]认为,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这种观点揭示了亚健康的本质,体现了亚健康的共性,但个性化的阐释不够,范围笼统而不深入,临床研究不易操作。(2)个别系统功能紊乱论:有学者[5]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诸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和功能紊乱而致。这种观点已触及到相关的系统,范围较为具体但不全面。(3)综合征论:此种观点[6-7]是把国际上相对正式命名的综合征等同于亚健康状态。如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不定陈述综合征等。此种观点临床易于把握,但内涵不足,有以偏概全之嫌。(4)中医“未病学”论:此观点[8-9]把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联系起来。中医学中的“未病”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 但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层次上的涵盖。“亚健康”是“未病”四态(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对中医治则的确立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在具体辨证方面又显简单化和概念化,研究不够深入。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各有优点,但亦均有不足。亚健康状态、健康和疾病统属同一内涵,研究亚健康状态就如研究疾病一样,应具体化,避免抽象化、概念化,要体现亚健康状态的动态化特点,避免对其进行机械地静止地研究;应意识到人体不同系统的不同疾病具有其各自的病前状态或潜状态,也就是各有其不同的亚健康状态表现。只有这样,研究才能有的放矢。而目前的研究现状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同样,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很多文献亦只是笼统地把亚健康状态分为几种中医证型进行辨治,即使是做一些量表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只是把亚健康作为一个系统去研究,却很少把它作为某一系统的病前状态去具体地研究细化。这样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这也是目前中医界在研究亚健康方面遇到的一些困惑。多数文献及相关亚健康的学术会议停留在探讨“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上,真正解决有关亚健康状态的实质性问题的学术文章却乏善可陈。事实上,在临床工作当中,有较多的功能性疾病(轻微)均可包含在亚健康范围之内。各个系统的病前状态(亚健康状态)按中医辨证分型,则各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故结合人体各系统来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提高临床疗效更具有实际意义。以下试以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为例来阐述此观点。

2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证治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则人体处于一种健康状态,若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则可导致病证的出现。这些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笔者认为消化系统本身就有其独特的亚健康状态,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等,这种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当属于中医的脾胃病证。根据中医脏腑(脾胃)理论,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诊治原则及方法特点如下:

21证型以肝胃不和常见,治则以调达气机为主

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现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脾胃功能失调)以胃脘疼痛这一临床症状较为常见。证型以肝胃不和型为多见。临床可见胃脘胀痛,痛窜两胁,遇怒尤甚,嗳气频作,嘈杂吞酸,排便不畅,善叹息,舌淡红,苔白,脉弦。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心理负担加重,长期郁闷不畅,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继而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肝胃郁热及脾胃气机逆乱等一系列肝胆脾胃病证。所以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气机通降失常关系密切。因此,调达气机,疏肝和胃通降是治疗胃脘痛之关键。方剂以经方四逆散加减为主。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组方精妙,药简力专,为通达降逆之首选方。但笔者认为应易白芍为赤芍,因白芍味酸性敛,对胃酸分泌过多所致之胃脘痛,白芍不如赤芍清热通达之力,且赤芍具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功效。若兼有大便秘结,酌加莱菔子、白术等,白术用量宜在20g以上才具有通便之效;嗳气频频,加用丁香、柿蒂通降上逆之胃气;日久郁热,加用蒲公英、佩兰、滑石清热以通降;燥热伤阴,酌用石斛、麦冬、知母之类滋润以通降。

22岭南以脾胃湿热型多见,清浊安中以通为先

广东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且岭南人多喜食用海鲜品,其体质多属“阳热质”。除此之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口服某些药物亦可引起脾胃湿热证,因此该地区脾胃湿热证型明显高于内地。临床资料统计也证实这一点[10]。这是岭南脾胃病证的一大特点。治疗时应在清热化湿过程当中,尤重祛湿理气。原因如下:(1)湿性粘腻停滞,易滞留体内,胶着不化,使病势缠绵不解。(2)湿热交混,遂成蒙蔽,湿开则热透,湿去则热除。(3)湿性重浊粘滞,易闭阻阳气,阻滞气机运行,湿郁可以化热,可见湿热的形成与胃腑失于通降有密切关系。气机通达则湿热可去,胃腑可复通降之职,故当以理气为首务。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清浊安中汤”,该方由白蔻仁、藿香、佩兰、茵陈蒿、黄芩、薏苡仁、法半夏、厚朴、乌药、佛手、郁金组成。其中白蔻仁辛散温通,行脾肺气滞,化上中二焦之湿;藿香、佩兰芳香清透,解表里之湿;黄芩、茵陈蒿苦寒,清热以祛湿;薏苡仁甘淡,健脾而渗湿;法半夏辛温燥湿;厚朴、乌药运转脾胃气机,佛手、郁金疏肝解郁,条达气机,四药行气以化湿。此方将芳香化湿、淡渗利湿和苦温燥湿熔为一体,数药合用,均不离祛湿之宗,行气为先,共奏祛湿清热、行气健脾之功。若湿热阻滞肠道,腑气不通,酌加槟榔、木香、枳壳;若热邪偏甚,常佐以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栀子等清热之品。

23脾胃虚损型纯虚者少,补中兼疏为正法

脾胃虚损型中,因脾胃虚弱导致的胃脘不舒是临床常见之症。健脾益胃是常用治疗原则。但临床用药常不拘泥于补法。尤强调补中兼疏,以通为用。对于气虚证,我们认为胃气一虚,气机不运,饮食不消,故而虚中必夹实滞,临床上纯虚证并不多见。因此一味滋补更易使脾胃呆滞,运化不利,使实滞愈甚,虚则愈虚。治疗此类病证以四君子汤为基本方,酌加疏肝理气、祛湿除痰、化积清热之品,往往可取得满意疗效。如气滞明显,加用砂仁、佛手、枳壳;夹杂痰湿可用法半夏、薏苡仁、扁豆;食积可用鸡内金;夹热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对于阴虚证,也反对一味滋阴,以防碍胃之嫌,故以行气之味以助其通降。因此在运用太子参、石斛、知母、麦冬等甘凉濡润之药益养胃阴的同时,酌用佛手、柴胡行气,赤芍、郁金活血化瘀以助阴液之来复。

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多采用疏肝降逆、清热利湿、滋阴补虚之法,其治则充分体现了“胃以通为顺”、“以通为要”、“以通为补”的学术思想。

24结合胃镜微观辨证,诊治更有针对性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不管有无临床症状或体征,通常都能在舌诊、面诊、脉诊、耳穴诊方面出现病理征象,因此中医的体征如舌象、脉象、面色等在亚健康的中医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医四诊和辨证方法已突显出其在整个诊治过程的不完整性和局限性。中医望诊中的舌诊在诊断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在继承传统辨证方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充分结合现代电子胃镜下胃黏膜的形态学变化,使中医的望诊微观化,注重对胃镜下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的辨证,提出了以证型为纲,黏膜形态特点为目的辨证思想,并把这种思想溶入到整体中医辨证体系当中,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宏观辨证与胃镜下的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成为诊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重要特色。如肝气犯胃证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出血;肝胃郁热或脾胃湿热证多见胃黏膜色泽偏红,湿热夹瘀证多见黏膜附着黄绿胆汁,HP感染阳性,黏膜偏暗,胃内分泌物粘腻秽浊等特点;痰湿内停证多见黏液呈清水状;脾胃虚弱证可见黏膜色泽淡白或苍白,胃蠕动无力、缓慢,幽门关闭障碍等;气阴两虚证可见黏膜变薄并可透见毛细血管网,分泌物减少,黏膜干燥等特征。诸如此类,均是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发现。

对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提倡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辨证治疗与病机发展不同时期用药相结合,有的放矢,这已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如胃蠕动减慢,可酌加槟榔、枳实、枳壳等;幽门开放不畅,逆蠕动增多,多使用丁香、柿蒂或旋复花、代赭石等;胆汁反流明显,多选用疏肝利胆药(如郁金、柴胡),同时可选用清热利湿药(如滑石、佩兰、茵陈蒿等)以改善黏膜炎症。再如对胃内容物呈大量清稀水样的患者,可在辨证治疗基础上酌加茯苓、桂枝、白术等;对胃黏膜萎缩的治疗临床结合患者的辨证多选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品;对HP感染阳性患者,多选用蒲公英、黄连等清热解毒之品。但必须指出的是,根据中药的现代药理特点选用单味中药的前提是以整体辨证用药为基础,如此方不至于陷入单纯中药西用的泥淖。

综上所述,中医学中与亚健康状态诊治相关的内容较多,在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手段也丰富多彩且疗效卓著。 对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治疗,我们应以现代医学的各个系统为基础,结合中医辨证进行治疗,以提高亚健康状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育学. 亚健康状态[ M] .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8.

[2] 朱德良, 温元强, 杜艾嫒, 等.亚健康概念认识及界定现状评析[J].甘肃中医,2007,20 (7):11.

[3] 王琦. 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 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24( 2) : 1.

[4] 冯志广, 杨建宇, 任安静.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J] .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17) : 938.

[5] 王艳君, 胡朝阳. 从亚健康看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趋向[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1(4) : 1.

[6] 刘祖平, 刘芳玲. 背部走罐配合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 . 现代中医, 2005(2) : 49.

[7] 赵瑞芹, 宋振峰, 侯锡花. 中国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分析研究 [J]. 医学研究通讯, 2001, 30(4) : 55.

[8] 宋为民. 发展中医未病学[ N] . 健康报, 1996-03- 22.

[9] 何裕民. 次( 亚) 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4(6) : 5.

第7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Barrett食管;肝;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10-03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1]。BE食管每年发展为食管腺癌比率与正常人群发病率分别为0.5%和0.07%[2~3],是正常人发病机率的50倍以上,因此早期检出及严密监控和干预这一癌前病变是预防的关键。关于BE食管,目前中医药治疗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病因病机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主要原因在于 BE食管是西医学中食管黏膜上皮的一种病理改变,而非简单一症可以概括。笔者结合专家咨询及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从中医脏腑辨证的角度,分析其相关的病机证候,现总结如下。

1 BE食管中医病名与肝的关系

BE食管本身通常不引起症状,而是以胃食管反流(GERD)为主要临床表现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等,由于目前并没有统一中医命名,根据其主要表现,可按照中医的“噎膈”“吐酸”“梅核气”“嘈杂”“食管瘅”“胸痛”等疾病来诊断,例如“噎膈”之病,《内经》称之为“膈”;《证治汇补》认为:“忧郁失志,及膏粱厚味,醇酒淫欲,而动脾胃肝肾之火,致令血液衰耗,胃脘枯槁,气郁成火,液凝为痰。痰火相因,妨碍食道,饮食难进,噎膈所由成也……总归七情之变。”[4]故一般认为噎膈的形成与精神因素引起的肝郁气滞而后出现痰凝血瘀互结等有关。“吐酸”一病,《医家心法》中精辟地指出“凡事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

《古今医鉴•梅核气》“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始因喜怒太过,……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因此梅核气多因喜怒太过,情志失调,痰气互结而成。在BE食管的相关命名中,与肝气郁结相关发病为主。

2 以食道-胃-肝为轴链的病因病机关系

食管络属胃,是胃腑受传食物之所在,胃的通降对食管之影响至为密切;胃与脾互为表里,共司受纳、消化和输布之功,其运化腐熟均受肝气的调节。《医学求是》云:“少阳为中气之枢纽,枢轴运动,中气得以运行”;《应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即言明了脾胃气机升降是否协调,主要在肝胆之疏。

在近年的临床研究中发现,BE食管发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忧郁、烦躁不安等情志失调表现。五脏之中,肝主疏泄,条畅情志,其功能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机体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5],精神心理的因素与肝的正常生理功能相互关联,反之亦然。五行属性中,肝为木,胃属土,二者是相互制约影响的,生理上是木疏土的关系,若肝气条达可助脾运升清,胃受纳降浊,即土得木而达;在病理上则是木旺乘土的关系,肝胃失和,胃气上逆。BE食管总归于多种原因导致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终致气滞、痰凝、血瘀等产物互结于食道,食道失于通降而发病。食道―胃―肝三者形成的主轴链横贯了整个BE食管的发病机制,尽管病变在食道,但情志不畅,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是其发病关键,根源于肝,尤其以肝气郁结为发病前提,痰气热瘀结于食道是其病理产物。

3 基于肝气郁结的BE辨证分型

肝气郁结者多见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或颈部瘿瘤,或肿块。妇女可见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甚则闭经[6]。从肝着手论治BE食管,除了具备以上肝郁证的表现以外,再根据其他的临床表现,参考《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代码》[7]可有6个常见的临床证型。

3.1 肝胃不和型 缘于患者多恼怒忧思,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木乘脾土,胃气不降,气逆而上发病,可出现嗳气、泛酸、反胃,胸骨后疼痛或心窝疼痛,纳少,胸脘满闷或有两胁胀闷,舌苔薄白,脉弦等症。

3.2 肝胃郁热型 其人多急躁易怒,泛酸嘈杂,胸骨后、胃脘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口臭,大便硬结难行,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或数。若气郁伤肝,肝失疏泄,则胆汁排泄失常,肝胆之气郁而化热上攻,胃气失降则发病。

3.3 肝郁痰凝型 其人多抑郁忧虑,或见形体肥胖,胸闷脘痞,咯吐黏痰,咽中如有炙脔,咽中不利,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梅核气表现,同时兼见恶心欲呕,口中甜腻,舌苔薄白,脉小滑,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究其原因为气郁津凝,兼脾虚气行无力,食运不畅,痰浊内生,与气相搏逆于咽喉和食管之间而发病。

3.4 肝郁血瘀型 症见胸骨后疼痛,痛处固定拒按,状如针刺或刀割,吞咽困难,烧心,食后明显,伴两胁或胃脘隐痛,纳差,消瘦,舌质紫黯,脉涩。因于肝郁日久,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胃失和降,气郁血瘀结于食道而发病。

3.5 肝郁脾虚型 其人自觉咽喉不利,胸胁胃脘胀痛,腹胀,食少纳呆,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懒言,舌苔白,脉弦或细。因于肝气郁结,失于条达,脾运失健,木土相克,升降失常,食道通降不利则发病。

3.6 肝郁阴伤型 可见胸骨后隐隐灼痛,绵绵不绝,遇劳加重,时有反酸,口燥咽干,饥不欲食,大便干结,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因于肝郁日久化热,耗伤肝阴胃阴,或久病体虚,精血亏损,不能濡养上承食管发病。

4 常用治法方剂分析

治疗的方法首选疏肝解郁法,可根据证型配合和胃降逆、清热解毒、开郁化痰、化瘀行滞、抑肝扶脾、养阴润燥、软坚散结等[4]。但近十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BE食管报道的文献很少,目前可查知的治疗BE食管的常用方剂有香砂宽中丸、大半夏汤、滋血润丸、二冬二母汤[8],在其方剂组成中,归肝胃经的药物占了多数。张照兰医师报道1例主要为肝郁气滞犯胃,痰瘀交阻而成的BE食管,其治疗以理气健脾为主,同时药用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加大软坚散结的力度[9]。

综上所述,Barrett食管的发病与肝气郁结、胃气失和、气火痰瘀阻于食道,食道失于通降有关,而肝―胃―食管的主轴链平衡被打破,肝的气机升降失常的关系贯穿整个病机过程,因此以疏肝理气,降逆和胃为用药之先,同时应注意化痰散瘀、清热散结的药物搭配应用。本病病程长,与情志饮食关系甚为密切,治疗时要重视调畅情志,少食多餐,切勿暴饮暴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过烫食物,避免久坐,劳逸结合,常做闭目静养吐纳导引等体育锻炼,只有综合治疗,方能取得更好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草案,2005,重庆)[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2):138~139.

[2]Slehria S,Sharama P.Barrett’s esophagus[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03,19(4):387~393.

[3]Guillem PG.How to make a Barrett esophagus:pathophysiology of columnarmetaplasia of esophagus[J].Dig Dis Sei,2005,50(3):415~424.

[4]齐洪军.浅探 Barrett食管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8):27~28.

[5]严灿,邓中炎,潘毅,等.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研究中医肝主疏泄功能[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3):209.

[6]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8.

[7]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8]曹景龙.Barrett食管可从噎证论治[J].吉林中医药,2004,24(12):37.

第8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摘 要:回顾近年国内“胃不和则卧不安”相关文献,从理论、临床、实验方面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辨治失眠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以求论证“胃不和则卧不安”对治疗失眠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

关键词:胃不和则卧不安;失眠;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13-03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Insomnia and “When the Stomach is in

Disharmony, One can Hardly Lie Still”

LUO Hai-ou1,2, YANG Ming-hui1, LI Shao-dan1

(1.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Xinqiao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To review the theoretical,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about Insomnia and “When the Stomach is in Disharmony, One can Hardly Lie Still" to demonstrate that it has profound and sufficient basis to treat insomnia with the theory of "When the Stomach is in Disharmony, One can Hardly Lie Still" from Canon Internal Medicine.省略。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历代医家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既阐述了足阳明胃气逆致喘而不能安卧之病机,也包含了痰浊湿热食滞、思虑劳倦而致胃气失和、脾胃升降失调、转枢不利,终致不得卧眠之病机。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理论、临床、实验等方面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辨治失眠进行了研究,现就其相关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理论研究

李绍旦等[1]认为“和”者,阴阳自和也,阴阳交感既济,谐和为用,而人体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稳态,亦即谓之“和”。如若阴阳的动态平衡破坏引起机体阴阳失调,或各种内外因素导致机体脏腑功能运行失常,此即为“不和”。提出“胃和”应为“卧安”之前提条件,临床实践要谨守病机,以“胃不和”为“卧不安”之辨证法度、以“和胃”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之施治圣度。李志宇等[2]认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胃者为病,必使各脏腑失其濡养而损其所用,正如“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又脾胃位居中州,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以降为顺,若其不调,必使营卫之气不能顺其道而行导致失眠的发生。李德顺[3]认为邪阻阳明,不仅导致阳明失“阖”,还可以导致阳跷交通阴阳失职,从而使卫阳不能正常入阴,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在机理之一。郑利星[4]等提出“胃和”则营卫化生有源,营卫和调,人始安寐,“胃和”则阴阳升降有序,寤寐有常,“胃和”则神有所藏,神藏则寐寤自晓,“和胃”安神,神安瞑寐乃知。李雁[5]认为脾胃功能失常,引起营卫化生不足或枢机不利而卫气运行失常是不寐证发生的原因所在,所以调脾胃而恢复卫气的正常运行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思路。崔东祥[6]等认为胃不和可致营卫失调则卧不安,胃腑不和,无以运水谷而化精微,必致卫气薄弱,运行失序,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目不瞑而卧不安也。胃不和可致心肾难交则卧不安,心阳位在上焦,肾阴府居下焦,二者上下的交通是靠中焦脾胃传递水火的媒介作用来完成的。若痰浊湿热阻隔中焦,使上下之路隔绝,阴不能纳阳,阴阳不交,于是心神受扰而不能入静,则夜难眠而卧不安。赵立凝等[7]认为“卧不安”与心胃(脾)关系更为密切,提出“卧不安”其标在神(心),其本在胃(脾)。沈佳[8]认为,寐之成,端赖胃和脾健,化源充足,则神得所养,中焦斡旋,则阴阳相交,而得安寐;胃不和,生化乏源,则营气不足,心神失养,或升降失职,则邪气内扰,心神不安,均可导致不寐。李景[9]认为脾胃与心经络相通,在五行中,心、脾为母子相连,子病及母,心失所养,不仅脾胃病变可以引起失眠,失眠日久,暗耗心血,也会引起脾胃失和。

《内经》文字古奥,义理隐晦,对“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语的理解给后世医家较多发挥的余地。综观上述,现代医家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病机理论认识主要包含了胃为升降之枢,胃失和降影响营卫运行造成失眠;胃为阴阳水火交济之机,胃失和降,上下之路隔绝,阴不能纳阳,阴阳不交而致失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失和,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不足,心神失其所养,而夜寐不安。

2 临床研究

2.1 病因病机 师冉[10]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是对因饮食不节、肠胃受损、胃气不和导致的不寐病理机制作出的高度概括,《内经》之“胃”,概括了现代临床的脾、胃、肠三方面的功能。“胃不和”是导致失眠的常见病因,也是失眠的常见并发症,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介世杰[11]提出胃腑本身,精神情感因素以及周边脏腑的因素影响于胃阳明经气上逆,故不能安卧。又五行生克理论认为脾为心之子,又因脾胃相表里,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胃失和降,子病及母,影响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失眠。张志明[12]认为“胃不和”起因多端,其外因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多见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或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其内因脾土虚弱,脾胃本病所致,或他脏之病,经久不愈,而损及脾胃,此外,精神紧张,情怀不畅,或用药不当,皆可损伤脾胃。其病理变化总属“阳不入阴”,阴阳失交。于海亭[13]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是躯体化障碍的症候之一,并认为《内经》所引“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饮食所伤导致的胃失和降,以及肝郁所致的脾胃不和引起的失眠和情绪郁闷等。王明蓉[14]认为凡以失眠为主的神经衰弱患者,其发病多兼纳差、脘腹胀满、胸闷暖气、呕吐吞酸、大便失调等“胃气”不和症,胃气不和又包含了中焦湿热、痰浊内扰、胸隔郁热、食滞胃脘、腑实肠壅、中焦痞结、中焦虚寒、中土阴虚等病因病机。谌剑飞等[15]采用14C呼气试验对90例失眠伴明显消化系统症状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测定。结果观察组(失眠组)Hp感染阳性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

现代生活饮食结构变化,应酬增多,聚众豪饮,过食生冷,恣食肥甘,嗜饮烈酒,饮食热量增加,夜间进食过饱,脾胃负担过重,运化不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加大,人际关系复杂,妄作劳役,思虑过度,七情失常,可使脾胃运化迟滞;脑力劳动增加,喜坐少动,脾胃气机不畅;夜生活过度、夜间工作、沉溺网络,无规律就寝,胃肠节律受到干扰,脾胃功能失常;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化学药物滥用等,均可损伤脾胃气机,致使胃内寒热(火)、痰饮、饮食、湿热、瘀血错杂,虚实并见;总之外感、内伤、饮食、七情、劳役,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胃气不和,而形成失眠。

2.2 辨证论治 徐建新[16]认为,肝胃不和,脾虚失运,胃阴亏耗,痰湿中阻等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睡眠,而中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调节其脾胃功能,使脾胃恢复和谐。因胃肠功能“胃宜降则和,腑以通为补”的原则,所以通降药物的临床运用对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毛臻[17]认为失眠的治法繁多,从脾胃入手主要有补脾和胃法、疏肝和胃法、暖肝和胃法、化痰和胃法、攻下和胃法。李景[9]提出以虚实论治,若以食滞痰浊,胃腑不和为主证,则方以温胆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主之,若以食后腹胀、便溏、面色无华为主,则方以归脾汤为之,随症加减。梁柳文[18]对脾胃之病所致之失眠者,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效。胃虚寒用茯苓甘草汤、小建中汤、理中丸(汤)等加减化裁,补脾益(温)胃;胃热者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清泄胃热以安神;痰热者用小陷汤加味治疗,清热豁痰以安神;胃肠食滞者用生姜泻心汤加减,消食化滞,安神定志;湿热者用茵陈篙汤、栀子柏皮汤清利湿热以安神;胃肠素有蓄血者用抵当汤(丸)、桃核承气汤,荡攻淤血,安神定志。

2.3 基本方加减治疗 《灵枢》所载的半夏秫米汤是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名方,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和《杂病源流犀烛》等书中被多次引用。《本草纲目》甚至将半夏列入治疗失眠的药队。胡珂等[19]发挥性提出“卧不安”对“胃不和”诊断意义,认为以夜寐不安、苔黄腻、脉滑等症状,即可辨为痰热扰神,并施以半夏汤(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以清热化痰,和胃安眠。盛桐亮[20]采用温胆汤合半夏汤加味治疗该失眠56例,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32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刘明森[21]以半夏、夏枯草等为主药自拟燮理阴阳方46例,治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张晓晖[22]等以半夏、夏枯草为主药自拟和胃安眠汤治疗失眠338例,痊愈116例,占34.32% ;显效123例,占36.39%;有效76例,占22.49%;无效23例,占6.8%,总有效率93.2%。陈泰名[23]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愈“失眠”证数例,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并非皆因实证所致,虚实夹杂者更为多见。临床治疗多采用健脾益气、平肝和胃之法,并选用安神宁心之品,疗效显著。

3 实验研究

马伯艳等[24]通过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复制大鼠失眠模型,取脑组织,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处理,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下分析发现温胆汤可以明显增强失眠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的阳性表达,进而增加大鼠睡眠,推测胆囊收缩素可能是“胃不和”与“卧不安”之间的物质基础。赵学军等[25]通过研究疏肝和胃颗粒的催眠作用和促胃肠动力作用,发现疏肝和胃颗粒能显著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阈剂量睡眠时间,提高阈下剂量的入睡率;促进正常及硫酸阿托品造模动物的胃肠推进和排便,认为促胃肠动力作用可能是其催眠效应的部分机制。

4 讨 论

胃不和致不得卧之机,自《内经》以降,阐释其理者,代不乏人。由于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的不同,后世医家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认识也多种多样。这一理论不仅受到历代医家的广泛重视,在临床上对于失眠症的辨证论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后世不少医家也力倡从胃论治,获得良效,也体现了“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理论的生命力。

综观近年文献,“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在失眠发病与论治中有其特殊意义。对其病因病机以饮食、七情为主,从营卫、气血、阴阳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胃不和则卧不安”立论,进行辩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专方加减治疗以小样本临床观察为主,尚无严谨设计的临床研究,未见随机对照盲法研究,未见远期以及整体疗效观察报道;为数不多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诊治失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结果支持胃肠证候与失眠的相关关系,有学者提出[26]脑肠肽很可能是脾胃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物质基础,可以对此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证明胃肠证候与失眠的相关关系;“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的动物证候模型复制仍未见到合理公认的方案,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绍旦,杨明会.“胃不和则卧不安”新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 25(10): 2055-2056.

[2] 李志宇,陈以国.再论“胃不和则卧不安”[J].吉林中医药, 2007,27(5): 9.

[3] 李德顺.从卫阳交会的角度探究“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在机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1-2.

[4] 郑利星,杨明会.“胃不和则卧不安”刍议[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30(3):396-398.

[5] 李雁,阎晓天.从卫气运行谈“胃不和”与不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7):14-16.

[6] 崔东祥,阳易.“胃不和则卧不安”临证心得[J].内蒙古中医药,1994,4:36-37.

[7] 赵立凝,周福生.“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涵与外延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5, 23(2): 328-329.

[8] 沈佳.漫谈“胃不和则卧不安”[J].江苏中医药, 2002,23(5):36-37.

[9] 李景.失眠证从脾胃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8.

[10] 师冉.浅谈《内经》之“胃不和则卧不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1(4): 280-282.

[11] 介世杰.失眠症从胃论治浅议[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1(5): 11.

[12] 张志明.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及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2):85.

[13] 于海亭.“胃不和则卧不安”与躯体化障碍关系及治疗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 2006, 41(9): 520-521.

[14] 王明蓉.调和胃气法治疗失眠临床体会[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 21(4): 228-229.

[15] 谌剑飞,谭薇,严颂琴,等.失眠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关系研究及中西医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12): 2466.

[16] 徐建新.“胃不和则卧不安”论治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308-309.

[17] 毛臻.调和脾胃法在治疗失眠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 3(2): 45-46.

[18] 梁柳文.伤寒方治胃不和则卧不安[J].新中医,1988,3:18-19.

[19] 胡珂,纪云西.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治疗失眠体会[J].江西中医药, 2005, 36(2): 51.

[20] 盛桐亮.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56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 28(7): 25.

[21] 刘明森,杜春红,高霞.燮理阴阳方治疗失眠症46例[J].浙江中医杂志, 2006, 41(9): 513.

[22] 张晓晖,张秋才.自拟和胃安眠汤治疗失眠338例[J].中医杂志,2002,43 (9):662.

[23] 陈泰名.“胃不和则卧不安”治验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38(3):10.

[24] 马伯艳,张福利,周景华,等.温胆汤的睡眠改善作用与失眠大鼠脑中胆囊收缩素8表达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35): 45-47.

第9篇: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

目的:观察胎盘组织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辨证服用中药汤剂基础上采用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辩证服用中药汤剂1日1剂治疗。结果:1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胎盘注射液 足三里 穴位注射

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PG)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中医文献中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临症多依据其胃胀、恶心、呕吐的症侯将其归入“呕吐、痞满、胃胀、胃缓、反胃、恶心”的范畴。DPG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0%~76%,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笔者应用传统医学胎盘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胃轻瘫,取得了_定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8年3月~2010年3月糖尿病专科符合条件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岁一75岁,平均58岁;病程5~21年,平均13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2岁,平均56岁;病程6~20年,平均13.5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临床症状体征:即胃轻瘫综合症状,一般指早饱、餐后饱胀、慢性恶心、反复打嗝、呕吐、胀气、腹泻或便秘或两者交替,要求具有2种或2种以上症状并持续30天以上。体格检查:胃部胀满,震水声阳性;③胃动力检查:x线钡透检查提示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钡剂滞留时间延长。

1.3 排除标准 包括影响胃动力的其它疾病,如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糜烂及溃疡、肿瘤、肝胆胰肠器质性病变、精神病史和孕、乳妇等代谢紊乱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辨证服用中药汤剂基础上采用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用同身寸取穴法。选取左右足三里穴用碘伏常规消毒皮肤无菌操作条件下用2.5ml注射器两支各抽取2ml胎盘组织液,按针灸手法进针,上下提插,不捻转,待患者有酸、麻、胀等得气感后注射药液,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按压注射部位1分钟,1日1次;对照组辨证服用中药汤剂1日1剂。

两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并采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结束后判断疗效。

3 疗效观察

3.1症状评分标准 0分:无症状;1分:上述任一症状可感觉但不影响日常活动;2分:上述任一症状可明显感觉且已影响日常活动;3分:上述任一症状已很严重,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l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症候积分减少

4 结果

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5 讨论